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七
3个月前 作者: 弘赞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a>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a> 述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我慢未除。何能敬尊如佛。不依正教。故乖礼失序。非大士之孝顺心。释子之谦逊道也。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
重法故论戒德次第。贵贱靡分。不问生年老少。惟计戒腊尊卑。宁同外道痴人。不重先德。而坐无前后。兵奴无识。焉知礼</a>法。故坐失次第。朝廷犹论爵之高下。佛教岂无德之后先。况其禀受木叉之时。即是生长戒身命慧之日。何得不依戒腊。而论生年哉。问。戒腊宜之。至若君臣父子。僧尼男女无分。宁无混淆乎。答。今当僧尼自分先后。男女各为次序。君若重法。臣自尊戒而居前。君执世礼。臣当避席而在后。免与佛法而作留难。果若重道而忘人忘我。则梵王顶礼于天女。倘论法而无贵无贱。则帝释接足于野干。又奚老少贵贱之可得哉。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不依戒次。让彼令坐。让者坐者俱犯。昔阿阇世王。请文殊。文殊让迦叶前行。谓其久为沙门。居众罗汉之首。迦叶复让文殊。称文殊神智圣达辩才。乃可为尊。文殊于是前行。由阇王从文殊得无根信。故特请之。意在文殊。不在迦叶。而文殊始让迦叶。不敢违古佛之恒规。迦叶终逊文殊。所以顺请主之本意。如南山神。请华严法师。而置座五百罗汉之上。即其类也。准此则见机得坐。反常合道。应变随宜。正大士善权妙用。故知先戒先坐。是崇戒腊。神智圣达。顺请者之意。尊法尚人。见机从宜。惟恐末世无知。有挟才高而藐视耆德。或恃腊尊。而轻忽智达。心怀我慢。妄谓见机。损福丧德之愆。谁当代受。请自思之。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福慧双修。乃大士利生之本行。二严功备。是菩萨成佛之极果。缺一不修。犹鸟之只翅。何能翱翔于霄汉哉。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
此明教化众生修福。略举七事。一僧坊以聚众安修。二山林以荫众行坐。三园以供众蔬果。四田以充僧粮食。五立塔众得瞻依。与人天而作胜福。六坐禅处。以备二时?修。七一切行道处。修行道业之所非一。故云一切。如上七事。皆应建立。若教化彼自作。若劝化彼使作。皆令生人天之福。出世之善。建立如是诸处。皆须远离神坛。里社。淫坊。酒肆。屠儿。魁脍之家。始无触娆。讥嫌之过。众得静修道业。比丘作屋。尚制离难处妨处。况菩萨自利利他乎。难处者。有诸恶兽。下至蚁子所恼。妨处者。近屋四边。一寻之内。有众人井。及路。或近悬崖深坑。或近塔他。官地。外道地。比丘尼地等。既无此诸难妨处。犹须先为说法。劝彼自生喜舍之心。不可强求多索。致彼退失信向之念。闻施如避债。见僧犹逢仇。如昔天竺旷野城中。诸比丘为作房舍。乞求过繁。时诸居士遥见比丘。即各自闭门逃避。迦叶白佛。佛诃责诸比丘已。因为说昔恒河边。有梵志修道。常被一龙出水绕身。忧愁致病。佛教彼从龙。乞颈下宝珠。自此龙不复来绕。又有林中诸比丘。患鸟夜鸣。乱于禅定。佛教比丘从鸟乞两翅。鸟即出林。更不复还。佛告诸比丘。汝等当知。乃至鸟兽。尚不喜乞索。况复于人。多所求索而不憎恶耶。今时或有假公济私。托事募化。诬因昧果。千劫难以酬偿。浪用信施。万世不复人身。自损损他。冒名教化作福。诚为法门中大贼。
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者。是总举修慧之大纲。后文别明修慧之缘境。疾病者。由此经律能疗众生烦恼恶业罪报故。国难者。由此经律能守护心王。灭诸怨敌。种种灾患故。贼难者。由此经律能摧六贼。及诸劫掠故。父母等亡灭者。由此经律利益存亡。故能资中阴冥识。往生净土。或受人天乐报。而终趣菩提故。斋会求愿者。由此经律本具行愿。是以能满一切众生所求故。行来治生者。由此经律具诸法财。是以能成就众生珍宝义利故。大火者。由此经律能灭众生烦恼瞋火故。况诸草木??乎。大水者。由此经律能竭众生爱欲生死大河故。况于漂溺之患乎。黑风所吹者。由此经律能于苦海作大慈航。渡诸众生直至彼岸故。况诸世间罗刹鬼国之难。而不超越乎。一切罪报者。罪报非一。故略举下之数种。三恶八难七逆者。谓此经律是断恶生善之源。故能令众生出三恶道。而生三善道。又此经律殊胜。转祸为福。故能超八难而获诸胜报。又此经律是孝顺之本。故能除于七逆罪报也。杻械枷锁者。由此经律具解脱之妙用。故能除众生内外缠缚之苦也。多淫瞋痴者。由此经律出生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故能灭诸众生三毒之害也。多疾病者。前云疾病。是一疾之苦。今言</a>多者。略则四大乖常。种种痛恼。广则四百四病。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交逼。今此经律。本具常乐我净四德。出生八万四千诸善法门。故能疗诸众生千苦万疾也。若不尔者。谓不如上一一广修福慧。即犯。力不逮者。不犯。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广明。
从不行救赎戒。至此不修福慧之九戒。当勤学习。恭敬奉持也。如欲广知。当如大本梵坛品所明。
○第四十拣择受戒戒。
大士以普度为任。慈悲为怀。有求不拒。无往不济。故无所拣择也。
若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
盖由本源平等。故不堕人天贵贱幽显之数量。心地具足万法。故普摄高下僧俗净秽之善心。况大士等视众生。犹如一子。宁有拣择。分别者哉。
应教身所著袈染。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世俗所尚者。五大色。出家不类俗法。故云皆使坏色。与道相应也。青者。非深青。及纯青。乃泥青也。黄者。非大黄。浅黄。乃黄兼赤染。即木兰色也。黑者。非全乌皂。如外道服。乃兼紫染。如熟桑椹。名为缁衣。故就此五种色中。皆使坏色。以别世俗青黄赤黑紫。五种艳色也。舍利弗问经</a>。以此五色。表五部所能。非实令着。若着即同世之五彩。何名坏色。与其俗服有异。宁免末法袈裟变为五彩之责也。一切国土人所著衣服者。谓诸国所制衣服。各有不同。然不出二种。一形不同。二色不同即此方所制。是袖衣。所尚是五大色。天竺所制。同于梵天方服。色同五大。而多尚白。出家所著方服。皆悉割截。染使坏色。故云比丘皆应与俗服有异。曾未言及在家受戒者着。今有阿师。不谙经律之旨。不分僧俗之制。授在家男女五戒。令着比丘五条袈裟。授在家菩萨大戒。使着二十五条僧伽黎。僧俗混乱。大乖圣制。得罪弥重。宋。慈云忏主。三衣辩惑篇。已辩悉。可自讨明。优婆塞戒经</a>。听畜三衣。谓令其供养。知是福田衣。离染服。时念解脱。以求出离。非谓使其披着。义净</a>三藏。亲游西域。目睹沙弥。曾未见有披着比丘五条。七条衣。其所著者。惟是钵吒。以其未入僧宝之数。未堪着福田之衣。着即得罪。而其俗士。宁堪为人天福田乎。然在家菩萨。当随国所制。惟可染使坏色。或可随宜所著。但不特为庄严。不染无犯。如王臣之服。各自有制。男女亦别。岂得皂白不分。漫为概论耶。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者。谓比丘除三衣外。所有一切衣服。下至卧具。尽皆染作坏色。卧具。即被帐毡褥等。
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
如来行满</a>圆果。宿障久寂。非人天魔王。所能得便。今言出佛身血者。如提婆</a>达多。推石压佛。由碎石迸伤佛足指。是为出佛身血也。今虽无佛。依法亦须问之。父母。有生育之大恩。和尚阇黎。有生戒身慧命之重德。破羯磨僧者。梵语羯磨。此云作法办事。僧是三宝之一数也。破。谓同在一大界内。极少下至八比丘。分为二部。一部四人。别作布萨羯磨僧事。是名为破。比丘尼众。别作羯磨。亦尔。破转法轮僧者。轮名八正道。下至九比丘。一人自称作佛。余四党之。倒说经律。令人舍正见。而入邪见。无论界内界外尽破。惟尼不能破。由具五漏之体。无人信彼作佛故。是二皆名破和合僧也。圣人者。有大小乘。小乘即阿罗汉。涅槃经明三种杀。杀三果人。但入中杀。不在上杀。故非逆。大乘即菩萨。有三。或取解行以上。或取七心以上。或但不作二乘者。即不退转菩萨是。杀此皆犯逆。逆者。谓于波罗夷。更增以下害上。名为大逆。是不道罪也。如此七逆。随作其一。即不得戒。然本源心地。虽复平等。无凡圣善恶之分。而此等人。自逆本源。沉生死海。坏其心地。焦菩提芽。不发戒体。戒善不生。故云不得戒也。
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a>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如有臣子奴婢等出家。不知出家之法。复行臣子奴婢之俗礼。紊乱出世之大道。若已知出世正法。则不应修世间之礼。若尊重恭敬心地大戒。则无论贵贱亲疏之分。但解法师语。即当与授菩萨正戒也。不远千里而来求法。则其诚心恳意可知。即应令其如法忏悔已。然后授之。若不即与授。或以恶心瞋心而拒彼。或希利养而卖戒。故犯也。若其根器未堪。或非发上求下化之心。惟邀名利。自高之念。或其心未诚。志未坚。而不生难遭之想。如昙无谶之勉道进。不即与授。正大士善权。观机化导。彼此多生功德。岂可与恶心瞋心。等视者哉。不礼君亲者。谓出家不存家人之礼。出俗无沾处俗之仪。出家为佛之子。尘外之宾。虽未得道。已是三宝中之人。天魔震慑。帝释归依。设若反敬。僧宝失尊。三宝既缺。人天无依。出家秪当精勤行道。以报君亲。代君亲礼敬三宝。以祝康宁。是为出家尽忠尽孝。敬君爱亲之大礼。岂同世间。以擎拳屈膝小节。而为忠孝乎。顺正理论云。国王君主。于诸比丘。定无希求礼敬事者。惧损其德。及寿命故。如昔优陀延王。纳佞臣谗。谓宾头卢。王每至问讯。而不起迎。遂生恶念。今往不起。当夺其命。时宾头卢。知王恶念而来。即自思惟。我若起迎。彼便失位。若不起迎。彼夺我命。即堕地狱。宁令失位。不令堕地狱。便起远迎。其后七日。失于王位。被慰禅国王。擒捉锁足七年。南山云。自教法东渐。亟涉窊隆。三被屏除。五遭拜伏。此非休明之代。乃是暴虐之君。故使布令非经国之谟。乖常致良史之诮。事理难反。还习旧津。是以初东晋成帝六年。庾冰辅政。帝在幼冲。为帝出诏。令僧致拜。时尚书</a>令何充谢广等。建议不合拜。往反三议遂寝。又安帝元初中。大尉桓玄。上书令拜。尚书令桓谦。中书王谧等。抗谏曰。今沙门虽意深于敬。不以形屈为礼。迹充率土。而趣超方内。是以外国之君。莫不降礼。良以道在则贵。不以人为轻重。玄又致书远法师。远着沙门不敬王者论</a>五篇。其事因息。安帝复政。还崇信奉。魏太武七年。道士寇谦。司徒崔皓。谗于佛法。帝然之。遂灭佛法。逃僧枭斩。后延昙始沙门。顶礼悔过。帝感疠疾。遂诛崔氏。还兴佛法。自普失御中原。虽国分十六。而各各信法不亏。唯赫连??。据于夏州。凶暴无厌。以杀为乐佩像背上。令僧礼之。后为天震而死。及葬。又震出之。其子昌袭位。破长安。灭佛法。逢僧皆戮。沙门昙始。被刀不伤。因尔改心。寻为北朝后魏所灭。周武帝。初信佛法。后纳道士张宾。及卫元嵩</a>之谗。将除佛教。道安</a>法师。着二教论抗之。遂释道二教双除。不满五年身殁。堕大地狱。唐祖太武。沙汰佛道。制拜君亲。敕威秀道宣</a>等上表。及臣僚书。国议不行。武宗会昌五年。道士刘玄静。赵归真。非毁释氏。沙汰佛寺。六年帝崩。宣帝立。复佛寺。诛刘玄静毁寺之罪。斯等备载广弘明集</a></a>。及不礼俗事书中。今略录此。以晓僧俗。吾恐其末法出家者。贪名利而为自轻。甘下流而不顾耻。屈膝于王侯之庭。致礼于公卿之舍。深辱法门。大伤正教也。鬼神不礼者。顺正理论云。诸天神众。于优婆塞边。无敢希求礼敬。昔北方多闻天王。请目连舍利弗尊者。五百圣僧。至自宫中。设供养已。复启尊者曰。从今后。诸出家在家受佛戒者。至我庙中。皆应施我偈颂。我等眷属专诚护持正法。令出家在家佛弟子。于一切时。恒无恼害。若乐礼敬天神。便与外道等无差别。天王尚不礼。况余鬼神。故致拜天尊。而像颠倒。方等经云。不得祭祀鬼神。亦不得轻于鬼神。优婆塞戒经云。若优婆塞。为诸舍宅及身命。祠祀鬼神者。不失戒。若至心礼外道鬼神者。失戒。若祠祀时。不得杀害生命。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自无实解。为邀名誉。自误误人不少。虽有实解。而图供养。自败败他非轻。诚非化导之仪。深乖财法之施。故虚空藏经云。名闻利养。是诸罪本。是也。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若有犯十重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
大士教化人。发起自心。还信自心作佛时。欲求受心地大戒。应教彼请二师。二师应问。汝有七遮罪不。七遮。即是七逆。谓此罪能遮障圣道。逆于本源心地。故不得戒。若未曾经受戒人。即无弑二师逆。若已曾受心地戒。犯七逆。不通忏悔。或声闻人。今发大心。求受正戒。而声闻秪有五逆。无弑师逆。亦当以弑师逆问。按本经前文。惟请一师。今言二师。以成七逆。而二义皆得。但未见请师之文。地持璎珞。止请一师。应在佛菩萨像前受。师当在傍。不得背像坐。凡为师范。须一一明解。经论中受法。然本经受法。久已失传。可依地持。璎珞。详自讨明。不可自师己心。难免违教。无知之罪。复令他终身不得戒。近素花旭师。律仪辑要后集。受法简明。其余开导?发。当谅彼机宜。若有犯十重者。此谓曾已受心地戒。而于十波罗夷中。随犯一重也。三世千佛者。过去未来现在。各有千佛。如千佛名经出。若苦到礼佛忏悔。则犯戒黑业已除。戒体离诸障蔽。无作重明。如云消月朗。故见光。菩萨心地。复得开敷。故见华。诸罪消灭。而当体即空。转为河沙性德。故见种种异相。空即真空</a>实相。实相无有别相。即此罪相是。达此相本空。则无罪不灭。无德不显。还同大觉。是真佛子。故佛来摩顶也。若心不恳切苦到。故无如上好相。虽忏而罪不灭。戒体不复。戒善不生。故云无益也。得增益受戒者。非永无益。今虽不得戒。由忏悔力故。亦增长向后得戒之益。以向后忏心不歇。殷勤苦到。如泰山崩。二年三年。得见好相。即得戒也。既见好相。知是罪灭因缘。勿生取着。取着即为魔得便。故经云。若作圣解。即堕群邪。是也。对首者。谓犯轻垢。即对一菩萨比丘前。发露忏悔。罪便消灭。不须好相也。不同七遮者。上虽教七遮人悔罪。而现身不得戒。今犯十重。见相罪灭。轻垢对首便除。故云不同也。一一好解者。于此许忏不许忏。得戒不得戒。一一善能解知。方堪为人师范。然忏法有其三种。谓作法。取相。无生也。作法者。昼夜六时。清净三业。在佛菩萨像前。披陈发露。苦到忏悔。是也。取相者。定心运想。取相现为期。于道场中。见佛摩顶。或见光见华。或于梦中。见种种瑞相。于此诸相。随见其一。罪便得灭。是也。无生者。一切罪业。皆从虚妄颠倒心起。若了我心不生。罪福无主。观业实相。见罪本源。法界圆融。真如清净。故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a>能消除。即其义也。问。实相无相。当云何念。答。以无念之念。念无相之相。以无相之相。相无念之念。若于念外。别有实相。实相之外。别有于念。即非念实相也。其作法忏。能灭违戒罪。取相忏。能灭性罪。无生忏。能灭无明烦恼罪。忏法虽三。不出事理二途。前二属事。后一属理。止观云。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无明烦恼道。金光明记云。三种忏法。同时而修。无生是正。二为助缘。斯乃正助合行。如膏益明。证理弥速。本经虽不言无生。而第一义谛。即无生也。或有单修前二助道。如南岳。立有相安乐行。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亦得见上妙色相。即本经六时礼诵。苦到忏悔。佛来摩顶等是也。如是忏法。甚为微细。须咨明师。学忏悔处。及忏悔法。方可入于道场。行其事仪。此三种忏法。经论疏记广陈。斯不繁述。戒体还生。是忏业道。眼耳诸根清净。是忏苦道。
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轻重是非之相者。谓此心地正戒。犯小即污心源。对首忏悔便净名轻。犯大即失戒。要见好相方除名重。于此轻重二途。明了辩析。如何是犯。如何非犯。是为善解戒之名相也。第一义谛者。此心地戒。其体湛寂。非重非轻。而轻重宛然。其性虚明。无是无非。而是非灼尔。迥出二边。而双泯双照。显中道理。而绝议绝思。故名第一义谛。是为善解戒之义理。故智度论。名为具足戒。谓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是名具足戒也。相不解。则持犯昧然。理不解。则不识本源心地也。此六种性中。习种性者。是十住位。名铜宝轮菩萨。即上之十发趣心。谓此菩萨。初从十信趣入。研习真谛。以修空观。开慧眼。成一切智。得位不退。故名为住。长养性。性种性。此二通对十行位。名银宝轮菩萨。即上之十长养心。谓此菩萨从真入俗利生。进修假观。分别十界差别种性。长养圣胎。见俗谛理。开法眼。成道种智。由前十住。发真悟理。从此进趣。故名为行。不可怀性。道种性。此二通对十回向位。名金宝轮菩萨。即上之十金刚心。谓此菩萨修中道观。任运施设。无功用道。行愿事理。悉皆和融。流入法界。回事向理。乃至回能修所修。向于法界。性如金刚。故不可坏。由始正修中。故名道。望后能生佛果。故名种也。正法性者。亦名圣种性。此通属十地。等觉。妙觉位。从初地。至十地。用中道观。以智断惑。深而又深。地地各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证入十地。开佛眼。成一切种智。皆名琉璃宝轮菩萨。按璎珞经。别出等觉。性妙觉性。复由深入中道观。达无始无明。穷尽源底。智极边际。断最后一品微细无明惑。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有惑可断。名有上士。是摩尼宝轮菩萨。即等觉位也。究竟解脱。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翛然无累。故无惑可断。寂而常照。圣中之圣。名无上士。是水晶宝轮菩萨。即妙觉极果佛位也。其中多少观行出入者。谓从上经历三贤十圣位中。随人根性利钝。所用禅观功行之不同。断惑证真有巧拙之差别。利则巧用功少。钝则拙用功多。出入诸禅三昧。故云观行也。十禅支者。于四禅中。除其重出支。正有十支。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六内净。七舍。八念。九慧。十不苦。不乐。此十虽是世禅。而能入贤圣阶位也。一切行法者。总结上进修功行。一切法门。如此观行诸法。璎珞本业经详明。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者。如上进修之法。甚深微妙。若一一不解其中意旨。非贪利则愚痴。而为人作授戒师。譬如庸医疗病。必致令人夭折。亦如以盲瞽为导。终使堕坑落堑。取一时之名利。致他尽寿。戒不沾身。轻举罔为。误他法身慧命。事实非小。故此兼制。不解即犯(本经四教并谈。而属别圆。故以轮配性)。
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为利养名闻。故云恶求。贪利无厌。是名多求。学在师后名弟。解从师生名子。内不谙经律之旨。无惭无愧。是为自欺诈。外诈现能解之相。是为欺诈他人。前第十八戒。专以无解作师故制。此戒兼为利养故犯。据此则禅观。教理兼通。无贪利邀名之心。方许为师。不犯。非解一句。一偈。一律部。便可为人授戒。而得无罪。故义疏云。言师必论德业成就。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言持戒。则如十愿。五誓之坚贞。言十腊。则受具已经十夏。言解律藏。则律有大小两乘。罪有性遮。止作持犯。戒有道有定。有世间有出世间。有解脱。有别解脱。有三。有五。有八。有十。十有在家。出家。有男有女。有二百五十。有三百四十八。乃至五百。三千八万。诚哉。藏之广大。虽曰无尽。而为师者。无所不通也。言通禅思。是诸禅定三昧之总名。悉由持戒摄心。妄念凝寂。虚明返照。善晓出入。巧达沉浮。离诸昏散。是为通达禅思也。言慧藏。则包含万法。洞彻其源。贯摄其义。若心若境。若事若理。穷微得妙。随机演说。而无壅无滞。是曰慧藏穷玄也。发隐云。此之五德。贵乎兼备。亦或末世。五德难全。有戒腊卑。德亦可师。犹胜徒老无知。不能诲人也。有慧无定。解亦可师。犹胜枯禅哑羊。不能说法也。若不尔者。传扬戒法。厥任匪轻。无知罔行。授者受者。均不免罪。慎之重之。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不识机宜。是无慧目。根力未堪。反令颠坠。预为陈说。后受心轻。未发大心。闻生谤毁。凡不纳受大乘木叉。非执世见。即泥小教。皆名恶人。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
在外道恶人邪见人前说戒。非独为利自害。实焦彼菩提芽也。说者。或诵说。或解说。或为授戒。或听彼布萨时。闻说也。然此千佛所传大戒。非未发菩提心。及外道恶人之所堪闻。以其非器故。如师子乳。非玻璃盏。不能容纳。倘后舍邪归正。发广大心。乃可为说。国王。是一国所尊。如来付嘱。令外护三宝。故大小乘戒。佛悉听说。自余一切无信人。及未受千佛大戒人。不得说也。涅槃经云。昔十五日僧布萨时。有一童子。在隐屏处。盗听说戒。金刚力士。以杵碎之。身如微尘。是知为师者。不可不慎也。
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之处。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不别善恶贤愚。故如畜生。不受千佛大戒。失菩提种子。故于生生之处。不见三宝。虽处人伦。不知归向出世大道。故如木石无心。从迷至迷。六根昏塞。故如木头无异。此心地戒。虽三世诸佛同说。而近从七佛授受传来。正所以见其亲切。不可不拣择自重。而轻为外道。未受戒人说。至令自损陷他。过非小也。前戒制拣择。此戒制为恶人。正不拣择中。而拣择显然。前不拣择。是普心慈心。今须拣择。具智眼慧眼。慎不可泥不拣择。妄授恶人愚人大戒。而反自谓慈悲。令种善根。纵彼不生毁谤。而无心习学。不识开遮持犯。持犯既昧。必堕三途。是则令种善根。而反成恶果。如此授戒。非愚痴。即为名利故也。若果欲令种善根。可教归信三宝。于五戒中。观其能受几分。乃为授之。或授与八戒。教令发愿回向。以求无上菩提。岂不深益前人者哉。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自身负罪。岂福他人。不求忏悔。是无惭愧。滥受信施。自损损他。过当如何。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
既具信心出俗。岂当故犯千圣所传之正戒耶。国王本以地水。给施善人。苟有毁犯。则戒德匪存。故地虽大。而无处容足。水满江河。而一滴难消。何况檀信。四事供养。十方常住僧物。堪能受用乎。倘犯轻垢。即当如法忏悔。方消信施也。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大论云。菩萨具足五百戒法。是知今五十八戒。乃戒之根本。持之则有五千善神拥护。犯之则有五千大鬼随身。如世贵位。车马仆从。时随拥卫。一犯王法。杻械皂卒。常随防禁。斯乃善恶途分。理本自然也。遮其前。正不许行国王地。言大贼。谓其亏害千佛大戒。扫其迹者。毁戒不能上升。如龟拽尾。嫌其秽污房舍道路也。佛法中贼者。盗披佛衣。偷餐佛食。在佛法中反害佛法。故名为贼。持戒威仪。人皆瞻仰。犯戒衰相。众生恶见。不识持犯。何异畜生。身无戒体。木头何别。是则生无吉利。福德日消。死堕阿鼻。穷劫难出。此戒谓其所犯。已依犯结罪。不肯如法忏悔。无惭无愧。冒受施利。故复犯轻垢也。言五千善神拥护者。一戒。天帝遣十神。护持戒行者。五百戒故有五千善神也。然人身两肩。自有神守护。与身同名。与身同生。虽常护人。必假心固。神守则强。戒若不坚。守者惶怯。而所遣神。宁不还归天上。五千大鬼。岂不遮其前耶。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三宝等视。二严齐修。正大士之本行。不供则失上求之心。不书便乖下化之道也。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念无间断曰常。心离散乱曰一。乃显精勤笃志之至极。皮血骨髓书写。以显为法忘身之无惜。无价杂宝为箱囊。是重法以轻财也。此中总列五种。一一心受持不忘。二闇读通利。三朗诵令闻。四书</a>写流通。五恭敬供养。此五。经论互出。或五或六。皆名法师。然开合略异。如法华文句</a>。一受持。二读文。三熟诵。四解说。五书写。而缺供养。本经缺解说。然三十九戒。已出讲说。及四十一戒。谓一一好解是也。据智度论。一信力名受。二念力名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难晓须解。此亦缺供养也。一切诸佛。由学大乘经律。而成等正觉。故知经律。是诸佛之母。若不如法至诚供养。是轻三世佛母。名为不孝。故得罪也。木皮如桦皮等。谷是楮树皮。可以造纸。绢帛。皆素织成。素亦白练也。此方上古未识造纸。多用竹简木牍。然各国所用。今古不同。宜随时方用之。如五夫竺。用桦皮。贝多罗叶。及以白氎。此方造赫蹄纸。始自前汉。至后汉和帝时。蔡敬仲。用树肤。及弊布。鱼网。造纸。今多用竹。及楮皮作。以此书写流通。是为财法二施。广布无尽矣。心地观经云。法宝有四种。一教法。二理法。三行法。四果法。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无为妙果。名为果法。如是四种。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诸佛所师。即是法宝。所以者何。三世诸佛。依法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以是因缘。三世如来。常能供养诸波罗蜜。微妙法宝。何况三界一切众生。未得解脱。而不能敬微妙法宝。我昔曾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断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宝。能破一切生死牢狱。犹如金刚。能照痴暗众生。如日临世间。乃至犹如险路导师。善诱众生。达宝所故。三世如来所说妙法。有如是等。难思议事也。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上求下化。始名菩萨。与此相违。名实俱乖。焉称大士行愿乎。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
大士以化度为怀。拔苦念急。故常起大悲心。此心须臾不可忘。故曰常也。一切众生者。本该六道。而菩萨未得天眼。于城邑舍宅懀闹之处。未易得见天神。修罗。地狱。饿鬼。所可见者。惟人及畜耳。今此文中。是令人发心。以人有尊卑贵贱。故云一切。次令畜生发心。后入山林川野寂寞之处。乃兼鬼神等。应先以种种方便。教令发大信心。后授与三归十戒。若不先教发心。便与说戒。即是与恶人授戒。故令反邪归正。先受三归。由三宝护持力故。三恶八难罪灭。次授波罗提木叉十种正戒。为菩萨道之根本。若依文殊问经。令菩萨受十善法。与沙弥十戒文同</a>。按大集经</a>。令受十善道戒。一不杀生。乃至十不邪见。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速满六波罗蜜。于净土而成正觉。据此则当随机所堪授与亦得。璎珞经云。法师先为解说。使其乐着。然后授与。地持经云。菩萨见有众生修邪法斋。而求解脱。即为彼说贤圣八斋。断彼邪见。若身求度。不究竟法。授少方便。得大果斋。是为菩萨。以少方便起无量善根(八斋。即八关斋戒)。
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大士见一切畜生。应起大悲心。念其无始劫来。迷失真性。妄造惑业。枉受轮回苦报。作是念已。乃口告言。汝是畜生。当求出离。勿枉受此苦。无有休息。如是令知名识苦。心求解脱。归向大士。然后教发菩提心。此心即诸佛圆明觉体。众生本源自性。迷此心而不发。则轮回六道。三恶炽然。穷劫不已。若能发起此心。则挈露本源心地戒体。而三归十戒。便已现前。大士斯时。方为作证明。更授与三归十戒相也。
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先令人畜发心。今随方随见。而令发心。足见大士普化之心。无往不利。救度之念。无时不切也。一切众生者。人天鬼神。边独地狱。乃至禽兽。鱼鳖。蛇虫等类。勿谓蠢动无知。舍而不化。然含灵觉性。多有不迷。如鹦鹉闻四谛生天。至成辟支佛果。猕猴献蜜。次生出家成道。鸟听经而生忉利。雁闻法而生三十三天。池鱼听偈。而为天子。海鲸闻名。而舟免难。如斯之类。不可胜举。纵迷不觉。由法力加持。亦令获益。如舍利弗为患狗。及毒蛇说三法印。俱生富家。后成圣果。地狱闻经题而尽出火坑。又如真言咒语。人那解知。受持则从心所愿。乃至咒枯树。还使生华。无情尚尔。况有情而不获益。如来金口所宣。一言一字。凡情岂能思测。故律制比丘。凡至神庙。或树下水边等处。皆诵伽陀。今大士知一切众生。具足觉性。故教化普度心无间断。如不发是心。即违菩萨大愿。故得轻垢。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法是佛母。而大士不为自重。焉能令他致敬。野干犹知自尊。盗果亦知非法。而菩萨法师。可乖常式乎。
若佛子。常应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
以具大悲心故。常为在家出家说法。然说时。须要如法。若不如法。说者听者。俱招慢法之愆。贵人即士宦。一切即庶民。白衣者。俗好素服。故此为称也。应在众前者。谓不得在彼背后也。高座。谓升高座而坐。上坐。谓在彼。众首上坐。斯皆尊法之仪。非自为高慢之相。或暂时开示。彼此俱立无过。律本云。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人坐己立。人卧己坐。皆不得为说法。除病。不犯。
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上为白衣未受戒者普说。今为在家出家四众别说。高座香华。是四众重法尊人也。听者下坐。是自为谦卑。而敬上之礼也。如孝顺父母者。是执弟子礼。而尊敬于师也。如事火婆罗门者。是天竺邪见外道。昔此世界。劫初之时。忉利天子。欲观阎浮提园林。流泉等。从天来下。观已复还天上。身光如火。林中外道遥见。妄谓世人供养火故。得生天道。故彼每于日将欲没时。遂通夜然大火聚。向之跪拜。尽诚致敬。而礼事之。今借为喻。敬顺正法。如彼敬事火之至诚也。若不如法说者。谓乖说法之仪。非谓不善说法也。若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即属第十六。及前倒说僻说戒也。
佛说梵网经</a>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七
音义
梵王顶礼天女
时大梵天王。闻如意宝光耀天女说菩提行。即与诸天众。从座而起。恭敬顶礼如意天足。
帝释接足野干
野干。似狐而小。色青黄如狗。巢于绝岩高木上。昔一野干。为师子逐。堕一野井中。安心分死。说无常偈。天帝释闻之与诸天众。到其井侧曰。不闻圣教。久处幽冥。向说非凡。愿更宣说。野干曰。天帝无训。不识时宜。法师在下。自处其上。初不修敬。而问法要。天帝于是接出叩头忏悔。以天宝衣。积为高座。请说法要。复从受十善戒法。
山神请华严法师
隋禅定寺。僧慧悟。京兆人。曾与一僧同隐终南。悟受持华严。彼诵涅槃。木食岩栖。各专其业。忽一人来请就宅赴斋。二僧相推。请者云。请华严法师。悟因随往。乃山神也。复请五百罗汉。皆推悟于上座。
钵吒
此云缦条。即是大氎。与袈裟量同。总为一幅。出家沙弥。令染使坏色披着。百一羯磨云。求寂之徒。缦条是服。而有辄披五条。深为罪滥。神州之地久扇斯风。此成非法。勿令披着也。
紊
音问乱也。
窊
音蛙。污下也。
周武入地狱
周武帝。灭佛教。未满一年。疠气内蒸。身疮外发。恶相既现。悔无所措。隐于云阳宫。七日即崩。大唐吏部尚书。唐临冥报记</a>云。外祖隋左仆射齐公。亲见文帝问死者还活人云。初死见周武帝云。为我相闻大隋天子。昔与我共食仓库玉帛。我今为灭佛法事。极受大苦。可为我作功德也。文帝遂敕天下人。各出一钱。为彼追福。又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苏云。见阎罗王。问曰。卿识周武否。答。曾任左武侯司法。甚识。王命一吏引至一铁屋。于铁窗中。见武帝身极瘦。作铁色。着铁枷锁。泣曰。大家。作何罪业。受此苦困。帝曰。我以信卫元嵩言。毁废佛法。故受此苦。祈曰。何不注引元嵩来。帝曰。我曾注之。然曹司处处搜求。乃遍三界。不见。若其朝来。我暮得脱。卿还语世人。为元嵩作福。早来相救。如其不至。解脱无期。祈苏。以冥事劝助作福云。元嵩益州人。少出家。聪颖不偶。佯狂漫走。触物摛咏。周历一十余年。人莫知测也。
致拜天尊。
唐。益州。福寿寺僧。宝琼。俗姓马。幼年出家。读诵大品般若。两日一遍。以为常业。四远闻者。皆来钦敬。值道士与民作道会。邀琼赴之。琼至不礼而坐。道众皆谓不礼天尊。轻我宗法耶。琼曰。邪正道殊。所事各异。天尚不礼。何况老君。众议纷纭。颇相陵侮。琼曰。吾礼非所礼。恐贻辱先宗。遂礼一拜。道像并座一时动摇。又礼一拜。连座反倒坠落在地摧毁。道民羞耻。唱言风鼓。竞来扶正。又礼。还倒。琼曰。天朗和畅。而言怨风。汝之愚戆。不测吾风。合众惊惧。一心礼琼。皆舍道归佛。请琼受菩萨戒。
祠祀
上音祠。庙也。又祭也。谓祭祀天庙鬼神也。鬼问目连经</a>云。一鬼问言。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镬汤地狱。种种受苦。无复休息。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作天祠主。烹杀三牲。祭祀天神。以血肉灌洒四方。语众人言。汝等祠祀。得大吉利。作此邪魔之言。为妖孽之师。汝轻欺百姓。诳惑父母。以是之故。果入地狱。
三德
如来涅槃。本具三德。谓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秘密藏也。
四禅支
初禅五支。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二禅四支。一内净支。二喜支。三乐支。四一心支。三禅五支。一舍支。二念支。三慧支。四乐支。五一心支。四禅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支。四一心支。此四禅共十八支。其不重出支。如经明。
五漏
一不得作梵天王。二不得作帝释。三不得作魔王。四不得作转轮圣王。五不得作佛。
谷
音谷。楮也皮可为纸。
桦
音话。
贝多罗叶
此云岸形。似棕榈。直而且高。叶长广色光润。采以书写。
赫蹄
蹄古蹄字。纸名也。
鹦鹉闻四谛
须达长者。家内。有二鹦鹉。一名律提。二名赊律提。阿难尊者。到长者家。为鸟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鸟闻法欢喜。持诵。夜宿树上。为野狸所食。以此善根。生四天王天。转展生他化自在天。如是七返。生六欲天。后生人中。出家成辟支佛。
猕猴献蜜
昔佛与诸比丘。于林中坐。有一猕猴。即取佛钵上树。盛满蜜。奉上佛。佛受之。分布众僧。皆悉周遍。猕猴欢喜。腾跃却舞。堕坑而死。即托生师质长者家。形貌端正。出家成阿罗汉。名曰献蜜上座。
鸟闻法生忉利
有一比丘在林中诵经。音声和雅。时有一鸟闻法敬爱。在树上听之。为猎人所射。命终。缘此善根。生忉利天。即持天香华。到比丘所。恭敬供养。比丘即为说法。得须陀洹道。
雁闻法
昔佛在波罗柰国林泽中。为诸人天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为群。闻佛音声。深心爱乐。回翔欲下。时猎人张网杀之。尽生三十三天。从天来下。持华供佛。佛为说法。俱得初果。
池鱼听偈
过去无数劫时。释迦如来为流水长者子。于空泽池中。为十千鱼。称宝髻如来名号。说十二因缘偈颂。十千鱼后夜同时皆命过。生三十三天。至如来成道。初转法轮。从天来下。闻法。俱得须陀洹果。
海鲸闻名
梵语摩竭。此云鲸鱼。乃海中大鱼也。身长三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遇舟则能吞之。时有五百商人。乘船入海取宝。值鲸鱼开口于水上。水流奔趋。如入大坑。船师曰。我曹死矣。商人各祷所事无验。中有一近事。告众日。佛是众生之慈父。可共戮力称南无佛。众即同声称之。鱼闻佛名。即合口。众得免难。
患狗毒蛇
昔有一狗偷商占食。即截四足。弃于坑中。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舍利弗以天眼观见。即盛钵饭。飞至狗所。以饭除其饥火。乃为说三法印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汝今当于我所。发清净心。舍此傍生之身。当生善趣。昔有一大毒蛇。于山中。被火所烧。皮焦肉烂。舍利弗亦往为说三法印。后二皆托生富长者。家出家为舍利弗弟子。二俱证阿罗汉果。
地狱闻经题
昔一人暴死入地狱中。狱卒以铁叉。叉入油镬。彼即称云。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a>。时油镬变为莲池。闻者皆出地狱。
伽陀
此云颂。是佛所说偈。有大神力。能自利利他。颂曰。世间五欲乐。或复诸天乐。若比爱尽乐。千分不及一。由集能生苦。因苦复生集。八圣道能超。至妙涅槃处。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剥皮为纸
昔释迦如来过去久远无数劫名曰最胜。住山林中。修于仙道得五神通。常行慈心。为闻法故。往诣城邑聚落。处处推求说法之师。时有天魔来语仙言。我有一偈。若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此偈。当为汝说。仙人闻已。念言。我于无量劫中受苦。都无利益。今当舍此不坚之身。易得妙法。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请说佛偈。魔见愁忧。即便隐去。仙人便言。我今为众生求法故。不惜身命。至诚不虚。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时东去此二十二刹。有佛世界名普无垢。有佛号净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仙人身。苦痛即除。平复如故。即为广说集一切福德三昧经</a>。仙人闻法。得无碍辨才。为诸众生。广说妙法。令无量众生。住三乘道。经于千岁。命终生净名王佛普无垢国中。由敬法故。今得成佛。
盗果
昔有一人上树偷果。适值国王与一梵志来至树下。其人恐惧惊慑。不能自安。时王晏坐。梵志立。为王说法。其人便即下树。曰。我以违法盗果。王今不知尊敬。梵志自轻。二皆非法。今我亦得无罪即叩头而去。
天尊
佛是天中天。圣中圣。故旧经译佛为天尊。后道士偷天尊名。目为老聃之号。故后经改译为世尊。谓天上世间。□□□□□也。
忏悔处法
处者。别教以次第三观为处。圆教以妙□观为处。法者。作法。谓身口依法。取相。乃相现为期无生则罪福无主。
六性
第四十一戒中。六种性。属别教菩萨五十二阶位。次第修行也。七种宝轮。属圆教菩萨阶位也。余如上四教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