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五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后时者。经言。其身火燃千二百者。问何要烧亦住千二百岁耶。摄答言。表居因经。十三住中前十二属因。第十三住属果。菩萨在因。表十二住。所以千二百岁。谟云。表于此经修行十法行。十十相资。成千二百功德。故经千二百岁也。又答彼佛寿命四万二千劫。菩萨亦等。喜见菩萨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及饮香油。又一千二百。所以烧身甚深亦复千二百。三件共计五万六千四百也。亦何长。糅云。此是化现之身。神通愿力满千二百岁。长亦何疑。此亦不定。后生于净德王家化生故。


    言此初也者。一生处也。经言。一切众生至化生者。问为是四生中化生。为复是俱生种类变化生耶。答四生中化生也。问既是化生。无父母。如何经说即为其父。答约彼所化生之处。立父母名也。二云只净德王早是前生之中喜见菩萨所生父母身。受生身立父母也。


    言二得总持者。经言。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者。问前定说一切色身三昧。此间何故说语言陀罗尼。答有人解。一切色身三昧是闻经得。语言陀罗尼是供养佛得。所以不一时说也。又云。二俱是闻经得此三昧。前来已说。此更不说。互举一边。


    言俱舍论第十二卷说数有六十忘失等者。或翻译人。或传写人脱。只有五十二数。第五十二数名阿僧祇也。小乘从一至十。从十至百。从百至千。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如是数至第十六数。名矜羯罗。即是经中甄迦罗也。第十八名频婆罗。第二十名阿閦婆。谟问此方经文二十八品便终。何以日月净明德佛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等。并是是流通分中赞叹有多少。答亦是根有利钝。禀解广略不同。况报化有异。不可诘难。


    言初往者。经言。即坐七宝之台者。即是王宫中有台。非是化也。


    言后白者。经言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者。若是高声嗔心之中言。即似恨佛住世不早入灭。若是下声长声呼之者。慈悲欢喜心中说</a>。此有二意。一则喜与世尊相逢。我经生死劫来。恐不见世尊。不期得遇世尊。故言犹故在世。二者。惊嗟如来大悲能堪忍久住不舍生死众生。


    言一唱灭者。经。尔时日月净明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者。问众生喜见菩萨乃是前生之旧名何故隔生犹存昔号。答菩萨口中自说是前身化来。如来受赞亦知是旧人。故告无失。又但是释迦今时遥指往时佛告喜见。未必当时言喜见。不妨告善男子。


    言二法付者。问初文早言付佛法。又言付阿耨菩提。何别。答初佛法通贯三乘。后付阿耨菩提。唯一乘法。故别也。已前无付属法眼处。今喜见来法眼有付处也。问前经言我灭时到。又经言灭尽时至。何别。答灭住果。灭尽息化。故别也。摄问若据小乘法。毕竟入于灭。何须付嘱。若大乘法。如来常住不灭。有感即应。何用付之。答有三因。一时众见佛殷勤付。其有情重法者。欲竞宣传法华。二付菩萨。令其自行及化他。三佛知众生于此菩萨有缘。故付之也。付中有二。一法二人。故金刚经</a>云。以根未熟菩萨。付根熟菩萨也。


    言三界付者。经言。宝台者楼阁也。亦名台。又筑土向上付观望处。亦名台也。


    言六入灭者。经言。于后夜分入于灭者。谟云。夜分三时初中后分。此当后故(乎音避嫌疑也)。问一切诸佛皆夜半子时入灭。此佛何故于后分耶。答表待喜见菩萨之到来。不准拟再逢佛。佛留身住时。向中间意待菩萨。付嘱佛法。表住待殷勤。不及夜半入灭。故取夜后分。所以喜见亦来更不说法。便教安施床座也。


    言一悲恋者。经言悲感懊恼者。以忧恼相应。此是欲界法八地已上菩萨无也。据此还是七地已前悲增菩萨也。??(积音二同)。


    言三起塔等者。经言。火灭已后收取等者。摄问金刚之身云何烧破作多分耶。答大般若一百二十九及五百三云。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以大悲心。观有情类。应于诸佛设利罗所。归敬供养。而得度者。以金刚喻三摩地力。碎如来金刚身。令如芥子。令一切众生得供养。问供养佛体。有何利益。答大般若云。于如来灭后。有得一粒。如芥子量。种种供养。其福无边。于人天中。受诸妙乐。乃至最后得尽苦原也。简要云。表佛八万四千功德满。又表八万四千尘劳息。又表佛虽入灭。八万四千教法流行。有此表故。故起八万四千塔也。


    经言高三世界。有说高至色界名三世界。问欲色二界何名三世界。答无色界无别处所。只于欲色二界中间摄也。糅云。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名三世界(此正义)。


    言他受用等者。问此界如何安尔许大塔。答此是报土中量设共色界齐夜摩天齐。皆不妨也。经言表刹庄严者。塔上有须弥座。座上有刹住。住外四边有相轮。名表刹庄严也。


    言燃臂者。经言。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燃百福庄严臂者。问为复于八万四千塔前。一一皆现身烧臂。为复都于众多塔前烧一身臂耶。答若一一塔前皆现身。事须化身也。今只于众多塔前。一身臂也。问何故前生行愿小却。烧身。今生行愿高却烧臂也。答有三意。一缘受佛付嘱。不令舍身。事须守护。二云。前舍身身命俱尽。今生舍臂。意徒留身久住。三前生佛在世。所以舍身。今生佛灭。无人教化众生令持经。故空舍臂。问何故前生舍身千二百岁烧尽。何故今生烧臂七万二千岁耶。答前生舍身神通愿力小。只延得一千二百岁。今生神通愿力大故。延得七万二千岁。留臂经尔许时。益人寿亦过八万岁时也。化度云。表居因位。其法未圆。故言七万二千岁也。


    言感生瑞应等者。由烧臂供养法华经</a>。故有瑞应。一因由者。问此菩萨何故烧却臂。思念却平复耶。答经言由斯菩萨福德智慧纯厚所致。由前前世济一切众生阙乏。即财施。此名福德纯厚也。持法华经及供养经。故名智慧纯厚也。


    言此初也者。挍量胜也。经言。若复有人以七宝等者。七宝满三千。但是财供养。受持此经。乃为法供养。财供养是福。若求作作疾。不过受持一乘。受持一乘道必得。若不持经。空羡于佛。谟云。亦如临川空羡鱼。不及归家结网。如来果位即是鱼。网结终得鱼。持经必作佛。百年空羡鱼。不如暂结网。多时供养佛。争似暂持经。持经既通十行。施他即是行檀。以宝布施。如来而乃不摄余行也。


    言一幽广胜者。此法华经所论道理。如海之深。此经教理行果权实道理具足。名广也。


    言高显胜者。法华经以四法所成。如须弥山四宝庄饰。山则出过众山。经乃超于三界二种生死也。十宝山者。谟云。引华严经</a>有十山王。第十地中有四喻。喻于十地功德。第二名上功德。即十宝山为喻。经言。菩萨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别。意言佛智上有不悭义。建立为初地行檀。又云。如因大地有十宝山王。谓雪山王。香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羯罗山王。都计末底山王。须弥卢山王。后经云。此十山王同在大海。差别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在一切智海差别得名。初二是土。后八皆宝。从多分说。名十宝山。


    言三了达胜者。月则众星之中照明最胜。法华经智慧光明最胜。


    言四除惑胜者。此法华经断烦恼。破生死暗也。


    言出生胜者。此方无。西国多计梵天王。结生一切。问众生身命自业所招。云何梵王能生一切。答佛顺彼众生妄计为喻。且作是说。


    言八契理胜者。或是真理。或是道理。经中意破二归一之意。疏主两遍科。第一遍科分二。初段经云。又如一切凡夫中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为第一。是契理胜中举喻。此虽说人。总是喻法也。问一切凡夫初二三果等是人境。如何名契理胜耶。答取能证人身中真理。将此理喻法华经。教下所诠理名契理胜。故言举喻也。后经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至亦为第一三行经文。是契理胜中。法合三乘人及所说法。总名法也。即是法法胜也。上来初喻后法。今两段不同。总名契理胜中法胜。喻亦名法也。


    言或名人法胜者。疏主第二遍科也。经主有能受持是经典者。至亦为第一。名契理胜中人胜。初法后人。合名人法胜。若无此有能受持已下文。但名契理胜中法胜。只缘有此人文。故疏主改科文。故名契理胜。


    言九二利胜者。经言。一切声闻辟支佛等者。声闻自利。菩萨自利兼利他。名二利胜也。


    言十圆德胜者。举佛况经。故言圆德也。


    言计此人文等者。疏意先合。引法合文。经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中最为第一。然后引喻文云。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后引入文。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中为第一。据道理合。先引法。次引喻。喻后引人文。故云计此人文应最后说。文便故来。又解云。疏意言契理胜中人文。不合安在契理中。安此当唱经文。最后安也。先引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便合续云。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乃至亦为第一。此若最后安之。先举佛胜。况持经人胜。将人况人。恰是稳便也。译家错向契理中安之。见他契理胜中以人为喻。便将人文相近安之。故言文便也。此中但是疏主意说。叹人中先合后喻为例合。故云此合文合后说也。相国意有人者。此取有人。经中两重合。今取此人之于最后说。不尔重也。


    言预流者。预圣人流。入圣人流也。


    言一往来者。一来天上。一往人间。得无学果。


    言初句能除惑业者。离集谛。解经中言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


    言次能除苦果者。离苦谛。解经言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


    言能满善愿解者。经言。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言又发心等者。重解上句三句经文也。


    言又总别者。初句经总令离恶摄善。次句经别离恶后句经别摄善也。


    言一遂愿者。经云。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


    言二道成者。经言。如寒者得火。调适义成为表持此经必当成佛。


    言三具惭愧者。经言。如裸者得衣。


    言得导师者。经言。商人得主。一乘真法。诸佛所师。


    言得归依者。经如子得母。智慧之子。从法化生。


    言越生死者。经言。如渡得船。


    言七除烦恼者。经言。如病得医。


    言八得智慧者。经言。如暗得灯。


    言九获圣财者。经云。如贫得宝。


    言承禀者。经言。如民得王。持经之人依此经。如法修行。即是承禀也。


    言十一知宝所者。经言。如贾客得海。


    言十二破痴暗者。经言。如炬除暗。问除烦恼与破痴暗何别。答除烦恼是总除烦恼也。破痴暗是别破无明。问灯炬何别。答得智慧名灯。破痴暗名炬。二义别。


    言随其所应配前三句者。即是将十二句经文。配前三句也。章敬云。第七除烦恼如病得医。第十二破痴暗如炬除暗。配前第一句。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第六句越王死。如渡得船。配前第二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也。所余九句。或是第三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中收。路云。得火得衣得医得灯得宝得海如炬除暗。此喻配初句能救众生除惑业故。得母得王。配中二句除若恼故。第一句如清凉池。配第三句充满愿故。善事满故。余得主得船。通三句也。


    言此合说也者。离诸苦痛。众病苦为初句。初句者只是解当处合中经文。言离诸苦者。解经文一切病痛也。


    言除众病苦者。解合中经云能令众生离除一切众苦。此上二句离苦谛。只是指当处。合中经文合入此二句为初句。


    言解生死缚者。即经言。离一切苦。合前法中第二句此经能令众生离诸苦恼。所以疏言。谓除惑业为第二句。此离集谛。言不合前第三句者。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言或除当苦者。此唯当处合文。不解前法也。或除当苦者。解经言。能令众生离一切苦当来苦也。


    言现苦者。离一切病痛王苦。苦谛也。


    言苦因者。能解一切生死之缚。集谛也。


    言一闻书功德者。一闻书功德无边。


    言二供养无边者。而无有边。佛能知彼无边功德。无有有边畔功德。一一皆无边畔。佛得无边之边。


    言此初二也者。初标闻胜者。经言。宿王华若有人等。二转女身者。经言。若有女人闻是经等。问余品何故不说尽是女人。唯此品耶。答据实。余品亦有此能。此品独胜缘女人爱着自身者多。唯此品说药王菩萨烧身燃臂不惜命菩萨身上舍。何况我等女人之身。今闻菩萨舍所爱身。遂猒自体。离女人身。故瑜伽论乐丈夫体。猒妇人身。深见过患。名菩萨性人。


    言一生净土者。经言。若有女人闻是经等者。问何故说女人。答义同前。女人当生。尚得功德。何况丈夫也。


    言四见多佛者。经言。得是忍已至如来者。问得是忍已。即是初地但见百佛国土。如何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耶。答此约佛力加持令见也。或得忍已后。通入八九十地。故见多佛。


    言菩萨慧无与等者。但是方便接引。持经之人令其发心。据实。未胜菩萨智慧。


    言四随喜获福者。经言。如上所说者。指前法师功德品六根功德也。


    言后五百岁等者。皆以五百年为一限。望佛灭后五个五百年。总得名后五百年也。此是第一意也。二云或除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五百年。一千五百年外第四五百年初入末法。取此以为后五百年也。又云。若比丘尼行八敬。不灭不减正法。即取第五五百年。为后五百年也。


    言解脱者。不是得大乘无上佛果(上明正付嘱)。


    言第六守护者。经言。若人有病等者。现在头痛额热。得闻此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闻法华经。至老方死。不老即不死。至老方死。意无中夭。一生合得八十年活。五十六十死者名中夭。一生合得十岁活。六岁七岁死者名中夭。事须终寿限也。嘉祥云。无始时来断烦恼。名为有病。得闻此经。烦恼灭已。名病即消灭。不起六十二见名不老。不损智慧命。故言不死也。又云。流通法华经。修行断烦恼。名病消灭。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名不老不死也。又由执经故。得颜色鲜白等。不老增寿。故不死也。佛意令持此经修行法行。究竟作佛。何有老死等耶。


    经言取草者。吉祥草也。


    经言应以青莲等者。问诸乘之本。白色为先。何以盛香乃清青色。答东方甲乙木。青色为先。四色莲华亦先青色。显此经为诸经先。故说于青色。


    ○妙音品


    言论云教化众生行等者。问何故名妙音菩萨行苦行力耶。答菩萨本居净土。今居秽土出生入死。名行苦行力也。


    言密在此方者。隐身持经。随类身故。


    言教行苦行者。教字若作交音呼。释迦佛教妙音行苦行也。若作去音呼。则是菩萨教化众生。交行苦行持经也。


    言今放光召集者。妙音本来早流传法华经。次释迦放光召教生胜上心也。纪国云。前药王品自利苦行。此妙音品利他苦行。前品是福德苦行。此品是智慧苦行。前品是财施苦行。此品是法施苦行。


    言音谓音声者。音谓八音。声谓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声成于文。上下相应。谓之音也。


    言今居果位者。问妙音既称菩萨。何名果位。答因中果非果也。如十王果也。


    言业德者。因中说乐名业。今生说法名德。故言业德双彰也。


    言未有他土者。劝他持经菩萨。行苦行故。须名之劝说(税音)。


    言放肉髻之光等者。即此肉髻光便是大人相。表法华经尊胜故。放肉髻光明大人之相。问何要放大人相光。答表名大菩萨故。大人相光明。问何故放眉间光耶。答表法华经中道。放其眉间光。表一乘是诸乘之本。故放白毫光也。欲明法付其人。故以光名之。章敬云。从初至末。凡四处放光。序塔二品放白毫光。神力品中一一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今妙品放髻毫二光。各有所表矣。随应准说。


    言三能照等者。经言。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国者。谓照妙音身故。放肉髻光照。所以下经言。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问何故不毫光照佛。髻光照菩萨。答白毫当其眉间。表诸佛同证中道法身理。故肉髻在顶上。不可见故。表菩萨未能究竟证佛法身之理。故用髻光也。


    言妙幢相者。嘉祥云。诸三昧中最尊如世将军。若出必执魔幢。表其大相也。幢以高出为相。得此三昧。所在尊高。出过众人所修行业也。


    言法华三昧者。依四禅定。观一乘理。


    言净德者。嘉祥云。令诸三昧清净。如矾石练金令清净也。


    言宿王戏者。从定起身。犹如星宿。王者自在也。


    言无缘者。谓灭尽定能所二缘皆悉无故。故名无缘。或根本智证真如时。无能取所取相故。故名无缘也。


    言智印者。依定证真如理。真如与智为印。智之印。根本智也。二云。后得智印真妄等法。智即是印诸法也。


    言解一切众生等者。言音差别与说法故。


    言集一切功德者。得此三昧。菩萨功德悉皆具足。


    言集福王定者。全引唯识第九说。一大乘光明定。照了大乘法。故名光照定。二集福王定。能招集大乘功德。如王无等故。三贤守定。谓此定能守世间出世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初从果为名。二从喻为名。三从用为名。四从主为名。


    言清净三昧等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智见净。六行智见(行字平声)。七行断智见净。八无缘寂静净。九国土净。前七即七净华。唯说因也。后二属果言九净。即因果合说也。


    言四净者。一所依净。路云。课六根为所依净。眼等诸根离染。名所依净也。


    言所缘净者。谓六尘境上不起贪。名所缘净。心净者谓心王也。四智净谓心所也。


    言神通者。入是三昧。能八相成道。


    言慧炬者。如人执炬夜行不坠险处。


    言庄严者。内庄严即智慧。外庄严谓相好也。


    言净光明者。入是三昧。能放光明。令诸众生心得清净。


    言净藏者。定能藏诸功德故。


    言此中者。意言不同彼经种种诫也。


    言无垢经香台等者。简要云。据彼经云。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就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见维摩诘等。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爱着心。又当摄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也。


    言四承敕等者。问何名承敕。答菩萨言我向娑婆世界者。皆是如来之力。遣我去我。若自去于彼国生慢心。今承佛力不敢于彼国。生轻慢故。言承敕也。


    言预来华现者。预者先也。于耆阇崛山。只是旧有山处。若望当时佛在虚空世界净土。不见有山也。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预前铺设来也。问佛在塔中。是何法座。答当时众会并处空中。去法座。言摄塔中座。若尔去耆阇山下。四万由旬。何名不远。答但指旧山。显是灵山会中。若现莲华。亦居空上。非是着地现故。


    经言甄叔迦宝者。唐言赤色宝也。西域云。印度多有坚叔迦树。其华形赤宝似此华。故以为名。嘉祥云。鹦鹉宝。此宝赤色似鹦鹉觜。以此为名也。


    言第二文殊所由者。怪有此瑞相。问因由也。


    言文殊问行者。自科神通。不如他问神通问三昧。又从来不识。唯愿世尊加被令我得见。


    言释迦垂答者。文殊问。释迦不答。推过去多宝。问何不释迦自现。令多宝现耶。答显此佛他佛化利一般。又宾主之礼。理合相让。所以让与多宝也。又有说前来释迦召。次未来。中间若更召命。即重叠故。让与多宝。显多宝梵音声相到彼处。


    言此即初二也者。是时妙音菩萨承多宝唤。然后彼国没。作队仗发来也。


    言身相等者。诸经皆将青莲华叶。况佛眼。此菩萨是第十地菩萨。近佛故。将青莲华为喻。先喻自相。后喻面相。先举喻。后说面也。


    言八坚固者。解经那罗延。那罗延者。此言人种。其神力勇健。故以比况。安国云。翻为力士。正云人种也。


    言第四至此者。经云。多罗树者。一多罗树是七仞。仞别七尺。即一树。计四十九尺。七树共计三百四十三尺。


    言初献者。经言。到已下七宝至璎珞者。问何处得璎珞来。答一云。净华宿王智寄来作信。二云。或是菩萨随身璎珞将来供养也。


    言后请问有四等者。经言。净华宿王佛问讯世尊者。一问佛有五句。路云。第一句问佛少病。问身病也。第二句问佛少恼。问心病也。此上二句总也。下三句别。第三句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合为第三句。轻利即安乐无别故。合为第三句。行字茎此一句二十一问四威仪也。起字问行住。居字问坐卧。轻字问身利问心。安字问身。乐字问心。行字总问身心也。第四句四大调和不问身。第五句世事可忍否问心。已上总别共有五句。问佛身也。更有章敬云。将少病少恼。合为一句。将起居轻利。安乐行否。开作两句也。第一句少病少恼。第二句起居轻利。第三安乐行否。第四句四大调和否。第五句世事可忍否。第二科开合虽不同。于中还合五句。问何故作此后科。答辨云。准瑜伽八十八说。少病者不为瘿疾恼耶。少恼者不为外灾横所侵耶。此二句俱问身故所以合为一句也。起居轻利一句夜??得安善耶。饮食易消化耶。双问身心。安乐行否一句施为动作。得轻利耶。双问身心也。虽有此第二科。不及前解。


    言问众生有七句者。第一句问众生易度否。第二句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慢否。第三句无不孝父母。第四句不敬沙门。第五句耶见。此上五句问恶也。下二句问善不善心二。摄五情否。上来初五句问恶。后两句问善。计成</a>七句也。若据诸抄。总作恶问七句。总是恶也。初一句标。即是第一句众生易度否。后六句释中分二。初一句问烦恼。即是第二句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悭慢否。后五句问恶业。即是第三句无不孝父母。第四句不敬沙门。第五句耶见。第六句不善心。第七句不摄五情否。此上句总问恶也。问岂娑婆众生唯造恶。不造善耶。故知初科五句问身恶。后二句问善为胜。上一无字无由莫也。莫不孝父母。莫不敬沙门。下一不字。皆作否音。


    言令其不见者。经言。我今欲见多宝佛等。问二佛同坐一塔。何故妙音见释迦。不见多宝佛耶。答因果有殊。佛神力故。不令见也。问既前与净华宿王智佛传语。如何不见。耶答传语法则如此。不好不见。问多宝召妙音。妙音闻声便来。何故不见。答梵音声相。不好远闻。不见面故。所以请见也。妙音既请见多宝。经中无见处文。只向下多宝赞妙音。言汝能为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听法华经。并见文殊等。即是相见也。何要别文。


    言此初也者。华德问因也。此妙音菩萨过去种何善根。修何功德现在作何事业。有尔许大神通。


    言十八类者。初六类天身。天大将军者。嘉祥云。梵辅天。梵王之臣。毗沙门。皆帝释之臣。纪国云。天大将军毗沙门。皆帝释臣。次十一类人身者。小王谓粟散王等。宰官者即今衣冠。次八非人。然今为一。非天摄故。然十八类但依身字而数也。


    经言智无所损减者。意道菩萨智慧神通虽多。智慧神力无损减也。如大海水不减也。不同小菩萨也。缘妙音菩萨有神力。能于娑婆世界。隐身现十八类身。说法华经。我缘忧念此娑婆世界众生。恐我灭度后。不得闻经缘。舍利弗等怕怖此界故。召妙音与药王等。相共持经。


    言到已白佛等者。既到本国。白本师佛。我到娑婆世界。有大利益。不辱世尊灵山会上无量菩萨。闻我化行。得一切色身三昧。亦得陀罗尼。又去时随身小菩萨。令得一切色身三昧。身形与我无异。


    言时众得益等者。只是闻一品利益。问多少人闻一品获益。答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也(上他方劝说以流通下救生济难以对)。


    ○观音品


    言来意者者。缘前妙音品释迦如来放光远召将来。交行苦行力。流通法华经。为除妙音菩萨轻慢心。娑婆世界无人。解传持法华经。尔许地唤我来。交我传持法华经。所以释迦如来说观音化现十九类身。救众生苦难。令交持经也。又此品来意最难。一部经中只有此品。不说法华经字也。缘世尊说经时。众生未发心。有苦逼身。交念观音。一则免苦。二者观音名字在此法华经中。念着观音。便是成得持经之行。故以易功。助成难业故。论云。护未发心众生难。意言若能持经者。必能离苦。良以持经之业。难可修习。未成之间若不助之。功行不成。由是加助方法。助成难修之业。路云未离。若言未离。持经何益。况详应言当必离也。现未离故。拟发心。今言</a>未者。拟即来也。未正持故。问人未发。多诸灾难。须念观音以救之。既已发心持经。经力既强。何须念咒。答人名易称。咒句难念。浅深次第。要假皆持。又咒是愿词。即先凭人而后自启愿。故人咒双持也。


    言观者察义者。即是菩萨身中大智大悲昼夜六返观视众生。经言。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世者世间。一切众生有漏生死。虚幻不实。故名世间。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类浮泡。不得久住。总同阳焰。从渴爱生。行类芭蕉。中无有实。识如幻士。颠倒所起。可破可坏。故名世间。音者音声。问此菩萨以三通观察众生三业。亦合名观世身菩萨。亦合名观世意菩萨。如何直言观世音。答孩子不啼。慈母不抱。众生不念。菩萨不救。孩子啼声小。慈母救来迟。孩子啼声高。慈母救来速。众生念声小。菩萨救来迟。众生念声高。菩萨救来速。如母乳婴儿。日夜常怜念。婴儿喉若闭。慈母欲何为。菩萨救众生。专待众生念。众生不念名。菩萨因何救众生。有苦者多称念名字。若礼拜及心中忆念者少。经云。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云。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南阎浮提以音声为佛事也。菩萨者菩下去提。萨下去埵。上求菩提。下度有情。故名菩萨也(上约义解了)。


    言诸三业归依等者。约宿愿说。亦名观世音菩萨。往昔南阎浮提有王。名曰普首。有五百王子。其第一名曰善光。值空王观</a>音佛。遂发十种大愿。一者。愿知一切法。二者。愿乘般若舡。三者。愿值智风。四者。愿得善方便。五者。愿度一切人。六者。愿超于苦海。七者。愿得持戒具。八者。愿登菩提山。九者。愿证无为善。十者。愿同法性身。又愿我未来世中。亦名观世音菩萨。众生有苦。三称我名。若不往救者。誓愿不取上妙色身。又愿众生度尽。我则成佛。偏于此界有缘。故名观世音菩萨也。此菩萨凝神净土。而应现娑婆。现六道于光中。蕰洪名于刹土。立一佛于顶上。现救苦于尘沙。能使七难轮。消二求愿满。高人临刑而刃断。名僧至死而不伤。长舒一唱而风回。少年四投形而火灭。旧梵语云。阿耶婆楼吉胝轮真谛。翻为观世音菩萨。又此十八个菩萨。是阿难排比尽。是法轮王之将士。破生死之魔怨。文殊弥勒向序品之中烈位。执智釰为先锋。观音普贤第七卷内安名。弯定弓而掩尾。法轮王安乐行品之内专知赏罚。劝持涌出药王妙音入阵煞贼。夺旗斩将。广使一乘慧训。普被遐龄。莲华一乘法轮常转。


    言无暇者。即八无暇也。即是八难也。


    言飞轮者。即三轮也。菩萨有三轮。神通。记心。教诫也。


    言作不请友者。众生不解请佛说法。菩萨与请名作不请友也。


    言应病者。众生有病处。便与医治。名应病也。


    言摄利难思者。三业摄化众生。名摄等也。


    言菩萨如前者。如序品中解也。


    言普等者。平等义。亦是遍满义。遍能拔苦。满众生愿。怨亲不二。故名普也。


    言神通记等者。又有三义名普。一运身普。谓神通轮摧外道。二他心普。谓记心轮摧妄念。三漏尽普。谓教诫轮摧诸不善也。神通普故。不动而应十方现前。他心普故不虑而智照穷法界。正教普故无言。不然则教弥八极。普以周遍为义。门以通达为名。今此菩萨分形化质。遍无根缘。有感必从。往来无滞。故名普也。又门者菩萨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只此悲智与一切众生。出苦入乐之处所。故名门。


    言此品广者。品者类也。便为报。今朝一会人闻法。须知品名字。观者观察众生身。普谓听声及文句。能求菩提度有情。菩萨立号皆如此。无拥出苦入乐门。怨亲不二。行均</a>普同。寿翻传贝叶时</a>。二十八个品名字。就中此品不思议。闻者观音速加护(品题了)。


    言此初也者。一问名因也。经言。尔时无尽意菩萨至名观世音者。世尊欲拟赞叹观世音菩萨化行。令一切众生念名免苦。所以加被无尽意菩萨。交申言请问也。问世尊欲拟赞叹观音化行。何不加被药王弥勒交问耶。答观音发愿云。众生度尽。我则成佛。众生界法尔无尽。观音菩萨愿心不尽。此无尽意菩萨名字观音愿行符同。所以加被无尽意菩萨交问也。


    经言尔时者。举时也。无尽意者。举人也。问何名无尽意。答梵云阿差末。此土翻为无尽意。


    言十无尽句者。金云。一切众生界尽是有情。二世界尽是器世界。有情是能依。世界是所依。能依所依对三虚空界即真理。四法界是三科法体。界者体性义(真俗对)。五涅槃界是果。六佛出世者是因。菩萨修因成佛。方出世故(果因对)。七如来智界是能缘。八心所缘。界是所缘(能缘子缘对)。九佛智入界是自。十世间转法轮智。转诸法界是他(自他对)。然此十句假说言尽。其实并是不尽之行。何等为十。一所为众生界尽。二世界尽。三虚空界尽。四法界尽。五涅槃界尽。六佛出现界尽。七如来智界尽。八心所缘界尽。九佛智入境界尽。十世间转法轮智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等不可尽。我此大愿善根无有穷尽也。故名无尽意(上举人了)。


    经言即从座起者。尊人重法也。偏袒者。表师资之仪。示有驱策之相。今欲发起上位菩萨化行。令有苦者免难。持经作吉祥善事。所以偏袒右肩也。合掌者。敛容祇肃也。世尊欲说观音化行。无尽意又问表心契佛说。故合掌也。而作是言。以何因缘。名观世音。正是问名因也。名即名字也。


    言此初即是等者。经言。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者。称念观音。已后遂得三涂苦息。八难因消。水火风以殄除。非人逢而退散。怨贼不损拘系解脱。良由菩萨大悲称念。皆能免苦。是故经言。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言只如法琳</a>等者。问既言称念观音。谁人亲得解脱。答疏言只如法等。案琳法师别传说。琳法师俗姓陈。颖川人也。祖因官徒(斯氏反移徙也)居襄阳。后住长安济法寺。大唐贞观十一年春正月。帝欲宣扬李风遵察本糸爰发明诏。令道士女冠。齐供行道。立在僧之前。时法师与京邑僧等。进表论佛道优劣李氏真伪。申以真言。时天振威。敕法师曰。汝所著辨正论</a>信毁交报篇云。念观音者。临刃不伤。既有斯灵验。朕今赦师。七日之内。汝祈念之。俟乃临刑。宁无断否。法师既羁缧绁。复逼期刑。冰炭交怀。控告无所。至第六夜。从倚沉吟。步朗月以惝然(敞音)。慨浮生而若寄。乃仰天叹曰。昔邹拘齐狱。丹质秦郊。尚感夏景零霜。乌头为白。岂可独于琳也。偏无徴应者哉。诗曰。治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才。草命如悬露。轻生类转蓬。恨秋明夜月。难更与人同。讫言有神人。身长丈余。素质衣冠。逾垣丽止。而谓法师曰。既能亡形殉道。再纫颓纲。冥卫寔繁。幸无劳虑。语讫而去。法师虔恭五体。默念三尊。遂感思逸凶怀。释然无惧。至第七日。敕刑部尚书</a>刘德威。问法师曰。赦斯已满。当届临刑。令念观音。有何灵应。法师曰。琳闻观音灵鉴。垂形六道。上天下地。皆为师范。我皇聪明。文思光泽海内。九夷奉贡。八表形清。君圣臣贤。不为狂滥。今陛下普养群品。如经即是观音。既灵应相符。所以唯念陛下。德威录状奏闻。帝览大悦。因诏法师。而问释道优劣。法师爰引古今。校量胜负。敕览法师表对。遂释放焉。却被群臣。不肯缘毁。他国家宗。广遂流向。山南在路。苦腹而死也。齐欢凭依脱三刀之害。案齐书云。元魏天平元年中。定洲勇士孙敬德。在防。秋造观音像。年满将还在家。礼事供养。后为贼所引。不胜考楚。遂妄承罪??。明日将刑。其夜礼忏流泪。忽如梦见一沙门。教念救苦观音经云。有诸佛名字。念诵千遍。得免苦难。敬德忽觉。如梦所见。了了无差。遂念一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念。直至临刑。念得千遍。下刀斫之。刀为三段。皮肉不伤。易刀又斫。凡经三换刀。折如初。监司具陈本末。录状闻奏。丞相高权。为表请免死。因此广行于世。所谓高王观世音经。敬德还家。设齐食迎像。乃至。顶有三刀之痕。今者疏主以事因观奏。得免罪故。从人立名也。实非权免刀也。辨云。举事因马权免罪。在孙敬德也。


    言瑜伽第九说等者。问经言受诸苦恼。皆由自业所招。岂令观音菩萨。便即免耶。答业有定不定。苦有除不除。由是此下广论诸业。


    言一定异熟等者。疏主解业。若复圣道及忏悔损伏一切业。皆名不定业。若古人意有二种。一定。二不定。若不定业忏悔一切不受。若是三时定业须受。设令忏悔。但转重令轻则得。全不受不得。如金刚经云。以今世人轻贱故。是人前世罪业即为消灭(上意[下]消疏)。定异熟者。定谓决定。异熟是果也。业即故思。故心作罪而非设作业即是思。总以一个思为体。别即有三。一能动身思说名身业。二能发语思说名语业。三审决二思与意业相应。说名意业。造此业已。决定当来受异熟果之因。名定异熟业。依主释也。摄云。案瑜伽论。一者顺定受业。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二顺不定业者。即疏主案瑜伽。不定异熟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此亦是故思。虽复二业俱是故思。增长不增长别(上疏主引论标)。


    言八十九说等者。疏主引论来别解二业。


    言诸作不增长业者。业虽造了。若逢善友。忏悔此业。定是不增长业也。若故思造不善业。名亦作亦增长。此业若无追悔。悔即忏悔不修对治。有漏道断之与伏。皆名对治。若无如上事。决定受果。名增长业。


    言若追悔等等者。等字等取对治。


    言如未生怨者。证前增长不增长也。谟云。由此故知定不定业。悔即不定。不悔即定。前瑜伽言。定受异熟果者。据不悔说。相云。此中增长有二种义。一者。体增正作业时。熏成种子。刹那种子之体。陪陪生故。名为体增。二用增。熏得种已刹那刹那而用增胜。唯识评云。后义为胜若言体增生果无尽。


    言第六十说等者。三依人辨果。依未解脱建立定业依已解脱建立不定业。解脱者即是。若世道无漏道。若断若伏。皆名解脱。乃至得圣。圣有学无学。即罗汉果也。乃至两字中间摄惭愧忏悔也。谟云。依未解脱立定业者。且据显相说。据定未解脱者。亦有不定业。


    言即同异者。四会同诸教也(解二种业了)。


    言对法论第七等者。依对法。解五种业。谓五故思造业。


    言一他所教敕者。事五坊官长不自由故。煞虽不乐故。因他族力之所教敕故。起故思引不善业。犹如入阵也。问他所教敕。何名故思。答初虽他教。后即发起故思。思者造作为义。役心为业。约现行说。不约种子。


    言他所劝请者。亲情相识。着荼着酒。请交煞虽不乐欲。因他劝导。执为利益。发起故思。引不善业。如受人劝食肉及?等。问此及前一如何有故思。答此二若望加行后起无故思。若根本业道成时。临临下刀事。须有故思。自心猛也。未有下刀断命。是等因心也。


    言无所了知者。不识煞生因果罪报。但知行煞。名无所了知也。


    言根本执着等者。言三毒蔽心。随欲所作。发起故思。引不善业。如边地及小儿子等。


    言颠倒分别者。谓计无罪。依不平等因。见苦为乐。爱乐耶法。为求当来可爱异熟。发起故思。引不善业。如煞羊祠天而求于福。亦如大秦火袂等。相云。所煞一有情。惊怖无念。如何能煞而受果耶。答如磁石能近?等。磁石无念。而法尔而能吸?。今者亦尔。因彼苦心。由如于石</a>取彼苦故。


    言于此五中等者。料简轻重。化度云。此是此五之中。后二即重。前三即轻。由前三种于三心中皆不猛利。加行及根本已不猛利。后起心中复起追悔。故名轻。后二种于三时心。总皆猛利。加行根本作而猛利。后起中心不悔。是故名重。前三不定业。故思即轻。后二定业。故思即重也。四句分别。一作不增长。业即是前不增长业。二者增长而不作。如人手虽不煞日夜获计煞生。此名增长。三亦作亦增长。即是对法后二也。四不作不增长。非此所摄。


    言谓令习气等者。路云。据实。现行亦有增长。疏依文显。且说习气。习气者种子也。若取种子。顺体增义也。由斯故依现行。说业有五。不依习气增长。是疏主意也。若后二亦通种子。由此通取种现。名习气义胜。况评习气之言亦通现行。如罗汉不断习说通二也。


    言瑜伽第九说等者。三依瑜伽说十六种业者。于中有二。一别明诸业。二前后相摄。亦别明诸者。一梦者。谓梦中行煞。二无知者。虽后煞生无故思。名无知。三无故思者。误煞也。四不利不数者。利谓猛利。数谓频作。今不猛利。亦不频作故。


    言不利不数五狂乱者。谓痴狂心乱等。六失念者。谓无了知。七非乐欲者。因他教敕劝。方为恶业行煞生等。八自性无记者。谟云。三性中无记性也。安国无记心煞。非是故思。辨云。自体不增。名无记也。九悔所损者。前心煞生。后生追悔。念前恶业。更不增长。名悔所损。十对治所损者。前是忏悔。后是圣道故。


    言瑜伽第九说增等者。摄云。一者加行。由极猛利贪嗔痴缠。发起诸业二者串习。于长夜中。亲近修习。造不善诸业。三者自于语业中。妄语为重。于身业中。煞生为重。于意业中。邪见为重也。四者事故者。谓如有一于佛法僧及随一种尊贵之处。为损为益。如消佛像。以作铜钱。毁废僧坊。以求租课。云当益国。是此之流。由是有大癞之苦。举体血流。德裕有萦身之退。火烧?宇。五一向受行者。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尽形。无一时善。六者所治损害者。即所对治诸不善业已。今诸善离欲清净。


    言其十不增长等者。相摄也。其十种不增不越对治。初三种不增。谓他所教敕。他所劝请。无所了知。六种增长不越对法后二种增长。谓根本执着。颠倒分别。


    言离合。瑜伽十六即是离。对治五种即是合。瑜伽十不增长即离。对法合为前三段即合也。瑜伽六增长即离。对法合为后二即合也。依位者。十不增长中第一梦中位。余无知觉时位。或心狂乱位。或失念位。瑜伽分多对法分少故。


    言对法又说等者。第四依对法论三种业。一作业定者。由宿业力。此人过去宿习力故。感决定身。于此身上事。须造恶业。如善星比丘。是佛之子造罪。佛教化他不得。神通制不得。


    言二受异熟定者。异熟是果。果定当受。故言受异熟果定。即顺定受业。故言受异熟果定。


    言三分位定者。安国等抄云。谓加行根本后起。名三时业也。根本业道如把刀煞生。正断命时。是顺定业又是故思无有下刀之时是等闲心也。从加行后起。通定不定。若加行时。搓绳磨刀。念念起煞。至下刀时。便起生悔心。此根本业全不成。兼加行亦成不定业。二加行心时。猛利搓绳磨刀。后断命时。复是猛利。二俱决定。总成定业。若加行心中磨刀把绳之时。生追悔心或等闲心。后下刀煞。根本成决定业。加行成不定业。后起者。问后起如何通定不定。答根本之中煞命了。后起心中生庆快。后起之中名定业。若后起心中生悔心。亦成不定也。


    言又未悔未对治者。等取惭愧。入圣道也。


    言瑜伽第十说三业等者。第五通诸教难也。于中有三。一明三业。二明四业。三明五业。初三业中。化度云。今生造业。今生受果。名顺现受。今生作业。来生受果。名顺生受。今生作业。更来生受果。名顺后受业也。问何不说不定业。答不定更无别体。只于此三时上立也。


    言第六十说四者。二四说种业也。即四句分别。一报定时不定。即是疏中言一异熟定二时定报不定。即疏中言时分定。三时报俱定。即疏中二俱定。四时报俱不定。即是疏言二俱不定。唯识论说。亦说四者。安国云。谓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是名四种也。


    言显扬第九说五种者。第三依显扬说五种也。即三时定业。谓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故。有支中云。四业唯三。除顺现受也。


    言故念观音等者。疏主结前第一番解意也。故念观音良缘也。滋润。缘力也。自心悔愧苦恼皆除。因力也。


    言亦有说言其不增长等者。古师意若三时定业。决定须受。设使转者。但令转重令轻。而不轻尽。若全不受者。约本来是不定业说也。


    言金刚般若等者。证定业不可转。事须轻受。不言全免。轻贱之时。便是受罪也。


    言又贤愚等者。证重受定报而亦不轻。虽得罗汉。为现业有果。被火所烧。现身造业。现身受果。名现业有果也。


    言又说迦毗等者。琉璃王煞释种。造定因。释种被煞。受定报果。故名定因果。


    言其决定业等者。结也。古人意云。若是三时定业。佛尚不排者。佛多生造恶等。犹受此业。成佛了排不得。犹受金锵马麦难。又说佛力不排者。有人造恶业。佛通神制不得。名不排也。况受果耶。意道业尚自排不得果。灼然更排不得。


    言在解脱人名等者。古人会教经中说。在解脱人。名不定者。此亦依不定说。


    言此亦不然者。下疏主第二牒前破斥也。古人云。指鬘罗汉现业有果者。破云。若得罗汉。一切不善已尽。何业受果耶。如抵债人。无烦恼可润生。何身受苦。又设受苦被。煞病饿等是示现。


    言在初二果者。问若尔如何圣教说罗汉人受苦。答疏言在初二果人等。初二果人不离此界身上得罗汉果。后当为名。以罗汉名说。其实未是罗汉也。路问初果已断分别烦恼。不善之业无容更起。宁说不善障彼果耶。答疏言在初二果。不善未尽。意说在初二果。故业尚在。不说更起新不善业等。


    言般若经中等者。会金刚经。汝古师言。持金刚经轻受不说灭尽者。受持有三品心。彼经约中下品心说。举心微者。若是上品心至诚恳切不受也。


    言十地论云等者。第三遮防外难。问十地论说。一感报定。二作业定。如何通。答十地论中。一约未发不发心。二约未入圣说也。


    言法句经</a>言等者。一据不逢佛菩萨。二不起悔愧心。三未入圣道。决定受也。


    言然指鬘等者。当时犹住凡夫。或初二果。问何故言罗汉受业耶。答现身决定得罗汉。从当为名也。


    言又遇良缘等者。若无悔愧心。又不入圣。所以圣教说。恶业力强。乃至诸佛亦不能转。并约不入圣不发悔愧不善业未尽。


    言迦毗罗城释种被等者。路云。此即先在凡时。造此煞等业。名为总报。受恶道身。今者得圣。其余残果。名为别报。即是等流业也。设使被诛。亦有何失。


    言设有被煞等者。路云。设使煞千人。非受业果。但是化身佛知根熟。示现斯化。令入圣道。此解不顺疏解。安国云。罗汉被煞。蛇咬狗咬等。非是不善定业之果。前不善势分粗重。今有此起。非不善业现苦故起。大论六十说。诸阿罗汉所有不善决定受业。或于前生作。先异生位所作由少轻。苦所逼恼。便名果报已熟。若已轻依果报。种子皆永断。故一切不受。所以者何。由佛世尊依解脱相续。建立定受果。故此解顺疏也。


    言不尔指鬘等者。问指鬘煞千人指。如何得圣。答疏主立道理。又无悔愧及伏断灭等。


    言由此故知初说等者。总经也。有说同对法瑜伽名初解。即前所说由追悔。已成不增长业。及引六十。未解脱者。建立定受故。解脱者。谓世道伏断。乃至得圣。成无学等。亦同异未入佛法。名决定业也。对后非圣不受名初也(上业了)。


    言大小俱能烧等者。问经中宁言设字。答大火尚自不烧。何况小火。举重显轻也。准下颂意。火坑变成池。设不变为池。大火亦不烧。故言设也。问何故火则全言不烧。水则乃言浅处。答火则大少皆伤。所以念名全免。水则浅处不伤。但得言处也。


    言黑风必损者。有不是黑风。有损人时。或不损人。以不定故不说。若起黑风。必损于人。故偏举之。云光法师讲至假使黑风处。志公和尚问风体无形。何名黑风。答有三。一者。风起之时。前有黑云。黑云与风和杂。名黑风。二者。风吹海上。黑气相和。名黑风也。三者。风吹海上。黑砂和杂。故成黑风。和尚又问此风为大为小。答云法师言。此风极大。和尚又问。只于海上有。余处亦有。答此风平地即无。唯海上有。又问此风早晚尽。答众生恶业尽。此风亦尽。又问谁人能尽。答观音菩萨能尽。又问风体是有是无。答据第一义谛。是无。若世俗谛。是有也。


    言舫音等者。经国说书云。关已西曰舡。关已东曰舟。单曰舟。双曰舫。切(甫忘反)又补浪反。谤也。


    经言漂堕罗刹鬼国者。此由风力。令堕鬼国故。此是风难。非成鬼难也。漂者浮也。


    经言其中若有乃至一人一舡有百人二百人于中有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此人亦是先曾有人教念。所以解念。所以疏言。善人教念也。


    言在手曰杻等者。切云。梏手械脚。纣所作(未详检叹嗑卦嗑)。四事拘束为捡。易云。木在手足为捡。捡即拘禁也。捡者杻。梏者械也。


    言智度论云等者。解经言若有罪若无罪。问无罪如何囚系。答此据现世不作。名为无罪。非前前世不作也。经说九横亦据现在不作。


    言火宅颂等者。据今世不作言无。若据先世非无也。此证无罪被加。不说有罪亦有。尔世前世皆不作者。如法令不行。乱政之际。故有也。故经言设也。问有罪之者自今当事。何故观音应声即救。答极他法令世上所轻。大悲救心。有念皆济。


    言首楞严经</a>佛告等者。引首楞严三昧经证念名解脱。梵云首楞严。简要云。此云毕竟坚固。亦云一切事究竟也。


    言诸佛菩萨等者。诸佛菩萨喻彼良医。住首楞严。如持药树。称名如击鼓罪灭。即是拔毒箭时(上是经喻)。如一醍醐愈众病(此是疏主添此喻也)。问何故风难一人称名。贼难众商齐念。答前以乘船在水。一人免难。众亦免。所以一人念也。后以值贼在陆一人免难。众人不免。故须众人齐念也。


    言结告等者。巍巍者。高大之貌也。问因何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答若有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火不能烧。水不能漂。风不能损。刑罚不伤。刀寻段段坏。夜叉罗刹不敢恼人。由是菩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言初观三意者。经言。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等者。欲者是烦恼之总名。是若淫欲。即是离贪也。越境起贪。故言多于淫欲也。


    言且举三毒者。若多淫欲。若多嗔恚。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其三毒。菩萨发愿言。多贪众生不用作不净观。多嗔众生不用慈悲观。多痴众生不用作十二因缘观。但知意业归依。心念菩萨。三毒八难悉得消除也。问称念文殊普贤菩萨。岂不离贪嗔痴耶。何唯念观音。答此菩萨名救苦。观世音菩萨既发救苦。前来水难火难风难贼难。是苦之苗也。此贪嗔痴。是苦之根本也。斫树先须去根。根断树苗自死。拔苦事须寻本。本无苦难消除。所以唯念观音菩萨。除贪嗔痴难也。问既念此菩萨。一切烦恼皆离。何唯三毒。答所以疏中且举等。问众生心念之时。实灭得苦不。答经言。观世音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等。


    言初观二身业者。经言。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者。亲情相识。借问。大好平安一人马上。即经云。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者。亲情相识。借问。大好平安一个百疋罗。问何故求男之时言智慧。求女便言端正有相之女。答儿多福德招钱财。令母富。儿若足智慧。作高官大职。子贵令母贵。父母富贵。皆因养得福德智慧儿。不由端正。但由有福德智慧。丑亦得不妨。事只如五丑图书。是尚书仆射大夫卢思道初生之时。缘丑新妇。别人家借不阿孩儿。来呈阿翁。阿翁满目泪流。我卢家门户衰劣。此不是我卢家儿。新妇见阿翁惆怅。具说心事。呈本阿孩儿。阿翁亦见便观喜。已后是卢司徒女人。事须端正。方始台举。得阿耶娘。若丑莫索嫁。惜大家。女若丑僧却着。所以大家唤阿尼师寺。作丑女村也。女人事须端正。经言。宿植德本。众人爱敬。诗曰。东邻美女上琼台。云云。又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顾倾城。千金买笑。白侍郎云。杨妃天子宠念台举。父母兄弟亲情。高官大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又男有百行。智慧为先。女有四德。妇容居上。纪国云。唐由虚也。损由弃也。


    言第三校量持名等者。经言。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乃至无异等者。若有人念观音菩萨名号。功德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问如何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与念观音菩萨一种耶。答观音久已成佛。示现作菩萨。所以念观音菩萨名字。与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一种。二云。观音菩萨与此娑婆世界众生。有缘慈悲广大。一称名号。速拔苦恼。如子落坑慈母跳身入救也。念六十二亿恒沙菩萨。只徒救苦。如今既念一个观音菩萨。亦得免苦。只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观音二人福。正等无异也。又观音菩萨饥馑劫中为鱼米。疫病劫内。变身为药树王。生死河中为船为筏。大黑暗中为灯为炬。险途路上而作道师。上依经校量讫。


    言本论校量六十二等者。准本论云。校量念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与念观音功德无异也。


    言此有二解。一云经等者。菩萨即合将菩萨比校。如何将六十二亿恒河沙佛校量菩萨。


    言二云依论亦无爽者。失也乖也。


    言观音久已等者。示为菩萨。久已成佛。将佛比佛。何愁不得。若尔观音佛功德。多于诸佛功德。答据实。佛与佛功德一种。但是示现接引之语。


    言谓求我六十二等者。疏解供养观音一身。与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多少虽殊。约信无二。设供养观音。只是生一个信心。设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只是一个信心。能信之心是一。所以功德多少齐等也。因心即信心也。信心为因心。因心既平等。所以感果功德一般也。


    言谓如彼观等者。供养一佛。与多佛数虽不同。身中功德佛佛相似。彼佛身中有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此佛身中有清净法界四智心品。身中功德既无胜劣。供养之时功德无差别也。


    言此二是信力者。双结前二解也。初不观境等者。结初解。后观境多小等者。结后解。


    言第二毕竟知者。此第二解约理性说。理上所生不灭故毕竟。第二毕竟知者此上一句标。言决定知法界故一句释。法界即一真法界也。此由观音等三句。明身中所证理平等与供佛无异。由能证菩萨供养。福德无差别故。


    言法界即法性等者。疏释也。观音一身与多佛。人数虽不同。身中所证真如理。与多佛所证理。多少胜劣齐等。故供养一佛与多佛。福田平等也。真如初地即证。若圆满证。在十地满证法身。


    言且将尔许等者。问一佛与多佛功德既等。心境又齐。何故只说六十二亿。更不说多耶。答言且将尔许等。


    言佛等位菩萨等者。一称是等觉位菩萨。若将一对多。应有胜劣(结前等校量)。


    言此初也者。一问也。经言。无尽意菩萨至云何者。化度云。初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问身业也。云何而为众生说法。问语业也。方便之力其事云何。问意业也。


    言游者化利等者。疏解又别。问何名游。答游者化利义。即神通。神通戏故。名游于娑婆世界。


    言众生为说法者。解经言云何而为众生说法者。答为教化故说法。为自利故说法。为利他故说法。


    言方便之力者。解结言方便之力。其事云何者。通上二种自利利他也。神通亦是后得智上方便之力。又云。方便之力者。是智慧向上巧用应物心。以济拔故。名方便(上问化行了)。


    言此初也者。如来为答化行也。前来远召妙音。令遣持经。能于娑婆世界。现十八类身。恐妙音生轻慢心。娑婆世界无人唤我来。所以佛为无尽意。说观音化行。现十九类身。


    经言天大将军者。嘉祥云梵辅天。摄云。那罗延之类也。力士也。纪国云。天大将军及毗沙门。皆是帝释之臣。毗沙门者。引云多闻。常与佛守护道场。常闻法故。故曰多闻也。


    经言小王。即粟王也。


    言行敦者。敦厚也。齿者身。莅者(利同)宰由治也(持同)。广雅</a>云。宰由制也。谓制事去。


    经言妇女身者。应以长者家妇女居士家妇女等。以经文巧略也。


    言执金刚身者。此云有力神。常与诸佛护持三宝。手执金刚杵。故以为名也。


    言观音异像者。意云。此是观音菩萨化身也。


    言一结前劝示者。经言。以种种形游诸国土等者。即十九类身也。


    言后济急难等者。此唱劝示之中。虽无财施法施。因说着无畏施。便解着三种施也。


    言奉献有七等者。经言。尔时无尽意菩萨白佛言。至佛塔者。


    经言解颈(颈字上句众宝下句)开供养珠等。是财施。如何名法施。答此布施便是行六度行。将行供养。便是法施也。


    言福田难遇故者。问何故菩萨受了却施。答疏言福田难等。意言今日遇释迦多宝。若不布施。更何时途遇此福田。福田难遇故。


    言施顺道理等者。答法施来由也。问何故珠是财施。而名法施耶。答疏言施顺道理故。问何名顺道理。答疏言真正行故。问何名真正行。答疏言求菩提。故名为法施。此展转解善。诸抄(云云)。不相当也。


    言不受有三者。经言。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问何故观音不受。答有三意。一少欲故不受。二法尔故不受。法尔中间。事须进退推让也。三转施。恐乖施主心。所以不受。意道我受得。事须转施。施了复恐乖施主本心。不如一下不受。


    言愍四众等者。问何故只分作二分施。释迦多宝不分多耶。答表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奉二尊。问无尽意施珠只合愍。无尽意受珠何故慜四众耶。答当时四众见无尽意施珠。咸生随喜之心。若观音不受珠。无尽意与四众。心皆不喜故。复不成檀度。观音兼愍四众受珠也。为令四众得大利益。二令四众仿学已后受得物。似我转施。所以慜而受之。三为拔众生苦恼。故慜而受之。


    言学行者(行平音)。


    言此初也者。一颂问也。长行问名因者。经言。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有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今颂中初一颂唯问名因。


    言此初分三等者。答中名因化行相和答。答中且长行答名因者。经言。佛告无尽意。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长行答化行者。经言。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已下。是也。今颂云。具足妙相尊。相三十二相也。净云。此具相好有四句。一妙而不具。谓声闻缘觉。二具而不妙。谓菩萨轮王。三不具不妙。谓一切凡夫。四亦具亦妙。谓一切诸佛。


    经言。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名行双存也。


    经言弘誓深如海者。发愿也。


    经言历劫不思议。长劫行也。


    经言侍多千亿佛者。遇良缘也。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等。


    言此十二颂正答名因者。路云。述长行正答名因中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等。已下七种灾难。略不颂。前多于淫欲等。及校量念名。


    言二颂除山难者。经言。如日虚空住者。如日如其当日也。今解曰。质在虚空。舒光以至地。在山如在空。堕地如至地。日光虽至地。光无有损伤。从山至地时。道理亦通。此又云。似日在虚空。风持无所损。念名威德力。至地亦无伤。但取无伤义。不取住空文也。


    经言刀寻段段坏者。寻由即言咒属者。言属于人也。咒愿名咒。咒誓名咒。咒事通善事恶事。上总有也。诅音侧据反。诅亦即阻。阻隔也。使人行诅限于言。即是相见不语也。有作咀嚼也。非此中义也。


    言如巧医师等者。问菩萨虽救得一人。却损一人。何成大悲。答疏言医师等。初与药动其病。方疾愈。有一般痛。不冷不热难治。事须与药吃发动。极冷极热。方易治也。有人将毒药药人。菩萨救毒药不发。将谓药无功效展转。更不见毒药。罪过更深(新扫哭阿家罪深)。菩萨方便教着本人有二意。一者。令行恶者以己妨人。自知其苦。不乐于人。更不造恶业。初即有损。后究竟有益也。二者令傍人见被毒药自着各自省察己身。更不造恶业也。见于不贤。而内自省。非是菩萨无利物用也。


    言一颂除天灾者。经言。云雷鼓掣。电者忽有而却灭。名电也。


    言云掣引也者。光明引长似掣红物也。


    言此答化行等者。长行经言。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已下。至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今颂经云。众生被困厄三行。述也。


    言此后七颂叹德劝归者。述。长行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略不述前献奉施珠等事也。


    言一颂标五观者。经言。真观。证真理。二清净观离烦恼三广大智慧观二运双行。四悲观拔苦。五慈观与乐。初三自利。后二利他。初中复二。初二所观。后一能观。初中复二。真观显真体不变。清净者显离障所显。又云。初二法身。第三报身。后二化身也。下一句常愿者劝愿。常瞻即当愿常瞻仰。众生发心也。经本作当。非也。现常发愿。何在于当也。


    言一颂明大智等者。下二颂释五观。初颂明大智能灭灾难。经言无垢两字释前真观。离垢染故。清净两字释前清净观。慧日</a>破诸暗一句释前行。标广大智慧。观能伏灾风火二句向上功能也。


    言一颂明法施等者。经云。悲体戒雷震。释前标中悲观。经言。慈意妙大云。释慈观。经云。澍甘露二句等向功能。疏云明法施者。解经中甘露法雨。疏云。能除烦恼。解经中灭除烦恼焰。疏云。大悲制戒如似雷震。解经中悲体戒雷震。又悲体是内心。戒雷震是外作用。制即向外为众生。施设戒是法。雷震是喻戒。能觉察众生。雷震能惊动一切。如雷威物。故名雷震也。非戒律之戒也。言慈意是非意也。


    言一颂明财施者。经言。妙音观世音者。问何故名财施。答疏言能除贪苦等。但除贫。苦即是财施也。


    言因经起等者。因经说有菩萨方能念菩萨名也。此解最后一句是故须常念。引财施中有五音。经言。妙音能与众生乐也。观世音能拔苦。梵音者深净也。海潮音必定应时。无性论云。譬如大海水奔潮必应时佛哀愍众生。赴感常无失。


    经言胜彼世间者。胜出世间故。


    言第三大段持地赞叹者。经言。尔时持地菩萨至不少者。问何名持地。答菩萨得持地三昧。故以为名。入此三昧。治心如地。如地而忍心。是地体也。


    言言自在者。解经言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等。准摄论华严解。有十种自在也。


    言二心自在者。简要云。定体名心。为于定中。入出自在。故入深智。即入定也。


    言三庄严自在者。即众宝庄严佛刹。故疏主依华严。摄论文大意相似。华严与摄论有少不同。不同处即引。同处不引也。


    言四业自在者。随时受报。受六道身。化有情故。示现同彼。有父母等。


    言五生自在者。于一切刹土。化生说法。得自在故。


    言六解脱自在者。于一切界中。能现一切佛故。


    言七愿自在者。谓随所愿成菩提。乃至一切事成。名愿自在也。


    言十智自在者。觉悟修证义也。


    言然与摄论等者。疏主料简十自在也。摄云。谓六波罗蜜圆满为因。得十自在。六度者。众生即是成佛具度也。


    言今此即等者。问今此经中言自在之业。是何自在。答即第八神力自在普示诸门也。


    言第四大段结成者。经言。皆发无等等者。此有二解。一云。此心是求无上菩提心。此心名无等。诫发人天。发二乘心来等。彼无等之心。不得名无等等。二云。如来是无等之人。世出世间更无过上。故名无等。初发心菩萨与佛齐功。只此求菩提心等。得无等人功德。名无等等阿耨菩提故。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智度论无等名佛。以一切众生及一切法无与等故。意云佛果菩提超过一切故。


    言无等下言等者。因菩提心与果相似。故名为等。即涅般经([评]云后为善也)。


    ○陀罗尼品


    言如前已释者。指前观音品念人救护。陀罗尼以法加威。观音救未发心众生难。陀罗尼救已发心者难。


    言念慧为体者。此说能持也。所持即是法义咒忍。今此是咒所持之法也。


    言少略密等。一句之中含得无量字。名少略也。受持人不知。诸佛菩萨知名密。或是鬼神名字。或三宝名字。或是深法名字。问何不翻就唐言。答此秘密故不翻。若翻恐人闻着会生轻慢心。便无功效也。故存梵本不翻也。乍闻不会不得义。故名无义文字。不是实无义。即是无汉地之义。


    言问总持有四等者。一法。二义。三辨才无碍解。四词无碍解。此是所持四法也。若论疏中引者。初法义两个。则是陀罗尼所持四法中收。后引两个辨才词。便不是陀罗尼中收。便与陀罗尼所持四不同也。此有二解。一云。两总持中辨才无碍解通法义。是陀罗尼中收。词无碍解。即法陀罗尼中收也。二云。疏主笔误。诸抄虽作前解。终是错也。


    言如上说者。指上句中所烈四法。谓法义等。


    言答上来长行等者。长行为所护之法也。陀罗尼为能护神咒也。问何名长行。答摄二解。一只指品初。半纸已来经在咒之上。故言长行。始从如是我闻。至普贤品末。已来对陀罗尼品。总属上长行。问偈文何故不说。答一部之内。虽有颂文。颂文述长行。长行后有颂文也。长行颂文一处着。总名长行也。长行是所持陀罗尼品是能护持也。法即教法。义即所诠义也。是四总持中。一法。二义。今此陀罗尼。即合是第三咒。咒为能护。法义为所护。若论菩萨四加行位中持者。不是此间咒。彼处咒名句。与寻常陀罗尼别。瑜伽中文。


    言无得无生忍等者。四明能得菩萨忍。即无生法忍。也。遂因菩萨四加行位中持咒功力。得入初地。获无生法忍也。据此间。能护既是陀罗尼。所护是法义。无生忍。疏主意见一部经中前后得无生法忍处。尽是持经获得。尽不因念陀罗尼得也。所以疏料简云。无得无生法忍。所以一者。所护持唯法义。二能护持即咒也。总持四义中既阙无生法忍。能所合说。只有三法也。问如何唤无生法忍。作陀罗尼。答约能持。念慧名陀罗尼。所持之法。随能持。以立名故。言无得无生忍总持也。问劝人持经。自然免难。何故更要念陀罗尼答辨云。菩萨善巧方便缘世间人敬信禁咒之法。能排凶招吉。无所不制。末世受持经典。心薄怕怖邪魔鬼神伤害者。念神咒时。兼修经法。故将神咒寄在经中。欣咒之益者。持经之心弥厚也。安国问云。神咒何不译梵从唐。答咒语含多。此方无物以拟之。若译之者。摄安不尽。二者。若译就唐言。多生分别。恐敬心不重。故存梵语。令遣密持也。嘉祥疏中。一一略翻未可依据也。首迦差(所使反)亶(但音)冶(也音)。


    言三结胜者。药王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因世尊说持经。有尔许利益。我今惭愧。世尊。我见世尊于宝塔品中重娑婆世界众生。我所以请持经。我有一道陀罗尼。奉上世尊。拥护娑婆世界众生。我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边。得此陀罗尼。今日献奉世尊。世尊赞药王菩萨言说。是陀罗尼于诸众生。多所饶益。


    言第二圣有四初标者。尔时勇施菩萨众中起来。我亦为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说一道陀罗尼。若有受持经人。得此神咒。恶魔鬼神不敢侵扰。


    经言罗刹者。此云暴恶。


    经云富单那此云热病鬼。亦云不祥鬼。


    经言吉遮者。此云起尸鬼。


    经言鸠盘荼。此云厌鬼。亦曰冬菰鬼。


    经言致者(猪履反)。柅(女[九]反尼上)枳(居里反)。


    言四结胜者。世尊。此陀罗尼不是肚撰。胸襟恒河沙等诸佛所说。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则为侵毁是诸佛已。问何故损人即为损佛。答法师是如来使者。行如来事。毁法师便是损佛也。


    言初标者。经言。尔时毗沙门者。疏翻为多闻。问何名多闻。答常护佛法。故曰多闻。


    经言阿梨(离)。


    经言那犁(与利同)拘那履(谁前利同)。


    言三结胜者。毗沙天王言。世尊。我不唯此陀罗尼拥护。兼自身亦护也。


    言第二天王者。东方持国主二部鬼神。乾闼婆毗舍阇。使护佛法也。


    言十神者。即十罗刹女有大势力。是天下众鬼之母。恭敬之故说咒护持。鬼虽凶恶。不违其母。母即随佛归依。佛子亦随从也。


    言标名者。经言蓝婆。此云能缚。二毗蓝婆。此云离能缚(已[上]八尽是唐言也)三曲齿(亦云施积)。华齿(亦云施华)黑齿(亦云施黑)多发(亦云被发)无厌足亦名无著</a>持。璎珞亦云持华。皋帝(亦云何所)十夺一切众生精气者。嘉祥云。众生心头有七滴甜水。以养其命。鬼入身去。一滴二滴。令人头痛。三滴心闷。四滴五滴已上即死。甜(徒兼反)。


    言四劝勿恼等者。经言。若毗陀罗此云青色。楗驮此云赤色。乌摩勒伽此云食人精气鬼。亦云大煞鬼。阿?摩罗此云形影鬼。亦云无头鬼。注经云。转筋鬼入人身中。今手足箸转口中吐沫也。吉遮者热病鬼。或作夜叉形人形也。有热病受为七日。或常热病者。此鬼变身。作童男童女形。或梦中觉时相恼。


    言五更说颂者。经言。若不顺我咒等者。什云。此树枝叶堕至地。分为七分。正法云</a>。犯此法师者。头破作七分。犹如华梨剖。此应有华七叶。未开剖时。合为一头。既开剖已。破为七分。故以为喻。安国云。似兰香树故。十卷金光明经</a>云。犹如兰香稍。或云无萌树。


    经言亦如压油者。此方压油无罪。西国压油瞻卜。诸华和而压之。先须淹浸油麻。令交虫出和虫压之。意从油多罪。亦无量于日夜中。煞几生命。生命数多。罪同五逆。


    经调达破僧罪者。即提婆</a>达多破僧受罪。无间一劫也。我等不空说陀罗尼。制约鬼神。亦兼身自拥护。令持经法师。行住坐卧无令恼乱。


    经言苏摩那华。此华黄白色。不作大树。谗高三四尺。垂似盖。


    经言婆师迦华者。此云夏生华。亦云护生华。


    ○严王品


    言论云功德胜力等者。此显净藏净眼二子持经由经功德力。故回邪见之父王得当成之佛记。故名功德胜力。章敬云。先师意取法为功德胜力为善。诸疏抄并取人为功德胜力。净藏净眼内动威神。外现希有。变父邪心。令生正见。名功德胜力也。


    言回邪见之父王者。经言。此我二子以作佛事。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


    言得当来等者。经言。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否。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


    言二者前妙音品明华德等者。以此为因。因此自得法华三昧。今言妙庄严王。即是前妙音品中华德菩萨。此品之中明华德菩萨因中为妙庄严王也。


    言本着邪见等者。经言。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着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也。


    言今明二子劝说者(税音)。切云诱。


    言不简怨亲者。问今只是亲。何名怨。答父子即是亲。本来一处修行。便入外道。去与佛法修行人为怨也。


    言释名</a>等者。在俗为王者。解王字。贵妙珍绮至莹体者。解庄严字。宿世因缘等者。解本事也。一者本即是过去世也。华德菩萨身之体用名事。本世之事。依主释也。二者。华德菩萨体用名事。只此事即是本。名为本事。持业也。


    言恐题名等者。此品会过去净藏净眼。即是今日药王药上。正合为品名。何以庄严作号。答缘已前早说药王菩萨本事品。恐题名滥。故今更不说也。


    言此初二也者。即一叙时。二标佛。标佛者。经言。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者。慈悲覆荫如云。说法言</a>音如雷。王者自在义。宿者佛德如星布烈。故言宿。


    言三明菩萨父子者。经言。彼佛法中至净眼者。有解古叟愚而重华圣。一王邪号。二子正。化度云。上古有仙。四人山中修道。每日一人当直往诣诸村落乞食。如是三人亦复展转次第乞食。复于一日吃饭既了。四人同坐尚议立契。我等四人既同修道。誓不相舍。互相救度。若一人堕落。余三人共救。若心有退失。亦须相化。如是立契。已经多时。中有一人。次当乞食行至路左。乃是国王出城游戏。队仗赫赫。嫔妃彩女不可知数。其人见已心生贪爱。遂作念言。大丈夫儿常居此云山。久而何益。愿我舍报。后作国王身。岂不快哉。作是念已。投崖而死。由造愿力。生国王家。经五百生。皆居王位。最后一生垂堕三涂。三人曰。作何方便而得度脱。何谁共得他语。中有一人曰。世间相敬。重相取语。更不过妻儿。我等三人。一人为妻。二人为子。余二人曰。善哉善哉。儿是掌中珠。妇是职底铃十语九今听。由本愿力。三人命终。一人于贤提长者家作女。世间端正莫能过者。年至十六。王纳为妃。其二人亦于夫人腹中受胎生已。年至七岁。更相谓曰。宜速出化导。不应迟脱。故于父前。广现神变也。


    言此初分三等者。经言。是二子有大神力至亦悉达者。其余三人更相谓曰。宜速化之。不应迟滞。经云。为欲发起宿世善根。饶益我故。来生我家也。


    言四德者。度六广如前品解了。二方便者。经言。方便波罗蜜。所以疏解云。方便善巧有十二种者。前六自利名内。后六利他名外也。


    言令以小善等者。如薄俱罗。施一诃梨勒。九十一劫天上人间受胜快乐。出家八十。不患头痛病也。


    言令以小力摄大等者。令有情施少功力发一信心。乃至展转得成佛。故此十二种方便(方便品广说了)。


    言日星宿者。有二行相。一犹如于日能破大闇。二别别对治众多烦恼。如星一一皆有照烛之用。爪(侧洨反)指爪也。狐(庄交反。平音非此中义)掐(恰音)。


    言母令子化父者。经言。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等者。汝等为父。现神变相。若见汝神变。汝父心必当清净。一则令汝父见佛。二兼我亦得随佛。经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听字(平呼)。


    言顺言行化者。经言。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虚空高七等者。现种种神变。身上无云而出水。身下无柴而火生。或大身满虚空中。或小身如芥子。或时在地。如入水。或时水行履水。如地也。


    言鸿鹤者(憋音)若呜鹤非也。初说孔雀等。证胜白衣。后引瞻博伽等。证胜外道也。借问朝中卿相贵等。


    言第九白亲诣佛等者。经言。一眼之龟者。路云。写经人错正。合作??眼之龟。目边作大壹字。被写经人贵却目空作壹字。又多时徒省略。遂作小一字。皆传写谬也。诸抄引杂阿含经</a>云。妙高山下海水中有一眼龟。其身极大不能久浮。止在海中。竟莫能出。有一浮木。木有一孔。于大海中。随波漂转。绕须弥山。三年一币。龟遇木孔。方得见明。得出海水。是事难否。答其事甚难。佛出世希众生遇佛。亦复如是。浮木在须弥山南。龟向山北。出来浮木转到山西。龟转山东。佛出世。众生在三涂中。众生得人身。佛已入涅槃去不可得相逢。所以经言。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若有三乘佛法总不信。即两眼俱无。今唯信小乘。不信大乘。故如一眼之龟。有经文故。一字不错也。浮木孔者。显龟所栖止处也。


    言此初二也者。道器堪成也。妙庄严王既被二子现通化了。王与夫人群臣婇女并及二子。因缘和合。闻法根熟也。


    言此诸人诣佛者。王与群臣作一队。夫人与后宫婇女作一队。二子与四万三千人门徒弟子作一队。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币却住一面。谟云。绕三币者。表权说三。住立一面者。表唯说实。或可表父母子三同一乘道学一乘故。


    言此初二也者。一佛善说法。经言。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等者。说法华经。既闻法已。心大欢喜。二王解珠施者。经言。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等者。解颈真珠璎珞。施佛施了。变成宝台。台有一化佛。向上坐放大光明。此是妙庄严王当</a>来成佛之先兆祥瑞也。金云。王解珠者。表当具戒严故。


    经言于虚空中化城四柱宝台者。表离四生。证四德。获四智也。


    经言台中有大宝床者。表当踞法空座。亦成禅定床。


    经言敷百千万天衣者。表当来自荫荫他。亦具惭愧衣也。


    经言其上有佛结加趺坐。表当成菩提坐金刚座。


    经言放大光明者。表当具智光破生死暗也。


    言后显令得见佛等者。经言。大王当知至菩提心者。十信心菩提因也。


    言善戒经及瑜伽等者。引教具善知识功能。堪为善知识也。章敬引论云。当知菩萨成就八法。能为善友众相圆满。一者。住戒。于诸菩萨律仪戒中。妙善安住无缺无穿。二者。多闻闻慧成就。三者。修证修慧成就。四者。慈悲怜慜一切。五者为他说法。无有怯畏。六者。遇诸恶加谤。皆悉能忍。七者为他说法。不生疲猒。八者。言词辨了。具此八法。名善友想。堪与一切众生为善知识(上明善知识身)。


    言求施利乐等者。明善知识行。当须似善知识。一求施利乐。法施则施名利乐。二者。于此正知。此指前财法布施也。正知者不令众生。求人天富贵。名正知。又能为善知识。教化不为名利心财利心。名正知。三者有力善权降伏众魔。制诸外道。能出生死。名为有力善权善权巧也。四者。饶益不舍。心无猒倦。五大悲无傥。未有见富者。怜贫者弃(上五善知识行当)。


    言所作不虚者。明善知识心。一者所作不虚。凡所起心。事须真实。二者。威仪圆满。圆满者无缺之义。三者。言行敦肃。不起诳妄语也。四者。无倦无嫉。于众生起教化心不疲倦。于众生有荣盛事不生嫉妒。五俭畜随舍。畜谓畜积。得物却布施名俭畜随舍(上五名善知识心)。


    言谏举令忆等者。又有五种。明善知识性也。一有过者谏。有诸恶者举。名善知识性(亦有?陈)。二令忆者。妄却法义。善知识令交忆不妄也。三者教授令进善。四者。教诫令断恶。五者。能为说法。令得佛果。具上五事。名善知识性(已上尽是[言]知识身上事)。


    言有病无等者。复有四种。是能归依善知识。人身上事欲得归依亲近善友。事须具此四事也。一者。于善友所者。病无病随时供侍。恒常发起爱敬净心。二者。于善友所。敬问迎礼。修和敬业。而为供养。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饮食病缘医药随时供养。四者。于善友所深敬承事听。问无动动由退也。具此四事。堪近善友也。


    言乃至广说是全梵行者。佛果菩提名全。此善知识修习佛果菩提行。名全梵行也。


    言化令见佛等者。解经中善知识者是大因缘。令发菩提心是大因缘也。


    言此彰善友二子之因者。佛言大王。汝见此二子否。或眼见或心意。观见此二子。过去因行否。此二子已曾供养尔许多佛。又受持法华经。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即是过去为仙人。后生邪见家。教化邪见父王。令入正见也。


    言此初也者。初赞五德也。


    经言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等者。言五德者。谓顶眼毫齿唇为五也。


    经言绀者。说文绀者。白染青而伤赤色。释名云。绀含也。青而含赤色也。


    言红环绞饰者。绞音古巧反。亦疏红缘字。切韵绞络也。


    言珂月者(苦何反)。摄云。螺属出海中。洁白如雪也。谟云。切韵玛瑙也。


    言频婆果者。经音云。引名相思果。其果赤色。似此方秋林檎。赤色也。


    言发六愿等者。经尔时妙庄严王赞叹至之心者。妙庄严王赞叹佛了。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今日台中佛是未曾有。以宿住通观见。过去曾见。仙人修道却退为王。而生邪见。所以悔过自责。发此六愿。一我从今日亦复自随心行(茎同)。专谂云。不师其心。而为心师。名不随心行也。二不生邪见。三憍。四慢。五嗔恚。六诸恶。诸恶之言通摄余或。


    言若诫等者。解经中教诫所行安隐快善两句经也。若教处。若诫处。是所行处。教处亦能安乐众生。离恶摄善若诫处亦能安乐众生。离恶摄善也。


    言劝人归礼者。经言。是药王药上至礼拜者。若识若不识。总须礼拜。


    言结成胜益者。经言。远尘离垢等者。唯此处获益。是小乘果也。金云。此依见道说。诸法忍能远尘。诸法智能离垢。法忍品为无间道。遍知谛故名远尘。法智品为解脱道。已永离故名离垢。又瑜伽八十三云。一切见道所断烦恼若种若现。尘染义胜名尘。尘染行者此最胜故。彼品所有无堪任性名为尘。粗细难断故。亦名为垢。法即是真如理。眼即是无漏智。智证理故名法眼净。化度引智论云。不着外境名为远尘。我见内无名为离垢。又云。离所缘缚名为远尘。离相应缚名为离垢。得无漏智名法眼净也。


    ○劝发品


    言论云护法等者。下经云。世尊我今以神通力。守护是经。于如来灭后阎浮提内。广令流布。使不断绝。是良证也。若准什公所译。此品最居其后。若依论科。后更有嘱累品也。


    言佛自三周等者。简要云。三遍摩菩萨顶付嘱。故言三周付嘱。或是付嘱三周八品功德名三周。付嘱护法也。已上佛自劝发。


    言此品菩萨者。属菩萨劝发众人之时。便是护法也。


    言仁慈慧悟者自利行。德利周备名普。利他行。又云。仁慈慧悟。曰贤。解贤字。德利周备。曰普。解普字。根本智上尘沙万德名仁慈慧悟。后得智上起无边身。名德利周备。周备正是普义也。上依能证智。解普贤。言此由所证理。解普贤。据能证智。不令名普贤。由证普遍贤善法故。故能证智亦名普贤。取能证智。全取他所证理为名。名有财也。


    言般若理趣等者。依二本圣教依真如。立普贤名。举所证取能证也。般若理趣至遍自体。故标也。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普贤菩萨遍自体故。普贤菩萨所依自法身真理。即是一切众生身中如来性。一切众生身身中如来藏性。即是菩萨遍证所依自体。普贤菩萨身既遍所依自体。将知普贤身无处不有也。


    言由证普遍贤善者。举所证取能证也。


    言故华严云等者。此约根本智内证法身理。更无别体也(上引文标)。


    言或内证此普遍贤理者。此举所也。


    言外彰三业等者。取能也。由证理故。能证之上三业万行。总名普贤。无所二字解普也。不贤二字解贤。前来普贤二字依自利。


    言诱?名劝者。劝发二字依利他。?导众生名劝。令一切众生生信心持经名发也。


    言解妨等者。问何不余菩萨来。唯普贤来。答此菩萨因法华经得证普贤之理。三业成普贤之行。亦令一切众生还因法华经得此普贤果报。此品之中欲拟说此利益劝发众人。故唯普贤来。非余来也。所以疏言。欲明信顺道证一乘等故。又经此甚深最胜。文殊菩萨为先锋。普贤菩萨为掩尾。文殊前请。普贤后护也。问此菩萨为听经来。为护法来。若是听经来说经已了。答此菩萨发初听经来。只是经集家排批。安在经末。问若是听经来。何故烈名中不说。准此道理。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经了。更不合来。来意者。但是护法来。疏论皆说为护也。


    言今云东方来者。问华严经智论说。菩萨身相遍一切处。以解普贤之义。若尔。既遍一切。何故言从东方来。答疏言今云东方等。问何不从余方来。空言从东方来耶。答四方之中东方最上。表一乘胜余乘也。问菩萨将尔许天龙八部来有何意。答缘蒙世尊法师品中与八部授记情愿。佛灭后护法缘八部四众。不识护法轨仪。所以普贤引来与问方法也。


    言宝云经</a>等者。意者前约一方之现身为难。今此明菩萨身遍意者。菩萨实遍一切而无彼此去来前。


    言从东方来者。示相来假。指一方处也。况座主云。意说自受用遍所证故。不依一世界等之知。即同自受用身。还依自土周圆无际等。


    言验此普贤者。将前华严智论宝云三本圣教验。若不是成佛。因何有大神通耶。


    言启白闻经有二等者。经言。白佛言世尊。我于宝威等者。问经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何故经云。共来听受。以遥闻故。答若不至此众会。不知谁能劝发故来。问既请云云。何能得是法华经。迄至经络。何处是世尊说处。答即次佛告四法文。是也。问佛在日法尚难得。灭后无主。如何得经无佛为主。如何得闻。如何得思。如何得修行也。答得闻是闻慧。思是思慧。修是修慧。闻教悟理修习。名得经也。问菩萨于一切时。皆能护法。何得偏简佛灭度后。答佛在众生惑轻业劣易得持经之人。所以不问佛在日也。问佛灭度后众生障重。如何肯生信。如何肯闻。如何肯思惟修习等耶。


    言一为诸佛护念等者。般若论云。诸佛护念。谓根熟故。根未熟者。但闻名未得意。以根未熟故。但闻经教名。未得所证诠及修行也。若根熟得教理修习三慧也。


    言植众德本等者。纪国云。本者因也。德谓三德。智断恩也。本即因故。谓六度是菩萨善根。菩萨久行为三德之本。故言植众德本。


    言三入正定聚等者。正定聚是德也。净云。聚有三聚。一邪定聚。二正定聚。三不定聚。诸抄引瑜伽第一百云。邪定聚者。谓无间业及断善根。正定聚者。谓学无学所有诸法。不定聚者。谓余非学非无学法。


    言四发大悲心等者。诸抄云。救在种性心。一者广大心。遍一切众生。二者第一心。乐与涅槃常乐我净故。三者常心常作一体一大悲。离是非故。四者不颠倒心。起我等四相。谓我人众生寿者。


    言初是资粮等者。依疏配位。前来疏文未有分明说此五位。今此略叙。旦所经位诸教不同。依摄论总为四位。一胜解行地。二见道。三修道。四究竟道。唯识等开初位为二。资粮加行。本业等经开为六种性。十信摄入十住。名习种姓也。十行名性种姓。十回向名道种姓。十地名圣种姓。等觉名等觉姓。妙觉名妙觉性。瑜伽菩萨地立为七地。一种性地未入三祇。二胜解行地。地前四十心。三净胜意乐地。初地。四行正行地。二地至七地。五决定地。谓八地。六决定行地。九地。七究竟地及佛果。又为十三住。仁王总为五忍。十四开士。一伏忍地前。二信忍初地。三顺忍四五六地。四无生忍七八九地。五寂灭忍十地及果。前四分为三品。第五唯二品。故成十四也。业本璎珞经开四十二贤圣。即四十心。十地等觉妙觉。今依唯识。略陈五位具资粮位初明分齐。论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后辨名。辨名又二。初约自利名资粮。论云。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后约利他名顺解脱分。论云。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引亦名顺解脱分。此上意言所修福慧自利利他等。是资己身。求智之粮食。故名资粮。涅槃离缚名为解脱。勤求于彼。此行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也。解脱因故。顺体即分。解脱之分。名为彼分。


    言能闻能思者。此约多分。未得修慧。意实亦少分得故。论云。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此言多分。不说物无。既言多住。明知少分住内也。不尔。如何十信位中能八相成道等。发通教化也。


    言次是加行等者。初明分齐。论云。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中意显十回向终初劫满心名加行位。然是初劫摄。后辨位名。论云。近见道故。立加行名。此名简前资粮也。近见道故。此四独名加行也。


    言能修观者。论云。依明得定。发下品寻思。观无所取。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道火前相。复名为暖。依明增定。明相转盛。故名为增。发上品寻思。观无所取。立名为顶。寻思位极。故名为极。为增。此位重观名义自性差别等四法。依印顺定。印前所取。顺后能取。名为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然此忍位下品忍名印忍。忍所取无。中忍名柔顺忍。无能取。上忍名印印。无能取。随顺彼故。立印顺名。故合三忍印顺定。依无间定。见道相邻。故名无间。发上品如实智。印彼二空。立世第一法。此等物名能修定观。


    言次是见道者。初明分齐者。论云。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取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次释名者。论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见即是道。持业释。体者通也。会者达也。论云。然此见道略有二种。一真见道。谓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故名为真。二相见道。此有三种。一三心。二十六心。三九心。一三心相见道。谓观非安立谛。有三种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耎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然此三心相见道。仿法拟宜。旦真见道证二空智之见分。此仿见分。自证疏缘故。不仿也。然见分中有无间见分解脱见分各别。今者法彼无间道中断我执之见分。立初心法。彼无间道中断法执之见分。立第二心。显无间道断惑别故。故别法之解脱道中所有证彼生法二空智之见分。今总法之。立第三心。显解脱道证理同故。二者。十六心相见道。此有二种。一者。依观能所取。别立法类。十六心此相见道。观安立谛。一一谛下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法真见道无间道见分。二苦法智。法真解脱道见分。三苦类智忍。法真无间道自证分。四苦类智。法真解脱道自证分。即是法忍法智断惑。类忍类智证理。八观真如。八观正智。观真如。法见分。观正智。法自证分也。即法忍类忍见分观真如。法智类智观正智。以见分证如故。法正智也。类智法自证。证见分故。故云正智也。二上下十六者。即依上界下界谛。别立十六种心观。现前不现前界。当界名现前。别界名不现前。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三者。九心相见道。亦名布教相见道。有九种心。此中意说依前四种十六心观。忍智合说。即为八心。彼相应定。总说为一。然菩萨等真见道中不作此观。但谓布教说其差别。所以须学疏中所言。即说一心。非说相见道也。


    言后是修道者。智分齐。论云。即十地中无分别智。准此从初地出心已去。至十地满心已还。并此位摄。辨名者。论云。菩萨从前见道起。已谓断除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名修习位。


    言能习能证者。十地之中道数数修名为能习。证十真如名为能证(上略明五位)。


    言初是资粮等者。配第一句。经为诸佛护念。


    言次是加等者。配第二句。经植众德本。


    言次是见道等者。配第三句。经入正定聚。


    言后是修道等者。配第四句。经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言依此四位各等者。问岂资粮位。只能闻教思义。乃至加行位能修定。答疏言依四位各增上故。


    言又外遇佛护者。据四义。总修第一位。简要云。资粮闻慧增上。依因善友。外遇良缘。配诸佛护念。


    言内修善本者。第二加行位修定增上。配经植众德。


    言决定不谤者。第三见道依证理增上。配经入正定聚。


    言慈悲广大者。第四修道位。修习朗证。增上配经。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言并在地前等者。且古人意四位并配在地前。方能于经理教双得。


    言然瑜伽正定等者。疏主引证。自正义。正定聚者要入初地。


    言说不尔者。破古师将四位。总配地前。故言此说不尔。


    言初五百年等者。解脱即涅槃。坚固即真实。


    言一云今当第三者。一云。取正法一千年满。像法之中两个五百年。取初五百年。正法之后。初入像法。解脱禅定总无。正是恶时后五百年。计佛灭后。一千五百年。有持经者。菩萨护也。


    言二云今当第五五等者。正法像法已过。初入末法。解脱禅定多闻福德。总无正是恶时。像法之后名后五百岁。又五个五百年中。最居其后。故言后五百岁。有持经者。菩萨护之。


    言此前等者。疏主恐人疑将谓直护第三五五百年余者不护。所以料简云。此前者。第五五百年望前四个。名为此前。此之一字。即目第五五百年。前之一字。即同向前四个五百年。经文虽不说护。有持经者。菩萨亦护。


    言此后者。此之一字。目第三五百年。后之一字。目第四第五五百年。直至末法。经文虽不说护。有持经者。菩萨亦护。此前此后。两盈中间。俱是恶时。菩萨总护。只缘第三五百年。初入像法。第五五百年初入末法。疏主指两个五百年也。


    言虽非不护者。据实。五个五百年总护。非是总不护。偏举两个后五百年。人多弊恶。信者为难。故偏举之也。


    言三云世尊记别等者。五个五百年。总名后五百年。第一时解脱只至初五百年末便尽。第二时禅定只至第二五百年末便尽。第三时多闻至第三五百年末便尽。乃至第五五百年俱是恶时。于此诸时皆护诸者通正法像法末法名诸也。


    言十地论说等者。引教证五个五百年皆护。问五个五百年皆有教理行果。护几种耶。答十地论说有三护法。具足正法。一千年中三法具足。一有教法。二行法。三证法。证即果法也。一护教令人书写受持。二护行法。于思惟修习。有诸障难。菩萨皆护也。三护证法。三佛菩提摄此证法也。二云。疏错言三佛菩提。应云三乘所证。所证之法名证法也。今菩萨护者。正法之中。证法便是护。此经中三佛菩提也。像法一千年中。唯护教行两法。更无证法也。末法之中。唯有教无行。直至当来人寿增至六万岁时。兼教亦无也。


    言禅法秘要非大乘等者。案彼经说。我涅槃后。此不净观。行阎浮提。摄放逸者。令观四谛。百年之中得解脱者。如我住世无异。二百年后。三分中一分得解脱。三百岁时。四分中一分得解脱。四百年时。六分中一分得解脱。五百年时。十分中一分得解脱。六百年中百分中一分得解脱。七百年中。千分一分得解脱。八百年中。万分一分得解脱。九百年中。千万分一分得解脱。一千年已来。亿亿千万众。若一若二得解脱。一千五百年后。若有四众等。赞叹宣说无常苦空无我观者。多有众生。怀嫉妒心。或以刀斫。或以瓦砾打拍。彼人骂詈痴人。世间何处有无常苦空无我耶。身肥白净。云何反说身为不净。汝等是恶人。宜令驱摈。莫得共语等。此相现时。无有一人修无常观。无上正法灭尽无余。故言禅法等也。


    言五十年者。即经云。最后未俗余五十年也。亦云。人寿灭至五十岁时。亦是恶时也。又说四百五十五百中间。有五十年者。名五十年。今谓即末法中也。


    言别明十二非人者。第二与现在益。下品修中有十二非人。与持经者为障难也。


    经言韦陀罗者。即前毗陀罗也(更勘)。


    经言伺求(与四同)窥者胡也。即私窃视也。伺亦视也。


    言中品受持为护有四一读诵者。经言。尔时乘六牙白象者。智度论云。有比丘读法华经。感一金色人乘白象。来住其人前。立听法华经也。乘象者。嘉祥说。一明菩萨羽仪。二欲令以威灵摧诸魔毒。三欲表三乘。声闻如兔。缘觉如马。大士如象。问何故普贤及象皆白色耶。答此经题目称莲华。次放白光。驾以白牛。皆如上说了。令普贤能乘之人也。白象表所乘之法。诸乘大故。故以白象。总喻一乘。普贤观经云。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神足。七支柱地表七觉支。阎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柱地。于七支下。生七莲华。象色鲜白。颇梨雪山不得为比。象身长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于六牙端有六浴池。池中生四华。华中有一玉女。手中化五管篌。有五百乐器。以为眷属。象鼻有华。华中有化佛及化菩萨。放金色光。照象顶上(云云)。


    言法音方便等者。经言。法音方便者。法音即说法之音。方便者。诸法之智依定起。此智名加行智。定智与说法。为方便也。


    言一教其轨者。此上品受持为护也。


    经言求索者。乞索之义。求乞法华经。名为求索。须法华经人。忻法华经人。名求索。此经及余大乘向上凡所发愿类求。总名求索。求索经故。


    言普贤观经等者。解经中于三七日中一心精进也。观经说明行法。有修行人。从三七日。乃至三生皆得见菩萨身(上解经了)。


    言此中古说者。此中之言。指前所引五般行法。古说者。即是嘉祥于普贤行法之中分五品。与经文少别。上品精进者三七日见普贤身。第二七日上中品。七七日见上下品。一生得见中品。二生得见下品。三生得见。乃至第五品三生得见。若精进胜者。见一三七日见。精进下者三生方见。极精进者见疾。精进劣者见迟。


    言又此不定者。疏主义。于普贤观经五位中。一七日见者劣身。二七日见者次胜身。乃至三生见者最胜。修行时少见劣。修行时长见胜身。


    经言帝[(上/矢)*余]阿惰音(徒卧反)有作郁(于六反)。此字非。梵语阿特缚。讹云阿惰。


    言第三能行之者。经言。若有受持至其头者。头是众生心头。法华经教名手。佛口说名摩。戒教被于心。名摩头也。


    言与后时益为三等者。十法行中准书写一行得生忉利天上。经文唯说忉利天。无等字。疏主加等字。等取四天王天。经文略故不说。此同是下品书写人。若是中品书写生夜摩天。经文略故。亦无等字。疏主加等字。等取他化化乐天。同是中品书写人。若是上品书写独生兜率天也。所以疏言。生下四天王天也。


    言此中品受持者。更加受持读诵解义修行。故成中品。胜前位也。生夜摩天他化化乐天也。


    言不见佛故等者。摄云。将不见佛与文略无果。相连一处读诵。便言中品之人以不见佛故。文略不说生天果也。自问云上品生天见弥勒有佛。可见其下品修行生忉利天。并不见佛。即说有生天果也。中品之人夜摩天一种不见佛独无上天果。答互影。显下品修生天既说果。影取中品修生天亦有果。中品生天不见佛。影取下品生天亦不见佛。不见佛与文略无果。各自别。读作两段解。俱是中品三天同不见佛。一处向中品收也。次下二天亦同。是不见佛。所以忉利天四天王天向下品收(上解不见佛一句疏)。次下一句疏言。文略无果。别读也。上品生兜率天。说生天果。下品性忉利天亦说生天果。据实。中品受持生夜摩天。何故。不说生天果。答经文略故不说。故言文略无果。


    言前来所说三品等者。据实。十法行皆有三品。若不尔者。何故中品言受持读诵解义修行。至上品便不说修行。故知据一相说也。若据一相别相。即合中品说有三品修行。上品亦合说有三品修行。


    言上十法行者。又辨中边说十法行中。一一行皆有三品。此第一解。


    言前八是闻等者。第二解。前八是闻慧为下。第九思慧为中。第十修慧为上品。


    言于闻慧中等者。难易分三品也。于闻慧中。书写供养施供为下劣故。听闻披读讽诵为中。受持开演难故为上(难易为分三品了)。


    言又修一二三行等者。依多少分三品。


    言三护持名者。经言。从久远来至菩萨名者。潞云。前来佛说持经。不说持普贤名。云何今以神通。力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答普贤之名。即所证理。不离经故。意言普贤即法华果也。今若作此解。但是佛自护法。何开菩萨。由此但是佛自护彼人法师也。普贤即人。有持名者。即是敬人法师。佛言我护敬人法师行者也。前言与普贤行合故。护持名者。即护人也。


    言一为见佛识理等者。问何名见佛。答识理智化三种身故。三种身即法报化三身也。受持法华经人。即见释迦三身。皆在此经教下也。


    言如亲闻法等者。经言。如从佛口闻。但解教意。便亲闻如从佛边听。相似也。


    言三为供养佛者。持经为供养佛。便是法供养也。


    言四为佛赞者。为持经故契佛心。佛随喜故得佛赞也。


    言五为佛手摩者。佛教被心。如手摩顶。摩顶者。似授记故。亦云领受也付也。领即授手也。相云。影像相见也。


    言心田俱胜者。能叹者名心。所叹者田。普皆胜故。能记故。外道经书向上不好其能。习学外道法之人。不喜亲近也。


    言说过者。病者问若实有过。说之何咎。答若实持经。实有其过。亦不得说。以功补过。以勤补拙。若说之者。妨持经教化。身有瑕玼。是故身招白癞也。


    言十病如文者。一牙病。二齿病。三疏。四缺。五丑唇。六平鼻。七手。八脚缭戾。九眼目角睐。十身臭。


    言缭音(力小反绕也)。


    言内视者。昧者看也。古时视字。内视曰睐也。有眤字同。提音知音非也。


    言时众获益者。问经言作礼而去。三根四众八部总起去。下嘱累品付嘱与谁人。答此是翻译家将嘱累品。安在神力品后。故于此品最末。结煞一部经文。故言作礼而去。既非佛言。何劳致惑哉。上来解七轴经竟。疏正宗分毕。下明疏流通分。


    言基以等者。此是疏主名。后人不合言。故言其字呼也。谈者说也。游者化也行也。徒者客徒。在客居住之舍。名曰徒。次疏主言我谈游之际。居在客也。


    言博陵者。郡名。即今定州也。疏主造疏处。


    言道俗者。道是僧也。俗乃俗人。课者劝进也。虚者无也。疏主自谦也。当时师僧俗人。请我无德业人令讲也。文赋</a>云。课虚无以责。有和寂寞而求音课虚之言。自此而有意言。道俗令我课虚也。斯由此也。修者修环也从也。即是不能从诸古义。


    言古义者。即是嘉祥纪国等疏义也。自纂云由集也。


    言夕制朝谈者。夜造向日讲。终即讲经终毕。即造疏毕也。


    言理褊者。衣边作扁。褊窄衣裳褊(必污反)。又编绡也。小也。意言绡幅狭短名之为编。人言家道编短等。理即道理。词即言教也。


    言经义深赜者。义即所诠义。深者幽深。所诠理深故。路云。手取物不取物不及曰探。探之不及曰钓。钓之不及曰赜。


    言拙成光赞者。造疏也。兢兢剽剽者。尽是侧悚之貌。


    言玄宗者。深旨也。


    言宁辄等者。援者引也。据由教也。即专辄??引教据也。意言所有凭据。皆有诚文也。


    言默尔无为者。不是真如无为。但是不作。


    言聊且用等者。狂者进取之义。少人进取大课之狂。简过分为事。我今述赞此经。名申狂。简自谦词。论语</a>云。归欤归欤。吾党诸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斐然者进取。简即大道也。


    法华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五(终)


    此书三十五帖。年来之间。励微力。料纸调储。劝进笔师。书写毕。愿自他依此功德。生生世世值遇太子圣皇。在在所所结缘法华经。仍法隆寺大经藏安置。寺门不出。不可被所出他所而已。


    弘长元年辛酉七月二十三日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