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一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此人王众者。即第十五人王自众也。


    言佛以住此王城等者。问灵山会下。万亿轮王。而此阿阇。位居粟散。何因列众独自标名。答疏言。以佛住此等。当日如来说经处国主。是化阇王。故先列。又佛灭后为结集主。所以阇王偏举也。


    言梵云吠题呬等者。吠题呬。唐言胜身。弗呾多。唐言子也。即是胜身之子。古思惟子。以母思惟十六观门胜法。闻思教胜故。


    言思惟子二者。父母思念。而乃养之。名思惟子。此乃约子上说也。西国有父胜者。子依父标名。母胜者依母标号。此母子双列。即母胜也。今云吠题呬。此云胜身。形教胜故。立名也。即东毗提诃州名同。非就彼东毗提州乞得。问若尔。何名胜身。答西国自有胜身山。山中神依山立名。名胜身神。韦提希从彼神边乞。后名胜身也。若言何即是男声。若言呬女声中呼。女养后一子。母子双举。名韦提希子。吠题呬即正梵语。韦提希即讹语也。


    言梵云阿社多等者。阿之一字同也。阇社二字相近。略却社字。言阇也。设世二字音相近。略却设字。空言世也。并出路。都略三个字也。留三个字。讹略云阿阇世。非唯讹。亦略也。


    言未生以前已结等者。昔摩竭陀国有王。名曰频婆娑罗。宝位既登。储君未有。社稷无嗣。每事忧心。乃召相师。问曰。三个夫人中。何者有子。答少壮夫人当有子息。相师贺曰。王有一子。又复是儿。今在南山修习仙道。命终之后。当此受胎。王闻大喜。后时思惟。我命短促。仙命延长。岂有长寿仙人与短命国王为子。不如杀却早得生来。遂出兵马。入山狭猎。王有敕曰。围合之际。有异人物。辄不得伤。当时闻奏。于时果有一人。左右引至王所。乃责曰。汝是仙人。深山习静。何得不相回避犯我军威。令朕畋游一无所获。宜付所司斩。仙人临刑而誓曰。不曾相犯。横见无辜。怨恨不舍。王既煞讫。火急归宫。将谓仙人已居夫人胎藏。因缘未会。尚未有孕。更召相人。问其所以。相师奏曰。此人宿因未合即生此处。今于王苑内。为白兔身。十年后彼兔命终。方为王子。复作念曰。人食白兔。尚得延年。况白兔身早脱肯死。又欲速生宫内。遂入苑中游獦。有敕令。有得白兔者奏王。既得兔已。置在袖中。遥见提夫人。报言太子来也。夫人欲生太子想。安置宫中。日夕爱玩。野虫之意。不乐在人。意其惶怖。夫人遂安板上。以针针之。于是命终。托胎腹内。与王为子。王又召相师。问其所由。相师奏王曰。王抂害此仙。令他中夭。今为白兔。王又煞之。虽与王作儿。终当煞父害母。王曰。本求子息。欲令相绍。若为怨者。何用子耶。遂敕夫人。于百尺楼上。平安此子。此子是女即留。是儿便宜扑煞。既生之后。是一儿。夫人依命。遂掷楼下。恶业之故。唯损一指。遂于宫内收养。后年长大。自见指折。不知其由。遂被提婆</a>达多造逆。拟损害如来。劝说阿阇世交令造逆。具说折指之因由。阿阇世乃叹曰。本为父子。同立家国。骨肉尚自猜嫌。他人如何辅佐。遂行大事。谋害父王。奏王闻。王闻言。恐子要其国位。乃却位与阿阇世。无犯宝位。常怀杀父之心。时时仗釰入宫。有怀反逆。门家搜获。逐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深禁。制诸群臣。辄不得往。经三七日。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在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大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苏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桃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礼拜世尊。而作是言。大目乾连。是吾亲友。愿垂慈悲。授我八戒。时目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受王八戒。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大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大王。大目乾连及富楼那。授戒说法。日日如是。不可禁制。时阿阇世毁骂圣人。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釰。欲害其母。时有大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煞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之君害母。王今为煞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不宜住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釰。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赦。即便舍釰。止不害母。来语内官。宜闭深宫。不令复出。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希女之所念。来大目乾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莲华台。目连侍左。阿难侍右。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脱璎珞。举身投地。求哀忏悔。白言。世尊。我宿因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光台之中。化出十方净土。韦提希拣得西方净土。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不乐余方。时佛为说西方十六观门时。从此韦提希。得生净土。故言未生已前等。


    言由造逆业闻小等者。依小乘忏悔。显小乘力劣。即阿含经云。忏悔已后。由堕拍毬地狱。后得缘觉果。问何名拍毬。答如耀毬到地速起。名曰拍毬。二云。堕地狱速疾。名拍毬。此亦名孤独地狱。路云。许生身受。阇王当</a>日未死已前受。不失王身也。


    言涅槃经云等者。次依涅槃经忏悔。鄣罪实灭。涅槃经云。阇王遍身生疮。自羞身疮。不向佛所。耆婆再三劝。知交发心。又世尊知已。放月爱光。照阇王家。照身疮苦息。方至佛所。而得解脱。问阇王早晚造逆。到涅槃经会上。始身疮发。答说法华经</a>列众处。早不说频婆娑罗王。明知早造逆耳也。问何故经如许时身疮始发。答内心不悔。身疮不生。内心才悔。身疮始发。造逆业了。至法华会。闻大乘经熏习。始知所造业过非。所以生悔。内心悔为身疮。因身疮生。为灭罪本也。


    言又有经云等者。即普超三昧经。表其示现。问缘何前小乘经忏悔。由堕地狱。涅槃经如何不堕。答前约五逆罪重。小乘经力劣。忏悔罪不灭尽。犹堕拘毬地狱。涅槃言总尽者。表大乘经力不思议。问普超三昧经第三云。阿阇世王所入地狱。名宾吒罗。既是大乘。何故言犹堕地狱。答彼经说。忏悔已后由堕地狱者。此是示现。非是实有。显五逆罪重。受业决定。忏悔难灭。由堕地狱。令未来一切众生。皆敬重父母。不造逆业。问争知普超三昧经是示现耶。答准道理。是化相。若不尔。忏悔已后。得柔顺忍。后入地狱。未曾有四立。六地菩萨入地狱故。知是示现。又有云。阇王见佛闻法已。随顺佛教。心善调顺。名柔顺忍。非是证理。名柔顺忍。故言示现。又彼经云。阿阇世王从文殊忏悔已后。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吒罗地狱。才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弥勒出时。复来此界。为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戒如来。故知示现也。


    言列众中第二明其仪轨等者。即是见佛之仪轨也。辨又十五众中。第二段礼佛。属前列众中一处收。有说。将礼佛向他后威仪中一处明。此非也。礼佛但是见佛后。论家第四段。威是听法威仪。寻常见佛。事须礼拜。但是见佛威仪。非听法也。后唱是论家威仪。此疏家威仪也。乍观文势。似空说。韦提希子阿阇世王并相随眷属礼佛。此通明十五众礼佛也。


    言尊敬情深等者。问何名各礼佛足。答疏言。尊敬情深等。增一经云。礼佛有五功德。一得身端正。二得好音声。三生豪贵家。四为人恭敬。五必定生天。问支体相好。皆可归心。何故礼时。要假于足。答人之在世。头圆象天。足方象地。顶足便象天尊地卑。以至尊之顶。礼至卑之足。欲表慕法情深渴仰殷重。故言尊敬情深。按西域记说。礼者致敬之总名。致敬之。其仪有九。一发言慰问。二俯手承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毛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九仪。始成一拜。此方书传。说拜亦九。猒繁不录也。


    言方受正法等。方者欲也。欲听正法。故退坐一面。一面者。解上法也。今准曲礼云。授立不跪。授坐不立。住住恐烦。尊者俯仰也。授付授也。或受领也。授事既尔。受法亦然。如来坐谈。是故坐听。退坐方面。表受正法。正面称方。立必方。不倾侧听。问但云岂乖方面。答人坐己立不。问佛坐众立。何妨听受。答说听</a>二徒。理须相顺。高下虽然有异。坐义则必皆同。仲尼谈经。令曾子</a>复坐耳。


    言上来列众等者。辨两处科别者。论家疏家科文。到此相逢。辨差别也。疏主只合道众成就中文分明为二。此下明佛所威仪。疏主不合道言上来列众。列众早隔一重。礼佛科文。使用已讫。令更言列众。诸抄皆说疏主错。其实剩两个字也。若准疏主科文。当第二段。初明十五众。后明威仪。前来礼佛。是入道场之威仪。今此听法威仪。若准论家科文。一数。二行。三摄功德。四明威仪。当第四段也。


    言四众者古云等者。明四重解义。缘经中有四众。且古人解四众者。梵魔沙门婆罗门也。梵是色界天中胜。魔是欲界天中胜。沙门是出家中胜。婆罗门在家中胜。梵魔天中上首。沙门婆罗门人中上首。


    言顗师云等者。即智者大师。影响众。即八万大菩萨并分身佛。在座默然。不是启请。又不是当根。默然而坐。影余人也。有质之处。皆有影有响。世尊行处。皆有八万大菩萨。如说王来</a>必有臣从。二云。影响者。不实义。有二义。一者身不实。二者听不实。且身不实者。八万大菩萨。身在十方净土。受变易身。今此间现化身从实身。上来那个实身。如声如质。此间身如影如响。谓时从佛故现身。身不实也。二者听不实。八万大菩萨并多宝分身自解了。何要听。谓引灵山一会声闻交听。听心殷重。此众唯约圣者说。收他凡夫不着。疏主亦不取。


    言二发教众等者。文殊弥勒名发教众。弥勒三请。如来为说三身功德等。因请方说。名发教众。四句分别。一发而不当根。文殊弥勒等。二当根而不发。即中下声闻。三亦发亦当根。即鹙子是。四非当根非发教。即五千退席者是。


    言三当机等者。八品为正宗。当鹙子等。二千人根唯是当声闻。下流通分十九品。当文殊弥勒等是。问鹙子既为发教。与当根何别。文殊等既为当根。与发教何异。答此中不分停止。但是在会闻经获者。总名当根也。


    言四结缘等者。灵山一会。凡夫声闻。闻法华经。总未悟解。且与当来悟解为因。又三根声闻。是当日二万佛时结缘者。宿缘深故。三止不退。又法师品初。四众八部。皆为授记。即是结彼得度因缘。乃至一句偈等。


    言又有四谓声闻菩萨等者。安国云。圣者二种。谓声闻菩萨。凡有二众。即客旧二众。当处八部等名旧。余国天人但客。金云。舍利弗目连上茅城住名旧。阿难那律迦毗罗城人名客。又文殊是天竺梵德婆罗门家生名。?陀婆罗。是摩羯陀国人。名旧。妙音普贤名客。上来三解四众。疏主总引将来。皆有道理。不破。疏主只取经中四众。既有何假远求也。


    言然此后文又观等者。问前列十五众。色类既多。何故听法来。事须作人形。人形之中。不越四众摄尽也。


    言周回曰围者。问何名围绕。答疏言周回等。但坐匝相续著名围。若坐百匝千里名绕。


    言进财进行者。问何名供养。答听法之人。进财进行。名供。行相则易。有所摄资。名养。行相则难。师僧受施吃了。资长身根大种。发识明利。摄者领纳义。资者资益。问佛身金刚不坏。永离段食。何要资益。答自受用身。无人可见。亦不要段食。今此化身示现。受食资益。此上解皆非。金云。进财行之时。如来许可。摄顺佛之教修行。名资。不违如来言教。便是资益佛义。


    言修谨曰恭等者。问何名恭敬。答疏言修谨曰恭。点一画谨书。时人唤真书。作谨对佛。如臣对君。如子对父。故名修谨曰恭。问何名敬。答崇仰曰敬者。高山仰志。瞻佛亦然。想佛若在灵中。自身由如泥下。意想云泥有异。故言崇仰曰敬。


    言敬甚曰尊等者。问何名尊重。答敬甚曰尊。敬浅于尊。尊乃重于敬。故言敬甚曰尊。解尊字。问何名重。答尊深曰重。尊则浅于重。重则深于尊。故言尊深曰重。


    言于理谈美曰等者。问何名赞叹。答是理谈美曰赞。称理而谈。故名是理。若欲凡夫德多不称理。故不名是理也。容颜甚奇妙。故言是理也。问何名叹。答触事谕德曰叹。将世尊比龙象牛王师子。故名喻德。举自对情名触事。谕喻音。谕由晓也明也。东宫太子有谕德宫。


    言论牒经同此等。准上。引论文之中。具足四段文。及至论家。牒法华经。则无前后义。若尔菩萨造论。事须依经。经文既无。如何论中即有前后义。答缘经梵甲。从西国在前来。罗什译经。早见众围绕。更着前后义似重。所以略却也。论梵本在后来。菩提留支译论。依梵本译故。有前后义。及至引经文处。三藏见此间经中无前后义。所以论中所引经亦不着。是此意也。读疏应云论牒经三句为一句。同此经之中无前后义。即分明也。意道论中所引经。亦同此经。无前后义。


    言今准应言尔时等者。正当论文。


    言其前后等者。别解前后也。


    言望一一人皆有等者。此破古人义。南边人坐。望南边为前。北边人坐。望北边人为前。南边为后。此向佛身上说前后。便是南北东西处。为前后也。佛身不共功德无前后。今疏中意。却向听人自身上说前后。眼所见处。向众生身上说前。众生眼隔那边不见处。眼不见处。却向众生身上说后面。向处即是眼见也。即以八十种好中第五十八唯向不背好也。即维摩经云。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大品经云。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众生。各各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又彼论十一云。佛有二种神力。一者。一处坐说法。令诸众生。近处皆见。远处皆闻。二者。佛在一处说法。能令一一众。各自见佛在前说法。譬如日出影现。经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等者。纪国云。为诸菩萨一句。简根。说大乘经一句。授药。名无量义一句。立名。教菩萨法一句。显意。佛所护念一句。成就。未说无量义经</a>。不知早晚说法华经。但说无量义经了。便是说法华经时至。十方诸佛。果去未取现在利生方便。总同未有。说却无量义经。不说法华经者也。辨云。自下五成就。皆发起序。发起正宗故。初净语言说。无量义经是语业。次整身意。即是身心不动。是三业。内肃。则毫光外发也。


    言略有三义等者。问何名时至。答疏言略有三义等。一者。依人。先为菩萨说却无量义。次则合为声闻说一乘。此则从大向小。为时至。先为长子。次为中小。故约人论次第也。二依利。利他教理说了。则合说自利行果。不可说利他也。不说自利故。利他教理与自利行果。为时至。问菩萨如何不为说行果。答菩萨已能行一乘因。趣一乘果。不要与说自利行果。缘所知障未尽。于教化利他门。药病未能精审。故须说利他教理。声闻之人自疾不能救。唯说自利也。问何故。教理两法名利他。行果二法名自利。答利他门中。事须与说教。教下悟理。依理起行。行取果向。行果向上难作利他行相。故不说。三依法者。无量义经是体。法华经是功能。先谈体。后说功能。故体与功能。为时至。成就五义同故。一宗同。同是一乘为宗。二名同。俱名妙法莲华。三时同。皆四十年后。四处同。同在灵山王城鹫岭。五根同。鹙子等同听此法故。问金云。既五义同。莫下无量义经便是法华经。答由少义殊故。判为时至者。问将陈遗教。先说涅槃。彼例此经。应名时至。答三世诸佛将说法华经。前说无量义经。决定。遗教之前说涅槃。不决定。若准金城意。兼取般若经。少时为时至。亦得。问何不取诸经为时至。空取无量义耶。答若有人问。法华经以何为体。即答之以行果为体。若有人问。法华经以何为宗。即答之法华经以开权显实为宗。开权显实唯在教上有。不在行果。如来四十年前说教。唯是对根。不对理说。缘四十年前大乘根未熟。将教就根。论根三教亦三。法华会上。大乘根性熟。将教就理。论理一教亦一。二乘之人不知如来随宜方便之意。便执二乘究竟。不肯回心大乘。如来所以向三根声闻前显说。我四十年前鹿野苑后。直至法华会前。总是权说佛本来从净土里来意。不为众生说大事因缘。欲拟说大事。事须得他。舍却权心。方堪为说。所以说无量义经。本来为声闻。若不为声闻。为菩萨者。何不向十重他受用土中说</a>。既将向秽土之中说来。明知为声闻说。声闻在无量义会下坐。世尊与说。随生性欲无量。又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我莫有菩萨佛分。亦作此心。便与法华经为时至。如来观知。所以从三昧起。唱二甚深。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我四十年前方便随宜说。又譬喻云。我以无数方便。所以鹙子三请。如来为说示悟。教权说三。今日得悟。教权说三。还由无量义会下。闻随众生性欲。故教为时至也。上解成就所因。将无量义经与法华经为至。有三义。一闻无量义。微有舍权取实心。只此心为时至。二四十年前。执自乘为究竟。闻无量义经。有舍小取大心。只此心为时至。三无量义经会下。体出莲华。法华会上。用出莲华。体出与用出为时至。


    言大乘经者。解通名中。初解总句。十二字略标也。有二解。一者。大乘经一句。与一切大乘经为通名。二者。但对无量义经。余十七个名为通名也。前解大宽。后解为正。经通十七个名。总名大。若准梵本。法华经文一句总。十七句别。若依秦经。一句总。余三句别(上略标)。


    言十二门论</a>六义等者。广解也。六义解大也。


    言一出二乘者。谟云。出生故名大。金云。出过故名大。二乘唯出生空故。大乘二空理智出于二乘。故名大也。能出故名大也。


    言二佛乘最大等。此乘能至大果。故因行当体不是大。能至大果故。故名大。三乘总有果。佛果菩提名大果。小行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不到。唯有六度万行名乘。此乘能至大果。果名为大。即所至故名大也。


    言三佛之所乘者。如来五蕴假者身名大人。所得清净无漏四智心品名乘。佛为能乘。智为所乘。所乘不合名大。大人所乘故。亦名大。如天子马名御马。此所乘故名大也。


    言四能灭大苦等者。约功能名大。问何名大苦耶。答五苦八苦。无间地狱三途之苦。虽然极苦。佛言不名大苦。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苦津无其涯岸。名大苦。大即是苦。简二乘人。唯生空智。唯灭分段。今此菩萨无漏智。能灭二种生死大苦。与彼众生菩提涅槃。名大利乐。


    言五观音等者。十地菩萨名大士。六度万行是所乘。所乘不令得名大。是大士家所乘。亦名为大也。


    言六能尽诸法等者。安国云。说文云。源水源本也。二说。一云。有为名源。无为名底。如来后得智知尽有为源。根本智证尽无为底。有为名源。修尽名尽。无为名源。证尽名尽。问有为有分限。任许说名尽。无为无分限。因何说名尽。答有为有分限。修尽说名尽。无为无分限证。无尽说名尽。即是尽无源源。证无底底。二云源者。源即是底。唯是无为法身真理。能证尽源。唯如来根本智能证尽源底。虚空虽然无边。日光起来。照尽无边虚空。法身理上。元来无源无底。根本智知尽无源源。证无尽底。


    言摄大乘云亦乘亦大等者。路万行之体。乘是万行之用。将体就用。大亦即乘。将用就体。乘亦即大。总名持业。谟云。此不成持业。后得般若智是体。一体之上。持两个用。一有包弘广大用。名亦大。二有运载用。名亦乘。一体能持二用。亦乘亦大。故名持业。言或乘大性。将乘字大字。俱属有为乘。向上着大乘之性。名为大乘。即真如是。问有为有动转。可得名为乘。无为无动。如何说名乘。答如有为能动。乘用得名乘。无为无动转。是体得名乘。真如与彼运载。智为体性。亦得名运。如海运船。虽不动。亦名运也(上解乘名)。


    言无著</a>般若等者。问般若论中。但列七名。余指瑜伽。依捡瑜伽三十六释。与对法论义有不同。云何得名少别义同。答摄二解。一乍观二论。似若肝胆。审而察之。诚同水乳。如下疏引。会性等者。即体名乘。若是体性。性字从心边作生。即是真如体性空有。真如体性。不得称乘。事须与七种大性相应。即种姓之姓字。从姓。意说所证大乘真性。与假者人七种种姓。和合相应。方名大乘。阙一不可。所待别故。即此乘性之言。通有为无为也。二者。相之名虽少别义。与对法论第一同者。然般若论中。但列七名。余指瑜伽三十六释。与对法论。义有同不同。今应略释所引文。对法论为前。无著论为后也。


    言一境大性等者。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摄。方广之教。即依当体说也。对法对能缘心。名境大性也。无著据体。彼名法大性。瑜伽无著二论无别也。


    言二行大性等者。瑜伽云。心大性。谓有一类。于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对法据二利行。名行大。或约二利俱时之心。又有二说。一心大性。唯自利。二者。只此心大性。亦通利他。问行与心既通二利。有何差别。答初后别故。先由发心。后方行行。二能行所行别。心为能行。行为所行。


    言三智大性等者。瑜伽云。谓有一类于法大性生解心。法大性。即是二无我之真理。对法约当体说。名智大性。无著名信解大性。据邻近法。以彰名也。瑜伽取所证理。名法大性。对法约根本智。名智大性。无著据相应之信。故彼名信解大性。此三本论名自别。


    言四精进大性等者。瑜伽云。增上意乐大性。谓有一类。已过胜解行地。证入净胜意乐地。此大论意。别约圣者说。对法据总。凡圣相合说。始从凡夫。直至成佛已前。三僧祇劫。?勤三业。修难行苦行。名精进大性。简异三乘精进不名大性。无著云。唯约初地已去。证四不坏信。故云彼名净心大性。


    言五方便善巧等者。瑜伽云。资粮大性。望佛果菩提。名资粮也。对法云</a>。方便善巧大性。假者身中。有大悲故。不住涅槃。有大智故。不住生死。对法望无住涅槃。名为方便也。瑜伽云。福智望佛果菩提。名资粮。无著亦云。彼名资粮大性。无著与瑜伽同意。方便是用。悲智二种。与无住涅槃。而为方便。资粮是体。二论互举。影略说故。


    言证得大性等者。瑜伽云。证得大性。谓即所证无上菩提。即是证得大性。不别也。对法云。证得大性。约现在功德说。无著云。果报大性。对因业说也。


    言十力者。此即百四十不共功德也。八十种好。添三十二相。为一百十二。加四清净四无畏。即一百二十。又加十力成百三十。又加三念住三本护。又加大悲无忘失法永拔习气一切妙智。即一百四十。


    言彼名果报大者。菩提涅槃名大果报。无著合说名果。但名果报。对法别显。名十力四畏等。成就二字。解后得也。证实不谬。应言果大。不合言报。报属异熟果故。体是有漏果位。于百法内。唯有六十七</a>法。清净无漏。云何言报。古人谬翻。云圆满报身。正义应云自受用身也。对法别显十力四无畏等。无著名果报大。即所证无上正等菩提。名别体一也。


    言七业大性等。业通因果。今取果中建立佛事。利乐名业。影取因中三无数劫。亦名业。无著云。时大性。时亦体通因果二位。今取因中三僧祇劫。影取果中穷生死际尽未来时。建立佛事。即果也。问穷生死际。为说自穷。为说穷他。若自穷者。生死尽处。至解脱道。岂过此已不利乐耶。若穷他者。生死相续。无有尽时。如何能穷。答应说穷他。后难宁通。答不望总聚众生界说。众生法尔无尽。望一一众生。至佛果位。名穷生死际。齐此已还。诸佛于彼。常行利乐。问有性可然。无性之人。生死相续。无有穷尽。应不利乐。答既言尽生死际。化利当休。咒不尽耶。而无别乐。如人畜子教之。直至成人方息。此亦如是。化生死得尽时名大。三僧祗劫自习业至解脱道。名为穷尽。顺般若时。名大。对法举所行时。无著取三无数劫时也。问七大性几通有为无为。答路云。境大性。信解大性。果报大性。通有为无为。余四唯有为。问因果何别。答良云。境界精进唯因。后二唯果。余三通因果。


    言乘体根本即等者。会经文。彼胜鬘经。宗理性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涅槃界。意道若约大乘。根本唯真如。若据未则通万行也。大乘两个字。真如是体。万行是用也。将用就体。说未通万行。既未通万行。亦乘亦大。是万行向上用摄。此亦乘亦大。用就万行。体约末名大乘。若将末就本。将万行就真如。将相就性。摄用就体。总名大乘。义方周足也。谟云。此中根本体。即下随胜体中。摄事归理体。经云。一切法亦如也。若枝末。即下真实体收相。云未通万行者。且如般若。体称智度。行解包弘名亦大。有所运载。名亦乘。一体能持二般业用。名亦乘亦大。持业影名。非是将用就体。名亦大。将体就用。名亦乘。虽有□□。终乖本意。


    言七大性体通等者。缘疏文奄含。总言通也。其实七大性。唯是有为。有为是种姓故。故言七大性体。通有为无为。


    言当具显示者。有二意。一近结乘体。即一乘章中出体性门。总含随胜真实等。为具显示。二远结大乘等。即一乘章中出体释名</a>字。明说意彰差别及问等五门。名具显示也。


    言此为总句者。结前大乘经。三个字是总。总有二义。一者。大乘经三个字。是一切大乘经之总。二者。十七句中总句也。


    言名无量义等三句者。初标别句也。


    言是所说大乘经别名者。出别句。即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是。此间秦本经中之别名也。


    言正法华中等者。竺法护三藏译正法华。只有两个别句也。第一云。讲宣菩萨方等大颂。即同此经教菩萨法。第二句云。一切诸佛严净之业。即同此经佛所护念也。彼正法华中。略无量义一句也。


    言论牒经有十七名者。指别句也。据论家。先合标列十七句了。然后一一牒解。论无单头便解。更不别标。疏主与论家标列。所以疏云正合论文。


    言应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等者。列别句也。十七名中。复分总别。末后一句取上法门。是总也。下云。能生一切能所诠故。此中大乘经名总。总一切大乘。第十七名总。总大小乘故。故能生一切能所诠也。此十七句中。除第十七最上法门一句。取余十六句。束成八对。一诠教显理对。无量义经是诠教。最胜经典是显理。二总生别就对。大乘方广是总生。教菩萨法是别就。三胜依胜对。佛所护念是胜依。唯佛能说。余人不能也。胜缘者。诸佛秘法。名胜缘也。教义为所缘也。佛智为缘。是佛之所缘法名胜也。四教含根熟对。诸佛德藏名教含。教含功德故。根熟者。诸佛教法。待生根熟与说。五生身法身对。能生诸佛是生身。诸佛道场是法身。六破染成净对。诸佛法轮是破染。坚固舍利是成净。七出生摄入对。善巧方便是出生。宣说一乘是摄入。八胜法俗喻对。第一义处名胜妙法。莲华是俗喻。贺问云。此十七个名。为是经中本来有。为是论家安立。答经唯有三句。余十四句论家安置。以无量经有如是义故。谟破云。此乃是违论害疏也。论分明牒经。有十七名也。梵本经若无。无何牒举。下疏亦会云。于论句中。三义增胜。故偏说之。故知经家十七名。本皆具足也。


    言论云一无量义者。牒也。


    言成就义者。解也。解中以此法门。说彼甚深妙境界故。即是经文。问无量义以何为体。答以一真法界为体。何以知之。答以此法门说彼甚深妙境界故。即是一真法界。问真如一体之法。何以言无量。答真如虽是一体。有二义。得称无量。一者真理体遍。名无无量。无处不遍。量同虚空。无有一法不以真如为体。故青青翠竹等云云。二者。真理一法。能生无量义。故名无量。问言无量者。其事极成。如何唤一真法界作义。答两个意得名义。一者。对能诠教。此是所诠理。义之理。名为义。是所诠义。名为义。二者。对能证智。此一真法界。是所缘境。境义名为义。具此二意。故得义名。问一真法界。名为无量。其义极成。未审所生教义。因何得名无量。答所生教义。不合名无量。缘能生真如。是无量。所生教义。随彼能生。摄末归本。名无量。二者。所诠真理既名无量。能诠教诠彼真如理。理无量故。教得无量之名。当诠之时。理上具尘沙众义。义既无量。事须得无量教诠。教无量故。义亦得称无量。此中二义。解所生教理。亦名无量。此是论家解。只此解与经家大段同。于中少分不同。依经家解。教无量。一切对根。本来设教。谓对众生根。根既无量。教亦无量。教对根既无量。每个教下所诠义。义亦无量也(上悬说了下依疏辨)。


    言论云一无量义等者。一真法界及能教并所诠义。总名无量。成就者真如也。唤真如作能成就。出生众义。得成就名字者。教也。字有二种。一有功能字。二者无功能字。堪与名句文为所依。名有功能字。不与名句文为所依。即不是此间收也。问何名有功能。答能诠是文。文即是字。与名句二而为所依。由能诠文义得显故。字即是体。文是功能。功能即名句。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方是能诠。若不与名句为依。但名为字。如言斫刍阿娑利缚。此云眼无漏。此字说之为句诠差别故。若言斫刍。但名为眼。说此为名诠自性故。此之二字。亦是即文。与彼名句。为所依故。此是有功能字也。若单言斫者。此但名字。不生眼解。非能诠故。此名功能字也。今约功能字说。是能诠故。义者。所诠义故。故成就字义。以此法门者。法门两字。是向上字也。说彼两字。即是言说也。甚深妙境界者。即向上义也。所诠义对能缘心。名境界。已上经文。


    言深妙境界者。论主牒经也。


    言即佛最胜之等者。论主解经也。佛字解前经家甚深也。真如法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能知甚深故。佛得甚深之名。最胜二字。解经妙字境字。与经家解同。即是甚深妙境界。妙境界即是向上义字。对能缘心。名境界也。


    言能诠教法等者。问经云无量义目所义。如何教亦名无量。答疏言能诠教法等。义既无量。教亦无量。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四河无量。义体亦尔。所诠真理既尔。能诠经教。得名无量也。


    言由此字教者。结也。路云。由此法门。对众生性。说胜境界。故教及义。俱名无量也。


    言无量义经云等者。引经证也。问何要尔许多教及无量义耶。答疏言无量。经云以诸众生等。意言众生病行多。药铺上药般数亦多。众生性欲千异万异。将教就根。根无量故教无量。教既无量。义亦无量。义无量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如是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也。其一法者。即是无相。离十种相。故名无相也。


    言如是无相者。重牒向上无相二字。此亦不解。唯解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四个相字。摄释都作三解。无相不相不相无相。一云擎却最向上无字。唯取向下一个相字。此相字是有相也。次下不相。不由无也。亦是空也。却将最向上无学。向下两处转。此真如法上。亦无有相。故名无相。此真如法。亦无无相。故名不相。成上故云不相无相。二云擎却向上无字。唯取向下两个相字。两个相字之中。初向上相字。是有相。向下相字。是无相。却将一个相字。向下两处转。此真如法上。亦无有为相。名无相。亦无无为相。名不相。无有一个有为中。不以无为实相。而为体相。成上故云不相无相。三云无者无遍计相。不相者不无依圆之相。却是有也。成上故云不相无相。初解为胜。又诏云。真如离相。名为无相。四相不迁。名为不相。问何名实相。答无相当情。亦是有相。将向下不相无相四个字。解上实相也。不相之无相。故名实相也。


    言菩萨摩诃萨等者。显益也。经云。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真实相已。自利也。本智证如。名为安住。


    言所发慈悲等者。便是利他行。菩萨成就得无缘慈。真能拔众生苦。如饥馑劫。变石为金。令诸众生得实受用。简异凡夫二乘有愿不能实救世谛者也。问相随于见。菩萨无漏相分。众生有漏。如何能用。答诧彼为质。自所变者。变是有漏。问变石为金之时。为石即金。为于石</a>上别变为金。若石即金。为同种生。为别种生。若别变者。既不从石生。复从何生。答但诧于石。为增上缘。其实变金。从自种赴。若亲他种。即阙引自果义。


    言于众生所真能等者。行无缘慈。于一切众生。向上皆作真如观。而能拔苦。苦既拔已。后为他说法。能令众生得受快乐。即五种乐也。即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也。无缘慈。众生缘慈。及法缘慈。炽然观真如。便能于众生身上。与乐拔苦。


    言一种子等者。农有言。一颗种子。三年收得一百硕。今者真如从一法生于百千义。百千义中。复生百千万数也。又解此唯约第八一个识。无漏一个种子。能感异熟总报之身。即自受用。独一种子起现行。见一切相好之用。皆等法界。如一种子生百千万等。前七转识。皆有无漏种子。皆起一个现行。随其所应。庄严三身(此绝好)。


    言论不唯取所生等者。会论文。亦云通好也。会论文者。恐人错会。将谓空取所生教义名无量。今兼取能生真如。亦名无量义也。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四大河出水既无量。其阿耨达池岂有量耶。通妨者。问无量义遍于教理者。何故论家唯说所生。答疏言无量之体等。金云。论以佛最胜境界体周遍故。或能成就彼无量字义故。名无量义。由此能诠教及所诠义。亦名无量义也。经中但以能诠教所诠义。名无量义。其真智境名为一法。一法即是无相理也。意取真如也。合论意。不唯取能诠所诠名无量。亦取能生真如理。亦名无量。故名不唯也。问无量义体。正取何法。答经文自有二释。一云。如法说中言。是一法门名无量义。真如体性难可测量。正名无量。对能证智。是境义故。亦名义也。此当体立名也。二云。能生无量教法。从他立名。名无量义也。


    言二最胜经典等者。问制伏放逸。律教于先。究畅钓深。论宗为上。各有一能。何故经藏偏胜。答安国云。今此经中宗明一乘。会二归一。形二藏也。准大论有四释。一除疑入法。经胜。离苦乐二边。律胜。发生正慧。论胜。二又生定故经胜。生戒故律胜。令生正慧论胜。三离欲界生上界故经胜。离三恶趣生人天律胜。断无明惑出于三界论</a>胜。四离贪故经胜。离嗔故律胜。离痴故论胜。三藏气力恰齐。何故此经独于三藏中胜。答此无量义经故。唯诠真如。真如是一切法中最胜故。所以对于三藏教中偏胜。但表胜。谁遮彼胜。以经破二归一。不然。无量义经未破二也。


    言三大乘方广等者。理正曰方。包弘曰广。唯大乘有。若论正法。广陈之方。广通小乘有。大乘方广。以无量大乘法门为体。问如何是无量法门。答即是教法理法。随大乘众生根器之教法及二空理法。此经具有。名无量。大乘法门即此无量大乘法门。是菩萨二利行名无量。问何以知。答下文云。随大乘根器之法。此经具有。名无量法问。二者。前来大乘方广之教。名无量法门。应是化随大乘众生根器之教法。此经具有。此无量教法。皆从真如流出。故名住地成就。住持者。即住持也。


    言四教菩萨法至成就者。引论文。不化二乘等故者。疏主释也。应是教化菩萨之法。此经具有也。意言即是说无相一法。生一切法。教根就菩萨也。下云。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问法华经正化二乘。如何言不化二乘。答约闻法华经。取声闻果者不化。若回心来。便是化菩萨。不唤作声闻。


    言五佛所护念等者。若他人总有此法。交他人护念。今唯佛有余人无。所以佛自护念。故如轮王髻宝。余人无故。善护念何别。答彼约利生明护念。愍念名护。教菩萨法收。此约于法护持明记。名护念。故与彼异也。


    言六诸佛秘法等者。论文也。秘是藏义故者。疏主解也。甚深秘要之法。余人不知。似佛藏惜也。如王齿印非余人知。藏去声呼。如世伏藏唯自得。此法亦尔。唯佛知之法。名为秘法。亦如人王所居。名为尊位也。下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即是无量义处。真如法也。


    言七诸佛德藏等者。此有三说。一切德与禅定藏别。德是功德。藏是禅定。禅定能持功德。故定德藏名也。禅定藏之与功德。俱在经中。故此经名诸佛德藏也。二云禅是禅定。一切功德。因之所发。故只唤禅定。作功德藏。禅定功德之藏。在此经中。故此经名诸佛德藏。三云在二乘位。名解脱身。真如能生功德之时。能诠教不名德藏。在大乘菩萨位。名法身。法身能生功德。教能含容法身真理。故唤无量义经。诠教名藏。经即是藏。


    言八诸佛密处等者。问与前秘法何别。答秘法望得人。唯佛自得。余人不知上法名秘。此密处。即根熟者与说。根未熟者不说。望佛心名密。意道四十年前二乘根未熟。但与菩萨说大乘。不分明为二乘说。唯佛自知。余人不知。今四十年后。众生大乘根性熟。为说大乘无量义经。引无量义法。令说不说。唯佛自知。他人不知。名为密处。


    言九能生诸佛等者。诸佛因闻此无量义经。修习得成报化佛身。故名能生诸佛。谟云。自他受用。从二智生。大小化身。从报质起。然报从果位胜智种生。劣无漏皆已舍故。若言三慧亲成报体。恐疏也。


    言十诸佛道场等者。论文释也。如世积谷。积麦之处。名谷场麦场。此经是能生无上道处。名道场也。此有二说。一无为功德名场。有为智名道。此场向上是诸佛得道之处。名为道场。二者。无量义经是诠显法身功德之处。名为道场。此法门者。教也。能成无上菩提者。法身菩提也。问既是法身。如何言菩提之性。答前来第九能生诸佛报身化身。此间言道场。显法身也。


    言十一诸佛法轮等者。唤此经作法轮者。法轮因故。亦名法轮。破结障故。解法轮义。教能助智断惑。又云闻法华经。不堕地狱畜生。亦有摧义。名轮。问法轮自性体唯智慧。经诠于理。何以言轮。答正断惑障。智慧为初。断道起时。必先闻法。即法轮因也。故名为轮。推功归本。名曰法轮。


    言十二坚固舍利等者。皆是论文也。坚固者不坏义。不可失坏名不可坏。非是打不破。舍利者。佛体也。一遗体舍利。二法偈舍利。教法能诠三身佛体故。亦名舍利。问报化何故名法身。答与功德法为依止。总名法身。非唯真如。犹名法身也。论云。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二转依果。皆此摄故。


    言十三善巧方便等者。即佛果功德教化众生方便。因此经成。佛成就得彼方便故。唤此经。依方方便。从所成名。如母因子。贵有方便故。能说三乘五乘教法。故名方便。意说此经是彼成就智慧家之巧方便也。即是彼所化众生成佛之方便。虽举五乘。意取成佛也。


    言十四宣说一乘等者。此全是论文也。教理两法。总名一乘。宣说即是说法。真如理从教下宣出来。名宣说一乘。一乘之理。在佛身究竟。二乘不究竟。元来是大乘中分将去。二乘中本来无也。问无量义一乘与法华一乘何别。答别。无量义唯教理。法华四法。又无量义约性。法华一乘通性相也。


    言十五第一义处等者。此法门即是此经教法。教法名处第一义。即是法身。八谛之中真如。是胜义胜义谛也。诸教是前七谛处。此无量义经教。是第一义处者。法身名第一义也。能诠教是法身。第一义住处境界。经云。无色无形像。法身体遍无方处。无根无依无住处。如何说住处。答据实。真理本无言说。约诠而论。教是法身住处。法身由能诠显。故立以处名。非言法身定居此处。


    言十六妙法莲华等者。总标也。问佛为八万大菩萨。说无量义经。因何更莲华名字出来耶。答望佛本意。正为八万大菩萨说随生性欲教理。缘八万大菩萨自利行。任运进修。利他行药病门中未能精审。未能应病与药。观根受道。如来为说无量义经。及八万大菩萨随生性欲说法。教化众生。药铺上药褁纸袋多。只缘世间人病般数多。众生性无量。如来说亦无量。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教义真如三法总名无量义。正为顿悟菩萨说教理。次舍利弗等声闻人。向无量义会坐来。闻说随生性欲教理。便作念云。我闻教理。莫是世尊随我性欲说。又闻无量义者。从一法生。我所证悟法。莫是从一法中分出。微有舍权取实之心。只此心与法华会上回心为因。亦与说法华经为时至成就。权亦未舍。实亦未取。却向声闻身中法空真如向上。说有出水义。名莲华。正以教理为菩萨说。说真如向上出水功能名莲华。正说无量义。因便兼说莲华。莲华名字从此而兴。所以天亲菩萨解。解论有二释。一出水义。论文以所诠义名华等。疏释也。言即证智甚深无量。阿含甚深。证开敷。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疏主解四法得名处。唤他教理师。将无量义经莲华是教理。令同此经莲华。亦取教理。唤他古师取义不当。何故疏主今引法华经二甚深。证无量义经教理耶。答疏主从宽为名。于中意别。能诠教中唯取大乘教。同无量义经华开敷。所诠理中唯一真法界理。证无量义经出水义也(上解总标)。


    言出水有二义等者。第二别释也。论云。出水有二义。缘论主两义。解莲华。一出水义。二开敷义。今且解出水义。缘真如在两种人身中。出水便有两般名字。一对顿悟菩萨体出莲华。二对渐悟菩萨用出莲华。且解第一义体出莲华。问论文不说是顿悟莲华。疏主因何。第一义中安顿悟名字。答疏主观第二义能出水人。既是回心二乘渐悟菩萨。疏主体此论意。第一义中必是顿悟菩萨。所以疏云此谈华体。已下疏主安置顿悟名字。论意巧略。第一义中。唯说所出水莲华。不说能出水。第二义中。唯说声闻为能出水人。不说所出水莲华。出水者。论云。出水不可尽。不可尽即出水义也。安国三义解。一约法性身离垢染。故名出水。疏主解云。法体性常名不可尽。即是凝然常。不同定性二乘涅槃时尽。二者。报身之体断二障故。名出水不可尽。穷生死际。尽未来时。建立佛事。功用无尽。无萎歇故。名不可尽。即不断常也。三者。化身之体。示相超凡。名出水。教化众生。大乘法宝。用无穷尽。名不尽。经云。周给一国。犹尚不匮。正义取初解。法身真理。名不可尽。论自解云。出离小乘浊泥水故。相国云。一者。凡夫身中我执如泥。二乘身中法执如浊水。二者。二乘苦依身如泥。有漏功德如浊水。出水亦二义。一顿悟菩萨身中二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为出水。唯识云。虽有客染。而本性净。问顿悟菩萨身中真如。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所起执是大乘家法执。不是二乘法执。如何言出二乘法执。答摄云。由菩萨有彼二乘种性。今成菩萨。不取彼一乘之果。亦名为出二乘浊水。若尔。无二乘种姓者。如何名出二乘法执浊水。既有斯妨。第二解云。夫言出水者。不要先在水里后出名出。但本来不入水。亦得名出。如一个从水中到岸上名出水。一个人本来在崖上。不入水。亦名出水。顿悟菩萨身中二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出水。


    言此谈华体顿悟等者。疏解论文云。出离小乘浊泥水故。解顿悟菩萨身中真如理体。性离泥水。故名出水。解论家出水二字说。


    言法体性常者。解论家不可尽三字也。


    言谈一乘理性等者。解论家出离小乘浊泥水故。上解第一义顿悟菩萨体出莲华讫。


    言二复有义莲华等者。论解渐悟菩萨用出莲华举喻。莲华出泥水。喻诸声闻入如来大众中坐。指无量义会下声闻。得闻无量义经教理。如诸菩萨坐莲华上。指无量义会下八万大菩萨。世尊与说无量义经也。


    言闻说无上智慧等者。法合也。智慧境界。智慧之性。名智慧也。清净境界者。对如来能缘心。名清净境界也。菩萨闻已证如来密藏真理也(上尽文也)。


    言此意说言菩萨等者。疏主解论也。指无量会下菩萨闻说教理。是顿悟菩萨在报土坐莲华。闻佛说无上法。证如来密藏也(标了)。


    言声闻回心已去等者。疏主解释也。声闻回心已去。得入大众中坐者。此二句疏。标法华会事也。亦如菩萨坐莲华上。指无量义会下。闻说智慧。亦证密藏法华会上事。闻说开示悟入。亦名为智慧。对能证智。名境界也。智慧之性。真如理亦名密藏。问疏主但闻说智慧清净境界。证出水义。何要菩萨坐莲华证耶。菩萨设尔不闻无量义经时。亦坐莲华。声闻设闻无量义经了。亦未坐莲华。答若事上说。则不坐。若法中论</a>。则心缘教理。名为坐华。即声闻菩萨两处皆有也(上来释)。


    言前解菩萨顿等者。料简差别也。问前来出家有其二义。二义皆名出水。既一种是出水。何故分成二义。既分成二义。前解约何名出。后解约何名出。答疏言前解菩萨顿悟等。意言二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体。出体者体性。性能出水。故名体出。用出者。回心已去。超过本位。舍于法执。得出水名。后时之言。目法华会也。料简。一总体出。一切梵天上至佛位已前。真如理性。本离执染。二别体出。地前顿悟菩萨伏烦恼。身中真如有出水。望名别体出。三假用出。无量义会下。声闻未回心。微有舍权取实心。身中法空真如。有出法执浊水。望未是亲证。名假用出。四真用出。初地菩萨圣智亲证。名真用出。有解云。今即不然。诸抄皆指顿悟菩萨体出。便唯依体出。□解莲华也。见道声闻人。微有舍权取实之心。便唯名用出莲华。此总不尽疏意。今准疏意。顿悟菩萨无量义会下。亦有体出。亦有用出。声闻人在无量义会下。亦有体出。亦有用出也。且顿悟体出者。法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体出也。此既是八地已上菩萨。初地时证遍行真如。岂不是用出。又声闻人。无量义会下。既有用出。身中真如理性垢染。二乘法执不得。即是体出也。问既若总有体用二出。何不向顿悟菩萨身中言用出。声闻身中不言体出。答但是随增胜义说也。无量义会下顿悟菩萨身中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体出相增。用出相隐。声闻人无量义会下微有舍权取实之心。用出相增。体出相隐。但是随增胜处说也。问既无量义会下菩萨声闻。总有体出用出。应可无量义经对声闻菩萨总名莲华得否。答无量义经对声闻。但名莲华。不得名为无量义。无量义经对顿悟菩萨。但名无量义。不名妙法莲华。以彼声闻无量义会下微有舍权取实之心。不是正为。所以教理二种名傍莲华。因说着声闻莲华。乘便说着菩萨莲华。莲华因。便说本来不是故。意说所以无量义经对声闻说。得名莲华。若对菩萨。但名无量义。不得名莲华。若无量义会下。顿悟菩萨身中。真理法身。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莲华者。何唯无量义经一切望手菩萨。总合名莲华。故知无量义莲华。不对菩萨也。向下问答处。有说无量义。对菩萨。正名无量义。傍名妙法莲华。妙法莲华经</a>对声闻。正名妙法莲华。傍名无量义者。彼处与此间义别。彼处约教理名莲华。心缘彼理名坐。不妨菩萨亦有莲华。此间唯约真如理名莲华。即不对菩萨。故知疏主叙他义。后问答中。方申自义也。疏主傍化二乘。故作此说。闻教理已有舍权取实之心。向身中真如理上。说傍莲华。本来正为八万大菩萨说教理。傍鼓击着声闻。名莲华。故名傍化声闻。故作此说也。


    言华开义等者。论家第二义。以华开义。解莲华。此疏全是论文教理。故名华开。


    言众生于大乘中等者。般若会下。未分明说。由自是权。于大乘中起悬崖想。生怯劣心。此说四十年前未说无量义经。不说莲华。今说无量义经。显示如来净妙法身。正是华开敷义。路云。准出水。初义正。以教理化诸菩萨。顿悟者莲华。准出水后义。以教理二。傍化二乘。亦名莲华。故第十六名莲华。上来论家两义之中。第二义与时亦成就稍亲。


    言十七最上法门等者。引论文。总标名也。一切大乘经。是最上法也。门者无量义。经与余最上法为门。依主释。


    言摄成就者。摄取一切诸大乘经。依能诠教及所诠义并真如理。皆此经摄。无量义经名摄成就。摄取无量名句字身。此上三句。是无量义经向上义也。亦是无量义经功能也。


    言频婆罗等者。是解大乘经偈数。有说此最上法门中。摄法华经中频婆罗等偈数。此亦不得定指法华经。亦不得定指大乘经。此举法华经中名句。但是为引意道。诸余经中有尔许多名句者。此无量义经之中。皆能摄得。引论文了。


    言此为根本摄余等者。疏主解论意也。即是无量义经也。沼云。有二义名摄余。一余十六句名余。二通一切经中名余。


    言此乃所诠是余等者。第一重。此经能诠与余经能诠为门。此经所诠与余经所诠为门。第二重。此经所诠与余经能诠教为门。问何以如此。答此经所诠是真如。真如为能生也。教为所生。一切经能诠教。是此经教下真如理生得故。此所诠与余经能诠为门。又此经所诠真如能生十二分教故。此经所诠与余经能诠为门。又此经能诠与余大乘经所诠为门。一切经所诠义。皆依真如。此无量义经教下是真如。由无量义能诠教。诠着真如。真如向上有尘沙众义。众义既遍在诸经教下。诸教下所诠义。是无量义经能诠教诠得故。此经能诠与余经所诠为门也。


    言故频婆罗是小乘等者。问前频婆罗等五十二数中第几数。答频婆罗。是小乘中五十二数中第十八数。大频婆罗第十九数。阿閦婆第二十数。大阿閦婆第二十一数。问何故从十八。便至二十不次第耶。答大频婆罗是十九数。大阿閦婆第二十一数。以数同故。略论不举。俱舍论算数本是六十数。今唯有五十二数。余八遗忘。问谁人遗忘。答或结集时略却去。或翻译家遗却。亦不妒也。二云。从西国来时。只有五十二数。余八缘此方人根钝。行用不得。略却去也。


    言此是余大乘偈等者。问何故唯摄大乘经教偈数。答以十七名。是此大乘经家之别名。就大乘为论。言摄彼频婆罗等大乘偈颂。其实亦能摄余乘所有。能所二诠。九部之法。亦是真如法界中流出。


    言即是二十千万者。问所译法华经但有七卷。宁言二十千万亿偈耶。答此尽是指法。如此之类。皆此所摄也。问释迦何故摄他久远偈颂耶。答二说。一摄释迦所证理。与彼不别。即彼此是从真理平等中所流出。何缘真如不摄彼也。二不摄频婆罗等偈。故指二十千万亿偈。意言如此带数之偈。此经所诠。是根本皆能摄也。


    言论云十七句中等者。证总别也。二解总别也。一云。即是十七个名总是总也。余当经中文字是别。二云。即十七句中最上法门名总。余十六个名是别也。问此最上法门。与前大乘经名总何异。答此最上法门。对当经余十六个。名为总也。第二安国云。前大乘经名总者。对后十七句名总也。最上法门。对余一切大乘经名总。亦对当经之中十六句为总也。前大乘经对别故总。此最上法门根本故名总。虽然互有宽狭。取最上法门宽于大乘经为正也。


    言此经但有三等者。指陈随胜也。问十七名中。何不取余名字。偏取三名耶。答疏言一无量义等。真如是体。当体是胜。能生教义之用。体用皆胜。


    言二教菩萨法等者。人胜。所教菩萨。是胜人也。


    言三佛所护等。说法化主胜。唯佛有故。余人所无。化主胜也。


    言三义增胜等者。问无量义经有十七名。如何法华经中但说三种。答疏云。三义增胜。故偏说之。三种顺彼本来说教之意。故名胜也。问此法华经有是名否。答有经云。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亦与无量义教菩萨法同。故云此大乘修多罗多有十七名。论说岂同余教。答唯此经与彼经体同。故同有之。不通诸经也。一无量义者。此云。如来说法。一相一味。即是真理。即同成就字义也。又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二病行。经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等。同性欲无量。二最胜经典者。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法中最为其上。三大乘方广者。此经云。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由尚不匮。何况诸子。四教菩萨法者。下云。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五佛所护念者。下云佛自住大乘。意云。既住大乘。即是护念等。六诸佛秘藏者。经云。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七诸佛德藏者。经云。以要言之。如来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通之力等。入诸佛密处者。如五千退席。观根未熟。非是法器不为说经。九能生诸佛者。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十诸佛道场者。经云。当知是处即是道场。十一诸佛法轮者。诸佛于此转于法轮。十二坚固舍利者。经云有如来全身。十三善巧方便者。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等。十四宣说一乘者。经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等。十五第一义处者。经云。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又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等。十六妙法莲华者。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教妙。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理妙。乘此宝乘。直至道场。行妙。诸法寂灭相。说佛智慧故。果妙。十七最上法门者。此经一切性相大小乘故。


    言问其无量义经第十六等者。问意前来说无量义经。有十七名。十六与此法华经。无极妨难。更不论。唯无量义第十六名妙法莲华。与灵山会上莲华。二名何别。若一种。不合分二处说。若两经异。何得同名耶。


    言答有五等者。标五解也。五解有何差别。初答意。时虽有异。体无差别。无量义经是未出水莲华。法华是出水莲华。二能依所依别。无量义经是所依莲华。此法华经是能依莲华。三体用别。无量义经是体。法华是用。四教理行果。无量义经唯教理。此经唯行果。五偏圆别。无量义经唯教理。是偏。此法华经具四法。名圆。故五义各别也。


    言一云莲华有二时得名等者。此第一答中。有二师义解莲华。一顿悟菩萨体出莲华。出水不可尽。名出水。二彼复有义。渐悟等菩萨用出。莲华无量义会下。未出水莲华。法华会下。回心已去。正名出水。故言已出未出别。设在无量义会下。在法执之中。亦名性能出水。亦名莲华。


    言彼经亦尔者。即无量义会下。体出水也。


    言性能开敷者。谟云。此据莲华在水中。总喻真如理性。故开敷义以解莲华。若别配者。华开敷。莲出水。


    言彼时犹未化二乘等者。二乘之人。虽在无量义会下。微有舍权取实之心。身中法空真如理。名傍莲华。彼时犹未化二乘。取一乘故。未回心前。名未出水。


    言今者此经正化彼大乘等者。指法华会上回心了。却向身中法空真理上。说正莲华。名出水莲华也。


    言彼经正名无量等者。即教理对菩萨也。傍名妙法莲华者。教理对声闻也。


    言正逗菩等等者。彼经正化菩萨。对菩萨说。正名无量义。彼经傍化声闻。令生信解大乘。是胜傍益二乘。所以对声闻等。傍名莲华经也。彼时虽未发心。警觉信故。名傍莲华也。


    言此证正名妙法莲华者。问如何此经名无量义。答此经正化二乘乘舍权取实。正名法华。化菩萨闻开示悟入行果。莲华对菩萨。傍名无量义也。


    言正化声闻入等者。问何故此经名正莲华。答疏云。正化声闻等。化回心声闻行一乘行。趣一乘果故。经云其两足圣尊最胜无伦匹等。


    言时位有殊等者。定前定后已出水未出水。名时有殊也。无量义会下声闻位。法华会上回心成菩萨位。名位有殊也。问何名体性无二。答两经俱以真如。为体无二。但是彼正举真如。此正举行果。能依行果与所依真如。俱有一体之义。若法归分别而为殊。若依证会之时。冥然一体。行与如一者。如入初地。妙观察智起现行时。本有种子为因缘。二空真如为所缘。缘世第一法。为等无间缘。多闻熏重为增上缘。具四因已。刹那生现。正修如时。如函与盖。更无差别。果与如一者。如大圆镜智起照真如时。理智一味。智亦如。理亦如。木中火性。若陈其相。坚??性殊。若能所二依体。亦是一也。


    言故将说此经等者。问如何说法华经。先入无量义处定。答缘无量义。缘是体。此法华经是用。欲谈其用。故先显其体。后说法华也。


    言二云无量义经等者。无量义经举能依教对菩萨。正名无量义。正依真如。对声闻。傍名妙法莲华也。妙法莲华经能依行果。对声闻。正名莲华经。所依真如。对菩萨。亦傍名无量义。又法华经以真如行果为体。无量义经。以真如教理为体。同是三法。三法数同。又无量义经举所依真如。对菩萨。法华经举能依行果。对声闻。安国云。二经名体无二。彼经真如。此经行果。行果之体即真。体用不相离。即是体无二。俱号莲华名无二。


    言三云彼据智慧等者。糅云。彼无量义名。莲华体。是无为德。此经名法华。体是有为德。此约智慧功能名法华。如来后得智有会二破二之用。名慧功能。问此第三答约何义。分成二经。答一约智慧体。名无量义。名莲华。二会不会异。彼经不能会二归一。此法华经能会二归一。故二经有异。


    言四云又彼以教理名为等者。无量义以教理为莲华。则狭。法华经以行果为莲华。则宽。行通有为无为。果中通理。果则宽也。无量义经教唯大乘理。则狭。又有说。行中通万行。行必因闻教悟理。自有取果。必因闻教悟理。行行有是闻教悟理。不必行行取果。所以行果宽。教理狭。


    言菩萨已修一乘等者。明不取行果所以。问何故偏与菩萨说教理。不说行果耶。答疏言菩萨以修一乘等。若是菩萨未修一乘因。未趣一乘果。故彼经即要说一乘行。令菩萨行行说一乘果。令菩萨趣果。菩萨既自能行一乘因。正趣一乘果。更何要说行果。故彼正为化菩萨。所以不说行果莲华也。


    言由但不知等者。明唯说教理之所以。问如何彼经唯取教理。名为莲华。答疏云。由不知应病等缘。菩萨修行多为众生。说法教化。缘登地菩萨有所知障。不识众生根性。恐教化众生说法时。不称众生根性。返招其咎。要知教理之所以。所以世尊于彼经中。知菩萨要教理之法。故说教理。化彼菩萨。故说教理莲华也。


    言今此会中二乘等者。正为声闻人。说行果意也。


    言五云彼以教理二等。指前解经品得名处。四法名莲华。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也。


    言前三义释</a>彼此体同等者。前三义中。第一义。无量义经。取未出水莲华。此经已出水莲华。已出未出俱是真如。时位有殊。体性无二。第二义中。无量义与法华经。各三法同也。无量义经举能依教义。正名无量义。所依真如。傍名妙法莲华也。法华经举能依行果。正名妙法莲华。所依真如对菩萨。傍名无量义。二经所依。皆是真如也。第三义。无量义经约体。法华经约功能。智性智相体用不相离。故言同也。第四义中。此名法华。彼名无量义。无量义经以教理名莲华。法华经以行果名莲华。二经各以二法。何故宽狭不同。答无量义经唯教理。教中唯大乘。理中唯真如。法华经取行果。行中通万行。果中通理智果</a>。又闻教悟理之时。不必行行取果。若行行之时。必因闻教取果。取果之时。必带前三。第五义。无量义经唯教理莲华。法华经通教理行果莲华四法。四法不同。名此宽彼狭也。


    言由此义故等者。别结无量义。彼无量义经。唯以二义故。名无量。一法教也。二义所诠义。成就字义故。


    言彼无量义经云等者。问佛为众生。谈尔许多教法作用。答疏云彼无量等。


    言然今此经虽初等者。别结法华经。即指方便品初智慧及门。


    言后文多以等。即开示悟入名后也。


    言实体上下等。前释名解契秘赜之微诠教也等。


    言后解为善者。意取四法得名句文。名后解善。教行并开敷。现果俱出水名后。


    言法华既尔一乘亦然者。第十六名与法华经同。五重妨难问答如此。十七名中。有宣说一乘。还同法华经一乘。亦合作此五重问答。故言亦然。准此法华一乘。亦合如此。故云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也。


    言第四所依说法等者。解成就名所依。说法随顺威住成就者。此论文倒也。正合云住随顺说法所依威仪成就。纪国云。□他敬畏名威。容止可观为仪。次解威仪体者。一入定。二雨华动地。三众生。此三是随顺如来说法威仪也。


    言住者依心等者。问如何名住。答如来说法为能住。此二种威仪为所住。此解住字。如来说法住此威仪。故名为住。问何名所依。答即是佛自住所依威仪。而说法故。此上解所依字也。问何名随顺。答说法是所随顺。三种威仪为能随顺。未有说法华经。不雨华时。未有不雨华。亦不说法时。此三种威仪。能随顺如来说法。金云。威仪有三。一随顺同证理威仪。入无量义三昧。二随顺古佛威仪。与灯明事同。三随顺众生威仪。下云一心观佛。


    言说无量义经讫等者。辨安坐义。亦云解残经。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此两句经。论家不解。故言残经。说无量义经讫。即是解经中。佛说此经已。明坐意也。此经即指无量义经也。问何故欲说经。先结加趺坐耶。答表拟入定。先结加趺坐也。问入定有何所表。答身处于座。身为能依。座是所依。身处于座。智□深理。方可法谈。故入定也。


    言如说般若等。问为复定说法华经入定。诸经亦尔。答疏如说般若等。般若者。是能断金刚般若也。此经唐三藏于东京译。太宗皇帝贵有疾。问三藏。有何功德不思议。三藏云。有能断金刚经</a>一卷。陛下令翻译此经。有敕宣。依令于东京译。如今金刚经。即无对面念。问何名对面念。答有说。住背面念。面谓生死。定能永弃生死面故。故得名背。婆娑云。面是定境。对是亲瞻。对真如境。同时念敷。明记不忘。虽然正证之时。都无分别。须得念明记。后智方记。问何不言对面定。答邻近为名。其实定同时念敷。明记偏强。所以不说定。但说念也。从定而起。后方说般若。


    言后起方说经者。后解坐相。即是结加趺坐也。问说无量义经时。莫垂足坐不如此。何故说此经已。复言结加。答此经虽不说。准正法华经</a>。说无量义了。别升高胜之座。即是说无量义经时。所坐狭小。后说法华。更别升高座。为声闻说法。表胜上故。所以重明加趺。问何故说无量义。不现威仪。说法华。方有威仪耶。答瑜伽论云。佛为声闻说法有四事。一号胜高座。二现诸威仪。三出声謦咳。四颜色舒悦。


    言坐有二相一降伏等者。因中所作之事。皆顺生死。今成佛已。不顺生死。降彼因中顺生死心。所以左押右。又右者用之先。故因中造恶。先举右手。今日以左押右。故名降伏坐。二者吉祥。以右押左。此方以左为尊。以右为卑。西国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此则以右押左。以尊押卑也。又右者。随顺佛果位中所作善事。名吉祥。如人作事。左则不祥。四十年前。声闻修行。取小乘果。名左。左不祥也。今日回心随顺佛果。菩萨善事。所以将右押左。名为吉祥。问未审此座其相云何。答路云。有说以两足趺加。结置两?上。如龙盘结。故名结加。应为加字重也。有作跏字。不知所从。疏主造疏时。字未足。如今有也。又坐有两重。一蹲坐。二舒脚坐。三怙膝坐。四?跪坐。五垂脚坐。六骆驼坐。僧祇律六群比丘作骆驼坐。诸比丘白佛言。自今已后。令法加趺坐。此中意虽举结加趺坐。意取此坐时。所入定也。嘉祥云。结加趺坐者。为入定之缘。此座不同俗人。又异外道常立。或翘一足。身既不端。心则不正。结加趺坐。是诸佛常坐威仪。表佛身端。即心正。问诸威仪中。皆能修善。何故但说结加。答佛及弟子住威仪而入定故。若行住。速疲劳故。倚卧。便增睡眠。唯结加坐不退也。瑜伽论云。结加趺坐有五因缘。一顺生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长时。不疲倦故。三是不共法。不同外道之所有故。四令见者发信心故。五佛及弟子共许可最胜故。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咸称赞故。正观如是五种因缘。是故应当加趺坐也(上辨安坐义了)。


    言此明依止安处等者。出所依种类也。正是论主解威仪成就。以彼论主科为三段。疏主都引论家三段科文来。每段向下配属经文。三段论文。经一处着总威仪。威仪不一。所以谟科。科所依种类也。论主问云。示现依何等威仪。而说于法。疏主解论家问词云。此明依止安处何等轨仪。而说于法。疏主自答云。依三种法故。


    言今依三种轨仪者。疏主解三种威仪。威仪即法也。论云。一依三昧成就故。疏主配经云入于三昧身心不动是。余二准之也(上疏主科经)。


    言入定证真等者。疏主笔断三段文也。问何要入定。答入定为证真。问何要入定证真。答入定证真。只为起通。问何要起通。答起通为警动。问何须警动。答令众生生渴仰心。故此分三。即是入定雨华地。众生生渴仰心。


    言不唯等者。述古非。以彼威仪成就中加趺坐文。显古人疑。只唤结加趺坐作威仪。余入定雨华众生渴仰心。不是威仪。疏主破云。不唯安座名为威仪也。


    言梵云三摩地等者。释三昧缘由。安国云。禅定诸名不同。总略而言之。不过九种。一名三摩呬多。唐言等引。三摩等义。呬多引义。旧云三摩提也。等引者。唯定非散。通有心无心有漏无漏。此有两师解。初师云。引等故名等引。正在定位。身心安和平等之性名等。只此等心由定力引起。定为能引。身心平等所引。引之等故。名为等引。依士释。二云。所引故。名为等引。谓由定心起来。能析伏惛沉掉举。离高下故。今定心平等。只此等心。能引起定中心身。安和适悦。名为等引。此即定心名等。身心安和适悦名引。等之引故。名为等引。依主释。二者。三摩地。唐云等持。旧云三摩。翻为正定者。讹也。三摩。是等义。也是持义。等谓平等。由离不平等烦恼心故。而得此平等故。名为等持。问若凡夫位中持得不平心。名等持。佛位无此不平等心。如何名等持。答如此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名为等持。通定及散。通漏无漏。唯有心。三者。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旧云三摩?提。唯定非散。通有心无心根本近分。四驮演那。此云静虑。旧云禅也。五质多翳迦阿羯罗。此云心一境性也。质多心义。翳迦云一。阿羯罗境也。多者性也。六奢摩他。唯定唯有心也。七名现法乐住。唯定非散。唯根本。八名心。九名定也。


    言观无相理等者。问此云三昧。是何三昧。答疏云观无等处者。真如理。名之为处。是无量教义所依止处。名之为处。无量之处。名之为处。若解无量义经。释名处解了。今解处亦一字是真如。真如亦名无量。无量即是处。持业释。准瑜伽云。无相三摩地者。不低不昂。违顺境共二相应故。一不思惟一切相故。名为不低。二不思惟无相境界故。名为不昂也。


    言论解一依等者。标三昧成就也。论主问云。世尊于何等威仪。而说于法。答依三昧威仪也。问何名三种。答一依入定。二动地雨华。三众生渴仰。问三中后两段威仪可然。未审世尊那伽常在定。何要入定。答论有二解。一者。成就自在力。二者。离一切障随自在力。


    言一者成就自在等者。论初解也。问论中两解何别。答初约德明自在。后约障明自在。是二差别。论云。自在力者有三。一者。只定便是自在力。同时定心起来。令一聚心心所法。专住一境。因兹便有决择智生。名为定自在力。二者。由定同明起。得根本智内证真如。名证自在力也。三者。由定同时起。得后得智。为众生说。说亦自在。名说自在力。由成就得三种自在力。身心不动。故离分别计度忧喜等境。皆不能动也。设使金刚神。以金刚杵。奋威悬击。皮肉不伤。假使劫烧。亦不能损。如再生尊者。林中坐禅。牧童见谓之灭度。积聚此薪。荼毗供养。火灭出定。身毛不伤(上引论文)。


    言谓若不入三昧等者。疏主解也。问何要事须入定。答疏云谓若等。问何名分别动摇。答心有分别。身有动摇。二者。心有分别。心有动摇。若顺情境到。心与喜受相应。身带悦泽光润。违情境到来。心与忧受相应。身带憔悴枯槁也。


    言今入三昧等者。今若入定。身心俱不动。故世尊欲说此经。还须先入定身心不动。于证及说。得自在故。故入三昧也。


    言二者离一切等者。论第二义。十一个字。是论文也。


    言谓入三昧离诸等者。疏主解也。一切烦恼。皆是定障。就胜而说。下劣受变惛沉掉举顺逆差别。一者顺障。谓惛沈。二者逆障。谓掉举。今入定离诸定障。令入三昧观无相理。起根本智。内证自在。由智慧力。外为众生说法。慧得自在。名得自在力。同时离定障。定得自在。故言离一切障随自在力。上依论双标二义也。


    言论次别释者。论主重释前二义也。


    言随顺众生不见等者对治道者。定慧两法及菩提分法。总是对治道也。若作觅字。错也。正合作不见二字。传写人相连书之。成觅字也。论云。不能任运见对治道。明知作不见为正也。对治之法。莫过定慧。及三十七菩提分法。总是能对治法也。所对治是法执烦恼。如来入定随顺众生。从定起慧。摄取菩提分法故。摄取者。证会义。交众生证会。取三十七菩提分法。一则对治定障。二为成佛之因。上论文。


    言释初自在力等者。疏主解也。凡夫事须加功用行。不能任运而得也。


    言今佛亦尔者。诸佛菩萨任运。而得名自在(解初自在力也)。


    言二为对治无始等者。论主解。随自在力也。


    言释随自在力等者。疏主解。随自在力也。谓定能起慧。本后二智。内证外说。故名为力。随彼定力。断得定障。随彼慧力。对治坚执烦恼。名随自在力。


    言坚执烦恼谓分别等者。有坚执烦恼。于烦恼上。有分别动摇。由心有分别。身动摇。即是见好生喜。见恶生忧。因兹便有是非心起。是非心起。自是他非。因此是者生爱。非者生嗔。便能发业。招后苦果也。如是轮回。被众苦缚。尽未来际。沉沦</a>恶道。无有尽期。推功归本。皆是众生本来起坚执烦恼。分别动摇也。


    言今为治此分别等者。故入三昧离坚执。或分别动摇。故佛世尊示现入定也。


    言论又解云等者。解器世间也。故佛知自身上三世事。及知他人身上三世事。据实。亦合道未来。论家文略也。


    言示相故也者。问佛何故入定。断定障耶。答疏云示相也。不是实入定也。


    言问佛无不定心行住等者。问意佛无不定心。那伽常在定。尚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若尔事须加功用行耶。如来但任运起身说法。何须入定耶。下有十义答也。


    言一入出随缘等者。入则静。出动。出利物。即是说法。化主入利物。则是动世界。或出动是说法。入静即是众生见佛入定。亦是入利物也。


    言二若不入定等者。定为瑞本。若不入定而现瑞者。恐有人言非佛现也。意令知法妙而生尊重。是佛现之也。


    言三欲说法时等者。若不入定。争知鹙子是上根法说。中根喻说。下根宿世因缘。


    言四显法殊胜等。若不入定说法。恐人生容易心。显佛说法。事须先证而说。令生尊重。佛欲说之。尚须入定。将知此法极是甚深也。


    言五显慧必由等者。欲得起慧。事须证理。欲得证理。事须修定。又显指后得智证理。指根本智后得说法。根本智证理。必由入定方能起之师范。后学令向。后一切众生定慧双也。


    言六示定慧等。二乘唯得四禅八解脱等。唯是定满。未断所知障。不得慧满。又云。佛示定慧满。若不定满。则定门不彰。若不说法。则慧义不显。


    言七者为末等者。为将来作说法摸轨。佛欲说法。尚入定静心。况于余人。轻尔辄说。


    言八示善思惟等者。金云。不同余人。要假咨问。若能入定思惟。即能解故。故是聪明。摄云。不思而说。说多疏谬。思而方陈。陈乃审谛。审谛无过故。是聪明之相。如夫子入大庙。每事皆问。亦如问马足数乃方对。瑜伽云。有三聪慧。一于善受行。二于善决定。三于善坚固。名聪睿也。


    言九入定现瑞等者。有三解。一云。弥勒四众各有三问。弥勒三问者。一问放光。今者世尊现神变相。次问入定。今佛世尊入于三昧。后问雨华动地。现希有事等。二者。四众三问者。一问放光。二问雨华。三问动地。众生不知佛入定。故不同也。三者。弥勒问四众问。为二答。则文殊二问一答。名三问答也。


    言十显示三密等者。意密等者。意密即是意业教诫轮。放光身密。即是身业神通轮。说法语密。即是悟业记心轮。古人多取语业。名教诫轮。意业名记心轮。乍观似通。理即不然也。先由意业。思择观察众生。然后救度。所以意业名教诫轮。先由观他人心。然后说法。以语说法。属记心轮也。


    言偈曰随瑞审妙等者。勒偈备忘也。随是入出随缘。瑞是放光。现诸瑞故。审根故。余准知。


    言问将说法华等者。问意如来何不但说法。宁要入定耶。又定中何不入法华三昧。入无量义三昧耶。


    言答即如将说般若等者。例同此经也。问为复唯说法华要入之。诸经亦尔。答如说般若。亦先入定。不唯此经。说般若时亦入定。不言入金刚定。今说法华。何要言入法华三昧也。


    言法华体即无量义等者。理体无二。问夫说法华。即合入法华三昧。何故入无量义定耶。答缘法华三昧与无量义三昧不别。若依四禅定。观着出生真如理。名无量义处三昧。若依四禅定。观着出水真如。即名法华三昧。二经俱是真如。所以不别也。


    言无量义经为菩萨说等者。对根名异答。无量义经对菩萨说。但名无量义。法华对声闻说。但名法华。


    言无量义经谈体等者。体用相增答。问二经俱以真如为体。有何差别。答疏言无量义经等。且无量义谈体。能生教理。真如之体得名无量义。法华经约真如之上。有能出二乘法执浊水功能。名为法华。二经俱以真如为体。故将法华。且入无量义处三昧也。


    言下文有悟等者。指陈随胜答。问若无量义经为菩萨说。法华经为声闻说。何故下文为华德菩萨。说法华三昧。不说无量义三昧耶。答疏言但是随机济等。意导随根不同。宜闻无量义经名目发心。便与说无量义名字。宜闻法华发心。说法华也。


    言又教理行果等者。明宽狭有殊也。问体既无差。何故分于二经。答疏言又教理等。意言无量义。唯是教理。法华通教理行果等四。如前者。此间还合有五重问答也。


    言又先观察等者。证理推功答所以入无量义处三昧观理。后方说因果功能法华。故从无量义定出。说法华经也。


    言今此雨华者。经云是时等。嘉祥问云何入无量三昧已。现三种瑞。谓雨华动地放光。答今将明尽理之法。故有三种极大之理。天为其大雨华。地为其大动地。佛为其大放光。以表法不可思议。故现三种也。安国云。雨华故。世界所以严净。地动故。众生所以调柔方可化。以佛慧住。经之理之所感精变。天地不隐其瑞。地不吝其动。问如来说此法华经。即应便说。何须雨华动地耶。答正是四众堪闻一乘时。既有非常之瑞。必有非常之法。便感诸天供养。所以天雨四华。天雨四华。与法华经。为瑞相也。亦表三世诸佛同说一乘。三根众生同归不二。故现三瑞也。是时者。入定时也。天雨者。涉云。忉利天人游天园中。华向下散。名雨天华也。今此解。皆是如来神力也。动地雨华。一切皆向如来身上说。不得向天人身上地神身上说。问若不约天人身上说。如何天雨华。答从上而下。似天降下。故言天雨也。


    言曼陀罗等者。问何名适意。答疏解云。见者心境。适悦人心。故名适意也。摩诃者大也。适意大悦人身心也。


    言曼殊沙者此云柔等者。有二义。一体柔耎。故立其名。如言耎草。二云。此华能令见者身心柔耎。离刚强三业。矿者古猛反。金璞也。分粗弊三业不调柔。喻如金旷也。摩诃云大。大柔软华。表佛言调柔软悦可众心。经云。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又云。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又云。若人善软心。所雨之华。见者身心柔软。佛说法华经。闻者离刚强矿三业。故四十年前。声闻坚执刚强。无人共他语得。今闻法华经。知二乘果不究竟。故便舍二乘果。回心向大。除彼法执。云乃心性柔软。有此所以。说柔软华也。问此四华作何颜色。答曼陀罗其色似赤而黄。如绿而红。曼殊沙者。其色鲜白。无能为喻。今时雨者。多是白华。有所表矣。如白莲华白毫等。路云。问涅槃何故列适意等四华已。复言曼陀等。答即翻译谬也。


    言欲明法悦心者。结曼陀罗等大小二华。调三业者。结曼殊沙等大小二华。亦云。雨四华之意。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又云。心怀大欢喜。身意泰然。快得安稳皆法悦人心也。


    言芋音者。一切神通力。雨华动地□事。皆约佛神力说。若约能名芋。约所名雨。众生见华从上来。故名雨也。


    言华有五德等者。一掩臭恶。庭前华始吐。臭恶早蠲除。会下暂闻经。即能摧障垢。经云。我今复疑悔。又云。疑悔永已尽。又云。若有净心敬信。不生疑惑者等。


    言二严净国土等者。天华若降了。国界自端严。身若暂闻经。万善皆增长。即是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二十五位得益。又云。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法师功德品云云)。


    言三敷荣见等者。华若不开则已。开敷必见莲台。教法不说则已。说则必显其理。华若现敷荣。必能见莲药。如来说妙法。决定悟一乘也。


    言四先花后果者。树若华发。当知果不虚。众生悟一乘。必证菩提果。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问何不当日下果子。答若雨果子不雨华。应可不行因而得果。


    言五香气远腾等者。此华不唯能结果。抑亦香气远腾。所以顺风香气远。闻者必劝忻。名声遍十方。闻者皆归仰。经云。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又云。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过此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有国。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释迦牟尼等。


    言唯雨此非余者。表闻此经发心劝悦。雨初二华意也。离执二乘硬强心故。出后二华。意四十年前执着心名硬强。今日回心名舍硬强心。故名雨。此非余也。


    言又将开一乘等者。五者无增减也。亦云。明四华雨之所以。谟云。此则疏主以义推之。非不如是。未必即尔。如火宅颂。亦作如是进退解之。一乘之中。法有四种。故雨四华。不多不少。此上显实。


    言亦开示二乘者。开权之中。教理行果有四。故雨四华。且大乘有四。经云。曼陀罗华况教。摩诃曼陀罗况理。曼殊沙华况行。摩诃曼殊沙华况果。又小乘亦尔。曼陀罗华配小乘教。摩诃曼陀罗华配小乘理。曼殊沙华配小乘行。摩诃曼殊沙华配小乘果。


    言亦为度四生等者。已下十三重。俱是疏主进退。以义安之也。胎卵湿化。此约具缘多少。从宽至狭。配卵生。具四缘。一胎藏。二卵?。三湿润。四因业。前三增上缘。后一因缘。缘胎具三缘。除卵?。湿二缘。除胎藏卵?。化依一缘。除湿润。唯有业慧也。


    言兴四念者。观身不净。除净倒。观受是苦。除乐倒。观心无常。除常倒。观法无我。除我倒。如次能作常乐我净。四德之因名。名四念住。问何不言慧。而言念住。答积念能引定。此心无始时来。如猿猴。禁制不得。佛交修四念处</a>观。先由于念明记。能住于心。专住一境。是念功德。德引于定。定能引慧。从初缘说。名四念处。不言余法。以邻近为名也。


    言修四正勤者。古译云四正勤。新云四正断。于此四中。精进起用。能正断故。名为断。谟云。外道亦云有修断。错行乱学。不名正断也。一未生恶法修断断。下一个断字。是能断精进心。上一个断字。是未生恶法。恐未生恶法生来。事须修精进心。防不交生起。三业与精进心相应。初夜后夜学悟瑜伽。恶法无容生起。恶法是所断。精进为能断。能断所断。故名断断。如设堤塘。二者。已生恶法修律仪断也。杀盗淫妄名恶。欲拟断斯法。事须修能断律仪。律仪即合掌礼拜。披陈忏悔。此名律仪。为能断。已生恶法修律仪。律仪即断。若约所断恶法。律仪之断。如断蛇头。精进能断恶。能断说名断恶法。能断善恶法。亦名断。三者。未生善法修修习断。善法未生。修习交生。还是三业精进。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恭敬。善法是所修习。精进为能修习。能修习即断。持业释。犹如钻火。四者已生善法。修防护断。善法虽然已生。若不着精进防护。被他懈怠起来。损却善法。善法是所防护。精进为能防护。能防护即断。持业释。如溉灌陆。


    言获四神足者。神谓神通。足者因义。因能得果。因得足名也。欲勤心观四法为因。感得神通为果。名四神足。一欲以希望为性。拟修神足须得欲。然后修之勤。勤即精进。心者果去世中劣定。定是心学。定得心名。由曾修劣定。熏得种子。由曾修皮定。方始今生能修定也。观即是慧也。此有二解。第一欲勤观为因。神者定也。神定神变自在。禅定者名神。欲勤心观为因。神之一字是果。欲勤心观为因。修得四禅定为果。四禅因。足有四。名四神足。第二云。欲勤心观为因。起得四禅定为因。起得神通为果。此第二解恰似欲勤心观。一重因上。感得四禅定等神通四重果也。


    言行四法迹者。迹者因义。因得迹名。四法者。无贪无嗔正念正定。四法与三学为迹。对法第十六云。无贪无嗔为戒学迹。由因贪嗔为门。毁犯戒学故。所以无贪无嗔为戒学迹也。正念为定学迹。由念于境明记不忘。然后定生。能令专住一境。故念与定学为迹。正念与慧学为迹。由定令心专住一境。因慈便有决择智生。故定为学迹也。


    言证四谛理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苦空无常无我等。十六行相(如下辨)。


    言截四流者。漂人天趣。溺三恶道。令不出离。如世瀑流。漂草溺鱼浮向上。名浮漂。龟鱼沈向下名溺。即四瀑流也。路云。依大乘解。一欲界四谛。每谛下十烦恼中除五见。为见流。又除一无明流。唯有四个惑。谓贪嗔慢疑。四谛各四。成十六惑也。修道之中。三个贪嗔慢。除无明并身边二见。见修合说。总有十九惑。并忿等二十。成三十九。为欲流体。虽所发业及所得果。亦是欲流。非根本故。非能故。不取为体。或相从说。亦是流法也。二者有流。谓上二界。各四谛下有三惑。谓贪慢疑。二界四谛总有二十四。并修道每界有二。谓贪慢。二界合有四惑。见修合说。总有二十八。并上二界憍色谄诳共四。各有八大随。计四十八。为有流体。问彼界烦恼不能发业招于当果。应非瀑流。答上界诸烦恼。虽非发业。以能润故。亦名流布。三见流者。三界见修合说。总六十六。为见流体。四无明流者。三界见修。合有十五个无明。为无明流体。上来依路府抄。兼取随烦恼为流体。有解不取随烦恼为流体。若据漏义。总得名流。若据漂溺。有情不出三界。随惑向上无此流义。事须是发业润生。烦恼随惑。无此功能。故不取也。


    言断四系者。系是缚义。身者定也。由被四法系缚不得禅定。名系。一贪欲身系。由有贪欲。求种种财。为散乱因。不得上界定。名之为系。二嗔恚身系。由有嗔恚。而兴斗诤。为散乱因。能障于定。名之为系。三戒禁取身系。执戒禁修。苦乐行为散因。能障于定。名为身系。四见取身系。由有此系。颠倒推求。自是非他。为散乱因。能障于定。名为身系。初二在家起。后二出家外道。


    言去四轭者。轭者缚义。如牛被轭。不得解脱。大论十九云。一染污寻伺轭。二不染污寻伺轭。三喜乐系缚轭。四一切色想轭。由此异生虽至有顶。而被四轭所系缚故。于彼下地。还复受生。辨云。依初禅定。能离初轭。依第二定。能离第二轭。依三四二定。离第三轭。依四无色定。离第四轭。


    言得四妙智者。即大圆镜智。妙平二智。成所作智。初三通本后。第四唯后得也。


    言如悟四涅槃者。如下说。


    言证四德者。即常乐我净。是涅槃德。谟云。表义有十三重。此则疏主以义推之。若准道理。非不如是实有此理。若准拟。决定合他经意。未必则尔。如下火宅品颂疏意也。


    言散佛以申供养等者。释经余句也。问何要将华散佛身上。答以表佛身供养。问一华散佛即得。何要四华。答四华到佛身。表佛前来十三重四事已周。四华到众生身上。亦劝众生当来成佛。成此十三重四事四华。


    经言普佛世界等者。二义解普。一云。只动三千界普。普动。二者。放光照万八千。动地亦等。故言普动。


    言释迦所王三千等者。明动境。释迦所王。不越三千。名佛世界。此皆普动也。问灵山说经只是小化身。王一四洲。如何言三千界耶。答一云。言三千界者。依大化身说。约二乘回心已后。入大乘位。当得见大化身也。二者。释迦所往只是一四洲。以彼一四洲小化身佛。是大化身上分出来。举胜摄劣身。所以举大化身所王境。故言三千界。三者。只此四洲是化。大化身所王。三千界中所管。举其全数故。言长安城中住。不是总占得他长安城。但是所住宅子。长安城中住也。


    言此动处也者。此上解佛放光照一万八千世界动地。唯在娑婆。


    言下颂中言等者。问疏主何以知唯动娑婆。不动余界。答疏主之我体。向下颂中经意。经云。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故知唯动释迦所王世界。非一万八千世界。


    言或此普动与等者。问疏主何故作此第二解。答疏主体向下经意。故作第二解。经云。一切诸佛土即时大振动。既言一切。故作第二解云。放光与动地等。立理云不尔。放光乃宽。动地乃狭。


    言下文据近等者。问既言放光与动界等。如何言而此世界六种振动。答疏云下文据等。下文据近不说远。显化此界有舍权就实故。下言而此世界者。且据此界有舍权就实。要警觉声闻。且作是说。且局近处说。其实普动也。


    言若依初解等者。重正当前义也。问光中世界既有权实。何故不动。答他方世界不动有二义。一根未熟故不动。二设有根熟。彼界自有佛教化。不开此界佛事。所以不动(解普佛世界了)。


    言振动也者。经言六种振动。初动相。次动因。且动相者。一动地者。不安之相。表二乘是权。振击二乘法执坚执之心。执二乘为极。不肯回心。今世尊振动世界。表二乘非究竟也。二动地者。希奇之相。表思渴闻法也。


    言长阿含说六时等者。六时动中。转法轮时。不是唯约鹿菀说。一切说法时。总名转法轮时。


    言二六方动大等者。忽然东头高西头下。如廗上翻谷。名东涌西没。西头高东头下。名西涌东没。涌起也。南北亦尔。中涌边没者。中心高四方下。名中涌边没。如??上下也。若中没边涌。如水池里石颗打波。四向去名边也。中没者。铸子泻油。四面中心下。又三。约人说。西涌东没者。妙音普贤从东方来。名东没。至灵山会。名西涌。此间闻经了。却回去。名西没。到东方名东涌。南涌北没者。文殊与弥勒问答了。从此往娑竭罗龙宫去。名北没。到彼处名南涌也。龙女从海发来。名南没。到此间名中涌。此间事了却去。名中没。中涌边没者。十方分身从本国来。名边没。到此间名中涌。此间事了却去。名中没。到彼处名边没也。


    言今或是此者。意言此佛欲说此经时。地六震动。或是此大般若中六方动。名六动也。


    言三六相动等者。标六相也。


    言摇飏不安等者。释六相。飏者。风吹云飞也。鳞垄等者。鳞谓鱼鳞。垄是新耕地。凹凸垄中。鳞垄相似。凹凸。即是高下不平之貌也。


    言或六方等者。问何名涌。答六方出没为涌。即前来佛菩萨也。


    言隐隐有声者。问何名振。答隐隐有声。如雷起。威惧之义。如立春地下即有雷声。人自不知。野鸡即知。闻便警觉作声也。


    言旧云自下等者。问何名击。答古解。自下升高起作一堆土。平地生骨地也。今云。有所扣打名击。扣音如打物相似。名相似也。


    言砰磕发响等者。问何名吼。答砰磕等。砰音(普耕反)磕音(口问反)并雷声亦名声。


    言旧云令生觉悟者。问何名爆。答旧云。令生觉悟。见外边地动。知身无常也。今云。出声惊异为爆。忽然作霹雳发。故相似也。问六相有何差别。答动者。平安之相。涌者。高下之相。振者声小而长。击者。声小而促。吼者。声大复长。爆者。则声大而促。是差别也。


    言但尔小动名动等者。问如何名动。答初动一字但名动。次动大地名等极动。涌等极涌。振等震等极震。击等击等极击。吼等吼等极吼。爆声次大。等极爆声最大。举初摄后。故言余五相皆准知也。


    言今此举总等者。问既有十八动相。如何大般若但说六相动也。答疏言今此举总等。谟云。经中六动两字。有二总义。一则总前三种六相。二则总十八相。


    言唯是十八变中者。即十八变中第一震动也。


    言胜思惟梵天等者。动因。问世尊起六种震动。有何所以。答疏云。胜思惟梵天经论。为句读也。菩萨造论解胜思惟梵天经。经与论是一处也。若别读。即自诸余论也。以具七因故。振动世界也。此经有四卷也。


    言一警怖等者。令知佛出说法。令相怕怖。不被违害佛故。


    言三令放逸等者。外边大地尚自有动摇。况此身岂得常耶。放逸尘境。当便沈论。能生觉心。息诸苦缚。故有颂言。宁使现在于财位。远离恶趣及恶行。勿使富贵乱诸根。令感当来诸苦器也。


    言四令念法相者。安国云。观此动欲令众生思念。世尊将说何法。金云。令诸众生。见地动已。作念云。一切法皆悉迁谢。大地尚尔。何况余物。令念苦空无常也。


    言五令观说处者。摄释云。二说。二云。处者法也。今见地动。即知诸佛欲说余法。二云。处谓处所。见地动已。思念如来何处说法。后解为正。若准前解。与念法相不别也。


    言六成就者。相云。如声闻。三生已来是根熟者。见闻地动。便得初果等解脱。


    言七令随顺问正义等者。如来心中欲拟说一乘。为所随顺。弥勒问四众问。为能随顺。问正义者。今佛世尊欲说何法。问正义故。如风靡草。化人从己故。谟云。如来心中拟说一乘。故现此瑞。弥勒遂问。文殊答等。名为随顺也。


    言此众生世间者。不是依人数。但取众生身中渴仰之心也。


    言邬彼近等者。邬波迦三字男女皆同。索与斯字便别。索是雄重声。斯是雌声。轻清声。男女遂别也。


    言以诸男女等者。问此诸男女二众俗。具何德能。有何所以。名近事男女等。答疏云。以诸男女等。即五戒是也。有抄配成就五戒男。堪可亲近比丘。成就五戒女。堪可亲近比丘尼。不要作如是配。若不成就五戒。即不得。既成就五戒。何妨二众总通。问经会既有菩萨。如何不说菩萨。答以菩萨现身教化众生。不离四众。摄得菩萨。云必在四众。四众不必在菩萨中。故不说菩萨也。经云。天龙者。有解天上龙名龙。此解非也。天与龙别。天众龙众。前解讫。


    言夜叉者。其身赤色。虽无翅羽。而能飞空。有有大神变。作大音声。故名勇健。亦有翻为天使。诸天使故。纪国翻为轻捷鬼。亦云天狗。正法念经云。夜叉性好热血。每上妙高山。瞻望何处兵战。未得食中间。因此长嘘叹息。气上天为帚星。亦云彗星。亦云搀抢星也。天上有星。必有兵甲之事也。在须弥山第三层住。


    言摄地行类者。罗刹是地行类。今经中只言夜叉。不言罗刹。罗刹向夜叉中摄。夜叉飞空。罗刹地行。向夜叉中摄也。金问因修何业。生罗刹中。答法炬陀罗尼经云。违拒师教。生夜叉中。口说不行。疾他名利。生罗刹中。以类同故。摄得罗刹也。


    言彼皆讹者。空言夜叉罗刹。名皆讹也。


    言大蟒田蚊等者。蟒字(鱼朗反)蛇也。尔雅</a>云。蟒王蛇蚊字(切无)大虾蟆也。问蚊有脚。如何言腹行。答曰。有脚腹着地。总名腹行。


    言余如前说者。今言</a>人即四众。非人即八部。八部多变为人。而来听法。故言非人也。指前解说。此间更不说。故言如前也。


    言转轮圣王有四等者。解二王也。经云。及诸小王转轮圣王。小王是粟散王。粟者是喻。散者多也。小王数多。犹如散粟(前来列众处解了)。次轮王。轮王有四。仁王经</a>两行偈明五忍法门。初一行偈忍方便。邻十信。后一偈明伏忍。在三贤位。颂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者。此解仁王经第一行偈中。上二句。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者。发大心者。四弘誓愿心。一烦恼无边誓愿断。所断大故。众生无边誓愿度。所度大故。法门无尽誓愿学。所学大故。无上佛道誓愿成。所成大故。故名为大。所求所度既名为大。能求能度之心。故名发大心。三界生死。十二有支。轮转众生名轮。漂溺义边名海。若回心渐悟菩萨。至此位中。名长别。顿悟菩萨至此位之中。发心将别。故名别也(解上二句了)。


    言中下品善粟散等者。解次二句经。此位之中菩萨。修行十善。有三品。上品十善为铁轮王。南阎浮提。感得铁轮二百五十辐。住在顶上。当州内不宾者。将兵烈阵。交锋得胜。便更无损害。降得将来。交行十善。更不敢起恶心。从人寿百岁时已上。至千岁已来。有此王也。中下品善感粟散王也。就中下品十善之中。十六大国王。此唐国王。中品十善感也。若回鹘土番王。下品十善感(第一行了)。


    言习种铜轮二天等者。彼仁王经中。十信摄入十住。四加行位摄入十回向。唯有十住十行回向。此前三十心名伏忍。二信忍在初二三地。三顺忍四五六地。四无生忍七八九地。五寂灭。前四各三品。第五唯二品。下品第十地菩萨等觉位菩萨。上品是佛位也。偈云习种铜轮二天下者。金云。谓十住菩萨作铜轮王。王东州南州。此位菩萨修下品忍。渐伏见道烦恼。住十住位。感得铜轮五百辐。住王顶上。东州南州有不宾者。一降已后。更不起逆心。劝行十善。从千岁已上。至四万岁已来。有此王出也。偈云银轮三天姓种性者。谓十行位。渐伏见道烦恼。修中品伏忍。作银轮王。王东南西三州。感得银轮七百五十轮。住王顶上。三州人有不宾者。遣使传语便伏。已后更不起恶心。劝行十善。从一万岁已上。至六万岁时。此王出现。性种性菩萨作银轮王也。偈云道种坚德转轮王者。问何名道种性。答道无漏圣道。问道种性在何位。答此在十回向位。近后主圣道。感圣道之因。名道种性。作金轮王。王四天下。感一金轮。纯金所成。而有千辐。住王顶上。四天下四州。各有八万四千小国。望风顺化。无有不宾伏者。各持宝物。而来请王。各请向本国行化。从人寿六万岁。至八万岁已来。有此王出。圣德坚固。名坚德也。圣教说。唯金轮王具相好。余者不尔。


    言七宝金光等者。路云。准彼经说。唯金轮王具七宝。余三无也。一者女宝。王夫人身中。常出无价栴檀之香。口中常出优钵罗华香。身触细耎。如迦陵伽鸟。若有触此鸟者。得远离疲乏饥渴忧愁苦恼。彼之轮王夫人亦尔。若见若触。皆受快乐。寒时身温。热凉冷。一切男子见此女者。心善分别。如母姊妹。而有五种功德相应。一顺夫意。二多生男子。三种姓不劣。喜乐好绝。不生妒心。四夫共余女娱乐之时。不生嫉妒。五所生男子皆悉勇健。人中第一。能坏他军。与转轮王种姓相。问何以业招。答离嗔善业势力感故。二者珠。此有八德。一于夜暗中作善。光明满百由旬。若于昼时日热。能放冷光明等。二若行旷野。能令多有八味相应清净水。除一切渴。三若轮王忆念水时。随王意流出。四具八楞。一一楞中有青黄赤白紫颇梨等光。五能令五百由旬内人。皆离病恼。心行正直。六能令恶龙不降恶雨。七于矌野处。能令地树木泉池莲华青蕖软草。八能于令人无撗死。无不尽寿。能令畜生不相食啖。不相憎嫉(珠八般)三轮宝者。具有五德。一具足千辐轮。其体皆阎浮檀金。广五百由旬。如第二日。二行无障碍。乘空而去。一日能行百千由旬。三随王忆念。于彼彼处。非空而往。四若有不顺之者。能令降伏。五无能为敌。若王王等。见即归心。四象宝者。调顺第一。支案地。所谓四足尾根牙等。若有如是七相具足。胜余弱一千倍力。三处能斗。水陆飞空。于一日中。绕阎浮提。能行三匝。彼性调顺。以一缕线。系咽牵行。轮王乘之。随意即至。小儿见者不怖心。若斗战时。甚能勇恶。五马宝者。色如白鹅。普身皆有天旋等相。以为庄严。于一日中。绕阎浮提。能行三匝。而身不乏。六主兵臣宝者。随王忆念。而知主意。所为所作。皆能成办。利益一切世间众生。犹如父母。七主藏臣宝者。即是主藏大臣大富长者。能以金宝因陀罗青色宝珠种种诸宝。于一切坑涧深山幽谷不平之处。皆令填满。不待王敕。宝终不尽。何况金银等。当知转轮圣王具足如是七宝用故。皆是十善中。一离嗔所感也。又有相似七宝。一者釰宝。二者皮宝。三者床宝。五者殿宝。六者衣宝。七者履宝。具釰宝者。若有国土。起拒逆心。如是釰宝。疾走而去。不害于人。见则降伏。二皮宝者。出于海中。适人得之。以奉轮。广五由旬。长十由旬。海龙王皮也。雨中不烂。风不能动。火不能烧。寒时能温。热时能冷。随王军众之所将行。能为屋舍。悉能容受。王并军众。一一隔别。妻妇不离。各不相见。其色鲜白。如日光明。三床宝者。柔而细滑。坐则凹。起则还平。若坐彼床。心念欲等即能离欲。诸有妇女。虽复于王极生染心。见此床宝。心则无染。四林宝</a>者。若王忆念游彼林中。出生华果。赊居尼鸟。莲华池流。于彼济口。天乐彩女。亦来集会。五殿宝者。王在殿中。夜偃卧时。欲见星月者。则有星月。于其中现。见已眼乐。为之是珠眼安乐睡。睡已善梦。见妙乐事。寒时有温风所吹。热时则有凉冷触乐。六衣宝者。缕成密致。第一柔软。无垢所污。王若着时。无其寒热饥渴。消疲倦乏极。火不能烧。刀不能割。七履宝。王若着时。水行若陆。百由旬亦能行去。不损威仪。而身不乏。如是轮王具足七宝。复有如是相似七宝。随心受用。何业所招。答离嗔善业之所招感也。


    言此与余经三种性别者。余经无三种性。只有二种性。应合道此经三种性与余经别。仁王有三性。余经立二性也。余经即是善戒经也。地持瑜伽唯识等经论也。善戒经第一云。菩萨有二。一本性。二客性。瑜伽唯识摄论皆言。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皆与仁王经有异。问何以故。答善戒经等。据法尔无漏种子。后因修习增长。并新所熏种子。亦名习种姓。此乃性种姓于先。习种性在后也。仁王经中不约本性种说。但说新熏进趣修行。初习名习。习已不退。名性种姓。转更增胜。名道种性。此乃则习种于先。性种在后也。


    言亦与十地经</a>等者。只是配位不同。仁王经中。有十四王。地前为四轮王。十地菩萨为欲界六天王。乃色界四禅王。从下向上。次第配之。各为一王也。十地经将十地菩萨。作轮王来。名金轮。位异也。且依仁王经配者。初地菩萨为四天王。二地菩萨忉利王。三地菩萨作夜摩王。四地菩萨作兜率王。五地菩萨作化乐王。六地菩萨作化王。七地菩萨作初禅王。八地菩萨作二禅王。九地菩萨作三禅王。十地菩萨作四禅王(上二王配了)。十地经配者。初地菩萨为阎浮王。即铁轮王。二地菩萨为金轮王。三地菩萨忉利王。四地菩萨夜摩王。五地菩萨兜率王。六地菩萨化乐王。七地菩萨他化王。八地菩萨初禅王。九地菩萨二禅王。十地菩萨四禅王。此依十地经配。不作东西二州王者。路云。以偏僻故。又有说。愿力异故。初地菩萨愿力劣。作他东西二州王。不得唯作南州王。乃至到二地菩萨愿力胜。不东西二州。便作北州王。如新受戒了。师僧未合作典直。且作维那。后三年五岁作事。识其高下。不作典直。便作上座也。若言偏僻。唯约此方说。若西国以东为上。南北亦是偏僻也。不作四天王。天以臣佐无主故。不作三禅王者。乐胜故。问何故二经配属不同。答轮王有二。一凡夫。二圣者。仁王经通内凡。作轮王故。配四十心位也。十地经唯约圣轮王说故。配十地菩萨。或仁王通</a>业报。十地约愿力也。问云菩萨所求妙觉。复须谦己利人。何得多劫为轮王。增其我慢。答权生胜位。引余智者。令其发心。利益既多。故无过也。


    言应会释者。一句通上三种姓殊也。


    言睹神变之希等者。路云。睹天华之悦目。觉地动以惊心。合斯二种威仪。总名睹神变之希奇得未曾有也。


    言发胜心等者。谟云。根法扶。如二掌合。


    言澄情寂等者。表无他念。更不异缘。名一心也。


    言冀发金言等者。冀者希望也。金言者。如来金口所出言教。名为金言。或一乘可重如金也。


    言第五依止说因等者。如来说法为能依止。众生心为所依止。如来说法是果。众生渴仰心为因。


    言论有二释者。问以何法为说因。答论有二释。一取众生渴仰心。为说因。二取放光为说因。是疏主取论意标。准论文意。合有二释。非正论文也。


    言一云彼诸大众等者。是论主解说因也。彼论大众者。即是灵山会上十五类大众也。


    言现见异相不可等者。即是雨华动地。放光照境。所睹合为异相。不可思议事者。正是能生渴仰心。问何名渴仰心。答既现瑞相。已后便作念。如来应为我说何法。渴仰欲闻。生希有心。正取渴仰心。为说因。


    言是故放大光等者。论主自结异相也。种种事者。即光中七事也。


    言夫佛说法等者。疏主第一解论意也。即是所说果也。生发希渴之心。名为说因。即是说法因也。


    言此明说法所依止因者。都结也。如来说法为能依止。放光众生渴仰心为所依止。众生渴仰心为因。如来说法为果(上疏主解说因)。


    言放光远照等者。放光远照牒前照境也。异相二字牒前所见七事。七事与众生渴仰心为因。


    言大众睹光等者。即是灵山上众生见万八千界光中七事也。遂兴正念者。即是如来为我等说何法也。


    言是故放光能生等者。疏主法。第一解也。


    言二云先示现等者。疏言等者。雨华合名说因。想名先现。外事正宗前故。名之为先。问何故第二解通前动地雨华。答以论中前解。唯取能生众生偈仰心为因。今此第二解通取雨华动地。为说因。并是外现神变事故。故等字之中。不等入定。入定非外事。


    言后示现等者。金云。法门即是放光名此法门。先因动地。后放神光。对前动地故。放光为此法门也。此说非也。但取向下方便品正说一乘开示悟入之处。名为法门。通内证及外说故。故中论有中字也。


    言内证深密法故者。即是佛内证成就。得菩提涅槃二种法故。亦名授记经也。


    言所以先现神外事者。疏主解也。此论法。是一乘教法。乃由内证。此从外向内解也。问先示现神通外事。有何意。答欲拟外为众生说法华经。问因何事意。便为众生。说法华经。答只缘内证深密故。


    言又由内证深等者。此第二解。从内向外解也。所以内现神变向外也。问外现神变有何意。答欲拟为众生。说所之法。说所之法即是一乘法华也(上来总标外事了)。


    言虽先雨华动地等者。次下别因放光。亦表通难。前来从外向内。外总兼雨华动地。此下正是疏主重料简。唯取放光也。问何故疏主前来总取。此间又简。答疏主意。若论主得众生渴仰心雨华动地。不妨总有此能。若取为第五说因成就。放光偏胜也。希奇等者。更甚前雨华动地。虽是一事。此之放光。远至他土一万八千。所见七事。此会一一皆见。是希奇也。


    言一放光者。静法师云。将然智炬。光曜其身。所舒玉彩于眉间。现希奇于城外。众生睹而渴仰。如来由此说经。故取放光。为说因也。放光有二义。一展眉间毫毛着。名放。二毛头出光。任运遍三千。收即常光一寻。展即弥遍法界。名放。放者舒展之义。如来大悲常自制摄于身。四面各照一寻。项背圆光过百千日。


    言眉者面首之媚者。经云眉间。即眉两中间也。一个眉表。一个眉表非有故。非空非有两中间。间者中道。眉者面之首。一面之上。最胜莫于眉。眉者媚也。面上头上。事须得眉。眉与头面。为媚好也。食举一。衣举七。作妆??眉媚。赖当时出京兆尹张敞为妇??眉台司举奏对曰。臣有国房为妇。??眉之果也。人面上若无眉。害癞儿。卢少伦。是措大不信佛法。将佛经作承小土。在后眉发堕落。害癞自作诗云。癞去也癞去。最为精。眉毛总落尽。愁来何处停。又一部莲经。如美女面头。头题五个字。以双眉美女。本来早端。况更面上??双眉。遂得一顾倾城。千金买笑。二十八品经文。早不思议。更向每品品。安妙法莲华经五个字。令一部莲经足姿媚。恰似女人面上??双眉。四十年前声闻不回心。世尊眉眉头不展。争知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今日向灵山会上得声闻回心。从佛口生子。从法化生子。世尊从此展双眉。白毫毛头放白色光。便是说莲经时。经云。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也。


    言毫者长毛等者。长毛作毫。若取毫异之。毛取毫字。亦得众毛之中最胜也。豪者俊毛也。淮南子</a>智出万人曰毫。二字皆得。


    言中外俱空者。内空如琉璃筒子。向内见外。名外空。向外见内名内空。故名内外俱空也。内外互不相碍也。


    言放之圆卷等者。放已却收在额上圆卷。状如秋满月。其色莹净似秋满月也。


    言围如三等者。疏本定若作圆字。即毫毛以三寸圆(若圆字即毛。以方圆径以横竖三寸)即有三。若作圆字。径头横竖皆三寸。但是卷之处。方圆径也。一寸三寸也。非是毛头方圆一寸。此皆不正也。


    言令生净信者。既外有光时。必是内有胜德。名胜人也。


    言二能破暝者。日光出已。世界黑暗皆除。毫光展时。表破众生身中愚痴并荡。经云。日月威光所不照。与皆大明。可了境界痴惑故。暗暝者。莫定变夕也。破器世间暗愚痴。并荡者。破众生世间暗。


    言三能导明等者。众生眼虽有光明。白日则见物。夜则不见。事须得日光月光照。向外引眼。光能见物。众生内身有智慧光明。事须得如来身光引方生。


    言四表内发智光者。故外有身光也。


    言五能济众苦等者。表佛放光故。息地狱苦。经云。处林放光。济地狱苦。涅槃经云。佛放月爱三昧光明。阇王身疮。遂得消灭。


    言六警觉群情等者。由观光明。有缘皆至。如俗讲下于种召人。如来说法。先放光召。令生觉察。来起道场。问疏言有缘皆至。为属此界。为属他界。答惟属此界。寻下文。不见说他方寻光处。问下云。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如何路云。三千界亦有万亿轮王至故。若淮下文。千世界微尘数等。及妙音等。亦通他方。此解善。贺破云。准菩萨戒经。一华百亿国。国既百亿。轮王亦然。云何三千国中有万亿轮王也。谟云。此破非理。准菩萨戒疏云。新旧翻译不同。十万为亿。即万亿。千万为亿。即百亿。如俱舍算说。十万为洛叉。十万洛叉。为度洛叉。度洛叉为百俱胝。俱胝即百亿。即十万为亿。如三禅下有百亿日月等。若依百亿。算十个百万为一亿。百个百万为十亿。即百亿。此与路数同。故破他非也。然路云。自三千界者。不然。准下疏云。解万亿处。此土佛出。无轮王故。说他国至。梵网经</a>云。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何有佛。更有轮王也。


    言七令厌色等者。谟云。如来神光。显色无比。超出世界五尘等境。故令生厌世。乃美色不如佛光。如世人初婚丑妇。后取美室。二喻可知。


    言遂然生死等者。令众生见佛无漏毫光色已。令知自身有漏色是粗恶可厌之法。故云遂厌也。


    言涅槃四色者。彼经云。种种色光。不言四种。然不过四色是本。面门者口也。四色者意表涅槃四德。纵有红绿紫碧黑色类。例相从皆青黄赤白四色摄故。


    言上生举等者。举者遍也。表慈氏慈悲平普也。


    言各有所表者。涅槃表四德。常乐我净。上生表弥勒果满故。举身放光。所有佛事。皆付弥勒。光如金色。显可重故。举遍身光。表圆满义。经云。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祇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等。菩萨方便经说。欲说声闻法。即放齐光。欲说辟支法。放口光。欲说菩萨法。即放顶光也。


    言神境智通等者。指法相摄也。神境智通有十八变。神是定也。此定作用不测。名神。定所变名境。智是如来后得智。故名神境智通。智通中有二义。一能变。二能化。化即无而忽有。变即转换旧质。即十八变也。一振动者。如此界六种振动。二炽然者。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三流布者。谓放毫光。远照他力等。四示现者。谓开多宝。以示众会。于此世界。尽见彼土。五转变者。如转娑婆而为净土。龙女转身为男子等。六往来者。如文殊从此与弥勒问答了。隐身向娑竭龙宫。涌出来。从龙宫又方来。望他名往。望此名来。七卷者。还摄舌相等。八舒者。如出广长舌相。九众像入身者。像者颢像。入者来义。如一镜内有多像故。毛吞叵海。芥纳须弥。大论三十五云。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摄现前大众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木林藂诸山大地一切众像。内己身中。令诸天众。各各自知。入其身内。是名众像入身。十同类往趣者。如经应长者身童男童女身而说法等。十隐者。如变土时诸山不现等。如佛入涅槃等。十二显者。八相成道。如从地涌出等。十三所作自在者。变大地为金银。又掷世界于他方。十四制他神通。制伏天魔波旬。令无神通等。十五能施辨才。如加被须菩提说般若。十六能施忆念。如令阿难忆念过去无量百千亿诸佛法藏。又如婆私吒女。见世尊。作己子想。还得本心。十七能施安乐。如五百群贼。被波斯匿王排其眼目。忍苦不堪。令念佛施。如来神力。吹香山中香。填满眼匡。普皆得眼。众苦即除。名施安乐。十八放大光明。即此放光。如眉间等。问此放光与流布何别。答若直放光远照。但名放光。不名流布。若放光兼上下傍遍。即名流布。问此十八变。是六通中神境通摄。未知初作何所得成。答作轻举想故。瑜伽三十一云。作轻举想。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如都罗绵。或似风轮。发起如是胜解已。于彼彼处。飘转其身等。


    言雨四华等者。属当也。问前雨华动地放光见六道。此十八变。何变中摄。答疏云。雨四华者。自在之变。即第十三所作自在变。六动者。即第一振动变摄。放光者。流布之变。即第三流布变摄。见六道者。即第四示现之变摄也(上能照光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一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