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五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镜水寺沙门 栖复 撰


    次下四种种性。两般圣教。初般若后胜鬘。且般若者。


    言依有非无等者。废立也。依有种性。名依有。不依无种姓。名非无。一人身中。具有三乘种姓。名通性。此四种姓中。三乘定姓。一个通性。是不定性。故名通也。别者。三乘人各自别有种姓。名别。别有三。通性有一。名四种种性也。定性不定性。各自差别。名类异也。


    言又大般若等者。引教也。大般若经中。有一菩萨。名善勇猛。白佛言世尊。愿为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问何名境智。答智即如来后得智根本智也。境即是真俗二谛。根本智缘真谛境。后得智缘俗谛境。境智即是智境也。又有解。众生三乘根性名境。佛后得名智。何故名境智。又云三乘所起本后二智。对如来后得智名境。境即是智也。此般若经中。观照实相二种般若。即是法华经</a>中。知见性相。菩提涅槃。如为知见性。智为知见相。总名知见也。都有四类人。三乘定性及不定性。得闻如来境智。


    言若有情类等者。地有二义。一生空理所依名地。二生长功德名地。声闻人初二三果。第四果。证择灭理。总名地也。不局在初果名地也。


    言于独觉乘等者。缘觉之人。一异证悟。但言出离。出离即是得果也。何以声闻言自无漏地。缘觉云出离。答翻译家避重言失也。


    言于无上乘性决定等者。此前所引三乘定性人也。


    言若有情等者。第四段一类不定性人也。问争知是不定性人。答闻大乘法。回趣无上乘。故知是不定性也。此是见道前七方便人。曾发二心。曾修二行。闻大般若经。回心向大。名渐悟。此间疏。快感法师义。所以疏言。虽未证已入性利生。意显是见道前凡夫。若是决定性声闻。闻法已后。便入见道。取自乘初果。得法眼也。缘是不定性人。无容暇取小乘初果。便行菩萨行。所以疏言。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发无上心。此具性发心。名渐悟。


    言诸论虽说等者。通妨。问前来堪法师义。不许前三果人受变易。回向大名渐悟。今准佛地论显扬论。则许前三果人受变易。回心修行。方名渐悟。今此疏中引经。唯说凡夫。莫违地佛地论。答回心之中。有两类人。一圣二凡。圣人回心。具二义。一者圣回心。二者受变易。二者凡夫回心。凡夫之人。只具一义。唯有回心。阙于入圣受变易义。佛地论中说</a>回心。约受变易者说。今此疏中云说回心。约不受变易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所以疏言。诸论虽说圣亦回心。此二句通论佛地论。今疏中说不受变易。已下分疏此道理也。疏中凡夫回心有二类。一者悲增。二者智增。事须回心了入见道。取却初果等。然后受变易。回心修菩萨行。以怖长时无穷生死。二者悲增。见道前回心了。修菩萨行。更经二大阿僧祇劫。至第八地。方受变易。问其受变易为一度受。为多回受。答非一回受。谓圣者回心已去。命拟长时修道。愿我所有无漏定愿。资本亲生之业。令得十劫二十劫等。随长短分限。时节既漏。更当如是发愿资。乃至成佛。


    言此经被彼等者。即是回心凡夫。言大乘定性者。即是三乘定性中大乘也。声闻定性。即妙庄严品中者。及不定性。即是下八品正宗中。不定性声闻也。


    言如已引等者。即指前文中三种种性两般圣教中文也。即妙庄严品。问疏主言如前已引。莫是取破疑执中义兼为三中指者。是定性有学初果之人。问何以知不指义兼为三中无学。答显般若经是第二时空教。尚上自定性声闻。得自乘果。何妨妙法莲华经</a>更妙胜。又是第三时教。何妨定性声闻得法眼净。是小乘初果也。若闻般若经相例总是得果益。则取妙庄严品为胜也。若取义兼为三中定性无学闻法华经。但是不愚法益。岂有闻法华经空不愚法休去耶。故知疏主但指得果益也。


    言然无被独觉者。问一教之内。若无被独觉者。如何经言诸求三乘人。如何言发声闻辟支佛心。又言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答经文有者。则约缘觉凡夫说。既言发声闻辟支佛心。又言求三乘人。势尽是凡夫也。疏言不被。则约定性缘觉得果者说。并不见有似他定性声闻。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者。得果益则无也。若尔何成破二。若不被缘觉。何名破二乘执人。答破二约凡夫说。若简所不被。约得果者。经会则无也。


    言有无双彰等者。废立也。但说四乘定性。不说不定性。名以通从别。以由废也。废却通不说。名以通从别。唯说四乘定性。名从别也。


    言又胜鬘等者。引文也。


    言大地者。譬如大地持四重檐。


    逆罪对。四疑及正见对。戒见对者。若唯于戒坏见不坏。现身续。若见坏戒不坏。容后身续。其戒见俱坏。现当不续。见戒俱不坏。非此中收。次意乐加行对者。加行坏意乐不坏。容现身续。有二俱坏。现当不续。有俱不坏。非此所收。三谤法逆罪对者。有逆罪非谤。容现身续。如阇王等。有谤非逆。容后身续。如富阑那等。有谤逆俱有。如善皇等。现当不续。有谤逆俱无。如舍利弗等。非此所收。疑及正见对者。疑者疑世间出世间因果。于此推度。心不决定。遂生犹预。生决定时。便续善根。先续生得善。后续加行正见。续者于九品善。有说渐续顿续者。相云。云何若逢善友。能巧为说法。令彼生解。必是顿续(初世分别了)。后约缘分别者。如仙举国王。知五百婆罗门信恶友缘。而生邪见。遂即煞之。便入地狱。忆三种事。一知从人中来。二知由恶友教。三知由断善。遂生悔心。悔心即出。不受生甘露国。此即名为缘力断善根。地狱生时续。若入地狱经本有。具受苦已。后方续。此即名为因力断善根。地狱死时续。问邪见断善。但是一法。如何续善前后有异。答缘力断时。发心不猛。故于前时地狱生时续。因力断善业即坚牢。故于后时地狱死时续(四何时续了)。


    言二者怜慜一切众生等者。问如初地菩萨已去。不造新业。此菩萨设令身中无数恒沙故业。由不更造新业。故业合应有尽。若尽如何不入涅槃。处在生死。答分段惑业尽。还受变易身。由此不入涅槃。若尔受变易。与佛化生何别。答佛身微妙。众生不见。别起一化身。令众生见。由此与佛异。若言在前七地中受分段身者。即有如前故业应尽之妨。若就八地受变易解者。即与佛无殊之妨。进退思择。多是地前菩萨造生业。无尽期故。问何名大悲得圣菩萨。乃至八地名大悲故。地前又成过去。既云无始。前七地中。用无始业。资感生死。足得无穷。非如二乘猒生死苦之不受(此解善)。问何故唤大悲菩萨。作断善根阐提之人。答以彼无种姓故。究竟无成佛。不入菩提涅槃。发愿导众生界尽。我即涅槃。众生界法尔无尽。所以菩萨常不入涅槃。与彼无种性人。道理相似。所以唤大悲菩萨。作断善根人也。


    言以知诸法等者。问如何菩萨不入涅槃。答疏云言以知诸法等。诸抄云。菩萨不入涅槃。而有二意。一知生死涅槃本来平等。菩萨言一切众生身与涅槃别。菩萨不妨舍生死入涅槃。菩萨见生死本来平等。二见自身及众生。元来在涅槃中。二者菩萨向众生。起同体大悲。观一切众生。即是我身。名同体。所以不舍也。又问菩萨何事毕竟不成佛耶。答菩萨大悲。化尽众生界。我即入涅槃。众生法尔无尽。故菩萨永不成佛。问如观音授记经云。补阿弥陀佛。地藏菩萨十轮经。当来成佛。乃至文殊亦有授记。如何说毕竟不成佛。又问菩萨数数造善不成佛。若凡夫数数造恶。应不入地狱。据此而言亦得成佛。贺云。不成佛。约悲门说。言成佛者。约智门说。是故成与不成。亦无乖返。安国云。据菩萨悲心如此。非是不成佛也。菩萨发愿不成佛。犹如剔火杖。火杖本来剔拨柴薪尽。谁知柴薪未尽火杖先无也。故金刚般若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非皆入尽。


    言此经被声闻及如等者。贺云。此法华经。被定性声闻。不定性声闻。及如来乘性菩萨。一阐提中。大悲菩萨也。非被独觉及断善者。然定性声闻。闻于一乘不愚法故。不定性三乘。回心向大故。如来乘种性。求佛智故。大悲阐提。化众生故。独觉之人。不闻教故。断善之人。有邪见故。佛不为说(楞伽五性了)。


    言有无并说等。初废立也。有性无性。总说名有无。并说不定性与定性。总说名通别类异。现断是有种性。毕无是无种性。现断则现在虽断。当来却续。毕无者毕竟永无。现断则是以时边。即是现有当非有。当有现非有。尽是有种性人。若是现当非有。及毕竟是无种性人。


    言庄严论云有五种等者。引教文也。初四同楞伽者。即是三乘定性。及不定性。此四乘中。除独觉不被也。余三皆被。第五无性人中。唯取时边。时边中唯取大悲菩萨。余现当非有及毕竟者。悉皆不被也。


    言第五有二种等者。故大庄严论本颂云。一向行恶行。是现在断善根者。谓屠儿魁脍煞生无恶不造者。亦设斋等。第二普断诸白法。被恶知识相劝。归依外道断善。名普断诸白法。白法者。即是善法。此两句是有种性人断善者。第五三无有解脱分者。谓不求三乘出离。第四真是无种性人也。少善亦无因。唯有人天善根。名少善。不乐广修故。不与三乘果为因。亦无三乘圣种为因。故名亦无因。前三句即时边。后一句即毕竟。由此约因约果。更作四句分别。一因成果不成。谓大悲菩萨。二果成因不成。谓有种性断善根人。三因果俱不成。谓无种性人。及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谓大智菩萨。并不断善根成佛者也。


    言此经被前四等者。及第五性者。即无种性人。又时边中。除大悲菩萨。余现无当有及毕竟者。悉皆不被。前四之言。指楞伽经也。


    言依有及无等者。废立也。亦立名也。摄释三说。一者不成。是无种性人。于佛果菩提。永更不成。故言不成。向上当成两字。是本字属对。助向下不成之语。二者当成。是有种性人。虽现未成。当可成故。名为当成。不成者。即是无种性人。三者当成不成。总属无种姓人。佛果菩提。是当成之法。断却善。当来之法不成故。合名当成不成。又云依有及无当成不成者。当成两字成上。依有不成两字成上。依无议曰。前三说既非圣言。随意总得。然就理长如来。第二解初及第三。恐非疏意。相国云。当成谓有性。现虽未成。当可成故。不成谓无性。及二乘定性者。一性字不许有二乘。定性及无性对彼申宗。量云。二乘之果。是有法。实有定性故。宗。因云。乘所被故。犹如大乘。大乘所被。大乘是实有。定性二乘所被。同彼大乘是实有。量云。所说无性是有法。决定是有故。是宗。因云。圣所说故。犹如有性。有性圣所说。有性是实有。无性圣所说。同彼有性是实有。


    言瑜伽有说等者。引教也。同前者。同前庄严论。被三乘定性及定性。此四乘中。唯除独觉不被。故云前四同前也。第五唯一者。谓无种性之中。唯被时边中大悲菩萨。故言唯一。余现无当有。及毕竟无性。此经不被也。


    言此经被彼与前庄严同者。被根也。即是三乘定性。此四乘中。除独觉不被。余皆被。第五无性人中。唯取时边。时边中唯取大悲菩萨。且楞伽第五是有性。现当非有是。庄严论第五。时边是有性。毕竟即是无性。瑜伽第五。唯是无性。庄严论中。时边虽是有性。教亦不被彼。现断善根故。


    言若以一乘为宗等者。初结正为人也。化度问既以一乘为宗。即合唯被菩萨。何故流通分兼被声闻。答正宗分中。唯说一乘。即被菩萨。虽正宗中即为声闻。回心向大得记。即名菩萨。故三周正说。正是一乘。流通已下。非正说一乘之处。缘妙庄严品中。傍利益声闻。是流通故。亦即正宗对不定性。故言一乘。流通分对定性故。此中如一乘章中真实体。四十年前。所有小乘教理行果。至法华会上。并以回心归大。回心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a>。三回心人。四回心处。五回心缘。体者。问八识之中。是何识回。为是集起赖耶。为是缘虑。答且如前之五识。但能任运缘其前境。无计度分别。第七末那。一向内缘。赖耶见分为我我所。若是集起者。集诸种子。起现行故。并不能入观出观等。非此等心。今者回心。即是第六意识缘虑名心。谓昔妄执小乘。计劣为胜。妄执不舍。即是第六。能为今日。既遇大乘。知昔非是究竟。悟今是其真实。便回小果。归向大乘。故知见道。第六意识缘虑心。一云回第六生空智。二云回第六识。及同时心心所二十一法。兼取五识相应心心所等。二释名者。回改回易。拔昔日第六意识证生空智。今日改作法空智。名之为回三回心人者。且如初果人。欲界人天。各有七生。合此二小生。合为一大生。名为七生。第四回心处。初果人生。上即六欲天。下来生三洲。北俱卢是难处故。且如向南洲死。生四天王天。乃至如是次第死。生他化自在天等。并许回心。东西二洲。准此应知。十五心向。时既速疾。故不得回心。若世俗向。亦许回心。上流般那含。生于上界。分为两类。乐慧之者。生五净居。乐定之者。生无色界。不是回心处。中般之人。谓居中有。便般涅槃。亦无回义。以次生梵王天及无想天。亦不得回心。五回心缘者。身上具三乘种性。欲回心向大。事须遇缘得二乘。果若数数遇二乘。即不得心。若遇菩萨大乘缘。即许回心也。大乘人天乘教。是缘也。


    言一雨所润等者。标傍被人。即定性声闻。得初果也。


    言瑜伽等云等者。证傍被人也。等者等取大庄严论。论云即是见谛预流果等。等取超得果者。若次第得果者。第十六道类智得初果。若先曾伏却欲界六品俱生惑。至第十六道类智时。便取第二果。乃至第三以不定故。言等言。故知非说一乘之处者。指傍被人也。正宗名正说一乘。流通分名非说。非说一乘。乘即是妙庄严品也。


    言为被机宜者。说是经即妙庄严也。


    言第二明经宗旨者。标也。既知前来叙经起之意。明能说经人意。未明所说法是何宗体。所以有第二。明经宗宜未。问涅槃经以佛性为宗。维摩经以不二法门为宗。华严经</a>以法界为宗。观经以十六观门为宗。未审此经以何为宗体。答此经以教理行果为体。体者性也。开权显实为用。用者业也。用此经以一乘为宗。宗者尊也。问一部经内。何法最尊。答此经以一乘为尊。所以言宗者尊也。宗者主也。以一乘为宗。主者本也。以一乘为本。宗者崇也。宗崇一乘(上得别宗解)。若总宗。宗者众也。此经以一乘究竟为宗。破二会二为宗旨。旨者意也。即是意旨。意况。意趣。令二乘人。破二会二。归于一乘。是此经之意也。又宗有二。一者总宗。二者别宗。若总宗义解。有作无作。可贯两门。世俗胜义。随应分二。虽知通旨宗义若斯。若随别所明。一乘正为宗也。


    言此方先德总判等者。初叙古判教不同也。先德即周时远法师。谏周武帝灭佛法事。身长九尺。着十三幅裙。判如来一代时教。有四宗也。


    言杂心等者。尊者达摩多罗。此云法救。造此论有十一卷。问何名杂心。答杂明理事。故名杂。是五百卷娑婆论之心髓。故名杂心。未造此论已前。尊者妙音等五百罗汉。于迦湿弥罗国。造婆娑论五百卷。后有法胜罗汉。造三卷法胜阿毗昙。后法救尊者。以婆娑大广毗昙大略。故造杂心。离彼广略。故有颂言。极广令智屈。极略解不生。是故处中说。庄严妙义故。等者等取发智六足俱舍也。


    言立五聚法等者。聚者积聚。积集多法为名。问无为法佛。如何为名聚。答若约法体。众多义无。为不合名积聚。若约名数。论无为积聚。或从多分为名。亦名积聚。今依小乘。立五聚法。若约大乘。以识为先。万法唯识。唯识之外。更无别法。小乘心不孤起托境方生。离识之外。条然别有体。实有自性。不立假法。有法有故。必不灭。无法无故。必不生。龟毛兔角。必不生也。无法本无。更何立假耶。立一切法。皆有自性也。立五聚法有体性。即是色心等五位法也。且第一色法。有十一种。谓五根五境。及无表色。二者心法有一。谓六识心王。三心所有法有六位四十六。且第一大地法有十。谓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二大善地法有十。谓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三大不善法有二。谓无惭。无愧。唯遍不善心。四大烦恼地有六。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五小烦恼有十。忿。覆。恼。嫉。恼。害。恨。谄。诳。憍。六不定有八。谓贪。嗔。慢。疑。恶作。睡眠。寻。伺。四不相应有十四。谓得。非得。众同分。无想定。无想报。灭尽定。命根。四相。名句文五无为有三。虚空。择灭非择灭。此论意云。有法有故必不灭无法无故必不生。三世不无。五聚体有。有为法堕三世。总是有。无为法不堕三世。亦是有。问聚义既是蕰。前四可立名蕰。不摄无为。如何名五聚答前四是有为体。义皆名聚。后一虽无为。名数亦是聚也。


    言二破性宗等者。化度云。但于事总相名有。推求于体。必不可得。唯有总相。破性从相。此成实论</a>师。本是数论弟子。后于经部宗中出家。造成实论。破法有体。唯有相故。唯有总相相状犹如芭蕉。中无有实。推求于体。必不可得。如聚沫等。唯存相故。此师计四尘为能造。地水等为所造以一切法。皆是于假。


    言破相宗者。非唯体性不可得。如其总相相状亦不可得。故名破相宗。皆悉空故。


    言四显实宗者。化度云。依他圆成。有故言有。遍计所执。无故言无。有无俱明。故名显实。


    言涅槃华严等者。缘此经等。显于中道真实义故。沼云。谓学徒虽顺慈氏解深密。不达般若中百论</a>等。依真俗谛。及一切法。空有不有。世俗谛理。遍计所执。情有理无。有为之法。理有情无。依似起性。非有似有。胜义谛法。犹言不及非有非空。寄言诠故。亦有亦空。慈氏偈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言此经即是者。问未审此经四宗之中。复是何宗收。答此经即是第四宗也(上叙古说也)。


    言且古经论宗等者。斥古。非疏主破。周朝远法师设教不同。将如来一代时教。判四宗。亦大相似。然摄教不尽。疏主意道。当时远法师判教时。经论未足。至唐三藏时方得足。如今且就远法师当时所有经论之中。判教不尽。若烈四宗。摄不尽。立性宗。唯摄得二十部中有部。破性宗。唯摄得经部师宗。余十八部。复是何宗。并摄不着。疏主意言。古人立四宗。摄不周。非是全非也。故言宗置极多也。


    言旧四阿含等者。阿含者。旧梵语也。新云笈摩。此云净教。亦云传教。从真净法界中流出。故言净教。上古诸佛。展转传来。故言传教。大论八十五云。契经者。谓四阿笈摩。有四。一杂阿笈摩。谓佛世尊。观待所化。宣说如来及弟子所说。相应蕰处界。相应缘起惑。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入息出息等。后结集者。谓令圣教人住。随其所应。次第安布。当知如是一切相应。略有三想。一是能说。即是如来及诸弟子。二是所说。即蕰处等所了知法。三是所为说。诸比丘及天魔等众。如是一切。粗略标举。简厕句集。名杂阿含。二中阿笈摩者。即前相应教法。后以余相应。处中而说。是名中阿笈摩。三长阿笈摩者。即彼相应教法。更以余相广长而说。故名长阿含。四者增一者。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故名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四阿笈摩。僧祇者众义。摩诃者大也。此中明义。与大众部。以为宗计。此师计无色界。有细业界色。及五根色。以彼经说。见佛母入涅槃。无色界天。伤感心泪下。如春细雨。又说如来双林灭时。彼天泪下。如员盛雨。此是定果变起。五根依处。扶尘无实根用。彼大众部。依如上义。遂计无色界有细业果色。前立四宗。不说无色有眼等故。不摄此义。


    言三弥帝者。是上座部义。疏云。三云正。弥帝云慈。是正慈论。贺云。三者是正。弥帝云量。是二十部中。正量部义。谟云。此解恐非疏意。若是正量部义。即是正量部收。何故疏云判为上座部。故知疏主解为正。问若依疏解。何名正量。答但是上座部中。取此义以为定量准绳。故名为量也。何以知是上座部义。答彼论说无中有身。上座部取为据。论颂云。再生汝今过。感位欲往前路。无资粮求住。中间无所止。此师意言。既言中间无有所止。明无中有也。


    言舍利弗阿毗昙等者。舍利弗阿毗昙。简法胜阿毗昙。阿毗昙者。此云无比。此论准论。慧学为胜。戒定二学。不可比方。故云无比论也。


    言梵网六十二见者。将六十二见。简大乘梵网经</a>。此二经论说。眼识缘色境时。不带相分影像。如日舒光亲能照境。如钳物。钳物不离钳。是正量部所计之义。谟云。因此略叙相见二分有无。且护法菩萨宗。心心所法。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过。非即非离。唯识理成。而正量部竟不立相。清辨</a>菩萨立相不立见。安慧菩萨三分俱无。唯立自证分。唯识第二明四分中。初难陀师量破此等。初破正量所缘是无。后破清辨能缘非有合此双破。安慧俱遣破。彼论云。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许无所缘境故。量云。眼识是法。不能缘色故宗。因云。无所缘故。同喻如耳等。耳等无色相。耳识不观色。眼识无色相。同彼不缘色。若许眼识无色相。眼识能缘色。眼识无声相。亦应能缘声。耳识无色相。应亦能缘色。次破见分无。量云。眼识是有法。不能缘色故。宗。因云。无能缘故。同喻云。如虚空。虚空无能缘。虚空不观色。眼识无能缘。同彼不观色。若许无能缘。眼识能缘色。虚空无缘。虚空能观色。合此二量。破安慧三分俱无也。


    言四分律是法藏等者。此部中说。佛是僧宝中摄。是法藏本计。化度云。四分律等已上。并八宗中。法无去来宗。准旧四宗。皆所不摄。所以疏云此等经论复是何宗。


    言然文殊问经等者。中今义也。贺云。一真谛所译部执论中。总有十八部。于上座部。本末合说。有十一部于大众部。本末合说。唯有七部。此说谬也。但由真谛相传。皆说有十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根本大众部也。于中复减西山住部。非但违斯旧部执。亦违文殊问经。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第二若依舍利弗问经</a>。从上座部中。出十三部。从大乘部。流出八部。即二十一。亦违经论。译家谬加也。第三文殊问经二十部者。正说也。彼经下卷云。摩诃僧祇部。分别说有七。体毗履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并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释曰。摩诃者大也。僧祇者众也。即大众部焉。分别说有七者。明大众部中。分出七部。并本有八部。体毗履者。此云上座部。十一者。此从上座部中出也。并本十二部。是谓二十部。皆从大乘出者。无别小部法。从大乘分出。破无是者。所立之义。非皆是各各执为究竟之法。故言无是。亦无非此者。所立之义。非皆非也。所执皆是真佛语。故亦无非也。我说未来起者。如来虽则当根而说。闻者不同。故部执竞兴。如来灭后。百年之内。虽见不同。而法势强。故部执未分。百年已后。法力劣故。诸部芬弦。故名未来起。又人寿二万岁时。有吉栗吃王。是迦叶佛父。急梦见一张白叠二十人争。各将一分。至晓将为不详。问诸臣。无能答者。有一智臣。而白王曰。迦叶如来。具一切种智。王之所梦。必应能解。王遂向佛。说其所由。佛言。非关王今日之事。此乃人寿百岁时。有佛出世。名释迦牟尼。其佛灭度后。诸弟子等。分其教法。成二十部。王之所梦。事表于斯。谟云。今译此未来起者。恐乖经意。颂既言未来起。即但以释迦灭后一百年外。名曰未来。事甚符顺。何须远引。迦叶佛时。虽事体即同。而释文不善。不尔何置我说言。岂我牟尼却曰说偈也(上明分部了)。第二分部缘由者。有总有别。总即大天五事。别者疏中所烈。然内教大小乘。合二十二宗。且小乘教。依文殊问经及宗轮论者。此二皆叙分部所由。其中巨细非无少异。虽标二教。烈即宗轮。今且依宗轮论说云。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去。世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优。统摄瞻部。盛百盖化洽人民。是时佛法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遂有乖诤。大天者。昔末土罗国。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颜容端正。字曰大天。未久之间。商主远适他国。展转贸易。经久不还。其子长大。染秽于母。后闻父还。心既怖惧。与母设计。遂煞其父。彼既造无间业已。事渐彰露。便谓其母。展转逃隐。至波吒厘城。后遇本国所供养无学苾刍。复恐事彰。遂设计煞彼罗汉。后复见母与余人交通。复煞其母。虽造三逆。由不断善根。深生忧悔。何缘当灭。传闻沙门有灭罪法。遂往鸡园迦蓝所。于其门外。有一比丘。徐步经行。诵伽陀曰。若人作重罪。修善已灭除。能照世间苦。如月出云翳。往诣苾刍所。殷勤固请。求度出家。还字大天。未久便能念持三藏。言词请功。善能化导。波吒厘城。无不归仰。时无忧王闻已召请。数入内宫。恭敬供养。而请说法。出在伽蓝。不正思惟。梦失不净。然彼称罗汉。而令弟子洗所漏衣。弟子自言。罗汉者诸漏已尽。师今何容犹有斯漏。大天告曰。天魔所娆。汝不应怪漏失。有弟子欢喜。矫设方便。次第记别四沙门果。弟子白言。阿罗汉应有证智。如何我等都无自知。大天告言。无知有二。一染污。无学已无。二不染污。罗汉犹有。此汝辈不能自知。时诸弟子复白师言。曾闻圣者。已度疑惑。如何我等于谛实中。犹有疑惑。彼复告言。诸阿罗汉。亦有疑惑。疑惑有二。一随眠性疑。无学已断。二处非处疑。无学未断犹有。后弟子。披读诸经。说阿罗汉。有圣慧眼。于自解脱。能自证知。因白师言。我等若是阿罗汉者。应自知。如何但由师之令入。都无现智能自知之。彼即答言。有阿罗汉。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佛若未记。彼不自知。况由他人。而能自了。故汝于此不应而穷诘。大天彼于中夜。自思惟罪重。当于何处。受诸剧苦。忧皇所逼。数唱苦哉。弟子闻之惊怖。晨朝参问。起居安乐否。大天答言。吾甚安乐。弟子寻白师言。昨夜何唱苦哉。大天答言。我呼圣道。汝不应怪。于后集先所说五恶见事。而作颂言。余所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然于后时鸡园寺中。十五日夜。次当大天升座说戒。彼便自诵所造伽他。尔时众中学无学。多闻持诵。修静虑者。闻彼所说。无不惊可。咄哉愚人。宁作是说。此经于三藏。曾所未闻。咸即对之。翻彼颂曰。余所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汝言非佛教。于是竟夜斗诤芬弦。无忧王闻已。自出诣伽蓝。寻白大天。就非就是。大天白王。戒经中说。若灭诤法。依多人语。王遂令僧两朋别住。贤圣朋内。耆年则多。而僧数少。大天朋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王遂从依大天众。诃伏余众。事毕还宫。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佛初入灭。七叶严中。二部结集。界内即有迦叶波。此云饮光。时为上座。界外亦有万数无学。无别标首。但总言大众。皆由未生怨王。为大檀越主。种种供养。界内人多。难为和合。所以两处弘宣。时虽两处结集。人无异诤。法无异说。及至大天众乖诤。昔时界外少年之僧。共为一朋。名大众部。取昔为名。往者界内耆旧之僧。共为一徒。名上座部。结集时迦叶是也。此二乃是根本诤起之先首。言五事者。一余所诱。二无知。三犹预。四令他入。五道因声起。问此五事皆空。亦有实否。答准真谛疏。有虚有实。如魔王天女。能以不净染罗汉。罗汉之人。不断习气。无一切智。即为无明所覆蔽。须陀洹人。于三解脱。虽无起疑。于余事中。犹有疑惑。若钝根初果。亦有疑惑。不知得不得。问善知识事相。若善友为设。方知得不得。若三宝四谛。得不坏信者。此人虽得须陀洹果。更自观方知定得圣道。亦有因言显者。如舍利弗等口诵偈时。即得圣道。若不尔者。名为虚也。既有实。分成两部(大众部二上座部)。


    言谓大众部者。说五蕰涅槃。皆假名非真实有。上座部说。五蕰及涅槃。皆是实有。故分为二。然大众部。凡多圣少。所以二百年中犹有乖诤。于此时内。立义不同。又分三部。


    言一一说部者。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既乖本旨。可以别分。名一说部。即持业释。如呼火时。不烧口等。


    言二说出世部者。此部意明。世间之法。从颠倒生。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颠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实有。既乖本宗。所以别分出世部。


    言三胤部者。上古有仙。贪欲所逼。遂于染鸡。后所生强。因名鸡胤部。此部唯弘对法。不弘经律。经律世尊方便言教。出家讲经。必起憍慢。憍慢起故不得解脱。唯有对法。是甚正理。即第一时。大众部中。分出三部也。


    言多闻部者。第五多闻部。此部师多闻精进。速得出要。广学三藏。深悟佛旨。从德彰名。名多闻部。


    言说假部者。当第六部。意言世出世法。皆有假实。蕰实处假亦从所立为名。此部意云。现法之中。道有假处。言假者。如眼根处。七极微成。又如一微上有无常等四义。故名为假。五蕰体非聚。故名为实也。


    言制多山部者。梵云制多。此云云广。安置圣灵之庙处也。山有制多。山得此名。人依山住者。制多山之北。故从处为第四分也。第二百年满时。有出家外道。舍本之邪教。归如来之正法。亦名大天。前第一百年时。有大天比丘为乖诤之旨。今此同前之名。故称为大天。亦从大众部中出家。形入僧流。受持具戒。广学精进。今此大天。与彼大众部僧。重详所我大天五事有可不可。因兹乖谛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即大天所居山。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二部与大天不知。因兹便居山西。山从处立名。如是本末共分九部。其上座部。二百年一味和合。此部根本迦叶住持。复有漏慈度喜。助扬其化。相继不断。由是二百年前。殊无乖诤。至三百年初。因迦叶多衍尼子。于上座部出家。先弘对法。后经律既乖本旨。遂有诤兴。上座本弘经教。此先弘论。故是相违也。


    言说一切有部者。一切有二。所谓有为。及无为也。有为堕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名一切有。


    言雪转部者。六转名部。上座弟子。本弘经教。因说一切有部起。多弘对法。既阙义理。能伏上座。上座既弱。移入雪山。约处为名。名雪山部。摄云上座部渐次而行。如雪因风飘流摩措。从喻为名。名雪转部。


    言犊子部者。律主之姓。上古有仙。居山静雪。欲染母牛。因而有子。自后仙种。皆犊子姓。部从远裔。故以为名。


    言法上部者。律主之首。有法可上。或有出众人上。并名法上部。从人立称。


    言贤胄部者。贤者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罗汉之苗。故从袭为名。


    言正量部者。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目之为正。此部所立。甚深法义。刊定无邪。自称正量。从所立法。以为部名也。


    言密林部者。林木蓊郁繁密。从居处为号。或有释言。此等四部。释舍利弗阿毗昙。义有少者。以义足之。后名造论。取经义添。既乖本旨趣。遂即部分。


    言化地部者。部主之身。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化地上人。故云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号。号化地部。


    言法藏部者。亦名法密。密是藏义含受正法。如藏之密。从德立名。此部师立五法藏。经律论咒五菩萨本事。既乖化地。遂分宗。


    言饮光部者。梵云迦叶波。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光映蔽日月。故云饮光部。是彼之胤。故言饮光。


    言经量部者。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论。即经部。依彼所立。而为部名(分别部了)。


    明分部时者。潞云。初大众部四破本五破。即于二百年初。大众部中。分出三部。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次于大众部。二百年中。又出一部。名多闻部。三于第二百年中。大众部中出一部。名说假部。四于二百年末。有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居在制多山。后与天众。重议首时五事。因兹乖诤。分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上座部经尔许时。一味和合。至三百年初。有少乖诤。流出一部。名一切有部。二次有部中出一部。名犊子。三于犊子部中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部。四又于三百年中。有部中出一部。名化地部。五于第三百年。从化地部中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龙众。我大采菽氏为师。六三百年末。有部中出一部。名饮光部。七四百年初。于有部中出一部。名经量部。自称庆喜为师。从三百年初。至四百年初。分二十部讫。颂曰。佛灭百年余。二部本初破。年经侵四百。分部二十终。于中初大众。四破从成八。初从后各三宗。三二皆唯一。兼本成九部。从初三百年。上座时分七。从三四部分。从单各立宗。法上贤胄正量。饮光密林经量法藏。亦名单立。本未成十一。初分已后破。各檀一方行。细分部所由。广如诸章杪说。


    言二十二宗者。清辨菩萨护法菩萨二宗各别。则云一胜义皆空。二应理圆实二宗也(依教分部出了)。


    言今依文判教等者。依文已判诸教。云但有三。准义分类分宗。宗乃有八。宗轮论明十一类故。或可但是以类言之。大乘二宗彼类故。亦未必依一十一类说</a>也。


    言一虽多说有者。潞云。多分依彼依他圆成说。诸法有不言遍计。亦是有法者。依圆空者。遍计其中有大众部经量部。以同大乘。故着多言。言不尽空者。若望生空即不违。若望法空。正相违也。


    言二多说空宗等者。潞云。唯依遍计性。说诸法空。不说依圆亦是空法。所以疏言虽多说空。亦不违有也。


    言三非空非有等者。有为无为。名为有。即是非空。说我及我所。名为空。即是非有。又云前之二时。总谈空有。而不定言。今第三时。显说空有。而定言之。非有不同初总说有。非空不同第二时总说空。非有但是遍计。非空依圆不无。由是第三。名为中道。


    言此等三教如前引文者。问凡所立宗。次凭教理。判三时教。何处有文答疏云此等是即深密经是也。化度问云。此之三教。无非佛言。舍有观空。何所利益。若唯住有以非空。滞生死而无所证。若唯住空而非有滞涅槃而无所利。谓成无住。空有双观。不同凡夫唯住有故。常憎生死。不同二乘常住空故。不行利乐常住涅槃。又云若唯明有行以非空。妄想以之而更长。但习空行而非有。真心无因而不生。故灭妄想于空门。起真心出有府。双观空有。方成中道。古诗云。入定观空有。出定空有吟。还将出入意。返观空有心。废有还归缚。行空复被侵。只教一念里。回跨两边心。章敬云。深密经文意者。令诸有情知一切法。如是如是。空故非有。如是如是。有故非空。了达诸法非空非有。远离疑惑。颠倒僻执。随其种性。起处中行。渐次修满。随其所应。永灭诸障。得三菩提。证寂灭等。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著有见。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a>等论。究畅真要。除彼有见。圣提婆</a>等诸大论师。造百论等。弘阐大义。由是众生后着空见。无著</a>菩萨。位至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理不无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广为有情。常无倒说。兼为余乘。令衣自法修自乘行。得自乘果。证得如是略说此论所因。辨曰现在未来三。世皆有三时。物性宜然。教起定尔也(上教判了)。


    言我法俱有者。问二十部师。皆是罗汉。如何计我为其宗。答摄云。二解。一云是佛在时。涅槃会下。犊子外道苗裔。从古而言。名为有我。自破云。余之四宗。有我如何。二云习气我故言何失。问诸部皆然。何独于此。答此文之五部。昔执我增。今虽得果。习气强盛。约斯辨计。故不相违。章敬云。此宗立有补特伽罗。非即离蕰。谓即蕰是我。佛说无我。但遮外道。即离蕰我。非预我宗。乃至成佛。此我方尽。又执法有。同萨婆多。是故称为我法俱有宗。等者。此前六宗。疏云等者不知等语凡摄几部。诸师所说。非疏本心。今依先师百法记及宗轮论。此中等言。凡摄四部。谓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兼本为五。准唯识中犊子计。有五法藏。谓三世无为不可说藏。彼执非即离蕰我。摄在第五不可说藏。如大乘中。出真如理。立常乐我净。亦名不可说。三世为三。无为为四。别说不可藏为第五。此不可说。即是所计。非即离我。然能计心。即是法执。若尔现有我见。云何得无学果。答依观即蕰离蕰之我为空。得彼无学。不是更计当有此我。得为此宗。若尔余部皆有法我。何唯犊子部为正此计也。答法执同。余宗即无如是所计。五蕰藏也。不可相例。此言等者。等余五部。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经量。以经量部有胜义我。犊子有我。非即离蕰有我义齐故。合立一宗。于中非一一皆得齐也。诸宗皆尔。


    言二有法无我宗等者。等余四部。为谓一切有部多闻雪山饮光。章敬云。此计法有而我言无。此萨婆多计一切法皆是有。宗计现同。故言等也。


    言法无去来等者。等取余六部。鸡胤制多山西山住化地法藏部。并本部成七。计一切法现在即有。过未即无。不同有宗三世皆有也。此现在刹那法有作用。故名有。过去法已灭。未来法未生。所以名法无去来也。


    言四现通假实者。此等等经量并本等二也。此师计现在一念法上通假通实。蕰界门中实。处界门中假。粗色是假。细色是实。若大乘宗。即粗色是实。细色假。文微子微等。此师有宗弟子。师资相承。合为第二宗收。以现兼假实故。第四宗摄。不同第二三世皆实也。


    言五俗妄等者。问此后两部。更不摄余部。如何言等。答摄云。等等当部之中本末差别。故言等也。此部计俗即是妄。名世间也。真即是实。名出世间也。


    言六诸法假名等者。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也。且六宗连带意者。如同五渐略。一我法但有宗。第二宗师云。前宗大宽。我宗向上。一切法上。都无有我。唯有法也。第三宗。前师虽计有法无我。然法中通三世。犹自太宽。我宗过未无体。只有现在法。第四师云。汝前师现在法上皆实有。亦太宽。我宗现在一念法上通假通实。第五师云。前师总通假实。亦太宽。我宗中俗则妄。真即实。第六师云。前师俗妄真实。亦太宽。我宗诸法但有假名。都无体也。问前未周朝远法师所不摄者。有四种部类。我今此六宗之中。何宗所取。答旧四阿含。及僧祇律。即是第二宗收。彼有大众部义。三弥帝论。第二宗收。彼有雪转部。即上座部义。梵网经六十二见经。第一宗收。彼有正量部义。四分律是第三宗摄。彼有法藏部义也。


    言七胜义皆空宗等者。谓一切法依世俗谛。有为无为可说。是有胜义门中。有为无为。皆悉是空也。此即南宗胜义空也。谓如来在世。于第二时。说般若等。明诸法皆空。佛灭度后。四百年前。小乘宗盛。四百年后。大士兴世。名曰龙猛。广立大乘胜义空宗。破于小乘有执偏病。往于龙宫。诵出大乘。后依般若。成立空义。虽一切法皆不可言。由性空无。故不可说为有为无。若约胜义体虽是空。世俗可有。后有清辨菩萨。祖述文殊。龙猛尊圣。说一切法。世俗故有。胜义皆空。彼引大般若。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化。又云理云。若法有体。自合能生。生现藉缘。明非是有。佛灭四百年已来。提婆师龙树</a>。龙树师清辨。清辨师文殊。依般若经。造智论及掌珍论。说俗谛门中。心境俱有。胜义门中。心境俱空。菩提涅槃。体亦非有。即以无所得。遗其依圆。故掌珍论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上二句显有为空。下二句显无为空。此一颂立二比量。前二句破有为。后二句破无为。初量云。真性有为。是有法。定是空故为宗。因云。以从缘生故。同喻云。犹如幻事。幻事从缘生。幻事体是空。真性有为从缘生。闻彼幻事体是空。又清辨后无为量云。真性无为。是有法。定是空故。为宗。因云。以不起故。同喻云。犹如空华。空华本不起。空华本是空。真性无为亦不起。同彼空华本是空。问清辨菩萨云。真性为是有法。此有为是何宗中有为。若真性有为属清辨宗。总是空也。若真性有为。属天亲菩萨宗。即非有非空。夫论立义。事须两宗共许。清辨菩萨言空。天亲言非空非有。有法不极成过。如说声是法。问此声是何宗中声。若属外道声。是常。若属佛法弟子宗声。是无常。又因上从缘生。缘生法是有不空。又同喻上云。犹如幻事。大家眼见耳闻。是有不是空。又现于法上云。空及至法。因与喻并无空义。问清辨何要将真性两字。向有为法上安着。答清辨云。我简世间相违过。大家知俗谛门中。有为是有也。又清辨云。亦许俗谛门中。有为是有也。所以安真性之言简。不是世间俗谛有为也。又云定是空。表真谛门中有为也。问清辨比量若成。应可天亲中道理破。答清辨比量。是似比量。非是破真比量也。元来天亲中道义极成。次护法菩萨比量破云。真谛有为。是有法。定不空故为宗。因云。以从缘生故。同喻云。犹如俗谛中有为。俗谛有为从缘生。俗谛有为体不空。真谛有为从缘生。同彼俗谛有为不空。量云。真谛有为。是有法。定是有故为宗。因云。以二谛之中随一摄故。同喻云。犹如俗谛中有为。俗谛有为。向二谛之中随一摄。俗谛有为体不空。真谛有为。向二谛之中随一摄。同彼俗谛有为体不空也。


    言应理圆实等者。按世亲</a>传云。佛涅槃后。三百年中。有罗汉。名迦旃延子。先于萨婆多部中出家。后往罽宾国。与五百罗汉。共撰婆娑论。秘不流行。于多时五天不睹。后东天竺国。有婆须?陀。聪明大智。往彼习学。记得流行。众生闻者。执著于有。大乘空义。多皆隐没。三百年外。有南天竺国龙猛菩萨提婆菩萨。造大智论。释大品经。造无畏论十万颂。提婆造百论等。为破小乘外道执我法故。说之为空。时人闻之。多皆着空。后九百年。北天竺富楼沙国。有国师大婆罗门。姓憍尸迦。有其三子。皆名伐苏畔度。此云世亲。虽同一名。号即各别。第三世亲。于萨婆多部出家。得无学果。其第一者。有菩萨性。有部亦中出家。后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煞身。有宾头卢阿罗。在东毗提呵洲。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观。意犹未安。谓理不应心。因即乘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弥勒为说大乘空观。还下思惟。即便得悟。因名阿僧佉。此名无著。尔后数往兜率陀天。咨问弥勒菩萨大乘经义。为余人说。闻多不信。即自发愿。请弥勒下。说大乘义。令众生见。皆同信受。即如其愿。于夜分时。放大光明。集有缘众。于阿瑜阇国。说瑜伽论一百卷。其中广明五分一十七地义。初五十卷明本地分。次三十卷明摄决择分。次有两卷明摄择分。次两卷摄异门分。后十六卷摄事分。摄事分中。义类不同。为一十七地。五识相应意有寻有伺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等。闻思修所立。是具三乘法。有余及无余。是名十七地。亦申十支。一略陈名数支(百法论)。二粗释体义支(五蕴论是天亲造)。三总包众义支(显扬论无著造)。四广包大义支(摄大乘论</a>无著本世亲无性释)。五广陈体义支。亦名分别名数支(杂集论无著本觉师子安慧二人释)。六离僻彰中支(辨中边论弥勒本天亲释)。七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识论之)。八高建法幢支(二十唯识论天亲本护法菩萨等释)。九庄严体义支(庄严论弥勒本天亲释)。十摄散归见支(分别瑜伽论护弥勒造)。始终一部。尽因相应笼绾十支。皆称五分。一十七地。菩萨疆四。十二贤。离离别位。所以五天菩萨学之者。地雄八国。高僧传之者。人秀随所记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十七地论方终。虽同一会。唯有无著。得近弥勒菩萨。余人但得遥闻。或有见异。时无著菩萨。依深密瑜伽等。说一切法有空不空。申中道宗。破彼空执。世俗谛中。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圆成。情无理有。胜义谛中。一切法体心言路绝非有非空。非由体有。名不可说。又立理云。法若无体。岂因缘生。现说从缘生。明须是有。故彼所造唯识论云。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慈氏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此中初二句。显依他上无能取所取。次句显依他中有圆成实真空</a>妙理。次句显彼真理上有此依他非一非异故。后句易知。此是中边颂。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也。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也。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也。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也。一切法者。谓诸有为法。及无为法。虚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依前理故。说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虚妄分别。故说非空。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也。有故者。谓有空性虚妄分别故。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及有故者。谓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虚妄分别故。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般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此是世亲菩萨释)。量云。胜义谛中。有为无为。是有法。决定是有故。宗。因云。许真俗二谛中。随一摄故。同喻云。犹如俗谛中。有为无为。及量亦尔。


    言成实论义等者。正古说也。问亦说八宗了。疏主忽然此间明论未足。古师造章疏。皆依成实论。缘此论是罗什译。明种子义。分通大乘。古时大乘师造章疏。皆依成实论。小乘师亦依成实论。大乘师认成实论是大乘论。小乘师认成实论是小乘论。古人定不得。疏主聊简云。成实论义。是经部师宗。现是经部师宗。即小乘论也。问前来四宗中人。判成实论。是立相宗。一切法都无体性。唯有相状。如何疏主此间判为现通假实宗。现在法上。计有一分实义。莫违着四宗中破性立相宗耶。答疏主兼望料简道。古人错判他成实论。向破性立相宗中收。化度云。自古诸德。莫分大小。言大乘。即不同摄大乘等。若言小乘。复破杂心论。于此二宗。回互不定。今时类例故。此即第四宗。即是小乘经部师义也。与大乘果也。


    言虽差别等者。正结意也。若据少分差别不同。则含有二十二宗。若据全分差别。则合有八宗。化度云。此略摄广也。谓以八宗摄二十二宗也。


    言然华严云者。理教一味。顿渐随根。谟云。别论顿渐此引五本经一论。出顿渐文。亦云。会前教意。问如来教法。现言一味。更无两般。如何说有二十二宗八宗差别。恐人疑实有尔许多差别。所以会前二十二宗八宗差别。云如来教法。若不对根说。只是一般教。若将教对根。将根显教。则有八宗二十二宗。便是渐教顿教。但由众生悟解不同。得诸果异。今此间会前差别意也。引华严经论。证如来法无碍解。于一字一句法上。演说无量无边教法。菩萨摩诃萨闻一宗法。解一切法。此证教同如来说。无是一般。更无五乘。但由众生悟解不同。声闻了悟一半。菩萨双悟也。


    言无垢称经言等者。前华严经中。证法无碍解。此无垢称。证声即词无碍解。解诸方言音。如来亦无千般万般音声说法。只一般言音。四生九类。闻者皆悟解。各见世尊与他作本国言音说法。此上二经。证教同众生悟解有二也。


    言无量经言我等者。常说诸法不生不灭者。离四相故。不去不来者。离三世故。无彼无此者。离自他故。无得无失者。离增减故。一相无者。真如向上。无差别相故。名一相。无者六尘男女大小等。十种相故。名无相。即无相状相。非无体相。此约理同得果异故。


    言但由众生等者。出顿渐所以也。问前来显时中。早说顿渐。此间又说。莫不重耶。答此间说顿渐。而显时中。别显时中。时教上有顿渐。会所被根。此间将根上有顿渐。会能被教。教上元来是一般。亦不说顿渐也。但由众生悟解证果不同。遂于教上。乃有顿渐也。


    言法华亦言一雨等者。一雨证教同。草木生长。次根异。即是教同根异也。


    言优婆塞等者。即象马兔三兽。足有长短。力用别故得水浅深不同。此说理同证异。问如何说教之次。此间忽说理耶。答将理同。返证能诠教同。理上本无浅深。自是智证有浅深。如来教是一般。自是众生悟解差别。


    言摄论亦言等者。末尼即珍也。能雨种种宝物。应众生愿。亦名如意珠。随意所须皆须。天鼓即帝释幢上之鼓。不鼓自然而有音声。帝释与修罗战时。鼓中出声。怨未言来。怨去。不受乐交受乐。受乐多即交生厌。如是珠鼓是无情。实无有思。能成自事。珠况佛身。珠体现是非情。元无分别任运能随求者之心。法合佛身已无加行寻伺。随一切众生求者之心。现种种身。将天鼓。况如来说法。天鼓能随众生四般所作事业。如来已无加行寻伺。任运能满众生随意乐欲。说三乘教。约教而论。教本无差别。由此即证。教同根异也。


    言故知诸教等者。总结顿渐也。故知诸教本无差别。结顿也。由机不同等者。结渐教也。大即菩萨。小即二乘。顿即直发大心。渐即得胜舍劣也。


    言此经且当大渐等者。属当顿渐。属当通别宗。且者是意不尽之语。流通分中。通顿故言且。路府云。现有大渐。亦合有小渐大顿小顿。从声闻果。取缘觉果。名小渐。有声闻性缘觉性。不发声闻心。直取缘觉果。名小顿。此非疏意疏意云。大小乘中。此经当大乘。顿渐教中。此经当渐教。故言大渐之教。


    言此依他等。问此经流通分中。亦通顿教。何故空言通渐教。答疏言此依他诱等。且依八品正宗。化回心声闻者说。


    言妙庄严王等者。问疏主引妙庄严王品中定性声闻。为证顿教。为证渐教。答有云。疏主共顿教经文。一处引未。证顿教。若尔为是小乘顿教。为是大乘顿教。若是小乘顿教。与半教何别。若是大乘顿教。则前说无文。答但是显闻法华经。得果差别。亦不妨也。不定性声闻。回心向大。取佛果。定性声闻取小乘初果。又云疏主欲拟引向下流通分中经文云。缘彼流通分中。妙庄严王品云得法眼净。通大乘小乘。恐人疑此一节经文。是大乘法眼净。疏主所以先聊简也。所以疏言即初果等。即知是小乘也(此解为正也)。若证顿教渐教上下无文也。


    言寿品中等者。次下引寿品普门品两品经文。证顿教也。


    言可成顿教者。此一句。疏结前两品顿教经文。故言可成顿教也。


    言故知顿渐渐等者。结前来通顿渐经文也。问既无别教文。何处得有尔许多差别教典耶。答随根已分。故此通也。疏主意。我此间不同古人。问教上说顿说渐。顿即定顿。渐定渐。今此间一切随根以分也。谟云。法华经通顿通渐。傍被正被也。故言故知等。三半满二教。满宗者。通别两宗。引文判定。谟言。属当经宗。贺云。有五重别。一约自利名半。他名满。二约理解。一唯证生空理名半。兼证法空名满。三约智解。唯得生空智名半。兼得法空名满。四约障解。唯断烦恼障名半。兼断所知名满。五约二死解。唯出分段生死名半。兼出变易生死名满。问何故有作无作二类取。半满二教之中。唯取满。不取半耶。既化回心声闻。何以不取半教。答今言</a>不取者。唯说小乘是半教。即不取也。今言取者。大小乘双该即取也。故经通半满教。故涅槃云。为声闻说半字。为菩萨说满字。大可兼小。大强小劣也。


    言生法二空通等者。安乐行品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实不实法。法空也。亦不分别是男是女。生空教也。初周云。唯此一事实。即法空。余二即非真。生空也。第二周云。牛车是法空。羊鹿是生空。第三周中。化城是生空。宝所是法空。故言通二教摄也。


    言有作无作等者。新云安立。作谓修作。更有可修作。名有作。言无作者。更无可作。名无作且有作四谛者。分段生死为空谛。有漏业烦恼为集谛。有余无余涅槃为灭谛。生空智为道谛。无作四谛者。变易生死为苦谛。所知障为集谛。无住涅槃为灭谛。法空智品为道谛。初一重四谛名为作。离此一重四谛外。更有一重四谛可作。名有作。问若约不定性声闻说。回心已后。更有可作。若约定性声闻说。只此四谛上。得名无作。答只是定性声闻自不作。岂得道更无可作耶。此经既一会二归一。故通两门。问初地菩萨。虽断二障证二空理。犹自更有余九地障未断理未证。应可初地菩萨。不名无作。答若初地望十地。更有可作。不合名无作。今说第二重四谛外。更无可作。名无作。


    言世俗胜义等者。初释总名者。世者可坏破义。俗谓显现随世流布义。亦名隐显谛。亦名胜义谛。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真谛。问何名谛。答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故名为谛。俗即谛。持业释。二者胜义谛。无分别智。是出世间。故此最胜。故名为胜。此智所缘境义。名之为胜义。胜义之谛。依主释。安国云。胜人知故。名为胜义。亦名真谛。二释别名者。一世间世俗。亦名无实谛。谓军林瓶瓫等。经云如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罚。二道理世俗。亦云随事差别谛。即蕰处界等。经云五众之生灭等。三证得世俗。亦云方便安立谛。谓证四谛理等。经云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等。四胜义世俗。亦云假名非安立谛。依空显实是。经云我等内灭自谓为足等是。胜义四者。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三科法门是。经云堂舍高危等。喻五蕰也。二者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谛谓苦集二谛。世间因果。灭道二谛。出世因果。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等是。三证得胜义。亦名依门显实谛。谓二空门所显真理。经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等是。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即是真法界。离戏论故。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等是。此第四亦名第一义谛。出体者。即五法立八谛。一瓶盆。二三科法。三四谛行相。四二空门。五一真法界。初一谛。唯俗非真。假名无实体。最后一谛。唯真非俗。谓废诠谈旨谛。中间三法。亦真亦俗。初三真是。后三俗亦是。所望胜劣别体无来是一。若将此中间三句。若对第一。俗非真。即属四俗谛收。若对第四。真非故。即属四胜义谛收。第一真与第二俗。同是三科法为体。第二俗约体。第一真取三科法上用不取体。经通真俗。故言随应分二。


    言虽知通旨等者。若约通宗说。此经通生空法空。有作无作。世俗胜义。无有不是一乘。若论别义。随别所明。正将一乘为宗也。问一乘以何为体。答摄云。一乘为宗。取根本方便之教理行果为体。古有四解。一云万善之因。是此经宗。此经宗归一乘。一乘既以运载为义。万善之因。能运行者。至于佛果故。果位修满。故非运也。乘义不通。故取万善之因为宗。大品云。是乘提三界中出。至萨婆若海中住。既云中住。明非进义。问此初明因。后门辨果。云何偏以因果为宗。答后彰极果。为成前因。以行一乘之因。得寿量故。举果成因为宗。二云唯取果乘为宗。夫欲识经宗。直亲经题。云妙法者。谓如来灵智体。陶冶尘泽。众垢斯尽。立以妙名。湛为物轨。所以称法。因中不得尘泽未尽。不得妙名。故以果位为经宗。所以释也。迦玄旨始唱。难智慧甚深。多宝赞扬。称大慧平等。三云具以一乘因果为宗。故以莲华。不有则已。有则果实俱含。此经不说则休。说则因果双有。故以因果为宗。四云此经以无著为宗。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摄云四解总拟。一云唯取万善为因乘。不取果乘。此解不然。诸佛究竟道。乐利乐他故。即是运载得名乘。何故言果中无运载。又方便品中。论说因果相。开示悟三为果。入佛知见为因。即是因果双说。何故空取因耶。然大品经云萨婆若海中住者。约自行满</a>。一相而说。二云唯取果为体。此亦不然。因中无漏愿行。何故不取。岂是尘泽不与妙名。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正是经宗也。三云其理少通。然不取方便之因。义乃不足。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道者因义。方便若非是大乘因。云何得言是道菩萨渐得成佛。四云若无著为宗者。何指此经。余经圣教。岂交人执着也。


    言故下文言等者。证一乘为宗。初如佛不悭大乘故得。经云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次知佛唯以大乘化故得。经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等。疏引此文。后法领今得。经云是故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以得之。


    言故此定以等者。准上所引经文。故知此经定以一乘而为宗也。


    言一乘之义者。略指也。下有一乘章。广分别也。


    言第三解经品得名者。既知经之宗旨。便明经品得名来由。缘何得名妙法莲华经序亦第一。故此第三解经品得名。


    言且经题目等者。谟作此科判。有何所以。答且经题目。一法二喻。法谓妙法。华谓莲华。法华既是唐言。根本从他梵语。所以第一名唐梵得名支。第二行果得名支者。即当随胜中第五胜出分段。体中通取因果理智。以为一乘。开示悟三是果。入佛知见为因。因即是行。故名行果得名支。第三教理得名支者。即是第六引摄殊胜体以诠旨。亦名为一乘。教随物设。趣妙难知。理假智冥。体深颇测。名教理得名支。第四四流得名支。即真实体中。根本教理行果等。然名依体立。举体成名。出体既各不同。名于是有异。所以辨三种得名。行果教理四法。然前二说。非全无据。取义未同。末后古人错解经文。喻宽法狭。所以第五于得名中。有会有破。故有会破得名支。得名既定。故将六离合释。次第解释。故有第六离合得名支。故此六支。不同先辈也。且者。此门双明。且解经题。未说品题。故言且也。


    言萨者正妙之义者。问何以知萨是正妙之义。答疏言故法护等。萨之一字。含得此方两个。若正妙之义。故二三藏随本翻译。答取一义立名也。晋朝竺法护取正简邪。名正法华经</a>。后秦罗什取妙简粗。名妙法华。亦摄释叙天台解。更有真法好法。真即对伪。好即对恶。议曰。真法好法。既非佛言。不可人情而加也。问若萨之一字。含正妙之义。如萨婆多萨迦耶见。复是何义收耶。答萨婆多者。即是有义。萨迦耶见者。即身义。问一种同萨。何故不含正妙之义。答萨字虽同。义即全别。然西方立字。有其二种。一者字界。二者字缘。缘由也。界者体也。且如萨字。含正妙二义。助者。如言婆多助萨。便成有义。迦耶助萨。便成身义。金云。所以竺法护言正。为对内外两耶。一者。九十六种外道所说名邪。如来说者名正。二者。所执五乘有异。名之为邪。所以者何。答十方世界。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今执五乘。乖一乘道理。故称为邪。今对五耶。说一为正。正直舍方便也。今罗什云妙。为对内外二粗。一者。外道所说无义之语。名为粗。如来所说。称之为妙。二者。二乘教法。是方便说。理非究竟。名为粗。故摄论云。二乘是粗浅道。对此粗法。故说一乘为妙。摄云两个三藏相形立名。亦无偏取正。亦无偏取妙也。且五乘对外道。不可空名正不名妙。五乘对一乘。不可唯是粗不是邪。故知外道对五乘。亦得名粗。亦得名邪。五乘对外道。亦得名正。亦得名妙。五乘对一乘。亦得名粗。亦得名邪。一乘对五乘。亦得正。亦得名妙。五乘中。空教大乘。对中道一乘。亦名粗。亦名邪。摄云两个三藏。道理恰齐。不可强定胜劣。然贤法师见摄云。五乘对外道。亦名妙。问五乘中人天乘。既是粗法。如何说妙。又破云。摄释既自许二乘方便行。为一乘因。是菩萨道。何得名耶。答谟云。人天乘妙。三乘为邪。共不妨。言人天乘妙者。对外道说。亦名妙。二乘名邪者。若约邪见名邪。二乘则无。若谬解名邪。何妨亦有。故唯识云。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迷谓凡夫外道。谬则二乘。既有谬解。何妨有邪。又四十年前。道会修行亦名邪。今日正直舍方便名正。故知两义灯齐行。尽无胜劣。问二个三藏取妙正。二皆有理。何故罗什偏取妙义。答妙字有三义胜故。一者经有妙言。文无正等称。如云我法妙难思。又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又云能生净妙第一之乐。又云闻佛柔耎音。深远甚微妙。又云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二者妙是赞叹之词。胜于正字。经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又云容颜甚奇妙。三者就义。正摧以正形邪受称。妙以待粗为名。正则简邪。妙即简粗。九十六种外道是邪不是正。佛法五乘。是正不是邪。五乘虽是正犹粗。一乘独称妙。问当日佛说者。为复是正法华。为复是妙法华。答如来说者。是妙法华。经云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昔时求者亦名妙法莲华。正狭妙宽。正不如于妙。妙谓殊妙。胜妙。善妙。巧妙。深妙。要妙。经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又云智慧甚深微妙。故如妙字。道理长也。


    言达磨法也者。梵云达磨。此云法也。谓教理行果。唯识论云。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任持自体。今此法者。约体而云。即真如为法。经云示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涅槃经云。诸佛所师谓法也。妙之法。故名为妙。据用言之。智为法。经云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法即妙故。名妙法。先真如法有体无为。后智法者。有体有为。理之与智。并在果位。此取于果。方名法也。因位理智。亦名为法。经云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此取因行名法也。


    言荼利迦等者。四色之中。当第四也。睿法师序云。一崛摩罗华。未开底华。二迦摩罗华。已开华。三奔荼利迦。亦云芬陀利华。正开底华。化度云。莲华三内分别。一约法聊简。问如智度。于陆生华中。须曼那华为第一。水生华青莲华为最上。今者何故取白华以喻法耶。答若喻如来之眼。即青莲华为最上。若喻一乘法。即取白莲华为上。故维摩经云。目净修广如青莲。问设喻一乘妙法。何用白莲华耶。答白是众色之本。一乘是诸乘之源。经中有七白。一白莲华。二放白毫光。三驾以白牛。四覆以白叠。五手执白拂。六妙音白银为叶。七普贤乘六牙白象。有多白言。故举白华为喻也。二约人聊简者。问自余诸华。亦有白者。亦能生果。何不取为喻。乃取莲华为喻。答四解。一者一华一果。二华果相资。三华果同时。四果居华内。且一华一果者。余华但着一果。此法不尔。杂修一乘之因。感有多果。感十王果。乃至菩提涅槃果。二华果相资者。余华或有住华而而果。或虽有果。而非成就。余法亦尔。或虽修行。而无所证之果。谓外道等持鸡狗戒。或虽所证之果。而无究竟成就。如趣寂声闻等。身灰智灭。同太虚</a>空。此经不尔。若有华定有果定成就故。经云佛告药王。如来灭后。及现在世。四众八部。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菩提。三华果同时者。余华与果。必不同时。此经不尔。教理行果。俱有同时之义。四果居华内者。莲华之实。藏在莲华之中。一乘理果。藏教行之内。故取莲华为喻。三约喻料简者。问取莲华为喻。于其妙法。何理相当。答有十义。如释疏题目处说也。


    言西域呼白等者。问何因知奔荼利迦是白莲华。答疏言西域呼等。问为复是翻奔荼利迦唤作白莲。伏不是。答西域人风俗。唤白莲华。作奔荼利迦。亦不是翻奔荼字作白。荼字作莲。迦字作华也。但是风俗大家唤也。


    言故新经说等者。四色之中。次第配。亦当第四白色也。


    言莲者芙蕖秀实者。问何名莲。答莲是华之果。秀者出水义。实者结实义。莲华白月满足。向水中结实。故言秀实也。芙蕖二字。是华体。况因也。秀实二字。是莲体。况果也。喻上况芙蕖。华上结实。法中论一乘。因上感果也。秀实俱是果也。芙蕖俱是因也。问秀实者合是结实。何以唤作出水义。答虽然秀实是结实义。不可向水底结实。事须水上结实。正是莲华结实时。便是莲华秀实时。出水方能结实。结实之事须出水。正说莲华结实了。兼说莲华出水了。但说莲华结实。便带得出水义。秀者出水义。实者结果义(上解莲字)。


    言华美也华美白华者。疏中有四个华字。最向上字。最向下字。正合作华字。中间两个字。合作华字。又华有三名。一名华。二名芙蓉。三名芙蕖也。亦名荷华。亦名箔??也。有人呼箔??。作华开敷。总非也。摄释云。箔??者荷华名。问何名草下作化。名花也。答草喻声闻行。花喻菩萨行。草化曰华。将草就化。名之曰花。法中论。声闻未回心时。所修之行。不名菩萨行。回心了。声闻行。总化作菩萨行。草上花开。花上结莲子。菩萨上招佛果故。草化曰花。问何故草下作幸作华。音呼耶。答草喻声闻行。华喻菩萨行。华者华美美好之行。喻上说草头。与向下幸字各别着。不成华字也。法中论。声闻四十年前所修之行。不成菩萨华美之行。喻上说将草就幸。故成华字。回心了。曾声闻行。入菩萨行。总成一乘美好之行。故草下作幸。名华也。问何不草下作化作。花音呼。又何草不下作幸。作华音呼。何故将华字。作花音呼耶。答翻译之主。深意也。字若作草下化。作花音呼。此花者因义。但能结果。更无余能。虽是结果之义。失却华向上美好之能。若尔字作草下幸。作华音呼得否。答唯得华上美好之德。失却华上结果之能。所以作华字。作花音呼也。华字则收于美好。花音则摄于结果。花音况万行。万行能感果。华字表一乘万德。一乘万德。一皆微妙也。尔雅</a>云。其根藕况一切众生身中本有无漏种子也。其本密即是藕。向上白拗也。况新发意菩萨心种。即是地前有漏修行也。本即是密。俱目白拗。在泥中也。其茎加况出泥水来到清水中。况十地无漏现行。其叶葭云况菩萨四无量心。其华箔??。况二利行也。其实莲即是莲华结果也。莲况四智菩提。莲中菂喻他受用身。菂中意云。喻自受用身。又云菂况自受用身。意况他受用身。亦有说华况教。华中台况理。华若不开敷。无由得见台。教若不逾扬。无由悟道理也。化度问云。莲华喻此经。由此名为莲华经。桃华杏华亦是华。应名桃华杏华经。答桃华杏华虽是华。由着水故不喻经。莲华之者名为华。不着水故堪况经。问莲华之华不着水。不着水故将喻经。莲叶亦同不着水。应合亦名莲叶经。答莲叶虽然不着水。不能生果不喻经。莲华体性不着水。由能生果。故况经。问莲华之体以生果。以生果故不着水。莲叶不能生其果。应当莲叶却着水。答不着之义是宽通。莲华叶俱不着。生果之义是局狭。何妨华生叶不生。问莲华之用能生果。由能生果得况经。桃杏二华能结果。何得不将来喻经。答生果是宽通。莲华杏华并生果。不着之义是局狭。何妨杏着莲不着。问若以不著名为经。莲叶之性亦不着。若以生果名为经。桃杏华亦生果。答莲华不着具二义。故得喻斯经。莲叶桃华阙一边。以不具故。非经摄也(叙六问不叙六问)。


    言素怛揽者。亦云修多罗。亦言修妒路。皆讹也。此是经义。应言契经。今略云契。一则契理。二则契根。旧梵语云修多罗。此翻为线。故摄论云。贯穿缝缀。以为其性。贯穿所说义。可称为线。摄持所化众生。目之为经。若线贯华。如经持纬故。又杂心五义。一曰涌泉。义味无尽故。二称绳墨。指定邪政故。三出生。出生法义故。四显示。显示诸道理及善恶故。五结鬘。贯穿诸法故。如线贯华。遇狂风而不散。教贯根理。逢邪见之不移。又如来说为经。弟子奉行为纬。家语云。君王守正为经。臣佐奉行为纬。国语</a>云。经之以天。纬之八地。天六气为经。地五行为纬。又经者迳也。三乘人成佛迳路。俗书解云。经者常也。百王不易千帝同模名常。昔有人。进益国利人?。天子扡得者。是一卷尚书</a>。此是三皇五帝答国利人?。名帝也。孔安国</a>尚书序云。伏义神农</a>黄帝</a>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妙道也。若将契字一处解。则有二义。一者契理。二者契根。应为四句分别。一契根不契理。如胜论数论外道五顶子说六句义。虽契根而不契理。二契理不契根。如鹙子为二弟子说浣衣数息观等。三根理俱契。即佛为弟子说法。四根理俱不契。即外道将神我。向佛弟子边说。根亦不契。理亦不契。


    言妙法白莲华等者。问智度论云。地生华中。须鬘那华为胜。水中生者。青莲华为上。何故唯取白华。答所用不同青莲华。喻如来眼。白莲众色中为胜。故喻此经。欲显此经文义甚深明白故。


    言所以下云等者。有三义。故取白莲。一云如来说经。题云妙法奔荼利迦经。佛既亲说。不取余色华。二缘经上下意。合取白华。疏中引三般白。白华白毫白牛。金又引四度。以白叠。手执白拂。妙音白银为叶。普贤菩萨乘白象。三云白者众色之根本。如白绫绢等。


    言梵本无别白字者。问既是白华为喻。经题何不安白字。答疏言梵本无等。意言。更不假安白字。但道着奔荼利迦。便是白莲华。世间人言。王色相似雪如也。鹤色相似练如也。便知是白。不要言白字也(上解唐梵得名了)。


    言然此经中等者。指教标宗也。前解尽解色尘向上莲华。未解法上莲华。然此得已下解法。向上莲华。教为华。理为莲。行为华。果为莲。欲拟将色尘莲。法华向配。先须定得法上宗旨。所以三师定莲华宗旨。取义不同。此第一师。唯取行果为莲华。此师诤却方便品初教理文道。未是正说。但如来后得智中。安立名字章句。名权方便。拂彼二乘未是正说。若是正说。已说经了。何要鹙子更请。又论云自此已下所说。因果相因。即入佛知见。果即开示悟三。若以说教理名经。何言自此已下。明知论主简前教理也。


    言多依因果等者。多依者对前教理。此中三周唯说行果。对前少教理。故名多依。三周之中。初周前三为果。入佛知见为因。初周因果双说。第二周说因不说果。第三周说果不说因。故名因。故名因果理智也。初周理智双说。第二周说智不说理。第三周说理不说智。又因果理智者。因中十地证真如。因中理二空理智。名因中智。果中理即法身。智即报身。果中开佛知见。双说理智。示悟别显。故言多依(上标行果)。


    言开佛知见者。释行果。此一句标也。问开者是何义。答开者无上义。此悟亦是总约所开。说所开即无上。所开之中。只有法身报身二种。悉皆无上。若正明开义者。出生显证义。出生菩提。显证涅槃也。


    言双叹理智法报等者。释双叹理智。法字解上理字。报字解上智字也。


    言二种无上叹胜等者。出双叹意也。有人问云。开者为是佛自开知见。为是开众生身中知见。若自开者。佛开已文。若开他者。云何经云佛之知见。答三解。一云经文分明。开佛知见。又有便得清净之言。明知开佛知见。二者开鹙子身中知见。鹙子身中。既有佛性。何妨名佛知见。又言清净者。约究竟说。三者但是总相。双开叹胜。令鹙子忻也。一切众生身中。有理行二性。无始时来。烦恼障覆。如来为彼。开演宣示。令鹙子忻故。所以叹胜令忻也。所以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于世。


    言示佛知见者。示者同义。示谓指示。缘鹙子不知自身中有法身。故世尊指示说向道。一切众生。同有此性。故名同义。经云譬如乳牛有种种色。构之一处。白色无异。


    言悟佛知见等者。悟者不知义。一性看悟者。正是知义。何名不知。答昔日不知。今日悟昔时不知之事。名位者不知义。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等。


    言入佛知见等者。有三解二因也。一与菩提涅槃为因。名二因。二者法身因。报身因。根本智与法身为因。后得智与报身为因。三理智二因者。因中理智。即是其因。名理智二因也。


    言行一乘因等者。释上理智二因也。


    言等赐牛车等者。引教证也。诸子顿渐二悟菩萨。


    言日夜劫数等者。更经二大阿僧祇劫。常得游戏。观空观有。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言灭去化城等者。引入佛知见。所招感果也。兼证理果。为第三周。灭去化城。至宝所故。故三周皆说因果。贺云。二乘之人。回心向大。灭于所得有余化城。至于宝所。所指宝所。是一乘果。


    言与辨中边论三种等者。会他教意。问第一师唯取行果为莲华者。辨中边论三种无上。亦是一乘。莫此行果两法。摄法不尽耶。又如何此说二种无上。彼说三无上耶。答疏云辨中边论等云。三无上者。一正行无上。谓六度回向菩提名正行。无上超过二乘名无上。即入佛知见。因乘是也。二所缘无上者。因果理智。对能缘心。总名所缘。即开示悟入。三修证无上。亦通因果。修因理智。证果理智。化度问。此中唯说行果二种。将二摄三。何宽何狭。答相似此经说果。果即开示悟。菩提涅槃。即是彼论中修证无上。此经说入佛知见。即彼论中正行无上。合此因果。对鹙子能缘心。便是所缘无上也。


    言能诠之教等者。简去能诠也。问既佛从定起。说教理二种。何故初师不取教理耶。答初师云。能诠之教。既是权方便。所以不取。三乘中二乘教不实。故名?。于三乘中。大乘教教。对理名?。但是教名?。皆不取缘。未是正说。问所诠理取否。答若唤作教理则不取。改却名字唤作真实乘取也。问取作何用。答欲令二乘行因取果。事须依真实乘也。


    言本论解方便等者。引论成也。此是行果师。引论证成也。自此已下。明所说因果。相结论文。因即入佛知见。果即开示悟三。因即华。果即莲。第二因唯明因华。第三因明果华。因即七地四菩萨行。果即佛位菩提涅槃也。


    言由此正取一乘等者。意言无量义。为菩萨说。已行因故。故但说教理莲华。此经与声闻说。令行因趣果。故以行果为莲华也(行果了)。


    言若依论解无量义等者。初引无量义经</a>莲华。是教理。会同此经莲华。亦取教理。后释此经同方便品初莲华。是教理。会同无量义经莲华亦教理。此第二师云。天亲菩萨造法华论。解西方无量义经。彼国经有十七个名中。第十六名妙法莲华。又第十四亦名一乘。彼经是莲华。莲华取教理。此经是莲华。何故不取于教理。彼经是一乘。一乘是教理。何故此经是一乘。不取教理耶。又此经唱诸佛智慧。理甚深。其智慧门。教甚深。正是教理。何故取不取。


    言十七名者。论云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名。显示甚深功德。应知一名无量义经。二名最胜经典。三名大乘方广。四名教菩萨法。五佛所护念。六诸佛密藏。七诸佛德藏。八诸佛密处。九能生诸佛。十诸佛道场。十一诸佛所转法轮。十二诸佛坚固舍利。十三诸佛善巧方便。十四宣说一乘。十五第一义谛。十六名妙法莲华。十七名最上法门。且第十六名妙法莲华。有二义解其莲华。莲华有二义。一出水义。所诠之理。出离二乘浊泥水故。此无量义经。能诠教唯大乘。所诠理唯一真法界。无量义经教下真如理。亦名莲华。在凡夫身中。我执所覆。犹如莲华在泥中。二乘断我执。犹有法执。所覆真如。犹如莲华在泥水中。糅释云。罗汉身中法执。由如泥水。有漏功德。犹如浊水。无漏功德。犹如清水。化度云。出水有二义。一顿悟菩萨身中。法空真如理。设有法执。迷覆着彼。自是大乘法执。不是二乘法执浊水。既顿悟菩萨身中真如。不曾被二乘法执染着性。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出二乘浊水。如本不入水。亦名出水。二者渐悟菩萨。虽有二乘法执相应。法执染不着。亦名出水。如荷叶在水。湿不着也。


    言二开敷义等者。由所诠理胜。故能诠教上。而立胜名也。开者说也。彼说真理。名开真理也。出水是理妙。开敷是教妙。华若不开敷。无由见莲台。是华中结子处也。教若不谕扬。无由得悟理。双结前二。为理妙。后为教妙也。


    言又彼诸名第十四等者。行果师。暗难教理师云。此经名莲华。亦名一乘。彼经无量义。唯名妙法莲华。不名一乘。所以法华经莲华。与无量经莲华不同。答由此教理师。大忽引文证云。又彼诸名等。汝行果师。莫错我无量义经解莲华处有十七名。十七名中。第十四亦名一乘也。


    言欲令菩萨观机等者。行果师却难教理师云。既说无量义经教理。名莲华。亦名一乘。若尔莲华一乘。既是教理。何不但唤作莲华经。何故要名无量义经。答疏云欲令菩萨等。问何不与菩萨说行果耶。答菩萨自能行一乘因。取一乘果。更不要说行果。此菩萨于自利行中。刹那刹那转增进故。缘此辨于利他门中。观根受道。药病未能精审。以彼利他门中。以教药为先。与彼菩萨说道。众生性欲无量。故如来说法。法亦无量。菩萨闻已。于一乘教。观一乘理。所以教理对菩萨。正名无量义。本来佛意。只为说教理。名无量义。更不为余人。当时缘觉声闻。在无量义会下坐。耳里闻着。无量义者从一法生。鹙子等作念云。无量义既是一法生。莫十方世界中二乘。从一乘中分出耶。亦生此心。教理对声闻名莲华。问何故名傍。答教理体不傍。以不正为故名傍。因闻获益故名傍也。所以教理对菩萨正。名无量义。对声闻傍。名妙法莲华。问无量义经对菩萨正。名无量义。对声闻傍。名莲华。法华会上。法华经对声闻正。名法华。对菩萨应傍。名无量义经否。答无量义不同法华会。彼无量义会下。有两类人。菩萨声闻。若法华会上。正宗为声闻说。不为八万大菩萨。不傍名无量义也。行果师又难教理师云。何故将无量义经傍教理。例同此经答教理体不傍。自是声闻无量义会下。根未熟故。未为正说。所以说傍也。行果师又难云。无量义为菩萨说教理。何不对菩萨名莲华。但名无量义。答望佛本意。将教理遣菩萨。为众生说。但名无量义。不名法华。此谈佛意疏中。说顿悟菩萨莲华处。但是因解声闻莲华说。有顿悟菩萨。依教观理。亦有莲华之义。望佛本意。不为菩萨说莲华也。量云无量义经。是有法。定说教理故。宗因。出水开敷故。同喻。犹如法华。法华说教理。出水开敷。故名莲华。无量义经说教理同彼。亦名法华。摄量云。妙法莲华。是有法。说教理故。宗。因云。出水开敷故。同喻。犹如无量义。无量义经。经说教理。出水开敷故。名无量义。法华今既说理同彼。亦名无量义(上解无量经莲华是教理会同此经了)。


    言方便品云诸佛等者。将此经方便品初莲华。是教理会同无量义。莲华亦是教理。章敬云。前显彼经正被菩萨。而取教理。今取显此经初警声闻。而举教理。诸佛智慧理也。其智慧门教也。意显此为定后法华。前无量义为定前法华。问若无量义经是教理。此经莲华亦教理。二经何别。答有三义别。一出生摄入别无量义经教理。从清净法界中流出来。故名出生。法华经名。摄入会彼二乘。同归一道。故言摄入。二者宽狭不同。法华经能诠教通三乘。所诠智慧通五种。无量义经能诠教唯大乘。所诠理唯一真法界。五种智慧中。唯摄得智性也。三者无量义经。随众生欲说。观根受道说也。此法华经。阿含甚深。即昔三教四十年前。根三教亦三。法华会上。根一教亦一。二经相似。取第二解为正也。所说诸佛智慧为果。能诠教为门。如门为入室之所由。教为显理之处所。莲华但说二义因果故。即智诠也。


    言论自释言等者。初标论文。其证甚深。即五智慧性相伴境。因即所证智。有所证悟。而得此智。名所证智。是所诠家之能诠智。为证甚深。若对所缘。应名能诠智。三周说皆是说方便品初智慧也。


    言欲拂二乘令生等者。论解此经者。即以教理。名为法华。佛从定起。叹于教理二种甚深。欲拂二乘令生惊问。初叹教理。名为法华。故言初也。问方便品初说二种甚深教理时。偏告鹙子。不告菩萨。有何意。答疏言欲拂二乘令生惊问。问拂有何意。答令交生疑。向他道二乘不知。便是拂也。经云假使满世间等意。徒交请也。若不因佛说二甚深。如何声闻惊问。若不惊问。因何佛说开示悟入。故知因说二甚深教理。方始惊问。即此教理。名为法华也。说教理时。声闻心虽未回。且令声闻心动。声闻亦心动。便说此经。引教回心趣大。与授记也。


    言从无量义处等者。谟云。意显此经为定后法华也。


    言总揽诸文等者。标宗也。四法总取。离之不足。合则时中总取四法。名总揽。初师偏取行果。揽他教理不着。后师偏取教理。总揽他行果不着。教理行果尽取。故名揽总。由此二义解总揽。一揽他前师文义故。二总揽一部上下诸文。教者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理者诸佛智甚深无量。行者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等。果者诸法寂灭相。说佛智慧故。总揽此文。为法华也。此第三师取前两师义。总将来商量。名褒贬。问四法既总取为莲华。何更不引教理。空引行果耶。答有二义。故不引教理也。第一缘此经。多取行果。教理不是正取。故不引也。第二义教理师引文尽周足。所以更不引也。


    言教理妙法等者。疏主指次第二教理师引文。即证甚深为理。妙法阿含甚深为教法。只缘行果师引文不尽。只取三请已后经文。不取方便品头经文。问能诠之教。任许不能取。所诠理中。五种智慧。何得不引来。又从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至三请已来。尔许经文。何得不引。应非是经耶。


    言行妙法者。总标行体。即初地已去。无满因行。名行妙法。


    言论释入佛知见等者。引论证也。不退转地者。或是初地证不退。或是八地行不退。此定是无漏行也。无量知业者。即是佛果位中。一切种智。能知种别一切法。故名无量智。无量之智。从境立名。故言无量也。业者。即是能感因。即十地无漏行。正是佛果之因业也。无漏行望佛果为正因。即入佛知见。故言正是也。亦问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云何通。答彼是经意。此释论文。论亦不退。彼经中作如是说也。今且依论。初地已去无漏行。名行妙法。行有二般。一宅内行。即地前。宅外即是地上。此约智增菩萨说。二云宅内行。即七地已前。宅外行是八地已去。此约悲增菩萨说。今取初解。地前地上。以分内外。以声闻回心多是智增。故取初解为正。宅内即分段。宅外即变易。变易即无漏。分段即有漏。若地前一大劫。只得言有漏资无漏。不得名为入佛知见。虽闻法华。但得名为教。妙法中收。只得言教车。不得上行车也。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即初地已上。得登牛车。名宝乘也。地前未得名宝乘。不得登牛车故。故知无漏因行。名为一乘也(上标无漏行了)。


    言譬喻品云等者。标有漏行也。下疏主科为如来果化。问何名果。答佛果经故。教所诠故。名为果化。衣裓机案。喻如来神通。智慧功德。望佛本意。拟将果通慧顿受。过与二乘。众生不交行行。便遣成佛去。长者思念。长子解好恶。即夫着门出去。中小二子痴騃。所以三七日思惟。我将智慧之用机案。顿受与中子成圆觉。出三界耶。以神通之用衣裓。顿受教下品众生苦抑。通从三界。而救度之耶。交出三界生。向净土去耶。我缘中小二子。不肯着门出来。夫中子升机案逾墙出去。少子不解。逾墙向我。衣裓里褁出去耶。答思而不没。若欲得出。事须着门。过无有喻墙底道理。若欲得出二种生死宅。事须得一乘教行也。


    言复云唯有一门等者。问大乘宽广。何言狭小。答如大海虽宽。不宿死尸。亦名为少。今者大乘虽宽。不容声闻。名之为狭。不容缘觉。名之为少。二种生死。唯有一种大乘教行。而可出虽。故言唯有一门。下疏云喻及合文。合有五门。一唯有一门。二所烧之门。三狭少门。四今在门外。五以佛教门。一唯中大正门。唯大乘之教行。二边少迮门。唯二乘之行。初三即中大正门后二通二。


    言又云我虽于此等者。谟云。一乘教行。为外道谤毁。名为所烧。即此教行能出二死。名之为门。如来依此教行门中。而出二死。故名安隐得出。问何名安隐得出。答菩萨既被种种打骂。菩萨□□一念悔恨之心。不生苦恼。即名安稳而出。问何名所烧门。答地前一大劫。总名所烧门。一者自烧菩萨修行次第。忽然自退菩提之心。名为自烧。二他烧修行次第。被他毁呰。便即退心。名为他烧。不然即贪名利。三毒在心。亦名为烧。此段疏文。意取地前一大劫有漏修。亦得名入大乘。不得名入佛知见。若不取地前者。一大劫修。应成虚设。既云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故知有漏亦取修行。欲求出离。还只从此所烧门出。不可怕烧而不出也。佛昔地前为常不轻菩萨时。行菩萨行。礼拜四众等。被增上慢比丘。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当时更种种骂詈菩萨。菩萨皆能忍受。故知地前菩萨。被人诽谤。即是所烧也。


    言大乘因行等者。章敬云。释大行也。虽下疏说教行为门。今之所要。正唯取行也。贺云。修行大乘四摄六度等行。而得出离故。大乘因行。名之为门。问云何是一乘行门。答大乘因行等。即是地前修之行。名之以正。是菩萨行处。若不拟成佛。即不要此行。门中为门过。若拟成佛。事须着此行门过。诸处无过处。此一乘行。正是菩萨所修之行。故言正所行处故。


    言二乘之因悲智等者。章敬明云。释少行也。此疏主本文之中。解作如来果记。此间解经品得名中。疏主云何科云。一乘之因。悲智所诱。衣裓机案。随宜出处。两文相违。诸抄云云多解。溜洲云。此不是疏主解。叙古人义。摄释亦云。若是□□解。即合前后相承。今既前后相违。故知不是也。又溜洲亲承。疏主之后。相传不谬。府云。衣裓机案。佛果功德。体即悲智。悲智即是能诱。二乘之因是所诱。能诱即是果化。所诱即是二乘之因。二乘之因是悲智家所诱。谟云。衣裓机案。是如来通慧。如来本意。拟将衣裓机案。顿拔中少二子。思而不设。既若不设。共本来不得一种。二乘之人。回心向大。二乘所修因行。属大乘行。二乘之人。宅内隐因。宅外隐果。二乘因总是无体。无体之因。似衣裓机案。思而不设。故唤二乘因行。作衣裓机案也。又有解。衣裓机案。是佛果功德。佛本来拟将衣裓机案。接引二乘人出三界。入到净土耶。望如来说。名果化也。问何以唤作二乘因行。答为二乘设故。名二乘因行。又有解云。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长者思念我交长子者。着门出者。中小二子行不得。中子交升机案。逾墙出去。我将小子向衣裓里将出去。问机案为复是长者将来。为复是宅中本来有也。答衣裓是长者衣襟。离却长者。无别衣裓。机案但是宅中家具也。法中论世尊交中子。还观十二缘生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出宅。今此是随宜出家故。三乘之人所出分段宅则一般。长子得车。中小二子不得车。中小二子宅内衣裓机案是无体。思而不设。门外羊鹿车是无。只有名字。但以假名字。若欲得拟取初地门中车。事须却着他正门里出去。不是正出处。故名随宜也。上来三四解。尽有理。更有诸抄解极多。不能□□保寿况座主诤诸抄。更作一解。准此抄意。即二乘之因。不名衣裓机案。今将二乘之因。同彼大乘。衣裓机案是无。即以衣裓机案无。例二乘因行无也。衣裓机案。谓是神通智慧用故。是此中意况问。若一往疏文奄含。似有此理。若准疏文。二乘之因。名衣裓机案。即是直因。二乘之因。何须言如彼不设。而相例耶。又复大乘通慧之用。有何行相。不配衣裓机案。又前对不定性人。毕竟须归大乘隐彼之行。


    言无如彼衣裓机案虽思不设者。若尔对彼定性。而不稳之。即应定性二乘之行。得名衣裓机案。若许者还是衣裓机案。名二乘之行。与下果化。还是相违。如何通会。答今正解者。直取二乘因行。名为衣裓机案。准下衣裓机案。有体用。体即神通智慧。用即衣裓机案。果即约体用者。即名二乘因。前即云。智慧之用。衣裓机案。问何故下言果化。答所与是佛果故。故云果。此有三重。第一佛思二乘。不能顿修大行而取果。我与设二乘行令行。取大果不相应。故而不设。即名顿授大果。顿拔彼苦。第二思大乘因化。门狭小故。又不设之。第三故说三乘。而渐化故。衣裓机案。虽是二乘因行。即此因行。是佛神通智慧之用所设。故说通慧。名二乘因也。亦同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意说就根。名衣裓机案。就体名果化也。下云果化。直取通慧体也。又此慧用若就大乘因行。良名为门也。故疏言此云因。下云果。下云果者。一则谈体。二则初思所与所与即体也。


    言上来三乘犹居分段等者。简有漏非□。□是疏主断身手有力等。三段经文。若约行妙法。有漏无漏总□□准经中道理如此。若准论意。就胜而说。出宅登车无漏行即胜。去佛果近故。若有漏行。去佛果远故即劣。所以此间聊简也。所以谟云。譬喻品已下。经文作简所。不取非理也。即是地前顿渐二悟菩萨。二乘有学。未受变易者。由居分段。不与车名。疏牒果化已下三段经文。第三一节经文。是二乘因行。复两节是顿渐二悟菩萨。故言三乘也。今者地前顿悟菩萨。及五果回心。未受变易者。谓居分段故不与车。此聊简中。虽总名行妙法。于中地前菩萨不得车。论主不取。但约二乘回心了。受变易者。说得车不车也。不说回心了。未受变易者。且将居分段为因。成不得车。宗比量。地前菩萨是有法。以不得车故为宗。因云。居分段故。同喻如五果圣人居分段。五果圣人居分段。故不得车。地前菩萨居分段。同彼五果圣人不得车。若然者便有不定过。为如前菩萨居分段。居分段故。不得车。证后七地已前悲增菩萨居分段。居分段故得车。此是随愿宅。第二比量。取受变易。为因成得车。宗量云。初地已去菩萨。是有法。定得车故。为宗。因云。变易故。同喻云。犹如八地已去菩萨。八地已去菩萨受变易。受变易故得车。初地已去智增菩萨受变易。同彼八地已去菩萨亦得车。此亦不定。为如初地已去智增菩萨。受变易故得车。证八地已去菩萨。受变易故得车。为如证五果圣人。回心受变易。故不得车。答二乘之得□教车。哲法师云。车有二种。一者种智车。车体也。二者名教车。车名□□。种智之教。亦名得车。若泛论出宅。得车不得车。应作两重料简也。第一出宅不得车。五果圣人回心受变易者。二不出宅得车。七地已前悲增菩萨。三亦出宅亦得车。登地已去智增菩萨。及悲智平等者。四不出宅不得车。不定性声闻回心了。未受变易者。升地前顿悟菩萨。是更有四句。一出火出宅不得车。无学回心。受变易者。烦恼断尽故出火。受变易故。出宅不得智车。故名不得车。二出火不宅得车。舍利弗无学回心。烦恼尽故名出火。居分段故不出宅。得授记故。得名教车。三不出火出宅不得车。二乘有学回心。未断尽俱生烦恼。故不出火。受变易故出宅。不得法空无漏智。故不得车。四不出火不出宅得车。二乘有学回心。俱生烦恼在。故不出火。未受变易。故不出宅。闻经得记。得名教车。问论其实理。二乘无学。各据自果。亦有其车。何故今时而言不得。答由彼后得。不能亲缘。自解脱道相。故言无车。意令不定性回心归大故。而不说其实。亦有对定性人。亦作此说。问二乘之人。不肯修大。可许于彼得智。不与车名。菩萨修大。趣于菩提。何故同言不得车。答虽得因车。未得果车。故言不得。意令速证无上果故。若望名教车。四人皆得。若望智车。皆不得。


    言又云得如是乘等者。此是经文证。前论家行妙法。即是论释入智见。令证不退转地。论解入佛知见。唯取登地已去无漏行也。若通论一乘体。即因之与果。有漏无漏。皆是行妙法。云诸子者。即顿渐二悟菩萨。俱证初地已上。乘此一乘种智。经两阿僧祇。方至佛位。若二乘者。乘无漏教。及有漏乘。经一大阿僧祇劫。方入初地。如是总名日夜劫数。常得游戏。行二利行。与诸菩萨及声闻。三种意生身。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佛果位也。菩提涅槃。蕰生道处。名为道场。


    言自在无系者。不生不灭。不为烦恼。及所知障之所系缚。名自在无系也。有漏果依善恶业之所求。无漏不尔。故云无依求也。


    言方便品云等者。证前有漏行也。疏主意解。入佛知见。同论家意。取无漏行。若解妙法。准经中道理。兼取有漏行。既言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有漏无漏总取。故言尽行也。


    言论云修行甚深者。此论文证前有漏行也。


    言故知佛果等者。总结有漏无漏行。能成之行。亦名法也。意取能成之行。证行妙法也(行妙法也)。


    言果妙法等者。谟云。初正取开示悟三。后引理智无上。别证于开。名果妙法。问何名开。答开者出生显证义。出生菩提。显证涅槃。若言开者。是无上义。所开即无上。只有菩提涅槃。除此二种。更无余事。故名无上。若更有法。与此二种法相似。即菩提涅槃不名无上。如一国无二王。方名为尊贵。名开佛知见。


    言同义者。解示佛知见。三乘法身。本来平等。众生不知。不肯修证。此佛知见之性。三乘同有。平等无别。令其修证故。


    言同义言不知义者。二乘不知究竟唯一佛乘体。体即菩提。故说一乘。令修生长。故名不知解悟佛知见也。此三皆约所开示。所悟之法。名为无上。


    言即是佛果涅槃菩提者。证开佛知见也。


    言下云诸法寂灭相等者。证示佛知见。名一乘。


    言又云说佛智慧故等者。证悟佛知见。亦名一乘。能连即智。名之为悟也。


    言故知佛果正智等者。结佛果正智。总名一乘也(上来四法得名中。约名申正理说)。


    言由此总言大乘等者。标妙法具莲华之德。又解云。此四句亦是四法得名。支即割断。具取四法。为莲华道理。


    言俱有出二乘等者。路云。俱有出二乘浊水。便道四法向上。总有出水义。又见道莲华之德。四法向上。总有开敷义。此解非也。谟云。意对前二偏教理。及以行果。为出水开敷义故。是故言俱有。即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不言四法俱有出水开敷。未详所以。不得疏意也。


    言教有能敷等者。教为能敷。理为所敷。法有华上开敷之义。莲华有开敷之德。由华开而见台。因教敷而显理。若无能诠教能敷唱。其所诠理。无由得显。若不寻于筌蹄。无由获于鱼菟。若不因教。无由悟于理。故疏云寻教诠究玄理等。


    言理有所敷等者。法有华上出水之力。华台有出离浊水之能。显理有出二乘之力。此所诠理。对前能诠教故。所以理名所敷。故言出水。出水者真如妙理。性离障垢。故名出水。


    言行有因敷等者。法有华上结果之能。因华方有莲。因行方得果。故行如华。能趣于果。以行因敷。当得佛果。佛果所敷故。故行能引果。名因敷。十地万行齐修。名因敷。如华敷即有结实之功。因敷即有感果之用。


    言果有结实等者。显果能酬因。如莲结实。有华本希结实。结实则酬于华。行因本欲果成。果满即酬于行。果若不结实。果即不酬因。果既有结实。所以果得名酬因。即果中感得菩提涅槃三身。尘沙功德具足。故名结实酬因之能也。化度云。亦有疏本云。为因之能。而酬字二义皆得。若言酬者前因故言为者。非但只酬前因。亦能更生后果故。


    言然则法藉等者。问教理行果。得名妙法。何要更将莲华为喻。答疏言然则等。永云。是显莲华喻妙法之意。然则法有四能。必假以喻显然。四法实是妙法。要假法借喻明微由着显。意明法喻相当。喻上既含四法。四法中宁不兼四。皆为成立四法得名。然者。然前教有能敷等义。则者。则此法喻解得名之文。章敬云微谓微隐。着即彰着。尘着。将显微隐微妙之妙法。必由彰着粗着之莲华。故言微由着显。永云。四法道理实是幽微。要假世间莲华粗着之法为喻。显得妙法甚深之理。分明着由明也。


    言故假奔荼等者。假者藉也。华以喻因。是开敷义。即教行也。实以喻果。是出水义。即理果也。又云因即入佛知见。万行果即开示悟三菩提涅槃也。


    言法既囊括等者。囊者袋也。苞含之义。有底曰囊。无底曰[葉-世+宕]。囊即能成众物。法之一字。含四个义。教理行果俱名法。法含众义。囊能感物。故称囊摄括字。德宗名同。至尊之称。不可指斥。法上四义。如囊摄物。不乖本义。


    言华亦包罗者。所谓箔??披敷。以见莲(云云)。


    言法四义等者。契者当也。秘者幽隐之义。赜者深也。何以得知乎。取不及名探。探之不及名钓。钓之不及名赜。谓此言乎。教契幽赜。深妙之理。故言微诠教也。谟云。契者约也。此亦符会契合之义。秘者。切云。神密也。幽邃之义。易云。探赜索隐。钓深致远。所诠理深。故曰秘赜。能诠教诠得深理。故曰契秘赜。唯妙法莲华经教。能诠此理。故教名微诠也。


    言叶幽机等者。叶者合也。幽谓幽微。根谓根宜。即是大乘利根众生。教下所诠之理。能契合上根众生之性。玄旨者所诠理也。此理与彼大乘性叶。和合名叶。幽根旨玄者深妙。旨者趣也。


    言克上乘之奥等者。永云。克者得也。能也。上乘者。所谓佛果。奥者深也。叶者因义。欲趣上乘佛果。以何行为深业。而能取得分道行。亦不得人天二乘行。亦不得唯有一乘行。即能取得。故言克上乘之奥业也。


    言圆觉等者。圆谓圆满。至极之觉名为至觉。十地已还。皆未圆满。唯至佛佛果位。至觉方圆。圆满佛果真宗名果妙也。下疏云。理凝本有出缠。而号法身。智照杂新生果圆。而称正觉果妙法也。


    言美无不殚等者。合解都叹四法也。殚者尽也(都官反)。


    意言四法。各有斯能美事。无不摄尽。故名殚。故称为妙。


    言华四义等者。永云。是华名因。言莲者果也。因中十地万行齐修。如菡英披敷。披敷者华开貌。华若不开敷。无由见台蕊。蕊只是华中台蕊。教若不谕扬。无由得悟理。谕扬说也。况教既谕扬时。方悟于玄理。


    言芙蕖秀出等者。况理也。芙华花者莲华名。秀者出也。灵沼者。小池水名曰沼。喻二乘生空理。对法空理名沼。二乘之人断烦恼障。得名灵沼。大乘法空理名芙蕖。秀者出也。大乘初地法空理。超过生空理。如芙蕖秀出于灵沼也。大乘理深广无涯。如大海也。问既将池沼喻彼小乘之理。云何名灵。答小乘望大乘。虽非究竟。证理断惑。离生死苦。证其圣果。故名为灵沼。


    言喻理颖超等者。此是独起也。华秀出而离泥水。况大乘法空理。独超于少乘理也。又云华体本来离水。况法空理本出浊水。法执之外。此一乘理。迥超二乘羊鹿之少运。


    言举蘤开而得实等者。蘤者白华之总名。亦是莲华之别名。白华若开。即得见于莲实。因行若满。佛果任运圆成。


    言譬因严而果等者。因谓万行。果谓佛果德。此华不开则已。开即必结莲台。因中万行不庄严。佛果无由得圆满。因中万行既庄严。佛果众相悉圆满。


    言标实结为华本者。永云。莲华结实。与华为本。有二。一华与果为本。二者果与因为本。此莲子是其华本。池中若有莲子。池上莲华方得开。池中本无莲子。凭何池上莲华得开。故知结实。莲子为华本也。法中说众生若有菩提种。当来决定得成佛。识中本无菩提种。凭何当来得成佛。实结者即是今果。一个莲子落池内。池上一朵莲华开。一朵莲子又结实。莲子却落于池中。三春暖气眴着时。看即莲华满池发。一个众生若成佛。展转又说法华经。如是相生无尽时。何异莲华满池发。莲子喻菩提种。莲台况佛果。


    言显佛智为乘原者。佛智者。即佛后得智也。后得智能说三乘五乘教法。名乘原。原者本也因也。莫猒池中莲子多。了了总是莲华本。众生莫猒佛住。世佛智能与佛为因。众生爱果不行因。当来佛果何处得。世人爱华猒莲子。明年华从何处来。又莲华有四。一泥底莲华。喻凡夫真理。在生死泥中故。二浊水莲华。喻二乘真理。在法执中故。三出水莲华。喻顿悟菩萨性。出二乘浊水故。第四结果出水莲华。喻佛果菩提涅槃也。


    言故假喻莲华等者。假者。有解。取真假名假。不取喻依。但取喻体名假也。二者。假者假藉也。妙法甚深。事须假莲华为喻。故言假喻也。斯由此也。此有来由也。


    言准此理应法四等者。有二义。一云法既囊摄四义。华亦包罗四德。法向上四义。似彼莲华向上四义。故名法四如华。法上有契秘赜之微筌。教也。叶幽根之玄旨。理也。克上乘之奥业。行也。圆至</a>觉之真宗。果也。华上有箔??。披敷以见莲。类教逾扬以悟旨。芙蕖秀出于灵沼。喻理类超于少运。举蘤开而得实。譬因严而果满。标实结为华本。显佛智为乘原。法向上四义。故名法四。如华亦应为胜。二者准此亦应法四如华者。对前二师立名。准者准此间道理也。莲华向上。既有四义。何故初师唯取行果。何故第二师唯取教理。若尔应合名为法二如华。此乃喻宽法狭。理必不然。准此间道理。教理行果四法总取。方与他莲华向上四义。法喻相称。便为胜也。下方便品疏云。令识昔者教行方便说三。今谈乘体理果唯一。听三乘之教。解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趣一乘之果。故此教理行果。总取为其法华为胜也。天台大师解莲华有七类。第一有华无果。即是狂华不结子。唐占春光。三二月日。风来吹落。没人者。外道之从。亦复如是。随邪造恶。编椽卧棘。五热炙身。虚设功劳。无利勤苦。如狗逐块。块打转多随。邪造恶。如开华堕。地狱三涂。如无子果。第二多华一果。如五停心观别相念观总相念观。三果四向总名有学。多法具足。名为多华。同时得罗汉果。名为一果。第三一华一果。如缘觉人。从缘起觉。故名缘觉。观四时雕变。知色身无常。了八节荣枯。悟世间非久。遂求出离。一坐断烦恼。名一华。证辟支迦。名曰一果。第四先华后果。即是桃华杏华之属。即是今时持五戒。来世得人身。今生持八戒。来世感天身。故名先华后果也。第五先果后华。即是葫芦华。世间有一类人。爱果不修因。懊恼无财物。羡他富贵人。现世布施。现世拟觅富贵。是故名先果后华也。第六一华多果。即是莲华。一颗莲子落池中。傍风鼓击。日月照临。子吐芽芽上着室。室上着叶。叶上开华。华中结果。果中一朵莲子。十颗二十颗。今年二朵莲子落池内。来年满池尽是莲华发。借问满池莲华何处来。因他一颗莲子得。一个众生若成佛。教化得无量众生成佛身。第七因果同时。则况因台。则况果教。为因理为果华。若不开敷。无由见莲台。教若不谕扬。无由得悟理。欲得悟于理。勤读法华经。欲得见莲台。华开必得见。故言同时也(上曰法得各支说)。


    言然观经意虽具等者。是疏主语。商量前来诸师义讫。道理长者短者。长者则留。短者则去。是此问中意。简要云。重褒贬。褒贬前三师义。此解是亲。意言褒前行果师。破方便品初教理。为权方便。第二贬前教理师。将无量义经傍莲华。为此经正莲华。第三褒前第三师。取四法为莲华。谟抄云。会破得名支。却疏远也。然观者观上下经意。故名然观。经意虽具教理行果。名有四法。方便品初意。彰昔日教权说。云今此会中理实唯一。理实唯一。证四十年前说三也。意彰昔权今实。所以初谈教理。然未是正说。法华教权说三。即是其智慧门。理实唯一。即是诸佛智慧也。


    言佛所得法等者。证智慧理也。


    言有所言说等者。证智慧门教也。


    言故以佛智对等者。问唱二种甚深。是何意耶。答疏言故以佛等相对。名对诱者。诱引根法。相当对二乘。前唱智慧及门。又道二乘不知。今二乘人生疑请说。故名对诱。二乘根是所诱。佛意对不定性人。毕竟今归于大乘。如来智慧及故门是能诱。二乘根性是所对。如来智慧及大乘教法是能对。故名对诱。问唱二甚深教理。本意何耶。答意有三种。一令二乘生疑。二令鹙子请。三令恶人退席。令真圣者。同取一乘。令假圣者。避席而退。由此三意故。以教理二种。取譬言莲华。


    言拂彼二乘令等者。问为鹙子说权教。说三是何意。答欲佛二乘言陈之中说三意许之中。理实唯一令鹙子等生疑。故名拂。拂彼四十年前心也。意唱教理。名莲华者。意令拂彼二乘。不是正说也。令真圣者同取一乘。即是请也。及至鹙子三请之后。方许为说一大事因缘。故知但以因果。为法华正体。不取教理为法华也(上中教理为非名莲华也)。


    言三请已后许其正说等者。指行果为自意。言此经以行果为莲华。若取教理。与无量义经何不别。问不别何过。答若同是教理。何要分两时说。诸现相等。应成虚设。三请已后。许其正说。始名莲华。亦是褒前行。果师。若取方便品初莲华。莲华已说。更何要请。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五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