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演义卷第一之一

3个月前 作者: 晓柔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a>奉 诏译


    天台教观 一松大师 讲录


    清 东瓯释氏 晓柔广和 编定


    △欲释此经。先分为二。初释题分文。


    就题中有经题人题。今先释经题。妙法等五字。乃一经之总题。卷等三字。乃一经之别目。就总题中。有别题通题。所言别者。凡一经有一经之称谓。如华严不同楞严。楞严不同楞伽。经经别异。故名为别。所言通者。虽则经经称谓。各各别异。除律论外。同得其名。故名为通。今妙法莲华四字异于他经。即今经之别题。经之一字同于众典。即今经之通题。又妙法等至演义七字。复有通题别题。演义二字。与他部异。如文句记。各异其名。是为别题。妙等五字。与他部同。如玄义亦尔。不离妙等五字。同得其名。是为通题。通别合举。故名妙法莲华经</a>演义。定其通别如此。若欲解释其义。妙即不可思议之谓。法即堪能轨则之称。既不可以心而思。又不可以言而议。故名为妙。既能任持自性。复能轨生物解。故称为法。此乃一往训字。若克论其所自。所言妙法无他。即此经中。迹门所开之权。所显之实。本门所开之迹。所显之本是也。如是权实本迹之法。四十年前讳而不谈。直至今日。乃能显说。是则昔日之所希有。故是妙也。盖四十年前。所说三乘五教。七种方便。此是如来之权。而曾不说之为权。四十年前。所说一乘圆顿。此是如来之实。而曾不说之为实。去伽耶近城。方乃坐于道场。此是如来之迹。而四十年前。曾不说之为迹。尘点劫前。早已成等正觉。此是如来之本。而四十年前。曾不说之为本。今日法华高会。说三乘五教。定定是权。说一乘圆顿。定定为实。说伽耶近城。定定是迹。说久远证得。定定为本。此乃若权若实。若迹若本之法。先所未说。而今说之。所以是妙也。然不但说之为权实。说之为本迹。称妙而已。又能开诸法之权门。即显一乘之实相。开伽耶之近迹。即显长远之久本。所谓开决其权。以显乎实。开决其迹。以显乎本也。是则昔日所有之权。非离实而别有。乃为实所施之权。权原是实。今日所有之实。非离权而别有。乃开权所显之实。实原是权。伽耶近城之迹。非离本而别有。乃从本所垂之迹。迹原是本。长远寿量之本。非离迹而别有。乃开迹所显之本。本原是迹。是则权实一体。本迹不二。乃是妙权妙实。妙迹妙本。权实本迹之名虽殊。而不可思议是一。所以谓之妙法也。虽言妙法即是权实本迹。然不知的是何等理体。究而论之。不出经中所明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此之十如。约十界而论。一界之中。具有十如。则十界具有百如。一界之中。复具十界。则十界便有百界。而百界具有千如矣。约于实法五阴。假名众生。依报国土。则成三千。此之三千性相。百界千如。而不出乎现前介尔一念之心。即此现前介尔一念之心。全体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亦复即此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以为所开之权。以为所显之实。而权实无别有权实。即此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以为所开之迹。以为所显之本。而本迹亦无别有本迹。是则虽有权实本迹之殊。秪一念三千。而此三千一念具足。若三千而全居乎一念。则三千之多不为多。若一念而全具乎三千。则一念之少不为少。如是之法。宁得以心思之。以言议之。若此法而非妙者。更有何法为妙乎。利根之人。一闻所说。则便知此法权与实而同体。迹与本为一如。欲令中下皆知。故更巧喻于莲华也。世间唯有莲华。则方华之时。即有于果。而华果同时。故以妙法而喻于彼。若不明妙法之权实同体。本迹一如。请试观乎莲华。若知莲华之方华即果。华果同时。则便知妙法即权是实。即迹是本。权实同体。本迹一如矣。是则妙法是法体。莲华是比方。先标法体。次举比方。故云妙法莲华也。通题言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凡佛说法。必契理契机。今此法华。上则契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诠诸法实相之理。下则契乎九界六道一切众生。所有一乘圆顿之机。故言经也。卷第一者。秦译此经有七卷。今当最初。故言第一耳。题义甚多。不能尽释于此。如上弘传序释题。下序品初。方便品初。第二卷。譬喻品初。信解品初。第三卷。药草喻品初。第四卷。五百弟子受记品初。并今总题。共有八番。如其各品。为出来由生起。及解于品。故不顿释。次人题中。姚秦等义。具如论注。奉诏译者。诏即告也。古来凡是在上语下。皆谓之诏。自汉以来。天子乃得称之。已上释题竟。


    二分文。此经有七卷。凡二十八品。若大分之。为二。一迹门开三显一。开权显实。二本门开近显远。开迹显本。前四卷半。有十四品。始自第一卷之序品。终于第五卷初安乐行品。谓之迹门。后二卷半。亦十四品。始自第五卷中。从地涌出品。终于第七卷末普贤劝发品。谓之本门。所言迹者。果后施化。盖如来早已成等正觉。究尽诸法实相。欲令一切众生。亦同证于诸法实相。各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故从本垂迹。数数现生。数数现灭。如是现生现灭。乃果后施化。故名为迹。所言本者。长远证得。如寿量品所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谓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然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如是长远证得。乃是如来最初究尽诸法实相。成于无上菩提。故名为本。然迹本二门。各有序正流通三分。经初如是我闻等之六事。乃迹门之通序也。次四众围绕。如来说经入定。天雨四华。地摇六震。放白毫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弥勒由是而怀疑发问。文殊因之而忖古酬答。乃迹门之别序也。通别之由致既彰。则正宗从是而可起。于是如来即从定起。广叹诸佛权实智境。略为开三显一。二乘闻已。咸皆动执生疑。身子三请之后。如来方乃广为开显。为法以立乎譬。重明宿世因缘。如是三周所说。莫不开九界三乘之权。显佛界一乘之实。故上中下三根之人。咸皆断于权疑。生于实信。而得授记作佛。如来本怀。于是而畅。大事因缘。从兹而明。乃迹门之正宗也。然如来说经之意。不独利益一时。实欲津洽于未来。自当为之流通。然弘道在人。须假法师。故有法师品。初则广叹法胜人尊。以劝流通。次则详示衣座室三。以为方轨。复引多宝佛塔。以证法胜。引提婆</a>达多。以证人尊。法胜人尊。既皆有证。以故若菩萨。若声闻。各各发愿立誓。或欲此土弘通。或欲他方宣化。然忍难弘经。固菩萨之用心。若无难可忍。亦如来之本意。故复托文殊为之发问。而更详示四安乐行。以为初心弘经之式。此皆迹门之流通也。迹门已竟。本门宜彰。本门既非经首。故无通序。于中无量菩萨。从地涌出。两土弟子。生疑发问。乃本门发起之序分也。次之略开于近。则云我于伽耶城。得成正觉。乃教化之。令初发道心。略显于远。则云。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弥勒等诸菩萨。闻是说已。莫不生于如来之近执。动于菩萨之远疑。乃言得道甚近。所化甚多。犹于世之父少子老。人所难信。于是如来为之广开其近。而言一切世间。皆谓今释迦牟尼。去释氏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之广显其远。而言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甚大久远。譬如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世界。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如此着尘。及不著者。所有诸国。复为微尘。一尘一劫。我成佛来复过于此。复明三世之中。数数现生。而生实非生。数数现灭。而灭实非灭。总之为度众生。而皆实不虚。犹如良医之去来人间。而实无去来。总之为治狂子。元无虚妄。如是广开其近迹。广显其远本。而诸菩萨。乃皆断于近疑。生于远信。或有登于十住十行。或有得于十向十地。而授于法身之记。乃至或十信相似位中。发菩提心者。于是弥勒菩萨。一一为之总申领解。乃本门之正宗也。既有正宗。则当流通。是以发明。现在则有四信。灭后则有五品。明初品之因功德。故有随喜功德品。明初品之果功德。故有法师功德品。复更证明信毁之罪福。故有常不轻品。此皆劝赞流通也。既劝赞已。还当付嘱。是以如来承菩萨之请命。乃现十种之神力。结五重之纲要。三摩菩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菩提之法。今以付嘱汝等。应当一心流布。使一切众生。皆得闻知。应当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如药王之苦行焚身。妙音之神力通经。观音之普门示现。皆所谓随学如来也。然要世弘经。必多障恼。须假外护方可在在流通。故明陀罗尼品。以为弘经之外护。若以普现色身三昧而弘经。当如妙庄严王之本事。令无邪不归于正。终至普贤菩萨为之劝发。此若劝赞。若付嘱。乃本门之流通也。已上大分其文如此。


    △二衣文释义。分二。初迹门。二本门。初有三。初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初又二。初品题。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今就品题中。初妙等五字。亦是今经之总名。次序等四字。方是一品之别题。若但言序品。而不言妙法莲华经。则不显此之序品。乃今经之序品。故先标全经之名。而次系于一品之题。故言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有本无经题者。如少师所略耳。然就其略者。亦得妙法莲华。乃一经之名目。既有一经之名目。便有一经之理体。一经之宗要。一经之力用。一经之教相。所以智者大师。释此题时。约于五重玄义。言五重者。第一是释其名目。第二是辨其理体。第三是明其宗要。第四是论其力用。第五是判其教相。释名</a>。则以法喻。而为今经之名。辨体。则以诸法实相。而为今经之体。明宗。则以一乘因果。而为今经之宗。论用。则以断疑生信。而为今经之用。判教相。则以无上醍醐。而为今经之教相。盖以五重玄义。乃是一经之所诠显。大师欲人揽于一题。即知今经旨趣。故于首题之中。即为发明也。然一经浩漫。不能广引。若就今品之中。而引明之。如文殊问答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a>。证知此经是法喻为名也。又云。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证知此经是诸法实相为体也。又云。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证知此经是一乘因果为宗也。又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证知此经是断疑生信为用也。若夫教相。秪是分别上之四重。言法喻为名者。诸经立名。秪为七种。所谓单三。复三。并具足三是也。单三者。即单人单法单喻也。复三者。即人喻法喻人法也。具足三者。即人法喻皆具足也。今经非前之单三。非后之具足。于复三中。既非人法。亦非人喻。正当法喻为名。以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故以法喻为名也。言实相为体者。盖名为能诠。体为所诠。既有能诠之名。必有所诠之体。若小乘。则以空无常无我。而为其体。大乘。则以一实相。而为其体。今经非小乘之三为体。正以实相为体。故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本门。则云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故以实相为体也。言因果为宗者。依体起行。必有宗要。无量众善。言因则摄。无量证得。言果则摄。故以因果为宗要。然大乘因者。无别为因。即以实相而为其因。大乘果者。无别为果。亦即实相而为其果。今经既是圆顿大乘。则非化他因果。亦非自他因果。故以自行一乘因果为宗也。言断疑生信为用者。依宗显体。则能起乎力用。今经迹门。则断于权疑。生于实信。而为力用。本门。则断于近疑。生于远信。而为力用。盖四十年前。但知有三乘五教。七种方便之权。不知此等之权。全即一乘圆顿之实。到今法华迹门。一番开显。则全权是实。实外无权。所有权疑。从是而断。所有实信。从是而生。又一向而来一切世间。但知世尊出释氏宫。去伽耶城。方始坐于道场。不知尘点劫前。早已成等正觉。到今法华。本门一番开显。则全迹是本。本外无迹。所有近疑。从是而断。所有远信。从是而生。故以断疑生信为用也。言醍醐为教相者。如涅槃所明。如来最初。说于华严。如从牛出乳。则华严以乳味而为教相。华严之后。说于阿含。如从乳出酪。则阿含以酪味。而为教相。阿含之后。说于方等。如从酪出生酥。则方等以生酥味。而为教相。方等之后。说于般若。如从生酥出熟酥。则般若以熟酥味。而为教相。般若之后。说于今经。令一切众生。皆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九界同归佛界。三乘咸会一乘。如从熟酥出醍醐。故以醍醐而为今经之教相也。就一题而论全经如是。若但就其题。则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法喻双标。故云妙法莲华也。所言经者。由也。此法喻之名。由从金口所宣。故名为经。又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谓此实相之体。上契一切诸佛所证因果之宗。下契一切众生所有大小之机。故名为经。又经者。训法训常。如是断权疑生实信之用。为十界之所同遵。为三世之所不易。故名为经。又经者。径也。如是醍醐之教相。若能依之修习。则可到实相之家。犹如世之路径。依之而行。则可到家。故名为经也。序品二字。如疏具解。此经二十八品。今当最初。故言第一。


    △二正文分二。初通序。二别序。通序为一经之证信。别序为一经之发起。虽有通别之不同。总是一经之序分也。初分五。初所闻法体。


    如是。


    言如是者。乃指法之词。亦是信顺之谓。指法者。前即指乎一题之总。后即指乎一经之别。谓如是之经题。如是之经文。皆所诠之法体。信顺者。如世间之事。人若信顺。则言此事如是。若不信顺。则言此事不如是。今经法体。为十界之所信顺。故言如是也。此就一往浅解如此。若欲深明其义。所谓不异名如。无非曰是。今经开显四十年前。所说三乘五教。七种方便。与究竟一乘。圆顿实相不异。如点顽铁。全成真金。故名为如。既开彼方便。全成真实。则唯一实相。无复更有三乘五教七种方便之非。故名为是。若此如是。方是今经之如是。而不同他经也。


    △二能闻之人。


    我闻。


    △三说经时分。


    一时。


    △四说经处所。


    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以上皆如常解。兹不具录。


    △五同闻伴侣。


    此中列众。若从浅至深。则应先列杂众。次列声闻。后列菩萨。若从深至浅。则应先列菩萨。次列声闻。后列杂众。今既非从浅至深。亦非从深至浅。乃先列声闻。次列菩萨。后列杂众者。此有事理二解。约事者。初则剃发染衣。常近于佛。故先列之。杂众服异形乖。不近于佛。故后列之。菩萨形不简节。服亦不定。或远于佛。或近于佛。介乎两种之间。故中列之。约理者。声闻乐于涅槃。念念着真。故先列之。菩萨不着二边。常修中道。故中列之。难众乐于生死。念念着俗。故后列之。文分为四。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杂众。四结众集。初二。初比丘。二尼众。初又二。初总明。二别举。初五。初明类。


    与大比丘众。


    △二举数。


    万二千人俱。


    △三论</a>位。


    皆是阿罗汉。


    以上皆如文。


    △四叹德。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初二句。叹杀贼。次一句。叹应供。后二句。叹无生也。诸漏者。漏即漏落。亦即渗漏。烦即昏烦。恼即恼乱。凡夫之所以有烦恼者。由其不能尽于诸漏。故眼见色。即起贪染。而漏落于色。耳闻声。即起贪着。而漏落于声。乃至意缘法。即起分别。而漏落于法。故此内之六根。对于外之六尘。中间起于六识。而漏落昏烦恼乱。今万二千罗汉。即已能尽诸漏。则是不为昏烦之所恼乱。如金刚所明。初果不入色声香味。初果尚尔。况四果耶。故云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盖能杀见思之贼也。次叹应供可知。三叹无生中。有即是果。结即是因。因果不亡。故名为有。言诸有者。略言则有三有。广言则有二十五有。处中而言。则有九有。故言诸有也。所以尽诸有结者。盖但断子缚。而果缚犹存。故云心得自在。若果缚亦断。则不独心得自在。而身亦自在矣。凡夫所以生死不出。由不能断诸有结耳。今此万二千罗汉。既已能断诸有之结。则不复受生矣。故知此叹无生德也。


    △五列名二。初别列二十一位。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建。阿?楼?。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


    经首如是我闻。我即是阿难自称。今列同闻。复云阿难。岂阿难外。更有阿难闻耶。须知此中同闻。元在阿难分中说</a>。若就佛在某处。与某人俱。则此中所列阿难。自在佛分中说矣。不得以同闻二字为限也。又阿难与某人某人同闻。某人某人。与阿难同闻。是故此中列阿难为同闻。亦无不可也。此经叙声闻。与楞严不同。彼若叹其小。内秘外现之意不彰。今若叹其大。开权显实之功何显。故文句记。七卷二十一二。问云。诸声闻人。既经三周说法。开权实。显本迹。何经家经首。犹列声闻之名。答。从昔列之。使解者先须顺经次第。且叹其小。然后约教本迹等。探取正文中意释耳。所以二经叙声闻众不同也。


    △二总指万二千人。


    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二别举。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二尼众。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二菩萨众五。初明类。


    菩萨摩诃萨。


    △二举数。


    八万人。


    △三显位。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不退转者。此诸菩萨。皆已能破无明。能显三德。能证中道。自得念不退也。


    △四叹德。又二。初总叹。


    皆得陀罗尼。


    科名总叹者。谓此八万菩萨。无论其是十住十行。乃至十地等觉。莫不具此自行化他之德。位位皆尔。故言总也。梵语陀罗尼。此云遮持。以其遮一切恶持一切善。然遮何等恶。持何等善。谓遮见思尘沙无明。三种之恶。持于法身般若解脱。三种之善。所以如是恶无不遮。善无不持。皆由得此陀罗尼故。此叹自行之德也。


    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


    此二句。叹化他之德。所言乐说辩才者。即四无碍辩之一。举后之一。而兼前之三。故但云乐说也。此诸菩萨。能以无碍乐说辩才。转自所证不退之法。入于一切众生心中。亦令众生。同证不退。故言乐说辩才。转不退法轮也。


    供养无量百千诸佛。


    是能修于福也。然此供养诸佛者。亦非经历长时。即于一念一时之间。便能供养无量诸佛。盖诸菩萨。能了达能供之心。所供之佛。无非法界。故即兴法界自心之供。还供法界自心之佛。所以一念之间。身遍十方世界。乃是真供养也。例如弥陀经中所明。清晨持华供养。其义可知矣。


    于诸佛所。植众德本。


    是能修于慧也。盖慧为万善之源。众德之本。而此菩萨。既能承事供养诸佛。诸佛必为说于妙法。而得闻法要。即此闻法修慧。乃是植众德本也。


    常为诸佛。之所称叹。


    此乃总结叹上自他之福慧也。诸佛之所以为诸佛者。以其能自利利他。修福修慧。而自他俱满。福慧并足而已。今此诸菩萨。既能自行。而于菩提不退。复能化他。转于法轮。既能修福。而供养诸佛。复能修慧。而种德本。则称合佛心。故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也。


    △二别叹。


    以慈修身。


    别叹者。此八万人中。或是十住。而有十住之德。乃至等觉。而有等觉之德。位位别有。故言别也。是叹十住。盖一登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能百界作佛。分身化导。二住。则千界作佛。三住。则万界作佛。乃至十住。则无量世界作佛。导利众生。皆由能以无缘大慈。熏不思议身。乃能如是耳。


    善入佛慧。


    所言善入者无他。即能契法界之理者是也。而十行菩萨。能修法界。微妙不思议行。契乎法界不思议理。而入佛之慧矣。此即是佛慧。而起法界行。还以法界行。而入乎佛慧。亦复是佛慧还入佛慧。以法界还归法界。元无能入所入。故叹十行名善入也。


    通达大智。


    大智者。即一切种智也。然此智体。本来广大。周遍法界。元无壅塞。只由一切众生。妄情执着。致使广大者狭小。周遍者壅塞。从是则理事因果。自他皆成隔碍矣。而十向菩萨。三智圆</a>照。三谛圆显。能回事以向理。回因以向果。回自以向他。则事理不隔。自他不二。因果一如。自能于一切种智。无乎不遍而广大。无乎不达而周遍也。


    到于彼岸。


    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而十地菩萨。已破四十品无明。而能荷负一切。出生一切。则萨婆若海。任运流入。而涅槃彼岸。可指而到也。


    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教百千众生。


    此叹等觉。表质示德曰名。美响外彰曰称。盖等觉已登补处之尊。所显之德将满。所证之智将圆。所历之位将极。所断之惑将尽。故其所有之名称。能普闻于无量世界也。既居等觉。必须更历重玄之门。以断最后生相微细无明。更将前之所修所度。重为亲历一番。至此之时。所化愈众。所被愈远。故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也。


    △五列名。又二。初别列。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越三界菩萨。?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


    常精进不休息。名异义同。但遮诠表诠不同耳。越三界者。有界内界外。两种三界也。


    △二总结。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三杂类众七。初诸天众。二龙王众。三紧那罗众。四乾闼婆众。五阿修罗众。六迦楼罗众。七人王众。初又二初欲界。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二色界。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二龙王众。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三紧那罗。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四乾闼婆。


    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五阿修罗。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六迦楼罗。


    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八部中无夜叉摩睺罗伽二部。此但略之。非不预会。故下众喜瑞中。乃俱有也。初天众中。但有欲界与色界。而无无色。龙鸟属畜。余皆鬼摄。然但无地狱。及以无色界天。而不预席者。如大经四句所明。一是乘急戒缓。二是戒急乘缓。三是乘戒俱急。四是乘戒俱缓。今鬼畜得预会者。乃乘急戒缓也。戒缓。所以堕于鬼畜。乘急。所以得闻法音。无色界天不预会者。乃是戒急乘缓也。戒急。所以得生于天。乘缓。所以不得闻法。欲色界天。及以人众。得预会者。乃是乘戒俱急也。戒急。所以得生人天。乘急。所以复得闻法。地狱不预会者。乃是乘戒俱缓也。戒缓。所以堕于地狱。乘缓。所以不闻法也。


    △七人王众。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已上虽有三科不同。总是第五同闻伴侣。列众已竟。


    △四结众集。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是乃总结。


    △二别序。别者对通而言。通则通于众典。别则别在今经。法体等五事证信。同于众经。故言通。众集等五章发起。别于他经。故言别也。别序发起者。盖如来欲说此妙法华经。若无发起以为其由致。则正宗何由而可说。故四众云集之时。即便说于无量义经</a>。入于无量义定。天则如是而雨华。地则如是而震动。弥勒为之腾疑发问。文殊为之忖古酬答。既有一番表报由致。则如来从定而起。便可说于此经矣。故有发起一章文字。为今经正宗作序也。然何以见得此序。便可发起此经。以其显示一经大旨故也。大旨者何。人理行教。四皆妙故。所以序中有五章。正中有四一。若两不交涉。则何分序正。使一读五章。而四一之旨昭著其前。及探四一。而五章之义照应乎此。方是序是正之序。正是序之正。前四时当乎此。今妙经岂越乎斯。是以五章发起。四一皆妙。盖何以见得人是妙人。如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既无不成佛。则人是妙人矣。何以见得理是妙理。如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既世间相常住。则理是妙理矣。何以见得行是妙行。如经云。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皆已成佛道。既皆成佛。则行是妙行矣。何以见得教是妙教。如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既无二无三。则教是妙教矣。是则一经所明。不出四种皆妙。而此序中。则有众集现瑞。疑念发问。酬答之四番。故能发起今经之四妙。何者。以其四众围绕。能兴三业。以为供养。成于不思议之人。故众集序。便可发起正说之人妙也。次之眉间白毫相光。全表中道妙智。所照万八千土。全表三千妙境。万八千土。而为一光所照。乃全境即智。白毫一光。而照万八千土。乃全智即境。此则若智若境。全体不二。故现瑞序。便可发起正说之理妙也。若无疑念。则不发问。而亦不能由解起行矣。今弥勒大众。各各心生疑念。疑则必问。问则必答。由答而闻。由闻而解。既解已。自然从解而起乎行。故疑念序。便可发起正说之行妙也。若夫问者问。而答者答。引昔灯明。证今释迦。古佛放光。既说妙法。今佛现瑞。亦当说于妙法华经。故问答序。便可发起正说之妙教也。今经既尔。余经亦然。有发起而说。如维摩以献盖申赞。而为发起。如般若以着衣持钵。而为发起。如楞严以误堕淫室。而为发起。今妙法华经。则以众集现瑞。发问酬答。而为发起也。文分为五。初众集序。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量赞叹。


    尔时者。即四众方集之后。未说无量义经之前也。世尊者。即我佛释迦如来。娑婆一化之主也。以由如来三觉圆。十身满。如大梦觉。如莲华开。为一切世间之所尊敬瞻仰。故称世尊也。四众者。有云即是比丘等为四众。亦无不可。然名狭而义不周。若细明之。一影响。二发起。三当机。四结缘也。影响者。如形之有影。如声之有响。如来说经。必有古佛圣人。隐形而下。匡辅法化。名为影响。今经如观音等是也。发起者。引发生起也。如来若欲说经。必先弄引为序。然后正说可起。故名发起。今经如弥勒等是也。当机者。能感佛来应也。如来说经。必有所被之机。此则根熟机动之人。若不闻说则已。才一听闻。必能悟入度脱。故名当机。今经如舍利弗等是也。结缘者。此则无上三种之能。夙世根机。甚为浅薄。虽闻所说。不但不能修习证入。而亦不能信受领解。但可作于未来得度因缘。故名结缘。如今经五千退席者是也。围绕者。由如来初成正觉。天人欲为致敬。而未知其方法。是净居天。化为人形。来至佛所。礼佛而绕。绕而复礼</a>。如是三礼</a>三绕。人皆以为之则。故言围绕。今谓如来欲说此经。先有如上所列。闻佛声教。悟四谛理之声闻。顺观生起。逆观还灭之缘觉。自行化他之菩萨。护持佛法之八部等。或是影响发起。或是当机结缘。皆围绕于佛。故言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者。不独围绕而已。更能兴于供养。就其身业之中。则极其卑谨恭敬。而无怠缓。就其意业之中。则极其专注尊重。而无散乱。就其口业之中。则能以种种语言。而为赞叹。故云供养等耳。


    △二现瑞序。此称为现瑞序者。如弥勒发问。则云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文殊酬答。则云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据此则知是现瑞序也。然何以见得。此六皆名为瑞。盖四十年前。说余经时。亦曾先说于法。而为正宗作序。然所说法。但说二法三道四果。不说二法三道四果从一法出。今则说于无量从一而出。乃是表报正说。收无量以归一。故说法是瑞也。昔亦入定。然必在说法之前。今则说法之后。而入于定。故入定是瑞也。昔亦雨华。然不能四华同雨。表报者。不过二乘渐次。偏小之因而已。今则四华同雨。全表报乎四十位之圆因。故雨华是瑞也。昔亦地动。然不能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所表报者。不过破于见思。破于尘沙。或但渐次破于无明而已。今则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全表报乎圆破六位无明。一破一切破。一断一切断。故地动是瑞也。昔亦众喜。然不能若四众。若八部。咸皆欢喜。一心观佛。所表报者。不过大隔于小。小隔于大。或是大小杂糅等机。发动而已。今则四众八部。咸皆欢喜。一心观佛。全表报纯圆之机动发。故众喜是瑞也。昔亦曾放白毫相光。然不能全见十种法界。圆照五时法化。今则下至阿鼻。上见诸佛。则十界全彰。始见所说经法。终见般涅槃者。则五时圆照。故放光是瑞也。此六既皆一一是瑞。故为现瑞序。分二。初此土瑞相。二他土瑞相。初六。初说法。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如来本意。欲为声闻人。说此妙法华经。发明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先为菩萨。以预表之也。大乘者。乘以运载为义。若人天乘。但能运出三途。不能运出三界。声闻乘。缘觉乘。但能运出三界。不能运出三空。偏渐菩萨乘。但能运出三空。不能运归三德秘藏。皆不名大乘。今为菩萨所说者。不独运出三途。亦能运出三界。不独出三界。今能出三空。不但能出三空。亦且能运归三德秘藏。故为大乘也。名无量义。即是证一实相。而出二法三道四果之无量。所谓若教若理若行。皆无量也。然理尚非一。那得无量。乃是将门名理。理随于门。门既多种。理亦无量也。教菩萨法者。此法不教三有。不教二乘。唯教菩萨故也。佛所护念者。若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者。故名佛所护念。此约无量义。即法华之异名为释也。若约无量义。为法华作序而释者。谓即此无量义经。为诸佛之所护念。盖四十年前。但说于二法三道四果之无量。曾不说此等无量。从一法出。今无量义经。方乃说于无量从一法出。故即无量义经。为诸佛之所护念也。既于一法而出无量。则可以收无量而归一。故得为今经作序也。问。无量义经同闻之众。即上所列。声闻菩萨等。而一期之中。菩萨自能处处得入。故阿含说半。乃至般若带通别正说圆教。无非为钝根声闻。今日法华。正欲为彼声闻。何以故。说无量义经。以为今经作序。但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又云教菩萨法。岂尔时不为声闻。不教声闻耶。答。此有三意。一说无量义。乃为今经作序。今经既欲会归声闻。明其所行是菩萨道。故但为诸菩萨。及教菩萨法。以为表报也。二不为声闻。乃正为菩萨。声闻则旁。今但从其正也。三声闻从于般若。密得别益。别则独菩萨法。故声闻此时。亦即是菩萨矣。


    △二入定。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身心不动者。以其入于三昧之时。则全身心。而三昧。全三昧是身心。不见有能入所入。故外观其身。则身无其身。但见其犹若金刚而不动。内观其心。则心无其心。但见其犹若虚空而寂然。故言身心不动也。


    △三雨华。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是时者。即如来说经方毕。入定已后之时也。曼陀罗华。此云适意华。初是小适意。次是大适意。亦云小白华。大白华。曼殊沙华。此云柔软华。初是小柔软。次是大柔软。亦云小赤华。大赤华也。然华表乎因。今此之四华。从天而雨者。乃表从第一义天</a>。而发为四十位。微妙之圆因也。故天台云。曼陀罗乃十住。开佛知见。摩诃曼陀罗乃十行。示佛知见。曼殊沙乃十向。悟佛知见。摩诃曼殊沙乃十地。入佛知见也。虽有四十位之不同。而总一第一义天。秪一第一义天。而发乎四十位之不同。故以天雨四华。四华天雨。而为表报也。而散佛上及诸大众者。正表此之不思议圆因。为诸佛之所证得。为众生之所本具。然诸佛证无所证。全证众生之所具。众生具无所具。全具诸佛之所证。则生佛平等。因果同源。故既散佛上。复散大众。以表显也。


    △四动地。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者。地则表于无明。今欲说此法华妙经。则令众生。咸得开示悟入之佛知见。究竟妙觉果满。必能翻破无明。故以六种震动。而表破无明也。


    △五众喜。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得未曾有者。四十年前。亦曾闻于说法。而未曾闻说从一出多。亦曾见于入定。而未曾说法之后而入定。天亦曾雨华。而未若今日之雨华。地亦曾震动。而未若今日之地动。如此等瑞。今日所见。乃是见所未见。今日所闻。乃是闻所未闻。故言得未曾有也。一心观佛者。有二义。一众见非常之瑞。必说非常之法。伫闻妙说。绝彼余想。故一心观佛也。二众会之心。不向三有。不同二乘。亦不向偏渐权小。唯向一佛大乘。故一心观佛也。


    △六收光。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


    此言照于东方者。是横照。照上照下者。是竖照也。阿迦尼吒。此云质碍。即色究竟天也。然此放光。若就能表之法相而释。则所照有六趣四圣。凡圣因果。生佛迷悟之不同。又一光与万八千土。则有多少大小。远近彼此之有异。今一光之中。而能照于万八千土。而能见于十种法界。则多少与大小一如。远近与彼此不二。凡圣与因果同体。生佛与迷悟无殊。故能表于理妙也。若约所表之理体而释。则眉间一光。全即介尔一念能观之心。万八千土。全即三千性相所观之境。一光而全照万八千土。万八千土。而同为一光所照。即是介尔一念。全体具足三千。即此三千。而元同居乎一念。一念不在前。三千不在后。一念不为少。三千不为多。故眉间白毫相光。照于万八千土也。私谓照于东方万八千土靡不周遍一句。正明所照。以显其瑞也。乃是全收他土所见。如下他土瑞云。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乃至云。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如是则一光之中。十种法界。五时教味。无不具见。故知靡不周遍四字。摄尽他土。即此所见。乃为放光之瑞。下至阿鼻。上至尼吒者。乃是照于此土六趣也。若他土六趣。则下自云。尽见彼土六趣众生。若此土现前说法者。即是佛。闻法者。即是三乘。不待光照而自见。又下至阿鼻。上至尼吒。则灵山一会。全在白毫光中矣。所以此土。但言于六趣。而十界亦具矣。是则此土光瑞之文。元来止于上至阿迦尼吒天也。于此世界下。方是他土瑞文。若以下至阿鼻等文。即于贯照东方者。则放光一文。全似地瑞文。而不关于此土矣。


    △二他土瑞相。古亦分为六。今但合为二。初见十种法界。


    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


    初二句乃承上收光而言也。即此娑婆世界。灵山会上。尽见彼东方之万八千土也。所以于此土。而能见彼土者。由于如来放光之故也。故他土瑞。全以此土放光为总。所以尽见彼土等也。初于此世界四字。乃全指乎此土放光。以为他土瑞作张本也。言六趣众生。乃是全举六凡。言现在诸佛。乃是略举于佛。而该三乘。即是见于四圣。而十界复具足矣。


    △二见五时法化。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及闻等者。即闻于千丈卢舍那佛。说圆满修多罗法。乃是见于华严也。次言并见等者。即是四众之人。闻彼佛说阿含三藏之法。乃修三乘之行。而得三乘之道也。或有修于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之行。而得声闻之道。或有修于顺观生起。逆观还灭之行。而得缘觉之道。或有修于三祗伏惑。百劫行因之行。而得菩萨之道。故云诸修行得道也。次言复见等者。即是彼之菩萨。闻佛说方等般若。乃依之而修习也。言种种因缘信解相貌者。悭吝毁犯。乃至愚痴等之六蔽为因。布施持戒。乃至智慧等之六度为缘也。信者。信得悭吝毁犯等六。是蔽而当舍。信得布施持戒等六。是度而当行。解者。解得悭吝之蔽。须以布施之度为治。乃至愚痴之蔽。须以智慧之度为治也。又解得布施之度。必能治于悭吝。智慧之度。必能治于愚痴也。言相貌者。若起于悭贪。则以心心欲得。念念不舍之相貌。乃至若起于愚痴。则有执断执常。拨因拨果之相貌也。若行于布施。则有舍于衣服饮食。珍宝国城等。依报之相貌。及舍头目髓脑。身肉手足等。正报之相貌也。乃至若行于般若。则有能观之智。所观之境。能所宛尔。能所寂然之相貌也。皆言种种者。以方等般若二时。具有四教故也。若三藏为有相。通为无相。别为双亦相。圆为双非相。若因缘。若信解。若相貌。各各皆有于四教不同。故皆言种种也。以声闻到于方等。密得通益。到于般若。密得别益。通则正于菩萨。别则独菩萨法。故此中言。复见诸菩萨。又言行菩萨道。则知其为方等般若也。次复见诸佛下。是见涅槃时也。然此五时无法华者。正欲生下疑念问答。以作今经弄引故也。若光中见乎法华。则何须文殊之答。而又何待弥勒问耶。


    妙法莲华经演义卷第一之一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