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六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楚衡云峰沙门 智祥 集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五百弟子闻前五人得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乃知佛以无量神通方便引导众生。始的信佛心。亦信自心决定成佛。疑虑顿尽。堪荷家业。故结集者。以受字名品也。要解云。然此品先记满慈者。以满慈乃大弟子。内秘外现。为众标领。况十大弟子。无非上根。领悟得记。本无先后。但各专一德。随机总众耳。满慈说法第一。为五百阿罗汉。常说无上道。故号曰普明。是当说法之机。故以满慈总之。如阿难罗睺罗。亦大弟子。而总学众。各有以也。
[△@△]问。本文授满慈记毕。便言尔时千二百罗汉作是念。何独以五百名品。答。经文明言其五百罗汉优楼频螺等。况五百人。与佛如影随形。恒常在座。其余七百众。或授记时。不在本座。故后嘱迦叶云。五百自在者。迦叶汝已知。此即为现在授记者言。次云。其余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其意显然可见。曰。授记事大。何故不逐一标名。答。佛语圆妙。言中已具。举少该余。避繁文耳。
△二正与授记。分二。一授千二百人记。又二。一独授满慈记。分二。一叙默领解。又复分二。一得解欢喜。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智慧方便随宜说法。
此是经家预叙满慈意中。有如是默领也。知音云。据前五人得记例。今五百人闻因缘说讫。当说系珠喻。明其领悟。而后佛方与记。始为顺也。今不如例。独先记满慈者。见富那非下根诸弟子比也。尔时下。叙当机闻三周说法得益。而结尽前文。从佛闻是等。叙领法说一周。结方便品文。以品中多说智慧方便随宜之说故也。
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诸弟子。指身子及四大弟子。此领开权。授记正领显实。知音云。叙领喻说一周。结火宅穷子药草授记四品之文。以四品喻说。皆为授诸弟子记故。
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宿世因缘者。即佛为王子时事。神通之力者。大窾谓。十六王子自作沙弥。已至成佛。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不卒不暴。循循渐诱。直至于今。未曾休废。犹如一日。岂非诸佛之大自在乎。又以一心。通达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之心。随机逗法。令彼各各渐入佛道。岂非诸佛之大神通乎。知音云。叙领因缘一周。以结化城一品之文。
得未曾有心净踊跃(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由昔闻未领开权显实之法。而今幸得领悟。故言得未曾有。天台云。除保证涅槃之爱。断破尘沙无明之惑。故言心净。开佛知见。是故踊跃。
[△@△]踊跃者。诸根悦豫。喜不自持也。起座等。摄三业虔诚。曰到曰却者。知音云。到则进礼双足。感佛恩德。如子之就母。却则退住一面。见佛威德。似臣之仰君。由佛慈严并摄。能使进退成礼也。
△二正叙默领。
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至)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天台云。上二周身子等得悟。皆发言领解。此何默念。盖身子等。为下根未悟。事须彰言劝动。今下根已悟。但默念不言。谓世尊希有奇特。是领寔智。亲悟法身之理。随顺等者。谓随顺七方便根性。而为说法。是领权智。乃悟方便品中开权显实也。拔出等。乃领火宅中开权显实。我等于佛功德下。乃领药草喻中如来有无量功德。汝等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也。迦叶等四人。既说不尽。我岂能逾于四大弟子。能说尽耶。唯佛下。
[△@△]谓佛功德我不能说。而我之功德佛当说也。然护持助宣三世佛法。是我深心。内秘外现。引导众生。是我本愿。如此深心本愿。佛必为我宣明之也。且满慈意谓。佛功德不能宣者。正是亲证佛境。但于佛境说不能尽也。非不知之不能宣也。
[△@△]问。默领之意。果满慈蓄有如是意耶。抑经家仿佛描写耶。若果有斯领解。夫复何凭。答。据佛所称叹语。满慈之蓄。不可言也。此亦叙其大概也。论赞佛希有奇特。是证佛法身德。随顺世间等。是明佛般若德。拔出贪着。乃知佛解脱德。明此三德。则万德备具。岂以言能言之也。然既闻三周开示。则满慈已得佛知见矣。虽不发言。意较着也。兼彼之深心本愿。佛悉观知。故云。我常称其说法第一。叹其功德。助宣我法。如是者则亦见其难测量也。
△二如来述记。分二。一长行。又二。一述本迹。分三。一就释迦行因发迹。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
此下正明深心本愿也。直指云。世尊欲将尊者三世因行。示悟现前。令决近疑生远信。以便授记。初为广明深心本愿一句。深心不是一日。所以远推三世。本愿不独为己。所以广推为人。惟此四字。是续佛慧命之本。故召众告知也。
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至)亦常叹其种种功德。
前两句。标迹中说</a>法第一也。天台云。若非法身妙本。无以垂于第一胜迹。昔来但言迹中说法第一。今则显于无上法久得第一。此举迹显本也。次二句。标本地福慧圆彰。本地既有种种功德。迹中何但仅为二乘耶。此举本以明迹也。
精勤护持助宣我法(至)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此标说法中具种种功德也。专念一乘曰精。勇行不怠曰勤。念念不伤曰护。劝止不失曰持。辅弼曰助。敷演曰宣。精勤护持四字。有诸已。助宣佛法。益诸人也。由此二利功德故。能于四众。随机示教。无不令得利益生欢喜也。此论迹中施权。具足下四句。明本中行实。正法者。即一乘无上道也。既能具足。而又能解释。亦具二利功德。由此于同梵行中内秘外现之俦侣。饶益亦大矣。此本迹二种说法功能。唯除如来。余皆不能尽究彼之言论辩才无碍也。故我常称彼为说法第一。亦常叹彼具诸功德也。
△二举过去佛世显本。
汝等勿谓富楼那(至)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上节发明现在本迹已彰。因此得论过去内秘外现之由也。汝等下。出其深心。勿谓者。乃教会众须知也。若只在此会。助宣佛法。称为第一。则心何足以见其深。其实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法中。亦如是助宣为第一也。虽举九十亿。犹为近论。但远本冥邈。为信良难。故作是举。又于诸佛下。出其本愿。若但只于我法。上求下化。则愿何足以见其本。其实于诸佛法。无不通达明了也。空法。即真俗双超之第一义空。精见谓之明。透彻谓之了。无碍谓之通。深造谓之达。言其所见诸佛一相一味之法。无不精透。此见其造道之渊源。是上求自利之功德也。四无碍下。皆明下化利他之事。若准经释。常能审谛。则见法精明。即法无碍。清净说法。则离诸过染。即辞无碍。无有疑惑。必事理融通。即义无碍。既三者俱备。必然乐说。则乐说无碍具其中矣。菩萨神通。非二乘所能拟。既曰具足。必得游戏三昧一切无碍。即补处位人。能繁兴大用。故下曰。随其寿命。即现随类身。与众同波。乃随诸众生。示涅槃相也。自得四无碍至随其寿命数句。皆利人边事。虽则泥水通身。而不舍本行。故曰常修梵行。彼佛世人下。谓彼过去九十亿佛所之人。咸不能知满慈本是菩萨。而皆据迹谓实是声闻也。斯方便指前四辩神通随寿命等。皆迹中示小。度小根人如是之多。又化下方。明本中说大乘。度众生亦无量阿僧祇矣。末三句。谓满慈如此权实方便。非独为化众生事。而亦所以成己之功。而严净己之佛土也。故维摩经云。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三约三世佛所修因。
诸比丘富楼那(至)常勤精进教化众生。
此即广推三世深心本愿。皆为第一人也。知音云。七佛。旧谓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属过去庄严劫千佛中最后三佛也。拘留孙。拘那含。迦叶。释迦。属现在贤劫千佛中最初四佛。今观经文。既云七佛。又云今于我所等。复云于贤劫中等。则是独以释迦一佛属现在。余属过去。亦于未来下。应知此又是贤劫后之未来也。即如千二百罗汉成佛。满慈亦为护持助宣无量无边佛法。为其弟子。则其心之深。愿之广。可涯量哉。所以然者。无非为上求下化故。净佛土。结完上求。化众生。结完下化。以上总为述其因行。向下授其果记。
△二与授记。分四。一明因圆果满。
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至)天人师佛世尊。
此明深心本愿所成之果也。渐渐具足者。是总统前历事多佛。于三世无量劫中之行。行成则道备矣。又言过无量阿僧祇劫者。即约如来今日与记而言。非渐具菩萨道后又历如是多劫也。于此土者。即指今娑婆。况此土。一是受道发源之处。有如是因。证如是果。二是本愿力故。向后发愿持经中。独不见身子满慈者。以其有本愿存故。三是始觉智契本觉理。庄严自性。成自性佛。故知经无量劫。不离者里。行一切行。不离者里。侍一切佛。不离者里。内秘外现。助宣佛法。总不离者里。若有一时一事。出此土外。便为魔业。所以必于此土得菩提矣。果号法明者。由明了诸佛所说空法。则说法无碍。是果随因致也。
△二明国土严净。
其佛以恒河沙等(至)皆以化生无有淫欲。
合恒沙之大千世界为一土。又非止如来以娑婆而三变矣。况法明如来既于法无碍。则所依之土亦无碍。明谓古镜阔一丈。世界阔一丈也。七宝为地者。地即性地。以七支净财。而为庄严。又曰平如掌者。手掌不平。则非所引。谓海底有石名掌。无有一微尘许不平者。又贤劫经</a>直明如佛掌故。毗舍浮佛谓持地菩萨曰。当平心地。则世间地一切皆平。此所谓平如掌也。无山林等。出成地平之实。虽曰此土。不似今之高下不平也。台观为人民升之以自乐也。而曰充满。则国人无营求奔竞之苦。可知矣。天宫乃人众之所不见也。今曰交接。则人未始非天。人天一致。见国无不修之人也。已上略论依报庄严。次论国无恶秽。诸恶道。即三途也。由国无是因故。不招是果。不但异类不居。而同类之女人亦不居也。人既化生。则淫欲已断。既无淫因。而淫果亦忘。宜其国中无女人也。此皆法明如来因中说法开示。令人转愚痴成智慧。则无恶道。转有漏证真空</a>。则得化生。非徒无苦。而人民亦与福俱生也。
得大神通身出光明(至)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此方举国中众生正报庄严。不出色心二种。如神通志</a>念精进等。皆属心。光明飞行金色相好等。皆属色。亦即是六根清净也。国中人民。既如是福智庄严。飞行自在。则与天何以异。须知彼国所有天众及二乘菩萨。倍倍转胜。概可见矣。二食者。天台引月藏经第九。明法食喜食禅食。经文总言法喜禅悦。别分应有三种差别。妙乐云。法食即闻法也。如安养。下品生人。在莲华中。常闻弥陀观音说法。法喜者。闻法欢喜。正闻为法食。闻已属喜。禅食者。以禅法自资。不须段食也。
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至)善能教化众生之类。
前是人民。此明法属。以如来说法时久。故受益者众。直指云。权实双运。故得大神通。四智圆</a>明。故得无碍。以师强资盛。故能教化众生。以上皆实智所感也。之类二字。归在菩萨边言。谓此等菩萨。皆是法身大士。善能行化之俦。非权渐菩萨比也。
其声闻众算数校计(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
菩萨中言无量。皆大菩萨。则三贤众广。不言可见。今声闻又曰不可校计。则缘觉之广。亦可见矣。此总明三乘人数。皆得具足等。是总明其德。斯皆如来权智所化也。
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
此总结前依正庄严。故言有如是等。于无量功德。说之不尽也。曰庄严曰成就者。如月藏经第五明。十善各有十种功德。第一不杀得十功德。一于一切众生得无所畏。二于众生得大慈心。三断恶习业。四少病。五长命。六非人所护。七无恶梦。八无怨。九不畏恶道。十命终生善道。后作佛时。国无杀害之具。国人长寿。乃至第十不邪见。亦得十种功德。一心性柔善。已至第十死生善道。作佛时国人正信。如是者。皆如来因行成就。故曰无量功德。
△三明劫国寿量。
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
劫无佛住者尚多。今劫既有法明如来住世。则佛为宝矣。佛既说法。广开蒙昧。而明明无尽。故称其劫曰宝明。喜净者。由人民智慧精进。以禅法为食。而又无恶秽。故得是名也。佛寿长远者。且因中既能随其寿命。教化众生。而果证法身。无在不在也。一则愿力所成。一以机缘所感故。
△四明流通法化。
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不言正像劫量。而但曰法住甚久。斯亦彼佛本愿坚持之力。超略言之也。住世既久。所化益众。则起塔遍满。报恩益众也。
△二偈颂分二。一颂上发迹。又二。一颂总发声闻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
故音云。此去共二十八句。通颂千二百人深心本愿。为满慈引启见。记有先后。人皆大乘。三周三根。无非法门一时施设次第。元无高下也。
[△@△]世尊嘱诸比丘谛听。只要人知今会所有一切声闻。为上首者。皆大菩萨内秘外现也。故曰佛子。曰行道。曰善学方便。曰不可思议。皆是大乘权实双运。混群类而不知。入尘劳而不染。是诚不可思议也。行道是上求。学方便是下化。
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
此下五层。皆申明善学方便不思议之故。知音谓。诸佛子所以即大示小者。知众生根性。爱欲小果。怖畏大乘。故特为此等。示作声闻缘觉。是善学方便。不可得而思议者一也。
以无数方便化诸众生类(至)皆悉得成就。
此明以己引人。作方便之则也。大窾引迦叶闻说菩萨不思议大解脱法门时。谓舍利弗言。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其色相。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之。其谁不发无上道心。我等何为永断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等。又云。我等今日不复堪任发菩提心。此皆菩萨化作小乘。混入同列。旁通曲畅大乘之法。度无量众。此是以大名小。不可得而思议者二也。
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
此以懈为勤。作方便之缘也。虽示小乘似见身体疲懈。其实即懈而勤。引同列之人。策勤精进。终不至于半途而废。必令成就大志。渐入佛道。此不可得而思议者。三也。
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少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
此见外迹内本。行方便之巧也。大窾云。此诸菩萨内秘大行。不露神通游戏之事。外现小智。乐行贫所乐法知足之行。虽则厌生死苦求涅槃乐。其实自净己之成佛国土。为不可得。而思议者四也。
示众有三毒又现邪见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
此是因邪引正。作方便之权也。知音云。前皆顺示方便。此则逆示三毒。所谓顺逆皆方便。三毒。即贪嗔痴三根本惑。行则令人堕落三途。故谓之毒。邪见者。即五利使之一。乃崇祀水火祭天要福之邪见。如孙陀罗阿难示淫。舍利弗与罗度争胜示嗔。调达害佛。及周利槃特示痴。毕陵伽婆之慢。三迦叶之崇事水火。皆大权方便示现。无非要令一切人皈心佛道。故曰我弟子如是。此为不可得而思议者五也。
若我具足说种种现化事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
此结足前善学方便不可思议之实。谓我若具足说诸佛子示现方便之事。则有无量种种。使闻者必致生疑不信也。知音云。未颂满慈。而先颂诸弟子。以五百罗汉内有六群比丘在其数故。则六群所作之事。亦即种种现化之方便也。
△二颂发满慈本迹。
今此富楼那于昔千亿佛(至)而自净佛土。
此二十句。别颂当机过去因行。词摄现在。颂意不出权实双运智悲并行自利利他。为净佛土。属如如理。广宣大法。为如如智。
未来亦供养无量无数佛(至)成就一切智。
此八句颂当机。于未来诸佛所。上求下化。二利功德。如文可释。
△二颂上授记。分三。一颂因果圆满。
供养诸如来护持法宝藏其后得成佛号名曰法明。
供养如来。是三世中所修福足。持法藏。即备知一切法门。是慧足。此总明因圆。下二句方明果满。
△二颂劫国名字。
其国名善净七宝所合成劫名为宝明。
既以善净为名。加以七宝合成。定是实报土。故国中人民。皆飞行自在。所以得劫名宝明也。
△三颂国土严净。
菩萨众甚多其数无量亿(至)我今但略说。
前一十七句。颂国土严净。一一如文可释。富楼那下六句。总结尊者本末大案。直指云。尊者大因大果。重在说法为本。诸经皆以财法二施较道。定以法施为尊。况法能令人越生死。证法身。续慧命。今约法施功能。故得因果殊胜也。初授满慈记已竟。
△二并授余众记。分三。一当机念请。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至)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此亦经家叙彼所念也。直指云。千二百罗汉。于法说之初。尚云不知是义所趣。及至喻说中。虽知三车是权一乘为实。而犹坐执小果。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安望有成佛之记。佛知其贪恋化城。故无问自说因缘。为众远引昔缘。而千二百人如午梦初回。始信衣珠不失。今见满慈得记。乃信自作佛。故各念希记也。天台云。不为见思所恼。故曰心自在。知音云。我等欢喜。照方便品必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为言。吁因缘一周。于千二百人。大有功力。可见经文三周次第非徒设也。
△二如来与记。分二。一长行。分三。一总记千二百。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至)三藐三菩提记。
此承上千二百人心之所念希望同记。而即赐其记者。为重在信力也。直指云。从三周已来。所闻种种开示见地。固已明白。一信便入住位。所以召大迦叶而悬记者。意有所托也。况此亦结完方便品中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之案。
△二别记憍陈如。
于此众中我大弟子憍陈如比丘(至)天人师佛世尊。
陈如最初悟道。居众上首。故别与记。尊者于得记之后。犹供养六万二千亿佛。亦即是深心本愿。欲满二利功德。而果号普明者。要解云。以智慧明破诸痴暗。普使众生明了法性故也。
○妙乐问。若其居首别记。何不初周记耶。答。若约寔行。大小缘别。两初各异。身子最初结大缘。故初周先悟。陈如先结小缘。故于鹿苑先悟。若约权行引物。二意各别。垂迹之法。不可一准。
△三后记五百人。
其五百阿罗汉(至)尽同一号名曰普明。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亦云粗黑。颜色黑而光故。周陀。或云周利。此云大路边生。佛本行经</a>云。其母随夫往他国。久而有孕。垂产思归。行至中路。即诞其子。如是二度。凡生二子。乃以大小别之。小即莎伽陀。亦云槃陀伽。亦云槃特。此云小路边生。其余皆如序品中释。
[△@△]问。世尊前许云。是千二百。我今当现前次第与记。及至授陈那</a>记后。而独举五百。于五百中。而又独言三迦叶及迦留等。何其许与之侔不也。答。广略之义。品题曾已问明。但五百现在本座。至于三迦叶与十大弟子。为阿含时。众中首领。曾为千二百之师。所以别举。若言许与。如来既云次第与。又云皆当得。又云尽同一号。则千二百该无不尽也。同号普明者。以同证普光</a>明智故也。
△二偈颂。分二。一先颂授陈如五百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当见无量佛(至)故号为普明。
前四句颂因圆。长行中但曰当供养六万二千亿。今言</a>当见无量佛。须知。当供养者。乃从今日得记后事。当见无量佛者。约三世而言。统论三世因行。则过阿僧祇者有之。下六句方明果满。此申明果德。有五。一光明。二神通。三名闻。四众敬。五说法。由有诸实德故。见斯善名也。
其国土清净菩萨皆勇猛(至)有如是神力。
此颂依报清净。法属勇猛。升楼阁而游诸国者。是不出户庭。无处不遍也。以无上供献于诸佛者。即运心供养也。供佛欢喜须臾还国者。是万用俱兴。不离当处也。与弥陀佛国人。供养十方。即以食时。而便还国同。此皆菩萨神力如是。故云有是神力。
佛寿六万劫正法住倍寿像法复倍是法灭天人忧。
知音云。此记有四。一记佛具寿命。二记正法。三记像法。四记末法。以法灭天人忧。皆末法之事。此皆补长行所未有者。颂陈如一人如是。
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至)皆如上所说。
此一十四句。例陈如一人。而通颂五百人因果。某甲者。以五百人展转授记之称。如陈如灭度。曰我灭度后。优楼频那。汝当作佛。依正庄严。及所化之世间。如我无异。其佛及弟子神通威德。正法像法。寿命劫数。俱不必更说。亦皆如上所说无二。以上五百该尽。
△二总颂授一切声闻记。
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至)汝当为宣说。
此嘱大迦叶。补余七百人记。其依正因果。劫国庄严。正像寿命。皆无二无别。今虽未得耳提面命。汝可为之一一宣说也。故华严经</a>云。现前得授记。不现前亦得授记。妙哉经文。其简要如是。
△三会众领解。分二。一长行。又二。一经家叙喜。
尔时五百阿罗汉(至)头面礼足悔过自责。
此领前我及汝等宿世因缘之义。结完化城喻一品之文。前标记处。世尊许与千二百人普记。今叙谢只云五百。乃约在会面领记者为言。故言于佛前得受记已。拣不在本会之七百众耳。欢喜踊跃者。内心庆幸。前希记云。若世尊各见授记。不亦快乎。今既如本所愿。故应欢喜无量。所以从本座起作礼陈过也。此中重在悔过自责一句。不信自心作佛。不行菩萨大行。忘失久远因缘。有负如来悲救。皆是从前罪过。由今新悟。故悔责也。自责二字。犹重有不啻损形殒命之态。从前屡受佛责。犹不知过。今既悟明斯道。得受妙记。故自责执迷之固。而不早证真空。悔恨无极。
△二自陈领解。分二。一法说。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
此处并说喻处所称世尊最亲切。非无见无得而称。我字即陈如。等者等五百人。常作念者。谓执迷之过。非一日也。自谓下。方是悔过。谓得少为足。无大乘志也。此正照方便品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之意。今乃知之一句。方是责其根钝智浅不早悟是妙法也。须知陈如等。乃在昔宫中久侍之人。世尊始末拈弄。无不备见。如才出头。便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处我应当悟。至于四十年中。头头显露。我只头头不悟。而本会放眉间光。出定扬德。法说喻说。总皆似奏九韶于聋人。及至说因缘化城。方得明了。可谓愚钝之极。如是自咎。与身子自责。并四人说穷子喻。同出一轨。
△二喻说。又二。一略举喻。
如无智者所以者何(至)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如来于火宅喻前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既经喻说。而又经因缘。此岂谓有智哉。照方便品而今不知是义所趣。前云不知。而今乃知。由知之迟。故言如无智者。下徴明。何故如无智者。况如来所有无量智慧。本为我所应得。而自不勤求。返以小智为足。岂非一大愚耶。观应得二字。足知今日新证。洞见本觉妙明。开佛知见。群暗俱尽矣。
△二正举喻。分二。一开譬。又二。一醉酒不知。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至)系其衣里与之而去。
系珠喻。领上王子结缘也。天台云。有人者。即二乘之机。亲友。即第十六王子。家。即大乘教法。醉酒句。谓当时大机暂发。无明暂伏。以得闻经。内心微解。如至亲友家。以无明重故。还复迷失。如醉酒而卧。醉有二义。一重醉都不觉知。二轻醉。微觉寻忘。亦名不觉。虽有二义。终成系珠。如毒鼓耳。官事当行者。明王子余处机兴。逗缘往应。故云当行。弘法化他。知非私务。故云官事。无价珠者。即一乘实相真如实智也。系衣里者。愧悔忍辱。能遮丑恚。及防外恶。即是外衣。信乐之心。内褁善根。即是内衣。于时闻法。微信乐欲。即了因智愿种子也。
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至)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天台云。醉卧不觉。明中间懈退不受大法也。由无明心重。寻复不忆。起已游行下。明中间接之以小受三乘化也。善根欲发。厌苦求乐。故云起已游行。无明覆解。不知向本求大乘衣食。故云向他国求小乘衣食。若魔佛相望。生死魔界为他国。佛法大小皆为本国。就大小相望。小乘未免生死。犹是他国。大乘永脱生死。乃为本国。究竟还源也。此正谓背大乘国。往小乘土。不知从珠取给。而佣作自资。获一日价。得少为足也。衣食等。知音云。喻五百人既迷本有。堕入五道。不免求人天福报之衣食。崇水事火。持牛狗戒。而勤力求索。甚大艰难也。
△二亲友觉悟。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至)何为衣食乃至如是。
自大通系珠下种。以至今四十年后。故曰于后遇见。直指云。此承穷子喻。合长者第三翻尘土坌身。会遇于除粪之处。方便见子。彼云咄哉男子。是叙般若时真俗双超。故曰汝常此作。此叙未获真俗一如。故曰何为衣食乃至如是。咄哉。喝醒之声。丈夫。男子美称也。
[△@△]既以丈夫见称。则知本见冲天气概。但未展耳。若得福智圆满。为天人所敬。转无上轮。岂不为伟哉一大丈夫乎。何为衣食句。是亲友怪甚之言。谓若果无珠。受此艰难。犹为可耐。今本有神珠。自能致大饶富。若出之。尚可以普济万方。何独为衣食。以至勤索如是耶。故下与示珠。
我昔欲令汝得安乐(至)以求自活甚为痴也。
此申其以无价宝系衣里之事。所谓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也。知音云。某年月者。是智佛入定八万四千劫。十六王子为覆讲时。上云安乐五欲自恣。喻成佛时果上受用。即实报庄严。理智圆满。此言以无价珠等。喻佛向因中为下大种也。今故现在者。谓昔所指示法性本有元不失也。而汝不知。为无明所障。虽得小果。忘其大因。而勤苦忧恼。可谓痴亦甚矣。上总属开示。此下方教悟入。
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劝贸。即譬得记作佛也。妙乐云。珠虽价直无数。必须贸易。方有济用。了因内解。虽复究竟。必以宿种。易于现行。以昔解一解一切解。贸今现行一行一切行。珠体不竭。贸易无穷。故须更听更修。方显宝之功用。如华严中得摩尼珠。十种莹治。方能雨宝。行解相称。方堪佛记。从是已后。则具有寂灭忍衣。首楞严食。自行化他无量众宝。无功用位。彼此不穷。知音云。以因证果曰贸。即小成大曰易。
△二合譬。分二。一合醉不知。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
前以喻定宗。后以法明要。法喻一如。故曰佛亦如是。直指云。菩萨时。指佛为十六沙弥时。一切智心。即法华统收权实万行。但受之仿佛。故寻便废忘。既得阿罗汉下。通叙昔迷偏小。犹在不失。正明昔缘道种仍在也。天台科。合佛亦如是四句。合系珠。而寻下两句。合醉不知。既得下。合起已游行。
△二合友觉悟。
今者世尊觉悟我等(至)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此正明今悟。言觉悟我等。叙三周开示。并领方便品云。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等文。余如前释。合呵责示珠等文。
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至)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此正明得记庆谢。直指云。度自性众生。断自性烦恼。学自性法门。成自性如来。故曰乃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根尘识三。体用如如。故得三菩提记。下三句。始结明章初踊跃欢喜之意。
△二偈颂。分二。一颂内心得解。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安隐授记声(至)自悔诸过咎。
前四句颂今得记欣庆谢法。后两句颂悔过。言自悔诸过。乃见今日悟入之深。惭愧之切也。
△二颂自陈领悟。分二。一颂法说。
于无量佛宝得少涅槃分。
颂自谓已得灭度。今乃知之。初闻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尚遥隔千万里外。竟不知是何等境界。今乃知于无量佛宝皆有所得矣。是蒙如来方便引入也。
△二颂喻说。分二。一颂略举。
如无智愚</a>人便自以为足。
△二颂正举。又二。一颂开譬。
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至)五欲而自恣。
此二十四句颂。以喻明法。其家大富二句。承长者穷子二喻中来。磊磊落落。无非发明迷悟之本。天台谓。肴膳食已便消。如方便教。
△二颂合譬。
我等亦如是世尊于长夜(至)身心遍欢喜。
此十六句颂。以法合喻。历然可见。但长夜喻生死。末四句结前广记大案。授千二百人记竟。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佛三周开示。各信自心。不疑佛说。故常随弟子。自上首以及五百。并千二百。皆久受化。各得记已。业已安慰其心。尚有一类新学声闻。若阿难罗睺等。各愿得记。以满众望。要见佛法不遗之意。故各为授记。因以名品也。
[△@△]佛曾于总发迹中。有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又云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则阿难一类居有学中者。亦方便示迹不可思议者也。若非二人请记。则二千人无从得如阿难等所愿。不然。又何以完如来出现一场因缘。则二人非实有学。但今据本文解释。又不得不尽现今面目也。
△二授二千人记。分二。一请记。又二。一二人请。
尔时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至)设得授记不亦快乎。
此经家叙置二尊者有如是念也。每自思惟者。自见身子及四大弟子。已至上来千二百人得记已来。我皆作是思惟。设若令我等有学人皆得授记。实为快活。足见今未得记。忧郁在念。尚未为快。
即从座起到于佛前(至)唯有如来我等所归。
世尊下。方是二尊者之言。我等于此此字最重。须知便是二尊者悟入之境。即前所谓甚深无量处。今此境已入。而又言亦应有分。是何等襟怀。唯有如来。是我所归。便是出陈自己所休宁地。谓本从如实中来。还从如实中去。故言归也。即此两句。便可为二人授记定案。
又我等为一切世间(至)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天台云。二人于佛最亲。时众所望。罗云是佛之子。俗中亲重。阿难持佛法藏。道中亲胜。胜重两人不蒙别记。则众望不足也。
[△@△]我愿者。即前思惟中。设得授记之愿。众望者。即因其于佛最亲。而望其所获必厚也。记不见授。二俱成缺。须知此段亦二人为学无学二千众作先容也。
△二二千人请。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至)住立一面。
二千人妙在一心。合掌瞻佛。少顷而复立一回。以是机投佛教。可谓水投水矣。即此行径。便可为作记之原委。足见灵山会里原来有人。亦见佛谓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言发即中。
△二与记。分二。一与二人记。又二。一与阿难记。分五。一长行。
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至)天人师佛世尊。
此记果德号。要解云。高莫逾于山。深莫浚于海。阿难宿持法藏。多闻博达。其智慧故如山如海矣。于诸法中。得大通达。自在如王。故得果以因为号。
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记因行。先曰于未来世。未知有多少时。今曰供养六十二亿。则知其数矣。一一佛中。护持法藏。皆如今日无二。直到智福双满。方是成佛之日。
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至)三藐三菩提。
此记眷属当来作成。如此其多者。为宿持法藏化缘深故。
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
要解云。幡表尊胜之德。阿难多闻第一。故国名立胜幡。宣传法藏。故劫名妙音遍满。为由法音宣流故。
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至)像法住世复倍正法。
佛寿无量劫。而正像之法。又复倍倍者。由其宣传法藏因力绵远也。要解问。寿劫之说犹然不穷。何所据依。视不睹睫。况渺冥乎。答。万物死生。而不亡者存。寿有终穷乎。古今代谢。而曾无纪极。劫有终穷乎。圣人离死生。至道无代谢。则虽倍倍之劫。未足尽其灵长矣。
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至)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诸佛共赞者。赞此佛智胜而神无碍也。称其功德者。即护持三世佛法。威德具足。有自利利他无量功德。由多闻广博。故得名称普闻无量世界。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阿难持法者(至)种佛道因缘。
佛有大威德两句。要解云。颂诸佛共叹也。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非徒羡久生也。众生于法中种佛道因缘者。能持法藏故。群类资焉。
△三菩萨生疑。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至)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此新发意众。前不见列名。后不见赐记。突然于此腾疑。直指云。是托相表转十八界成智也。新发意者。即圆教十信位中。名初发心菩萨。为信力虽具而通力未发。所以不识声闻内秘外现之本。而见迹生疑。然因此得伸二尊者久远大因也。约理。此经前是五识将转。故五千心所生疑。待五大弟子获记。而五百大众转矣。今是六七二识将转。而十八界相继生疑。十八界不出八识为体。及八识心所为用。故以八千表之。五六七识既转。而八识亦将转。故假八识心所作念。以申六七二识受薰之久。六七二识。托二公得记而转。则十八界应念化成无上正觉。
△四如来发迹。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至)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此告其远因。以同发心功深愿广。宜得是记也。要解云。校其远因。则功已齐佛。但愿护持法藏。故常乐多闻。佛愿成道利生。故常勤精进。由此佛已成道。而阿难尚须护法教化。然后成佛。盖其本愿如是。非由根智胜劣而有先后也。俱舍论说。空王佛。乃释迦三僧祇劫中间所逢之佛。直指云。约理。空王表白净根本智。释迦表八识。阿难表六识。采集多闻。熏习八识。故曰护持我法。八识受薰。淘制习漏。故曰常勤精进以能熏之智烦杂。故成佛在后。由所熏之智坚密。故成佛在前。此以受熏定先后。非与转识同论。
△五阿难显本。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至)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至)护持诸佛法。
面闻大记而欢喜者。庆其不在转次授记之例也。知音云。即时下。验佛告新发意人。其言不虚。即自忆念过去诸佛法藏而无碍。又知本愿。皆佛神力智力所加被也。偈中前四句。如长文可解。后四句。前半明昔同佛发心之本。乃实智也。后半明为侍者之迹。乃权智也。阿难一人本迹权智。既自颂明后二千人得记。新发意人。始三缄其口矣。
△二与罗睺记。分二。一长行。
尔时佛告罗睺罗(至)天人师佛世尊。
此记果号。直指云。蹈者履也。七宝华。表信住等七位之行华。谓尊者密行最深。操履佛果七位理行。故从行得名。
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至)而作长子犹如今也。
此记因行。一三千大千国土。为一化佛世界。以一世界大地作微尘。已是最多。今曰供养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则是因行。岂可言哉。既为无量诸佛之子。则福慧具足可知矣。既未来历如是不可计劫。则过去为佛长子。亦必应历如是多劫。此皆尊者本愿所存。故今以密行为第一也。
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至)亦为此佛而作长子。
此总记依正庄严等。皆与阿难无二。良以多闻与密行。互相资发故。而又与阿难为子。乃本愿所在也。悲华经</a>引。佛为宝海梵志发愿。时有帝释。名善见足。时发愿。愿在在常为诸佛之子。故后偈云。罗睺罗密行。惟我能知之也。
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是已后者。即供佛为子。本愿满足之后。初得记为自觉。供养中兼利人。为觉他。过是已后。方名觉满。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至)以求无上道。
此颂明本迹之不可测也。颂中前四句。发明真俗谛中皆是子义。乃罗云现在不离佛矣。次言于未来世见多佛为多子。皆出一心。无非欲求满足菩提。即此侍佛为子。一心求道。是其密行。人无能知。而我独知也。华严经明菩萨有十种如海智。第七智云。菩萨入未来世。观察分别一切诸劫无量无边。知何劫有佛。何劫无佛。何劫有几如来出世。一一如来名号何等。住何世界。世界名何。度几众生。寿命几何。如是观察。尽未来际。皆悉了知。不可穷尽。即此则今日如来目击其所行密行如是而不诬也。后六句。又将示现二字提出。意在足前总发迹中。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之语。故此言功德不可数。欲人知本迹权实之有在也。与二人记已竟。
△二与二千人记。分三。一长行。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至)寂然清净一心观佛。
此明世尊见大机已发。即可当成佛之记也。二千人。乃二尊者所统之有学声闻也。经家叙其世尊见。又言其意柔软。是佛知彼心行。乃为可记之机。方便品云。若人善软心。皆已成佛道。寂然清净。是内外一如也。一心观佛。意有所待也。
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唯然已见。
此欲以有学托阿难也。前记五百人处。召迦叶委付。有不在会者。欲其为说。今二千人。又召阿难而问见不。则意亦有所托也。况有学人。佛虽与记。解力未充。不可无师。阿难唯然应曰已见。则此一见字。不独已同佛见。而亦见尽二千人于未来世能作津梁。可谓不负所托于将来也。
阿难是诸人等(至)恭敬尊重护持法藏。
此明因行。二千人既为二尊者所统。前以二尊者。表六七二识。则二千人为二识心所。亦宜然也。罗云供养十世界微尘数佛。表十界差别。通属意根中法尘。今五十世界微尘诸佛。当表色等五尘。欲人了知五尘同是真如之体。故以恭敬尊重言之。既能如是。则尘尘是佛。念念是智。故曰护持法藏。
末后同时于十方国(至)天人师佛世尊。
此记果号。直指云。约理。待五尘生相。无明转尽。乃得大智现前。故曰末后。以始觉之智。照明五尘。全俗即真。乃契本觉之理。故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始名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至此体用如如。纯是一真法界。故同名宝相。
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此记依正庄严之相。既悟证法身。则真常独露。而此寿命。岂有终穷。此言一劫。乃无量之量也。所证庄严。悉皆同等者。明二千人。各居一国。而受用悉等。乃不同之同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至)渐入于涅槃。
颂文照前。一一可了。末四句结其度生事毕。仍入涅槃。是出兴功成。返一无迹。佛佛然也。
△三得记。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此诸学众得记庆快也。直指云。如来威力。令有情无情。同成正觉。故曰慧灯明。此是赞也。心欢喜者。如其所愿。得实智甘露法雨充满。此是谢也。自方便品讫此。迹门正说一大科已竟。下五品属迹门流通。
法师品第十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世尊广赞一乘甚深微妙。能信受者。即得成佛。所以诸大弟子各得授记。然此一乘。乃众生本具正因佛性。今如来开示方便。说此妙法。以为缘因。既得了悟。乃堪荷负。使知大通智胜因缘至今不失。则又知今日之法缘。为未来无尽之因缘也。所谓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乃至一念随喜。即得菩提。故以法师标品。意在法华正因。要托法师开显。为未来不尽之胜缘也。盖佛性种子。要借缘熏。则智佛为昔熏。而今乃新熏也。且法师有五种。谓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但能一种。即名法师。况此经有如来全身。则能持者。即为荷担如来。故当敬视如佛。抑显殊胜妙法。要假人弘。使佛种不断。故毁谤者。其罪甚重。以断佛种性故也。由是见如来出世本怀已周。故次此品。于授记之末。齐此已前。判为开佛知见。然开有二种。在佛则为开示开显。使闻者自知自信此心为佛也。在机则为开悟开</a>明。由久迷不信。今闻佛显示。则了然明悟。如莲华之开发也。经虽通言四种知见。约义。则前十品。总显如来出世本怀。诸弟子一向不知。故多疑虑。今承开示。决信此心是佛。故判属开字。
[△@△]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一以妙法轨持自己。则烦恼可断。佛道可成也。二以妙法训人。则众生可度。而法门可通也。且前三周作记。皆约其人。限其数。此则普记在会。乃至一念随喜者。皆得作佛。而又悬记未来。凡有闻经随喜者。亦皆普记成佛。此正完前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之案。及酬足众生无边誓度之愿也。由三周收之未尽。故继以此品。
△一叹美五种法师功深福重。以劝流通。分二。一叹美能持之人。又二。一明弟子功深福重。又二。一明现世弟子。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至)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
如求将授广记。而因药王者。要解谓。以广记渺漠。法利胜妙。非深知宿契。无能证知故也。况药王。即喜见菩萨。久持此经。烧身燃臂。可谓深知宿契矣。告八万大士者。大窾云。正欲大士作法师。而效药王也。况法师之行。在慈悲忍辱法空而已。药王通</a>具诸德。故因之而令人取法。八万大士。即经首所叙列者。
如是等类咸于佛前(至)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是如来欲使尽未来人普皆成佛。故有是记也天台云。若于佛前。当机妙悟者。是多闻生解。五百及二千是也。此等皆已现前与总别记竟。今所拣者。乃是八部四众三乘之类。故言如是等类。咸于佛前者。明其时节值佛在座也。一偈一句者。闻法极少也。乃至一念。时节最促也。随喜者。自未有行。但随喜其法。及随喜其人也。而皆与记者。明其闻极少时极促。随喜之功。遂得佛果。何况具足得闻。尽形受持。五种流通。三业供养普广若此。下周既尔。中上倍然。可以意知。
△二明未来弟子。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至)三藐三菩提记。
前科虽为现在座者作记。犹未为广。但以如是等类一句。该无不尽。明知现在所有之机。总不出四众八部而已。今言灭后有人。则其机未兆。但意知未来必有如是四众八部。闻经随喜者。既发如是心。必得如是果。故佛今预为授记。是意无不圆。记无不该也。况今日现在得记者。由过去沙弥曾已授之。今日又与广记。可为如来异时出世亲</a>为授记之机。故此不言果号与劫国庄严等。意有待于将来耳提面命。
△二显法师功深福重。分二。一长行。又二。一别。又分二。一明现在。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至)乃至合掌恭敬。
天台云。上明禀道弟子。此明授道师门。师论上下。时谈现未。并不出逆之得罪。顺之得福。今明现在下品师相。即是五种法师十种供养也。妙乐云。下品者。但约凡位。以判五种者。大窾云。受持者。默默提撕。守而不失也。读诵者。频频讽习。六时不废也。解说者。解通所说之义。使受持者。知有归趣也。书写者。流传梵筴之文。使读诵者。知有向慕也。供养者。即不能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但能至心精诚供养。亦终得此大宝也。十供养者。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末香。五涂香。六烧香。七幡盖。八衣服。九伎乐。十合掌。
药王当</a>知是诸人等(至)广演分别妙法华经</a>。
此明能敬信者。即具成三世因果也。呼药王教知其师门功报殊胜也。是诸人等。即五种法师。谓能深心信乐。此经法者。是人曾供多佛。成就大愿。即今乃乘愿度生。故生此人间也。设有问未来有何等人成佛。应知即现在能受持。乃至能供养此经一句一偈者也。次下释成报重得果之相。谓此能受持者。能以十种供养此经者。一切世间。应当瞻奉。如敬佛想。何故乃耳。当知此是诸大菩萨已成正觉。为哀愍一切众生故。应真来此。虽则受持一句一偈。而意即为广演分别也。
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前明受持供养一句一偈者。乃下品师也。然品劣者。尚为一切世间。瞻奉供养。以至是乘愿度生之人。又何况尽能受持全经者。尽能具诸供养之上品法师。其功报殊胜。非心口所宣测也。
药王当知是人(至)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此明乘愿来生不耽自乐也。是人指前之法师清净等。直指云。因法力成就。必住于信解圣位之地。是清净乐土。因佛灭而生界。失依乘愿。来此五浊恶世。广演此经也。此总明前五种法师皆乘悲智而来者也。
△二明未来。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至)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此显未来即有窃说一句者断必有来由也。窃者。非公然对众。是为私也。一人者。非千百人。是为独也。一句者。非广分别。是为少也。所以不公然对众广说者。由未及广闻多学了义故也。释论云。有慧无多闻。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照。无闻无智慧。譬如人身牛。有闻有智慧。是所说应受。是可知窃说者乏多闻也。当知下。明其功报。如来使者。天台云。经是如智所说。说于如理。今行人乘此如教。宣于如理。故为如来使也。行如来事者。如来以如智照如理为事。今行人依如教行如理。即行如来事也。此约自行释。又如来以如智如理化众生为事。行人具大悲愿以妙法为众生说。令得利益。亦名行如来事。此约化他释也。
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略不格量上品功报者。以前下品。望今上品。意可知也。
△二总分二。一明逆者得罪。
药王若有恶人(至)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此又较量功过。以明是法殊胜也。直指云。佛是果位中人。毁赞不受。虽骂者自取其罪。而罪犹轻。若毁訾读诵者。即断佛慧命。故罪甚重也。盖为读诵者。智力未充。恐因毁退心。所以罪甚。况经是人天眼目</a>。一无人弘。则斯眼灭。然所以深罪毁訾者。正所以守护是经也。
△二明顺者得福。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至)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佛以定慧庄严。而说此经。若人读诵此经。则是能修佛之定慧。故以佛严而自严也。
则为如来肩所荷担。
天台云。在背曰荷。在肩曰担。若人读诵此经。则能得佛非权非实法身之体。即为如来背之所荷。又能得佛能权能实二智之用。则为如来两肩所担也。
其所至方应随向礼(至)三藐三菩提故。
上明以法为师。此明堪为物表也。天台云。此人有所趣向。悉皆相应。皆可敬顺。顺即是向。敬即是礼。敬而顺。与兴供等也。所以者何下。上释应供之意。妙乐云。先举人中上供。次以天宝况之。尚当以天宝献。况人中供乎。
[△@△]所以应礼应供者。无他由。此人欢喜说法。令人须臾闻之。即得究竟无上道果。以其利益殊胜故。当如法供养也。应知须臾闻即一念随喜义。然节节召药王当知者。有二意。一为章初普记之时。已一一委付药王。如人子有病再三嘱托医者也。二是珍重五种法师行道利生。必当效法药王。庶几有以益乎。
△二偈颂。分三。一颂奖劝二利。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至)并供养持者。
此颂明能供能持者速成就佛智也。自然智。即本觉真智也。要解云。若欲住佛道成就此智。必藉师法发明指教。故当勤供养持法华经者。此劝先敬师。次劝自受持。一切种智。即诸佛果智也。然欲求佛果疾证是智。必依此经。如法修证。此所以当持当供。而致福慧双修也。
△二颂师门总别。分二。一颂别开二世。
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
此颂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至)供养说法者。
此颂是人自舍清净业报等。自在欲生者。即所欲生处。随愿自在也。
吾灭后恶世能持是经者(至)冀得须臾闻。
此颂于未来世有是持经法师。当敬如佛者无他。于浊恶世中。若得须臾听受是经。则甚为难有也。
若能于后世受持是经者我遣在人中行于如来事。
凡能忍恶弘经。必有所命。是故佛云。为我所遣行我所行也。
△二颂总结逆顺。
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至)其罪复过彼。
若以佛较持经者。则凡圣品位。差别极矣。以一劫较须臾。则长短是分。差别极矣。而骂佛与骂持经之人。虽时分不同。其得罪正等者。须知佛由法出。谤持经者。即断佛种性。所以罪极重矣。
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至)其福复过彼。
以骂佛得罪。合此赞佛得福。较量经功。其义可了。
于八十亿劫以最妙色声(至)我今获大利。
此颂华香技乐人中上供等文。于八十亿劫中不倦。久持之志。以冀得须臾闻经。由是须臾闻之。即得菩提。故自欣得大利矣。
△三叹经尊妙。
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诸经属权。此经为实。以权实对论。则此经为第一也。
[△@△]问。既言此经。而又曰法华。岂不为二耶。答。此经中者。乃一真法界之妙理也。法华者。乃妙理中之智也。理智如如。故为第一。岂有二哉。叹能持之人已竟。
△二叹美所持之法。分二。一长行。又二。一深叹经法。分五。一约法叹。
尔时佛复告药王(至)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
此正叹法也。已今当说此经为最者。是约法叹。天台云。已说者。即大品已前。渐顿诸说也。今者。谓无量义经</a>也。当者。即涅槃也。般若大品已前诸说。皆带方便。取信为易。无量义。虽一生无量。而无量未即还一。是亦易信。今法华。论法则一切差别。融通归一。论人则师资本迹。俱皆久远。人法悉与昔异。故难信解。当锋难事。法华已说。涅槃在后。则可信矣。
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
秘要藏者。天台云。隐而不说为秘。总一切法为要。真如实相包蕴为藏。不可分布者。法妙难信。深智可授。无智不信。谤乃获罪。故不可妄说也。
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
从昔未显说者。天台云。于三藏中。不说二乘作佛。亦不明师弟本迹。方等般若。虽说实相之藏。亦未说五乘作佛。亦未发迹显本。顿渐诸经。皆未融会故名为秘。此法华经。具说昔所秘法。即是开秘密藏。如此秘藏。从昔守护。今乃显说也。
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四十余年不得即说。今虽欲说。而五千寻即退座。佛世尚尔。何况未来。理在难化也。障未除者为怨。不喜闻者名嫉。
△二约人叹。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至)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此约人以叹法也。此法在人则人尊。衣覆者。天台云。若能持说此经。即是修学大忍。是为如来衣覆。即上文以如来庄严也。佛护念者。实相为子。尊崇实相。能发生实智。即为诸佛所护念也。四信为信力。即三宝及戒。四弘为愿力。大智为善根力。信则信理。理即法身。志愿是立行。行即解脱。善根。根因难动。此即般若。当知三力即是三德秘密之藏。初心栖此。与佛不殊。故名与如来共宿也。手摩头者。此人以愿力善力。自行权实。以为机感。机感名头。如来以化他权实名手。开发前人自行权实之头。感应道交。故言摩头。摩头即授记也。
△三约处叹。
药王在在处处(至)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约处以叹法也。此法在处。则处贵。夫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涅槃。以及法王游处。皆应起塔。天台云。此经是法身生处。得道之场。法轮正体。大涅槃窟。此经所在。须起塔供养。不复安舍利者。释论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经卷是法身舍利。既有全身。故不必复安也。
△四约因叹。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至)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此复约因以叹法也。未善行菩萨道者。天台云。禀前三教未能巧度。若闻是经。即入圆教。名为巧度。巧度即善行也。妙乐云。声闻化人苦行头陀等。名拙度。菩萨化人观诸法实。名为巧度。
△五约果叹。又五。一明近。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至)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方约果以叹法也。当知必近者。天台云。安乐行中。名为近处。此菩提果。佛眼佛智知见处为体。则有二种。一者初心菩提。即初住。二者后心菩提。即妙觉。今言近者。正近初住菩提也。
△二开譬。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至)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此复以喻明法也。此喻作两层看。一于高原求水尚远。属权。二于湿土求水。属寔。有人指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者。渴乏须水。是总标其求道之切。直指云。渴喻三界火宅逼迫。乏喻不得如来智慧。水喻三平等真如之理。须水喻勤求佛道。高原喻阿含方等权教。析色明空。谓之凿。了悟十二因缘。谓之穿。所得是偏空之理。如干土。二乘坐守偏空。以为究竟。惟佛了知非真灭度。故曰知水尚远。施功不已。喻二十二年以般若淘汰。犹处门外。因止宿草庵。作字名儿。喻转见湿土。因得名儿。乃知长者家业。喻遂渐至泥。既知家业。必定委付。喻知水必近。决定二字。是开佛知见断疑生信之谓。此是借喻明法也。
△三合譬。
菩萨亦复如是(至)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曰是人。今合喻中便言菩萨。见圣凡速如返掌也。直指云。若未闻下。是执阿含方等为究竟。故于法华不信不解。由不信解。则失真修。故于菩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不生好乐。所以去菩提则远。此是违教。合上不善行菩萨道者。若得闻下。是顺教合上善行菩萨道者。因信而闻。闻则悟解。思惟修习。此合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因修习必知得近菩提。令决定知水必近。近字。是信前五品位也。
△四释近。
所以者何一切菩萨(至)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此释得近之意。天台云。一切菩萨者。明诸教中权因也。三菩提。明一切菩萨所得权果也。
[△@△]徴释之意。正以还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之旨。一切菩萨。即能修之人。菩提。是所修之法。今言皆属者。则人法皆不出此经外。何故。盖此经为一切众生。开方便门。门户既开。则人人可入。既入其门。即得佛见矣。此经为一切众生。示真寔相。实相既显。则人人可悟。既悟其旨。即得佛知矣。故此两句。即完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皆属此经四字。其意深矣。则前难解难入之门。无不通达。下重明甚深无量。谓此经之藏。初从万有而归但空。次从但空而归中道。再从中道而归实际。故曰深。复自寔际而反观万有。触不得。背不得。如须弥山。故曰固。一切圣凡大小迷悟名号。皆悉不到。故曰幽。从十住而至等觉。喻五百由旬方到宝所。故曰远。已到等觉。尚隔一层。是岂人易到哉。故曰无人能到。末三句。谓今蒙佛教化成就。而为诸菩萨。已开已示。故亲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之境。所谓必知得近阿耨菩提矣。
△五拣非。
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至)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此应前八千新发意菩萨及五千退席者而来。直指云。返醒在会。并尽未来际。闻此而惊疑者。怖畏者。令其皆得安心如海。坐至菩提。此运妙密钳锤。为一切人。斩断命根。
△二正示方轨。分二。一示方法。又三。一标章。
药王若有善男子(至)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
此明末世弘经之方轨也。室衣座。名为三轨。末世弘经。必藉此三。自轨轨人。方获大利。天台云。修无缘慈。是入室义。修寂灭忍。是着衣义。修于中空。是坐座义。
△二解释。
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至)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此释明三种荫被。谓说法者。应先于一切众生中起大慈悲心。谓之入如来室。直指云。夫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悲广大。能安立众生。故喻为如来室也。次对一切众生。以柔和忍辱心。为着如来衣。谓以权实二智说法。顺真俗之体。庄严众生。设有执权背实生怨嫉者。又当忍其所辱。待其自化。故以悲智二门。喻如来衣也。复指阴处界三。真俗等法。当体全空。为如来座。以此诸法无我无我所。则见三界十二类众生。如镜像空华。始不作众生见。安心。为如幻众生说法。故以诸法空寂。为如来座也。上言云何应说。复云尔乃应说。足见。若不尔者。非说法之式也。三皆言如来者。为此三种法式。皆禀如来旧轨。
○天台问。何故约三法名法师。答。约事。必须登堂整衣坐座。乃可敷宣。又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恶。法空荡一切相。故约此三。
△三劝修。
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至)广说是法华经。
是中。即三法中也。不怠。即以精进。严此三法。则能广说。天台云。五种法师。用此三法自轨。故云安住是中。用此化他。故云以不懈怠心等。此正劝修也。
△二明利益。分五。一遣化人。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
此明如来加被遣众集听也。天台云。若初心未淳。止可遣化人。未可遣化四众八部也。若见天龙。倚此自高。妨损其道。故不可令见也。若心无倚着。则尚堪见佛。况复天龙以至总持。自证利益耶。
△二遣化众。
亦遣化比丘比丘尼(至)闻法信受随顺不逆。
前谓遣化人。未明是何等人。但言为其集听法众。似为引领人也。此方言弟子众。既为如来所遣化者。是禀佛命。为法而来。闻必信受。于一切时中。一切语中。权寔大小。无不随顺也。
△三遣八部。
若说法者在空闲处(至)阿修罗等听其说法。
空闲。乃寂莫无人处也。境寂心闲。是谓鬼神来舍矣。况此又为佛所命。乃感应道交之验也。直指云。前虚遣化众听法。此实遣天众护法。二俱以神力拥护之也。
△四见佛身。
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前云遣天众听法。或隐或显。似未一定。此则曰得见。即面面相窥也。直指云。此是法师心契佛心。感应道交。故如来现身面护。令时时见。而说法之心。诚恳可见。
△五与总持。
若于此经忘失句逗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前云时时令见。此言我还为说。皆谓说法者与法身相应。若但言见报化身。闻报化说法。则疏矣。
△二偈颂。分二。一总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舍诸懈怠应当听此经是经难得闻信解者亦难。
此总颂善行菩萨道者一节。懈怠者指二乘。难闻难信。承上深固幽远而来。人未得理。则懈怠自生。凡欲舍懈怠。冥与理应。须听此经。以此经理智圆融。须臾闻之。尚得近菩提。况久闻乎。但此经难闻难信。能信受者。则可谓如优昙华矣。
△二颂前。分二。一颂叹经。
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至)决定知近水。
此颂喻文得水远近。如前释。
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至)近于佛智慧。
此颂合譬一节。以此经为深经者。谓四十年前所说诸经。浅显明示。未谈了义。至今法华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言一切声闻即是菩萨。则较前为深。为诸经中王。若能于此审谛思惟。则去佛慧不远矣。
△二颂方轨。
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至)处此为说法。
此颂标释一节。前已解明。无所畏。即四无畏也。广分别说。乃权实双行也。
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至)为众生说法。
直指云。此补出二颂。前四句。释成上三荫被中忍辱二字。后四句。引己为证。千万亿土。摄九界。坚固身。摄报化。以及三十二应。无量亿。乃竖说施化无穷也。
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至)为作听法众。
此二十八句。通颂如来以五事利益行人。初遣四众供养。二遣化人护持。三有忘令忆。四得见佛身。五遣八部听讲。三次言在空闲者。初谓法师若在空处读经。若有忘记章句。我现身为说。二若在空处。或说或读。亦皆得见我身。所谓处处见佛。念念见佛也。三曰。若在空闲。无人听受。我则遣天龙八部。为作听众。此皆如来为法重人也。
是人乐说法分别无挂碍(至)得见恒沙佛。
此八句孤起。广明法师具无碍辩。心契十方诸佛。而诸佛护念如子。故所演妙法。令听者见谛。获欢喜位。而复嘱人天亲近大乘师学。速得大乘妙果。而复因此师。得见未来恒沙诸佛。此又见灯灯无尽也。知音云。末四句。为后两品章本。若亲近下。劝勉。伏得此经为弟子者具因行之案。为后提婆</a>品张本。随顺下。伏得此经为弟子者成果德之案。为下见宝塔品张本。此一品经。单明教菩萨法一句。前半品教菩萨为弟子之法。后半品教菩萨为师传之法。下见宝塔一品。单明佛所护念一句。见护念之佛具三世十方也。
见宝塔品第十一
品节云。此品判为示佛知见者。以显示如来常住法身实相真境。欲令众生知此见此。乃佛之知见也。惟此法身真境。经初一光东照圆现法界事相。生佛始终。乃通示众生心境之妙。由当机未悟自心不达目前。便是今蒙如来种种开示。当机已信佛言。自知作佛。各得授记。虽信自心。然犹未信实相真境。故世尊至此将显法身常住。见七宝妙塔从地涌出。多宝如来全身现在。以消生灭之见。即此娑婆三变净土。以袪净秽之执。且十方诸佛充满其中。正显法界尘刹。触目无非真境。此为真佛之知见也。大窾云。此品自方便譬喻因缘三门。令三根人各得领悟授记。为法王子。绍隆圣种。以完开悟二字。亦完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科。既悟之后。欲其发愿弘经行法师事。故先法师品广赞法师功德。又恐不肯受持。故假多宝。亲呈塔样。十方诸佛。各将一卷大经作证。觌面呈示。令人亲见一回。方肯发愿受持。然后得入。以了示入二字。亦完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一科。故此一品前半。示佛知佛见。而后半。令其发愿受持。所谓一点水墨。两处成龙也。
[△@△]此品关系非细。既见其塔。复闻其声。当此闻见之人。未必不怀奇特想也。既有是想。必求开塔。由是引起集分身。变净土。说寿量。现神力如是多多奇特。皆是为新记人。扩充见地。以尽佛知见矣。故塔表法身。是所见之理。见字乃能见之人。此处既是亲见。则后变土集佛。一切境界无不亲知。由是不但待未来成佛福智圆满后有此知见。即今便于佛知见。得少分矣。不然。何以完如来出世一大事因缘哉。
△二显示一真妙境。如来唱募。以觅流通。分二。一长行。分三。一多宝涌现。又分六。一塔现之相。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至)种种宝物而庄校之。
此明塔相。尔时者。是三周人。发始觉智。见本觉理之时。七宝者。直指云。表信住行向地等妙之智。宝塔。表实相之境法身所依处也。以权实之智。契证住等五位圆理。故高五百由旬。智彻</a>三科七大。皆如来藏故。广二百五十由旬。约由旬之数量。高二万里。表依正同转。迥超真俗二谛。广一万里。表一真实相。三周人粗重我法二执。无明地破。故见塔从地涌。以无依智。契无依理。故塔住空中。种种乃众多定慧也。庄校者。皆一理之所具也。
五千栏楯龛室千万(至)高至四天王宫。
天台云。栏楯。是总持之法。龛室千万者。即无量慈悲。亦是无量空室。幢幡。是神通胜相。垂宝璎珞者。四十地功德。上严法身。下被众生也。宝玲万亿。即八音四辩。四面出香者。四谛道风。吹四德香也。幡盖以七宝合成者。表差别万行。皆从七位理智流出。高四天王者。表法性身迥出四流也。已上总明过去如来理智一如成法性之果塔。直指云。高五百由旬。应前过五百由旬至宝所意。
△二诸天供养。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至)恭敬尊重赞叹。
诸天供养事解可知。若约理释。天台云。住行向为三十。十地为一。等觉为一。妙觉为一。合三十三数。同依一实相境。如三十三天同居忉利也。雨天曼陀罗者。必雨四华。表初心具四十二地所有因华。归向法身。如三十三天雨华供塔也。余诸天龙等。供养宝塔。即是内凡外凡。亦依实相。向果行因也。
△三多宝称赞。
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至)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此以古佛称言证法不虚也。直指云。塔以理智互表。而总归能依之理。塔中复有古佛。以显所依之智。智能启悟众生。故出大音声。大音者。应上三周普记之音。双叹释迦权实并说。故两言善哉也。
[△@△]平等有二。一法平等。二众生平等。大慧即前权实双融。是谓诸佛智慧也。以此大慧称中道之理。即法平等。于人不分权渐。普皆授记。是众生平等。应上等赐大白牛车意。须知平等大慧。更非别法。即是三世十方一切诸佛教授菩萨为诸佛所护念之妙法华经也。今日如来亦以此法。为大众说。则所说之法。如所如说。诚然如是。此是叹佛所说称寔理。故为如是也。二叹如来至今第五时说此妙法不差机故。如此机教相扣。即是称实理故说亦如是也。下又言释迦牟尼如所说者皆是真实。此三句更有深意。由二乘一往不信自心作佛。亦不信佛所说法是平等慧。而佛于三周法喻二说之间。皆言我所说真实。意恐闻者信力不坚。故假塔中古佛。如是称赞。使会中初入门者。因见因闻。而得实信矣。此节文势虽为释迦作证。意在开悟会众施受不虚也。
△四会众惊疑。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至)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此中四众。约参随。即发起当机影响结缘之四众。约受益。即三周新悟有信解行证之四众。今是受益众。同开佛知见。同证一真理。真见顿明。故即见宝塔出现也。直指云。诸佛之法。以无住为本。故塔住空中。根结顿解。真闻始开。故闻塔中音声所证之理。等同三世故。皆得法喜。从劫至劫。无明所覆。今始亲证。故怪未曾有也。
△五乐说请问。
尔时有菩萨摩诃萨(至)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前品已下。节节皆有菩萨助化者。是表当人无师智及自然智渐渐开发之相。序品光现一真法界。示悟众生。故假弥勒发问。以启三周大业。三世平等。示真实相。若不穷塔之本。新记罔识其始末。故此假大乐说发问也。知音云。乐说。乃四辩中之乐说无碍辩。此与药王同行八万人中一人。前品明三世持经。非药王苦行。不足以因之。此品会十方三世而付嘱。非大乐说。不足以请之。问意有三。一问何因有塔。二问何故地涌。三问何故出声。
△六如来为答。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至)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此答第二问。何故从地涌出。谓此塔中。有全身者。正与会众。分明显示所见所闻之境也。正应前文此中已有如来全身不须复安舍利之文。往过东方者。不离动用中也。无量阿僧祗世界外而来。至此是自他不隔也。国名宝净。佛号多宝。总表法性真净权实一如也。次下出陈古佛因中大愿不虚。故从地涌出也。据菩萨处胎经第二卷全身舍利品。佛云。此大地种。厚八十四万亿里。地下有风。风下有水。水下有火。火下有沙。沙下有金刚刹。各各厚八十四万亿里。诸佛全身。尽在彼金刚刹中。乃至有法鼓世界。亦厚八十四万亿里。过去亿千万佛。皆留舍利。彼土舍利。我亦有分。非一非二。不住一处。亦非不住。周旋往来。光相具足。示现教化等。由是而知。多宝全身。皆在彼金刚刹。及法鼓世界。从地涌出也。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至)应起一大塔。
此答第一问。以何因缘。而有此塔。如来为当机。述陈古佛将入灭时。嘱令起塔供全身者。意在于未来凡说经处。皆踊现作证。而兴赞叹。不独今日如是涌现也。若照前文。诸佛世尊。从昔已来之所守护。又见三世皆如是涌现也。
其佛以神通愿力(至)从地涌出赞言善哉善哉。
此答第三问何故发声。佛今答云。彼佛为作证明故。作是音声也。天台云。释论明多宝佛不得说法而取灭度。何谓不说。当是多宝亦得开三。但不得至法华显实。故云不说法耳。以是义故。虽复灭度。在在处处。凡说法华经。便随喜作证。前曰此塔三世涌现。此曰十方涌现。足显此塔无在不在也。
△二分身远集。分七。一乐说请见。
是时大乐说菩萨(至)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三周新记之人。向所闻报佛之音。所见如如之理。尚在仿佛。犹不离权乘。见解至此。欲其如实知见。事非偶尔。欲得法身。亲切洗去从前所有知见。故必假如来神力加被也。要知大乐说此问。引发非轻。如后集分身佛。是何等境界。三变娑婆。是何等境界。分半座而坐。接会众于空。如此不思议事。皆由此问而致故知此问非如来神力所起。何有愿欲见多宝耶。
△二应集分身。
佛告大乐说(至)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
大乐说愿欲见此佛身。世尊云。此佛不容易见。有深重愿力存焉。欲待我分身并集一处。然后乃得见彼佛也。盖集分身者。摄用归体。若体用不完而欲求见。愿则不深矣。若三身不具而欲即见。愿则不重矣。此节文虽有彼我差别。意实一贯。重在深重愿三字。三身并集一处。毕竟是甚么处。若真到此处。即刺着个佛字见。亦是空华。看经者好生着眼。
△三乐说请集。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至)礼拜供养。
乐说今以佛神力。又推广其见。而亦欲见十方诸佛。若有一佛见之未得。则不成乐说无碍。故曰亦愿欲见。如此则乐说。亦以深重愿。为新记人。圆成无碍妙法矣。
△四放光远召。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至)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此是经家叙置如来欲集分身诸佛。但以光召。则诸佛随召而至也。序品中。放白毫光。意为灵山会里一切人。显发中道智境。故引发三周人。各得授记。今复放此光。是欲为会众圆成此段因缘故。仍向东方如是照也。即见二字有意。此谓会众因光即见也。然大通光照五百万亿国。以致请法之众。而此光又过恒河沙。则所证利益。定非三乘所能拟也。光中所现。皆是如来分身佛所受用境。彼诸国土下。明诸佛国土庄严惟净</a>无秽也。无数千万下。明诸法眷惟大无小也。又见诸佛与诸菩萨常宣妙法。以化众生故。前云。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于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至此益信矣。此但叙东方所见之相。其余九方。准此可知。故曰亦复如是。然则诸佛国土。无古无今。无向无背。由众生背觉合尘。故对面千里。一念尘消。无不朗彻。学者于此境界。不得高推佛境。
△五诸佛同集。
尔时十方诸佛(至)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此是十方分身诸佛。见本佛光召。是闻命即行也。各告上首云。我今应往。正应本佛谓今应当集。二应相照。是体用不二之意。往释迦佛所。表大用归体。并供养多宝者。表用彻三世。
△六三变娑婆。分三。一变娑婆国土。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至)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此初变娑婆世界。为方便土也。承上光召十方各五百万亿恒河沙诸佛。彼佛欲来此土。故世尊为容受诸佛。变其忍土。候化佛之至也。直指云。然佛寂土。未尝有净秽之相。但因五趣三乘众生背觉合尘。根尘识三互杂互染。遂成火宅。谓之同业妄见。今承佛四十年渐次教化。至此妄融真现。根结将解。开佛知见。复本真净之时。故即时见此堪忍之土。变成琉璃地也。根尘识三同转。故曰即变。真俗双融。故曰清净以信解而入。故惟见琉璃。宝树表智。金绳表理。烦恼为林。结使为薮。我慢为山。生死为河。无明为海。六道为城邑。二十五有为聚落。因转阴处界三成智。则三界火宅当下消融。故曰无诸聚落。然此所转。初因戒而断三因三缘。故烧大宝香。因慧起行。故雨华布地。慈覆众生。故宝网覆上。法随机说。故悬诸宝铃。三周新记。已获真常。故唯留此会人天二道。有不信者。自于理背。故置于他土。约境。此初变本土。表三乘人已转八识赖耶。盖三界火宅。以八识为主。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约后数。今变一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佛国。为方便土。他经云。罗汉见大千界。如掌中果。于此互知不谬。
[△@△]诸佛各将一菩萨为侍者。乃大用中之差别用也。亦为下文遣使问讯之案。到宝树下。树乃所依之境。即差别中之理。高五百由旬。枝叶花果庄严。表五十位差别妙德严大用也。座乃法空真境。亦高五由旬者。表智能摄五位之因也。亦以大宝校饰者。是不离众德也。各坐其座。是各安其安也。如是展转。谓变土虽广。且不能容一方之分身佛。况能容诸余者。此见世尊应化之多。亦以起下第二第三之变土也。天台云。此以八背舍三昧之力。能变染成净。表除见思惑也。
△二变二百那由。
时释迦牟尼佛(至)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此是第二翻变同居。为实报土也。八方者。指娑婆世界以外之八方也。每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佛国土。皆令清净者。此表三周新记。至此八识见相二分同转。遂见此依正广大之境耳。智音云。此校初变文中叙无有地狱等。可见寔报土中元无六凡之秽也。亦以琉璃下。如初变之中可知。目真邻陀。此云石山。摩诃即大石山。铁围山。亦有大小。用围小千大千世界者。皆以铁名。用表坚固也。亦铁石成故。须弥。此云妙高。七宝所成。通为者。因无诸山海所隔。为一净土具庄严也。天台云。此以八胜处三昧转变自在之力。表净除尘沙惑也。
△三变二百万亿。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至)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此是第三翻变实报为寂光土也。观当来二字。则前度十方诸佛未曾全来。佛知有未到之分身。故又广变其土也。文中大意。俱如前释。直指云。已上三变之说。乃为新记三乘人众。外广开佛见。内广明佛知。故以初变此土。表转八识。成方便土也。二变每方各增广二百万亿恒河沙佛土。表转八识见相二分心所。以成实报庄严土也。三变每方又各增广二百万亿恒河沙佛土。表转八识能所。以成寂光净土也。盖为四圣六凡皆是八识受熏持种。今三乘会众。至此以信解。开佛知见。乃次第转识成智。故佛以三变示其所证之境。如此广大。乃符前三翻获记。以至渐离化成顿到宝所之大案也。但因信入非由行证。故曰变。然三圣土不离五趣杂居。是即染而净。故曰大众见烧尽。我此土安隐。此诚为开佛知见。天台云。此以十一切处三昧。于境无间所观使遍之力。表净除无明惑也。
尔时东方释迦牟尼(至)各各说法来集于此。
此是方便有余之境相也。而集于此此字。指灵鹫山。约理。指寂光土。先明此娑婆世界百亿须弥之外。东方一面之佛。各舍本土为众说法。而来此会也。因光照东方故。东方先至。以表有余次第之相。
如是次第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
此实报庄严景相也。次第者。指九方而言。故曰十方诸佛。直指云。以灵山为主。而广坐于大千界内之左右八方也。应上布座而坐。上言十方。今止言八方。以上下无佛座。表证中道如如之理。以题实报之境也。
尔时一一方四百万亿(至)诸佛如来遍满其中。
此是寂光大集之景相也。前放光。每方各照五百万亿恒河沙佛土。每方应有五百万亿恒河沙分身佛而来。直指云。要知最初十方佛来。止有一百万亿恒河沙数。故今曰。一一方有四百万亿。合前每方。足五百万亿。返推三变之时。后二变各二百万亿。合共四百万亿。则知初变不止变娑婆一世界而已。应变一百万亿之佛土也。故初变所来之佛。有百千万亿等。由此返推初变之文。云娑婆世界即变清净。是举本以该其余也。不可以辞晦意。由此则知。大千之土。实为五趣杂居。四果出界外。已证一百万亿恒河沙佛界。是八识已破之量。直待八识见相双融。始证寔报见相双泯。乃证寂光。如此景相。非佛眼不能窥也。
△七与欲开塔。分五。一诸佛问讯。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至)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
此示十方大集圆行之景相也。各从本土而来。各坐本座。正示是法住法位之果也。不亲致敬。而遣侍先白者。直指云。表体用皆如。各赍宝华。表化佛行中之圆行也。满掬者。表万行圆满。善男子。是命侍之言。如我辞曰。是各教侍者至佛前依词问候也。其问有四因。五趣众生未出生死。为病因。二乘未断见思。为恼因。中乘失于权实二智。未接如来气分。失佛十力。为不安乐。如来为此三事。示生火宅。此三等人病。如来亦病。今十方化佛。问候安乐。探其根熟何如也。继问菩萨声闻悉安隐不。谓能安真际。而稳然于万有不也。
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至)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此亦顺世权宜。事不害理也。先散华。表远来之敬。而后序陈本事。某甲者。是分身佛各教侍者。代称己名之辞。此可见分身佛不皆同名释迦。故前文云。我于异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也。与欲者。同欲也。谓十方大集分身诸佛。无不愿欲开此宝塔。表三乘新记。以十种金刚定。破最后灭相无明。乃见空劫以前自性之主。此亦由多宝如来深重本愿之所存矣。已上三身如来。一翻作用。而多宝本不动摇。是祖父从来不出门。释迦虽放白毫光照。亦不曾动着丝毫。乃正中遍也。分身诸佛有来往相。是体用兼至。亦不过总为三周新记。圆彰本有如来藏性而已。观其境像。俨然华臧庄严一幅全图。惟看者子细着眼。看得清楚。即自身周遍五百万亿恒河沙国。与诸如来。把臂同游毗卢性海。何等欣幸。于者里窥看不明。势必又待当来更问弥勒。则可谓钝滞极矣。故前文云。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学者珍重。
△二释迦开塔。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此是大集圆证之景。十方诸佛同集如来一目周视无余。是佛所见也。皆闻与欲开塔。是佛所知也。非佛知见。何以能尽其量。此亦为新记人作知见榜样。起座住空。直指云。是佛引新记。证无依智。不许执守。初获真空理境。佛才起立。而四众同起。可见药头灵妙。至此前妄皆空。新获不守。惟有一个见佛之心现前。故曰一心观佛。
[△@△]世尊以右手指开塔。此处举指。与最后之拈花。无二无别。塔户顿开。与迦叶之破颜。无增无减也。三周人从前虽有信解。未得脱洒。今于如来指处。豁然开发。状不止天崩地裂。故曰出大音声。将自来所有佛见法见。一齐顿忘。始知一真法界。当体如如。则灭相无明。瓦解冰消矣。却关钥者。却犹除也。关是横木持其门者。钥即锁也。
△三会众见闻。
即时一切众会(至)及释迦牟尼佛上。
此明开塔后之见闻奇异也。直指云。一切众会。该十法界。见字。即见未有生佛已前之本觉也。全身不散者。乃显本觉之理。无明不能汩。劫火不能坏。三毒不能侵。轮回不能没也。如入禅定者。显本具之智。不假修习而安如山。不假作观而照如日也。又闻其言赞佛赞法。此叹美缘因佛性也。正因虽人人本具。非世尊历劫接引。众生不易到此。是则缘因为正因之无上大师。故劝释迦快说也。
[△@△]古佛劝说者。由三身体具。会众同臻。今正是时。宜当快说。又此叹前三周开显。法说喻说。引古明今。所说快然。故至会众利益无穷也。次下明会众有如是见闻。故叹未曾有。以花散佛。表依圆体而起圆行。亦是庆幸陈供也。
△四二佛并座。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至)坐其半座结跏趺坐。
理本不二。而言分座。乃理智将融之际。分而即合。是不二之二也。智元是一。而言入塔。为始本契合之时。惟同无异。是二而不二也。故天台云。古佛塔现。示灭而不灭。释迦入塔。示生而不生。不生不灭。常住不移。广大法身。当处现前。故以二佛并座表之。
△五四众请加。
尔时大众见二如来(至)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会众虽得亲见法身。由见量未忘。似尚疏隔一层。故未即证真空。是犹望佛以神力接之也。才念及此。即便见神力显现。住无依智。与二如来同归一处。方得谓之妙观察也。又据事论。大众念欲神力。而如来便与神力。正此之际。身不觉而举。空不觉而跻。得非神力而何哉。分身远集已竟。
△三释迦唱募。
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
从三周至此。迹门大业已毕。所谓群机摄尽。生佛消融。真俗圆明。古今一色。出世本怀。于斯已毕。故以大音普告。冀众流通。大智高贤。在斯决志。
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此为世尊示涅槃相。欲以此法付嘱流通也。天台云。付嘱者。佛在世时。随机利物。不假于人。今化缘既尽。欲令此法利益无穷。故须付嘱流通也。此有二意。一近令有在。付八万旧住菩萨。此土弘宣。二远令有在。付本弟子下方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令触处流通。直指云。如来圆证实相。凡圣两忘。何生死之有。然为火宅诸子。示现受生。如空花水月。幸诸子得出火宅。已证真常。则佛之能事毕矣。故有示灭之唱。
△二偈颂。分三。一颂多宝灭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至)在在所往常为听法。
此颂意借古佛而激励会众也。谓古佛已为圣中之主。世间之尊。可谓智德备矣。久灭度。是二死永息。断德极矣。全身不散。可谓万用深藏。何所不具。尚且不忘本愿。为法而来。汝等诸人。云何返不殷勤为证此法。云何二字。怪责之甚。此佛下四句。谓虽入灭无央数劫。凡有说此经处。无不在会。为此法难遇。故处处往也。次下出彼佛本愿。一如前释。
△二颂分身普集。
又我分身无量诸佛(至)令法久住故来至此。
知音谓。不惟过去一佛为法而来。又我分身之佛。数如恒沙。亦为法来。并见多宝佛故。各舍土众及供养事。无非欲令法久住也。
为坐诸佛以神通力(至)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此颂变土。较长行甚略。而次第不局。其文易晓。但此补出诸佛身光。如夜暗之然大炬火。足见光明广大也。又补出诸佛身香普熏法界。足知闻香者不胜喜也。次补一喻。言十方分身散坐八方。如大风之吹小树枝。无不乘风趣向。此皆是我释迦如来。以方便故。令三周人圆证妙法。故结云。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三颂释迦付嘱。分二。一举三佛以劝流通。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至)所集化佛当知此意。
此颂募众流通立誓。以坚其志也。直指云。初六句。宣众选能者于佛前自誓担荷。次四句。言多宝如来不违本誓。师子吼者。即前如所说者。皆是真实等语。末四句。一举多宝。二举自身。三举化佛。惟此三句。是总摄前十一品所显大旨。以多宝。表新记所悟本觉之理。以自身。表新发始觉之智。以分身。表新悟圆信圆解圆行圆证。三皆以身言。即法报化也。当知此意句。谓我令汝等于三佛前发愿。甚有深意。而此唯三佛共知也。
诸佛子等谁能护法(至)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如来尽尽教人发愿者。意欲未来一切众生尽得开佛知见也。况愿足以坚慈济。如多宝无愿。何能处处现塔。释迦无愿。何能久默斯要。分身非愿。何能普集灵峰。故教当发大愿。令得久住。必使新记。因愿护持。作将来眼。若有能发愿护持此卷大经。则为供养三佛及亲见三佛矣。
△二举能持法以劝流通。又二。一正举劝。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至)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初四句。如来释成教人发愿之意。谓诸善男子。汝等各各审谛思惟。于佛灭后。能受持此经。最为难事。若非愿力坚持。则无以济二利之功也。故令汝等速发大愿。知音云。由此为难事一句。引起下文二十余行难不难之校。文不出持说二门。义不出神通智慧。皆以余经与此经对校也。诸余经典下。标起余经智力神力可及者。余经难而易。此经易而难。有六翻对校。然须弥难以手接。大千岂能足动。今皆不难者。以余经所诠。神通人易信也。有顶。乃色究竟处。与无色相邻。最难以立。彼处天人多厌色归空。不能闻法。最难说经。今皆不难者。以余经所诠。智慧人易信也。若佛灭后。能读说此经故。不假接须弥等之神通智慧。真令闻者知举手低头皆成佛道。其谁能说能信。故曰是则为难。此双以余经神力智力。单校此经读说者为难。故宜发大愿一也。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至)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知音云。空无形相。难以手把。空既被把。难以游行。今皆不难者。余经之神力易为信也。然此经不假把空等神力。但能自书。及使人书。则究竟涅槃常寂灭相。佛与大众。已同住于空中矣。此单以余经神力。单校书持此经为难。故宜发大愿二也。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至)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大地难置足甲。即置亦难升天。今皆不难者。由余经之神力易也。此经暂时读说。则已三变净土。移天人置他土。其谁能哉。故宜发大愿三也。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至)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干草极易着。劫烧非常火。入中不烧。为不难者。乃余经之神力也。此经但能持说。即为一人。则知大众见烧尽我此土安隐矣。故宜发大愿四也。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至)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八万法藏。及十二部经。一人难持。即持难说。即说亦难令听者得六通。今皆不难者。余经所诠。说者听者。神力智力也。此经若能听受。一问其义。即此现前六根。皆获清净矣。故宜发大愿五也。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至)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说法令一人得果。具通尚难。况千万亿等。今谓不难者。余经所诠神力智力。可谓广大矣。此经但能奉持一念随喜。须臾闻之。即得究竟菩提。况从法会出。即第五十人功德。胜供养四百万亿六趣众生满八十岁。复令得四果。亦所不及。故宜发大愿六也。
△二释劝意。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至)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此结显劝持也。则持佛身者。所谓此中已有如来全身。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至)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此处重呼重嘱。无非要于持说二门。立坚固意。使此法久住。亦以结完宜发大愿一句。
此经难持若暂持者(至)则为疾得无上佛道。
此及下文。皆结显劝持也。要解云。所谓持经。非手执口诵而已。要以此道内自摄持。由是得无畏力故。是则勇猛。超不退地故。是则精进。内外自正故。是名持戒。尘劳自净故。是为头陀。如此乃可疾得佛道。所以暂持为难。而诸佛喜叹也。若虽能书持读诵。而不能造此。其犹蠹虫食木。野鸟鸣春。风气宣使。曾无意谓。又何贵于书持而称难若此。学者当明深旨。以尽持经之道。则为疾得无上佛道两句。为下龙女速得佛果之案。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至)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要解云。化浇漓世。必藉淳风。开人天眼。实资解义。
于恐畏世能须臾说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所谓若见此法师。生心如佛想。此尊师重道。勉进弘持也。此明植因之大。为提婆品张本。直指云。三根因信而证真素法身之理。故以法师品收前大要起后。从体修证。庶不坐执干慧。是以塔从地涌。表法身迥出根尘。乐说腾疑。表自然之智发现。佛述多宝本愿。分身普集圆证。光告十方。表果体彻于因行。诸佛普集。表因行该于果海。无作因果互信。夫体用一如。三变土而成寂土。二如来总一真如。三身一体。四土一心。十法界之大梦。当下豁开。无边际之佛果。刹那成就。迹门大业。于斯将周。召众流通。继佛慧命。
妙法莲华经</a>授手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