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大成卷第六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金台即山居后学 大义 集


    妙法莲华经</a>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此品具记千二百声闻。而品题但标五百者。以五百得记。同一名号劫国庄严等故。又五百同声说喻领解故。五种眷属。此五百乃应生。其余皆实行故。此五百或为七百之师。故但标五百。又准前文云。其数五百皆当授记故。准下文云。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其余七百不在会故。前授记从佛立名。故云授。今从弟子。故言受。谓受如来之记也。


    △二后二品正明授记。分二。初授千二百记。二授二千人记。初又二。先授满慈记。次授千二百记。初又二。初经家序其默念领解。二如来与之述成授记。初又分四。初序得解之由。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闻是智慧。领法喻两处显实。方便等。领法喻两处开权。又闻下。指五尊者授记。复闻下。化城宿世之事。复闻下。如来三达无碍。观彼久远犹若今日。即大自在神通力也。


    △二序得解欢喜。


    得未曾有心净踊跃(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由昔未闻开权显实。而今得闻。故云未曾有。如上授记因缘自在等。皆未曾有也。除保证涅槃之爱。断破无明别惑。故云心净。开佛知见。是故踊跃。此属内解欢喜。即从下。外形恭敬。虽默契于心。而未闻其命。欲呈解于口。而复难其辞。但鞠躬以听可否。故目不暂舍。瞻视仰望于世尊也。


    △三序默念领解。


    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至)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


    上二周身子等得悟。皆发言领解。此何默念。盖身子等为下根未悟。事须彰言劝动。今下根已悟。无所劝动。故默念不言。而但赞奇特希有也。又默念是真领解。自受用境。言说不及。净名默然。真入不二法门故。又权实不可思议。非言非念。而念而言。非言而言。故身子等口陈领解。非念而念。故满慈等默念领解。即说时默默时说也随。顺世间者。投其好乐也。若不随顺。必生诽谤。众生不一。种性各别。方便随根。说七种法。如来种种法。拔众生处处着耳。如著有。引拔入空。着空。引拔入中。着中。引拔入于佛慧也。佛之功德。无量无边。非言议能尽。前云无量劫说不能尽。我等岂能宣说哉。又四子说喻。比兴曲巧。形容周详。尚无量劫说不能尽。我等岂过于四人者乎。


    △四念发迹请记。


    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我等者。通念请发诸人迹也。我等既从大通时受化。历劫至今。时长行远。宁无深心本愿乎。但愧于宿命浅近。不能有远达之智。加以隔阴之昏。不无遗忘之患。照前古之委悉。鉴群情之宿业。其唯佛乎。故云唯佛能知也。深心是本。今现作是迹。本愿即上求下化也。上求即求记。下化即求发迹。又从深心故。明三世助宣佛化。从本愿故。即与授记。问。上二周何不求发迹。答。为下根未悟故。今下根已解。权化事足。为诱物机。示有三根。若下根之迹一发。则上中之迹。不发自明矣。


    △二如来与之述成授记。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初述本迹。二与授记。初又三。初约释迦世行因发迹。二约过去世显其本行。三约三世佛所述其修因。初又二。初举示其人。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


    汝等见否。有二意。一见其迹为小乘否。二见其本愿功德否。众人但见迹为声闻。不知本是善萨。故问大众见否。


    △二发迹显本。


    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至)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常称者。四十年处处称叹。不独今日始也。以辩才说法。雄辞丽句。能令迷者得悟。疑者生信。异见者风靡。矫抗者唯诺。故云说法第一。若非妙本。何有胜迹。此举迹以显本也。亦常叹等者。显本地福慧。万行法门。故云种种功德。本地既有种种法门。迹中何但为二乘耶。此举本以明迹也。精勤下。出种种之义。助宣我法者。迹在鹿苑。迹受弹斥。转教今经得悟。四十年无一会而不护持助宣我法也。本具权实功德。迹于五时。助佛调熟实行众生。岂非精勤护持助宣我法乎。能于一句。取宣法化。四众蒙益也。具足一句。有诸己而施诸人也。而大一句。助佛饶益同行众生也。自舍等者。降佛已还。七方便人。不知本地言论之辩也。以纵横之才。杀活之机。欲穷其辩。非佛不能知故。虽以佛智抑满慈。实叹扬满慈种种功德。则知满慈之贤。非群贤之贤可比也。


    △二约过去世显其本行。


    汝等勿谓富楼那(至)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勿谓禁辞也。若以满慈而视满慈。则失其所以满慈也。今示深远之本。令同学不可以近迹而视之也。言满慈不但止于我所助化。亦于久远佛所助宣佛化。今日助宣为迹。过去助宣为本。本有远近。远本冥邈。为信良难。今但举九十亿之近本。令其生信也。于彼第一者。以玄辩之能。不惟拔萃一时。实乃独映千古。九十亿诸佛。若是之多。羽翼之属。不为不广。岂无贤能。满慈历彼犹称第一。其内证之深可知矣。所说二句。以诸佛所说之法。皆明第一义空。而满慈明达不疑也。精见曰明。透彻曰了无碍曰通。深造曰达。此言造道深入。见法精透。内证之深岂易及哉。得四一句。智即辩故。一义无碍智。谓知诸法义理。了了通达无滞故。二法无碍智。谓知一切诸法名字。分别不谬故。三辞无碍智。谓一切殊方异语辩说无碍。令诸闻者悉解其言故。四乐说无碍智。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一语一法。诲人不倦故。不为利誉。故言清净。审谛机宜。故无疑惑。由具神通力。故能随其寿命常修清净梵行。身在道在。干干不息。功就不就。至极不极。故云常修。彼佛等者。非但今时人皆不识。自昔经世之久。知识者多。犹以声闻拟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也所以然者。圣人之在人中。戴天履地。无异于人。自有异于人者存乎戴履之中。但非浅识之所得窥。所以今古皆谓声闻。不言是菩萨也。然利物之道。非方便不能。满慈用斯方便。以修佛事。饶益众生也。又化令立者。使之卓然自立。坚固道心。如银山铁壁也。为净三句。借利他之行。而严净自己佛土。若不与物结缘。菩萨成佛时。无机可度也。


    △三约三世佛所述其修因。


    诸比丘富楼那(至)常勤精进教化众生。


    七佛者。依诸文所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此以庄严劫后三佛。贤劫初四佛。为七佛也。若据今文。佛自云。于七佛说法人中。今于我所说法人中则知以七佛为过去。释迦为现在。弥勒等为未来。应指庄严劫后四佛。贤劫初三佛。为七佛也。上述本迹竟。


    △二与授记。分三。初明因圆果满。二明国土严净。三明劫寿法塔。且初明因圆果满。


    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至)天人师佛世尊。


    渐渐下。因圆也。过无量下。果满也。此土表法界之理。于此得果者。显圣贤之道。靡不资始乎此。而归极乎此也。说法破世昏愚。若杲日当天。故别号法明。


    △二明国土严净。分四。初国土严净。


    其佛以恒河沙等(至)人天交接两得相见。


    掌如佛手。非同世人掌也。有云海底有石。名掌石。无有一微尘许不平。无有等。出地平义。皆平等心之所感也。七宝等。由种种法宝。庄严众生心地之所感也。人天交接者。以人道完天道。人之未始非天。天之未始非人。以道相应。人天相近。不以霄壤为限也。


    △二纯是善道。


    无诸恶道亦无女人(至)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无恶者无三途也。以满慈说法。闻者依教修行。不造三恶八难之因。故成佛时有此净土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净土。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以果推因。满慈之因可知矣。化生者。如极乐国无有女人也。既皆化生。离诸欲染。故有光明之身。金色之体。如是妙体。人固有之。特为浊欲染蔽。故阿难云。欲气粗浊等。苟断淫欲。不受胎生。则本来体相无复染蔽。通光庄严自能发现。以世考之。吐纳精华。犹能轻举。妙体精明。飞行自在。无足疑矣。月藏经云。法食。喜食。禅食。今经云。法喜禅悦。法食闻法也。如安养国生莲华中。常闻弥陀观音说法。喜食者。正闻属法食。闻已属喜食。禅食者。以禅定自资。不假段食。善业众生。福慧如是。


    △三三乘众多。


    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


    教化众生之类者。各随其类而教化之也。


    △四总结庄严。


    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


    有如是功德者。结上国土若此之广大。境内如是之皎洁。人天若此之秀美。圣众如是之萃拔。皆从当人性内流出。除心之外。无有片法也。


    △三明劫寿法塔。


    劫名宝明国名善净(至)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善人增盛。体皆金色。故云宝明。国无淫恶。皆以化生。故云善净。其佛下。明佛寿法住。佛灭下。明起塔供养。


    △二偈颂。有二十一行半。分二。初十四行。颂发迹显本。二七行半。颂与之授记。初又二。先七行总发诸声闻本迹。次七行颂发满慈本迹。初又五。初一行。总标为行难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


    混群类而不知。入尘劳而不染。故曰善学。欲益众生。必假方便。为行难思。已得垂迹之法。不善学方便。则不能也。


    △二一行明垂迹之由。


    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


    大智方能担荷大法。是菩萨事也。小法易修。是声闻事也。诸菩萨知众乐小。故隐其圆极而速于取证。知众畏大。故亦作声闻。于菩萨法不生好乐也。


    △三二行垂迹利益。


    以无数方便化诸众生类(至)渐当令作佛。


    小欲者。示求小乘也。懈怠者。示退大乘也。诸大弟子。方便权巧。潜通密诱。化诸众生。令入佛慧。如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谓舍利弗言。如人于盲者。现其色像。非彼所见。声闻闻此法门。不能解了。亦如是也。


    △四二行明内秘外现。


    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至)方便度众生。


    少欲者。去贪染也。厌生死者。欲出三界也。虽是声闻事业。实净自己佛土。非但示为声闻。亦作外道凡夫。三毒者。五钝也。邪见者。五利也。众生有此病。圣人就此治之。以毒攻毒。令彼自愈也。贪如难陀爱妻。瞋如身子与罗度争胜。痴如调达害佛。邪见如三迦叶事火。若夫善星谤佛。六群波旬。皆有法身大士。行同事摄也。始则异而同。终则同而异。异其所以同。不可得而同也。同其所以异。不可得而异也。抚会之权。活变若斯。我诸弟子。善学方便。为行难思也。


    △五一行结略抑广。


    我若具足说种种现化事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


    恐众生疑惑不信。故且略说。而不广说也。


    △次七行颂发满慈本迹。


    今此富楼那于昔千亿佛(至)成就一切智。


    今此下五行。颂过去本深也。勤修宣护。上求佛果。智慧所说。下化众生。诸根利钝。常演清净法义。令住大乘。实净自己佛土。未来下二行。颂未来行因。


    △二七行半。颂与之授记。分三。初一行。颂因圆果满。


    供养诸如来护待法宝藏其后得成佛号名曰法明。


    △二三句颂劫国名号。


    其国名善净七宝所合成劫名为宝明。


    △三五行三句颂国土严净。


    菩萨众甚多其数无量亿(至)我今但略说。


    授满慈记竟。


    △二授千二百记。分三。初默念请记。二如来与记。三五百领解。且初默念请记。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至)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千二百已得小果。不为见思所恼。故云心自在。既闻三周说法。又见授诸子记。故欢喜未有。念欲请记也。作念者。心领悟而未能言。但默然念记。若论冥契因缘。不减空生。谛信作佛。无惭鹙子。但彼才高智广。出口成章</a>。敢以当面驰词。此等或内有余而辩不足。期期艾艾。有难于所言。故默申心愿也。不亦快乎者。谓佛言千二百作佛。今何不见授记耶。设得授记。则快然自足矣。又我等同疑。彼既授记。我等亦当记矣。


    △二如来与记。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三。初许记千二。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至)三藐三菩提记。


    告迦叶者。以下文七百不在此会。敕迦叶代宣说故。


    △二别授陈如。


    于此众中我大弟子(至)天人师佛世尊。


    陈如最初开悟。居上座首。故别与记。问。若其居首别记。法说何不记耶。答。若约实行。大小缘别。两初各异。身子最初结大缘。故初周先悟。陈如先结小缘。故初鹿苑先悟。若约权行。引物希向。大权示现。垂迹之法。不可一定。佛名下偈自释。


    △三别记五百。


    其五百阿罗汉(至)尽同一号名曰普明。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亦云粗黑。颜色黑而光故。优陀夷。此云出现。以日出时生故。周陀亦云周利。此云大路边。莎伽陀亦云槃特。此云小路边。本行经云。其母随夫往他国。久而有孕。垂产思归。至中途即诞其子。二度凡生二子。故以大小别之。又云。西方风俗。凡临产日。必归母家。两次路生故。问。佛许千二百次第与记。今但五百。不见千二百得记。答。此五百即千二百数。偈后一行半。总授余七百故。


    △二偈颂。有十一行。分二。先九行半。颂陈如五百名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当见无量佛(至)皆如上所说。


    憍陈下一行。颂因圆得果。常放下。释佛名号。其国一句。颂国土严净。菩萨下二行一句。颂眷属微妙。升妙楼阁游十方国者。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一多无碍。大小相容。周遍法界。互得圆融也。须臾还国者。如极乐还到本国同也。佛寿下一行。明寿命法住。人天悲慕。其五百下。明五百一化皆同。前佛之法既灭。天人失望。故忧。后佛继出。转记。安隐天人也。我灭度下。转次授记之辞。


    △次一行半。总授一切声闻记。


    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至)汝当为宣说。


    初二句。结上五百得记。次二句。记余七百。后二句。敕迦叶代宣。后持品云。我先总记一切声闻。盖指此也。如来与记竟。


    △三五百领解。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初经家序喜。


    尔时五百阿罗汉(至)头面礼足悔过自责。


    尔时下。庆今得解。悔过一句。愧昔不解。广如法喻。


    △二自陈领解。分二。初法说。二喻说。初又二。先悔得少为足。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究竟灭度。


    此悔责昔迷。得少为足。不知求大也。


    △次责根钝难悟。


    今乃知之如无智者(至)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此责根钝始悟。今知小非究竟。大为真实。回观昔日如无智愚</a>人也。所以下徴释。以今观之。如来智慧。我等应得。意谓昔证圣果。位在有余。校一切智。犹萤火日光。便自为足。此则骄秋潦为大海。登丘陵作昆仑。岂智者之所为乎。


    △二喻说。分二。先喻说。次法合。初又二。初醉卧不觉喻。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至)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喻上自悔得少为足。不知求大。领前三周中施权之意。譬如下。系珠喻。有人者。即二乘之机也。亲友者。昔日第十六王子也。家即大乘教也。醉酒而卧者。当时大众暂发。无明暂伏。以得闻经内心微解。如人至亲友家也。以无明重故。还复迷失。如醉酒而卧。醉有二义。一重醉都不觉知。二轻醉微觉寻忘。亦名不觉。虽有二义。终成系珠之义。官事当行者。明王子余处机发。逗缘往应。故云当行。弘法化他。知非私务。故云官事。无价珠者。一乘实相真如智宝也。系其衣里者。惭愧忍辱能遮丑恚。及防外恶。即是外衣。信乐之心。内裹善根。即是内衣。于时闻法。微信乐欲。即了因智愿种子也。约结缘。则圆解为珠。为说为系。烦恼昏醉。少有微解。故曰系珠。约天性。然昔系亦非新无。未知令知。故云系耳。其人二句。醉卧不觉喻。以无明厚重。寻复不忆。所谓醉无明酒。卧生死关也。起已下。起已游行喻。善根欲发。厌苦求乐。天上人间。植福修行。故云起已游行。无明覆解。不知向本求大乘衣食。故云到他国求于小乘衣食也。若魔佛相望。生死魔界为他国。佛法大小皆为本国。大小相望。小乘未免生死。犹是他国。大乘永免生死。乃为本国。背大乘本国。往小乘他国。不知从珠取给。而佣作自资。获一日价。得少为足也。又游他国。随业受沦也。求衣食。小道资神也。勤力者。不识正法。不求正行也。艰难者。外道苦行。崇火事水也。少为足者。乐着小果。所作已办也。此喻望三周而会通者。法中。始坐道场大法拟宜。喻中。二万亿佛常教化。因缘中。大通时王子覆讲。皆系珠也。法中。无机息化。喻中。追还闷绝。因缘中。中路懈退。皆醉卧不觉也。法中。寻施方便。喻中。三车引得。因缘中。中间接小。皆起已游行也。


    △二亲友觉悟喻。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至)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喻上自责根钝。今乃知之。领前三周中显实意也。于后下。呵责喻。会遇见之。喻缘熟相值也。四十年来。及门受业。心印不传。若逢不逢。犹然未见也。今悟此理。同声共气。觌面呈机。方名为见。咄哉一句。激发甚切也。意谓冠天履地。乃一男子。何口体之营营若此乎。喻二乘龙象之材。何自满自足于小道哉。我昔下。示珠喻。重序因缘之意。五欲者。乃出世胜妙。非世间粗弊。世之五欲。资益色身。人之所好。成就生死也。出世五欲。能资法身。佛之所乐。成就菩提也。一无量法宝。如意缨络之财。二无量相好。紫金光聚之色。三十号具足。名闻十方之名。四法喜禅悦。解脱自在之食。五那伽大定。体复真常之睡。某年月日者。指大通佛所也。现在者。昔闻一乘熏种未亡也。自不知有。心外取法。故云勤苦忧恼。为求自利。故云自活。迷大向小。困守化城。故云甚痴。汝今下。劝贸喻。即今经授记也。珠虽价值无数。必须贸易。方有济用。了因内解。虽复究竟。必须行解相应。珠体不竭。贸易无穷。更听更修。方显宝之功用。如华严得摩尼珠。十种莹治。方能雨宝。行解相应。方堪佛记。从是已后。具有寂灭忍衣。首楞严食。自行化他。无量众宝。无功用道。彼此不穷。方名如意无乏。若会三周。法中。我令脱苦缚等。动执生疑。喻中。我先不言等。因缘中。汝等善听。皆呵责也。法中。五佛开显。喻中。三车一车。因缘中。宿世覆讲。今还说大。皆示珠也。法中。身子得记。喻中。四子得记。因缘中。下根得记。皆劝贸也。


    △二法合。分二。初合醉卧不觉喻。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至)资生艰难得少为足。


    佛亦下。合系珠。而寻下。合醉不觉知。烦恼所覆。故不觉知。既得下。合起已游行。未离法缚。故云资生艰难。


    △二合亲友觉悟喻。


    一切智愿犹在不失(至)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一切下。合呵责。我久令下。合示珠。世尊下。合劝贸。


    △二偈颂。有十二行半。分二。初一行半。颂得解欢喜。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安隐授记声(至)自悔诸过咎。


    我等下。颂庆今得解。今于下。颂愧昔不解。诸过有四。忘本愿故。怖大乘故。乐小法故。得小足故。


    △二十一行。颂自陈领解。分二。初一行。颂法说。


    于无量佛宝得少涅槃分如无智愚人便自以为足。


    于无下。颂悔得少为足。如无下。颂责根钝难悟。


    △二十行。颂喻说。分二。初六行颂喻说。二四行颂法合。初又二。初四行。颂醉卧不觉喻。


    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至)有无价宝珠。


    譬如下。颂系珠喻。肴膳。喻大通时先闻方便等教。系珠。喻王子覆讲结大缘也。时卧一句。颂醉卧不觉喻。是人下。颂起已游行喻。


    △二三行。颂亲友觉悟喻。


    与珠之亲友后见此贫入(至)五欲而自恣。


    与珠下。颂呵责喻。示以下。颂示珠喻。富有下。劝贸喻。


    △二四行颂法合。


    我等亦如是世尊于长夜(至)身心遍欢喜。


    我等下。颂合系珠。我等无智二句。颂合醉不觉知。得少二句。颂合起行。今佛二句。颂合呵责。得佛二句。颂合示珠。我今下。颂合劝贸。上授千二百记竟。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研真断惑为有学。真穷惑尽为无学。以三果四向。研修真理。慕求胜见。故名有学。研理已穷。胜见已极。无所复学。故名无学。此品题。若合说。局在有学。其实罗云等早证无学。若开说。学即有学人。无学即罗云等。此二千人。或是有学。或是无学。同是一流。一时授记。同一名号。故别为一品。


    △二授二千人记。分二。初二千请记。二如来授与。初又二。先二人请记。次二千请记。初又二。初默念请记。


    尔时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至)设得授记不亦快乎。


    二尊者思惟者。乃素志也。但未闻此法。不敢承认。未曾授记。恍惚未安。故怅怏不快也。设若授记。与群贤同科。岂不快然。


    △二发言请记。又二。初引例。


    即从座起到于佛前(至)唯有如来我等所归。


    应有分者。引同及门之徒。应当有授记之分也。唯有如来等者。谓诸子已得记矣。我等终滞小果乎。唯有如来我所归向也。又诸子先事外道。后归于佛。今已得记。我二人亲蒙度脱。唯归于佛。岂容无记乎。


    △二引望。


    又我等为一切世间(至)我愿既满众望已足。


    众所知识者。正容悟物。德望可归。见者知其族姓。闻者识其贤能。或师之。或友之也。二人于佛最亲。时众所望。罗云是佛之子。俗中亲重。阿难持佛法藏。道中最胜。胜重二人。不蒙授记。则众望不足。


    △次二千请记。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至)住立一面。


    二千人但有默念瞻仰。引例引望同二尊者。故云如二人所愿。以才器虽不同。而持守自不异也。思齐之念。孰能无乎。住立者。引领而望也。因前文云。若有闻法无不成佛。又云汝等在会及未来弟子是也。我等虽居学地。亦与上首。同闻其法。忝在声闻之数。诸人既已得记。我辈不知云何。故住立一面。仰视如来也。


    △二如来授与。分二。先记二人。次记二千。初又二。初记阿难。二记罗云。初又分五。初长行正与授记。


    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至)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以多闻之慧。护持法藏。因功致德。其果智。巍乎若须弥。群峰不可及。渊乎若大海。汪洋不可测。故名山海慧。今为佛侍者。护持法藏。六十三亿佛所。如今不异。尔后证果。此自行修因得道也。教化下。果后化他。令他修因得果也常立胜幡者。以正法命世。为世所归。如梵刹悬幡。令见者生敬也。仙音演法。随机各异。应济无遗。故劫名之。问。寿劫之说。悠然不穷。何所据依。视不睹睫。况渺冥乎。曰。万物死生而不亡者存。寿有终穷乎。古今代谢而曾无纪极。劫有终穷乎。大圣离生死。至道无代谢。虽倍倍之劫。未足尽其灵长矣。


    △二偈颂重明果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a>阿难持法者(至)种佛道因缘。


    颂上长行可知。佛道因缘。不出三心四愿六度等。


    △三八千菩萨生疑。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至)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通疑一切声闻。今日发心。即蒙佛记。国净若斯。何故昔于方等记诸菩萨。过无量劫修行。乃得佛记。有何因缘。正欲如来发迹显本也。


    △四如来发迹释疑。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至)故获斯记。


    知众念。故发迹以释其疑也。俱舍论云。空王佛。乃释迦三僧祇所逢之佛。同发大心。即是同学。发心则同。践修有异。彼乐多闻。我常精进。多闻者。得空王之语言。长于讨论。短于自修。所以犹滞因门。精进者。得空王之心智。兼于万行。全于众德。所以登于果位。然阿难护法之勤。迹为侍者。使斯文衍于后世。于上有继述之功。于下有作成之德。其弘化之心。深重之愿。本地如此。今得妙记。何足疑哉。


    △五阿难显本述叹。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至)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至)护持诸佛法。


    闻记而喜者。一喜因深。同如来发心于空王故。二喜果胜。庄严超诸同学故。不惟满其素愿。亦幸得之于非望也。忆念等。蒙佛提醒。得宿命通也。偈颂可知。


    △二记罗云。分二。初长行。


    尔时佛告罗睺罗(至)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表妙行。由行证果。犹蹑华升阶。故云谄七宝华。长子者。即普贤长男之意。荷负圣道。非行不能故。干蛊之道。意在普贤妙行。今云长子。表此行故。多闻密行。常相资发。故罗云之果。并同阿难。当来亦为其子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至)以求无上道。


    本是菩萨。迹为小乘。以迹覆本。名为密行。示诸众生。无量功德。安住佛法。求无上道。上求下化。因圆果满。


    △次记二千。分三。初长行授记。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至)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柔软者。已知授记有分也。寂然者。屏息诸缘。清净者。开佛知见。一心者。希记之切。观佛者。待说之诫问见不者。意欲观其动容。知具造诣也。言已见者。诸人一念净信。形容非故。神各新发。所谓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也。一问一答。师资唱和可见矣。紫金之身。内外清洁。故云宝相。同时成佛。寿命等。悉皆一同。


    △二偈颂重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至)渐入于涅槃。


    大圣出世。神通设化。如放光等。故云神通度众生。


    △三得记欢喜。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实智之慧。照彻诸法。能破惑障。故云慧灯明。上说三周法授三根记已竟。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


    此品来意有三。一由世尊广赞一乘。甚深微妙。能信受者。即得成佛。然此一乘。乃众生本具正因之性。如来开示。为助显之缘。诸大弟子各得授记。以今证昔。既知大通之本因缘。至今不失。则知今日一会之法缘。又为将来无尽之种子。故以法师标品。意在以法华之正因。要托法师以开显。以为末世穷劫之胜缘。所以广记持经之人。为将来法师。展转相传。缘缘不绝矣。二由前授记。已定法王。法王之位。未有不由法师而证入者。故授记之后。次以法师品。夫法主为道统之总持。法师为道统之流派。总持如海。流派如川。不有大海。则川流无归。不有川流。则大海可竭。故法王法师之位定。而释迦之道绳绳无尽矣。三由前说三周法。授三根记。收机不尽。故此品文中。四众八部。及佛灭后。闻经随喜。皆与授记。乃圆教之统要也。有此意故。继三周而说法师品焉。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布在方册。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称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明六种。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对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注义为解。今合受持为一。合解说为一。足书写成五。以五法自轨。为自行法师。以五法教诏。为化他法师。若束五为四。即四安乐行。束四为三。即身口意。亦即三门。行此五法。福德门也。弘宣五法。化他门也。皆顺佛教。报恩门也。又即三轨读诵书写外行。如来衣也。受持内行。如来座也。解说化他。如来室也。自方便至此品尽。为开佛知见。有二意。在佛为开示显发。要令闻者自肯自信。在机为开悟。以诸大弟子一向不知。故多疑虑。今闻佛说。豁然了悟。又蒙授记。决信无疑。是开佛知见之象也。


    △二叹持经人与所持法。分二。初叹美五种持经之人。二叹美五种所持之法。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四。初明广记现在。二明悬记未来。三明现未功报。四明逆顺罪福。初又二。初拣出人类。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至)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


    因者。凭寄也。以药王焚身烧臂。有功于斯文。故因之。本托药王。又告八万者。以法华秘密。付诸菩萨故。如涌出品。本门眷属。方堪此任。显余人不能也。汝见下。由前三周开示。群贤各得授记。其余四众八部。及三乘初心。物未之记。前云我等随喜。回向佛道。闻法成</a>种。皆是现前结缘之众。故拣出以普记之。


    △二普为授记。


    如是等类咸于佛前(至)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于佛前闻法妙悟者。如五人五百二千等。总与授记已竟。今所拣者。八部四众。三乘初心。故云如是等类。咸于佛前者。明同一时节。值佛说法也。一偈一句闻法极少。一念时节最促。随喜者。自未有行。但随喜其法。及随喜其人也。皆与记者。明闻法极少。时节极促。随喜之功。遂得佛果。何况具足得闻。尽形受持。五种弘经。三业供养。闻法少解者。尚记。况多深者乎。


    △二明悬记未来。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至)三藐三菩提记。


    佛虽去世。斯文赖四依传宣。若人闻此经者。私淑与及门不异也。我亦与记者。未来闻法极少。佛亦悬远记之。正显此经。无论现前灭后。但得闻经。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句之中义天</a>朗曜。如与醒人系珠也。或闻不解。喜未信者。如与醉人系珠也。此与十六王子覆讲授记。一板脱出。故现在今日之得珠。是过去沙弥之系珠也。今日之系珠。又未来弟子得珠之地也。


    △三明现未功报。分二。初现在法师功报。二未来法师功报。初又三。初明法师供养。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至)乃至合掌恭敬。


    五种法师。略举十种供养。一华香。草木所生名华具香气者。二缨络。珠宝穿贯而庄严者。三末香。沉檀为细末者。四涂香。即清净香水也。五烧香。成炷而焚爇者。六缯盖。绢帛作盖。以障尘秽者。七幢幡。飘扬左右。驱除雀鼠者。八衣服。首尾表里。锦绣装经者。九技乐。手舞足蹈。而奏丝竹者。十合掌恭敬。归命顶礼。以尽诚敬者。


    △二明法师功报。


    药王当</a>知是诸人等(至)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曾供养佛者。先世因深也。愍众生生人间者。现在功大也。若有下。明未来报重也。何以下。释出报重之相。世间瞻奉者。七众归依也。如来供养者。敬视如佛也。当知下。明菩萨欲圆满菩提。承愿弘经。何况下。况显。谓一句之少。十种之微。尚获如是功报。何况受持全经。兴种种供养者其功报又不可以形容也。


    △三明法师悲愿。


    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至)广演此经。


    大悲愿牵。舍于清净之土。而生浊恶之世。演说此经。


    △二未来法师功报。分二。先明法师说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至)说法华经</a>乃至一句。


    窃私也。谓虽得一句之解。既不广闻多学异义。不可对众而说。恐难问有所不通。便令大教不得弘宣。若欲说此一句之解。当窃为一人说耳。释论云有小慧无多闻。如小雨无雷。又云。有慧无多闻。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睹。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照。无闻无智慧。喻如人身牛。有闻有智慧。是所说应受。故知广为人说者。必是多闻多慧人也。


    △次明法师功报。


    当知是人则如来使(至)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经是如智所说。说于如理。今日行人。秉此如教。宣于如理。即如来所使也。如来以如智照如理为事。今日行人依如教行如理。即行如来事也。又如来使者。受灵山付嘱也。所遣行事者。代佛扬化也。何况下况显。谓窃为一人说一句义理。尚是如来所使。所遣行事。何况人天众前。为人开演全经者乎。


    △四明逆顺罪福。分二。先明逆者得罪。


    药王若有恶人(至)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不善心者。邪见自驱。奔于名利。藐视圣贤。长时骂佛。不善之罪。莫过于此。其罪尚轻者。佛既惑尽。冤亲平等。恶不干逼。岂能障碍。以佛无损益故。如纣犬吠尧。尧何损焉。佛之为道。犹在象帝之先。大浸稽空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恶邪小人。徒自贻戚。故云尚轻。初心学人。读诵此经。既具烦恼。若加毁訾障碍。能令所学事废。则佛种断绝。故获罪甚重也。


    △次明顺者得福。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至)三藐三菩提故。


    佛以定慧庄严而说此经。若人读诵此经。则是能修佛之定慧。故以佛严而自严也。在背曰荷。在肩曰担。此经是如来全身。故读诵是经者。则为如来背之所荷。肩之所担。柰何众生常在如来肩背而不知也。此人有所趣向。悉与实相相应。故所至方。众生应随方向而礼。当兴供养。先以人中上供。次以天宝况之。宝非一种。故曰宝聚。所以下。释上应供之意。为求法师欢喜说法。须臾得菩提故。


    △二偈颂。有十六行。分五。初二行奖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至)并供养持者。


    自然智。即本觉真智。无修无证。平等大慧也。欲住佛道。成就此智。必借法师发明。故当供养受持者。一切种智。即诸佛果智。因修万行。果具万德之所证也。欲求佛果。疾得此智。必依此经修证。当自持。并供持者。


    △二四行颂现在功报。


    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至)供养说法者。


    △三三行颂未来功报。


    吾灭后恶世能持是经者(至)行于如来事。


    △四六行颂逆顺罪福。分二。初二行颂逆者得罪。


    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至)其罪复过彼。


    △二四行颂顺者得福。


    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至)我今获大利。


    福过彼者。佛既惑尽。毁誉不动。赞之者。但利于己。无益于佛。毁之者。但损于己。无损于佛。毁佛赞佛。罪福实重。意在损益一边。故言轻也。毁赞持经。罪福复过者。以持经之人。功行未圆。若加毁訾。所学事废。若加赞敬。所修事成。意在损益两边。断续自他法身慧命。故罪福更重于彼也。亿劫供五尘之因。暂时闻一乘之法。故庆得菩提。欣获大利也。


    △五一行结叹此经尊妙。


    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诸法中上。众经中王者。此也。叹美能持之人竟。


    △二叹美所持之法。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先叹经法。次示方轨。初分五。初约法叹。


    尔时佛复告药王(至)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由法胜则人尊。人尊则处贵。处贵则因巧。因巧则果妙。次第五段有序也。已说者。大品以上顿渐诸说也。今说者。法华也。当说者。涅槃也。大品以前。诸说皆带方便。取信为易。今经论法。则一切差别融通归一。论人。则师弟本迹俱皆久远。人法悉与昔异。故难信难解也。秘要藏者。隐而不说为秘。总一切法为要。真如实相包蕴为藏。不可分布者。妙法难信。深智可授。无智不信。谤乃获罪。故不可妄授也。太阳妄授平侍而门庭衰。达摩得神光而风化盛。此得失之戒。岂可妄授于人哉。从昔未显说者。于小教中不说二乘作佛。不明师弟本迹。方等般若。虽说实相之藏。亦未说五乘作佛。亦未发迹显本。顿渐诸经。未曾融会故。如来现在多怨嫉者。浊障未除为怨。不愿乐闻为嫉。四十余年不务速说。今虽欲说。五千退座。如来现在尚尔。何况未来。理在难化也。又由前深密等。立三乘为极。今被法华破斥。三乘习以成性。故闻破而怨嫉也。佛现在世。时根俱胜。顿革旧习。尚生怨嫉。况灭度后。时根俱劣。封执己闻。故拨深宗也。


    △二约人叹。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至)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此法在人则人尊也。衣即寂灭忍衣。谓若能持说此经。是修学大忍。即如来衣所覆也。契合佛心。故为诸佛护念。自信己心。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云大信。如下文欲得是真净大法。故云至愿。如前云供养无数诸佛。故云诸善根。又四信为信力。四弘为愿力。大智为善根力。又至字作志。谓志能率气。愿能引志。志气无愿。徒勤无归。愿无气志。虚心无得。具大信心。信道之笃。方能愤发其修行之志愿。有此志愿。果敢勇前。然后植诸善根也。又信则信理。理即法身。至愿立行。行即解脱。善根根固难动。即般若。三力即三德秘藏。初心栖此。与佛不殊。故名与如来共宿也。即夜夜抱佛眠。四仪不离之意。行人之头。表实智。如来之手。表权智。感应道交。故云摩头。即授记意也。


    △三约处叹。


    药王在在处处(至)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论城邑山僻。此经在处。处即贵也。阿含明四处应起塔。佛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此经是法身生处。是得道之场。是法轮正体。是大涅槃窟。故此经所在。须起塔供养。不须复安舍利者。此中已有全身故也。释论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经卷是法身舍利。此经是法身舍利。不须复安生身舍利。生法二身。各有全碎。生身碎者。如今佛八斛四斗。生身全者。如多宝全身在塔中。法身碎者。诸方便教也。法身全者。法华一实相也。此塔下。明供养。得见此塔。即契实相。则佛果可企及矣。


    △四约因叹。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至)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未善行者。秉前诸教。未能巧度。若闻是经。即入圆教。名为巧度。乃善行也。以此经为因。因则巧妙。善行不善行。为下喻本。


    △五约果叹。又分五。初明近果。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至)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见闻是经。则近佛果。故果妙也。


    △二譬喻。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至)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高原穿水。不善求水也。喻不闻是经。不善行菩萨道。湿土至泥。善求水也。喻闻是经乃善行菩萨道。欲止渴必得水为要。欲求水必得其方则易。喻修道者必得佛为要。欲求佛果必得其方则易。此经是修道之要。成佛之法也。众生具足烦恼为高原。高原求水者。修菩萨道而求佛。不得其要也。干土施功不已者。从干慧地。由渐而进也。湿土喻历闻般若。至泥喻至今闻法华。于佛智水近之而已。所谓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三法合。


    菩萨亦复如是(至)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尚远得近。合喻可知。如此经获圆观三慧。方能近果。非阿含。方等般若教中。闻解思惟修习也。


    △四徴释近意。


    所以者何一切菩萨(至)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此释上得近之意。一切菩萨诸教中权因也。三菩提菩萨所得权果也。此权因权果。皆摄属于此经。如干土湿泥皆依于水也。开方便门。开权也。示真实相。示实也。为实施权。不知权是方便。故方便门闭。而实相不显。今方便门开即是实相。治世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也。又寻常不记声闻。是门未开也。声闻只是声闻。菩萨只是菩萨。真实相未示也。今法则会三归一。则方便门开矣。人则即小成大。则真实相示矣。深不可测。固不可摇。幽则玄妙。远则无涯。言此实相诸佛安隐之乡。无人能到。唯佛究竟。今为开示。决声闻法。是菩萨道。咸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知见水无干土也。闻解修习。得近菩提者。此也。


    △五拣非。


    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至)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菩萨声闻。闻此经惊怖者。悉是干土。尚非湿泥。况见水乎。惊疑者不肯承当。怖畏者恐失所守。犹叶公画龙。见真龙而怖走。上慢即定性人。得少为足。未证谓证。如空生等居僧之首。于菩萨法不生喜乐也。


    △二示方轨。分二。先示方轨。次明利益。初又三。初标章。


    药王若有善男子(至)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


    佛去世后圣道布于典章。非机无论。若堪受者。以何方便而说。此徴意在道听涂说。不足有为。非培风之厚。不能负大翼而南图也。是善下。明四依之任。预备三德。方作佛事。所谓善其事利其器也。室衣座名为三轨。末世弘经。必赖此。三自轨轨他。方获大利。


    △二解释。


    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至)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一切者总举九界。慈悲四无量之二。是能缘之心。众生是所缘之境。因众生无边。故慈悲广大也。教入如来室者。非是小乘空寂为室。无慈悲心。不肯度生。今既闻此经。当于九界众生。起悲济心。拔一切二种差别生死之苦。作无缘慈。与一切一乘平等涅槃之乐。所谓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也。慈悲覆物。惠利归己。名之为室。入此室者。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也。忍辱六度之一。柔能克刚。和能摄物也。教着如来衣者。非是小乘离垢之衣。超出三界不能忍苦。今既得授记。当出入尘劳。令九界众生。修寂灭定。得一切事究竟。发正遍慧。知一切法寂灭。所谓定慧力庄严也。忍辱运物。遮彼此丑恶。显功德庄严。名之为衣。着此衣者。终日忍辱不见有辱可忍也。法空即佛自证平等妙法。实相真空</a>。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也。教坐如来座者。非是小乘人空座。不达法空。今既作佛。应坐法空之座。说一切诸佛权实之法。使悟无二无三。证一切诸佛实智之道。令入一相一味。所谓唯有一乘。余二非真。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也。法空安心。于诸法中得最自在。名之为座。坐此座者。终日说法不见有法可说也。是故利物以慈悲为首。涉有以忍辱为基。说法以无我为本。能行三法。大教弘宣。故名法师。以事论之。必登堂整衣坐座。乃可敷演。


    △三劝修。


    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至)广说是法华经。


    五种法师。用此三法自轨。故云安住是中。用此化他。故云以不怠心说法。故佛教入我室着我衣坐我座。若无此三法。岂得为弘经法师哉。


    △二明利益。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至)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我于下。遣化人。重在集字。是发起众。乃说法者入慈悲室之所感也。亦遣下。遣化四众。重在闻法二句。是当机影响众。乃着忍辱衣之所感也。若说下。遣八部。山林无人。八部作听法众。是结缘众。乃坐法空座之所感也。我虽下。佛现身说法。令其成就。乃不懈怠之所感也。见佛身。则成佛有分。听佛说。则具足总持。弘经利益。可胜道哉。


    △二偈颂。有十八行半。分三。初一行总劝。二十六行半颂长文。三一行结劝。且初一行总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舍诸懈怠应当听此经是经难得闻信受者亦难。


    △二十六行半。颂长文。分四。初一行半。颂譬喻。


    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至)决定知近水。


    △二二行半。颂法合。


    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至)近于佛智慧。


    此经总记三乘。广收五教。故云决了声闻法。以开佛知见。直入佛慧故。


    △三三行半。颂示方轨。


    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至)念佛故应忍。


    若人下。颂标章。大慈下。颂解释。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恶。法空荡一切相。若说下。劝修。又以忍力劝勉者。末世弘经。忍为急务也。


    △四九行。颂利益。


    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至)能令大众喜。


    初一行。现身必说法。说法必现身。形声二益。横阔竖远也。下八行。颂上可知。化人卫护。长行隐。偈颂显也。


    △三一行结劝。


    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亲近者。不离左右。如影随形也。近不受教。近之无益。亲近随顺得道见佛者。以菩萨因行。诸佛果德。不离此妙法故也。大章第一开佛知见已竟。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此品显示如来常住法身。直指净土实报真境。欲令众生知此见此。乃为佛之知见也。然此法身真境始自一光东照。圆现生佛始终。乃通示众生心境。之妙。由当机未悟。二圣傍通。出定已来。种种开示。诸子已信自心作佛。但生灭净秽之情见未忘。到此直示法身常住。故七宝妙塔从地涌出。多宝如来全身不散。以消生灭之见。即此秽邦变成净土。以除净秽之执。至于分身云集。充满其中。以彰法界尘尘刹刹。触目皆是实相真境。惟此真境。乃法身之安宅。报化依之而起故。诸佛证之为一切种智。报身踞之为华藏庄严。化身以之为神通妙用。众生迷之为五蕴身心。八万尘劳。修心之士。若不洞见。总属门外止宿。不为实证。故宝塔出现。为示佛知见之象也。见是大众能见之量。宝塔是所见实相之境。梵云塔婆。或窣睹波。此云方坟。亦云高显处。四处起塔。此是先佛入灭之塔。先佛已居今佛并坐。当佛亦然。故以见宝塔立品。又此塔涌出。为证前起后故。证前三周说法。皆是真实。起后者。若欲开塔。须集分身。明玄付嘱。召本弟子。论于寿量。四众皆睹。故云见宝塔品。


    △大章第二示佛知见。分二。初宝塔出现显示实相。二难易得果证法平等。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三。初宝塔涌现。二分身远集。三释迦唱募。且初有六。初塔现之相。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至)高至四天王宫。


    七宝。表七觉支。七圣财。塔表实相之境。为法身所依之处。高五百者。是二万里。竖表因中万行。果中万德。以因望果。即高义也。广二百等。是一万里。横表万善庄严。即广义也。地乃无明心地。涌出者。显生佛平等。法身常住。不离当人心地。但无明封蔀。心地未开。故此塔不出。今涌出者。表破无明而显实相也。住空者。住第一义空也。以无所破而破无明。以无所住而住第一义空。所谓终归于空也。种种者。以众多定慧而庄校也。栏楯是总持义。龛室是无量慈悲之室。幢幡乃神通胜相。垂宝缨络者。表四十地功德。上严法身。下被众生也。宝铃即八音四辩也。四面出香者。四谛道风。吹四德之香也。幡盖表惠物之德。无物不覆也。高四天宫者。表众德尊胜故。


    △二诸天供养。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至)恭敬尊重赞叹。


    △三多宝称赞。


    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至)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此证前开权显实不虚也。大慧即道场所得。云平等者。平无高下。等无差别。此理人人本有。含识同具。所谓奇哉一切众生等也。如是者。一如法相。是叹佛所说。称于实故。二如根性。是叹佛五时方说。不差机故。


    △四时众惊怪。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至)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大众见此塔。上涌穹霄。风幡呈祥。有骇世之瑞。铃乐和鸣。奏钧天之美。又闻音声称叹。故皆得法喜。怪意有三。塔从地出。住在空中。塔中有声。三事希奇。焉得不疑。故云未曾有。却住一面者。俟有所闻也。


    △五乐说请问。


    尔时菩萨摩诃萨(至)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大众怪未曾有。合掌住立。心各有疑。伫闻开示。此菩萨忍俊不禁。发言启白。欲速决疑也。又此菩萨。与药王同类。上品传三世弘经之方轨。非有功于斯文者。不足以因之。此品会十方诸佛而付嘱。非具无碍之辩者。不足以请问也。问意有三。以何因缘有此塔。何故从地涌出。何故塔中发大音声。以何因缘一句。正显一大事因缘也。下文云集分身。唱入涅槃。募人付嘱。出本眷属。开本寿量。皆隐含之。正启下如来说出多宝愿力。欲以我身示四众彼佛分身还集一处。大乐说愿见分身之问。然后次第敷陈也。


    △六如来垂答。分三。初答第二问。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至)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国名宝净者。以七宝所成。无诸垢秽故。佛号多宝者。以功德法财。惠施</a>无尽故。上问何故从地涌出。今答云。以佛有愿。为证法华。故从地涌出也。


    △二答第一问。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至)应起一大塔。


    上问以何因缘有此塔。今答云。由彼佛临灭遗命。令造此塔也。


    △三答第三问。


    其佛以神通愿力(至)从地涌出赞言善哉善哉。


    上问何故发是音声。今答云。彼佛为亲作证明。故发大音声也。大乐说下。结答。释论明多宝佛。不得说法华而取灭度。以是义故。凡说法华经。便随喜作证。私谓但是多宝佛因行愿力故。上文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等。宝塔涌现竟。


    △二分身远集。文分七段。初乐说请见多宝。


    是时大乐说菩萨(至)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以佛神力者。欲开塔须集分身。分身集明付嘱。付嘱即召下方。下方弟子涌出。即应开近显远。此是大事之由。岂非佛力加被哉。乐说虽闻其言。未见容貌形仪。故请愿见佛身。欲令群机决疑生信也。


    △二佛告分身应集。


    佛告大乐说(至)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


    若我至现耳。乃多宝愿辞。愿集分身乃出现者。有三义。一表圆会圆证。以多宝全身在塔。必全身方见全身。是摄用归体。古今一相。所以宝塔一开。则多宝释迦同坐一座也。二欲示无生灭之法身。必会有去来之应身。从法起应。摄应归法。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使忘生灭之见。去来之相。一多无碍。方得见法身之本体也。三欲集十方分身。必变娑婆秽土。遣去染净之心。限碍之识。自他之情。方得见实相之真境。有此三义。故集乃现耳。大乐下。谓彼佛既有如是之愿。我之分身今应当集也。应集有二。一多宝佛塔圆现十方。释迦一人分化法界。今集者。显古今道同故。二权小之人。唯知佛化御堪忍。不知分化无方。今集者。显佛智深广故。观佛三昧海经</a>云。释迦东方所现化身。国土。氏族。化法。与释迦相同者。碎大千界尘。犹不能数。一方既尔。况十方乎。


    △三乐说请集分身。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至)礼拜供养。


    △四如来放光远召。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至)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先明依报庄严。次明正报说法。四方四维上下。各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一佛有无数千万亿菩萨。乃是国土无量。诸佛无量。眷属无量。主伴重重。为众说法。光相所照。大众承光。见之无滞也。


    △五诸佛告众同来。


    尔时十方诸佛(至)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彼此一体。原非自他。告众来者。乃随机权应。假分宾主耳。可笑老老大大。作恁么拍盲佛事。


    △六严净堪忍国界。分三。初变娑婆一界。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至)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大泽曰薮。琉璃为地等。显出华藏之净界。无诸聚落等。隐去娑婆之陋污。会众缘熟则留。天人非器则徙。即染而即净。宝树金绳。不知自何而有。城邑山河。不知自何而无。偶见净而不见秽者。以净秽乃群情之见。心境一如。何有无之可论哉。是时下。分身云集。遍大千世界。容一方分身未尽。足见应化之广也。释迦分身。喻如一灯。然百千灯。真应无尽。而器界有穷。故虽大千。不能容受。


    △二更变八方世界。


    时释迦牟尼佛(至)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一佛化境。一方所分之身。坐犹未尽。十方分身。森森云来。不得不更变也。八方者。娑婆外八方也。目真邻等。小大石山也。铁围小大。围小千大千也。须弥云妙高。四宝所成也。通为一佛国者。言十六百万亿那由他国土。通为一国。易染为净。庄严如前。


    △三更变八方世界。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至)诸佛如来遍满其中。


    为十方分身当来坐故。复于八方各更变也。尔时东方下。明东方分身来集。十方分身渐至也。此诸佛遍满其中。俨然一幅华藏图也。大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者。此也。又云。诸佛于一念中。示现无量世界。不可言说种种佛身。此证分身也。于一念中。示现无量世界种种庄严。证此净土也。问。净名丈室。广容多座。释迦化土。何分身不能容。而必三变乃尔。答。因事显理。以净土妙境。生佛本具。法身化体。物我无亏。但众生被识惑自蔽。妄尘自局。故因分身之来。特与开示。初变者。表转第三能变六分别识也。二变者。表转第二能变末那识也。三变者。表转第一能变阿赖耶识也。又初表破见思惑。出火宅。二表破尘沙惑。出化城。三表破无明惑。至宝所也。的实而论。即华藏世界。一真无妄之境。却除二乘染净之执。最初将娑婆入华藏世界。说华严。今将华藏入娑婆世界。说法华三周记圆。唱灭不远。到此全无丝毫覆藏。六相十玄。法门万行。如是体相。究竟果报。平等大慧。如此而已。问。三变既皆移置天人。云何又有诸天宝华遍布其地。答。经不云乎。唯留此会众。岂此会无天龙八部耶。问。法华平等大慧。何又移置天人。答。以事论之。他土天人。或时节未至。未入此会。不闻三周。不闻授记。岂可见示佛知见之真境。如二乘不闻华藏。不见舍那。权且移置。至神力品。仍令闻其国名娑婆。佛名释迦。经名妙法。令种缘因善根。不失平等之意。以理论之。移天人者。非移天人身相。乃移其知见。令得佛知佛见。乃见法身之全体。佛国之净相也。


    △七与欲开此宝塔。分五。初诸佛问讯说欲。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至)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各持宝华者。分身释迦。理论则是一人。约迹则分彼此。既分宾主。不无人事。故各遣侍持华申敬也。以病恼为辞者。从世仪也。彼某甲佛者。分身佛各教侍者代称己名也。即知分身不必皆名释迦。所谓我在异国更有异名是也。多宝之愿已酬。乐说之请未遂。故诸佛同欲开此宝塔也。欲者希须为义。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令送心达僧。知无违背。其欲辞曰。大德一心念。彼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今诸佛同欲开塔。如僧中作法与欲意同。多宝愿力。须集诸佛。复令时会知分身之多。故知诸佛为开塔而来集。集又不至。各遣侍传讯等。状如说欲。故遣侍申问。无说欲辞也。问。分身欲开宝塔必待释迦。岂神力不若乎。答。释迦是化身本佛。十方分身是化中之化。多宝是全身本佛。必全身方见全身。故开塔必待迦文。非神力之不若也。


    △二释迦右指开塔。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塔在空中。释迦亦住空中者。见一切佛究竟终归于空也。开塔表开权。见佛表显实。却犹除也。关乃横木。持其门者。钥即锁也。表执迹之障除。显本之机动也。


    △三四众一同见闻。


    即时一切众会(至)及释迦牟尼佛上。


    众会皆见多宝者。如弥勒弹指。楼阁门开。门门有慈氏。今如来按指。多宝塔开。人人见多宝也。人皆有座塔。人皆有多宝佛。只是现在佛不灵。不能按指。塔户不开。多宝佛亦不现也。快说者。一证前畅怀意。二开后速说意。尔时下。叹奇供养。


    △四二佛分座并坐。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至)坐其半座结加趺坐。


    开塔已尚在虚空。故多宝分座而让焉。佛入塔中。二身相称。如智称境。表报身也。分身来集。表应身也。多宝全身表法身也。从地涌出示不灭也。分座其坐示不生也。入塔示不常也。现塔示不断也。分身示不一也。全身示不异也。多宝让坐示不来也。佛坐半座示不去也。以此八不。皆是真实。前云示真实相者。此也。


    △五四众默念请加。


    尔时大众见二如来(至)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此显三乘八部。既蒙授记。皆住义空。上分身远集竟。


    △三释迦唱募。


    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普告下。为法求人也。谁能于此等者。以堪忍界是世尊发心得果之本土。又是大众闻法得记之本国。又此土众生。根利于他土故。不久入灭。付嘱时至也。有在者。若佛在世。随机利物。自说正法。无待他人。今化缘既尽。欲令此法利益无穷。故须付嘱得人。一近令有在。付八万二万。旧在娑婆此土弘经。二远令有在。付本弟子。下界微尘菩萨。触处弘宣也。又以此二字。重看。莫认白纸黑字。为法华经。正谓此一部妙法。浑浑囵囵。巍巍迥迥。绝言绝思。顿在大众面前。只是无人觑破。不肯流通。故十方诸佛。出现于世。只至于今。涌愿塔。集分身。不过将此妙法。觌面指出。付嘱与人。展转流通。无令断火绝烟。故云付嘱有在也。


    △二偈颂。有四十八行。分三。初三行半颂宝塔涌现。二八行半颂分身远集。三三十六行颂释迦唱募。且初三行半。颂宝塔涌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至)在在所往常为听法。


    云何不勤为法者。谓古佛已证此法。已入灭度。本愿不忘。尚为法来。汝等诸人。虽得闻经。尚未得证不肯发愿者。何也。以多宝之来。勉励时众。当勤修习此法也。法如优昙。故云难遇。彼佛下。明愿力处处听经。


    △二八行半。颂分身远集。


    又我分身无量诸佛(至)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长文有七。今偈略。谓十方诸佛云集于此。不是无端。欲令末世佛种不断。久住于世。故来集耳。为坐下。颂三变净土。诸佛二句。颂分身毕集。如清二句。谓佛在宝树下。如莲华在池。则色相庄严。甚可爱也。其宝树下。如闇中然炬。则照曜严饰。极可乐也。身出下。明众生蒙佛身香熏被。欢喜绝倒。如大风吹小枝。无不披靡。则五分法身香熏。喜不自胜也。以是二句。结显。


    △三三十六行。颂释迦唱募。分二。初八行半。举三佛以劝持经。二二十七行半。举难持以坚誓愿。初又三。初一行半。募觅其人。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至)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双标持说二门。二利兼收。五种具含也。末世弘经。非誓愿不能。故令说誓。


    △二三行。举三佛以劝。


    其多宝佛虽久灭度(至)当发大愿令得久住。


    古佛誓愿闻此经。我以大愿说此经。分身远集。欲开宝塔。当知三佛之意。不可孤负。诸佛子下。欲使斯文不坠。应发大愿。


    △三四行。释上劝意。


    其有能护此经法者(至)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若能护持演说此经。即是供养三佛。及见三佛也。诸佛以济物为怀。若说此经。克绍圣道。不负顾命之嘱。与佛心相应。精神交感。乃为亲见三佛也。


    △二二十七行半。举难持以坚誓愿。分二。初二十行正举劝持。二七行半总释劝意。初分三。初一行诫劝。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末世持经。实为难事。具大愿力。方堪承当。愿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故毗卢愿周沙界。释迦本立誓愿。多宝愿塔证经。皆不离愿也。


    △二十七行正劝。分六。初五行无愿说难。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至)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舌谈群经。手接须弥。动大千于一足。立有顶而传经。四者虽难。不及说法之难者。何也。以持说群经。处众无畏。具富那之辩者能之。握须弥若秋毫。掷大千如小芥。得目连之通者任之。威严处色顶之天。铿锵流余经之响。负身子之智者。足以辩压群贤。若三圣者。尚发愿于他国。其难可知矣。然浊恶之世。二执高大。不啻须弥。无明坚厚。不啻大千。慢心增上。不啻有顶。若说此经。能破二执。能断无明。能灭慢心。不信之人。见之憎嫉骂詈等。若无大愿。便生退屈。是则为难也。


    △二二行。无愿书难。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至)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太虚</a>无相。犹可把而行之。妙旨垂文。难染之简翰者。以末世怪迹易尚。常道难行故也。然此妙法。虽言辞寂灭。理实称性。即言可行。离言莫证。能书即言之经。则证离言之道。人难信故。易憎嫉故。是则为难也。


    △三二行。无愿读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至)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大地磅礴。有神通可足置于天上。一乘秘藏。非圆根难读之于恶世者。以四大坚执。无明厚重之人。一念回光。暂读此经者。难矣。


    △四二行。无愿持难。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至)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负草不烧。出于神通诚信。恶世持经。在乎机器不怠。若无愿力。终生退屈。是则为难。


    △五三行。无愿听难。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至)问是义趣是则为难。


    八万法藏。未若一乘之圆顿。六种神通。岂如三身之极证。恶世之中。能耳聆妙法之言。神资实相之味。能问一乘因果之宗。四种安乐之行。若无大愿。耳虽听而心不受。口虽问而身不行。是则为难也。


    △六三行。无愿奉难。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至)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化恒沙人得证小果。不如奉持此经者。谓供养妙法。一色一香。皆成菩提。持说恭敬。合掌低头。悉得成佛。若无大愿。不能供奉。福慧双修。是为难也。呜呼。擎空掷地。人世所无。说此经法。即今所有。但隐怪之徒。好奇异而恶常道。曲高和寡。得人者稀。故佛以非喻为喻。数数劝持也。


    △三二行结劝。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至)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于诸经中为第一者。乃群经之关键。千圣之命门也。能持持佛身者。以诸佛全身不离此经故。若持闻思修。本妙灵机。当体全彰。触处即是菩提。岂易持哉。


    △次七行半。总释劝意。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至)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诸善下。募持经人。此经下。明难持能持。诸佛欢喜。暂持者。谓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是经者。勿论。即有一念回光。遵佛语而暂时持诵者。诸佛亦皆欢喜称叹也。是则下。明叹持能持。即成胜行。要以是道。内自摄持。得无畏力。则是勇猛。心不退屈。尽行道法。则是精进。内外自正。理摄三聚。则是持戒。脱体无染。尘势自净。则是头陀。疾得佛道者。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化浇漓之世。必藉淳风。止于至善。从法化生。证法身理也。开人天眼。实资解义。故能解能说者。一切天人。应当供养。上宝塔出现显示实相已竟。


    妙法莲华经提婆</a>达多品第十二


    此品显平等大慧是一。而悟有难易也。以声闻久怀佛道长远之怖。不起好乐。今既授记。多劫乃得证果。恐彼不肯勤求。故佛自引本事。昔为国王。人中极尊。不惜身命。为奴求法。圣中大智最易教者。只至于今。得成菩提。此显易中之难也。恐彼难而不进。又说文殊龙宫教化。龙女献珠之顷。成等正觉。海为生死沉溺之地。龙乃三毒之一。女为浊垢之品。最难化者。当下即能现证。此显难中之易也。提婆达多。此云天热。以初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亦云天授。从天祈得故。是斛饭王之子。阿难之亲兄。入大乘论</a>问。彼达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言是菩萨。答。若是怨者。云何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西转远。岂得为伴。报恩经</a>云。若言达多实是恶人入地狱者。无有是处。大云经云。达多不可思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若夫自造逆罪。及教阇王害父。如此等事。皆是大权示现。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众生根性不同。入道有异。一逆一顺。弘道益物。故知现逆事者。为惧恶人。令不起恶耳。又此品题。标人以显行。菩萨行出尘沙。今取四圣功业。以明五行。天授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病行也。龙女悟理。刹那证果。天行也。佛修六度而取菩提。圣行也。文殊入海。大慈无染。梵行也。四行随机施化。婴儿行也。非天行不能证理。非梵行不能涉有。自修唯在圣行。利生须假婴病二行。


    △二难易得果证法平等。分二。初明达多通经释迦资之成道。二明文殊弘经。龙女因之成佛。初又三。初师弟原委。二结会古今。三劝信生善。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四。初明求法时节。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举昔多劫勤求妙法。激励诸人。云何而不勤求也。


    △二正明求法。又二。初明发愿。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


    △二明修行。又二。先明六度行满</a>。


    为欲满足六波罗蜜(至)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先愿后行。行愿相资。方成佛道。小教事度。初教理度。分教次第度。后三圆融度也。舍依正名檀度。防七支名戒度。打骂不报名忍度。为事始终名精进度。禅定名禅度。智慧名般若度。六波罗蜜者。谓行此六法。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满足者。如尸毗王代鸽。檀满。普明王舍国。尸满。仙人为王割截。忍满。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翘足。精进满。尚阇黎雀巢顶上。禅满。劬宾大臣。分地息诤。智满。勤行下。施依正。


    △次明推求妙法。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至)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三求得法师。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至)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仙人白王。感应道交也。非此王则仙人无以取之为友。非仙人则此王无以尊之为师。王正求师。仙人即来。师资允谐。希世之遇也。然此妙典。五明不能梗其轴。四围难以齐其驾。理超四含。故名大乘。义控一乘。故名妙法。不违我者。以道师人。必言听事遵。非冒名沽宠而已。又试其有所挟否。如挟贵挟势。不足以语道也。匹夫而为百世之师者。此仙人也。


    △四受法奉行。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至)精勤给侍令无所之。


    身无倦。役役勤劳。心无倦。孳孳妙法。捐舍四海之富。顿忘龙凤之姿。仆仆任婢之劳。下心至此。何其切也。千岁不倦。学而无厌。侍给不乏。恒心不辍。然仙人高尚其事。能下王者之心。有道之士。不臣天子。不友王候。仙人至矣。知有其师。不知有其身。知有其道。不知有天下。则王者至矣。


    △二偈颂。有七行半。分五。初二句。颂求法时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


    △二一行半。颂正明求法。


    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至)身当为奴仆。


    △三一行半。颂求得法师。


    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至)吾当为汝说。


    阿私。此云无比。其形与法。皆无比也。即达多昔名也。


    △四二行。颂受法奉行。


    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至)身心无懈倦。


    木实曰果。桃李之属。草实曰蓏。爪瓞之属。


    △五二行。结证劝信。


    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至)今故为汝说。


    师弟原委竟。


    △二结会古今。分二。初正结会古今。


    佛告诸比丘(至)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今之释迦。昔之国王。昔之仙人。今之达多。形虽迁。有不迁者存焉。神虽不更。有更者代耳。不迁不更者。二圣之神也。有迁有更者。二圣之形也。所谓吾犹昔人。吾非昔人也。


    △二明师弟功满。分二。初明弟子功报圆满。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至)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由提下。因圆满。善知识有三。一外护。不拣黑白。但能营理所需。如母养儿。调理得所。旧行道募缘者是也。二同行。更相?发。不昏不散。日有其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舡。互相敬重者是也。三教授。宣传圣言曰教。训诲于我曰授。内外方便。通塞妨障。皆能决了。善巧说法。示教利喜者是也。增一云。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人。恶名遍天下。善人反此。令我具足等者。明昔愿。昔宝藏佛时。佛为宝海梵志。发五百大愿。时有裸形梵志。名乱想可畏。曰。善丈夫。汝未来无量劫中。行菩萨道时。我于汝边。求乞国城头目等。助汝满足六度。早成佛果。我为弟子。与我授记。宝海曰。真我善知识无上道伴也。慈悲喜舍。从境得名。以所缘众生之境无量。故能缘之心亦无量也。能与他乐。能拔他苦。庆他离苦得乐。缘他无憎无爱。亦名四无量定。三十二下。明果满。始自足下安平。乃至顶上肉髻。有三十二种。始自无见顶。乃至手足有德相。有八十也。十力者。始是处非处力。乃至漏尽力。四无畏者。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苦尽道无所畏。四摄法者。一布施摄。若为乐财众生。即以财施。乐法众生。即以法施。二爱语摄。以善软心。随顺一切众生。安慰开喻。一切众生。生亲爱心。依附受道。三利行摄。随起身口意行。能令一切众生。各沾利益。四同事摄。明见众生。分形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业。各使沾益。云摄者。众生情之所爱。唯此四法。用此四法。同情接引。导以大乘正道而度脱之。所谓先以欲牵。令入佛道也。十八不共者。始自身口意无失。终至知过现未来。皆因下结。以仙人非常之规模。鋾铸释迦非常之德业。故云皆因等。


    △二明法师妙果当成。又三。初正明得果。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至)世界名天道。


    人天教中。率性而修。即人事而达天理。故完天道。大乘宗中。率佛性而修万行。即诸法而证实相。以完本然之理。故世界喻天道。而佛号天王也。问。达多造罪入狱。佛说法尚未出狱。何得授记。答。达多在狱。阿难往问。达多云。如受三禅之乐。只此一语。便是天王如来。何待授记。今授记者。要知达多今日之憎心。不异昔日之妙法。释迦今日之怨家。不异昔时之知识。必如是方显一乘实相。平等大慧。无怨无亲也。


    △二明果后化度。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天王佛住世说法。一切众生。闻法得果也。


    △三明灭后利益。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至)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灭后起塔供养得果也。结会古今竟。


    △三劝信生善。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至)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闻经生信。不堕三途。而生三善处也。无而忽有曰化。以非化言化。如莲华化生为父母也。问。以何信方得净信不疑。答。有三。一信实相平等不异。即免饿鬼。生十方佛前。常得闻经。二信不善人是善人之资。即免畜生。生人天中。受胜妙乐。三信佛心怨亲无间。即免地狱。生净土莲华化生。又此劝信之意。以达多恶名素著。今得妙果。因果悬殊。封教之流。孰不疑焉。若能敬信不疑者。契圣贤自觉之境。感世出世间之果。必矣。上达多通经。释迦资之成道竟。


    △二文殊弘经。龙女因之成佛。分二。初明文殊通经。二明通经利益。初又分五。初智积请退。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至)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意谓多宝出现。为证此经。证经已讫。是故请退。


    △二释迦止之。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至)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止之之意。虽迹门事讫。本门未彰。故托文殊以留多宝。佛之密意。非菩萨之所知也。


    △三文殊寻来。


    尔时文殊师利(至)共相慰问却住一面。


    华表因行。轮表圆具。娑竭罗。此云碱水。须弥山外香水海。香水海外七金山。七金山外有碱水海也。问。序中文殊在会。未见云去。何自海而来。答。龙宫在娑婆世界。灵山相去不远。如在本山。故不言去。又圣人一动一静。随机显法。今借龙宫所化之事。显性海本觉之理。故从海而来。又文殊具大智神通。岂以凡情测度。不起此会。于海化物。理亦应然。如十通品云。菩萨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礼敬求法。不曾动其本处。况在娑婆之龙宫。可执往来相乎。所以智积不来相而来。故请还本土。文殊不去相而去。故诣灵鹫山。问。三千大界之外。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土。无复大海。移置天人。今文殊所化龙众。何故仍从海涌出。答。有三义。一既移置天人。及变大海。大智神通。从所移不变处来。二海众纵移。而龙宫不动。宫虽不动。而所居已变。大智神通。从变而不变处来。三无缘者释迦移去。有缘者从文殊来。此不思议山海宛然。以佛神力会众不见。文殊既不起而往。其土亦即秽而净。净名云。移置天人他土。都不使人有来往相者。此也。


    △四智积请问。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至)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意谓龙宫卑湿。非说法之地。龙性憍慢。非载道之器。其被化者。恐难于多。故云其数几何。


    △五文殊垂答。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至)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意谓善说法者。不择其地。善度生者。不择其机。地愈卑而法化愈广。机愈憍而得道愈速。故云其数无量等。所言下。蒙化集证也。本声下。先秉权教住小道。但说苦集等事。今皆下。今闻实相。悉住大乘空义。文殊下。结其利益。谓涉海行化。所度若斯。


    △二明通经利益。分十。初智积偈问。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至)令速成菩提。


    初一行。叹人。次一行。叹法。正法华云。至人慧无量。化海众无数。惟为露圣旨。分别说其意。上二句叹人。下二句叹法也。露圣旨者。随自意语。唯说实相。分别说者。随他意语。方便说三。彼经问</a>义明显。今经隐含。谓汝所化之多众。为是演畅实相之义而化之乎。为以一乘实相开阐种种权门。引导众生终归一乘。令速成菩提乎。必有问意。方与下文相应。


    △二文殊略答。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祖述灯明。宪章释迦。传唯心之要旨。披圆顿之方册。故云唯常宣说等。


    △三问有得果。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至)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罄千佛之底蕴曰甚深。尽性相之幽宗曰微妙。衍义无竭。似摩尼珠。乃希世奇观。群经莫及。此叹经旨也。颇有人依此勤修。一生顿证否。此问化机也。


    △四答有其人。


    文殊师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有娑一句。指族标人。年始一句。显童蒙之年。有高远之智。智慧下。明慧利观机。得陀下。明总持法藏。深入二句。明定慧具足。于刹下。明具德速证。四悉随机曰微妙。皆归一乘曰广大。慈悲济物。仁让克己。和则处物不乖。雅则正己不苟。有此风格。立地成佛。故云能至菩提。此中于刹那顷。应下龙女成佛。谓时之促。显证之速也。发心在住位之初。不退当八地。辩才当九地。慈悲长养。大悲功终。当十地。功德具足。修证圆满。金刚等觉位。此发心证果。不离一刹那也。所谓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如斩丝染色。一刹那顷。能至菩提。岂存次第乎。


    △五智积疑问。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难行能行者。舍头目等。积功累德者。积千善而成千福相好。累万德而成万德庄严也。三千下。总结难行苦行。广显释迦舍身之多。无芥子许处也。不信此女等者。智积意谓。以妙法之希有。得善说与能行。成佛固当生信。但以积功累德之能仁。校初心八岁之龙女。迟速不能无疑。若信速者。则疑释迦为无智钝根。若信迟者。则疑龙女刹那发心。焉能顿超释迦之多劫哉。故云不信等。


    △六龙女释疑。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至)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至)度脱苦众生。


    言论下。经家序现申敬。偈中龙女赞佛证已。深达二句。明实智朗照无遗。谓如来深达罪福。自当证知我须臾而成佛也。一往论之。三途为罪。人天等为福。克论之。九界为罪。唯佛界为福也。凡情观之。则见有九界罪相。佛界福相。既有罪福相可得。不名深远明达。若如来以不思议妙智观之。不见有九界之罪相。亦不见有佛界之福相。了达一切诸法。唯一实相。不见有罪福之相可得也。然龙女以深达罪福而赞佛者。盖智积不信能得菩提。以龙女畜类。是一苦罪众生。见如来是福德庄严也。若能深达罪福之相。则不见龙女是苦罪。如来是福严。自信龙女须臾成佛无疑。十方即十界。既深达罪福。不见九界佛界之相可得。而十界泯绝矣。虽则十界泯绝。不妨十界宛然。以不思议妙智。遍照十方。十界宛然。罪福不失故也。微妙下。明法身清净圆满。天人下。明八部敬仰宗奉。又闻下。证己成佛度生。引佛证见。能至菩提。以消智积之疑也。我阐二句。应下即往南方成佛。演说妙法等。


    △七挟权难问。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汝谓下。总举难端。述彼所说。陈己所疑也。意谓我等秉丈夫之资。负拔俗之秀。终年幸闻此法。成道犹待多劫。况尔异类女质。视佛果若此之易。恐大言伤实。取信良难。所以下徴释难信。一者秽躯难信。二者无因难信。三者有障难信。云五障者。梵王净行。女人多染。帝释少欲。女人多欲。魔王坚固。女人濡弱。轮王仁慈。女人妒害。佛具万德。女具烦恼。故超日月三昧经云。净修四禅为梵王。淫恣无度受女身。勇猛少欲作帝释。娇姿多态受女身。具十善法。敬事三宝。作魔王。轻慢不顺。毁失正教。受女身。行菩萨道。慈愍众生。作轮王。无净行受女身。具菩萨行。方得作佛。女无此行。故不作佛。闻如是障。当厌女身。修丈夫行。方得作佛。


    △八献珠除疑。又二。先献珠以表圆解。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至)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龙女意谓。智积乃多宝之良胤。身子乃释迦之上足。智积之疑犹略。身子攻难愈详。二贤若此。群贤可知。若更持词以辩。终以为佞。故借宝珠以为质。欲显速证也。珠表智。佛表理。以智契理。将因趋果也。受疾。表龙女证果之速也。


    △次果满正除众疑。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至)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忽然成男者。万法如幻。无有定相。当何转乎。不转而变。即女而男也。具菩萨行。因圆也。坐华等。果满也。普为下。说法也。南方虚明之地。自北而南。从迷入悟。而成一切种智也。一珠称性之施。义摄万行齐圆。不住法施。用力少。收功多。岂假大千身命。多劫六度乎。所谓千年之鸟。不及朝生之凤。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者。即此意也。


    △九时众得益。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至)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尔时下。会众欢喜礼敬。无量众生下。彼土蒙益也。娑婆世界下。此土蒙益也。两土之缘。厚薄不等。入道之机。多少之别。既言众生。皆是凡夫顿证。住不退地。


    △十会众默然。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智积未信为疑。身子挟权为难。到此方知龙女依圆修行。速疾成佛。目睹其实。心允其说。理屈于辩。施命之执。自泯。五障之难冰释。故与一切众会。默然信受。上二品示佛知见已竟。


    妙法莲华经持品第十三


    此品至寿量为悟佛知见。由前二品显平等大慧。无生无灭。无冤无亲。法华神功。不可思议。故如来唱灭募人。欲令此道常存。斯文不坠。末世弘经。非愿力不能也。所以此品有诸菩萨。并新记声闻。发愿弘经。忍难虽善。不若无难为美。果能三轨自持。四行自守。杜诸难于未然之先。又何须忍难于已然之后。由是他方大士。数过八恒河沙。发愿此土弘经。如来止而不允。以待本门弟子从地涌出。其数无量。慈氏疑问。启下寿量。开师门之近迹。显佛地之远本。法会大众。悟得毗卢性海。佛地远本。三世益物。法身常住。化化不穷。无古无今。空劫已前未为始。尽未来际犹未终。极尽穷源。故此四品为悟佛知见之文。此品以持字标名者。以二万菩萨奉命弘经。故云任持。若以青莲目视八十万亿那由他等。令其发愿。当云劝持。以二万菩萨是法师品别命之数。八十万亿等。前无别命。今以目视。有劝意焉。双该任持劝持。故云持品。


    △大章第三悟佛知见。分二。初因迹门弟子通经。文殊请问。如来示轨四行。二发本门弟子通经。弥勒腾疑。如来开本寿量。初有二。初明持经。二示方轨。初又二。初明受持。二明劝持。初又三。初菩萨奉命此土弘经。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至)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药王二万等。是法师品所因所告之人。乐说又是宝塔品之当机。既闻如求唱灭求人。发愿弘经。故诸大士即奉命而发愿也。惟愿不为虑者。谓圣道载于典籍。恢弘力在智者。若未得其人。则微言绝矣。使斯文不明之于其人。复不得行之于其世。苍生若八沟壑。诚圣心之忧也。今既克任此事。故愿圣心无虑也。善根少。众生浊也。增上慢。见浊也。贪利养。烦恼浊也。增不善。命浊也。远离一句。劫浊也。世道交丧。异端竞作。五浊之世。正信者少。邪见者多。惟以徇利以丰四肢。岂能存心而却五欲。十恶自滋。三空渐远。人伦之道。尚有失于纲常。方外逸宗。宁得入于神化。故云难可教化。起大忍力者。非深位大士。忍力成就。不能读诵也。忍众恶而外形骸。历艰难而行此道。故云不惜身命。非土木身躯。梦觉生死者。不能成此志也。


    △二声闻发愿他土弘经。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至)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此等道力未充。难堪恶世。发愿他方异土。弘法利生。畏堪忍之难调难伏也。所以下徴释。弊恶者。谓损坏性德。造积恶业之人也。怀增上者。未得谓得。举一兼七。功德薄者。纵有少善。皆是有漏。非称性之因也。瞋含贪痴。浑浊慧性也。谄曲即巧言令色。阿附苟合之类。此中瞋慢乃根本之二。谄乃随眠之首。以二兼四。以首统余。根随全具。成上弊恶义也。具此诸恶。伪诈无信。故云心不实故。以不实故。难以语道。故誓于他方异土。广说此经。良由二乘见地偏枯。不解扬波啜糟之变。难以化于浊醉之世。不得不若斯也。


    △三六千比丘尼众请记。分三。初波阇波提请记。又二。先请记。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憍昙弥。乃尼众之主。故统六千而请记也。众尼见声闻授记。龙女成佛。感发其志。谓若以声闻言之。彼声闻也。我亦声闻也。闻法既同。理应不异。何授记不及于我等。以女言之。龙女女也。我等亦女也。既同其伦。必同其道。我等岂龙女不若乎。由是心虽自肯。踟蹰未决。故悱悱然。口欲言而又难其所言。但翅首目视。俟闻命焉。


    △次与记。


    于时世尊告憍昙弥(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先总说。即指五百弟子品末。迦叶汝已知等。一行半偈也。今汝下。因记。当得下。果号。一切喜见者。因为法师。以法喜悦人。故果亦称之。是一切下。转次授记。六千又云菩萨者。指六千当来。具菩萨道而言也。


    △二耶输陀罗请记。亦二。先请记。


    尔时罗睺罗母(至)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既闻总记。岂不自知有分。但见圣母觌面得记。故亦请命其名。欲以彰己德而抚群望也。


    △次与记。


    佛告耶输陀罗(至)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耶输示迹。盖表大悲。法喜称适大智。智悲双运。然后万德具足。千相光严。故果号具足千万光相。取相好庄严。身光无尽之意。寿无量等。既曰善国。仁人相踵。秉命悠长。故随机之寿。住世亦永也。悲华云。姨母元为水神。生生愿为佛姨母。耶输元为须弥山神。生生愿为佛妇。求佛出家。得道受记。今与记者。满宿愿也。


    △三尼众领解发愿。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至)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至)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欢喜偈赞。发愿弘经。文显可了。上受持竟。


    △二明劝持。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先如来目视。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以目视者。观诸大士。位当亚圣。道越小贤。才足以任大道。风足以维浇俗。默然心遣。令彼自荐也。又此土他土。分筹定款。不合圣意。故视诸菩萨。令其发愿也。


    △次菩萨发愿。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至)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是诸下。序德位。承目视之意。故避座向前。思欲持经。柰色在已而言未及。故作念请敕。复作下。谓今佛默然。意必有在。未闻其命。为计若何。不敢自专意。敬佛意有二。一者目视即是遣使。不待言也。二者欲人担荷此法。持说不泯故。我等继志述事。便是敬承圣意。何待言命。然后发愿也。本愿者。一乘之道。已觉于己。复以觉人。上使法鼓常鸣。下惊群迷不寐。此是本愿也。一举两得。故云敬顺自满。踌躇已定。近前举愿。任此难事。发言无畏。故云师子吼也。周旋十方者。以诸贤各司一方。分疆立界。然世间无不可化之人。亦无不可行道之处。果时清道泰。圣人何为。故发言不拣善恶。遍一切处。令一切众生。书写解说以利人。正念修行以自利也。此菩萨不同前二。前乃自持。此承如来付嘱之意。普令人持也。皆是佛力者。归功于佛。以佛三轮加被故。惟愿等者。以此法乃诸佛慧命。非余人所能。虽本愿如是。非佛力不克。故赖其护念。庶灵峰仙轸。历险直驱。浊世含灵。乘载脱苦也。


    △二偈颂。有二十行。分三。初十七行。广明忍难。二二行。略明通经。三一行。总结誓愿。初又二。初一行。总明恶世弘经。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圣人去世。无人救正。伤风败伦者多。故云恐怖恶世。以圣道训世。令人迁善崇德。故当广说。


    △二十六行。广明所忍之境。又四。初一行。总明忍恶。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正斥曰骂。傍及曰詈。下愚无信。视正如怨。嫉其法。恶其人。恶言毁之不足。加刀杖而害之。菩萨怨亲平等。不校不报。以理自责。以忠自恕。惟道是务。皆当忍之。


    △二三行三句。邪慢行事。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至)假名阿练若。


    此是弘经菩萨。拟末世邪智人之行事也。初一行。邪慢存心。或有下。异言异服。诳惑世俗。是人下。结恶显假。阿练若。此云闲静处。亦云无诤。有二。一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二随顺法性。无违无诤。具四德当住此处。一多闻。总持不忘。二分别。能解妙义。三正念。常不放逸。四随顺。如教而行。宝云经</a>云。阿练若者。不与世诤。不近不远。便于乞食。有树阴。多华果。足净水。无难事。独无侣。诵所闻。凡居此者。谓调烦恼故。自谓真道。无多闻也。与白衣说法。不解妙义也。怀恶心。无正念也。念俗事。不顺教而行也。自举蔑他。非无诤行。故云假名阿练若也。


    △三五行三句。出过谤毁。


    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至)皆当忍受之。


    此拟恶世慢流。谤弘经菩萨。种种轻毁之语也。上假名练若。身业不善。怀恶念俗。意业不善。此中口业不善。其谤有五。一谤贪利。二谤邪说。三谤自作。四谤诳世。五谤求名。国王等。乃菩萨之檀越。对彼言过。巧用间计。令疏彼亲己耳。我等下。敬佛付托告敕之命。而忍诸恶。为斯轻言者。当面讥刺之辱。汝等是佛者。言似称赞。意实讥刺。菩萨若闻不闻。默然忍受。以至人四相皆空。是非一致。尚不知有我。况校是非哉。


    △四五行半。敬佛忍难。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至)皆当忍是事。


    此菩萨敬佛弘经徇身忍难也。辅行云。一切行中。瞋害尤甚。故忍最难。大论云。天帝问佛。若行忍者。唯有一事最不可耐。小人轻慢。谓为怖畏。故不应忍。佛言。若以小人轻慢为怖畏欲不忍者。不忍之罪。莫甚于此。何故。不忍之人。贤圣之所轻慢。忍辱之人。小人之所轻慢。二轻之中。宁取何轻。故知宁为小人之所轻。不为圣贤之所贱。无智之人。轻于不可轻。贤圣之人。贱于所可贱。为是义故。须行忍辱也。广明忍难竟。


    △二二行。略明通经。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至)愿佛安隐住。


    凡有求法之处。菩萨往到其所。以无所畏。说此妙法也。我当二句。任持弘经。愿佛无虑。安隐而住也。


    △三一行。总结誓愿。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问。此诸菩萨神通智力。不可思议。纵在末世说法。谁敢不信。而说如是种种弊恶者。何也。有三意。一者欲现前发愿弘经者预知末世有此弊恶。使临难不怖故。二者欲当来听法修行者。知有此过。当反邪归正故。三者欲世尊说以御难之方。俾五种法师。皆安乐故。初明持经竟。


    妙法莲华经大成卷第六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