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十(辅妙乐记)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吴兴永定寺释沙门道暹述
释随喜功德品
双消二意者,双消本迹二意也。
今昔二门者,昔是本门,今是迹门也。
及随喜后位者,如前已对灭后五品,与现在四信位齐,应云及随喜等位,今云后者,指余四品也。
答:后未说故者,迹门但单流通权实,未云久远者,以本门未说故尔。
了此权实者,今了己权实全是佛权实,佛权实全是己权实,故云无二也。
疏云:庆人有慈悲者,只是有慈悲故,故能庆人也。
具于悲智者,悲只是前权实耳。
理有事者,谓实中有权,由自解理,故能庆人;达事即理,故能自庆也。
又不二而二者,己他为二也。
行愿俱时者,行只是智,愿谓慈悲也。
疏:深远深远者,实证尚过尘点,故云深远深远。又深者,指迹门实理也。远者,本成时远也。
于理闻久者,谓信于开权显实理,闻说久远之本,故无疑也。
化久等者。既事理并具本迹,故以久本为竖,中间节节广遍为迹为横。又亦可以事为迹,以理为本,本迹中三世相望名竖,当世广被为横,故下文云即广事等。
通约本迹者,释二也。
别对多境者,释别也。谓本多境迹中,多境不同,境谓十界恒沙之法,及以四门、四悉等。
皆以三千者,本迹标二,三千标别,若二若别,双遮二边,无非实相,故名收入;而复双照宛然,故名妙事也。
非至今经不会方便者,迹门意也。
无以显本者,述本门也。
唯佛知者,佛种智知也。
唯佛见者,佛眼见也。
通叹横竖者,别论无崖曰广,无底曰深,谓法界之量,深广无崖底也。
好坚迦陵者,大论云:譬如有树,名为好坚,在于地中,时经百岁,枝叶具足,出生一日,便高百丈。佛亦如是,无量阿僧祇劫,在菩萨地一日,菩提树下,实知诸法,而成佛道。今譬圆人初品之初也。
疏频伽在?者。大论又云:此鸟?中未出之时,其声已胜诸鸟。菩萨摩诃萨亦尔,未出无明?法,音超二乘。论文乃通,今则别如疏。
疏:轻疑者,轻谓轻弱之想,疑谓不了之心,此二减遣,故云释然。
未即观故者,别人初心虽知中,修行之时,先用折体及以无量,至回向后心,方始造境。修中行次第故偏,不即故拙,故非所叹也。
不共不别者,意云彼不共般若,与今圆不别也。
承机扣佛者,机如捶,佛如鼓,由机扣故,佛出妙声</a>。
经得几所福者,但一念随喜,未有修行观慧,故属福也。
经及余智者者,从于方便教中来,名为余智人也。
疏格后况初者,明今师不同古人判五十人者,但取第五十人闻法最薄,以况于初,不须云展转劣乎胜也。又今复约前三教判五十人者,为圆人所教,令得展转开显也。
一七而止者,只是大七,即当七七四十九人也。
如前破古师中者,今意亦与古师展转劣同。
经:湿生、化生者,以飞鹅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诸天子等,诸根顿具,无而歘有,是名化生。
经无形者,圆镜解云:欲界具有色心,淫、食、色界除二,但有色心,无色界中唯一心。又欲界色劣欲胜,故名欲;色界色胜欲劣,故名色。无色界中,色、欲俱劣,心是无形,故云无色界。又无形者,鬼神也。
经:有想无想者,圆镜云:有想谓有心而粗,无想谓无心而寂。非有想悲无想,谓虽有心,非粗非寂。非粗故异有想,非寂故异无想。十地论云:六趣者,苦乐差别;四生依止为别,谓依业故。有形无形者,色无色差别;有想无想者,粗细差别;有足无足者,形想差别也。
望上属福者,上谓证中、未证中,俱名为福也。
疏云:非实者,约法非圆,但成三教也。
经云何况一心听等者,听字,指上往诣僧坊听受之人。说字,指上初随喜品人,彼品多人皆能展转为他说故。读诵,指第二品。而于大众为人分别,指第三品。如说修行,指后二品人。其能兼行正行六度,故云如说修行也。
疏:前是相似位等者,指前四品也,今则指今随喜品也。
释法师。功德品
亦以五种为法师者,谓受持等五,是法师所行之法,故指前法师品释也。
是随喜果者,应云随喜等五品,俱是此品因功德,今但云随喜者,且一往举初耳。
法师唯二、三者,五种法师各对五品弟子位,只有读、说二师名,通当今第二、三品故也。
义亦兼后二者,傍行、正行二品也。
纵以五品在六根外者,即依今经文也。
前云以五品入六根者,即依普贤观经判位也。
一、向未入凡位者,以未修观行,且判在五品初,未入五品位故。
五师五品真似者,此作相生,以释五师成五品,五品成六根,六根成分真,故成世界义。
以随喜始者,应云显六根终,言显妙觉终。大深悬解下,释第一义相也。
疏:三品分之者。光宅意云:一人皆作三品,分之则成三四一十二,所以一师皆得一千二百,是则五师成六千矣。
是散善耳者,如何闻法华经</a>但生十善?夫十善者,皆属散心所指,故不可用也。
二、二分对者,既云下品八百等,则成分于六根,二为下品,二为中品,二为上品,故有八百、一千、千二不同也。
经八百眼功德者,注云:眼为形面之标,处众根之上,故先叙其眼也。夫眼者,通光照色,在守形器文字而已,故其功八百。耳者,通神纳声,善恶众声呼一听,于宣受功博,其报亦优,故千二百。鼻者知香,身止觉触,于助道义轻,故报同于眼。舌则宣畅万教,意则研了众法,于通化用深,故功齐于耳。次辨根者,眼根重果,如丸而住,体清彻故,知如颇胝迦,不相鄣碍。耳根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鼻根居鼻頞内,背上而下,如双爪甲。舌根极微,布有舌上,形如半月。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分如身形量。意无质碍,不可辨形量。又引萨婆多、俱舍,明六根离合,三根离中知,谓眼、耳、意三根合中知。故论颂云:眼耳意根境,不至三相违。谓鼻、舌、身三与眼等相违,至境方知故。
对三千尘者,如经见于三千大千世界等,故一一根皆悉对三千大千世界,以明其尘也。
色二十者,俱舍颂云:色有二种,一显,二形,或开二十。显色十二,谓青、黄、赤、白、影、光、明、闇、云、烟、尘、雾。形色八,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释云:日??名光,月、星、火、药诸??名明,余色可见名影,翻此为闇。形平等曰正,不平等为不正。
声八者,俱舍云: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即众生善言,名句可诠表故;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即众生恶言,诠表恶故。声有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即弹指等无名句诠表也;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即指平等声,不能诠表故;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即化人善语,虽无执受,名句诠表故;六、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即化人恶言,亦有诠表故;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即山林河等善声,无诠表故;八、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即风林河等所发恶声,亦无诠表。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语业能诠表故;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名无执受。无执受中有情名者,谓化人语声。此化人身,虽无执受,能诠表故,称有情也。
疏以是功德至同者。既云庄严,则何优劣?故与正经各一千同。问:此中三业即是六根者,应云:既将三业以对六根,何以不对六根,但云三业耶?故不下。即是答出不更对六根所以也。
疏即成六千者,室亦具自行、化他二千也;衣、坐亦尔,故成六千。故言一一善皆具十如,以十善不出因界,十如亦尔,所以一一善皆具十如也。
璎珞经中,具列六轮者,十住为铜轮王,十行为银轮,十向为金轮,十地琉璃轮,等妙为摩尼轮,十信为铁轮。俱舍所列,即云金、银、铜、铁轮是也。
唯璎珞始终者,是两卷菩萨璎珞经</a>也。
但断不断异者,若圆住不断,即别地方断矣。
信通进别者,信通余九,进局第二。今释六根,故寄精进菩萨以明其相也。菩萨戒疏列常精进在第二。
又五与十者,应云今品一根具五根相,为华严一根共九种用,但是离此为彼十千。
不以鼻、舌为通者,但取天眼、天耳、身、如意三为通。
于意离三者,漏尽、他心、宿命三世也。
只是傍小者,谓大乘附傍小乘,立六通名,而复以大六通斥小六通,如净</a>名、阿那律、天眼,即其相也。
至边乃为风轮所隔者。明梵王若在三千大千界边,但见三千大千界内一半而已,大千界外为风轮所隔,故不见他界也。
疏云:支佛见百佛世界者,纵见百佛世界,亦未信有佛教化,以小乘不信有他佛故。
经:弥楼山者,此云梵山,亦云殊特。言内外者,此山有五,一大四小,大者在中,小者在边,四面而住,在阎浮提西隅,大海在目真邻陀山南。
经云命命鸟者,亦名共命之鸟,命共形殊,以命从形,故云命命。
经云:须曼那者,此云妙意。阇提,此云生华,亦云宝华,亦云金钱。末利,此云奇妙。瞻卜,此云黄树华。婆罗罗,此云重华、平华。多伽罗,是草香,无名可翻。沉水香者,华严云:阿那婆达多池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其香一丸,如麻子大。若烧香气,普薰阎浮提界,众生闻者,离一切罪,戒品清净也。涂香者,华严云:海中有香,名无胜。若以涂鼓,及诸螺贝,其声发胜时,一切敌辈,皆自退散也。
经:在胜殿上者,正法念云:善见城中有十千大殿,毗琉璃宝,或阎浮檀金,或白银、因陀喜宝,及余七宝,间错庄严。又婆沙云:善见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诸天宫,故号殊胜。面各二百五十,周千逾缮那。
疏:有八触者。谓从未到定,渐觉身心虚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或经一日,乃至月岁,定心不坏。于此定中,即觉身心微微然运运而动,或发痒、轻、重、冷、暖、涩、滑。谓动轻是风大,痒暖是火大,冷滑是水大,重涩是地大。体用相添,则有八触也。
经大小转轮王者,楼炭经云:转轮圣王城,东西长四百八十里,南北广二百八十里。诸天为王化作宫殿,城壁七重,七重栏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树,及金殿银门,银壁金门。王有四德:一大富,二端正,三无病疾,四长寿也。
疏云:皆于身中现者,谓诸佛示为肉身,于己身中现故。
疏:四月者,以西方但立三时,无秋时,故云一岁,即十二月也。
释不轻品
可以证因者,明不轻品中,双证因果也。
四、明众生唯一乘者,彼云:欲说众生悉有佛性,成一乘义,故说此品。一切众生唯有佛性,无余性故,虽有一乘,无有余乘也。
上明劝福者,他云:上来一品,广明持经之福,劝物修行。今欲广叙谤法毁人之罪,为诫未来勿作斯业,故说此品也。
七者、引事者,他云近从法师品来,上虽言持经之人得六根清净,未有其事,今引释迦本生亲自验证,佛灭后持经人得六根净,劝未来众生令持经也。
随喜容下者,且约展转至第五十人,第五十人在五品初,且属下耳。
弘宣一句者,皆当作佛一句也。
以生后见者,意云今通述彼,令修行者于今经文而生正见矣。
上全弘经文者,五种法师受持读诵等,以为流通也。今略弘经意者,但宣汝等皆当作佛,即是经意也。
未为二因者,自法华前小典,但趣于真,未趣于中,以未开故,缘了不成也。
逆化通理者,明今品非但弘于一乘之教,正令众生当得至于实故也。
迹尚不周者,未开权故,有兼带故。
末代弘者迷津者,此斥弘唯识人,谈一切众生全无佛性也。若唯识是,则不轻非;若不轻是,则唯识非。此纵横破也。
各得教旨者,唯识只可申于方等,则不违彼经之大旨。故法华论自申今经,则得今经二门大旨也。
以解贯四者,即内怀不轻之解,由有解故,则能外敬不轻之境等。
而不先责不轻者,意云:不轻既谬授记,佛何以不先责不轻失?
疏:通亘本当者,无始本有,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改易。
疏云:种子本有者,此不同法相宗中立种子义,以业惑为缘,了种子故。
疏云:将解以历人者,将法华之解以历他人。
以对新熏者,谓外言教及以善知识助于修行,即名修得也。
初二世界者,谓内怀外敬故,属世界身;立不轻行,正当生善宣教,属对治人;作不轻目,当第一义,故云汝等皆当作佛。此亦不全同序文所对,彼以理一,属第一义故。
疏:于其则非圣者。必见诸佛即是众生,故云于其则非圣。如大经中六师之徒,谓佛年少,学业夫浅等是。
彼则化佛至空身者。此从未说,遂于语便,且云化佛,此即报身。故上经云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等,即表法身,故云虚空身也。
此乃虚空身者,经云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等,即以虚空表法身也。
诠于化事者,只闻说法华经,即是化仪之事也。
彼则列胜行法者,只四安乐行是。
经究竟佛慧者,准序中,究竟佛慧在于开显也。
不过实相者,实对不虚也,常住故对不改也,又对无常住对流通动也。
或杂助门者,且如藏须以事六度,助通须藏助,别于住中须用折体二门为助,圆用前三以为扶助,即其相也。
或抑者,以大教抑小。
或覆者,谓覆菩萨实用,权掩于实,随机设教,故云文宽;渐顿化仪,或兼或带,故云事广。
但宣二十四字者,经从我深敬汝等至轻慢九字,标也;所以者何下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一十五字,释也。
具述因果者,汝等皆行菩萨道,述因也;当得作佛,述果也。
四、一一一只是三故者,人一必具三因故,教一必诠三性故,行一行三因行故,理一本理具故,又为前三所依故。
俱获大功者,现得六根清净,以为大功也。
令合此文者,文旨唯一大涅槃耳。
不独五种法师者,或法师行等。
或冥者,谓毁者但得冥益耳。
或显者、信者,现得六根清净报故。
或广者,具足受持故。
或略者,但闻作佛一句故。
不专对专者,既是不专读诵,只道专行礼拜。又圆镜中问云:不轻于时,何故但行敬叹二事,弘一</a>乘耶?答:不轻弘经,凡有二种:但行敬叹,即是密说;得六根清净,具足神通,即是顿说。所以前密后顿者,末世之时,增上慢人,恶强善弱,不可顿说,故须渐也。如此释者,与今文殊经旨安显?
广略准知者,广为他说,或但说一句一偈而已。
大经中礼知法者者,圆镜引大经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皆应恭敬。
已获重恩者,彼经那律章中,净名为二比丘忏罪灭已,得无生证,故云重恩也。
忘犯设敬者,经云时二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等。
不为宣通大小非教者,意云:若为宣通法华礼俗,乃可违于律文及以梵网所制;若不尔者,必不可违。故小乘中,上座不礼下座,况于俗人?今不轻为弘法华故礼,非为弘宣不听礼俗之经。
今礼四众等者,斥古人也。他云菩萨要须礼俗,今问要须一切菩萨悉皆礼俗,而复济众何罪耶?
礼尚不受者,更反斥他也。今不轻礼四众,尚被四众打掷不受,他既不受,济义不成。
初正约三四者,谓依三而行四行也。
疏云:不受理一者,不轻以一理而毒之,无智不受,故无理一也。
疏云比丘即不受人一者,不受彼比丘,即无人一也。行一者,一等可知。
疏本已有善者,本有大善也。疏从比丘临欲下,第三、双明信、毁果报,又二:先明信者果报,次明毁者果报。初信者,又二,如疏。
经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者,如上法师功德品说也。
广对一切者,应对十种三法,如玄文。得大势于意下,第二、结会,又二:初、结会;若我于宿下,举己昔信佛得益,以劝今持也。
尚犹堕苦者,谓即虽随从,以信薄故,宁免堕苦也。
击信、毁之二鼓者,信即天鼓,以生善故;毁即毒鼓,作远因故。
为生、后之两因者,毁为生因,故堕地狱;信为后报之因,故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等。此是二因之相也。
经?陀婆罗等者。圆镜云:?陀婆罗是菩萨名,师子月比丘名,尼思佛是优婆塞名。举菩萨则摄声闻,举僧则兼尼,举近事男则兼女也。千佛因缘经</a>云:思佛等千优婆塞得无生忍,郁多罗母善贤比丘尼等五百比丘尼不受诸漏,心得解脱。彼经既无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具秀公以读。
疏:举逆以显顺者。此重举前逆、顺文意,成今劝持。上是总说今文大意耳。谓举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等,以嗔恚意之逆也。毕是罪已至得三菩提等为顺。应知此一段文,唯有劝持、遮毁之相耳。
次其罪下十行,明信毁果报者,初三行,颂现报;次不轻命下半行,颂生报;三、说是下一行,颂后报;从我于前世下二行,追颂举信劝顺意。
疏:如牛皮等者。大论云:龙鬓缚身,入水渐急;牛皮系体,向日弥坚。初损戒皮,次损定肉,后损慧骨。戒、定、慧,如身如体;有相心修,如缚如系;受人天果,如入水向日。今由四执,失于正法,亦复如是。
释神力品
此品初应具四悉,内外力用异,即世界都此力用,善生惑灭入中,四悉义足也。
神在于内,即体宗者,神是能取之智,智即因果;体是所趣之境,体是宗家之体,宗是体家之宗,方有胜用。从始至终,宗体具足。
今复身轮现此胜用者,唯独今经开权显实,开近显远,诸经所无,故云胜也。
疏:体深等者,坚穷故体深,横广故力大也。
疏:分身等国者,等取横遍十方菩萨国土也。
应非四众八部者,谓旧住菩萨,即是本时所化,应非迹中经文所列四众八部也。
疏:出过凡圣者,福人,凡也;三藏佛等,圣也。且以梵净而为所表,故云极净也。
经出广长舌者,注家云:言满三界,无以过故,舌至梵世;行满</a>十方,无怨恶故,光遍此界。身分亦尔者,明五阴虽分,一极莫二,故神力所显,常为影响也。今谓十种所表,过诸教上,但云言行满故使尔者,佛何常不言行满耶?
疏:三藏佛舌至发际者。时有婆罗门偈呵佛曰:
汝是日炙种刹利,姓净饭国王太子,
而以食故大妄语,如此臭食报何重。
佛即出舌覆面至发际,曰:汝见经中有此舌人作妄语不?(云云)。
疏:智境罄者,罄犹竭也。谓智穷境过,横竖周照,故云也。疏:今明复动下,表流通未来一切,令净六根也。
疏云:而今而后者,而今表现,而后表流通也。
宗虽近远,同名因果者,本门之宗名远因果,中间因果、今日因果名近因果,俱今经宗也。
疏余悉如文者。生处通三:得道之场既是法身生处,转法轮即般若生处,入涅槃即解脱生处。
而总于三者,以名下具体、宗、用故。
满理释权疑者,迹门入实,三德究竟,无复权执,迹力用也。地涌品初唱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因即地烈,本属涌现,由兹问答,方袪近疑,本力用也。
释嘱累品
安国者,涉法师。
不越先规者,秀公不违于什师也。彼先立问云:依于梵本及法华论,并正法华并诸经,皆安嘱累品在末,何故此经安嘱累品在神力后耶?答:生法师云:前说因之时,亦并已付属,义既未周,则不别立品。今明因果俱竟,理说都毕,斯则如来大慧,于兹显然。今持此经,摩顶付嘱,理深事大,必须殷勤,为是义故,别立品也。又引藏法师云:罗什法师善解秦言,妙得经旨,安嘱累品在神力后者,必有深致。若在经末,犹是净土,妙音来时,何事被诫,于此国土,勿生下劣想等,难词甚广(云云)。
今攒旧闻者,即记主思述也。昔自左溪尊宿云:此八相违七,并据现文,是则易破。唯有多宝还本,未见有现文,稍为难破。后因捡藏,见南山内典录云:崛多檀移嘱,累见此文,已破为不难。故今攒旧闻,及后见他章疏所立义旨也。
总别救者,护持人意,而不云破耳,救即破也。
无出塔处者,从法座起,即出塔时处也。
师弟参杂者,意云:良由如来付嘱已竟,诸菩萨发誓弘经,若移在后,则成弟子有擅弘之失,及以师弟杂乱不别。
正本既其居先者,谓正经在添品前译也。
梵音错者者,谓须凭梵本以正之。
秦言谬者者,以字义正之也。
即而书之者,只是不可翻者依梵音耳,例嘱累亦尔,彼本在此,故不可移也。
此亦是一见者,今家亦未依此以判。何者?但依什帅二十八品次第,大理略足,不须云经度未尽。以论及正经,并随喜译者所见,不可依也。
二、事乖角者,正云唱散是一,去住相违,故云也。
安可议耶者,便破意云:冥加已逐者,受持读诵,皆有应验,只可仰信,安可商议在前后耶?
一乘四德为小义者,他解此一乘四德之文,乃云料申小义,如此说者则成形,今圆经同于小典,故云形斯为小也。
表现表当者,谓分为二分。施二佛者,只是表正说及流通二意耳。又施释迦表现,以正说故。施多宝表当,以发誓处处听经,便当当不绝故。
更加宝印首者,只是离于宝掌菩萨,出于宝印首菩萨耳。
以大梵冠首者,如云大梵自在天子也。
大梵字不尽者,以译大梵字不尽也。
纵是什公所移者,且顺自古相传之什公移,嘱累品在神力品后,深为得旨。理契真源,词含玉调,光前绝后,千古共现,尚欲垢之,强增瑕砾哉!如前引藏法师文是。
连及也者,是佛弟子继嗣传灯</a>,何辞连及也?
疏三千三百者,如上宝塔品中三变净土,八方各变四百万亿那由他土。且如一变,八方各更四百万亿那由他,皆令清净,即是四八三十二,并本净娑婆一千,则成三千三百也。此亦且语其一变耳。
有人引大经等者,圆镜引也。
疏云:若根深智利者,至法华中,根深智利;若法华前,须以余深助耳。
经云:为令其人者,良以专弘佛慧,故能令他得佛慧益也。
受大施主者,若非无缘大慈悲,安得称大施主也?有人云:设殊不体文,只于结文亦具衣等三法,故今领上义意周遍也。
释药王品
而成四悉者,从此文下是生善,从轻生重;法是对治,治其不轻之恶;从命殒道存,即第一义。宝云经</a>说:菩萨有名大药树。譬如药树,名曰善见。众生有得根者,有得茎、枝、叶、华、果,见色、闻香、得味、得触等,而皆治病。菩萨亦尔,众生有种种病,有依施治者,依戒、依精进、定、智,见色、闻声、依利行、同事,得治事。具此十事,名菩萨为大药树。准此,一切菩萨皆是药王。今别举喜见,以标品目。圆镜行云:观经云:日光
疏云:闻说佛慧者,佛慧是同,故得引用也。
疏云:号曰药王者,以因世药成出世心,故号药王也。疏:所以竭其神力者,经云:以神通愿力而燃身也。
尽其形命者,经云: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也。
疏云:志犹未已者,谓当当不已也。
疏我传尔明者。谓药王传明与于弟子,弟子又传明与他,故云也。
疏:勖者,勉也。又:勖者,诫勖也。即劝勉、诫勖也。
疏:他方大士者,只是西方东方二菩萨等。
疏云:形无定准者,意云位取法正,何择其形焉?
真如实相是所乘体者,如来所说妙法为体也。
是乘乘之缘者,只为机缘不等,且令能乘乘不同矣。
以依一实立因果者,明药王等自入住已,方乃随缘立行,遂物所宜,故云也。
疏:于化他流通者,文略,应云化他自行,以普贤属自行流通也。
经及此声闻众者,仍本为名,非谓今经有新得小者。
意在苦行者,明药王虽有百千万亿难行之行,今经弘法,最逗物所宜,专在苦行也。
经:彼国无有女人者,女人则开四恶趣门。既无女人,则无四趣也。
经一箭道者,百二十步也。
疏:若行又二者。上分文云二修供养者,只以苦行供养,故不相违也。
经:不如以身供养者。此菩萨入初住已,故能舍父母生身,长时供养也。
既即实相者,实相之体,具法空也。
所以投岩等者,总举胜热及善财事,以显邪正。良由胜热投岩,有于正法,所以不为华严中众说为外道之行,不为佛法内众所讥。
故。胜热至疑者,善财南行,有聚落名伊沙那,有婆罗门名胜热,修于苦行,四面火聚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登彼山上投身火中。善财见之云:我已先发菩提心。婆罗门言:汝若能尔,诸菩萨行悉皆清净。善财言:人身难得,乃至受如法教难得正命,此非魔耶?诸梵空中散华供养,告善财言:勿疑圣者!今此圣者,得金刚炎三昧光明法门,广度众生。善财闻已,于婆罗门起真实想;投身未至,得善住</a>三昧;触火,得寂静三昧。婆罗门言:以解脱火烧诸众生,见惑无余,必不退转,获益欢喜,何况息疑!疑由解生,可引用也。
尼乾者,为王广说名国法,及呵斥于生身有过,悉赞叹如来;触无其过,因生正信,并内解力。
智邪事邪者,智即心也,事即行也,必以正智而导于行,故云智不可亡。
岂独令俗等者,此斥圆镜也。他答云:此或可是在家之人,不在犯戒之例,故今非之。先小后大下,简小大忧次。谓须开小忧以成大忧,是故在小则依小次,在大则依大次。大在于小,须依小次而坐故也。先大后小下,简受大后受小。但为增其小乘身口律仪,及入小乘坐次故受,不可令其戒体更发。先小后大下,简开遮。若后受大已,小遮须开,不可遮依小制,不得烧身等。先大后小下,简小不能遮。通大须依大制,不同依小。一界之内下,简二众同住,通局进否。若大乘布萨,须简小乘;若小乘布萨,大人须集。一身之中下,简二戒体。应知先小后大,则一切但开,咸成大乘无作。若先大后小,则小无作不复更发,但增身口律仪同己。大乘于小下,简大人为他受小。须依小教以立心境,不得为说大三聚净戒,立于心境而相混滥。小诵于大下,简得诵不得诵。应知未受大戒,不得诵大乘戒本。
并出开制之方者,此明制之方,但为地前菩萨须依开制,地住已上菩萨并出开制之外,故云出也。
经命终之后等者,明喜见此国没生此国,王家没生王家,故云也。
经八百千万亿等者,藏法师云:此文有二数:一者八百千万亿,盖是此土之数;次从那由他已下,是外国数。按新华严六十五云:一百落叉为一俱低,俱胝俱低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乃至僧祗僧祗为一趣,一趣一趣为一至,一至一至为一阿僧祗,阿僧祗阿僧祗为一阿僧祗转,阿僧祗转阿僧祗转为无量,如是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为不可说转,总有一百二十倍。此则文类相似,故知是外国数名也。
他人疑云者,圆镜引大论云:大爱道及五百比丘尼入涅槃,诸得三道优婆塞举五百床,四天王举佛乳母,佛自在前擎香炉烧香供养。佛语比丘:汝等助我供养乳母。诸阿罗汉比丘各以神足到摩梨山,取牛头栴檀香作藉而焚烧之。爱道是生身乳母,佛尚焚之,况佛是法身之父,而喜见不尔也?
经高三世界者,只是高出欲、色、无色三界外耳。
此中须在极果者,此是究竟极位胜应八相也。
此即始终者,位位并具能所生即世界,长养生善即为人,惑尽果圆为对治,应依于理即第一义,即始终之相也。
疏无量义云:四水者,彼经云: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悉皆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有人云:四水者,误。今疏引彼四,对今经四,非误也。
十宝山名出华严者,谓雪山集</a>一切药,二香山集</a>一切香,三轲梨罗山集一切华,四仙圣山集于五通,五由乾陀罗山集于夜叉,六马耳山集于妙果,七尼民陀罗山集于一切龙,八斫迦罗山(此云轮围)集诸大力,九宿慧山(十地论云众相山)集诸修罗,十须弥山集诸天子。
苏迷卢四宝者,东金,西银,南琉璃,北颇梨。彼经以十山次第配十地也。俱舍云:前七金所成。颂云:苏迷卢处中,次逾健达罗(此云持双山,顶有二持双迹),伊沙?罗山(此云持轴山,峰上如车轴),竭地洛迦山,苏达梨舍那(此云善见),頞湿缚羯拏(此云马耳),毗那坦迦山(此云象鼻),尼民达罗山(此是乌也)。又俱舍云:海有八别,在九山间,妙高为初,铁轮围为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第八名外。前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燸,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亦云饮时调适,八饮已不坏腹。如是八海,初广八万,余七半半狭。
疏:十地等者。十地约通教,干慧地属外凡,性地属内凡,别三十心属贤,十地属圣。若纯约别教释者,或凡,谓十信外凡;或贤,谓三十心属内凡;或圣,即十地也。以对所依次第,三谛最顺。
疏:或俗真等者,次第三谛也。
疏云:亏盈者,盈实亏权也。相指者,只是即权而实,即实而权耳。
不及此经说施权意者,谓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是说意。何者?昔所不说,今方说之。为破权疑,说于施意,意在实故。
疏:余经说三谛等者,此即别教次第三谛三昧也。
疏:实相入真等者,入只是开也。
应具简车体者,谓真诠实理为车体,故云其车高广。道品为白牛,即能契之智也。幰、盖等并庄严,具四十二位无功用道,任运趣极,如顺流扬帆,故云其疾如风。
经:此经能大饶益至其愿者。此句为总,余句是别,以总冠别故也。
安乐行是同居至分者,以四行是净土之行故。
释妙音品
音乐世界者,乐是世间之法,令人生于乐欲心故。
自随为人者,自生己善,复生他善故。
奉钵对治者,奉钵治于不施之恼,故属对治也。器表中道,即第一义。
此从自行者,为对普门,且云自行从名而说,名为妙音,宜从自立;名为普门,可从化他,宜从他立故尔。
又如常不轻者,引同也。明不轻品是从名而释,故云即名以显本事。如经云有比丘名常不轻,意合。应知诸品人、法俱等,自行、化他咸同,虽乃从名偏立,人、法必无二矣。
普门居中者,从药王下五品,则普门居中,以普门中人法俱普,故得俱通余品也。
单消其名者,什意云:此五品经文,其名虽异,而体必同,不出人法俱普,故云义亦无[夕*牙]也。
疏:但甘其味者,但取其法耳。
不思议相海者,以小乘中但有相好之名,无有相海之称,故偏小相好,皆从一圆相好流出也。
顺于师长者,谓白毫从敬顺师长而得名,从小教而立,且寄于小,用表大教。
因果相召者,明佛由顺师长之因,感得白毫之果。以白毫之果光,召于妙音之因人。妙音若来,如佛昔顺师长之因,而感白毫之果。
实因所感者,缘中道实相,以之为因,光为能表,法为所表,改云令弘此法也。
以撮初依相海者,此问意者,初既云大人相者,大相海也,则是三十二相无非相海,何故复约事校量,云展转有优劣耶?
任运接照者,任运摄得照于中间,令修行成就耳。
疏:净名云日月等者,彼经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
经:得妙幢相三昧者。谓竖极实相之顶,名为妙胜;出诸偏三昧之上,喻之如幢。
法华三昧者,摄一切法归一实相,故名法华。
净德三昧者,谓三障即三德,故云净德也。
宿王戏三昧者,宿即是主,主即王也。得此三昧,遍游法界,故云戏。
无缘三昧者,谓法界为所缘,三昧为能缘,缘所相称,无思无念,而常遍摄,故云无缘也。
智印三昧者,智与境合,故名智印,此从照而常寂得名也。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者,中道三昧,诸法具足,殊方异类,无不解了,皆归实也。
集一切功德三昧者,三德秘藏,恒河沙万德悉集其中矣。
清净三昧者,三德毕竟无染,故云清净也。
神通游戏三昧者,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
慧炬三昧者,三智朗三惑,此从即寂而照得名。
庄严王三昧者,不思议慧即照而寂,庄严法身。
净光明三昧者,实相之光,无二边染故。
净藏三昧者,调达三道即三德,故云净藏也。
不共三昧者,楞严三昧不与三教共也。
日旋三昧者,如普贤三陀罗尼,即其相也。
岂同世有者,谓不同世间之福也。
规谓规模者,以妙音所将有未断惑之众,故诫妙音为未达者之模谐也。
而耐其拙者,用权为拙耳。
以中空等者,中空释座,慈悲释室,庄严释衣。
疏虽同一位至终者。仁王经</a>叹菩萨三十生功德,一地有三生,谓入分为初生,住分为中生,满分为终生。故今推彼而论高下耳。
经甄叔迦宝者,注家云:此宝似鹦鹉,嘴边赤,或云色缘。
经云:如那罗延者,天帝第二大臣名,其身坚刚,研刺不入。菩萨以色身现世,故以世中极坚牢身,而况类之。
经世事可忍不者。问意云:内四大既其调和,外诸违情境复可忍不?故云世事也。
经无不孝父母等者,此下总有五句,皆以无字着句头,不字着句末。如云:无不孝父母不?无不敬沙门不?无有邪见不?无不善心不?无不摄五情不?经中存略说者应知。
疏云:种何善根者属智,以神力属福也。
疏:体一而用异者,同以不二实相为体也。
故得互用者,三昧从定,陀罗尼从慧,以名异体一,名为互耳。
疏:又舌根清净,名陀罗尼者,取其音声之用便故。
释普门品
将释此文,大分为四:先明得名之由;次释题目;三十双者下,广释经题;四、依经解释。
初文者,是故娑婆世界,受无畏之名;宝藏佛所,禀观音之目。已成种觉,号正法明;次当补处,称为普光</a>功德。其本迹若此,宁可测知?方便随缘,趣举一名耳。
次略题者。观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那波娄吉低输,此言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像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此即境智双举,能所合标。经者,由圣人心口,故文理表发,织成行者心,故称曰经。普门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障碍,故称普门。品者,类也。义类相从,故名为品。
三、广释。初、不云因缘者,文虽不显,其义已彰。人、法异,即世界闻;能生善,即为人闻;能灭恶,即对治闻,即见理第一义也。
疏人有多种等者。人即假名所成之人,法即五阴能成之法。此之人、法通于九圣:若色、受、想、行、识,是凡鄙法,揽此法能成生死之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出世法,揽此法成</a>出世圣人;上、中、下恶,即成三途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人、法。故六道阶差及四教人、法不等,故云多种。广如彼玄文释。
疏:二、慈、悲者。悲名愍伤,慈名爱念。愍故拔苦,念故与乐。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须发弘誓加持,使期心有克也。谓四教菩萨,皆发此心也。
三、福慧者,亦名定慧。定名静爱,慧名观?。大论云:定爱慧?,寂照之智,无幽不朗,如明镜高堂。福德禅定,纯厚资发,如明灯净油。亦称为目足备故,入清凉池。池即涅槃,涅槃称为二种庄严,庄严法身也。亦有四教不同也。
福能转寿者,转分段短寿,成常住慧命。四、真应者,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适根缘,集藏名身。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即能称机而应。始从外道,终至圆极,比决不同。唯有别圆,任运能现(云云)。
五、药珠二身者。药王疗治苦患,出奈女经。珠是如意之宝。如华严云:有一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菩萨亦如是,大悲薰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七宝琳琅,降雨攘攘,随意而雨,不穷不尽。菩萨大慈薰身,与众生乐,名如意珠王身。此亦约六即判位。就前问答,遍救幽厄苦难,得药王身。若从后问答,称适所求,雨实相雨,得涅槃乐,得如意珠王身,名
六、冥显两益者,冥是冥密,显是彰露。大圣恒以二利益安一切众生,及以下地日用不知。譬如日月照世,盲虽不见,实荷深恩。此亦约六即判位。就前问答,不见形声,密荷深祐。从后问答,亲睹色身,得闻说法,视听彰灼,法利显然(云云)。
七、权实者。权是暂用,实非暂用。一、自行论权实。自观中道为实,二观为权。二、化他论权实。他则根性不同,或说权为实,说实为权,不可定判,但约他意以明权实。三、自行化他合明。若自观三谛,有权有实,皆名为实。化他随缘,亦有权有实,皆名为权。用此三义,历四教。今就自行权实明。六、即判位。依前问答,从自行化他实智益物。依后问答,从自行化他之权智以益物(云云)。
八、本迹者,本名实得,迹名应现。始坐道场,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迹。为上地佛,及作上地菩萨,悉名为迹。就前问答,不可说示,但冥祐前人,从本地得名。依后问答,珠形异状,应现度脱,从迹得名。六即(云云)。
九、缘了者,了是显发,缘是资助。于了,显发法身。了者,即是般若观智,亦名慧行正道,智慧庄严。缘者,即是解脱之行,行助道,福德庄严。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喻于缘,耘喻于了。通论教教皆具缘了义。今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佛具二严之果。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得缘了也。即是性得,为修得种子也(云云)。
十、智断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智德既满,湛然</a>常照,随机即应,一时解脱。断德既满,处处调伏,皆令得度。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故云如十四夜月光。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故云如二十九夜月,邪辉将尽。
疏:别释五只者,观世音普门五字也。还将此别,一一冠前五只。
疏:今简三观者,且约相待而云简耳。疏:云音者,机也者,谓观其音,知机差别不同也。
疏:一切法邪等者,心邪则法邪,心正则法正也。
疏:慈、悲普者。由慈、悲具,方能起四弘誓。四弘誓:有悲,故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境;烦恼无边誓愿断,此依集谛境。此二,俱名下化也。有慈,故法门无尽誓愿学,此依道谛境;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境。此二,即上求也。
疏云:未值定光佛等者,瑞应经云:至于昔者定光佛时,我为菩萨,名曰儒童,买华奉佛,散华供养。华住空中,佛知其志,而赞叹言:汝无数劫所学清净,自是已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获记之时,得无生忍,方与理合也。
疏:理智历法者。谓智与境,令遍历一切,无非实相。依此修行,方名行普。
疏断惑普者。释论云:无碍道中行名菩萨,解脱道中行名佛。此究竟为悟佛,证三菩提名解脱道也。然修行是方便道,断惑是无碍道,入法门是解脱道。此约自行次第也。
疏:道前名修方便道者,此则住前及初住俱为道前,初住已上为道后,从此已去任运分普。今不论道中妙觉证后为道后也。
疏:相似神通,如上说者,如法师功德品,六根清净也。
疏:况真神通者。若欲化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便是示意,同情说法是示口。随其类音,此即化他。
疏:二种道前方便者,进行方便是道前方便,即以空、假二观也;地前所用为入住方便,名修行中摄。
疏如入法门中说</a>者,入初住,证一分实法为体,即是入法门,如前入法门普中云道后所入名法门是也。
疏:化用如今说者,今观音正是真道方便化用也。
如释签者,伯益造井,货狄造舟,容成造历,岐伯</a>造医,蒙恬造笔,荼伦造纸等。
疏:农尝者,只是尝五谷而已。
疏:空通而假壅者。谓偏行偏用,不能一时双照。何者?初但住空,不能用假,故云假壅。
假通而空壅者,出假之时,偏用于假,而息于空,故云而空壅也。第二明体者,以灵智合法身为体也。第二明宗,以感应为宗。十界之机,感于寂照之智,致有前后感应之益,不取因果为宗(云云)。第四慈悲,利物为用。第五教相,即开权显实之教,令冥显两益,被于将来。以十法界身,圆应一切,使得解脱。圆人秉于圆法流通,此圆教五味之中,即流通醍醐味也。
疏次说西方菩萨时者,此释品初尔时相对以为四悉,即是说东方妙音弘经已讫,次说西方观音弘经之时,故云尔时。下三悉一一皆结云尔时也。
二处皆有。初闻名时者,前品初闻名云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等是。此品从佛告无尽意菩萨下,至闻是观音菩萨,一心称名是。
皆有随应为说者,即是各有现身说法是。
皆有问答。得三昧由者,初品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乃至行何三昧?次华德菩萨问种何善根,修何功德,乃至住何三昧等是。此品皆是无尽意菩萨问,佛答断疑。
疏:大品明空则无尽者,经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空故无尽也。
大集明八十无尽门者,彼经云:身子问:谁为汝作字,名无尽意?答云:一切诸法因缘果报无尽,一切诸法不可尽,初发无上菩提心已不可尽。譬如虚空不可穷尽,为一切智发菩提心,岂可尽乎?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十力、无畏等无尽,因如是等发心故不可尽。众生性无尽,教化众生无尽,知一切法性无尽,菩萨发心无尽。又檀波罗蜜无尽,乃至方便无尽,九、八、十无尽,八、十无尽,悉能含受一切佛法,从是得名,名无尽也。
皆无自性者,以境不自境赖智故,智不自智赖境故。如此云者,则成他性等。今文正在和合,能所皆空,方无自性等过。
经云即从座起者,礼云:请益起,请业起。菩萨于佛备其二仪,故言起。观解者,菩萨常远离行,故言起。亦是契诸法空,空即是座,于此空无所染着,故言起。又菩萨安于空理,理本无起,愍众生故,承机利益,故言起。又中道本寂,非起非不起,而能起能不起,无起之起,起即实相,亦起众生实相,故言起。此约三观释起也。
偏袒右肩者,外国以袒为敬。露右肩者,示执奉为便,表弟子事师充役之仪,是故以袒为恭也。此方以袒为慢。然古有须贾先生,肉袒谢于张仪,露两脾也。观解者覆露,表空假二谛,又表权实。实不可说,如覆左表有冥益;权于化便,如露右表有显益也。
合掌者,此方以捧手为恭,外国合掌为敬,专至一心,一心相当,以表敬也。观解者,权实不合,而今得合向佛者,表万善之因,向万德之界也。
经云:善男子者,圆镜云:子有绍继之能,男有刚干之用,行有自利利他,府理清升感乐之义,称之为善也。
况二菩萨乃至俱从慧立</a>者,佛从觉,菩萨从观,故俱属慧也。
经云:以何因缘者,若就众生,则以善恶两机为因,圣人灵智慈悲为缘。若就圣人,观智慈悲为因,众生机感为缘,名观世音也。
经云: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者,闻是闻慧,心无所依,无住无著</a>,即思慧。一心称名,即修慧也。一心称名者,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名事一心。又如请观音中,系念数息,十息不乱,名一心念。或无量息,不杂异想,心想虽长,亦名一心。一心归凭,更无二意,名事一心。理一心者,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空慧相应,假慧相应,中慧相应,即理一心也。
亦不须足者,何以知之?上既云闻是观世音,又云一心称名,口称名,意足安下,明其应相也。
由过、现缘差者,只是缘不等耳。
亦有人云:三灾等者,圆镜云:无情有三,火水风;有情亦三,身命财。无情三,次第有二:一从急至纵,二从小至大,三灾小大也。有情难,次第亦二:一从重至轻,故前命次身后财;二从难至易,以命难难勉,乃至财难易脱也(云云)。
自身出火者,如大论云:医师儿爱公主于天祠中,欲火从口出,烧于天祠也。
木火自出者,虽云久旱,亦由树枝相磨而出也。
释水则无七相者,圆镜云:复次,水有内外,外可知。内复二种:一、成身水,以湿浊为性,和接为业,众生身由此和接故;二、违身水,与身为病故。但有二相而已。
疏:火难为四者:一、持名是善,为机;二、遭苦即是恶,为机;三、应;四、结。如文。释诸难,例为三意:一、帖文,二、引事证,三、观行解。释帖文者,口为诵持,心为秉持,秉持为理不失。以火难卒暴,须预忆持,忆持必无难。设脱有者,皆是放舍所持,背善从恶,称之为设。经云:若有、设有、复有,皆是不定挑脱之辞也。次引证者,晋世谢敷作观音应验传,齐陆杲又续之。其传云:竺长舒,晋元康</a>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下风,岂有勉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除舍而灭。乡里浅见,谓为自尔,因风??日,掷火烧之,三掷三灭,即叩头忏谢。法力于鲁郡起精舍,上谷乞得一车麻,于空野遇火,法力小卧,比觉,火势已及,因举声称观,未得称世音,应声火灭(云云)。三、观行者果报。火难者,从地狱有,上至初禅,皆有火难。如何?鼻隔子八万四千,内外洞彻,上下夹炎,饿鬼支节烟起,举体燋热,畜生燠煮汤炭。修罗亦有火难,人中焚烧现见故。若至劫尽,须弥洞燋,诸天宫殿廓,都皆都尽。初禅已下,无勉火灾。凡十五有众生,百千万亿诸业苦恼,持是观世音名者,火不能烧。次恶业火者,随有改恶修善之处。若五戒十善,多为恶业所难。故经云:烧诸善根,无过嗔恚。虽生有顶,头上火燃。请观音经云:破梵行人,作十恶业,荡除粪秽,令得清净。由斯菩萨威神力也。三、明烦恼火。若声闻人,厌患生死,见三界因果,犹如火宅。四倒结业,烟炎俱起,轮回堕落,为火所烧。生死蔓莚,昼夜不息。勤求方便,竞共推排,诤出火宅,称观世音。机成感应,乘于羊车,速出火宅,入有余无余涅槃,即得解脱。次明支佛。次明六度菩萨。次通教、别教、圆教,及变易土钝根人、变易土利根。凡有九番行人,修道之时,并为五住烦恼惑火所烧害。各修方便,方便未成,火难恒逼,称观世音。方便即成,便得解脱(云云)。
第二,水难者。亦为三意: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三:一、遭水是有苦,二、称名是善,三、得浅处是应。二、引证。传云:海盐有溺水,同伴皆沉,此人称观世音。偶得一石,困倦如眠,梦见两人乘船唤入,开眼果见有船人送达岸,不复见人船。此人为沙门大精进(云云)。三、观解者。果报水至二禅,恶业水通三界,烦恼水通大小乘。如地狱镬汤,沸尿屎咸,海灰河流漂没溺。饿鬼道中,亦有填河塞海。畜生淹没,衡没波致患。修罗亦有水难,人中可知。水灾及二禅,沉漾无崖。是时若不称名,尚不致浅处,何况永勉。次、恶业水者。波浪爱欲因缘之所毁坏,澍入三恶道中,忘失正念,放舍浮囊。见思罗刹,退善入恶,即是水漂,何必洪涛巨浪。若能一心称名,即得浅处。三、烦恼水者。经云:烦恼大河,能漂香象。缘觉爱欲之水,增长二十五有稠林。老水波荡,恼乱我心。暴风巨浪,有河浀复没。众生无明所盲,不能出涅槃,彼岸何由可登?二乘人修三十七品,运手动足,截流而去。三果名浅处,无学为彼岸。支佛通别,各有浅处及彼岸。圆人得六根净为浅处,入初住为彼岸。变易中分分是浅处,无明究竟尽方彼岸(云云)。
第三,罗刹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又二:一、明难,二、结名。难中为五:一、举数,二、明遇难之由,三、遭苦,四、明机,五、明应。初人数者,举百千总数,不定判多小,以入海求珍,结伴无定数,虽不定数,终不可独往,故举百千。贤愚经</a>云:田殖百倍,商估千倍,仕官万倍,入海吉还,得无量倍,故入海也。次遭风是难由,楼炭云:巨海有七种似宝,一百二十种真珠宝。黑风者,请观音云黑风,洄波仁王般若云:有六色风,黑、赤、青、天、地、火也。受阴身经明五风,阿含亦云:有黑风,风加以黑,怖之甚也。罗刹是食人鬼,人尸若臭,能咒养之令鲜。复有啖精气鬼,又人心中有七渧甜水,和养精神鬼,啖一渧令头痛,三渧闷绝,七渧尽即死。一人称名,余者悉得脱者,同舟忧感,体否是共,散口不同,唱心助,觅福故俱,获济是均。二引证者,传云: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泛海向扶南,忽遇恶风堕鬼国,便欲尽食一船,众人怖称观音,中有一小乘沙门,不信观音,不肯称名,鬼索此沙门,沙门狼狈学称,亦得勉脱。三、观释者,华严云: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然,吹诸行商人,堕落恶道,失人道善宝,及无漏圣财,从地狱上至三禅,皆有果报风难,若风灾起时,诸山击搏,上至三禅宫殿,碎为微小土,当知此时,谁能救济,唯一心称观世音菩萨,以王三昧力,或以手障,或以口,及无量方便,令得解脱。次明若修诸善恶业风,吹坏五戒十善船舫,堕三涂鬼国,及爱见境中。次明二乘人采圣财宝,为烦恼风,吹慧行船行行舫,堕见爱境,为见爱罗刹所害,若能称观世音,得脱见爱二轮,永勉二十五有黑业。次明支佛六度行,通别圆变易等,入烦恼海,采一切智宝,八倒暴风所吹,飘诸行船,堕二边鬼国,用正观心,体达诸法不生不灭,入实际中,即得解脱(云云)。
第四,明刀杖难。亦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三:一遭难是苦,二称名是善,三应也。今言</a>刀杖段段坏者,由人执杀具,一折一来,随来随断,弥显力大。二引证者,传云:晋太元中,彭城有一人,被狂为贼,本供养观音金像,带在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a>,刀三折三斫,头终无异,解看像有三痕,由是得放。又晋太元高勾策,阳京人,犯法临刑,一心归命,铒锁不复见处,下刀刀折,绞之寸断,遂卖妻子及自身,起五层塔在京县(云云)。三明观释者,非但世间杀具名刀杖恶业,亦能伤善业身命,烦恼六尘三毒等,皆名刀箭。地狱即有刀山挂骨,釰树伤身,锯解屠鲙等饿鬼,更相斩刺,互相残害。畜生则鱼鳞相顺,强者伏弱,牙角相触。修罗昼夜征战人中,前履白刃冲刀。东市等地天,共修罗斗时,五情失守,怖畏失命之苦。若能称观世音,若应刑所,寻断断坏。次明修诸善因,为三毒刀箭恶业,破坏善心,割断戒皮定肉慧骨微妙心髓,法身慧命,退失堕落,失人天道,乃至正命。若能称观世音,即蒙救护,三毒不伤,清升受乐。次声闻人,厌患生死,观三界见思,剧于刀箭(云云)。次支佛六度行,通别圆变易等五住刀箭,伤法身,损慧命。若能称名,即蒙圣应(云云)。
第五,鬼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四:一标处所,二遭难是苦,三称名是善,四应三千大千。满中者,假设辞也。若言满中,复更从何处来?今言欲来者,知是假设也。鬼所以畏者,观音有威有恩,若非怀恩,则是畏威。所以闻名尚不能加于恶眼,岂容兴害心?害心恶眼,二俱歇也。次引证,无文。三观解者,果报鬼难者,地狱道有蔽恶大力鬼,恼诸罪人。鬼道中力大者,恼小鬼。畜生道鬼,亦啖畜生。人中可知。如阿含中云:有大力鬼,忽坐帝释床。帝释大嗔,鬼光明转盛。释还发慈心,鬼光灭即去。天主既为鬼所恼,何况四王(云云)。次修因者,如阿含中云:淫欲破梵行,嗔破慈悲,贪鬼恼不盗戒,嗜酒鬼恼不饮酒戒,乃至十善诸禅亦如是。为业恶鬼,毁损人天动不动业。若能称名,即不加害。次明烦恼鬼者,见心为男鬼,爱心为女鬼,历三界合有九十八,岂不遍满恼二乘人,乃至六度通别圆等?行人若称名诵念,观智成就,能令见爱尘劳,随意所转,不能为害(云云)。
第六,枷锁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四:一标有罪无罪,二遭难,三称名,四应。帖文者,上临当被害,此定入死。自此明有罪无罪,或是推捡未定,或可判入徒流。若判未判,俱被捡节。圣心平等,本救其囚执,不论其罪有无也。在手名扭,在脚名械,在颈名枷,连身名锁,系名系碍。捡是封捡,系未必捡,捡必被系。系而具捡,忧怖亦深。若能称观世音者,重关自开,铁木断坏。次引证者,传云:盖护,山阳人,系狱应死。三日三夜,心无间息。即眼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方息(云云)。三观解释者,地狱体是囹圄,鬼及畜生,龙槛系闭等。修罗亦被五缚,无勉幽厄。若能称名,皆得断坏也。次明修因者,故经云:妻子以为锁械,钱财以为牢狱,王法以为狼??。遮碍行人,不得修道。望现在是果报缚,望过去是业。若声闻人者,凡夫乃三果,是有罪。罗汉是无罪。虽有罪无罪,同在三界狱中。五阴绳所缚,三相无常。捡覆权实上惑名杻,定慧上惑名??,中道上惑名枷,法身上惑名锁。如是等束缚行人,不能得脱。称名系念,必蒙灵应。若发定慧,及发权实,法身显现,无明永破,即是杻械枷锁断,入无余涅槃也。支佛六度,行通别圆,起无缘慈悲,薰诸众生。十法界有机,即能一切一时而得解脱也。
第七,怨贼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四:一标难处,二标遭难人,三明有机,四明应。难处,即是大千国土。次明难,即满中怨贼。满者,假设也。国旷贼多,圣力能救,显功之至也。怨者,此难重也。贼本求财,怨本夺命。今怨为贼,必财命两图。若过去流血,名为怨。现在夺财,名贼。如此怨贼,遍满大千,尚能攘之,轻者岂不能救也。二遭难人,即商主也。又为四:一明主,二有徒,三坏宝,四涉险。商者,训量。此人精识贵贱,善解财利,商量得宜,堪为商人之主。既有商主,即有将领。诸商人既涉远,所赍者必是难得之货,故言重宝也。险路,或可旷绝幽隘,名险。或值怨贼冲出处,名险路也。三有机者,亦四:先明一人安慰,二劝称名,三叹德,四众人俱称。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所以劝称名者,设其上?也。所以叹德者,奘令定瞻也。若不安慰,则怖遽障惶。虽安慰止怖,若不设计,唐慰何益?故劝称名。虽劝称名,若不叹德设计,则心不定,瞻亦不勇,所以叹德。故知此菩萨决定能施无畏,决果依凭。三义既足,俱时称唱。机成获应,即得解脱也。南无云归命,亦称为救我。次结口机也。显观音势力既大,加护亦广,岂止七难而已。当知遍法界皆能救护,故言巍巍。巍巍者,重明高累之辞也。明观音力出分段外,竖应二土,故言重明。再沐神应,故言高累。以是义故,故言巍巍。二、引证者。传云:慧达以晋隆安二年,北陇上堀甘草。于时羌饿,捕人食之。达为羌所得,闭在栅中,择肥者先食。达急一心称名诵经,食余人尽,唯达并一少儿。次拟明日,达竟夜诵,犹冀一感。向晓,羌来取之,忽见一虎从草透出,咆吼,诸羌散走。虎因吃栅,作一穿而去。达将小儿走叛,得勉道明住,俓过贼难等。三、观释者。若果报怨贼者,从地狱至第六天,皆有斗诤。如阿含云:忉利战,不如修罗索援至第六天。如此怨会,称名得解脱。次修善时,恶色是怨,犹如水灰。称名恶退,善业成就,如闇灭明生。次明烦恼怨贼者。一切烦恼是出世,法怨商主是三师,羯磨受戒人是商人,无作戒是重宝,五尘是怨贼。或法是商主,商人是徒众,理教是重宝,两遇魔事是怨贼。或心王是商主,心数是商人,正观之智是重宝,觉观为怨贼。或般若是商主,五度万行是商人,法性实相是重宝,六蔽是怨贼。称名即解脱也(云云)。
第二明意机,为二:初帖文,二观解。帖文为二:初明意机,次结意机。意机约三毒为三章,章各有三:一明有苦,二嘿念。此两明机,三明离是应也。通称毒者,侵害行人,喻之如毒。又久滞为淫,悕为欲。嗔恚多者,今世后世,人不喜见。遗教云: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华严云:一念嗔恚起,障百法明门。又嗔则在声,恚则居心。愚痴者,邪起诸见,拨抚因果,谤毁大乘。又愚谓迷境,痴谓障智。二观解者,大经云:一切善法,欲为其本。二乘欲乐涅槃名贪,厌生死名嗔,不达此理名痴。开三毒,即有八万四千具足。又未断别惑菩萨,贪求佛法,于恒沙劫,未曾暂舍,即是贪相恶贼。二乘不喜闻其名,如大树折枝之喻,岂非嗔相?无明重数甚多,佛菩提智之所能断,佛性理未了,未了者是痴相。欲除此三烦恼故,常念观音,随机应赴,即得永离(云云)。
第三,明身业为机。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解。帖文为二:一二求愿满,二结叹。求又二:一求男,二求女。文云:女人求男,若是无子则绝嗣,有子则父母俱欣,云何独标女人求男耶?解云:女人以无子为苦,夫之所弃,并妇所轻,傍人所?。又妇有七失,六犹可忍,无子最剧,容恶性妒,不能事公姑,贪食无子拙,无子既苦,故标女人求男也。德业者,明士有百行,智居其首,若但智而无福,则位卑而财贫,触途墂坎,智与福合,弥相扶显,福则财位高升,慧则名闻博远,故云便生等也。求女业者,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无相者,或卑孤少寡,相貌不佳,今明貌与相相扶,弥显其德,端正则招宠爱,相则招于福敬,故云众人爱敬(云云)。次引证者,传有人姓鬲,四月八日生月氏国,痴人。三观解者,果报求男女者,如阿含中,地狱已上,乃至欲天,皆有无子之苦,礼拜求愿,亦能满心。次明修因者,先辨法门,次明与愿。法门者,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六根男,六尘女,识为媒嫁,生出无量烦恼之子孙,此男女不劳愿求,任运成眷属也。又善权方便父,智度菩萨母,一切诸导师,无不由是生。又慈悲为女,善心为男等(云云)。次应机愿满者,若就修五戒而论,不杀是仁,不盗是廉,属女,表定法。不妄语是质直,不淫是贞良,不饮酒是离邪昏,此属男,表慧法。若不得此五戒男女,则失人天道,孤独堕在三途,归命求救。五戒完全,即男女愿满,十善例然。修禅时,方便、修慧、精进等三方便为男,念一心为女。觉观喜为男,乐一心为女(云云)。次声闻五停心观,治嗔用慈,治散用息,此二为女。治贪用不净,治痴用因缘,治障道用念佛,此三属男(云云)。次支佛者,缘方便道起慈悲观名女,慧观名男。若发真缘里名男,出观缘慈名女(云云)。六度菩萨,有慈悲不断惑,在生死利物名女,行六度方便智慧名为男(云云)。次通教菩萨,既断烦恼,则有智断,缘谛理之慧为男,慈悲扶余习入三界名女(云云)。次别教十信菩萨,修五波罗蜜,福德庄严为女,智波罗蜜为男,三十心名男女。诧圣胎初地中道正智开发名男生,无缘慈悲心发名女生(云云)。次圆教,以无缘慈悲种三十二相业名女,此女端正有相,以中道智慧为男,六根清净名处胎,初住慈智,男女双生(云云)。
第三、劝受持者,分文如疏。疏上述胜名、美德等者,此述从品初来,但叹持观音名及感威神之力,故云美德,未辩其现身说法故。今劝持名。二、格量为四:一、格量本,二、问,三、答,四、正格量。格量本者,六十二亿举福田多,尽形寿举时节多,四事具足举种子多,今持名号多。凡举四多,为格量本也。次问答,如文。四、正格量者,还举四少(云云)。格四多,功德正等,持名少、田少、时少、种子少。问:何意以少歒多?答:佛眼称量,不增不减,四多重倍,功德正齐(云云)。三、结成。一时称名,福不可尽。大品云:一华散空,乃至毕告,其福不尽。如文。
有人云:佛法二门者,圆镜云:一、平等门者,如妙音得普现色身三昧,八万四千菩萨共得此定也;二、不等门者,六十二亿实与观音等,欲令人尊重观音故,于等作不等说。例如称扬诸佛经</a>说:礼宝明佛,正灭十二劫生死罪;礼拘留孙佛,灭无量劫罪也。
亦未申难者,今文正明六十二亿菩萨,不及观音,应先明数量,如何俱云等不等耶?
两俱句边者,今经即是心境俱妙,六十二亿即是心境俱粗。
若二交互句者,若境妙心粗,则境随心转;若境粗心妙,则境随心妙也。
有云论误者,他意云论与经不同,故云论误耳。
但念果德者,他人但云唯念观音果德之身。今破意者,若唯念果德,则不识法身之理,应先念应身,则于应身即见法报之身,则见三身一体,于与诸佛等也。
若以念法身者,意云:若念观音,即应报之法身,故与十方佛等。又今文中,从论云受持观音下,乃至功德无差具足,无引论一段文卷。
疏:第二、番问者。前何缘得名?佛答:众生三业显机为境,法身灵智冥应,境、智因缘名观世音。此义已竟。今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佛答:以普门示现,三业显应,应众生冥机(云云)。
疏此圣人三密等者,亦名三不护。三不护者,明观音住不思议圆普法门,实不作意计校筹量,不次第经营,方施此应。即无分别,亦无前后,任运成就。譬如明镜,随对即现,一时等应。故言三业不护。亦名三无失。众生根、机不同,深、浅有异。观音虽不作念逗机,逗机无失,契当前人,冥会事、理。故言不失三轮不思议化。若示为佛心、佛口,乃至示执金刚神身,亦示金刚心、口。虽普现色身,屈曲利物,于法身、智慧无所损减。净名云:若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而动,此乃不思议化也。问:意业云何示?答:圣意无能测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虫亦能得知也。
疏:应以者,答方便力者。何以故?意地观机,见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说何法,随而化之。故知应以是答意也。现身是答身业,说法是答口业,故知具答三问也。
疏凡有三十三身等者,束为十法界身。文阙二界者,指上品云菩萨身。或言翻者脱落,或依古本正法华文,或言观音即是菩萨身,何须更现?今依古本,为明菩萨义故。本体菩萨一界,或权,或实,种种应化,义不可阙。又无地狱界身。今明别判虽无,总答中有。文云:以种种形游诸国土。何得言无?释论云:菩萨化地狱,多作佛身,狱卒见不?故遮。以此而推,应有地狱界身说法也。今通约十身四句料简:自有一界身度一界,自有十界身度十界,自有一界身度十界。十界身度一界也。若妙觉法身,应实报土,为舍那佛受化之人,纯诸菩萨,皆求佛道,更无异身。此一界度一界也。若方便土,五人同生,皆求大乘。上文云:而于彼土求佛智慧。亦是一界度一界也(云云)。若寂灭道场,禀教之徒,诸界不同,或人,或天、龙、神、鬼等,又根性圆、别两异。虽诸界不同,同见一佛身而为说法者,即是一界度多界也。若有一界之身,但见一界身,现不得度,则示种种身,眷属围绕,供逗一缘。是名多界身度一界也。若佛身、菩萨身遍作十法界身,遍入诸道,各令得见,同其形像,而为说法。此是多界度多界也。用此四句,历五味时,现身皆如此。约说法多少者,如善财从百一十知识闻诸法门,则多人多法为一人说也。如净名云:为声闻说四谛,为缘觉说十二因缘,乃至为梵王说胜慧,为帝释说无常,此一人用一法为一人说。若如通教说般若,三乘人同禀,此则一法为多人说。若是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开佛知见,此则多法为多人说(云云)。今明三十三身,又为八番,一圣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众身,五妇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刚身。一明圣人,先明佛身,为是应佛,为是化佛,但圣人逗物,具有二义,若一时歘有,名为化,应同始终,名为应,若寻此文,明于应义,今文不明真佛,妙觉法身,究竟极地,毗卢遮那,乃名真佛,真佛渊远,不可说示,云何能解(云云)。次明应以菩萨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藏通别圆等,辅佛不同,若佛于实报作佛,观音即为实报菩萨形,或作方便土菩萨形,或作同居土菩萨形,赴利钝两缘,赴利缘者,如华严中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等,赴钝缘者,如弥勒等,若佛转五味法门,法门兴废,辅佛菩萨,亦节节兴废,若权若实,广利众生(云云)。次明应以支佛者,如文殊二万亿劫作支佛,化众生,现身说法。次明应以声闻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声闻,或作随五味转声闻,内秘外现,庄严四枯四荣,导利众生。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此名尸弃,亦云顶髻璎珞,明四禅皆有王,此言梵者,应是初禅顶,犹有觉观语法,得为大千界主也。观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随禅生;不舍故,应为梵王说出欲论。四句现身,以权引实。应以帝释身者,此地居天主也。具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a>,提婆即是天。因陀罗名主,能作天主。菩萨修难伏三昧,不取不舍,说种种胜论。四句现身,以权引实。自在天是欲界顶,具云婆舍?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是魔王也。净名云: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住赤色三昧,不取不舍,应为魔王。令诸魔界,即是佛界。四句现身,以权引实。大自在即色界顶,魔醯首罗也。楼炭称为阿迦尼吒,华严称为色究竟(云云)。天大将军者,如金光明,即以散脂为大将。大经云:八建提是天中力士(云云)。小王身者,或云天王为大,人王为小。人王中四种转轮王,自有大小。非四种轮王者,名粟散王,自有大小。中国名大,附庸名小,传传相望。今言小尚为王,何况其大(云云)。长者者,有长人之德,内合法门十德,如譬喻释。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宰官者,宰,主义,官是工能义。谓三台以工能辅政于主,故云宰官。郡县亦称为宰,宰政民下也。婆罗门者,称为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人以称之。次列四众,释如前。次妇女者,不明小王。妇女者,王家禁固,不得游散,化物为难,故不作。若如妙音,即云于王后宫,变为女像也。童男女者,取妙庄严二子释之,华严童子,弄砂嬉戏。七、明八部者,上列大威德天,今更举二十八天等。龙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人间屋上,作龙象之耳;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守转轮王大福人藏。夜叉,此云捷疾,此有三处海岛,空中天上,传传相持,不得食人。乾闼婆,此云香阴,帝释乐神,在须弥南金刚窟住。天欲作乐,其心动。什师云:在宝山中住,身有异相,即上天奏乐。阿修罗,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或三头六手,此云无酒,持一不饮酒戒,男丑女端,在众相山中住。或言居海底,掌搏须弥,须弥为之坡峨,入海齐腰(云云)。迦楼罗者,此云金翅,翅头金色,因以名之。此鸟与龙约:汝绕须弥令断,我搏海见泥,我不如输子为汝给使,汝不如输子与我啖。天力持须弥不断,故龙输子卵,鸟食卵,龙不能食。三、湿生食。二、胎生食。三、化生食。四、云紧那罗者,天帝系竹乐神,小不如乾闼婆,形似人而头有角,亦呼为疑神,亦为人非人。今不取人非人释紧那罗,此乃是结八部数耳。摩睺罗者,什师云:是地龙。肇师云:是大蟒腹行也。八部皆能变本形,在座听法也。金刚非八部数,手执此宝,护持佛法。或言在欲色天中,教化诸天,即大权神也。
经云以种种形游诸国土者,诸名不一,横则遍周十方,竖则冠通三土,随机二变现,何止三十三身?任化逐缘,岂局在娑婆世界?以种种形,总明示现身广;游诸国土者,总明所化处广;度脱众生,总明得益功广。言虽略上,义极广前,故称总答。
疏:三、劝供养者。佛答前问,先总,后别,未劝受持;佛答后问,前别,后总,未劝供养。众生既荷显益,见色闻声,故劝供养。而总、别前后者,互举耳。
疏:初、劝者,又二:先、称美功德,如文;二、从是故下,出供养意。正由能施众生无畏,从德受名;众生于畏得脱,为作此名。德既无量,名亦应多,不可说,不可说也。
疏:奉命者,众宝间珠,共为严饰也。若依璎珞经,初住铜宝璎珞,乃至等觉摩尼宝璎珞。今无尽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两金?答:此略言百民万姓耳,实不啻堪此也。观解者,以事表理。颈者,表中道一实之理,以众多无著法门,庄严宝相,如璎珞在颈。解者,表菩萨为常舍行故,一切愿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着,无依无猗,故言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罗尼,以为璎珞,庄严法身也。百千是十万,此表一地有万功德,即十万也。法施者,旧云如法施、重法施、求法施、学法施,皆名法施。无尽意重法故施也,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财通于法,名财即是法,财即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谛一心,一切具足,于法平等,于财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不肯受者,事解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那忽辄受?亦是事须逊让。观解者,不受三昧广大之用,故无所受。重曰:愍我等者,或可请上愍下,或可地位相齐故相愍,或可我为四众故施,仁愍四众故受,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佛劝愍者,即是愍一切众生及四众也,正以菩萨为物故施,为物故受。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将二因趣二果也。理圆即法佛,事圆即报佛,二佛表二果也。
经观音偈者,圆镜云:罗什本经元无此偈,以嘱累品后亦无偈,故梵本之中具有此偈。按续高僧传云:隋时阇那堀多于益州龙泉寺为谯王宇文德译,诸德制疏并不释偈,今因讲次但加文句矣。文二:先问;具足下,答。答文三:先诫听,二、答问,三、举二菩萨德齐。假使下,二、正。答问有三:一、先明冥益;次从具足下,明显益;三、从诤讼下,重明冥益。又就第二、显益,文又三:先明化他;次真观下,二、叹自德;无垢下,三、重明化他也。妙音下,第三、举二菩萨德齐,文又三:先举胜人;是故须常下,二、劝念观世音;净圣下,三、劝礼。劝礼又三:先以无救;具一切下,二、明能度;是故须顶礼下,三、结。
经慈音妙大云者,字误也。梵云梅怛利,末那三藏翻为慈意妙大云。秀亲问今时解梵语僧云:慈意妙大云,此翻最胜,当用之。今师于偈颂大分为五:初一行,颂上无尽意问;次三行,颂上佛答;三十三行,颂上七难;四三行,颂上结别开总等文;五七行,颂上持名劝供养结名等文。依今分文,甚与上长行文合矣。
经,还著于本人者。问:何故咒咀毒药,还着本人?答:凡咒杀人,皆属鬼神部。若杀人不得,必却杀咒师。如譬喻经</a>中,田家本持五戒,有渴梵志,诣于田家乞饮。田家缘事,不暇与饮。梵志置恨,使鬼敕之:彼人辱我,往彼杀之。有罗汉闻之,往语田家:今夜明灯,勤三自归,诵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之偈,慈念众生,必得安乐。田家如教,鬼不得便,却拟害彼,其法尔故。以罗汉力,蔽梵志身,令鬼不见。于是田家悟道,梵志得活,即是其事。
经:真观者,空观也。清净观者,入假无染,即假观也。广大智慧,即中观也。谓中体无边,故云广大也。
经:海潮音者,若有念者,菩萨即应而不过时,如潮不过限也。
经胜彼世间音者,如上释名</a>中云:胜有为世间、无为二边生死世间,方称观音之德。
疏:闻品功德者。文云闻是观世音者,是闻上冥益一段问答也。普门品者,是闻显益一段问答也。自在业者,若是凡夫之业,为爱所润,有漏因缘,不得自在。观音为调伏十法界,示此三业,慈悲力润,随感受生,不为烦恼所累,故言自在。业为中道第一义谛所摄,于二谛中得自在。
经云:皆发无等等至心者。然发心有三:一、名字发,即五品弟子;二、相似发,是六根清净;三、真发心,即初住已上。此发心是真发心也。故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今发初心等于后心,初心难发心,故言无等等于后心,名无等等。
宝云经云:菩萨有十法者:一者如地广大无量无边,菩萨亦尔;二者如地为众生依止所欲称意,菩萨亦尔;三者如地无好无恶不忻不恨,菩萨亦尔;四者如地受大雨,菩萨亦尔,而受诸佛法雨;五者生草木为众生所依,菩萨亦尔,一切众生修行皆悉依之;六者一切种子依之而生,菩萨亦尔,生一切法;七者能生众宝,菩萨亦尔,能生众德;八者出生众药,菩萨亦尔,能出法药;九者大风不动众生莫亏,菩萨亦尔,诸缘不能动;十者师子等吼而不能惊,菩萨亦尔,诸外道等而不能惊。非不一途,而阙约教。
须辨其旨者,教虽不传,闻法不无,秘密得益。若方等下,出其旨相也。
或品似大者,此约共部说,如方等般若中,即色是空,空即是色,似相融相入,不可思议,而犹有得小益者,文云似也。
或品似小者,指方等中多有此相也;或兼大小等者,此约共教说也。
以向来三义者,从以部共故,下文是谓皆具显密及不定意也。
以成大车者,空为高尔,白牛假为广智,具度高广不二,即是中道以为车体也。
次约初心缘毕竟理者,初心浅而理深,故云竖也。
释陀罗尼品
疏:此翻总持者,应用总持二字,通冠四悉,无非总持。又初世界文,总持二字,总持遮恶,总持众善,故属世界也。
生云近识者,生云:其因缘历数,符若影响,吉凶祸福,岂可避哉?但云言理说,妙绝群庶,致令近识受持心薄,故寄之咒术,以敦时情也。注云幽显等者,注云:夫凭理虚心,则三界非染;虎经通化,则百神可彰。既幽显协赞,故曰陀罗尼品。幽谓鬼神等,显谓药王等。
本不合翻者,意云:咒但须念持,亦不为专缘文义;念若有功,则有感验,所以不翻。
若全不可翻者,许与复斥,翻既无益,何故翻之?今家不翻,良由此也。
疏众经开遮下,亦具四悉,随相配之,以释前四。言开遮者,用不等耳。
疏那达居士下。未见所出。方等陀罗尼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去世后,若比丘、比丘尼、若菩萨、若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毁犯诸戒,云何当灭如是等过?佛言:善哉!当为汝说四番陀罗尼,一一悉明灭罪法度(云云)。请观音经云:毗舍离国一切人民遇大恶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两耳出脓,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无声,五者、所食化为粗涩。尔时世尊令月盖长者等请弥陀佛、观音、势至。于是彼佛及二菩萨受其请故,到毗舍离,住立门阃,放大光明。观世音菩萨为说救护众生陀罗尼。毗舍离人平复如本。于时世尊又谓说消伏毒害陀罗尼。观音受请说已,作如是言:一切毒害,一切恶鬼及虎狼等,闻此咒时,不能为害。破梵行人,作十恶业,闻此咒时,不能为害,还得清净。尔时世尊为拥护受持此经及观世音菩萨名者故,自说灌顶言祥陀罗尼。
疏大明等者。大品既云般若是大明等,即是别叹三智:一切智知空,空体明净,法界遍朗,故曰大明;道种智知假,遍知法界世、出世法恒沙种类,不差不满,了了别知,无能逾胜,故曰无上;一切种智知中,中理无等种智与之相应,故曰无等等也。又此三咒名三般若:实相般若与诸佛同体,名一切种智;观照般若与诸佛同意,名一切智;文字般若与诸佛同事,名道种智。此既叹说三智、三般若,不同上来别有所主,故云非治病等。咒者,属,对也,以秘妙之言相属成文故也。
总用总持等者,将此总用等四次第,以对四悉释大明咒等。
别对三教者,以般若部通三教故,大明属通,无上属别,无等等属圆,亦是三观;般若则通三,今唯开显一实故也。
复名为通者,亦是通三教耳。
增益等者,诵增益差根、增益寿命等。
摄召者,摄召鬼神也。
疏:勿乖于教者,意今是治病者,须依治病等,今经专为护法也。
疏:如王索先陀婆者,一名四实:行时索给马,食时索给盐,饮时索给水,洗时索奉器譬咒,智臣譬诸菩萨,无识譬凡夫。
疏:下例有三,如文者。勇施、沙门、持国,三无佛印。可虽无佛,彰言印定,应是嘿印矣。蓝婆(云结缚)、毗蓝婆(云离结)、曲齿(云施积)、华齿(云施华)、黑齿(云施黑)、多发(云被发)、无厌足(云无普)、持璎珞(云持华)、皋谛(云何所)。又曲齿等,亦是从相及所执为名。
疏:震铭其背者,此土人被霹雳死背上,云市中用小斗五字,皆不着中央直书。此土无人识者,西国婆罗门来见,即识着中央一直书,则成五字矣。
释严王品
疏云:出佗经者,谓药藏菩萨经。彼经翻译甚质,今疏取意调彼经文,以出求法之相,非全录彼经文。
疏:甘露未沾者,未得法华教下谛理之旨沾心也。
疏云:??刻者,日影也。刻者,周礼</a>有挈壶氏掌漏刻,悬一壶而成水,下安示水器,壶有小孔,漏滴其水于下器中,器内有竖木,刻为百刻,水浮竖木,其刻渐出,竟一日夜,百刻方尽,仍于木上为二兽形,以正十二时也。今国家用之。
疏云:一餐喀喀者,列子</a>曰: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铺之,三铺而后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爰旌目。嘻!汝非盗耶?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呕之,不出,喀喀而死。亦云出,十六国春秋</a>云:爰旌目长路而行,质粮乏绝,困饿委地,遇胡盗文,与之食。良久,精目方能视人,乃见盗父,问曰:君是何人?答云:故丘之盗也。精目遂手据地,吐其食,曰:吾终不食不义食也。
疏:十旬九饭者,鲁有子思</a>,孔仲尼之孙也。博学精敏,英明美才,高蹈全德,安食不仕,乃十旬唯九饭。事现史记</a>。其乐于道,安于贫,不以轩冕为心,则云霄之志屈矣。(里巷之门)
疏:愠(于问反,怒也,惠也,怨也。)
疏:无忘者,不遗也。
疏:苟者,且也。意云我等非其求法人乎?
地非其处乎者,古人修道,皆择地而居,则使安神进行矣。愀(子小反,隘)
疏:其诚者,诚,约信也,亦立也,谓得其道立也。
疏:功由此王者。此从后说,故云此王。若从初说,应云功由此人也。
疏云:而复邪见者,应是推理之邪,若是钝使,邪见未必易悟。
疏:紫台者,前品经云:入七宝台,七宝之中,金居其首,即紫磨真金也。
得圣前却者,三人前得,一人后得耳。
又利物多端下,约本迹释。
邪正异辙者,二子及母以正化、严化也。
今从示迹者,若从示迹,本是大权;若从得道已说,则成两量,重得四圣名也。
王及能化者三:人为能化,王为所化,王于宫人,王为能化也。
有称归心者,是何??国王也?胜鬘夫人是末利夫人女,嫁有称王。其母送书与女,具说佛相好等。女得书读竟,即说偈云:如来妙色身等。说已,佛即于空中现等。夫人教国中女人七岁已上发菩提心,王教国中男子七岁已上皆发菩提心等(云云)。
疏:六度四弘者,文误,应云四等,经云慈、悲、喜、舍是也。余经指此为十波罗蜜,未如未曾有因缘经</a>中,先说六度,次说四无量心,次第说竟。又总释云:众生无量,故慈、悲、喜、舍,皆悉无量。远前六度,名十波罗蜜,总称一切菩萨行愿也。
余三合在七度内者,智在般若,力、愿合在禅度内也。
疏:今经指十度为正者,经云: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等。
疏:常宣正法者,说前四味,于王缘弱,为正法也。
疏:论议者,谓共母论量,商度此事也。
疏:子白母时至者,说法华经是五时毕,故云时至也。磓砧者,二子如磓,母如砧,父王如器皿。又二如磓,王如砧,宫中八万等如器皿也。
经我等是法王子者,已得无生忍竟,故云也。
经或听者,言或者,亦且进退,恐化不得,故云或也。
疏:狭而且陋者,不具十八名狭,但是邪变名陋,十八变阙二,应云在地而灭及忽然在空。
经我等为父已作佛事者,父心已转,菩提心已发,信受妙法华经,故云佛事。
疏:归一实相如前者,如三周开显是。
疏:即秘密藏者,三德秘藏,三世诸佛皆集其中也。
经云:四柱宝台者,表王等当证开示,悟入常乐我净之果也。床是所依,表毕竟空理以为所依,所依即座也。天衣表寂忍称理,柔和忍辱衣。其上有佛,表大慈悲之室。良由境智相称,故能应现无穷。
经:放大光明者,复表一实智光,照破诸愚闇也。
经:成就第一微妙之色者,以供养是色故,表以色微妙。
经云:精勤修习助佛道法者,上二子既修正道已,次方云乃至三十七品等。今父王为偏着依正,而复邪见,是故先修无作道品,以为助行。何但修于无作道品,亦兼修余三教,以为助治。所以三十七品之初,念处之观,先破四倒,破邪见等并亡,助治力大,疾得菩提。所以先修,方修于法华三昧,及十度等正行(云云)。
疏:善知识者,有善法故。何等善法?所作之事不求自乐,常为众生而求于乐,见他有过不说其短,口常宣说纯善之事,以是义故,名善知识。
疏:实际者,大品云:法性、实际,是善知识。
疏:若贞良妻者,谓内肃礼仪,外无誉毁,营估家事,以给所须,即外护也。
疏:如宗亲财者,亲能成我,财能资我,常相随逐,即同行义。
疏:如商主导者,主达通塞,宝所可期,即教授义。
疏:如子卧父怀者,约理也。境发于智,即如子;智还契境,如卧父怀。此则借小名而成开显之义。
经云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者,妙音品初云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等,是则指释迦名今佛也。此品望上,上名为前庄严相者,上云是菩萨目如广大,乃至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威德炽盛,光明照曜,诸相具足,即其相也。是故疏云妇者,妙音是也。
经: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者,令一切天人礼拜识二菩萨名字人也。
经云得法眼净者,准度无极集经云:有求声闻乘,心开意解;有志求大乘,得法眼净。又大庄严论云:见道所断烦恼菩萨,尔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今闻开显分,粗惑先除,例同彼论释。
释普贤品
疏:遍吉者,遍故名普,吉故名贤也。
问:华严至如如,若彼经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土。大论亦云:是遍吉菩萨,一一毛孔,出诸佛土,及菩萨遍满十方,以化众生,无的处所矣。
疏:才,仅也。
疏:几(巨衣反,近也)亦有机音,亦有纪音。
疏:自在理一者,约所证边,属理一也。
疏:神通者行一者,修行以神通为本。又神通动作,皆修行之相。
疏:威德者,我也者,以得理,故威德则盛也。
疏:名闻者净者,以行净故,名闻遍于法界。
疏:言说如此者,意云:说时如上次第,对于四德,应知即一具四,故云自在等。
随去者,皆云随者,圆四德力,不谋而运,故谓之随。
疏:流起者,任运水流云起也。
此是心力者,谓龙心力也。
法力者,法尔力也。
众生力者,谓众生机感力耳。
不思议力者,得一实不思议理,故有难思之用也。普贤亦尔,具四德力,故来劝发也。
疏:光光无极者,谓明明无极也。
疏:佛护念者,昔护今开也。
疏:殖众德本至入正定者。众善得理而能生成,无德不备,故云德本。亦是正定聚者,即照而寂。安王三昧称为正定,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谓之为聚,即双照意也。
疏:不乱不味者。约于定、智,用论于双。非不乱、不味二是定用,不取、不舍二是智用,论解脱力也。
疏又佛护念是开佛知见者。中道初开,为佛所护,示本了因故;般若对示真道,回向极果,必能广利群生故;大慈名悟佛之知见,即正定聚。况一俱云入,名义最便。
疏:入正定聚至如来衣者。寂灭忍衣,方名正定。体遍法界,为佛所护念,即从所覆为衣也。
疏:殖众德本,是坐如来座者。毕竟空知是众德本,若非久殖,德无由生。
疏:发救众生,是誓愿安乐行者。上文云:其人虽不问,不信是经,我得阿耨菩提时,随在何地引之,令得住是法中(云云)。
疏入正定聚,是意安乐者。上文云:嫉、恚违慈悲之心,非化他之法;谄、狂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乖心成心成恼,心安空理,破偏执诤,故意安也。
疏:殖众德本,是口安乐行者。文云:观诸法空,是众德本所取着心。苟执不逆人意,不违法相,则不说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也。
疏护念是身安乐者。上文云:蒙佛护念,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故能进行。又上文云: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恬怕未曾有散乱等(云云)。
则以空座为般若者,此取能空为般若也。广如法师品末云:修如来室,是大慈悲;若就同体,即法身也;若被众生,即是解脱;能令众生会于体,即是般若。修如来衣者,若就所覆,即法身也;若就能覆严身,即寂灭忍也;若就和光利物,即解脱也;若就能坐,即般若也;若就所坐,即法身也;身座冥称,即解脱也。
体、宗、用者,衣体、座宗、室用也。
经云即得三昧者,按普贤观经所谓诸佛现前三昧,得是三昧,见十方佛及妙国土,了了分别(云云)。
疏旋假入空等者。专约体、法相似,入于圆妙之空。入假,准此言。
疏:二、为方便等者。明法音方便陀罗尼在于似位,双用空、假,为入中道法音之方便也。而云得入中道者,显此方便是中道因,非谓已入。故玄文云:经明三陀罗尼,但名似道,未是真道(云云)。又复应知衣、座、室三,以为能弘之方法;开、示、悟、入,以为所依之法也。
疏:常手得是经者。他意云:能行四法,则经卷常在心手也。
开示等四句而为四释者,述于方便品中开示悟入而为四释,谓约位乃至观心也。
有人至此等者。圆镜引云:依普贤观经,行法有五,列五法竟。结云:此由罪有轻重,根有利钝故。今言三七,谓上根人,后加四例,通于中下。由此得知,普贤观经同于劝发品也。
经正忆念如说修行者,如上五种法师,及三七日等,是修行之相也。
疏:述成意足者。若将此文述前第三覆以神力,其文则</a>足。看其文势,只似先叙示身教法意耳。又与上文不多相称,则成欠其一文。左溪文句亦云:今不述覆以神通力也。
非玄文等者。玄谈教旨,无非妙心,即导义也。止观乃依经修观,轨则行人分到宝所,故名达也。此疏即分节文句,轨范弘赞</a>,观诵合理,方得名持。虽三不同,意存修入,故云非一家无以进也。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