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四(辅妙乐记)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吴兴永定寺释沙门道暹述
则知一切广略相者,单略说智度为略,具说六度为广。始自色心,终于种智,悉皆清净,名之为广。但云色清净,即云乃至受、想、行等,及云乃至种智,即是略相。
三种发心者,大品中三根人发心不同:上圆,中别,下通。经云有菩萨发心,与萨婆若相应等是也。
今为评判者,先评竟,次判也。
拾破者,拾古人,非来此破也。
须益有无者,非但实者获记,权者亦乃化功归己,故云能引有无也。
欲知冥利者,冥只是密,不待者即当密益,此密即显,不同法华前密。
处处至成熟者。此取佛意说也。中间借使施人天化,亦名佛道。
中中上下者,中周即以中为正,上下为傍。下周以下为正,中上为傍耳。光宅有实,亦无大过。只偏执至法华,由定有实,所以为今破耳。
谁论初业能知常者?今意正明退大已后,现受小乘化者,为有声闻,谁论初知大耶?
未记则有者,此指生灭度者,而于彼土方闻开显,未得已前则有声闻之号,故云有也。此即现未为一对,又在下今昔为一对,以明有无也。
因光横见者,如广曾中,为求声闻说四谛等是。
佛必三身圆满者,举圆佛也。
故称此佛为权者,本是圆佛,示为三藏佛,故云权也。
教权似实者,且约同为化主,似于从因至果,当教位极之佛,故云似也。据无三身圆满之称,则说此佛为权矣。
中途须有者,约退大说,故云中途。
疏云:若依今经,应有五者,经云:思惟是事已,乃至法僧差别名。依此有决定声闻。经云:我昔教汝悉愿佛道,乃至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依此有退大。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依此有应化。经云:此辈罪根深重,乃至未证谓证。依此有上慢大乘。如疏引。
疏云:大品别异善根者,发大心已,中间又退大取小,异于一向,不退大者,故称别异也。
指应化为无者,意云:权人于法华经</a>前,示为实小,更无应化之称,故无也。若至法华闻开三竟,方受应化之名,则无大乘声闻之号。
又云:第四、第五并名大者,若至法华发迹已,俱名为大,亦无佛道应化之称。
于大乘自立声闻者,他人依涅槃经,判四依为大乘声闻。今家不尔,若云大乘声闻者,身不从大而得,示同于小;外现所为,名从小得,故异他也。
回与未回者,即今家立义,回心此记,未回彼记,故云二义也。
疏云:或有厚薄者,瑶师以理惑教为薄,以教惑理为厚。
未辨得失者,应责云:为失昔所证真理?为回遑?为复得大理耶?为得小理等耶?
理名近大者,只是小理名近大理,故闻法说,即使得悟也。
初果尚非者,初果尚已断于见惑,何得更有疑惑之名也?
小乘根定者,上、中、下根定耳。
义当断伏者,被加说法淘汰之时,先断尘沙,义当于断而伏无明,以尘沙、无明俱名无明故也。
过去者,由过去薰习,令今未悟,有前后耳。若未薰习者,以显薰习,今未成根也。
两释不定者,文中两或,即是更两判根,进退不同耳。初或即以第三句为中,第四句为下。次或可中间两句者,即以第一句为上根,第二、第三句为中,第四句为下。或??下字,或将下字属于下根,则是两重之相也。
疏云:夫众生心神下,明转根者,过去闻法,已成三根;今世重闻,取悟不等,故云转根也。
非不兼法者,明文中但云闻法得悟,似如专属信行而已,闻已即观信法具足,故云兼也。
信法等相如止观,亦约前世集思集听,致使今生得成信法两根种子。或集听少思多,或听多思少,皆以少资多,名为相资。彼约安心,随根四悉,止观不同。止观四四,乃成八番:信行一八,法行一八;信资法一八,法资信一八;信转为法一八,法转为信一八;信转为法,以信资法一八;法转为信,以法资信一八。彼约凡夫自行,一时所宜,八八不同,故云一生。今明三周,圣人悟入,少分类彼也。
故昔三根不同三周者,昔日三根为上中下,其根已定,今三周闻法,转下为中上,是故三乘经于三周各有三根悟入,故云也。
疏云身子、迦叶等,是中乘根性者,如第一疏释迦叶缘中云:佛若不出,我当为辟支。今已闻教,故为声闻。身子既是利根,为法轮将,并同中乘根性。
疏云:又四众至缘觉者,即是今佛世新发心者也。
疏云:有异执者,明诸权教菩萨,自法华前,虽各自求当教极果,来至法华,此执易破,故云终归取佛也。
疏云:但是正其观慧者,正其偏次之观,令成圆妙观也。
仍异于别者,圆菩萨位,仍异别妙觉位;若证道同,但异地前,应须进退二释也。
故名为小者,约藏、通二,创闻妙乘,不敢领解。
悟大语略者,意云:文中但云菩萨悟大,处处有文,而不分别三教悟大,深浅不等。应藏三祇等,通干慧等,别十住等,并是悟大之位。不语此者,则成略也。
横指法身本者,以八相化事,望于理本,故名横也。
结净土因者,出家成道,具明劫国供佛数量,令其广作利生之因,使物钦慕,来生其国(云云)。
先入至不同者,如惟忖中,明法华前显入密入不同。
恐不了前意者,惟忖中先入,今若法华前及序中已入十住,今闻法说则四节增进,若今始入十住但三节耳。
疏云:一音者,圆极;一者,不同前教。又如来常以一音说一切法,而能遍同诸音。故华严云:一切众生言语法,一音演说尽无余矣。
长远时所者,本门时所也。
密闻大车者,即中根人,在法说周密</a>闻也,仍是中周上根人也,下根亦尔。
若尔,佛于尔时者,此难意者,佛既知声闻其根不败,何不于彼即与记耶?答:如文。
余经不说者,谓方等等经也。
况通经论者,唯识论通方等经,经既不说声闻密闻,故使论亦不明显密也。
身子权能预谋者,身子既是古佛,则预知佛三,抑表于三周,所以殷勤三请,故云预谋也。
理须预照者,明身子本是法身菩萨,故能预照;知佛三抑,本表三周,故云也。
如后释者:一、障未除,机未动;二、障未除,机已动;三、障已除,机已动;四、障已除,机未动。并约前教分别,如下释。
二痴合明者,调熟所证真理之痴,与无明之痴,共为障也。
不问无明为障所以者,责意令知由过去根性利钝不同,置令今生为障不障也。
闻法故破,破由闻法者,即是因缘和合故破也。
未闻法破为前者,即是障先除,后机动也。
闻法已破者,即是先机动,后障除句也。
自他无破等者,此存第三句,因缘合能,所以不许自他无因也。
亦前亦后者,重复前文,成于感应,因缘能破;文虽前后,生灭同时,故云暗灭等。
二、以不愚等一往斥之者,如经云:佛语诸比丘:汝昔已曾发菩提心,今日何故而愚于大而不发心?不语昔日时节,故与今经有别。
具如止观等第三者,彼文释知具二义:一、约故昔,大乘常名知大菩提;一、约自知,小乘常住亦名菩提。无此二知,所有归戒亦不具足。通其两释,知与不知彼此非难。
说其元意者,以胜鬘经中对诸菩萨说,于声闻尚发菩提之心,如何菩萨不发无上道心,唯此是其究竟之意,故举声闻以斥菩萨。
暂时不知者,大通佛知缘在王子,故佛入定令其结缘,佛入定后王子方说,故云暂时也。
矛、楯者,兵器也。矛长二丈,建于兵车。楯谓傍牌。楚有卖矛及楯之人,有人来买矛,而谓买者曰:此矛坏千楯。其买矛者尚在。寻有买楯者复至,又谓之曰:之楯坏千矛。前买矛者乃问之云:还以尔之矛坏尔之楯,为得几许?卖者无对,自知负言。今意取其二言相违,以为兴例。
大经诤论文者,彼唯二十一双,于二十一双中,一双是诤声闻成圣、不成圣,故今引之。
执者望今成,过者在今必成。若更执者不成,则成过也。今虽必成,执不逗后,又成过矣。
并通三世者,且约去华前后相望以为三世,余则周会皆得大教。在昔亦有开与不开,入者名开,不入名不开,在今亦尔。五千未入得名不开,未来亦尔。教在昔唯大可知,至今法华留逗后缘,亦名不开,未来亦尔。
既俱有过者,即涅槃中声闻成圣、不成圣,佛言二俱有过也。授,引也,护也。
小部不同者,如诤立五篇不同者,又诤四钱三角,五则犯重,乃诤有五阴、无五阴,如是等诤,但是随机,灼然易殄也。
知不知别者,权人了了知权,示不知;实人初中知不知,至今法华方始知。
初不知后知者,元禀小也。
如方等至人耶者。此问意者,缘觉何故不如二乘,于三藏断结已,即于方等、般若受弹斥淘汰益耶?答:如文也。
疏云:问:缘觉者,梵云辟支佛陀、辟支迦,此云缘,亦云独,佛陀云觉?
言出无佛世者,增劫、减劫俱得有之。
彗星者,尔雅</a>云:彗星为欃抢,亦谓之孛(薄骨反)。言其形孛孛,犹如扫星。乱世则有,治世则无,方之独觉则可知。
在小等者,问意云:释迦以大化人,缘觉禀小,故何徒之?
答:为护物机者,崛山中有五百支佛住,佛欲生此,先令告令,令其徙去,若不去者,妨于佛出世时禀教之人,故须徙之,但护物机,亦不护于缘觉也。
知亦何爽者,缘觉纵自知之,佛亦徙之,不护彼意。
疏云:不觉徙之者,菩萨神力徙之。
二十八者舍人天,皆经人天中阴也。
五含中、后三者,除中、生二人也。一、中者,谓欲界后于色中而般涅槃;二、生般者,生色界已而般涅槃;三者、有行,生色界已,长时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无速进道;四者、无行,生色界已,经久修无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进二道俱无;五者、上流,于色界中,要转经于四禅天处方般涅槃。
及无色般者,明无色般人,生彼垂欲般涅槃,闻佛出世,亦能起欲界化而来见佛。
彰亦易牵者,以同界故,故云易见佛。
已义含三者,只变化即当应化缘觉,含于决定上慢退大三也;既例声闻,亦应俱四。
所化兼二者,此即克体而论,所兼得决定退大二人,以上慢是傍,故且不论耳。
尚从座起者,经意云:此诸菩萨已曾发心行菩萨行,由尚超去,况未发心者耶?故云尚也。
目连问佛此诸正士者,目连于彼中能问诸正士,及知正法之藏,以有正法藏分亦未证得。有悔四故者,以菩萨道时长行远故生退心也。
衍门生谤义少者,通人干慧性地,而由生诱,故云少耳。
袁具见、修者,见即见浊,修即烦恼浊,五中专由此二也。
疏云:言略义隐者,但云佛以方便力等,是言略;但云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是义隐也。
疏云:既以小自翳者,应更云自谓为得,名为自翳也。
疏云:妨他大光者,当机大智,欲闻大法,说枝叶成碍,故云妨也。
执为真极者,未得初果等,谓得初果等,名执真;未得罗汉,谓得罗汉,名执极也。
疏云:非徒者,徒即空也,谓非空靳固。
如喜根等者,大论中释巧拙二度:拙谓声闻,巧即菩萨。如文殊白佛:过去无量劫有佛,号师子音王佛,及诸众生,寿十万亿那由他岁,以三乘化人。宝树常出不生不灭之音,闻者得道,诸菩萨等得无生忍,新入道者不可称计。佛涅槃后,树无音声。有二比丘:一名喜根,二名胜意。喜根常说实相,弟子聪明,乐闻深义,乃至淫怒痴相即解脱相,闻者无悔,得无生忍。胜意比丘头陀集禅,多生分别,因见喜根弟子说实相法,不体其理,违心起谤。至精舍中,众集摈弃喜根菩萨。喜根菩萨知其当受大罪,强为说七十余偈。融即法门,淫欲之性即解脱等。胜意身陷入地狱,经百千岁,最后因此发菩提心。虽复出家,诸根暗钝,故云远因。
不见如来至功德者应知。若据结取后文,则应见于劣应;今云不见,约纯大以说,此等须存进退两释。
以声闻人出三界者,但是以出三界机耳。
寄于娑婆一期者,且约释迦一期设化,五时大小不可杂乱,故云即当渐初也。若论华严,十方互为主伴,渐顿陈,何可简其大小故?
十种大心者:一、化众生;二、为灭苦;三、为余乐;四、灭无明;五、与众生发生佛智;六、供养如来;七、欲随佛教令佛欢喜;八、为欲现佛身;九、欲入佛智;十、欲显现无畏之力。
则鹿苑至结取者。若以法界为言,则鹿苑诸教,皆结归华严,或结归法华也。
故令教主至不一者。显露常定秘密非一耳,何须更加成谤?因意云:闻经生谤,虽是得度之因,不免先堕于苦。是故今经威神令去,不同喜根为他作生谤因矣。
实可为例者,意云:佛灭后,弘经人为他说一句一偈,皆为结缘种也。
亦名章意者,如云叹法,意令生于尊重,说无虚谬,意在止其诽谤,乃至意在真实等。
大体随时者,施、开二章不阙。
诣谓所至者,今文良以开显为所诣也。
开显二章者,开即方便,显即真实,余四略无,此二常用。
三千为表者,兼表三观及以三昧,亦名表事理,即是三昧之观,后皆见理也。
释顺释正者,反昔反,成今顺;制昔乖,成今正也。
神纵异迹者,高僧传中,有神异僧,纵示为恶,必先同后异,引令入实,终无以恶而监于善。引此例者,以诫也滥之人。
并越二途者,超于或善或恶之二途也。
权名隐实者,施前三权,此权隐于实也。
潜之与显者,潜释上隐,即施三故;显释上开,谓会实故。
未尝增减者,施亦不减亦不增也。法华之宗致,若施若开,皆是法华之宗体。
实教之果源由者,指权即实,故权为实教源由。
释义之旨归者,唯至法华说于教意。若解释者,先腾佛意,一代施化,咸成会法华。若解释诸经,但说当部含教多少,被物不同,未得谈其教意。若预说者,则探取法华之意,而于彼说出佛元意。虽施诸教,苏息弹斥淘汰不同,意在咸归真实故也。
众行之府藏者,府,聚也,史书云藏也。修小必须正助合行,于助达正,无不契实,故云众行之时府藏也。
徒施徒运者,若不得今师之意,如来空以三车等运出火宅,于无至道场之期,
意正引彼证此者,须入声呼;若以此释彼,须去声呼。
亦说中道者,如佛临涅槃,魔蔽阿难说种种法,乃至亦说相似次第中道。
但除其魔者,此引简文不同,一向开说之,则但除其人而会其法矣。
疏云:父王乃至太子名者。大论用此譬伸经,屡明般若之意。昔有国王,久无儿息,因出游猎,夫人于后诞娩太子。诸妃奏报,王闻默然。如是至三,亦皆默然。因乃白王,以问其故。王答曰:我欲多闻太子之名,遂且不言。令汝数数说之,无有厌足。其一一奏报者,宜各赐之百千两金。
但说者、受者者,说即是教,受即是人,而于理上加因果,则成四一义足。
岂法说初等者,开示悟入,正是因位,不应对果也。
本门??长者,此中已是本门,则后十四品经便为??出。
疏:果门安得如此者,只是果门安得在此耳。
疏云:开除、开出者,光宅意,方便说三,开除五浊,显出一乘故也。
疏云:菩萨方便与二乘同者,通菩萨入空,方便与二乘同也。
初句结非佛知见者,此示结难文也,从若余三慧下文是。
将教及理者,如向三慧下文是也。
初易后难者,初之一增,得八分故;后但二二增之,故成后难也。
以六七八者,一恒皆有二分解,则以十二对初地至六地为示,十四分对七地至八地为悟,十六对九十地为入故。
纵非前之两教者,以此二乘未见中道,未受三德涅槃之名,以将解义简之,故知且在别教。以别时长次第学,故云得不一也。治城秀法师今改为弥勒等是。
四依须约四教者,三藏贤位为初依,须陀洹、斯陀含为二依,第三果为三依,四果为第四,余教准此,皆是圆人示三教四依也。
安得证通者,古人引第五恒等文,彼全是别义,不可以对通教也。叹大谓文殊,褒圆即净名。
准圣叹释者,圣即如来,自于今经叹释,大师亦准佛叹释,显出诸经之上。况复依而修行,道场妙悟,故云师资可知。意令后代展转相承,皆成师资之道矣。
疏云华严等者,华严但明四十二位,摄大乘第七释第四因果胜相中亦名欢喜等,十地论亦只释华严十地品。璎珞仁王虽明诸位仁王,不出等觉十信发心,长别三界即是圆义,璎珞十信即是别义。
十梵行空者,谓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及佛、法、僧、戒,十种皆空。
疏云:开示悟入,似有浅深者,非竖而竖,故云似也。
疏云:不见开示悟入之一时者,非横而横,故云一时;非竖而竖,开示悟入,宛然不失。
四、智纵因果相对者,意云:纵将道慧总对十住,道种慧别对十行,一切智总对十向,一切种智别对十地,但成因果,各有总别,不成开示悟入。
疏云:宁是法华一意者,不是开佛知见一意也。
观无一异者,一谓真,异谓俗,至此位时,双忘入中,故云无也。
开等别相者,只是不辨开示悟入,横竖相别耳。
都不见法华大意者,须知法华大意,只是体宗用三,即三德故。开示悟入,不出于一故也。
疏云:一切智更无余事者,只一切智慧是无上义,除一切智外,更无别法也。
得清净故者,用一切智证所入理故也。
疏云:与无量智业者,证入初住,三因显现,名为智业也。
初约三乘者,意云:初番既有两二乘,验知须兼藏、通菩萨,是故疏中云令三乘同得。次约菩萨释,专在别教菩萨。
知彼义者,指所知为彼也。
义不可通者,论家但云准如来能证经,句句皆云为令众生,若非今家四释,焉能于众生通入理耶?
不独菩萨者,三乘共行菩萨也。
指所知为无上者,一切智为能智也。
仍须修行者,明此菩萨尔时但修遍行,今闻如实须修圆行故也。
或指藏、通者,别人亦有未发心者,故着或言。
多指别者,通人亦有发义,故且云多。
疏云:令外道众生者,应知凡夫、外道大同小异。异者,以外人计常,故不同凡也。此一番约随喜位。初已上论,开等二乘、菩萨,案位胜进,可知。
异前二释者,异前初番及菩萨番也。
人异义同者,只是开示悟入同也。
约位通唯在佛界者,前约位释,十如约位,虽通理性三德,正意唯在佛界也。
依经者,依经句句皆作,为令众生开示悟入释也。
顺论者,论意皆令三乘同得平等法身故也。应知论中者,番番竖释,皆以第四句为极。然论亦不定判其浅深,故使今家于一一番上皆为四释,则使论文三释横竖具足,方知论具深浅矣。
热行得理者,谓入观则能知能见,此二属行,行知于理,故云得理也。
若深张地位者,他人解此,乃至云以地为入等是。
若除二障者,烦恼及所知二也,亦名人、法二执也。
句句横竖者,四释之中,智位为竖,四门是横,观心非横非竖,故云意在不二也。言句句者,以一句皆具四释,故成句句横竖具足及以不二。
以论废立者,不依十妙释义为废,依四一释义为立也。今右无量法,皆一及十妙,即今家立也,和旧即右也。
语少意含者,但云无量是语少,皆一是意含也。
心尘行法者,心谓刹那之心,尘即随心之尘,行谓修行之行,法谓教法也,人谓能修观人,理谓能修观所契之理。
虽不消句者,意云虽不消经文,若对十妙,不无其谓也。
问:何故经文不依十妙者,问意:今此经文,何不如玄次第以对十妙,而后四妙大杂乱耶?答:如记。
六不可越者,经文六义,次第灼然耳。
自行化他至事者。自因果即前五妙,化他后五妙也。
疏云:而有差别者,四十位即是差别也。
存而用略者,文存广、中、略三义,及至解释,但用四一消文,故云用略矣。
疏云:四一者,然四并称一者,昔未开会,人等多途,令开会之,并唯一也。
虽以果为理者,古人虽以是果为理,亦一不别出理一之相,故云名亦不彰也。
以所依能用者,谛境不可知见,所依也。约于智眼,乃能知见,即能用也。
左右互摄者,且如理一中,若取能知见,即位一为便;若取所知见,即理一为便,则成以所摄能也。教行人亦尔,如下自释。
是体非是者,破执也。一念之心,理虽即是,事全在迷,三惑具足,不可不观,而但守之即,故云非也。
疏云:外藉法雨者,读诵解说,及傍行六度,皆名法雨也。
疏云:显出真修者,证真修又修,修常会真,即是修于天行故也。
性得者,本性得之,名为性得。
准义,至十住者,如前经文,内加观行,外藉法雨等。
疏云:如量至众德者。如量属不思议假行,所以能持众德,德从行立故。如理元照</a>理,故遮诸惑也。
月爱喻也者,月体常圆,譬理无增减;白黑别,譬智断不同。
疏云:一、道慧见道实性者,道为所践,清净智为能践。
具如止观第三记者,论有多解:或因中总名道慧,因中别名道种慧;果上总名一切智,果上别名一切种智。论云:或言道慧、道种慧,单明权实;一切智、一切种智,复明权实。谓道慧实道种权,一切智实一切种权也。
如彼俗境数量者,俗即是真之俗,真是即俗之真,故云如于实理契之。
然一一位各具至入者,二智谓理量,不二谓双入,即双照。竖则对四位,横则位位具四。别教不尔,故须辨之。如理在住,如量在行,不二在向,双入在地。
专释此四者,若但释此四所从,则先教,次依教修观,观成智,智则明,明则入位,故不同此也。
应知位智多约于竖者,以竖中有横,横中具竖,故云多也。
约观乃成非横非竖者,亦应云而横而竖。何者?而横故,詑门以义成观;而竖故,依位以生智也。
并是约非横竖者,一一皆依不二理故。
教四者,只是圆有等四门相望,自有浅深,故云似也。
虽对开等者,意云:今如四门,虽对开、示、悟、入,但是四门义同开、示、悟、入,非谓同于约位浅深故也。
故下更以理性者,从通则四,下文是也。
且语大略者,此中但云一心三谛之理为不思议境,未悟十乘观法,故云大略。
余三例然者,理上既具教、人、行三,是教等三上,一一悉具余三矣。如云:既有于教,必有禀教之人,人必修行,行必热理。人理行亦尔。如下释云:约门释为教,观心是人,约智是行,意位之所阶,是理一也。
似借论文者,一往观其义热,似如借用论文,为释义之本,故云似也。
准次第论者,准声闻次第经历,始从鹿苑,终至般若,皆是自谓故也。
教行准知者,由穷子在昔,自谓则成,权覆于实,置令所禀之人。教主谓成灭所行之行,但趣灰断,故令开之,无不真实。
非立名者,但破其判文,非破佗立教一名也。
却指所作者,所作属于化主,故云教化。
具列良由此者,重结束释理一文,具于四释。所以约位释属理,约智释属行,约门释属教,约观心释属人,即是以能而释于所,故属理一。教、行、人三,须准前理,皆具四释,可知。
玄文有破者,如玄文第二卷,初广约光宅义以破光宅,以光宅明今昔、因果、体位用、广高、长狭、下短。今昔于四一章安破,使今四一不成,今昔具四一,今昔相对二十四对(云云)。
况今复以菩萨为第三者,许光宅以菩萨为第三也。
嘉祥尚然者,嘉祥旧疏亦云:无于二乘,存于菩萨,复禀化者,宁得异耶?故云尚也。别教中三乘者,菩萨、声闻,位在十住;菩萨、支佛,位在行向;菩萨、大乘,位在十地。
定慧至尽门者,只是中道三昧耳。
二别二合者,教一行一,别人理合,在教行中也。
令理满故者,九世属事,平等属真,令观于事,见平等理体遍,故云令满也。
刹及众生皆为能说者,此明众生身中毗卢遮那,为毗卢遮那身中众生说法,毗卢遮那身中众生,亦向众生身中毗卢遮那佛边听法,即是刹中有众生佛,佛中有刹众生,众生中佛刹中佛,皆能说故。而不思刹及众生至说者,斥读华严之人,既有能说,必有所被,即是生佛身土,互为能所道理,任运常说,只由生佛,不出一念故也。又复应知,由正有说,依方有说,为有依前说法,而正方能说耶?何以故?良由万法悉属心故尔。
彼此互明者,若识今经三世佛同,则知与彼大体不别;若了彼经融,则知与此无二,亦是尘刹生佛等互明。
疏云:正是化主者,只是为现在十方化主,释迦是此方化主也。
何况有实者,应云何况即实,文语从便耳。
应先开章者,至三世佛章初,应更开章也。
无开权总者,明经文阙。若更有者,经应云:舍利弗,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等。
总别不便者,犹阙开权一文,则成不便也。何者?三世佛章各有权实文,是故成别矣。所以不于三世佛章初开为总别二章者,良由此也。
所著即是根者,疏文加根释者,为能生成于欲、性二事。又根以能生为义,欲以怖须为义,性谓所禀本分。根能生欲,称过去;习欲成性,故曰未来。然根、欲、性三,无时不有,随其义便,分对三世,非要隔生别别而立。
但恐不了所施之意者,施意在显真实耳。
有人云单五三藏等者,读天台人作此对。
然单论至小异者,单论约显露,相入约密,故有小异。疏云如是者,明体相者,此文揽相以释体也。
疏云:四、释结者,经从故诸佛以方便力下,结文也。
后,后增七倍者,七极微为一微量,天眼轮王之所见矣。积七微量成一金尘,一解尘向金上住,又解尘透金过,至下水尘皆有两释也。积七金尘成一水尘,积七水尘为一?毛尘,一解?毛上住,一解量如?毛端,乃至牛毛皆有两释。七?毛为一羊毛尘,七羊毛为一牛毛尘,七牛毛为一隙游尘,七游尘为一蚁,七蚁为一虱,七虱为一穬麦,七穬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二十四指节横布为一肘,横一指有七分五厘,一肘有一尺八寸,竖积四肘为一弓,谓寻一弓有七尺二寸,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俱卢舍二里,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逾缮那十六里。
一刹那者,依摄论明,具有十二:一、一刹那,此翻为一念;二、怛刹那,此为瞬;三、罗婆,俱舍云腊缚,此云一息;四、摩睺罗,俱舍云牟呼栗多,此云一须臾;五、一日一夜;六、半月;七、一月;八、一时;九、一行;十、一年;十一、一双;十二、一劫。仁王经</a>云: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即是九百生灭为一念,一百念为一瞬,六十瞬为一息,三十息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日一夜,十五日为半月,三十日为一月,三月为一时。两时一行,即半年也。于阎浮洲中,日行路有外内。极北至极南,相去六百九十由旬。一百八十日从内至外,又经一百八十日从外至内,故名行。两行为一年,二年半为一双。双谓润月,兼本月为一双也。
劫相者,梵云劫波罗,此翻为时也,亦是有浊之由。光音天堕地,即是有浊之由。若无天下,亦无于欲。
次烦恼去,复总中者,总中别故,烦恼是总,下三是别。言四别者,兼烦恼耳。
所通非胜者,但至非想,故云非想胜,以计非想为实故。
十六知见者,文在大品,大论广释。谓一生者见,计我能生众生,如父母生子。二养育见,计我能养佗。三众数见,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四人见,计我是行人。五受者见,计我后身当受果报。六起者见,计我能造后世果报。七智者见,计我五根,能知五尘。八见者见,计我根尘,能见于色,及起邪见。九我见,谓横计五阴,名之为我。十众生见,总揽五阴,名为众生。十一命者见,谓命计连续恐断。十二作者见,计我能有所作故。十三戒取见者,禅非出道,计为出道故。十四使作者见,谓驱?由我故。十五使受者见,苦乐由我故。十六十使起者见,令其还生欲界,名起者。
属边见邪见者,有无属边见,六十属邪见。
若色大我小者,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我即是色,离色是我。四阴亦然,计五阴属身,见身即是我,故计有我无我即边摄。
本劫本见等者,计八万劫初为本,八万劫终为末。末见四十四,本见一十八,合六十二。不出计神及世间常无常、有边无边。计从父母衣食长养而生,即属邪见,以远不达业力因缘故。计现在五阴自然而得涅槃等,即是戒取摄。璎珞等如文。
一一有六十五者,以一一界皆具五阴故尔。若无余十七界,则一界皆不成界,故须一一相成,所以一界皆具六十五也。
以根对土者,亦无别意,但是翻到对句耳。疏云:鸯掘经云:舍卫城北,有婆罗门女,生于一子,名一切世间现。至年十二,人相具足,聪明善说。时异村中,有婆罗门,名摩尼?陀。时世间现,从其受学四韦陀典。师受王请,留世间现守舍而去。婆罗门妇,见其端正,而生染心,前执其衣。世间言:汝是我母,岂生不善?妇人怀愧,以爪自获,以绳自缠。夫既还已,恐世间现露其不善,先语夫言:汝行之后,彼世间现,乃于我所,有不如事。师云:是大恶人。而语之言:汝杀千人,取指为鬘冠首,可得免罪,成婆罗门。时世间现,便礼师言:善哉受教。增一云:如是次第,杀其千人,取指为鬘。母因送食,便自念云:我闻师言,害母生天。便摄母头,以手拔剑,欲害其母。佛寻往彼,放光照之。彼复念言:我亦云:若害沙门,必得生天。放母逐佛,佛便除行,复道而去。鸯掘经云:鸯掘奔趁不及,乃说偈言:住住大沙门,净饭王太子。我是鸯掘摩,今当税一指。(凡三十九行)佛以偈答云:住住鸯掘摩,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轮汝恶釰税。(凡一百六十七</a>行)乃至投剑深坑,顶礼佛足。佛命善来,便成沙门,得法眼净。其后佛为说法,得阿罗汉。鸯掘经得无生忍障,虽不如阇王造逆,已成害佛及母,方便兼杀九百九十余人。如是重遮,不障证法,良由根利,故使尔也。
疏云:盘特是者,法句经</a>第一云:佛在舍卫,有比丘名盘特,新作出家,禀性顽塞。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始获一偈。阿含大论云:九十日,佛愍伤,即呼着前,授与偈。偈云: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盘特感佛恩深,诵得上口。佛告盘特:汝今年老,唯诵一偈,人皆知之,不可为奇。须解其义,所谓身三、口四、意三,观其所起,察其所灭,由之生天,由之堕渊,由之得道泥洹,自然分别,乃至无量妙法,心开意解,得阿罗汉。由无遮故,其根虽钝,易得道果(云云)。
一、一门说其所以者,随根利钝,及以待时不待时等,故有二味八门不同故也。
若信、进等五者,还对上、中、下根,一一根皆具五也。
故云一往者,有障不障,故云也。
疏云:即执非为是者,意云:佛初即说真常乐等,外人便执邪常等而为究竟,故云执非为是。
四念处</a>所治者,由外人计五阴以为四德,故佛出世,先令观阴,修四念处治,于邪常乐。
两医者,大经第二云:复有明医从远方来,晓八种术,善疗众病,知者方药。从远方来,是时旧医不知咨受,反生贡高轻慢之心。彼时明医即便依附,请以为师,咨受医方秘奥之法。语旧医言:我今请仁以为师范,唯愿为我宣畅解说。旧医答言:卿今若能为我给使四十八年,然后乃当教汝医法(云云)。八术者,譬于佛能治三教菩萨、两教二乘、断结外道、苦行外道、空见外道,名善八术。四十八年,谓是外道修根本四禅、四空、四无量,自行化他。赞法赞者,四个十二,则四十八并不出于界。四倒常乐等名同,故譬于乳。邪正天隔,故云好恶(云云)。
烦恼违顺相待者,得好即贪,得恶即嗔等是。
名通两处者,应用树名之下,即枝叶为法;枝叶名下,四大为法,以为况喻也。
烦恼通圣者,非但圣位能断得善,外道亦先断下八地惑,故云通也。
增通余圣者,支佛轮王也。
又增与灭至无者,只于大乘增减俱有,或增减俱无。如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亦是例,小乘亦尔。
众生准说者,在凡夫,数数生灭,故长;若在圣位,浊尽不久,故短也。
命是不相应行法者,十四不相应行中有命根也,带五阴法而论连持长短时也。
时通内外者,在小三灾时名内,在大三灾时名外。又正报在时名内,依报在时名外。
随三不同者,随火、水、风三,次第上生,故云生三禅处也。
乃以大乘密而斥者,但云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成增上慢;但云此法,不云大乘,故成密斥。
疏云:无增上慢即行一者,既无谓得之,尤必习进求之行。
疏云:次释疑为三:应先将所以者何下,经释上开除之文,今成开除之相,然后方立疑端。疑端如疏。从佛灭度至是人难得,即生疑之辞也。从若遇下,释疑。左溪文句从若遇头着一默,准此应更分为二:先疑,次释矣。
有于因果至过者,若断四住之因,只应感得灰断之果。若言感得变易常果者,则同因是无常,而果常之过也。
边际之力者,他宗皆云:得罗汉已,即用此定,持父母生身,从初地至八地,经一阿僧祇劫,从八地至等觉,又经一劫,粗身方尽,始入妙觉矣。
有引罗云者,他人引传云:罗云今现在天竺,有长者请僧奉食,行乳与罗云,罗云断负。长者问:食不堪任?答:无。但佛去后世与佛在世诸种皆薄,今日乳不及佛世水。罗云即拨地开圣种在世水与长者,长者尝果胜今日之乳,以昔好水隐在地中故尔。他引此事,皆由边际定力所持,故不灭耳。今亦破之,善持至一劫、半劫,容有此理。若生界外,必须舍身,论有明文,引小非例。
故知博地之言者,他云生灭度想,及于余国值余佛得度者,是博地凡夫预生灭度之想,此人即横于佗方见佛闻法,非罗汉。罗汉边际定力,不舍此身,近代皆同此判也。
而须商议者,昔不回、他土回、敦逼回等。
疏云:忽闻异说者,他意云余佛语诸声闻云汝等应发菩提心,求无上道,何容住小等。
信不信意者,罗汉执重重难信,故须敦逼及他土信;凡夫具烦恼,无定执心,故易信也。
凡夫上慢有五者,圆镜云:今且依经论,增上慢有四差别:一者凡夫起五上慢:一于四善根,二于初果,三于二果,四于三果,五于无学。二者须陀洹人起三种慢,三者斯陀含人起二种慢,四者阿那含人于无学果。唯一种增上慢也。
仍从拂席者者,意云上慢不尽拂席,不拂席者现应得度矣。
名同义异者,大论取缺坏不任受用,以对根本;大经取微有缺损,故对不杂,故云各有其意。
尚名为漏者,意云:由无后二,故前四名为有漏;纵有后二,复属四果。故知上慢之人,律仪不具。
疏云:对文者,对四果、四禅之名,以为究竟。
化他权者,体外权也。
况指权是权者,谓昔无权名,今方指昔以为权。权非究竟,知非究竟,即显实也。
经云:种种所行道者,行七方便之道。
过未仍从现说者,九、言生欲者,皆从当世现在上生,必不从现在过未而起,故云仍从现说也。
疏云:九部、十二部者,彼依大论等释,文相甚广。今略出十二部相:一、修多罗,此云法本,亦云契经,亦云綖经。达摩郁多罗云:始从如是,终讫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罗。此总相也。于其总中,随事分出十二部经。余直说法相者,是别相修多罗也。二、祇夜,此云重颂,重颂上长行者是。三、和伽罗那,此云受记,谓记三乘六趣,经尔所劫,当得作佛,或得二乘道,或受六道身,皆名受记。四、伽他,此云不重颂,新译云讽诵不诵长行,亦名孤起偈也。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谓妙法甚深,无能问者,故佛自说。又有法非甚深,而赴机宜,无问自说也。六、尼陀那,此云因缘,谓一切佛语缘起事。如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戒;修多罗中,有人问故,为说是事。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法相微隐,要假近以喻远,寄况以彰理。如中阿含长譬喻,长阿含大譬喻等。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或因己事说他事,或因现事以说往事,如云: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等。九、阇伽陀,此云本生,谓本性说自生,如云:曾为师子受猕获,寄二子眽胁肉以??获,子于病世作赤目鱼,施诸病者等讫,詑本生以彰所行,名本生经</a>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语广理广,为菩萨故,说大乘法是也。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说希奇事,由来未有者,如佛现种种神力,放光动地,众生怪未曾有也。十二、优婆提舍,此云论义,谓诸部中言义隐覆,往复分别,得明所显,寄论义以明理也。此经指九部为入大之本,则九部是小,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三部属大,如玄文广释,或大小各九,或大小各十一,各十二,约四教广辨其相(云云)。
佛慧为理之行者,以佛慧为取理之行也。经云说佛智慧故者,以用三教引导众生,令堪闻法华,故云说佛智慧故也。
即上句所者,无无三句是也。
通真含二者,含但不但,但名半,不但名满,故云半满相对也。
由阙别者,由经阙圆入别,所以疏文引长行经文,无有余乘来。此释出圆入别之相。有人云传写误者,殊不体文。经云如其所得法者,即以自行智契境,名为所得法。经云定慧力等者,定能寂,慧能照,定能神通,慧能说法,自严法身,又能度物。
疏云:口无欺诳者,说实相印是也。
疏云:今明现在论愿满者,圆镜云:有人云:迷时立愿,悟时无愿。如弥勒经云:久念众生苦欲拔无由脱今日得菩提豁然无所有。此现违经,事须融会。原佛有昔发愿之时,亦不定言度众生讫,方始成佛,但云众生无边誓愿度,今成佛道,尽未来际,度脱众生,故不违本愿。言满足者,四愿之中,三愿已满,就多为言,亦是满足。度生一愿,此虽未满,愿心不舍,亦名满足。
疏云:总佛门末者,虽有一不虚章在前,已别三从,多名末耳。
疏云:五浊障三者,三能治浊,即是三能障五浊。
初释对他者,谓一不名众生,以他多故,故名众共。
后释即是功能者,业力功能能流转故。
疏云:静心取戒者,谓忆昔由破戒故,致令生此,或因此念,得离轻系地狱等。
疏云:静诸根者,以饿鬼因多举缘,忽能一念静诸根,归依三宝,即得出离(云云)。
疏云:今说五道造业者。黑是否色。杀、盗罪业,堕于地狱。此业粗恶,否相先彰,故其人色黑。坚贪之业,堕于鬼道。鸽色黪然。悭贪之人,护惜己物,恐他侵求,故恒为鸽色。无惭之业,堕于畜生。彼无惭人,凡有所作,多负内心,故其色苍。黄、赤是喜色。五戒人业。持戒之者,绝诸忧畏,故其色恒喜。十善天业。行十善者,三业俱净,故其色白。
入胎经者,止观具列三十八七日,乃至最后第三十八七日,由风力故,身转头向产门,申臂而出等(云云)。
足明浊意者,今文正意,由浊有故,须施三权,即具其意。
俱舍至五位者,瑜伽又有八位渐次增长者。若已结前,肉犹稀时,名藉罗蓝(此云类滑,亦云和合)。若表里如酪,来至肉位,名遏昙(此云包皮)。若已成肉,仍极柔软,名闭尸(此云耎肉)。若已坚厚,稍堪摩触,名健南(此云坚肉)。此肉转长,支分分相现,名钵逻赊佉(此云支节)。从此已后,发毛现,即名此现位。从此已后,眼等根生,名为根位。从此已后,彼所依处,分明显现,名为别位。又大经云:所有肉色,随时而变,歌罗罗时异,安浮陀时异,伽那时异,闭首时异,诸疱时异。差别论云:此身初业,于初七日成迦罗(大集云如亭历子),二七日成頞浮陀(如小棘),三七日成俾尸(如频婆果),四七日成诃那(如胡桃谷。大集以此位在闭尸位前)。
疏云:转现腹相者,只是五藏相耳。
又作诸异相者,腹如白布綖等。
疏云:如大品中者,但于一世计身五阴,我大色小等,即名身见,已如前引。
后料简中方有者,长行文云命短劫长文是。
疏云:不虚,今更颂者,长行劝信,与不虚共为一段,今离为二,故云更也。
疏云:过去无数佛者,一者,过去已开权竟;二者,若未开权者,至今方开,故约过去明开。
疏云:正因佛性者,以修得缘了,共取正因,方获分果第一义理也。
余文多用者,只是余文多以藏独为异方便耳。
七、方便名通三味者,除于人、天,此二非方便,未修观谛,无进趣故。以三味中,除圆已外,方便摄尽。
即是所期者,登地已上中理也。若顺次第三谛者,十住为无相,十行出假为相,向后为中道也。
在昔闻权者,只是闻于开权耳。
往佛亦尔者,谓今佛正开于在昔开权之人,过去佛正说法时亦如今佛,故以引往佛已开显竟而证其同。经云若人善软心者,以顺中理故也。
疏云造像等者,若准优填王造像经云:先感人天,受诸富乐;次生净土,远趣菩提。疏中约其任运而得,彼经约能回向者,说童真第八住名。
非深非浅者,凡言开权者,先了善体全是实相之理,不当深浅,方可开浅即深,故云而深而浅也。
着在于微者,菩提果善,全在于微,故云深即非深也。微即是著者,只此微善,开即佛因,故云浅亦非浅也。斥二失者,横竖二失也。
皆应理释者,古人唯约理观以释童真,故在初地。若如此者,散心等皆应理释,何独童子耶?
但尚佛道者,古人但见皆已成佛道之言,则一向从果而释。
疏云:应住果报者,住人天果报也。
理数咸灭者,一毫之善,咸趣灭理涅槃。
苟顺凡情者,佛且顺凡情也。
善不受报者,生公云:善法体不受报,以其贪壅情畅等。
随生纳福者,若未发心已前,但由众生随处受福,非谓善法不受报矣。
善体无力者,若无愿行导之,善体终无自至菩提之义,故云无力。
体之导之者,以一大观体之,以一大愿导之。
往已成非者,只是未开,未成佛因,故云非耳。
唯有恶境界性者,然准大师金光明疏中释云:六根取六尘境,名恶境界性。今云恶五阴者,以所属能,名为恶阴,亦非恶异体。
俱无果性者,俱无极果性也。
互得有无一边者,有善者无恶者,有恶者无善俱无者,善无恶用,恶无善用故。
善人常出者,有信心故出,以习浮故不没。俱有者,有理性故。
世谛,因恶者,于此身上而起于恶,故名因恶。
世谛果身者,并有五阴果身。
具如止观第五记者,彼仍多解,今但证同,故云不暇。若约了义,二人俱有性,德性但无,不退性阐提人有,修恶性善根人则无,善根人有,修善性阐提人无,即圆四句也。
疏云:篑者,土笼也。论语</a>云:譬如为山,未成廿一篑,止,吾止也。谓未成而止也。孝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路,始于足下。
并有所资者,俱云佛道,不云理一者,以理一正因为缘,了所资故,且约于能趣。
以说人事者,人天等人也,低头举手等事也。
不可存法去人者,文中但云开法,不云开人。然经文且从一边以说,小善既开成于大善,人亦随法而开,故云不可去人也。
疏云:后一行至种子者,不同唯识立种子名。今云种子能生可发,故以约此开之。经云:玫瑰,赤色。说文云:大齐珠,一曰石脂。美好曰玫,圆好曰瑰。
造像者,如造像功德经云:若人临命终,发口造像,若金铁、僧帛、沙土,乃至如麦穬大,才得人见,亦得灭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制诸弟子者,如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造,波斯匿王以紫磨金造,各高五尺。初召工人,与其重偿,无能作者。毗首羯磨化为人来,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
以轻望重者,或造者心轻未有报,毁者心轻亦尔,俱重则有现报。
以毁望成者,造既有福,毁必获殃。
于五戒上者,应云五戒之下,有众多失意罪,今从语便云上耳。
六齐白者,先只有六齐日,从唐三藏始加十齐日,今从旧说,故云六耳。
唯除洗浴者,除此一事外,余皆应供养法,以经卷不可汤浴故。
经云乃以一华者,举少况多也。
供养于??像者,??像尚尔,况真像耶?
经渐见无数佛者,尚见无数佛,况一佛耶?余句经皆是,举少况多矣。
善文艺者,植每赞佛经,辄留连玩,以为至道。制转诵七声升降屈曲之响,世之讽诵,成宪章焉。曾游渔山,闻空梵声,清飏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待御莫闻。时王深感神理,乃取声节,像为梵呗,撰文制章,传为后或。
彼是已为实因者,意云彼是圆修之因,不须更开,今为开?,故与彼别。
疏云能开?薪尽涅槃者,意云:自成佛道已,复能垂应八相成道,为他施权,然后显实,即开他薪尽涅槃也。
一、止高树者,止高树喻人天,止下树喻地狱,虽二所不同,其影齐到。
一念三千非自他等者,彼自行境中,一念与三千对推,横竖四句,皆不可得,方具二空。
智论、中论</a>等者,今家依智论立性相二空,依中论立三假四句。观法准理者,准道理也。准义者,真如实相之义,体具二空。
由谓自他等者,此即推理性三千也。以无明为他,真如为自共,无因以成二空也。
晓此性相三假者,诫今行人,须晓今家明理性本具三假及以二空,复了修中三假及以二空。
空与不空者,空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亦应更云非空非有,藏即中道也。行即行藏,理谓理藏,即用行藏达于二空及以理藏,方成修性矣。
为在何因成种成性者,为用前空藏成种等,为用不空成种等耶?
类种者,弹指等为缘因,闻一句法为了因,闻所观真如为正因类种,又观于法身即正因类种。
即是说由者,由染缘起扣净缘起故有于说,即此净缘名为说由。
为其种缘者,其谓众生也。
俱性并种者,十界皆具性德,三千无始不改,无始可生,故云并也。
疏云:欲起佛种者,谓为众生起佛种。
十界展转互论者,只是界界皆以染中有净,净中有染,故云互耳。
缘了功能相成者,以缘资了,还以了了于散心、志心因缘之事,令成缘因。若无了了,事事不成于缘因,复以二因资于正因,故云成也。
疏云:一起、一切起者,一起,谓法身显现;一切起,谓因时观智而成智德,因时万行而成福德。三德圆成,故云一切起。
依正主伴者,谓依正主伴俱成,身土互见,融容相即,故云一成一切成。又一尘,指所观所施之尘,咸成缘因。
此为消经者,只是不辨其修性融即耳。
具兼修性者,彼不思议中具三种境,谓理性、自行、化他也。
性种者,结成正因也。
正行为了者,彼十乘中,唯第七助开为缘因,余皆名正行,即了因;不思议境,即正因也。
先推性中至他者,即法性之无明为他,即无明之法性为自,无明法性和合为共,法性无明二而不二,即是无因也。
方推行他者,此约修行中,则以性执为他,亦以即无明之法性为自。二他虽即不同,法性一自,更无有别,故云共推一自也。
泯于修始者,初心即亡,泯不二也。
雨照同明者,于一念中,照性照修,故云于修照性,于性了修,即其相也。
双惑者,谓理惑、事惑,即是性中无明,行中离着也。
众生正觉重出是法者,意云:即此众生事法,名为是法;即是众生住诸佛如中,诸佛住众生如中,故不异也。
分局定限者,真如之外,更无别法,故云分局也。
此局即通者,染净全体是如故也。
局之极也者,以真如之外,更无有法也。
通之盛也者,下至地狱,上至于佛,无非真如,故云盛也。
如布衣登极者,布衣譬众生理性也,登极譬正觉极也。
相可表炽者,以染净二缘起为表炽也。
不碍二途者,不碍依正而已。故云:依中有正,正中有依;全身是土,全土是身(云云)。
咸以人摄者,由人禀教,行行显理,改迷从悟,故云也。说不可尽者,意贵在改迷,不可唯约诸经,广谈如位。
事理通总者,前文但云众生正觉如位,犹通遍于事理,故云通总。
缘了与六法亦复如是者,缘了不即者,理未即是,须修方显故;缘了不离者,全性成修故。
大经损象者,大经如来性品云:譬如有王,令一大臣,牵一白象,示诸盲人。象盲,各各以手触象。王问象盲:象为何类?其触牙者,言象如芽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簸;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次合喻云:或有说言:色是佛性,受、想、行、识及于神我,亦复如是。各执俱非,故今文云不即不离。
行及神我至种者,我以自在为义,神我于行生计,博横计我,即成常等,故属缘因。
余数及色者,以色净故,般若净也,故属了因。
又行及神我者,我于行而生计着,同属缘因;受想心所,了色法性,故对了因;识即心王,故对正因。
对通、别者,四念处对,三德别对也。一一德皆具四德,即通对也。释曰:由观色身,净德即般若,故色对了因;观心成常,常即法身,故识正因;观受成乐、想、行、我,我乐自在;由行断惑,兼得神我。总此四法,而对缘因。彼即约于念处,此文直对三因,故云各有其意。
第四、总以人一理一者。上现在佛章,总结三世佛章。经云: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文是。
经云:及诸根利钝者,七方便人传,传为利钝也。
第三譬去,应云从我始坐道场去,即别譬中第二譬,名??大施小譬。就此又二:初六行半??大,次十一行施小,并显实为四,则成六意也。
彼但有二者,只有权诱及平等二。若总述今别譬以破之,则五浊开三,并开权一、显实一、不虚一,为六亦得。然于今现文,终成不便矣。
乃以开权为第一者,此文即合对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若将对愿时赐与,是第一譬,故不便也。
疏云:始末言异者,始谓诸佛,末即释迦。他意云:诸佛开三,与释迦不得说一乘。言虽有异,只是皆为显于一实耳。
太为疏略者,不应信解及宿世故。
又阙五浊者,上诸佛章,阙五浊及敦信二章也。敦信与不虚,合说也。
三、佛准例者,两则指上,两则指下故。
疏云:畅师六譬者:一、宅中众灾者,从国邑聚落已下文是;二、觉者唯佛者,从长者见是大火已下文是;三、众生不受者,从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已下文是;四、说三乘乐,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已下文是;五、还为说一乘教,从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已下文是;六、结不虚者,从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已下文是。龙师与此大同。
文广颂略者,意云龙赐不闻总譬则成文广,但立六譬又成颂文略也。
先分为四者,此明今家于别譬中,先大分为四章,文分为十,故云多也。
望今至六义者:一、五浊;二、开权;三、显实;四、叹法;五、敦信;六、不虚。此三若合,但名不虚也。
合为五者,总一别四也。
法中有妨者,今家从我见佛子至恭敬心,二行颂人一,故不可开;若离开者,人一义不显,故不可也。
但成五义者,只成同今家,总一别四故。
疏云:又十譬至参差者,先破文相相违失;次从又大小下,破义势相违失。于中又有三失,皆由第七譬中明于父喜,故有三失。应云:法说明大因,故喜大因。文如经云: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下一行是。
父喜者,今我喜无畏是譬说,叙小果故喜,大障将倾故喜,故记中云由光宅五、六、七文也。
而章目未稳者,只缘离咸以恭敬心一行下譬之本,则成未隐。
免难本者,意云:光宅但合五六,依今家大机动,为下索车本,及第七佛欢喜,同今家为下免难作本,则无失也。第五除免难,第七名佛欢喜,为免难本,即与今同。只由光宅第七单云欢喜,为欢喜本,故被破也。
更进用下句者,取于下句,以成父喜文也。然大机动,须取光宅第五譬破之。
疏云:大障将倾者,即是断、不断难。何者?法说大障将倾,即是未断;譬说小难已离,离即断也。今立大机,动为索车,本异于光宅,口虽索三,而情在于大,已入方等、般若故。父喜亦尔,时法说既入于大,因及大障将倾,不可;譬说见少免难,而喜若依光宅,故不可也。
久近今昔者,今文且明体用本迹,不从久近及以今昔判也。
只可为分为二三者,二即总别二譬,以信解宿世,不出相失相见。
三譬者,从又一时分为三分是。
但依三节者,初总别各一,次总六别四为第二节,次从细派更开下别譬为十,即第三节也。从又一时下三节,但是更属当上三节耳,又是有时成作此分也。
四譬者,即指若约广颂,更开四意文是。
合五六者,合第五叹法,第六敦信,总为第四不虚譬耳。
疏云为下四譬作本,此亦通三周者,然下因缘周经文,文无不虚,从义合有大判耳。
疏云:如于诸佛之是者,如于诸佛,先权后实也。
疏云:鉴小机者,小唯在藏,方便则通,通指七方便也。
不须苦论者,若广引诸文,例令其齐,恐失经旨,故不可也。
疏云:障不获已者,已者,止也,谓事不得止,方便施三。
今但颂数等三者,上文有体相,但有如是二字耳,还只览释文以释体相耳。
六必五故者,若有六道,必有五浊故。
疏云:圆照群机者,群只是渐、顿二机及十界机。
疏云:又四眼入佛眼者,若约四教者,前三教当教横论,悉具五眼;若竖论者,前二但慧眼,别地前但名法眼,登地方得佛眼故。
不可于此强生分别者,斥弘华严人也。他云:我卢舍那佛说华严,汝应身佛说法华。是故破之,令知法华定是报佛所说,二处佛同,兼独近远,不可得齐。
而辩体用者,藏通真谛,于四眼别证,及圆中道体用,加于佛眼也。
三受者,此三是般若中明,属于通教有见,即三受也。
疏云:受菩提决者,只是不住生死等,名为菩提耳。六哀者,六尘减损,六根损耗,般涅槃因也。
其业未满者,在人中造六道业;余未满者,未能牵生。即彼满者,先牵堕狱等,狱毕方堕,先业而生天等(云云)。
疏云:或言卑下者,最在六道下故。
有情非情者,初能缚来人是有情,牛头狱率是非情,名为苦具故,又无慈心故。
共业者,由于罪人一业所感,故俱舍论判为非情也。疏云顶生者,是轮王以十善化世,故令善思惟等。
疏云:又人能息意者,所修善根不住生死,能得达分故。
疏云:行胜心者,菩提心与涅槃界俱。
疏云:行鄙心者,谓三恶道心也。
疏云:又天者,天然。自然者,此五字应恐是重出,谓自然而有,名为自尔,非天然之理也。
或责地论者,弘华严人却嗔天亲菩萨判十地次第,不许二七日后说华严经</a>也。
显密有殊者,若秘密为言,可引三七已说;法华显露而论,终无此事。
当知法华报佛说者,应知若开近显远已,此他受用报,即本地自受用报佛也。此答由小,云与地论二七、三七不同,故今伸之令不异。又复应知道场疑宜于大,即是华严小人一边无机不受,不受之相即当不受,法华一实譬品信解皆然。
道场在摩竭提国者,此是不思议,而广而狭。摩竭宛然,即狭而广。一一毛孔,重重融即,无非法界(云云)。
感恩报德,即对治者有恩不报,岂非大恶?故以报恩洽,不报恩恶也。
具如律文等者,律三千威仪经云:经行有五处: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四分律云:经行有五益:一、堪远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得定久住。
无明为根者,婆娑云:过去二支为根,现在五支为质,现在三支为华,未来二支为果。有华有果谓凡夫,无华有果谓学人,无华无果谓无余。义推小华有果谓学人,无华有果谓有余。此乃属藏、通二教耳。宝性论:缘、相、生、坏,四事俱无,方名永坏。缘为根,相为质,生为华,坏为果。即界外两种十二缘,对别、圆也。
细释出至今文者,只是今对四教耳。前二教真谛为无漏法林,二教实相为无漏法林也。
问:虽涉五者。问:意者天中既胜,何不于天而转法轮?答:如文。
称赞业佛因者,三十二相中,一是称赞师长、父母为因。
大神变者,如大经云:我于尔时为六师故,从初一日至十五日,现大希有神通之力(云云)。
以示化仪者,示己心中化仪也。
虽促者,以有宗中所计,转法轮即得罗汉,故云促也。若约跨节者,通四如来,只一如</a>来,即跨节义。
疏云:上文兼有其意者,只是亦兼有人一耳。
种智等者,等取教、行、理,教为能显,行为能趣,理为所趣。
此应有四句者者,为对前文,令知今文四句全显法华,皆是大机发也。
余文多在,至味者只是余三句耳。
非不经时者,此人从无量义座席来,经于六瑞及弥勒、文殊问答时也。
内于中者,只是动于中怀,情欢彰外耳。
被斥不谤者,二乘人在方等中,具有三业俱失:一、不识如来尊特之身,及诸菩萨命令登座,以辞不堪,此将不思议身斥为身失也;二、不解佛之所说,如不思议品说不思议法门,身子等不解,则是口失也;三、不解佛之善巧,即意失也,如方便品淫舍酒家等,又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即是不解善巧也。
赴亦自分于显密者,昔密今显,昔生今熟。
问鹿苑至小果者。此正问于法说经文也。文中得小果已,即便显实,不经二味,故有此问也。
义当出宅者,意云法说,正与譬喻品中出光宅义同。
开体命者,体即方等命,般若如信解中,体、业、命和合为一,领付譬。
岂与光宅为俦者,光宅但云索小车,不云口虽索小,意在于大,故不可得与令为类也。
此中且小者,且先与小乘人记耳。
行与者,江乡言音。
真虽不殊者,此述二乘疑也。何者?以二乘不知法华前有利根菩萨得记,钝同二乘,今日方得,是故述疑,疑于菩萨也。
初后行殊者,此述别人教证二行不同也。又前二教教证俱权,是故别人又不同前二也。
具如释签者,彼释名</a>广解,谓十界十如权实之法,此法即妙故云妙法,将妙叹法故云妙法,将六万岁俱留孙佛出,四万岁俱那含佛出,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也。
疏云后半行结弘经体者,只是结弘经体广耳。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