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疏记科会卷第四

3个月前 作者: 圭峰宗密
    唐 圭峰大师 疏


    宋 长水大师 记


    后学云栖寺沙门大瑸科会


    △二依天亲问答断疑以科释二。初牒章分文。二依章正释。


    初牒章分文。


    【疏】第二。依天亲问答断疑以科释。总分四段。


    【记】第二下。二。初牒章分文。


    △二依章正释四。初善现申请。二如来赞许。三善现伫闻。四如来正说。初善现申请二。初整仪赞佛。二正发问端。初整仪赞佛二。初释请人。二释请仪。


    初释请人。


    时长老须菩提。


    【疏】初善现申请。二。初整仪赞佛。


    【记】二依章正释。四。初善现申请。二。一整仪赞佛。疏二。初释请人。从初至恭敬。即是整仪。余皆赞佛也。


    ○经时者。即如来食已敷座而坐时也。


    【疏】长老者。德长年老。唐译云具寿。寿即是命。魏译云慧命。以慧为命。


    【记】德长年老者。谓德高曰长。年多曰老也。


    ○唐译下。证年老。


    ○魏译下。证德长。智慧超伦。即是德长义也。


    ○然以慧为命者。约喻显法也。谓人身以命为本。佛法以慧为本。命尽则六根俱废。慧丧则万行不成。(云云)。


    ○此约别义释</a>长老也。若通意者。但有德业。便名长老。如云先生。未必年老矣。


    【疏】须菩提。有三义译。谓善吉。善现。空生。生时室空。解空之善瑞现。矣相师占。云唯善唯吉。


    【记】须菩提者。亦云苏补底。但梵音楚夏耳。


    ○善吉下。从末倒标。生时下。据本顺释。


    ○西域记云。是东方青龙陀佛。影响释迦之会。示迹声闻。发扬空理。十方诸佛。法皆尔也。


    △二释请仪二。初正释经文。二别解菩萨。初正释经文二。初释整仪。二释赞佛。


    初释整仪。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疏】从座起下。皆整理威仪修敬之相。


    【记】从座下。二释请仪。二。初正释经文。


    ○皆整仪者。疏虽通明。经须别释。


    ○从座起者。师资之道。尊卑颇殊。欲有咨询。不可坐问。此同曾子</a>避席对夫子也。孝经</a>中。夫子问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穆。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虽彼答此问。而致敬是同也。


    ○偏袒右肩。是彼方仪则。此土非仪也。欲问如来。故须偏袒。


    ○右膝下。右则为顺。膝能回屈。表顺理心也。着地。即示卑之相也。膝表智。地表理。


    ○合掌。即表冥心。掌合不执外物。心冥觉不异缘。欲问实相法门。故须用心如此。


    ○恭敬者。总结也。起座袒肩跪膝合掌。莫非恭敬故尔。


    ○亦可配于三业。谓座起袒肩合掌等。身业也。恭敬即意业也。白佛言下。即口业也。


    △二释赞佛。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疏】希有者。世所无故。


    【记】希有下。疏且总明。具有四种。


    ○一。时希有。旷劫难逢。然今贤劫之中。正当住劫。就住劫中。有二十增减。今即第九减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如来出世。百年劫一年。至人寿百岁时。释迦如来出世。减后此劫已尽。至第十劫。展转却增。至八万四千岁。又百年减一年。至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望过去未来二佛。相去一千一百万余年。中间更无。故云希有也。故法华云。诸佛与出世。悬远值遇难。


    ○二。处希有。三千界中。唯有一佛。百亿四天下。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六欲。百亿梵世。其中唯有一佛。此方而现也。


    ○三。德希有。福慧超绝。胜无上故。故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然佛功德。不可称说尽其边际。故华严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四。事希有。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皆利益故。


    ○今所叹者。意则虽通。义当叹事。以下标云善护念等。


    【疏】如来者。从如而来。


    【记】如来者。真化不同。


    ○真佛名如来者。迷时。背觉合尘。名如去悟了。背尘合觉。名如来。如即真如。来去即随缘也。


    ○化佛名如来者。从真如起。来成正觉。而化众生。


    ○今当后者。故云从如而来。


    【疏】论云。善护念者。依根熟菩萨说。谓与智慧力。令成就佛法。与教化力。令摄受众生。


    【记】根熟者。三贤已上菩萨。信根成熟。永无退转也。


    ○智慧力。即无分别智。


    ○成就佛法。即随其分位。令证真如。乃于一法。令达百千万法明门等。斯则自利行也。


    ○教化力。即后得智。


    ○摄受众生。即随其分位。令于百千万亿等世界中教化众生。斯则利他行也。


    【疏】善付嘱者。依根未熟菩萨说。惧其退失。付授智者。付者将小付大。嘱者嘱大化小。


    【记】根未熟者。十信菩萨也。


    ○以此位人。六度乱修。心如轻毛。故云惧其退失。


    ○以信根未成。遇缘恐退。故须付嘱智者。令其教化。使不退也。


    ○将小下。将小菩萨付大菩萨。嘱大菩萨化小菩萨也。此如父母遗嘱子孙。(云云)。


    △二别解菩萨。


    【疏】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三释。一约境。所求所度。二约心。有觉悟之智。余情虑之识。三约能所。所求能求。三皆如次配觉及有情。


    【记】菩提下。二别解菩萨。


    ○菩萨梵音。言犹不足。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以时人不贵唐言。故存梵语。秦地好略。又削提埵二字。但云菩萨。


    ○约境所求是觉。所度是有情。然约人有四句。谓二乘有求无度。诸佛有度无求。菩萨亦求亦度。凡夫无求无度。


    ○约心者亦四句。诸佛有觉无情。凡夫有情无觉。菩萨有情有觉。二乘入无余依界无情无觉。


    ○约能所者。所求是觉。能求是有情。


    ○三皆下。皆上句是觉。下句是有情。


    ○然此三义之中。初约悲智。次约真妄。三约人法。菩萨之义。不逾此三。未必宝冠天衣方是菩萨。


    △二正发问端二。初释当机。二释正问。


    初释当机。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二正发问端。曲分二。初释当机。


    【记】二中。疏曲分下。二。初释当机。以发心者方是当机。


    【疏】华严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魔所摄持。


    【记】华严下。引证。


    ○此有两意。


    ○初云。有人先曾发心。后时忘失。尚非其器。况全不发心者。何以故。魔所摄持故。


    ○后意即云。众生发心后时忘失者。盖为不解住修降伏耳。故今所问。免使遗忘。


    ○前拣其机。后防其退。有兹两意。故用彼经。


    ○所以善财童子。每遇善友。皆启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意明发心方是修行之器。


    【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遍正觉。


    【记】阿耨下。先翻名。


    【疏】谓正智遍智。觉知真俗。不偏不邪。


    【记】谓正智下。释义。


    ○上正字。且对遍字以分二智。下正字。即明二智所觉不偏不邪。即以正智觉真。遍知觉俗。皆不偏邪。故云正觉。以二乘偏觉。凡夫邪觉。今拣此二。故不偏邪。谓如理而知。如事而知故也。


    ○然此二智。亦名如理如量。根本后得。真俗。权实。等。


    【记】又准智度论说。从因至果。有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贤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无上菩提。即如来地是。


    ○今约能发心。即当第一。约所发。即第五能所合论。贯通初后也。


    △二释正问三。初释魏本。二会当经。三引论证。


    初释魏本。


    【疏】二释正问。


    【疏】魏译云。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记】疏二释正问。三。初释魏本。


    ○先引文。


    【疏】意云。若人发菩提心已。住何境界。修何行业。妄心若起。云何降伏。


    【记】意云下。释意。


    ○住何境界者。未发心时。住六尘境。既发心已。诚宜改辙。故云住何境界。


    ○修何下未发心时。十恶为务。既发心已。不可依前。故云修何行业。


    ○妄心下。未发心时。妄心起即逐妄。既发心已。不可随之。是故问云云何降伏。


    【疏】故佛令安住四心。修六度行。于中降心。不令著相。


    【记】故佛下。悬示答意。


    ○意云。昔住六尘之境。今住四心。昔行十恶。今行六度。昔时著相。今令不着。如是用心。真实修行。发菩提心。岂忘失耶。


    △二会当经。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疏】秦译略修行者。


    【记】秦译下。会当经。


    ○初难起。


    【疏】意云。住道降心即是修行。


    【记】意云下。释。


    ○初二句。标。


    ○意云。虽无修行之文。含有修行之义。


    ○如起信中。说六八二识。不言第七。虽即不说。义具足。(云云)。


    【疏】谓四心六度。皆名住修降伏。


    【记】谓四下。指经释成。


    ○意云。四心中亦有住修降义。六度中亦有住修降义。何以故。住谓发心必须修进。降谓制伏。依住修所明。由是于此不相舍离。秦什所略。意在于兹。文虽不明。义已具矣。


    △三引论证。


    【疏】故无著</a>云。住谓欲愿。修行谓相应等持。降伏谓彼心若散。制令还住。


    【记】故无著下。三引论证。


    ○住谓欲愿者。欲愿意起即是发心也。


    ○修行等者。平等持心。名为等持。等持即相应。相应即是修行义也。


    ○降伏等者。彼心即上相应心也。制令还住。即却使相应也。


    ○此即依住修说降伏义。经论相契。圣旨颇同。故如上说。理实然矣。


    【疏】又十八住中。一一皆以住修降伏释之。


    【记】又十八等者。此是无著论明竖答三问之意也。


    ○若准天亲解经。则明横答三问。从须菩提但应如所教住已下。即为别断疑情。


    ○今明无著。故有此说。意云。不唯四心六度之中有住修降伏之义。其如十八住内。皆有此三。如初住中。度四生入涅槃。是住义。无生可度。是修义。无我等相。是降伏义。初住既尔。余则皆然。


    【疏】故知义虽有三。而行是一。


    【记】故知下。结。


    ○义三行一者。三义具足。方成一行。谓空发心降伏。不修行。亦非行。但发心修行。不降伏。亦非行。空降伏修行。不发心。亦非行。如鼎三足。如天三光。阙一不可。译经之妙。厥在兹焉。


    △二如来赞许三。初印赞所赞。二来听许说。三标劝将陈。


    初印赞所赞。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疏】二如来赞许。曲分三。一印赞所赞。


    【记】印赞所赞者。印赞须菩提之所赞也。即经云善哉善哉。是赞也。如汝所说。是印也。如来善护念等。是所赞也。


    【疏】重言善哉。赞美之极。护付能令佛种不断。是事必然。故印赞言。如汝所说。


    【记】重言等者。善吉所赞。雅契佛心。若不重言。安表善极。如颜回死。夫子叹之云。天丧予。天丧予。注云再言者。痛伤之甚也。吉凶虽别。殷勤颇同。


    ○护付等者。空生发言。言当其事。是故调御。印赞(云云)。


    △二来听许说。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疏】二来听许说。


    【记】来听许说者。经云汝今谛听。来听也。当为汝说。许说也。


    ○谛。谓审实之义。意令审谛真实。用心听也。


    【疏】无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


    【记】无以生灭等者。此乃反用净名经文。彼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此意云。既不得以生灭心说。岂得以生灭心听。说是不生不灭实相之法。云何以生灭心行之听之。无以妙馔。置于秽器。


    【疏】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


    【记】智论下。释相。


    ○端视。谓不左顾右盻也。目若别顾。心则异缘。本欲制心。且令端视。此是用心之方便也。


    ○渴饮者。喻也。如渴饮水。但恐水竭。无暇别观。听法之者。亦复如是。思冀妙门。无心睥睨。


    ○一心入语义者。意中现义。方发于言。言中有义。义中有意。令听者以耳识听其言。以意识采其义。寻义而取意。得意而舍义。苟能得意在怀。何虑失于言义。心心若此。如瓶注瓶。一览无遗。可为至妙。故云一心入于语义中也。


    ○踊跃。即欢贺之貌。即欲闻法之时也。


    ○悲喜。即闻了之时。悲谓伤昔日不遇。如下经云。涕泪悲泣。喜谓庆今日之得闻。如鹙子踊跃欢喜。伤昔庆今。故云悲喜。


    ○如是下。结拣其机也。意云。若不如是用心。则不可为说。


    ○又真谛记说。谛听离三过失。得三功德。谓离散乱轻慢颠倒。如次生闻思修三慧也。


    △三标劝将陈。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疏】三标观将陈。我当为汝。如是如是委细而说。


    【记】标观将陈者。标谓标指。劝谓劝勉。将犹欲也。陈。记也。


    ○即经云善男子等。标也。应如是等者。劝也标劝之意。意在欲说。故云将陈。即悬指向下正答之文是。故疏云我当为汝等也。


    △三善现伫闻。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疏】唯者。顺从之辞。礼对曰唯。野对曰阿。


    【记】三中唯者下。如今人称喏。皆顺从之辞也。


    ○老子</a>云。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注文如疏。


    ○今则礼对也。


    【疏】十地经</a>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


    【记】十地等者。释愿闻之相。即华严十地品中。诸菩萨众。请金刚藏说十地法门之偈。今借用之。


    ○然前四句。于中约喻。配其三慧。


    ○初句闻慧。闻法不思。如饮水不味。


    ○次句思慧。若要寻求食味。应须啖嚼。


    ○第三修慧。修行惑遣。如服药病除。


    ○后句即三慧之果。蜂采百华以成蜜。人集万行以证真。蜂成蜜已。依蜜而活。人证真已。依真而住。


    ○我等下。合喻。


    ○最后一句。通喻所闻。


    △四如来正说二。初正答所问。二蹑迹断疑。初正答所问二。初举总标别以牒问。二约别显总以答问。初举总标别以牒问(疏)四。初正释经文。二斥他谬判。三详定经旨。四牒难释通。


    初正释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疏】四如来正说。二。一正答所问。二。初举总标别以牒问。此以降伏为总。住修为别也。谓住修之中。皆有降伏。经意在此。故唯标降伏。


    【记】四如来正说二。初正答所问。二。初举总标别以牒问。


    【记】经诸菩萨摩诃萨者。问。前举当机。云善男子善女人。洎今答处。何言菩萨摩诃萨耶。答。大心未发。即是凡夫。既已发心。即名菩萨。善现标举。约未发心时。故云善男子善女人。世尊酬答。约已发心后。乃言诸菩萨摩诃萨。


    【记】疏此以下。四。初正释经文。以空生问有三种。佛今牒举。但言降伏。故此释也。


    ○前二句。标。


    ○谓住下。释。谓度生无我。是住中降伏也。施不住相。是修中降伏也。由斯义故。降伏为总也。


    ○经意在此者。在举降伏而标住修。欲显文简义丰。彰平玄妙。始虽住修。究竟降伏。得意兹深。故但云一也。


    △二斥他谬判。


    【疏】有科此所标。云举后摄初者。乃令经文极不稳畅。理例颠倒。自古言教。秪有以初摄后。未闻以后摄初。


    【记】有科下。二斥他谬判。即大云疏也。


    ○青龙即云举终括始。其义亦同。


    ○乃令下。正斥失。文不稳畅者。本宜初包后义。如色例于声等。何忽举彼摄初。致使文非稳畅。不稳畅则盖由于科。非经文本意也。


    △三详定经旨。


    【疏】况详经文。无别答降伏之处。则知降伏在住修中。皆令离相。是答降伏问也。


    【记】况详下。三详定经旨。


    ○降伏在住修中者。住中降伏。即实无度者。修中降伏。即无住布施。无度无住。便是离相。离相既通住修。故知降伏是总。


    △四牒难释通。


    【疏】不别答者。此经宗于离相。离相正是降心。本意欲明降心。须约住修而显。住修降心。本不相离。故无著十八住。皆有住修降心。


    【记】不别下。四牒难释通。


    ○初句牒难。难云。空生既问有次第。住修降伏宛分。何故经中不与别答。而寄住修中明耶。


    ○此经下。正通。离相是降心者。如前所引无度无住等。须约住修显者。若有发心修行。斯可说得降心。若无住修。说何降制。斯则只于住修以降分别妄念。故云本不相离。


    ○无著下。引证可知。


    △二约别显总以答问二。初答安住降心问。二答修行降心问。初答安住降心问四。初广大心。二第一心。三常心。四不倒心。初广大心(疏)二。初释标。二释列。


    初释标。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疏】二约别显总以答问。二。一答安住降心问。四。初广大心。文二。初句标。三界普度故。


    【记】疏答问中科安住等者。此即安住四心。弥勒偈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类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依此科判。故列四心也。


    【记】疏初句下。二。初释标。


    ○三界普度者。释广大义。一切众生。不越三界。三界普度。方名广大。若一众生不与度者。非广大也。故经标云所有一切众生。即统该也。


    ○梵语仆呼缮那。此云众生。智度论云。五蕴和合中生。故云众生。瑜伽论云。思业为因。卵胎湿化为缘。五蕴初起。名之为生。


    ○类即流类。即胎卵等四也。


    △二释列三。初受生差别。二依止差别。三境界差别。初受生差别二。初释文。二通难。


    初释文。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疏】若卵下。二列。三。一受生差别。天狱化生。鬼通胎化。人畜各四。诸余微细水陆地空。不可具分品类。


    【记】若卵下。二释列。三。初中二。初释文。


    ○禀命之始。名曰受生。即初起之时也。卵等四异。故云差别。谓卵?中生。胎藏中生。依湿而生。化忽然生。故不同也。


    ○然三界众生。不出五道。以四摄五。亦得具足。故疏次云天狱等化生。斯则从狭之宽明也。


    ○天狱化生者。天上地狱。唯是化生。最狭也。


    ○鬼通胎化者。鬼宽也。谓地行罗刹。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有鬼母白目连曰。我昼夜分。各生五百子。随生自食。虽尽不饱。故知有胎生鬼也。余皆化生也。


    ○人畜各四者。人四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常人。湿即柰女。从庵罗树湿气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故俱舍云。二禅福将尽。下生赡部洲。畜具四者。正法念经云。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乃至湿生也。然禽兽虽殊。皆畜生道摄。余兽皆胎。余鸟皆卵也。


    ○诸余微细等者。如华严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乃至云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以今经中无别说处。不可构虚而言。故疏结云不可具分品类也。


    △二通难。


    【疏】卵劣在初者。二释。一约境。具缘多者为首。二约心。从本至末为次。


    【记】卵劣下。二通难。


    ○应难云。卵生最劣。云何在初。化生最胜。云何居末。


    ○二释下。通。


    ○约境等者。谓卵生必具胎湿化。以未生处胎。胎中必湿。无而忽有为化。胎生必兼湿化。湿必兼化。化不必兼余。但从于无而忽有故。此则前前必具后后。后后不具前前。故为此次也。


    ○约心从本等者。谓众生本因起业。业识即根本无明。与本性和合。能所未分。混沌如卵。卵即卵?。故药师经云。破无明?。竭烦恼河。无明发业。蕴在藏识为胎。受生为湿。生时从无而忽有为化。由是义故。故为此次也。


    △二依止差别。


    若有色。若无色。


    【疏】二依止差别。有色四禅。无色四空。


    【记】依止差别者。依止即是众生身。身见依止。依止义异。故云差别。故疏次云有色无色等。有色即以色为身。无色即以四蕴为身。又色界有四禅(云云)。无色有四空(云云)。如是品类不同。故云依止差别。


    ○问。如有经云。佛涅槃时。无色界天。泪下如雨既有泪下。云何无色。答所言无色者。无业果色。不无定果色。故不违也。


    △三境界差别。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疏】三境界差别。功德施云。有想则空识二处。无想则无所有处。非等则有顶。


    【记】境界差别者。虽言境界。意明空等四处。空识二处者。无色界第一第二天也。无所有处者。第三天也。非有想非无想者。第四天也。无粗想有细想故。是三有之顶。故云有顶。


    ○问。下二界皆有色。何故唯言四禅以为色界。又色界亦有一天名为无想。云何唯指无所有处为无想耶。答。三界统论。不出五事。谓欲。色。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然非有无想。即局于有顶一天。色界一天虽名无想。已从多分通名色界。故但指无所有处为无想。其余三事。从空识二处已下乃至欲界相望。有无宽狭不同。谓欲界具三。色界无欲。无色界唯想。无色无欲。故立有想之名。色界虽有想。恐滥上名。故立有色之目。欲界虽兼色想。上已占于二名。拣异彼故。但名欲界。下下必具于上上。上上不兼于下下。故立名之本。其在兹焉。如有三人。一人解经律论。一人解经律。一人唯解律。拣别立号。云云可知。


    ○又欲界。三欲五妙欲境胜故。色界。细妙色胜故。无色。想心胜故。由是欲唯欲界。色通二界。想遍三界。无想通上三界。非有想非无想局上一界。斯则不同功德施所释也。


    △二第一心(疏)二。初释文。二通难。


    初释文。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记】二中。经我者。即发菩提心菩萨所称。今佛说彼也。


    ○涅槃者。秦译灭度。今经上梵下唐。故云而灭度之。若具足梵音。应云摩诃波利昵嚩喃。此云大圆寂。今经论中。多言涅槃也。


    ○然准唯识论说。有四种涅槃。一自性清净涅槃。凡圣同有。二有余依。即由烦恼障。有苦依身故。三无余依。身出生死。苦无依故。然小乘以灰身灭智为无余。无余有三。一烦恼余。二业余。三果报余。大乘则以究竟宝所为无余。故智论说。四住地烦恼尽。名有余依。五住地烦恼尽。名无余依。四无住处。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槃故。


    【疏】二第一心。即无住处涅槃。不共二乘。故云第一。


    【记】疏即无下。即大乘之无余。四种之中无住处涅槃也。谓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槃。即真无住处。名为无余。若小乘无余。如有情灭减不别。今不同彼。故云不共二乘。不共者。即非彼四之第三。则言同而意异也。如法华经</a>云。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尔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此则二障都尽。二死永离也。


    ○第一者。结归偈旨仍释科名。意谓若非无住处之无余。焉得弥勒指为第一心耶。


    △二通难二。初通五性难。二通八难难。初通五性难二。初难。二通。


    初难。


    【疏】无著云。何故愿此。不可得义。


    【记】无著下。初二句难。意云。一切众生。五性差别。云何皆入无余涅槃。三分半众生不得成佛。故云不可得义。


    △二通。


    【疏】生所摄故。


    【记】生所摄者。答也。此是无著立量。成立皆可度也。应立量云。三分半众生是有法。定皆成佛故为宗。因云生所摄故。同喻一分半众生。意云涅槃经说。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圆觉经</a>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此则是可得义。安云不得。


    △二通八难难二。初难。二通。


    初难。


    【疏】又云。卵湿无想有顶。则不能云何普入。


    【记】又云。卵湿等者。举难处难也。卵湿则畜生难。无想有顶即长寿天难。虽举二处。意兼八难。八难。谓三涂。北洲。长寿天。佛前佛后。世智辩聪。无根等。难意云。难处即不可度。云何皆人。


    △二通。


    【疏】有三因缘。一。难处生者待时故。二。非难处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已成熟者解脱之故。


    【记】有三因缘等者。答也。难处待时者。此亦令成其种也。意云。难处众生。不可常定。至非难处而度脱之。若得成种。迟速之间。必须成熟。发广大心。故合无遗。非难处者。虽即未度。且令成熟。已熟可知。此稍同前护付之义也。


    △三常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疏】三常心。一性空故。二同体故。论云。自身灭度。无异众生。三本寂故。四无念故。五法界故。


    【记】三中疏。一性空者。众生缘生。缘生无性。故即空也。


    ○同体者。同一真如性故。故起信论云。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反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论云下。引证。此语犹反。应云。众生灭度。无异自身。宁于自身。起于他想。


    ○本寂者。相本自尽。不待灭故。净名云。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


    ○问。此与性空何别。答。前但即空。此则本来成佛。成佛即入涅槃。故云本寂。前浅后深可知。


    ○无念者。有念即有众生。如无翳则空华不现。


    ○法界者。一真法界。平等无差。云何于中。见自他相。故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此上五义。大云之文。然于中。一三约所。二约能所。四唯约能。五该本末也。


    ○大抵意云。若见众生有可度者。即生疲劳。不能常度。反此即常也。又度与不度。其心不二。名之为常也。故金刚三昧经</a>云。若化众生。不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


    △四不倒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记】四中。经何以故者。徴意云。设所见有众生可度。此何遇耶。


    ○次通云。若菩萨有我等相。即非菩萨。此是反明。意云。是真菩萨。必无我为能度。岂更见有众生得灭度耶。


    【疏】四不倒心。论云。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


    【记】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依止即身见异名。亦名相续。梵云萨迦耶。此云身见。等于我人寿者也。此名身见者。以依于身。起此见故。故云依止身见众生等相。又身见为本。诸余见等依此而生故。今皆远离。故云等相也。


    【疏】无著云。已断我见。得自行平等相故。信解自他平等。


    【记】已断等者。内无我。即无自相。无自相即平等。平等即空义也。


    ○信解等者。以己方人也。由内无自相。故得外无他相。中有故字。是所以也。既无自他之相。即自他平等。志公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


    【疏】显示降伏心中摄散时。众生想亦不转。如彼尔??。


    【记】显示。降伏等者。准无著论。广大第一当住。常心当修。不倒当降。安住一段之中。便具三义。今此段文。正当降义。故云显示降伏等也。


    ○不转者。转即生起义。意云。我见等不生起也。我不生起。正是降心义也。


    ○尔炎者。梵语。此云智母。即根本智。能生后得。故名智母。以根本智。虽内证真理。而无能证之心。今后得智。虽外度生。而无能度之念。故云如尔炎也。


    ○如是用意。名不颠倒心。反之即颠倒耳。


    △二答修行降心问五。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四显益。五结劝。初总标(疏)二。初释文。二通意。


    初释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疏】二答修行降心问。五。初总标于法者。统标诸法。应无下。正明修行。


    【记】二答修行五。一总标。


    ○疏于法统标者。谓色声等六。通名法故。故魏经云。不住于事。


    △二通意二。初问。二答。


    初问。


    【疏】问菩萨万行。何唯说一。


    【记】菩萨万行者。谓自利利他。事行理行如是等行。无量无边。今言</a>万者。且举大数。


    △二答二。初正释。二证释。


    初正释。


    【疏】答。万行不出六度。六度总名布施。


    【记】总名布施者。谓第一。即资生施。第二第三。即无畏施。四五六度。皆名法施。


    △二证释二。初引偈证摄。二释摄所以。


    初引偈证摄。


    【疏】故偈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记】偈云下。引偈释。于中。初二句标。第三句配。第四句结也。


    ○一二三者。谓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也。是则三施为能摄。六度为所摄。


    △二释摄所以。


    【疏】无著云。若无精进。疲倦故。不能说法。若无禅定。即贪信敬利养。染心说法。若无智慧。便颠倒说法。


    【记】无著下。摄所以也。前二义显。法施义隐。故疏明矣。


    ○然要略明。资生者。资即外财也。无畏者。由持戒忍辱故。无心害物。设有冤家。亦不仇报也。


    ○若无精进等者。起信云。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等。


    ○若无禅定等者。下文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动即无染义也。拟心即差。尚名为染。况贪信敬名利等。岂得非愆。


    ○若无智慧等者。说火湿水热地动风坚。名为颠倒。若说事如事。说理如理。则非颠倒。


    ○由是。开一施为三施。开三施为六度。开六度为万行。万行不出六度。六度不出三施。三施不出一种檀那。是故此中。唯言布施。


    △二别释(疏)三。初标。二列。三释。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疏】二别释。


    【记】二别释。


    △初标。


    【疏】本论但指三事。


    【记】疏指三事者。六境虽差。统唯三事。


    △二列。


    【疏】谓自身。报恩。果报。


    【记】谓自下。列。


    △三释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偈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


    【记】偈云下。释。初二句。标。


    ○斯不著者。斯。此也。不令着此三事也。


    △二释。


    【疏】护存己不施。防求于异事。


    【记】次二句。释。


    ○存己不施者。释上自身也。为着自身。不行施故。


    ○求异事者。释上报恩果报也。此非菩萨所行正行。故云异事。


    ○报恩。酬过去之恩。果报。望未来之报。自身不施。义当现在。护亦防也。意令于此三世事中防护。悉皆不着。即是不住色等亦施也。


    △三总结(疏)二。初正解经文。二指斥谬判。初正解经文二。初指前论文。二显今经意。


    初指前论文。


    【疏】三总结。前但指三事。


    【记】三中。疏前但下。意云前之三事。收过未尽。不妨有不着自身。不着果报。不为报恩。而行施者。亦非无住。


    △二显今经意二。初正解。二引证。


    初正解。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疏】今则心境空有。微细尽袪。


    【记】今则下。显今经意。


    ○心即能缘。境即所缘。有即双该心境。及心境所余。收不尽者。皆有字摄。空者。即离心境等相也。


    ○问。住境理有所乖。离心此复何失。答。空有二法。相待立名。有之与空。二俱是相。随堕一相。非是常心。是故此令一切皆遣。


    ○微细尽袪者。不论心境空有。起心动念。则乖法体是故一切尽令袪遣。直须施时。其心平等。不起分别。方成无住也。


    ○问。若然者。生心动念。则非无住。且众生心行。任运非常。若待相应。毕竟无分。若一向不施。又不成佛因。若行布施。即堕住相。进退不可。其事云何。答。欲求菩提。必须行施。初行施时。难顿相应。要须用心。方便随顺。任运起念。作意远之。用心多时。自然任运得与理合。从微至着。渐次相应尔。如起信说真如。离言说名字。心缘不及。遂致问云。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故答云。若知一切法。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云云)。


    △二引证。


    【疏】故偈云。远离取相心。论云。不见施物受者施者。无著云。不住相想。


    【记】偈云下。引证上义故知心境空有等。莫非相也。


    ○论云下。约离二执三轮。释上离相。施物是法。施者受者是人。今皆不见。则离二执。名为二空。二空皆离。即三轮体空。轮者。喻也。如车轮。内虚方能运转。故老子云。当其无。有车之用。三事体空。能招佛果。三体体实。即堕世间。斯则以无相轮。摧三有相。超世出世间也。


    ○无著下。但证成上义。相即境也。想即心也。


    △二指斥谬判。


    【疏】有人将此结文为答降伏问。非也。前标次释次结。皆云无住。都是修行中降伏之义。何忽偏判配结之文。为答别问。


    【记】有人下。指斥谬判。如文。


    △四显益(疏)二。初科释文意。二别辩喻旨【记】四显益经。此亦别断一疑。应云无住则无福德疑也。大云二十七疑。从此便为第一。云无住有福疑。今则不取为大段疑数。何者缘是答问之中曲分疑也。故论云。得降伏心故。是以次说布施利益不住相者施成就故。次后方始文势云。自此已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也。疏二。一科释文意。


    △初科释文意二。初释徴。二释释。


    初释徴。


    何以故。


    【疏】四显益。初句微者。论云。若离施等相想。云何成就施福。


    【记】若离等者。释微意也。以魏云不住相想。遂疑云若存施想。即有施因。以有施因。方有施果。既无施想。则无施因。因尚不成。果何得立。如放债须起。若忘谁还。此疑同无记心中行施也。


    △二释释三。初法说。二喻说。三法合。


    初法说。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疏】若菩萨下。释。于中三。初法说。为疑无福。不可思以断之。


    【记】法中亦尔。不可思量者。以是无相施福。故不可思量。


    △二喻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疏】东方下。喻说。可知。


    【记】喻中。东方是众方之首。是故先明。南西北方。如次例说。


    ○法喻皆同不可思量。意云。非谓无空。此空相对。义在合中。


    △三法合。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疏】菩萨无住相下。法合。


    △二别辨喻旨。


    【疏】虚空者。无著云。犹如虚空。有三因缘。一遍一切处。谓住不住相中福生故。二宽广高大殊胜故。三无尽究竟不穷故。


    【记】虚空下。二别辨喻旨。


    ○遍一切处者。谓色非色中。皆有空故。


    ○谓住下。法合也。住不住中。皆有福故。谓近感十王住中福。远招菩提不住福。又近得色身住中福。远得法身不住福。空虽无相。非谓无空。福虽不住。非谓无福。


    ○二者。宽广即横遍十方。高即竖穷三际。大即通该横竖。如上之义。法喻皆大。殊胜者。喻则三灾不坏。法则四相不迁。


    ○三者。无尽究竟不穷。盖一义耳。然世界有尽。虚空无穷。有漏有穷。无漏无尽。三种常义。厥在兹焉。


    ○大抵意云。无住之福。遍满一切。无住之福。高大殊胜。无住之福。究竟不穷。犹如虚空。思量不及。以称法界。故得如斯。义利昭然。复何所惑。


    △五结劝。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疏】五结劝。


    【记】五中。经但应如所教住者。问。前令不住。此又令住。住与不住。何是何非。答。前令不住用心。此令住于不住。不住而住。即住真空</a>。如鸟不住空。却能住空。若住于空。即不住空也。故魏经云。但应如是行于布施。


    【记】准此答三问已。便合经终。入流通分。缘空生于如来答处。生起疑情。所以为断。断已又起。展转滋多。执尽疑除。终二十七段。由是更有次下经文也。


    金刚经</a>疏记科会卷第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