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鎞卷上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古杭云栖弟子 广伸 述
△将释此经总分为三。初题目。二译人。三本文。
初题目。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者。金中之刚。最坚至利。五金莫及。天帝所有之宝。力士所持之杵也。般若者。众生之心。而有实相观照之殊。实相者。心本无相。以远离虚妄。真实有体。不可破坏。无相之相。强名实相。所谓本来面目是也。观照者。心本非照。以远离分别。真明皎然</a>。妍丑自现。无照之照。强名观照。所谓照本来面目是也。喻如珠体珠光。从体发光。光还照体。体用交辉。不一不异。波罗蜜者。云彼岸到。谓到真空</a>实际之彼岸也。金刚般若者。般若如金刚也。盖言观照之用。全依实相体起。体既坚利。用亦坚利。坚故不为一切所坏。利故能坏一切。犹如金刚。莫可婴锋。是故触有有坏。触空空败。触着中道。粉齑烂碎。无明结业。拟之则当下冰消。生死涅槃。触处则随锋瓦解。是名金刚般若。
而曰金刚般若波罗蜜者。即此般若。坏迷悟圣凡之此岸。到非迷非悟廓然无圣之彼岸。坏空有中道之此岸。到非空非有中亦不安之彼岸。坏生死涅槃之此岸。到生死涅槃如梦.众生本来成佛.诸法如义之彼岸。如经谓般若波罗蜜。远有所离。远有所到是也。然即此即彼。非离此有彼。即离即到。非离后有到也。其说到者。从毕竟空中。建立一切言说。正说之时。非有说。非无说。非可说。非不可说。无有定法可说。如尊者不见一法。名为转教。如来不说一法。名为转轮是也。其用到者。于绝思议内。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提得便行。不存轨则。如德山用捧。临济行拳。道吾舞笏。石巩张弓是也。说不到。不可以为教。用不到。不可以为宗。说用虽殊。总之一柄金刚王宝剑。如永嘉云。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故名金刚般若波罗蜜。
良以即今方寸心中。金刚正眼。人人本具。各各不无。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非能离。非所离。性本离故。性既本离。离亦不立。离既不立。一切浑融。一切既融。则无一法可遣可立。亦无一法可住可得矣。孰此孰彼。孰离孰到。孰可坏孰不可坏。繁兴大用。举必全真。百草头边。光明烁烁。奈何本起无明。为己主宰。凡所施为。动成巢臼。甘心苦趣。与溺志偏乘者。置之无论。即备修万行。广度群迷。期以疾证菩提。而有生可度。有行可修。有法可得。其于无住无得之本真。盖不啻千里万里矣。是以此经彻底掀翻。和盘托转。一味鞭挞妄情。直下如迅雷杲日。古镜太阿。无梦不惊。无幽不烛。无微不照。无物不摧。直使法法皆无所得。头头始是家珍。而本来清净之体显矣。
至此。则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彼此离到者。可得而名言之哉。展鹫峰无作之机。启少室不传之妙。不归此经。将谁归乎。黄梅般若。良有以也。
经者。常义.法义。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众魔无能坏此真说。是之谓常。佛从此生。法从此出。万德楷模。众生轨则。是之谓法。愿以此常法之古教为明镜。照见自心。即以此自心为智灯。烛经幽旨。庶几乎昔日之在黄梅鹫岭者。俨然今日于目前矣。有志于般若者。宜尽心焉。
△二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a>译
姚秦。代名。即后主姚兴。必曰姚者。拣非周之嬴秦。南北朝之符秦也。三藏法师者。以通三藏之德。模范众生也。鸠摩罗什者。具云鸠摩罗耆婆什。上五字。此云童寿。什者。深善此方文字之什。华梵合举。称罗什也。译者。易梵成华也。周礼</a>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北方曰译。今经自西来而云译者。以北方之官。兼善西语。摩腾始至。遂称为译。今仍之也。按师七岁。随母入寺。见铁钵试取加顶。俄念此钵甚重。我何能举。即不胜重。遂悟万法唯心。博学强记。人莫能及。以童年高德。故云童寿。
后兴主请师入关。奉为国师。师阅旧经。义多纰僻。不与梵本相应。乃集沙门八百余人。新译经论三百九十余卷。并畅神源。发挥幽旨。师未终少日。集众谓曰。愿所宣译。传之后世。咸共流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以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卒于长安。阇维。薪尽形灭。舌根俨然。今经译于此师。当与如来真语实语。等无有异。可弗信欤。
△三本文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初序分二。初证信。二发起。
初证信。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证信者。言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彼一时释迦在舍卫国之祗园。与诸大众同居而共听者也。信闻时主。历然可徴。处及闻人。皎然足证。俾遐方异世。谛信无疑。故名证信。然亦名通序。以诸经通有故。
若离释之。则如是者。指法之辞。虽前此无法。而逆指下文所说正宗之法也。我闻者。我自亲闻。非转闻于人。我自亲闻。非读古而闻。一时者。师资会合。说听</a>之一时也。不名某年日月者。以十方时分不一。两土正朔不同故。又或听者时长。说者时短。抑或听者时短。说者时长。故但言一时也。佛者。觉义。觉自本性。觉人本性。觉自与人。皆尽其性故。
舍卫。此云闻物。以国丰四德。誉动五天。曰闻物也。祗树给孤独园者。梵语祗陀。此云战胜。以交战胜时而生。喜以为名也。今单言祗者。取文省故。给孤表德。即须达多。盖祗陀施树。给孤买园。兼二为名。故云祗树给孤独园也。
梵语比丘。此云乞士。乞食资身。乞法资心故。亦云怖魔。离欲学道。与魔相反故。亦云破恶。破烦恼恶。断除结使故。而云大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故。内外教典。无不博通。非寡解故。超出九十六种外道之上。非劣器故。总名大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一优楼频螺。于火龙窟有五百弟子。二迦耶。于象头山有三百弟子。三那提。于希连河有二百弟子。后皆皈佛。故有千众。目连舍利。共有二百五十。亦来皈佛。成千二百五十也。
问。佛度比丘甚多无量。何独举此。以此千二百五十者。最先皈佛。又常不离佛。直至佛灭。其他散在四方。虽千里面谈。而据迹成文。法自应尔。如仲尼之徒。盖三千焉。而独举七十子者。亦以久在泗濵。相依陈蔡。亦常随故。
△二发起。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发起者。圣言殊非率尔。教起必藉由兴。如法华放光。启一乘之教。维摩示疾。开不二之谈。故名发起。亦名别序。以诸经发起。有无各别。有仍别也。今以乞食为发起者。盖显色身伪迹。假饮食以生育。法身真理。由智慧以照成。群生迷真保伪。诸佛假伪引真。故示乞食以资色身。发起智慧以生法身也。色身无食则死。法身无智不生。故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
食时者。辰时也。以当日初分。乞食易施。归园正当午前。如常斋法。着衣者。着九条至二十五条。福田衣也。以制像水田。见生福故。持钵者。绀琉璃钵。乃四天王所奉维卫佛之遗钵也。必持著者。以在家好尚华绮。太著于乐。出家外道裸形。太著于苦。今处中行。离二边也。且有威可畏。有仪可像。范我形躯。肃他敬信。岂徒为持着已哉。乞食。是头陀行。头陀。此云抖擞。以烦恼根心。未易卒遣。兹欲抖擞。必在躬行。行虽无量。摄以十二。曰蓝若。曰树下。抖擞居处之烦恼也。曰绳床。曰瓦钵。抖擞器用之烦恼也。曰三衣。曰乞食。抖擞衣食之烦恼也。而乞食一行。不惟远除贪慢。亦且生长福田。资敛身心。离四邪命。故如来示现。轨范后昆。使知佛尚且然。况其他乎。故尝自谓。头陀行存。我法则存。头陀行灭。我法则灭。诚重于此也。次第乞者。净秽不分。贫富俱入。以内证平等之理。外忘差别之相故也。收衣钵者。收大衣。着七条。息缘虑也。洗足者。净身业。敷座而坐。正入定矣。敷座者。如来每说般若。皆自敷坐具。为般若出生诸佛。即是佛母。表敬法故。而云坐者。双趺也。必双趺者。智论云。见画跏趺坐。魔王尚惊恐。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是以结跏趺坐。不唯形相端严。令人敬信。诸圣所称。外道所罕。而复能经时久。不速疲劳。摄敛身心。轻安易发。四威仪中。以坐为胜。良有以也。况乎镜对面住。面则自彰。念对理住。理岂不自彰乎。故诸经每欲说法。多先入定。今经演说。如如不动。亦可着衣持钵。次第行乞。通名为戒。敷座而坐。乃名为定。意显戒能生定。定能发慧。则又以戒定为智慧之发起也。
问。璎珞女经云。佛身如全段金刚。无生熟二脏。何用食为。阿含经云。佛行离地四指。莲华承足。皮肤不染。何用洗为。又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则又何以息缘趺坐为哉。不知诸佛实受用身。清净微妙。本无有此。但以大慈悲故。于后得权智之中。示现与诸众生同事。以便摄化耳。是以入城出城。腾腾任运。持钵洗钵。任运腾腾。及时中节。曾何一毫思惟计较于其间哉。即此家常茶饭。俨然劫外风光。金牛云。吃饭来。赵州云。洗钵去。有味乎其言之也。又世尊坐处。如洪钟高挂。待扣而鸣。古镜空悬。任形而现。隐然示空生以启请说法之时也。
△二正宗分四。初当机申请。二如来赞许。三当机伫闻。四如来正说。初当机申请二。初修敬赞佛。二正陈所问。
初修敬赞佛。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善现仰观调御。宛然待叩之心。俯察群机。正是当闻之际。故修敬赞德。为发问之端也。时。指趺坐之时。长老。谓德腊俱尊。又单德冠众。独腊先人。亦名长老。须菩提。云空生。缘生时库藏皆空。乃以为名。按西域记。云是东方青龙陀佛。影现释迦之会。示迹声闻。发扬空理。十方诸佛。法皆尔也。从座起者。师资之分。上下秩然。有所咨询。不应坐故。如曾子</a>避席而起。曰从座起也。
袒肩膝地。是彼方仪。然必取于右者。顺从意故。合掌者。形约不散。心凝不放故。上皆身业。恭敬是意业。而白佛言下是口业。此皆修敬。
下乃赞德。希有者。难得意。略有四种。一时希有。旷劫难逢。如优昙华故。二处希有。大千世界。中唯一佛故。三德希有。福慧超绝。殊胜无比故。四事希有。用大慈悲。极巧度生故。四虽毕具。而当机正意在事。故下护念付嘱。正是希有之事也。
如来者。从真如起。来成正觉。故名如来。菩萨。云觉有情。谓上求佛觉。下化有情。又虽求佛觉。尚余生情。皆觉有情也。善护念者。对三贤已上。信根成熟。永无退转菩萨。与实智力。令证真如。与权智力。令化众生。曲尽其心。无不至也。如弥勒云。巧护义应知。加彼身同行。谓加彼证真之力。同于自利行。加彼教化之力。同于利他行。加与行同而不悖。故云巧也。善付嘱者。以十信菩萨。乱修六度。心若轻毛。升沉未保。佛恐退失。故付托于大。嘱大化小。令不退转。妙适其宜。无不当也。如弥勒云。不退得未得。是名善付嘱。谓于已得功德不退。不舍大乘故。未得功德不退。胜进上求故。夫已得而守之不退固难。未得而上求不退为尤难。今皆不退。故名为善。
问。何不以护念属初机。合经无住修行。以付嘱属久机。合经降伏度生耶。答。准华严八地。始蒙佛护。则三贤已上。尚未全蒙。况初机乎。虽春育海涵。至慈无择。而蒙润</a>承休。必须时节因缘。如经云。金翅鸟王。先观大海诸龙命将尽者。乃以两翅擘海。取而食之。信知此法。决非根未熟者。所能承当。则蒙其护者。即可以当其嘱。非初机也。况无住降伏。分而不分。尤不可以判然乎。登地大圣。补处慈尊。言犹在耳。幸虚心平气。展卷一观之。
又已上乃出世已来。通皆如是。若夫只就此经。亦可。如来惟恐众生。于我法有所取着。于因果有不离相。念念堤防。无所不至。是名善护。以善护故。即善为教诫。而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乃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频频不倦。再四叮咛。不至于洗刷殆尽。不已也。岂非善付嘱耶。护属于心。嘱属于口。有是心。必有是口矣。然问必先赞者。弟之于师。臣之于君。分位悬隔。式应尔故。言易进故。又独举此二法为赞者。以此二法一期度生。最切要故。今经之中。尤最要故。
△二正陈所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正问发心者。修行之法也。凡夫能发佛心。名发心。住修降伏名修行。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名修行之法也。意谓既发佛心。须修佛行。欲修佛行。贵得其方。故问应云何等也。
若详释之。则梵语阿耨。此云无上。梵语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正遍正觉。正者。正智觉理。非如凡夫之邪。遍者。遍智觉事。非如二乘之偏。既正且遍。理事圆照。方名正觉。总之是无上正遍之正觉。即佛智果</a>也。
发心者。十信凡夫。发求佛果之心。即以佛心为心。名为发心。住者。安住真境。降伏者。克制妄心。应云何等者。谓未发心前。住着尘境。既发之后。于何境界。方应安住。未发心前。随逐妄心。既发之后。妄心若起。云何制伏。盖问冥真之道。制妄之方。正修行之要也。然必先言发心者。华严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魔所摄持。夫忘失尚致落魔。况不发而修乎。
是以空修大行。不发大心。譬如终日奔驰。元无定趣。空发大心。不修大行。譬如终日思归。曾不向往。发之与修。如鸟二翼。如车两轮。必不可缺。故必举发心问修也。问。顿教先悟次发。后修万行。今但举发问修。而略最初者。一以问修但当齐发为言故。二以举发则悟必曾先故。又空生至后方悟是权非实故。新本云何应住。今依古本仍以应字冠上。则二云何中</a>皆有应义。且与下文云何应住不同。观者毋忽。
△二如来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此如来因问而赞印诫许也。重言善哉。是赞。如汝所说。是印。汝今谛听。是诫。当为汝说等。是许。
然印其所说必先赞者。以佛种不断。全在护嘱。今举赞佛。是美得其要。雅契佛心。故善之也。许为彼说。必先诫者。智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故诫俾谛听。毋以生灭心。聆此实相法也。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者。逆指下文所答无住降伏之详。总为如是二字。与之标约也。如云。我应为汝如是住。如是降伏一一详明也。但直模题浑然顺去。不可大讲如是以犯下文。
△三当机伫闻。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礼应。阿。俗应。皆顺从之辞。故老子</a>云。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论其心也。闻有三种。曰闻言。闻义。闻意。闻意则闻道矣。闻言者。耳根发识。但闻于言。了不解义。闻义者。意识于言。采取其义。不但闻言。闻意者。神凝心一。寻义取意。得意舍义而忘于言。良以意中现义。方发于言。言中有义。义中有意。本一贯耳。特以听者资质浮沉。或好乐不切。虽闻其言。糊涂于义。求其精分真似。见析秋毫而闻义者亦已寡矣。况能即言闻义。即义以闻其意乎。无异于了义之为言诠也。今曰愿乐欲闻。正华严十地品中。如饥思食。如渴思饮。如病思药。如蜂思蜜。惟恐不得。惟恐不速。惟恐不多。惟恐其或尽也。故不特闻言闻义。而卒至于涕泪悲泣。豁然洞然。深入玄微。情消执谢者。良有以也。
今之学者。且无论其天资不一。反是好乐之不切矣。独且奈之何哉。不知闻法是成佛最初一着工夫。打头错过。已后皆虚设矣。痛宜勉旃。
△四如来正说二。初正答所问。二蹑迹断疑。初正答所问二。初举总标别以牒问。二约别显总以答问。
初举总标别以牒问。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住修不同名别。住修皆有降伏名总。如魏译之意云。心于布施名修。心于度生名住。而施无施相。度无度相。总名降伏。又住修以降伏为竟。若以施为施。反益悭贪。以度为度。徒增人我。必施降施相。度降度相。始名究竟。又住修降伏。意实相融。如度降度相。亦名无住。施离施相。亦名降伏。是以此经宗于离相。正是降心。本意欲明降心。须假住修而显。住修降伏。元不相离。有此多义。故独标降伏之总以该住修之别也。又对下所有一切众生等解释之文名标。对上应如是住如是降伏之标约名牒。菩萨易善人者。空生指发心之前名善人。如来据已发之后名菩萨。然则名为菩萨已具发心。故文中但牒降心。不牒发心。又原离相实德。故彰菩萨大名。名为菩萨。宛然离相。故下云若有四相。即非菩萨。其心有二。近约此章。乃含四种。谓狭隘心。卑劣心。著相心。颠倒心。即下度生广大第一常等之所降者。远约次章。即下文布施住相之心。修行之所离者。
△二约别显总以答问二。初答安住降心。二答修行降心。
初答安住降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文分二节。初正明。二反释。如来意谓。汝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将无谓降住判然乎。不知发心菩萨。住于度生。则降伏度念。住于布施。则降伏施心。如是住。即如是降。不相离也。试以度生言之。则应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无不度脱。安住于广大心。度皆入于无余涅槃。安住于第一心。而实无生可度。安住于真常心。远离四相。安住于不颠倒心。
住于广大。如是降伏狭隘之心。住于第一。如是降伏卑劣之心。住于真常。如是降伏无常之心。住于不倒。如是降伏颠倒之心。故名如是降伏其心。又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名为度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名为降伏。若实有度。即非降伏。是知安住度生。可言降伏。若无于住。何处明降。故答安住降心。正明如是住。即如是降。如是降。方能如是无住而住也。岂离安住而有降心也哉。
如弥勒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无著</a>亦云。此名第一发心住。良有以也。以上总括大意。俾血脉贯通。取其易解耳。若欲详明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者。总举其多也。
卵等九类者。别列其名也。列卵等者。名受生差别。谓一念思业为因。卵胎湿化为缘。因缘和合。受生于卵。受生于胎。受生湿化。差别无量。天眼之莫窥也。列有色等者。明身见差别。谓有色四禅具色心以为身。无色四天。单识心以为身。有想无想。非有无想。更明无色四天。单具识心。又各各其不同也。无余涅槃者。无妄可断。无真可证。不著于有。不滞乎空。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真实性中本来寂灭。不复更灭。实智证真。证而无证。权智度生。度而无度。如实知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也。我相人相等者。能度是我相。所度是人相。多度是众生相。恒常度是寿者相。统一我相。约义而为四也。亦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是名生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名涅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则生死涅槃两不可得。正金刚般若波罗蜜也。
问。五性差别。八难纷纭。云何乃言我皆令入。答。圆觉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则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亦何差别之有。若夫八难。则可度者度之。不可度者为作得度因缘。则亦终归于度脱耳。何不可皆入之有。故为菩萨者。但当发此满足之心。行此满足之行。不必其一时即有此满足之事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一夫不被。若己溺之。试观其一时即能全空而无不被否。可例知矣。
△二答修行降心三。初正答。二显益。三总结。
初正答。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文分三节。初标。次释。末复劝显。如来意谓。发心菩萨。应住度生。降伏度相。又复菩萨。应住修行。降伏修心。是故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行于布施。是名修行。应无所住。是名降伏。无所住者。不住色等。不住等者。不着自身不行于施。不为报恩而行于施。不贪果报故行于施。是名不住六尘。正行于施。如弥勒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护存己不施。防求于异事。又色等是境。住著名心。心境是相。不住名空。空对于有。空亦是相。故复劝云。应如是施。即复显云。不住于相。意使正施之时。施受之人。彼此皆空。中间施物。当体全空。此空不住。空亦复空。是名布施。不住于相。故弥勒云。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
亦可应无所住。是不著有。而行布施。是不着空。不著于有。则不住生死。不著于空。则不住涅槃。生死涅槃两不可得。正金刚般若波罗蜜也。问。诚如所言。瞥尔情生。则非无住。且众生心行。任运无常。若待相应。毕竟无分。一向不施。又非佛因。若行布施。即堕住相。进退不可。其事云何。答。欲求佛果。必以施先。但初施时。难顿相应。要须用心方便随顺。任运起念。作意远之。用心既久。自然任运得与理合。从微至着。渐渐相应。问。万行甚多。何独言施。施名修行。何得言住。答。万行虽多。不出六度。六度虽多。不出檀度。檀名修行。亦名为住。如无著亦云。相应行住。弥勒亦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二显益。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意住相人之所知。无住人之所昧。故特为徴明以显难量。复举虚空。以喻难量。使其由喻以识难量之妙。由无住以得此难量之福也。若详释之。则徴意盖谓。若存施想。斯有施因。以有施因。方有福果。今施既无住。即无施想。既无施想。即是无记。无记无因。果从何立。故佛与断云。若施不住相。则了无分别。其心平等。顺于本性。不唯有福。福且难量。譬如虚空。色非色中。皆有空故。名周遍不可思量。无住之施。近感十王色身中福。远感法身无住之福。亦如虚空周遍不可思量。譬如虚空。横该竖彻。三灾不坏。名胜大不可思量。无住之福。深无止极。广莫边涯。四相不迁。亦如虚空胜大不可思量。譬如虚空。世界有尽。空无有尽。名究竟不可思量。无住之福。无漏无为。永无终穷。亦如虚空究竟不可思量。故经云。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又何必以无福为疑耶。是知住相之福是偏非遍。是小非大。是劣非胜。是不究竟而非究竟。修施者宜何如哉。当知所从矣。
△三总结。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魏译云。菩萨但应如是行于布施。以此参会。始知前教不住。今云住者。谓令住于所教之不住耳。不住而住。住于真空。如鸟不住空。即能住空。若住于空。即不住空。取要言之。无住布施。是佛所教。但应如其所教。住于不住而行布施。盖安住之住。非住着之住也。以上答意。盖显发心菩萨应住度生。即降度心。应住修行。即降修相。无降则住非究竟。无住则降无所施。降住必不可离。而乃有以见经文独标于降。遂以度生单答降心。独结乎住。即以布施但酬应住。不知实无得度。既是降心。应无所住。岂非降伏。无住布施。名如教住。无度度生。岂不名住。灼知皆名为住。皆名为降。而前文犹标于降者。欲以降总度修。见度修之皆有降也。后文单结乎住者。欲以住贯修度。见修度之皆有住也。特其文简义丰。彰乎玄妙。而或者不察。竟以己意离之。是度生全无应住。修行竟绝降心。外调摄以问和平。去音声而求清浊。有是理乎。
前正答既竟。即当便入流通。下又重重问答者。有实有权。实则空生于答处生疑。所以为断。断已又起。展转滋多。执尽疑除。方名终尽。权则青龙陀佛。疑自何生。以诸众生。从无始来。住着之心。浸入骨髓。惯习性成。不胶于因。即滞于果。刚脱于凡。便缠于圣。出此入彼。莫可谁何。故特示现疑情。设为问答。头头截断。处处拈空。直使于一切法上。无住无依。不取不舍而后已耳。如国手奕棋。见在数着之先。知其势所必到。猛地一着。预与截断来由耳。又如老将提兵。准在数年之前。知其机所必发。蓦地一刀。暗与剿绝根株耳。
故此后名蹑迹断疑。谓蹑前语迹。断彼疑情。起伏循环。节次非一。经中虽不显有疑辞。而伏在文内。故但言断而不言起。又蕴在识田未发起者。名未起种子疑。今则遮其种子。不令起于现行。即经中二十四疑。空生皆无问辞者是也。
于动心形口已发起者。名现起现行疑。则断其现行。使自降于种子。即经中第二.第十一.第十九。空生自陈疑处者是也。但在当时。有已起未起之分。若以后代望于当时。皆名现行。以当时望于后代。尽名种子。斯则断现行时。即是遮于种子。后意弥为切故。
如弥勒云。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是则经中有疑伏于文内。弥勒方云断种种疑。弥勒偈云断种种疑。天亲方开二十七疑。非突然创为之也。故今于蹑迹断疑一科之中。具列二十七疑。便作二十七科。使经文章目分明。观者易于参考。
△二蹑迹断疑分二十七。初断求佛行施住相疑二断因果俱深难信疑三断无相云何得说疑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五断释迦燃灯取说疑六断严土违于不取疑七断受得报身有取疑八断持说未脱苦果疑九断能证无体非因疑十断如遍有得无得疑十一断住修降伏是我疑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十四断无人度生严土疑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十六断福德例心颠倒疑十七断无为何有相好疑十八断无身何以说法疑十九断无法如何修证疑二十断所说无记非因疑二十一断平等云何度生疑二十二断以相比知真佛疑二十三断福果非关佛相疑二十四断化身出现受福疑二十五断法身化身一异疑二十六断化身说法无福疑二十七断入寂如何说法疑。
初断。求佛行施住相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意谓汝闻布施不住于相。将无疑行施本为求佛。既有所求。即是住相。况佛果是相。云何因行不住于相耶。不知果海不明。因地斯昧。欲明无住。须见如来。故举有相之佛。用显无相之真。乃空生既悟身相为非。如来遂印其虚妄为是。且复为指出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色即是空。不必别求无相真佛也。此统括大意。
若夫详释。则身相是应身有为。似镜中之影。如来是法身无相。乃镜体之光。第恐认影为光。故于疑处为问。如弥勒云。分别有为体。防彼成就得是也。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者。上身相是生灭之影。下身相是无为之真。所说即非。妄异于真也。如弥勒云。三相异体故。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意谓镜中人影。既已非真。镜中诸影又岂是实。如起信谓一切境界。皆从心起妄念而生。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则能现之心尚且是妄。所现之境。岂得为真。故扩充其言印定之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者。意谓人影非处。既全镜明。若见诸影非影。岂不即见镜明乎。如首楞自住三摩地中。根境识三。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亦如起信。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弥勒云。离彼是如来。下文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亦可若见诸相非相是破相。即见如来是显性。破相即显性故。又此即见。即洞山见水。灵云见桃。迦文见星。无见之真见也。又既云即见。虽显法身。应身自在。以果海真应。如金与器。本不相离。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下文云。莫作是念。不说断灭。又此即见。由于离相。离相因于诸相。
以故二十七疑。只一相字尽之。断二十七疑。只一破字尽之。从始至终。不独破生死相。亦破涅槃之相。不独破烦恼相。亦破菩提之相。因相果相。有相无相。一异诸相。无不破之。直至破无可破。而本来清净之见显矣。然则佛果离相。施因离相。果从因显。本自非求。因自果生。从来无作住相云乎哉。疑可释矣。
△二断因果俱深难信疑四。初无信为疑。二遮疑显信。三.深详信因。四结归离相初无信为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空生意谓。信浅法易。信深法难。今佛说无住之施是因深。无相之佛是果深。因果俱深。求之现在尚难其人。况未来乎。故疑云。颇有众生。闻是言说章句。生信心否。实信者。万法如幻名虚。般若有体名实。信万法者名虚信。信般若者名实信。必了万法皆虚。方能一实之信。故大品云。不信一切。名信般若。此名现行疑。以空生现动于心。形之于口故也。
△二遮疑显信。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初五百岁解脱坚固。次五百岁禅定坚固。三五百岁多闻坚固。四五百岁塔寺坚固。后五百岁斗诤坚固。名五五百岁。而佛意盖谓莫作此无信之说。且无论现在之时有信者。灭后之初有信者。灭后中间有信者。纵至灭后之后。后五百岁。斗诤坚固极恶之时。尚有持戒修福者。能生信心。以此因果为实。何必以无信为疑也。
能生者。戒定既具。智慧自生。智慧既生。自能照彼万法皆空。唯此般若真实。是则能信必生于戒定。戒定之不可不修也明矣。最后尚有信机。信机之不必有疑于现在也。又明矣。故弥勒云。说因果深义。于后恶世时。不空以有实。菩萨三德备。
△三深详信因二。初善根深远。二福慧圆具。
初善根深远。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佛意谓。持戒修福者能生信心。以此为实矣。然其修持。岂于一生一劫。三四五佛种诸善根者之所能耶。已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方能闻是章句。恒常信。少时信。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其所由来旧矣。根者能生义。善根者。论云。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以贪瞋痴三。善与不善。皆由此生。今多劫修持。久伏三毒。善从此发。故曰种诸善根。是则多佛无量外缘熏习之力既胜。三毒永沉。内因熏习之势愈坚。因缘俱胜。此信方生。实信岂易得哉。故弥勒云。修戒于过去。及种诸善根。戒具于诸佛。亦说功德满。
△二福慧圆具。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承上实信固生于戒定。然必久事修持。深种善根而后可能者。正以善根纯熟。则福慧圆具。远离诸相。得佛知见。始是成就净信之本耳。若夫一有未空。则诸相纷然。无相之智遂隐。其何能生此离相之实信耶。故弥勒云。彼人依信心。恭敬生实相。如是无量谓同上无住布施之福。犹如虚空不可思量也。得如是无量者。魏译云。生如是福德。取如是福德。生。谓善根信心。正现行时。能为生福之因也。取。谓现行谢灭。熏成种子。蕴于识田。能感取当来现行之果报也。生取总是得意。悉知悉见者。知。谓知其心。而曰悉者。生心动念无不知也。见。谓见其形。而曰悉者。动用施为无不见也。又悉知者。凡夫比量之知。有所不知。佛于知处全见。乃古镜现量之知。见尽于知。曰悉知也。又悉见者。凡夫肉眼之见。有所不见。佛则见处全知。是佛眼圆明之见。知尽于见。曰悉见也。弥勒云。佛不见果知。愿智力现见。故曰悉知悉见。得如是无量福德也。何以故者。徴谓善根固能净信。福德何便难量。正释云。以诸善根成熟众生。正生信心之时。无我相.以及寿者之相。我执既寂。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法执亦空。诸相既离。智慧即显。智慧既显。实信正生。正空正信。全信全空。顺性周圆。故福如虚空不可思量也。
次徴云。斯则空我足矣。何为法亦空耶。反释云。若法不空。心必有取。若心取相。即着我等。若取法相。即着我等。一取即着。殊无后先。是法存。我必不空。故我法双空也。
后复徴云。取相取法。乃名法执。何故便着我耶。乃以细释粗云。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意谓。法根我苗。法执既有粗细。则不但取相取法相之粗。能生我执。即取非法相之细。亦生我执也。故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也。
问。何名法相等。曰。能取之心。所取之境。心境皆有。名为法相。能取之心。所取之境。心境皆空。名非法相。曰。然则又云若心取相者何也。曰。亦可相是空。法相是有。非法相是非空有。如魏译开为四相。第一法相是有。第二非法相是非去其有。第三相是执空为相。第四非相是非去其空。什师开合无常。欲人知此意耳。然总是无空有。无非空有。而显真空妙有也。
问。据修证则不无。纵登地上。亦未全空我法。今何言俱无耶。曰。圆顿行人。纵或未尽俱生我法。亦能圆伏。故义言无耳。
问。二乘未断法执。何以我执不生。答。以二乘从初修行。偏断我执。至无学位。粗细尽除。是故虽有法执。不起我执。大乘学者。双断二执。分别并遣。俱生两存。由是二执。任运而起。故无著云。以我相种子不断。则有我取。
△四结归离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夫一取即着。所以不应取法。著于空有之相。不应取非法。着非空有之相。以是义故。如我常说。汝等比丘。知我所说教法。如筏喻者。渡河之时。须用此筏。既登岸已。则舍此筏。而亦复不住于岸。未证之时。须用此教。既证智已。则舍此教。而亦复不住于证。夫实相智法。真实有体。乃名为法。实相之外。余皆魔事。尽名非法。实相智法。无相无得。尚应不住而舍。何况实外。所有非法而不舍耶。故弥勒云。彼不住随顺。于法中证智。如人舍船筏。法中义亦然。故知。法无言象。不离言象。离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不执不离是谓得之。今闻是章句。是所说之法也。能生实信。是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也。然则必由不取。而后可以信生。又必由持戒修福。久种善根。而后可以不取。修持其要矣夫。
△三断无相云何得说疑二。初问答断疑。二校量显胜。初问答断疑二。初约疑处为问。二顺实理为酬。
初约疑处为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佛意谓汝闻不可以相见佛。则佛非有为。应无得说。将无疑我于树下是得菩提。于诸会是说法耶。故即其疑处问云。于意云何。我于菩提树下得菩提耶。不得菩提耶。于诸会之中是说法耶。是不说法耶。密自审之。明以告我。不唯自断疑根。而现前后世亦因此以无惑矣。但于其中。辞虽得否双兼。意则在于无得。
△二顺实理为酬二。初略标正意。二究竟根由。
初略标正意。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空生意谓。佛以果之得否。法之说否为问。如我解佛所说义。得非自得。得因于果。必有果而后可以言得。先是无一定之法名果。何可得也。说非空说。说即是法。必有法而后可以有说。先是无有一定之法名法。何可说也。
无有定法四字。虽详下文。而空生开口之时。已先暗暗指定无为法身之性。不定于有。不定于空。不定于此。不定于彼。微妙难思。以断有取有说之疑矣。故弥勒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天亲云。迦文化身不证菩提。亦不说法。
△二究竟根由。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上但标无定。此徴其所以不定之故。乃以说取验之。若果可取说。即非不定。今则如来所说之法。皆不可作有取。不可作无取。不可作法说。不可作非法说。微妙难言。幽深罔措。如弥勒云。说法不二取。谓说者不取于法之有。不取于非法之无。听者亦如是也。何可定也。又究其所以不可取说之由者。以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离言。何可说也。无为离相。何可取也。如弥勒云。无说离言相。
差别者。三乘圣贤。所证浅深。故曰差别。然皆以无为而有差别。则圣人固此无为。贤人亦此无为。其何差别之有。譬如众器所现方圆之空。故曰差别。然皆以虚空而有方圆。则方固此空。圆亦此空。则亦何差别之有。故自其差别而观之。则因机有说。因说有得。不无说证之未。自其皆以无为而有差别观之。则说固此无为。证亦此无为。则亦何取说之有。
△二校量显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较量财法以显胜。复遣佛法以显玄也。夫说法未几。遽较量者。以无住降伏。是实相般若之行。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实相般若之理。无有定法名菩提。是实相般若之果。无有定法可说。是实相般若之法。教行理果。四法既备。大旨已彰。故即较量其宏功。以启发乎真信耳。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者。以福德性是胜义空。绝相无为。不可言福与不福。况可言多。故云即非福德性也。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者。是世俗有。有相有为。可以言福。兼可言多。故云如来说福德多也。意谓是甚多福德。言不约胜义空说多。是约世俗有说多耳。
持说四句偈者。一句诠一义。四义方成一偈。今上有乃至。则由一部一章而至于一偈。下有等字。则由一偈半偈而至于一句皆可也。非定以四句为言也。
若但取四句为偈。必诠义究竟而后可。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为最妙。以第一是有句。第二是无句。第三是亦有亦无句。第四是非有非无句。文义既备。有是即无之有。无是即有之无。双存即是双泯。双泯不异双存。四过皆离。般若如清凉池。四门皆可入也。一有所阙。则偏枯渗漏。四过丛生。般若如大火聚。四门皆不可入也。
受持解说。其福胜彼者。宝施但得人天有漏之福。今以般若之法自利利人。得大菩提福慧圆具。无漏清净。岂止空得有漏之福而已耶。如弥勒云。受持法及说。不空于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胜彼也。然其所以能趣者。佛及阿耨菩提。从此经出。
菩提名法身。本无生灭。而以烦恼覆之则隐。今以持说之力。妙慧自彰。观破烦恼。法身显现。如灯了物。名为了因。是法从此出也。报化名福身。本无所有。万行乃生。今以持说之行。能感福身。如种得水土。芽苗自发。乃名生因。是佛从此出也。故弥勒云。于实为了因。于余为生因。然又云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者。犹云所谓佛法最为玄妙。余人不得。唯佛能得。能作第一法因。福中殊胜无比者也。故弥勒云。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亦可既云第一即圆觉。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义也。
△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二。初断三果疑。二断四果疑。
初断三果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四果分二段者。一.均其广略故。二.前三文相同故。如来意谓汝闻无为不可取说。将无疑声闻各证无为之果。如证而说是取说耶。若正证时能作是念。我得某果。则有我相。乃名为取。汝试一思之。从初至四。皆能作是念不。空生一一皆云不也。及究其所以为不者。于初果则曰须陀洹。名为入流。而实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意谓入流者。入圣流也。不入者。逆凡流也。逆凡者。以博地凡夫。从无始来。绸缪我见。于六尘境。无任胶粘。今须陀洹。以诸忍智。十六种心。断三界中。四谛之下。八十八使。则分别我见既已尽除。虽对色等攀缘不起。故云不入。是则不入。即是逆凡。逆凡即名入圣。非别有所入也。无所入。则无能入。既无能入。谁作是念而曰我得须陀洹耶。
于二果则曰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故名斯陀含。一往来者。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也。实无往来者。以初果须陀洹。于断见之外。六番往来。进断欲界思惑。贪瞋痴慢九品之中。前六品尽。虽余后三。须一往来。而后能断。然三界分别之我。既已全尽。初地俱生之我。又且分除。虽见往来。以无我故。实无往来之者。如刻木为人。虽见运动。以无心念。实无运动之者。既无往来。谁为作念而曰我得斯陀含耶。
于三果则曰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名阿那含。不来者。不来欲界及人间也。实无不来者。以初果七番往来。欲界九品思惑断尽。虽住四禅。进断上二界中。七十二品思惑。而以三界之见既寂。下地之思且空。虽住不来。以无我故实无不来之者。既无不来。谁能作念。而曰我得阿那含耶。
是则非不证果。但于证时无取心耳。唯其不取。方成证义。则亦何取之有耶。
△二断四果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罗汉。此云杀贼。见思烦恼已断尽故。亦云无生。超出三界。不受后有故。亦云应供。堪为人天良福田故。若顺前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是名须陀洹。乃至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则此应云阿罗汉。名为杀贼等。而实无杀贼等。是名阿罗汉。今云实无有法者。意欲以法字总该三种。取文省故。文虽省而义无殊也。良以四果断七十二品思惑既尽。不受后有。正证尽智无生智时。而实无尽可尽。无生可生。了无所得。是谓证耳。
若才作是念。我能得果。则着我人。与凡夫何异。用此验之。的知无念。此正答断疑已竟。
下复引己所证。令人生信。三昧之言定也。曰无诤者。以内无能所。外忘角立。不与物竞。故人中最为第一。复曰第一离欲阿罗汉者。以离三昧障尽。名无诤三昧。离贪欲障尽。名离欲阿罗汉。离欲则罗汉所同。无诤乃空生所独。故又曰第一离欲阿罗汉也。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者。言佛虽叹我第一。而我于此时辄无是第一之念也。
若作是念者。反言之也。实无所行者。顺言之也。阿兰那。此云寂静。即无诤也。大意谓我虽亲证第一。佛虽印我第一。而我于此时。了无是第一之念。即可以知其不作是念矣。故有念佛则不印。无念乃得佛印。无念则无取。唯其不取。方成证义。夫何疑取之有。如弥勒云。不可取及说。自果不取故。依彼善吉者。说离二种障。然则四果不同。同归无取。无取则无得。无得则无说矣。无得而得。无说而说。又何以得说为疑耶。
△五断释迦然灯取说疑。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意谓汝前闻。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将无疑我于然灯佛所。授记言说之中。有法为所得。然灯有法为所说耶。得与不得。于汝意中。作何见解。其自审之。明以告我。乃空生断其疑云。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授记言说之中。实无法为所得。以语从缘生。无有自性。举体全空。空故无得。斯则闻而无闻。说而无说。意谓佛得记者。但以自无分别智。证自无分别理。智与理冥。境与神会</a>。离言说相是不可说。离心缘相是不可取。如弥勒云。佛于然灯语。不取理实智。以是真实义。成彼无取说。按坡仙谓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所得故而得。舍利弗得罗汉道亦以无所得故而得。如来与舍利弗若是均乎。曰何独舍利弗。至于百工贱技。承蜩意钩履狶画墁。未有不同者也。夫道之大小。虽至于菩萨。其视如来。犹若天渊。及其以无所得故而得。则承蜩意钩履狶画墁。未有不与如来同者也。斯言其近之。
△六断严土违于不取疑三。初问。二答。三结。
初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如来意谓。汝闻法不可取。又将无疑菩萨庄严净土是违于不取之言乎。于意中云何。是庄严耶。是不庄严耶。庄严佛土是取相庄严问。但词虽举相。意欲明性。相。谓宝池金地。性。谓真如实理。理虽不外于事。而住著于事为之行。成就形相之土。是住色生心。名为有取。若以无为之智。而契真如之理。事即全是于理。而以无严之严。是无住生心。名为无取。言中带向。句内含机。故曰云何及不。探其解也。
△二答。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空生遂断云。不也。世尊。不庄严佛土。复徴云。何故不严而堕断灭之见耶。即释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形相庄严。乃无相庄严。是名庄严也。谓修习无分别智。通达真唯识性。心外无土。以智契理。无严而严。空有一味。如是以取净土耳。岂离体性而着形相以论庄严耶。故弥勒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非形第一体。非严庄严意。
问。诸佛身土。性相具足。方为了义。今既唯严于性。岂不阙于相耶。答。身土之相。唯心之影。心净方能现之。苟能清净其心。身土自然显现。其犹磨镜。尘尽像生。法尔如然。良非造作。故唯识云。大圆镜智能现身土智影。况是即相亡相。非谓弃相取性。但无执情。何碍于相。
△三结。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乃清净心。是故劝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也。若分别佛土是有为形相。而言我成就者。彼住色等是染污心。故诫云。不应住色等生心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其心。指本有无住之真心。以诸众生。住著于境。则真心隐而不现。名曰不生。今应顺性而修。如古镜之明。虽现众相。无相可得。不住于有。虽本无相。能现众相。不住于空。应如是无所住着。以显现本有之真性。而生其心也。故经云。一切法不生。是般若波罗蜜生。
又不住色等。是遮于有。而生其心。是遮于无。既离有无。即名中道。如是体达。是真庄严。故净名云。欲净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今离有无。正是净心。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经要旨。六祖悟门。般若菩萨特宜知此。
△七断受得报身有取疑二。初问答断疑。二校量显胜。
初问答断疑。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意谓。汝又将无疑。受得报佛。是取自法王身。乘前所说不可取耶。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汝意云何。是如须弥之报身为大耶。为不大耶。报身譬须弥者。一显大义。二无取义。大谓称性。大行既已周圆。所感自受用身。于色究竟处。示现一切世界最高大身。故名为大。无取者。以山王虽大。毫无分别。不取我是山王。法王虽大。万虑都忘。不取我是法王。故名为取。如弥勒云。如山王无取。受报亦复然。故知才下身如须弥山王六字。不但形彼报身之大。而无取之意。已昭然矣。
空生即会其意曰。甚大。世尊。然其所以为甚大者。以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故甚大也。佛说非身者。非有漏有为身。是名大身者。是无漏无为身。如弥勒云。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然则报身既非生灭有为。生死有漏。则纯一清净。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理智浑融。妙凝无间。尚无无取。况有取耶。
△二校量显胜二。初外财校量显经胜。二内财校量显经胜。初外财校量显经胜二。初正校显胜。二别显经胜。
初正校显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此第二番校量显胜也。如恒河中所有沙者。约一恒河中之沙也。如是沙等恒河者。约一河之沙数恒河也。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至尔所三千大千世界者。约诸河之沙数世界也。世界之多无量。悉以七宝满之而施。福之多也甚矣。乃于此经持说四句偈等。其福胜彼。则经之功德。为何如哉。
问。何不于初校量中。即说无量世界以显其胜耶。答。为渐化众生。渐信上妙义故。又法虽无二。所显不同。如四果无心。迦文无得。严净国土。不严而严。修证报身。无证而证。前喻之前。皆所未显。今既显明。故喻复殊胜。如弥勒云。说多义差别。亦成胜校量。后福过于前。故重说胜喻。
△二别显经胜五。初尊处叹人显经胜。二约义辩名显经胜。三佛无异说显经胜。四施福劣尘显经胜。五感果离相显经胜。
初尊处叹人显经胜。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上已总校经福殊胜。若别显之。复次须菩提。随机随处。因时致宜而随说是经。从多或寡。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说经之处尚宜尊敬若此。何况尽能受持读诵之人乎。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而其恭敬供养。又当何如。是以此经所在之处。即佛与文殊等。尊重弟子之所在。以一切圣贤。皆证无为。经显无为。岂非圣贤所在。故当恭敬其有法之处。恭敬其受法之人。如弥勒云。尊重于二处。谓人与处也。若施宝之处。施宝之人。岂当如是恭敬。岂能如是恭敬乎。经之胜于宝施。此其一也。又最上第一希有。是极叹其妙。若分之。亦可最上是法身。第一是报身。希有是应身。以持经能显法身。能生福身故也。
△二约义辩名显经胜。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当机闻法殊胜如此。乃因胜问名。并求奉持之法也。此经名金刚等者。以般若观照之功。坚故不为一切所坏。利故能坏一切。惑染拟之则消。结业撄之则碎。故云以是名字之义汝当奉持。
又恐疑云。佛凡说法。名相皆空。今特立此名。岂不违于空义。故复徴云。以何所以。立此名耶。乃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般若等者名也。则非般若等者。无名也。无名之名。何违空义。又因名显义。义实名虚。若执虚名。岂有实义。故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则非金刚般若波罗蜜。是则宝施特救济于一时。而般若断烦恼于永劫。经之胜于宝施者。此其二也。
问。正宗尚未。遽问名者何也。答。以总该别故。经有题目。则已说者有所统总而不忘。未说者有所贯摄而易晓。故先问也。
△三佛无异说显经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意谓。须菩提。汝既知名即无名。便可悟说即无说矣。于汝意云何。如来除所证法外。为有别异之说耶。为说全是证。更无别异之说耶。空生即悟其意而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意以有说皆如其证。证中无说。岂有异耶。故自其言辞观之。不无差别之殊。自其实证而有言辞以观之。说全是证。则何一毫别异于其间哉。诸佛证同。说同。皆说般若。皆无所说。故云。如来无所说。如弥勒连前金刚般若名字而为偈云。因习证大体。言持习金刚般若大因。能证金刚般若大体也。彼宝施之因。岂能证大体。岂能证大体。而说即无说。岂能说即无说。而使众生皆归于一实之证耶。经之胜于宝施者。此其三也。
△四施福劣尘显经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意谓。须菩提。于汝意中作何见解。前闻持说大胜于宝施。得无尚有未能尽信于此者乎。不知持说固胜于宝施。胜宝施者。且不必于持说。宝施固劣于持说。劣持说者。犹高论其宝施也。试以尘界言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如是界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言。须菩提。汝须知有情尘界。不同于无情。有情以烦恼为尘。染因为界。无情以无记为尘。无记为界。今如来说微尘。非宝施贪欲果报之烦恼尘。是名无情无分别之无记尘。说世界。非宝施迁流隔别之染因界。是名无情无分别之无记界。故弥勒云。彼因习烦恼。谓习彼宝施之因。而生烦恼也。然则无情尘界。是无分别。比诸宝施福德为近。宝施福德既有烦恼。比诸无情世界为远。宝施尚劣于尘界。安得不劣于持经。持经尚胜于尘界。而岂得不胜于宝施耶。如百姓不及宰相。宰相不及天子。天子尚过于宰相。岂得不过百姓乎。噫。可无惑矣。经之胜于宝施者。此其四也。
△五感果离相显经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来意谓。须菩提。于意云何。我适言宝施能生尘界。得无施者闻之。将谓我宝施求成佛相。岂生烦恼。欲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乎。且无论住相之福。能成佛不。即此三十二相可以见真如来否耶。汝其言之。以开施者之迷也。乃空生断其不可。复究其不可者。以如来说三十二相非是法身无为之相。是名化身有为之相故也。是知三十二应身之佛相。尚非无相法身之真佛。况著相之施。所成转轮之王相乎。转轮之王相尚非三十二应身之佛相。况无相法身之真相乎。如天冠地履之不相侔矣。何可见也。今持说此无相之经。不唯能感三十二大人之妙相。且能显本有清净法身之实相。其胜宝施为何如哉。故弥勒云。此降伏染福。谓施宝之福。是染。持说之福。是净。福中之福。能降彼染。经之胜于宝施者。此其五也。
△二内财校量显经胜二。初正为校量。二别显殊胜。
初正为校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如来意谓。我以无量世界宝施校量。不及持说此经。是虽过前世界之校。而终为外财。犹不足以显其胜也。若有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则是内非外是多非寡。是至为殊胜之福。而殊非恒沙外财之可比者矣。宜无有以胜之者矣。不知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其福德。比此福德。犹为甚多。则持说之胜为何如哉。故弥勒云。苦身胜于彼。言住相舍身。犹感苦果。而持说胜彼苦身之行也。
△二别显殊胜四。初泣叹深法显</a>经胜。二今信得益显经胜。三当信同佛显经胜。四但闻不动显经胜。
初泣叹深法显经胜。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当佛正校量时。闻之深解涕泣者。以从首章至此。义趣微妙。莫可思量。不解者漠然不动于中。浅解者动而不切。今惟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久闭囹圄。忽承解脱之方。素遭贫乏。乍获摩尼之赐。凄然惕然。动于中。发于外。自不觉其喜极而悲深也。又伤彼舍命河沙。劣于持说。不达深旨。徒自疲劳。尤可悲也。
希有。世尊。如是甚深者。正义趣之深解。从昔慧眼。未曾得闻者。乃涕泣之真情。是知闻若寻常。教或粗浅。感悲流涕。岂不深玄。又庸人流涕。犹未可徴。善吉伤悲。宁非胜妙。故弥勒云。希有及上义。彼智岸难量。此其胜于身施之别可显者一也。
△二今信益显经胜。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空生意谓。我今信心清净。理已显矣。若复有人得闻是经。即了一切悉皆虚妄。无体可得。唯此般若。真实有体。而信心清净。即此清净能信之处。二执皆空。二执空处。即是实相。故云即生实相。非更别有所生也。又云则是非相者。以体是实相。唯证相应。故言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者。假以言显。言非实相。岂得一闻实相之名。便生实相之想。而有影像以当情乎。故曰是名也。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者。总之极叹功德之妙。分之。则如前。最上是法身。第一是报身。希有是化身。此三不一不异。而生实相者。能成就乎此也。又生实者。以今经有实相故。如弥勒云。不同于余法。不同者。论云。此中有实相。余者非实相。此经胜于身施之别可显者二也。
△三当闻同佛显经胜。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文分三节。初标.次释.三印。
我今得闻等者。以我为罗汉。亲禀佛言。信解受持。不足为难。当来恶世。去圣时遥。览佛遗言。信解法空。领受任持。依解起行。深足为希有耳。
即徴其所以便名希有者何耶。释云。以信解受持。必无我等诸相。故名希有也。
又徴。谓我等诸相何故必欲无耶。释云。以我苗法根。体是心心所法。全一虚妄非相。本无妄有。故须无也。
又复徴云。以何义故。无有我法之相。便名第一希有。释意云。有相名凡。无相名圣。我法二相。尽收一切。我法既空。空相亦空。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诸佛岂非第一希有耶。
如是如是者。谓从闻法悲啼。信生实相。对彰难易。我法兼亡。直至相尽名佛。语语真诚。言言见谛。故佛重言以印其至当也。是则解持离相。即名为佛。此经胜于身施之别可显者三也。
△四但闻不动显经胜。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此甚言信经者之难得。复究其所以难也。意以此经深玄微妙。但能闻不惊怖。已甚希有。况信解受持乎。惊者如行未由之路。愕然而怪。非处生惧也。怖者如自念言何为至此。或进或退。疑莫能决也。畏者一向怕怖。或反而不进。或一向发狂。以至堕坑落堑。其心毕竟生于惊怖也。良以人天教中说</a>有。小乘教中说空。是昔日曾由之路也。空有双非。中道实相。曾未经历。今忽闻之。从昔日执着之流。皆愕然而惊。凛然而怖。莫能前进。从此堕凡夫之坑。二乘之堑。菩提永失矣。若不生惊怖。则必向菩提。宁不甚为希有哉。
然又究其所以为希有者。以此经是诸波罗蜜中之第一故。第一者。六波罗蜜中。般若最胜。三身之中。法身最胜。六度若无般若。则在因无破惑之功。在果无法身之德。唯般若能得法身。则般若是法身之因。故名第一。又云非第一者。约本体离言说相故。又云是名第一者。以名字约言说相故。盖欲人因名会体。不可如名言以生分别想也。是则经既第一。信者岂不第一。今但闻而不惊不怖。虽未即信。亦必终归于信也。法身清净之因。良在于此。故弥勒云。大因及清净。福中胜福德。
又亦可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以下至此。二番校量。九次显胜。皆各是一义。而未的出其胜之根由。今与前文总为胜因亦可也。此其胜于身施之别可显者四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鎞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