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补记
3个月前 作者: [英]亚瑟·克拉克
自我写了以上的后记,十年过去了。在这十年间,太空工程这一特定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虽然大多数进展依然停留在理论上。1979年,我在慕尼黑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0届大会上做了发言,总结了这个领域在当时的状况(参见《太空梯:“思想实验”还是打开宇宙的钥匙?》,该文收入《升上轨道:科学的自传》,约翰·威利父子公司,1984)。
如果不发生悲剧性的“挑战者”号灾难的话,现在称为“太空系缆”计划的第一期工程早已试行了,其办法是在大气顶层用航天飞机拖带业载,货物系于几百公里长的缆绳末端。
至今已召开了几次会议探讨太空梯和太空系缆的应用,有关文献多得不可胜数,我不再能随时跟进新发表的论文了。看来这种性质的装置无疑可以吸取电离层的电能,并且具有其他多种用途,但是把这种装置延伸到地球表面是否切实可行,这个问题还难下定论。
有些人甚至建议,可以从地面向上建造太空梯,办法是采用一些多少令人毛骨悚然的工程计划。这些计划太复杂(也许绝密程度也太高),不便于在这里阐述。最近我偶然看到以前(1980年2月)一次电子函件讨论会的打印材料,谈到其中一种工程计划,与会者有罗伯特·霍华德博士、汉斯·莫拉韦克博士、马文·明斯基博士和洛厄·伍德博士。在会上,伍德博士断言:“阿瑟·克拉克的‘通向外星之桥’可以在今后二十年内建立起来,比他设想的时间提早两个世纪,费用则会降低四个数量级!!!”伍德博士正在为战略主动防御工程试验核泵X-射线激光机,待他大功告成之际,或许能够重新研究这个更加具有和平意义的活动领域。
说到激光机,我仍然想劝说让-米歇尔·雅尔到西吉里亚来演示一番,但又生怕本地的宾馆难以招架一百名以上的观众。比起超过百万人参与的他在休斯敦“会合点”悼念“挑战者”号机组人员的活动,西吉里亚的接待规模不可同日而语,而我有幸同“挑战者”号机组人员有过交往。
爱尔兰诗人理查德·墨菲写了一本诗集,大致以西吉里亚湿壁画为素材,题为《镜壁》(布拉达克斯书局,泰恩河畔纽卡斯尔,1989)。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访问苏联期间,我非常高兴地在列宁格勒会见了极有魅力的太空梯发明人尤里·阿尔楚丹诺夫(参见《1984:春天》),我很高兴尤里光辉而大胆的构想已经得到了世人的承认。
阿瑟·C.克拉克
1989年3月
于科伦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