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经疏钞演义定本卷二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题义。
先明总题使有纲领者。以经之有题。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提其纲。则众目皆举。挈其领。则众缕皆来也。
钞。
观经言佛便周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则摄日冰池树等六观也。述化主。以包徒众。则摄观音势至三辈等九观也。是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题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a>。
疏。
本师释迦牟尼者。梵语释迦。此云能仁。是姓。梵语牟尼。此云寂嘿。是名。即悉达太子出家所成之佛也。为娑婆教主。故云本师。
钞。
文质之谓者。梵本皆西域之语。质而无文。译以此方之语。则用六经庄老之文。文采绮丽。焕然成章也。
震旦之言者。东方。曰震。初明。曰旦。此方居阎浮之极东。日出之处。故名震旦。
自觉异凡夫三句。凡夫迷五住云。沉三有海。全不自觉。佛则朗然大觉。异凡夫也。二乘自求出世。无兼利心。不能觉他。佛则大悲普度。异二乘也。菩萨无明未尽。法性未圆。不能觉满。佛乃道穷妙觉。位极于茶。异菩萨也。
又离心名自觉三句。心者。识心。色者。心所变也。以心望色。心亲色疏。心亲名自。色疏名他。既空能变识心。名为自觉。复空所变妄色。名为觉他。至心色尽空。并空亦空。名为觉满。
知一切众生数非数。常非常者。光明疏云。数者。六凡二乘。以堕有堕无。皆落于数也。非数者。大乘菩萨。以亲证法身。法身不落诸数也。常者。圆顿一乘。非常者。六凡三教。佛乃无所不知。名一切种智也。
又数及非常。为俗谛境。知此。称道种智。非数及常。为真谛境。知此。称一切智。数即非数。常即非常。为中谛境。知此。称一切种智也。
如来至佛共有十号者。以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足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兹十德世出世间宗主者。以名者实之宾。世尊十号。世尊十德也。具此十德。为九法界所宗。故名世尊。是十号是别。世尊两字是总也。
具二智五句。二智。即根本后得。二障。即烦恼所知。二谛。即真俗。梦觉华开。如大梦觉。如莲华开。若分配之。根本智。断烦恼障。觉真谛理。得自利之益。如大梦觉。后得智。断所知障。觉俗谛理。得利他之益。如莲华开。始乎理即五句。约事。故言六。约理。故言即。又欲令免于上慢。故言六。欲令免于退屈。故言即。
理即者。谓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如来无二无别。故涅槃云。一切众生皆是佛。是为理即佛也。古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转。杳杳不知归。是也。
名字即者。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得。通达解了。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是为名字即佛也。古云。乍听无生曲。才闻不死歌。方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是也。
观行即者。谓知一切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古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非假亦非真。是也。
相似即者。谓于观行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能真证其理。而依稀见理。仿佛证真。是为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也。古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是也。
分证即者。谓无明惑。有四十二品。至此。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是为分证即佛。此初住至等觉位也。古云。豁尔心开悟。甚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是也。
究竟即者。谓五住二死。尽净无余。无量甚深。永绝思议。是谓究竟即佛也。古云。昔年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旧时物。更无一法新。是也。
十身者三句。一正觉佛。示成正觉故。二愿佛。随愿现身故。三业报佛。万行感故。四住持佛。自身舍利常住故。五涅槃佛。示现灭度故。六法身佛。法界一相故。七心佛。具大慈心故。八三昧佛。常在定故。九本性佛。智了本性故。十随乐佛。随乐示现故。
天有四九句。一世间天者。国王虽处世间。锦衣玉食琼宫瑶台。受用似天。故曰世间天。
二生天者。若精修十善。兼坐未到地定。得生六欲天。若进修根本四禅定者。得生色界天。若进修四空定者。得生无色界天。此三界天。不离生灭。福尽还堕。故曰生天。
三净天者。罗汉辟支。断四住惑。证真谛理。烦恼净尽。故曰净天。
四义天</a>者。十住菩萨。进断界外见思惑。证第一义谛。故曰义天也。
疏。
悦所怀者。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就此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得机而说。乃畅昔之所怀。
四辩宣演者。以无量善巧智。起四无碍辩。用种种言辞。而演说法也。
十二部等。是明所说法相。谓或作长行说。或作重颂说。或作未曾有说。或作无问自说说等。
此十二部通乎大小。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则十二。或云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
等者。等八万四千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
至四悉檀。是明能说善巧。谓所说十二部等。种种诸法。一一皆作四悉利益。
至者。谓自种种所说。以至种种能说。一一无非说义也。
皆是说义者。通涂明其说相也。若据今之说。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须陈。故且通涂明其说相。
钞。
四辩者。一义无碍辩。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二法无碍。谓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三词无碍。谓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四乐说无碍。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
四皆无碍名之为说者。一有所碍。则心不悦。心不悦。则非说也。以说者。即悦故。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者。二谛。真俗二谛也。有时一切尽扫。不立一尘。依真谛说也。有时一切建立。不舍一法。依俗谛说也。
词无碍智以世智差别说者。世智。即了世俗谛之智。如来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皆以了世谛之智。差别说也。
乐说无碍以第一义智善巧说者。第一义智。即了第一义之智也。如来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皆以了第一义智善巧说也。言善巧者。第一义谛。本无言说。凡有言诠。皆善巧故。
世界悉檀者。世。即隔别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乐欲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作欢喜益也。
为人悉檀者。谓佛欲说法。必观众生。机器之大小。宿种之浅深。然后称其机宜。令生正信。作生善益也。
对治悉檀者。谓如众生贪欲多者。教观不净。瞋恚多者。教修慈心。为对此诸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作灭恶益也。
第一义悉檀者。第一义。即理也。谓佛观众生善根已熟。即为说法。令其得悟。作入道益也。
一切诸法随宜而说。要归作四说。使得四益者。一切诸法。不出八万四千法门。而八万等法。通乎四教。即是生灭八万。无生八万。无量八万。无作八万。如生灭八万。趣举一法。须开四门。约有门说。念念无常。如灯焰焰。约空门说。三假浮虚。犹如云雾。双亦门说。二相从容。双非门说。二相俱舍。四中一门机生熟。故四悉被之。为未种者。作世界说。令其欢喜。为已种者。作为人说。令其生善。恶未破者。作对治说。令其灭恶。根已熟者。作第一义说。令其入理。佛智鉴机。说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恶。令得二益。无善可发。作世界说。但生欢喜。故云要归作世界等四说。使得欢喜等四益而已。
鉴机授法其文繁广者。如上明。即一有门被机四悉。余之三门被机亦尔。八万中一四门四悉被机既尔。其余诸法四门四悉被机亦然。一教八万门四悉既然。三教亦尔。故云鉴机授法。其文繁广也。
疏。
言佛功德不可穷尽者。功德二字。该尽三身。四智。十眼。十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等。不可穷尽者。十地莫能穷其源。等觉不能窥其顶故。
是无量中姑举二事者。如华严八地。得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智慧。无量受生。无量净国。教化无量众生。入无量法门。具无量神通。有无量众会道场差别。住无量身语意业。则此寿命光明。非姑举二事而何。
钞。
众多无有数量二句。如佛寿命。经不可数劫。光明。有不可说数。此众多无数量也。即此寿光。周遍法界。无有边际。此广大无有限量也。
十大数中之无量。犹为有量之无量。无穷尽之无量。是真无量之无量。
钞。
佛所说教总名修多罗者。以此修多罗三字。乃大藏之都名。三学之通号。以若经。若律。若论。皆上契诸佛之理。下契群生之机故。
经复多义者。以彼方则有七义。此方复有四义。故云多义也。
不出四义者。以彼方虽有七义。不出贯摄二义。此方虽有四义。不出常法二义。故云不出四义也。
一出生者。出生诸义及圣果故。二显示者。显示法相故。三涌泉者。无穷义味。涌注无尽故。四绳墨者。楷定邪正故。五结鬘者。贯穿诸法故。
万世不易曰常。十界轨则曰法。圣智通游曰迳。古今共宗曰典。
良以下先释贯摄二义。可摄五义。是贯摄二字。足尽彼方之义也。
又常者下次名常法二义。可摄迳典二义。是常法二字。足尽此方之义也。
则彼方下。总结四字能尽经义。故虽有多义。不出四义也。
正翻为线者。以席经井索等。皆为旁翻故。
线有贯持义者。收前佛地二义也。此二足该出生五义者。复收前杂心五义也。
贯穿可总该五义。以出生等同明所说之理故。摄持止该出生绳墨二义。以出生圣果。及楷定邪正。不堕邪见故。若贯穿摄持。通所说所化。则二俱该五矣。
疏。
经之一字是为通名者。除律论外。十二分教皆契经故。佛说五字是为别名者。佛说阿弥陀。非大方广佛等故。
如教行理通别亦尔者。若据观经疏中。教通别者。如上所说。行通别者。为行不同。从一乃至无量。即行别。同会常乐。即行通。理通别者。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此约一化论通别也。若钞中所解。乃约一题论通别。
闻首题名功德无量者。首题既即三德秘藏。心闻秘藏。则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所得功德。讵可量耶。
如教中说</a>者。起信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
钞。
本理立教者。从实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所谓从真如流出十二分教也。
依教修行者。从文字般若。修观照般若。依十二分教。修行万行也。从行显理者。因观照般若。悟实相般若。因修万行。乃契真如也。
教即般若者。十二分教。即文字般若。以般若。乃照境之慧。十二分教。即照机之慧故。
行即解脱者。以解脱。乃法性妙用。万行。亦随缘妙用故。
又理通教行。法身即般若解脱者。全性成修。故理通行。法性遍在诸经。故理通教。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若法身离二德。即偏真之理。非法身故。行通教理者。全修即性。故行通理。菩萨万行。开悟众生。故行通教。直解脱。非解脱。解脱必具法身般若。若解脱离二德。即孤调解脱。非大解脱故。
教通理行者。文字性空。即是实相。故教通理。随文成观。故教通行。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脱。若般若不具二德。即人空般若。非大般若故。
若通若别亦如上例者。诸经皆具体相用三。故名为通。专指此经。则佛是体。寿是相。光是用。局此异余。故名为别。又体即法身。相即般若。用即解脱。体通相用。法身即般若解脱。乃至相通体用。用通体相。举一即三。例上可知。
疏。
或单或复者。谓人。法。譬。单三。复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别也。
钞。
大方广具足人法喻者。大方广是法。大。即体大。法体竖穷横遍。称体而周故。方即相大。方者。法也。轨持为义。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故。广。即用大。法性之用。广多广博故。佛是人。能证三大之人故。华严是喻。菩萨修万行之因华。严一乘之果海故。
大方便人法无喻者。大方便报恩是法。佛者是人。方便者。权宜也。报恩者。经云。大孝释迦尊。历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而云大方便者。报恩方便。乃即体之权。非体外之权。故云大也。
妙法华经</a>法喻无人者。实相妙法。巧喻莲华。有为莲故华。华开莲现。华落莲成三义。以喻本迹二门。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三义。
菩萨璎珞经</a>人喻无法者。菩萨是人。璎珞是喻。璎珞所以严身。以喻万行严法身故。
大般若经单法无人喻者。般若。此翻智慧。今存梵语者。以智慧轻薄。般若尊重。五种不翻中。尊重不翻也。梵网单喻无人法者。乃佛观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菩萨以梵行庄严法身。犹梵王以梵网为华饰也。
法从人说喻以人举者。如此经。乃佛宣说依正庄严信愿往生之法。举大如车轮喻。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之喻是也。
钞。
一切功德皆从佛出者。佛乃功德丛林。真如库藏。经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略取则条陈之切要者。谓条陈切要。取而抄之。取其要。而略其缓也。
写录即注记之显明者。谓记注得钞而写录之。则记注之文洞然焕然。彰灼显了也。
疏。
自性觉是佛义者。所谓色见声求。是行邪道。若言他是佛。自己却成魔。
自性本始二觉者。起信云。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等。
自性觉体遍照。是说经义者。以说经者。因众生沉迷不觉。故如来以般若真光而觉照之。今觉体遍照。岂非说经义耶。如古云。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住阴界。常说如是经。百千万亿卷。
钞。
即事即理等。是理事相即门。以即事即理。故事必称理也。
又即理五句。是依理成事门。随其心净。悟惟心净土正所依之理也。则佛土净。感依正庄严。正所成之事也。既依理成事。故事必称理也。
觉是总义者。释上自性觉。是佛义。觉体之中等。释上自性觉无量。是阿弥陀义。
广者。从用得名。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此觉体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不同拣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今觉体体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大也。常遍者。常则竖通三世。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遍则横该十方。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
约先后则弥陀古佛者。彼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故。此佛新成者。释迦如来。周昭王时方始成道故。是彼本此始者。先成者为本。今成者为始也。
约因果则此佛教令往生者。是因。乃得见阿弥陀佛。是果。是此本彼始者。修因为本。果证为始也。
本始互融者。觉体在缠。名本觉。觉体出缠。名始觉。无明性空。在缠即出缠。本融始也。断尽无明。始觉同本觉。始融本也。
钝根守事相而自足者。但知以生求佛。舍此趣彼。不知唯心之理。因称理故。方知事中有至理存焉。非徒事相。此破钝根着事而迷理之惑也。利根崇理性而着空者。但知自性惟心。耽着顽虚。不信有西方净土。因称理故。方知至理不离事相。不落顽虚。此破利根着理而迷事之惑也。
又此经下。恐有问云。既净土法。皆欲会归理性。则修行者。只须直悟自心之理。何必念佛求生。故云此经本为托彼名号。显我自心。
与十六观经同意者。观经疏钞云。行者应知。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今此经。乃托彼名号。显我自心。正与彼同意也。
又菩萨犹宜下。恐又问云。未悟心者。应当念佛求生。已悟心者。似不必然。故云菩萨犹宜近佛。
维摩下。引证已悟求生。可知。
昔人谓华严下。观行。即观心称理也。以华严称性之谈。故一切法可观心称理。方等已下诸经。事理犹分。心法未即。何得称理。以此经判归方等。不应称理故。
古德答下。了义。指华严。不了义。指方等而下惟一心者。法界心中。不见精粗大小。同一妙心故。
钞。
经称母佛者。谓摩耶夫人。以如幻法门。幻生诸佛。故世尊未降生时。十方诸佛。一日三时。于摩耶腹中。说受生法门。十月满足。右胁降生。而曰岂唯释迦我为其母。将来贤劫千佛亦我为其母。世世佛生。我为其母也。
子佛者。即罗睺罗。曰。岂唯释迦我为其子。贤劫千佛亦我为其长子。
疏。
重重无碍。故名融通。隐隐者。融通之貌。即百界千如之意也。
钞。
即梵可以成华者。句句梵语。句句华言。显非密外者。华言显而易了。梵语密而难知。即梵即华。显非密外也。方华下。例知。
当暗中有明者。参同契云。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互相对。比如前后步。威音那畔。不离今日门头。今日门头。不离威音那畔。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也。
互相掩映。约二法交彻说。如东镜入西镜时。东镜映西镜。西镜掩东镜。西镜入东镜。亦然。
涉入重重。约重重交映说。如东镜入西镜。西镜即带东镜之影涉入东镜等。西镜入东镜。亦然。如是乃至重重无尽。楞严云。譬如双镜光明相对。其间妙影重重涉入也。又如千珠帝网。一珠涉入千珠。千珠涉入一珠。妙影重重。无尽无尽也。
妙体融通者。谓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圆融无碍。通达无滞也。
不一不异者。以随缘。故不一。以不变。故不异。以有如实空。如实不空。故不一。以一切法悉皆真。一切法皆同如。故不异。以十法界假名差别。故不一。以一念心全体具足。故不异。以具一切法。造一切法。故不一。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故不异。三谛宛然。故不一。举一即三。言三即一。故不异。有显有密。有明有暗。故不一。显非密外。密在显边。暗中有明。明中有暗。故不异。掩映重重。故不一。互相涉入。故不异。乃至有事有理。有不一不异。即是一异。而其实三世诸佛。到此口挂壁上。是真不一不异也。看翻译高僧到此。何处着脚。
疏。
文字般若者。略有三义。一者。文字从般若流出。故谓如来悯众生迷昧。乃放般若真光。而觉照之。为说种种文字。因名文字般若也。二者。文字能生般若。故谓众生依如来言教。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遂名文字般若也。三者。文字即是般若。故为一文一字。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当体即是解脱相。故名文字般若也。然此三义。自是泛论。若约如来果上说者。则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即是如来大智慧光明。故名文字般若也。
达乎实相者。即所谓从文字起观照。从观照证实相也。又复智者顿能随文成观。知文字性离。不著文字。亦是达乎实相也。
证信者。以六种成就。堪为证据。使闻者不疑。故大论第四问曰。何不直说般若。而言舍卫等。答。说时方人。令人信故。
发起者。如楞严。误堕淫室。观经。阇王弑逆。各有因缘。为之发起也。
言五句者。但以诠义究竟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
均其繁简者。五句分为五科。失之太简。列众立之为六。失之太繁。今合五句为一科。则简者非简。列众与五总对。则繁者不繁。
钞。
般若无言赖言而显者。古云。道本无言。因言显道。经云。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以四悉檀因缘故。而亦可说。此之谓也。
文字性空即是实相者。维摩天女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三种般若相为融通者。从实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从观照般若。契实相般若。然而全性成修。实相即观照。全修即性。观照即实相。文字性空。文字即实相。不离文字。实相即文字。依解成行。文字即观照。全行契解。观照即文字。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也。
例如五蕴三句。世间诸法。不出色心。如来为迷心不迷色之人。则合色开心说五蕴。为迷色不迷心之人。合心开色说六入。为心色俱迷之人。心色俱开说十八界。是随其所宜也。
佛涅槃时示阿难者。世尊临涅槃时。阿难心没忧海。阿?楼驮。教令问佛四事。一。佛灭度后。以何为师。二。依何法住。三。恶性比丘。如何摈斥。四。一切经初。当安何语。佛答。阿难。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依四念处</a>住。恶性比丘。嘿而摈之。一切经初。应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诸佛经</a>初亦然。
三疑顿释者。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则非佛重起。述佛成言。则亦非阿难成佛。亦非他方佛来。故顿释也。
异外道阿忧者。外道一切经初。皆安阿忧二字。以阿者。无也。忧者。有也。外道所诠。不出有无。故曰阿忧。又阿忧者。吉也。经初安吉。则自始至终。吉无不利故。
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者。阿难结集法藏。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如一器水。传于一器。不增一滴。不减一滴。无有增减异分过失。故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也。
疏。
以宗拣定者。多解并陈。从违莫决。随宗以定。则无异词也。
钞。
智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者。释论第二。问曰。诸佛经。何故初称如是答。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无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
肇公如是信顺之辞者。肇公维摩疏云。如是。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理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
但显于如唯如为是者。除诸法实相外。余皆魔事也。此约所诠之理释。
当理之言。无非之称。是约能诠之文释。
顺机为应者。如经云。为应声闻人。说应四谛法。为应缘觉人。说应十二因缘法。为应菩萨人。说应六波罗密法也。无非为感者。若众生机器不净。不能感佛。如澄潭始能现月。浊水不能现也。此约感应释。
始终不异者。实相之理。迷时不减。悟时不增。迷时不染。悟时不净。如如不动。故名如也。如理而说者。谓如实相理。为人演说。无别异说。故曰是也。此双约能诠所诠释。
如为真空</a>。是为妙有者。即有之空。为真空。此破虚无之断见。即空之有。为妙有。此破实有之常见。此约破邪释。
并无相碍者。能诠之外。无所诠义。所诠之外。无能诠文。则能诠不碍所诠。所诠不碍能诠。众生无机。佛不说法。净机感佛。乃显言诠。则能所诠。不碍感应。感应。不碍能所诠。又应机说法。显示真宗。敌破邪外。则前二。又不碍破邪也。
非生非灭者。谓本自不生。今何有灭也。又论云。随妄不生。约治不灭。修起不生。处染不灭。
无去无来者。谓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也。又经云。不来不去。如是而来。不动不起。如是而去。
湛然</a>者。如净</a>琉璃。内外明彻。即所谓一道清净。染污不得也。
常住者。不迁不变。无起无灭。即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也。
四过百非者。有。无。双亦。双非。为四过。于四句中。随举一句。复具四句。成一十六句。通过去未来。则成四十八句。又约已起未起。合为九十六句。连根本四句。共百非也。
读古。疏钞事义中详明。
疏。
圣人无我者。既名曰圣。则生佛依正镕融。总摄一切对待。尽净无余。何得有我。
钞。
非第一义中说我者。第一义。对二谛说。一尘不立。真谛也。万法齐彰。俗谛也。真俗不二。中道第一义谛也。第一义中四相顿空。何有我相而云我耶。
邪我者。或计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从邪师训诲。妄计而生。分别我也。慢我。则不因师教而成。生来即有。俱生我也。名字我者。谓既无见我横计主宰。复无慢我俱生主宰。但随世流布说名为我。则但有名字。而无实体也。
世俗人具前二我者。以未达我空。无名字故。学道人具后二我者。见道学人。虽断分别邪我。我慢犹存。若尽理而言。未至八地。俱生我执。犹现行故。圣人唯最后我者。圣人断尽二障。达二无我理故。
顺俗称我但是名字者。谓阿难尊者。至结集时。尚破同体见慢之我。岂有界内二种我耶。为传化故。乃顺世俗。立名字我。有何过咎。
知一切法空而不着空者。经云。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也。
知实相无我而不着无我者。经云。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也。
引瑜伽观经二段。是证明第三不着无我之故也。瑜伽言。无我。则无人修学。观经言。无我。则无人传化。自利利他。二皆不就。故不着无我。
瑜伽有四义者。瑜伽第六云。略由四义。故称我闻。一为世间语便易故。二为随顺世间故。三为断除怖畏。若定无我。谁为修学。人生怖畏故。四为宣说自他得失。令生决定信解心故。
阿难亦通法身我者。法华有本迹二门。若就迹门则阿难但证偏真。若约本门。则阿难久证法身。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少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是也。
以无我中有真我者。因二无我。乃得真我。所谓唯心相灭。心体不灭。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也。
常乐我净者。是涅槃四德。不迁不变曰常。离二死苦曰乐。具八自在曰我。三惑净尽曰净。
疏。
耳根发识者。耳根是色法。即第八亲相分。具执受二义。是白净无记性。识乃心法。即第八见分。三性皆具。与根不同。如楞严以门喻根。以人喻识。不同明矣。发者。生起之意。具八种缘。方得生起。即所谓耳识唯从八也。八者。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五分别依。六染净依。七根本依。八种子也。
废别从总(云云)者。谓小教云。闻者耳根发识。声在可闻处。是则应云耳闻。何云我闻也。盖以我有主宰之义。为六根六识之总。今废根识之别。从主宰之总。曰我闻也。
始教无闻三句。闻。即是有法。无闻。即是空。今始教是谈一切法空。故无闻。终教双照二边。故闻而不闻。此处影略不闻而闻句。盖即有而空。即空而有。正是双照二边中道也。顿教双遮二边。故无闻亦无不闻。无闻。是遮有。无不闻。是遮空。正是双遮二边中道也。
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者。我即是有。无我即是空。我无我不二。是即有而空。即空而有。即二边之中道也。又空处全有。有处全空。离二边之中道也。离即离非。是即非即。非法身真我而何。
根境非一异之妙耳者。根境若异。则两皆是有。根境若一。则二俱成空。今非一非异。则空有双遣。即是顿教双遮中道也。然非一。则异存。非异。则一存。则空有双存。又即是终教双照中道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非妙耳而何。
娑婆极乐无障碍之法门者。娑婆是此岸。极乐是彼岸。若无障碍。则此不碍彼。彼不碍此。彼此俱存。是为双照法门。所谓究竟寂光。不越凡夫一念。三涂剧报。全居极圣自心也。又若无障碍。则何分此岸。何分彼岸。彼此两亡。是为双遮法门。所谓黑暗女。功德天。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也。
钞。
闻亦无闻是大乘始教者。大乘始教。第二时空宗。依诸部般若。谈一切法空。内无能闻。外无所闻。方曰真闻。故曰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是真说真闻也。
从缘故空。不坏假名者。因内根引生外尘。则尘无自性。因外尘引生内根。则根无自性。从缘故空也。经云。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也。又因根有尘。则不坏尘相。因尘有根。则不坏根相。不坏假名也。如云如幻非实。则心境双忘。不无幻相。则不坏心境。是也。
不闻而闻闻而不闻者。不坏假名。不闻而闻也。从缘故空。闻而不闻也。不闻而闻。即空即有。闻而不闻。即有即空。中道之义。此大乘至极之理。曰终教也。
能所双寂无闻不闻者。从缘故空。缘生。显无性也。缘生为能显。无性为所显。不坏假名。无性显缘生也。无性为能显。缘生为所显。缘生无性。以无性夺缘生也。无性缘生。以缘生夺无性也。互夺两亡。则能所双寂。又缘生夺无性。不闻不可得。无性夺缘生。闻亦不可得。则无闻无不闻矣。(此是旧解今复解云)能。即是第八转相。所。即是第八现相。以业识顿空。故双寂闻与不闻。皆生灭相。既无业识起灭。何有闻与不闻也。
离念顿显者。闻与不闻。皆妄念分别。今既双遮。则一念不生。全体显现。不历阶级。渐次。顿教意也。(此是旧解今云)离念顿显有二义。若离分别粗念。与无分别智相应。得见法身。名随分觉。若一念相应。远离微细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觉。盖以顿教虽无渐次。而不无前心后心。则其所离之念。自不无粗细。而所显之理。亦不无分满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者。生即我。即凡夫之有。不生即无我。即二乘之空。此二不二。即法身真我故。
能闻所闻非一异故者。根境历然不坏世谛。故非一。根尘同源同归性海。故非异。古云。通??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是也。
娑婆依正全处极乐之自心者。自心即是法界。法界之中。无所不摄。则娑婆依正。摄无不尽。天台云。以檀为法界。则一切法趣檀。依正之摄归极乐。其理亦然。古云。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心土。不离下凡之一念。法界圆融。头头涉入。不相障碍故。
分摄于圆应归法性者。恐有难云。前说五宗。及有。空。法相。法性。圆融。终顿。判归法性宗。圆教。判属圆融宗矣。今既摄于圆。应归圆融。何故归法性耶。答。诚如所问。但法性之与圆融。分之为二。合之为一。以事事无碍之圆。虽不同事理无碍之终顿。实离事理无碍之法性外。无事事无碍之圆融。以同一了义大乘。可合可分故。今据可合之义。归法性也。
钞。
弘广菩萨之所流通者。涅槃第四十云。佛告文殊。阿难比丘。是我之弟。给事我来。二十余年。所可闻法。具足受持。喻如泻水。置之一器。是故我今顾问阿难为在何所。欲令受持是涅槃经。善男子。我涅槃后。阿难比丘所未闻法。弘广菩萨当能流布。
阿难求三愿者。一愿不受佛故衣。二愿不随佛受别请。三愿二十年前所未闻经。请佛重说。
得法性觉自在三昧者。觉了法性。从性起觉也。法性竖彻三际。三际之法无不觉。法性横遍十方。十方之法无不觉。于法性海中。普觉一切。得大自在。曰法性觉自在三昧也。涅槃下。引证可知。
影响弘传者。天台释法华经。言闻经众有发起。当机。结缘。影响四众。影响众者。谓往古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亦同机众。匡辅法王。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也。
三阿难者。圣人无名。名因事立。声闻断见思正使。得出三界。得大欢喜。故结声闻藏名曰欢喜。缘觉进侵习气。贤于声闻。故结缘觉藏名曰喜贤。菩萨进断无明。悟入法海。故结菩萨藏名曰喜海。
疏。
古人释一时。都谓机应合一之时。亦是谛智合一之时。故云一时。今师资相合下。是言机应合一之时。约当宗下。是明谛智合一之时也。
心境泯者。谓心境双消。归圣现量。然凡圣犹分也。凡圣会者。圣凡情尽。唯妙觉明。然依正犹二也。依正融者。情器体融。同归法界。然一多犹在也。一多等者。一多相即。无碍圆融。究竟圆满矣。以上从狭至广。融成一味为一时也。
钞。
陀罗尼此翻总持。有多字一字无字之别。多字。如诸经密咒。一字。如唵字。无字。即无相妙心。今之所云。指无字也。
一刹那顷一字之中者。以既得无相妙心。刹那普融三际。一字摄法无遗。一切法门说无不尽也。
得净耳根者。众生循声流转。分别外尘。秽耳根也。圣人脱粘内伏。发本明耀。净耳根也。
于一刹那悉无障碍者。以既净耳根。则心闻洞彻十方。洞彻三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无不知也。古云。在眼时。如千日。万象不能逃影迹。在耳时。如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是也。
说者神力延促二句。出上文说听</a>多少之所以。说者延一</a>日为一劫。则说者时少。听者时多。说者促一劫为一日。则说者时多。听者时少。又听者根利。则说者时多。听者时少。以一心入于语义。不觉时长故。听者根钝。则说者时少。听者时多。以不得法味。身体在座。多有疲倦。觉时长故。
古谓下。引例。凡夫。二乘。及三贤菩萨。以事识见佛。故见应身。年岁则短。在世八旬。即入涅槃。成道以来。始经四十余年。登地菩萨。以业识见佛。故见报身。永不灭度。成道以来。经尘点劫。各各不同故。
周正建子夏</a>正建寅者。谓周时以斗柄初昏。建子之月为岁首。夏时</a>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一取天开于子之义。一取人生于寅之义。
心境者下。约当宗。以一心不乱为宗。一心不乱。则内无能念之心。外无所念之境。能所双消。泯然无迹故。
诸上善人同会一处者。一处。指一心也。若圣若凡。全归一心。无有高下故。
佛及水鸟同说妙法者。以一心中。情与无情。同成正觉。炽然说。无间歇。一说一切说故。
一佛说经六方齐赞者。以一心中。不见彼佛此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同一法性故。
钞。
际主之会成时者。时。非别时。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也。法王不作。嘉会难成。不得成时故。
聆主之语成闻者。耳闻法音。心契妙理。曰闻。慧日</a>不升。圆音不演。众生旷劫皆成聋瞽。不得成闻故。
受主之教成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曰信。佛不垂教。心迷尘境。信自何生。纵有信从。皆堕邪见。非正信故。主之所居成处者。处非他处。乃法王转法轮之处也。圣人到处。成邑成都。法王不住。不成住处故。
主之所化成众者。闻经之众。贤圣之众也。佛未出时。各趣异道。尽堕邪宗。因蒙佛教。转邪归正。方成圣众故。
疏。
别之有四者。若据经文。但云佛住。天台乃别之为四者。略有二义。一者欲显能住心法故。谓他人唯论身住。不明能住心法。则抑极圣同凡夫住。而况复凡圣各各有于能住之法。不可不知也。二者欲显如来无法不住故。谓佛住既胜。则无法不住。为引物故。且就世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于出世中。略指小大摄一切法。故言圣佛也。
钞。
或现天住下。四住中皆明因果。而所住法。正在于因。所谓如来以摄物故。示现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舍卫城。为物示现四无量心。示三三昧。即梵法圣法。住舍卫城。此皆如来随他意住。若随自意。即以楞严至不共等。住舍卫也。
初禅至非想是果。四禅八定是因。而云四无量心住者。以单修八定。不生色无色界。必用四心为熏禅功德。定与功德具足方生八天。故云四心也。
三三昧者。即空。无相。无作也。
百八三昧。即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师子游</a>步三昧。乃至百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详如智度论说。
十力者。一是处非处如实力。二业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四无畏者。一得总持无畏。二得知根无畏。三得决疑无畏。四得答报无畏。
十八不共者。一身业无失。二口业无失。三意业无失。乃至十八。知未来无碍。谓之不共者。不与二乘共也。
钞。
法华法胜余法者。五时极唱。最后极谈。非兼但对带。纯一圆教故。
舍卫国之胜者。以国丰四德。誉动五天。净土法门。广大宏远者。帡包幽显。统括圣凡。国丰万德。声震十方故。
祇树树之胜者。以扶疏畅茂荫盖清凉。净土众生。永离热恼者。佛以大慈。普覆一切。离生死恼。永得清凉故。
给孤园之胜者。以受用自在。适悦人心。净土安隐受乐者。寒暑不迁。寿命无量。涅槃寂静得大解脱故。
祇陀种之胜者。以位超百寮。绍居九五。净土绍隆佛种者。皆不退转。多有补处。不滞化城。直至成佛故。
须达人之胜者。以能具十德。足以长人。净土入上善会者。永离凡外邪定。不定。得入正定贤圣等侣故。
疏。
自性洞彻十方者。若云阿难闻佛。则众生皆背佛。若云佛在祇园。则自己却成魔。非真闻佛也。非真佛在也。今十方是佛法身。自性洞彻十方。则一大时教。无有不闻。是真闻也。当处。即今显现自性。不离当处。则法性湛然。不迁不变。是真佛在也。
钞。
经云。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古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里坐。
反闻自闻者。以众生循声流转。向外奔驰故。
反佛自佛者。以众生以色见我。音声求我故。
俨然未散者。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至药王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处。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疏。
具有三义者。盖以华言大者。梵曰摩诃。乃含三义。谓大多胜。故须就本三义释</a>之。
僧伽有四种。一有羞僧。持戒无违。二无羞僧。三业不净。诸恶并行。三无知僧。虽不破戒。根钝无慧。不知重轻。四真实僧。四果四向。学无学人也。有羞真实。得共羯磨。同闻证信。唯取无学。
众和合者。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三迦叶。是兄弟三人。昔共起刹。今连枝也。目揵连。此云莱茯根。姓也。舍利弗。此云身子。名也。姓拘栗陀。
钞。
以七一释共者。七种一故。方成共义也。
判已属生酥。且从本说。七在三藏。同感佛时。同鹿苑处。同一切智心。同别脱戒。同三十七道。同无漏正见。同有余解脱。昔同七者。今日同闻。
天王敬仰者。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等。
内典。谓三藏十二部。外籍。谓四韦驮十八经等。
波罗密多。此云到彼岸。今最极利根。到百行至极之处也。如布施。则财法无畏。以至三轮空寂。持戒。则不破不漏。乃至戒相都空。般若。则人法俱空。乃至空亦不立。此大乘种性也。
皆得无学果位者。研真断惑。曰学。真穷妄尽。曰无学。今皆得阿罗汉无学果位也。
皆得小果趣大菩提者。既成四果。复回心向大。发大菩提心也。
则通大乘言者。谓上大多胜三义。止就小乘言耳。今佛地三义。则是通大乘言。
四邪命者。合药种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维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净乞士也。
九十八使者。见思惑也。见惑有八十八使。以五钝五利。对苦等四谛。苦下全具。集灭除三。谓身见。边见。邪见。道除二。谓身见。边见。上界不行瞋。思惑有十使。谓欲界贪瞋痴慢。上二界各有贪痴慢。共九十八也。
羯磨。此云作法办事。谓行筹相向说也。
水乳之乳。非人乳牛乳。水中自有乳。唯鹅王能辨。
优楼频螺。此云木瓜林。为瓶沙王师。有五百弟子。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二人共五百弟子。佛入迦叶窟。毒龙放火。佛收毒龙。住于钵内。乃至十种神变。迦叶虽睹。执犹未改。曰瞿昙虽神。不如我道真。佛言。汝若不舍邪见。令汝长劫受苦。闻已。头面礼佛求悔。乃告弟子。各随所宜。我愿皈依佛也。乃至五百弟子。皆闻善来。须发自落。得成沙门。乃各以事火术具。投之于水。随流而下。二弟见之。亦皆皈佛。
钞。
常不离佛者。以千二百五十人。未见佛前。各修异道。久受勤苦。空无所获。一遇如来。便得道果。感佛恩深。常随侍佛。为同闻众也。
千里面谈者。唐李世民</a>。为秦王时。在军中。使房??龄入朝奏事。高祖笑曰。??龄为吾儿奏事。虽隔千里。犹如面谈。
泗滨。谓泗水之濵。有杏坛在焉。是孔子</a>讲学处。久在泗濵者。谓平居共事。相依陈蔡者。谓患难不离也。
钞。
断思惑七十二品者。思惑分三界九地。共九九八十一品。若初果则全未断。于第二向中。断欲界前六品。即证二果。于第三向中。断欲界后三品。即证三果。然尚有上八地七十二品在。复于四向中断尽。方成四果阿罗汉也。
初果七返二果一生者。欲界九品思惑。上上品。润二番生死。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润一生。中中。中下。二品同润一生。下上。下中。下下。三品同润一生。故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也。
二僧觐佛者。昔有二僧相期觐佛。时值炎暑。行至中途。热渴欲死。共觅水饮。见一清水可掬。而多细虫。一僧以有虫故。不饮而死。一僧从权。乃得见佛。具白前事。佛言。道亡者为先见我。以尊我戒律。即亲见佛故。
疏。
自性无漏者。漏有三。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欲漏。即欲界贪爱。有漏。即上二界贪爱。无明。即三界中痴。此小乘之漏。若大乘之漏。不唯三界贪痴为漏。有无明惑。不居中道。漏落二边。亦漏也。今自性。从本以来。无有变异。不可破坏。何漏之有。论云。智体不动。具足无漏性功德是也。
自性无迷者。迷。有二。谓根本不觉。枝末不觉。因一念无明妄动。遂成三细六粗种种迷痴境界。然自性。从本以来。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何迷之有。论云。一切染法不相应。故名如实空。是也。
钞。
心源者。心。为万法之源也。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曰本寂。既曰本寂。则欲。有。无明。以及二边等漏。向何处着脚。故曰全空。
心体者。心。为法界之体也。光明照一切法界悉清净曰本明。既曰本明。则见思。尘沙。以及无明等惑。向何安立。故云安在。
法华谓真阿罗汉者。法华经中。迦叶须菩提等。闻喻说一周。开权显实。乃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我等今者真阿罗汉。应受人天一切供养等。
起信号曰真实识知者。起信论云。从本以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
沈空为寂者。二乘弃有着空。堕无为坑。饮三昧酒。乃枯寂之寂。非本寂之寂也。乃名字罗汉。非真阿罗汉也。
作念而知者。凡夫生心动念。缘而后照。虑而后知。乃妄作之知。非本明之知也。乃虚妄知识。非真实识知也。
是故下。结劝。
沈空之寂。为邪见。本寂之寂。为正见。古云。魔界与佛界。一界无别界。故曰邪见与正见一体。
本明之知为妙门。作念之知为祸门。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故曰众妙与众祸同门。
息心达本源者。古云。三界兮扰扰。六趣兮昏昏。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今则息邪见众祸之妄心。达正见众妙之本源。庶几可以为沙门矣。
钞。
引诸偏好者。众生之机不一。所好之法亦不一。是故好智慧者。舍利引之。好神通者。目连引之。乃至好多闻者。阿难引之。
舍利弗宴坐者。舍利宴坐。佛令目连唤之。舍利云。汝前去。吾后至。目连欲牵之去。舍利即解衣带着地。语目连曰。汝能举此衣带。方可牵我去。目连竭尽神力不能动。舍利以带系阎浮提树。树动。而带不动也。
颜闵无文者。颜闵。列在德行科。游夏。列在文学科故。三明六通者。三明。即过去宿命明。现在天眼明。未来漏尽明。加天耳。他心。神足。即名六通。前三。双具通明。后三止为通者。以但知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百千万生。如是姓名。如是受苦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众生因三界见思之惑。堕落生死。故名为漏。唯罗汉断见思尽。而得神通。名漏尽通。复知漏尽以后。更不受于生死。是名漏尽明。后三无此分别。故唯名通也。
钞。
色即是空者。色。即十一色法。此色凡夫计为实有。三乘计为虚幻。不知全体是妙色也。妙色即是真空。故云色即是空。经云。观相元妄。观性元真。即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空即是色者。空。即第一义空。此空不是邪外所计断空。小乘所执偏空。乃是真空也。真空。即是妙色。故云空即是色。经云。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也。
净土即空者。净土依正庄严。无非妙色。妙色既即真空。净土岂不即空也。
空即净土者。自性清净。名如实空。而如实空。即如实不空。离一切相处。元自净法满足。空岂不即净土乎。若拨净土。则是顽空偏空。非即色之真空。
不解真空。则是凡外邪智。二乘小智。非大乘正智。
身子之智不如是者。以身子已发大心。乃于般若会上。盛谈般若。淘汰执情。已具大乘正智。既具正智。必解真空。不拨净土。净土之告。不告身子。而谁告耶。
钞。
目连化身大小者。难陀。?难陀龙。兄弟居须弥山边。佛常飞空。上忉利天为母说法。龙便瞋恨。吐黑云暗雾。隐翳三光。以身绕须弥七匝。尾拖海水。头枕山顶。目连乃倍现其身。绕须弥十四匝。尾拖海外。头枕梵宫。龙犹瞋甚。雨金刚砂。目连变砂。以为宝花。轻软可爱。犹瞋不已。连乃化为细身。入龙身内。眼入耳出。耳入鼻出。龙受苦痛。其心乃服。
外道移山者。外道师徒五百。用咒移山。经一月日。山根已动。目连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损害。即于山顶。结跏趺坐。山还不动。外道相谓。我法动山。计日必移。云何安固。还若于初。必是沙门。使尔如是。自知力弱。归心佛法。
举之梵天者。琉璃大王。灭释迦种。目连欲救。佛以定业难逃。不允其请。连以神力。将钵盛五百释种。托之梵天。灭释之后。举钵视之。唯血水而已。故知业力。佛亦不能救也。
止车者。耆婆善医。已生忉利。连因比丘病。乘通往问。值诸天出游。耆婆乘车不下。但合掌而已。连以神力。止住其车。耆婆方下车问讯。欲何所为。连乃具说来意。答云。断食为要。目连放之。始得前迈。
烧堂者。帝释造得胜堂。庄严奇丽。目连往看。诸天女皆隐避不出。连念帝释着乐。不修道本。乃以神通。烧得胜堂赫然崩坏。仍为帝释。说无常等语。帝释欢喜后堂俨然。无灰烟色。
钞。
抖擞者。抖擞尘劳。即下扫除尘累也。淘汰者。淘汰习气。即下澄净身心也。
钞。
纵横善巧者。谓横说。竖说。扫荡说。建立说等。破热弹曲者。以其论议。能破邪见之热。能弹邪见之曲也。子系母者。尊者幼丧父。其母欲改适。因子系故。不遂其心。犹绳系扇。故曰扇绳。
善分别义。即是义无碍辩。敷演教道。即是法无碍辩。得大辩才。故议论第一也。
疏。
放牛。即牧牛意。
钞。
迦叶赞者。佛灭度后。阿难升座。迦叶与众赞曰。面如净满月。目如青莲花。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是也。
钞。
马麦之报者。佛与弟子。三月在毗兰邑食马麦。以偿宿报。独憍梵。于天上受供。
钞。
玑衡者。谓璇玑玉衡也。注。璇。美珠也。玑。机也。以璇饰玑。所以象天之体转运也。衡。横也。谓衡箫也。以玉为管。横而设之。所以窥玑。而齐七政之运行。犹今之浑天仪也。
钞。
塔犹却贝者。阿育王礼</a>诸罗汉塔。次至薄拘罗塔而说偈言。虽自炼无明。于世少利益。因供二十贝子。而贝子。从塔飞出。来着王足。诸臣惊怪。所以然者。良由尊者平生。闲静少欲。其塔犹有是力。
资用充足。即第一名义。至今不灭。即第二名义。所求如意。即第三名义。
比之螺蛤者。尊者听法之次。多昏睡。佛责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者。注心欲见。照明万法之见性。名乐见照明。此三昧。能坏万法。万法不能坏此三昧。故名金刚。
疏。
难弟难兄者。东汉太丘长。陈寔</a>。生二子。长曰元方。次曰季方。俱有俊才。二子之子。各论父功德。诣祖决其优劣。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疏。
王数融通者。王外无数。数外无王。一心融通。故王所融通。
钞。
善恶轮转由之主宰者。以前六识。通善恶无记三性。能造有漏三业。能招苦乐二报。七识。是有覆无记性。恒与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八大相应。念念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唯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不造善恶等业。乃一期总报主故。
五十一心所者。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烦恼有六。随烦恼二十。不定有四。
恒依心起三义。是释名</a>为心所之义。恒依心起者。心王不起。心所不起也。与心相应者。恒与心王相应不离也。系属于心者。心所系属心王。如八识。有五遍行。七识。有十八。前五。三十四。六识。具足五十一也。
智觉。即永明寿禅师。
欲想更乐等者。欲。即别境中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想。即遍行中想。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更乐。即遍行中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慧。即别境中慧。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念。即别境中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为性。定依为业。
思。即遍行中思。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解脱。即别境中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作意。即遍行中作意。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三摩提。即别境中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痛。即遍行中受。领纳违顺非他境相为性。起欲为业。
迦叶。心欲数者。迦叶修行十二头陀苦行。乐超三界。乐证涅槃。舍离世间五欲。如弃涕吐故。
富楼那。心想数者。富楼说法第一。演说苦空。深谈实相。唯想为先。以想能观机说法。四辩宣演故。
迦旃延。更乐数者。旃延议论第一。以议论时。宾主问答。种种妙义。触境而生。更互涉入。彼此皆得法乐故。
慧。舍利弗者。鹙子智慧第一。得无疑解脱。正合断疑为业故。
念优波离者。波离持戒第一。以由恒持正念。明记不忘。方能检束身心。无犯毁故。
思。罗睺罗者。罗睺密行第一。秘密之行。非正思惟不能成就故。
解脱。善吉者。善吉解空第一。胜解印持。不可引转。解脱一切有为故。
作意。那律者。那律天眼第一。以小乘天眼。乃作意通。作意能见大千。若不作意。不能穿针故。
三摩。目连者。目连神通第一。通由定发。净极光通故。
痛。阿难者。阿难多闻第一。得文字总持。领受不失故。此二相扶而取开悟者。数若非王。从谁引起。与谁相应。系属于谁。如臣失君。弟子无师。无所依故。何由开悟。是必须王扶数也。王若非数。则数等十善法数不生。不能引心触境。领纳前境。乃至正念定慧。一切皆无。亦不能开悟。是必须数扶王也。
若王若数四句。始由一念无明。迷自心源。而成八识。从八识心王。引生心所。如空生云雾。海起波涛。今王数相扶。开悟自心。则浓云薄雾。总作晴空。巨浪微波。咸成止水。尽法界唯一真心。更无王数可得也。
钞。
毋谓净土。菩萨不屑者。屑者。洁也。不洁者。不以其法为洁。而远离之也。有以念佛求生。但化愚夫。非大乘菩萨事。则今此经。不应菩萨同闻也。既是同闻。岂可以净土。为菩萨所不屑。
复有三义者。初。是双约二利说。次。是单约自利说。三。是单约利他说。
悲智所缘者。悲。是三缘悲。智。是十种智。悲智是能缘。佛道众生是所缘也。
上以智求者。无智。不能上求。无悲。无以下度。所谓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普贤行门。先运同体大悲。然后遍入尘劳也。
能所合目者。有情为能。觉为所。合此能所。而名目之。曰觉有情也。心是能缘之智。故属能。理是所缘之境。故属所。
利生为急者。初发心时。便普为恩有法界众生。既证果后。尚留惑润生。不取灭度。是菩萨以利生为急也。
广觉一切者。即众生无尽。我愿无尽。有一众生不成佛。我誓不取正觉等。
趋寂自安者。即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心不喜乐也。
大强精进者。即所谓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求大菩提者。不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等。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菩提故。
三无数劫者。此非藏教三僧祗也。如起信论。经一万劫。方得信成就发心。复经三阿僧祇劫。乃至菩萨究竟地等。
具足诸功德者。如常乐我净。清凉不变。真实识知。乃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
法华六大下。信大法者。信一心真如之法。解大义者。解一心三大之义。发大心者。发上求下化之心。趣大果者。趣无上菩提之果。修大行者。修自利利他之行。证大道者。证一乘无上妙道也。
信解发是愿大摄者。以菩萨发愿。必信解妙理。然后发心。对三宝境。发四弘誓愿也。
趣是时大中摄者。不历三祇。不造一乘无上果故。
证是德大中摄者。一乘妙道。即一乘诸功德故。
数大。谓誓愿弘深。如无量无作。乃至普贤愿王等。
德大。谓万德圆满。如华严十地十定。乃至十忍等。
业大。谓万行具足。如华严十行十向。乃至普贤万行等。
数即愿者。如药师十二大愿。弥陀四十八愿。毗卢愿力周乎法界。法界无尽。则愿力无尽也。
五品者。即天台五品观行位。一随喜品。初心顺理。庆己庆人。二读诵品。古教熏心。道芽增长。三说法品。更加说法。如实演布。四兼行六度品。正观有力。六度兼修。五正行六度品。观行六度。无有二相。
疏。
自性真妄融者。觉是真。有情是妄。融者。融通也。又融化也。融通者。谓真外无妄。妄外无真。以即烦恼是菩提。即三惑染为三德秘藏故。所以古人云。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融化者。妄既不存。真亦不立。以菩萨地尽。八识消融。觉与不觉。二俱浑化故。所以楞严云。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钞。
真不变而随缘者。真。即真如。不变。谓无有变异。不可破坏。随缘。谓随九法界缘。谓之觉有情者。以即真而妄故。此约不变随缘说也。
妄成事而体空者。妄。即一念无明。成事。谓成三细六粗。种种诸事。体空。谓此惑业苦当体全空。谓之有情觉者。以即妄而真故。此约随缘不变说也。
既即妄而真。则真不立。既即真而妄。则妄不立。从本以来。离诸名相。真妄不立也。
真妄既皆不立。则唯妙觉明。圆照法界。唯是一心也。
至于唯是一心。是真成大道心也。非摩诃萨而何。
疏。
佛为法王者。佛为诸法中王。又以法王于三界故。
钞。
信为行德之首者。行。谓行门。德。是实德。万行。如布施持戒。乃至普贤万行等。万德。如常乐我净。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乃至无量百千陀罗尼等。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信能必到如来地。故信为万行万德之头首。
一切亲近供养赞叹。是妙德感物行也。
怨亲平等不为损恼。是大悲平等行也。
生时有十种瑞。是胜福瑞应行也。
即解之行。即行之解。是释妙字。
即解之行者。如上诸行。皆全性起修。非有为有作之行故。
妙德是智者。种智不圆。不成妙德。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故妙德者智也。
诸佛之母者。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从是生释迦之师者。经称文殊为七佛师故。
即行之解者。如上之解。全修即性。非空知空解之解故。
如来据中道第一义句。是出脱疏中法字。而菩萨入于此地句。是出脱入字。是谓绍隆佛种二句。是出脱正位两字。但正字尚未明显。故约喻说。体元居正也。
据中道者。二乘据真。权乘据俗。俱为偏位。如来据中道。是居法正位。菩萨入于此地。是入法正位也。
大君体元居正者。天子体乾元之德。居九五正位。
王子在东宫者。东。为震。震。为干之长子。又帝出乎震。故曰东宫。
又分别而论者。以上文犹是总论。尚未分别。若又分别而论。则智又有权实不同也。
权智。是小乘偏空之智。不称法性。故曰权。实智。乃大乘中道之智。称乎法性。故曰实。
权智明有生者。权智不达法空。不悟唯心。生佛迢然。净秽历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舍此五浊。往彼西方。
实智明无生者。实智了达法空。悟明唯心。生佛不二。净秽融通。虽云念佛。心外无佛。虽曰往生。实乃无生。
钝根下二句。恐有问云。同一净土。分有生无生二者何也。故云以根有利钝。不得不分故。
从权入实。则且就事持。渐渐入理。
权实双融。则理既不迷。事亦不废。
若推本而论者。以上文犹是分别而论。未是推本论。若推本而论。则同一甚深智慧也。
钞。
慈无能胜者。慈有三种。一众生缘慈。无心扳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如涅槃云。我实不往。慈善根力。能令众生见如斯事。二法缘慈。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所分别。三无缘慈。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慈无能胜者。指此三慈也。
文中所引。有三世二利不同。第一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是现在慈。又是自利慈也。第二过去生中。第三又昔为婆罗门。第四又弗沙佛时。皆是过去慈。又皆自利慈也。第五又思益经。是现在慈。是利他慈也。第六又悲华经</a>。是未来慈。亦是利他慈也。
钞。
法华称古佛放光为说此经者。世尊于法华会上。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土。光中圆现法界事相。生佛始终。于是弥勒腾疑。文殊酬答。答中云。过去日月灯明佛。放斯光已。即说妙法华经。今佛现光。亦应说此经等。
钞。
了知法性本非善恶者。以顺益二世者为善。违损二世者为恶。法性本无违顺。亦无损益。又善恶者。对待之法。法性绝诸对待。故非善恶也。
虽云修善不修而修者。法性本无善。有善可修。是违法性。是修恶。非修善也。当知无善可修。是真修善。
虽云去恶不去而去者。法性本无恶。有恶可去。是背法性。是去善。非去恶也。了知无恶可去。是真去恶一念不生是真精进者。古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钞。
精进表愿行者。信而后愿。愿者。信力之精进也。愿而后行。行者。愿力之精进也。
疏。
文殊之智。是一切种智无所不照者。今自性辉天鉴地。耀古腾今。无不照也。弥勒之慈是三缘大慈无所不容者。今自性囊括虚空。包罗法界。无不容也。
钞。
自性广大是普贤义者。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有广大义。今自性竖穷横遍。无有边际故。
自性圆通是观音义者。修耳根圆通。缘心自在。是圆通义。今自性圆融通达。无有障碍故。
若各具即名字互通者。如无不照。即无不容。文殊通弥勒。广大具圆通。即普贤通观音等。
心即名者。菩萨无名。名者。人人自心。离自心。别求菩萨。是行邪道。不见菩萨也。
正观心中见一切菩萨者。达自心无不照。则文殊现前。达自性无不容。则弥勒出世。达自性之广大。则常睹普贤。达自性之圆通。则时亲自在。
今见凡夫不见菩萨者。以我等终日迷心逐境。造诸恶业。无有观力。纵或修戒善。及诸禅定。但涉有为。并非正观。正观者。即直心正念真如。约当经。即是系缘法界。专称名字。所谓离四句念佛也。若得此正观。则文殊弥勒普贤观音。无不具足。是见一切菩萨也。又即普见一切众生皆成正觉。是不见凡夫也。今见凡夫。不见菩萨。以失正观故。
钞。
佛光所触得证顿圆者。如来为菩萨时。足下有四十种光明。于圆满王相好中。放光下照。地狱遇斯光者。即生兜率。闻天鼓音忏悔已。即时位登十地。所以然者。以众生先熏一乘种子故。
钞。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是法指法性也。法性之中。圣凡平等也。
上而彻乎四句。谓法性有高下。则不能彻乎高下。以其无高下。故能彻高下也。
良以下出所以。四谛。声闻法。十二因缘。缘觉法。四等六度。菩萨法。五戒十善。人天法。万行纷然。则总收四圣。八万四千尘劳。则总收六凡。虽四圣六凡不同。唯是一心。是会十法界行归一心也。何以故。以一心之真实性中。无十法界之差别故。因无十法界之差别。故能彻十法界也。
龙蛇混杂者。无著</a>禅师礼五台。遇文殊化作老翁。问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着云。末法僧尼。少持戒律。即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云。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科分。
正宗四科。不出三资粮。初详陈依正。令生信乐。属信资。二正示愿行。令知修证。属愿行二资。三交引佛言。令断疑惑者。以上虽令生信乐。犹恐有疑。信力不坚。故引六方共赞。以坚其信也。四互彰难事令切感发者。以上虽正示愿行。犹恐因循。不能兴起。故举彼此互赞。以鼓发行愿也。
钞。
通则证信别则发起者。证信为通。一切诸经皆然故。发起为别。经经发起各不同故。
白毫放光启一乘之教者。如来于法华会上。先放白毫相光。照万八千土。然后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等。
毗耶示疾开不二之谈者。维摩居士于毗耶离城。现身有疾。世尊遣诸大声闻。诸大菩萨。往问其疾。然后三十二大士。各说不二法门。如生灭不二。垢净不二。一相无相不二。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圆觉金刚多有问在先者。圆觉。则文殊启请如来因地法门。及菩萨远离诸病。金刚。则善吉启请。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解脱禅定。即五分法身之二。有大小乘不同。而禅定。复有事理。世出世不一。
命在呼吸者。四十二章经</a>云。佛问沙门。人命在几时间。答曰。数日间。佛曰。子未知道。又问。人命在几时间。曰。饭食间。佛曰。子未知道。又问。人命在几时间。答曰。呼吸间。佛言。子知道矣。
譬如下。合法。譬如有人。喻六道众生。卒患恶疡。命在呼吸。喻众生生死轮回。无常迅速。比有良方五句。喻其余法门。未易成就。功行未圆。无常已至。现有成药。入口即活。喻念佛法门速超生死。有仁心者四句。喻如来大慈。即应速告。何俟其殷勤启请。然后说也。
钞。
甚深智慧者。谓不是藏人析空观智。通人体空观智。并不是菩萨二谛观</a>智。平等观智。乃以不思议心。照不思议境。方名甚深智慧也。
洞察于净秽之机者。国土本无净秽。净秽生于自心。以心净土净。心秽土秽也。融通于事理之际者。愿见弥陀。往生安养。事外无理。理外无事。事理之际。本融通故。(又解云)机。谓机微。机括。一切净秽。皆由自心转变。故自心为净秽之机。洞察者。彻悟也。彻悟妙心。深知一念缘起。是洞察于净秽之机也。际。谓交会之间。涉入之处。一切事理。皆根本于自心。故自心为事理之际。融通者。圆悟也。圆悟自心。契入事理无碍法界。是融通于事理之际也。
方能谛信不疑者。以不达净秽生于自心。必曰同一国土。云何有净有秽。则闻清净国土。必疑而不信。以不达事理本自一致。则执事者。不信理。执理者。不信事。又不信理者。事则无根。久之亦不信事。不信事者。理亦无据。久之并不信理。达斯二者。方能谛信也。
(又解云)若不具甚深智慧达于秽净之机事理之际者。则净秽相妨。事理攸隔。净土。则理外修成。万法。乃不由心具。指彼净土因果。但是体外方便。焉能信受不疑。是必甚深智慧。悟十方净秽。卷怀同在于刹那。一念色心罗列遍收于法界。方了迁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匪逃乎刹那际内耳。故曰方能信受不疑也。
法应尔者。如君有事。必告大臣。父有事。必告长子。如来说法。必告上首。
是世界悉檀者。世界。是差别义。告必有法。令众生知法门差别。井井有条。而不紊乱。令得欢喜益。
为人悉檀者。身子智慧。为众所宗。身子而信。众无不信。各起善心。令得生善益。
对治悉檀者。大众智慧。不如身子。身子回心。无不回心。舍其邪执。令得灭恶益。
第一义悉檀者。既回小向大。令不退转。究竟成佛。悟第一义。令得入理益也。
钞。
以智生信则为正信者。信知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定当作佛。方为正信。若无妙智。此信不生。纵有信心。非正信故。
以智发愿为弘愿者。了无作四谛之境。发四弘誓愿。愿生西方。方为弘愿。若无妙智。弘愿不发。纵有愿心。非大愿故。
以智起行为妙行者。先悟自性。从性起修。离四句念佛方为妙行。若无妙智。妙行不生。纵有修为。皆堕有为。非妙行故。
钞。
无缘而照下。以缘而后照。虑而后知者。是从外得。有作之智。非自然智也。无有扳缘。而无所不照。不劳思虑。而无所不知。此是无师智。自然智。不从他得也。既有此智。何必考钟伐鼓。三请殷勤。然后为告。故曰犍槌未动等。
疏。
此云安乐者。离生死逼恼故。安养者。供养天然不假人力故。清泰者。大小三灾不及故。妙意者。六尘妙境。无不随心故。
钞。
法华明东方世界之多者。经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否。不也。世尊。世界之多。何可思议也。
华严一切世界种者。经云。华藏庄严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最上风轮。能持普光</a>摩尼香水海。此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华藏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此世界海。大轮围山内。所有大地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此十不可说香水海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安住。一一世界种。复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此最中央香水海。名无边妙华光。出大莲华。有世界种。而住其上。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于中布列。其最下世界。名最胜光遍照。至此第十三世界。名娑婆。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
临终在定之心者。天台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举念。即往生净土时。则临终在定。净土受生。不离此心。心无彼此。何曾从此至彼。而言往生者。特一举念耳。如人梦中。从此至彼。实不离梦心。而曰从此至彼者。特梦心自现耳。
毗卢遮那遍一切处者。毗卢遮那。此云光明遍照。遍一切众生。遍一切国土等。故云法身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
其佛住处名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三德秘藏之真净土。此唯诸佛所居。然虽云诸佛所居。其实即依即正。依正不分。故曰普贤身相若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菩萨尚尔。况诸佛耶。
行真实法者。贤位菩萨。比观相应未证法身。不能全性成修。不名真实。唯法身菩萨。现观相应。亲证法身。全性成修。曰行真实法。此释实字也。
感报殊胜者。内行既胜。果报亦胜。变易之身。展转微妙。此释报字也。
七宝庄严具净妙五尘者。释论云。菩萨胜妙五欲。能令迦叶起舞。华严云。无量香云台。观经云。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即其土净妙五尘。此释庄严二字也。
色心不二者。以色外无心。心外无色。色即是心。心即是色。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心。一一心中一切尘。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也。
毛刹相容者。即是一一尘中一切尘。所谓于一毛端。现宝王刹也。以此土菩萨分证法身。心外无法。举一毛端。全彰法界。故能法法相即。周遍含容也。
断四住惑属方便道者。四住即是见思。以见为一。名见一切住地。思惑分三。一欲爱住地。欲界九品思。二色爱住地。色界四地各九品思。三无色爱住地。无色界四地各九品思。此之四住。藏通二教二乘。及别教菩萨。皆已断除。但未证法身。属方便道。此释方便也。
无明未尽名曰有余者。无明。即界外见思。有四十二品。今全然未断。名曰有余。此释有余也。
亦可各分净秽者。见思轻重。同居净秽。如凡夫见思轻。感同居净。重。感同居秽也。体析巧拙。方便净秽。通教三乘。体色明空则巧。感方便净。藏教三乘。析色明空则拙。感方便秽。次第一心。实报净秽。别教菩萨。修次第三观。证法身理。感实报秽。圆教菩萨。修一心三观。证法身理。感实报净。分证究竟。寂光净秽。别教如来。断十二品无明。分证三德。感寂光秽。圆教如来。断四十二品无明。究竟证三德秘藏。感寂光净。
土石荆棘是依。四趣纷纭是正。八德七珍是依。人天济济是正。
随其机异所见亦异者。若能断尽无明。即同居见寂光。分断无明。同居见实报。断四住惑。同居见方便。未断见思。同居见本土。
如法华下。引证。
我此土安隐者。法华云。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大火所烧。是同居土也。我土安隐。是同居见方便也。
或见此处山林地土沙砾。证同居但见本土。或见七宝。证同居见方便土。或见是诸佛行处。证同居见实报。以实报土。行真实法。感殊胜报。是诸佛因中修行处故。或见即是不思议境界。证同居见寂光。喻如一水无别。天人鬼畜所见不同也。
受用土复分自他同乎实报者。自受用土。唯佛一人自己受用。不共余人。他受用土。则与十地菩萨受用故也。此二虽分自他不同。皆三僧祇劫修真实行。所感果报。故同实报。
变化。同前三四方便同居者。以方便同居。乃极果圣人无方大用。随机变化。方便利生之土也。
极乐虽当变化。亦可受用及法性者。极乐虽是同居。对前第三变化。若能进修现观。分断无明。乃至无明断尽。则通受用及法性也。
枣柏所分十种权实者。华严合论云。第一阿弥陀经</a>净土。第二观无量寿经</a>净土。此二是权非实。第三维摩经净土。第四梵网经</a>净土。皆是实未广。第五摩醯首罗天净土。第六涅槃经净土。第七法华经净土。皆是权未实。第八灵山会所指净土。是实非权。第九唯心净土。是实净土。第十毗卢所居净土。是实净土。
又上四土亦法尔具足不可但执寂光者。恐人闻寂光是实。前三土是权。唯执寂光。拨无三土。故云此之四土。法性理中。法尔具足。以众生蕞尔心中。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无不具足。若执寂光为实。拨无前三。此天台别教所诠。清净真如权理。非真寂光也。
若证寂光等者。言果若真证寂光。于下三土随心寄托。如欲化法身菩萨。则寄实报。欲化权乘圣人。则寄方便。欲化凡夫。则寄同居。以寂光妙理。非清净真如。不离前三。故自不拨无。若于寂光则未证。于三土则拨无。四土皆非。现居何处。此乃堕豁达空。起断灭见。邪魔之侣。外道之俦。错之甚矣。
故不信下。引例。楞严破想阴文云。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是也。
八地已上永脱色累者。八地转现相。得色自在。九地转转相。得心自在。十地转业相。究竟成佛。此三位菩萨。渐空业识。脱体无依。内无根身。外无世界。况极果圣人而有土耶。
疏。
西方偏指极乐有二意。一则纯是乐故。如后文无苦有乐是。二则因缘皆殊胜故。如往生经</a>中说是。
钞。
多岐亡羊者。列子</a>载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子。共追之。杨子曰。一羊何追者之众。曰。多岐路故。已而返。竟不得羊。曰。岐路之中。又岐路焉。不知所之故也。故曰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专指中鹄者。鹄。皮革之的也。射侯用皮。其中画鹄以为的。
若夫遍供十方者。恐有难云。既云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何故经中又云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故云此乃生西方已。见佛闻法。得无生忍以后事。非今未生西方之凡夫即能也。
见卵而求时夜者。庄子</a>云。且汝亦太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时夜。鸡也。见卵而即望其报晓。甚言欲速之极也。
又问下。然则华严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此非生西方已后事。何不住心取境耶。答中约一多相即答。即十??门中一多相即自在门。以一无体全法界为体。法界之外。无有剩法。故一即多。以多望一亦然。故一多相即。
或普或偏常异常同者。遍礼刹尘。曰或普。唯念一佛。曰或偏。或偏或普。曰常异。一多相即。曰常同。
疏。
即远之近。指观经。即近之远。指今经。此犹是以凡情思议。
钞。
良以去此下。言观经之去此不远。是明此经过十万亿之极乐。去此不远也。此经过十万亿。是明观经去此不远之极乐。要过十万亿也。
心包下。出所以。心者。不离当处。近也。法界广无边涯。远也。今则心包法界。何近而非远。故云此不远之极乐。实过十万亿土。法界唯心。何远而非近。故云过十万亿之土。实去此不远也。
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者。此三界是生死处。是怖畏处。是险恶处。今所云超。为与三界同一处所言超耶。与三界各别处所言超耶。
不可说言离三界。即三界者。若离三界。则染净隔别。隔别。则净而不遍。若即三界。则染净不分。不分。则遍而不净。
非方不方无在不在者。不即不离。非方也。或在净居。或在西方。非不方也。又不即不离。无在也。或在净居。或在西方等。无不在也。
未可概以同居而为定论者。以前问二经远近。何以不同。是概以同居而为定论也。
疏。
是世界义者。世为迁流。有竖义。界为方位。有横义故。
钞。
西属金体者。以五行配之。则西方庚辛金。
西当肃气者。以四时配之。西为秋。有肃杀之气故。
西当白色者。以五色配之。西为白也。
体露金风者。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门云。体露金风。
十苦者。生。老。病。死。愁。怨。忧。苦受。痛恼。生死流转。
十恶者。即身三。口四。意三恶业。
十缠者。瞋。覆。睡。眠。戏。掉。悭。嫉。无惭。无愧。(注云)忿恚曰瞋。隐覆自罪曰覆。意识昏迷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游曰戏。三业躁动曰掉。财法不能惠施</a>曰悭。他荣心生热恼曰嫉。屏处起罪不自羞曰无惭。露处起罪不羞他曰无愧。
十使者。即五利五钝。五钝者。贪瞋痴慢疑。五利者。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
坚净为西者。华严童子南询。古云。明正为南。方尽南矣。
疏。
释现在文中有三义。初节引大本大云。明释迦说法时之现在。次节云释迦弥陀。均名现在。而小不同。明即今此时之现在。后一节明后后无尽。指尽未来为现在。
钞。
非过去现在未来者。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不住故也。
疏。
复有二义者。一是现在。二是现在之现在。如念佛为径路。而持名又径中之径也。
钞。
虽云势至。实弥陀无异者。观经疏云。菩萨机忘。如来应息。名为补处。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同一法身。同一智慧。更无彼此迭相见。但由菩萨之机。感如来之应。若菩萨无明断尽。无能感之机。如来之应随息矣。如来应息。名为灭度。菩萨机忘。名为补处。岂真一灭一生。判然两人耶。故虽云势至。实乃弥陀也。
钞。
智觉云。总持教中说者。宗镜二十四云。且如总持教中。亦说三十七佛皆遮那一佛所现。谓从大圆镜智。流出东方阿閦。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宝生。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无量寿。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法界清净智。即自当遮那。言三十七者。五方如来。各有四大菩萨。即成二十五。及四摄。八供养菩萨。故成三十七。皆称佛者。皆一佛所现。以所从能。皆名为佛也。四摄。即钩。锁。铃。索。八供养。即烧。散。灯。涂。华。鬘。歌。舞。
疏。
多种不同者。以根根尘尘。皆能说法故。
钞。
言说瞻视乃至香饭者。楞伽云。大慧。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或有佛刹。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动摇等。
钞。
法身一向不说者。此指文字法也。若三身分析而言。法身以理为身。无有身相。云何说法。故云法身一向不说。
报身具说不说者。报身有二。若自受用。乃法性身也。以一切功德为体。此身无相。亦不说法。若他受用。则从法身现起。为十地菩萨说法。
应身定说者。应身则为三贤菩萨。及二乘凡夫。现起说法也。
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此含二义。一会用归体义。以报化二身。乃法身之用。用无自性。全体即真。故报化无体。乃归法身也。二夺事显理义。以报化所说。乃文字法。然文字性空。名字亦离。以何为法。必见法身者。乃能知法也。
当是随机所见者。凡小权乘。但见应身说法。大乘登地。乃见报身说法。若圆顿菩萨。乃见法身说法。以佛本无三。随机所见。自不同故。
钞。
僧问大随(至)始得大悟者。僧至南方参投子。投子问云。大随有何言句。僧陈前事。投子向西礼云。西川有古佛世出。令僧反见。僧返。大随已灭度矣。一往一还。路途万里。后参龙牙。复理问前事。牙曰。为同大千。始得彻悟。古云。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又颂云。劫火光中立问端。衲僧犹滞两重关。只因一句随他语。万里区区独往还。
城东老母者。此老母但见佛来。即避不见。然虽不欲见佛。佛常现前。老母向东。佛于东现。向西南北。佛现亦然。母以十指掩面。十指尖头。皆现佛相。
钞。
终朝侍佛侧等。既云体自灵知。则终朝侍佛侧也。奈何众生有眼如盲。不见金容。既云即今显现则竟日坐法筵也。奈何众生有耳如聋。罔闻妙道。因不见金容故。遂使魔王混于佛殿。因罔闻妙道。遂使邪法乱乎真宗。虽然如是。佛身如故王法犹存。但能不随外境。返照心源。则佛法一时双足矣。
钞。
即不苦不乐者。以三苦。对三受。苦苦。对苦受。坏苦。对乐受。行苦。对不苦不乐受故。
此苦处中者。以不苦不乐受。介乎苦乐二受之中。故云处中。
欲界具三者。三受具足故。色兼后二者。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舍念清净。俱无欲界苦受故。无色唯行者。以四空天人。苦乐双亡。唯有念念迁流故。
总成上七者。以前七是别。后一为总故。
百一十苦者。前五十五苦。次第增数。一具一。二具二。三具三。四具四。乃至十具十。共成五十五。次五十五。九种次第叠开。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四分五。五分六。六分七。七分八。八分九。九分十。又共成五十五。
一无差别流转苦者。以虽有六道之不同。同一流转。故云无差别。此即一具一也。二欲苦痴苦。此即二具二也。若约苦坏行。是即三具三等也。
次九种苦者。谓一切广大一切门。邪行流转不随欲。违害随逐一切种。
于九种中又次第叠开者。谓一分二。宿因所生。现缘所生。二分三。长时猛利。杂类无间。三分四。地狱。旁生鬼。善趣摄。四分五。乃至九分十等。
一切众生皆寂灭相不复更灭者。此约生死即涅槃。以九界生死是修恶。修恶。即性恶。性恶融通。任运摄持佛界修善。故曰生死即涅槃相。不须更灭。生死证涅槃也。此举能例。则一切下。是举所例。众生。例国土。寂灭。例极乐。
今开苦乐以违彼经者。以证难也。彼经苦乐相即。今经苦乐迢然。岂不违彼经耶。
贤首大师下。引古释例答。但以迷倒妄见生死等者。谓生死本空。元无自性。为因无明。引生三细。次从境界。复现六粗。造业受报。往来六趣。是以无生死中。昏迷颠倒。妄见生死。名在生死此岸。若能从缘得悟。生死本空。本来涅槃。即生死此岸。便名彼岸。此举能例。今谓下。是举所例。生死例五浊。此岸例娑婆。彼岸例极乐。
国土下。结答。据上答例。则知国土常净。众生自迷。若众生利根。能从迷得悟。何必分苦分乐。劝厌劝欣。今钝根众生。迷多悟寡。示两土苦乐。令生欣厌。不容己也。
钞。
此土有不常值佛苦者。诸佛出世。如优昙华。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故。
不闻说法苦者。不常值佛。法亦难闻。万劫千生。如聋如瞽故。
恶友牵缠者。不独淫朋匪友。怙恶增非。即劝策世善。遮障真乘。皆为恶友故。
群魔恼乱苦者。天魔阴魔。及与心魔。乃至烦恼及死。八万四千魔军故。
轮回不息苦者。往来六趣。匍匐四生。如汲井轮。互为高下故。
难免三途苦者。沦溺三途。如己舍宅。乃至一念瞋心。即地狱因。一念痴心。即畜生因。一念贪心。即饿鬼因故。
尘缘障道苦者。四事供给。助道资缘。一有不周。难于进行故。
寿命短促苦者。长年者。不过八九十以皆亡。短命者。大都二三十而早夭。更有今日不知明日事。上床别了下床时故。
修行退失苦者。此土业风浩大。尘境粗强。欲洁偏染。求升反沈故</a>。
尘劫难成苦者。此土修行。多劫多生。方蒙解脱故。
钞。
得旨则号醍醐失意则成毒药者。圭峰大梅之旨。不过扫人取舍之情。荡人垢净之见耳。是应病发药。但除其病也。若执无净秽。无取舍为极则。是执药成病。反为毒药也。
宁知下。伸正意。理无分限者。无净无秽。无取舍也。
事有差殊者。净秽迢然。取舍历然也。
理随事变无取舍处取舍宛然者。所谓虽知无妄可断。不妨断其妄想。虽知无真可证。不妨证彼真心也。
事得理融则正取舍时了无取舍者。所谓虽云断妄。而了知妄想全空。虽云证真。而了知真如非有也。
权实双行事理无碍者。知一切法平等不二。实也。理也。而示苦乐境。开取舍门。权也。事也。平等即苦乐。苦乐即平等。不二而取舍。取舍而不二。双行无碍也。
故苕水下。引古证结。亦能顺教成功。则无取舍处。不妨取舍宛然。欣厌本空。则正取舍时。了无取舍也。
况安养下。重覆发明。往来法界弥显唯心者。往者。往生净土。来者。回入娑婆。而实往无所往。来无所来。弥显唯心之妙。若执定唯心。不信往来者。则既无往来。何法唯心。虽名唯心。非真唯心也。
托彼胜缘速登宝觉者。以凡夫欲登宝觉。必具二种。一者因胜。具足一乘种子故。二者缘胜。诸佛菩萨作外缘故。若内因虽具。外缘不胜。如木有火。不假钻燧之缘。不能自燃其木。修道亦然。虽具一乘因种。若无弥陀胜缘。不能速断轮回。登无上觉也。
权曰妙者。以是即实之权故。盖权外无实。实外无权也。
疏。
自性无染者。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自性常净者。常恒不变。净法满足故。
钞。
染是苦义者。以苦者。是逼恼义。烦恼染污净心。即逼恼故。
净是乐义者。以乐者。畅悦义。净心不为逼恼。即畅悦故。
华严六地观察无明者。六地菩萨。以十种相。观诸缘起。所谓星罗十门。月满三观也。今钞所引。乃是第七三苦聚集观。
无明等者。于理不了。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此二支属过去因。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此五支属现在果。于受染着。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此三支属现在因。从业起蕴。为生。蕴熟蕴坏。为老死。此二属未来果。
无明至六入是行苦者。以前五迁流相显故。
触受是苦苦者。触受二支。触对生苦。以因苦缘。生于苦心故。
余是坏苦者。余但坏乐。故名坏苦。老死坏生。亦名为苦故。
我今此心无无明。乃至无老死等。可双约本然修得说。若约本然说。即自性本自清净。无一切差别之相也。若约修得说。即经中所谓若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也。
无上菩提。是究竟智德。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也。
无上涅槃。是究竟断德。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也。
觉法乐者。谓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也。寂静乐者。无所取着。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也。二俱名乐。是无乐之乐。乃为真乐也。若有可乐。与苦何别。如下文所说。
圣解还成魔境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佛见早堕铁围者。经云。文殊昨夜起佛见法见。被吾贬向二铁围山。
钞。
如瑞相经下。所引共有九重。皆证周匝围绕之意。
一单网。明网有杂色宝光。
二举网例二。明网柔软不待雕琢。
三单行树。明行列有数百千重。
四单行树。明树有七宝间错。
五单行树。明树有佛国出现。
六单行树。明树有光色异常。
七树上有网。明树网具足生法。
八树上有网。明树网映现大千。
九单行树。亦明树有数百千重。
如旋火轮者。言团圆正等。光明闪烁也。
如帝释瓶者。释论第十五云。有人一心供养帝释。满十二岁。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从此瓶出。今以妙华。涌出诸果。如彼天瓶。出种种物。
钞。
(七圣财)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为义。戒者。防非止恶。洁净身心为义。闻者。多闻。博通为义。舍者。一切尽舍。不染一尘为义。慧者。以了境为义。惭愧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义。先言信者。信为道元功德母故。有信无戒。信亦非真。故次言戒。有戒无闻。不知实相。故次言闻。闻而不舍。法爱难忘。不成圣果。故次舍。有舍无慧。则堕痴禅。非真解脱。故次慧。前五如宝后二如人者。以若无惭愧。同禽兽木石。信戒闻舍一切法财。悉散失故。
钞。
夫行树尚及八千。是据观经所说。
迦旃邻陀。此云细绵衣。此草柔软可爱。过此衣故。
其香普熏。十方世界。是以妙香而作佛事也。
疏。
自性长养众善。是行树义者。行树从地发生。渐成畅茂。有长养义。
钞。
文中施无染心无傲心等。皆约性中本无而言。不约修时言也。是则若人了达自性。则六度万行无不具足矣。故六祖云。心地无非自性戒等。
菩萨妙法树者。树有荫覆清凉二义。今一乘妙法。能荫覆众生。令得清凉之乐。故有树义。
生于直心者。起信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一故。净名云。直心是道场。无委曲故。楞严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学道之人。先须直心为地。方生妙法故。
信为道本。故信为种。
若无慈悲。纵有神通三昧。悉魔业也。二乘由无慈悲。不明法性。故慈悲为根。
妙法以般若为体。故智慧为身。
若无方便权智。则法身空寂无助。如树无枝干。故方便为枝干。
虽有权实二智。若无五度。则有慧无福。无有庄严。故五度为繁密。
禅定。一切八风所不能动。如叶之虽在风中。而森然如故。
神通变化不一。如华开合不一。
树林虽华叶具足。必以结果为功。菩萨既万行周圆。自以种智为果。
觉意谓七觉支。四如意足。解脱智慧即解脱般若二德。
奈之何下。结叹劝修。
栏楯毁者。谓放此纵横妙心。一无拘检也。既无拘检。则伐性之斧斤至矣。
罗网颓者。谓迷此广大妙心。以昏扰扰相为心性也。既为昏扰。则清凉之荫覆疏矣。
尚枯瘁其根者。谓尚无慈悲方便之因行。况得神通种智之妙果耶。
觉林如故道种非遥者。谓修持虽废。法性尚存。但肯加功。本真不失。古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但肯回光。无患不彻也。
庭前柏树者。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
槛外药栏者。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华药栏。
钞。
此合轻软下。是明同异。此指大本。彼指观经。彼配六入者。清为色入。不臭香入。美为味入。轻冷软是触入。调适无患是法入。并前说法即声入也。虽成六入。无非妙境。
钞。
水本无心能随人意者。此方众生。迷心逐境。为境所转。不能转境。故水不随心。彼土上人。会境归心。心能转境。境自随心。故水能随意所欲也。
钞。
或闻佛法僧声。三宝声也。
寂静空无我声。二乘声也。
大慈悲波罗蜜声。菩萨声也。
十力无畏不共声。佛声也。
诸通慧下。细明菩萨声。
通慧。通途之慧。三贤声也。
无所作。不起灭。初地至七地声也。以此诸地。断无明。证法性。法性本无所作。及起灭故。
无生忍声。八地声也。以八地菩萨。断俱生我执。亲证无生故。
甘露灌顶。等觉声也。等觉将成佛时。十方诸佛以智慧水。而灌其顶。即入佛位。如转轮王。将绍王位。以水灌顶故。
成熟诸根者。诸根。即声闻缘觉。及诸位菩萨。上中下诸根。皆同归一实也。
水本无情善能说法者。此土众生。迷心逐境。诸根暗塞。唯耳稍利。故以声为教体。唯闻有情说法。彼土众生。既会境归心。六根通利。故六尘皆为教体。根根尽入圆通。不独有情说法。无情亦皆说法也。
是水不但以可浴为功者。此土众生。迷心逐境。则水乃业报之水。但能洗四大垢秽。不能得大利益。彼土众生。会境归心八功德水。即自心智慧。故能开神悦体。涤荡情虑。断惑证真。得大利益也。
钞。
自性深??无尽者。竖穷三际之底故。
广远无际者。横极法界之边故。
非真非俗纯粹至善者。绝诸待对。离二边杂糅故。
顺万物而无情者。情。实也。如幻如化。无真实故。
上行则入圣流者。真如随净缘。则为四圣。四圣既如幻。圣无所增。
下行则入凡流者。真如随染缘。则为六凡。六凡亦如幻。凡无所减。
不变随缘周遍法界者。真如自体不变。而能随染净缘遍十法界。
定水二句。净名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古释云。水之为用。除垢去热。解脱之性亦然。解脱之中。定慧意足。湛然满矣。七净。自戒净。至涅槃净。
浴此无垢人者。无垢而浴。除热取适也。菩萨无缘而入八解者。外为众生。内自调适也。今之取意。谓性定之水。浴此不立一尘之无垢人。然无垢。犹堕净也。非真功德。垢净双亡。是真功德矣。
钞。
如观经言(至)无我之音。详引经论。以是推之下。是判释也。
德有厚者。乃妙达唯心。一法不着。故果报楼阁。能随心高下。浮在空中。德薄者。乃心外见法。执着未空。故不能随心。止在地上。
世间八风。为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然彼土无四时。或应八方。或自有八种。皆未可知。
一色无变。是常义。二体无垢。是净义。三转作无我。是我义。四能令人富。是乐义。
钞。
问尧处茅茨者。因一贵字发问也。答中有二义。一上智无著义。以上智之士。悟境惟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一切宝严。皆同幻化故。二曲为钝根义。以愚钝凡夫。昧心着境。赞彼宝严。令生忻慕故。
箕谏象玉者。箕子见纣为象箸。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而远方珍怪之物至矣。遂入谏。
警跸冕旒者。天子出。陈警。入。陈跸。天子仪仗也。冕。冠也。天子九旒。然舜时。恐未尝有此。言此。不过形状其富贵耳。
疏。
前云离地曰阶。坦途曰道。故阶道有平直义。又重屋曰楼。岑楼曰阁。故楼阁。有高?义。
钞。
离诸垢污。即前离地曰阶。
无有偏陂。即前坦途曰道。
迥超尘境。观照不遗。如楼阁之高无不照。是高义。
囊括虚空。广博无尽。如楼阁之广无不容。是?义。
常而不迁。即色无变。净而不染。即体无垢。我而随缘不碍。即转作无我。乐而富有不亏。即能令人富。
众美毕具资成法身者。法身具含万德。还以万德严身。而实德无所德。严无所严。是真庄严也。
且善财下。结劝。其如终日下。结叹。
钞。
婆沙论。止言十五里。华严钞。则言一由旬。观经。言十二由旬。大本。言百由旬。千由旬。复言华叶无量。而如来藏经。又言华中化佛。光明无数。则车轮何可思议也。
钞。
微妙香洁。俱可约理。微有四义。事相可知。若称理。则自性之华。三智不能觑。五眼不能窥。是幽微义。
不与诸尘作对。不与万法为侣。是隐微义。
随举一德。具含众德。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是细微义。
一切功德妙宝为体。无作万行。以为庄严。是精微义。
妙有十二义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是因果同时义。
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净非净也。正当五道随缘。自性不变。垢非垢也。是垢净双非义。
法界一相。不碍千差竞起。千差竞起。不碍法界一相。是总别齐彰义。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常湛然显也。不可见。隐也。是隐显随宜义。
法性重重。无尽无尽。犹如千镫。互为主伴。是主伴相参义。
虽非因非果。而不昧因果。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是胜劣分明义。
散去普周法界。收来在一微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小大无定义。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是寒暑不迁义。
众美毕张。不妨清净一色。清净一色。不妨万德交罗。是彩素交辉义。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是动静一源义。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是凡圣兼成义。
如来藏中。无法不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是感应冥符义。
香洁二义。事相可知。理则自性之华。虽居烦恼之中。不为烦恼所染。是秽中香。往生之士。具足五分法身之香。及八万四千波罗蜜香。是香中香也。
又自性虽在三界生死之中。不为生死所迁。是为垢中洁。往生之士。既不为分段所迁。并不为变易所动。性离惑染。净法满足。是洁中洁也。
钞。
中阴之身自求父母者。中阴。谓前阴已谢。后阴未成。而中间所受之身。名为中阴身。六趣众生。唯除极善极恶。余皆通受此身也。自求父母。余趣则不可知。但就人趣。即楞严所谓。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是也。
一弹指顷莲华化生者。谓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举念即是生净土时也。
不兼色像者。谓文殊一行三昧。不取相貌。专称名字故。
菩萨偏行六度者。谓十地菩萨。于十波罗蜜各有专主故。所谓初地布施二持戒。三地忍辱四精进。五禅六般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慧。是也。今不言十。而言六者。以六即能摄十故。
以施为专主余但随力随分者。是初地菩萨境界。经云。菩萨住初地时。于一切物。无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舍。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也。
钞。
佛地下。引证。假实之色者。长短方圆。乃至光影等为假色。以对短为长。对长为短。无一定实体故。青黄赤白等为实色。以青等析至极微。色不改故。又实色。是眼识所缘。假色。是意识所缘。如水月镜华等。
皆不离佛净心者。诸佛净心。非假非实。假实之色。不离此心故。即此净心。能显假实之色者。以此心是假是实。则不能现假实之色故(今复解云)。
佛地论是明色心不二。假实之色不离佛净心者。谓种种诸色。不异法身真心。如波与水。本来无二也。以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真如自在用故。此句明色即心也。即此净心能显假实者。谓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也。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故。此句明心即色也。
故经下。结归当经。青色青光等者。青色等是实色。青光等是假色。既云假实之色皆不离佛净心。则此经光色不二。即自性寂照双融也(又解云)。
光色不二者。谓青色有青光。白色有白光。光色不二也。寂照双融者。以光有照义。色有寂义。华之光色不二。即性之寂照双融也。
钞。
愿以起行行以实愿者。以愿导行。以行填愿也。行非愿起。则行乃伪行。非真实行。愿无行填。愿乃虚愿。非真实愿。
行满</a>愿遂名为成就者。弥陀成就功德庄严。皆因中广大行愿之力。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摄取二十一刹如彼修持者。此称性之行也。以性无尽故。行亦无尽。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言二十一者。举三七之多。表其无尽也。
住真实慧者。先悟毗卢法界。勇猛精进。阿僧祇劫修菩萨行者次修普贤行门也然必发四十八愿已然后修者。所谓以愿导行。以行填愿也。
护身口意。是别举持戒一门。修行六度。则备举所修之行。此上。乃自利之行。了空无相下。乃利他之行也。
了空。无相。无作。是法身菩萨三解脱门。谓了知无人。无我。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名空解脱门。观一切法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即名无相解脱门。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名无作解脱门。
了空无相无作以行教化者。谓不同余教心外有法。实有生可度。乃是终日度而无度。终日无度而度。所谓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是也。
华严世界下。是先明愿。又下云下。是次明行。
普贤智地行悉成者。谓普贤智地底行皆悉成就也。
疏。
无漏性功德者。以此功德。乃是从性起修。全修即性故。
钞。
营修世福为有漏因者。初祖始见梁武帝</a>。帝问曰。寡人造寺写经。度僧无量。有功德否。祖曰。实无功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疏。
金刚般若(至)是名庄严者。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古释云。以菩萨虽修行严土。行乃无作。土亦非严。非严而严。故曰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今引此以问。乃断章取义。谓实无庄严。方是真庄严也。而今乃有种种依正庄严。不与金刚相违背耶。是非但不知净土。并不知金刚也。故以性相融通。所宗有异答之。
钞。
彼经以无相为宗故不取形相者。如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等。又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实则清净心中身土自现者。如经云。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又云于法不说断灭相。
今经以净土为宗。故反覆开明者。如经中栏网行树。池阁莲华。天乐雨华。化禽风树。乃至寿命光明。声闻菩萨等。
实则相本自空唯心唯识者。虽有种种庄严。实如镜像水月。不立纤尘。皆行人心识所变现也。
又清净心中身土自现者。以如实空。即如实不空。真实理中。具足无量功德故。又复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种种依正。故摄论云。如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等。
又相本自空唯心唯识者。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故。又复一切色相。即是如来妙心。所谓从本以来。色心不二。色性即智。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等。
钞。
直心是菩萨净土等。净土地平如掌。无诸坑坎。岂谄曲之所能成。七宝庄严胜妙无比。岂浅行之所能得。故必三智于一心中修。直至道场。无诸委曲。三谛于一心中造。穷深尽底。究畅实际。乃能如是。而不谄众生。及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者。以化缘相及。果报相通。以因克果。影响相符。不差毫发也。
乃至万行悉亦如是者。次从大乘心六度。四等四摄乃至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行十善众生来生其国也。
疏。
自性能生万法是庄严义者。金刚经</a>云。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今则自心出生万法。还以万法严心。法本自空。严亦何有。无能严所严是真庄严。
钞。
一切宝铃网如幻心所生等者。谓秽土依正。从凡夫有漏识生。净土宝严。从圣人无漏智生。故铃网如幻。从人解法如幻心生。楼阁浮空。从人无著无生心生。乃至种种宝衣。从忍辱生。宝盖。从慈悲生。种种宝幢。从示说一切法生。种种宝座从解一切法空生。一一皆是称真如法界具无边德者。华严境界。称性法门。故法法全彰。尘尘具足。故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也。
弥陀经疏钞演义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