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疏卷第下
3个月前 作者: 圣德太子
上宫皇御制
文殊问疾品第五上来虽复命五百声闻八千菩萨。各陈昔日受屈皆辞曰不堪。一无欲往。故不成问疾。但至此文殊奉旨即就方丈。正陈佛意方成问疾。故因为品目也。从此品以下。入见阿閦佛国品讫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以来。经三段中第二正说也。就中开为二。第一从此品以下讫香积品凡有六品。明净名正在方丈之内。自宣不思议权实二智之理化三根人。第二从菩萨行品以下。入见阿閦佛国品讫举众皆见以来。明从方丈就于庵罗。与佛共明种种妙法证成方丈不思议之说也。一云。正说唯在初六品。从菩萨行品以下。为流通说也。而至处当释。就第一净名正在方丈化三根人中自有三。第一问疾与不思议二品化上根人。第二观众生与佛道二品化中根人。第三入不二法门与香积二品化下根人。就第一举二品化上根中亦有二。第一问疾品中。人则唯净名一人。事则唯现疾一事。故名为略明不思议。第二不思议品中。人则诸佛菩萨皆现。事则广明种种不思议之事。故名为广明不思议也。上根之人闻此广略二说。生信益解。改凡成圣。一云。就第一正在方丈宣不思议中。但开为二。问疾一品略明不思议。不思议品以下五品广明不思议也。五品即因上事而来故分文。亦即当品而释也。然今据前释而述也。就此问疾品。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更不可见。名问疾缘由。第二从且置是事以下。正明问疾。就第一问疾缘由中。亦开为六。第一佛命。第二文殊奉旨。第三从于是众中以下。明大众愿与文殊共往。第四从于是文殊以下。文殊与大众共入方丈。第五从尔时长者以下。明净名知文殊与大众俱来。空其室内。第六从维摩诘言以下。明净名与文殊略申宾主之礼。往伏除疑。第一可见。就第二奉旨中亦有二。第一先叹净名难酬之德。第二从虽然以下。正明承旨可往。就第一叹难酬中。亦有二。第一总叹。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是。第二从深达实相以下。举法门别叹。就中有九句分为三重。第一初四句据四辨为叹。第二有四句就杂门作叹。第三有一句举二智结叹。深达实相者。义辨。真理绝伪超于有相。故称实相。善说法要者。辞辨。辨才无滞者。乐说辨。智慧无阂者。法辨。从一切菩萨以下四句。第二就杂门为叹。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者。善达因地一切诸行。诸佛秘藏无不得入者。明善达果地所说十二义也。肇法师云。近知菩萨之仪式。远入诸佛之秘藏。秘藏谓佛身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此二句困果相对。明困果之理无所不达。降伏众魔者。明降四魔也。此句叹其刚用。亦可。外化行。游戏神通者。乘于五通化物适意。即义同游戏。此句叹其柔用。亦可。自行。此二句刚柔相对。明刚柔之义无所不能。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者。第三举二智结叹。慧者实智。方便者横智。明能具此二智故。上所叹诸德亦悉清。从虽然以下。奉旨中第二正明承旨可往。第三第四可见。
但就第五明净名知文殊与大众来空其室内中自有二。第一明净名空其室内以为论端。第二从既入其舍以下。明文殊见室空。夫论现疾之情。欲令新学菩萨虽遇疾患。而起大悲安心化物莫有惓废。空其室者。正为欲遣众生是非之惑。而就别为论。因空室生五事。由现疾生六论也。因空室生五事者。第一文殊见室空问净名。居士此室何以空。净名答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非但我室。第二文殊问。何无侍者。净名答言。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第三身子见室空作念。此诸菩萨大弟子等当于何坐。净名知意。先举至理呵不应求坐曰。唯舍利弗。为法耶。为床坐耶。即借坐于灯王。仍广明菩萨种种不思议之理也。第四普现色身菩萨见室空问净名。居士父母妻子及诸知识悉为是谁。象马车乘奴婢仆使皆何所在。净名答言。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即广显大士种种之行。第五身子见室空作念。日时已室。此诸菩萨当于何食。于是净名知意。先以八解脱为呵曰。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即请饭香士。以一食充满一切。因显种种作佛事之义。因空室生五事略如是。由现疾生六论者。第一文殊问言。居士此疾何所因起。净名答言。菩萨病者以大悲起。第二文殊问言。居士此疾其生久如。净名答言。从痴有爱。即我病生。第三文殊问言。居士此疾当云何灭。净名答言。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即我病灭。第四文殊问。居士此疾为何等相。净名答言。我病无形不可见。第五文殊问。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净名答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等义而可慰喻。第六文殊问言。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净名答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先应令识病因后教作观。因疾生六论略如是也。而文殊普现发口显问。舍利弗但念而已者。二大士与净名同是大乘。所以若心有怀即便发口相问无所惭也。但身子既为小乘。于诸大士即进退难便。所以不能发口。但念而已也。从时维摩诘以下。第六略申宾主之礼。就中亦有二。第一主先赞宾。第二从如是居士以下。宾谦答。就第一主赞宾中。自有二意。一善来文殊师利者。直赞来。当物机必有深益。去来者向背为语也。从方丈望庵罗为来。从庵罗望方丈为去。不来相而来者。实中为论。庵罗一涉即谢不至方丈。故云不来相。而假中作论。庵罗一涉相续不灭来至方丈。故云而来。二不见相而见者。亦实中作论。庵罗文殊即谢。无至方丈可见。故云不见相。而假中作论。庵罗文殊相续不灭。即至方丈而得见。故云而见也。此二句赞来不存相也。从文殊言以下。第二宾谦答。就中亦有二。第一直述。第二释述。如是者。明居士所言理无非是。若来已更不来者。若假中来竟者。实中更有不来也。若去已更不去者亦同次应有若见已更不见。但文略耳。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释。标疑云。所以去来无定者何。来者无所从来者。假中来者实中为论。庵罗之涉即灭于庵罗。方丈之涉只生方丈。故云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者。假中去者实中为论。庵罗文殊自灭于庵罗。不去至方丈。故言无所至所可见者。假名道中庵罗与方丈有相见之义。而实中为论。庵罗见即灭不至方丈。彼此各生各灭。文殊无能见之义。净名亦无所见之功。故云更不可见也。从且置是事以下。第二正明问疾。就中亦开为三。第一先传佛问意。第二从居士是疾何所因起以下。陈其私怀。第三从说是语时以下。时众得益也。且置是事者。将欲传佛相问故请止初论也。从居士以下。正传佛相问。即有三问。一居士是疾。宁可忍不。二疗治有损。三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者。仍传如来深意。言非但问此三句。大悲无极广问一切。从居士是疾以下。第二陈其私怀。就中亦开为二。第一只就方丈内事作论。第二从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以下。泛为外诸新学菩萨作论也。就第一只就方丈内事作论中。亦开为三。第一因病作论。第二从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以下。因室空作论。第三从居士所疾为何等相以下。因疾寒热相作论。就第一因疾作论中亦有二。第一文殊以三事问净名。第二净名答其三问。三问者。一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此句问其起疾之因。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一论。二问。其生久如。此句问其得起病日数久近。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二论。三问。当云何灭。此句问疾见差迟速之期。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三论。就第二净名答三问中亦有二。第一先答后二问。第二从又言是疾以下。追答其第一问。就第一先答后二问亦第三。第一正答后二问。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双释。第三从譬如长者以下。寄譬重显答意。上第二问云其生久如今答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者。言众生由有痴爱实病用感菩萨。故菩萨亦有应病。上第三问言当云何灭。
今答言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者。明若众生用感菩萨痴爱实病灭。则菩萨应病亦随灭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双释。标疑云。所以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者何。菩萨为众生痴爱实病故入生死。有生死则菩萨亦有应病。故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且众生痴爱实病灭。则菩萨亦无余病。故云众生病灭则我病灭。从譬如长者以下。第三寄譬重显答意。即开合有二。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者。显上从痴有爱则我病生。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者。显上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第二舍可见。从又言以下。答三问中第二追答第一因起问。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者。牒上语。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者。正答其问。明若非妙本大悲则应病亦无由起。故云以大悲起也。就中略举五幡问答作料简。第一问者。文殊问疾本在佛命。而今净名何故不答佛问。唯答文殊私问耶。不答佛问略有三意。一者必方丈事毕。净名与文殊共就如来当面敬答。故此不答也。二者文殊传佛命次即陈私问。无间答佛问。故亦即不答也。三者实而为论。虽命文殊私问。即是佛问。何则上既云世尊殷勤致问无量。文殊即领此意而问。则此中文殊所问无非佛意。所以净名亦不别答也。第二问者。上三问中先问起病之因。何今答中先答后二问耶。释曰。大众未明菩萨之病但应非实。若即先答第一因起问曰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者。则便谓菩萨犹有实病以大悲起者。是以先答后二问曰菩萨本无实病唯有化物应病者。众生因此方悟若尔菩萨病者但应非实。即次明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者。使悟众生实病因痴爱而生。菩萨应病以大悲而起。所以先答后二问。后答第一问也。第三问者。然则文殊应先问第二其生久如。第三当云何灭。而文殊未达此义故。犹先问因起耶。而既云维摩诘文殊同是已登正觉之大圣也。岂复方有胜负之异也。释曰。何其不达而文殊先问因起者。欲显大悲是菩萨万化之元。净名先答后二问者。欲显大士之病唯应非实。若文殊不先问因起。则无由显大悲是菩萨万化之元。净名若不先答后二问者。亦无由显菩萨之病但应非实。是盖二圣同达当时之宜互相出之耳。第四问者。如言大士本无实病但为物病者。亦可因痴爱而起用答第一何所因起问。何不犹言因痴爱而起也。释曰。众生有痴爱实病以感菩萨。菩萨有大悲心故亦有应病。然则立于应病望众生痴爱。既为远缘。但菩萨大悲既亲。所以今取亲作因用答第一因起问也。第五问者。菩萨有大悲心故亦有应病者。则应菩萨应病从有大悲而生。用答第二其生久如问。何故不然也。释曰。不得。何则既云大士本无实病。唯有化物应病。所以答云从有众生痴爱实病则我病生也。所以亦差必须众生痴爱实病灭也。若言从大悲而生。以答第二其生久如问者。大悲则菩萨自事故。病亦自生非由物感。若尔则但为物病之旨不知所在也。且大悲无无时故。则应常日寝床。而大悲虽常亦不恒寝。所以不得言从有大悲而生也。或解言。三问中先答后二问者。病本为物。所以欲先显为物之意故先答屯。亦可。有迹必有本。有本未必有迹。所以先答迹也。答第二问其生久如曰从痴有爱则我病生者。明由众生有痴爱烦恼得生死病以感菩萨。菩萨以有大悲故。应同其病。明众生痴爱无始故。菩萨大悲病亦无始也。答第三问当云何灭曰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者。明众生既无尽。我病亦何时灭。此明病无终也。此是旧义所须。推寻此释。直言众生痴爱实病无始终故。菩萨大悲应病亦无始终也。而新义又释曰。夫众生实病凡有二种。是故菩萨应病亦从有二。一者生死烦恼常病。为此菩萨亦有入生死大悲常病。二者须现寝疾所得除灭痴爱别病。为此菩萨亦有现寝别病。若以通入生死常病为论。亦复可然。而今所问者。但是现疾可灭痴爱别病。非问通入生死大悲常病也。何则若是入生死大悲常病故须现寝床者。则诸圣皆应寝床。岂独净名。且若是大悲常病者。只是净名亦应恒日常卧。而或有不寝。且必是常病无始终者。寄譬结答。岂可言其子病愈父母亦愈也。世子病必有愈时。而未闻旧义穷释。但私怀者。亦可。恒日常寝绝不寝。亦可。诸圣皆寝。只一净名犹不寝。何则寝与不寝岂是圣人自有。是必众生感机不同故然。若见净名病愈起行。而或见犹寝床者。是则所谓恒寝亦绝不寝也。且若有缘则诸圣皆现寝。无缘只净名亦不寝。众生亦有见诸圣皆寝。或见唯净名寝绝不寝。岂有定哉。以此为推。众生痴爱实病无始终故。菩萨大悲应病亦无始终者。无可慊也。从文殊师利言以下。论方丈内事中第二因空室作论。就中自有二。第一明文殊问净名。第二净名答文殊问。就第一文问中。自有二问。一问此室何以空。问意者。既为白衣。应有事业。且身居疾。应须供养之具。而今室内悉无所有故致问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论中第一论。二问何无侍者。问意者。亦居疾之时。必须看养。而今都无侍者故问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论中第二论。第二净名答中亦有二。第一答其室空问。第二答其何无侍者问。就第一答室空问中亦有二。第一举理空正答。第二从又问以何为空以下。举六幡问答往伏除疑。第一正答。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者。明诸佛国土本来即空。宁复问此室空。问以事空。答以理空也。就第二举六幡问答往伏除疑中亦有二。第一切三幡明境空。后三幡明智空。第一问以何为空者。室以无物故空。今诸佛国土现见诸物。以何义说为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以真谛空故说为空也。又问空何用空者。若诸佛国土本来即空。直置自空。何用空室方明空耶。答曰。真谛以无分别故空。欲显无分别空故须空室也。若欲显真谛空故须室空者。则真谛空室空有二空故。又问。空可分别耶。真谛之理绝于分别故。答言。分别亦空。然但旧解小异。以何为空者。为是理空。因室空事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是理空故以空智来空。上空是境空。下空是智空。又空何用空者。明理自是空。何假空智耶。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者。明理非假智。然非智无由可见。故以无分别空智来乃得此空也。智是有法。空是无法。便有二相可分别故。问空可分别耶。空中都无二相可分别。故云分别亦空。从又问以下。第二举三幡问答明智空。又问空当于何求者。恐惑者见二大士善谈空义。便谓空义在正不在邪。则此空智只应就二大士可求。故又问此空智当于何求。答曰。六十二见举体即空。于中可求也。既云空中可求。则无可求明矣。而物谓然则只应就外道可求。故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也。答曰。诸佛解脱空不异六十二见空。于中可求也。而物又计然则只应就诸佛可求。故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众生心行空亦无异诸佛解脱空。于中可求也。穷上极下及以中间。无相平等都无异相。若欲求正智。只应就此平等空中可求也。一家以互无解释。明六十二见中求正智不可。喻如无相中无智可得也。私怀。空智只就此三境举体即空可得也。从又仁所问以下。答第二何无侍者问。就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释。又仁所问何无侍者者。牒上问。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者。侍以伏从为义。众魔外道皆从我化。故云皆吾侍也。第二释。所以皆吾侍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教令入道。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不动化令从己。故云皆吾侍也。从文殊师利言以下。只就方丈内事作论中。第三因疾相作论。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四论。就中即问答为二。问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者。寒热羸疲为病相。故问以何为相也。一云。四大之中为何等相也。第二净名答自有三。第一直言无病相可见。第二从又问此病身合耶以下。有二幡问答往伏除疑。第三从而众生病以下。结无病相。我病无形不可见者。病体即空。无病故无形状可见也。一云。法身之地本来无病相可见也。第二往伏除疑。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者。或闻我病无形不可见。便谓别有一病无形不可见者。故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也。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者身即空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心亦空也。明身心既空。无病可合也。一云。物疑病相微细与身心合故不可见。故问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者。明法身已离身相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明智无相也。肇法师直云。物闻我病无形不可见。便谓心病无形故不可见。身病微细故不可见。故为之生问也。答意同前。第二问。四大之中何大之病者。物疑犹是四大之病而不可见。故问四大之中何大之病也。答曰非地大者。地体即空也。不离地大者。明地外亦空也。余三大类此皆尔也。一云。四大是疾病之本故。更别问。故答曰非地大者。明法身非地大也。亦不离地大者。应病不离地大也。从而众生病以下。第三结无病。亦可。结法身无实病相可见。从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以下。文殊陈其私问中。第二泛为外诸新学菩萨作论。就中亦开为二。第一明慰喻。第二明调伏。然慰喻是外化行。调伏是自行。何则文云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调伏则文云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慰是安慰义。喻是开喻义。若论慰喻略有三别。一初地以上虽复优劣之异。同是真观明解现。故唯能慰他自不须慰。二者六心以下但自须慰不能慰他。三者但七心以上虽入定位。未有真解。不能在病优然化物。故必须他慰亦能慰他。一云。七地以下虽是真观。未能常现。故犹须慰也。慰喻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五论也。就中即问答为二。文殊问维摩诘言无疾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者。病来在身意。法身羸羸诸苦为逼。正志迷乱思痛无间。何暇慕道。是以必须他人善慰方得安心趣理。故问言无病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也。若是同位亦得相慰也。而但疑者。今文殊奉旨而来。则此慰喻应是问疾文殊。然何意反问有疾净名。释曰。略有三意。一者在病多集。则智人慰喻。必善慰喻。二者为病所安。必居疾自知。傍者不达。三者净名上既言本自无病但为物病。亦应巧于慰喻。有此三意故反问净名也。然三犹不去。何则夫慰喻者必是止其迷惑令得正志之谓也。若从居疾所安。则何慰之有。且虽是智人。有疾之时岂可问云何慰喻汝也。又上所说之理岂唯净名所巧。文殊亦能同达。同能之间。必问疾者宜慰也。有此难故。私释少异。寻夫文殊反问净名者。慰喻调伏如教受行。必是为行可难。若无疾文殊为法主者。则时众必不清信。所以更使居疾净名自说。以劝新学也。就第二净名答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结答。就第一正答中亦有二。第一就别门明慰喻。第二就杂门明慰喻。说身无常者。应为病者说此身无常遣其贪着此身。不说厌离于身者。亦应为说虽观无常犹留生死广化众生。亦明凡夫计常故乐世而不厌离。二乘观无常故厌世而不化物。皆违佛意俱失中道。菩萨观无常故能不存着不厌离。故能留生死广化众生。不同二乘凡夫之偏。妙得中道。如此为说。是名慰喻有疾菩萨之谓也。下三句亦同。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者。虽观身苦。莫同二乘唯存自度绝于外化也。说身无我而教导众生者。虽观无我。而以假我教化众生。莫同二乘但观无我绝于外化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者。虽观空寂。莫同二乘唯取毕竟寂灭绝于外化。从说悔先罪以下。第二就杂门明慰喻。一云。就四精勤明慰喻。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者。虽为说此病皆由我宿罪业。至心悔过。莫为说定有罪性入过去也。若存罪性入过去者。罪不得灭。一云。虽悔先罪。不得灭身入过去也。以己之病愍于彼疾者。应为说以己方人。今我轻苦尚尔。况乎三涂之重苦哉。则勤施化也。外论云。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者。应为说当识宿世造作恶业故今受病苦。推知现不造恶必未来无苦。殷勤化物也。肇法师云。当识宿世苦无量。今苦何足致忧苦。救彼苦也。当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者。明当忆己所福以为尊宝。但修正行念于净命。勿为将救身疾起于邪命。邪命者。谄饰要利存生。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疾者。言勤福化物也。菩萨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者。第二结答。明无疾菩萨即应如上所明慰喻有疾菩萨劝忆自行外化。令其生乐道之心也。一云。此中诸句。上半明实智。下半明权智。亦好。随欲可见也。从文殊师利言有疾菩萨云何伏其心以下。第二明调伏。然调伏亦有三别。一六心以下虽有调伏之义。理解未有。犹是位退故调伏没而不明。二初地以上虽复优劣之异。同是真观故不须调伏。三但七心以上乃至三十心虽入定位。未有真解故须调伏也。一云。七心以上七地以还皆须调伏。何则住前可知。但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虽是真观。未能并照。犹有优劣之异故亦须调伏也。就中亦问答为二。问言。有疾之时。以疾为逼正志迷乱不能念道。云何调伏其心而得慕道也。就净名答中。亦开为三。第一从初讫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就自行外化二行明调伏。
第二从彼有疾菩萨复应作是念以下讫而不永灭是名方便。劝离着以明调伏。
第三从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以下讫品。广明菩萨种种中道之行。结成调伏之义。就第一二行明调伏中。亦开为三。第一明忆自行以调伏心。第二从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以下。忆外化以调伏心。第三从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以下。双结上二重。就第一劝忆自行中亦有二。第一明观假名空以调伏心。第二从彼有疾菩萨为灭法相以下。明观实法空以调伏心。就第一观假名中自有三。第一直明观假而调伏心。第二从又此病起以下。观知病本而调伏心。第三从当起法相以下。明举实法过假名而调伏心。就第一直明观假名而调伏心中亦有二。第一直观是假无实而调伏心。第二释。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者。万法计实为妄想。横计四句为颠倒。以此妄想颠倒诸烦恼为因而生此身者。此句明病因。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正明唯是假无实也。言但是假无实故。亦无受病行者也。一云。上句明因虚无有实法。谁受病者者。明果伪。无有实法者。上下通用。第二释。标疑云。所以无受者何。明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故云无受苦者也。从又此病起以下。第二出病本。又此病起皆由着我者。正出病本。是故于我不应生著者。明不应着也。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者。明应离也。当观无我以除我也。我患既去。十六知见俱亡。故云及众生相。略举一也。从当起法想以下。第三以实法过假名而调伏心。当起法想者。明应知但有五阴和会。以成此身。无实众生也。起唯法起灭唯法灭者。明起灭唯是五阴。无定别有神我众生起灭也。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者。明五阴法不相知也。明应如上来所说推思以调伏其心也。从彼有疾菩萨以下。明忆自行以调伏心中。第二明观实法空以调伏心。就中亦有三。第一明应离计实法之心。第二从云何为离以下。出其所离法。第三从得是平等以下。举毕竟空为结。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者。言为灭存实法相也。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者。明计五阴实有心亦是颠倒也。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者。明因此颠倒必召未来苦患。故我应修道离之也。此因中说</a>果。亦可是过患。从云何为离以下。第二出所离法。云何为离离我我所者。凡夫以五阴为我所。圣人以涅槃为我所。今通举凡圣二我所也。云何离我我所谓二法者。列所离体。二法者。一凡我所法。二圣我所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者。出所离体。内者自我所。亦可通凡圣内我所。外者他我所。亦通凡圣假名我。云何行于平等谓我等涅槃等者。出所离名。明举上齐下悉皆平等空也。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者。释上平等。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者。重释二皆空也。明但以名字无实故空。非是强空。如是二法无决定性者。结五阴涅槃二法皆空无定性也。亦云。内者五阴。外者山河等。一云。云何谓离二法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以上只明凡夫我所。二法者。依正二报也。从云何平等以下。显万法皆空平等也。此言如是二法无决定性者。就我与涅槃为二。又云。上二法。我与我所自为二。从得是平等以下。第三举毕竟空为结。亦可。以空遣空为结。得是平等无余病者。存实有之病永尽也。唯有空病者。唯有偏空之病也。空病亦空者。言所计空亦空也。凡物情易染故。上以法除我。次以空除法。此以毕竟空空于空者。乃无患之极也。从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以下。就二行明调伏中。第二明忆外化以调伏心。就中义家多须分段解释。而今不据过段。随文直释。则所谓阙所不明也。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者。明大士本来无受身之业。但欲化物故犹受六道之身。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者。言所化众生未具佛法。终不独灭而取自证也。此二句明慈能与乐。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者。明大士忘其身苦同苦而化也。此句明悲能拔苦。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者。明应如是与群生同其苦乐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者。上直言调伏众生。而未明调伏之相。故从此以下明其调伏之相也。前法自无。妄想为有。故云但除妄想之病。法无可除也。一云。但除众生妄想病。而不除能化法也。一云。菩萨教人虽复断生死因。犹留生死四等益物尔也。而不除法者。莫同二乘教人灰身灭智除却生死之法也。为断病本而教导之者。上直言病是应除。而未明为除方法。是以从此以下明其除之方法。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立两章门。第二从何谓以下。释两章门。为断病本。立病本章门。而教导之。立除方法章门。明为欲断物病本。用为断之法而教导之也。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有病本者。明攀缘诸境无而计有颠倒之心。能造诸业则为病本。此句正释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者。出其所缘之境。云何断攀缘以下。释除方法章门。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者。言若能解诸境即空无所得者。则攀缘自亡也。何谓无所得谓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者。出无所得境。自五阴为内见。他五阴为外见。亦可。五阴外诸境。皆是外见。明善达二见即空。病本则自亡也。从文殊师利以下。就二行明调伏中。第三双结自他二行。就中自有二。第一举法说为结。第二举譬为结。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者。明如上来所说。明达假实即空无所存着。复能并忆自他二行者。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之法也。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者。明如上修行并断自他老病死苦者。乃名菩萨菩提也。若不如是己修治为无惠利者。明若不能并断自他苦者。虽有修行。内未足为有惠。外未足为有利也。第二举譬为结。譬如胜怨乃可为勇者。明自胜己怨。复能害他怨者。乃名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者。合可见也。从彼有疾菩萨复作是念以下。明调伏中。第二劝离着以明调伏。明虽忆自行外化以调伏心。若存自他二境修行。则所修不广。不能与物同其苦乐。所以劝应离着。就中亦有四重。第一正劝应离着。第二释。第三从所生无缚以下。举缚解重显上释。第四从何谓缚何谓解以下。仍辨缚解。如我是病非真非有者。假故非真。即空故非有。此句劝于自上不应着。若众生病亦非真非有者。此句劝于他上不应着。此二句劝虚假。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者。明此爱见悲虽善。犹是存相不能平等自他二境广化众生。故云应舍之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释。标疑云。所以应离爱见悲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者。明菩萨为断自他客尘烦恼故。而起无相大悲也。此句将欲非其爱见悲故。先举无相大悲为是。释客义不同。或以根本为主。枝条为客。或云。居在理外为客。今所须者。一切不善理非恒在。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者。此句明爱见悲是过故应离也。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者。此句正显劝离意。从所生无缚以下。第三举缚解重显上释。言所以化物。只欲先离自恶邪。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者。明自行既精。即所生能解他缚。故云莫以爱见为覆己也。此句正显上释。次取佛诚言为证。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是有是处者。明善恶之生必始于己非由他也。是故菩萨不应起缚者。结不应着。问曰。凡夫或以散心好说禅方。学者寻说修习获得深静。且凡夫惑心为说十地浅解。亦学者寻说修行或得阶级之解。以此为推。则所言若自有缚不能解他缚者。或悉不然。且如来既是无缚之极。而善星犹生邪见。又舍利弗亦是无缚。而其二弟子惑倒弥兴。然则若自无缚能解他缚。亦非悉然。释曰。从他得益略有二种。一者或从其行。二者或从其说。今此明者。只述其行边为论也。今所难。受凡夫散心之说而得益者。或是但述其说不从其行故然。何则若从其行。其行即是缚故亦可增缚。而增善者。但述其无缚之说故。云善星断现善根。若非如来未来因亦可断。岂言佛为善星无益哉。且舍利弗二弟子惑倒弥兴者。习其僻教故然。若从其行。其行既是无学故亦可得无学也。然犹不清去。虽复行说便是凡夫行说。亦是身子行僻教。岂得行唯是凡。说非凡说。亦可唯行属舍利弗。僻教非舍利弗乎。但私怀者。细论事</a>相。何无如此。而今此只就天下道理为论故其然也。何则若论天下道理。遣恶取善必始于己方能劝人。若自不能。安得进人。且偏谈益善生恶。生恶虽复凡圣皆有。不如因凡之多。其益善虽复通在凡圣。不及因圣之美。理既如是。则缚解之致明矣。从何谓缚何谓解以下。第四仍辨缚解之相。上直言缚解而不显其相。故须辨也。就中开为三。第一一往据禅定及方便直显缚解之体。第二从又无方便慧缚以下。举方便智慧妙辨缚解。第三从又复观身以下。仍简方便智慧。何谓缚何谓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者。明若着禅味随业受生而不自在。是为菩萨缚也。以方便生是菩萨解者。明不以业生。但为化物应生能得自在者。是菩萨解也。就第二举方便智慧妙辨缚解中亦有三。第一先列四章门。第二从何谓无方便慧缚以下。以次第释四章门。第三从文殊师利以下。结劝观无缚。然夫方便是涉有积德之心。亦有能资空解之功。智慧是能照之解。亦有能导有之力。此二必要相带为用也。无方便慧缚者。言若无方便为资。则此空解能唯证空而住。不能导有化物。故此空解为空被缚也。有方便慧解者。明以方便为资。则此空解不偏证空而住。亦能导有化物。故此解得解也。无慧方便缚者。若无空慧为导方便。则此方便终日住有不能断结。故此方便为有被缚也。有慧方便解者。明以空慧为导。则此方便不为烦恼所缚。故此方便得解也。第二释四章门。即次第释可见也。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者。第三劝观无缚也。从又复观身以下。辨缚解中。第三料简方便智慧。上直言方便智慧而未显其相。故此亦因显简之。亦可见。在前为新。在后为故。从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以下。净名答文殊问以明调伏中。第三广明菩萨种种之行。结成调伏之义。就中有二。第一总开中道之端。第二从在于生死以下。列诸中道行。就第一开端中亦有三。第一直开端。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第三从是故以下。结劝中道。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者开端。不住其中者。莫同二乘偏住自调中也。亦复不住不调伏心者。莫同凡夫偏住不调伏中也。第二释。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者。释上亦复不住不调伏心。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者。释上不住其中。从是故以下。第三结劝中道可见。一云。不住其中者。即言莫着上来所说中也。从在于生死以下。第二列诸中道行。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非凡夫行非贤圣行。非垢行非净行。此上六句皆明不偏住也。虽过魔行而现降魔者。明现受生死而降魔也。求一切智无非时求者。二乘中间证果为非时。亦云。化物未竟自证员果。名非时求也。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此句明虽观诸法即空。不偏证空而住。亦能有中化物也。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者。明不同凡夫也。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者。明不同二乘也。乐离谓离烦恼也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者。明不弃空也。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虽行无相而度众生。虽行无作而现受身。虽行无起而起诸善行。此四句皆同意。可见也。亦明不同二乘凡夫之偏也。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数法者。六度是无相行。而遍知众生心数法也。二乘虽得第六波若度。而不能观有化物也。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而不贪着生于梵世。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此三句明超凡夫也。虽行四念处</a>而不永离身受心法。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此二句明不同二乘行四念精勤唯求灭身心也。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者。明虽同二乘行四如意足。而得大乘自在神通也。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者。明虽能五根即空。亦能分别诸根利钝也。二乘虽知己。而不能知他根也。虽行五力而乐求十力者。明不同二乘行五力求入见谛也。虽行七觉意而分别佛之智慧者。明不同二乘行七觉唯求阿罗汉果也。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者。明不同二乘行八正止于八邪也。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者。止者定也。观者慧也。此二助道之胜法也。明虽行而不堕入涅槃也。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者。明不同二乘观空即不能在有修行也。虽行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观。虽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此三句即同可见。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者。言菩萨虽现得佛道。而不舍菩萨之行也。明得佛而不舍菩萨即至中明矣。从说是法时以下。正明问疾中。第三明时众得益也
维摩诘经</a>疏卷第下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