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胜五经玄枢卷第八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金胜陀罗尼品第八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一近接前生。谓前品明依人生福资智。人由法成</a>。今欲依法生福资智。故此品生。二从远来者。前来诸品广说菩提涅槃因果。广门难修。今依总略而摄持之。三为时机宜。如善住</a>等。
二释名</a>者。宜云。金是七宝中上。理趣同是胜相诸佛母(诸师意同。庄云。梵音呬啰云金。跋底云胜。陀罗尼云总持。从喻立称名为金胜。譬如真金宝中为胜。此陀罗尼亦复如是。行中为胜。诸佛母故。沼取。加云。义同于前三身品说。兴云。梵云醯啰拏云金。跋地云胜。义同前故)。
三决疑者。问。八定之中依何起耶。答。兴云。虽通诸定。从多而言在第四定。问。何故对善住说。答。言善住者。即万善所住之义。欲标金胜是佛尘之德。依处故对说之。
尔时至金胜下。第二依法生福资智慧也。宜云。有三。初序法德。二正说咒。三教持法。依此大段示别释之。初中有二。初标名。后叹德。初也。有三。一举能说之主。二出受教之机。三示总持之名。并文处显。时处及人义皆准前。
若有至罗尼下。第二叹德有二。初总叹。后别释。初也。此具三意。求人叹法及劝持也。
何以故下。第二别释有二。一叹所持之法。二美能持之人初也。既是佛母。故知法胜持人亦贵。
是故下。叹人也。有五句。一具福德。二种广因。三持净戒。四离障碍。五决定定下悟无生也。
世尊至诃萨下。第二正说神咒有二。初归三宝。后说咒体。初又二。一总标。如文。二南谟下别礼。宜云。本云南无。今曰南谟。法华疏云。是救我也(兴云。敬礼之名也。总归三宝欲简三部邪故。别礼二十五佛者。盖欲远离二十五有故。礼十菩萨者。欲伏十魔故)。
咒体如文。
佛告佛母下。第三明持咒法又二。初总叹德。后别教修。初中又三。一总标。二别示。三总结初也。准银主疏。能生诸佛功德智慧。故名佛母(沼兴同之)。
若有善下。别示胜利有三。一与出世利。二与世间利。三合持二利。初也。谓授记是。
善住下。第二与世利有十。谓衣食财宝闻聪慧安命福也。
善住持下。第三合持二利。夫善友者乃至成佛(庄云。冰伽罗者。此云金色)。
善住至是法下。第二别教行法又三。如上。此总标也。
先应诵下。第二别教有十二句。一前方。二择处。三作坛。四求时。五须净。六辨供。七归礼。八忏悔。九遍数。十观行。十一食法。宜云。黑食即夜食。以为斋戒耳(兴意同之。沼云。染令黑也)十二期日。文处可见。总持妙门广如别抄。
能令此下。第三总结劝修有三。一愿遂。二重修。三莫忘。如文应知。
显空性品第九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近由前来赞叹能乘之人。总持所乘之法。如是人法唯依空性而得成立。故梁等言。般若以导前功德之(祥即取之)真空</a>即是诸法性故。今广说之。二非但一经广显佛意唯为令解真空。真空即是究竟中道。故言我已余甚深等。依此宜云。欲说非空非有中道实相故来。此品有八来意。具如彼也。三为利时机故。言为欲利益菩萨重明空性。故此品来。
二释名者。空有多种。义如常释。今显真空中道妙理。故立名也(诸师皆同。庄云。瞬若此云空。遍计所执。瞬若多此云空性。谓真如性。双显二性故言空性。沼兴取之。然沼加云。空者无也。显者明也。重者复也。前虽略明犹未能解。余经虽广亦未能知。今复显之。故云重显空性品。兴云。梵云萨赖云显。输若跢云空性。顺此方云显空性)。
三决疑者。问。若显中道。应言显中道品。既言显空。岂合宗耶。答。如文之类多起此迷。如大论云。有无二事皆寂灭故名毕竟空。故晓释云。空者即是遮遣之辞遮人法遣有无故。具显此义。故云空品。如瑜伽云。一切无我总名为空。广百论</a>云。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令契诸法非空非有究竟真理。诸法真理实非空性。空为门故假说为空。乃至广说(取此兴云。所谓空者。即有无双亡无所存之义。名相皆绝无所遣之名。故欲言其有有即非有。欲言其无无亦非无。不可以相知之。不可以名求之。如广百云。乃至诸法真理。即自相空为其性故名空性。空性空智空因空果皆在此。故曰显空性品)如是等义。广如掌珍心镜抄。及教时记也。
尔时至空性下。明道三中。第二明智慧导功德。就品本三。今用转势。初经家略标说空意。次如来广显真空理。后大众得解空奉持。即初长行。次颂。后有长行(庄沼同之)初也。有二。初结前。后为欲下生后。又二。先举能解机。后令得下指所解法。甚深真实及第一义皆如上释。
而说至思议下。第二广显真空有三十三颂。为三。初三颂余说空之意。二当知此下十七颂正说空理。三我断一切下十三颂明如来观空得佛以成上义。初又有三。初一颂明今略说。二一颂释略说之意。三一颂明此略说合众生机。生起可见(祥晓沼兴皆取此释。但庄影之)初也。有二。初半颂明昔已广辨。后半颂明今日略说。以昔说有无皆空。今但明有空。又昔明内外空。今但明内。又昔文多今文少。诸般若广说已。宜闻之。此中发言不宜广者。前已闻广明。今不更广耳。此非后广。非众生不堪故。何以知者。此中人既宜闻常住三身等。何应不闻大品。详即述云。般若等经广明有无内外等法悉空寂。故言广说。今此经中但明有法与内法空。故名略说(沼兴取之。沼云。余深经者。深密楞伽般若等经广说。此经略者。总略即为人法别。总即十人空。十八空中但明八种。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自性空。一切法空。影显余故。具配如彼。庄引八教。显扬般若宝积大品婆沙涅槃中边深密。兴云。经论说虽多。非此经所指。今指般若楞伽等显空差别。广如庄兴)三藏诸师既同般若为此经宗真空之本。有执隐密。若本不了末岂了耶。既言三世佛母。有心应思。故知罪业。广如经说。
于诸广下。第二释略说意有二。初半明不宜闻广。后半明宜须略说详云。广略之意。若就理言。广为利根。略为钝根。若就教论。广钝略利。又莫问教与理。广利略钝。钝根之徒无总持力少智慧故。今此中略。意在第三(兴即影之。加云。法镜不云乎。极略难解知。极广令智退)言无智者。沼云。有四种人不解。一执我法人。二怖空之人。三懈怠不修。四疑惑不学。故十八空论云。明此十八空理。能除四种过失。一除戏论。二除怖畏。三除懈怠。四除疑惑。初有二。一除世间外道我执。二除出世行人法执。此二著有。不能悟解二空之理。次众生闻人法空怖不修道。此即着空。佛为说有事用。若修得道乃至三身。次除懈怠者。若定言净不劳修道。若定不净永无除灭。今明如如非净不净。但有惑时名为不净。除惑已去名得清净。故应修道方可解脱。后除疑者。既闻如如非有无。则心犹豫。为其分别。人法二我决定非有。人法二无理定非无。故除疑惑令得开悟。故知断惑理证之要无不此者。故言重敷演令于空法得开悟。
大悲哀下。第三明此略说合众生机有二。初半知机。后半说教(祥即取之)初中。初句明应。本云为钝根故起大悲心(若广说无利。略说有益。故言起大悲心)后句明感。本云异妙方便种种因缘(今此略说异昔广说。功称物机故言异妙。种种缘者。谓下所说种种事也。晓意依之)后中。本云今我演说此妙经典。如我所解知众生意。准前亦二。上半设教。下半称机。今举设教以兼称机。故言众等(沼云。明者解也)。
当知至不相知下。第二正说空有五。一明十二入空。二明十八界空。三明人空。四明四大。五明十二缘(祥云。初十二颂半明人空。后四颂半明法空。即十二支。庄即依之。晓兴影本)。本开祥合。故不相违。初中有三。谓标释结。初也。本云是身虚伪犹如空聚。祥云。结贼所止无有真主。故云空聚。即远离我(晓即影云。谓内六处积集名身。假合无实故言虚伪。虚无主故如空聚。沼兴取之)。
六贼下。释也。本云六入村落。结贼所止。言六入者内外二六也。又涅槃第十二大论十三云。有人驰走至一空聚。有一善人方便语之。此聚虽空是贼所止处。乃至空聚是六情。贼是六尘。具如彼说(晓云。六尘能起烦恼诸结。能夺善根。故名结贼。庄兴取之。然庄加云。境能生贪等贼。于因说果故名贼。然境非贼。如佛说是诸妙境非真欲真分别涅槃。准知。沼取本义。故云。然六根境皆能为缘损坏善品。故并名贼。故云六尘等)。
各不相下。结也。本云一切自住。各不相知。谓即六入当分通识取尘。尘六复尔(晓云。六尘依内六入为所止处。色止眼根。乃至法止意根。故言一切自住。而彼六根不觉是贼。又此六尘不知空聚。故言各不相知。庄取初说。故云。六贼依止六根。六根与六贼本非相知。然由分别有贪等生。若知护六根门。贪等贼不生。犹如龟藏六。野干不得便)。又次下六情诸根。各各自住诸尘境界不行他缘。祥总显云。一切诸根各住自性不能相知。各缘自境不能互缘。无有自在。此即遣我(晓兴取之)此正意也先云六贼依止不相知。亦准之。此即本义。如此次述。
眼根至分别下。五颂第二明十八界。有二。一明根尘空。二明六识空。初也。又二。初一颂半明有当分用。六根当分生识取六尘。故知无我。后半明无更互用。六根不能互生六识。故知无我。此中并是举法拆人也(晓云。眼根谓一切种子赖耶之所执受。四大所造色为境界。缘色境识之所依止。净色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耳等亦尔。但差别者各行自境。意根有二。一共。共通小乘及五识故。二不共。唯在大乘不通五识故。乃至此经意根分别一切法者。亦得通故。取二种意根。末那亦缘一切法故。此义具如二障章说)此中应论意根正因。如起信疏。
识如幻下。第二明六识空有二。初二颂明无我。后一颂明无常。初中有三。初半法说。次半举譬。后一颂合之。三中各二。初明托根。后明取尘。后中有二。初三句体。灭根中。后一句用。灭尘中。初又二。初二句举譬后一句合之。藉此等者。本云其心在在常处诸根。谓念念常</a>生而托之也(祥总显云。心识如幻自生自灭。驰骋分别六尘所害。又常依止六根及境。各在所伺在处则灭。不能至于异处。如鸟投在细网即死)。
此身至业转。一颂第三明人空。有二。初一句明真空。后三句明假有初文。本云身空虚伪。不可长养。无有诤讼。亦无正主。四句为三。一明色空不可长(祥云。虽有衣食。不可长养)。一句明心空。心空故无有诤讼(亦无自我与他诤讼)。一句明人空。人空故无正主(亦无自性为身正主)。今此身者即明色空。应有空字。颂迮故略。无知者心空。无作者人空。义即显也。后文转之。随今为二。初一句标。因缘有。后二句释。中初句由烦恼为因缘故有。本云无有坚实。妄想故起。无坚实者。即今所云体不坚固。后句明由业为缘故有。本云业力机关。假为空聚。言空聚者。五阴妄想无人法也(但从因缘妄想缘起。如机关木人也)。故今总言皆从虚等。
地水至病生下。第四七颂明四大空。有二。初五颂俗空。后二颂真空。初有二。初三颂明无我观。后二颂明无常观。初有三。初一句举体过人。次三句举用过人。后二颂举性过人。又二。初一颂明性各不同。后一颂释不同意。初中有三。初句明性分不同。次二句明方处有异。本云二上二下诸方亦二。诸方二者。上方亦有地水。下方亦风火。乃至八方亦尔(晓显意云。谓于十方皆有上下二法之大。非谓上方唯有上性。下方唯有下性也)。又释。东南二方是阳地。则升有风火。西北是阴地。则沈有地水。故云诸方亦二(祥即取之)。今言</a>遍于身者准之。后一句明空无别方也。于此下释不同意(庄云一一大中有一百一病。兴云。一大若违便生一百一病。四大皆乖即起四百四病。故云众病生。如智度论。庄又云。何故先死后病。谓通经者语便故尔。理合先病然后有死)。既释先句。何故必灭。谓由众病故后明之。未必言便。
心识依下。第二无常观有二。初一颂明心过犹少。后一颂明四大过多。初中有二。初一句明无常驱逼。本云心识二性。躁动不停。依三宗释。心是通知。识是别用。用与体皆无常。若穷宗义。识是本识。心是梨耶。后三句明业行牵于本云随业受报人天诸趣。随所作业而堕三有。有二。上半入六道。下半堕三有。今转为二。初一句造善恶业。后二句六道受报(祥云。五种不净。此明种子不净。心是梨耶。识是七识。躁动起业烦恼不净种子受六道身。故言种子不净。晓有三说。一意识名心。心王义故。以胜受名故。识蕴名识当相得名故。二无色四蕴名识。三蕴名心。从主得名故识蕴名识。当相得名故。三即取祥义。故云。本识名心。集起义故。七识名识。是转识故。本识分别亦是散动故。亦得言躁动不停。兴云。七识名识非也。末那必无造业受报故。今心者本识。集起增故。识者六识。了别胜故。无有心所离识而得生者。故不说之。六识依身造善恶业。本识当于五道中受苦乐报故)。设许不造。今经总显诸识无常。必应说之。况乎如说七转识波浪起动藏识海。何须除耶。然正取心余相从故。故云正言心乃随业受生。
遭诸疾下。第二四大过多有四。一一句明无常败坏。二一句明不净流溢。三一句明体生诸虫。四一句明弃之冢所。此中具苦无常不净等观。正言心乃随业受生无常不住。而有形段散毁不净流溢。若是四大则有此过(祥云。初二句外相不净。次一句体性不净。后一句究竟不净。庄沼总取。兴即取之。庄云。显不净。梵音尸陀此云寒。般那云林。谓着尸处。更无暖可得。故立寒名。然今义译。故受尸林。旧受死陀林。死陀西域之言。林别东方之称。沼加云。不净相。解脱道论</a>有十想。一膀胀想。乃至十骨想。兴加云。广如智论)。
汝等当下。第二二颂明真观。有三。初一句劝。次三句释。后一颂结。初汝等者。本云善女当观。有二义。一对树神之女。二呵一切之女人与众生。有大小乘释。小乘明。身外六尘是法。身内六尘六识六根是众生。识心为一。段用曰人。人持驭义通。众生明异木石义别。正为有根尘识。故异木石曰众生也。大乘明。尘根识成心。心与我是梨耶。识曰众生即是法。次尘有二。一外六尘但是法。二内六尘亦曰法。亦曰众生。梨耶执驭义曰人。亦以能执驭曰我故。小乘先除人后除法。大乘先除法后除人。若外道我。菩萨亦先除之。但此梨耶属法。具如二无我义中释也。
云何执下。第二释有二。初一句众生空后二句四大空。
彼诸大下。第三结也。体无生者。祥云。四大本不生故。
无明至无明下。第五三颂明十二缘空。有二。初一颂明无明空。后二颂明十一支空(沼兴取之)。初也又二。初半明体。后半明名(庄兴取之)。初中。一句真无(庄取。广依广百释之)。一句俗有。言众缘者。本云妄想因缘。准之应知。后中亦二。一句明名字是无。此明无召体之功。本云无所有故假名无明。祥云。无明之体即是真如净</a>。何处别有无明体相。故以假名名为无明。犹如波浪离水无别也。故知今言失正慧者。迷失此本净正慧体。故云无明。一句明随俗说</a>有强名为名也。
第十一支有三。初一颂合出名体。次半明用。后半明空。空又二。初一句真无。后一句俗有。本云不善思惟心行所造(庄云。谓无明等由不如理分别生故。乃至此中应言由不如理分别生。生者生无明等。而言生分别者。谓文章便故耳。沼云。由不如理虚妄生思惟。倒分别非他所作。兴云如唯识云如是十二。十因二果。定不同世。然依瑜伽更有一义。前三因在过去收。四果在现在收。三因亦现在。后二果在未来。乃至虽有此说义门多途。故不相违。具如彼辨)。庄合本文。故莫谤先。又准兴知。涅槃五因七果为无用者非也。如下述之。
我断至皆空下。十三颂第三明释迦观空得佛。准本有二。依今加后合以为三。初五颂学空智以导有。次三颂修有行以资空。后有五颂举格理以成前。初有二。初三句观空。后四颂一句得佛。初也。又三。初句除惑。次句得解。后句观空。现劫计有次也。顺次第先观空次得智后断惑。此中明释迦修空。余处并是弟子也。诸烦恼者。本云诸见缠等。诸见肉也。缠皮也。等者心也。
求证菩下。第二得佛果有三。初一句得佛果。次二颂转法轮。后有二颂化众生。初也(祥为自利利他二果。自中。先二句断德。后二句智德。言我断者。谓释迦我佛。由观空断见缠等裂诸烦恼。汝等亦应欲断烦恼宜修空观。故名劝修。下之劝意类此可寻。晓庄及兴即皆取之)。
我开甘下。第二转法轮有两释。一初一颂明教下理。后一颂明理上教。二初是小乘。后是大乘。且依后释。于文为便。开雨蠡等皆是教故(此利他果。又二。谓转法轮及化众生。初中二释。即取此义。检上下知)。初中有二。初三句说三慧。后一句说般若。即食甘味也。初开甘露门者明闻慧。闻慧始藉一言教入理。譬如开门有通人之用。如教能引人入理。二示甘露器者。入门见器。如思慧舍文见理。三既得等者。本云入甘露处处甘露室。此譬修慧。今总略显。既闻慧中云大城故。初入城。次至室。后得食。初譬始得实法空位解。永不复退如城坚固。次得顶忍世法犹如处室。此中门譬教。器譬理。甘露室譬修慧也。后句。本云令诸众生食甘露味。谓得真明般若。如食甘露(祥云。初二句就能化人说。一法略说名开。委悉分别为示。甘露譬涅槃果。如人间食天甘露得生死果。证涅槃亦尔。后二句就所化人说。闻慧未证名入城。思慧近证名处室。修慧证得名食味。同法花中开示悟入。初二如文。彼入此名入处。彼悟此句食味。三师皆依。但沼略取。晓庄兴加云。依前四慧证涅槃果受用八味。故名为食。如涅槃云。一常。二恒。三安。四清凉。五不老。六不死。七无垢。八快乐也)。
我击最下。第二大乘有二。初三句说三慧。本如次列螺鼓灯雨。准此释之。蠡譬闻慧。外国吹螺玫号。譬十信至二地改凡夫惑受圣人号(祥云。如世间人欲改年号必以吹蠡。如来亦尔。欲改小乘名字章句。必说大乘教法鼓。晓述意云。外国之法改年之时吹蠡为标。以喻毗尼改恶成戒之教)。二击鼓者。天鼓鸣有四事。一有贼来天鼓自鸣。二贼去自鸣。三鸣时令天乐。四鸣时使天觉悟。今法鼓有二义。譬二地至七地思慧。严鼓诫兵使知进退。如从闻进思(如世鼓声近远皆闻齐心破敌。大乘教法亦尔。令一切闻进入胜境破烦恼敌。故名击鼓。晓云。鼓之为功令心齐一。喻修多罗令成心一境性之教也)。三燃灯者。譬八地已上修慧照第一义之理明了(如世燃灯照了万法令一切见。佛亦如是。说大乘显了诸法令得一切智。故名燃灯。晓云。灯之为德破闇照物。喻达摩藏发慧灭惑之教也)。后一句明般若润泽(如世间雨令五谷增长。佛教亦尔。令善根增长。依法花论如此解也。晓云。以喻杂藏通生三学之善根也)。
降伏至皆除下。第三利众生有三。初一句降天魔。二一句兴佛法(明摧邪德。即降天魔也。晓云。通喻前四藏胜。能破四魔之高范也。兴征晓云。违法花论。故不存之)。圣人之一言含无量义。岂无此旨。故无违理。三一颂半利众生(明拔苦德。即化六道)。有二。初一颂所化之境。后半颂举能化之法。初又二。一除果患。二灭因缚。言无依止者。本云无所依止也。并皆除者。本云令离燋热也。
由是至乐处下。三颂第二修万行。本有初二(祥即取之)。今加后一即以为三。初一颂难行能行。次一颂一句难舍能舍。后三句难得能得。所谓因圆果满。初也。有四。一长时修。二恭敬修。三无休修。四无余修(祥云。如次配四句文。即是摄论中四修也)。法身安乐处者。如如最妙无虚妄也。
施他眼下。第二能舍。本二。今三。初半舍正报。次半舍依果(初一句内施。次一句内外施。后二句明外施也)。并明初度。戒行准上。后一句明遍修余度。余迦三十三阿僧祇劫行。一僧祇舍身。乃成佛故。言由是我于无量劫等。本云于无量劫遵修诸行。晓云。无量劫者。显佛昔日修时长远。遵修行者。所修万行皆顺空理。故言顺修。遵者顺也。如起信言。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慢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离散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案云。此言法性即是空理。今此品说诸法空性。如来随顺修檀等行。以之故言导行诸行。乃至自举所修。如是行者勤诸众生效修行也。具释如彼。
十地圆下。第三果满。初句果满。次句德号。后句难量。大意准前。故祥上云下之劝意类此可寻。依此沼云。故者所以。以我观空修诸行满</a>故得称一切智。故者亦由我观空。余如前解。上云。问。观此空有何利益。答。十八空论云。令诸众生离五过失生五功德。言五失者。一除下劣心。若人不信实有佛性是应可得。是故不能发菩提心常守下劣。由信有性令其发心能除下劣。二除高慢心。若不能解佛性平等。谓我有性故能发心。他无佛性不能发心。故生高慢。若体此理无有彼此。高心即灭。此悟行性之理无有彼此。三除妄想执。若识生死妄想非真。则不见能骂所骂等。由不见能所能除妄想。唯见众生缘有佛性功德圆满。以是义故即生慈悲成大菩萨。四除我见。一切诸法本自性空。若有若无二皆平等。由作此解舍我见执。五除怖畏心。能令众生信受甚深有相无相。何以故。若解佛性则能信受相无相法。是故不谤空不空义。五功德者。一除下劣心生正勤事。二除高慢心生恭敬心。三除虚妄想生慈悲行。四除我见心生般若观。五除怖畏心乐受正法。配释今文具如彼辨。即同天亲佛性论</a>也。问。今观此释。既入一乘。何执一分无性义耶。答。随教起言。故不相违。
假使至空界下。五颂第三格量显胜成前空有二行。有二。初三颂举所量境。后二颂出能量智。初也。金刚般若三重格量初二同今。初举一三千界。后举多三千界。准彼知之。
假使下。第二出能量智又二。初多尘数尚知。后一念智难量也。
时诸下。品第三大段大众信行。有三。初总举机法。诸大众者能解机。闻佛等者所解法。次有无量下别指机法。有三。一举能解人。二述所解法。三显欣厌事。后深心下结也。
依空满愿品第十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次前三章具显福慧有空之理。今此第三合明福慧不定有无同法界理(兴云。若定有必不可修。若定无者亦不可修。都无所得尔乃可修菩提之行。寄幻化等之喻以示朝露等之行。故龙树</a>言。诸法不空即无罪福。诸法空故罪福可得。然即非空非有离边行名菩提道。乃至广说)。二宜云。已明法性空理。如说观空证法性理将可成佛。故来此品。三为利时会。如光耀等。
二释名者。名表三义。一依。二空。三满愿。初一是因(隋云智)。二是缘(是境)。三是果。依者通达不有有无(通达义。无分别智通达于如如)。此显最胜修行。空者摄一切法(无人法二我故为空)。此明最胜境界。满愿者明二种自在。一净土自在。于五浊世菩萨今成(此利他)。二智慧自在。不有不无之照(此自利)。不住涅槃不着生死。不舍涅槃不摄生死。依此三义故立品名(诸师皆润。兴云。梵云输若云空。尼知也云愿。富郁那云满。故存正云空依愿满。今从方名)。
三决疑者。问。兴征随云。有说。如意备二自在。闻说此品入善慧地云满愿。即违余经从人德立品之属。如法花中药王普贤品等。若如言者可言如意宝光品故。又品内说菩提中道之行。亦有二义。不可准言是如意德。非所说义故。今菩提行依证空之智以满自他利益之愿。故因名之。何释通耶。答。谁障亦得从能问人云宝光品。即如法花弥勒品也。又义准之。法不孤弘。既依人问说中道行。准言何妨。但今止别从通名之。问。前何异耶。答。此品与前大有八异。一此品明五阴空。空品具明五科。空品明真谛。此品明第一义空(隋云。前明二谛。今明一谛)。空品但明有不有。此品明无亦不无。又前但空摄有。此品有亦摄空。前正明学空。今明由学愿满(庄即取之)。前如来为说。今菩萨修行。前明智慧导功德。此明功德智慧不有不无。云依空满愿。欲示解生见理。见理令愿满。又满愿由智应言依智。但今明依见通达如如。智用通达也(隋云。但今明依空生智故)。成实论</a>云。依智者即是依空也。问。兴引引义成五对云。一二谛一谛对。二宣说修行对。三法空说空对。四行因成果对。五存智遣智对。此恐不然。空既备二谛。证空所成必非一谛故(此难初对)。如来所说即菩萨修行。菩萨修行即佛所说故(难第二)。法若不有说如何有。言说亦法故(难第三)。既许修学必不可言如来为说故(难第四)。若存智者空必有余故(难第五)。如其次第彼说五对还不得成故。空品广成灭障品之意。此品别述最净地品之旨。于理为胜。答。未足共论。然为幼朦总略释之。一一章中明义既尽。然各各意傍正互存。且如空品。二谛即是一谛。故云令解真第一义故明空性。如是乃至寿量尽显中道。若尔何劳待说余品。但夫引接之巧无方。絇练之术非一。乘时叶机先名真空后称平等。故亦先云二谛今为一谛。此是无碍之辩也。何唯守指忘月耶。准之后四莫不冰解。别释可知。况更翻教三藏之说。唯仰信耳。子异所成今且正之。夫释义者必依文也。三藏言合结者。经云依于法界行平等行。乃至故知五阴非有非无。述二品意出何文处。圣人一言含无边义。以兼言者应言通成。何但成彼空品无文。若灭障中众生闻劝灭罪求乐。还起有执。仍更说空。故成彼者常命三身莲花金胜。总是有行。何非皆成。若满愿中菩提之文同</a>净地者。彼依地说。今即依空。行平等行何执别述。若此平等成彼旨者。故唯应依翻教三藏合结福慧不有不无。勿师心也。
尔时至踊跃下。第三一品明福慧平等。品文有五。一菩萨请问。二如来解释。三菩萨修行。四佛言如是下如来赞述。五尔时大梵下诸天守护。生起可见。初又二。一出请人。二明请事。人又二。一标名字。二叹形仪。初中本有三。今加后一为四。一请时。二请主。三请处。四请因。具此四义法可信也。尔时有时节也。此品明义。心与空异时也。亦是菩萨自利利他之时。闻法之后为梵王说。是利他时。自闻愿满是自利时(随此加初说空品竟时以为三义)。如意下明请人。名有四义。一自利利他令心满足。故云如意。二自摄善功德可爱如宝。三自不为烦恼污故云光。四能除他烦恼故云耀也(晓庄沼兴皆润饰之)。天女者。本云善女天。作女形有五义。一于因中不生倒心。二于果无疑心。此二种自利。三于众生中生慈悲心。此一种为利他。四愿乐菩提通自他。言女人者。一为他下心众生令其忿慨修道。二息他生轻劣心言女人无堪。三欲破外道明女人不得作男。男不得作女。四欲明依法不依人。五示理平等。修者皆得。故菩萨示为女形也(晓兴即取。庄取初三。沼总初二。故生长他善故曰女)。隋加云。又女身有五不为。即述法花五障。又度女人出家有五过失。一损五百年正法。二若不度女人。诸天恭敬出家人如事火法。三若不度女。世人皆以发布地令比丘践上而过。四不度女。世间当作一切食领四道头供我弟子。五若不度女。世间当作种种四事供养众僧也。天者略也。若准大论。自在清净名之为天。推此女位是八地顶。闻此品入九地。下明转女身为梵天形。八地菩萨托二禅生也。八地自行满。九地方学化他。又明。此女为梵说法。即是四辩成就。令五浊众生皆作金色三十二相。即六通成就。此二在九地中。又明。为梵说无生忍。是八地也(诸师皆取。沼又加云。或六地准前得第六地相能令界净。现七宝花地遍世界故)。高行显然。何更下之。不可加也。问。此女应身。何天报耶。答。四天王示其卑。而作天女者。示其心有自然如如之解也。于大下处所也。表三义。一明师是可尊胜人。以大众中说</a>。大众信受故。二示法必可信。三显此天闻胜。既众中闻故。闻说下明请因。既闻妙法不能自坐。感起问意(沼云。身悦曰欢。心悦名喜。踊跃者跣足跳也)。本此略也。
从座至之法下。第二叹形仪有五。一座起者除不尊重正师。二偏袒除不尊重正法。此即除不信受如漏器。三右膝除邪行如不净器。四合掌除不听闻。即如覆器。五百佛下明法有主审可信也(隋云。佛有三义。一一切智。二有慈悲。三平等。有此三堪为师)。又上四事为四应证。一正行应证。断放逸故。从座起不放逸故。未来应得正行。二清净应证。除不羞惭故偏袒右肩。三道果应证。除颠倒故右膝着地。四利他应证。除散乱故合掌恭敬。具如三身也。就第五中令有总请。本即略之。
而说至听许下。第二出请事有三。初一行申己欲问。次一行如来许答。后一行正出请事。初也。上半申欲问下半请听许。照世界者有三义。一身光照世智光照界。界是法界。世是俗世。二如来法光有二种。一说俗曰世。二说真曰界。三众生有二。一恶道。二善道。一说世。谓施戒定三法除三苦。施除贫穷苦。戒除恶道苦。定除人天苦。说此三法故曰世。世是恶道。二说界。为度善道即说三乘皆得法界也(晓庄沼兴但取初身光照义耳)。两足尊者有五义。一如</a>来于人天两足最为胜尊。二两足是二乘。如来具说大小二乘。故云最胜。三如来为生死解脱二处作依。故曰两足。能作二依即是最胜。四福智二种。声闻但慧无福。故名一足。菩萨具二。故云二足。五照世化身。照界应身。两足法身。法身有应化二足。故云最胜。隋云。照世界有二义。一略释。即举此第五义。二广释。即前身光等三义(诸师皆取初义释</a>两足也。兴释最胜无别自说。取晓云世即界无别义。又体既同。而别世界为化应者。可谓大过)。当知先示俗世真界即是别也。若言世必界者。辨中边等云界即因义。世亦因欤。又此叹佛遍照之德既照三种。有情及器并真法界。如意妙辩岂但美照俗德。可谓此知与不知也。
正行法者问佛正行。正行菩萨道。正法菩萨果也(沼意显之)。正行有二。不了行即有相行。慈悲。二了行无相行。智慧。今问了行。二成就佛法是菩萨正行。成就众生是菩萨正法。三自利是正行。利他是正法。四此正法智皆是菩萨正行。故言正行法也(兴云。初义即违如来唯广答行义故。又第二义无典语故。今正行法者。即双标正行正行法之略言故。正行即平等行。离于二边不住道故。正行法者即菩提法。正行必有轨即可观故。唯答行者。意谓。唯问因故。唯答行义。何引果耶)。若尔何自下云。菩提法者即正行所得之果。乃至三身四德无上之果。前后相害。后征非也。如大论云。菩萨得无生忍已后更无余事。唯有二事。谓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此二岂离平等行耶。纵令无典亦违何理。若无的文。了上总请云修行之法者即智悲因行。亦有何文。人体多欣。盖为求名。良虽尽暇不可非释。正法有九种。一菩萨行生死。譬如病人服苦涩药不为其味但为除病。菩萨欲化众生故住生死。非着生死。二菩萨行于众生。譬如药师在病众中虽为病人呵打不以为恶。但欲治病令差。菩萨亦尔。虽为众生所苦不以为恶。此譬怨家等人作心欲苦菩萨者。三菩萨行于五尘中。不大贪欲五尘。如估客于财物中恐损失故不大用之。四菩萨于自身修行。譬如主人使大力奴随意使役不畏疲极。菩萨亦尔。于自身修种种行不自惜身。五于三业修行。譬如洗衣人取净乃罢。菩萨亦尔。三业未净故修行不罢。六慈悲不困苦他修行。譬如养儿儿不净以污父母父母不生嗔恶。菩萨亦尔。于众生中有触恼不以为恨。此就无智众生。不作恶心而恼菩萨。七于善中修行。譬如钻火未得不息。菩萨亦尔。于善中修行未满不止。八于定中修行。譬如出责者于取责人日望利。菩萨亦尔。日日不得空过恒生法利。九于慧中修行。譬如幻中行不可定说有无。菩萨亦尔。于智慧中不定生有无心也。前七化他。后二自利。此即菩萨正法也。唯愿慈听许者。本垂代慈。三意。一垂者与我立义。听者受我难问。许为我解释。此三生起可见。又佛说法有三义。一立义。二引证。三譬说。为众生有三。一无智。二疑惑。三颠倒。立义除无智。引证除疑心。譬说除颠倒。垂除无智即闻慧生智。听除疑心即思慧。许除颠倒解即修慧也(晓云。垂者敬上之辞。兴即取本)。
佛言至分别说。第二许可有三。一上半与其立义。二一句听其作问。三一句许为其释。即酬上三也。初与立义者。示佛有慈悲。慈悲念众生无解。今与其生解。就听问有二义。一示佛有一切智即无方能答。二成昔愿。昔愿为一切除疑。就许有三义。一为报正法恩。我依正法得无畏处。今须说法。二为护正法令久住世故许说法。三为除邪法须说正法。随意问者有三。一为欲信说法人故问。二为我不知故问。三为生他解问。此必为后两也。第二问中自有三义。一为受持。二为修行。三为他解说。初一为凡夫。二为声闻。三为菩萨。又随意问有三。一问俗。二问真。三问如如。又一为自问。二为他问。随二意问也。三吾当分别者。随上诸问一一为分别说也。又合论前两偈有五义。一佛是能度。二女天是所度。三疑心应度。四随意问度方便。五当分别正度也。
是时至自他故。第三正问为四。一句问离四人。一句问修四道。一句问除四障。一句问得四德。四人者。二凡二圣。今问菩萨(隋加云。出离四人之上为菩萨也。兴云。若有众生无菩萨种。必不能修大菩提道。故云诸菩萨)。设虽有性。随缘不定。正取发心求大乘行。非谓有性。故如本也。上一句通贯下三句也。行菩提行者道也。有四。一愿乐大乘。二修行空解。三修破空定。四修大慈悲(即四十心)。离生死涅槃明四障。一阐提贪生死障。二身见计我人障。三声闻畏生死不为他障。四缘觉不利他障。前二就生死。后二就涅槃。舍生死二障得净我二德。舍涅槃二障得乐常二德(净我由自利有之。常乐由利他有之。故云利益自他。故已舍小乘不畏生死。舍中乘心利他。菩萨以慈悲不着涅槃不舍生死。以智慧不住生死不舍涅槃)。又菩提正行真实解。离生死等是除灭障。利益是自他证果。初见地。次一修地。后一究竟地(晓庄及兴取随述意。沼有三释。初同三师。后即取本。兴征后云。即违如意问菩提正行之义。以究竟地是已成德故。若利自他非菩萨道者。不应佛地有此用故。意谓。佛地德已成者。更不须问。今问因行。又二利者菩萨亦行。何但佛地)。初即同上。后不足言。谁云非通。今据胜说。二利圆满唯佛故。
佛告至平等行下。品第二佛答有三。一标。二牒。三释。初也。有三。一句明法界之境。二明菩提之行。三一句明平等之因。言依者通达义(隋云。通达法界)。法界者。法是自性不破坏义(法界有三义。一即此是也。如如真实法故。二法是圣道。三是生死五阴)。界者性义因义。因者种义。种者本义。为生死解脱二处本(生死涅槃圣道三处之本。庄沼即之。故云。言法界者谓真胜义。为一切法真实性故。界是性义因义。如辨中边。沼云。辨中边云。乃至因义。问。摄论唯议等。第八为一切法因。何故中边说真如理为诸法因。答。约流转还灭依。说第八为因。持彼种故。若约迷悟依。说真如性故。胜鬘宝性中为依持建立等此增上缘因。非亲因缘。今此云依是所缘因。于是境声)。若非亲者。佛无大悲。既闻真空即问修方。何故无慈答疏因耶。又有悭贪。故法华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今即准之。又法是俗。界是真。真有法家之界。又但真空有二。一无有空。二无有自性空。初人法二无我所有。后此二空是无所有。无所有亦无自性。故言无有自性空。初明非有。后明非无非无有曰法界也。若无法界则无涅槃。故言依于法界行菩提法也。菩提法是慧。平等行是福。福德见初地遍满等十如如相。智慧见法如如何体。出离四谤。此二种皆依法界而有之(兴征晓说。又征本云。夫平等者。远离生死涅槃之义。若离三乘乐涅槃心故利他者。既离凡夫染生死见。必不可言非自利故。菩提法即智。平等行即福。定重言失)。先说能通。偏执还失。见疏可知。后重者是何语耶。夫一乘义于一切法不守自性。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福非自福是智之福。智亦例之。故福即智。智即是福。今三藏意略示方隅。何以封心量无碍宗。若未知者应学初章及四种释。亦应言依于法界修平等行。又菩提法成就自利。平等行成就化他(隋加云。菩提本有之理曰行。平等是始学之法曰修)。又菩萨二行。一见行。二修行。菩提法是见行。从发心至初地。修平等即从二地至金刚。此见修二行依法界故曰成就也。
云何至平等行。第二佛更自牒作问有三义。一若弟子更问。必须恭敬等事空失时节。二大众摄心。定若更起。乱动大众(兴取此二。合为自)。三如来体重。人问为难多不成就。故自作问也。
谓于至可说下。第三解释。但明五阴法界者。一切虚妄解脱及生死。悉是五阴所摄也。就文有二。一释法界义。二善女欲求阿耨下释菩提行义(隋加云。修平等行不别释也。有二义。一菩提法即是平等行。二解菩提法平等行自成。兴取初义)。初又二。一略标法界体无增减。二善女云何下广明用非因果。初又三。一标。二释。三结(晓即取之)。初也。有三句。初句明五阴能现法界。次句明五阴不定即法界非自现。后句明五阴不定异法界非现他。谓于等者。本云善女天五阴能令现法界(沼云。谓于者指斥标举发端之义。即于五蕴能现法界。又是境声。缘胜义谛行菩提法。即取庄说)。准本显也。何必假劳。五阴从法界出。若无五阴即无法界。既有五阴知有法界。是故五阴能现法界(隋加云。又五阴即是法界。故言五阴能现法界。晓云。五阴是事。法界是理。理不离事。事能现理。故言五阴能现法界)。又五阴妄想不有。不有即法界。既有五阴即有法界。故五阴能现法界(兴取此二义)。又五阴非断常。断常即法界故。能现法界。又五阴若不能现法界。一切圣人但着俗不通真。以圣人见五阴虚妄即能见真故。言五阴能现法界也。次句明非自显。显有二义。一自显。二显他。显他者如烟表火。显自者如热是火。今五阴显法界。法界若异五阴。即是现他义。圣人见真即不通俗。故言非阴亦不可说。二非自显者。若法界即是五阴。一切凡夫见五阴即见法界。凡是圣故。云法界是五阴亦不可说(晓云。然能现义略有三种。即上自他二现加现非自非他。谓如瓶瓫现微尘性等。以为第三。今此中现在第三门。阴与法非一异故。庄云。法界即五蕴者。谓色等法不离法界故。此显虽说色即是空。受想行议亦尔。虽是空性不坏假名。如经空即色。又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相。又中论</a>云。因缘生法我说即空。乃至第一义五蕴下可说。色即空故。非五蕴不可说。空即蕴故。沼云。色即空者。空性即如故。深密等于第二时乃至转正轮等)。法界即蕴。空即色故。此则圆旨莫不在此。沼为深密等第二者。此及前空亦应尔耶。又阴与法界若一。即无解脱。五阴不净。法界亦不净。此谤净品。阴与法界若异。生死不成。本由法界有生死。生死异法界者。法界外复无生死。此谤不净品。又五阴是妄想所摄。法界非妄。故言不一。既言妄想即是真。明人法二无所有。二无所有即是法界。故言不异(沼云。然约不一异释。顺中边十八空论。依此经文即通二解。然依重诘为通释文。即不一异为胜。前征。后结。依影显说。即通说胜)。
何以至是常见。第二释有二句。初若舍五阴即舍法界。即不得法身。故云断见。后五阴既是无所有。若离五阴有法界。法界便是有。即是常见。又五阴若是法界。五阴无常。法界亦然。即为断见。若五阴定异法界。五阴无常。法界是常。即堕常见也(兴即取之)。
离于至无相下。第三结也。有二。一别结。二总结。初也。有六句以为二。初二句就境结。后四句就智结。初二者。一离二相。本云离二边。非有无二不着二边非断常(众师释不离此)。又离四谤四边言离二相者。离增减二边。不着二相者。不著相违戏论二谤边。明离四谤是名法界也。又离者离一异二边。不著者不着净不净二边。不净生死。净是涅槃。法界非生死非涅槃也。后就智者。有三位人。一不可见过。凡夫本来不见法界如生盲人。故云不可见。二二乘未见法界。如初生小儿未见日轮。故云过所见。三无名相者。法界非始行菩萨境界。行浅犹著名见相。未见如如无相无名(兴取此也)。又初二句显无我空。无名者显无愿空。无相者显无相空。一除皮。二除肉。三除心(隋云。无相者无十相。如下述之)。又初二句边烦恼。无名者过业。无相者过果报。又不见是肉惑。即五见。过所见是贪嗔等。即皮也。无名相过心。
是则下。第二总结也。
善女天至所生故下。第二广释五阴现法界用非因果。相生是用也。文有三。一法。二譬。三合。初也。有三。一标。二遣。三释。一云何能现。现五用也。
二如是下。遣。不从因缘生者。烦恼是因。业是缘。五阴是果。果不从上二生也。若未见五阴空即未舍我见。未见我见即业果不尽。以我见为因业为缘五阴为果。若见空者因缘皆虚妄。不能生果。果亦虚妄不从因缘生。因果皆不成就也(晓云。此就四双八不广破二边诸执。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此中大意就于五阴破此诸边。则显法界离边道理。乃至不从因缘生者。通破三宗所执缘生。谓外道小乘及学大乘有所得者。彼皆执有。因缘生故具如彼也。诸师皆取。宜云。即是八不义。庄云。此中有四对八不。一不生等。沼云。意就法界离于八不。故依五蕴能现法界。初举不生明。后例余七。兴云。别将八不广破诸执。具如各也)。中边亦同。故云。所知空性其相云何。颂曰。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具如庄述。故知八不究竟说也。然沼离八不者为谬。若离八不即堕八计。亦须审耳。
三何以下。释。生义不出因果。果有二。一已生。二未生。能生不出四。一自生。二他生。三自他生。四无因生。若未生自生者。自体未有。云何能自生。因不成就。若已生自生者。不劳更自生。果不成就。若自未生他生者。未生是未有。未有无自待他。他亦非是有。有何他生自。因不成就。若果已生。生竟何用他生。果不成就也。次双破自他生。亦如前。四破无因生者。若无因缘。无物论谁能生。若有物从无因缘生者。此无因缘能作因缘。即是有因缘。是故不得名无因生。又若未有无因不能生。若已有不劳无因生。又若无因令有生。今何不无因令无生。今此释中有三。初牒上因果两章门。二释。三非是因下结。初又二。一若从等者。牒上四因缘义二为已生下。牒上已未二生义也。
若已生下。第二释有二。一释已生。二释未生。不别释四因缘也。初本有二。一何用因缘者。本云何因缘生。明因不成就不用因故。二不从因生。明果不成就。果已有故更何生也。今略举初兼收后。此明三过。一显因无用。二显无穷生。三显因果时节无复前后。能所并有故(随云。依上离意。思之可见)。后文明三过。一因果不成就。若未生是无。无不可生。因不成就。若果未生。即是未有。未有有而生果。何不生非果。非果亦未有故。果不成就(庄云。已生生者。已先有体。不名为生。以本有故如虚空等。广百第五云。本无今有名生。本有今无名灭。生之与灭二分合成。如舍如林。岂名真实。乃至未生生者。未生之法定不应生。许未生故。如?角等。沼引十二门云。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等颂。并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颂。及各释文释初句。又引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云何自性生。并若因中无果而果生等广释后句。兴云。果体已有。生义不成。何用因缘。如广百云。若于因中先定有果。果即如因。应不更生。未生生者。无如兔角不可得生。乃至如广百云。若因中先定无果。即如非果应不可生。多取晓义)。二处所不成就。处即三世世也。言不有者。后际已无故言不有。前际寂静故云无名。中际非有故云无相。三境界不成就。言非校量等者。本云非算数譬喻之所能知。数有二种。一聚数。如百千万等数。二单数。如从一二乃至十等。之所能及者。及字。本代知也。所是境能是心。能知有二。一比知。二证知。此二不能知也。所知有二种。一同相。即比境。二别相。即证境。言非譬喻者非比知境。非算数者非证知境也。知沼云非校量等者无比量能立令生者。是疏本。然晓庄兴立量述者。依广百释。故不例也。
非是下。第三结。梁牒云是故非下也(隋云。非因缘。因缘无也。所生者果无。少一非字也。晓云。未生诸法等者。体无所有故不有。非名所诠故言无名。非相所表故言无相。无别相故非数所知。无同相故曰非譬能知。如兔角等无故。不生故。非因缘之所生也。如中观论</a>显此意云。果先于缘中。有无俱不可。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乃至广说。广百论言。若执果先有。造宅舍严具。柱等则唐捐。果先无亦尔。长行释云。因果道理最为微细。非定一异。非先有无。若执一异先有先无。皆失正理。具如彼述。庄引广百第四云。如说已灭未生无体等文并颂释也。沼引十二门云。若不生不法生。一切不生法皆应生等。又兔马等角不生而生等文释之。乃至广百第四等皆悉有破。恐烦不引)。
善女天至是鼓声下。第二譬说。显上无有能所生义。声有三种。一水声。二树木等声。三众生。今偏举鼓声者。欲显人法二空。人工况人空。木皮等况法空。就文有二。一声譬五阴自性空。二若不可生下。明四种真实空。初中有三。一正明空。二释空意。三是则不生双结。初又二。一就四法明自性空。二就三世明自性空。初也。鼓是因缘。故曰鼓声。桴是增上缘。高下奢役由之故。人工是次第缘。先打后出声故(兴即取之)。故出声者。此声若已有。不须依此法生。若未有者。谁依四生故依若义。明不有不无也。如是鼓声。本云是鼓声空。是鼓声故所以空也(隋云。鼓不真实。声云何有耶)。
过去至亦空。第二就三世。既自性不有不无。不在三世。故言三世亦空。三世既自然。世中声岂有耶。又欲明因果自性不成就义有三句。若因前生果后有者。则因不成因。若因未生果是因者。非因亦未果。亦应因与非因不异。故因不成就。二若果前生因后有。此因无用。果已生故。三若因果时俱生俱灭。同无因力故。亦不成就。言过去亦空者即果前因后。未来空者即果后因前。现亦空者即因果一时也(晓取意释。广引广百。庄一依之。亦引广百第四第九。并晓上引中论文释。兴义依之)。
何以至三世生。第二释有二。一释四法自性空。又何以故贯上二处也。二不于下。释三世中自性空(沼引中论诸法不自生等颂释之)。
是则下。第三双结。二处无自性故不生也。
若不可至不异。第二明四种真实空。亦曰四如如。一相真实。二事真实。三住真实。四摄真实。相者即生灭也。法界不生不灭故云相真实。事者三世去来也。法界无去来故云事真实。住者即诸法断常。法界无断无常故云真实(隋加云。往中道中也)。摄者即为无为诸行。同如如一味摄之。凡夫见俗不通真。圣人即通俗。俗与真无异故。同为法界故。言不可生灭即相真实。无来去者即事真实。不断常者即住真实。不一异者即摄真实。但二乘执生死断。涅槃常。凡夫计生死常。涅槃断。文言若来常。若去即断也。若非常等俗。断则异真。常即不异真。不断不常故无一无二。又凡夫但见一俗。二乘见真俗二。菩萨通达俗如如与真如不一不异故。如如摄真摄俗故谓摄真实。又从如如生二种。一生死。二解脱。违逆故生死。随顺故解脱。生死有二种。一形貌虚妄。即五阴六道苦果故言不生不灭。二邪行虚妄。是集因故言不去不来。解脱有二。一正行清净是道。即言不断不常。二真实清净是灭。文言不一不异。此四次第相生。以无相故不生。不生故不灭。不灭故不去。不去故不来。不来故不常。不常故不断。不断故不一(隋云。不与如如定一)。不一故不异(不与如如定二。庄依广百广释八不。具如彼)。
何以至不一下。第三合譬有三。初明非定一。次明非定异。后双明非有非无。初是凡夫见一。次是二乘见二。后菩萨及佛见不一不二也(依此隋云。若不可生下第三合。即有二。一明四种理。二何以下明三种智。初四理者即前四真实。后三智者即令三见也)。初也。有三。一标。二释。三结。一何故者。何以故不一不二耶。二若一下释。若如是者。本云若尔者。凡夫见法界与五阴定一。一则凡夫见俗即是见真。凡是圣也。无上安乐者道内。有余未净。法界涅槃者道后。清净法界无余也(沼即取之)。既不如是者。义不可然也。三故知下结也。
若言异至三菩提下。第二文也。有三。初明若如二乘见俗异真。诸佛行俗不即通真。便执着也。二未得下明有烦恼。三即不证下明不得菩提也(沼影取之)。
何以至不异下。第三明诸佛菩萨不见一二。有三。初略明。诸佛菩萨不见一二。二故知下广释。三是故下结。初何故者。何以故凡夫见一二乘见二菩萨为过耶。一切圣者。诸佛菩萨也。行非行者。本云于行非行法中。行者凡夫见一。非行者二乘见二也。同真性者。本云同智慧行。菩萨及佛见俗同如如。见真亦同如如。同以一智行二境也。是故不异者。是佛一智行故。知真俗不一二之异也(兴云。即违二谛差别之义。智行既同境不应异。境若无异即无二谛故。今行者即五蕴。非行者即真法界。故诸佛菩萨证真法界时。亦达世俗同真如理。故无执着。能断二障便得菩提。故不知也)。既取晓说还堕闇中。犹服甘露还成毒药。故彼疏云。行法者五阴。非行法者法界。同智行者。谓于彼法同无分别之智慧行。而诸圣人实断烦恼而得菩提。则其行相不成执着。沼亦取之。子由未学无碍之义。屡起此迷。如说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第一义。是即境智宛然。真俗双照。不同执情。
故知至缘生下。第二广释有四。初明非二因所生。显本今转势相对悉之。谓明非生因生。如集生苦。非了因了。如道了灭。法界非有故异苦。不为生因得。非无故异灭。非了因得。言非有者非如苦有。言非无者非如灭无也。不从因缘生者。不从生因如苦。不从了因了如灭。灭以道为缘。苦以集为因也(隋云。问。如如为道显之。云何言异灭。答。约虚妄言道。除就如如理无。小乘不尔。沼云。八不或约真如。或约遍计。非依他起。设依依他说其八不。亦约计说。兴云。有二义。一唯初后性。依他性必有生灭故。如瑜伽论。二皆通三性。无自然生义无异故。如对法云</a>。于遍计相无自性故。于依他起生无自性故。于圆成胜无性故。乃至虽有此义。而此文唯据初二性以说五蕴不生灭故。具如彼也)。既有三谛之八不乎。何但约二。
非无至余境故。第二明佛能至得也。非无因缘生者。本云非不有五阴。此今前云非无之义。本今相代。意即无违。言非无者决非无此理也。是圣等者是如如智见也。圣境有五。一无语言。乃至五一味。如三身中解。此五是圣境界。五阴不出五如如故(兴即取之)。
亦非至所能及。第三明非二乘境。微细非闻慧粗故。真实非思慧境。思慧境是双名也。甚深非修慧境。修思浅未能见如如甚深理。故云非及。即二乘三慧所不及也(隋迦云。二乘但见四谛及人空耳。智慧粗浅。未能见如如理故)。二乘有能知异所知。菩萨即自观般若体是如如故。非二乘所及。亦非浅行菩萨三慧知之。登地三慧即是圣智。能见此理也。
无明至自空。第四明如如过于二乘之果。此有七句。即明佛果有七种清净。一无名。如如不可言故即说清净。无能所说。无受者故言说清净。二无相非觉观境。即境界清净。三无因缘。有无不相应故。因缘是相应。知如如非有非无故不相应。如谷子生芽。芽生有果。果符因也。如药除病。此是相违因果。如如不尔。此离有无二边。会中道理故。是正行清净。四无有境界。今略。上云非余境故。生死涅槃平等是依处清净。凡夫生死是境。二乘涅槃是其境。如如于生死涅槃平等。非二人境。故名依处清净。依如如有生死解脱及自行化他。故云依处。今即正行净中兼之。如如既非二所缘故。五无譬喻。譬喻是比智。如见苦果知作恶因。见乐果知行善因。故举二果比知二智。此明无垢清净。如如非道。道非烦恼。故云无垢清净。道前本净非垢。道后又非始除惑非净。六始终寂静。始是因。终是果。因中无所舍。果中无所得。故云寂静。此是因果清净。七本来自空。非人非法故。即自性清净(沼云。即深密云。说一切法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之义)。准此及无量义故。知无生灭等是了说。又无名者唯佛智自知。不可如我所知言</a>说示他。无相者自不可思惟。无因缘者非十相所摄。十相者。三世男女五尘。无境者过五根境故(隋云。过六识因故)。无譬喻者过四识住。四识住者因。识能令四住。住者是果。若住处粗即识粗。若住处细。以住处显识。此以果显因。如如非粗细。不可以果表故云无譬喻。始终静者。过烦恼境界故。遣后如如。并无妄想生灭故始终寂静。本来空者。人空法空。始终无人法故云本来自空也。
是故下。第三合结。五阴即七清净。七清净即五阴。故云能现法界。义如上也。上来至此释法界竟。
善女至三菩提下。第二释行菩提行有六。一道因。二道障。三道方便。四道修习。五道依处。六道体(兴影取之)。初也。欲求菩提者四种。一愿乐大乘。破阐提不愿乐。(隋加云。乐佛净行。十信)。二不谤真实理。破身见(求佛我行。十解)。三无怖畏心。破声闻(求佛乐行。十行)。四不贪自利。破缘觉(求佛常行。十回向也)。备此四义即欲求菩提。故云道因也。
异真下。第二道障。凡夫在俗异真。二乘在真异俗。凡为俗摄。圣为真摄。真即涅槃。俗即生死。俗是凡夫所摄故异真。真是圣人所摄故异俗。违中道之理故云难思量(晓影兴取)。若说俗异真真异俗。即真俗不成。何者。若俗异真。欲即有体。即不应成真(隋云。俗之有体。俗应成真)。若真异俗。真不遍满。真不成真(真复成俗)。又若真俗不相开。二种各自有体。体曰真应并成真。若俗自有体。曰俗应并成俗。此一不可思量。若俗异真。圣人行俗应不通真着凡夫地。此二不可思量。执真异俗故名道障。
于凡圣下第三道方便。俗是凡境。真是圣境。言体非一异者。本云不异思惟。不执真俗异。即是同如如心。未见如如。故云不异思惟(唯道方便。兴即加云。真俗既不二故体不异。凡圣境异故体非一。由此不可思惟异相)。今即准之。
不舍下。第四道修习。不舍俗即福德行。为慈悲利他。不舍真即智慧行。为般若自利(又慈悲不着真。智慧不着俗。兴影取之)。
依于法界。第五道依处也。从初地至金刚。法界有三相。一譬如意宝珠。二譬虚空。三譬清水。如意宝者清净威德成就一切。即譬法身。虚空者清净无碍无变。即譬自性般若。清水者清净濡软。譬自性慈悲有浛润之用。若通论。法身皆有三种。今别论。三种自性即三德也。
行菩下。第六道体初地至金刚修得如如智也。此六次第相生(依上义应言行菩提法。而云行者有三义。一此法即行。二法身行亦立。三明此菩提法家之行。意如益初也。初云法界义。行菩提法义。释此二种修平等行。不别释者。一菩提法。即平等行。二解菩提法。平等行自成。兴云。违圣教云法随行义。法之与行有差别故。意谓。上云菩提法者。三身四德无上之果。平等行。六度四摄不住之道故如论云法者涅槃。随法者八圣道。即其例也)。或同或别。如说六度行六度法。是行即法。如云能修行所修法。是行与法何得一准。然得意者同异无妨。
尔时至今当学下。品第三天女修行有二。一自行。二化他。成上行菩提法。修平等二义(隋加云。示登九地人)。初也。有四。一通达正教(作是语已。已有二义。一佛已说。二彼已闻)。二时善女下得解生善(欢喜有二义。一理中言欢。事义言喜。二化身现有此事。如善吉之悲)。三即从下尊重正法(有五句为三意。初一句敬人。次三句重法。后一句愿乐正法。具如别)。四而白佛下顶受修行(所说有三。一依法界。二行菩提法。三修平等行。人六事即前道因等是。当学者。上三事及六事)。
是时至自在下。第二化他有三。一问。二难。三请。三各有四。合十二也。问四者。一问。二答。三重问。四重答。难四者。一难。二释。三重难。四重释。请四者。一请。二酬。三重请。四重酬。意亦现下文。初也。本云娑婆世界。应言沙呵世界。此云可忍。言娑婆者此言死人(沼云。索诃此云堪忍界。即生死于中多怨难。菩萨能忍。兴同。加云。初禅量等欲界一四天下。一千初禅始等二禅。二禅为火灾顶。一千二禅始等三禅。三千为水灾顶。一千三禅方等四禅。四禅为风灾顶。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堪忍)。此界主即初禅第三天也(隋加云。七地菩萨化。梵者净也。天者自然。大者至极。示彼女有自性清净一谛之解也。晓位取之。庄云。摩诃云大。钵罗摩此云极净。阿罗阇此云王。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梵即大故名为大梵。最初生故。最后没故。威德胜故。名为大梵。沼。或云初静虑王。或第四静虑王。大千主故。兴云。即第四禅王。梵云梵摩此云寂静。清净净洁皆得言梵。梵者略也。位同晓也)。须此问有五义。一为具足正法。佛前略说未具明之今问便令广说。二为自利。前一过闻心未清净故。今欲长自解。三为他钝人未悟。四为化天魔外道令信正法故使分明解之。五为示三宝可重。自有三义。一显佛巧说于深示浅。二显此女于佛浅中能作深说。三显正法得现世胜果。如下净土等也。言难可修行者有五义。一如如道。理深难行。二生死众苦所恼难行。三所化众生多作恶难行。四天魔外道种种邪难难可通释。菩萨于大众中如法答之。五久长时节为度众生受生死苦(晓兴影之)。初一为自。即是行菩提法。后四为他。即是平等行也。而得自在者有三。一入自在未得能得。二住自在未长(晓云。得已不退)。三出自在。离下升上(乘进后位。此三更加安乐自在。得无功用以为四种。兴即取之)。尔时至难知下。第二答有二。一叹上所行之法(隋云。叹上所行之法皆难。酬其前问)。二示有能之行(酬其后问)。初也。有六义。一真实性义。二甚深明因。三一切下明果。四是圣下明事。五微妙明理。六能知明道理不可思惟(此六义次第。初际有自性故须二因。因满故有果圆满。有二种事。事不离理。理难可思量)。初自性有三义。一成就。二遍满。三本来真实。成就者。一切法悉无自性。法身真实成就不可破坏。遍满者。法身摄一切法更无出之。三本来实有者。非修行始起。二因义有二种无分别智。一道中出世无分别(十地般若)。除现在妄想。二道后出世无分别(果地应身)。除未来妄想。法身离二种障。以此二智为因。此二智唯佛菩萨通达。故云甚深(此二智是除障之因故曰因。前一无碍得。后一解脱得。一约前际显意生身。不更生故曰常。常故不生。二约后际不更灭。不更灭故住。若灭即不在。三合约前后际二处。无增损故无漏。无漏故寂静。四无此三法。过三世变异。故曰湛然</a>。初无生故常。常故无灭。无灭故恒。恒离二边故寂静。有佛无佛性常尔。故曰湛然)。二障者。一烦恼障。二智障。心或不。不名烦恼障者有三义。一无浊。二无失。二无量功德无浊者。初地以上烦恼不入心。无失者。以烦恼为佛事。如六群等作恶而利他。无量功德者。为有烦恼故常修无量功德。而名智障者。障佛一切智不现也。皮肉名烦恼者。皮烦恼他。肉自恼。心自他俱不恼。皮依外生故恼他。肉依内生故自恼。皮肉位。业烦恼自在。智慧不自在。烦恼制智慧。心位。烦恼不自在。智慧能</a>制去留生死。三果者二解脱也。一烦恼解脱(皮肉)二智慧解脱(心也)解脱又二。一性得解脱。二修得解脱。一切凡夫未得此用。故云不解其义。本云不得其味。有二义。一未信。二未修。若不信道前性得解脱。亦不得道后修得解脱。故云不得其味。若信烦恼虚妄。即信道前法身不被缚。若不信道后烦恼虚妄。即不信道后法身解脱。四事者有二。一道中无分别智能具足法身。二道后无分别智能清净法身。前是修得。后是性得。性得本有曰清净。修得始有曰具足(前带惑宜言清净。后无惑宜言具足。又前修因曰清净。后证果故言具足。若无无分别智。即应法二身之果不具足。此具足法身。即涅槃解脱)。解脱有二分。一无漏分。一切烦恼习气永灭(此无八识)。二遍满分。无碍无著</a>(无著者离一切相。无碍者即一切法。此无真俗境智之别。此解脱即是法身)。法身有一分。即非行法。无尽无失故云非行。失有四分。一死失生。二老失少。三异失壮。四不可思惟退转。如二乘及七地菩萨。犹有本识微细虚妄之心曰退转也。一切众生及下地不能思惟见之。唯佛菩萨见之。故曰不可思惟。除此四失得四种德。一除死得湛然。二除老得寂静。三除异得恒在。四除不可思惟退转得常住。此事但是圣境界也。五微妙者。道理义有十种。一本来无生常住义。二自体无灭湛然义。三无动寂静义有二种。一外无烦恼业。过去谓外。二内无病死。现在谓内。四恒理不可破坏(无异恒在义)。五最妙是灭谛故。六遍满通达一切故。七不分别。无所依故。八无著烦恼尽故(离皮肉)。九无障。一切知障已清净故(离心也)。十最善。自性最清净故。具此十种道理故云微妙(而前二曰事此十名理者。前二约治道明随愿有修习故是事。后十直明本来如此故是理。理是真中有之。事是虚妄)。六难知。是不可思惟。非三慧境(三慧境。二谛理)。如上说也(兴即取之)。
若使至安乐住下。第二示自有菩提行依上四义生(隋云六义)。就文有二。一明有解行。二明外有神通。神通利他。解行自利(一明内有菩提法。二明外有平等行)。以此二答上问。初也。依此法者。依上六义。无著无失故云安乐。无所见无分别故云住。又安乐者道成就。住者果成就。不住功力自然而得故云住也。又安乐者增胜义。住者不退义。
是实至非女下。第二明外能利物又二。一发誓欲现神通。二神通如誓而现(晓庄依之)。初有二。一明众生世界正报。二坐宝莲下。器世界依报(兴影依之)。二各有三事。初三者。一色。二相。三心。后三者。一地。二水。三空。初也。五浊者。大乘义有七。一劫浊。业过失作十恶也。劫者此翻不可数。有三。一节。二众生。三处所。合此三故称为劫。二命浊。即时节过失。三众生浊。即果报过失。四烦恼浊。行过失。五见浊。道过失。六外道浊。障真解脱。七二乘浊(隋加云。障大乘解脱。此七浊次第相生)。十恶名劫浊(众生修善是净劫。于净劫中起十恶名劫浊)。造恶受命损减。故名命浊。果报损减形相丑陋互相轻慢。故云众生浊。因相轻慢嫉妒起三毒等。故云烦恼浊。此是在家人。见浊者。出家人起常我等诸见。外道浊不信正法。二乘浊不信大乘也。正法千年。像法六百九十年。佛灭已得一千二百四十年也。菩萨说法之前现此神通事者为五义。一令信正法。道理甚深难可信受。今见神通令他证信。以女人能令通达理难信故。二为除他轻慢。女人于说法不足尊重。故见神通转身为男。三为生他正勤除众生懈怠。着乐下劣不修大乘。今示此女人于大乘中有胜神力。令他生愿欲修正法。四为他下善种子。有众生受三恶苦永不修道。现神通力暂除其苦。由道力故生善心之种。五为除正法障碍。恶魔外鬼障闻正法。令现神力为拥其贡高嫉妒恶心等。示法有大力也(晓取初二)。非男女者。即严心也(兴取此)。男于女不生欲。女于男不生欲。二无著心。故云非男女也。
坐宝莲下。第二依报有三。此初严地。二受乐严水。三雨花下严空也。水中言乐。示空地亦乐。地空有物。示水亦尔。互举一也。
时善女至天妓乐下。第二神通如誓有二。一他变。二自变。初也。又二。初正。后依。二中亦二。如上。言大人相者。本云三十二相(庄即述之)。如他化者。此无作果报与众生。如他化天化为乐具也。果报有三种。一宿世业得。如下四天。二现世功力得。如化乐天。三依他得。如他化天也。上二界但果报得。下界具三也(兴云。莲花果报。菩萨与众生如第六天化为乐具。即违如意立誓欲令众生得金色相受无量乐)。莲华非也。但果报者。此显众生依菩萨力自无功用能受乐果如他化天。他化自用喻取少分。不可迷也。
如意至天身。第二自变又二。一转女形(隋云。示舍八地。八地内行如女)。二受天报(八九地。九地解化如男子。兴云。不然。不动善慧皆有内外行故。今女者必有所欣之名。爱欲现起故。梵天者即出所厌。离欲之主。不动菩萨教化众生有功用心如女。善慧菩萨真俗两观皆无功用如天。即表如意闻法舍不动地以入九地。故作梵天。总而言之。如意令除大众轻慢之心而生尊重故。令诸众生生正勤心。以除懈怠修大乘故。现此神变)。据有内外。令随胜说。又转形者。即显诸法无有定相。未必欣厌故。沼云。此自证成无定异相。故女成男。又不为相用烦恼之所动。故云不动地。何以有功无功释之。又自所表既取本义。如上述之。而还征者。如父被生还逆父耳。神通有三。一修得。二报得。三依他。依他有三。一依咒述。二依实语。三依妙药。此中明依实语现通。又有三种。一空行神通有二。一身行神通。如二乘能轻远到。二心疾神通。如诸佛菩萨前念在此次念至彼。二转变神通。即雨花等事。三生神通。无而忽有。问。此神通为变为化。答。兴云。亦变亦化。花座天乐无而忽有。故即化也。金色非男女换质而成。故即变也。问。变有十八。此何变耶。答。隐显也。隐秽处相显净土故。隐男女相显非男女故。问。四禅定中依何禅耶。答。应第四禅。诸胜功德多依四定故。如意所现神变希胜故。作梵身者。七地生初禅。八地生二禅。九地生三禅。十地生四禅。今此如是。八地人也(庄即取之)。
时大梵至提行。第三重问。本云汝昔以何行菩提行。即十度十地。今问于十度中已修何度。于十地中已修何地而有解行及神通如此(兴即取之)。
答言至菩提行。第四重答。明于八地顶不见如如及虚妄。无功用心不定有无也。行相难解。以喻显之即有四喻。水月梦等喻众生三种四虚妄。初四者。一尘虚妄。二根虚妄。三我虚妄。四识虚妄。第二四者见闻觉知。第三四者四识住也。尘虚妄者。唯有形相无用无体。譬如水月亦有形无体用。又水月似色尘而非是色。心作色解。解与色皆虚妄。五尘亦尔。似有非有。心作有解。二处皆妄故。此譬除二种虚妄为自体故不有。为虚妄故不无。若无见为恶道本。是邪见。道生有见是善道本。是世间正见。若不执有无是解脱本是出世正见。如水中月。有形故不无。无体用故不有(隋加云。指案目见二月。二月一体故不无。无有第二体故不有。于第一上作第二解。可此异空花)。后三譬亦尔。次梦譬根空。不依和合生譬如梦见。若依根尘空明四义和合方见。此是真实。若见梦时不依四义和合而见。故是虚妄。譬根亦尔。以有五根名为众生。根自无。眼本以对色为义。色以对眼为义。眼若能对有自在力应恒对色。须外缘故知自不能对。既不能对不成眼义。色既不恒可见非色义。既非眼非色不能生识。不能生识三事不和合不成触。无触则无受想。无受想等行故无众生也。又根能对尘。尘是所依。为至故依。为不至故依。若至故依者。此眼有十方分。若眼怜虚一分至。尘则有分非怜虚。若分应令至则合为无。根一尘异。若不至不能依尘也。由又大性不相离。若相离则无四大。若不相离则非怜虚。四大若皆至无两别。若一大二土。此大不有故。释论破无怜虚尘了。不言而有方分。中边论云。若汝言证见所得故有梦。是故有众生与梦异者。是义不然。如证见火轮而非真实。又言证见悉真实者。凡夫应成圣。是真见故。而不尔。故知凡夫证见五尘等皆虚妄故。五根不有不无如梦也。次炎者。四五月眼根坏者。见地气日影言是于水。譬计自他者我见坏心。烦恼热触故见自他。自他非有非无。如上释也(露从下升上。如无我计我)。次譬闇闇一本云响。非自有依他力显。是闇本来寂静。譬六识依他故无有自生。次此四譬世间见闻觉知。所见如月。所闻如响。所知如梦。所觉如炎。次此四譬四住。色住如月。想如炎。受如梦。行如响。色不有不无。若言有为怜虚所成。既无怜虚故知无色。既有名相不得言无。譬月不可定有定无。本由和合有触受。触受既非和合生如梦。想如炎。由心颠倒所生故。行依他力所生如响(依他力者。前三心无别境也。晓开炎露以为五喻。即喻五阴。庄兴取之。沼取本故云有四喻。兴更征云。梦喻识蕴。响喻行蕴。即违瑜伽蕴次第故。沼云。但总相喻离有无相。不别配蕴。又依见闻觉知。如次喻四所取境界离有无。准下问答约见闻辨故)。教门不同。不可一准。总喻离执。何更待言。别配五蕴有何妨耶。
时大梵王至此语。第五难。若如前说四譬。明菩萨无修行义。无行有四。一外道说我常无行无动故无业。若如此立无行义。即堕邪见。二外道说无众生故无行。若依此无因无果亦邪见。三依他言从自在天生。无自功力故无行者。此同外道不由业因。亦入邪见。四若言如如无增无减故依如如说无行者。一切人皆同如如无行义(兴既取之)。
答言至得成故。第六释。不如前三如后一。言无一法等者。无有一法实相常破第一。无有一法实相定无人破第二。无有一法实相是自在天作破第三。后但由因缘等者。本云因果相成故。释上无一法定有无义。因果相成者。待因有果。待果有因。若定有不须待。若定无无有待。故不有不无。不得言定有定无也(晓引本业经广百论释之。大意同也。兴引广百同文释也)。
梵王言至菩提。第七重难。若言诸法虚假。圣人虚假与凡不异。凡应成圣。若言唯如如真实。凡圣如如不异俱应是佛。
答言至解脱异下。第八重释有三。一法。二譬。三合。初有二。一明愚人见有。外凡至回向。二明智者知无。初地至十地(沼意取之)。初也。有三。一见愚智。二见菩提。三见解脱言仁以何意者。本云以何思惟。汝向问我依何作如此说。我今诃汝。以何思惟言有三异乎。言愚智者能行人异一。菩提者道异二。解脱者果异三也(沼即取之)。愚痴有二。一阐提贪着五尘二执见推思有理。圣道有二。一执相道二乘。二无相菩萨也。菩提有三。即三乘。非菩提者皮肉心等。解脱有二。一烦恼解脱。二一切智解脱也。非解脱有二。一生死。二界外也。
梵王至无减。第二明智者知无。有四平等。一事平等。二相平等三因果平等。四道理平等。今总解之。事平等者除二种颠倒。一凡夫见生死常乐贪着怖胃涅槃。二除二乘见生死怖畏涅槃贪着。菩萨不执生死不执涅槃。故云如是诸法平等无异。即事平等。二于此下即相平等。法者诸法。界者如如。此如如是法界之相。今立法界平等相者。为除执二我心。一切凡夫执人我。一切二乘执法我。为虚妄说不无。为无相说不有。不有除不无。不无除不有。法界双除不有不无法界于二边平等故。以此除凡夫二乘人法分别心。三无有中下。因果平等。为除二乘众生懒堕故立无间平等。道前法身是一间。道后法身是一间。虽为惑染无不净。道后本无烦恼。故言非净。若执道前法身自性定不净。即众生不可修道。若执自性定净。即不须修道。若言自性净无烦恼可除故除二种懒堕。四无增减者道理平等。除始行菩萨疑惑。于空中生散乱心。不令见如如也。道前法身不减道后法身不增。又烦恼不减智慧不增也(庄润此义为六平等。乃至大小相纳十句。三世相纳四十九句。皆引中观瑜伽等释。具如彼辨)。
譬如至仓库下。第二譬显上义。梵王上难。若一切法无异者无凡圣殊。今举譬明凡圣有异。若据法界真实即凡圣不异。右就虚妄即圣凡夫有分故。以幻为譬譬亦有亦无也。就文有二。一愚人见有。譬从外凡至十回。二有智人下。智人知无。譬十地。初又二。一略。二广作譬。初也。有五。一虚妄过失。二不知理过失。三邪行过失。四不正说过失。五不立正义过失。初也。言幻师者。阿罗耶识无始以来能造诸虚妄。故言幻也。幻弟子者。即六识中意识也(隋云七识。晓庄取之。沼有三释。第二取之)。善幻术者。四谤十四倒也。微细幻(微细妄)是罗耶所造。中者陀那变。粗者六识所造。又众生有二种。一能分别六识境多见譬幻师。二愚痴人多爱所摄受故譬弟子。又师者心烦恼。弟子者皮肉惑也(兴云。经论不同。或有业名幻师。如十住婆沙第五云诸行如幻。诳惑愚人无有实事。因业故有。业尽即灭。是故如幻。或有业烦恼皆名幻师。瑜伽六十云。如幻士众中。示种种形类。异生处流转。现多身亦尔。烦恼业因缘。令种种诸行。数数而积集。如幻化所起。或有业所生识名幻师。即八十四云。识如幻士。随福非福不动行识。此经既无别说故。备彼三义。具如彼也)。四衢道者。譬离四谤之理(晓即取之。兴云。义亦不定。或说四识住。瑜伽八十四云。四衢道者住四识住。或说四谛。增一经云。四衢道喻四谛。或说四念处</a>。如杂阿含二十等。四衢喻四念处。今此皆有彼义。庄依瑜伽义。沼有三释。初取增一。第二同庄。第三四生)。二取诸下。不如理过失。立人法二执。又解。土沙草等譬行非行者过三世(晓影后也)。三聚在下。邪行过失譬人法二我。于六道中随一道中随一道悉起人我二执也。作诸幻者。生四谤十四倒也。明自邪行四使人下。不正说过失。谓说邪言令他邪行也。象众四兵者譬四谤也。五七宝下。不立正义过失。是十四倒。上云四兵是外事。如教。七宝是内财。如理也。
若有至思惟下。第二广说。亦五名。即如前(晓影前四为四边)此初虚妄过失。言愚痴者阐提。无智者身见也。二不能下。不知理失。是二乘也。不知幻本者。始行菩萨未见法界。初行菩萨于空散乱。十信至十回。初地以上方于空中寂静(晓即取之。庄取初二。兴依庄云。愚痴喻阐提等。即违外道。亦不能思惟故。今愚痴者凡夫外道。无智二乘者解行。外道凡夫由有无明故不能思如幻之本。解行二乘由无证智故不能知诸法之本)。但唯守指诸德皆知。然略开端。若如言者。外道凡夫亦无证智。解行二乘亦有无明。何偏言哉。又初行菩萨。为征晓。下云地前未得无漏犹在凡地不证法空。今何摄耶。三若见下。不正行过失。若见者自不正思惟。若闻者听他邪法(晓即取之。庄同。故云。见色闻说等。兴云。若尔凡夫外道应不具八识惑业故。今若见有为若闻无为。由无明故执有真实。象马等众即人法执。以无智故执有真实。七宝仓库即法执也。执我法已遂住见取等)。此亦准前。谁言凡等不具识等。又二执并住见取等。还取本义。见上下耳。作是思惟者。思惟上二也。如我所见者即自见。如我所闻者即听邪师。象马等众此实有者。谓是真实。即譬执四谤等定有定无。今略。本云象马等众谓是真实如见如闻随能随力执着所见。见闻如前。能者证见五阴力者比见我人。又能者于法相中。力者于人中相。外道于法中证见。于我中比见。六识对六尘法名证见。不六识故云比见。识见能生比见故曰能。比是证寂用曰力。又有先信比后证名力。比智有三。从证智出。一有余比智。二如前比智。三平等见比智。有余者如见角知有牛。如前者有三。一如前过去。如见江满水知过去已雨。二未来如前者。如见蚁聚知应当雨。三现在如前者。如闻鸟声即识是??等也。平等比智者。如春时见此树生花。即知他方一切树亦生花。执着所见闻者。于见闻中起见取也(晓影取之)。四此是实下。不正说过失。本云自言是实。即我所闻见是也。言者出口化他。余皆虚妄者。本云于他非真。此非我所见闻者皆谓非理。又自言实者自立邪法。于他非真者谤于正法(晓依此说)。又自言实者立非道理。于他非真者破如道理义也。五于后下。不正立义过失。即上自见是七宝也。外道决定分别邪义。但见有无不更思惟不有不无也。
有知至如是下。第二智人知无。譬初地有五。即无前五过失(晓意如前。位亦依之。沼兴亦取)。此初无虚妄失。言不如是者方便也。
二了于下。无不知理也。
三若见下。无不正行也。于己自见及从他闻也。作是念者。思惟见闻于俗中即通达真也。如我所见闻象马等者。即通达四谤等无也。唯有幻事者。明无人法唯有虚妄名字也。惑人目者。眼目有三。一法眼。地前。二慧。登地。三佛。佛地。今别论四谤等能障三眼。一人见障法眼。法眼照真。三十心人。二法见障慧眼。慧眼见第三谛。十回十地。三见能知所知境智分别。此障佛眼道后至见也。妄谓象马等。本云是处说名象马等众。是处者闻见处。说名象马者是虚妄法。故言唯有名字。今即准之。如我见闻。本云如我所见如我所闻。牒云如我所见闻者。无实人法体。如我闻见但有名字耳。
四不执为实。无不正说也。依此别释此文。即为无不正行。准前五中并后总标及今文势分配如是。今略。本云随能随力不执所见而言是实于他非真。能者慧也。力者定也。定慧俱不执。又随能思择。随力修行。不执见者无见取也。而言等者此正说也。初句自说正法。后句破邪法也。今总摄云不执为实。
五后时下。立正义也。立十二部经等。本今转势。相对见之。有四。一正明能立义。问。此之幻事有无何耶。答。兴云。依萨婆多顺正理云。如变化色由定力起。故眼识境。幻色亦由幻术力生。能发眼识。彼许诸心皆缘有故。依经部宗。幻象马等皆无所有。缘幻之心缘无生故。今大乘中义即不定。有说。依龙猛宗即同经部。故智论云。眼等五识皆不可诳。将知意识亦缘无生。依弥勒宗。虽无实事。而有似相分明现故。以此影像色为所缘境界。此恐非也。智论既说有幻色。弥勒论中不言都无故。护法亦云。然诸蕴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故。今幻色虽非眼识境。是意识所缘故随所依。即青黄等。若对能缘即计所起色。有何咎也。然无法有二。俱及独也。独无即无心所立无俱无应计影相现心故。独无不能生心。俱无即得生心。由此不同前二家义。如佛地云。心所行无。依他起摄。即其事也。而诸圣教说幻显空有其二义。一显空。大般若等。幻等十喻喻诸法空故。二喻虚。阿毗达磨经等八喻。显依他假有非真。今此经中备有二义。欲显境界实无伪有说此幻喻。今观诸教。心皆称合遂无相违。违出迷情。对青等者是乱识事。岂以此有为圣慧有。摄依他者即无能喻所喻之别。又八喻义。终不害彼十喻之宗。既言实无伪有。何二义耶。二是故不明随俗说。有言。智人者十地(兴即取之)。但随俗者。本云随说世语。明俗有以利他。此明行俗也。三如见下明自见无相。如见等者。明我见闻皆是虚妄无人法也。思惟谛理即无相理(沼云。谛谓实也思惟实理无如所说等)。即取本义。如二章。此思惟言准本属上。今随文势付下好也。则不如是不着见闻是有。此明修真(沼云。无分别智证入谛理则不如是。心言绝故。此了俗有真谛中无)。故知。掌珍广百二量妙契理也。四复由下明为示众生。本云皆欲令他知于实义。以俗有示真无也(庄兴润之。沼云。复但随俗方便起言说。为彰第一真实义故)。
梵王至可说下。第三合譬有二。一合凡见有。二是诸圣下合智见无。今但总共合上广略二譬。初也。有五。一合虚妄过失。言愚痴者阐提。异生者。本云凡夫。我见人(兴云。痴者即愚夫之别名。异生者即简圣之言。愚谓愚痴。夫谓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一切圣人皆名同生。此异于彼故名异生。如深密云若有众生。是愚父类。是异生类。如广百论。愚夫即异生。故云诸异生者说名愚夫。随有所见皆无谛实。智不清白故名愚夫。二义皆得)。今见旧义。且同初也。未得等者。二乘人未得十地。二未知下合不知理。始行菩萨未知诸法同道后如如不可说也(晓即取之)。又解。愚痴阐提。异生执见人。未得等者。未得定离欲智慧治皮烦恼。未知等者。未除执见治肉烦恼也。智慧有三。一修禅定俗法。二已见理修真解。三空行也。除皮曰修者。修俗行实理可见也。除肉曰见者。见真理也。三是诸凡下合不正行。凡即执见人。根利思惟故言若见。愚即上阐提。根钝从他得故言闻。行者有为法。非行无为法(隋加云。即上草木等。庄沼及兴即取之)。即是摄一切生死涅槃也(生死涅槃合许有故。言行非行)。执见闻境故言如是思惟。显思邪行有其二因。一师自不正思惟故言如是思惟。本云实有如是诸法如我所见如我所闻。谓有行非行法。如我见闻即是邪见。今略举初而兼后也。二诸邪法弟子亦然。故言便生执着。本云是诸凡人如见如闻随能随力执着所见。今总略言便生执着。正明自堕邪行也。四谓以下合不正教。即破正义。五于第一下准本属下。今翻显故。合不立正慧义。是立邪义也。
是诸至实有下。第二合智人见无譬又二。一正合智人见无譬。二了知下广释智人无有分别。就初本五。一合无虚妄。二合知理。此二本云若有众生非凡夫人。已见第一义谛出世圣慧。知一切法如如不可言说。此明简前三人显三道圣。三人者。一上二凡。谓阐提外道。二愚者二乘。三始行菩萨。三圣者。十地中地地有三慧。一入道。二不退道。二出离道。又初名灭道。次曰持道。后为远离道。又初见位。次修位。后究竟位。若有众生者。总举十地菩萨也。非前三人云非凡夫。初地已上见如如。故云已见第一义谛等。又已见等者明入道。二得出世下明住道。三知一切下明不过道。今属前文翻略显云于第一义乃至可说。故不违也。三是诸圣下合正行。言诸圣者是十地也。若见自见。若闻从师。行非行法是为无为(庄沼即取。兴影依之)。随力能者。本云随能随力。定力。慧能(沼意取智。故云。初地已上随位证智力能不生实执。兴云。无别所以故。今随自见力传闻他能。不生执情故)。子述本意但偏执者。即违文云如我所见如我所闻。故知见闻通贯自他。是诸圣人依定起慧。能照虚实。极尽妙哉。不生执著者。若自思惟若闻他说皆不存之。即二种正行。四以为下合正教。本有二句。如上。前句不字应及此句。意谓。不生执着不为实有。五本云后不重思惟。合正义。菩萨一见如如。后不更言有俗无真。若凡夫一见俗便执有。不更思惟是无也。今举前句兼此意也。
了知至实体下。第二重释有三。一更释前合意。明圣不定见有无。二明不定见无。三双结不见有无。初也。本五。一释无虚妄。二释如理。三释正行。四释正教。五释正义。今举初二兼显后三。初也。无实等者。无有为无为虚妄见也。二但妄下释如理。不知理人唯以妄想思惟。见有行非行。此明惑者见有也。唯有名等。明智者见无。就如理文中有此句。此中今略。具如本也。
是诸至真实义。第二明不定见无。随俗说有有二。一随俗说有。二令识有见无。
如是至如是下。第三双结不有不无有三。初为自成就。二为成就他。三为安立正法。初也。有二。一有解。二无惑。诸圣人者十地也(兴即取之)。圣智见者见如如也。此明有解。不可下。本云不可言法如如摄行非行法。谓不可言如如。是有为是无为。行非行摄。此明无惑。语言有三。一声是能说体非说。二语是能说。三法是可说。如如非此三。故云不可言如如。又释。不可言如如。是如如不可言也。行非行法亦如是者。如如摄行非行亦不可言有无。后释顺今也。
令他证知。第二文也。寄言语名字为他得证知也(沼云。亦是寄诠以显诸法。意令他证为无为法舍凡成圣。随于世俗说蕴处界等种种世俗名言。即此意也)。
故说下。第三安立正法也。种种者或有或无。真俗两种也。
时大梵至正法。第九识能说解之位。以解验理不有不无也。众生不出二十三人。四果。缘觉(隋云。寂辨缘觉)。三界善人。四十心。十地。佛。合二十三人也。今问法界此中是何人境界也。言能解者。本云能解能通。牒云。能说。说以示他。能通。通达自照也。总语八地以上至佛能说能解如如。别论八地名解不名说。佛名说不名解。说是化他。佛化他胜。解是妙行于理。菩萨正行也。又能说令他修行。宜在佛。能通自修行。宜在菩萨。又能说是师。师宜在佛。能通是听众。宜在菩萨也(兴征初后说云。佛若不解而能说者。无智众生皆应能说故。菩萨若不能说者。即违智论法身菩萨在于三昧不觉观而说法故。今若说若解皆有二义。作意任运有不同故。乃至前七地不名说解。说解不并故。后三地乃名说解。说解双转故。乃至信解亦得。如佛藏云。凡夫无疑悔者。是人说法)。子唯守别不得总语。若使就别谁不知具。但互相避。佛名不解者。既证解竟更无信解。犹如般若无知等不同木石。菩萨不说者。谓非如佛。况更地地有明昧哉。
答言至深正法。第十酬问有二。一出能说能通之位。二能解下明此位人能通能解。但答有三义。一有境可照。二无境可知。三非其所知。初明有人解此境。有境为人解之者。幻人非有非无。非四生六道。如八地已上至佛亦非四生六道。今明八地已能此理能说此理。故言幻人能说通也(庄云。言众生者。谓普遍义。十方世界诸菩萨能解此义。非唯一二。故言众生。因缘法故名幻化。沼云。有者简持义。一切众生若有大性。能知依他知幻人等。若无大性不能如是)。先说胜也。答意。正显有入上地众圣能解如幻道理下凡不能。圣意不必据有性与无性别故。但如晓说应为问耳。数者四生六道。数心者六道四生皆心为主也(兴云。即违诸论受想等名为心数法)。若尔彼等谁所具耶。当知三藏举本。诸论取末。本心收末。通定兼别。一无相违(又征晓云。欲遣心心数法实有。及五种性决定别执。故说幻人心数众生。能解能说一切众生。若心若身皆非实有。如幻化人。法界为本。终无不归真法界故。此亦不然。违无上依经</a>三十三独法中。般涅槃后更生心义。及见实三昧五净居天不授无上菩提记故。又若众生法界为本皆归真者。亦可众生性即法界故无作六道。性虽法界而有六道者。本纵法界。何妨五性决定别故。今若众生能解诸法如幻非有非无。无所得者能解真法界义。境既出有无之外。智亦入掩口之内。欲显此义故借幻人之心数以答梵王之问)。灭后生心及见实定。亦如幻事都无实执。时未至故。天众且止。不同执情。穷后际者又性法界故。无作六道者许有智种。一分众生不回六道。此能自害。谁障法界随缘五种。若未知者。应学一味流成六味。子守化城逆宝所者。岂异执境怖唯心哉。称今义者。即润本说幻人非有非无等。更无别诠。如上已述。第二明无境可知者。妄想众生犹如幻化无有实体。既无能照之人。则无所见之理。故无人得此境。无境为人得之。第三非其境者。一切凡夫妄想所生不真实有。譬如幻化。法界真实非实妄人所难通达。故非是境。犹如万法非幻人之境也。以圣心无分别可言通法界。凡心分别故不能通无分别境。无分别境于彼是无。如万法于幻心是无也。
梵王至而生。第十一重请有二。一领是无。二请识有。若无众生那得四生六道。四六是数法也。
答曰至解深义。第十二重酬亦二。一明不有不无即真无分别。二如是下结有能通之人。若众生心为法界非有非无无分别。即能通能说也。言深义者。隋云。过二凡夫定有。过二圣人定无也。幻非实色故不有。而令人见故非无。法界亦尔。有可德故不无。无名相故不有(兴即取之。而征晓说)。可取叵征。
尔时至之义下。品第四段佛述劝学。有二。一述天女。二劝梵王学。就初有四。一梵王叹。二如来述。三梵王欢喜。四如来与记(庄兴取之)。初也。
佛言至忍法下。第二文也。如是如是者。梵王上言善女通达甚深。甚深之义即是理达。即是善女之解。令具述此二。故言如是如是。既令梵王学无生忍。无生忍是八地之智。梵王是七地顶。此女是八地顶人(兴取此也)。
是时至闻正法。第三欢喜有二。一见菩萨人希有。二闻正法希有。又一见大师见无上。二受大教闻无上也(沼影此云。一赞成胜德。二赞能利他。故重言希有。又得遇故闻法故。重言希有)。
尔时至佛世尊。第四受记。受记义有五条。一名。二义。三意。四事。五果也。名者有二。一受是弟子。弟子受之。二授是如来。如来授之。
记义有二。一记境不忘。二记录不失。今就后一也。记意有五。一明大师通达。无处不了故。达见当果故。本云尔时世尊于一切法通达无碍告梵王言。今举世尊兼其智德。言通达者修得智。无碍者性得智。二明正行无空过必所得。三令众生于此菩萨生恭敬心。如弥勒等。四明不舍众生。未来更有于佛化度之。五明此大众位行已高。过定位退位得授记位。位有三。十解不定。十行定。十回受记。又七地以下有出入作心曰退。八地已上无出入故。是不退位故受记。又十地中有十心。后三心于一生得佛故受补处记(兴取初三。但位晓兴取第二说。兴征初云。即违陈论十信不定。解行决定。地前三劫。述异部义故。今远行已还容退转故不决定。不动已上不退转故名决定地。如意既得善慧地。故决定记)。弥述前意。既云七地已还容退。况据十解。又十信偏执不定者。何自下云退违陈论。十信菩萨虽遇恶友种种破坏不退菩提。前后相违。依此当知各有所趣。如下述也。
记事有五。一众生受记。二时节受记。三处受记。四依受记。依菩萨所行功德处而授记。五应得果记(兴影为六。加德号也)。今五人中。善女有三。一人。即善女。二于未来世即时。三佛即果也(沼云。号宝焰者。简金光明故。又悟诸阳炎故。吉祥者。于一切时能与众生作吉祥者。藏者包含。吉祥无量具足功德无有尽时。云吉祥藏)。次菩萨亦三。一说是品是依义。二菩萨是人义。三不退是果义。次两人(八千亿天无量王臣)。但二义(人义果义)。后比丘有五义。五人并应具五。文互举耳。
记果有五义。一无上果佛地。二满足果八地。三最初果初地。四行道器果十回。五随从果十行。就文即五。一无上果者。授如意记得佛地也。
二满足果者。三千亿菩萨得不退。八地如如满。乃至十地无功力。名不退满足。
三最初果者。本云八千亿天子得无垢净于法成就清净法眼。谓于法界得初地法如如也。法界有二种清净。一无垢清净修得。二直言清净性得。又无垢无烦恼障。净者无一切智障。净即是性修二解脱也。初见如如解名法眼。眼者人法二我不执着故。此法眼即是慧眼。通十地立之(晓即取之。初菩萨益。入第八地更无出观。故云不退。二天子益。得入初地断二禅执。故云得无垢净。证于法界而得理观。故言成就清净法眼。此二得益述三藏解。沼亦取之。庄释菩萨益有二释。初即取之。后云十住。兴总释之。天位即取)。但据初后依逆配者。初菩萨位。即取本义。若依顺次。十信非也。文意从胜至劣列故。莫好异也。
四行道器果者。无量无数国王臣民得法眼。得十行除皮肉。知二谛理满。言行道器者。闻此经登十回。为大乘道器行菩提心。立呼此心为行道器(晓云。三明王臣民益。远尘离苦得法眼净。是断见惑种得初果。沼取)。此亦本义。如料简释。问。若尔此二位阶既别。故本云八千亿天子得无垢净。于法成就清净法眼。地量王臣得法眼净。今何合云远尘离苦得法眼净。答。眼义同故合一处也。
尔时会下。第五随从果。五十亿十解人也。犹未定故退为小乘。若十行已定。无复小乘之位。在其上可求故明发始菩萨人。若罗汉位同十行。此人犹退。从此更学前三十心。至十行方不退也。今此比丘于十解不定位闻经进入十行。故言得经坚固上愿也。坚固出生死名不思议。利他满足。又自名不可思议。度他名满足(先约二利。此约二度。故异也)。又不思议成就佛法。满足成就众生(兴云。比丘虽得十行中前五。心犹未定。退向小。而闻经得后五行。故云坚固。乃至即违陈论十信菩萨虽遇恶友种种破坏不退菩提故。今诸比丘既入胜解行地。而闻行广果远。欲退菩萨行。闻法见变。誓愿应成无差。故云满足。即得如意所现神变。上愿成就)。若尔何自上云即违陈论。十信不定。解行决定。但念难他妄自参差。又仁王云犹如轻毛。故应得方莫执角难。庄云。不退有四。一种子不退。谓初发心种解脱善。即十信。二发心不退。谓十住已上。三行不退。谓初地已上。四烦恼不退。第八地已上。沼云。退有二种。一已得退。二未得退。初在地前。后在前七地。已得有二。一得胜解。二得证法。得胜解有二。一信。二行。初信退在十信中第五心前。后行退在第六住已前。信不退。退不起邪见。行不退。不退向二乘。然仁王云。十千劫中行菩萨道随风东西或进或退者。授信及行。通相而说。劫有大小不同。净行优婆塞经。经六十劫行。舍利退大者据大劫说大。况不违大乘玄等。故知陈论信不定者据前五心。不退坏者据后五心。余皆准之。
问。虽有此释犹未明解。故测深密疏第五云。问。种姓菩萨。有退以不。设尔何失。若言退者。乐庄严经如何会释。故云。性地菩萨。若一时杀阎浮提众生不堕地狱。若杀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众生亦不堕地狱。何以故。此人旷劫修行。多供养诸佛。功德智慧善根纯熟。虽造重罪。以福德大故罪即消灭不堕地狱。又无性摄大乘释第七卷。初无数劫云坚固心胜进。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长终不退灭。世亲</a>第七亦同无性。若不退者。地持经说性地菩萨堕地狱等如何会释。解云。于此义中自有两说。一龙树宗。种姓不退。是故宝鬘论中。有人问龙树云。地持经说种姓菩萨堕阿毗地狱此义云何。龙树答云。虽有此言。我不敢作如是说。何以故不增不减经</a>中。明性地菩萨毕竟不堕地狱。同乐庄严经。而地持等说言入者[供-八+隹]恐地前菩萨令其生怖速证初地。非谓实入阿毗地狱(此段引经。如金刚仙论</a>)。马鸣</a>菩萨起信论亦同上释。故彼论云。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二弥勒宗自两说。一同龙树宗。一依本业经。十住已上名种姓位。于十住中前六名退。第七不退。故知种姓亦有退义。又瑜伽三十七云。又诸菩萨胜解行位。于菩萨修所化狭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又云。解行菩萨。或于一时大菩提虽以发心而复退舍。善戒第八地持第九亦同。又瑜伽三十七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乃至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善戒第三地持第二亦同此说。然乐庄严及摄大乘言不退者。从多分说。而非尽理答。义是分明。前既圣通。非尽理者是人情故。兴无染总持品疏云。优婆塞戒经</a>云。舍利子经六十劫修菩萨行。未入正位故还退心。断结经云。舍利子或从初住乃至五住而退。或从初住乃至六住而复还退。如是经于六十劫者盖是权说。不尔便违彼云从第一住至第十住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曾退转故。言随顺果者。前时求佛。中间厌生死退。后更求佛。随前心故言更发乃至菩提也。依此功德者。藉此经生三慧也。过九十大劫者。若不值此经。满一僧祇行十行方至十回。今指九十劫便登之。当得等者。本云当得成就出于生死。当成就者。成就十回耳。八地以上无复迟疾利钝。此下烦恼尚多。故不同。而言一地三僧祇。据极迟者耳。如须陀洹二十八生也。出生死者。牒云于生死作后者。既登十回出三界生死之后也(晓述意云。过九十大劫等。谓入十解第四住时。能离三界系。业既尽故。言成就及出生死。如华严经</a>赞彼住言第四生贵真佛子。从诸贤圣正法生。有无诸法无所著。舍离生死出三界。庄有三说。初即取之。次云。又入极喜离分段死。又过九十劫入第八地离分段死。今依第二释。沼亦取之。故云。果益有二。此初得至初地。依闻经等如说修行。至初回向位。故言过九十大劫。十回向中修行之时各经十劫。如净行优婆塞戒经说。兴征晓云。违论云未自在菩萨生无色界。生贵菩萨不生无色故。又征本云。违经云过九十劫当得悟解出生死义故。今诸比丘依供养如闻修行。过九十劫当得出离。义如果记)。就初引文还成前说。无违理故。就后即准沼释知之。又此前说为果记者。后记无用。过三十劫等者。十回最后(意谓。入初地)。三十僧祇得佛。一地中有三分。一僧祇道分。二住分。三出离分。故云过三十劫得佛(庄即取云。谓此初地过十地。各地各有三心。入住出名三十僧祇劫。沼亦影云。依梁摄论。十地各三祇。过十地数三十僧祇。兴云。有说。诸比丘十信已满。更发胜心修三十心。心别经劫故过。十劫。乃至过于十地。地别三劫。三十僧祇劫至等觉位。学佛威仪同时成佛。有说。比丘于解行地闻法发修经九十劫。过十信位当得十解。初住伏心。菩提悟解。能出生死。乃至过三贤中三十祇劫入欢喜地。随可化众现成菩提。虽有二义而后应胜。若如初者。地前初劫应短促故)。俱是本意。若后胜者。何前征耶。若初短者。理虽可长。而遇胜缘便登十回。亦无相违。故本前云。若不值此经满一僧祇等(此意如仁王。下知之)。
就比丘中具五事。一授记人。即比丘。二授依处。是诸比丘依此功德。三时节。过三十僧祇。四处所。即国土名。五应得。同时皆等(庄影为五时果取之略初。而劫国开为二。加十号也。沼六。加同时成。兴七。本五加劫及号也)。问。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佛。如何五十亿同时作佛。答。沼云。约化佛土说二不俱。亦约现相不得同时。据他用土及应合作则说同时。又国劫名虽同。据方器界各别。得同时作佛。今谓。直举国名不言一处。世界无边。何更疑矣。就五事中今述别释。初中有五。一标时。二明处。三唱数。四简类。五行菩萨下明行。行事有十。一修胜行。二欲退。三遇善缘。四得坚固。五满上愿。六更发心。七供养师。八重胜心。九作大愿。十明回向。如文可见。
第二有七。一对机。二比丘。三依处。四修行。五劫数。六得悟。七出离。
第三有四。一能化主。二受化人。三行劫数。四正授决。
第四有二。一劫名。二国名。
第五有四。一同时成二同一果。三同一号。四同十号也。
梵王至大威力下。第二劝梵王学有五。一有大力。二格胜劣。三是故下合修行。四何以下释修意。五是故下结劝。初也。
假使至不能及。第二文也。无方便者。无有此经所明不有不无如如二智方便也。有了义经是其方便。不值了义经故言无方便。余准法华寿量品疏释之。
梵王至他广说。第三文也。心行为学。口诵呼为受持。持佛法有三。一正行即修学。二读诵即持。三弘通即广说也。
何以故下。第四释令修意有三。初法。二譬。三合。初也。战阵譬苦难之事。流通三通(隋云。通者即广也)。一修行。二读诵。三宣说。又通有三。一除灾障通。即修行。二方便道通。读诵。三生无量功德通。即弘宣也。
譬如转轮下。譬也。明此经一切经王应须急行正法根本。轮王譬此经。七宝如余经也(沼引大庄严论第十。七宝喻七圣财。或七觉分。乃至功德如宝。具如彼。兼义虽尔。正旧也)。
梵王是下。合也。
是故至修学。第五结劝也(有四。一修十法行。二行精进下恒修不退。三功德十胜。四总结劝修)。
尔时至经典下。品第五诸天守护令法久住。今文有三。初天众守护。二如来赞成。三天等奉持。本略存初。初也。有五。一护正法(有二。一仪轨。二白佛下正护)。
二及说法下。护说者(有二。一说者。二正护。护有五。一除诸难。二具众善。三色力足。四辨才通。五身心乐)。
三时会下。护听众。
四所在下。护国界(有三。一表有难者。是三灾也。谓饥馑。怨贼即刀兵。非人恼者疫病。二我等下明为护遮。三皆是下结天众力)。
五若有下赞施主也。
尔时佛下。第二赞成三。一赞闻深法。二赞护法人。三圆成二严。
时梵王下。第三天等奉行也。
四天王观</a>察人天品第十一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上来众品开经体既讫。今明经力用。故此品来。二闻经正体旨深利远天神喜踊发誓弘宣。夫法非孤运。弘之人也。是故四王观机修行。故云唯愿众中广为我说等。故此起也。三为时众故。下云。大众闻已受持。
二释名者。明四王事故者名也。四者数名。清净名天。如法华疏。自在为王。故仁疏云。施恩布德故名为仁。统化自在故名为王(宜即取之)。十二门疏云。观察了达目之为观。统御名人。如上述之。天即准前(兴云。梵云阇埵去声唎云四。摩诃云大。提婆</a>云天。罗阇云王。提婆云天。摩怒沙云人。比耶二合婆云观。路迦那云察。今从周语故立此名。天者该自然在光明之义。身有光明不假外照。资生应念可谓自在。故名为天。统领尊胜故名为王。乃至月别八日二十三日天使。白黑十四日太子。前后十五日天王。睹审人天罪福之行以奏释天。故曰观察。观察人天所行善恶正此品旨。故以名之)。据兼尔耳。此品正明四王观察。于一切时修经。人天相助观励未必斋日。又自然等本义如前。但光明者此亦可简。即违大论。假号天故。岂有身光。
三决疑者。问。本既一品。今何开耶。答。沼云。此品四王赞劝行经。发愿护持。后品世尊赞美令广愿护。故二品别。问。若尔余章皆有此例。他愿佛印何不类耶。答。理实如本。愿印为二。似无别由。三藏随宜开之。何假征矣沼所难解既有所以。兴问答者即无异能。见推可知。
尔时至足已下十六品。是正说第二阶明经力用有二。初九品明经力大劝物弘通。后王法下七品出能弘之人得此经力。以成前九品意也。就初为二。初四品明菩萨诸天加护弘通。后五品明八部鬼神利益弘通。弘通者以成前品意也(祥即取之)。初为三。初二品四王弘通。次无染着诸佛守护。后如意品师资共护。初又二。初品发愿护持。后品赞叹劝励。初也。此品准本有三。一叹经德胜。二世尊我下发愿弘通。三大众下时众喜行。初有三。一出能弘之人。二叹所弘之法。三请为说之恩(祥即取之)。初也。又二。一列名字。四王天住须弥四埵。东方提头赖吒。此言地国。护国土。南方毗留勒。此言杂语。解诸鬼神语。西方毗留博。此言增长。增长国土。北方毗沙门。此言多闻。多闻智慧(隋云。南方毗留勒叉此言增长。增长国土。西方毗留博叉此言杂语。解诸鬼神语。经一本云。南方毗勒此云杂语。西方云毗留博增长也。配方翻名。祥晓宜庄沼兴皆同隋初说也。但毗留博叉。晓云此云丑目。庄云此云广目。亦名丑目。兴云目丑广故。余即取本。加云。大集如次名??鞞罗。乐胜。火花。栴檀花者。即标别名。故不相违。有说。广目瞻部王。增长牛货王。即违瑜伽东南西北如次持国增长丑目多闻)。但执一文未见一本。准隋知之。故不违也。但住宫者。祥云。须弥四埵名那干诃罗山。去地四万二千由旬。纵广亦尔。上有四王。晓云。伽云持护山所居止。余金山是部落。余处云住四埵。如是二文可和会也。兴即会云。增一三十四云。须弥四宝所造。金银水精琉璃。又有如是四宝城郭。四王居止。婆沙三十三云。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如次坚手持鬘恒憍四天居止。此二经论依妙高住。智论第九云。须弥边有山名由犍陀罗。高四万二千由旬。此山四头各有城。四王各在。起世经</a>第四广具亦同。此二经论皆许四王住由乾陀山四方。有此异者。四王幸处居处如次二圣教故。如起世云。至须弥半四万二千由旬。中有四王宫殿。即幸处也。又东半腹去地四万二千逾阇那。佉提罗迦山顶有提头王住处。城名贤上。纵广六百逾阇那。南有毗楼勒迦。城名善现。西有博叉。城名善卜。北毗沙门王有三城。一可畏。二天敬。三众归。四王身长皆半由旬。衣一由旬。广半由旬。其重二分。即居处也。具如彼辨(沼同。故云。本都妙高第四层缘。时复住持双山顶)。祥云。东方持国。领诸天众并乾闼婆乃毗舍阇二部鬼神。南方增长。领诸天众并鸠荼及避胁多二部鬼神。西方杂语。领诸天众及龙富单那二部鬼神。北方多闻。领诸天众及夜叉罗刹二部鬼神(沼宜依之。宜亦加云。如是四王各领八万四千鬼神王众以为眷属)。而北方在前者。推其多闻(沼影取之)。二俱从座下明仪则。准上释之。
白言至共受持下。第二所弘有二。一叹德重。二叹多能。多能故德重。德重由用多(祥即取之)。初也。有三。一诸佛爱重是意业二诸天礼敬是身业。三四王赞仰是口业。初一明经显性得之因。次一明经生修得之道。后一明经成修得之果(隋云。生起由经德重故。佛及天王护念敬重赞叹成上德重义。此三依本。今有五种之一切。第四一切即通下句。应言一切声闻独觉。然随本故摄为三也。祥兴取之)。三中各二。初叹所重之法。二明能重之人。初二者。一叹法。法如金光明。本云是金光明微妙经典众经之王。法身性得如金。般若性得如光。解脱性得如明。又譬性得三身(祥取。加云。佛性亦得)。微是因中。妙在果上。二一切下明人。人是诸佛。诸佛应身以法身为师。故言护念。即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祥取。兴云。即违应身无自依心。无自依心者必不能念故)。此言应身即内应故。纵令外应无自依心。有依他心。故言护念。亦有何妨。
一切菩萨下。第二诸天礼敬有二。一叹法。法能生菩萨之道。本云庄严菩萨深妙功德。隋云。此经明十度十菩提等能生菩萨之道(祥兴取之)。故今总言一切菩萨恭敬。二一切天下明人。人能如说修行于道。故言恭敬。今云供养。本今互显。意即无违。
及诸天下。第三四王赞仰又二。一叹法。法成四德。令诸天愿乐。故言欢喜。二一切护世下明人。人心欢喜故。口赞叹也(隋云。三中皆有三义。互举一也。意谓。恭敬欢喜赞叹。今有五义。加供养及受持。祥皆取之)。
悉能至宫殿下。第二叹多能有三。初生智慧(隋云。五欲所昏故与智慧。兴意取之)。
二能与下与快乐。
三止息下灭苦恼。苦恼又二。一别明。二总结(祥即取之)。初中有二。一除三途报。本云是经能令地狱饿鬼畜生诸阿燋干枯竭。故知沼云四恶趣者。是增益耳。二一切下除人天苦。此有六事合九句文(沼即取之)。一除怖畏(沼云除五怖畏)。二却怨贼。三除饥馑。四愈疾病。五一切下灭灾变。本云是经能灭恶星变异(庄云。日月星宿缶石山林江海池□种种变怪)。六百千苦下去诸苦。本云是经能去一切忧恼。此六。本显发端皆言是经能故(祥言七苦。即兼三途。故不相违)。
第二总结。本云举要言之是经能灭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百千苦恼。今即总略第六摄之。总结为三。一除怖畏。二除疾病苦。三除忧恼苦。初先举怖畏体后缘。次先举病缘后明病体。第三病亦先缘后体。别六总三。合为九句。前文直明苦经内有三德为三人重之故是德重。后文明外有诸用不止明三人敬贵是故多能也。
世尊至宣说下。第三请广为说。意为弘通有三。一明如来宣说。言如是指总别拔苦与乐之事意谓。此经能为如是拔苦与乐。广益我等有情。愿佛众中广为说也。本云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若在大众广宣说时。此明有人宣说。未必今佛。故置若言也。于大众者。有不在大众不足可信。云大众有三。一有正法。二有正师。三正学。
二我等下。明四王听受。
三气力下。明闻法获利。利本有三。一身力康健。二威德具足。三精进勇猛。本云心进勇锐智慧增长。今加神通倍胜。
世尊至化世下。第二发愿弘经。本既一品。释亦随之。今准文势。准本有二。初四王自明有弘护之德。后正发愿弘经(祥兴取之)。初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兴即取之)。初也。又二。一明出世德。二以法下明世间德(祥即取之。兴但世德)。本云为世法王以法治世今举后句而兼初也。二各有二。初二者。一能说。二能行。能行六波罗蜜。能说十二部经(祥兴取之)。十解之人。下具明也。后二者。一为王化世。二依法治民。具二万美也(隋云。若不依法治。则不可王化。既有出世之德。故为王也)。
我等至远去下。第二释有二。一遮诸恶鬼明除苦(兴云。俱槃荼者即冬菰鬼。即取嘉祥法华疏说)。
二世尊我等下。守护人民。此四王各领五百鬼神守护国土也。二十八部。如下正了知品疏辨。
世尊以此下。第三结也。
又复至之事下。第二正弘有二。一为护土。二为护人(祥兴取之)。初有三。一明国土衰损。
二世尊我等下。明请说此经。依今有二。初尊法。后请人有三。一有人持经。二四王请说。三时彼法师下应请弘宣。言由我等者。本云以我力故疾往彼所。谓冥加令来耳。故言我力等也。
三由经力下。明由经灭难。
世尊若至其国下。第二护弘经人有三。初明护听受之人。二世尊若有下护供给之人。三世尊若有受下明护赞叹之人。生起可见(隋云。从易至难。如初人但能听为易。又能供养为难。与文相似。不如旧从难至易也。兴即取之)。三中各三。此初三之中。初明弘经也。二世尊时彼下劝听受。三世尊以下明王护也。
世尊至灾患下。第二护供养人又三。一明弘经。二时彼人王下劝供给。三我等下明王护也。
世尊至所称叹。第三护赞叹人又三。一明弘经。二人王于下明赞敬。三我等下明王护。此中本有供养之言。即是尊重赞叹事耳。
大众下。品第三段大众奉行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a>玄枢卷八
宝历三(癸酉)年七月七日庚申书写此卷了。始笔于五月九日闲人宝生院成庆(六十九)。同四年闰二月二十六日再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