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二
3个月前 作者: 祩宏
○九总释名题(二) 初题义二译人
○初题义
如上八门叙义已知一经大旨。今欲释文。先明总题。使有纲领。故次之以总释名题。
【经】佛说阿弥陀经
【疏】题义有四。初能说佛。二正明说。三所说佛。四结说名。言此土释迦牟尼佛。说彼土阿弥陀佛依正庄严信愿往生之经也。统括大意。次乃离释。
【钞】统括者。先且略表全文。使血脉贯通。意义具足。次乃一一离而释之。题止佛名。而言依正等者。观经言佛便周。今举佛名。摄无不尽故。
【疏】次离释也。佛者。梵语具云佛陀。此云觉者。备三觉故。又云智者。无不知故。又佛者。十号之一。又佛地明十义佛。天台明六即佛。华严明十身佛。故佛者。天中天。圣中圣。凡单言佛者。即本师释迦牟尼也。
【钞】梵者。净也。对华名梵。文质之谓也。具者。具足。梵语当云佛陀。不言陀者。省文也。译以震旦之言。则云觉者。对迷者得名也。三觉者。自觉异凡夫。觉他异二乘。觉满异菩萨。三觉俱圆。故曰自他觉满之者。又离心名自觉。离色名觉他。俱离名觉满。亦三觉义。又云智者。智即觉义。无不知者。智论云。知一切众生数非数。常非常等。是智无不知。所谓得一切种智是也。即觉满义也。十号者。万德世尊。举莫能尽。略而言之。如来至佛。共有十号。十号之中。佛当其一。具兹十德。世出世间之所宗主。故名世尊。十义者。具二智。断二障。觉二谛。得自他二利。如梦觉华开二喻。合之为十义也。六即者。始乎理即。终乎究竟。盖始则全觉全迷。中则觉而未尽。末乃无所不觉。今称佛者。指究竟也。十身者。一正觉佛。至十随乐佛。详具离世间品。此十身佛。唯华严有之。然约其大要。不出觉满之义。故曰十身初满。正觉始成。名圆满佛也。天中天者。天有四。一世间天。诸国王是。二生天。欲色无色诸天是。三净天。四果支佛是。四义天。十住菩萨是。佛并超之。是天而又天也。圣中圣者。声闻缘觉菩萨。入圣域而未优。惟佛居极果。是圣而又圣也。即释迦者。过去未来。须标某佛。释迦见坐道场。一土之中。无二佛故。喻如前朝帝主。须称国号。当今天子。直曰至尊。亦以一国之中无二主故。是知单言佛者。即悉达所成贤劫第四佛也。
【疏】说者。悦也。悦所怀故。四辩宣演故。十二部等。至四悉檀。皆是说义。
【钞】悦所怀者。本愿度生。得机而说。所怀畅悦。如大本世尊欲说此经。先且诸根悦豫。颜色异常。况今持名念佛。得机而说。悦可知矣。四辩者。曰义。曰法。曰词。曰乐说也。四皆无碍。名之曰说。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词无碍智。以世智差别说。乐说无碍智。以第一义智善巧说。不言义法者。后后兼于前前。词。及乐说。摄义法故。十二部等。指所说也。悉檀者。合华梵云遍施。以世界。为人。对治。第一义。四门。作欢喜。生善。灭恶。入道。四益。十二部经一切诸法。随宜而说。无量方便。要归作世界等四说。使人得欢喜等四益而已。鉴机授法。其文繁广。略举不悉。
【疏】佛说者。说拣五人故。
【钞】五人者。一佛。二菩萨。三天。四仙。五化人。此五皆能说经。今显此经是至圣立言。金口亲出。不同菩萨在因。天属凡类。仙杂外道。化人非真也。如天子诏。不同百官宰相诸王等语也。
【疏】阿弥陀者。是标显彼佛。梵语阿。此云无。梵语弥陀。此云量。言佛功德不可穷尽。故云无量。如经寿命光明。是无量中姑举二事。摄余功德也。
【钞】无量者。有二义。一者众多无有数量。二者广大无有限量。复有二义。一者十大数中之无量。二者更无穷尽之无量。姑举二事者。以无量不止寿命光明也。详如后文中辩。
【疏】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有通别二义。契复二义。经复多义。经虽多义。不出贯摄常法四义。
【钞】通别者。佛所说教。总名修多罗。是之谓通。析之则经名修多罗。律名毗奈耶。论名阿毗昙。是之谓别。契复二义者。一者契理。则合道之言。二者契机。则逗根之教。今略契字。但名曰经者。省文也。经复多义者。华严疏引杂心五义。谓一出生。二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佛地二义。谓一贯穿。二摄持。此方四义。谓一常。二法。三迳。四典。故云多义。不出四义者。指贯摄常法四字也。良以经字。西域正翻为线。线有贯持义。贯则贯穿所说之理。持则摄持所化之生。此二足该出生五义。而此方经典。亦名曰经。经是线义。此方不贵线。故直取经字。而加以契。古称最为允当。又常者。古今不易。法者。近远同尊。常则久而行之。有共由义。即名为迳。法则轨而正之。有定据义。即名为典。亦二足该四。则彼方贯摄。此方常法。合而言之。四字之中。尽经义矣。
【疏】又经复有通别二义。经之一字。是为通名。佛说阿弥陀五字。是为别名。如教行理通别亦尔。此三即配三德。圆融具足。如天台所称。闻首题名。功德无量。若配三大。则佛是体大。无量寿是相大。无量光是用大。如教中说。
【钞】教行理者。本理立教。依教修行。从行显理。诸经皆具教行理三。故名为通。专指此经。则佛说是教。执持名号是行。阿弥陀是理。局此异余。故名为别。配三德者。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脱。又理通行教。法身即般若解脱。乃至行通理教。教通理行。举一即三。例上可知。体相用者。体者。总体。言佛便周。故佛为体。相者。体中所具之相。体无尽。相亦无尽。故无量寿为相。用者。体中所发之用。体无不照。用亦无不照。故无量光为用。若通若别等。亦如上例。
【疏】诸经立名。皆以人法喻。或单或复。此经单人。人复有二。两土果人故。实则三皆融通故。
【钞】单复者。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具足人法喻三。大方便佛报恩经。人法无喻。妙法莲华经。法喻无人。菩萨璎珞经。人喻无法。大般若经。单法无人喻。梵网经。单喻无人法。今此经者。单人无法喻。他皆例此。两土果人者。菩萨在因。如来在果。故佛号果人。今是此方之佛。说彼方佛故。融通者。举一即三故。如今经虽属单人。而法从人说。喻以人举。言偏义圆。通融交彻。理固然也。
【疏】此经本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今名是什师改定。自有二义。一者佛摄无尽义故。二者彼佛人所乐闻故。
【钞】摄义无尽者。如前云言佛便周。则一切功德皆从佛出。佛即不思议故。又弥陀万德洪名。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所喜乐。上至诸佛赞叹。下至鬼畜归依。正谓不思议功德故。
【疏】云疏钞者。疏以释经。钞以释疏。冀易晓也。
【钞】疏者。古云条陈也。又记注也。今谓经义得此。条陈而不隐晦。记注而不遗忘也。钞者。古云略取也。又写录也。略取。则条陈之切要。写录。即记注之显明。冀。望也。经难明。疏通之。疏难明。钞出之。望人人晓了经义也。
【疏】称理。则自性觉。是佛义。自性觉无量。是阿弥陀义。自性本始二觉。是两土果人义。自性觉体遍照。是说经义。后皆例此。
【钞】称理者。以即事即理。所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则依报正报。何非自性。又即理者。事依理成。如净名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今经言一心不乱。即自性弥陀。惟心净土。为一经大旨也。冥理而谈。云称理也。觉是总义。觉体之中。广大悉备。无穷无尽。是为别义。本始有二。约先后。则弥陀古佛。此佛新成。是彼本此始。即自性本来是佛为本。无明所覆。今方破惑证智为始也。约因果。则此佛教令往生。乃得见阿弥陀佛。是此本彼始。即自性本有成佛之智为本。依本智而求佛智。乃得成佛为始也。本始互融。常觉不昧。辉天鉴地。耀古腾今。常说如是经。百千万亿座。问。疏钞此经。正为发挥持名功德。普劝诸人求生彼土也。何乃一一消归自性。翻成极则之谈。依然净土是心。奚必舍此愿彼。答。此正双被二根。双破二惑。如前序中所明。良以钝根者。守事相而自足。观此。使知事有理存。毋滞事而迷理。利根者。崇理性而著空。观此。使知理在事中。毋越事而求理。又此经本为托彼名号。显我自心。与十六观经同意。则欲悟心者。正应念佛求生。又菩萨犹宜近佛。如前教起中说。则已悟心者。亦正应念佛求生。何足疑也。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故患不悟自心耳。悟心。则无一法出于心外。即心即境。即境即心。往生净土。愿见弥陀。不碍唯心。何妨自性。又问。昔人谓华严极教。可得皆约观行。明诸法门。方等而下。何得亦约观行。古德答云。诸了义不了义教。皆是了义。以唯一心故。据此。则圆机对教。何教不圆。理心涉事。何事不理。
○二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疏】姚秦标代。三藏显德。罗什出名。译之一字。结成能翻人也。
【钞】出处始末备前。兹不重录。古称什师。七佛以来译经师也。犹是略举。且以七佛为言耳。夫毗婆至于释迦。首尾止经二劫。而弥陀成佛十劫。则庄严劫前。更上九劫。所历已几万佛。既六方诸佛。靡不赞叹此经。则万佛以来。亦必皆说此经。亦必皆有译者。而经称母佛者曰。世世佛生。我为其母。子佛者曰。世世佛出。我为其子。以是例之。什师译经。何啻七佛。而此经流通久远。于是益信。
【疏】称理。则自性融通隐显。是华梵翻译义。
【钞】即梵可以成华。则显非密外。方华未尝不梵。则密在显边。当暗中有明。当明中有暗。互相掩映。涉入重重。妙体融通。不一不异。
○十别解文义(三)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二) 初五句证二列众证
○初五句证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疏】别解文义者。已知一题总意。未审经中。自始至终。为何等文。阐何等义。今乃章分句解。俾文字般若达乎实相。以有尽之言。略彰无尽故。于中分三。今属序分。序者叙也。又绪也。未入正文。先叙列此经之端绪也。有证信发起二序。今唯证信。凡证信者。皆以六种成就。今顺文便。均其繁简。且分为二。先明五句。后明列众。合之成六。兹复例前统括大意。次乃离释。言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彼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之祇园也。盖是佛示阿难故。如是我闻有三义。一断疑故。二息诤故。三拣邪故。
【钞】文字般若。谓般若无言。赖言而显。故佛以文字说经。今还以文字解释。然文字性空。即是实相。故三种般若。相为融通。不碍文字也。略彰者。言不尽意。故云略也。六种成就。分合二科者。例如五蕴六根。或合色开心。或合心开色。随其所宜。无定法也。佛示者。智论云。佛涅槃时。示阿难言。一切经初。皆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国某地。盖是遵佛遗敕故。断疑者。阿难结集时。众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来。今曰如是我闻。三疑顿释。息诤者。曰我闻。则非臆见自作故。拣邪者。曰如是。则异外道阿忧故。如佛地论云。如是之法。我昔曾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亦息诤义也。
【疏】如是者。信成就也。如智论中说。又二字复为二义。有多种解。若以宗拣定。约当宗。则一心不乱曰如。唯此无非曰是。
【钞】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曰。如是者。信顺之辞也。故世人允可。亦曰如是。复二义者。又离如是二字各释也。多解者。有以圣人说法。但显于如。唯如为是。如刘虬所说。有以如者。当理之言。是者。无非之称。如生公所说。有以如来顺机为应名如。众生无非为感名是。如融公所说。有以实相之理。始终不异名如。如理而说名是。如天台所说。有以如为真空。是为妙有。敌破外道断常二见。如清凉折衷诸家所说。余说尚多。恐繁不引。以上各有意义。小异大同。并无相碍。以宗拣定者。如是二义。随宗以定。今此经宗乎一心。良由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一心。则非生非灭。无去无来。湛然常住。故名曰如。又此一心。四过离。百非绝。故名曰是。异此所明。不得称是。
【疏】我闻者。闻成就也。我者自我。闻者亲闻。自我亲闻。非私淑故。非读古故。
【钞】自我亲闻者。自拣非己。亲拣非面。盖是己躬面受之说也。私淑者。孟子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释曰。以孟子非亲见孔子。乃受业孔子之后人。而私其道。以善其身者也。读古者。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人以为所读者。古人之糟粕耳。释曰。以桓公非面对古人。古人已往。为徒读其遗言者也。今阿难躬逢至圣。非私淑也。合上自我。阿难耳聆至教。非读古也。合上亲闻。自我亲闻。今以告众。便应信受。更复何说。
【疏】圣人无我。今何称我。智论有三。一随世间故。二破邪见故。三不著无我故。以是三者。不碍说我。又法身真我。亦得称我。
【钞】此下复分我闻为二。离释同前。一云随世间者。谓世法中说我。非第一义中说我。随顺世间而说。无有实体。则不乖于第一义也。二云破邪见者。谓邪我。慢我。名字我。世俗人具前二我。学道人具后二我。圣人唯最后我。顺俗称我。但是名字。实无邪慢。故无过咎。三不著无我者。诸圣人知一切法空实相无我。而不著空。不著无我。又瑜伽有四义。大略同此。第三义言。若定无我。谁为修学。人则生怖。故不著无我。又观经疏云。无我则无闻。无闻则化道绝。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法身真我者。约本而言。阿难亦通法身我也。以无我法中。有真我。即法身我。如涅槃常乐我净之我。何碍于无我。
【疏】闻者耳根发识。废别从总。故云我闻。大乘中三。始教无闻。终教闻而不闻。顿教无闻不闻。约当宗。则传法圣人。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娑婆极乐无障碍之法门也。
【钞】废别从总者。以不云耳闻。而云我闻。良由我则统收诸根识等。以总该别。故云我闻。始教等者。若云我既无我。闻亦无闻。是大乘初门。始教意也。若云从缘故空。不坏假名。即不闻而闻。闻而不闻。终教意也。若云能所双寂。无闻不闻。离念顿显。顿教意也。我无我者。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即法身故。根境者。闻说阿弥陀佛。能闻所闻。非一异故。娑婆极乐者。所谓娑婆依正。全处极乐之自心故。以此经分摄于圆。应归法性故。
【疏】或疑佛成道久。阿难方始出家。何得俱言我闻。古谓有四义故。曰闻无碍。又阿难有三。或闻不闻。亦无碍故。
【钞】疑者。佛成道已历年二十。阿难出家。又十年。方命为侍者。虽亲侍佛。而三十年前。佛所说经。何得俱称我闻。古答四义者。一辗转闻。如报恩经言。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边闻。或诸天子说。如涅槃经。乃弘广菩萨之所流通故。二者佛重说。如报恩经言。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三所未闻经。请佛重说故。三者阿难自通。如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眛。所未闻经。自能忆持。涅槃亦云。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故。四者清凉折衷上三。言阿难乃大权菩萨。影响弘传。如不思议境界经言。舍利目连。乃至阿难等。皆大权菩萨现声闻身。何滞于迹。言不闻也。三阿难者。一名欢喜。结声闻藏。二名喜贤。结缘觉藏。三名喜海。结菩萨藏。则阿难以大神力。随机示教。是知一代时教。此阿难不闻者。彼阿难闻之。又何闻与不闻而为碍也。
【疏】一时者。时成就也。师资相合。当时说听事毕。即名一时。以说听无定故。不言某年月日者。十方时分不一。两土正朔不同故。约当宗。则即说听顷。心境泯。凡圣会。依正融。一多等。此诸二法。皆一之时。名一时也。
【钞】说听无定者。或说者得陀罗尼。一剎那顷。一字之中。说一切法门。或听者得净耳根。于一剎那。闻一字时。于余一切悉无障碍。或说者时少。听者时多。或说者时多。听者时少。说者神力延促随宜。听者根器利钝不一。古谓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师资机感相遇之顷。说听事毕。便名一时也。十方时分者。以十方遍于横竖。竖则该乎天上。四天一日。人寿五旬。横则遍乎四洲。赡部三更。俱卢日午。不可定也。两土正朔者。岁首之日。名为正朔。震旦五天。不相统属。周正建子。夏正建寅。彼时震旦属周。而佛在舍卫。舍卫建寅。乃用夏正。则五天正月。震旦三月。五天二月。震旦四月也。亦不可定。故止言一时也。心境者。一心不乱。无能念所念故。凡圣者。与诸上善人同会一处故。依正者。佛及水鸟树林。同说妙法故。一多者。一佛说经。六方齐赞故。如上种种二法。皆成一味。即以此时为一时也。
【疏】佛者。主成就也。佛义解见前文。以是一期众生所共宗故。名之曰主。又六种成就中。最为主故。
【钞】共宗者。佛出世为一期。一期之中。六凡三圣。一切众生。同所宗主。如万姓百辟。归一人故。六成就中主者。望前。则际主之会成时。聆主之语成闻。受主之教成信。望后。则主之所居成处。主之所化成众。是六种共成。而归重于佛。亦言佛便周意也。
【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者。处成就也。在者。天台谓在即住意。别之有四。曰天住。梵住。圣住。佛住。随宜佛住。乃至天住。实则佛身无在无不在。
【钞】在即住者。大品论。明佛在某所。已而言暂在久住。总成在意。今谓无论久暂。但就当时说经之处。即名为在。如天子所至。即名行在也。四住者。佛摄众生。随宜而住。或现天住。谓六欲天因。即以施戒善心住。或现梵住。谓初禅至非想因。即以四无量心住。或现圣住。谓三乘因。即以三三昧住。或现佛住。即以首楞严百八三昧。力无畏不共住。上三随他意住。后一随自意住。问。佛何以天住。答。屈至尊在至劣处。为度生故也。无在无不在者。体寂寥。故无在。体圆通。故无不在。华严云。佛身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虚空无身故。如来亦尔。遍一切法。遍一切众生国土。非至非不至。即此意也。然则佛在舍卫。以就劣机。故名天住。如实而论。即舍卫名梵住圣住佛住。亦何不可。
【疏】舍卫。梵语。亦云室罗筏悉底。华言闻物。以德名故。一云闻者。以人名故。
【钞】德者。以国丰四德。一者尘德。五尘之境。多美丽故。二者财德。七宝珍奇。无弗有故。三者圣德。三藏圣法。皆具足故。四者解脱德。人多解脱。不染欲故。以是誉动五天。名闻物也。以人名者。多贤人故。国以人为重故。
【疏】祇树给孤独园者。梵语祇陀。亦云逝多。言祇者。省文也。此云战胜。给孤。表德。即须达多。园者。梵语僧伽蓝摩。此云众园。安众僧故。盖祇陀施树。给孤买园。兼二为名。故云祇树给孤独园也。
【钞】战胜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时。王与外国交战得胜。喜而立名。须达多者。梵语。此云乐施。胜军王大臣也。喜乐行施。遂成令名。给孤独者。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今但无倚无养。即名孤独。偏言孤独者。孔恩周急。岐政先茕。非不普慈。有缓急故。众居曰园者。林荫清幽。学道之人。应栖止故。施树买园者。涅槃经说。须达长者。本舍卫人。初未知佛。为娉妇故。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见佛生信。请归舍卫。佛令身子选众居处。得祇陀园。长者问价。太子戏答。金布地满。即当卖与。长者布金。太子感叹。遂与易地。地所有树。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长者太子交相发心。成此美事。故双标也。
【疏】若喻当经教理。各有所表。如法华华严释例。
【钞】喻当经者。如舍卫国。国之胜。表此净土法门。广大宏远。法之最上故。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胜。城胜余城。表法华法胜余法故。下皆例此。祇树。树之胜。表净土荫盖众生。永离热恼故。给孤园。园之胜。表净土安隐众生。恒受诸乐故。祇陀太子。种之胜。表净土生者。毕竟成佛。绍隆佛种故。须达长者。人之胜。表净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如华严种种表法。以显一心。皆此意也。
【疏】称理。则自性洞彻十方。是阿难闻佛义。自性不离当处。是佛在祇园义。
【钞】心闻洞十方。则庆喜现今方结集。真佛屋里坐。则释迦原不住西乾。反闻自闻。反佛自佛。当知祇园一会。俨然未散。岂独灵山。
○二列众证(三) 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人天众
○初声闻众(三) 初明类数二表位德三出名号
○初明类数
【经】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自此而下。至诸天大众俱。众成就也。与者共义。大者拣小。具有三义。谓大。多。胜。异余比丘故。佛地亦具三义。比丘。梵语。此云有三。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恶。僧者。梵语。具云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此云众和合。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目连。舍利。五人弟子。共合成故。上明类属声闻。下明数有若干也。俱者。合上共义。
【钞】共义者。天台以七一释共。谓处一。时一。心一。戒一。道一。见一。解脱一也。佛与大众共居祇园。是经正意。广之如上。拣小者。明非初心比丘。即下所称长老等是也。大多胜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内典外籍。无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超出九十六种之上。非劣器也。名胜。皆小乘中极也。佛地三义者。一最极利根。波罗密多种性。故名为大。二皆得无学果位。故名为大。三皆得小果已。趋大菩提。故名为大。则通大乘言也。比丘三者。一乞士。谓乞食乞法。乞食。则离四邪命。合四正命。无事经营。不勤畜积。万缘顿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命。故曰乞食资身也。乞法。则参师访友。恳苦翘诚。询求妙法。期成圣果。故曰乞法资心也。二怖魔者。若人发心出家。魔王闻之。生大怖畏。以魔乐生死。出家离欲。趋向无生。魔失党与。生怖畏故。三破恶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悉皆断绝故。或加净戒。净命。则成五义。今三义者。以乞食摄净命。以破恶摄净戒故也。众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无量。悉皆同一羯磨。不相违诤。如水乳合。名和合众。三迦叶者。一优楼频螺。于火龙窟。有五百弟子。二伽耶。于象头山。有三百弟子。三那提。于希连河。有二百弟子。后皆归佛。故有千众。目连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五十弟子。亦来归佛。成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