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3个月前 作者: 周叔迦
将释此经,略开三门。一解题目,二辨传译,三释经文。
初解题目者。
“大方广”题所证法,“佛华严”是能证人。唐宗密《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云: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方以就法得名,轨持为义。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佛以就果得名,觉照为义。华以从喻得名,感果严身为义。严以功用为名,资庄为义。经以能诠得名,摄持为义。此经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亦称《杂华经》。西竺大本凡十万偈,东土来未尽。晋佛陀跋陀罗译成六十卷,有三万六千偈。唐实义难陀译成八十卷,有四万五千偈。今此《修慈分》乃出未来五万偈中,别生之本也。
二明传译者。
唐于阗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制译。
于阗,今新疆和阗县。阿育王时迁离车族,北越雪山,建国于此。亦名瞿萨旦那国。见《西域记》卷十二。提云般若,唐云天智,于阗国人。通大小乘学,咒术、禅门,悉皆谙晓。以武后永昌元年来谒帝于洛阳,依勅在魏国东寺从事译经,至天授二年,译出六部七卷。后不知所终。见《开元释教录</a>》卷九。三藏法师者,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通三藏、达三学者,号为三藏法师。制者,《前汉书</a>》注云,师古曰:天子之言曰制书。谓为制度之命也。
三解释经文。大判为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复二:初证信序,二发起序。证信序中有六成就。初信成就。
如是
六成就者,佛临涅槃时,阿难受阿(少/兔)楼驮教,问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言: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聚林等六事,如《大术经》等说。后阿难结集,还依佛教。如名不异,是言无非。阿难所传与佛所说一种不异,名如;文中之理允当无非,称是。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为令众生起信乐心,随顺修学,故言“如是”。
二闻成就。
我闻,
阿难对众述佛遗旨,亲承不谬,离增减失,故曰“我闻”。
三时成就。
一时
法王启运嘉会之时,圣不虚说,言必会机,令人开悟,故云“一时”。
四主成就。
佛
佛者,大师之称。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五处成就。
在王舍城鹫峰山中,
王舍城者,中印度摩伽陀国之都城。频婆娑罗王因旧都上茅城频遭火害,迁居于此,因名王舍。广如《智度论》卷三及《大唐西域记</a>》卷九中说</a>。国王舍城有五山,鹫峰其一也,梵云耆阖崛山。山顶似鹫,故名。
六众成就。
与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菩萨者,具言菩提萨缍。菩提,此言觉道,萨堙,此云有情。谓求觉道之有情。萨缍又云勇猛,谓勇猛求于觉道者。弥勒,此云慈,姓也。名阿逸多。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佛位,为补处菩萨。先佛人灭,生于兜率天。经彼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成等正觉。过去世中为一切智光仙人,值弥勒佛闻经,初得慈心三昧。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如《一切智光仙人经》说。摩诃萨者,具云摩诃萨堙。摩诃,此云大,为有情中尊,故云摩诃萨。上首者,于其众中居最上位,众所依故,一切众中得自在故,名为上首。以将说修慈法门,故以慈氏菩萨为导首也。
二发起序。有二:初梵天住慈。有三:初观佛。
尔时东方有十亿梵天,皆住慈心,来诣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具供养于佛。供养毕已,各自坐于众福所生莲华之座,恭敬尊重,瞻仰如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来梵天,皆亦如是。
梵者,此云清净,亦云离欲。《智度论》卷十云:梵名离欲清净。今言</a>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即是有总有别。总则通指色界,别则初禅天也。慈心者,与人以乐之心也。《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顶礼佛足者,以自所尊敬彼所卑,礼之极也。坐莲花座者,《智度论》卷八云:梵天王坐莲华上。又《大日经疏》卷十五云:若净居诸天,乃至初禅梵天等。世间立号为梵者,皆坐赤莲花中。恭敬者,《法华经</a>嘉祥疏》卷二云:谦退畏难曰恭,推其智德曰敬。瞻者,仰视也。四维,即四隅。维者,连结也。
二互顾。
尔时诸梵天众在于佛所,各以慈目,递相瞻顾。
诸梵天等同住慈心,共期胜进,故互观也。
三观机。
复共同时舒颜,谛视弥勒菩萨。
心期佛诲,自惭慧浅,未敢擅请,故共视弥勒,欲其发起也。
二弥勒请问。有二:初叙请仪。
时尔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白佛言:
偏袒右肩者,《舍利弗问经</a>》云:佛言:修供养时,应须偏袒,以便作事。慧远</a>《沙门袒服论》云:天竺国法,尽敬于所尊,表诚于神明,率皆袒服。又云:明所行不左,故应右袒。长跪者,《南海寄归传》卷一云:长跪者,谓是双膝踞地,竖两足以支身。合掌者,《观音义疏</a>》卷上云:表不敢散诞,专至一心,一心相当,故以表敬也。
二述请辞。有二:初赞德。有二:初赞自行德。
大德世尊,一切智者于诸法性能正觉了,遍知众生善恶二业,凡愚由此生死往来。善能开悟三乘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一乘。一切众生根性差别,及以烦恼缠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明见,无有谬失。
大德,梵云波檀陀。世尊,梵云薄伽梵。《四分戒本疏》卷一云:宇宙无上曰世尊,行满</a>位高曰大德。具足一切智故,称一切智者。此三总叹。次下别叹有二:初,于诸法性能正觉了者,赞智照真谛</a>平等空理。法性者,《大智度论</a>》卷三十二云:如金刚在山顶,渐渐穿下,至金刚地际,到自性乃止。诸法亦如是,智慧分别推求,已到如中,从如人自性。如本未生,灭诸戏论,是名为法性。又卷三十七云:法性者,诸法实相,除心中无明诸结使,以清净实观得诸法本性,名为法性。性名真实。遍知众生。赞智照俗谛因果差别。此中复二:初知世间因果善恶之业者,世间,因也。生死往来者,世间果也。为善故福报人天,为恶故罪沦鬼畜地狱也。善能开悟下,二知出世间善因果。三乘之道,及同归一乘者,出世间果。根性差别及如来种者,出世间因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也。《法花经·譬喻品》云: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又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独乐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为辟支佛乘。又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敢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言开悟者,以三乘道开</a>启警悟愚暗众生也。一乘者,佛乘也。《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诸佛如来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谓二乘涅槃,犹如化城,既证人已,自然回心趣求菩提,究竟成佛。广如《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说根性者,《止观辅行》云:能生为根,数习为性。以众生根性有利钝不同,故如来于一佛乘方便说三也。贪瞋痴等扰乱有情,故曰烦恼。缠者十缠,能缠行人心身不得自在。盖有五盖,覆盖行人清净信心,不得开发。如来称者,谓佛性也。以一切众生具足佛性故,究竟同归一乘也。
二赞化他德。
又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无有坚实。而大悲无尽,以善方便,令诸凡夫见佛色身微妙之相。佛身者,般若波罗蜜之所成就,自然真实,常住不变,犹如虚空。若有众生勤修福慧,不随心识驰鹜于境,非如渴鹿于旷野中追求阳焰以之为水,如是之人,则得见佛,恒闻说法,亦能依教如理修行。
文中有二:初赞无缘大悲,后赞从真起应。言如梦者,《大智度论》卷六云:如梦中无实事谓之有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眠中实无而著得道觉时乃知无实,亦复自笑。言如幻者,《智度论》卷六云: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难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言如阳焰者,《智度论》卷六云:焰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结使烦恼,日光诸行尘,邪忆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慧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为焰。谓如来三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住三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取舍分别,故虽心无众生缘,而使一切众生自然见佛色身,获拔苦与乐之益也。“佛身者”下,赞从真起应。般若,此云智慧;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谓从生死此岸达涅槃彼岸之甚深智慧也。《金光明经</a>》云: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诸佛真身理智相应,自受法乐,法尔如然,故曰自然。离情绝妄,故曰真实。无有生灭,故云常住。寂然无改,故曰不变。如是以无生相故,如来法身清净,复以无尽相故,如来色身相好显现。心识谓能取,诸境谓所取。离二取故,即见道位。人于初地,则得见佛色身无量相好无量庄严。《成唯识论</a>》卷十云: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绩湛然</a>,尽未来际,恒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二正问。
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等正觉少有所问,唯愿慈哀为我宣说。世尊,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者,应受人天供养。等正觉者,遍正觉知一切诸法,即世尊十号之初三,诸佛之通称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即佛果也。所问有二:初问云何不须勤劳而速证菩提,二问云何不受辛苦而疾得菩提。以诸菩萨要经三大阿僧只劫,久受勤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方能证得无上菩提,故兴斯问也。
大文第二正宗分。有三:初赞许弥勒。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弥勒。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汝今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吾当为汝分别演说,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文中有三:初赞所问最顺我心者。佛心者,大慈悲是。今问修慈之行,故最顺佛心也。“汝今”下赞能问。以大悲心发起斯问。言“利益”者谓后世济,“安乐”者谓现世济。吾当下正许说。
二述慈利益。
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佛子者,将欲告语,故呼而召之。《佛地论》卷一云: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若有众生”下标行者,“应修慈心”下示所行。调伏者,调伏三业,制伏过非也。“如是修习”下明利益。六波罗密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此六总摄菩萨因行也。“诸忍之地”,忍谓安住于道,其心不动。一者伏忍,谓十行十住十回向。二者信忍,谓初地至三地。三者顺忍,谓四地至六地。四者无生忍,谓七地至九地。五者寂灭忍,谓十地及妙觉。广如《仁王般若经》说,即菩萨因位也。速得圆满无上菩提者,得佛果位也。“具足十力”下,得佛果德也。初明白利德。十力者,一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四无所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者,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乃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广说如常解。“亦能除灭”下明利他德。从缘所生,故无有初,是名无始。恶业妨道,故云业障。若略言之,修习慈心,便能不经勤苦,速得因圆果满也。
三开示观法。有二:初观现前庄严。有二:一、假观。又二:初观报身。又二:初观自身。
佛子,若诸菩萨修习慈心,应在空闲寂静之处,以清净信摄诸心法,观察其身上下支节皆微尘聚,地水火风和合所成,复应思惟:即彼一一微尘之内,皆有虚空,是诸虚空莫不悉以容受为相。又应想念:彼诸微尘清净明彻,外如琉璃,内如紫金,庄严妙好,柔软芬馥。
文中有三:初观身是尘聚,次观尘中有空,三观尘体清明。言清净信者,远恶行,离惑垢,故云清净。摄诸心法者,摄诸缘虑置心一处也。言微尘者,《大昆婆沙论》卷百三十六云: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言地水火风和合所成者,四大是能造,微尘是所造。地大性坚,支持万物;水大性湿,收摄万物;火大性暖,调和万物;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相倚而成极微,极微相聚而成色法。今观自身但是四大所造微尘之聚。一一微尘,其体中空,外青内黄,表里明彻也。言琉璃者,此云青色宝。
二观外身。
复应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一一众生所有支节,一一支节所有微尘,皆亦如是。
自观己身得成就已,次观十方一切众生各各支节皆是尘聚。其尘中空,内外清明,无有异也。
二观化土。有三:初观器世间。有六:初观宝宫。
若诸菩萨于自他身一切众生作于如是决定解已,复应想念自身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佛国,其中宫殿琉璃所成,白银为门,黄金为柱,广博崇丽,光影洞彻,宝堂间列,宝墙围绕,宝阁、宝楼,处处分布。其中各有诸天宝床,重茵、绮褥敷置其上。
言佛国者,一世界为一佛所化,故云佛国。如是净佛土中,殿堂楼阁,处处分布,宝墙外绕,中有宝床,上敷茵褥也。广,阔也。博,通也。崇,高也。堂者,《尔雅</a>·释宫》云:“古者有堂。自半已前虚之,谓之堂;白半已后实之,谓之室。”楼者,《尔雅·释宫》云:“四方而高曰台,狭而修曲曰楼。”茵者,车重席也。褥者,坐藉也。绮者,细绫也。言诸天宝床者,《智度论》卷九云:
天竺国法名诸好物,皆名天物。
二观宝池。
复有无量上好园苑,围绕庄严。其园苑中皆有浴池,悉以七宝而为堤岸,黄金栏栀,四面周匝,清泉长流,引注其中。香末为泥,金沙间错。八功德水,弥满澄净。波头摩华、优钵罗花、拘物头花、芬陀利华、菡萏开敷,周布其上。
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也。栏栀者,纵曰栏,横曰楣。八功德水者,《称赞净土经》云: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弥满者,遍满也。澄净者,水静而清也。波头摩华者,红莲华。优钵罗华者,青莲华。拘物头华者,黄莲华。芬陀利华者,白莲华。菡萏者,莲华也。《尔雅·释草》云:“荷芙蕖,其华菡萏。”
三观宝树。
其池四边多诸宝树,真珠为华,光色滋荣,其果成熟,香味具足。
滋荣者,蕃大也。
四观宝座。
于诸树下置天宝座。
天宝座者,珍宝床座也。
五观天食。
一一座前,宝器行列,甘露美食,莫不充满。
甘露者,《维摩经注》卷七云:“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磨之,今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
六观宝地。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诸佛国土,绀青琉璃以为其地,众妙七宝绮错庄严,是诸土中所有微尘,清净细妙如天上宝。其光晃耀,如盛明日;其色美好,如阎浮檀金;香气氛氲,如乌罗伽梅檀;质性柔软,如迦旃延衣,触者于身,能生悦乐。
一一微尘之中所有佛国,皆以琉璃为地,其地具足妙色妙香,能生妙触。绀青者,青而含赤也。晃耀者,明晖照耀也。阎浮檀金者,无热池侧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底有金沙曰阎浮檀金。旃檀者,香木名,此云与乐。乌罗伽者,蛇也。乌罗伽梅檀,亦名蛇卫梅檀,即蛇所住梅檀树也。迦旃延底者,亦云迦旃邻提衣。迦旃邻提,此云可爱鸟,此鸟毛细软,可缉绩以为衣。慧琳</a>《音义》卷十九云:迦止栗那绵,亦名迦真邻底迦,瑞鸟之名。鸟毛细软,非常轻安,可缉绩以为衣或絮,转轮圣王方御此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如迦遮邻底迦柔软妙服,触之悦意。
二观众生世间。有二:初总观住慈。有八:初众生来人。
作是观已,即应想念:从此东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皆来人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彼诸世界所有众生皆亦如是。
既观自身微尘之中有净佛土,此观成已,则观东方一切世界六道众生来人其中,受诸妙乐,乃至十方一切众生悉来人中。
二同受妙乐。
又应想念,如是六道一切众生皆同威仪,色相相似,其身柔软,常有香气。丈夫之相具足庄严,离诸苦恼,受天妙乐。
六道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谓观六道众生悉皆同一天人丈夫之相,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也。
三应念得物。
是诸众生若须衣服庄严之具,即时往诣劫波树下,随其所须,应念而得种种众具以为严好,譬如他化自在之天。
劫波树,生帝释天喜林园中,应时而出一切所须之物。他化自在天者,欲界第六天,此天享乐不须自变乐具,假他乐事自在游戏。《智度论》卷九云: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谓诸众生应念得物,而互庄严也。
四风鼓天乐。
复有香风从八方来,其风触身,令心适悦。有诸乐器,无人抚击,随风回动,出妙音声。
谓诸乐器飘荡虚空,微风吹动,出妙音乐也。
五随意所作。
是诸众生,或在宫殿,或游园苑,或有食于诸天美食,或执宝器而饮甘露,或有坐于莲华之台。
谓诸众生随意所作,或住或游,或食或饮,或坐也。
六财物具足。
身佩璎珞,两边垂下,财宝充满,众具备足,随其所好,种种欢娱。
璎珞者,颈饰也。
七身心安乐。
面目熙怡,身心悦怿,体常无病,盛年好色,不老不死,功德势力,皆同一类。无有为人之所使者。
熙怡者,和乐也。怿,亦悦也。
八现受法乐。
悉能摧灭淫怒愚痴,当证菩提,究竟安乐。
摧灭者,挫抑而消灭之也。破除三毒烦恼,将来得证菩提也。
二别观伏瞋。有五:初自悔先罪。
佛子,是修慈者若在如是众生之中,见一众生于已有违,以缘于此,不生爱念,则应以智慧深自观察,我往世中定于此人作重业障,以是因故,还于今日障我菩提。
行者若于一切众生之中,见一众生是己宿怨,心生瞋恚,不欲其来享斯妙乐,应自悔责:我今修习慈心,希证菩提,乃因彼人而生瞋恚,定是我于过去生中,于彼曾作重大违害,故于今日,还因彼人而自障碍。是我之过。非关彼怨。
二普生慈愍。
我若于此人不生欢喜,则于余一切众生之处皆亦不应而作饶益。何以故?以无始时来在生死中,无一众生非于过去曾害我者。若于此众生不生怜愍,于余一切当于复然。我今普于一切众生皆行饶益,是故于此决当慈念。
瞋犹未已,应更思念:过去无量生死之中互相违害,孰非仇怨?设于此人不舍瞋恚,则当渐广,乃至尽舍一切众生。我今欲于一切众生普行饶益,奈何独于此人怀瞋不舍?
三怨仇快意。
复应思惟:瞋恚因缘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若怀怨结,后必生在毒蛇之中。若我来世受斯报者,当令彼人深快其意,故应舍离所有瞋恚怨结之心。
瞋犹未已,应更思惟。以瞋恚故,自受其报,堕在地狱畜生之中,甚为自害而快彼怨。结者,结缚众生,使不出生死也。
四诸佛所呵。
我若多瞋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瞋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瞋犹未已,应更思念:十方诸佛常在世间,现前知见我今生瞋,则当呵责:如是之人尚自不能调伏烦恼,终沦恶趣,何由能成菩提,而救一切众生?
五校量得失。
多瞋众生在在生中所受之身恶毒充满,故应修习慈愍之心,永远离于瞋恚怨结,平等平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若如是思惟,离瞋结已。
愍者,悲怜也。晋译《华严经</a>》云:佛子,若起一瞋恚心,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尔起一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法障,生恶道障,多疾病障,被毁谤障,生暗钝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近恶知识障,不乐贤善障,远正见障。离佛正教,人魔境界,不见善知识,诸根不具,乃至生恶业,家生于边地,如是等障,不可具说。是故瞋则为大失,慈则得大利也。
三观智正觉世间。有三:初观化主。有六:初观身相。
次应想念十方渚佛与诸菩萨声闻大众俱来人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是诸如来身量大小过人一倍,具诸相好,端正香洁,以天衣服,庄严其身。
既观十方众生悉来人已,次观东方一切世界所有诸佛率诸菩萨声闻大众,皆来人我身中微尘国土之中,乃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一切世界所有诸佛亦皆如是,其佛相好庄严,超逾一切也。
二观威仪。
各各坐于千叶莲花师子之座,一一无量众所围绕。
如是诸佛各各坐于宝莲华座,同来大众亦各坐于莲座,围绕于佛也。师子座者,《大智度论》卷七云: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师子座。
三观庄严。
覆以宝盖,悬众宝旖,种种璎珞,周币垂布。
盖者所以防尘旖者以表威德犹大将之旌旗也。
四观天乐。
有天乐器,不鼓自鸣,其音和雅,闻者喜悦。香气徐动,吹诸宝树,幢旖、盖网、璎珞等物,出妙音声,歌赞如来种种功德。
空中乐器,随风飘荡,出诸妙乐,风吹树网等物,出诸妙歌,赞叹如来功德也。幢者为竿高出,以种种丝帛庄严也。
五观天食。
黄金为器,七宝庄严,其器光明,犹如日月。所有香气,如坚黑旃檀,甘露满中,而以供养诸佛菩萨及声闻众。
坚黑旃檀,亦名牛头旃檀,见下解。
六观眷属。
其诸菩萨阿罗汉等,皆于如来最上法中游戏快乐。阿罗汉者,此云不生,亦云应供,亦云杀贼。谓声闻之极果也,各各受于法乐也。
二观化法。有三:初法。
复应想念:一切众生皆于诸佛座前而坐,佛为演说修慈之行,如我今时之所修习,言音美妙,悦可其心,令诸众生获最上乐。
如前所观十方世界来人众生,今于佛前,闻此修慈法门,各得安乐也。
二喻。
譬如有人得甘露浆,而以洗沐,息除劳苦,形神休畅。休者,美善也。
三合
此亦如是,以法沾心,灭诸烦恼,身心寂静,永得安乐。
沾,犹润也。
三观微尘,有二:初观外尘。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宝幢旖盖尽衣服等物,所有微尘,光明朗曜,出过于日;柔软细滑,如触天身;所出之香,如牛头旃檀;其色清净,如昆琉璃宝。一切物像,皆于中现。
÷为显所观真实,亦显重重无尽之意,故复观想一切严具,咸是四大造色,微尘积聚,能生妙触、妙香、妙色也。牛头旃檀者,唐译《华严经》卷六十七</a>云:摩罗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头。
二观内尘。
又应想念:彼诸如来,一一如</a>来身之微尘,柔软光色,转加殊胜,比前微尘逾百千倍。
复观如来身之微尘,所有妙触香色,逾于前观自身微尘百千倍也。
二空观。有二:初观所观空。有三:初观遍计所执性。
复应观察我所思念一切众生性空无我,如梦,如幻,如阳焰,如眩翳,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性皆空,本无有我。凡夫无智,于彼妄执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脱生死。
性空者,离众缘外,其体性不可得故。无我者,常一之体有主宰用为我。五阴和合,假名众生,无其实性,众生性相一切都无,是故无我。梦幻、阳焰,义如前解。眩翳者,谓由病目见空中华。《成唯识论》卷八云: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大乘起信论</a>义记》云:以病眼外向观故,即有空华妄境界现,境界相亦尔。既白思念十方来人,一切众生空无我已。十方诸佛色相庄严,亦从因缘有,故有即非有,故云自性本空。然彼六道四生一切有情不悟白心妄生分别,计有我人,起种种烦恼业,沉溺生死苦海,不达真如平等如虚空,超恒河沙功德也。
二观依他起性。
复应观察一切诸法体相微细,皆悉空寂。凡夫之人以自分别生诸境界。自分别中还自系缚,乃至未了心之自性,齐尔许时如在梦中,妄著诸境。
体谓主质,相言可识。空者,其体究竟无所有故。寂者,其相湛然离有为相故。自分别者,谓心心所法能取境相,思惟量度,名为分别。境界谓所取名相等。自分别中还自系缚者,谓计有所得,造业系苦也。心之自性者,谓自性清净心真如之理,本来清净,离烦恼垢。初地见道,得证真如,名了心自性。《大乘庄严经论</a>》卷二偈云: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a>真法界。”释曰:此偈显第三见道位,如彼现见法界故,解心外无所取物,所取物无故,亦无能取心,由离所取能取二相故,应知无住法界自性。齐尔许时如在梦中,妄著诸境者,谓自凡夫至三贤已还,未离虚妄分别故。
三观圆成实性。
复应观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碍空。我今慈心,犹为狭小。
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皆空者,谓三界即实相故。空不碍空者,谓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我今慈心但是一门,故云犹为狭小也。
二观能观空。
又应思念:如一切众生及以诸佛性空无我,当知我身亦复如是,一切国土亦唯想念作是解已。
如前观察众生及佛性相皆空,如是今我此身乃至微尘中有国土以及众生,但是计校分别之所成立。想者,《杂集论》云:“构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构书种种诸法像类,随所见闻觉知之义,起诸言说。念者,《杂集论》云:念者,于串习事令心明记不忘为体,不散乱为业。串习事者,谓先所受。不散乱为业者由念于境明记忆故,令心不散。今谓慈观得成,但是自心构画串习之力,乃至能观身心,亦是过去熏习所现,无其实体也。
二观三世相摄。有二:一假观。又二:一境。有二:一尘刹相摄。
复应观察彼诸所有一切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三世诸佛国土,是诸国土最极清净,超过于前所有佛国,三世诸佛、三世众生及以三世庄严之事皆悉具足。
彼诸所有一切微尘,即是自身。一切微尘皆有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土,最极清净,超过于前。是总明三世诸佛即智正觉世间。三世众生即众生世间。三世庄严之事即器世间。如是三种世间皆悉清净,超过于前也。
二劫念相摄。
三世劫数人于一念,一一念中三世诸佛坐一切处,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或人禅定,或说妙法,或餐美食,或饮甘露。一一佛前,三世菩萨及阿罗汉围绕而坐,三世快乐,充满其身,亦自见身名诸佛所,受于如是三世安乐。
如上三世佛国,并非次第而观,乃是一念具足,过去、现在、未来无有边际。故云三世劫数人于一念,此是总标。一一念中三世诸佛,是明化主。或人禅定,谓圣默然。或说妙法,是圣说法。此二是诸佛教化众生之常仪。又人定是意业,是记心轮。说法是口业,是教诫轮。或餐或饮,是身业,是神通轮。如来以三轮调伏方便,导引有情,令心清净也。菩萨罗汉乃至自身受安乐者,明所化。以蒙如来三轮教化,摧碾惑业,心清净故,能受三世快乐也。
二行。有二:一正观。有二:一总观。
复应想念:一一念中,我三世身各持无量上好供具,而以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声闻,及以施与众生之类。
以上好供具供佛、菩萨、声闻,此是敬田。以上好供具施与众生,此是悲田。由己修习慈心,广行布施,故诸佛、菩萨、声闻以及众生,咸受最上妙乐也。
别观。
于一一念从其身出种种香云,云中复有无量宝盖庄严绮饰,弥覆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声闻及以六趣众生之上。其云复雨天之甘露,及坚黑牛头旃檀香末、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妙香华、妙意华,皆从空中缤纷而堕,电光引耀,如日舒景,雷音震动,闻者悦豫。一切诸佛、菩萨、声闻及诸众生,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四威仪中,其身恒受最上安乐。
云中有无量宝盖,此是触尘,以宝盖是荫凉义。雨天甘露是味尘。坚黑牛头旃檀香末是香尘。曼陀罗华等乃至电光是色尘。雷音震动是声尘。牛头,山名,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旃檀树,名曰牛头旃檀。曼陀罗,此云白团花,亦云适意花。摩诃曼陀罗华,即大白团花。波头摩华,此云亦莲华。拘物头华,此云青莲华。芬陀利华,此云白莲华。以此上妙五尘供养诸佛、菩萨、声闻及诸众生,是以诸佛、菩萨、声闻众生于一切时四威仪中恒受安乐也。
二喻显。
佛子,譬如比丘人遍处定,于一切物皆作地解,水火风解,以如是解摄持其心。修慈之人,亦复如是,以慈胜解庄严摄持。
遍处定,亦名一切处定。修观行者由八解脱人八胜处,由八胜处人十一切处。初取青黄赤白一一观为无边,复思青等依于大种,故地水火风一一观为无边。复思此所觉之色依于虚空,能觉之识依于识,故观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今此喻显慈观广普。胜解,谓于所缘境决定印可,不可引转。以慈胜解庄严摄持者,谓如上所观行相,了了分明,心无散乱也。
二空观。有二:一总标。
复应思惟:我今所与众生安乐,但唯是想,如幻如化。
想者,谓心取相。如幻者,《维摩经·方便品》云: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以诸法从因缘生,不自在,不久住,故如幻。如化者,无而忽起,名之为化。以诸法空而无实,无生住灭,故云如化。如上事观成已,应观但是心所取相,从因缘生,空而无实也。
二别譬。有四:一幻喻。
譬如幻师作所幻事,我亦如是。与诸众生种种安乐,又如幻物,无有自性。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本来无有我我所性。
以此四喻显明空性。初二喻明所观空,无实体故如幻,唯假名故如焰。后二喻明能观空,无作者故如梦,无明现故如医也。《金刚般若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云:观察体性如幻。如因幻力变作女人,容貌可观,体性非有。不了之者取为真实,一切法亦复如是,从妄缘生,初无实体,未了实者,生有体见。《大日经义释</a>》云:幻谓如咒术药力能造所造种种色像,惑身眼故,见希有事,展转相生,往来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净故。又云:依三密修行,得成一切奇特不思议事。虽一一缘中谛求,毕竟离于四句,法尔如是,不异净心,而自在神变,宛然不谬。今此慈观,不思议事宛尔现前,亦应如是知也。
二焰喻。
又如渴鹿于阳焰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当知亦尔。又如阳焰,水不可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我性。
《大日经义释》云:如春月地气日光,望之如水,迷渴者生企求心,奔趣从勤,去之弥远。众生亦尔,不知缘起性空,有法想生。若悟实相,即想本不生也。又云:如真言行者,如瑜伽中见种种殊特境界,乃至诸佛海会,无尽庄严,尔时应作此阳焰观,了知唯是假名,离于慢著,转近心地,则悟加持神变种种因缘但是法界炎耳。今此所观亦无实性,但由想成此法界炎耳。
三梦喻。
又如梦中见种种物,梦心分别谓为实事,及至觉时,了无所在,应知诸法皆亦复然。
《金刚般若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云:观察作者如梦,譬如梦事,随先见闻忆念分别熏习法故,虽无作者,种种境界分明现前,如是众生无始时来,有诸烦恼、善不善业,熏习而住,虽无有我是能作者,而现无涯生死等事。《大日经义释》云:真言行者瑜伽之梦,亦复如是,或须臾间备见无量加持境界,或不起于座而经多劫,或遍游诸佛国土,亲近供养利益众生。此事于诸众因缘中观察都无所起,不出一念净心,然亦分别不谬。今修慈观,亦应如是了知,心不疑怪,亦不生著也。
四瞖喻。
如翳目者于净室中见种种物谓之为有,其人后得阿伽陀药,治眼翳尽,所见之物悉皆随灭。如是众生以有身见及边见,故而有我想,若得智慧药灭除此见,所有我想亦随止息。
《金刚经</a>·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云:观察境物如瞖,譬如瞖目于净室中见有毛轮飞花二月,无明瞖识亦复如是,于真实理无物之处,而见内外、世出世间种种诸法。《金刚仙论</a>》云:如瞖者亦喻能见心,如人目上有瞖,于虚空中妄见毛轮等色,以之为实。观有为法亦复如是,于色等有为虚妄法中谓不实为实,以心倒取境故也。如是于此慈观应知,亦依众生身见、边见之臀而得建立。若离此见,则无有我,唯是法界清净心也。
三结示。
是故我应如是修慈,如从梦觉离我我所。
我者,自身。我所者,外境。离我者,众生空。离我所者,法空。由观诸法如幻,如焰,如梦如肾故,则于五蕴不复施立主宰名之为我,而知五蕴假合,故离于我。亦不复执五蕴有实体性而得自在以为我所,而知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无我所,于是则能,无缘大慈遍及一切也。
大文第三流通分。有二:一佛示功德。有四:一赞修。
佛子,当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离于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舍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已来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离于分别,谓得无分别智已。离能取所取故,智与真如平等不异,亦名得无生忍。《大智度论》卷五十云:无生忍法者,于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即是证得初地也。今言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即是于资粮道中以分别心有所得心,而修于慈则得梵福。若能得无生忍已,则能灭除罪障而证菩提。
二诚修。
佛子,一切菩萨皆应如是修习慈心,汝以修慈,名为慈氏。
以是故,若贤若圣,皆应修于慈心。举弥勒以证,谓其修慈,通于果觉也。
三劝闻
佛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得闻此修慈经者,则能销灭无始时来诸恶业障,离众病厄,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于其中间或至临终,必得奉见十方诸佛,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或得三昧,或得法忍,或得人于陀罗尼门,其心安隐,无有死畏,永离一切诸恶道苦,必生清净极乐佛国。
闻此修慈经,谓种姓住十信位已满,但可闻熏,未能修习。由此功德,则于现生灭除罪障,命终以后往生净土也。得三昧,谓生定。得法忍,谓发慧。法忍者,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建立一切法,于诸法性相忍可信证也。陀罗尼者,此云总持。《智度论》卷五云:“陀罗尼者,秦云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佛地论》卷五云: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
四喻显。
佛子,譬如有人于三界中盛满七宝,日以三时奉施如来,尽于一劫,其人功德应知亦尔,何况有能修习之者。假使无量诸佛于一劫中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闻经功德等,于一劫之中日别三时,以七宝奉施如来,修习功德,无有边际,则诸佛说不能尽。
二大众奉行。
佛就此经已,弥勒菩萨摩诃萨及十方国土诸来梵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a>略注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