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金言录》(二)
3个月前 作者: 一遍上人
一遍上人</a>作慧净</a>法师译
一、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诸佛深智非所测,三乘浅智岂能窥!
莫留诸教之得道于耳底,唯称本愿之名号于口中。
称名之外不用我心,此云:「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我心,此云「临终正念」。
此时蒙佛来迎,往生极乐,谓之「念佛往生」也。
二、
「念佛往生」者,我等众生,无始以来,成就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无量无数大罪,因此未来轮回无穷生死,六道、四生、二十五有之间,受大苦恼。
然而,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之智慧,证悟名号不思议之法,成为凡夫往生之本愿;十劫以前,此愿成就时,十方众生往生之业,决定于南无阿弥陀佛。
此觉体既显现于阿弥陀佛之名,则有志于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人,不论我机之信不信、净不净、有罪无罪;唯喜得闻如斯不思议之名号,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息断命终时,必蒙圣众来迎,当契无生法忍也,此云「念佛往生」也。
三、
「念佛往生」者:念佛即往生也。
南无者,能归之心;阿弥陀佛者,所归之行。心行相应之一念谓之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不论我心之善恶是非,不用后念之心,此谓之信心决定之行者也。
现在称名之外,不可期临终;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毕命为期也。
四、
名号之外无机法,名号之外无往生。
一切万法皆是名号体内之德也。
然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息断之处得无生忍也,如是领解之一念,云「临终正念」,是则十劫正觉之一念也。
五、
所谓「念佛行者之用心」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无用心也,此外亦无可开示之安心。
诸学匠所立之种种法要者,皆对治初惑假初之要文也;然而念佛之行者,于如斯之事,皆悉舍弃,唯应念佛。
往昔有人问空也上人:「如何念佛?」唯答「舍」而已,此诚金言也。
念佛之行者,舍智慧愚痴,舍善恶境界,舍贵贱高下之道理,舍怖地狱之心,舍愿极乐之心,诸宗之悟亦舍;一切皆舍之念佛,则契弥陀超世之本愿。如是称名念佛者,无佛亦无我,何况此中种种道理,亦皆无也。
善恶境界皆净土也,此外不求不厌。一切万物,山河大地,吹风起浪之声,无不念佛。
毫无拟议,唯任凭本愿而念佛也。
念佛者,不论安心不安心,但任口称,即是正定业,不违他力超世之本愿,于弥陀本愿,既无缺,亦无余。此外尚有何事可用心乎!
唯还愚者之心而念佛也。
六、
生死者,我执之迷情;菩提者,离念之一心。
生死本无故,学亦不契;菩提本无故,行亦不得。
然而,不学者愈迷,不行者更回。
因此,舍身而行,尽心而修。此理者圣道净土皆同也,故《法华经</a>》劝言:「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观经》亦言:「舍身他世,必生彼国。」
然而,圣道门者:自力之行,故舍身命为道,命存之间,以证佛道。
净土门者:他力之行,故归身命于佛,命尽之后,即证佛性。
然如吾等凡夫者,一向称名之外,无出离之道。
《阿弥陀经</a>》言:「念佛之人,蒙六方恒沙诸佛护念,决定往生,必无疑也。」
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外,无我之身心。
唯一名号,周遍法界,故名一遍。
七、
春去秋来,难进者出离之要道;
惜花咏月,易起者轮回之妄念。
罪障山高,烦恼云厚,佛光之日,不遮眼前;
生死海深,无常风烈,真如之月,不宿心水。
随其受生,从苦入苦;随其归死,从冥入冥。
六道之衢,无不迷之处;
四生之枢,无不宿之栖。
生死转变,梦耶现耶?
言其有者,云上烟消,虚空无留影之人;
言其无者,恩爱别离,心中有断肠之叹。
芝兰契袂,抱尸悲叹之炎,不解红莲大红莲之罪冰;
鸳鸯衿下,湿眼慈爱之泪,难灭焦热大焦热之业火。
与其徒叹徒悲,人迷我迷;
何不早出三界苦轮之客舍,
速归四色莲台之家乡。
然,苦恼娑婆,非容易可离;
无为境界,非等闲得到。
适遇本愿之强缘,若不急励,更期何生?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应忘己信乐,任声称名也。
八、
生死本源之形者,男女和合之一念;
流转三界之相者,爱染妄境之迷情。
男女形破,妄境自灭;生死本无,迷情爰尽。
爱华咏月,造轮回业;起心动念,经地狱炎。
唯一心本源,自然无念,无念作用,缘真法界。
一心变三千,本来不动。
虽然,失自然之道理,抽意乐之恳志;
迷虚无之生死,求幻化之菩提。
如此凡卑之族:
深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志;
喜息绝命终,蒙圣众来迎。
称弥陀名号,临终命断时,应契无生法忍也。
九、
五蕴之中,无病众生之病苦;
四大之中,无恼众生之烦恼。
唯背本性一念以来,以五欲为家,三毒为食,受三恶道苦;此自业自得之理也。
然若不自发心者,三世诸佛之慈悲亦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