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语篇
3个月前 作者: 善导
(一)净宗大纲
1.《观经疏》「依教开宗」之文(《善导</a>大师全集》第20页):
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2.《观经疏》「要弘二门判」(依宗判教)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2页):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3.《观经疏》「要弘废立」(念观废立)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17页):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4.《观经疏》「一一愿言」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5.《观经疏》「凡夫入报」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5页):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6.《观念法门</a>》「皆乘佛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54页):
若有众生,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者,皆乘弥陀佛大愿等业力为增上缘。
7.《观经疏》「溺水偏救」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页):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a>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8.《法事赞</a>》「逆谤得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9.《观念法门》「凡夫得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57页):
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10.《法事赞》「善恶皆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11.《观念法门》「何况圣人」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60页):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12.《法事赞》「凡圣齐同」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76页):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13.《观经疏》「三定死」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5页):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
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
14.《观经疏》「正念直来」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6页):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15.《观经疏》「愿往生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7页):
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16.《观经疏》「不顾水火」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8页):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
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舍命以后,得生西方,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17.《观经疏》「心行具足、平生业成」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9页):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18.《往生礼赞》「专杂得失」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497页):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19.《观经疏》「虽可回向」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2页):
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20.《往生礼赞》「唯摄念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482页):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21.《观念法门》「唯摄念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43页):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22.《观经疏》「光摄三缘」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5页):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23.《观经疏》「三经唯明专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5、206页):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a>》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24.《观念法门》「三辈唯在专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54页):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25.《观念法门》「诸佛舒舌」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60页):
十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26.《往生礼赞》「诸佛护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40页):
若称佛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河沙等诸佛之所护念
27.《观念法门》「护念经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44页):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
《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28.《观经疏》「二圣影护」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16页):
专念弥陀名号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29.《观念法门》「廿五菩萨影护」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44页):
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往者,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30.《观念法门》「诸天影护」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45页):
专行此念弥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
31.《观念法门》「延年转寿」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40页):
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32.《观经疏》「全非比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111页):
十方佛国,并悉精华;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
33.《观经疏》「极乐胜报」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112页):
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
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
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
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
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
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
34.《观经疏》「无漏为体」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150页):
弥陀因行周备,致使感报圆明。明净之义,即「无漏为体」也。
35.《观经疏》「依正一体、无漏涅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161页):
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36.《观经疏》「无生之界」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162页):
彼界位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37.《法事赞》「弥陀妙果」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465页):
弥陀妙果,号曰无上涅槃;
国土则广大庄严,遍满自然众宝。
38.《观经疏》「皆说妙法」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0页):
一切庄严,皆能说于妙法。
39.《观经疏》「无漏为体」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24页):
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
40.《观经疏》「圣众庄严」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7页):
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41.《般舟赞</a>》「净土常居」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92页):
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
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
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
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
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也。
42.《观经疏》「见十方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9页):
既见弥陀,即见十方佛也。
43.《观经疏》「佛心者」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7页):
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悲,普摄一切也。
44.《般舟赞》「慈悲父母」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43页):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45.《般舟赞》「常怀惭愧」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93页):
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二)要义集粹
1.《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23页):
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2.《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27页):
「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3.《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28页):
辨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言教之大小者:
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4.《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30页):
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
5.《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41页):
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6.《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43页):
初不遇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7.《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43页):
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章,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8.《观经疏》〈序分义〉(《善导大师全集》第85页):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刀不厌利,日不厌明,
人不厌善,罪不厌除,贤不厌德,佛不厌圣。
9.《观经疏》〈序分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07页):
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自非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
10.《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51页):
带惑疑生华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
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萨徐徐授宝衣;
光触体得成三忍,即欲见佛下金台;
法侣迎将入大会,瞻仰尊颜赞善哉。
11.《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59页):
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12.《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57页):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a>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13.《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80页):
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
14.《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81页):
弥陀在空,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15.《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81页):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16.《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82页):
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稽首。
17.《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93页):
言「法界」者,有三义: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
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
18.《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95页):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既言想象,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19.《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31页):
言「如意」者有二种:
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
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
20.《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42页):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21.《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44、245页):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22.《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46页):
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23.《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52页):
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
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24.《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54页):
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25.《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55、256页):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
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26.《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58页):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27.《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59页):
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28.《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71页):
言「七日」者,恐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
此间径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29.《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73页):
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
30.《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74页):
以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
31.《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75页):
行者虽睹灵仪,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圣众同声告言:「我来迎汝。」
32.《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81页):
弥陀与比丘众来,无有菩萨。由是小乘根性,还感小根之众。
33.《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96页):
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34.《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97页):
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
35.《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297页):
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
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
36.《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02页):
善人为说,弥陀功德。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
37.《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05页):
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因业既非是乐,果报焉能不苦也。
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38.《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05页):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径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39.《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08页):
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
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
40.《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08页):
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
41.《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10页):
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
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
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
42.《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15页):
但闻三身之号,尚灭多劫罪愆,何况正念归依,而不获证也。
43.《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16页):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稀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44.《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19页):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后代。
45.《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20页):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
46.《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322页):
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
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着一如</a>经法。应知。
47.《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第342页):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名十声,于声声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48.《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第361页):
释迦出现,为度五浊凡夫,即以慈悲,开示十恶之因,报果三涂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回生弥陀佛国。
49.《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第364页):
过去诸佛,持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现在十方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未来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
50.《法事赞》(《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
诸佛境界,唯佛能知;国土精华,非凡所测。三身化用,皆立净土,以导群生;法体无殊,有识归之得悟。但为凡夫乱想,寄托无由;故使释迦诸佛,不舍慈悲,直指西方,十万亿剎,国名极乐,佛号弥陀,现在说法。其国清净,具四德庄严;永绝讥嫌,等无忧恼。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何意然者?乃由弥陀因地,世饶王佛所,舍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广弘四十八愿。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51.《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74页):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52.《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74页):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53.《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79页):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a>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54.《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79、480页):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忏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广,如下具说,随意用皆得。)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55.《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38页):
《十往生经</a>》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