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3个月前 作者: 印顺
    第一节 传说中的如来藏法门


    有神我a^tman色釆的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是从理想的如来常住、偏在信仰而来的,通俗而能适合一般人心,所以迅速的传布开来。对于初期大乘佛教界,多少会有些惊异的感觉。但这是一般所容易接受的,而大乘佛教界又一向以为:「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文字)(1)。对从来没有听说过,新近传出的经典,不可轻率的加以诽毁,要本着正确的法义,给以合理的解说。初期大乘经,就是这样流传起来的,对于新出现的如来藏经典,当然也不能不接受了!西元三世纪起,如来藏经典,次第流传出来。成立于三世纪的中观Madhyamaka论典,还没有提到如来藏说,但提婆</a>A^ryadeva弟子罗!7亩罗跋陀罗 Ra^hbhadra传说已以常乐我净解释八不了(2)。四世纪中,推宗为未来佛──弥勒</a>Maitreya 菩萨的教学,称为瑜伽Yoga派的,深受经部Su^trava^din思想的影响,但面对流行的如来藏说,也不能不给以解说会通。从四世纪以来,大乘佛教界的论书</a>或经典,都不能不 [P148] 对如来藏有所说明。在这些解说中,『究竟一乘宝性论</a>』,在中国是被看作代表如来藏学的。『宝性论』比较的接近初期的如来藏说,但受到瑜伽学派的影响,也可能从瑜伽派脱出而自成体系的,所以解说的方法,近于瑜伽派,而初期的神我色采,也大为淡化了。从如来常住、遍在,引出众生本有如来藏或佛性buddha-dha^tu,起初是真我论,又与真心论合流的。印度的大乘佛教界,也许觉得这过分与梵我论类似,所以论师们(及经典),都给以方便的会通。因为这样、西藏等传说,印度大乘佛法,唯有瑜伽与中观二大流;其实,真我与真心系的如来藏说,有独到的立场,在印度是真实存在的!


    接近初期如来藏说的,如西藏所传的觉曩巴Jo nan pa派,克主所著『密宗道次第论』 (3)说:


    「如来藏经,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大般涅槃经</a>,利益指鬘经,胜鬘师子吼经,智光庄严经,无增减经,大法鼓经</a>,入无分别陀罗尼经,解深密经</a>。觉曩巴说此十经为如来藏十经,为后*轮,为了义经。许彼诸经所说如来藏,与佛自性身,同是谛实有,常恒坚固,无为相好而自庄严。一切有情,从无始生死(以来),于烦恼网[缠]!2沌[!6辊](中),本来具足,以九喻、九义而为宣说」。


    『利益指鬘经』,即汉译的『央掘魔罗经</a>』。觉曩巴以为:如来藏与佛的自性身svabha^vaka^ya [P149] ,是同样的相好庄严。自性身是转依a^s/raya-para^vr!tti所显的佛自体;众生本来如是,只是还在烦恼中,没有显出而已。这与初期的如来藏说,是符合的。然觉囊巴派以『解深密经』为如来藏经类,显然是不妥当的!凡如来藏部类,都是说一乘eka-ya^na的,与『解深密经』的「普为发展一切乘者」不同。这是拘蔽于『解深密经』的三时教说,以为第三时教才是了义的,这才比附于『解深密经』的后转*轮。如取『陀罗尼自在王经』的次第(三时)说法,也许会更合适些!


    中国的禅宗,是菩提达磨</a>Bodhidharma从南印度传来的。「初达宋境」,可能西元四五0年前后,已到达中国了。这一系禅法,本来是「如来(藏)禅」。在流传中,化导的方便不一,或浅或深,但早就有所谓「密传」,「密作用」。如福州大安说:「汝诸人各自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采一切善恶音响。六门昼夜常放光明,……汝自不识取。……如人负重担,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失脚,且是什么物任持便得如是!汝若觅,毫发即不见」(4)。临济每说「无位真人」,只是真我的别名。传说达磨的弟子波罗提,为王说法,即明说「性在作用」,如『景德传灯</a>录</a>』卷三(大正五一?二一八中)说:


    「问曰:何者是佛?答曰:见性是佛。……王曰:性在何处?答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 [P150] 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觉曩巴所传,禅宗的南方宗旨,对于初期的如来藏说,比论师及后出经典的解说,似乎要切近得多!


    注【18-001】『大宝积经</a>』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大正一一?六三二中)。


    注【18-002】『中观论</a>疏』卷三(大正四二?四0下)。


    注【18-003】『密宗道次第(略)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密宗思想论集』二四八)。


    注【18-004】『景德传灯录』卷九(大正五一?二六七下)。


    第二节 宝性论为主的如来藏论


    论师们对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的条理、分别,都有淡化神我a^tman色釆的倾向。传说为坚慧</a>Sa^ramati所造的『究竟一乘宝性论』,『法界无差别论』,及『无上依经</a>』 (1),比较接近如来藏说的本义,代表了如来藏论学的主流。


    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古代或作三卷,五卷),元魏勒那摩提Ratnamati译。依古代经录所传,或作勒那摩提译,或作菩提流支Bodhiruci译;或作二人分别的译出, [P151] 如『开元释教录</a>』说:『菩提留支传本,勒那、扇多参助,其后,……三处各翻,讫乃参校,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间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见(梁)宝唱等录』(2)。古代有不同的两种译本,在流传中,仅存一部,传说为勒那摩提所译。这部论──『究竟一乘宝性论』,或简称『宝性论』;依『内典录』说:「一(名)宝性分别七(大?)乘增上论』(3)。这部论有藏文译本,也存有梵本。依中村瑞隆所作的『[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藏和对译]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说:梵本论名Ratnagotravibha^go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译义为『宝性分别、大乘最上秘义论』,与『内典录』所传的『宝性分别大乘增上论』相合;西藏译本作『大乘最上秘论』,没有说到「宝性分别」(4)。依汉文译本,分「本论』与「释论』二部分:「本论』是偈颂;「释论」有偈颂也有长行,「释论』中包含了「本论』颂。依中国所传,全论都是坚慧 Sa^ramati菩萨造的;依梵、藏本,论本偈是弥勒Maitreya菩萨造的,释论是无着Asan%ga 菩萨造的。真谛</a>Parama$rtha的『婆薮盘豆法师传』(大正五0?一九一上)说:


    「阿僧伽(即无着)法师殂殁后,天亲方造大乘论,解释诸大乘经。……释摄大乘、三宝性、甘露门等诸大乘论」。


    天亲,是世亲</a>Vasubandhu的异译,无着的亲弟。『宝性论』的「宝性」,是佛法僧的「三宝性」,所以传说天亲释『三宝性』论,就是释『宝性论』。这样,『宝性论』的释论,或 [P152] 说无着造,或说世亲造。到底是谁?是很难考定的!依『婆薮盘豆传』说:无着、世亲等兄弟三人,都名为婆薮盘豆──世亲,这也许就是传说不一的原因!不过『宝性论』的风格与内容,近于瑜伽系,而在如来藏的见解上,与瑜伽系有着根本不同处,所以传说为无着造,世亲造,似乎还不如传为坚慧造的好。至于弥勒造,到底不过表示这一法门的出于未来佛而已!


    『宝性论』的组成要素,如『论』说:「佛性、佛菩提,佛法及佛业,诸出世净人,所不能思议」;「身及彼所转,功德及成(就)义(利),示此四种法,唯如来境界」(5)。佛所依止的「性」(界dha^tu),经修行而证得的「菩提」bodhi,圆满一切「法」dharma──「功德」gun!a,及利益众生的事「业」karman,这四法是本论开示的主题。『释论』说:「佛、法、僧宝、性、菩提、功德、业,略说此论体,七种金刚句」(6),那是分判全论为七大科了。汉译的『究竟一乘宝性论』,分为十一品;十一品与七金刚句、四法的关系,如下:


    图片


    四  法 │七  句 │十 一 品


    ───────┼──────┼─────────────


    │      │ 1.教化品


    │1.佛宝   │ 2.佛宝品


    │2.法宝   │ 3.法宝品


    [P153]


    │3.僧宝   │ 4.僧宝品


    │  ┌   │ 5.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


    1.佛性    │4.性┤   │ 6.无量烦恼所缠品


    │  └   │ 7.为何义说品


    2.佛菩提   │5.菩提   │ 8.身转清净成菩提品


    3.佛法    │6.功德   │ 9.如来功德品


    4.佛业    │7.业    │10.自然不休息佛业品


    │      │11.校量信功德品


    梵本与藏译本,缺少『教化品』,全论分为五章:一、如来藏,包括了第二到第七的六品;二、菩提,三、功德,四、佛业,五、信胜益。『教化品』十八偈,说明造论的意义,呵责谤法与毁谤法师的罪恶,意义与末后品相同。这十八偈是梵、藏本所没有的,极可能是后人所增补。「七金刚句」中的佛宝、法宝、僧宝部分,赞叹三宝的功德,以「故我今敬礼」作结。印度造论,多数是以赞叹三宝,归敬三宝开始的,本论的赞礼三宝,也只是论前的归敬。所以梵本与藏本,分为五章,赞礼三宝是附属于初章以前的,没有独立的意义。我以为,这是「本论』的原意;由于『释论』重视「三宝性」,所以将全论科分为「七金刚句」;在『释论』中,引『陀罗尼自 [P154] 在王经』,以说明这七句次第的符合经说(7)。其实,经说的并不明白。如以菩萨修行的六十种法,来比配佛性──如来藏,无论从『本论』颂,与本论有关的经论来看,都不免感到过分的勉强!『本论』颂,先赞礼三宝;次论述四法;末了说这一法门的功德,而劝人信修,具备了序、正、流通的一般形式。这部论,或作『大乘最上秘论』,或加「宝性分别」而成『大乘最上秘论(之)宝性分别』,可能表示了这一意义。『大乘最上秘论』,就是如来藏说,是『本论』的名字。由于别立「七金刚句」,重视「三宝性」,所以又加上「宝性分别」字样。在流传中,一般都依『释论』来解说『本论』,重视「宝性」,而在名称上,还有保持原名『大乘最上秘论」的。


    二、『无上依经』,二卷,梁真谛译,是一部经典形式的论典。全经分七品:一、『校量功德品』,二、『如来界品』,三、『菩提品』,四、『如来功德品』,五、「如来事品」,六、『赞叹品』,七、『嘱累品』。从品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从第二到第五──「如来界」,「菩提」,「如来功德」,「如来事」,与『宝性论』的主题──「佛性」,「佛菩提」,「佛功德」,「佛业」,是完全一致的。『校量功德品』第一,本为一部独立的经典,赞叹造如来舍利 s/ari^ra塔的不可思议功德,与唐玄奘</a>所译的『甚希有经</a>』等同本异译。如来的舍利,佛教界称之为如来驮都tatha^gata-dha^tu,就是「如来界」,与如来藏别名的「如来界」,名字相同;也就这样,本为称叹如来舍利界功德的经典,连类而称叹如来(藏)界的不可思议了!『无上 [P155] 依经』的『如来界品』,与一般如来藏经典相同。『菩提品』十事分别,与『宝性论』的「佛性」、「佛菩提」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约转依a^s/raya-para^vr!tti说明菩提自性,说「转依法有四种相」;说如来无上的不可思议(8),都是出于『瑜伽师地论</a>』,『显扬圣教论』的(9)。『无上依经』没有说如来藏的九种譬喻,如来事业的九种譬喻,也没有说到「三宝性」。在如来藏学中,这是重于义理分别的。参考了『宝性论』,『瑜伽论』等,但不只是集录,而有独自组织的一部(论)经。『胜天王般若经』(与玄奘『大般若经』第六分同本),在次第与内容方面,一部分与『无上依经』相合,如5.『法性品』,从品初到「行般若波罗蜜,如实通达甚深法性」,与『无上依经』的『如来界品』相合(10)。14『二行品』,与『无上依经』的『菩提品』十事的后六事──「五者作事,六者相摄,七者行处,八者常住,九者不共,十者不可思惟」;及『如来功德品』的大部分相合(11)。15『赞叹品』的偈颂,一部分与『无上依经』的『赞叹品』相合; 16『付嘱品』,「受持此修多罗有十种法」,与『无上依经』的『嘱累品』相合(12)。『胜天王般若经』也与『宝云经</a>』的全部内容相合,可以断定:『胜天王般若经』是纂集『宝云经』、『无上依经』等而成的(13);但不知为什么没有将『无上依经』义,全部纂集进去!「无上依经』为『胜天王般若经』所集入,『佛性论</a>』也引用了这部经,在如来藏学中,这应该是一部重要的(论 )经。『无上依经』的成立,应该是参考了『宝性论』『释论』的。如来界等四品的组织,与『 [P156] 宝性论』一致,而内容却有些出入。如关于「如来功德」,『宝性论』依「宝女经』,说六十四种功德,而『无上依经』说百八十功德。『瑜伽论』说百四十功德,『显扬圣教论』说百九十六功德,『无上依经』的功德增多,有采用瑜伽学的倾向。关于「如来事业」,『宝性论』引用『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a>』的九种譬喻,着重在佛体的不生不灭,而「自然不休息常教化众生事」。『无上依经』却别立十八事,就是依佛的百八十功德,所起不同的种种佛事。「如来界」与「菩提」二品,不妨说是彼此大体相同的。不过『宝性论』的如来藏,包含了本性清净的如来藏,与烦恼所覆的九种譬喻,而在『无上依经』中,九种譬喻被删略了。『无上依经』的『如来界品』,虽然部分与『宝性论』相同,但没有分门解说,保持了契经的特性。「如来界」是众生位中,本有的有垢真如sam^-tathata^; 「菩提」是佛位中,修显的离垢真如 nirm^-tathata^。众生本具的「如来界」,『宝性论』却以:「信法及般若,三昧大悲等」为因,这四法能说是本有如来藏的因吗?『无上依经』解说为佛菩提的因,似乎更妥贴些!「宝性论』中,「如来界」立十门,「菩提」立八门;『无上依经』的『如来界品』,不立门(包含了『宝性论』的部分意义),『菩提品』立十门:『经』与『论』的对比如下: [P157]


    图片


    无│                菩 提  十 义


    │                ─────────


    上│      ┌─────────────┴───────────────┐


    │ 如   自  因  惑  至  作  相  行  常  不  不


    依│ 来                                  可


    │ 界                                  思


    经│ 义   性  缘  障  果  事  摄  处  住  共  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宝│ │ │└┐   相 │时 遍 不 无  实     │ 相 │ │  不


    │ │ │ │     │差 一 差        │   │ │  思


    性│ │ │ │    /  切            /   / │


    │ 体 因 果 业 应 行 别 处 变 别  体 因 果 业 应 行 常  议


    论│ └────────┬───────┘  └──────┬───────┘


    ─────────          ───────


    如 来 藏 十 义          菩 提 八 义


    [P158]


    三、『大乘法界无差别论</a>』,坚慧菩萨造,唐提云般若所译。这部论现有两种本子:一本,分为十二段,每段先偈颂,再以长行解释。另一本,偈颂总列在前为「论体」,然后以长行解说。虽然二本的体裁不同,而内容一致,都作提云般若译。『法界无差别论』的内容,是「菩提心略说有十二种义,……所谓果故,因故,自性故,异名故,无差别故,分位故,无染故,常恒故,相应故,不作义利故,作义利故」(14),与传为坚慧所造的『宝性论』 『本论』,非常接近(15)。大体的说,上面所说的二论一经,是属于同一类的。『宝性论』与『无上依经』,说到了佛界、佛菩提、佛德、佛业──四大主题,最为完备。『法界无差别论』的十二义,以菩提心bodhicitta 为主题,内容包含了『宝性论』的「如来藏章」,及「菩提章」的「果」与自利。『无上依经』在『菩提品』中,分别十义,内容包含了『宝性论』的「如来藏章」及「菩提章」的部分。由于各部的着重点不同,所以也不能完全吻合了!


    注【19-001】『佛性论』是『宝性论』『如来界章』的解说,但内容更接近瑜伽学,所以留在下一章说。


    注【19-002】『开元释教录』卷六(大正五五?五四0中)。


    注【19-003】『大唐内典录</a>』卷四(大正五五?二六九中)。


    注【19-004】中村瑞隆『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序说』(一─二)。


    注【19-005】『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六下、八四七上)。 [P159]


    注【19-006】『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正三一?八二0下)。


    注【19-007】『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正三一?八二一中──八二二中)。


    注【19-008】『无上依经』卷上(大正一六?四七0下──四七一上、四七三中──下)。


    注【19-009】『瑜伽师地论』卷七四(大正三0?七0七上、七0七上──中)。『显扬圣教论』卷八(大正三一?五一七上、五一七上──下)。


    注【19-010】『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a>』卷三(大正八?七00下──七0二上)。


    注【19-011】『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七二二中──七二三下)。


    注【19-012】『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七二五上)。


    注【19-013】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六一0──六一二)。


    注【19-014】『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大正三一?八九二上)。


    注【19-015】中村瑞隆『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序说』(三六──四二)。


    第三节 宝性论所依的经论


    『宝性论』的『本论』,传说是弥勒造Maitreya,『释论』是无着Asan%ga造,或说世亲Vasubandhu造,而中国所传,本释都是坚慧Sa^ramati造的。北凉道泰所译的『入 [P160] 大乘论』,也是坚意(坚慧的异译)造的,『论』中引:「密藏经中说</a>:如来法身住于一切众生身中,光影外现,犹如净</a>彩裹摩尼珠,无所障蔽」(1),也是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在传说中,『宝性论』是弥勒、无着或世亲造,表示了与瑜伽Yoga学派的关系,至少与『大乘庄严经论</a>』有关。『大乘庄严经论』的作者,传说为弥勒,或说无着,或说本颂是弥勒造,世亲造释;与『宝性论』的作者,同样的传说纷纭。从『宝性论』的内容来观察,『宝性论』与『庄严论』,有些偈颂是一致的,如:


    『宝性论』:「如清净真空</a>,得第一无我;诸佛得净体,是名得大身」。 『庄严论』:「清净空无我,佛说第一我;诸佛我净故,故佛名大我」(2)。 『宝性论』:「如空遍一切,而空无分别,自性无垢心,亦遍无分别」。 『庄严论』:「如空遍一切,佛亦一切遍,虚空遍诸色,诸佛遍众生」(3)。


    又如『宝性论』说:「大乘信为(种)子,般若以为母,禅胎大悲乳,诸佛如实子」。『庄严论』约第一义发心说:「生胜由四义者,一、种子胜,信大乘法为种子故;二、生母胜,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三、胎藏胜,大禅定乐为胎藏故;四、乳母胜,大悲长养为乳母故」(4)。虽文句不同,意义是完全一致的。在文句的类似以外,还有论法的一致,如『宝性论』以十义分别如来界tatha^gata-dha^tu,前六义是:「一者、体,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 [P161] 应,六者、行」。又说:「体等六句义,略明法性体……,次第三时中,说三种名字」(5)。依『论』说:「时差别」等后四义,是依前六义所明的法性,再作「时差别」等分别的。这六义分别,正是『大乘庄严经论』所用的论法,如(6):


    1.「佛相有六种:一、体,二、因,三、果,四、业,五、相应,六、差别」。 2.「归依差别有六种」:自性,因,果,业,相应,品类。 3.神通分别:自性,修习(就是因),果,业,相应,差别。 4.「诸佛法界清净」有六:法界性,法界因,法界果,法界业,法界相应,法界位。


    『庄严论』的分别论</a>法,与『宝性论』是大致相同的。所说的「法界清净」有六义,无着所造的『摄大乘论</a>本』也说:「诸佛法身,……复与所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 (7)。再从法义来说:『宝性论』立有垢真如sam^-tathata^、无垢真如nirm-tathata^ ;转依a^s/raya-para^vr!tti;三身──实体身svabha^vikaka^ya^,受乐身sa^m!bhogikaka^ya ,化身nairma^n!ikaka^ya,二障──烦恼、智(所知)障kles/a-jn~eya-a^varan!a;二种(出世间)无分别智dvividha-jn~a^na-loko$ttara-avikalpa;无漏界ana^srava-dha^tu等,都与瑜伽学相合。但瑜伽学特有的法义,如「五法」,「三自性」,「三无性」,「八识」,「四智」,『宝性论』都没有引用,这是有点难以理解的,也许『宝性论』重于如来藏说,重于佛德的 [P162] 说明,而瑜伽学的发展,着重于一切法相分别的缘故。然『宝性论』的最大不同,是不用瑜伽学的种子bi^ja说,所以也不立不般涅槃种性。可以说:『宝性论』造于瑜伽学风开展的时代,受到了瑜伽学的影响。但对如来藏的解说,不取北方大乘经部师说的种子说,而保持了南方分别部Prajn~aptiva^din,以空(性)为佛性的立场(8)。总之,这是与瑜伽学有关,而不是属于瑜伽派的。这样,关于『宝性论』的作者,不可能是弥勒、无着的。中国所传的『入大乘论</a>』主坚慧,曾引用弥勒的『庄严经』(论)(9)。据真谛Parama$rtha说:坚慧出于龙树</a>Na^ga^rjuna 与世亲之间。依『入大乘论』,坚慧引用了如来藏说及『庄严经论』,与『宝性论』相近,所以『宝性论』的作者,极可能就是坚慧!


    『宝性论』立四章:佛界buddha-dha^tu,佛菩提buddha-bodhi,佛德buddha-gun!a ,佛业buddhakarman,可见是以佛果为主题的。佛菩提是佛的体性,从如来常住大般涅槃maha^-parinirva^n!a而来的如来藏说,重在般涅槃,『宝性论』依「菩提」来说,与瑜伽学相同(10)。菩提是佛的体性,佛德是佛的德相,佛业是佛的业用;所以这是从佛的体、相、用,或实、德、业──三方面来阐明佛果。这部分,是依大乘经,如『华严』、『大集经</a>』等而说的。众生所以能成佛,由于「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来藏与佛的关系,如『胜鬘经』说:「如来成就过于恒沙具解脱智不思议法,说名法身。世尊!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11)。『大法 [P163] 鼓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量相好庄严照明。……诸烦恼藏覆如来性,性不明净,若离一切烦恼云覆,如来之性净如满月。……若离一切诸烦恼藏,彼如来性烦恼永尽,相好照明,施作佛事」(12)。如来藏的种种譬喻,说明如来tatha^gata或法身dharma-ka^ya,在烦恼中就是众生如来藏;众生的如来藏,如离却烦恼,就名为如来或法身。从如来常住,说到众生本来如此,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佛界,佛藏buddha-garbha,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或如来界(如来性tatha^gata-dha^tu)。肯定的说:佛与众生的体性,是无二无别的,只是在缠与出缠而已。说明这一论题的,就是佛界。『宝性论』四章,应这样的去了解:


    图片


    ┌ 众生因位(如来在缠名如来藏)──佛界


    生佛不二─┤               ┌实体(菩提)


    └ 如来果</a>位(众生出缠名为法身)─┤德相


    └业用


    『宝性论』是依经而造的。『本论』所依据的,「佛界」的主题,是依『如来藏经』的(九种譬喻在内)。此外,「佛界」十义中的「因」义,见于『大乘庄严经论』;「果」义,出于『大般涅槃经』;「业」义,出于『胜鬘经』;「无差别」义,出于『不增不减经</a>』:这都是明显而可见的。「佛德」的六十四种功德,依于『大集经』的『宝女品』。「佛业」的九种譬喻,出 [P164] 于『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佛菩提」立八义:实体,因,果,业,相应,行、常,不思议。『释论』说:「行、常、不思议者,谓三种佛法身,无始世来作众生利益,常不休息,不可思议」(13)。行、常、不思议,同明佛的三身,所以与『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以性,因,果,业,相应,位(三身)──六义,说明「诸佛法界(最)清净」,是完全一致的(14) 。「佛菩提」八义,与『庄严经论』相同;而『庄严经论』的「生胜由四义」(信、般若、禅定、大悲),及「一切无别故,……名为如来藏」偈(15),都被编入「佛界」:『宝性论』确定是参考了『庄严经论』的。『释论』的引经更广,可以考见的,有: 『不增不减经』『胜鬘经』『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大般若经』,『金刚般若经』『华严经</a>』 『如来出现品』『佛华严入如来智德不思议境界经』『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P165] 『法华经</a>』『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六根聚经』『阿毗达磨大乘经』『大方等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品』(『璎珞品』在内)?『海慧菩萨品』?『宝女品』?『虚空藏品』?『宝髻品』


    从所引契经,可以了解:『宝性论』不是狭义的如来藏论,不但以如来藏说为主,阐明「生佛不二」的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更广引大乘经,使之与其他大乘经说相贯通;当然,所引的经典,极大多数是属于后期大乘的。『宝性论』的注释者,引『陀罗尼自在王经』,成立七种金刚句义,并引『大集经』其他各品,在一般大乘经中,对于『大集经』,似乎是特别重视的!


    注【20-001】『入大乘论』卷下(大正三二?四九上)。


    注【20-002】『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下)。『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三一?六0三下)。


    注【20-003】『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二中)。『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三一?六0三上)。


    注【20-004】『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中)。『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大正三一?五九六中)。


    注【20-005】『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中)。又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二上)。 [P166]


    注【20-006】『大乘庄严经论』1.卷一三(大正三一?六六一下)。2.卷一(大正三一?五九四上)。3.卷二(大正三一 ?五九九──六00上)。4.卷三(大正三一?六0六上──中)。


    注【20-007】『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三一?一五0中)。


    注【20-008】『佛性论』卷一(大正三一?七八七下)。


    注【20-009】『入大乘论』卷下(大正三二?四九中)。


    注【20-010】如『大乘庄严经论』,依『瑜伽师地论』而立『菩提品』(大正三一?六0二上──六0八中);『摄大乘论本』略说「果断分」而广明「果智分」(大正三一?一四九上──一五二上)。


    注【20-011】『大宝积经』卷一一九『胜鬘夫人会』(大正一一?六七七上)。


    注【20-012】『大法鼓经』卷下(大正九?二九七中)。


    注【20-013】『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上)。


    注【20-014】『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三一?六0六上──下)。


    注【20-015】『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大正三一?五九六中)。又卷三(大正三一?六0四下)。


    第四节 宝性论义的分别


    以『宝性论』为主的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曾受到瑜伽Yoga学派的影响,但不是属于瑜伽学的。论中所表达的义理,这里略说重要的几点。 [P167]


    一、如来藏:如来藏,是这一学系的主题。『宝性论』说:「是故说众生,常有如来藏」;「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说」,是值得注意的字样!西元三世纪以来,佛教界不断的传出了如来藏说的经典。由于如来藏说,与印度外道的神我说类似,在(初期)大乘佛教界,多少会发生疑问:到底依佛法的什么意义,而说众生有如来藏呢?『宝性论』的佛界──如来藏章,可说就是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如『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上──中)说:


    「法身遍、无差,皆实有佛性,是故说众生,常有如来藏」。 「一切众生界,不离诸佛智;以彼净无垢,性体不二故;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上引二偈,依梵文本,「一切众生界」偈在前,是『本论』偈;「法身遍无差」在后,是注释偈,也就是解说『本论』偈的。『论』长行解说(大正三一?八二八中)为:


    「有三种义,是故如来说一切时、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何等为三?一者,如来法身遍在一切诸众生身(或本作「众生心识」),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体,一切众生无差别,偈言无差故。三者,一切众生皆悉实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实有佛性故。此三句义,自下论依如来藏修多罗,我后时说应知」!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是约三种意义说的,三种是:一、法身dharma-ka^ya,是遍在 [P168] 一切众生身(心)中的。二、真如tathata^,是一切无差别的。三、佛性──佛种性 buddha-gotra,是众生确实有的。依据这三种意义,所以可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这三种意义,是依『如来藏经』的,所以说:「依如来藏修多罗,我后时说应知」。在论到如来藏的九种譬喻时,『论』卷四(大正三一?八三八中)说:


    「法身及真如,如来性实体,三种及一种,五种喻示现」。


    「法身」、「真如」、「如来性」tatha^gata-gotra,用九种譬喻来表示。譬喻法身的有三喻:佛;蜂蜜;(!8嫽内的)坚实。譬喻真如的有一喻,(粪内的)真金。譬喻佛种性的有五喻:地(中宝)藏;(果)树(芽);(弊衣内的)金像;(贫女怀妊)轮王;(泥模内的)宝像。依据『如来藏经』的九种譬喻,解说为法身遍满,真如无别,佛性实有。依这三种意义,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这是『宝性论』的如来藏说。


    1.法身遍满义:法身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大乘经中,主要是『华严经』,充分表达了佛身的遍满,没有一处没有法身的。法身无所不在,那末众生的身心中,也不能说没有佛身。『本论』颂说:「一切众生界,不离诸佛智」,所以法身遍众生,就是佛智遍众生,如『论』卷四(大正三一?八三八下)说:


    「于众生界中,无有一众生离如来法身,在法身外;离于如来智,在如来智外。如种种色 [P169] 像,不离虚空中,足故偈言:譬如诸色像,不离于虚空,如是众生身,不离诸佛智。以如是义故,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这一意义,是从如来法身(或佛智)的遍满,无处不至,而说众生身心中有佛智的。『华严经』『如来出现品』所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碍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如来智慧在其身内,与佛无异」(1),正是这个意义。众生身中有如来法身(智慧),与佛无异,所以可说众生有如来藏了!从佛而说到众生,在说明上,有佛的智慧,(从外而)入于众生身中的意义,如『楞伽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2)。『观无量寿经</a>』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3)。如『华严经』『如来出现品』,梵文也有「随入」anupravis!t!a的意义。这与修持观想中,观佛从外而入于自己身心中,进而观自己身中有佛,自身是佛,也有一定的关系。


    2.真如无差别义:『论本』偈说:「以彼净无垢,性体不二故」。本性或译自性prakr!ti ,清净,不二,『释论』解说为约无差别的真如说。在九种譬喻处,以真金来比喻,如『论』卷四(大正三一?八三八下)说:


    「以性不改变,体本来清净,如真金不变,故说真如喻」。 「一切诸众生,平等如来藏。真如清净法,名为如来体。依如是义故,说一切众生,皆有 [P170] 如来藏」。


    清净不二,就是清净而没有改变,本性是没有垢秽与清净的改变,而只是如此如此的清净,所以用金性的不变作比喻。后一偈,华译有点重复、不明显。这一偈的梵文,是与『大乘庄严经论』所说:「一切无别故,得如清净故,故说诸众生,名为如来藏」(4),完全相同。本性无差别 ,指心的本性清净说。本性清净,为什么可称为如来藏?tatha^gata(如来)的gata或a^gata,有来去(行)、到达、入的意义,如来是(真)如的契入、体得者,也就是真如离杂染而达最清净(法界)阶段。如来之所以为如来的清净真如,是一切无差别的,与众生如没有任何差别,只是众生(如)为烦恼所覆障而已。这样,众生本性清净而为烦恼所覆,当然可以称为如来藏了。


    3.佛种性义:种性gotra是如来藏三义中重要的一义。『论本』偈说:「彼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依梵本,是「佛种性」。种性是印度的阶级名词,如婆罗门种性,剎帝利种性。生在某一种性中,在社会上,就属于这一种性。所以种性有血统的意味,如血统不同,就不属于这一种性了。应用在佛法中,佛是最高上的,众生可以成佛,那众生应有佛性;佛种性是对佛果而说的。在如来藏九种譬喻中,后五喻是比喻佛种性的。先说:「佛(种)性有二种:一者如地藏,二者如果树」,这是通说。然后约金像,轮王,镜像──三喻,分别的说明,如依种性而生起佛的三身。「以依自体性如来之性(界)诸众生藏,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藏」。这意思是: [P171] 依如来界,说一切众生之(如来)藏。所以『论』上说:「以是义故,说如来性(界)因。此明何义?此中明性义以为因义」(5)。如来性──如来界tatha^gata-dha^tu的界,是「因」的意义。依如来界为因而有如来果,所以种性约因说,依如来界说。『论』中并引『阿毗达磨大乘经』,「无始时来性」(界),以说明种性;引『胜鬘经说』:「依如来藏故证涅槃;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这都是为了说明:「如来藏:究竟如来法身,不差别真如体相,毕竟定佛(种)性体,于一切时、一切众生身中皆无余尽」(6)。这样,虽说三义,其实只是一事。「如来法身」,「不差别真如」,「毕竟定佛(种)性」,不就是如来藏的三义吗?所以三义只是一事,不过说明不同:从佛说到遍众生中,是法身遍满义;从众生说到有佛性,是佛种性义;约众生与佛平等说,是真如无差别义。虽有三义,都是为了说明「一切众生有如来藏」。


    『宝性论』是以三义来说明如来藏的,如说明如来藏「自体」,『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中)说:


    「自性常不染,如宝、空、净水」。


    三种譬喻,华译本所说缺略。依梵本及藏文本,显然也是约三义说的。如来法身的威神力,能成就众生,如摩尼宝珠,能随众生的意乐而成就。真如不变异,如虚空一样。如来种性对众生而起慈悲柔和心,与净水的润泽一样。虽有三种譬喻,同样的比喻了「自性常不染」,本性清净 [P172] ,这就是如来藏自体(7)。不同的说明,其实是相通的。如四大章中,说明如来藏的,是「界」。如来藏的九种譬喻,汉译本说:「诸佛者,喻如来藏」;一直到「摸像喻者,如来藏相似」,梵文本都是如来界。又如「真如有杂垢,及远离诸垢」,就是佛界buddha-dha^tu与佛菩提 buddha-bodhi二章,那末佛界与如来藏,都就是有垢真如sam^-tathata^了。总之,依『宝性论』所说,法身(遍入众生),真如(清净不二),(众生有)如来界──种性,是一体三义,如来藏是依此而立名的。如来藏本性清净prakr!ti-paris/uddha,在烦恼所藏kles/a-kos/a 中,还是本净的。本性净而还在烦恼藏中,所以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约众生位说。点出众生位中的本清净性,最重要的是:如来藏是成佛的因性。


    二、自性清净心:与如来藏有关的大乘经,说到了自性清净心prakr!ti-paris/uddha-citta 。如来藏说的特征,是在众生烦恼覆藏中,有本性清净的如来。本性清净而为烦恼所覆,与『增壹阿含』「心本清净,为客尘所染」说,有共同意义,所以如来藏说的经典,也就说到了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是如来藏的别名,但与如来藏不同,在佛教的法义中,有着悠久的渊源。『胜鬘经』在说如来藏时,这样说:「(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染,亦难了知」(8)。所说的自性清净心,就是「自性清净如来藏」。『不增不减经』说:「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9)。所说的清净真如法界,就是法身,众生,如来藏,自 [P173] 性清净心的别名。『宝性论』中,在说如来界时,自性清净心是如来藏别名;在说如来菩提时,也就是佛的自体,如『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中)说:


    「向说佛法身,自性清净体」。 「清净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自性清净;二者、离垢清净。自性清净者,谓(自)性解脱,无所舍离,以彼自性清净心体,不舍一切客尘烦恼,以彼本来不相应故。离垢清净者,谓得解脱。又彼解脱不离一切法,如水不离诸尘垢等而言清净;以自性清净心远离客尘诸烦恼垢,更无余故」。


    自性清净,是如来藏──众生位;离垢清净,是佛位。其实,佛也还是自性清净,因为心从来不与烦恼相应。离烦恼,得解脱,也只是本来清净。所以自性清净心,在众生位没有减少,成佛也没有增多,如说:「不减一法者,不减烦恼;不增一法者,真如性中不增一法,以不舍离清净体故」(10)。


    自性清净心,是心、自性、清净的结合词。心citta是心意识的心。自性prakr!ti,也译为本性,如『般若经』中的本性空prakr!ti-s/u^nyata^,或简称「性空」,就是prakr!ti 。prakr!ti有事物本原的意思,如数论Sa^m!khya所立二十五谛,与我a^tman相对的自性,就是prakr!ti,是展开万化的本原。佛法中别有svabha^va,意义为自有自成的,一般也译为自 [P174] 性。般若法门所说的一切法无自性,就是没有svabha^va。『般若经』所立的自性空 svabha^va-s/u^nyata^无性自性空abha^va-svabha^va-s/u^nyata^,鸠摩罗什</a>Kuma^raji^va译为有法空与无法有法空;自性与有法,也就是svabha^va。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析假见实,依相立法,而说一切法有「自性」svabha^va。『大毗婆沙论』说:「如说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应知亦尔」(11)。依说一切有部,自性svabha^va与本性prakr!ti,是看作同一意义的。『般若经』与龙树Na^ga^rjuna论,依本性空而说无自性空,是有对治「自性」意义的。受说一切有部影响的大乘有宗,无论是经与论,都应用自性svabha^va一词,也偶尔说 svabha^va-s/uddha──自性清净。prakr!ti与svabha^va,虽被认为有共通的意义,而说心本性清净,大都是用prakr!ti的。自(本)性清净心的清净,梵文主要是prabha^svara,光明清净的意思,如『阿含经』(巴利本作pabhassara与『般若经』所说的心清净。『宝性论』中,与烦恼相对的本性清净心,也应用这一术语。如对不清净而说清净,或说一切法清净,常用s/uddha 或vis/uddha;『般若经』说一切法清净,也是用vis/uddha的。还有paris/uddha,是纯净、极净的意思,大都用于体见清净,证得清净,离烦恼所显的清净。


    本性清净心,心本性清净,是渊源于『增壹阿含经</a>』的,为大众部Maha^sa^m!ghika、分别论者Vibhajyava^din所宗。说如来常住不变的如来藏说,融合了心性本净说,而说「自( [P175] 本)性清净心」。从『阿含经』以来,心性清净,就与客尘烦恼a^gantuka-kles//a对说,含有主体──本性prakr!ti与客性a^gantukatva的关系。烦恼是附属的,虽现起染污相,却不能改变心本性的清净。烦恼怎么不能影响心,而能保持心的清净本性呢?『宝性论』卷二,引『胜鬘经』(大正三一?八二四下)说:


    「世尊!剎尼迦善心,非烦恼所染;剎尼迦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


    客尘烦恼与本性清净的关系,依『胜鬘经』所说,多少可以了解一些。在常识上,我们的心,或与烦恼相应,似乎心也成为染污的。大众部说:一切法唯有善性与不善性,没有第三性── 无记性。『宝性论』也说:「法界中,善心不善心俱,更无第三心」(12)。依世俗谛说:心是剎那 ──剎尼迦不住的。生灭不住的善心,与烦恼不相应,当然不能使心成为染污的。剎那不善心,也不是烦恼所能染污的,因为心不能触烦恼,烦恼也不能触心。为什么不能触(合)?心与烦恼同时,即生即灭,不可能使同时俱起的有生有灭,成染成净。『增壹阿含经』说:「法法自生,法法自灭,法法相动,法法自息(定)」(13),就是「法法不相到,法法不相知」的道理。这是在剎那生灭不住中,体会出当下不动,法法各住于自性,这怎么能染污心呢!然而,世俗谛中,有 [P176] 烦恼,有烦恼染心而成为不善(有部称为「相应不善」);称为不善心,而心却还是本性清净的,这实在难以了解!上座部Sthavira立无记心,所以无所谓善恶的(本性)心,与不善相应而成为不善心。大众部不立无记心,所以虽有染污心的现象,而心不失清净的本性。从不立无记,本性与客性去理解,才能正确理解如来藏说中的本性清净心。早期的如来藏说,本性清净心还不是所传的第八净识,或第九识,只是六识──平常心识的本性,不过习惯的称迷妄的为六识而已。『胜鬘经』以剎那心来表示本性清净心。如来藏禅tatha^gatagarbha-dhya^na传来中国,成为禅宗,如六祖『坛经</a>』说:「但能离相,性体清净」。「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a>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以无住为本」(14):也是念念不住中见本性。在妄心外别立真心,怕不是如来藏学的正义!


    三、不空与种性:『胜鬘经』立空如来藏as/u^nya-tatha^gata-garbha、不空如来藏 as/u^nya-tatha^gata-garbha,如『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引经(大正三一?八四0上)说:


    「胜鬘经言: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宝性论』继承『胜鬘经』说。依如来藏说,『般若』等大乘经说「空」,是正确的,但还是不了义的。如来藏是本性清净心,着重于客尘烦恼空。对本性清净心来说,烦恼是客性──外 [P177] 铄的,附属的,与心性清净,是本来别异而相离的。生死中的众生,有烦脑、有业与苦阴,也就是有为法sam!skr!ta-dharma。『大法鼓经』说:「空彼一切有为自性」(15)。『央掘魔罗经』说:「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是故说名空」(16)。『大般涅槃经』说:「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17)。这都是说有为诸行是空。『不增不减经』与『胜鬘经』,以如来藏为自性清净心,所以只说烦恼空,烦恼是造业受苦的根源。依空如来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真如,法界,也可以说是空,而其实是说离烦恼诸行,烦恼诸行空而已;诸行空,而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体是不空的。如来藏有无量数的不思议佛(功德)法,与如来藏相应,不异而不可分离的。如『论』说:「不空如来藏,谓无上佛法,不相舍离相」(18)。不相离的无上佛法,就是称性功德,这不但是有的,而且是有作用的,如『论』说:「若无佛性(界)者,不得厌诸苦,不求涅槃乐,亦不欲不愿」。「见苦果乐果,依此(种)性而有;若无佛性者,不起如是心」(19)。见世间苦而想离苦,见涅槃乐而想得涅槃,厌苦求乐而发的希愿欲求心,y 是众生离苦得乐,舍凡成圣成佛的根本动力。这种向光明喜乐自在的倾向,就是如来藏称性功德的业用。如来藏三义中的种性gotra义,是如来藏的要义,指如来藏相应的无数不思议佛功德法,也就依此说「一切众生有佛性」。然如来藏在众生身中,不一定能发菩提心,求成佛道,问题在虽有厌苦求乐的动机,但没有遇到、亲近善知识,不曾修习大乘信心,所以或学二乘法, [P178] 或但求世间乐,不过总是要依如来藏而成佛的。『宝性论』引『华严经』,「乃至邪见聚等众生身中,皆有如来日轮光照」,就是说明这一意义(20)。这样,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善法的根源,都是如来藏不思议功德的业用。是成佛的种性,所以名为如来界tatha^gata-dha^tu,界就是「因义」。


    如来藏可以说是空,但空是与烦恼等不相应,而如来藏自体,与如来藏相应的不思议功德法,是决定不空的。如来藏有空、不空二义,正是虚妄法空,真实法不空的立场。或者从缘起有与性空,妙有与真空去解说,显然是不符合经论的本意。如来藏有空与不空义,而『胜鬘经』又说:二种如来藏空智」(21)。空与不空,都称为空智s/u^^nyata^-jn~a^na,『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解说(大正三一?八四0上)为:


    「如是以何等烦恼,以何等处无,如是如实见知,名为空智。又何等诸佛法,何处具足有,如是如实见知,名不空智。如是明离有无二边,如实知空相。……以离第一义空智门,无分别境界,不可得证,不可得见,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如来藏智名为空智」。


    空的知道是空的,离增益的有边;不空的知道是不空的,离损减的无边。也可以说:「客尘虚妄染,本来自性空」,知道是本来空的,所以「不减一法」。「不空如来藏,谓无上佛法,不相舍离相」,本来具足,所以「真如性中,不增一法」。这样,空与不空的见知,不增不减,能 [P179] 远离有无二边。离二边的中道,能如实知空相s/u^^nyata^,如来藏智也就名为空(性)智,空性是无分别智境。以空为无,因空而显的如来藏自体清净,名为空性,与瑜伽者所说的相同。依无分别智证第一义空性parama$rtha-s/u^nyata^,所以引『摩诃般若经』,『金刚般若经』义(22) 。根本智证第一义空性,名为空性智,会通了初期大乘的空相应经。


    『大般涅槃经』一再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真我名曰佛性」;「我性及佛性,无二无差别」(23)。我a^tman,佛性buddha-dha^tu,buddha-garbha ,如来藏tatha^gata-garbha,是同一内容。『涅槃经』 「初分」所说的我,除佛果常乐我净的我以外,着重在众生位中的真我。『央掘魔罗经』也一再说「如来藏我」。这二部经,与『如来藏经』所说的如来藏、佛性,富有神我的色采。『胜鬘经』以如来藏为本性清净心,所以说佛果的常乐我净,不再说众生位的(如来藏)我。『宝性论』也是这样,只说果位的常乐我净。『释论』引偈说:「如清净真空,得第一无我,诸佛得净体,是名得大身」;解说大身 maha^ka^ya「是诸佛如来实我」(24)。这一偈,与『大乘庄严经论』偈相同,也约佛果说(25)。虽然众生位中,仍有可以说我的意义,但在文字表面上,经中如来藏的自我色采,大大的淡化了!这是『宝性论』主与瑜伽学者的共同倾向。


    四、转依:从众生生死到如来涅槃,当时的佛教界,提出了转依a^s/raya-para^vr!tti一词。 [P180] 在汉译『宝性论』中,转依是被译为「转身」,「转」或「转得」的。生死是杂染的,涅槃是清净的,如两不相干,那不能说某人成佛得涅槃了。本来,从前生到后生,从生死到解脱,前后间有什么关联,部派间早已考虑到,有的提出不可说我anabh^pya-pudg,胜义我 parama^rtha-pudg的说明。『大般涅槃经』说:「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26)。外道立我的意义,也大致是这样。在『宝性论』等论中,提出了转依说。依a^s/raya是依止,是生死与涅槃的所依体;依此,从生死而转化为涅槃,就是转依。『大宝积经』卷一一九『胜鬘夫人会』(大正一一?六七七下)说:


    「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前际不可了知。世尊!有如来藏故得有生死,是名善说。……如来藏者,常恒不坏。是故世尊!如来藏者,与不离解脱智藏,是依、是持、是为建立;亦与外离不解脱智诸有为法,依、持、建立」。


    依如来藏,才能善说众生有生死涅槃,如来藏是生死与涅槃的依止。从生死而转为涅槃,就是如来藏转依──转生死依为涅槃依。『不增不减经』说:如来藏「是一切诸法根本」;「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27),也就是为依止的意思。


    生死依如来藏,如『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二下)说:


    「地依于水住,水复依于风,风依于虚空,空不依地等。……阴入界如地,烦恼业如水, [P181] 不正念如风,净心界如空。依性(界)起邪念,念起烦恼业,依因烦恼业,能起阴入界。依止于五阴,界入等诸法,有诸根生灭,如世界成坏。净心如虚空,无因复无缘,及无和合义,亦无生住灭。如虚空净心,常明无转变,为虚妄分别,客尘烦恼染」。


    生死,是诸根的生起与败坏。净心,是如来藏异名。邪念、不正念、不善思惟,都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的异译。推求生死的根源,到达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是依于净心的。这就是生死依如来藏而有,但如来藏净心,却是虚空那样的无所依止,也不受生死虚妄的影响。『维摩诘所说经</a>』说:身以欲贪为本,欲贪以虚妄为本,虚妄分别以颠倒想为本,颠倒想以无住为本;「无住则无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28),与依如来藏而有生死的意思相近。一切不离于真如tathata^,一切不出法界dharma-dha^tu,正如一切色不离虚空那样。但在如来藏学中,如来藏不生不灭,常住不变,本来清净,与无边佛法不相离,更具有充实的内容。「为虚妄分别,客尘烦恼染」,所以有生死,如远离虚妄分别,出烦恼藏,如虚空回复本来的明净,那就是菩提与涅槃──转依了。『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上)说:


    「无垢如者,……于无漏(法)界中,远离一切种种诸垢,转(杂秽身,得净妙)身」。 「如来藏不离烦恼藏所缠,以远离诸烦恼,转身得清净,是名为(转依的)实体」。


    『宝性论』所说「离垢真如」部分,名『菩提品』,汉译作『转身清净成菩提品』。全论分 [P182] 八义,与『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的「诸佛法界清净」六义,是一致的。转依清净的实体(自性svabha^va),就是离垢清净的如来藏,如『论』说:「佛功德无垢,常恒及不变」。「佛身不舍离,清净真妙法,如虚空日月,智离染不二。过恒沙佛法,明净诸功德,非作法相应,不离彼实体」(29)。转依的实体,是不离一切明净功德,常恒不变,非作法的。说到「转身实体清净」,有二清净,其中「离垢清净者,谓得解脱。又彼解脱不离一切法,如水不离诸尘垢等而言清净,以自性清净心,远离客尘诸烦恼垢,更无余故」(30)。离垢清净,只是本来那样的清净。约智能证得说,说二种无分别智为「因」;约离烦恼而得说,说远离二障为「果」。其实,只是「智离染不二」的实体。『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中──下)说:


    「依彼果离垢清净故说……无垢功德具,显现即彼体。蜂王美味蜜,坚实、净真金,宝藏、大果树,无垢真金像,转轮圣王身,妙宝如来像:如是等诸法,即是如来身」。


    转依所得的如来身,举『如来藏经』的九种譬喻,这正说明了,具一切功德的如来藏,出烦恼藏,就是如来法身dharma-ka^ya。『宝性论』所说的转依,菩提,一切功德是本具的,与瑜伽学者,显然采取了不同的观点。


    注【21-00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五(大正九?六二三下──六二四上)。


    注【21-002】『楞伽阿跋多罗宝经</a>』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上)。 [P183]


    注【21-003】『观无量寿佛经</a>』(大正一二?三四三上)。


    注【21-004】『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三一?六0四下)。


    注【21-005】引文均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九上)。


    注【21-006】『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九中)。


    注【21-007】中村瑞隆『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五一──五二)。『藏和对译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七三 ──七四)。


    注【21-008】『大宝积经』卷一一九『胜鬘夫人会』(大正一一?六七八上)。『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a>』(大正一二?二二二下)。


    注【21-009】『不增不减经』(大正一六?四六七中)。


    注【21-010】『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0上)。


    注【21-01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七六(大正二七?三九三下)。


    注【21-012】『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大正三一?八二四下)。


    注【21-013】『增壹阿含经』卷六(大正二?五七五下)。


    注【21-014】『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a>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四八?三三八下)。


    注【21-015】『大法鼓经』卷上(大正九?二九一中)。


    注【21-016】『央掘魔罗经』卷二(大正二?五二七下)。 [P184]


    注【21-017】『大般涅槃经』卷五(大正一二?三九五中)。


    注【21-018】『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0上)。


    注【21-019】『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一上)。


    注【21-020】『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一中)。


    注【21-021】『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一二?二二一下)。


    注【21-022】『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大正三一?八二四中)。又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二中)。


    注【21-023】『大般涅槃经』卷七(大正一二?四0七中)。又卷八(大正一二?四一二下、四0九下)。


    注【21-024】『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下)。


    注【21-025】『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三一?六0三下)。


    注【21-026】『大般涅槃经』卷二(大正一二?六一八下)。


    注【21-027】『不增不减经』(大正一六?四六七下)。


    注【21-028】『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一四?五四七下)。


    注【21-029】『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中)。


    注【21-030】同上。 [P185]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