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录第一天

3个月前 作者: 道源
    道源</a>法师讲述</P>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今年的念佛七要向各位讲阿弥陀经</a>,所以这部阿弥陀经就当成念佛七的开示,在这七天以内准备把阿弥陀经讲完,请大家留心谛听!</P>


    首先介绍几部阿弥陀经的注解:一部是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位的祖师,他著了阿弥陀经的疏,恐怕我们不懂得这个疏,再作个钞,钞是解释疏的,疏是解释经的,所以就叫‘阿弥陀经疏</a>钞’;另外一部是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第九位的祖师,他注的‘弥陀要解’,在一切阿弥陀经的注解之中,是最好的一部注解。但是‘弥陀要解’不太好懂,要想懂得这部‘弥陀要解’,我再介绍两部注解:一部是圆瑛</a>法师的‘弥陀要解讲义’,一部是宝静</a>法师的‘弥陀要解亲闻记’,看这两部就可以懂得‘弥陀要解’了。诸位要是发心研究阿弥陀经,就看这几部注解;但是我要劝导诸位,你不是看一遍就可以了解,最好多看几遍。佛经的道理很高深,你看阿弥陀经的经文不是很好懂吗!看了‘弥陀经解’反而不好懂,那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蕅益大师把这部阿弥陀经里面的深奥道理都发现出来了,所以你看一遍是一遍的道理,看两遍是两遍的道理,多看几遍你懂得道理就越多。


    解释佛经,必须‘分科判教’。不分科,不知经文之节段,不判教,不知经义之浅深。释经的方法,以天台宗与华严宗为最完善,天台宗用的是‘五重玄义’,华严宗用的是‘十门分别’。此次解释阿弥陀经消文、释义、显理、分科、判教,悉皆依据‘弥陀要解’。但有一点与‘弥陀要解’不同,就是不与四教相配合。因为初学的人,不懂天台四教,若与四教配合得越详细越看不懂。‘弥陀要解’用的天台宗‘五重玄义’,即‘名、体、宗、用、教’。


    第一释名</a>:即解释一经的名题。佛经虽多,其题目之取材不出三种,即人、法、喻,其组织之方式不出七种,即‘单三、复三、具足一’等七种立题。单三者:一、单人立题,如本经。二、单法立题,如‘涅槃经’。三、单喻立题,如‘梵网经</a>’。复三者:一、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二、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a>’。三、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a>’。具足一者:即人、法、喻具足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a>’。本经叫做‘佛说阿弥陀经’,能说的佛及所说的佛,皆是究竟觉悟的人,故为单人立题。


    第二辨体:本经以实相妙理为体。一句弥陀名号,体即法界,故本经以实相妙理为体。


    第三明宗:本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的宗要。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故依信、愿、行为本经之宗要。


    第四论用:论用者,论其功能力用。本经以往生极乐,圆证三不退为力用。


    第五判教:教者,圣人被下之言,略称‘言教’。即是如来所说之经,皆名为‘教’。天台宗分判如来四十九年所说之经为‘藏、通、别、圆’四教。‘藏教’即小乘教。‘通教’即通于小乘,通于大乘之初始大乘教。‘别教’即别为菩萨所说之大乘教。‘圆教’即圆融无碍,圆摄诸教最高之大乘教。圆教之经有二部,即华严经与法华经</a>。蕅益大师则判释阿弥陀经为圆教,他说:‘华严之奥藏,法华之秘髓,皆在此经’!华严经最后一品,即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本经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华严深奥之藏。法华经偈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本经专示持名念佛,圆证三不退,必得成佛,故为法华秘密之髓。因此判本经为圆教。


    以上略讲天台宗之五重玄义,以下开始讲解本经之题目及译经之人。


    <strong>佛说阿弥陀经</strong>


    先讲‘佛’字;‘佛’即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按我国历史在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初八日,降生于天竺(印度)之迦维罗卫国;父名净饭国王,母名摩耶夫人,佛名为悉达多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示现涅槃。


    第二个‘说’字;‘说者悦也,悦所怀也’。佛以普度众生为怀,现在说出阿弥陀经,三根普被,万修万人去,得随其普度众生的心怀,故欢悦而说。‘阿弥陀’乃极乐世界的教主;久远劫以前为大国王,是时有佛,号世自在王如来,闻佛说法,发心出家,名法藏比丘。发四十八个大愿,广修无量功德,因圆果满,在西方造成一个极乐世界,接引念佛的众生,往生彼国。‘经’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简称为‘经’。又经者‘径’也。径是一种快路,也就是捷径。走的路不需要绕大弯子,很快就到达目的地,这叫径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了生死成佛道,这是修行法门中一个最快的径路,故‘经’字亦可解释径路之‘径’也。


    经题六个字,有能、有所、有通、有别。第一个‘佛’字乃‘能说’此经的释迦佛,‘阿弥陀’乃‘所说’的阿弥陀佛;这是能所一对。‘佛说阿弥陀’五个字,乃本经的‘别’题,别于一切经故。‘经’之一字,乃是‘通’题,通于一切经故;这是通别一对。讲解经题已竟,再讲译经之人。


    <strong>姚秦三藏</a>法师鸠摩罗什</a>译</strong>


    ‘姚秦’是说明译经的时代。我国当时一连有两个秦国,历史家分为前秦、后秦;尤恐不显明,再加上国王之姓以分别。前秦的国王姓苻,称为苻秦。后秦的国王姓姚,称为姚秦。‘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古时候法师,分的很清楚;通经者称为经师,通律者称为律师,通论者称为论师。经、律、论悉皆通达,方可称‘三藏法师’。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因他七岁时就大彻大悟,讲经弘法,不异于高寿的老法师!以童子之年,而有高寿之德,故称其德号为童寿。‘译’是翻译,这部阿弥陀经是在姚秦时代,由贯通三藏的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


    以上讲解经题及译经人已竟,以下开始讲解经文。在未讲经文之前,先说说‘分科’的重要性。分科就是一部经的纲要,经文分不开,则这一部经的纲要就摄持不住,所以要分科。凡是佛说的经,无论长的经文,短的经文,都分三大科。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华严经最长,有六十万字,也是分这三大分。法华经六万字,一样分这三大分。阿弥陀经只有一千八百多个字,还是分这三大分。最初发现每部佛经皆应分为三分的是晋朝道安</a>法师,当时有人批评他,说是‘割裂佛经,罪过无边’。到了唐朝玄奘</a>法师翻译出来的‘亲光菩萨佛地经</a>论</a>’之后,方知印度早有佛经应分三分之说,大家就认为道安法师有先见之明。因此反毁谤而转为赞叹!称之为‘弥天高判’。现在开始分科:


    <strong>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strong>


    <strong>甲一序分分二 乙一、通序 乙二、别序</strong>


    <strong>乙一通序分二 丙一、标法会时处 丙二、引大众同闻</strong>


    <strong>丙一、标法会时处</strong>


    <strong>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strong>


    这是通序的第一科,标法会时处,通序亦名证信序。通序者,通于一切经,一切佛经开始都有这段经文。证信序者,有这段经文证成可信是佛说的经。这段经文亦名六种成就,‘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之一字,是主成就。‘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下文‘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


    六种成就之由来,是释迦佛四种遗嘱之一。佛将涅槃时,阿难尊者有四种请示。第一问、佛住世时,依佛为住;佛灭度后,依何而住?佛言:依四念处</a>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谓之四念处。第二问、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何为师?佛言:以戒为师。第三问、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言:如是我闻等。第四问、恶性比丘扰乱时,佛住世时,佛自调伏;佛灭度后以何调伏?佛言:默摈之。因此,佛经开始皆有‘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的一段经文。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因缘不具足,法生不起来。佛讲经说法的法会,就是因缘所生的,要有这六种因缘具足,法会才能成就,缺一则不可。


    第一、信成就者:‘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若无信心,法会何由成就?是故六种成就以‘信’为首。第二、闻成就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的众生,以耳根最利,是故佛度众生,必须说法。若无‘能闻’之人,法会亦不能成就。第三、时成就者:说法必须有好的时间,若天气大寒大热,或是兵荒马乱,法会亦不能成就。第四、主成就者:此为法会中的重要因缘,若无说法的‘主’人,即使其他五种因缘具足,亦不能成就法会。第五、处成就者:若无说法的‘处’所,法会亦不能成就,将在何处说法呢?第六众成就者:讲经说法,为令‘众’闻。若无闻法的大众,法会亦不能成就。是故以上六种因缘,名为六种成就。


    现在开始讲解经文:‘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有三种解释。第一是指法之词,指著这一部经法叫如是,也就是指著这一部阿弥陀经叫如是。第二是信顺之词,信顺者就是信仰顺从。佛说的法我信仰,佛说的法我顺从,这样就如是。假若不信仰不顺从就不如是,所以‘如是’者为信顺之词。第三是显理之词,就是显实相妙理。‘如是’二字先消文,再释义。怎么叫做‘如’?不变谓之‘如’。怎么叫做‘是’?无非谓之‘是’。因为一切法皆有生住异灭,成住坏空,随时都在变动,所以都不是‘如’;不变动的,没有生住异灭,没有成住坏空才叫做‘如’。无非谓之‘是’;我们所说的‘是’是有一个‘非’对待著,而如是之‘是’若有个‘非’对待著,并不是绝对的‘是’了。要没有‘非’才叫绝对的‘是’,所以无‘非’谓之‘是’。现在依著这两个字来显理,‘实相妙理古今不变谓之如’;什么法才不变呢?即是实相妙理。古时候如是,到今天亦如是,古今都不会变动,故称曰‘如’。‘无非谓之是’,依实相妙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故称曰‘是’。‘如是’二字,蕅益大师解释得太好了。我们念佛是依著心念的,能念佛之心就是实相理体,依著实相妙理来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所念的阿弥陀佛是实相理体,所生之极乐世界亦是实相理体。能念之心,所念之佛,能生之信愿行,所生之净土,能所一一皆是自心实相所具,亦即自心实相所作,依著实相妙理求生净土,古今不变决定无非,故称为‘如是’。懂得这个显理之词,我们的信心就坚固不易动摇了。否则我们以为念阿弥陀佛是个粗浅之法,实际是甚深玄妙之法,因为这是依著实相妙理来念的佛,这样我们的信心就会坚固,所以‘如是’者亦称‘信成就’。


    ‘我闻’是闻成就,我们要想修行用功,增长智慧,明白佛理,必须广学多‘闻’,不明佛理怎么修行呢?所以‘我闻’名为闻成就。我是指谁呢?我是指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诸大弟子中是多闻第一,而且得到总持法门。凡是佛说的法他统统记得,一句也不会忘记。所以佛涅槃后,他将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全部背出来,把所背诵之法集录出来,即是现在流通的经典,这是阿难尊者他亲从佛闻的。再把‘如是’合起来讲,‘如是’若以浅的来讲是指法之词,‘如是我闻’,就是指著如是这一部阿弥陀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的,故为‘如是我闻’。讲解佛经可以讲深,可以讲浅,但是不可以讲错,讲错了就瞎众生的智慧眼。前面依实相妙理来讲,讲得很深,假如讲不出这么深,不要紧,就以最浅的指法之词来讲,绝对不会错误的。


    (释疑)问:世尊成道之日为阿难出生之日,阿难二十岁才出家,世尊说法已经说了二十年,结集经藏时,阿难如何能诵出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呢?


    答:解释这个疑惑须要知道阿难出家的因缘。世尊度阿难出家时,阿难说:我很愿意出家,但世尊说法已经说了二十年,我都没有听到,因此我不愿意出家。世尊说:只要你肯出家,我可以把过去二十年所说之法,为你再说一遍。这样阿难才答应出家,所以阿难尊者才能诵出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之法。


    ‘一时’者为时成就。讲经要有讲经的时间,但是佛经上记载的都是一时,没有说某年、某月、某日,这也是当时结集经藏的人有大智慧。若是记载上某年、某月、某日,反而不好懂,因为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佛在印度说法,走遍了五印度,一时到这个国家说法,一时到那个国家说法,在时间上无论那一国都不好定。再者,佛法将来流通到全世界,各国的年、月、日也不一样。尤其佛说法,一时天上,一时人间,时间更不一样。如华严经七处九会才说完,人间说了三处五会,天上说了四处四会;这样天上的时间与人间的时间怎么记载?到底是某年、某月、某日呢?不能记载的,所以只记载个‘一时’。这个‘一时’蕅益大师解释得好,怎么称为一时呢?‘师资道合,说听</a>究竟’就称为一时。‘师资道合’者,师是老师,资是弟子,老师跟弟子之道相合,老师愿意讲佛法,弟子愿意听佛法,师资之道就相合了。‘说听究竟’者,老师把佛法说究竟圆满了,弟子听佛法也听究竟圆满了,一时圆满,故称为‘一时’。


    ‘佛’者乃梵语‘佛陀’之略称,为主成就。一个法会必须有说法的主人,像我们现在开一个讲经法会,必须有一位讲经的法师,没有一位讲经的法师,讲经的法会如何成就呢?佛住世时,就是讲经的法师,所以他是说法的主人,故称为主成就。梵语‘佛陀’略称为‘佛’,华言觉者;‘觉’是觉悟,‘者’是指人之词。觉者是觉悟的人,一个大觉大悟的人,就称为佛陀。那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觉者,而保留了原来的梵音呢?因为‘含多义’不翻,这在中国翻经的法会有五种不翻的规定。五种不翻者:第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罗尼者。第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有六义者。第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第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第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所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如译为智慧则生轻浅之意故不翻。含多义不翻乃五种不翻之一,即是一个梵语的名相,含的意义很多,而在中国找不到很适当的名词,所以就不翻。佛陀如果简单的翻成觉者,还不够佛陀的意思。因为要具足三觉才能称为佛陀。三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先讲自觉,自己觉悟了称为自觉。觉悟了什么呢?觉悟了‘真心本有,妄心本空’。凡夫的心是个虚妄不实的心,本来是空空洞洞没有一个心,我们执著出来有个心。妄心本来是空的,这妄心没有本体,妄心的本体就是真心,真心是本来就具有的。用一个比喻来说:真心如水,妄心如波,波没有本体,波的本体就是水。在华严经上说:世尊成道时,三叹奇哉!看见‘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就因为把妄想都当成真实的,而起了执著,所以把如来智慧德相统统盖覆住了。因此众生与诸佛不同,就是众生多了一个妄想执著。只要把妄想观空,不起执著,立地就成佛。因为真心本来就具有的,妄想心本来是空的,世尊自觉就是觉悟这个道理。自己觉悟了以后,就看见众生是可怜愍者,你们本来是佛,为什么要当个苦恼的众生呢?所以就要说法度众生,称此为‘觉他’,这自觉而又觉他,就是以先觉觉后觉。第三种觉是‘觉行圆满’;行即是功行,自觉的功行,觉他的功行都圆满,称为‘觉行圆满’。三觉圆满就是超九界以独尊的德号。六道的凡夫皆迷而不觉,佛能自觉,就超过了六道凡夫,也就是超过了六凡法界。二乘圣人自己觉悟了,但是不肯‘觉他’,即不发菩提心,不行菩萨道。佛不但自觉而能觉他,又超过了声闻,缘觉二乘法界。而菩萨呢?他既能自觉也能觉他,但他的觉行不圆满。佛的觉行圆满,超过了菩萨法界。这样就超过了六凡法界,超过了三乘圣人的法界,超九界以独尊,故称为佛陀,译为觉者。


    (释疑)问:世尊自己成佛,可谓自觉的功行,已竟圆满。但是现在还有无量的众生尚未得度,何能谓之觉他功行已竟圆满呢?


    答:凡是善根成熟的众生,应当见佛得度者,皆已度尽,故谓之觉他之功行亦已圆满。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此为处成就。梵语‘舍卫’,华言闻物。乃印度之大国,国王名波斯匿,因为该国名闻全印度,而又物产丰富,故名‘闻物’。在该国都城之郊外,约六里远的地方,有一祇树给孤独园。‘只’是只陀之略译,华言战胜,乃波斯匿王之太子。太子出生时,适逢与邻国交兵战胜,为纪念其战功,故为太子取名只陀。‘给孤独’之梵语为须达多,乃一位长者之名。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这位长者不但大富大贵,而又是大慈善家,常常周给孤独之苦人,故尊称为给孤独长者。此处道场,乃只陀之树,给孤独之园,故名‘祇树给孤独园’。现在再详细讲讲此座道场之因缘由来。


    须达多长者,为儿娶妇,去了邻国王舍城‘珊檀那’长者家中。珊檀那半夜起来,打扫舍宅,准备菜饭。须达多听见了,就起床问珊檀那,全家忙碌是为了请国王或是为了嫁女儿之事呢?珊檀那说:是为了请佛来应供。须达多善根深厚,听到了一个佛字,身毛皆竖!即问:‘何以名佛’?珊檀那广说佛的功德,须达多又问:‘佛现今在何处?我很想见佛’。珊檀那答说:‘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须达多求珊檀那同往见佛。见佛后,佛为他应机说法,须达多即获得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乃声闻四圣果的初果,已超出凡夫而入于圣人之流。须达多当即求佛往舍卫国说法,佛即受请,并告他说:必须筹建一座大道场,因为我的弟子很多,要有大的讲堂,大的宿舍的花园才能容纳。须达多回国后想找一个理想的好地方,结果找到只陀太子的花园,地方很大环境清幽,实在太好了。于是他向只陀太子要求买下这个花园,只陀太子听了笑笑说:‘我是一国的太子,怎么能卖花园呢?’给孤独长者说:‘您一定要卖给我,因为我要请佛来说法。’只陀太子的善根没有给孤独长者的深厚,虽然听见了佛字,但没有反应,而他却说了一句戏言:‘如果你一定要买我的花园,必须用黄金把我花园的地面全部铺满了,我就卖给你。’给孤独长者说:‘好!我请佛说法甚为重要,黄金算什么呢?’给孤独长者是个大财主,家里黄金很多,于是用象把金库里的黄金送往只陀太子的花园,把花园里的地面都铺满了黄金。看管花园的人把此事报告太子。太子听了很惊讶说:‘有这回事吗?他真的连黄金也不要吗?’于是到花园一看,真的是拿黄金铺地。太子对长者说:‘我是一国的太子,怎么可以卖花园给你呢?我只是跟你开玩笑!’给孤独长者说:‘你既然是一国的太子,怎能跟我开玩笑呢?是你说黄金铺满了地面就卖给我,怎么又说不卖呢?’这一说把只陀太子的善根发动了,心想此人这么多的黄金都舍得,这位佛一定是了不起的人。于是就说:‘我是太子,不能卖花园的,你一定要,我就送给你好了!’这位给孤独长者是位初发心的人,对于功德之相还是有所执著,认为非买不可。只陀太子说:‘空地已铺满了黄金,就算是卖给你了,可是树底下没铺到黄金,仍是我的权利。若是把树拔掉,这个花园就不好看了。不如这样吧!树算我供养,花园算你供养的!’给孤独长者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给孤独长者立刻动工,把讲堂、宿舍都建好了,就礼请佛及其诸大弟子来,并把此段因缘讲给佛听,并请佛给此处取个名。佛说:‘纪念你们两位大施主,树是只陀太子的,花园是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的。因为只陀贵为太子,所以把他的名列在前面,称为祇树给孤独园。’


    ‘处成就’是很重要的,我们发菩提心要弘法利生,要讲经说法,若没有讲堂,怎么讲给人听呢?所以讲经的处所非常重要。现在所有翻译过来的经典中,大部份都是在祇树给孤独园里讲的;因为佛说法四十九年,单在给孤独园就讲了二十五年之久。为什么呢?因为它环境清幽,设备完善,佛讲经时,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还有其他的人。若是讲堂小,宿舍小怎么能容纳得下呢?由此可知,成就一个讲堂,其功德真是不可思议的。


    讲到这里,把‘丙一、标法会时处’一科讲完。


    <strong>丙二、引大众同闻分三</strong>


    <strong>丁一、声闻众 丁二、菩萨众 丁三、天人众</strong>


    <strong>丁一、声闻众分三</strong>


    <strong>戊一、明类标数</strong>


    <strong>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strong>


    此为声闻众的第一科,明类标数。声闻众即指这些‘大比丘僧’,这是‘明类’,‘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标数’。‘比丘’是梵语含有三义。第一怖魔,第二破恶,第三乞士。第一怖魔者,即出家后要受比丘戒,登坛正受具足戒白四羯摩的时候,第六天的天王,魔王波旬的天宫便会起大震动。因为他认为欲界的众生都是他的子孙,凡是有人出家,他的子孙就少了一个,所以他会惊怖,这叫‘怖魔’。第二破恶者,出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断烦恼,烦恼是恶法,所以要‘破恶’。第三乞士者,释迦佛规定出家人要去托钵化饭吃。化即是‘乞’,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称为‘士’。出家人的托钵化饭与社会上讨饭的贫人不同,因为出家人虽然托钵乞食,但是具有学问道德,而且受人尊敬,故称为‘乞士’。具足以上这三种意义,叫做‘比丘’。这部阿弥陀经是大乘经,而参加弥陀法会的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故称之为‘大比丘’。


    ‘僧’是梵语‘僧伽耶’的略译,华言和合众。和合众分事和、理和。理和者,同证无为之理;事和者有六种,即身、口、意、戒、见、利,称为六和僧。就是要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六种事和再加上理和,即是和合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为常随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佛成道后,度了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尊者出家,他们两位未出家前皆是外道的首领,有外道的弟子各一百人,出家后就带来了二百个弟子。以后再度三迦叶,即‘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这三兄弟也都是外道的首领。优楼频螺迦叶带了五百个弟子来,那提迦叶、伽耶迦叶,各带二百五十个弟子,三迦叶共带了一千个弟子,与舍利弗和目犍连的二百个弟子加起来,就有一千二百人。还有耶舍长者子带来五十个弟子,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这些弟子在没有见到佛之前,皆是学外道的,受些无益的苦行。见佛之后,都断了烦恼,证得四果阿罗汉。由于感念佛恩深厚,所以发愿尽此一报身,常随于佛。自此以后,佛走到什么地方,他们就跟随到什么地方,故称‘常随众’。并不是释迦佛讲经时只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来听,另外还有很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都在法会听讲。以上是‘戊一、明类标数’讲完。


    <strong>戊二、表位叹德</strong>


    <strong>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strong>


    ‘皆是大阿罗汉’是表其果位。声闻众所证的圣果有四种,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最高的是四果。阿罗汉含有三义,第一杀贼,第二无生,第三应供。第一杀贼者,是个譬喻之词,把烦恼断除,等于把烦恼贼杀死了。第二无生者,把烦恼贼杀死后,就证得无生,永远不再流转生死了,故称无生。第三应供者,因为已证得最高的四果阿罗汉,应受人天的供养,所以称为‘应供’。比丘三义与阿罗汉三义,是因果对照。比丘因位中之‘破恶’,即阿罗汉果位中之‘杀贼’;因位中之‘怖魔’,即果位中之‘无生’;因位中之‘乞士’,即果位中之‘应供’。现在的在家弟子要打斋供众,就是请出家师父来‘应供’,我们出家人不能说去‘应供’,只能说‘赶斋’,因为我们还未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为什么叫‘大’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是声闻乘最高的果位,故称‘大’阿罗汉。再一种解释,来此听讲阿弥陀经者,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故称‘大’阿罗汉。


    ‘众所知识’者,此为‘叹德’。前面是表明其果位,现在是赞叹他们的功德。‘众’是大众,就是一切众生所知所识,不但知其名,而且识其面,这就是他们功德的成就。众生怎么都知道他们的大名,甚至于都认识他们的面貌呢?因为他们常常跟众生结缘,平常讲的声闻众是小乘人,只肯自利,不肯利他。但是回小向大的声闻,不但自利,且常利益众生,与众生结缘,所以功德也就无量。‘众所知识’,就是赞叹他们的功德。以上将‘戊二、表位叹德’讲完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话说多了打闲岔,大众好好念佛吧!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