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3个月前 作者: 宣化上人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a>讲述于


    美国三藩市佛教讲堂


    “阎浮”:就是我们这个南阎浮提。“众生”:是所有一切的众生。“业感”:业,是所造的业;感,是感召。就是造什么业,便受什么报。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这叫业感。


    <b><font color="#000000">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font></b>


    “尔时”:当尔之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这个大菩萨“白佛言”:对佛说了,“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我藉着佛如来这种威德神通力量的缘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地藏菩萨不说他自己──我有大神通,我有大智慧,我有无碍的辩才。而说是仗承着佛的威德和神通力量的缘故,所以他才能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才能分身来教化众生。“救拔一切业报众生”:他救拔一切起惑、造业、受报的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假设要不是佛大慈悲力量的缘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就不能有这千百万亿化身,分身去教化众生,不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力量。什么叫变呢?变就是互相更换了;化,化什么?无而忽有──本来没有,忽然间有了,这叫化。


    “我今又蒙佛付嘱”:我现在又承蒙佛嘱咐。“至阿逸多”:什么叫阿逸多?知不知道阿逸多是谁?不知道阿逸多,知道弥勒</a>吗?阿逸多是哪一位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翻译成中文,叫无能胜──他可以胜过一切,但没有人可以胜过他。无能胜,无就是有无的无,能是能不能的这个能,胜是胜利的意思。看!“无能胜”这几个字多厉害。难怪没有人能胜过他,因为他一天到晚都笑呵呵,没有发脾气的时候,所以他就有智慧,有智慧就胜过一切,所以叫无能胜,另外阿逸多又叫慈氏,慈悲的慈,姓氏的氏。“成佛已来”:到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六道众生”:天道、人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六道的众生。“遣令度脱”:遣令是一起使令,使令这一些众生都要度脱。“唯然”:现在我答应这件事,我应承佛的这个嘱咐。“世尊,愿不有虑”:世尊您啊!我现在请您不要担心这件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告诉地藏菩萨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没有得到解脱的──就是还在轮回之中的众生,“性识无定”:他们的性也不定;识也没有一定──知识也不定。本来想要学佛法,学一学,又改变宗旨了,这叫性识无定。“恶习结业”:这种恶习,就造了很多的罪恶。“善习结果”:做善将来就有好的结果。


    “为善为恶”:或者做善事,或者做恶事,“逐境而生”:随着境界而生,什么叫逐境而生呢?好像人们遇着善友,给你讲佛法,教你做善事,你听他这么讲,就做了善事;如果你遇着恶友,教你去花天酒地,做一些坏的事情,你听他讲多了,就想去做,也许会变成他那样子。这也就是我们人,如果和勤俭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一种勤俭的习惯。要是和懒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自己本来是个勤俭的人,可是遇着这个懒人,也就随着境界转了,变成懒人。这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红色的东西在一起,不知不觉就变成红色了;你和黑色的──例如你尽写字,拿着这墨,不知不觉手就染成黑色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你染成咖啡色,就是咖啡色的;你染成黄色的,就是黄色。那么,这在本经上就叫“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不会喝酒的人,天天和喝酒的人做朋友,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喝酒了,这就因为你有喝酒的朋友。要是接近尽吃毒药,吸毒的人,久而久之,你自己也就变成这样子了。所以,我们人交朋友一定要特别小心,特别注意。还有,我们人一定要听朋友的劝告,而朋友又要分善友、恶友。如果这朋友是好的,善的朋友,无论他说什么,我们应该相信他。如果这人是个恶的朋友,无论他说什么,我们不应该相信他。所以,为善为恶,逐境而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轮转五道”: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这五道里头转来转去。“暂无休息”:连暂时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动经尘劫”:动,就是一动,这一动就经过了尘劫那么多的劫数。“迷惑障难”:都是在迷惑和业障的这种环境里头。“如鱼游网”:好像什么呢?这佛讲经讲得非常恰当,就像鱼在网里游似的。“将是长流”:不论多久的时间,也要在这水里流来流去。“脱入暂出”:或者暂时入到网里,又暂时出去了。“又复遭网”:出去没有多久,又被打鱼的渔翁打上来了。


    “以是等辈”:以这一类的人,“吾当忧念”:所以我很忧愁的。你看!现在释迦牟尼佛忧愁我们在于鱼网出不去。鱼网这地方是很危险的,不是好玩的,所以连释迦牟尼佛都忧念;但是我们不要忧愁,只要一心学佛法,就可以有办法的。“汝既毕是往愿”:这个“汝”是指地藏王菩萨,佛对地藏菩萨说你既然完毕你往昔的愿力。“累劫重誓”:很多劫以来,你发了重大的誓愿,“广度罪辈”:要广度这一类有罪的人。“吾复何虑”:我还忧愁什么呢?我没有什么担心的啦!我很放心,好!你去做了。释迦牟尼佛听见地藏王菩萨对他这么样一讲,他就告诉地藏王菩萨说,我不再忧愁了。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慇懃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说这话的时候,“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这会中有一位菩萨,他也是个大菩萨。“名定自在王”:这位菩萨的名字,就叫定自在王菩萨,他修定,得到自在;不单得到自在,还是自在中的王。“白佛言”:他对佛说,“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地藏菩萨久远劫到现在,“各发何愿”:他每一个劫,发的是什么愿呢?他都发过什么愿?“今蒙世尊慇懃赞叹”:现在才能得到世尊这样慈悲慇懃来赞叹他、称赞他。“唯愿世尊”:我唯独愿意世尊,“略而说之”:略略地为我讲一讲。


    “尔时世尊”: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就“告定自在王菩萨”说,“谛听谛听”:定自在王啊!你注意听,我告诉你。“善思念之”:你现在要好好的注意,记得我所告诉你的话。“吾当为汝”:我现在为你“分别解说”:详细的给你讲一讲。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乃往过去”:就是在以前过去多久的时间呢?“无量阿僧祇”:有无数无量这么多,“那由他不可说劫”:那由他不可说,这都是劫的名字,大数目的名字。“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在这个时候,有一位佛出世,他的名字叫一切智成就如来。这一切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而这一切智就包含其余的两种智慧,这就是一切智所成就的如来。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位居士问我,如来佛和阿弥陀佛是不是不同?其实,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药师如来,这每一尊佛的名字都叫如来。不是说单这一尊佛叫如来,另外那一尊不叫如来。


    佛有十个名号,什么叫号呢?好像我们人有个名字,然后又有个别号。名字是自己尊长所用的,别号是一般平等的人所用的。号者号也,什么叫号呢?这号就好像老虎发脾气了,狮子吼</a>的声音也都叫号。号,声闻于外,因为你这个声名大,一般人都听见了,所以叫号,又叫别号。这号就是大声叫,有这么一个意思。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这是个什么号呢?这叫“仿同先德号”,仿是模仿,就是学以前有德行的人。“如”:如无方所,没有一个特定的地方;“来”:来感而现,等来感应道交了,而现出来,这叫如来。又这如来两个字是“来无所从,如无所去”,也就是无所来,无所去,这叫如来。又“如”是本觉的这个理,“来”是始觉的那个智。以本觉的理,契始觉的智,所以这也叫如来。如来大概的意思是这样。


    “应供”:应供就是应该受人天的供养,人间的人应该供养他,天上的人也应该供养他,这叫应供。应供也有一个名号,叫“堪为福田号”,就是他堪做人天的福田。福田有自利和利他这两种,自利,就是自己研真断惑,什么叫研真断惑呢?研究真理,把疑惑都断去了,这是自利。自己明白了,再能去教化他人,令他人也得到真理,将疑惑都断了,这是利他。


    第三“正遍知”: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正,和外道的不正有分别;遍,和二乘的不遍有分别。二乘人,他证到偏空的理,而没有得到遍,所以这是和二乘不同之处。知,是指和凡夫不同之处,凡夫是不知,而正遍知是无所不知。正遍知也有一个名号,叫“遍知法界号”。什么叫遍知法界号呢?好像《楞严经</a>》上说:“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松直,松树是直的;棘曲,荆棘是弯曲的。鹄白,鹄鸟是白色的;乌玄,乌鸦是黑色的。皆了元由,它们的根本是怎么一回事,佛都知道。乃至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外,所落雨滴的点数,就是甚至于一滴,佛也知道。佛是无所不知,因此得此名号,就叫遍知法界号。


    “明行足”:明是明白,行是修行。明也就是智慧,修行就是福,福慧双足──福也圆满了,慧也圆满了,这就是明行足。那么明行足的明又可说有三明,什么叫三明呢?就是天眼明──得到天眼通了;宿命明──前生的一切,他都明白;漏尽明──得到无漏了。明行足也有一个特别名号,叫“果显因德号”。佛于果位上显现出来他在因地所修的德行。


    “善逝,世间解”:善是好,逝当往字讲。善逝,世间解的另外一个名号,就叫“妙往菩提号”。为什么叫妙往呢?他善到十方诸佛国土,用权巧方便来教化众生,所以就叫妙往菩提号。


    “无上士”,也是佛的十号之一。怎么叫无上士呢?因为他把所有的惑都断了,没有见惑、思惑、尘沙惑。没有种种的惑了,所以叫无上士;若有惑可断的,就叫有上士。无上士也有一个它自己的名号,叫“通伪达真号”。佛知道内身和外境一切一切都是虚伪的;唯独佛乘是真实的,所以叫通伪达真号。


    “调御丈夫”:调是调和,御是御车。古来的车是用马拉的,要有一个人拿鞭子赶这车,这叫御车。现在驾驶汽车,也可以说是御车。有一天晚间我说:“驾车就是调御丈夫。”这个调御丈夫,调御什么呢?调御六道众生,都到佛果菩提,到佛的果位上。所以这是最大的一个大丈夫,调御众生,令其了脱生死,超出六道轮回。调御丈夫也有一个名号,叫“摄化从道号”,化度众生,令一切众生都依从修道的路去修行。


    “天人师”:佛可以作天人的师表,三界的师表。这也有一个名号,叫“应机说法号”,应众生的机缘来说法。


    第九个就是“佛”:佛是半梵语,具足来说也叫佛陀耶。因为中国人欢喜简单,所以就称佛。佛也有一个号,叫“三觉圆明号”,三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万德备;万德也都具备了,所以就成为佛。


    最后一个叫“世尊”:佛无论在世、出世间都尊贵,所以叫世尊。这也有一个特别的名号,叫“三界独尊号”。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独尊,是只有佛才是最尊贵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一出世的时候,就一个手指着天,一个手指着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天上边和天下边,只有佛是最尊贵的,所以第十名号叫世尊,别号就叫三界独尊号。世尊又有六种的意思:(一)自在,佛是最自在的。(二)炽盛,好像火,很炽盛。(三)端严,又端正又庄严。(四)名称普闻,谁都知道佛的名称。(五)吉祥,世尊这个名字有吉祥的意思。(六)尊贵。以上所说是佛十号简单的解释。


    “其佛寿命六万劫”:这一位佛的寿命有六万劫这么长。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未出家时”:这一位一切智成就如来,他以前没有出家的时候,“为小国王”:做为一个很小国家的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他与邻国的国王做朋友,“同行十善”:大家共同行十种善业。十种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贪、不瞋、不痴、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做这十种的善事。“饶益众生”:来利益众生。“其邻国内”:在他的邻国里边,“所有人民”:所有一切的人民,“多造众恶”:统统欢喜造一切的恶。“二王议计”:这两位王商议,想办法帮助这一些人民。“广设方便”:广大而设种种的方便。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有一个王,他就发这么一个愿,发什么愿呢?他说:“愿意自己早成佛道。”很快就成佛了,成佛了做什么呢?“当度是辈”:成佛之后好度这一切造恶的众生。“令使无余”:令一切造恶的众生,一个都不剩下,统统都度尽了他们。


    “一王发愿”:另一个国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我如果不先把一切造恶有罪苦的众生度脱,令他们离苦,得到安乐。“得至菩提”:乃至于成佛。“我终未愿成佛”:我始终不愿意成佛,我一定要把这一些众生都度完了,我才成佛;若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我就不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佛告诉这位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这一个发愿早成佛的国王,“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就是方才所讲的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另一个国王发愿,永远来把罪苦的众生都度脱了。“未愿成佛者”: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他就不愿意成佛。这位国王是谁呢?“即地藏王菩萨是”:这一位正是地藏王菩萨,这也就是他过去所发的愿。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罗汉问之。欲愿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


    “复于过去”:又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无量无量这么多的劫。“有佛出世”:有一位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他的名字叫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这尊佛的寿命有四十劫这么长。“像法之中”:在佛入涅槃之后,像法的时候,“有一罗汉”:有一位证果的阿罗汉,“福度众生”:他为一切众生来种福。“因次教化”:他次第教化众生,“遇一女人”:遇着一个女人,“字曰光目”:这个女人的名字就叫光目。“设食供养”:她设一些斋菜,来供养这位罗汉。


    “罗汉问之”:这位罗汉就问她,“欲愿何等”:说你供养我,你想要求什么呢?你愿意得到什么好处呢?“光目答言”:这光目女就答覆罗汉说,“我以母亡之日”:我在我母亲死亡的这一天,“资福救拔”:做这福德来救拔我母亲。资,就是帮助。“未知我母生处何趣”:不知道我母亲,现在投生到哪一趣里去?到哪一道里去了?


    “罗汉愍之”:这罗汉就生出一种可怜她的心。“为入定观”:就为她坐禅来观察,也就是为她入定作意观察。“见光目女母”:看见光目女的母亲,“堕在恶趣,受极大苦”:堕落到恶趣里头,受很大的苦楚。“罗汉问光目言”:这个罗汉见着这种境界,就问光目,“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你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是做什么事情的?“今在恶趣受极大苦”:现在在地狱里受很大的苦楚。


    “光目答言”:光目就答覆说,“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我母亲在生的时候,她就欢喜吃鱼和鳖这一类的东西。“所食鱼鳖”:她也不是尽吃鱼和鳖,她吃什么呢?“多食其子”:多吃鱼子,就是鱼下的蛋。“或炒或煮”:或者炒着来吃,或者煮着来吃。“恣情食啖”:她放恣来吃,什么也都不顾了。有这个东西吃,她连生命都忘了,不顾命那么吃。“计其命数”:要是算计这些生命的数目,“千万复倍”:有百千万亿那么多。“尊者慈愍,如何哀救”:尊者啊!请您慈悲怜愍我母亲,想一个办法来救我母亲。


    “罗汉愍之”:这个罗汉就生出慈悲心,“为作方便”:为她做一种方便的法。就“劝光目言”:对光目说了,“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你诚心一点,要至诚恳切念南无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并且你再塑一个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形像。“存亡获报”:这样你的母亲会得到好处,你自己也会得到好处。无论是在生的,或死亡的都会得到好处。


    <b><font color="#000000">


    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font></b>


    “光目闻已”:光目女听见这位罗汉教她恭敬供养清净莲华目如来之后,“即舍所爱”:她就把她所爱的东西都舍了,或者变卖了。好像前边那位婆罗门女一样,她把房子卖了;那么这位光目女呢?她就把她所爱惜的东西卖了,值钱的东西也都卖了,最宝贵、最舍不了的一些物质,她都把它布施出去,或者卖了。“寻画佛像”:然后她用纸或者绢、绸、缎来画清净莲华目如来佛像。“而供养之”:就用香、花、灯、烛、果,种种的饮食、衣服、卧具,来供养清净莲华目如来的画像。


    “复恭敬心”:她又用一种至诚的恭敬心,“悲泣瞻礼”:她因为知道她母亲堕落到恶道里头去了,受恶道的苦。她就悲泣瞻礼──悲哀哭泣,又看看佛像,就叩了头。“忽于夜后”:忽然,在这晚间的后半夜,“梦见佛身”:她就好像作梦似的。其实这种境界并不是作梦,这是她心诚到极点,就有一种感应道交的境界,她在这个房子里边就看见佛像了。如果说她这么见到佛像,这好像太奇怪了,所以经上就说好像作梦一样。佛身“金色晃耀”:这佛身是黄金色的,“如须弥山”:就像须弥山这么大,你说这有多大?这尊佛“放大光明,而告光目”:告诉光目说,“汝母不久当生汝家”:你的母亲不久应该会生到你的家庭里来。“才觉饥寒”:他方才感觉到饥饿和寒冷。“即当言说”:他就会说话的,你等着啦!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做工的男人,就叫奴;帮人做工的女人叫婢。婢,就是卑下,就是人家教你做什么,你就要去做什么,受主人的指挥,所以叫婢。那么不久她家里有一个婢女,这个婢女生了一个儿子。“未满三日”:本来小孩子,生出后在三、四岁才会说话;可是这个小孩子还没够三天,“而乃言说”:他就会说话了。说什么呢?“稽首悲泣”:他向佛像叩个头,就哭起来了。“告于光目”:便告诉这光目女,“生死业缘,果报自受”:他说生和死这种造恶业的因缘,将来受果报,是要自己亲自去受的。好的果报,也是自己去受;恶的果报,也是自己去受。


    “吾是汝母”:我是你的母亲,“久处暗冥”:我长久在看不见太阳,看不见太阴,也看不见星光,在这种黑暗而冥无所见的地方。“自别汝来”:我自从死了,和你分别之后,“累堕大地狱”:常常堕落到大地狱里头。“蒙汝福力”:现在我承蒙你,很谢谢你为我造福的力量。“方得受生”:你造福把我救出地狱之苦,现在才又受生。“为下贱人”:可是,虽然受生为人,却是婢女所生的。“又复短命”:我生为下贱人,这还不要紧,还要夭寿。夭寿就是短命,生命不长。“寿年十三”:我只可以活到十三岁。“更落恶道”:又要堕落到恶道里头去。“汝有何计,令吾脱免”:你要快快想一个方法,令我脱离这种恶道之苦,你快帮我想法子!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光目闻说”:光目女听见这个婢女的儿子对她这样说话。“知母无疑”:知道这一定是她母亲,一点疑惑都没有。“哽咽悲啼”:哽咽就好像喉咙有什么东西塞住了似的,说话也说不出来,哭也哭不出声来。被这个气堵着,好像要断气的样子,这时要哭又哭不出来,要笑又笑不出来,也不知是哭、是笑,这叫哽咽。是悲哀到极点,所以有这种情形。“而白婢子”:就对婢女的儿子说。“既是我母,合知本罪”:既然你是我的母亲,就应该知道你本来造的是什么罪业啊?“作何行业”:你在没死之前,都造了什么罪业?“堕于恶道”:令你堕到恶道里边。


    “婢子答言”:这个婢女之子听光目女这样问他,他就回答说,“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杀害,就是杀鱼子,欢喜吃鱼鳖,多吃其子,或煮或炒,这种杀害的业是很重的。毁骂是毁谤三宝,骂詈一切众生,这两种都是很严重的罪业,要受这种果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假设要不是得到你做功德来超拔我,救度我这苦难。“以是业故”:以我所造的这种业,“未合解脱”:是不应该脱离苦难的。“光目问言”:光目听见这话就问她,“地狱罪报其事云何”:造罪在地狱受果报的事情怎么样呢?你可以告诉我吗?


    “婢子答言”:婢女之子答覆光目说,“罪苦之事”:这个造罪受果报的事情,“不忍称说”:我没有法子讲得出来,我不忍心说。你看有人坐在这儿听经,就说是痛苦,如果要下地狱,到那个地方,你说那怎么办?你在受苦,说:“我不要在那里受这个罪了!”那也不可能,没有法子逃得出去。你的罪若不了,你想不在地狱受苦,那是不行的。所以,要是能在人世间受点痛苦时,就想:“哦!这比在地狱受的苦是好得多了,地狱比这个苦得更厉害。”要是能这样想,那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快乐的,没有哪一个地方是苦的。你就是腿痛也不会觉得苦,你看,在地狱里,被鬼用叉往身上一叉,然后放到油锅中,你说那苦不苦?如果你说:“哎哟!我受不了,你不要把我往油锅里放。”他不会听你的,没有人情讲的,你说你苦吗?嘿!那他把你炸多一次,再来一次,叫你苦多一点。“百千岁中”:即使经过百千万岁的时间,“卒白难竟”:卒是终了,百千万岁也说不完这种痛苦。


    “光目闻已”:光目女听完之后,“啼泪号泣”:你看地藏菩萨在因地时,也没有法子,就只有哭的本领、哭的能力了,其余的能力都没有。所以啼泪悲泣,号啕痛哭,大喊大叫。啊!怎么办哪?“而白空界”:因为他没有办法,就对空中说</a>了,说什么呢?“愿我之母,永脱地狱”:只要求我的母亲永远都脱离地狱的苦啊!幸好光目女的母亲生了这么个孝顺的女儿,如果没有孝顺女,恐怕在地狱里也不容易出来的,因为她杀生很多,骂人也很多,所以要在地狱里受苦。但是她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女儿发愿:愿她的母亲永远脱离地狱的痛苦。“毕十三岁”:等到十三岁,寿命终了之后,“更无重罪”:她这个重罪都没有了。“及历恶道”:也不再堕落到恶道里边去了。历,是经历。


    “十方诸佛慈哀愍我”:我叩求十方诸佛菩萨慈悲哀怜、愍念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请十方诸佛都来证明我为母亲所发的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涂”:假设我的母亲永远都离开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即刀涂、血涂、火涂,这三涂的痛苦。“及斯下贱”:和这个由婢女所生的下贱身。“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不但没有下贱的身,而且也永远不做女人。“愿我自今日后”:我发愿从今天到将来。“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我面对清净莲华目如来的画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却后,就是从现在到将来,到百千万亿劫那个时候。“应有世界”:应该有的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所有地狱和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诸罪苦众生”:所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里头罪苦的众生,我“誓愿救拔”:我发愿来救拔他们。


    “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令他们都离开地狱的苦、饿鬼的苦、畜生的苦,等等的苦。你们要知道,如果不是地藏王菩萨发这么大的愿,相信我们现在或者也在地狱里受苦;或者也在饿鬼里受果报;或者也在畜生里受苦。我们现在所以能作人的原因,这都是地藏王菩萨在无量劫发这一个大愿,把我们从地狱里救出来;从饿鬼里救出来;从畜生里救出来。不过我们现在都没有得到宿命通,没有得到天眼通,也不知道我们以前受过地藏王菩萨多少的好处?多少的慈悲?他对我们的这种利益和恩泽,我们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地藏王菩萨早发这么个大愿,我们危险得很。所以我们现在时时刻刻都应该抱着要报答地藏王菩萨的恩情这么一个心哪!“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这一些人都成佛了之后,“我然后方成正觉”:然后我才成佛。


    “发誓愿已”:发这种的誓愿完了之后,“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在当时就具闻──听得清清楚楚的,不是马马虎虎、似是而非的,也不是迷迷糊糊好像作梦似的。她清清楚楚地听见清净莲华目如来告诉光目女说,“光目,汝大慈愍”:你呀!真是太慈悲了,你这种愿力真是令我欢喜,这是赞叹光目女。“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你呀!谁教导你的?谁告诉你的?你能为母亲尽孝道,而发了这样的大愿!这我从来没听过,没有众生肯发这么大的大愿──为了救自己母亲而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这真是难得!难得!真是最好了,你真是最好的一个女孩子。


    “吾观汝母”:我现在用佛眼来观察你的母亲。“十三岁毕”:你的母亲在十三岁时,寿命终了之后,“舍此报已”:舍了这个报之后,“生为梵志”:因为你现在发这种大愿,所以你的母亲等十三岁寿命终了之后,来生就作梵志。梵志就是婆罗门教,也就叫净裔,净裔就是修清净行的后人。“寿年百岁”:他那时可就不同了,他生去作梵志,能活到一百多岁。“过是报后”:过这一个果报之后,“当生无忧国土”:他应该生到无忧国土──就是极乐世界。“寿命不可计劫”:生到极乐国土之后,他的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然后就成了佛果。“广度人天”:他广泛的去度人间的人和天上的人。“数如恒河沙”:数目有恒河沙那么多。


    “佛告定自在王”:释迦牟尼佛就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这个福度众生,为光目观察她的母亲堕落到什么地方的罗汉,你知道他是谁呀?我告诉你,“即无尽意菩萨是”:就是这个无尽意菩萨,他在清净莲华目如来时做罗汉,现在就是无尽意菩萨。“光目母者”:这个光目的母亲,你知道是谁呀!“即解脱菩萨是”:就是现在这个解脱菩萨。“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当时的光目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


    <b><font color="#000000">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font></b>


    “过去久远劫中”: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的劫里边。“如是慈愍”:这位地藏菩萨就像上边所说的这么大慈悲,大怜愍众生,他“发恒河沙愿”:所发的愿力像恒河沙那么多,不单单是经上所讲的这么一点点,他的愿力是无量无边那么多。“广度众生”:他普遍的教化一切众生,度脱一切众生。“未来世中”:在将来的世界里边。“若有男子女人”:或者有男人,或者有女人。“不行善者”:不做好事,尽做恶事。人应该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而他是众善不行,诸恶去做。“乃至不信因果者”:乃至于你讲因果,他也不信。昨天到加城大学</a>去讲法,有一个中国学生,在讲完了之后,到外边,他就问我说:“佛教是不是信因果啊?”我说:“是啊!这个因果,不单要信,而且的确是真的。你信,也有因果;不信,也有因果。你要是不信因果,我现在就给你一个实地的试验。


    怎么样试验呢?你去找一个人,你打这个人一个嘴巴,这个人一定打回你一个嘴巴。你打他一个嘴巴,这是个因;他又打你一个嘴巴,这是你结果了。你打人家,人家也打你。你信不信这个道理?”他说,这样他也没有话讲了,本来他有很多的理论,想来辩论,认为是没有因果的。我这么样一讲,他或者怕人打他,或者他也不愿意打人,他就信这个因果。我说你打人这就是个因,本来你不应该打人,可是却打人,这是因;所以人家回头也就打你,这就是果了。这个因果,你对人家不好,人家对你也不好;你要是对人家好,人家对你也好,这也就是因果。所以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你尽结交一些不正当的朋友,那么这一些不正当的朋友,就把你也影响成了一个不正当的人;你尽交一些好朋友,那么即使你是一个坏人,也会变好了。所以,一切的事情都是因果,不要往外找。不要说人家对我不好,先问自己对人好不好。所以一切事都要回光返照,反求诸己。不要像照相机,尽给人照相,自己本身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邪淫妄语者”:或者做邪淫的事,或者尽打妄语,专门讲假话。“两舌恶口者”:我们人切记不要犯两舌恶口。怎么叫两舌呢?对于这一个人,一个面孔;对另外一个人,又一个面孔。对于甲,就说乙不对,说乙怎么样不好;对乙,又说甲怎么样不好,这都是两舌恶口的过。或者挑拨离间,令本来团结一致的团体,却因他的破坏而解散了。恶口两舌里边,最要紧的是不能破和合僧。什么叫和合僧呢?对出家人,不论他是比丘,是沙弥,他既然已受沙弥戒,或者受菩萨戒,你以居士的身份,就不应该说沙弥和比丘的过。因为你学佛法,是从比丘,从沙弥等出家人这儿学来的。你不能学了佛法,然后还破坏佛法。所以不能令僧伽里边互相不和,要是令僧伽里边互相不和,这就是两舌、恶口,又叫破和合僧。


    破和合僧在佛法里边是五逆罪之一,五逆罪是最重的罪──弑父,杀父亲。弑母,杀母亲。弑阿罗汉,杀证果的罗汉。破和合僧,就譬如对这个出家人说那个出家人怎么样不对,有什么样不好的地方,他怎么样对你不起;对那个出家人又说这个出家人怎么样不好,怎么对不住你,你看他又怎么样子,如何妒嫉障碍。令出家人里边都不和了,互相都不共住,大家分散开来,这叫破和合僧。第五是出佛身血:或者把佛像烧了,或者把佛像毁坏了。现在虽然佛不在世,但你把佛像毁坏,这也叫出佛身血。以上都包括在两舌、恶口里头,所以这点我们各位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犯这种毛病。犯这种毛病,堕落到地狱,是永远都不会出来的。


    “毁谤大乘者”:或者毁谤大乘,说没有大乘,只有巴利文。昨天来那么一个狂人,他问:“你们这个经是从巴利文翻译过来的吗?”他连巴利文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还问是不是巴利文翻译过来的,这简直是硬充行家,假装他懂事情,这种人真是最可怜的。“如是诸业众生”:像这一类造恶业的众生。“必堕恶趣”:一定会堕落到三恶道里去的,这是非常危险的。


    <b><font color="#000000">


    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于阎浮提。利益众生。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font></b>


    “若遇善知识”:“若”是不定词,或者遇着,或者没有遇着。现在假设要是遇着善知识的话。什么叫善知识呢?闻名叫知,见面叫识。闻名:我听见这个名字,我知道啦!这叫“知”。见面:我看见了,见着面了,这叫“识”。我认识了,这就是“知识”。“善”字,一般人都当“好”字讲,而“善知识”这个“善”,当能字讲。他能知能识,能知道什么呢?能知道这三界的苦恼,能知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善知识有三种,第一种是外护善知识:在外边来护法的这种善知识。这种善知识,是帮着处理一切事情,出家人需要什么?他就去做,护持三宝,护持常住。常住所需的一切物品,他都供给,这叫外护善知识,从外边来护持修道的人。第二种是同行善知识:怎么叫同行呢?就是一起修行。这一种善知识,是一起修道,互相勉励的。什么叫互相勉励呢?这就叫打同参。


    所谓打同参,就是在一起共同修道,你帮着我,找我的毛病;我帮着你,找你的毛病。因为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过,若找另外一个人看呢,就容易发现他的过错,发现他所有的毛病。所谓当局者迷,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时候,就看不出来是对、是不对;而旁观者清,在旁边看的人,就清清楚楚的,所以能互相你看我的不对处,我看你的不对处,这叫打同参。可不是你看我的不对处,我就发火了;我看你的不对处,一讲你也发脾气了。不可以发脾气的,要互相研究错误的地方,这叫互相勉励,共同鞭策,好往前去精进,互相切磋琢磨。《大学》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言其制玉石的人,用刀一点一点把玉切了,然后用锉把它锉一锉,又要琢磨,把它磨一磨,这才能成一块美玉。所以两个人打同参,也就是这个意思,互相来切磋琢磨,你找我的毛病,我找你的毛病。真正想要修道的人一定要这样子,这是同行善知识。还有第三种教授善知识:讲经说法,或者宣传佛教,教化众生的善知识,这都叫教授善知识。


    “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一弹指,是很短的一个时间。一瞬,瞬呢?眼睛一眨眼,这叫一瞬。二十念是一瞬,二十瞬是一刹那,在《仁王护国般若经》上说,这一刹那就有九百个生灭;也就是说一刹那间,我们的念虑就有九百个生灭在里边。一弹指间就有六十四个刹那。但是这一弹指,言其是很短的时间。这个劝令一弹指间,有两种的说法:(一)在一弹指这么短的时间,他相信归依地藏王菩萨,然后升天了,就得到永远的快乐。(二)经善知识劝令这个人,他在一弹指这么快的时间,就相信了,生出一种信心来,归依了地藏王菩萨。这归依就是恭敬,把我们身心性命啊!都交给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就是我们的慈悲父亲,我们好像他的子女一样。“是诸众生”:这个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在一弹指这么短的时间,他就可以消灭无量无边那么长时间的三恶道果报。


    “若能志心归敬”:假如再能专一其心,志诚归敬。“及瞻礼赞叹”:或者瞻礼,或者赞叹。“香华衣服”:用香,或者华,或者衣服。“种种珍宝”:种种珍奇、宝贵的东西。“或复饮食”:或者吃的东西。所以我们出家人吃东西的时候,都应该上供,先供养佛,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是奉事者”:像以上所说用香华、饮食、衣服、种种珍宝来供养地藏王菩萨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在未来百千万亿,那么长时间的劫里边。“常在诸天”:常常升到天上去。“受胜妙乐”:享受那种最殊胜、最微妙的快乐。“若天福尽”:假设他天福享尽了。“下生人间”:再生到人间来。“犹百千劫”:还能在百千万劫。“常为帝王”:常常做皇帝。“能忆宿命”:他能想起来宿世是做什么的,常能想起来自己前生的事情。“因果本末”:所有的因果、本末,他都知道。


    “定在自王!如是地藏菩萨”:像上边所说这个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有像这样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这种大威德、大神通的力量。“广利众生”:他广泛的利益一切众生。“汝等诸菩萨”:你们这一些个菩萨呀!“当记是经”:应该记得这部《地藏经</a>》。“广宣流布”:你们大家都发心来流布这一部《地藏经》。所以我们现在能闻到《地藏经》这个名字,得听到讲《地藏经》,这都是诸菩萨广宣流布的力量,如果不是菩萨默默中来宣传流布这一部经典,我们未必能遇着这样甚深的法宝。


    “定自在王白佛言”:定自在王菩萨就对佛说,“世尊!愿不有虑”:说世尊您不要忧虑这一些问题。“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我们现在这些菩萨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必能藉仗佛的威神,“广演是经”:到处去宣说这部经典。“于阎浮提”:于南阎浮提,“利益众生”:利益于众生。“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定自在王菩萨说完了这话,“合掌恭敬作礼而退”:合起掌来,恭恭敬敬的向释迦牟尼佛叩头顶礼,然后退坐一面。


    <b><font color="#000000">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font></b>


    “尔时”:当尔之时,当定自在王菩萨顶礼恭敬退坐一面的时候。“四方天王”:四方天王住在须弥山的半腰。他们所住的地方是七宝围成,用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七宝造的这个城,高有四万二千由旬,周围有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七重栏楯,非常庄严。四天王是东方天王、南方天王、北方天王、西方天王。


    东方天王,梵语叫提多啰叱。提多啰叱,翻译成中文就叫持国天王。持是持护,他保护所有的众生和国家。他有九十九个儿子,都叫因陀啰。他统领的鬼神,一部份是香神,有一部份是臭鬼。香神是谁呢?就是八部鬼神里边的乾闼婆,他头上长着一个犄角,若闻到什么地方有香,他就往什么地方跑,因为他欢喜闻香味。玉帝就是因陀啰王,他有一种栴檀香,把这种香一焚起来,乾闼婆就到了,玉帝就命他作音乐。因为玉帝还在六欲天里边,他没有离开五尘的境界,所以就叫乾闼婆给他作乐,这是玉帝的一个乐神,也就是香神。持国天王还统领臭鬼,这个臭鬼,他到什么地方都有一股臭味。他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富单那。<楞严咒>上的富单那也就是这个。他的本领,他的神通,就是放臭味,到什么地方,就有一股臭气跟着他。


    南方天王,梵语毗琉璃,翻成中文就是增长,他能增长众生的善根,他也有九十九个儿子,也叫因陀啰。这四大天王,每一个天王都有九十九个儿子,都叫因陀啰,所以三百九十六个都叫同一个名字。南方增长天王,他也管理统领一般鬼神。他统理的鬼神,有一种是远鬼,有一种是近鬼。什么是远鬼呢?他离人远远的。什么叫近鬼呢?他欢喜当人的祖先,到谁家里就当谁的祖先,所以叫近鬼。这个远鬼叫什么?就是<楞严咒>上的鸠槃茶,本来这个字应该念鸠槃荼,但现在所有念咒的人都念鸠槃茶,大约他也知道他的名字被改了,所以你念鸠槃茶也一样的灵,因此名字是没有一定的。


    为什么念鸠槃茶了呢?因为中国人不认识荼字,荼字和茶字,只差一横,茶字少一横,荼字上面多一横。这个茶字底下是木字。荼字是个未字,就相差这一小横,因为人大意的关系,就念成茶了。但是念鸠槃茶他也知道,他叫鸠槃茶了。那么这个鸠槃茶,他像什么样呢?像一个瓮,一个大缸似的,没有头,也没有脚,就那么粗,圆鼓隆冬的一个东西,你看不见他的头,看不见他的脚。因为他离人远远的,不欢喜近人,所以才叫远鬼。另外一种鬼,叫什么呢?叫薛荔多,也是<楞严咒>上有的。这种鬼,他就欢喜到每一个家庭里去。在中国家庭都有祖先牌位,他就欢喜做每一个家庭里头的祖先,所以他就给每一个家里做祖先。这种鬼,因为它喜欢接近人,所以叫近鬼。


    西方的天王,他也有个名字,梵语叫毗留博叉,翻译成中文,就叫杂语,表示他会说种种的语言,每一个国家的语言他都会说。他又有一个称呼,叫广目天王。他也领着一些个鬼,什么鬼呢?就是<楞严咒>上的毗舍阇,这毗舍阇,翻译成中文,就叫啖精气鬼,是吃精气的鬼。又有一个意思叫癫狂鬼,这种鬼,他要是令人生病,就是发狂、发癫、癫狂病。这种鬼专吃人的精气,有男女性行为的地方,他就跑到那种地方去吃这种精气,他到处吃这种不干净的东西。毗舍阇这个鬼,他要是令人生病,人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要去住神经病院。但是被这种鬼所害的人,即使住神经病院,也不容易医好这种病的。西方天王还带领着毒龙,这有毒的龙,它眼睛一看你,它的毒就会中到你身上;你听见它的声音,也会中它的毒;你要是和它有所接触,也会中它的毒;你要是闻到它的气味,也会中它的毒。西方天王他带领着这两种鬼神,这两种是由他管的。


    北方天王叫毗沙门,是四天王里头的首领,其余三个天王,都要听他的指挥。北方天王也管鬼神,管什么鬼呢?管夜叉鬼和罗刹鬼这两种鬼。夜叉有好多种,有在地下走的夜叉,有在空中行的夜叉,有在天上的夜叉。夜叉又叫捷疾鬼,捷疾也就是跑得快,他这种快法和光这种快是差不多的,所以叫捷疾鬼。罗刹叫可怖鬼,就是可怕的,他非常恶,所以叫罗刹鬼。


    这四天王管着世间这些鬼神,等到要开会议的时候,都到北天王的地方去开会。北方天王,他的名字叫毗沙门,翻成中文就叫多闻天王,因为他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其余那三个天王都要听他的号令,他叫他们去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


    现在这四天王,“俱从座起”:本来大家在一起听《地藏经》,现在都从座位上起来了。“合掌恭敬”:合起掌来恭恭敬敬。“白佛言”:对佛说了。“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在很久远以前到现在。“发如是大愿”:发像上边所说这种种的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为什么他到现在还广度众生,还没有完成他的愿,没有圆满他的愿呢?“更发广大誓言”:更而发这种广大的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唯愿世尊为我们现在会上的大众,说一说这个道理。


    <b><font color="#000000">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font></b>


    “佛告四天王”:佛就告诉四天王说了,“善哉!善哉”:说你们这个请问是好得很哪!是非常的好啊!“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释迦牟尼佛说,我现在为你们和未来现在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及一切众等,这就把地狱、饿鬼、畜生都包括在内了。“广利益故”:为广大利益他们的缘故。“说地藏菩萨”:我说一说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在这个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南阎浮提内,这些众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轮回在六道之中。“慈哀救拔”:他的慈悲和哀愍一切众生,救拔一切众生。“度脱一切罪苦众生”:他把所有有罪的、受苦的众生都救度出来。“方便之事”:他所用的种种方便的事情。“四天王言”:四天王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说,就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唯然是应诺之词,说:好啊!世尊!我们大家都很欢喜的,想要听闻佛来开示我们。


    <b><font color="#000000">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font></b>


    “佛告四天王”:佛就告诉四天王说。“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在久远劫以前,“迄至于今”:乃至于到现在,“度脱众生”:度脱六道所有的众生,“犹未毕愿”:到现在他的愿力还没有完毕。“慈愍此世罪苦众生”:他慈悲愍念这个娑婆世界罪苦的众生。“复观未来”:他又观将来,“无量劫中”:在无量无边的劫里。“因蔓不断”:蔓,是蔓延,就是草生出来蔓子,总也不断,一年比一年长得长,一年比一年长得多,年年不断,这叫因蔓不断。这就表示我们的业力,一生比一生多,就好像蔓草一样,因蔓不断。“以是之故”:以这个缘故,“又发重愿”:又发重大的愿。“如是菩萨”:像这个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在南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用百千万亿种的方便,“而为教化”:而来教化一切众生。


    这个因蔓不断,好像我们人今生造一点业,来生又造一点业,业一天比一天增加,一天比一天重,这样子的罪业就叫因蔓不断。因为你的罪业一天比一天重,你的德行就一天比一天少。德行少,没有德行,就不能成佛;有业障,就要作鬼去。所以怎么样做到佛呢?就因为万德圆融,所有的德行都圆满了。怎么样做鬼呢?就因为恶业充满,他那万种的恶业充满了,所以就做鬼去了。有一些个无知、无识的人,说是没有鬼。讲这话简直是连小孩子都不如。小孩子,你要是给他讲这个道理,他都相信。这一些个不信鬼神的人,他说:“根本就没有鬼。”要是没有鬼,也就没有佛,鬼和佛是一转的,转过来,就是佛;转不过来,就是鬼;而人就在这个转过来和没转过来之间。所以要是普普通通的,就做人;要是恶业重了,就去做鬼,这是没有一点可疑惑的。


    <b><font color="#000000">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font></b>


    佛叫了一声“四天王”,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他要是遇着这好杀生的人,就对他说这种的果报,说什么果报呢?“说宿殃短命报”:说今生如好杀生,等来生就有很多的病痛,不但很多病痛,而且还短命,寿命不长。为什么寿命不长呢?就因为前生杀生来的。你杀人家的生命,而令人家的生命不长,自己的生命,也就不长,所以就得短命报。


    “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地藏王菩萨要是遇着欢喜偷盗、窃取的人──什么叫偷呢?不叫人看见,这就叫偷。怎么叫窃取呢?人家并没有给你这个东西,而你在人家不知道的时候,就拿走了。地藏王菩萨要是遇到喜欢偷东西和窃取东西的人,就对他说什么呢?就说贫穷苦楚报,说你现在偷人的财宝,令人贫穷,等来生,你也会贫穷的。你看世间上那么多贫穷人,吃也没有,穿也没有,就因为他们在往昔中,尽偷盗而来的果报,或尽偷盗人家的东西,或尽偷盗人家的财物,所以在今生他自己也就穷了。越偷越穷,这就是你越怕没有就越没有。地藏菩萨对这种人就说贫穷苦楚报,贫穷是最苦的一件事。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假设要是遇着欢喜行淫欲的人。和自己的配偶──正式的夫妇,这不算邪淫。而是指非正式夫妇,为贪一时的快乐而去邪淫,这是错误的。即使就是正式的夫妇,要是能少有这种性行为,也是最好的。不要以为和自己的配偶,这不算犯罪,就可以随便了,要知道这种性行为,就是令人愚痴的。性行为越多,就愚痴得越厉害,也没有光了。你为什么有光呢?有光,就是因为你没有这种性行为,所以人就有智慧──这是真正的智慧。


    假设要是邪淫的话──作不正常的男女性行为,这是犯戒的。那么这种人,对他说什么报?说雀鸽鸳鸯报,说来生就托生作飞禽。雀就是麻雀,这麻雀很淫的;鸽,鸽子也是最淫的,它一个月就抱出一窝小鸽子。一般的飞禽行淫欲,都是雄性的在上边,雌性的在下边,唯独鸽子是雌性的在上边,它的性情最淫欲,所以一个月就抱出一窝的小鸽子。鸳鸯呢?这鸳鸯情感实在太重,太富于情感了,雌雄两个无论是落在地上,也是在一起;飞到天上,也是在一起,它们两个是时刻都不相离的。这种飞禽虽然说是自由的,但还是一种畜生,这都是不好的。要是欢喜邪淫的人,来生就会托生作雀、鸽、鸳鸯这一类的众生。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恶口就是骂人,包括两舌、绮语、妄言。假设遇着尽恶口骂人的人,就说眷属斗诤报,说他会受来生眷属在一起总不相和,总要斗诤的果报。


    <b><font color="#000000">


    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font></b>


    “若遇毁谤者”:若地藏王菩萨遇着喜欢毁谤佛、法、僧这样的人,就对他说“无舌疮口报”:说你今生尽乱讲话,尽毁谤人,破坏三宝,毁谤三宝,那等到你来生,就没有舌头,就不会讲话了。来生你的嘴上总生着疮,而这疮总也不好,要受这种果报。你看哑巴那种说不出话的人,为什么他哑巴?就因为他毁谤三宝来的。为什么那个人的口上生很多疮,总也不好,无论什么样的神医也医不好?就因为他在前世毁谤三宝来的,所以就得无舌疮口报。


    “若遇瞋恚者”:假设遇着这种脾气最大、最容易发火、最容易发脾气,修罗性具足,一点也不少的人。就说“丑陋癃残报”:你看人一发起脾气呀!啊!脸也红,脖子也粗,眼睛也瞪起来,那个样子是很不好看的。如果愿意这个样子,那等到来生就很丑陋,相貌长得不好,为什么?你前生就欢喜这样子嘛!所以今生相貌就特别丑怪,特别不好看。癃残,就是或者小便也不方便,或者腿也不能走路,这是一种病。若你好发脾气,来生就会又丑陋,又残废,百病缠身。


    “若遇悭吝者”:悭吝,就是不舍得。拿着一个钱,他把它转、转、转,甚至把这钱转成水了,他还不放手呢!这种悭吝的人总是舍不得,不肯布施,有钱就转到手里,不肯放手。“说所求违愿报”:地藏王菩萨遇到这种的众生,就对他说,他会有这种求什么也不满愿,希望什么也都得不到的这种果报。


    “若遇饮食无度者”:假设要是遇着吃东西时,吃了又吃,吃了又吃,左一次、右一次,一点节制也没有,这种饮食无度的人,就欢喜吃。他自己旁的什么也不干,一天到晚就想吃东西,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这叫饮食无度。对这种人,地藏王菩萨就对他说“饥渴咽病报”:你现在吃了又吃,吃了又吃,等到来生啊!你总吃不饱的,想喝一口水都喝不着,为什么呢?你的喉咙会生一种病,吃什么东西都咽不下去,你想要吃,但是吞不下去,甚至连水都咽不下去,这叫饥渴咽病报。


    “若遇畋猎恣情者”:畋猎就是打猎。他为什么去打猎呢?就因为认为这是好好玩的,看见一只鹿来了,他“碰!”的一枪,那只鹿就死在那地方,不动弹了。他认为这是:“哦!你看我这枪打得多准确!一枪就把它打死了。”自己觉得很快乐,恣情就是一点也不守规矩,无拘无束,自己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子。对这种恣情纵欲,任自己的性去打猎的人,这个时候就给他说什么呢?“说惊狂丧命报”:说你现在打死人家的命,等到来生,就会生一种惊狂的病。惊狂的病也就是会横死──死于意外,好像被车撞死,飞机失事,被火车撞死,或者被巴士撞死,这种种的意外失事,都叫横死。若你现在把人家打死了吗?将来你撞车,也是被那么一撞,就撞死了,就给他说这种因果,他一想:“喔!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也就不打猎去了。地藏菩萨见着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你若记得这些因果循环的报应,遇着什么人,就可以给他说什么法,这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地藏王菩萨和你就是合伙了,开一个合股公司,不会和你分股的。所以我们听了《地藏经》,知道因果报应后,就不要往错的去做。


    “若遇悖逆父母者”:就是不孝顺父母、打骂父母的人,就“说天地灾杀报”:说你不可以不孝顺父母,你不孝顺父母,天诛地灭,天打雷就把你劈死了,这叫天地灾杀报。或者刮飓风,把树刮倒了,把你也砸死了;或者把房子刮倒了,砸死在里头,这都叫天地灾杀报。凡是打雷或者刮风,或者下雨,把你的房子冲倒了,将你砸到里边,这都是因为不孝顺父母,才有这种果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若遇着这种人,他欢喜放野火──在山上放火烧山,这个样子的人,就给他“说狂迷取死报”:说你不要放火烧山,放火烧山将来来生,你会发狂,自己死去,给他说这种种的果报。地藏王菩萨到处教化众生,对众生说这种因果报应的道理。


    <b><font color="#000000">


    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font></b>


    “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假设地藏王菩萨遇着这种前父后母,或者后父前母,或者后父后母,或者前父前母。怎么叫前父前母呢?就是自己生身的父亲,生身的母亲──本有的父亲,本有的母亲。但是他对子女有偏憎、偏爱。好像中国的大舜,就有前父后母。他的父亲是他真的父亲,但是母亲呢?是后来的,这就是前父后母。又有后父前母,这种人的父亲死了,母亲又改嫁另外一个男人,这叫后父。这个后父呢?对子女也有偏憎、偏爱的,对这个就喜欢,对那个就讨厌。好像中国有个闵子骞,他是孔子</a>的学生,父亲是个做官的,娶了个后母,这个母亲就虐待闵子骞。冬天冷的地方,要穿棉袄,她把闵子骞的袄里边絮上芦花,而对她亲生的儿子呢?就絮棉花。芦花是草上生的那种毛,它不够暖的,棉花才隔冻、御寒。


    有一天,这个闵大夫──就是他的父亲,要去别的地方,就叫闵子骞赶车──御车。他冻得打颤,闵大夫就发脾气,“你这个东西!怎么这样?这个天都不太冷,怎么冻得这个样子?”拿了鞭子就打他,一打就把衣服打破了。打破了一看,里边絮的完全都是芦花,这叫鞭打芦花。啊!他父亲一看,自己就哭起来了,说:“我真是对不起我这个儿子,这是他后母对他这样子,所以他才这么冷。”于是就发愿,回去一定不要这个老婆了,休了她。回家后,就真的不要他这个老婆了,闵子骞就给他爸爸跪下,他爸爸说:“为什么?”他说:“请你不要把我后母休去。”父亲说:“为什么?”他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二子寒。”这是说现在后母在,只有我一个身受寒受冻;如果我母亲去了,你再娶一个,两个儿子都要挨冻了。啊!他父亲一想,不叫他这个母亲走了。他这个母亲一听闵子骞这样讲,也受感动了,啊!我这个儿子这么样贤慧!所以,以后对他也都平等待遇了,不再有所分别了。


    又为什么有叫后父后母的呢?自己的爸爸死了,妈妈又改嫁了。虽然说是自己的母亲,或者自己的这个母亲又死了,这个后父又娶一个后母。那么这种种情形,就会受很大的苦。在美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情形?在中国这种情形很多。总而言之,不是自己生的儿子就不爱他,就对他很恶毒的,这叫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对这种人,给他说什么因果?说等到来生,也会受鞭打的这种果报。


    “若遇网捕生雏者”:网就是用鱼网去打鱼;捕就是用一种办法,把动物捉住,这就叫捕。雏,就是小的小雏,很小很小的,刚生出来的这种──好像小鱼、小雀、小畜生,这一些众生。“说骨肉分离报”:如果你做这种事情,来生你的骨肉分离,就是自己的眷属一家人都要分开。遇着一种事情,不能在一起,或远离他乡,大家不能见面,这叫骨肉分离报。


    “若遇毁谤三宝者”:若遇到正式毁谤佛、法、僧三宝的人,就“说盲聋喑哑报”:你看这个盲聋喑哑的人,你不问就可知道他是从前生,无量劫以前毁谤三宝来的。毁谤三宝,要堕地狱;堕地狱,经过百千万亿劫,然后出地狱;出地狱就做畜生,做畜生,再做不知多少年,马、牛、羊、鸡、犬、豕,都不知要做多少生的畜生,然后再做人;做人就贫穷、下贱、盲聋喑哑,这是毁谤三宝的罪报。


    “若遇轻法慢教者”:若遇轻慢佛法、轻视佛法,对佛教有一种骄慢心的人。“说永处恶道报”:这永远都在地狱里受罪的。“若遇破用常住者”:破用常住,就是指庙上的东西,或者你无故践蹋一张纸,或者无故损坏一块木头。总而言之,破坏常住公用的东西。为“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这样的人,无量亿劫都要在地狱里受轮回的果报。


    “若遇污梵诬僧者”:污梵就是破坏人家的梵行──破坏人家修道的清净行。诬是诬赖,本来这个和尚没有偷东西,就说:“我看见他偷东西。”这个和尚也没有杀生,就说:“我看见他杀生!”或“我看见他吃肉!我看见他在什么地方喝酒!我看见他在什么地方玩女人来的……”,无缘无故就说很多这个和尚的坏话。因为这么样的诬谤,所以就“说永在畜生报”:这样的人,将来要堕地狱,然后从地狱里出来后,就永远做畜生。


    释迦牟尼佛告诉四大天王说,地藏菩萨“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若遇着用热水烫一切畜生、一切的生命;或者用火烧一切的生命;或者用刀斩一切众生的生命;或者用槌子来砸害众生的生命。对这样的人,就“说轮回递偿报”:说你用汤来烫人,将来来生人家也用汤来烫你;你用火来烧人,将来人家也烧你:你用刀斩人,将来来生人家也会斩你的,这叫递偿。递就是我拿这东西递给你,你接过去了,这叫递。递偿也就是来回轮回,转来转去,你杀人,人家杀你;人杀你,你又杀人,互相来回这么递偿,就说这种果报。


    <b><font color="#000000">


    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font></b>


    “若遇破戒犯斋者”:人受戒后,就不应该破戒,应该要守戒。怎么叫把戒破了呢?就是你明知故犯。以前你不知道,做了错事,这还可以;要是你知道了,还做错,这罪业就更重了。你已受杀戒,又去杀生,这就犯了杀戒;你受不偷盗戒,又去偷盗,这又犯盗戒了;你受不邪淫戒,后来又邪淫,这也犯了戒;你受不妄语戒,又打妄语,这也犯了戒;你受不饮酒戒,你又去饮酒,这也犯了戒。这个在表面上看来,人人都知道是犯戒了;但还有一般人不了解的情形,你虽然犯戒,还好像不犯的样子,虽然因为一般人不知道,但这也已经犯戒了。所以犯戒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形的犯戒,一般人都看得见;无形的,在佛法里头,认为是犯戒了,在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这有四种犯了戒,又好像没有犯戒的情形:第一,就是这个比丘,他能受持禁戒,能守着戒法,并且也还能完全去实行。可是唯独怎么样呢?他在持戒里边,有一个我相。还有一个我能受戒,我能持戒,我能守戒。总有一个我,因为他有这个我在里边,这就是执着。虽然他没有犯戒,可是已经是没有守住真正的戒了。这守戒,是你要不知道你是个守戒的人,是你要不觉得你自己比旁人高超。


    第二种,就是他能诵持经律,又能守护戒法,可是他对于这个“身见”不动不离,总不肯离开这个身见,总是有一个身见,他总说他这个身体,他不说“我”,而是执着他这个身体。执着这个身体怎么样呢?不肯将身体改变、改变!不肯改变他那个老样子,譬如欢喜懈怠,就总是懈怠;欢喜懒惰,就总是懒惰。总是不想叫这个身体辛苦一点,总为这个身体做打算,这叫身见。这是第二种,虽然他守护戒律好像没有犯,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守住戒律。


    第三种呢?就是他能实行十二头陀行。头陀是梵语,译为抖擞精神,也就是振作精神,不睡也不饿,打起精神来和懒惰斗争,这是抖擞精神不懒惰。想要睡觉吗?我坐这儿打坐;你要吃饭吗?我连水都不喝,就是这样行十二头陀行,但是他不知道人空、法空,还觉得这一切诸法一定有的。他没有得到诸法空相的境界,而认为一切法都是有的。所以看起来好像守戒,实际上他守戒的功夫不圆满。


    第四种,他对于一切众生都有一种慈悲心,可是他要是听见诸法,这一切法相,法本无生相,本来没有所生的,也没有灭,他听见这一种的法,心里就惊怖了。以上所说这四种,虽然好像没有犯戒,实际上也没有守住戒。


    犯斋,斋就是不吃肉;犯斋了,就是吃肉。不单吃肉是犯斋,就是非时食也是犯斋。怎么叫非时食呢?好像发愿过午不食,若你在过午要是吃了,这叫非时食。这非时食也是犯盗,因为你说是过午不食,说完了又吃,这叫犯盗戒。已犯一个过午不食戒;又犯一个盗戒;人家问你吃东西了没有,你再说:“哦!我没有吃!”这又犯了一个打妄语的戒,所以一共犯了三种戒。如果有人给你东西吃,这个人也犯同样的戒,也犯同样的罪,所以佛说:这非佛弟子,非吾弟子。犯戒的人和什么一样呢?和鹗鸟一样,它出一种鹗声,人听见这鹗声都很奇怪的。又好像饿鬼吃粪一样,饿鬼他没有东西吃,只好去吃粪。所以这破戒犯斋的人,是人里边最贫贱的一等,而将来一定还会遭受禽兽、畜生这种的果报。所以地藏王菩萨要是遇到破戒犯斋的人,就“说禽兽饥饿报”:说你破戒犯斋,将来来生就会做禽兽,总也没有东西吃。


    “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非理,是不合乎理。毁用,“毁”是毁坏。“用”就是器皿,所有的一切东西,好像一个碗,一个茶杯,本来可以用的,你无缘无故拿起来这茶杯,“ 啪”一声,就打烂了,这就叫非理毁用,没有理由就把它打烂了,没有正当理由就毁坏东西。不单是一个茶杯,所有常住的用品──就是庙上的东西,都是这样子;即使连私人的东西,也不应该毁坏。如果毁坏的话,就说“所求阙绝报”:说来生你求什么也得不到。常常有求不得苦,常常阙绝,阙是欠缺,绝是断绝,无论你求什么,绝对得不到的,来生要受这果报。


    “若遇吾我贡高者”:要是遇着我见重的人,什么都是我,把这个我看得比须弥山都大;或贡高的人,贡高就是看高自己,架子非常的大。“说卑使下贱报”:你今生不觉得自己这么贡高我慢,架子这么大,等来生就给人家做奴隶,做这种卑使下贱的人。


    “若遇两舌斗乱者”:两舌就是挑拨离间,令人家生出是非斗争。这就“说无舌百舌报”:就对他说来生没有舌头,说不出来话,或者做雀鸟这种的果报。


    “若遇邪见者”:邪见就是总不守规矩。不守规矩这种人都是有一种邪见,有一种错误的见解。“说边地受生报”:就对他说将来你要托生到边地下贱,最贫穷的地方,受这一种的果报。


    <b><font color="#000000">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font></b>


    “如是等”:指前边这一些因缘果报的问题。“阎浮提众生”:所有南阎浮提的众生。“身口意业”:是由身、口、意所造的恶业。身造什么恶业呢?造杀生、偷盗、邪淫等业;口有四恶业──绮语、妄言、恶口、两舌;由意造出的恶业,就是贪心、瞋心、痴心,身口意造出这十恶业。“恶习结果”:这种恶的习惯、恶的习染,结果将来他要受种种恶的果报。“百千报应”:这报应有百千种那么多。“今粗略说”:现在我大略的讲一讲,没有详细讲。


    “如是等”:像前边所说这种种恶业的果报啊!“阎浮提众生”:南阎浮提所有一切的众生,“业感差别”:所造的恶业不同,所感召的果报也有种种的分别。“地藏菩萨”:地藏王菩萨“百千方便”:他用百千种这么多的方便,“而教化之”:来教化这所有一切的众生。


    “是诸众生”:这南阎浮提所有的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先受像前边所说这么多的果报。“后堕地狱”:受果报之后,再堕地狱。“动经劫数”:这么一动就要经过无量那么多的劫数。“无有出期”:很久很久都不能出来,没有出来的时候。“是故汝等”:因为这个,所以四天王你们“护人护国”:你们应该要保护这些人,也保护这些国家。“无令是诸众业”:不要使令这一切的恶业果报,“迷惑众生”:把众生都迷惑了,都缠住了。


    “四天王闻已”:四大天王听完了前边释迦牟尼佛讲这一些因缘果报的事情之后,“涕泪悲叹”:也都痛哭流涕起来,悲叹不已。为什么四天王听见这些,会涕泪悲叹呢?他们就是一方面怜悯众生受这样的苦,一方面惭愧自己没有尽上责任,没有保护众生,自己有种种的感想,所以就涕泪悲叹。“合掌而退”:合起掌来,退坐一边。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