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讲话
3个月前 作者: 慈航
【大乘起信论</a>】
这题目分做两段来解释:先讲“论”,然后再讲“大乘起信”。佛学有三藏</a>:(1)经藏,(2)律藏,(3)论藏;现在是属于论藏中所摄,故称为“论”。
“经”虽通五人(佛、佛弟子、诸天、仙人、化人)共说,然大多数都是属于佛说,而“律”完全是佛所制的。“论”则有大小乘之不同,“小乘论”多属声闻所造,“大乘论”则纯系菩萨所造;此论既是马呜菩萨所造,那当然是属于“大乘论”了。
平常说:“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这是约偏胜方面说的;其实是三位一体,岂有经中没有戒慧,而律中没有定慧,论中没有戒定吗?所以论中也是戒、定、慧三法具足,这在本文下面是会看到的。
平常说:论是教诫学徒的,其实经和律又何尝不是教诫学徒呢?不过(P011)论的目的是解释经律上的意义,使学徒更容易明白,这就是论的功用。“论”是通名,“大乘起信”四字是这部论的别名。
现在先讲“大乘”,次讲“起信”。“大”字在本论所指的是我们的真心,这真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始终,无内外,既不是对小而言大,也不是先小而后大。本论中所说的体大、相大、用大,就是大字的意义,也就是真心。
“乘”是譬喻,有运转和承载两种意义。好像车乘一样,有载人载物,由此至彼的功用。一切众生都可以乘此真心的大白牛车,离苦海的此岸,而到极乐的彼岸——成佛,所谓“凡有心者,皆当作佛”。
“起信”,就是令人生起信仰,因为真心虽然是人人本有,然而众生迷而不知,疑而不信。马鸣</a>菩萨要令一切众生信得自心本来是佛,只要能够依教修行,是决定可以成佛的;所以综百部大乘经,而造一部最简明的通论,其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起信仰,所以叫做《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P012)
在印度佛教史</a>中说</a>“马鸣”共有六七个,现在说的“马鸣”是在佛灭度后五百年间,并且佛在世的时候,已经预记过了的。据说“马鸣”得名的因缘,一是这位菩萨生时,群马悲鸣;二是这位菩萨善能弹琴,能令群马悲鸣;三是这位菩萨善说法要,群马听法悲鸣不已。因这三种因缘,所以叫做“马鸣”。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云觉,萨埵译云有情,就是“上求大觉,下化有情”的人。菩萨不但自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并且能够说法,化导一切有情同成正觉,所以叫做“菩萨”。
“造”就是制造或创造的意思。这部《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著作的,所以叫做“造”。
【梁真谛</a>三藏译】
在中国翻译的《起信论》有两种,一是真谛法师,一是实叉难陀</a>法师,现在是属于梁译的。梵语是波罗末陀,华言真谛;他是西印度优禅尼国的人,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正是我们梁朝元帝承圣三年,在衡州建兴寺译成一(P013)卷。
梵语实叉难陀,华言喜学;他是于阗国人,在大周武则天</a>的时候来到中国,在东都佛授记寺译成两卷。现在所讲的是属于梁译。翻梵语</a>转汉文,文法虽然东西不同,而意义是一样。故曰:“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未说正文之前,先说一个皈依“三宝”的皈敬颂,现在先皈依“佛宝”。头一句是总说;能皈依的是身口意三业,所皈依的是尽十方世界的量,就是说:不是单单的皈敬一尊佛。
“归命”:归是归向或归来,好像从边地归向中央,亦如游子归来家国;今菩萨归向佛陀,也是这样。命是一身之总,命尚归依,何况其他?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诚敬,故总名之曰“归命”。
“十方”:盖东方过去又有东方,东方无有穷尽;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这可见他所皈敬的心量,太广大了。(P014)
“最胜业遍知”:这是皈敬佛的“意业”。因为佛的意业能鉴机说法,无所不知,所以佛十种通号中第三号就叫做“正遍知”,超过九法界以上,所以称为“最胜”。
“色无碍自在”:这是皈敬佛的“身业”。佛的“法身”固然是无相,当然是无碍;就是“报身”,也是无量无边功德所成的;不但“自受用身”是无碍,就是“他受用身”也是自由自在,可以应机说法,当然是无碍了。千丈卢舍那身八万四千相好,还是方便说的,其实佛的相好庄严是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的,所以说不可思议。
“救世大悲者”:这是皈敬佛的“口业”。佛有三轮,就是身能现通,口能说法,意能鉴机。娑婆世界的众生以耳根当机,所以以音声为佛事,而释迦世尊也就苦口婆心,常时说法,救度众生;悲能拔苦,令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所以称为“救世大悲者”。上来一颂指的是法身、报身、应化身,而佛的身、口、意三业一一皆是最胜,所以叫做“最胜”。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P015)
这三句是皈敬“法宝”。意思是不但皈敬佛,并且皈敬佛的法,所以说一个及字。佛的“身”就是以法为身,所以叫做“法性身”。佛经上常说:一切事物有体必有相。佛的“体”就是宇宙万有一切法的体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真如”;因为真者不伪,如者不变,这不伪不变的东西就是“心法”。这心是澄湛不动,深广无涯,所以形容它叫做“海”。
法有二种,一是法性之法,一是功德之法。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三大阿僧祗劫修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叫做“藏”。
【如实修行等。】
这是一句是皈敬“僧宝”。僧虽通于凡、圣、大、小、权、实,而此中所云,是指的地上菩萨。盖登地菩萨,破一分无明,显一分真如,如真如修行,方可名为真实。论主虽云地上菩萨,然而亦兼等于地前资粮及加行、信、住、行、向暨凡小诸位,正显论主的平等无慢的意趣。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上回两首颂是归敬,这一首颂是所为。大凡做一件事,都有它的所为。(P016)试问:现在马鸣菩萨为甚么事要先归命十方三宝呢?当然是有他的所为,他所为的就是欲令一切众生“灭除疑惑,舍弃邪执”。疑惑既除,信仰方生;邪执既破,正信乃起。能够信得人人有真如佛性,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佛;既然都可以成佛,那么,你成了我成,我成了他成,这样一个一个都会成佛,佛种那??会断绝呢?而马鸣菩萨要造这部“论”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这件事。
然而造论就造论罢了,为甚么又要先皈敬三宝呢?这有几种原故:第一,菩萨造论要有宗本,显其不是无稽之谈,是有根据的,因为菩萨造论是解释佛经。第二,好像世间的忠臣孝子,有事必先启白于君父;佛为法王、大慈悲父,菩萨是法王之子,所以造论必先归敬。第三,等觉菩萨犹在因位,若不先请三宝加被,作事恐难圆满,故欲善始善终,所以先须皈敬。综上数缘,故先申皈敬,以昭慎重,这也是佛教的仪式。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P017),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在论文前面说了三首偈颂,所以现在来说论文。然而为甚么要说这部论呢?因为有一件东西,能够生起大乘(摩诃衍)的信根,所以要说啊。但是,说起来应当分做五段:第一,要说出造这部论的原因。第二,原因明白了,就要说出这部论的宗旨。第三,宗旨虽然有了,还没有完全明白,所以必须详细的解释,方能透澈。第四,裹面的道理虽然是明白了,不能就算了事,必须从解起行,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要分别发心趣向道果的地方了。第五,马鸣菩萨这部论虽然是造成了,难道是给自己看的吗?不然的话,就要劝人流通!空间是无边,所谓十方;时间是无尽,所谓三世。如果要希望这样多的众生去依教奉行,那就非要说出这部论的好处不可,所以最后必须劝修。这五段,第一段可算是“序分”,第五段可算是“流通分”,而中间三段就是这部论的“正宗分”了。
【初说因缘分。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P018)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在五分之中,现在先讲第一种“因缘分”。欲明因缘,先假问答。问曰:有甚么因缘来造这部论呢?答曰:说起因缘一共有八种,也可以束为二类,一是“总因缘”,二是“别因缘”。而第一种就是总因缘,总因缘就是马鸣菩萨造这部论的本意。因为要令一切众生,离了一切的痛苦,得到究竟的快乐;并不是同我们凡夫一样求名求利,或是为恭敬供养,菩萨发心决不是这样的。甚么原因呢?因为世间一切法,都是“有为生灭法”、“有漏杂染法”,是“苦”,是“不净”,是“无常”,是“可破坏的东西”;菩萨澈底明了,所以不求。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上面是总因缘,以下是别因缘,分为七段:如来根本之义是指众生的真心,菩萨若不造论解释,怎样能够令众生生起正当的了解,而不会错谬呢?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众生的善根有成熟了的,也有未成熟的。若是多生多劫已经修习过的,(P019)到现在已经成熟了,那么,令他对于摩诃衍——大乘——的道理,能够担当,堪能任持,永远不会退失信心,这也是菩萨造论的一种原因。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善根既然成熟了的众生固然能够堪任不退,然而善根微少的众生是不是随他去呢?当然不可以。那么,又有甚么办法呢?就是要慢慢的修习,令他们对于自己可以成佛的真心,生起真实的信仰,这也是菩萨造论的意趣。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还有一种众生,善根虽然是有一点,然而过去时造的恶业太多,障碍重重,所以他的愚痴很重,我慢很大,邪见很深,好像罗网一样,这又有甚么办法呢?所以菩萨造这部论,指示许多很便利的方法,或念佛,或诵经,或持咒,或礼忏;能够使他的业障慢慢的消除,把他们的信心,好好的保护起来,远离了愚痴和我慢,脱出了邪见的罗网,这也是菩萨造论的一个意思。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P020)
凡夫通身都是烦恼,固然是散乱,就是阿罗汉和辟支佛,也不过破了“我执”,证到“我空”,破了“烦恼障”;还有“法执”未破,“法空”未证,“所知障”未除,是不是就这样随他们了事呢?当然不可以。那么,要怎样办法呢?只好指示他们去修习定慧。因为“定”是从修止而来,“慧”是从修观而来;凡夫固然是散乱,而二乘亦只有自利的定,没有度生的慧。若要有定慧具足,必须修习止观,才能对治凡夫和二乘两种人的过咎,这也是论主造论的一个原因。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众生的根性各各不同,有利根的,也有钝根的;有胆大的,也有胆小的;有怕苦的,也有愿意吃苦的。为了这样的原故,所以开示他们专念佛号的方便法门,一生到了阿弥陀佛的面前,必定不会退失信心,这也是造这部论的一种原因。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一部论既然造完了,不是就算了事,当然要劝人如说修行,所以要说出(P021)许多利益,这也是造这部论的一种原因。假如要问马鸣菩萨:“为甚么要造这部论呢?”他有一个很简单的答覆,就是有了上面这八种利益,所以造这部《大乘起信论》。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这里先来假设一个问答。问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照上面这八种因缘,那么,修多罗(契经)里面岂不是完全有吗?为甚么要再来重说呢?答覆这个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佛经里面虽然是有那些法门,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和行为不一样,所以领受了解的因缘也各别。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众生遇到如来在世的时候,根机必利,不会像如来灭度后的众生根机鲁钝一样。加以那时能说法的人不同凡夫,不但佛的口能说法,就是佛的身业能够现神通,意业能够鉴根机,各种都比佛灭度后的人殊胜;所以佛的圆音(P022)一演,无论那一种根机,都能够一样的了解,所以不必另外造论。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
如来在世,众生的根利,固然是不必造论。就是佛灭度后,众生的根机也有不同;有一种能用自己的智慧力看经的,又有一种看经看不懂的。能够看经的有一种是广闻,有一种是少闻。现在这里所讲的是在佛灭度后,有一类众生自己有智慧的力量,能够广闻佛经而得了解的。
【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在佛灭度后,还有一类众生,他也能够用自己智慧的力量,并且闻法虽少而了解很多。
【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又有一类众生,不同上面两种众生一样,他自己没有智慧的力量,看经能够懂得,必须要看许多广论,然后方得了解。
【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P023)
还有一类众生,因为广论文句太多,研究起来太麻烦,他心里很欢喜总持少文,能够摄持多义,就能了解。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现在造这一部论,为的就是要总摄如来广大的深法、无边的义理,所以应当说这一部论。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因缘的一分上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要来说立义的一分。大乘(摩诃衍)的道理总起来讲有两种,第一种是“法”,第二种是“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所说的法到底是甚么法呢?就是我们众生的心,不过这个心不是肚里面的肉团心,也不是思惟的“妄想心”,更不是相宗所说的“八识心”,乃是马鸣菩萨自己所证到的心。这个心能够把世间一切法及出世间一切法,通通(P024)摄收在里面;依据这个心,才能够显现开示大乘的义理。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为甚么依这个心,就能够显示大乘的义理呢?这有两方面说的,一方面是心的真如,那就是大乘的体;一方面是心的生灭,那就能够显示大乘自体上的相用。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上面所讲的是法,现在所讲的是法上</a>所有的义。然义又有三种分别,第一种是真心的“体大”,因为这真心是宇宙万有一切法的真如性,是平等平等,所谓“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就是这个意思。第二种是真心的“相大”,这就是说,在我们这个真心的如来藏中,本来就具足无量无边自性本有的功德。第三种是真心的“用大”,就是说,这真心的功用能生一切“世间法”(P025)的善因善果,又能生“出世间法”的善因善果。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上面这一心三大之法也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在因地时本来所乘的“心法”。那么,一切菩萨要到如来的地位,也都要乘此“心法”,方能到啊!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上面已经把立义分说过了,然而立义文中是最简单的,若不详细解释,怎样可以明了?所以现在要说解释分了。解释分要分为三种,第一,要显示本论的正义。第二,正义虽然是显示了,然而还有许多邪执,也不能不想法子去对治。第三,邪正既然都明白了,就要分别发心趣向所行之道。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在三种解释分中现在先讲第一种显示正义。这个心的正义究竟要怎样(P026)显示才能够明白呢?那就是依据一心真理,分做两门来开示,第一种约“心”的体上说,叫做“真如门”;第二种约“心”的相用上说,叫做“生灭门”。真如和生灭两门各各总摄一切法,就是说,真如门是总摄一切法,而生灭门也是总摄一切法。甚么道理呢?因为真如是生灭的体,生灭是真如的用,体虽不变,而用能随缘;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二门既不相离,所以说都是总摄一切法。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是不虚伪,“如”是不变动,甚么叫做真如心呢?真如心就是真实心,这真实心究竟是甚么东西呢?就是一真法界的真心,也就是一个大总相的法门体。平常我们所说的这个真心实性,是不生不灭的,不过众生有种种的妄念,因此,在平等无差别的真心实性中,生起了有种种差别的事相。(P027)假如能离开妄心的一念,那一切千差万别的境界相状也就没有了。因为这个原故,所以一切事物自从无始以来就离开了言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名字,就是用心去思想攀缘,也是不能及的。一切法的本来面目都是究竟平等,法性既然平等,当然没有变异,不可破坏。因为通通都是真心,所以才叫做“真如”。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为甚么真如心不能用言说呢?因为一切的言说都是假名无实。例如口裹说火,真有火吗?说刀,真有刀吗?这就可以知道,一切言说都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妄念才有,设若追究它的实体,实在是没有的。
其实不但是一切的事物没有名字,就是连真如这个东西,也是没有相状的。既然没有相状,为甚么又有这个真如的言说呢?那是因为这真如的言(P028)说,是到了极点,再不能用言说了。好像一班小学</a>生在课室裹乱喊乱叫,先生进了课室,叫他们:“不要乱说话啊!”这时候大家通通都静下来了,这就叫做“因言遣言”。然而要知道,言说虽然是可遣除,但是真如的自体,那是不可以遣除的。为甚么不可以遣除呢?因为一切法通通都是真如啊!遣除它到甚么地方去呢?既然不可以遣除,那么,可以建立吗?也不可以建立的。甚么理由呢?因为一切法同是真如啊!我们应当知道,一切事事物物本来就不可用言说,用想念,所以叫做“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这里设了一个问答。就是问:照上面这样说,真如也不可遣,又不可立,亦不可说,还不可念,如果真是照这样做起来,那末,我们一切众生怎样能够随顺得入呢?答覆这个问题,就是说:设若能够知道一切法,虽然是假借言说,然而同时又要知道实在是没有“能说的人”同“所说的法”;虽(P029)然是生起了一种心念,实在是没有“能念的心”和“所念的境”,如果能够这样,就叫做“随顺”。设若把妄念通通离开了,那就叫做“得入”了。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上面所讲的是离言真如,现在再来讲假借言说的真如。因为如果完全不假言说,那么,众生怎样信解修行呢?所以把离言真如说过了之后,现在接着来说说假借言说的真如。
这假借言说的真如可以分做两种意义来讲,那两种呢?第一种是“如实(P030)空”,第二种是“如实不空”。怎样叫做“如实空”呢?因为能够究竟显现真如的实体啊。怎样叫做“如实不空”呢?因为真如的实体本来是具足圆满无漏清净本性的功德啊。
现在再来说说空的话,就是说,真如的实体从无始以来,一切虚妄的染污法就是同它不相应的。因为真如是离开了一切法的差别相,这就是没有了虚妄心念的原故。我们再进一步说:应当知道真如的自体,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不是非有相,更不是非无相。那么,难道是有无俱相吗?固然不是啊!真如的自体不但不是有无,连一也不是,异也不是;非一相也不是,非异相也不是,那么,一异俱相当然也不是了。所以,我们可以总起来说一句:一切众生所以看见种种有相的境界,都是因为众生有种种妄心,刹那刹那念念分别。其实这种妄念对于真如的实体,有相应吗?当然是不相应的。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才叫做空。设若把妄念通通离开了,真如的本体实在没有东西啊!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P031)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上面讲的是空,现在再来讲讲不空。不空的道理又是怎样呢?就是说,已经把法体显现出来,丝毫的虚妄都没有了,那就是真心,这真心的体性是无始无终常恒不变的。然而为甚么又要叫它是不空呢?因为真心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圆满具足,所以才叫做不空。然而功德虽是不空,但是无有幻相可取,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这是离开了妄念的境界,唯有行人真实去用功,到了亲证的时候,才能够相应。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我们记得吗?在显示正义的文中,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上面所讲的是真如门,现在来讲生灭门。怎样叫做心生灭门呢?我们要知道,说到真心的体,那完全是不生不灭;说到真心的相,才可以说生灭。真心本来是无(P032)相,说有相,也是为众生方便说的。约体,叫“真如”;约相,叫“如来藏”。所以说,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因此,我们也就知道,约体是不生灭,约相是生灭,如波之动相和水之湿性,固不可说它是一,也不可说它是异,因此,就另外安它一个名字吧,就叫做“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约它的相,是有生灭的;约它的性,是不生不灭的。
这“阿赖耶”的名义先得解释明白。“阿梨耶”就是“阿赖耶”,中国话叫做“藏”。因为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所以叫做“能藏”。又被前七识杂染现行法所熏染,所以又叫做“所藏”。再加之被第七识所执着为我,所以又叫做“我爱执藏”。此识分开说,有两种意义,它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又能生出一切法的“现行”。云何为二呢?第一种叫做“觉”,第二种叫做“不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P033)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怎样叫做“觉”义呢?就是说,真心之体是离开了一切妄念。试问离开了妄念的相状,好像甚么样子呢?没有法子来形容它,只好比方同虚空一样,没有一个角落不普遍啊。十方法界同是一相,这就是如来平等清净的法身。
我佛依据这一切众生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平等的法身,特别同它安一个名字,叫做“本觉”。甚么原故呢?因为这本觉的名义是对“始觉”说的,而始觉到本觉,觉的是甚么东西呢?就是觉的本觉啊,所以同本觉是一样。也可以说,离开了本觉,就没有始觉啊。我们再来说说始觉的意义:依据本觉的原故,一切众生从来不知,所以又叫做“不觉”。依据不觉的原故,今日听教明理,所以说他始觉。在这觉义中又分出两条路,第一条是觉悟了心源,澈底的明白了,这叫做“究竟觉”,那就是佛陀所亲证的境界。第二条虽然是觉悟了,但是没有觉悟到心源,没有澈底明了,这叫做“非究竟觉”,(P034)统统叫做菩萨的境界。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这非究竟觉的意义,分开来又有三种,第一是名字觉,好像一般十信的内凡,他们虽然是觉知了前一刹那妄念生起了恶法,马上就能够止息后念令它不起。这虽然可以叫做觉,其实还是不觉。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第二是“相似觉”。前面是讲十信的内凡,现在是说声闻、缘觉和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初发意”是初住菩萨,叫做初发心住。“观智”是能观之智。我们要知道,无明有四个阶段,就是生、住、异、灭。前面的十信是觉到了灭相无明,现在的三贤是觉到了异相无明,所以叫做“觉于念异”,也就是觉到了异念。然而仔细观察起来,这无明的妄念也就不见得有异相。甚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舍弃了粗的分别,而没有了执著相,这叫做“相似(P035)觉”。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往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第三是“随分觉”。甚么叫做“法身菩萨”呢?就是初地菩萨,破了一分无明,便显现一分法性,登地以上的菩萨都是以法性为身故。三贤菩萨是觉的异相无明,十圣菩萨是觉的住相无明,所以叫做“觉于念住”,也就是觉到了住的妄念。然而再进一步去观察,住相的妄念也是了不可得,这又是甚么原故呢?这是因为离开了粗的分别妄相,也就是随各人所证的深浅不同,所以叫做“随分觉”。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前面的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都在始觉中算数,唯有要到菩萨地圆满的时候,才算究竟觉,也就是佛果。一切功德通通满足,一念“如如智”和“如如理”相应了,只要觉心一起,而用智慧去观察这真心,实在没有最初(P036)的始相。这是甚么原故呢?这是因为把最初一品生相无明,破干净了,所以微细的妄念都远离,然后亲见真心实性;知道从前所用的都是生灭妄心,现在明白心性是不生不灭常住真心,这才叫做“究竟觉”,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这一段是引经来证明佛和众生究竟在甚么地方不同。就是说,众生不离妄念,而佛是完全用智照境,不起分别思量,所以叫做“无念”。因此,大乘经中常说:设若有一个众生,能够发心去用功观察无念的话,那就是向佛的智慧上去行。
还有一个意思,我们要知道:前面所说的“心起”这一句话,实在是没有初相可知,那么,为甚么又要说知“初相”呢?这是说,能够证到“无念”(P037)的境界,才能知道。所以一切众生都不能叫做“觉”,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刹那刹那在那儿念念相续,一向就没有离过妄念,所以说,此即“无始无明”。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设若能够得到无念的人,才能知道心相的生、住、异、灭四相但有假名,本无独立的自体,那么,同无念的境界岂不是相等吗?这样说起来,就实在没有本觉同始觉之异。因为生住异灭的四相都是对待的假名,同在一刹那间,没有各别独立的自体,本来是平等平等,同是一个觉性。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P038)】
本觉之体虽然不变,本觉之相可以随缘。“随染”即是随缘,也就是熏习的意思。现在再来说说本觉随熏习的分别,有两种义相,这相和本觉的理体当然是不相舍离。那两种相呢?第一种叫做“智净相”,第二种叫做“不思议业相”。
现在先说智净相,甚么叫做智净相呢?就是说,依托佛陀大悲心,流出来的正法力量,常常去闻思。然后依照闻思的熏习,就去真真实实的修行,用种种很便利的方法,把一切功德悉皆满足;然后把这阿赖耶识的和合相破除了,生灭相续心相也灭除了,当然清净的法性身就会显现。这种智慧是纯粹的无漏清净,所以叫做“智净相”。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现在要把这和合识相,破除了之后,它的状况是怎样,要详细的解释一下:这个意义是怎样讲呢?因为一切众生心识之相完全是“无明”,但是,(P039)我们要知道,无明之相虽然是染污,然而,它的本身是虚妄无体,不能离开觉性,而无明自己也没有独立之体。这里有一个最要紧的关键,我们不可不先知道一下,就是说它可坏也不是,说它不可坏也不是;因为可以破坏的是染污相,而不可以破坏的是本来清净的体。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以说个譬喻给你听,使你容易明白。譬如大海裹面的水,本来是湛然</a>不动的,后来因为有了风,所以生起了波浪,就有动相了。试问这时水相和风相,有分离开吗?当然没有。然而,水不是动性,设若风止息了之后,当然就没有动相,然而,水的湿性丝毫是没有坏灭啊!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如果明白了上面这个譬喻,这法上的意义自然会明白了。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众生的自性真心本来是清净,因为被无明的风鼓动了,所以生起了念念生灭相续的波浪。然而要知道,真心和无明都是没有形相,而这两样东西在众生分上是不相舍离的。但是,真心不是动性,设若无明的风灭除了之(P040)后,这念念相续的妄心当然会灭,然而如如不动的智性是永远的不会坏灭。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前面讲的是智净相,现在讲“不思议业相”,其实就是真心的妙用。不思议的业相是依甚么东西起的呢?是依托上面的智净相生起的,所以能作一切说法利生殊胜微妙的境界。就是说,真心体上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之相,是恒常永远不断绝的,可以随从众生各各不同的根性,自然相应,种种显现而得利益。故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也。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a>镜。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前面所讲的是随染本觉,明离染功能;现在来讲性净本觉,是显在缠功(P041)能。也就是性净本觉未现时,就具足这种功能。
现在再来说本觉性净的体相,分开来有四种大的意义。这四种大义同虚空一样广博,可说是无所不包;又好像清净的明镜,光明照澈,无所不现。
在四种之中现在先来讲第一种“如实空镜”。怎样叫做空镜呢?就是说这本觉心中,根本上就没有一切妄心分别的境界相状。本觉心中既然是空空如也,纤尘不立,一无所有,当然是无法可现。这是本来就是这样,并用不着甚么觉照的功用,然后才有,因此说不上甚么始觉之智。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第二种是“因熏习镜”,是说如实不空,因为真心中能够如实空,所以才能够如实不空。这是甚么理由呢?例如假使没有虚空,也就不能容纳山河大地;假如没有虚空,也就不能建筑亭台楼阁、房廊屋舍。所以真如之体虽然一法不立,然而真如之用确是万法全</a>彰。一方面由真如内熏之力,再加上(P042)闻思修外缘之助,所以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如镜现象,一照则现。真心与万法本是一体,既无内外,那裹有出入?万法既是真心本有,那裹会坏灭?因此,是常住不生不灭,所以才叫做一心。一切法既然都是真如实性,那么,一切染污法能够染污真心吗?当然是不能!因为真如的智体本来是不动,圆满具足无漏的功德,来熏习众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前面两种是讲在缠不染之自性清净功能,以下两种是讲离垢清净的功能。甚么叫做“法出离镜”呢?就是依佛陀的等流教法,去闻思修起行,然后才能出离两种障碍。这不空法就是依法修持,破我执,证我空,破烦恼障;破法执,证法空,破所知障。智碍就是为劣慧所障,如世智辩聪之人,不能入道。如果把我法二执一破,当下就离开了阿赖耶识,转识成智,那就显现淳净的光明。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P043)随念示现故。】
第四种就是“缘熏习镜”,这是说本觉中“不思议业相”之功能。因为如果能依法出离了两种障碍,得了出世间无漏清净的智慧,就可以作度生之缘,现身说法,令修善根,如云开日现,普照众生,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
上面一大段都是讲的“觉”义,现在再把不觉义来详细说一说。甚么叫做“不觉义呢”?不觉就是对于真如平等无差别之理法,不能如实了知,糊裹糊涂在无差别中,妄见差别,这都是因为不觉的原故而起心动念。然而这不觉的妄念它本来是虚妄无体,不能自立,所以它完全依靠本觉,不离本觉。这好像空本无花,因目病所见,目病若除,花于空灭;故狂花不能离开虚空而有,所以不觉也是不离本觉。你如果再不懂,可以说个譬喻。譬如有(P044)一个人,把东方当做西方,一把方向弄错了,就叫做迷人。然而这迷人是因方故迷,设若离开了方,也就没有迷了。“本觉”譬如“方”,“迷”譬如“不觉”,“人”譬如“众生”,这就很容易明白。
【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上面的譬喻如果懂了的话,这法上的道理自然容易明白。所以说,我们众生就是这样。依本觉之理体,众生不知,故说有迷,设若离开了觉体,说个甚么不觉?因为有了不觉的妄想心念,能知道名中所含的意义,才说一个真觉,其实这个真觉的名义也是对待假立的;设若离开了不觉的染污心,也就没有真觉的自相可以说得出来。因为真觉是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的,试问从何说起?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P045)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前面是讲的“根本不觉”,现在来讲“枝末不觉”,不过是从细至粗而已。现在就依不觉方面,先分三种相,这三相是同不觉相应不离的。那三种呢?第一种叫做“无明业相”,“无明”就是“不觉”的异名,心动故造业,不动不造业。甚么叫做“无明业相”呢?这就是因为不觉故心动,心动所以叫做“业”。如果能够觉悟了的话,当然心就不会妄动,妄心如果不动,就不会造业。既不造业,就不会受报,那裹会有苦呢?设若妄心动了的话,那一定就会造业,造了业就要受报,受报就有苦恼了,这是甚么原因呢?这就是佛教常说的“果不离因”啊!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第二种叫做“能见相”,“能见”就是众生见、闻、觉、知的妄见。试问这妄见是从何而有呢?这就是因为动了妄念,才有妄见;如果妄心不动,自然也就没有妄见。为甚么不见,不闻,不知?这就是没有动念的证明啊。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P046)
第三就是“境界相”。试问这千差万别种种的境界,究竟从甚么地方现出来的呢?这就是因为依托上面的妄见,所以才会妄现境界出来的,如有病目,才会现出空花。如果离开了妄见,当然也就没有妄境,例如病目若除,空花自灭,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佛法所以和其他的宗教与学说不同的地方,也就在此。因为其他的学说都是说先有境而后生心,是主张“心外有法”;而佛教所说的是先有妄心,而后才现出妄境,是主张“万法唯识现”。你把这两种学说,仔细去比较一下,你自然会知道那一种理论高超和认识正确了。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平常有两句话:“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意思是说,由无明的原故,所以不觉而生出“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三种细相出来;因为这三种相都还在阿赖耶识中,没有显现出来,所以叫做“细”。现在是由境界的助缘,生起下面六种粗相,这六种是已经显出来的,容易知(P047)道的,所以叫做“粗”。在这六种粗相中先来讲第一种“智相”,甚么叫做“智相”呢?就是依于顺逆好丑的境界,妄心生起了,就去分别。若是遇到了顺的境界,觉得是好,就生起爱来;若是遇到了逆的境界,觉得是不好,就生起不爱的厌恶心,起了惑,就造业,必定会受苦报了。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第二种是“相续相”。甚么叫做“相续相”呢?因为妄心不动,不起分别则已,如果一起分别,必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对于爱境就生“乐想”,对于不爱境就生“苦想”。前面的智相是“俱生的法执”,现在的相续相是“分别的法执”。这相续相是依于前面的智相,然后生起苦乐的感觉,刹那刹那起念相应,无有间断。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第三种叫做“执取相”。甚么叫做“执取相”呢?就是不明白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在苦乐等幻境上念念相续,起执着故。(P048)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第四种叫做“计名字相”。甚么叫做“计名字相”呢?就是依托前面颠倒的执取,非实计实,分别一切假名言说,生种种烦恼。前面执取相是“俱生我执”,现在计名字相是“分别我执”。从无明业相至计名字相,虽然有粗细不同,但是总名都叫做“惑”。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第五种叫做“起业相”。甚么叫做“起业相”呢?就是依托前面的名字,不了解名字完全是假立的,而跟著名字去种种取着,造下种种的“有漏业”,这就叫做“起业”。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第六种叫做“业系苦相”。甚么叫做“业系苦相”呢?就是依托前面的“起惑”“造业”而感受的果报,业果之报苦多乐少,故不得自在:不但生在欲界六道中是苦,就是生到色界和无色界天中去,还是免不了坏苦和行(P049)苦。因为没有超出三界,总是“有漏”,在生死中不能作主,所以不得自在。我们说了这半天,都是吃了“无明”的大苦,因为无明能够生出一切染法,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一切染法都是不觉的相故。反过来说一句:假定是觉悟了的话,那里还会起惑造业,去受果报呢?所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只有“惑、业、苦”三道,无始无终在那儿流转,决定没有一个什么创造者在那裹主宰和管理。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现在再来谈谈“觉”同“不觉”都有两种相,那两种相呢?第一种叫做“同相”,第二种叫做“异相”。甚么叫做同相呢?好像各种不同的瓦器,杯盘壶碗,形式上仅管各式各样,而它的原质都是微尘所成的,没有什么不同。这个道理如果明白了,那无漏的种种幻业和无明的种种幻业,染净的性质虽然是有两种不同,如果找出它们的本来面目,同是真如的性相,那是一(P050)样的。
【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前面说的觉与不觉同一个真如的性相,恐怕大家不相信,所以马鸣菩萨引佛陀所说的经典来证明,在佛经上有这样的话:依据这真如的道理,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常住,已经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要知道菩提这件东西,是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所谓“天真本具”,决定不是可以修的,可以作的。如果真是可修可作,那变了有为的生灭法,那还成个甚么佛?所以说修说作,那都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叫做幻修幻作。归根究底,正如《楞严经</a>》上所说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才是正知正见。既然说毕竟无得,当然是无色相可见,这就是法身如来。然而有许多经论上,又说有色相可见,这又是甚么意思?这就是随无漏的幻业所成,就(P051)是功德的报身如来和示现的应化身,并不是智色不空之性。这“智色不空之性”六个字要注意!“智色不空”那是指“报身”,“之性”的“性”字那是指“法身”,所以重在“性”字。意思就是说,不但是法性身看不到,就是报身佛的自受用身也是看不到的,唯有如来自受用的法乐。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前面所讲的是“同相”,现在再来讲“异相”。异相好像甚么东西呢?好像种种瓦器,杯盘壶碗,形式当然各各不同。这个道理明白了,那么,这无漏的染幻差别和无明的染幻差别,当然是不可以一体同观啊!然而为甚么这觉与不觉有同相和异相呢?要知道,设若不知道“同相”,众生就永无成佛的希望;设若不知道“异相”,众生就不去修行,睡下来等候成佛吗?当然是不可以。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就是这个意思。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P052)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这一段我先来打诸位一个招呼,就是研究和阅读的人,切切不要拿唯识法相上的名词来分析,说甚么“心”是属于集起的第八识,“意”是属于思量的第七识,“意识”是属于了别的前六识。《起信论》的章法倒不是这种布置,还是老老实实,照本文的解释稳当,请读者先注意一下。
上面讲的染净生灭之相,现在来讲生灭的因缘。意思就是说,为甚么好好的不生不灭而会变成了生灭呢?这里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就是依托众生心、意、意识,转变生起的原故。这个道理怎样解释呢?因阿赖耶识杂染的意义才说有一个无明,因无明不觉的原故所以生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所以这个“意”不是单单指的第七识,而是合“三细”“二粗”五相而成,试看下面的问答,就显然的明白。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现在把这一个意,分开五个名字来解释。那五个名字呢?第一个叫做(P053)“业识”,甚么叫做“业识”呢?就是由无明的力量,不觉而起心动念。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第二个叫做“转识”,甚么叫做“转识”呢?就是依托不觉的动心,妄见一切境界的相状。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第三个叫做“现识”,甚么叫做“现识”呢?就是说,此识能现出一切境界,好像明镜一样,能显现一切色像。这现识的功能就是这样,能够随顺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一对就现,也没有什么前后的分别。好像照相一样,一照即现,因为一切时都是任运自然而生起的,所以常常现前。以上“业识”、“转识”、“现识”也就是三细的异名。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第四个叫做“智识”。甚么叫“智识”呢?这“智”倒不要误会是智慧(P054)的智,乃是不觉妄生分别的邪智。因为它不能了达一切法本来是自心所现,非实计实,在那儿妄生分别,在没有染净平等法中,而妄生分别种种差别不平等之法。
【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第五个叫做“相续识”。甚么叫做“相续识”呢?就是同前面的妄念相应之后,念念不断。对于过去无量世以前所造的“善”、“恶”等业能令不失,同时对于现在和未来所受的“苦”、“乐”等报又能成熟,一点也不会差错。还有一种功能,对于现在已经之事,忽然间会起念;就是未来之事,它也就能够使令他不知不觉的去思虑。因为这种原故,所以才知道三界所有的一切根身和器界,完全是虚假,都是由众生的妄心所造成的,如果离开了心念,也就没有六尘的境界。这相续识和上面的智识是属于六相中的前两种粗(P055)惑,连上面三细综合起来,都叫做“意”,这个“意”的意义和范围同平常所说的“意”是大大的不同啦!
【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这一段是解释上面的“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的注脚。这道理是怎样说呢?因为一切法的幻相都是从众生分别心而起,妄念所生。同时还要知道,所有一切的分别,并不是外面真有个什么东西给我们分别,其实分别还是分别自己心中所现之影像。然而妄心是不能看见自心,这是甚么原故呢?因为妄心也是没有形相可得,好像指不自触,刀不自割一样,所以妄心是看不见自心。因此,我们就知道,世间上所有的一切境界,都是依托众生的无明虚妄心念而得住持。因这个原故就知道,一切法如镜中像,那里有实体可得呢?妄心所现的一切法完全是虚妄,怎样知道它是虚妄(P056)呢?因为妄心生起分别,才生起种种法的差别;如果妄心不起分别,到了一念不生的当儿,那真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了!那裹还有甚么千差万别的境界呢?所以知道它是虚妄。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这里所说的“意识”那实实在在是说的第六意识。不过这意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同时意识,又叫五俱意识,还有叫明了意识;一是独头意识。如果和前五识同时缘境者,那就叫做“同时意识”;假若不和前五识同起者,那就叫做“独头意识”。
这里所讲的意识就是六粗中的相续识。它是依着凡夫的执着,越转越深,或执为我是有主宰,或执是我所有的物;前者是执为根身,后者是执为器界;一切法上生起种种妄执,随一切的事物上,用种种攀缘心,去分别六尘的境界,这就叫做“意识”。因为它能够分开来帮忙前五识起作用,所以(P057)叫做“分离识”,也就是“同时意识”。又因为它离开了前五识,也能够有独起的作用,所以又叫做“独头意识”。这个染污意识是依托我见和我爱,增长许多烦恼,所以叫做“染污意识”。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前面是说明染法生起之因缘,以下是讲净法生起之因缘。现在再把染法生起的意义说一说:设若是依托无明熏习所生起的“阿赖耶识”,这个道理是很深,当然不是凡夫和二乘的智慧所能知道,因为凡夫和二乘只能知道前六识的境界,七、八二识,未梦见在。要依托菩萨根性的人,从最初发起正信去观察赖耶微细的境界,设若证到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萨,方能得少分知,因为他破了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身。就是到了十地菩萨,还是不能够尽知,因为他还有一分无明没有破尽,要到佛果的地位,把一切无明统统破了,才能究竟啊!(P058)
【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这一段是要说明这阿赖耶识甚深的道理,为甚么凡夫和二乘不知,就是菩萨还不能究竟的明了所以然。现在先来征问;为甚么佛能够究竟明了阿赖耶识的道理呢?答:众生这个真心从无始以来本来是清净,因为套上了一件无明的外衣,以致没有显现。这“真如”和“无明”都是无始以来本有的,好像矿中的“金”和“砂”,是没有先后的。真心既被无明所熏染,于是才有染心的阿赖耶识。然而要知道,外面虽有染心盖覆,而内在的真心还是常恒不变。这个道理别人都不知道,唯有佛陀才能究竟明了,所谓“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由此就可得到以下两种结论:(1)真心的体性是恒常没有丝毫的妄念,这就叫做“其体不变”。(2)因为众生不能了达真心的平等法界,它的相状完全同真心不相应,所以忽然生起了妄念,这就叫做“无(P059)明”。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以下是说明转染成净之次第,分为六种:第一种叫做“执相应染”。甚么叫做“执相应染”呢?“执”就是六粗中的执取相和计名字相,“染”就是染污,“相应”就是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境相符执着。这个执取相和计名字相要到甚么时候才断呢?要到阿罗汉、辟支佛的极果,以及十信满心、十住菩萨才断了。因为他们都是破了“我执”,断了“烦恼障”的原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第二种叫做“不断相应染”。甚么叫做不断呢?“不断”就是“相续相”,它是依着“苦”、“乐”等境,念念不舍,相续执持,是分别起之法执,要到初地菩萨才断了。老实说,从十住以去,要经过十行、十回向、四加行,慢慢用种种方便去修学,一到了净心地,破了一分无明,见到了一分真理,才(P060)可以叫做究竟离了这个相续染。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第三种是“分别智相应染”。甚么叫做分别智呢?就是六粗头一个“智相”。它是依托妄境而去分别,所以弄得下面去相续执取。要从二地菩萨起,直到第七地菩萨才断除了。在七地以前用功观察的时候,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到了第七地,完全是用无相观,所以叫做“无相方便地”。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P061)
第四种是“现色不相应染”。甚么叫做现色呢?就是三细中第三种“境界相”,这境界完全是无中生有,由妄见而生。它也算是染污法,不过它还没有发现出来,还在赖耶识中,心境还没有相对,所以叫做“不相应”。它是由根本无明而熏动净心,所以妄现境界,要到第八地菩萨才能断了。因为他能够变瓦砾而成黄金,所以叫做“色自在”。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第五种是“能见心不相应染”。甚么是能见心呢?就是三细中第二种“能见相”。它是由无明熏真心而生妄见,至九地菩萨方断。因为他能变浊世成净土,随心转变,所以叫做“心自在”。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第六种是“根本业不相应染”。甚么叫做根本业呢?业是动作的意思。根本,是由根本无明的原故,所以妄心才会妄动;因是根本上妄动,故名为“根本业”,就是三细中第一种“无明业相”。要到十地菩萨以后,金刚喻定进入如来妙觉的时候,才能最后断了这生相无明,名为成佛。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甚么叫做“不了一法界义”?就是众生因为有了无明不觉的原故,所以不明了真如法性是平等无差别的,所以叫做“法界”。这裹有三个次第,第一是“相似觉”,从初住至初地,所以说“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第二是“随分觉”,从二地至九地,所以说“入净心地随分得离”;第三是“究竟觉”,(P062)那就是如来地了,所以说“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这里是解释相应和不相应。现在先解释相应,怎样叫做相应呢?就是能念的心和所念的法,虽然是不同,但是心境是相对的,同时染净差别的境界是分别得清清楚楚,所以叫做“相应”。又说“心”是心王,“念法”是心所,所以叫做异。王、所虽异,缘、境同时,所以才叫做“相应”。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上面是解释相应,现在再来解释怎样叫做不相应。不相应的意义,就是这“三细”的境界,尚在赖耶识中,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境尚且未分,所以叫做“不相应”。又说“王”“所”既然未分,当然不同时缘境,所以才叫做“不相应”。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这里是说明两种障,一是“烦恼障”,一是“所知障”。烦恼障是障甚么?(P063)它是能障真如的根本智。真如本来是平等,没有能所,因为有了阿赖耶识的染污心,所以在无差别之中而分出有差别的能所,所谓能见之心与所见之境;妄心妄境,如一目有病,妄见空花,所以叫做“障根本智”。
所知障是障甚么?它是能障后得智。因为宇宙万有事事物物,但有一法皆应可了知,然而所以不知者,因为智慧不够,或者有一点小慧,坐井观天,在佛经上叫做“劣慧”;或世智辩聪障碍深入大乘的佛法,所以叫做“智障”,前面叫做“障真谛”,后面叫做“障俗谛”。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以下是说明烦恼碍和智碍的状况,这意义是怎样说法呢?因为烦恼障是由阿赖耶识的染污心,而生起能见的心和所见的境,去妄取彼此的境界,这就违背了真如的平等性。至于智障他是不知道一切法本来是常住寂静的,那里还有甚么生灭?但是因为无明不觉,妄与一切法相违,所以不能够(P064)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都能够知道,这就是智慧下劣,没有证到“差别智”啊。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上面所说的是生灭因缘,现在再来说说生灭的相状。也要分两种来说,那两种呢?一种是粗,一种是细。粗相是心境相对,容易觉察,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四种粗惑,与心相应;细相是心境没有相对,不容易觉察,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三种细惑,与心不相应。在这粗细两种相之中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粗中之粗,那是凡夫的境界,就是六粗之中的执相应染。第二种是粗中之细和第三种细中之粗,那是菩萨境界,也就是六粗的不断相应染和分别智相应染,以及三细中的现色不相应染和能见心不相应染。第四种细中之细,那是佛陀的境界,也就是三细中第一种根本业不相应染。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P065)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现在我们要研究这粗细两种生灭,究竟是从何而有。推根究底要归于无明熏习,“依因”“依据”而有。甚么叫做依因呢?就是平常说的“无明不觉生三细”。甚么叫做依缘呢?也就是平常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就是论文上说的:“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设若因如果灭了,那末,缘当然也就会同时灭了;根如果坏了,枝叶当然也会枯萎。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无明的因灭掉了,那么,前面的三细不相应心当然会灭了。境界的缘灭掉了,那么,后面的六粗相应心也就会灭了,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因果定律”。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P066)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上面这一段问答和法喻,我们研究佛学的人是要特别的注意,因为是学佛的人一件很重要的事。问的意思就是这样说:设若心体真是灭了的话,那么,为甚么又说相续呢?既然说是相续,那么,为甚么又说是究竟灭呢?因为这两件事是不能相容的矛盾律啊。
试看他答得真巧妙!我所说的灭但是心的生灭相上说灭,并不是说心的不生不灭体性也有生灭啊!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以说个譬喻:譬如风的话,它是依托水才有动相,设若水也灭了的话,那么,风相自然就断绝了,因为它没有依托的地方啊。但是,水性完全没有断灭,所以风相照常是相续的;可见是风灭了的原故,动相当然随着它灭,并不是水也跟着风一齐灭掉了。这譬喻如果真是懂了的话,那么,无明的风也是这样,它是依托心体而动的,设若心体也断灭了的话,那么,众生岂不是也断绝了?因为没有心体去依托啦。但是,心体既然没有断灭,所以心相可以相续。最后的结论是:(P067)愚痴的无明灭掉了,心的生灭相当然停止了它的作用,并不是连心的光明无漏智也跟它灭掉了,它是巍巍不动的。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现在再来讲讲四种法的熏习义,无论是“染法”或“净法”,才生起不至于断绝。那四种呢?第一种叫做“净法”,那就是真如的佛性。第二种叫做“一切染因”,那就是不觉的无明。第三种叫做“妄心”,那就是阿赖耶的业识。第四种叫做“妄境界”,那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六种染尘。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如果不懂熏习的道理,可先来说个譬喻给你听。好像世间上人的衣服本(P068)来是没有香气,设若有一个人用香水常常去洒在上面,那么,自然就会有香气。这个譬喻如果懂了的话,“真如”和“无明”互相熏习,也就是这样。因为真如本来是清净的东西,实在是没有丝毫的染污,但是,因为常常有了无明去熏习,所以才有染污的相状。反过来说,无明的染法实在也是没有净业,但是,又因为有了真如去熏习,所以又有清净的业用。假使没有“无明”来熏习,我们也就不会来做众生。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真如”去内熏,我们也就永远不能够成佛。这道理是很要把它弄清楚啊!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上面这一大连串读起来真有兴趣!这里先说染污的熏习。怎样熏习才生起染污法不断呢?就是说,最初还是要依托真如,才有无明。这真如同无(P069)明都是无始,没有谁先谁后,好像矿中金同沙一样。平常说“妄依真起”,不可说“真能生妄”。譬如空花,只可说“花依空现”,不可说“空能生花”。真如本来清净,因为有了无明的染法去熏习真如,虽然不能作“亲因缘”,但是,也可作“增上缘”。因为有了无明常常去熏习的原故,就把好好的真心,而变成了妄心。这妄心就叫做阿赖耶识,也就是开头所说的“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所成的。老实不客气讲啊,无明既然可以熏习真如,那么,妄心也可以熏习无明。好像你既然可以忤逆父亲,那么,你的儿子当然也可以忤逆你,所谓“檐前滴水,点点无差”。总而言之,病在不明了“真如”是“人人本具”的原故,所以“不觉妄念”生起,而现出许多的“虚妄的境界”,上面就叫做“无明不觉生三细”。现在又因为有了虚妄的境界,就成了染污法的助缘,又反过来去熏习妄心,所谓“一代不如一代”啊!这样一来,令其念念执着,既已起惑,当然造业,那裹有不受果报的呢?这“惑、业、苦”三道的生死流转,无始无终,轮回不息。这是佛学上的“缘起正理”,并没有一个创造者或主宰者于其中执政啊。(P070)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这里有三种熏习义,第一种是“境界熏习义”,第二种是“妄心熏习义”,第三种是“无明熏习义”,而每种之中又各分二种。境界熏习义有那二种呢?第一种叫做“增长念熏习”,什么叫增长念熏习呢?就是说,这阿赖耶的业识因为有了虚妄境界资熏的力量,就能够增长意识中的微细分别,也就是智相和相续相两种法执的分别。第二种叫做“增长取熏习”,什么叫做增长取熏习呢?就是增长前五识事识中的粗分别,也就是执取相和计名字相两种我执,见和爱两种烦恼。
妄心熏习义也有两种,第一种叫做“业识根本熏习”,就是说,这阿赖(P071)耶的业识去资熏根本无明,不能离开妄念,对于无明和真如之理迷惑了;它们所执着的法相以为是真实不妄,所以能令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一班菩萨,去受“变易生死”的苦恼。第二种叫做“增长分别事识熏习”,就是说,资熏见和爱两种无明,它们不明了一切境界统统都是不实,去分别执取,因此,所以去起惑,造业,而随业受报,这就是一般凡夫所受“分段生死”的苦报。什么叫做“变易生死”?就是“进化生死”。什么叫做“分段生死”?就是“轮回生死”。
无明熏习义也有两种,第一种叫做“根本熏习”,就是说,因不觉所以心动,因心动所以造业,因造业所以受报,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就名为阿赖耶识”。第二种叫做“所起见爱熏习”,这就是所起的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种种熏习,妄生执着,而成就第六意识的分别事识。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P072)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谁要了生脱死,只要把上面这一段看了,也就很容易明白。怎样熏习就可以生起净法不断呢?就是说,因为有了真如的东西,所以就能够常常去熏习无明;因为有了真如熏习无明的力量,所以能令妄心厌离生死的苦恼,去要求涅槃的快乐。
又因为有了妄心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的缘故,因此又常常去熏习真如。工夫久了,最后自己能相信有真如佛性,才知道我们日用之中,所动的都是妄心;除了妄心分别之外,那里有实在的外境?由此,就可以修一切远离的方法,这是甚么原故呢?就是因为它能够照它真真实实的了知没有前面的五尘境界,修种种方便,而生起随顺的功行;对于一切境界不去执取,也不去忆念。能够这样一直的做下去,久远久远的熏习力就会把无明灭掉了。无(P73)无明既然灭了之后,妄心也就不会生起,妄心既然不生起,而一切虚妄的境界自然也会消灭。这“无明的因”和“境界的缘”统统都灭掉了,“心的生灭幻相”自然会没有了,这样就叫做得了“不生不灭的涅槃”,成了一种“自然的快乐”。
设若依他的位次排起来的话,就是:自信己性,当十信位。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当十住位。修远离法,当十行十向位。如实了知无前境界,当初地位。行种种方便而度众生,当二地至九地位。起随顺行,无执取与计名等念,当十地至佛果位。又,无明灭,心无有起,是灭前三种“相应染”。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下,是灭后三种“不相应染”,即“三细”也,如文可知。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这“妄心熏习”四字我们倒要很留意,并不可一概而论,统统都是不好。(P074)若妄心熏无明,那是加增无明之力,而令众生流转生死。若妄心熏真如,那是加增真如之力,而令众生速得涅槃。现在所讲的是属于后一种。
然而妄心熏习也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一班想修行的凡夫,以及一般已得圣果的二乘,他们不知道有“七识”和“八识”,都是以第六的“意识”(叫做“分别事识”)去用功。他们都看到轮回生死是很苦的,发起一种厌离心,随各人的能力,广修福德智慧,慢慢也可以证到无上的佛果,这是属于渐进的。第二种是一类菩萨根性,他们发心是非常的勇猛精进,都是以前面“五意”(叫做“三细二粗”)来熏习,所以趣向涅槃是很快的。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现在再说到真如熏习的意义,也有二种,第一种叫做“自体相熏习”。甚么叫做“自体相熏习”呢?自体就是真如的理体,自相就是真如体上的智(P075)相;从体起智,由智照体。这样的互相熏习,自从无始以来,就具足无漏的法性,并且完备了不可思议的业用,来作观智所缘之境。依这境、智两种熏习的意义,所以有了力用,能令众生厌离生死的苦恼,而要求涅槃的快乐,自己相信本身就具有真如法性,所以发心修行。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这里有一个问答很有趣,问的意思就是说:设若照上面这样说“一切众生都有真如”,每人都可以同等的熏习,照这样说起来,人人都要一样才对,为甚么有相信的,又有不相信的呢?无量无边种种差别的不同呢?都应当大家同一个时候自己知道有真如这样东西,来精勤修习利益众生的种种方(P076)便,同等证入佛的大涅槃才对啊。
试看他答得多巧妙啊!不错,真如本来是一样有,那里知道同时也有无量无边的无明呢?从无始已来,一切众生各各的根性也有差别,而业障也有厚薄不同啊。我们那里知道,超过恒河里面的沙以上的烦恼,这是依无明生起种种的差别;还有“我见”和“贪”、“爱”种种烦恼,也是依无明生起的差别。因此,我们就知道了,这样的许多烦恼都是依托无明生起的,所以前前后后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唯有如来才能够知道。除佛之外,谁也不能够知道啊!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P077)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这里有一个譬喻,说明佛法所说的要有“因”、“缘”具足,方得成办。譬如木中火性,才是火的正因。但是,木中虽有火性,设若没有人知道裹面有火性,又不假借一种方便,或钻木,或燃木,而木头自己能出火烧木吗?那决定没有这个道理。
这个譬喻如果真明白了的话,那么,众生也是这样,一方面固然要众生具有真如佛性向内熏习之力,然而设若不遇到诸佛菩萨及一切善知识等,来作助缘,同他们开示指导,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成佛,教导许多法门,劝他们修习,都可以达到成佛的目的。设若不是这样,众生能自己来断烦恼、证涅槃的话,也决定没有这个道理。同时还有一件事情要知道:设若虽然有外缘之力,而裹面真如的净法本身没有熏习,这样也不能究竟厌生死苦,来乐求涅槃。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设若“因”“缘”都已具足,真如本性自己熏习的力量,又能诸佛菩萨等慈悲的愿力来护持,然后才能生起(P078)厌苦之心,信有涅槃,来修习善根。因为修习善根成熟的原故,所以又能值遇到诸佛菩萨来开示教导,利益一切而令众生欢喜,才能前进趣向涅槃的道路。上面这一大段都是解释第一种“自体相熏习”的道理,现在再来谈谈“用熏习”吧。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前面说的“自体相熏习”,现在来说“用熏习”。甚么叫做“用熏习”呢?这就是众生的外缘之力。但是外缘虽然是很多,如果把它束起来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差别缘”,第二种是“平等缘”。怎样叫做“差别缘”呢?就是这一类众生,依托诸佛菩萨等,自从最初发心求佛道的时候起,一直到(P079)成佛的时候止,在这中间或者同诸佛菩萨见过了一回面,或者念过了一次,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的用人,或为知己的朋友,或为冤家仇人,或者做过了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的人,乃至一切所作无量无边的行缘,以生起大慈大悲熏习的力量,能生起善根,令众生增长慢慢成就,或者看见,或者闻到名字,都可以得到利益。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讲到“差别缘”,也有二种,第一种叫做“近缘”,马上就可以得度。第二种是“远缘”,那是要很久远的时间才可以度脱。在这近、远两种缘中分开来又有两种,第一种叫做“增长行缘”,意思就是增长菩萨的方便行缘。第二种是“受道缘”,那是由方便接受佛道而入正理。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P080)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上面所说的都是诸佛菩萨各各不同的“差别缘”,现在来说诸佛菩萨的“平等缘”。甚么叫做“平等缘”呢?就是说,一切诸佛菩萨他们的“愿力”都是要度脱一切众生,自然去熏习而恒常不舍。因为诸佛菩萨是了达“生”、“佛”一体,因同体的“智力”,所以能够随一切众生应见应闻的,而诸佛菩萨就现身同他们说法。这样说起来,就是众生依各人的“定力”,才能够平等一样见佛。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前面讲的“体用熏习”设若对机说起来,又分二种,第一种是前面的三贤菩萨以及二乘和凡夫,他们都是以第六识去修行。他们的长处就是信力,但是不能观察七、八二识。根本智的体既没有证到,后得智的业用当然没有(P081)显现,所以叫做“未相应”,就是未与真如的理体相应。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上面说的是未相应,现在来说已相应,“已相应”是甚么呢?就是说的法身菩萨。甚么叫做“法身菩萨”?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都证到了真如法性,他们都是以法性为身,所以叫做法身菩萨。因为登地以上的菩萨他们已证到了无分别的根本智,所以同诸佛的智用可以相应。他们都是依托证到了法性平等之力,而自自然然不加勉强,无功用行去修行,用根本智去熏习真如的理,无明自然也就不能存在。到这时可以同诸佛的体用平等相应,而广度有情啊。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前面所说的是染熏净习义,现在来说染法有尽而净法不尽。复次,现在(P082)再来说说无明的染法,它是从无始已来,一向就熏习不断,一直要到成佛的时候,才会完全断了。至于真如的净法,它虽然也有熏习,然而一直到了成佛,它还是照常的熏习,尽未来际,是永远的不断。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真如的净法是恒常的熏习,所以妄心一灭,而法身就会显现;因为从初地菩萨以后,他们都是随顺法性修习,所以无始无终,是没有间断的。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上面把立义分中的“是心生灭因缘相”一段讲完,以下再讲“摩诃衍自体相用三大之义”。现在先说“体相”:我们要先明白:真如的体相,一切凡(P083)夫、声闻、缘觉、菩萨以及诸佛都是没有增减,过去既然不生,未来当然不灭,究竟是恒常的。从无始已来,它的自性就满足一切功德:
第一种是因为它本觉智慧的光明,能常常照了一切,所有的无明惑染都不能遮障,这叫做“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
第二种就是无论它的方便智和真实智,若理性,若事相,都是双照,没有不穷尽透彻的,所以叫做“遍照法界义”。
第三种就是因为智慧照了一切法的时候,丝毫都没有颠倒,了知心外无一法可得,万法都是唯心所现,所以叫做“真实识知义”。
第四种就是因为真如本体,是永远离开了一切染污和障碍的垢秽,所以叫做“自性清净心义”。
第五种就是真如自性不会迁移,也不会变坏。并且离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两种苦恼,能够得大自在;无论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统统都断尽了,所以叫做“常乐我净义”。
第六种就是能够永离一切的热恼,不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变,业(P084)障亦不能系缚,所以叫做“清凉不变自在义”。
这还是略说几种而已,设若真是完全说起来的话,那真是还要超过恒河沙数的功德。试看:真如的体相它是不离的,并且是常恒相续不断的,平等一味没有异相,染净无二,性相融通。这种道理当然是不能用心去思,用口去议,只好总说一句“满足一切胜义”罢了。设若依真如本具的德相上来说,因为凡夫日用不知,只好叫“如来藏”,就是如来的宝藏裹面藏了有如来。这是约凡夫在缠的方面说,设若在诸佛出障圆明方面上讲,那又叫做“法身”。试问“如来藏”和“法身”有甚么地方差别?从相上说,叫“如来藏”;从体上说,叫“法身”。其实是一体,不过是“在缠”和“出缠”的分别。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这里有一个问答,问的意思就是说:前面你不是说过了真如的体性,是平等平等,离开一切相的,为甚么现在又说前面这许许多多的差别的功德(P085)呢?答的意思更为巧妙!就是说:不错,功德实在虽然有这样多,然而还是没有差别之相,是平等一味。因为同是一个真如,既然同是真如,当然是没有差别,既然没有差别之相,所以叫做无二。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说两个譬喻给你听。譬如波浪的相,虽然是有大小起落的不同,然而水的湿性是没有两样的啊。又好像黄金的器物,虽然是有种种不同,钗钏瓶盘,而金性还是一样的啊。“真如”的体相也就是这样。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P086)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这一段文,我们一看就知道,就是把前面所说过的意义,正反两面来说明。先来说一个问题:你前面既然说真如是平等性,那么,又有甚么意义而说有种种差别呢?
答覆这个问题,就是说,因为阿赖耶的业识生灭相来显示的,怎样显示法呢?因为一切法本来是没有,完全是众生的真心所现,实在是没有丝毫的妄念;后来因为有了这阿赖耶识的妄心,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起了妄念。有了妄念,就生起了妄见,然后才见种种妄境,所以叫它是“无明”。假定心性不起妄见,这当然就是大智慧的光明义。
设若心中起了一种妄见,那所见的都是幻</a>境,如翳目见空花一样,全是虚假,而真实的境界他当然是见不到的。如果心性能离开妄见,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遍照法界义”啊!
设若心中动了妄念,那他的知见就不是真实,因为他所见的境界都没有自体,既然不是常,并且又是苦;既不是真我,当然是不清净,种种的热恼(P087)衰变,那里有丝毫的自在呢?其实说也说不尽,只好总说一句:超过恒河裹面的沙数以上的染污。因为对于这种意义说法,假使心性不动妄念,那就有超过恒河沙数以上的功德相义来示现。
若心又起了妄念,看见前面一切幻境,那又不能遍知法界,只能看见一少部分的幻境。由此我们就知道,一切净法无量无边的功德完全是一种真如心所现的影子,再没有其他的妄念夹杂在其中,因此,一切功德统统都满足了,所以才叫做“法身如来之藏”。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P088)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上面讲的是“真如体相”,现在来讲“真如用”。真如的功用是怎样呢?就是说,诸佛如来从前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发起大慈大悲的心,来修行种种的波罗密行,去摄受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广大的誓愿,要把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一切众生统统都度尽了,并且亦不限定多少劫数。总而言之,尽未来际,摄取一切众生同自己的身体一样,但是还要不取着众生的相状。
这是甚么意义呢?因为能够真真实实知道一切众生同我自己的身体是一样,真如佛性是平等平等,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不同。因为有这样大方便的智慧,来除灭“无明”,得见本有的“法身”,自自然然有不可用心思和言说的种种业用,这就是“真如佛性等遍一切处”的证明。虽然是有这样大的用处,然而没有种种相状可得。
这是甚么原因呢?就是说,诸佛如来唯是无相的“法身”同一切功德所成的“报身”,叫做“智相之身”。这是第一义的真谛,没有世俗谛的境界,当然是离开了种种有为的施作。不过,但是随顺一切众生,或见到佛的相(P089)好,或闻到佛的法音,就可以得益,所以叫做“用”。这个道理好像“皓月当空,千江皆印”。如果我们众生的心水清净了,菩提之影自然会显现的。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记得吗?现在所说的是“真如用”。然而此用又要分为二种,第一是凡夫和二乘人所见的佛,是“应化身”。因为不知道一切境界,都是各人自己六个识所变的“相分”,他们都是以为见从外来,取着一切六尘的概念,所以不能完全尽知。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P090)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佛有三身,前面讲的是“应身”。现在来讲“报身”,也有两种,一是自受用报身,二是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是佛三大阿僧祗劫所修的功德所得的报酬,这种法乐唯有佛自己受用,等觉菩萨也不能知道佛的境界,所以叫做“自受用身”。他受用是菩萨的功德各各所见的不同,二地菩萨所见的和初地菩萨不同,等觉菩萨所见的和十地菩萨也是不同,所以叫做“他受用身”。
现在要讲到第二种,他们所依托的识不是前六识的“分别事识”,乃是依托第八阿赖耶的“业识”所见。是甚么人见的呢?是从最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他们自心所见的,这叫做“他受用报身”。
这种身色是无量,相也是无量,好更是无量,平常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怎样及得上呢?不但正报如此,就是所住的依报,也是无量种种庄严,随所在都示现,那里有边际呢?当然是不可穷尽,也就没有一定的齐限,随其所应住的地方,都是常住不坏的。这样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六波罗密无漏的善行所熏生的,以及不可思议熏习成就的,这种相好具足无量无(P091)边,所以叫做“报身”。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应化身有三种,一是“大化”,千丈之身;二是“小化”,丈六金身;三是“随类化”,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之类。所以凡夫所见的佛相是其粗色,随其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众生,所见的各各不同,而佛相也转变成了异类的苦相。好像畜生见佛和象一样,而提谓长者见佛又好像树神,所以知道六道众生见佛各各不同,这就是“应化身”。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这里分做三类:(1)地前菩萨,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资粮四加行的(P092)菩萨,他们所见的佛相。因为他们深信真如法性,所以知道佛的色相庄严等事,都是无去无来,那里还有甚么大小的齐限?都是依托自己的真心所现,怎样离开得真如?然而地前的菩萨还是有分别心,因为没有登地证入法身。(2)初地菩萨能够分身一百个世界去作佛,那所见的佛身真是相好微妙。(3)菩萨地尽,就是等觉菩萨,那才能够究竟见佛圆满的相好。设若到了业识通通都尽了,能够摄相归性,唯一平等的法性身那里还见得有甚么差别呢?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这里假设一个问答,问曰:设若照你上面这种说法,一切诸佛的法身是离开了色相的话,那诸佛就是无相,既然是无相,那又怎样能够示现有色相(P093)呢?答曰:这个“法身”就是“色体”,为甚么法身就是色体呢?因为它能够现色。平常不是有一句话吗?所谓“从本以来,色心就是不二”,因为“色性”就是“智”啊!怎样色性就是智呢?色体能够用智慧去观察是无形,那不是“智身”是甚么?因为“智性”就是“色”,所以叫做“法身”。又,法性是普遍到一切法上去,试问所现之色,有没有齐限呢?随心能示现十方世界,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也是无量,各各都是不同,那里还有分齐呢?好像一室千灯,光光可以相照,不相妨碍啊。这一种事事无碍的境界,当然不是凡夫的心识能够分别了知,因为这是真如自在的功用。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再来说说:我们切切不要误会,“生灭门”和“真如门”把它分成了两(P094)个。要想知道“真如门”,就在“生灭门”中显,不是离开了生灭门之外,有一个甚么真如门可得。须知水外无波,波能显水;金外无器,即器观金,生灭真如亦复如是。所以显示从“生灭门”,就可以悟入“真如门”。怎样可以悟入呢?我们只要用智慧去观察一下,推求这五阴的身体,色法和心法以及六尘的境界,它们本体上有妄念吗?当然是没有的。甚么原因呢?因为真心本来就没有形相,你就到十方世界去求它,也是求不到啊!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好像一个人,走到旷野中去,忽然间迷起来了,东南西北的方向都分不清楚,因此就把东方当做了西方,然而方向实在还没有转移,这方向就是比喻真心。我们众生就好像这样,因为被愚痴的无明所迷昧了,它把真心当做有妄念可动,其实真心那里会动呢?设若能够观察到真心本来是无念,那就可以随顺证入真如门啊。阅者至此,切须注意!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这种“我见”有二种,在五阴中计著有自在,有宰制之权衡,这叫做“人(P095)我见”;计着五蕴各有实性,这叫做“法我见”。以下是对治邪执的文。一切邪执都是依托我见而生起,设若离开了我见,邪执也就无从生起。这两种我见是初学大乘的人,因为迷教妄起,并不是外道所起的。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云何为五?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外色者,则无虚空之相。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在二种我见之中先解释“人我见”从何而起?若依据凡夫方面说,分为五种原因。第一种就是:一般人听了佛经上说,佛的法身究竟是寂静的,好像虚空一样。因为他不知道,佛说法身同虚空相似,是破一般人的执着,他说虚空就是如来的智性。这一种执着的病到底用甚么方法去对治呢?对治(P096)的方法先要明白虚空的相是虚妄,虚空的体是不实在。怎样知道虚空的体是不实在的呢?因为虚空这个名字是对色法说的,既然是对色法说有,所以也是可见的,令心去分别“这是色法,这是虚空”;因为不知道一切色法,本来就是心所显现,除了自心之外,那里有什么实在的外色呢?明白了这个唯心所现的道理,当然就没有色法,既然没有外色,那也就没有与色法对待之虚空了。所以说,一切外面的境界都是因为自己的虚妄心去分别才有,设若离开了妄动的分别心,那一切外面的境界当然就会没有。到这个时候,唯是一个真心,这个真心是普遍在宇宙万有一切法上的,这就是“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怎样可以拿虚空来作比例呢?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第二种,就是闻到佛经上说:世间所有一切有为法,它的法体究竟是空(P097)寂的。不但世间是空,连出世间所说的真如性德和涅槃断德,这许多无漏的净法毕竟也是空啊!这种空不是现在才空,也不是死了坏了之后才空,是从本以来自性就是空,离一切相。因为不知道佛说这话时,他是为破除一般人的执着,所以说真如和涅槃的体性,都是空寂。那么,怎样去对治这病呢?要明白,真如涅槃体性上妄念染污法虽然是不可得,然而真如涅槃自体上的无量无边性功德还是照样具足的。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第三种,他闻到佛经上说:如来藏真心中,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真如之体就备具一切功德之法。因为他们不能了解佛说的原故,他就说如来藏真心上,实在有甚么色法和心法,体的自相和义的差别。怎样去对治这种执着呢?只要知道只有一个真如的体义,再没有其他染污和清净的差别。说染污,说清净,那都是对待的名词,与真如法是不相应的。(P098)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故。】
第四种,闻到佛经上说:一切世间上所有生死的染污法都是依托如来藏真心而有,说一切诸法,都不能离开真如而有。因为他不了解佛所说的原因,所以他说如来藏真心的自体,就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染污法。怎样对治这种错觉呢?因为真心的如来藏,从本已来,只有超过恒河沙等清净的功德,这功德和真如是不离,不断,不异的。因为一切烦恼的染污法唯是虚妄而是,本性是没有,从无始以来,就和真心相反的。设若真心体上也有虚妄的东西,而能够使它证真会实,虚妄永息的话,决定没有这种道理。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P099)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第五种,闻到佛经上说:依如来藏才有生死的染污法,也是依如来藏才有涅槃的清净法。这都是因为他们不能了解佛说的原因,他谬说众生有始。因为他看见众生有始,调回头来又说:佛所证得的涅槃也有终尽的时候,将来还要堕落再做众生,这真是邪说啊!怎样对治这邪见呢?因为如来藏本来就没有边际,就是无明之相,也就没有最初的起相。设若说三界外有众生始起的话,那是外道经上才有这种说法。又如来藏也就没有后际,因为诸佛所证得的涅槃同如来藏是相应的,所以没有最后的边际。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对治?以五(P100)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前面是讲的“人我见”,现在来讲“法我见”。“人我”以为有一个主宰,“法我”以为有实在的事物。为甚么佛对二乘人但说“人无我”而不说“法无我”呢?因为二乘人他们看见五阴身是苦,是空,是无常,是不净,是无我,是生灭之法,所以对于这生死很怖畏的,而妄求涅槃的快乐。这病根用甚么方法去对治呢?要先知道五阴法的自体,本来就是不生,不生那里还有甚么呢?不生不灭,不是涅槃是甚么?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对治邪执中,上面是说“对治离”,现在是说“究竟离”。怎样叫做“究竟离妄执”呢?应当先要知道,“染污法”和“清净法”都是对待的假名啊!(P101)如果离开了对待的假名,那里还有甚么染净的自相可说?所以我们就知道,一切法的本体,从本已来,就没有这许多噜噜苏苏的色呀、心呀、智呀、识呀、有呀、无呀。你如果不相信,你去恭恭敬敬请问它一声,看看它回答你是甚么?可见最后还是一句不可说相,而在不可说相之中又生起言说。那还要知道,是如来慈悲,用善巧方便,在无可言说之中来假以言说,是为着甚么事呢?因为要引导众生。其实佛的旨趣要众生离了妄念而归于真如,因为念一切法,就会令心念有生有灭,不能证入实智啊!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趋向义故。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现在要讲到“分别发趣道相”。“发”是发心,“趣”是趣向,“道”是一切诸佛所证之道,“相”是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趋向之义相。这“发心”略说有三种,即为四要,就是“信解行证”。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P102)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现在于三种发心之中先讲“信成就发心”。这“信成就发心”是甚么人呢?是在十信位的人。在未得信位以前,不信善恶业果的人叫做“邪定聚”。入信之后,或进或退的,叫做“不定聚”。在初住以上决定不退信心的人,才叫做“入正定聚”。这种“不定聚”的众生要修何等法,才能够入正定聚呢?(1)内有本觉智种,(2)外有教法闻熏,发起善根,才能信业果报。得信心成就,堪能发心,要多久时间呢?要经过一万大劫才可以。所以:(1)向依何等人?(2)向修何等法?(3)向得信成就,堪能发心。在答案中:(1)依托十信位的人。(2)因为他们有熏习善根的力量,能够相信善恶业果,生起十善的心;(P103)同时,厌离三界生死的大苦,欲求无上佛果菩提,所以多生多劫都能遇到诸佛出世,来亲近,承事和供养,修行这信心。(3)要经过一万大劫,信心才可以成就。下面就是发心几种因缘:(1)诸佛菩萨教他发心。(2)或因大悲自己发心。(3)或因护法能自发心。这样的信心已经成就了的人,能够发心的,那就可以进入初住以上的正定聚。到这时才是永远都不会退转。(4)“习种性”和“性种性”两种都有了,就叫做“住如来种中”,和“正因相应”。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前面所说的人善根厚,烦恼轻,遇缘胜,满万劫,故得决定不退。这种人善根薄,烦恼重,遇缘劣,万劫未满,故或有退堕。所以说,设若有一类(P104)众生,善根很微少,从久远劫已来,烦恼又非常的深厚,虽然是遇到了诸佛,也得于供养,然而所起的是人天的种子,或者起二乘的种子;设若有求大乘的人,根性也就不定,有的时候进,有的时候又退。还有供养诸佛,没有到一万大劫,在其中如果遇到了好缘,也有发心的:(1)有的人看见了佛的相好而发心的,(2)或者因供养出家人而发心的,(3)还有遇到了二乘人劝他发心的,(4)或者学别人发心。这样各色各样的发心不同,通通不定。最坏的就是一遇到了恶缘,又退失了堕到二乘裹面去了,这就是比较前面那种人根机次一等了。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P105)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怎样去发心呢?(1)要有“直心”,要能一心正念真如法性。(2)要有“深心”,要欢喜修集一切的善行。(3)要有“大悲心”,要想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前二心是自利,后一心是利他。行门虽有无量,三心摄尽。这里有个问答很好啊,问曰:前面不是说过“法界同是一相,佛体本来无二”?那么,为甚么不单念真如就够呢?还要假借求学种种善行做甚么?答曰:你这个问题我可说个譬喻,来明白这道理:譬如有一个大摩尼宝,它的本性虽然是明净,然而因为藏在地下很久,而有垢秽,设若有一个人,虽然是念宝的清净本性,不去用种种方便去磨光刮垢,究竟不得清净。我们众生的真心虽然是本有光明,然而因无始已来无量烦恼的垢秽,障蔽了它的本来清净,若人虽念真如,不用种种方便去熏修善法,也就不能够清净。因为众生烦恼的垢秽无量,普遍到一切法上去了,所以要修一切善行,才能够对治。设若一个(P106)人能够修行一切善行,自自然然就会归顺到真如法上去。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要把信心发起来,也要有种种方便。首是“行根本方便”:要用般若的正智,去观察一切法,自性本来是无生,离开了种种妄见,所以不住生死。再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作的善恶业果那是丝毫都不会漏失。这样就能够发起大悲心,多修无量无边的福德,去摄受教化一切众生,不同二乘人一样,沉空滞寂的住在涅槃窠里面,这就是因为能够“随顺法性”的原故。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第二种方便就是“能止方便”。因为这种人对自己有惭,对人家有愧,自己知道有过失,赶快的去悔除,所以对于一切恶法能够止息,不会使令它(P107)增长起来。因为能够“随顺法性”,所以可以离了一切过失,正所谓“诸恶莫作”。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佛教裹面所讲的道理虽然是很多,然而总括起来,不出两种:(1)在“恶”的方面要努力去止,(2)在“善”的方面要努力去作。在作善的方面又有两种:(1)没有作过的善固然要发心去作,(2)就是已经作过了的善,还要常常增加才对。但是作善以甚么为标准呢?如供养可以离“悭贪障”,礼拜可以离“我慢障”,赞叹可以离“毁谤障”,随喜和劝请可以离“嫉妒障”。所以说,第三种最要紧的是要把自己的善根发起来,还要一天一天的增长起来。用这种种的方便——要精进供养三宝,要礼拜三宝,要赞叹三宝,要随喜人家所作功德,要劝请诸佛及高僧大德讲经说法,常住在世间上度生,不要入灭,能(P108)够这样去做,因为爱敬三宝的缘故,心中非常的淳和厚道,信心才可以增长;他们的志愿是求无上的佛果,这是得生智慧的利益。同时又因为仗佛、法、僧三宝威力的所护,所以业障一天一天的消除,善根一天一天的增长,乃至永远的不退。这都是“随顺法性”的缘故,所以能够得灭障的利益。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发心的人要具足三个条件:(1)要有长时心,(2)要有广大心,(3)要有第一心。因此,所以说第四种是发心的人,要有大愿平等的方便。先要发大愿,要到未来无穷无尽的时间,去化度一切的苦恼众生。要统统都度完了,不可以留下来一个,令他们一个一个都要证到无住涅槃。因为是“随顺法性”的缘故,所以令它永远不会断绝。同时,法性也是普遍广大,是遍于一切众生分上,都是无二无别,那里有甚么彼此不同的地方呢?都是究竟寂灭的啊。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P109)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
发心修行的菩萨,如果发了上面“长时心、广大心、第一心”这三种心的话,到了初住的时候,虽然没有到深位,能够多分而见法身,但是少分法身也就能见。这见不是用肉眼见,而是用般若的慧眼。这身不是肉身,而是一切法的空性以及功德法为身。因为他能够亲见到法性,所以随各人的愿力,能够示现应化身八相成道,而利益众生。八相例如释尊:(1)下兜率天,(2)降王宫,(3)住摩耶胎,(4)出胎降生,(5)出家,(6)成道,(7)转法轮,(8)入于涅槃。大乘不说“降魔”,加“住胎”,因为大乘了达“魔佛一如</a>”故。
【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这一段文是说这一种三贤的菩萨,因为他尚没有登到初地,所以还没有亲证法身。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他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所作的一切有漏业种,还没有完全断除,不但变易生死的微苦还是存在,就是分段生死还是要(P110)随他受生,所以有生死的微苦相应。然而和凡夫确大大的不同,因为凡夫完全是随业受生,而菩萨不是随业,而是“乘愿度生”,因为他有大愿自在力的原故。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这里有一个问难:照你前面说的,这种菩萨不同凡夫一样,因为他不是随业来受生的。那么,《璎珞本业经》上为甚么又说“七住菩萨还要退堕”呢?好像舍利弗一样,遇到了恶知识,还是有堕缘。所以说,经上虽然有说退堕的话,其实是方便说的,不是真会退堕。不过是为了初发心的菩萨,他们还没有入正定聚,怕他们生起了懈怠心。因此,说有退堕的话,是为了恐怖他们,令一班初发心的菩萨,勇猛精进罢了。
【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P111)
上面所说的这一种菩萨是信成就发心的菩萨,这一种菩萨工夫也就很好。他们一发了心之后,就远离了胆怯和懦弱的心念,无论怎样,他们只有往前进,决定不会再退堕到二乘的地位,何况退堕人天以及四恶道呢?他们纵然听到佛经上说的“行菩萨道不容易,要经过无量无边阿僧祗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种种苦行,才能够证到佛的涅槃”,他们也不会胆子小,怕起来,为甚么呢?因为他们已经相信,知道了一切法的法性,从本已来它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啊!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祗劫将欲满故。】
“解”,能解法空,“行”,顺行十度。十行圆满,位在十回向,比前面十信满心,入初住时,功行转胜。因为这种菩萨从最初正信已来,发心修行,至十回向的时候,已经有了第一个无央数的长时,现今到了“向”位,要进入“十地”位,所以叫做将满。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P112)随顺修行檀波罗密。以知法性无染,离五谷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密。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密。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
真者不伪,如者不变,法即法性。异前位,故曰深;异后位,故曰解。六度通于人天二乘所修,皆未离相,故云事六度,不名波罗密。今修六度,一一皆能离相,所谓“三轮体空”。如布施,不见有能布施之我相,亦不见有受者之人相,更不见有中间所施物之法相,故《金刚经</a>》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若能如是布施,则名菩萨。布施离相,五度亦然。波罗密即到彼岸,究竟圆满之义。檀那即布施,尸罗即持戒,羼提即忍辱,毗黎耶即精进,禅那即静虑,般若即智慧。六度若能离相,故皆名到究竟圆满佛果之地位,否则,不过人天福报而已。因真如法性本来无贪,无染,无瞋,无懈,无乱,无痴,故修六度方能离相。(P113)所谓修而无修,无修而修,如幻而修,非空非有,不断不常;菩萨之中道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幻修幻证之悲智双运,大方便善巧之菩萨也。深解真如,即了因解胜;所修离相,即缘因行胜。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证”,亲证真如。“净心地”即初地菩萨,“究竟地”即金刚后心菩萨,也就是等觉菩萨。由初地二地以至等觉,他们所证的境界就是“真如法性”。真如理体既然没有能、所,为甚么又说有境界?这是因为在菩萨位时,业识尚未全空啊!既有业相,当然有能见相;既有能见相,一定有境界相,这是因识说有境界。至于如如智契如如理时,那是能所双泯,因为理智不二,更无智外的如,亦无如外的智,如宝石之光照宝石之体,故曰“无有境界”。智相之身名为“法身”。
【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P114)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上面是明它的体,是根本智亲证真如的体;现在是明它的用,是后得智起化他的用。所以说,这一类菩萨他证到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性,所以在一念的时间就能够到十方所有的世界裹面,去供养十方所有的一切诸佛,并且请十方诸佛,常转法轮。这种菩萨的工作,他们的言行只是开导一切众生本有的真如佛性,来利益众生,连文字的形迹也不要落着,所谓离文字相。
【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祗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这种菩萨既然证到了根本智和后得智之后,那他们方便善巧的方法也就很多很多啊。有时候,不依位次,不假阶级,可以从初地一直超至佛果,这是为一班胆子小的人,说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他倒怕起来。然而有时候又相反的说,成佛是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三个大无数劫,这又(P115)是为了一班懈怠和轻慢的人说的,他们以为成佛若是这样容易,那倒不希奇了。他们能够开示这样许许多多的方便,无论是说迟说速,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祗劫故。】
印度话叫做阿僧祗,翻成中国语</a>的意义,叫做无央数,三阿僧祗即是三个无央数。照释迦佛自己说:他供养七万七千佛圆满了,才叫做第一个阿僧祗。又供养七万六千佛圆满了,是第二个阿僧祗。再供养七万五千佛圆满了,才算是第三个阿僧祗。劫,印度话叫做劫波,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做长时。(1)增减劫。从人寿十岁起,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名一增。又由八万四千岁,过百年减一岁,一直减至十岁,名一减。这样的一增一减,名一小劫。经过二十次增减,名一中劫,四个中劫才叫做一大劫。(2)芥子劫。四方上下百由旬(一由旬八十里)城廓,满中芥子,有长寿人,过百年取一粒出,将芥子已取尽,名一大劫。(3)方石劫。四方上下百由旬有一石,取天(P116)衣袖(六铢重),过百年在石上拂一次,将此石已扫尽,名一大劫,由此可知三大阿僧祗劫时间之长远也。前据方便,或速或迟;此据实行,无论种性,都是大乘根机。发心行菩萨道,每一个人都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所证的真如也是一样,决定没有甚么超过的方法。我们把这一段文看过了之后,应当如何策励自己,才可以圆满佛果?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上据实行,此约应机,因为众生的根机、好乐、秉性各各不同,所以所见的和所闻的也就不一样。菩萨要随顺众生,所以示现的行门也就有种种的差别。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登地菩萨虽然是证到了法身,因为有三种心微细起灭之相,所以不能同(P117)佛德一样。那三种心呢?第一种是“真心”,那是根本智所证的理体。第二种是“方便心”,那是后得智,能观机逗教,利益众生。第三种是“业识心”,就是阿赖耶识,其实还是有能见的转相和所见的现相,有微细的生灭,所以不同佛地的净德。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前面是明菩萨的“因德”,现在是明佛地的“果德”。所以说,菩萨的功行既然圆满了,就在色界顶上色究竟天成报身佛,示现最高大之身。“一念相应慧”就是始觉智,已经觉至心源,始觉的智和本觉的理体合一,所以叫做“相应”。无论是根本无明以及枝末无明,通通破尽了,能够照了诸法,所以叫做“一切种智”。这是自利行圆满,也就是前面说的智净相。自然而有无漏不思议的业,这是从体起用,自然而有。就是工夫纯熟,用不著作意,能现三轮(身能现通,口能说法,意能鉴机),能普遍到十方世界,去利益(P118)众生,这是利他的用胜,也就是前面说的不思议业相。因为佛果的功德是不可以用凡夫的心量去思惟,也不可以用凡夫的语言去议论,所以叫做“不可思议”。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这一段问答就是:因为虚空有这样大,世界又有这样多,众生的心量又各各不同,可说是无量无边的境界,有心去思量,尚且难解难知,何况把“无明”一断,心想都没有了,怎样能明了一切法,而叫做“一切种智”呢?这是把“无明”当作“心想”的错误啊!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
答复这个问题,就是先要知道,一切所有的境界都不是实有,本来是一个真心,就要离开了虚妄的想念。因为众生妄见境界,所以不能同法性相(P119)称,因此,就不能决断明了一切诸法。
【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我们平日都是以有分别为有知,以无分别为无知,这是大大的错误啊!要知道有分别是妄知,无分别才是真知。这无分别不是同土木金石的无知,乃是去??亲憎爱的妄知,而得到法性平等清净的真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无漏真净涅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诸佛如来既然破了业识,当然没有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即无能所,心境一如,无自无他,无彼无此,当然是无所不遍。既无妄念,所以叫做真实。“真实心”就是一切诸法的实性,这实性的自体能够照了一切妄法(即前面所说的虚空、世界、众生种种诸法)。诸佛既然证了真心之体,则从体起大智用,有种种方便,随顺一切众生根性、好乐、智慧有大小深浅利钝的不同,诸佛都能够观察他们所应得解的,来开导指示他们种种法义,所以叫做“一(P120)切种智”。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前面所问的是一切种智,现在所问的是自然业用。意思就是说,若是照前面说的,一切诸佛都有自然的业用,出现一切处,都能够利益众生的话,那么,一切众生无论是看见了佛的身体,或是看了佛的神通变化,或者听了佛说法,没有不得到利益,为甚么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看不见诸佛呢?
【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答覆这个问题,非常的明显。就是说,诸佛的法身本来是平等,普遍一切的处所,因为他所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都是任运自然的,丝毫都用不著作意,所以叫做自然。这好像一月在天,普照大地一样,但是要依托众生的(P121)心才能够显现。因为众生的心好像镜子一样,设若镜子有了垢秽,那色像就不能显现了。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众生的心垢设若没有消除,那诸佛的法身也不会显现。所以佛经上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就是这个意思。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
解释分前面已经通通说过了,现在再来说说“修行信心分”。前面是对已入正定聚的人说的,现在是对未入正定聚的人,故说“修行信心”这一分。这是依下劣的根机,发心没有坚定的人,信心还没有圆满,恐怕他们会堕落在二乘裹面,所以特别说这“四种信”、“五种行”,使信心圆满之后,能够入正定聚。再问:信心要怎样才算是真心?信了之后,又怎样去修行?所以下面答覆,信心略说有四个条件,那四种呢?
【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P122)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信心虽多,不出两种:一者“内因”,二者“外缘”。内因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能够好乐忆念,这叫做“信根本”。外缘就是“佛、法、僧三宝”:佛如良医,法如药方,僧如看护者。因信“佛”有无量的功德,所以能够发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要同诸佛一样,愿求一切种智。因信“法”有大利益,所以常念要修习六种波罗密。因信“僧”能够称真如之理而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地上菩萨,所以常乐亲近他们,都是为的求学和如实修行。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前面是说信,现在是说行,有信无行,信力不充,遇缘便退。“门”是通义,由此五门能通至佛果。“五门”即是“六度”,止即是“定”,观即是(P124)“慧”,“止观”就是定、慧,合说故。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六波罗密是大乘佛教的行门,也是老生常谈</a>的法门。现在来先说布施,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怎样呢?就是看见一切众生来求索的人,此菩萨都能够将自己所有的财物,随自己的力量去布施;因为一方面能够令自己舍弃悭贪心,另一方面又能够令众生生大欢喜,这叫做“财施”。第二种是怎样呢?就是看见有灾厄苦难的人,在惊慌恐怖危害逼迫的时候,若尽己力堪能任持做得到的事情,菩萨都无所畏地去做,这叫做“无畏施”。第三种是怎样呢?就是众生有来求佛法的人,菩萨随自己能够了解的佛法就方便同他说说,不应当贪着求名利恭敬的心,来裨贩如来,唯有念自他成佛度生的希望,将所有的功德,来通通回向觉道,这叫做“法施”。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戒有三种:(1)“摄律仪戒”——不伤害众生的生命,不侵占别人的财物,不损害他人的名誉,不搬是非,不骂人,不骗人,不说秽污的话,没有贪心,没有嫉妒,不欺人,不奸诈,不谄媚,不歪曲,没有瞋恚心,邪见更没有,这都是律仪戒所摄;(2)“摄善法戒”——例如已经出了家的人,因为要折伏自己的烦恼,所以要远离愦乱热闹的地方,欢喜常住在寂静的处所;并且修习少欲知足的苦行,在十二种头陀苦行之中随择几种来抖擞尘劳,振起精神破除烦恼,这叫做摄善法戒。乃至无意中做了一点小小的罪,自己心里面就生起了大的恐怖,自惭自愧的要想时时刻刻的改悔,以后再不犯了。所以对于如来所制定的禁戒,一丝一毫都不敢随便的违犯,并且有讥嫌的事情,都(P125)常常卫护;本来是没有这件事,然而因为要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所以不得不时刻留心,这就是(3)“饶益有情戒”。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第三是修忍辱。能忍受别人家种种诽骂捶打污辱,而心中不怀想去加报于他,这叫做“生忍”。如果能够对于利益、衰败、毁谤、赞誉、称扬、讥讽、苦痛、快乐这八件事,临到我的身上时,都好像若无其事,那就叫做“法忍”,所谓“八风吹不动”,就是这个境界。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第四是修行精进,“精”是不杂染污心,“进”是为善不退心。其实就是四正勤——“已生恶令断”,如除毒蛇;“未生恶令不生”,如防流水;“已生善令增长”,如灌甘果;“未生善令生”,如种嘉苗。也就是努力为善,和(P126)努力断恶是也。“精进”的定义,对于善事方面,第一,要有不懈怠及不退堕的心;第二,所立的志愿要有很坚固强硬的心;第三,还要远离怯畏劣弱的心。同时,还要有一种方法,应当常常想起:你看我们过去从无始已来,因无明的原故造诸恶业,枉受一切身心上的大苦恼,没有丝毫的利益。至于今生应当勤修无量无数的功德,不但是自利,并且能利人,令自己和他人,大家都通通出离众苦。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我们再来说说,设若有一个人,他虽然修行信心,然而因为从过去已来,有很多的重罪恶业障蔽住了,所以被邪魔诸鬼种种来恼乱;还有一种人,又被世间种种俗事牵缠住着;还有被病苦所恼害的也有。有了上面这许(P127)许多多的种种障碍,这时候只好用勇猛精勤的方法:(1)礼拜诸佛,是求佛加被。(2)诚心忏悔,是对治恶业障。(3)劝请说法,是对治谤法障。(4)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障。(5)回向佛果,是对治贪欲障。能够对于以上几种善法,常不休息去做的话,那就可以诸障消灭,善根增长啊!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第五是“止观”,把定慧合为一谈。今约因位修行,必须止观双运,定慧均等。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怎样修“止”?就是见到一切六尘的境界,用智慧去观察,丝毫都没有外境,知道若我若法,都是“遍计所执”,本来是空无;这是用“根本智”的“真空</a>观”,所以叫做奢摩他的止。梵语毗钵舍那,华言观,怎样修“观”?就是观察一切境界,只要是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如幻如化,依他起性,无论是心法色法,都是假有;这是用“后得智”的“假观”,所以叫做毗钵舍那的观。(P128)
【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虽然修行有“五门”,然而前四门但是助成方便,唯第五止观一门最为紧要!因为修行要“寂”“照”均等,不住“空”“有”二边。修行最大之病,不是惛沈,就是妄想;“寂”能破妄想,“照”能破惛沈。有两句话,可以做成我们学佛的格言,所谓“居空不舍万行,涉有不染一尘”,好极了啊!怎样来随顺呢?用上面止观二义,慢慢去修习,一步一步的增长。这“定”“慧”二法如车二轮,如鸟两翼,相辅为用,不可相离,两法并行才对。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为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
这一段文,修大乘定者应当留心。依气息,是数息观;依形色,是不净观。以上二种是小乘人所修的,依空是四空天之凡夫所修的,依四大是婆罗门外道所修的。见闻觉知是依六尘而有,是六识分别。故修大乘定的人最初下手工夫:(1)要住在寂静的地方,(2)要端身结跏趺坐,(3)要一心正念,不可(P129)惛沈,不可妄想,调摄身心。不但是凡夫、外道、小乘的方法不能用,连止恶行善的念头都要除,再进一步,连“除”这一个念头都要除。为什么要这样用功?试看下面说的理由。
【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为什么连心境都要俱遣呢?因为一切法的本身就无有相,既然无相,那里还有心生和心灭呢?用功的时候,固然不得随心去想念外境,其实连以心去除妄,也还是妄念。不过正用功的时候,设若有奔驰散乱的当儿,当然要赶快的收摄回头,安住在正念真如法上,这就是观照的工夫。所谓正念者无他,就是知道一切法总不出唯心,心外决定没有实在的境界。其实,不但是没有心外的境界,连心也是没有自相,念念是不可得的,这是约第六意识思惟攀缘心说的。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P130)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修行不单是“坐”,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可以用功。所以设若从坐而起之后,无论是去、来、进、止,只要凡是有所作为的时候,在一切时都是常念方便去随顺观察法性,心境无相,能、所双泯,一刻都不要松懈,久久的修习纯熟了后,那用功的心才能够安住不动。因为心住的原故,所以渐渐的猛利起来,能够随顺得入“真如三昧”。定力现前,当然就会深伏烦恼,信心也会一天一天增长起来,很快的可以成就不退。不过有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这六种人,实在没有办法得入。因为疑惑的人对于真理怀了犹豫,不信的人就是断善根的阐提,诽谤的人当然是邪见外道,重罪业障的人那是五逆(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四重(杀生、偷盗、邪媱、妄语),我慢的人是自恃贡高,懈怠的人是放逸不勤。如果修行的人只要有了一种,那就不能入道。(P131)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再来说说:能够依托这个真如三昧,那么,也就能够知道十法界(佛、菩萨、辟支、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同是一样的真如相。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有的法性身都是平等无二的,所以叫做“一行三昧”。要知道,这“一行三昧”就是“真如三昧”,这真如三昧就是三昧的根本。设若能够修行这三昧的根本,渐渐就能够生起无量无数的三昧。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以下是在定中所现之境界,或有众生,因为没有善根的力量,所以被诸魔、外道、鬼神来惑乱。或者在坐禅的时候,现种种恶相来恐怖他;不然的话,又现出美丽的男女形相,来引诱他,总而言之,无非想破坏他的禅定。(P132)行人如果能够知道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现,不久,所现的境界就会灭了,到底害不着你。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上面的境界或者容易识破,至于现天像、菩萨像、佛像,以及说法,设若没有智慧去观察,那一定会被魔鬼恼乱啊!“陀罗尼”译为“总持”,即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空、无相、无愿叫做三解脱门。至于说无因无果,把断灭当涅槃,那完全是魔说。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
前面不过是现身说法,现在还能够使人得神通。“宿命”是宿命通,“他心智”是他心通,包括在“五通”内。并且还有辩才说法,能令众生,贪着(P133)名利,所以知道他是魔事。
【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
这一来,越弄越坏了!好好的人发发脾气,又笑一笑,态度无常。又好像有慈悲心爱护人一样,同时又欢喜睡,又多病;本来很懈怠,忽然间又精进起来,不久又歇下去了。尤其是对于三宝以及因果,怀疑不信,种种颠倒思虑。本来从前有受持一种法门,现在又丢了不修,去做种种的杂事,耽着世间上的俗事,被它们缠绕。
【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P134)远离是诸业障。】
这种魔境现前,方法很多,也能够使人得种种禅定,还有少分相似,这都是外道所得,并不是真实的三昧。或者,又能够令人一日二日三日甚至于七日,住在定中,得到一种自然香美的饮食,身心非常的适悦,能令人也不饥,也不渴,使人贪爱着。有的时候饮食也没有限定,乍多乍少,然而颜色倒也变得很好看。因有前面种种的原故,修行的人应当常常用智慧去观察,不要令用功的心,堕落在邪网裹面去,应当精勤正念。最要紧的,就是所现的一切境界,不论它是好的坏的,都要“不取不着”。这四个字是远离一切业障的秘诀,阅者至此,切记切记!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佛教和外道的三昧究竟有什么地方不同呢?应当知道外道的三昧,都不离邪见、贪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上的名利和恭敬。如果是真如三昧的(P135)话,第一没有能见之心,第二没有所见之境,第三没有甚么入定出定,因此,所有的烦恼渐渐就会微薄起来。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若诸凡夫,不去修习这个真如三昧,要想得入佛的种性,决定没有这个道理。因为如果去修习世间的各种禅定,一定会生起许多耽着,他们所依托的都是有我见的,所以系缚在三界里面,同外道修行是一样的结果。设若离开了善知识护持的话,那一定会生起外道的邪见。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P136)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再来说说:如果能够精勤专心,去修习这一种真如三昧的话,不但是来世,就是在现世也可以得到十种利益。那十种呢?第一种:常常的能够得到十方诸佛菩萨护念你。第二种:不会被诸魔同恶鬼来恐怖你。第三种:又不会被许多外道同鬼神惑乱。第四种:对于甚深的妙法不会诽谤,纵然有重罪障,也就渐渐的减少。第五种:心中有疑,以及一切不正当的思想,通通会灭除。第六种:对于诸佛如来的境界能够信得增长起来。第七种:对于生死中的忧悔通通能够远离,勇猛精进而不会怯畏。第八种:行者之心非常的柔和,一点骄慢心也没有,所以不会被别人恼害。第九种:虽然是没有得定,但是,无论在甚么时候,对于一切境界处都能减损烦恼,不会贪着世间之法。第十种:设若得到真如三昧的话,就不会被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P137)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
现在再来说说:用功的行人如果但修于止,“止”就是静,静久必落惛沉,一定会起懈怠心,对于利益一切众生的善法就不欢喜去做,远离了慈悲心,所以要兼修观。“观”要怎样修法呢?应当观察一切三界世间,无论是正报依报、色法心法,只要是由因缘所成的有为之法,例如世界有成住坏空,根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异灭,都是在刹那刹那不停的,不得久住,须臾之间即刻变坏,这是“无常观”。同时,一切所有的心行念念都是生灭,因此,知道它是“苦”。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过去法如“梦”,现在法如“电”,未来法如“云”,这是属于“无我观”。(P138)欲界一切众生所有之身都是不净,这是属于“不净观”。以上四种观法是对治凡夫四倒:(1)众生以无常计常,(2)以苦为乐,(3)以无我计我,(4)以不净计净,故以“四观”来对治“四病”。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这一段是“大悲观”,是对治众生懈怠病的。这方法就是要常常观察一切众生都是从无始以来,通通给愚痴的无明所盖覆住了,所以令心生灭。过去固然是受了许多大苦,不但是现在要受苦恼的逼迫,若不了生脱死,未来的大苦还不晓得要受到那一天为止呢。这种生死的大苦真是难舍难离,而一切众生自己还不能觉知,诸佛菩萨真是可怜他们啊!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P139)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
把上面对于一切众生的苦恼,观察了之后,就应当勇猛精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开了人我彼此的分别,众生即己,所谓“同体大悲”,所以能够普遍到十方世界,去修一切诸善功德。不但是现在一生,尽其未来,用无量无数的方便,去救拔一切苦恼的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的快乐,这是“大愿观”。因为生起这样的大愿,所以在一切时、一切处,所有的众善只要自己能够做得到,都是不肯舍离去修学,心中没有一点懈怠,这是“精进观”。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四威仪中,唯在坐时多修于止,至于行时、卧时、住时、余一切作务之时,多修观察。虽行住坐卧,要止观双运,然有时候可以偏重。前面所说的(P140)离念的诸法,老实说,就是法性无生。然而因缘和合,自己所作的善恶之业以及苦乐等报,那又是不失不坏,丝毫不爽。不过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念性又实不可得。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为甚么要修“止”呢?因为一者,能对治凡夫耽着世间上的五欲;二者,又能够舍离二乘人怯弱的偏见。为甚么又要修“观”呢?因为一者,能对治二乘人不起大悲心狭劣的过咎;二者,又能够远离凡夫不修善根的过咎。因为这一种道理,所以“止”“观”二门是要互相助成,不相舍离的。设若“止”“观”都没有的话,那就不能够证入佛果之道。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P141)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还有一件事,就是有一类众生,初发心修学这一种法门,想希望得到正信,然而心中又非常的胆怯,因为住在这个堪忍世界,自己很怕不能够常常遇到诸佛,来亲近承事,供养。他恐怕信心不容易成就,心中很有一点退堕。这应当知道,如来有一种最殊胜便利的方法,来摄受你,保护你的信心,就是用专心想念佛的因缘,随从自己的愿力,可以生到他方国土裹面去,常常能够见到佛,岂不是永远离开了四恶道吗?好像佛经裹面说:设若有人能够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的一切善根通通回向发愿生到极乐世界中去,就可以往生。因为能够常常看见佛的原故,所以永远不会退堕!设若再能够观想到彼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常常去精勤修心,毕竟可以得111111生,(P142)安住在正定上。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正宗三分前面通通已经讲过了,现在来讲讲流通的功德。因为这种大乘论是阐扬诸佛的秘密宝藏,所以我现在已经把它总说了。设若有一类众生,想要对于如来甚深的境界能够生起正信,远离诽谤,证入大乘之道,应当受持此论,去思量,去修习,最后,究竟可以得到无上佛果的大道。设若还有一种人,听过了这种大乘法门之后,心中不会生起怯弱的心,你应当知道,这种人一定能够绍隆佛种,也必定为十方诸佛同他授记成佛。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复次,若人受持此(P143)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欢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假使有一个人,能够教化三千大千这一个世界裹面的众生,通通都能够广行十善,这功德固然是很大;然而,另外有一个人,在食一餐饭的时间,能够真正思惟这真如称性的法门,就超过前面行十善的功德,那是不可以譬喻来显得出的。
如果还有一种人,能够受持这大乘的论藏,然后去观察思惟,照这论裹面所说的道理去修行,不要说时间要很长久,就是能够一天一夜修行所得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不可以用言语说得了。就是假令十方一切所有的诸(P144)佛,每一位佛各各都在无量无边无央数的大劫长时间,来赞叹这受持此论人的功德,也是不能穷尽。甚么原因呢?就是说,这法性的功德本来没有穷尽,所以受持此论人的功德也是这样,没有边际的。
反过来说,如果有人对于这部《大乘起信论》,生起一种诽谤心,不能生起仰信是成佛作祖之言论,那这所获得的罪报,要经过无量无边大劫,在那儿受大苦啊!所以我奉劝一切众生,但应当仰信,不应当诽谤。如若诽谤,不但深深害了自己,同时又害了别人,把继续三宝的种子通通断绝了!因为一切诸佛都是依此大乘妙法,得证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就是一切菩萨,也就是因为这样修行,才能够证入到佛的智慧啊!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P145)
我们应当知道,过去的菩萨他们是已经依照此大乘的妙法,得到了一种清净的信仰。而现在的菩萨也就是依照此大乘的妙法,得成立这净信。那怕就是将来的菩萨,也是应当依照此大乘的妙法,得成立这净信。所以一切众生,都应当精勤的修学啊!
上面长行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最后还有这一首结尾的回向偈,意思就是说:诸佛如来所证所说的一切经典,裹面的义理当然非常的甚深广大,然而我马鸣比丘随顺佛说的道理,来总持一下这部短短的论文。如果有一点功德的话,我都是回向同法性真如这样大;这功德不是为我个人求人天二乘的福慧,为的是普遍利益一切众生通通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生生为法师
说法度众生同成无上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