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救水火险难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一投经浪平


    唐朝时,有位王待制坐船行经汉江(今汉阳),突然遇到暴风,霎时波涛汹涌,江面昏黑,船上的樯桅及木桨都被折断,船身摆荡得非常厉害,随时有颠覆沉没的危险,全船的人惊恐万分。


    王待制信佛多年,手里正拿著一本持诵多年的金刚经</a>,心中也焦急不已。这时,他突然心生一计,想将经卷投入江中,希望藉此以拯救大家的性命。他内心虽然舍不得,但是在紧急情况之下,则不容他犹豫,他毫不迟疑的将金刚经投入惊涛骇浪之中,顷刻间消失了踪影。


    果然,经力不可思议,顿时风平浪静,终于逃过了一场劫难。王待制内心暗自惊喜,但是由于那本金刚经已经受持多年,一旦舍弃,总不免郁郁不乐。


    船又继续前行,抵达镇江后,待制偶然看到距离船尾百步之远,有一个浑圆的东西,漂浮在江面。船上的人也觉得诧异,设法将它捞起,发现许多螺丝聚成一团,待制将螺丝慢慢的拿开。原来螺丝衔住一本经书,仔细观看,竟是他先前投入江中的那本金刚经。由于螺丝团团包住,所以外湿内干,佛经丝毫未损。待制欣喜异常,赞叹之余,再三拜谢。


    王待制惊叹地表示:「螺丝怎么会聚成一堆衔住佛经?而且,从汉江到镇江有千里之远,往来航行的舟船不可胜数,螺丝如何得知佛经乃此船的人投入江中?然后尾随而至‥‥‥」种种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始终令王待制百思不得其解。


    至此,全船的人才知道,大家的生命原来都是王待制的金刚经所救,不停地向他称谢,并感激佛菩萨的救护,称叹经力不可思议!


    宋朝清了禅师评说:「螺丝见经不舍,是为名?是为利?是为财?是为色?皆不是!乃是为了祈求解脱生死轮回。唉!万物之中惟人最灵,有人毕世不闻此经;有人闻而不见;有人见而不信;有人相信,但又为名利财色所缠,而不能受持,这些人尚且比不上螺丝,又岂能称为万物之灵呢?」


    二经化竹竿漂浮三百里


    王沔,唐朝人。元和年间,任涔阳将,时常持诵金刚经。


    有一次,他赴归州勘察,回来时船只翻覆,同船的五人都溺死。王沔刚沉入水中时,感觉有人给了他一枝竹竿,他抱住竹竿随著波浪一直漂浮到下牢镇,终于爬上岸来,遂得不死。


    最使他诧异不解的是,他察看手上赖以救命的东西,竟然不是竹竿而是他平日持诵的金刚经。而吒滩到下牢,共有三百里之远。


    三杨媛征验


    唐朝时,有个人叫宋衎,江淮人。元和年间因病辞官,举家移居河阴县,在盐铁院替人抄写,每个月俸钱二千,定居下来后,就不作其他打算。


    过了一年多,有一位住在三门地方的米商,邀请宋衎替他掌管帐务,约定每个月俸钱八千。面对著优厚的待遇,宋衎不禁心动。


    往三门必须经由水路,传说途中非常危险。他的妻子杨媛很贤慧,极力加以阻劝,不肯让他前去涉险,但是宋衎不听,还是去了。


    他乘坐的船只航行不久,遇到暴风而沉没,宋衎落入水中,摸到一束粟杆,紧紧的抱住它,随著波浪渐渐的漂浮到岸边,终得活命。船上其余的人都溺死在水中,无一生还。


    宋衎对著这一束粟杆千谢万谢,发誓绝不舍弃。他信步走了数里,看到前面有两间茅舍,有一位孤独的老妇人在卖茶,遂向她借宿,并说出沉水获救之事。老妇人很同情他的遭遇,让他借宿,还煮一碗非常可口的粥汤招待他。


    隔天早上,宋衎起来晒衣服和粟杆,发现粟杆里面尚有一个竹筒,劈开一看,竟然藏有一卷金刚经,宋衎觉得很惊奇,何以佛经能藏入竹筒中,久思不得其解。


    老妇人向宋衎说:「你的妻子自你走后,礼佛写经非常虔诚,所以才救了你,这就是她所写的金刚经。」


    接著,老妇人指著东南方的一条路说:「你朝这里一直走去,就可到家。」


    宋衎思家心切,也没继续追问,不久返抵河阴。当他见到妻子杨氏后,惭愧的向她道谢,杨媛惊问说:「你何以知道是我救了你?」宋衎乃将沉水获救,以及遇到老妇人的经过向她详细叙述,并且取出经卷。


    杨媛翻了几页,不禁喜极而泣,不停的向经卷拜谢。宋衎问道:「你是如何辨认出此经就是你所书写的?」


    杨媛举手擦干眼泪,告诉他说:「自你走后,我祈求诸佛菩萨暗中保佑,礼佛写经甚为虔诚。当我执笔时,误将罗汉的罗字,只写了『维』而漏写上面的『目』,遂到护国寺禅和尚之处,请他添加,由于墨汁过浓,使得『罗』字昏黑不明,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这十天来,一直不见此经,更不知遗失何处?」


    宋衎翻开一看,果如她所说,此时也不禁悲喜交集地泪流满面,朝著经卷再三叩谢,感谢救护之恩。


    杨媛将这卷金刚经置于佛前,每天焚香礼拜。


    宋衎与妻子杨氏研商说:「河滨卖茶的老妇人,她的大恩不可忘,该托人携带茶叶及细绢等礼物前去拜谢。」


    到了那儿,却看不到茅舍及老妇人,询问路旁的牧童,牧童说:「这里河水高涨,一望无涯,那里会有人卖茶呢?所说的那条路也是从来没有的。」


    至此,才知道卖茶的老妇人及茅舍,以及宋衎所走的路,全是佛力所示化的。


    此事传播远近。数年后,相国郑骃得知此事,特地召请宋衎夫妇前去询问,听完他们的叙述后,也深深感动,就派了一个武职给宋衎的儿子,每月俸钱五千;并向他求得这卷金刚经,请回相府尊奉供养。


    曾任岳州刺史的丞相弘农公,因为亲见其事,遂将详情据实记载,名为《杨媛征验》。


    四诵经免难,八十余人得活命


    唐朝龙朔年间,白仁皙任虢州朱阳县尉,平日持念金刚经。有一次,他奉命从云玄运米到辽东,过海时遇到暴风。这时海面昏黑,不辨方向,仁皙与船上随从共有八十二人,大家惊惶失措。仁皙由于平日持念金刚经,志诚有感,就赶紧不停地念诵。


    忽然间,仿佛在睡梦中,看到一位梵僧对他说:「你们八十多人,宿有恶业因缘,今天本当沉溺于海中,葬身鱼腹,因你真诚念诵金刚经,所以特来搭救,你和随从们都可免除横祸。」


    一会儿,海面变得风平浪静,船上八十多人均赖以得救。


    五漂流浅岸


    何澋,唐朝武德县令,平日时常持诵金刚经。


    天授二年八月,他到洛阳,回程时行经河阳桥,因河水暴涨将桥冲断,来往必须依赖渡船。


    这时月色昏暗,人人归心似箭,大家争先恐后地挤上渡船。船离岸很远,还没到达彼岸,就沉没了。何澋赶紧念诵金刚经,过了一曾儿他漂流到岸边,看到有一根下垂的芦草,赶紧拉著上岸,遂得活命。同船的八十多人都被淹死了。


    六蓬蒿中的金刚经


    唐朝乾元年间,广州有位和尚,名叫虔慧,自幼受持金刚经,不论寒暑,从未停辍。


    有一次,他与缁俗数十人,坐船泛海往南安都护府,忽然遇到大风浪,将船只打坏,同船的人都溺死于海中。虔慧在波浪中,偶然看到一堆蓬蒿,他赶快用手紧紧地抱著,随著波浪漂浮了三天三夜,才得靠岸。


    到了岸上,虔慧检视蓬蒿,发现当中有一卷金刚经,并未被水淹湿,他惊奇万分,立刻向经卷拜谢,感激它的救命之恩,并请回家中尊奉供养,从此道心益坚,精进不已。


    后来他活到一百三十岁,端坐而逝。当时那部金刚经自动喷出香烟,渐渐地化成五色云雾,徐徐上升天界,大德僧众和太守官僚以及远近的老幼,都驻足观赏这奇景,经过一天一夜,这本金刚经竟然无缘无故地消失,谁也不知其去向。


    七母藏经于柱,儿被救于海中


    康仲戚,元和十一年到东海去,好几年,都没有回家,他的母亲非常想念。有一天,一位和尚来乞食,她说出了上情,和尚告诉她:「你只要一心持诵金刚经,你的儿子很快的就能回来。」


    她不识字,就请了别人写了一部金刚经,并雇人凿开屋柱,将经卷藏入柱中,再将柱子油漆干净,每天早晚都敬礼供养。


    有一天晚上,雷霆大震,竟然拔走了这根柱子。过了一个多月,仲戚返回家中,用锦囊装了一根巨木,跪拜在他母亲面前,仲戚说:「我的船航行在海上,遇到大风浪,船破而沉入海中。忽然间响起巨大的雷声,漂来这根木头,我赶紧抱住,遂得漂浮到岸边,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感谢它的救命之恩。」


    她的母亲惊叫说:「这就是我藏经的柱子嘛!」剖开来一看,经卷还在里面。他们母子从此非常虔诚持诵金刚经,终身不辍。


    八奉公执法的郭参军


    宋朝温州有位参军,名叫郭承恩。他在赴任之前,亲赴天宁寺礼佛,跪在诸佛菩萨像前焚香祝愿:「我带领著一家九口,即将到温州上任。赴任后,全家不食牛肉。日常处理政务,必定力行便民,恤念孤贫,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俟考满还乡,我愿舍钱财,用金泥书写一卷金刚经,送到佛寺供养。」


    他赴任之后,果然不违誓愿,并且严禁民间杀牛。他仁民爱物,广行方便,政迹颇著,深受人民爱戴。后来任期届满,用金泥书写一卷金刚经,送到佛寺供养。


    他准备返回绍兴,和同僚司法名叫元珍,共同乘船还乡。参军家眷在前,舱,司法家眷在后舱,航行到绍兴府界时,忽然遇到暴风,四周一片昏黑。全船的人在惊恐中,看见海内鬼神将船凿为两段,前舱顺风安抵岸边;后舱则沉入海中,元珍一家人都葬身鱼腹。


    原来,司法平日受贿徇私,贪赃枉法,害人无数,故遭此惨报。而参军秉心良善,奉公执法,誓愿救人,仰承金刚般若不可思议之神力,而得免难。


    「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确非虚言!


    九臂出奇香


    陆彦通,隋朝人,每天持诵金刚经十遍。他出任武牢宰邑时,邑人为了暗中接应李密,计画要杀害他,彦通赶紧逃遁,贼兵持刀从后追赶,他跑到一个很深的溪涧前,被迫跃入涧中。


    这时,他看到空中出现金刚神抓住他的右臂,放在磐石上,所以身体一点也没有受伤,金刚神说:「因你持诵金刚经虔诚,故特来相救。」彦通安全地返回家中,右臂则发出奇香,几天后仍未消失。


    彦通从此精勤诵持,又劝化大众读诵此经,后来官至方伯。八十九岁的那一年,他索笔书偈。偈曰:「八十九年在世,随身做些活计,今日撒手便行,明月清风自在。」书写完毕后以香汤沐浴,端坐而逝。


    十念经五十年,背上发光


    元初,是唐朝九江人,平日在市场贩卖薪材,时常持诵金刚经。七十岁时,有一个晚上他涉水返回江北,走到中流忽然遇到大风浪,同伴都溺死,惟有元初浮在水上,漂浮到南岸。


    这时,岸边停泊的都是大商船,船上的人看到元初背上发光,高约数尺,以为他是什么贵人,争相赠送衣服,并请他吃饭。


    彼此经过交谈,才知道元初是村中的老叟,问他背上发光的原因,元初说:「我念诵金刚经已五十年,背上的光可能是经卷发出来的。」


    元初前前后后发生不少厄难,屡次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十一神龙扶舟


    陈利宾,唐朝会稽人。弱冠明经及第,擅长诗文,年少时就经常念诵金刚经,每次遇到厄难,均得经力相助。


    开元年间,利宾乘船从会稽前往东阳,适逢久雨,江水暴涨,利宾乘坐的船及同行的二十多艘船一同出发。一会儿,天色昏黑,风涛大作,所有的船都被吹到界石窦。由于波涛的冲击,同行的二十多艘一到窦口就被撞坏。利宾见状,赶紧念诵金刚经。当他乘坐的船快到窦口时,忽然看到一条好像赤龙的怪物,从水里扶起船身,因此才能靠岸,全船的人得以活命。


    大家齐声赞叹,这是陈利宾诵经的功德力所致,再三向他致谢。


    十二一片经卷的灵异


    唐朝政和年间,真州有位孙姓石匠,大家都叫他孙翁,他每天持诵金刚经三卷。


    有一天,他和三十多人入山开凿岩石,忽然遇到山崩,他的同伴不幸都丧身乱石之中,唯有孙翁因夹在石缝内,故得侥幸。


    但家人不知,以为孙翁早已遇难。


    经过了十二年,孙翁的子孙也入山凿石,看到孙翁竟然没死,神态安祥地端坐在山洞中。


    大家一见大惊,遂向前跪拜,问孙翁说:「十二年前,你与三十多人在此山开凿,忽然发生山崩,大家以为全部的人都已葬身其中,没想到您还能活著,这是什么缘故?」


    孙翁说:「当时发生山崩,其余的人都已丧生,我因夹在石缝里,所以没有死,我想这是因为持诵金刚经的原故吧!所以才能活到今天。」


    「那么您这些年来,又是如何维生的?难道一点都不觉得饥饿吗?」子孙又问。


    孙翁说:「起初看到一个小酥饼,拿来吃了,一直到现在都还不觉得饥渴。」


    孙翁又问:「我以前在家中所念的那本金刚经,至今还在吗?」子孙答道:「还在,存放在家中。」


    于是孙翁便随同返家,返家后取出金刚经一看,经卷上竟有一个圆孔,大小恰如酥饼一般。


    金刚经的殊胜实在不可思议!它不仅救护孙翁幸免一死,而且一片小小的经卷,竟能让孙翁在漫长的十二年中,不必挨饥受渴,佛法之伟大与诵经之功德,真是太令人感动了。


    十三青果沈佛家


    沉济寰,明朝人,居住在嘉兴兆丽桥,经营青果店。每天清晨起来,必定持诵金刚经,如果外出则必定将经卷贮放于绢袋,悬佩在胸前,以后利用空闲持诵。


    万历癸巳年冬天,济寰往洞庭山贩橘,坐船经过太湖,忽然遇到强大的龙卷风,顿时湖面昏黑,湖上的沉船漂荡如同树叶一般的多,掀起的巨浪比房屋还要高,船上的楫橹都掉落湖中,船也慢慢地下沉。


    全船的人正在呼号哀叫时,忽然觉得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将船身拔出于波浪之间,夹送如飞,顷刻间就抵达翁家嘴。登岸后,岸边的人都说:「我们看见有两位金甲神,走在水面上,分别从船的两边将船提起来,夹送到岸边。」


    这时,船上的人才知道这是金刚神拯救,始得免于沉覆,大家感激沉济寰的恩德,称为「青果沈佛家」。这件事很快地传播远近,人人称颂。


    十四流水何处来


    任环</a>,唐朝人,任定州司户,信奉佛法,时常诵读金刚经。


    有一次,他奉派出使洛州,带了很多绫绢,趁著夜晚赶路,不料来了一群盗贼,杀死了他的随从,并且拿著刀棒向著任环砍来,任环赶紧靠到一棵树旁,藉以躲藏。这名盗贼不断地向他藏身的地方砍去,砍了好几次,都只砍到树,无法伤及任环。强盗见状非常忿怒,就将任环拖到别处,再持刀棒砍杀,结果刀棒纷纷折断,任环却一点都没有受伤,他将计就计,躺下来装死。


    这群盗贼以为他已被棍棒打死,就夺走他的东西,然后逃散。任环等他们走了很远之后,才慢慢地爬起来,跟在他们的后面,窥探他们的行踪。


    这些盗贼,走了三四里,始终走不出去,任环在草丛中躲藏著,听到盗贼们相互交谈:「这里从来没有水,但是为何现在却听到四面都有流水的声音?好像要流到这里来,这是不是上天惩罚我们呢?」


    其中有一个说:「刚才抢夺那人财物时,我听到空中有个声音说:『你们不要杀害这个人,此人常诵金刚经,是位大善人,不可杀害他。』」


    其他的盗贼一听大惊,都异口同声地说:「刚才我也听到的。」大家后悔莫及,嗟叹不已!


    天亮以后,这群盗贼仍然无法走离这个地区,遂被州县逮捕,任环也取回了失物。


    十五般若神力无穷,火不能烧


    杨体几,唐朝京兆人,太极元年,出任饶州长史,兼任监督采银的工作。饶州采银的人家,约有一万多户,都搭盖草屋毗连而居。


    有一天发生火灾,一万多户的房屋,全部烧成灰烬,只剩一间没有被烧掉。杨长史亲自去调查,原来这一家人历代信奉佛法,受持金刚经。般若不可思议的神力,不是火所能烧的,全州的人莫不惊异赞叹!


    十六野火蔓延,经典无恙


    唐朝时,平州有个人名叫孙寿。有一次在海滨游猎,看到大火蔓延整个荒郊,所有的草木都烧成灰烬,惟有一堆茂草没被焚烧。


    孙寿好奇地拨开来看,发现一具僧人的尸体,颜色未变,身旁有一本金刚经,未受大火波及,想必就是这个原因。


    十七老子</a>五千文成灰烬,金刚经丝毫无损


    唐朝贞观五年,隆州巴西县令名叫狐元轨,敬信佛法,打算写法华经</a>、金刚经及涅槃经,写好以后,请土抗禅师为其检校。


    土抗检校完毕,写好封袋后,送回岐州庄所。元轨把经卷留在庄里,和老子五千文放在一起。


    有一天,忽然外面起火燃烧,将草堂烧成灰烬。这时元轨已转任冯翔县令,家人拨开火堆,寻觅金铜佛像经轴,发现诸经佛像依然如故,装裱的颜色也丝毫未变,但是老子的五千文,却已燃烧成灰。远近聚集观看的人,莫不赞叹佛法的不可思议!


    不过,有一卷金刚经题字的地方焦黑,后来探询到原因,原来当初题经时,有位州官虽然擅长书法,但是性情急躁,杂食尚未洁净就直提书写题经,因此题字之处才被烧焦。


    十八济阴县精舍


    唐朝曹州济阴县西二十里有一佛寺,龙朔二年冬天十月,野火燃烧得非常猛烈,烧到佛寺时,很快地穿越过去,僧房茅舍全被焚烧,惟有金刚经仍然完好如初。


    十九身陷银坑数年


    蒋仲甫,宋朝人,他曾听孙景修说:「近年有人凿山挖取银矿,挖到很深的地方,忽然听到诵经声,就循著声音继续挖下去,看到有个人陷在矿坑里,那个人说:『我也是挖银矿的,因为矿坑倒塌出不来,在这里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我向来持诵金刚经,时常把经带在身边,每当饥渴的时候,就好像有人拿饼干食物放在腋下一样,我想一定是此经所变现的吧!』」


    二十曾经入冥的袁志通


    袁志通,唐朝天水郡陇城县人,年未弱冠就持斋守戒,读诵金刚经及妙法莲华经</a>,六时礼忏,不曾有阙。到了二十岁,他被点入清德府担任卫士,后来又奉朝廷之令远征南蛮。从家乡到南蛮有一万多里路,志通在途中日夜不停的持诵。


    到达南蛮地界,官军战败,所有的兵士都分散逃逸,当时志通和一百多人在乱军中被冲散,不知向何处奔逃,大多数都被蛮军杀伤,志通在惊乱中奔走无路。


    这时,忽然从前方来了五个人,骑著骏马,围绕在志通的前后予以保护,其中一人告诉志通说:「不必惧怕,你持诵大乘经典,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前来保</a>护你。」


    他们领了志通走了大约七里路,来到一座寺庙,他们叫志通进入庙中隐藏。后来有位和尚进入庙中,告诉志通说:「施主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并且礼拜十方诸佛,功德无量无边,所以诸佛特地派遣我们来搭救。刚才五个骑著马围绕在你身旁的人,也是因你持诵般若及法华之故,才示现的。大家共同来搭救你,希望你日后更应勤修福业,诵持经典,切莫懈怠,一切善神及护法都在身旁卫护你。」言毕和尚就腾空而去。


    志通一整天没吃饭,饿得全身乏力。过了一会儿,来了两个童子,手持一钵饭菜及糕饼等物,送来给志通。志通用过饭后,一位童子告诉他说:「你要勤修功德,持诵金刚经,切莫废阙。」说罢两位童子也腾空而去。


    此时,庙中仅剩下志通一个人,当他想蒙受诸佛菩萨的深恩庇佑时,不禁感动得涕泪悲泣。


    不久,志通终于回到自己的军营。官军与蛮军有过三次激烈的战役,志通丝毫没有受伤,他深信这是金刚及法华不可思议之神力所致。后来,官军终于击败蛮军,凯旋而归。志通从此专心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不敢怠慢。


    贞观八年正月,志通染患重病,十天以后去世,被引入冥府。冥王问志通生前曾作甚么福业?志通回覆说:「一生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持斋守戒,六时礼佛。」


    冥王闻言,立即合掌恭敬的赞叹说:「善哉!善哉!功德不可思议。」


    冥王交代主司仔细检查文簿,主司回禀冥王说:「此人尚有六年的寿命。」冥王亲自查阅文簿,果然无误。


    冥王命令左右侍者将金床玉几抬放在殿上西侧,并且铺上精美的毛毡,延请志通上床念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各一卷。


    志通诵毕,冥王又合掌赞叹,然后派遣鬼吏带领志通前往西厢,鬼吏告诉志通说:「这里是存放经藏之处,凡是诵经及一切功德文簿,均在其中。」志通看到所有的文簿,都用七宝装饰,非常庄严。


    鬼吏在最下层取出一卷,约有十张,署名为袁志通功德簿。鬼吏手持簿籍领著志通走回殿上,将簿籍呈交冥王,冥王翻开簿籍,指著其中一条,上面写著志通诵金刚经一万遍,其余诵法华经、礼佛及斋戒等功德,也都记载在里面。


    冥王对鬼吏说:「志通所造功德甚深甚深!你带他去参观地狱,使他知道罪福果报。」


    鬼吏领著志通出城,往西北方走了五里路,看到一座大城,有四位非常凶恶的狱卒站立在城门两旁,身形很高大,头如罗刹,手里还拿著铁叉。


    城门的两厢,有两只站立的铜狗,口吐铜汁灌注于受刑的罪人,鬼吏说:「十八地狱也在此城。」志通亲眼见到各种凄惨的地狱,深感战栗不安,恳求鬼吏带他回去。


    志通将所见告诉冥王,冥王说:「我要你前去观看地狱景象,就是让你知道佛言不虚,世人所做一切功德善事或各种恶业,冥间都一一记载,毫无缺漏。恶业深重的众生,命终之后必定来此受刑,绝无幸免。你看到簿籍中记载的功德,也看到众生在此受刑。你尚有六年的寿命,返阳之后,务须精进修持,不可退菩提心,命终必生净土。」


    二十一火把指路


    崔善冲,唐朝博陵人。先天初年,任梓州铜山县丞,经常受持金刚经。当时隽州蛮邦部落叛乱,监军御史李知古命善冲担任判官,驻扎军营在隽州地界。


    李知古为了贪功,遂招降诸蛮首领,将他们引诱前来,然后予以杀害,终于引起各部落的反抗,共同杀害了李知古,善冲知情赶紧连夜出奔。


    崔善冲带领同伴二十多人奔驰很久,打算前赴昆明,但因天黑不辨方向,迷失路途。善冲开始虔诵金刚经,不久,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出现一只火把,此时他们饥渴万分,拟前往求食。他率众朝著火把的方向前进,一直走到天亮,始终追不上它,这时已经抵达昆明县城。


    这全是金刚神力的护持,暗中引导以解除危难。持经人受护法善神冥冥护佑,确非虚言。此事是孟献忠任梓州司马时,亲闻崔善冲所说。


    二十二至心诵经终得返国


    韦克勤,唐朝京兆人,幼时常诵金刚经,跟著军队讨伐辽东,战败后被留在高丽。


    贞观年间,太宗征辽,克勤想趁著黑夜投奔官军。他走出城外全是高丽村落,一来路径不熟,二来昏黑不辨方向,于是至心念诵金刚经。不久,看到前方有火把引导,他跟在火把后面走,终于回到官军的营房。


    克勤后来任官中郎将,经常把这件往事告知亲友,劝他们持诵金刚经,闻者莫不赞叹地说:「般若威神之力不可思议!」


    二十三老虎流口水


    王令</a>望,唐朝人,自称八岁就能诵金刚经,而且受持不阙。弱冠时,有一次在返回邛州临溪的途中,山路阻险,又遇到老虎,他惊恐万分,无计可施,赶紧念诵金刚经。老虎听到诵经声,立刻停足不前,一直注视著他,他连续诵了两三遍,老虎拖著尾巴离去,地上有很多老虎流出的口水。


    又有一次,他任安州判司,乘船渡江时,忽然狂风暴起,停泊在岸旁的数百艘船都翻覆沉没,令望不停的持诵金刚经,唯有他乘坐的船安然无恙。


    二十四老虎闻经流口水


    唐朝石首县,有个沙弥名叫道荫,时常持诵金刚经。


    长庆初年,有一次他因事出去,很晚才回来,在路上忽然遇到一只老虎,那老虎大声吼叫,向他作势要扑过来,道荫眼看无法逃走,于是闭目默坐,念诵金刚经,期待有人前来搭救。


    经过片刻,道荫发觉老虎并未扑来,他微睁双眼,发现老虎乖乖地伏在草地上,他继续念诵,一直到天亮。有村人经过时,老虎才离去,道荫看到它蹲伏的地方,口水满地。


    二十五读经退大水


    倪勤,唐朝梓州人。大和元年时,因擅长武略,被派任主管涪州的兴教仓。他虔奉佛法,素来持诵金刚经。他的厅堂对著大江,景色非常优美,遂在厅中供奉佛像诵经。


    六月九日,江水大涨,各地氾滥成灾。但却没有淹到倪勤的厅下,因此更加勤奋读经。水退后,他看到周围数里的房屋都淹没,惟有这间厅堂一点都没有沾到水渍,而整座仓也没有损坏。


    远近的人见状都惊异不已!从此对他更加尊敬。


    二十六经现祥光群贼悔过


    邢行立,唐朝陕州人,以经商为业,但不识字。长庆初年,他的一位好友教他念金刚经,一字一句的口授,经过一年,他才能背诵,从此每天焚香持诵,一天一遍。


    有一次,他携带布帛三百贯前往同州贩卖,途中经过山岭,遇到十多个盗贼,行立赶紧弃货逃命,那些货物只不过五六十斤重,而盗贼竟然拿不动,大家面带惊色,追赶行立来询问,行立解开货囊,指著金刚经说:「我想这一定是此经的神力所致。」


    这时,金刚经现出五色祥光,所有的盗贼见状都合掌悔过,并给他数千钱,向他请了这本经卷。大家一同发誓,以后永远不再作盗贼,并且要终身受持经卷。


    二十七受持果报的作者──冒起宗


    冒起宗,明朝如皋人,崇祯戊辰年进士,童年时就喜欢持诵金刚经。


    辛巳年补官襄阳时,张献忠及李自成的余党仍然到处兴兵作乱,每天都有示警的军书传来,晚上睡觉也不敢宽衣解带。


    起宗自忖必死无疑,但纂刻金刚经「受持果报」仍未停止。他拖著奄奄一息的身体,支持了一年,有四次濒临垂死边缘,幸好都平安无事。他解职刚满三个月,襄阳就失陷了。


    当时与他共事的大都死在兵荒马乱之中,唯独起宗得以生还故里,这都是金刚经力的慈荫所致。


    二十八诵经免火难


    袁应和,清朝武林人,他是袁了凡</a>先生的后裔,家住吴山西北麓。在他六十一岁时,已持斋八年,并每天持诵金刚经,从不间断。


    顺治</a>辛丑年五月十三日子时,正是午夜时分,他家附近有位姓陈人家不慎起火。当时正吹著强劲的西北风,顷刻之间,已经烧毁了一百六十多家。


    火苗将要蔓延到袁家时,应和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正端坐楼上念佛,应和赶紧背著她下楼,但火势已蔓延接近袁家,应和知道无法幸免,就大声朗诵金刚经。


    有位名叫陈见阳的人,为人笃实,正躲在袁家墙角旁避火,这时他忽然看到一片像帏帐形状的红光,从天降下,罩住袁家四周的围墙。过了一会儿,这片红光才消失不见,而强劲的西北风竟也在此时转为东南风。当时火势甚大,若非红光罩住,风向转变,恐怕袁家早已被烧成灰烬。


    应和将他的母亲送到安全的地方后,一个人就长跪庭中继续诵经,这时附近围集的人都来到袁家,向应和称贺。见阳在人群中讲出他看到的经过,应和才知道这是金刚护法救护之功。应和从此念经的信心愈加坚定。


    袁家能够幸免于火难,这完全是应和平日长斋奉佛,及临难时孝心感佛天之故,所以才蒙金刚护法救护,这也是般若的功德力所致!


    二十九经声退猛兽


    明朝永乐年间,如皋县城北三十里,有个人名叫孙廿二,建庵修行,并持长斋,每天早晚都虔诵金刚经三十卷。


    如此过了四十年,由于这里尚未完全开化,而且又濒临海边,没有城郭保护,因此时常有豺狼为害,但每次听到诵经声,来袭的猛兽就低头离去。


    有一次飓风大作,邻屋都被暴风吹倒,孙公诵经如常,而庵亦安然无恙。


    施主们布施的钱帛及米谷,若遇到贫困的人,不论僧俗,他都一概分送,深得「不住相布施」之妙义。


    三十人虎分路而行


    唐朝时,通往四川的白卫岭,时常有虎豹伤人。


    光化年间,有一位京兆候选官韦某,他奉命调任巴南宰邑,平日常念金刚经。在赴任途中走到泥溪时,碰见一个穿浅红色衣服的女人,带著两个儿子准备爬过此山。


    忽然间,前面的行人停住嚷叫,说是看到有一只赤色大虎和两只小虎跟韦某分路而行,而韦某始终没有发觉。


    三十一应念解难


    唐朝天宝末年,余姚参军李惟燕,少时就持诵金刚经,任期届满北返时,经过五丈店,那里素来有强盗打劫过往的旅客。


    这时正是夜半时分,天色昏暗,李惟燕的船上有数百疋的吴绫,担心被抢。可是塘内缺水,船只无法前行,惟燕就到船前诵经。


    到了三更时分,有盗贼前来,看到堤上有两只火把,遂离去。惟燕怀疑是村中的人前来保护,但是岸边距离船只只不过百来步,却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不免觉得诧异,心想:莫非是金刚力所现?因此诵经的声音越来越大。


    这时,外塘的水已经涨满,惟燕心想:要是外塘的堤防崩溃,水就可以进入塘内了。半夜之后,忽然听到船头有流水声,惟燕惊叫说:「堤防有好几尺宽,怎么会崩溃呢?」屡思不解,不久,觉得船身已经逐渐浮了起来。


    到了天明,河水已经涨满了塘内,他看到船头对面的堤防,有一个数尺的大孔,外塘的水就是经由这个孔流入塘内的。惟燕知道,这必定是他诵念金刚经的灵验。


    惟燕的弟弟惟玉,任虔州别驾,见哥哥诵经有灵验,也开始诵持。有一次坐船经过峡谷,江水甚为湍急,橹被折断,眼看著就要沉没,惟玉赶紧虔诚的诵经,忽然看到上游漂来一只橹,他很快的捡起,遂得活命。


    他们兄弟俩念诵金刚经而遇难呈祥的灵验事迹,传遍整个李氏族中,因此诵金刚经的族人很多。其中有一位族人经常持诵,后来遇到安禄山作乱,他在慌乱中逃到荒郊野地,这时贼众快要到来。他心中想,如果有一双鞋子就可以逃走。过了一会儿,觉得有东西掉落在他的背上,拿起来一看,竟是一双新鞋子。


    佛法无边,所谓「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惟燕及族人,平日诵经之多寡虽然不一,但是虔诚的心念则是一致,故临难之时,虽未祈求护持,却能感动诸佛菩萨,随其心念而能如愿,解除了一切危难,真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是故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平时更应多诵金刚经,自然顺利平安,纵遇危难,也必定有如上述故事,逢凶化吉,获得解救。


    三十二杀生拜神无益


    明朝时,苏州卫指挥使朱寿增,字叔高,每日持诵金刚经,从不间断。


    他经常运粮进入黄河,巫师告诉他说:「渡河前一定要杀牲祭拜,否则河神发怒,甚至会降灾。」寿增崇信佛法,极力反对杀生,只是每天诵经回向给河神而已。


    有一次他运粮入黄河,碰到大风雨,龙在空中缠斗,船上的桅蓬草席都被卷走,河面上一万多艘的船只动荡摇摆。寿增见状,赶紧焚香虔诚诵经。过了一会儿,风停雨歇,寿增派人检查他所管辖的数百艘运粮船,竟然丝毫没有破漏受损。


    他住在通州的寓舍,每天饭后必定在床上小睡片刻。有一天睡不著觉,刚踏出大门,房内的梁柱断裂,整个房子倒塌,而他睡的床铺早被压得粉碎。


    三十三诵经辟邪


    戴景西,在贵州僚署做幕宾时,有一天半夜,听到窗外传来女子莲钩晃动的声音,这时房内传来一阵阴风,他赶紧吹灭烛火躺在床上。


    此时月明如昼,帷帐外面出现小巧的身影,他看到一个女子由门隙蛇行而入,坐在椅子上,翻阅案上的四本卷宗,缓缓地取出衣袖内的梳子,双手取下头颅置放在案上,并卸下耳环梳理头发,梳理完毕,又把头颅放回颈上。


    景西这时感到手脚仿佛被缚绑,嘴巴也张不开,惟有默念金刚经,刚一动念,那个女鬼似乎知道恐惧,身影渐渐地缩小,景西也逐渐的清醒过来,于是高声朗诵,还没终卷,女鬼就消失不见了。


    三十四经力不可思议


    陆怀素</a>,唐朝吴郡人。贞观二十年,家中失火,屋宇焚烧殆尽,惟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独存。经函及标轴虽然烧成灰烬,但全部经文依然如故,看到的人莫不惊叹地说:「经力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


    陆怀素有位妹婿,名叫许仁则,仁则当时曾经亲眼目睹,从此经常为人宣说此事。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