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救杀戮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一金刚和尚
唐朝时,秦宗权兴兵作乱,蔡州有个人虔奉佛法,平日持诵金刚经</a>,深受人们尊重,他被秦宗权胁迫派作奸细,令他到黄州潜伏探事。
他到达黄州不到十天,就被人密告查获,当时宋汶任黄州刺史,闻悉大怒,下令将他斩首。
当他被缚送往刑场,行刑前,宋汶接到属下报告,加官的特使即将来到,手下禀告说:「加官是值得庆贺的喜事,不宜施行杀戮。」宋汶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暂停行刑。
过了一个月,使臣还没有到,于是再度下令行刑,当他被提出时,又传来加官使已经入境的消息,只好再度停刑,暂予禁锢。
宋汶送走加官特使后,又将他提出,准备行刑,刚好一位将领进入衙门,看到宋汶要斩决奸细,遂向宋汶进言道:「黄州这地方,兵强马壮,城堡坚固,那怕奸细潜伏?我仔细观看这位奸细的相貌,颇为慈祥,不可能是乱党,似乎是被叛军胁迫而不得不屈从,不如饶他一命,也可以显出您的宽大。」
宋汶想了一想就点头答应,命人剃掉他的头发,并且在头上加了一副钳具,叫他出去化缘,以便建造开元寺。
他头上带著钳具,到市集人多的地方去化缘,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将建寺所需的款项募足。
当开元寺即将完成时,宋汶梦见八大金刚向他说:「负钳的和尚如此苦行,已将建寺的款项筹足,而开元寺也即将落成,你何不除去他头上的钳具,以表扬他的善行呢?」
得此异梦,再加以前三次临刑之前,每次都在最后一刻,因故逃过一死。宋汶认为这绝不是巧合,分明是金刚护法暗中救护所致,对于佛法的灵奇,深感不可思议,内心极为叹服,立刻命令部属将他头上的钳具卸除,并以殊礼招待他。从此黄州的人都尊称他为金刚和尚。
二口生莲花
宋朝淳熙元年,扬州府承局周兴,自幼每日持诵金刚经一卷,不论公私如何繁忙,必定抽空持诵。
有一次,他奉太守莫濠之命,携带钱币、丝料、沉香及寿烛等献礼,大约价值一千多贯,要往朝中向显贵祝寿。
到了瓜洲渡,周兴投宿在郁三所开的客店中。郁三夫妇看到周兴的行李沉重,遂起了贪念,与哥哥郁二计谋,在三更时分,入房将周兴打死,抬到离店约有五里的地方,将尸体埋在路旁,并将周兴所带的行李及财物尽行劫走。
周兴因为超过回报的限期,仍未返回扬州府向太守覆命,被误为携款潜逃,他的妻子因此被官府监禁于狱中。
太守多次派人前去找寻,始终找不到周兴及他所携带的财物。后来,太守奉召前往朝中,带著左右侍从起程,到了离瓜洲渡尚有五里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朵莲花拦阻于路上。太守令侍从将莲花折断,手下虽然用利刃劈砍,仍然砍不断,太守觉得很奇怪,遂命人就地挖掘看看,挖到约四五尺深时,突然看到一具尸体,原来莲花是从死者的口中长出。
众人将死者抬出,仔细端看,死者的眼睛轻轻地眨了一下,再详加熟视,竟是去年失踪的周承局,于是太守命人将他搀扶到附近的人家,用粥汤慢慢调理。
到了次日,周兴才能开口说话,他说:「我带著祝寿的献礼,投宿于客店中,遭郁二及郁三谋财害命,我被他们打死掩埋,至今已有十八个月了。」
太守一听大惊,赶忙问说:「你为何能够不死?又不觉得饥饿呢?」
周兴回答道:「这都是我以前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力所致,我被埋于地下,宛如在梦中,看到一位金刚神,将一朵莲花插在我的口中,所以至今仍然不觉得饥渴。」
听完周兴所说,太守不禁肃然起敬,合掌再三赞叹说:「我曾听闻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一直未能深信,经你这么一说,才知金刚经有如此神力,真是佛法无边!我深感惭愧,已将你的妻子监禁年余,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我想平日所审理的案件中,必定有不少是冤枉的。」
太守立刻行文扬州府官,将周兴的妻子尽速释放,并且差人将郁二及郁三夫妇逮捕。他们知道无法隐瞒,只得招认出确实在三更时分,打死周兴,再劫走他所有的财物。
真相既得大白,太守遂</a>将全案的经过具文奏呈皇上,皇上下了一道圣旨:「周兴承佛法不可思议的功德力,所以神天守护,遂得死而复活,善行殊堪嘉许。郁二及郁三谋财害命,罪孽深重,如果予以宽贷,惟恐以后再阴谋害人,应一并予以重杖处死,郁三的妻子脊杖二十,充军海外,永不放还。」
观看此事,周兴身死埋于地中,口内尚生莲花,则至心持诵经卷者,一心不乱,其身坐莲花台,又有何疑?
再从这篇故事看来,周兴所受的冤屈,得以真相大白,皆是佛菩萨暗中护佑,才得免于死亡及饥渴。何以周兴掩埋于地下年余,却未被来往的行人发现,一直要到太守赴京的途中,才从地面出现莲花,终得洗雪沉寂年余的冤屈,其中原因何在?
我总认为佛菩萨为了开示教化,启人敬信之心,令太守亲见其事,故冥冥中如此安排。要不然,若经由路人发现相救,再由周兴面报太守,所谓「眼见为凭」,太守未能亲见,自然不会如此深信。当然,最后也不会达于圣听,使灵迹彰显于世。故吾等今日能有此胜缘听闻佛法,如果不能闻而起信,进而努力修行,岂不辜负佛菩萨的谆谆教诲!
三金刚神护城
宁勉,唐朝云中人,虔奉佛法,常持金刚经。
他年少勇武,善于骑射,天生神力,不用兵器就能力格猛兽。北都守嘉许他的神勇,命他署理衙将,率领四千士卒,驻守飞狐城。
这时,蓟门元帅骄悍跋扈,拥兵造反,下战书到京城。唐文宗大怒,立刻诏令北都守予以讨伐。
京城的诏书尚未到达,而蓟门大军已经出发,趁著夜晚攻打飞狐城。
蓟门的大军来势汹汹,钲鼓惊天震地,飞狐城内,人心惶惶。城中推派父老来向宁勉进言道:「蓟门大军来势凶猛,不可力敌,现在已经兵临城下,情势甚为危急,我们希望赶紧弃城逃亡,要不然被他攻陷,就后悔不及了。纵然天子英明神武,也不能为我们雪冤啊!」
宁勉自忖:手下的兵力固然抵抗不住来袭的贼兵,若是听从城中父老的建议,未奉诏书,怎可擅离职守?如果坚壁固守,一旦被攻陷,又担心全城人会悉遭屠杀。
正当宁勉犹豫不决,忽然接到手下禀告说:「贼兵已经溃败,有的放弃武器,现在都在城下。」
宁勉不敢相信,立刻登上城墙察看,这时月色皎洁,他看到贼兵奔驰逃遁,跌倒失足的不可胜数,好像有大军在后面追赶似的。宁勉大喜,命令手下打开城门,驱逐贼兵,并虏获很多兵器盔甲。
宁勉亲自予以审讯,那些俘虏说:「我们看到城上有四位二丈长的巨人,威武严峻,张目怒视,非常可怕,巨人袒胸露臂,手中拿著利剑,我们看到之后,都惊惶失色,赶紧逃走,那里还有斗志呢?」
此时,宁勉才知道,这是金刚神显灵相助,才救了全城。宁勉后来曾任御史中丞,又任清塞副使。
四兖州将军
唐朝乾符年间,兖州节度使崔尚书</a>,执法非常严峻。有一个军将,召集时不到,崔某大怒,于是下令在衙门就地问斩。该军将被斩后,身体的颜色丝毫没有改变,大众颇觉惊异。
当天晚上三更时分,那位军将见到自己躺卧于街上,就走回家中,妻儿一见到他,非常惊骇,以为他是鬼魂,军将告诉妻儿说:「我刚被斩决时,如醉如睡,也不知身在何处,没有任何痛苦,到了半夜,感觉身在街道中,于是返回家中。」全家人惊喜万分。
隔天早上,军将进入衙门谢罪,崔尚书惊骇莫名地问道:「你究竟会什么幻术?否则怎能不死呢?」
军将回答道:「我不会什么幻术,只是从小持诵金刚经,每天念三遍,昨日因为诵经延迟,才过期报到。」
这时,崔尚书心中的疑问才稍为消除,继续问道:「还记得斩决时的情形吗?」
军将说:「我被押出衙门后,感觉身在醉梦之中,一切都不复记忆。」
崔尚书又问道:「你平日持诵的金刚经,现在何处?」军将答说在家中的佛橱经函之内。崔尚书命他立刻回去取经。
军将取回之后,打开经函一看,见到五色毫光从经中射出,经卷已经分成两段。崔尚书惊异万分,深自悔过,不停地安慰军将,称赞他诵经的功德。
崔尚书说</a>:「我给你一笔钱,写金刚经百卷,请延寿寺的僧众诵念,也可忏悔我的罪业。」诵毕,仅留存十卷于延寿寺供养,其余的则施送受持。现在兖州延寿寺门外,就是军将被斩决的地方,斩断的经卷仍旧保存著。
五沈海底的富商
唐朝有个富商,诵念金刚经,持之以恒,每次都将经卷随身携带。有一次到外国去经商,晚上住在一个海岛上,同行的商人觊觎他的财富而把他杀死,装在一个笼子里,同时缚以巨石,连同经卷一同沉入海底。
黎明后,那一伙商人驾船离开海岛。那座海岛上有一僧院,僧众们到了晚上,都听到海底传来念诵金刚经的声音,觉得非常奇怪,派了一个善于游泳的人潜入海底,捞起了一个大笼。
这位富商爬出笼外,告诉他们说:「我被同行的商人谋杀,沉入海底,我不知道是在笼子里,只感觉好像身处宫殿中,时常有人送饮食来,非常安乐自在。」
岛上的僧众听了之后,赞叹不已,知道这是金刚经的灵验,商人就在该僧院削发出家。
六胡僧施药
唐朝大历初年,崔宁镇守西蜀时,有个英勇的部下,名叫张国英,时常持诵金刚经。
这时,杨林造反。有一天两军交战,国英被箭射中腹部,箭镞深入肉中不能拔出,医生认为一定会死。当天晚上,国英梦见一位胡僧,拿了一个药丸给他吞服。次日早上,箭镞竟然自行滑出,疮口也很快就愈合了。
七三刀法师
三刀法师,唐朝庐陵人,俗家姓曹,原名伯莲,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他自幼奉佛茹素,平日持诵金刚经,随时将经放在竹筒内佩带身上。
安史之乱后,剌史刘宁征兵甚为紧急,曹某被派为军中小将,不幸战败亡命而被捕,判处死刑。斩首时一连用了三把刀都先后折断,脖子却丝毫无损。刘剌史感到非常奇怪,问他有何法术?
曹说:「我志在出家,平日诵念金刚径。」
刺史问他金刚经在何处?他说:「被捕时不慎遗失。」刺史派人寻找,果然在数百步外找到了一只竹筒,上面赫然发现三条刀痕。
刘宁赞叹不已,便赦免了他,并将此事奏闻皇上,皇上赐号「三刀法师」,敕住本郡龙泉寺。
八乱箭百发,安然无恙
唐朝时,浙西府有个官吏名叫徐[王+己],杭州人,家中非常富有。他每天五更就起来持诵金刚经,直到三卷诵毕,才去衙门,从不停辍。
有一天,一百多个盗贼到他家抢劫,将徐[王+己]捆绑起来,准备将他乱箭射死,徐[王+己]说:「我是金刚不坏身,看你们能对我怎么样?」过了一会儿,大家都看到佛陀出现在虚空中,盗贼们射向徐[王+己]身上的箭,百无一中,徐[王+己]则安然无恙。
盗贼惊异万分,遂问徐[王+己]说:「你究竟会什么法术?要不然我们射出的箭,怎么射不中你?」
徐[王+己]说:「我那里会什么法术,只不过是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三宝护法暗中保佑,你们岂能伤害到我?」徐[王+己]劝他们不可继续为非作歹,早日改过向善,以免遭到恶报。这群盗贼亲见佛法的不可思议,又受到徐[王+己]的感化。从此弃邪归正,不敢作恶了。
九脱枷后,颈上放光芒
唐朝,长安县有个死囚,在狱中四十多天,不停地持诵金刚经。行刑那天,刚把颈上的枷锁取下,颈部竟放射出长数十丈的光芒,照耀了整个长安县。县令遂将上情奏报玄宗,玄宗下诏赦免了他的罪。
十剑出五色圆光
陈哲,唐朝临安人,家住在余杭,平日持诵金刚经。
广德初年,草贼朱潭率众入侵临安,陈哲携带细软,正准备逃往他处,不幸刚好碰到他们,草贼争相拿剑刺他,每次砍下,都看到方圆五六尺的异光,保护著陈哲,因此屡剌不中。
草贼惊叹的说:「你真是个圣人!」于是相率离去。
十一策内无名
隋朝仁寿年间,杜之亮任汉王谅府的参军。谅在并州举兵造反失败,之亮及所有的僚属都被关入狱中,之亮恐惧万分,日夜涕泣。
有一天,之亮梦见一个和尚告诉他说:「你只要持诵金刚经,就可以免除此厄。」
天亮后,之亮恳求狱卒请得此经,利用寝食之余,不停地持诵,从未懈怠。
不久,传来即将行刑的消息,当时所有被捕的官吏,知道随时就有杀身之祸,个个惊惶失措,垂泪悲泣,但之亮毫无恐惧,仍一心持诵。
行刑时,被喊到名字的都被抓出砍头。但是名册内没有之亮的名字,因而幸免一死,过了不久,杜之亮就被释放。唐朝显庆年间,之亮卒于黄州剌史任内。
十二殿前获宥
萧瑀,是梁武帝</a>的玄孙,隋朝时,任官至中书令,封宋国公,他的女儿为炀帝皇后。萧瑀笃信佛法,常持金刚经。
萧瑀因为提议讨伐高丽,不合圣意,他和贺若弼及高颖都被监禁候审。萧瑀在禁所八天,念金刚经七百遍,隔天身上的枷锁突然自动脱落,看守的人大惊失色,赶快又把枷锁套上。到了殿上,只有萧瑀一人获得赦免,其余二人受到重罚。
他获释回来后,撰写般若经灵验十八条,又雕刻檀香宝塔,用来贮存经典,塔高三尺。有一天,忽然在庭院看到一尊[金+俞]石的佛像,将之供奉塔中,获得舍利百颗。贞观十一年,曾见普贤菩萨冉冉向西而去。
十三神人嗔目
唐朝永泰初年,朔方节度史张齐丘,虔信佛法。他每天清晨起来,必定在佛前念金刚经十五卷,数十年来从不懈怠。
有一天,他衙内的小将犯了错,惟恐事机败露,索性煽动数百人谋叛。这天,齐丘退衙,正在厅前散步,忽然看到数十人携带兵刃冲了进来。这时齐丘身旁仅有佣仆,并无护将随侍在侧。他赶快奔向宅门,穿过小厅,刚走了数步,回顾后面却没有叛贼追来,心中不禁起疑。
齐丘到了宅门口,听到家中的妻女及佣仆们惊叫道:「有两个甲士在厅屋上。」
此时,衙门中的将校听说有人叛变,率领大批兵士赶来前厅,看到十多个人都直立不动,垂手张口,手中的兵器都已掉落地上,遂将他们一一擒缚。
其中有五六个叛徒,由于惊吓过度,根本说不出话来,其余的人都说:「我们看到两个身长数丈的甲士,向我们大声喝斥,凶猛愤怒的样子,非常可怕,大家就像中邪般的呆住了。」齐丘知道,这是他平日持诵金刚经的感应,因为有佛力护佑,才能保住全家人的生命,从此断食酒肉,持经终身。
十四隐现金刚二字
计仲伟,明朝吴县至德乡人,幼时志趣超然脱俗。十二岁时,他的父亲要替他订婚,因他极力婉拒,遂告作罢。
到了十七岁,他的双亲一心一意,希望他能赶快成家立业,择日就要让他完婚,他坚决不肯,逃入山中潜心苦修,一心持诵金刚经。双亲最后不得已,才辞退婚事,仲伟奉了双亲之命又返回家中。
他建造一间净室供佛,每天礼拜供养,虔诵大乘佛经三十多年,深受乡里父老钦敬。
清朝顺治</a>壬辰年间,乡里中有个恶霸,名叫李禹吾,诬告仲伟涉及某件命案,受审时,仲伟一句话也不说,被县官判以绞刑。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为他抱不平。
次日,亲友们进监探望,问他为何在大堂上,不予答辩?
仲伟说:「当时我昏迷不省人事,根本不知道是在大堂上受审。」大家深觉奇怪,又问他被打得痛不痛?他说一点都不痛,大家格外惊奇,不肯置信。他们审看仲伟的臂部和腿部,竟然毫无杖打的伤痕,隐隐约约有「金刚」二字在上面,忆起他平日常持金刚经,才知这是持经的功德力所致,大众赞叹不已!
过了一会儿,仲伟又昏了过去,他在昏迷中说</a>出凶手是李森先,旁人用力拍他,才又苏醒过来。
仲伟的母亲据此向县官陈情,经过再审才真相大白。李禹吾因为诬告被定罪,后来病死在狱中。
计仲伟曾著《金刚经解》一书。
十五神护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害命的案子。
那个犯人供称,居住在离城大约有三十里之处,平日以接待客旅为生,如果遇到单身旅客,携带的行李很重,他就利用夜间将客人杀死,前后已经做案多次。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妇人,他准备夜深时下手,但是房门打不开,于是在墙壁上挖个洞窥视,看到一片红光中有一个高大的人,身高几乎和房子一样,背向著门站著。
他非常骇怕,不禁惊叫出声,差一点就跌倒在地。
次日清晨,老妇人的房门打开,他看到老妇人用手梳理头发,且不停地在诵经。问她是什么经?老妇人说是诵金刚经。他才知道夜里出现的原来是金刚神。
十六三刀师
张伯英,唐朝人,乾元年间,为寿州壮士,生性至孝。由于他的父亲住在颖州,遂窃取官马前往探省。不幸到达淮阴时就被查获。
寿州刺史崔昭下令将他腰斩,行刑时,刽子手用力砍去,却伤不了张伯英,又换另外一把利刃,仍然无法伤他,再换一把,也是如此。
刽子手惊叫著说:「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的身上时,突然觉得软弱无力。」
崔昭听了刽子手所说,深感惊异,不知其故,就询问张伯英,伯英说:「我从十五岁开始,就断食荤腥,持诵金刚经至今已有十多年了。自从胡人作乱,我身在军旅,不曾念诵。昨天被捕,自念必死,就放下万缘,一心诵经,刚才问斩的时候,我也只是诵金刚经而已。」
崔昭心想,世间果真会有如此灵异之事吗?还是不大相信,就命人去取他所诵的金刚经。
打开经函一看,经卷已成三段,痕迹分明。
崔昭不禁合掌赞叹说:「我曾听闻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灵验异常,一直无缘目睹其事,不料今日竟能亲见,佛法无边,实在不是虚言!」遂赦免了伯英。
张伯英从此削发出家,别人都称他为三刀师。
十七不作御史的陆康成
唐朝建中三年,陆康成任京兆府法曹掾,公正廉明,不畏强权。
有一天他公暇时,突然见到一位死去多年的故吏,手中抱著一堆文卷,来到他的面前。康成当场楞住,继而询问道:「你已去世多年,何以能够来到此地?你手上拿著的是什么文卷?」
故吏说:「这是冥府的文簿。」
康成仔细的翻阅,上面只写人名,其他什么也没有。
故吏说:「这是来年在战乱中死亡者名册。」
「莫非我也在其中?」康成问。
「是的。」故吏答道。
康成一听,大为惊骇,就乞求说:「你我既是旧交,能不能指示我一条自救之路?」
故吏说:「我就是专程为此而来的,你惟有持诵金刚经,才可以免除此厄。」说罢就消失不见。
康成宿根深厚,深信不疑,从此每天持诵金刚经数十遍。
到了次年,朱泚造反,要派陆康成出任御史,为康成所拒,并且斥骂朱泚说:「你这乱臣贼子,竟敢冒犯国士!」
朱泚闻言大怒,命令数百位骑士用箭射他,这时康成一心默念金刚经,所有射来的箭都不能伤害到他,朱泚大为惊异,询问康成究竟会什么法术?康成说:「我只是持诵金刚经而已。」
朱泚对于佛法的威灵深为叹服,于是赦放陆康成。康成后来隐居于终南山,不复出仕。
十八被番狗解救的王殷
唐朝四川有个小兵,名叫王殷,平日持斋念诵金刚经。
到了太和四年,郭钊镇守四川,郭某生性严酷躁急,属下倘若稍有不合他意者,往往立被处死。
有一天,王殷用锦绸织成一件细致的铢衣,呈献给郭钊,郭钊看了看,嫌它不好,就命王殷袒背,要用棍杖将他活活打死。
郭钊养有一条番狗,平日极为宠爱,出入都跟随著。这条狗非常凶猛,如果不是郭宅的人,都会被他噬咬。这时,番狗狂叫了数声,抱住王殷的背部,怎么赶它都不走。
郭钊见状,觉得非常惊奇,朝著王殷看了看,心中的愤怒不禁消除,就赦放了王殷。
十九化解宿怨
沈二公,宋朝湖州安吉县人,持诵金刚经已有二十年。在金兵尚未来的时候,梦见一位和尚告诉他说:「你前世杀生的罪业,就快要报应了,几天后,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持刀破门而入,你就问他是不是燕山府的李立?然后引颈待杀,如果他不杀你,那么这个宿怨就能化解了。」
隔了数天金兵果然来了,正如梦中那位和尚所说,那个人问他:「你怎么知道我的姓名及居住的地方?」沈就将梦中的事说出。
李立听了,惊叹万分,他看到桌上有金刚经,获悉沈已持诵二十年之久了。李立也解衣取出一个竹筒,里面有细字书写的金刚经,李立说:「我诵金刚经也有五年了。」
于是二人结拜为兄弟,李立并取出资粮金帛给他,然后就告别而去。
二十免受一刀之苦
宋朝德祐丙子年,崇政华家山有个人名叫华友,受持金刚经多年,常有瑞应。这时,元朝的军队即将来到华家山,华友为了避难,便虔诚地向佛菩萨祈祷。那天晚上,金刚神向他赐梦说:「你前生曾经杀人,至今尚未偿命,现世这个人转生在和州历阳,名叫王二,在军中服役,你必须偿还宿业,注定死在他手上,因果循环,定业难逃,你是无法逃避的。」
次日醒来,华友心想,既是定业难逃,逃也是没有用,于是决定不逃,端坐在堂中,不停地诵经。
中午时分,有两个军人进入华友的家中,将华友缚绑起来,华友大声地呼叫说:「王二相公!我注定死在你的手上,我不会逃走的,请你让我诵完这卷经,好不好?」
其中一位军人诧异地说:「你怎么知道我的姓名?」
华友遂将金刚神赐梦的话告诉他,王二说:「冤冤相报,何时得了!既然是金刚神托梦,那么我们就解除宿冤吧!」王二留下衣服送给华友,然后离去。
他们走后,华友又诵经数卷,然后无疾坐化。
唉!大数已定,虽然宿冤已经冰释消除,但华友仍然难逃一死,不过能够免受杀戮之苦,安然坐逝,岂非金刚神救护之功吗?
二十一飞渡大河
唐朝元和三年,刘祐统率齐德军,讨伐李同捷,将叛军围在德州城。刘祐手下有位勇将,名叫王忠干,博野人,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二十多年之久。
当齐德军攻城时,忠干爬上飞梯,一级一级的往上爬,将要到达城上短墙之际,身上已被很多敌军的箭射中,不幸又被檑木击落城下,兵卒们将他拖出,放在护城河旁的岸边。
这时天色已黑,刘祐下令退兵,城下箭落如雨,在匆忙之间,未将忠干护送回营。
忠干既死,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梦中,走在荒郊野地,要渡大河,但是没有船。他仰天大哭,忽然看到一位身高一丈多的巨人,以为是神人,忠干向他跪拜,请求指引。
那个人说:「你不必害怕,我来帮助你渡河。」抓起忠干的腰,掷向空中,过了很久才著地。
忠干惊醒后,听到贼城上打起三更的声音,他举手抹面,发现眉睫沾满了血迹,才知道自己受了重伤。
忠干拖著疲惫的身子,勉强走了一百多步,又跌倒在地,看到刚才那个人持刀向他喝叫:「起来!起来!」他又勉强走了一里路,坐下来休息,听到本军喝叫的声音,遂安返本营。
二十二行路诵经
宋徽宗</a>年间,方腊占据钱塘的时候,时常滥捕无辜。当时有一个在都税院做事的人,家住在祥符寺的北方,距离府城有十里路,每天清晨赴衙门的途中,都默念金刚经五遍。二十年如一日。
有一天,他被贼党方腊的侄子方七佛抓住,方七佛命众贼用箭射他,他不停地念诵金刚经,众贼发出的数百支箭,竟没有一支射中他,遂放他离去。
二十三救命的控诉
王崇一,唐朝人,曾任嘉州平羌的县令。平日时常诵读金刚经。
永昌年间,因为被亲戚牵累,遭大理寺宣判死刑,监禁在京里,崇一在狱中仍然不停地诵经。这时,他的婢女真如向都下控告他,御史郑思齐便亲往京中,向大理寺提押崇一,欲将崇一送往都下审问。
当他们一行到达陕州东方十多里的地方,忽然遇到一位和尚阻拦在路中,向崇一说:「请暂且下马礼拜四方。」但是御史不允许。
和尚就问御史说:「为何不让他下马礼拜?」御史无言以对,只好允许崇一下马礼拜。
礼拜了四方之后,一眨眼,和尚竟然消失不见。御史心里非常害怕,但又觉得很讶异。
他们一行又继续赶路,到了洛州地界,夜宿洛州驿站的厅上,忽然听到有人向王崇一说:「你的婢女控告你,实在是要帮助你,为的是使你延续生命。」御史也听到这句话,还以为遇到妖怪。
到了洛州,御史遂将此事奏闻皇土,皇上传唤王崇一亲自审问,问他说:「你在途中,为何会遇到这些妖怪?」
崇一回答说:「微臣实在不知,怎么会发生这件事?」
皇上遂将此案交由有关官员,再予细审,不到十天,崇一就被大赦,免除死刑。在平羌县令任上,寿终正寝,享到八十七岁高龄。
二十四只见莲花不见头
李绳之,字受伯,明朝嘉定人,是李玉海</a>的公子。他平日持斋茹素,虔信佛法,每日持诵金刚经、准提咒,从未懈怠。
崇祯辛未年九月二十二日,他偕同朋友汪仲起游城,走过一条弯曲的小径,突然从路旁钻出一个人来,手持巨斧,抓住受伯的颈部,连砍了十几下就抽腿而逃。
仲起赶紧扶起受伯,竟发现他安然无恙,只是左手臂留有两道浅痕而已。这时小路来往的行人,看到这种情形都非常惊讶。
一会儿,受伯的家丁集合起来,将那个持斧头砍杀受伯的人追捕回来。原来是庄里的仆人甘宠,因为欠了租税,自忖不能归还,而起了谋害之心。
甘宠接受官员审问时,官员问他为何不直接劈砍受伯的头?甘宠说:「我当时只看到莲花数朵,看不到受伯的头,连砍几次砍不著莲花,只得砍根茎,那知竟仅伤了他的左臂。」
二十五经</a>袋护胸
张守诚,明朝杭城人,字不易。他虔诚奉佛,日夜持诵金刚经,外出时都用口袋贮放经卷,悬佩在胸前。
崇祯壬午年间,他随朋友北上经商,途中遇到响马(强盗、土匪,北方人称响马)抢劫,他的朋友受伤,守诚也被响马一箭射中胸前,因有经袋保护,才没有穿透心胸,得以保全性命。
这件事是黄心符参军亲口告诉舍桴庵慧雨和尚的。心符的外号叫定通禅老,年少时遍参儒、释、道三教,晚年专修禅行,平生持诵金刚经,屡次遭遇大难,或是身染危症都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