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生命的流转—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3个月前 作者: 于凌波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1)愚痴即是无明


    愚痴,是三毒之一,此三毒又称三火,即是贪婪、嗔恚、愚痴。愚痴,也是六根本烦恼之一,六根本烦恼即是贪、嗔、痴、慢、疑、恶见。此中的痴,即是愚痴。自三毒或六根本烦恼来看,愚痴在贪与嗔二烦恼之后,排于第三位,似乎其烦恼较前二者为轻,事实不然,愚痴即是无明,无明居‘十二缘生’之首,是我人生死轮回的根本,是最重要的根本烦恼。


    无明,梵语avidya为烦恼的别称,是不如实知见的意思,亦即不通达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谓。换句话说,无明是愚痴、迷昧、是无所其明的意思。据《大乘起信论</a>》说,无明即是不觉,此无明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是无始以来,与真如佛性同时俱有,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此即为诸烦恼之元始。此迷妄之最初,非由其他烦恼所生,故曰‘忽然’。此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其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其为根本无明。由之而枝末无明与心所有法相应而起,即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种种烦恼。《分别缘起经</a>》上说:‘如是无明,隐覆真实,显现虚妄,以为形相。’


    若以世间法来看无明,我们可以说‘明’是觉悟,是智慧;而‘无明’,是不觉悟,是无智慧;是一种盲目的、蒙昧的意志活动,所以成为我人烦恼不安的根源。


    一个有智慧的人,对己有‘自知之明’,对人有‘知人之明’,而对事有‘先见之明’。有此明,可以防患未然,可以趋吉避凶,可以减少无穷的困扰与烦恼;反之,无此明的人,既不知己,又不知人,既不明理,又不懂事,任凭感情欲望支配著自己的行为,诚如现代的流行语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在这种盲目的冲动下,往往‘无明火起’,作出只图快意一时,一切不计后果的事情来,怎能不自陷于烦恼困扰之境?


    (2)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经文说</a>:‘愚痴生死’,愚痴即是无明,也就是迷惑颠倒的心理。由于对事理的迷惑颠倒,因而造出种种恶业,以此恶业之因,招致生死轮回的苦果,所以说,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释迦牟尼世尊,是以人生生老病死的烦恼而出家修道,所以世尊六年苦行,证悟真理,证悟的即是生命流转的因果。在《过去现在因果经</a>》中,记载著世尊证道的经过。经中记述世尊六年苦行,最后在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结跏趺坐,经文称:‘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若离于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因于欲有色有无色有业生。


    又观三有业从何而生?即知三有业从四取生。又观四取从何而生?即知四取从爱而生。又复观爱从何而生?即便知爱从受而生。又复观受从何而生,即便知受从触而生。又复观触从何而生?即便知触从六入生。又观六入从何而生?即知六入从名色生。又观名色从何而生?即知名色从识而生。又复观识从何而生?即便知识从行而生。又复观行从何而生?即便知行从无名生。


    若灭无明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如是逆顺观十二因缘。第三夜分,破于无明,得智慧光,断于习障,成一切种智。’


    以上一段经文,是世尊成道的经过,我们所以全段抄录,目的就是在探讨无明,何以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在佛经中,就叫做‘十二缘生’。


    (3)十二缘生观


    十二缘生,又称十二缘起,或称十二有支。这十二有支在因果相续上,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以上从因果相续上看十二缘生,名谓‘顺观’。但在经典上记载,世尊证悟缘起时,是从老死的事实往上追溯,即‘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再追溯到‘又复此生……因于欲有、色有、无色有业生。’以后再追溯,三有业从四取生,四取从爱生……终于追溯到‘即便知行从无明生。’这是‘逆观’十二缘生。


    由逆观十二缘生,推知生死轮回起于无明;由顺观十二缘生,乃知因无明而生起了行,因行生起了识、名色、六入,以至于老死。死后无明仍在,随著阿赖耶识又继续另一新生命,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如何才能跳出这生死轮回的圈子呢?世尊告诉我们:‘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一切烦恼皆由无明而起,惟有灭了无明,才能根本解脱。所以,顺观十二缘生,是生死流转门,逆观十二缘生,由无明灭到老死忧悲苦恼灭,是生死还灭门—生死解脱之门。


    关于十二缘生,在《佛说稻芊经》有一段解说的文字,经文是:‘五情违害名为身苦,意不和适名为心苦,如是等众苦聚集,常在闇冥,名为无明;造作诸业名为行,分别诸业名为识,有所建立,名为名色,六根开张,名为六入;对缘取尘,故名为触,受觉苦乐,故名为受,能有所取,故名为取,起造诸业,故名为有,后阴始起,故名为生,住世衰变,故名为老,最后败坏,故名为死。’


    以上这段经文,‘辞约理著,言简义丰。’必须再加以注释,才容易了解,兹按十二有支顺序分述如下:


    〈1〉无明:无明就是愚痴,亦即迷闇不明,事实上,就是一种盲目的意志、蒙昧的冲动力。佛经上说:‘众生皆具佛性’,也就是众生皆具觉悟之性。此觉悟之性尚未发展之时,知见不清,就是无明。若觉悟之性发展开来,则明明了了,有如日出雪融,亮现暗销,无明就不见了。所以,无明只是我人觉性未发展之状态而已。


    〈2〉行:行即是行为,又称造作,行为的后果就是业。无明是行之缘,行是凭借无明而生起,也就是一种盲目的冲动。此冲动以无明为原动力,所以所行的无非是贪婪和嗔恚。我人的行为有三种,曰身行、语行、意行,事实上是以意行—心识为主宰。行为的惯性形成我人的性格,此性格又支配我人未来的行为。性格的表现,须凭借主观的心识,所以乃有业力之所寄托的识(阿赖耶识)来生死轮回。


    〈3〉识:识就是我人主观的有了别作用的识体,识体有八种作用,此处所指的,是业力所赖以寄托的第八阿赖耶识。人的一期生命结束,此阿赖耶识以受业力之牵引,至与其有父母缘之处‘纳识成胎’。《八识规矩颂》指此识是‘去后来先作主公’,指的就是人死之际,此识最后离开人体,而投胎之际,又是最先与父精母血结合,成为受精卵。


    〈4〉名色:名色就是五蕴,色即色蕴,名是‘非色四蕴’,就是受、想、行、识四蕴。那么,此处何以不称五蕴,而称名色呢?那是因为业识初入母胎,六根未俱,不成人形,故生理性的身体部分称为‘色’,心理性的精神部分称为‘名’。因为‘心从诠目,故号为名。’这是指受精卵在母体中四十九日以前的情形。


    〈5〉六入:六入又名六处,即十二处的内六处。其实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内根和外根。《修行道地经</a>》中说</a>,胎儿在母体中发育,到四十九日,名‘具根位’。以其已俱有六根,尚未完成。到六根发育完成,十月怀胎期满,离开母体,就进入触的阶段了。


    〈6〉触:触是感觉,是六根接触六尘而生起六识的作用。婴儿出生,六根发生作用,惟婴儿天真未凿,其意根与尘境相对,只有直觉作用,尚无利害爱憎的分别心,称之曰触。《涅槃经》曰:‘未别苦乐,是名为触。’


    〈7〉受:受是‘领纳’,也就是感受。五蕴中的第三位是受蕴,受有三受、五受之分,三受是苦受、乐受、舍受,这是与前五识相应,生理上的感受;再加上与第六识相应的忧受与喜受,这就成了五受。儿童发育成长,进入青少年阶段,六根接触外境,已不再是单纯的触,而是有了顺违的感受,对顺者贪爱,对违者排斥。


    〈8〉爱:爱是贪求,是欲望。因为有了顺违爱憎的感受,所以对于乐受、喜受贪恋不舍,念念渴求。新译的佛典把爱译为‘渴爱’,事实上这就是贪欲,所以《大乘义章</a>》上称‘贪染名爱’。爱是以生存欲为中心,也即是生命活动力的本源。惟其如此,所以也是人生痛苦的渊薮。苦、集、灭、道的四圣谛,爱就是四谛中的集谛—人生的痛苦,是由贪爱聚集而来的。


    〈9〉取:取是攫取,是执持,是坚持不舍的意思。当青年发育至成人,进入社会,接触人事,‘爱’、‘取’、‘有’三支是同时并起的—这时受支仍继续发生其作用。由受而对五欲尘境,生出贪爱之心。由于贪染之念日炽,对于财色名利,百计争取,贪求无厌,这就是取。《涅槃经》曰:‘内外贪求,是名为取。’


    〈10〉有:有是存在,是行为的结果,也就是业。由感受而生贪爱,由贪爱而固执不舍。爱、取、有三支,共构成现世的业因,此业因感召未来生死的果报。未来的果报有正报与依报,正报称三有,即本有、中有、后有;依报亦称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11〉生:‘有’的本身是业,有业就要受报,这受报之果就是‘生’。生是生命,是生起,也是出生。由以上各支心识的活动,依业习而引起未来生命的趋向,形成另一个新生命,这就是生命流转—轮回。


    〈12〉老死:《佛说稻芊经》曰:‘住世衰变故名为老,最后败坏故名为死。’人生的过程,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法尔如是,谁也不能例外。死后无明犹在,随著业识再继续另一新生命。


    (4)以智慧之光破除无明


    由十二缘生的过程,可知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经云:‘若灭无明则行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人生根本解脱之道,在于灭无明,无明如何去灭呢?在于增长智慧,以智慧之光,照破无明的黑暗。而如何才能增长智慧呢?本经经文说;‘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菩萨’的本义,是上求大觉,下化有情。欲达成这两种目的,必须自广学多闻入手。广学是包括世出世间一切学问在内。古代印度,有所谓‘五明’之学,五明一者是声明,包括著语言学、文辞学、音韵学以及乐曲在内。二者是工巧明,即现代的各种工艺技术。三者是医方明,即现代的生理学,卫生学,医学及药物学等。四者是因明,即现代的逻辑学。五者是内明,也就是各宗教的经典。


    佛经中有所谓‘三慧’之学,这三慧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闻所成慧,是亲近善师友,自善知识处闻得佛陀教法,或者自三藏</a>十二部经典中得知佛陀的教法,因而成就的智慧。思所成慧,是闻知佛陀教法,善自思惟所闻所见之道理而成就的智慧。修所成慧,是以闻思二慧为基础,由修习而成就的智慧。


    在修所成慧中,包括著戒、定、慧三学。即所谓由戒资定,由定生慧。此三慧和三学,是入道的门径,增长智慧的不二法门。


    (5)成就辩才,教化一切


    辩才,谓巧于辩述,是具有善说法义之才能的意思。菩萨以闻、思、修三方面所得的智慧,能够成就‘四无碍辩才’。四种辩才是:


    〈1〉法无碍辩才:凡于名言文句能诠释的教法,皆能了达无碍,名法无碍辩才。


    〈2〉义无碍辩才:对于教法所诠的义理,一无滞碍,名义无碍辩才。


    〈3〉辞无碍辩才:于诸方言词,通达自在,名辞无碍辩才。


    〈4〉辩无碍辩才:此又名乐说无碍辩才,这是一种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慧。


    此外,佛经中有‘八辩’之说,曰不嘶遏、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


    以上种种辩才,皆以广学多闻为基础,广学多闻,不仅只是通达出世间法,同时也要通达世间法,佛法与社会结合,与生活结合,才能引起社会人士的共鸣。


    ‘教化一切’,一切,是指一切众生而说的。最后一句‘悉以大乐’,大乐,可说是皆大欢喜。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是菩萨自利的乐;成就辩才,教化一切众生,使众生也自‘愚痴生死’中得到智慧,脱离苦海,获得安乐,是菩萨利他的乐。自他俱乐,故称‘悉以大乐’。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撰稿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