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四圣谛
3个月前 作者: 方伦
诸佛说,总不离四圣谛的范围。谛是真理义,四圣谛亦称四真谛</a>,或四谛法,释尊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 (1),为五比丘 (2) 说此法,嗣后对于当机者 (3),又复重说三次,称为三转*轮 (4)。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法。苦谛是指一切众生,轮回六道时,心身上所受的诸苦,这些苦,都是属于逼迫性。集谛是指一切众生,在身口意上,所集起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这些惑业,无量无数,都是属于招感性。灭谛是指一切圣者,经修道后,所证得的涅槃 (5),其境界永恒净乐,无论小乘或大乘的涅槃,都是属于可证性。道谛是指一切圣者,趣向涅槃时,所修的正法,无论声闻道,缘觉道,抑或菩萨道,都是属于可修性。
若照因果说: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由有过去的集因,乃有现在的苦果,这是世间迷界的因果。行人觉悟诸行无常,思欲出世,由是乃修道入灭,永证真常悟界的因果。这流转和还灭的两重因果,包括出世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若顺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言之,应该是集、苦、道、灭。佛所以先说苦谛,后说集谛者,乃欲行者:先厌于创深痛钜的苦,然后再告以苦的由来,乃出于集,使其不敢再作,这是儆惕过去的方便教法。所以先说灭谛,后说道谛者,乃欲行者:先欣于清净安乐的灭,然后再告以灭的由来,乃出于道,使其勇于向前,这是策励将来的方便教法。
【注释】
(1) 鹿野苑,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为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之处。
(2) 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一、陈如,二、额,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
(3) 佛的说法,契当众生的根机,使之获益,谓之当机。
(4) 佛成道后,首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为初转*轮。嗣又重说三次,故亦称三转*轮。一、示转:佛对利根者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闻即悟。二、劝转:佛对中根者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证转:佛恐钝根人,仍不能信解,于是便引已为证,以明非虚。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虑。
(5) 又译作泥洹、或灭、灭度、解脱等,为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
【习题】
(一) 释尊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甚么地方?
(二) 佛转四谛*轮,有示转、劝转、证转之别,试述这三转的不同处。
(三) 四圣谛的内容,是那四法?
(四) 四圣谛中,何谛为何谛的因?何谛为何谛的果?
(五) 佛于四圣谛的两重因果中,皆先说果,后说因,此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