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前五识颂
3个月前 作者: 于凌波
一 首颂诠释
<八识规矩颂> 讲记,为了解释颂文中许多专用名词,占用了八次的时间。但是以往的时间并没有浪费,如果我们已经了解讲过的名词,现在来读颂文,大半的涵义都能读得懂了。由这一讲开始,进入十二首颂文的讲解,现在先讲前五识颂。
八识规矩颂颂文的组织,十二首颂文分为四章,分别为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每章颂文三首十二句,前八句颂凡夫位,后四句颂圣贤位。现在来分析前五识颂,在凡夫位的八句颂文中,前四句分为缘境、识量、性别、界地、相应五个主题,后四句分为依缘、业用两个主题; 在圣贤位的四句颂文中,包括智力、转依、果德三个主题。现在先看前四句颂文: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在首颂四句颂文中,包括缘境、识量、性别、界地、相应五个主题,分述如下:
一、缘境: 性境,是三境之一。经云:‘法不孤起’ ,又说:‘心因境有’。心识生起,要因缘具足,而境,就是四缘中的所缘缘。境有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前五识所缘的,只是性境,不缘独影境和带质境。因为前五识是感觉器官,只缘‘色法’,不缘‘心法’。色法,是第八识中实种所生,有实体之相,且得境之自相者。此如镜之鉴物,故为性境。
二、识量: 量指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五识缘境,是根、境对照而生识 (即五遍行心所的触,触者三和。) 这是直接感觉,初一刹那,无筹度心,不带名言,所以是现量而非比量; 到堕入第二念,种种分别生起 (即第六识五俱意识生起),这时就有比量和非量了。
三、性别: 性别是指善、恶、无记三性,心王生起,与善心所相应者,就是善; 与烦恼心所相应者,就是恶; 与善或烦恼心所均不相应者,就是无记。五识是感觉器,本来没有善恶,但以第六识的五俱意识与之俱起,五俱意识随著前五识缘境而了解分别,因而善或烦恼心所与之相应,或善、烦恼不起一而是无记,这时前五识随著第六识的行动,亦就通于三性了。以上三项,就是首句‘性境现量通三性’的解释。
四、界地: 界地,指的是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九地,是欲界的五趣杂居地; 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我们所依托、生存的世界,是欲界、五趣杂居地。欲界的范围,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大梵天,中有人界四洲,下至无间地狱。生活在欲界的众生,即所谓五趣——天趣、人趣、畜生趣、饿鬼趣,地狱趣。五趣即是五道,如果再加上阿修罗道,就成为六道了。
颂文第二句‘眼耳鼻三二地居’ ,所谓二地,是指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及色界的杂生喜乐地。杂生喜乐地的范围,初禅三天皆属之。欲界有段食,除眼、耳、身三识外,尚须以鼻识嗅香,以舌识尝味,所以五识俱全; 若至色界初禅天的离生喜乐地,初禅天人,以禅悦为食,不食段食,故鼻舌两识无用,故只有眼、耳、身三识,所以称眼、耳、身三识‘二地居’,居是止的意思,眼、耳、身三识,亦只以初禅天为止,若到二禅天的定生喜乐地,其静虑之心,专注于第六识间,前五识都不现起(此界众生化生,有微妙色身,为庄严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所以欲界众生,八识具备; 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前五识的鼻、舌二识不起作用,只有八识中的六识; 到二禅天,眼、耳、身三识亦不起用、、、、
五、相应: 心王生起,必有心所与之下相应,而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共有三十四个,它们的名称是: 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个善心所,两个中随烦恼心所,八个大随烦恼心所,还有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三个心所。
遍行心所,是遍及于一切心、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地,所以是必然生起的,前五识与五俱意识同起,而与意识相应的五别境心所,亦导引前五识对所缘之境、发起希望、决定、明记、专注、和抉择的作用。前五识既然通于三性,所以有时与善性相应,故十一个善心所全俱; 有时与不善相应,所以根本烦恼中贪、嗔、痴,中随烦恼的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全部,亦参与前五识的活动。
二 次颂诠释
前五识颂的次颂,有两个主题,一者是依缘,二者是业用,我们且看颂文: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以上颂文,前两句说的是五识的依缘,后两句说的是五识的体用,分述如下:
一、依缘: 五识依于五根生起,随根立名,根名眼、耳、,鼻、舌、身五根,识亦名眼、耳、鼻、舌、身五识,而根有两种,一者外根,一者内根。外根不能生识,生识的是内根。外根又名扶根尘,就是我人视觉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 <楞严经</a>> 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类。’此称为扶根尘者,以其为扶持内根的尘法。内根又名净色根,亦称为胜义根。佛经上说,内根为清净四大所成,质净而细,犹如琉璃,肉眼不可见,唯佛眼天眼可见之。不过若以现代科学知识来看,内根就是五种感觉器官的神经纤维,和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五种感觉器官生起五感觉 (识) ,而由第六识了解分别。
心识生起,必仗因托缘,生识之缘共有九种,而各识全缺则不相同,此已在第六讲中叙述。眼识生起须九缘具足,此处再加以说明如下:
1、根缘: 眼识以眼根生起的助缘,如眼根损坏,则眼识不能生起。
2、境缘: 眼识以色境为所缘缘,无境不能生识。此即心法四缘之一。
3、空缘: 眼识是离中取境,识与境之间必须保持距离 (空间) ,否则识不生起。
4、明缘: 眼识生起须以光明为助缘,否则不能了别。
5、作意缘: 眼识了境,须以作意力为助缘,若无作意力,则视而不见。
6、种子缘: 种子为眼识生起的亲因缘,此为四缘中的第一种缘。
7、分别依缘: 第六识的作用是了解分别,故眼识以第六识为分别依缘。
8、染净依缘: 第七识是意识之根,其染净亦影响前五识,故眼识以此为染净依。
9、根本依缘: 根本识是第八识,此识是诸识根本,故眼识以此为根本依。
二、业用: 颂文‘合三离二观尘世’句,指前五识之于境界,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而眼、耳二识是离中取境。
观尘世三字,尘是五尘,亦称五境,即是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界。尘有染污的意思,以其能染污我人的心识,故称五尘。五尘是五根所照,为五识所缘。五识缘尘世之境,由于具缘多少的不同,就有了识取境合离的不同。如眼识生起要九缘,耳识不需要光明,只须七缘,这二者都是离中取境。鼻、舌、身三识取境时,必须根、境相合,识□发生作用,这三者是合中取境。
[愚者难分识与根’ 一句,愚者、指当时的一部分二乘行者,因为分辨不出根与识的作用,就出现了一部分‘根见家], 以为了境者是根; 另一部分识见家,主张了境者是识。当时为了‘根见’、‘识见’,曾引发过一阵诤论。根见识见,看起来是小问题,但这牵涉到哲学上‘唯心’、‘唯物’,就成为根本上的大问题了。
三 末颂诠释
前五识颂的第三颂,是颂前五识依无漏种子,转识成智——由有漏的前五识,转成无漏的成所作智。颂文全文是: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在这四句颂文中,包括有三个主题,即是智力、转依、果德,兹分述如下:
一、智力: 修唯识行,在资粮位,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阶上,广修六度万行,储备福慧资粮,圆满顺解脱分的善根。进而于加行位,修四寻思观,得四如实智,此智又名加行智,由此更勇猛精进,至通达位,入十地的初地欢喜地 (极喜地) ,至此远离遍计所执的能取所取,亦即是证得所取之境空,能观之智空,证此二空之智,无能缘所缘之差别,名无分别智,亦称根本根,根本智是直契真如之智。由证得根本智后,再起分别一切差别相的智慧,此称分别智,亦称后得智。见道位的菩萨,就是以此根本、后得二智,缘真俗二境。根本智挟带本质,没有相分,心无分别,亦没有见分; 而后得智托质变相,似有相分,起认识 (分别) 作用,似有见分,即缘真如,亦不亲证,只能变我空的影像而审观之,这就是[变相观空唯得’。
这后得智,在因、果二位都能证得。不过前五识与第八识,是联带相生的,因为五根是第八识所缘的相分,而五识是依五根而生起活动,所以在第八识未转识成智前,前五识不能单独转识成智,必须到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时,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同时转为成所作智。此即所谓:‘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但已转为成所作智的前五识,在佛果位中仍不能亲契真如,何以故呢? 当知五识依五根而起,缘现量、性境,但它只能观察诸法的事相,不能体悟诸法的理性。在因中如此,在果上亦是如此,所以说它‘果中犹自不诠真’。诠,在此处作[证得’讲。
二、转依: 第三句颂文:‘圆明初发成无漏’ ,此是指第八识转为大圆镜初一刹那,前五识也同时转为无漏的成所作智。因为前五识是依五根而现起,而五根又是第八所变的相分。在能变现的第八识未转成无漏以前,其所变现的五根相分,当然不可能先变为无漏。所以必须在第八识圆明初发,五根五识才能转成无漏。至此,与前五识相应的根本烦恼贪、嗔、痴,大八随烦恼,中二随烦恼尽皆舍除,即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善法十一心所,也都转成无漏了。
三、果德: 五识转为无漏,其所应作的自利事业——所应断应修的,皆已成办,所以名为成所作智。至此,要进一步成办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这是果地的成所作智。为适应净秽国土中众生机宜需要,如来作三类分身,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的众生,息其生死轮迥之苦也。三类分身是:
1、为适应大乘四加行位菩萨的机宜,示现千丈卢舍那身,宣说地上的十波罗密,令其依法修行,息其变易生死的苦轮。
2、为适应二乘及凡夫的机宜,示现丈六小化身,为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令其依四谛法修行,息其分段生死的法苦轮。
3、为适应各类不同的机宜,示现种种化身,随宜说法,令其离苦得乐。如来慈悲,怜愍众生备受众苦,运用方便,化三类分身,为不同的众生,说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诸苦轮也。
附录: 相关名相表解
一、前五识境、量、性、界等总表:
┌——境——性境。
├——量——现量。
├——三性——通善恶无记三性。
├——界地——眼、耳、身三识通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
│ 鼻、舌二识唯通五趣杂居地。
前五识—┼——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三 (贪、嗔、痴)
│ 、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
├——依缘——眼识九缘、耳识八缘、鼻、舌、身三识七缘。
├——业用——眼、耳二识之离中取境,鼻、舌、身三识合中取境。
├——断惑——第八识转识成智时,根成无漏,前五识亦转为成所作智。
└——果用——分为三类化身,教化众生,永息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