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须弥陀出家

3个月前 作者: 明昆
    有一天,当他在屋子楼上独自静坐时,他想:“生是苦的,身体的毁坏也是苦的,受到老的折磨及愚痴地死也都是苦的。”


    “这些都逃不过生、老与病。我将寻找息灭老、死与恐惧的涅槃。”


    “若我能够毫不执著地舍弃这充满尿、粪、脓、血、胆汁、痰、唾、涕等污秽物的身体,那不是太美妙了吗?”


    “肯定是有一个趣向寂静涅槃之道。不可能是没有的。我将寻找这趣向涅槃的善道,以便解脱生命之束缚。”


    “譬如,这世界有苦(dukkha)也有乐(sukha),同样地,有导致苦的生死轮回,必定也有灭苦的涅槃。”


    “再者,有热必定也有冷,同样地,有贪嗔痴之火,必定也有息灭这三种火的涅槃。”


    “再者,有恶业也有善业,同样地,有再生必定也有止息再生的涅槃。”


    过后,他更深入地想:“譬如有个掉入粪坑而沾满粪的人,看到远处有一座以五种莲花点缀的清澈水池,若他见到这水池之后依然不去找出可通向它的道路,这并不是那水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错。同样地,这世上有个不死的涅槃池以供人们清洗心中的烦恼,若人们不去寻找这涅槃大池,这并不是涅槃的错。”


    “再者,若人为敌所困,然而有路可逃却不逃,这并不是那条路的错;同样地,若有人为烦恼之敌所困时,见到通往安全的涅槃金城之大道依然不愿逃跑,这并不是那条大道的错。”


    “再者,若人患上重病时,遇到明医却不求医,那并不是医生的错;同样地,若人受到烦恼之病折磨时,有明师也不求教,这并不是导师的错。”


    如此省察之后,他再观察如何舍弃自己的身体:


    “若人肩上有个动物死尸之负累,他将舍弃这污秽的尸体,自由自在与快乐地任意漫游。同样地,我将舍弃这实际上只是充满各种虫类与不净物的身体,而走向涅槃之城。”


    “再者,如人在厕所大便之后,毫不回顾地离它而去;同样地,我将舍弃充满各种虫类与不净物的身体,而走向涅槃。”


    “再者,如一位船主拥有一艘陈旧、损坏、腐烂与破漏的船,他会厌恶地舍弃它;同样地,对于这个有九个洞孔不断流出污秽物体的身躯,我将舍弃它而走向涅槃。”


    “再者,若有个身怀巨宝的人不幸与强盗同途,见到强盗对巨宝觊觎的危险,他将弃宝逃至安全之地;同样地,由于善业被盗之险时常令我感到恐惧,我将舍弃有如首要强盗的身体,而寻找一条道路以通往肯定带给我安全快乐的涅槃。”


    大布施


    以譬喻的方式省察了出离之后,须弥陀继续想:“累积了这许多财物之后,我的父亲、祖父,以及上至七代的祖先在去世时,连一个钱币都带不去。然而我将找出一个方法以带它们到涅槃。”之后,他去晋见国王,说道:“陛下,由于我心中充满对生、老等引起之苦的恐惧,我要出家为隐士。我有好几千万的财富,请您收下吧。”


    “我不想要你的财富。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分发它。”国王这样回答。须弥陀说:“好的,陛下。”然后他在不死城各地击鼓宣布:“谁要钱财的都来把它取去。”他以平等心、不分等级阶层地分发财产,以实行大布施。


    出家


    做了此大布施之后,须弥陀就出家,希望在当天可到达喜玛拉雅山脉的如法山(Dhammika)。帝释天王(Sakka)看到他出家后前往喜玛拉雅山脉,就招来毗首羯磨(Vissukamma),说道:“去吧,毗首羯磨,须弥陀已经出家为隐士,你就为他准备一间住所吧!”


    “好的,大王。”毗首羯磨接受了帝释天王的命令。他选了一个优美的地方作为禅园,在里面建了一个坚固的草舍和一条无瑕疵的行禅小道。


    [在此,作者解释这行禅小道没有五种缺陷,即:一、地面不平;二、道中有树挡路;三、道上长满杂草;四、太窄;五、太阔,因此它是无瑕疵的。


    作者进一步形容这行禅小道与它的尺寸,它的长度是六十腕尺,有三条行道,主行道居中,阔一腕尺半,两旁各有阔一腕尺的次道。地面平坦且以沙覆盖。


    作者列举了可为隐士带来舒适的禅园的八个条件,就有如毗首羯磨所造的一样,那即是:


    一、 不收藏财物与谷类;


    二、 易于获得适当的食物;


    三、 只食用适当的食物(不须杀生);


    四、 没有抽税与充公财物所带来的忧虑、烦恼与不安;


    五、 不执著于用品与衣物;


    六、 有安全感,不会受到强盗的威胁;


    七、 不须和国王与官员打交道;


    八、 可以自由自在地四处走动。


    除此之外,作者指出毗首羯磨所造的禅园是特别有助隐士易于证得知见诸法实相(无常、苦与无我)之观智的。它有房子、山洞、隧道、花树、果树和一座清澈的水池。它是一个宁静之地,不受到鸟兽的干扰。


    草舍里有各种出家隐士的用具,譬如头罩、袈裟、三脚桌、水壶等。毗首羯磨在草舍内墙刻上“谁想成为隐士的可用这些用具”的字眼,然后返回天界。]


    开始隐士的生活


    到喜玛拉雅山下时,须弥陀走在山与峡谷之中,寻找一个适合的地方,以便可以舒适地生活。在如法山区里的一个河湾处,他看到毗首羯磨所造的优美禅园。他慢慢地走到行禅小道旁,但却看不到足印,他想:“这禅园的住户应该是在邻村托钵回来感到疲倦,因此在草舍里面休息。”如此想后,他即在外边等候。


    过了好一阵子,他还是没有看到有人住的迹象,他就想:“我己经等了相当久。现在我应该检查一下这里是否有人居住。”他就开门走进草舍里。探看了一下,他看到了刻在墙上的字,他想:“这些用具很适合我,我可用它们而成为一个隐士。”决定后他再省察俗家服装的九个坏处与袈裟的十二个好处,然后将身上的俗家装束换成袈裟。


    舍弃草舍而居于树下


    当须弥陀除下锦衣拿起袈裟时,它红得像是一束阿诺佳花(anoja)。他发现袈裟是折好放在竹架上。他把作为下衣的袈裟围在腰间,再把作为上衣的金色袈裟穿上。把兽皮坐具放在左肩。用象牙针把头罩别在发髻上。他拿起一支轭状扁担,一端挑起装著珊瑚色水壶的网,另一端挑起一支长钩(用于摘取树上的果子)、一个篮子、一个三脚木架等。然后把装齐隐士用具的扁担放在肩上。右手拿了一支木杖,他走出了草舍。当他在六十腕尺长的行禅小道上来回走著时,看著穿上新装束的自己,他快乐地想:


    “我已经实现了心中的愿望。


    出家隐士的生活实在太美妙了。


    一切智者如佛陀与辟支佛都称颂出家隐士的生活。


    在家生活的束缚已经被舍弃了。


    我已经安全地远离了世俗欲乐的生活。


    我已经开始了出家隐士的圣洁生活。


    我将努力、精进获取圣洁修行的利益。”


    然后他放下扁担,庄严地静坐在石头上度过白天。


    当黑夜降临时,他进入草舍里,躺在床上,以袈裟当被入睡。清晨醒来时,他省思来此的原因与此地的环境:“看透了俗家生活之恶,再舍弃了巨大的财产、资源与随从,我来到森林成为出家隐士,是为了寻找解除欲乐陷阱的善法。从今天开始,我不可疏忽失念。人心有三种恶思惟,即:对欲乐的欲贪思惟(kamavitakka);想要杀生、毁灭与伤害的嗔恨思惟(vyapadavitakka);想要伤害别人的伤害思惟(vihimsavitakka)。这些恶思惟就有如野蝇一般,以放弃修习内心不执著于烦恼和身体上不执著于欲乐之人为食物。现在是我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修习舍离(paviveka)的时候了。


    事实上,在看透俗家生活阻碍与危害到修习法的缺陷之后,我才出家。这草舍实在是很优美,平地金黄细致,墙白如银,叶子做的屋顶红得有如鸽爪之色般美丽,藤做的床有如拥有斑驳的床单。这住所实在是很舒适。我不认为我以前的豪华住宅会比这草舍来得舒适。”


    如此省思之后,他再省察草舍的八个坏处与树下的十个好处。过后,在当天他即舍弃了草舍而住在树下。


    培育禅定和以水果为食物


    隔天早晨他去邻近的乡村托钵。村人细心地准备美食来供养。用餐后,他回到森林里坐下,想道:“我不是因为缺少食物或营养才出家。细心的照顾增长感到身为人的我慢心。作为保持生命的食物给人们没完没了的麻烦。我应该避免食用耕种得来的谷类,而只食用自树上掉下来的水果来维持生命。”


    从那一刻开始,他即只依靠自树上掉下来的水果来维持生命。他不再躺下身体,而只以坐、立与行三种姿势连续不断地精进修禅。七天之内,他证得了八定(四色禅那与四无色禅那)与五神通(Abhibba)。


    《佛种姓经》里有描述须弥陀菩萨的故事;从他行大布施开始到他得八定与五神通的内容如下:


    1. Eva’hamcintayitvana‘nekakotisatamdhanam. Nathanathanamdatvanahimavantamupagamim.


    2. Himavantassaviduredhammikonamapabbato


    assamosukatomayhampannassumapita.


    3. Cavkamamtatthamapesimpabcadosavivajjitam atthaguna-samupetamabhibbabmaharim.


    4. Satakampajahimtatthanavadosamupagatam


    vakaciramnivasesimdvadasagunamupagatam.


    5. Atthadosa-samakinnampajahimpannaskam


    upagamimrukkhammgunedasah’upagatam.


    6. Vapitamropitamdhabbampajahimniravasesato anekaguna-sampannampavattaphmadiyim.


    7. Tatthappadhanampadahimnisajjatthanacavkame abbhantaramhisattaheabhibbab-papunim.


    一、 舍利弗,当时是须弥陀菩萨的我,如此省察后决定出家,把数千万的财产平等地布施给贫者富者。之后向喜玛拉雅山前进。


    二、 离喜玛拉雅山不远处,有座山名为如法(因为是古代圣人修习正法的地方)。在如法山区里,我造了一所优美的禅园和一间精致的草屋。


    三、 在如法山区里,我造了一条没有五种缺陷的行禅小道。我造了一所能令人获得隐士的八种舒适的禅园。成为出家隐士之后,我开始修习止禅与观禅,以证得五种神通与八定。


    四、 我舍弃有九种缺陷的服装,披上了有十二种美德的袈裟。


    五、 我舍弃了有八种缺陷的草屋,而走向有十种美德的树下。


    六、 我完全不吃耕种得来的谷类食物,只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水果。


    七、 (不躺下身体)以坐、立与行三种姿势,我精进地修禅,在七天之内,我证得了五种神通。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