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礼篇

3个月前 作者: 江宁刘氏
    【题解】此篇讲述女子谨守礼节的重要,并列举历史上谦恭守礼、宁舍身不失礼的德行卓著女子的故事。


    德貌言工,妇之四行。


    〔笺注〕孝慈贞淑,为妇之德。端庄静雅,谓之妇容。温柔和婉,谓之妇言。勤劳恭慎,谓之妇工。此四者,妇道之常经,女子之正义也。


    【译文】妇德、妇容、妇言和妇工,是古代女子的四种德行。


    〔笺注白话〕孝敬慈悲贞洁柔善,叫做妇德。仪容端庄、举止静雅,叫做妇容。声音柔和、语气委婉,叫做妇言。勤劳恭敬谨慎,叫做妇工。德、容、言、工四方面是妇女的行事规范,是正确合理的行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笺注〕维,纲也。《传》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言国无此四者,纪纲不振,臣民无法,乱亡之道也。


    【译文】礼节道义廉洁知耻,是国家的四个重要行为规范。


    〔笺注白话〕维是指行为规范。《左传</a>》中说</a>:“政令不行会导致一国的灭亡。”这是讲如果国家没有这四条行为规范约束,纲纪废弛,臣子民众不守法度,将会导致一国的混乱灭亡。


    人而无礼,胡[1]不遄[2]死。言礼之不可失也。


    〔笺注〕《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言禽兽之不若也。


    【注释】


    [1]胡:为何。


    [2]遄〔chuán〕:快,迅速。


    【译文】人若不守礼节,何不速速就死。这是讲礼节的重要,不可以失礼。


    〔笺注白话〕《诗经</a>·鄘风·相鼠》中说:“看那老鼠的身体,人若不知守礼,何不赶快死去?”是讲人如果不知礼</a>,连禽兽都不如。


    是故文伯之母[1],不踰门而见康子[2]。


    〔笺注〕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叔祖母也。年已七十矣。康子往见母,立中门之内,设帨于门。康子拜于门外,隔帨而相与言。其守礼如此。


    【注释】


    [1]文伯之母:姜姓,谥曰敬,故称敬姜。敬姜是春秋</a>战国时期鲁国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烈女传》中有《鲁委敬姜》的故事。


    [2]季康子:姬姓,季氏,名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谥康,史称“季康子”。


    【译文】文伯的母亲不越过大门与季康子见面。


    〔笺注白话〕公父文伯的母亲是季康子叔叔的母亲。当时她已经七十岁了,季康子去拜见她时,她站在中门里面,挂上门帘,季康子在门外行礼,互相隔着门帘说话。文伯母亲年纪大了还如此谨守礼节。


    齐华夫人,不易驷[1]而从孝公[2]。


    〔笺注〕齐孝公夫人,卫华氏女。乘安车从孝公游。车奔而轮倾,帷裂。姬命婢牵帷以障。公使驷马车载姬。姬辞曰:“车无帷,非礼也。车蔽而露处,亦非礼也。无礼而生,不如守礼而死。”遂欲自缢,侍女救之不得,安车至而始甦。其守礼如此。


    【注释】


    [1]驷:四马所驾之车。


    [2]齐孝公:姜姓,吕氏,名昭。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之子。


    【译文】齐孝公的夫人华氏,不依从齐孝公的话,不愿乘坐失礼的车驾。


    〔笺注白话〕齐国孝公的夫人是卫国华氏的女儿,乘坐安车跟随孝公出行。车子在奔跑中轮子倾倒,车帘也破裂了。齐华夫人让侍女牵着帘子帮她遮挡。齐孝公派了辆四马拉车来接夫人,她辞谢说:“坐没有帘子的车,是违礼的。车子坏了把自己露在外面,也是违礼的。与其不守礼而生,不如守礼而死。”说完就要自杀,侍女没有及时拦住,等到接夫人的安车到达时,她才苏醒过来。齐华夫人竟然如此遵守礼节。


    孟子</a>欲出妻[1],母责以非礼。


    〔笺注〕孟子入室,见妻方暑而袒。孟子不悦,欲出妻。妻曰:“妇人私室,不修容仪。见夫不行客礼。今夫子以客礼责妾,妾当出矣。”母责之曰:“礼,‘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知礼,而以礼责人,不亦过乎?”孟子谢罪,遂留其妇。


    【注释】


    [1]出妻:休弃妻子。


    【译文】孟子想因妻子非礼而休妻,孟母教训孟子失礼在先。


    〔笺注白话〕孟子有一次进入内室,看见妻子因天气炎热而袒露不整。孟子很不高兴,想要休弃妻子。妻子说:“这里是妇人的内室,不要求容仪整齐。看见丈夫也不必行待客之礼。今天您以待客之礼要求我,那我是应该被休了。”孟母知道此事后教训孟子说:“礼节要求进屋之前先高声告知里面的人,以防室内人失礼。刚进屋时,眼睛要向下看,以免看见别人的过失。今天是你先不守礼数,却还以礼节要求别人,这不是你的错吗?”孟子认了错,听从母亲的话没有休妻。


    申人欲娶妇,女耻其无仪。


    〔笺注〕申人娶妻,六礼不备,欲苟合以成婚。女不肯从。申人乃讼之于狱。女以其非礼相配,死不听命,乃作行露之诗以自誓。后卒,以礼乃合。诗见召南。


    【译文】申人想娶一女子为妻,女子因他不遵守迎娶之礼而感到被羞辱。


    〔笺注白话〕一个申国人想娶一女子为妻,没有完成迎娶新娘的六项礼节,就想苟且完成婚礼。女子不同意。申国人就以违反婚约为名把女子告到衙门。女子以婚配礼数不全为由,宁死也不肯嫁,于是做了《行露》这首诗表达坚定的心意。最终按女子的要求礼节完备后成婚。诗见《诗经·国风·召南》。


    顷公[1]吊杞梁[2]之妻,必造庐[3]以成礼。


    〔笺注〕晋伐齐,齐将杞梁战死。妻载其丧归,遇齐顷公。公欲吊之于野。妻曰:“君若以亡夫有罪,妻请戮于司寇。若哀矜而赐之吊,则有先人之敝庐在焉。”公从之。丧归而亲往吊之,成礼而后葬。葬毕,妻乃痛苦而死,城为之崩。


    【注释】


    [1]顷公:即春秋时齐顷公,姜姓,吕氏,名无野,齐惠公之子,在位17年。


    [2]杞梁:春秋时齐国大夫,在激战中被俘而死。


    [3]庐:古人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


    【译文】齐顷公去吊唁杞梁,杞梁的妻子一定要让齐顷公按礼节到庐棚吊唁。


    〔笺注白话〕春秋时,晋国讨伐齐国,齐国将领杞梁战死。杞梁妻子带着他的灵柩回乡安丧,路上遇到齐顷公。齐顷公想在荒野中吊唁,杞梁的妻子说:“国君如果因为夫君有罪,我作为妻子愿意接受司寇的处罚。如果是怜悯我们,前来吊丧,还请到亡人的庐棚吊唁。”齐顷公按她所说,等灵柩回乡后,亲自到庐棚吊唁,礼节完备后下葬。办完丈夫葬礼,杞梁妻痛哭而死,城墙都因此而崩塌。


    溧女哀子胥[1]之馁[2],宁投溪而灭踪。


    〔笺注〕楚伍子胥</a>逃难过溧水,见浣纱之女携食筐。子胥曰:“吾三日不食,夫人盍矜怜而赐餐。”女乃跪授胥食。已告曰:“追者至,夫人幸勿言。”女许诺。胥言之再三。女笑曰:“吾三十养母而不嫁,岂与人言者乎?吾以女而授男餐,非礼也。已许诺而嘱之再三,是疑我不信。不信而无礼,不可以生。”乃投水而死。子胥救之不及。及入吴,破楚归,乃投千金于水,以报其女。


    【注释】


    [1]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本楚国人,后助吴王夫差灭吴,又被夫差赐剑自杀。


    [2]馁:饥饿。


    【译文】溧水边的女子因为怜悯伍子胥挨饿而施食给他,后来宁愿投溪自尽为伍子胥隐藏行踪。


    〔笺注白话〕楚国人伍子胥逃难时过溧水,见到一位洗衣服的女子手拿食篮。伍子胥说:“我有三天没吃饭了,您可怜我给点儿吃的吧。”女子就跪下给伍子胥食物。伍子胥吃完后对女子说:“如果有追兵来,希望您不要提到我。”女子答应了。伍子胥又再三嘱咐。女子笑着说:“我三十岁了,因为要养母亲所以没有出嫁,怎么能随便跟人说话呢?我作为女子而给陌生男子食物已经是违礼了。我已经许诺了你还再三嘱咐,是不相信我。我又没信用又违礼,不能再活了。”于是跳水而死。伍子胥救她不及,等到逃往吴国,带兵打败楚国回来时,向女子投江的地方扔下千金,来报女子的恩德。


    羊子怀金,妻孥[1]讥其不义。


    〔笺注〕乐羊子拾遗金于道,怀归示妻。妻曰:“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贤者不受嗟来之食。子何恋非礼之金前,甘为不义乎?”答曰:“金无主者。”妾曰:“金无主者,心无主者乎?”乐羊子惭。乃俟于道而还其人。


    【注释】


    [1]孥:子女。


    【译文】乐羊子拾金而昧,妻子儿女指责他的行为不合道义。


    〔笺注白话〕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带回家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侮辱施舍的食物,夫君怎么可以贪恋不该拿的金子,甘愿做不义的事呢?”乐羊子回答说:“这金子没有主人啊。”妻子说:“金子没有主人,难道人心也没有主人吗?”乐羊子很惭愧,于是站在路边等待,把金子还给主人。


    齐人乞墦[1],妾妇泣其无良。


    〔笺注〕齐人有一妻一妾,每出必醉饱而归。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之家。妻疑之曰:“从贵人饮,而无显者来。”乃密尾夫行,则见其出郭,而往墦冢之间,乞祭者之余,不一而足。妻耻之。妇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乃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齐人不知,尚施施自得,归而骄诳其妻妾也。


    【注释】


    [1]墦〔fán〕:坟墓。


    【译文】一个齐国人到坟地去乞讨食物,他的妻和妾哭泣伤怀嫁了无德之人。


    〔笺注白话〕齐国人有一妻一妾,每次出门都吃得酒足饭饱回家。妻子问他跟谁吃的饭,回答说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妻子怀疑地说:“总和富贵人吃饭,怎么没见到有贵客登门。”于是悄悄尾随丈夫出行,看见他出了城门,朝坟地走去,向祭祀的人乞讨剩余的祭品,还不只讨一家。妻子感到很大的耻辱,回家告诉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丈夫,悲极而泣。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撒谎摆威风。


    宋伯姬,保傅[1]不具不下堂[2],宁焚烈焰。


    〔笺注〕宋共公夫人伯姬,鲁宣公女也。公卒,弟元公立。至景公时,值宫中火,左右请夫人避火。伯姬曰:“妇人之义,保傅不具,夜不下堂。”保母至曰:“夫人避火。”伯姬曰:“傅母未至也。岂可以乱而失礼?”火势既逼,宫人奔散,伯姬终不下堂而焚死。年已六十矣。


    【注释】


    [1]保傅:保姆和傅母,都是照顾起居生活的人。


    [2]下堂:离开厅堂。


    【译文】宋共公的夫人伯姬谨守礼节,保姆和傅母没有在身边就不离开厅堂,宁可被烧死在烈火中。


    〔笺注白话〕宋共公的夫人伯姬,是鲁宣公的女儿。宋共公过世后,他的弟弟宋元公继位。到了宋景公在位时,遇上宫中着火,侍从请夫人逃走避火。伯姬说:“妇人家的规矩,若是保姆和傅母不在身边,晚间不可以离开厅堂。”后来保</a>姆来了说:“请夫人避火。”伯姬说:“傅母还没有到,难道可以因为慌乱就做失礼的事?”火势很快逼近,宫人都逃散了,伯姬最终也不离开厅堂而被火烧死,当时年纪已经六十岁了。


    楚贞姜,符节[1]不来不应召,甘没狂澜[2]。


    〔笺注〕楚昭王夫人贞姜,从王出游,留姜于渐台之上。与之约,相召必以符。及江水暴至,王使召夫人而忘取符,夫人不行。使者曰:“水大至,还取符恐不及,夫人速行。”夫人曰:“符所以明信,信所以制礼。无礼而生,不如守礼而死。”使者还取符,则水高台没,夫人死矣。昭王哀之,谥曰“贞姜”。


    【注释】


    [1]符节:古代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2]狂澜:巨大的波浪。


    【译文】楚昭王的夫人贞姜因使者没带符节就不跟他走,甘愿沉没在江水之中。


    〔笺注白话〕楚昭王的夫人贞姜,跟随昭王出游。昭王有事把贞姜留在渐台上,并与她相约,派使者来接她时一定会带符节。等到江水暴涨时,昭王派人来接夫人,却忘记带符节,夫人不跟来使走。使者说:“洪水就要来了,我回去取符恐怕来不及了,夫人快些走吧。”夫人说:“符是用来做信物的,信是用来规范礼节的。不守礼地活着,还不如因守礼而死去。”使者只好回去取符,大水涨起淹没高台,夫人被淹死了。楚昭王非常难过,赐她谥号为“贞姜”。


    是皆动必合义,居必中度[1]。勉夫子以匡其失,守己身以善其道,秉礼而行,至死不变者。洵[2]可法也?


    【注释】


    [1]中度:合乎标准法度。


    [2]洵:实在,诚实。


    【译文】这些贤德女子做事必定要合乎理义,行为合乎法度。她们劝勉匡正丈夫的过失,严格要求自己依道秉礼而行,即使牺牲生命也不改变守礼的信念,实在是值得学习啊。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