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礼政四学校
3个月前 作者: 贺长龄
取士篇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古之取士也宽。其用士也严。今之取士也严。其用士也宽。古者乡举里选。士之有贤能者。不患于不知。降而唐宋。其科目不一。士不得与于此。尚可转而从事于彼。是其取之之宽也。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升之学曰俊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马曰进士。司马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唐之士及第者。未便解褐入仕。吏部又复试之。宋虽登第入仕。然亦止簿尉。令录榜首。纔得丞判。是其用之之严也。宽于取则无遗才。严于用则无幸进。今也不然。其取士止有科举一涂。虽使豪杰之士。若屈原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之徒。舍是亦无繇而进。取之不谓严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于侍从。下亦置之郡县。即其黜落而为乡贡者。终身不复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宽也。严其取。则豪杰之老死邱壑者多矣。宽于用。此在位者多不得其人也。流俗之人。徒见二百年以来之功名气节。一二出于其中。遂以为科法已善。不必他求。不知科第之内。既聚此十百万人。不应功名气节之士。独不得入。则是功名气节之士之得科第。非科第之能得功名气节之士也。假使探筹较其长短而取之。行之数百年。则功名气节之士亦自有出于探筹之中者。宁可谓探筹为取士之善法邪。究竟功名气节人物。不及汉唐远甚。徒使庸妄之辈。充塞天下。岂天之不生才哉。则取之之法非也。我故宽取士之涂。有科举有荐举有太学有任子有郡县佐其法以诸生掌六曹有辟召有绝学有上书。而用之之严附见焉。明初荐辟之法既废。而科举之中尤重进士。神宗以来。遂有定例。州县印官以上。中为进士缺。中下为举人缺。最下为贡生缺。举贡历官虽至方面。非广西云贵不以处之。以此为铨曹一定之格。间有一二举贡受知于上。拔为乡贰大僚。则必尽力攻之。使至于得罪谴逐。且杀之而后已。于是不繇进士出身之人。遂不得不投门户以自庇。资格与朋党。二者牢不可破。而国事大坏矣。至于翰林之官。又以清华自处。而鄙夷外曹。崇祯中。天子忽用推知考授编检。而众口交哗。有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之谓。唐武儒衡语呜呼。科第不与资格期。而资格之局成。资格不与朋党期。而朋党之形立。防微虑始。有国者其为变通之计乎。
古学校考
程晋芳
礼经言学校建置名目各殊。后之解者。因以纠纷。余辨之曰。天子立四代之学。谓周家存虞夏商学。及本朝之诗书礼乐。而非建学于四所。亦非一学之中。以东西南北识虞夏商周之别也。刘原父之言。有可信矣。唐虞官百。自天子之元子。及公乡大夫之子。不过二三百人。一学之中。已足容之。后世官多。学者众。或别为庐舍。以广其教。要必以大学统之。不必定有四处。如大戴礼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信。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亲。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此皆汉儒增无为有。好为澜翻绚烂之词。又如易传太初篇。太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五礼通考谓此下当有夜入北学一句夫一日之中。转移于四学之内。日日如是。业何由精。心何由定耶。学贵乎专。地专则志专。故余于建学之说。独遵孟子。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言乡学也。学则三代共之。言国学也。可谓简明该括。证以汉书儒林传。无可易也。或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王制内则皆同。岂不可信欤。曰孟子所说者。学之大略也。名目稍异。则时代久远。间有更易。详玩王制内则之文。似庶老为乡老。则下庠西序。左学虞庠。宜为国门外乡遂之学。经曰在国之西郊。断可识矣。曰。由子之言。国仅一学乎。答曰小学在公宫之左。大学在西。此其说可据。门闱之学。即小学也。大抵冑子初由小学。十五而入大学。其学有序。则其地攸殊。虞殷之太学在西。夏周之太学在东北。此又所置不同也。若夫成均之名。古名。董江都之言足据。学至于乐。斯为大成。均者韵也。李穆堂先生辨之最详。后世不知。乃谓天子之学有五。辟雝为太学。其南为成均。亦曰南学。郑氏锷谓辟雝即成均。不知辟雝乃成均中之泽。所谓习射于泽者也。恶得与成均并。王氏详说。以成均为上庠可从也。五礼通考。引诗灵台疏。谓灵台在国之东二十五里。韩诗说辟雝在南方七里之内。立明堂于中。五经之文所藏处。以茅草。取其洁清也。左氏说。天子灵台。在太庙之中。壅之灵沼。谓之辟雝。诸侯有观台。亦在庙中。夫学之建置。古人论说。已自纷拏。又复错明堂太庙灵台灵沼于其中。不更紊乎。大抵凡南向第一堂。皆可谓之明堂。太庙有明堂。听政之所曰明堂。太学向南之前廨。或亦可曰明堂。儒家欲浑明堂太学而一之。而不知教肄之所。非承祀班朝之所也。且灵台以观天文。而兼为游观之所。沼以灵名。因台而设。诗人记一时营造。并及辟雝。而太学之鼓钟。于斯可记。辟雝断非灵沼。亦必不与灵台在一处。袁准正论云。明堂宗庙太学。礼之大物也。事义不同。各有所为。而世之论者合以为一体。取诗书放逸之文。经典相似之语而致之。不复考之人情。之道理。失之远矣。准之言可为确论。且小学在公宫之南。宜有然也。太学在郊。则必无是理。郊有乡学。太学必在国门内。五经之文。不藏于国中。而使冑子日趋郊研读乎。皆由执明堂建于郊外之说。并以太学为在郊。又混明堂太学为一。说礼而礼愈淆。不可叹耶。或曰。教之之官可得闻乎。曰。观舜命夔典乐。则后世之大司乐。为太学之长官矣。礼记所谓大司成者是也。郑注谓大司成是司徒之属师氏溷矣。或曰周官之师氏保氏。转在大司成之下乎。曰。周官后儒所撰。以太子有师保而着是名也。大乐正之官。非仅如蒙瞍之通音晓律已也。所谓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有专职焉。近儒陆桴亭欲以大司成当宰辅之任。言虽近迂。要之克任斯职者。必非常之选矣。论说在东序。序。墙也。在太学之东。堂上之墙为序。非庠序之序也。观侍坐于大司成。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则大司成之尊可知矣。或曰。教之之时可得闻乎。曰。人之资性有敏钝。因材以掖之。不可以时限也。总其成者大司成。自大司成以下。诗书礼乐各有分官。一艺成又教以一艺。就礼家所载。王制云。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文王世子则云。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钥。又曰。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其为时已各不同。而陈晋之犹分别四时以教。不亦执乎。
教冑子论
吕星垣
昔者舜咨禹宅百揆。命弃播谷。契敷教。皋陶明刑。垂共工。益作虞。伯典三礼。其于治天下之具毕举矣。终之命夔教冑子。舜治一世之天下以此终。治万世之天下。以此始也。冑。长也。自天子至乡大夫之适子也。皆将有天下国家之责者。故不可不素教而预养之也。故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天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乡大夫元士之适子皆造焉。由此道也。故上无纵欲败度。颠覆典刑。堕丧神器之主。下无荡检踰闲。残民殄物。毁家病国之臣。延祚一家。保艾天下。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此之谓也。秦汉三国以后。司马氏混一区宇。父子兄弟。互相残夷。伦理既亏。祸变斯亟。一时公卿世族。崇习虚元。风流相尚。浮薄败坏。迄乎过江。罔有底止。沿及南北割据。戎马仓皇。间或粉饰图书。卒未严立保傅。父兄艰难缔造。子弟玩愒消亡。揆厥病根。均失预教。由逐鹿之初。武臣勷力。遂以勋裔联戚怙宠。朝秉符节。暮毒方州。呜呼。殷鉴不远。何其弗思甚也。此在开创甫定。即当建学明伦。长虑却顾。况乎其继世有天下者哉。夫齿冑体干。贵乎金声玉契。而与国休戚。亦贵乔木世臣。三代世禄之典。虽不行于后世。要其所与戡定削平顾命定策数人。其子孙苟无大过。世主亦不忍废弃。顾使其仅足于逢长窥伺。则不才者适以亡国败家。仅足于小信小忠。则才者亦止于出纳奔走。而下此益不足信矣。唐宋后家法相传。典崇教冑。唐太宗撰帝范十二篇以授太子。宋真宗亦撰元良箴以授太子。其有鉴欤。卒未闻广教冑之典。于卿大夫之适子也。五季纷争。又弃厥典。上如置。下如沸釜。礼乐不兴。民无所措手足。其谓是欤。故治有基于典学一事。而仁及于天下万世之国祚民命者。必自教冑子始。
书院议
袁枚
民之秀者已升之学矣。民之尤秀者。又升之书院。升之学者岁有饩。升之书院者月有饩。此育才者甚盛意也。然士贫者多。富者少。于是求名赊而谋食殷。上之人探其然也。则又挟区区之禀假以震动黜陟之。而自谓能教士。嘻。过矣。夫儒者首先义利之辨。今疚之以至微之利。而惕之以至苛之法。其谋入焉者。半苟贱不廉者也。苟贱不廉之人。养之教之。何所用之。夫养士与养兵不同。兵非民之秀者也。然则书院宜如何。曰。民之秀者已升之学矣。民之尤秀者升之书院。民之尤秀者。一郡中不数人。吾宁浮取之以备教。则亦不过郡二三十人而已。以饩数百人之费。饩二三十人。既可赡其家。绝其旁骛。而此二三十人者师师友友。弦歌先王之道以自乐。则又安得有害之马。侜张佻险于其间耶。为之师者无多。弟子博习相亲。以故愤易启。悱易发。经义易传。治事易治。 国家他日用人。舍书院其焉取之。中庸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孟子曰。尧舜之仁。而不爱。急亲贤也。即此意也。汉州郡贡士。户二十万以上。才举一孝廉。以京师之大。而太常弟子。不过五十人。以吴公之贤。洛阳之盛。而所举秀才。仅贾谊一人。其慎重何如。然则彼之旧隶书院。而藉以养者。将汰之欤。曰。养士与养孤寡不同。彼哀其终而收之。此谨其始而择之也。而云何不汰也。然则何以知其尤秀者而择之。曰。取人以身。择士者秀。则所择者亦秀。所谓规有摹而水有波也。嗟乎。今之宽于养士者。既视之如无告之穷民。而严焉者又视之出兵以下。且不知已。先求知人。此予之所以叹也。不然。书院在在有也。而不闻受其益者何也。
重学校
侯方域
今与古之相反。名与实之不相副。未有如学校之甚者也。古之学校。所以养才。而今以收不才。名徇其旧似甚贵。而实失其据则甚辱。久之秽滥而无可别。并其名亦不足贵。则何以兴天下之学。而成天下之材也。天下之学不兴。天下之材不成。虽圣人无以致治。欲反其道。必自重学校始。夫设学校于此。必其才者入。不才者不得入。是以才者有以自见。而不才者无所容。倘其杂然并进。是才与不才混也。才与不才混。而天下之才者少。不才者多。是才无以胜不才也。才无以胜不才。其势必尽化为不才而后止。呜呼。举天下之学校。尽化为不才。 朝廷犹曰吾养士于此。而他日将有大用之也。岂不误哉。然则重学校者。必清其非学校者而后可也。清其非学校者。必严其督学校者而后可也。往者士之游于校者。十年五年之积累视其学。而其一日之短长视其文。进之者慎。而退之者严。有公卿之子弟。望泮宫而不得入。既入而不免于黜革者矣。今之游于校。亦视其积累与其短长。然而昔之所积者才。而今之所积者财也。昔之短长。才有一定之优劣。而今之短长。财有适然之厚薄也。才茂于人。谓之茂才。才秀于人。谓之秀才。古之制也。今则谓之请托熟于人。贿赂先于人而已。自明之中叶。而督学者患在请托。明之末季。患在贿赂。苟有其为之之具。则以卿大夫之奴。郡县之隶。为之而无以禁。且既为之。而犹不除役也。牙狙市狯之徒。戎卒之伍。为之而无以禁。且既为之而犹不徙业也。然以其非此数者。而指而摈之。而彼有所不服何也。以为我之所不能者。尔亦不能。而尔之所为有其具者。我亦得而有之也。呜呼。学校之积轻。至不可以尽言。而犹欲以姑息为有恩。宽假为有礼。则是天下之秽者。终无时而清。天下之滥者。终无时而裁也。故慎之而又慎。所以明异也。严之而又严。所以示尊也。尽去天下之不才而后真才见。虽得一真才。而不以为不足也。虽去数百千之不才。而不以为过也。今者大县之弟子。殆不下二千人。中小县亦各千余人。此可为者也。且也有进而无退。其进也。无论试士与不试士。寸檄尺符。随手而下。其退也无几。又不终朝。提掇而复之。攀附夤缘。浃岁不绝。彼督学者。非不知也。因循之见狃于前。而贪利之心横于后。前人之教后人。若贻以规矩。后人之守前人。若奉为律令。吁。其所由来者渐矣。然则必何如而后可也。曰。举明臣张居正之旧令而力行之。其进也有制。大县必四十人。中县必二十五人。小县必十五人。其退也有制。百人不称。则退百人。千人不称。则退千人。无容伪。容伪者褫不旋踵。无姑徇。姑徇者罚不移刻。以作养之意。而寓澄汰之权。以文章之事。而行军旅之法。庶乎其可也。而其要则尤在勿以文艺为浮华。而以德行为借口。盖其所可饰者行也。而其所不可饰者文也。今使恃其才力以乱其名实。而使人保而举之曰。此德行者也。则督学者。必俟论定于岁月。而无由一旦以知其然否。设使人保而举之曰。此文章者也。取而试之。阅其数语。不终卷而了然矣。夫然后察之曰。之子也。得无佻达者乎。而士行亦可以饬矣。故舍文而论其行者。奔竞之端也。既论文而后察其行者。齐一之术也。天下固有文学而无德行者。未闻不文不学而有德行者。道德发闻之谓德。百行卓越之谓行。是文学之所不及也。非谓其遗文学也。且有人于此。策之以经而不对。考之以文而不能。问之以字而不识。无论其实不长者。即果然矣。亦不过市井之愿。耰锄之老耳。朔望读法。举而旌之。里正之事。邑宰之职也。而奈何冒之以学校之名也。或曰。学校所以养士也。居正刻核之法。非先王宽大之泽。夫士苟才而贤。即居之以夏屋。而享之以大烹。古之人不以为泰。不然育才之地而今沿以为惠济之局。岂不亦羞 朝廷而轻当世之士也哉。
制科策上
魏禧
古者取士之途广。迨后则专出于制科。而其法尤未善。八股之法。一在于摹圣人之言。不敢称引三代以下事。不敢出本题以下之文。一在于排比有定式。夫题之义理。有博衍数十端。然后足以尽者。有举其一端。扼要而无遗者。今必勒为排比。则是多端者不可尽。而得其一说而毕者。必将强为一说以对之。其对之。又必摹其出比之语。斤斤然栉句比字而不敢或乱。六朝之文。俳俪为工。虽杂施于游笺记。而后人尚讥其陋。今以长对俳俪而译经传。其陋抑可知矣。圣贤之理适用为本。故言理不征事则迂。疏古人之言不征后世之得失。则言之富且精者不得见。今必以为不可毫发有所损益。则是古人所一言者。吾从而再言。所短言者。吾从而长言。言之毫发逮圣人无益。况必不逮耶。明世黜杂学。尊孔子。勒四书五经为题目。法视前代为独正。贩夫竖子。莫不知仁义道德之名。然才略迂疏。不逮汉唐远甚。及其后。则遂欲求为东晋南宋而有不可得者。天下奇才异能。非八股不得进。自童年至老死。惟此之务。于是有身登甲第年期耄。不识古今传国之世次。不知当世州郡之名。兵马财赋之数者。而其才俊者。则于入官之始而后学。故居今以救制科之败。愚则以为莫若废八股。而勒之以论策。故曰。八股之为经济者。施于论则腐矣。论施于策则迂。策施于奏议则疏。何者。言礼者易伪。而核事者难欺。是故法未有久而不敝。然其立法之始。则不可不尽善。论策之制。其敝也必有剿袭靡衍。夸而不适用。而天下之人。则势不得不取古今治乱之书而读之。而讲求天下兵马财赋关阨险阻时务利害之事。今夫采鱼者必张网于大泽。猎兽者必设罝于深山。夫固有不得鱼兽者。顾涉泽以求兽。而越山以问鱼。是所谓索燧人以三凌之冰。絷骐骥之足而责千里者也。或曰。圣人之学。不明于天下。而较事功。则刑名功利之说起。求其治必乱。答曰。吾之说非舍四书五经而别求之也。四书五经命题以正其本。变八股。制论策。使人得尽其才。适于实用以救其败。请言其法。凡童子试小学论一道。科经书白文三。四书一易书诗礼所占经一春秋传一令自某处起默书至某处止兼唐人考字宋人帖括之意弟子员试四书一道。所占经一道。策一道。乡试策一道。春秋一道。判一道。四书一道。所占经一道。会试策二道。判六道。皆一试。凡小学四书经为论。无定体。无长短格。及称引秦汉以下得失。当代时务诸禁。凡命题毋割裂章句以巧文。如虚缩巧搭枯难题之类毋而不经。如钻穴踰墙杀鸡攘羊之类凡判必依律去对偶。如谳狱之语。或设事造题。使议其罪。假立一事令议甲乙所犯据律例应得何罪凡试策。试州县者策以其州县之利害。或问地方现在何事作何区处或泛问利弊乡试策以其乡。会试策以天下之利害。会试之策。概论国势治道。或古人当国事业者一。分吏户礼兵刑工六职命题者一。自为弟子员。各使占其所能。如习吏则书一吏字于卷面同占经例专才者对一科。通才者对数问。中进士廷试。则使杂陈其所见。而考难之。以定其官。人有平日识出有司命题之外者故令杂陈所见而相考难或天子自试或公卿杂试之参用虞廷敷奏周官论辨之意于是以通才者署郡县选。专某职者。就某部观政。授某部官。既受官。以奏疏。疏之体必简而直。简无繁文。直无隐事。天子一日万几。文繁则目眩骛虚而失要。事隐则不足知事之利害。与人之贤否。奏某事。曰某臣奏为某事。若何则利。否则害。言者能行。则曰臣所见如此。臣实堪 朝廷试而用之。否则曰。臣能言。臣不能行。以臣所察。某臣能堪臣言。 朝廷试而用之。又否则曰。臣所言。臣与僚友不能堪。 朝廷悬其言于朝。以待能者。
或谓所言事廷臣举无能者言之何益不知吾所知之人虽皆不能天下或有能人而吾不知如一时无其人有必不可不存此论者如汉武帝下诏募使绝域虽非当务其法可仿也愚谓 国家有大难事竟当另设一科悬格以募异人储材以备急用事毕即罢其科不为定制可耳乙酉自记
制科策下
魏禧
童子何以试小学。天下之乱由风俗坏。风俗坏由小学废。是故使之孝亲敬长。奉法守礼。童而习之。外柔其筋骨。而内植其心。故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今之人幼习章句。稍长治文艺。童子能时文。则泰然以为成人。于是有身登甲第。年强壮。不能随行后长之礼者。何以不兼试四书。四书之旨。深而博。兼则麤。专则精。兼则四书重。小学必废。何以离春秋于四经。董子曰。不学春秋。处经事不知宜。处变事不知权也。是故人君不能辞首恶之名。而人臣不能免乱贼之诛。故不人习户晓。则匹夫不能治一家。何以乡会试首策也。中式者必得官。故以练事为先也。乡试之策。何以不分六职。守一职者。必兼知六职之故。故官欲其专。学欲其通也。会试则今日中式。而明日授官尔。何以乡会一试。能者一而足。不能者十试之以百篇无益。专才者何以授部官。将使之死于其职已矣。官禄以能迁而职不变。终身习其事不去。则势便而智力出。唐虞三代。未之能易也。朝刑暮礼。则起皋契而生之必不能。通才之能大。郡县之选卑。曰吾将以是为宰相。古者宰相必历试州郡。使知民情。书曰。其在高宗。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夫天子不可坐而理。而宰相专用翰林。盖后世所以无相业者以此。然则治小学。何以不治孝经。曰此非圣人之言。肤已甚。于小学孝经之美存焉而去其肤。汉儒伪作无疑也。春秋合题可乎。曰。或事反而理同。或理同义相表里于四书于他经。则可拟而行也。合传则不可。春秋之文简。又去其弒逆崩卒为不释。故不得不取传割裂而牵附之以多其目。若射覆然。劳心殚智而无用。且夫武王卜洛曰。有德易兴。无德易亡。弒逆崩卒。闻之者足以戒焉。安在其为不祥也。虽然于礼于诗于小学则又有说。礼出小戴。其书多尨杂而叛道。不可不厘正也。否则不得尊于经。郑卫之诗。紫阳以为淫风者十七八。然则圣人何以不删。曰示戒也。示戒则宜存。新台鹑奔。男女赠答秽之词何以录。考乎古传得之矣。小学精可为圣人。麤之不失常人。然而有古礼不适时者。有阙略当补次者。有义精深不可喻童子者。则必考定焉。勒为不刊之书。
吾变法三策惟制科法虽扰攘之时中才之主无不可行然其法与学校官制相为表里革奄宦则君必圣贤而后能盖非减宫嫔之数定时见臣之制寡欲勤政未易言也限田则与保甲相表里及篇中先事数款故曰法必相辅而后行古人制度有此一事为尽善而此一事所以尽善处实不专在此一事也三策作于乙酉五月其后稍损益之云癸卯自记
制科策
黄中坚
自汉以来。皆以言取士。而议者独咎明制。至谓八股一日不废。则人材一日不出。呜呼。亦甚矣。愚以为八股之不可不变者其势也。因八股而议明制之失则非也。原夫有明立法之初。实取历代之法而折衷之。其为具至备也。是故其用八股也。则经术之遗。而帖括之式也。其用判语也。则因于唐。其用策论也。则因于汉宋。其用诏表也。则因于诗赋之骈丽。夫先之以经义。以观其理学。继之以论。以观其器识。继之以判。以观其断谳。继之以表。以观其才华。而终之以策。以观其通达乎时务。以是求士。岂不足以尽士之才。士果有能与其选者。岂不足以当公卿之任。而佐理国家之治。故曰折衷至善。而为具之至备者。无如明制也。世之论者。徒见其末流之弊。而遂以有明之制。为败坏人才之具。此岂通论哉。虽然。凡人之才。莫不各有所能所不能。司马论辨官材。论定然后官之。明乎全才之难得。而当详为之辨也。今必兼此数者而求之。则是必得天下之全才而后可也。天下之全才不常有。而吾顾惟其全之求。则彼有勉强涂饰。以侥幸于一得已耳。且吾所以试之者。既多其端。势不得不分先后。一分先后。则吾无所轻重于其间。而轻重已自此而判矣。于是士皆尽力于八股。而其它但取办于临时。以应故事。校士者既已取其所长。即未有不曲护其所短。宜乎应举者之日沦于空疏。而不复以通今博古为事也。然则明制之所以为得者。在乎其具之备。而其所以为失者。亦正以其求备也欤。且夫天下固无久而不弊之法也。八股之制。行之已三百余年。士子之心思才力。毕竭于其中。不可复有所加矣。今将从乎其同。则陈陈相因。几于无可措手。将从乎其异。则又将跅弛泛驾。而不可为训。故八股之在今日。其亦穷而必变之势也。然于变八股而易之以策论。或易之以诗赋。则亦仅一偏之见。而未为得其中。尝观唐宋之世。其取士初不限以一科。是以有科目之称。今特设一科以待士。则士有科而无目也。愚谓宜仿其意而行之。略取今之试士者。稍变其法而分为数科。其一曰精通经术科。法在取十三经之义疏。比附其异同。而质以所疑。如古条议之例。其二曰博综典故科。法在取史书所载。或专举一事。或兼举数事。使之论列其得失。是即古者史学之科也。其三曰洞达时务科。此即今对策之法。但必使之昌言无讳。直陈所见。庶有所见其抱负。其四曰富有才华科。试以诗赋。而兼之以表可也。其五曰明习法律科。法在取古人已事。与部案之疑难者。设为甲乙之语。而使之剖决。毋拘声律对偶。若是者各条为五事。而试以一场。务精其选。而不必广其额。其所取之士。量才授职。而勿使遽列于清要。若 国家必欲求特达之彦。则宜间设拔萃一科。随时定制。使凡中已上诸条。无间于已仕未仕者。皆得就试焉。取之以至严。而待之以不次。则尤足以鼓舞真才矣。至于童子之试。则不妨仍以八股从事。初学之士惟以明理为急也。夫诚如是。则下得以专精于实学。而无迂疏寡当之讥。上得以兼收其所长。而无用违其才之虑。一革夫既往之弊。而仍不失乎由旧之思。计无有便于此者矣。
科场日知录
顾炎武
明初三场之制。虽有先后。而无重轻。乃士子之精力。多专于一经。略于考古。主司阅卷。复护初场所中之卷。而不深求其二三场。夫昔之所谓三场。非下帷十年。读书千卷。不能有此三场也。今则务于捷得。不过于四书一经之中。拟题一二百道。窃取他人之文记之。入场之日。抄誊一过。便可侥幸中式。而本经之全文。有不读者矣。率天下而为欲速成之童子。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宋嘉佑中。知谏院欧阳修上言。今之举人以二千人为率。请宽其日限。而先试以策而考之。择其文辞鄙恶者。文意颠倒重杂者。不识题者。不知故实。略而不对所问者。误引事迹者。虽能成文。而理识乖诞者。杂犯旧格不考式者。凡此七等之人先去之。计二千人。可去五六百。以其留者。次试以论。又如前法而考之。又可去其二三百。其留而试诗赋者。不过千人矣。于千人而选五百。少而易考。不至劳昏。考而精当则尽善矣。纵使考之不精。亦当不至大滥。其节抄剽盗之人。皆以先策论去之矣。比及诗赋。皆是已经策论麤有学问理识不至乖诞之人。纵使诗赋不工。亦可以中选矣。如此可使童年新学。全不晓事之人。无由而进。今之有天下者。不能复两汉举士之法。不得已而以言取人。则文忠之论亦似可取。救今日之弊。莫急乎去节抄剽盗之人。而七等在所先去。则闇劣之徒无所侥幸。而至者渐少。科场亦自此而清也。
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且以经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数十。富家巨族。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数十题。各撰一篇。计篇酬价。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记诵熟习。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檐结构。难易殊。四书亦然。发榜之后。此曹便为贵人。年少貌美者。多得馆选。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予闻昔年五经之中。惟春秋止记题目。然亦须兼读四传。又闻嘉靖以前学臣命礼记题。有出丧服以试士子之能记否者。百年以来。丧服等篇皆删去不读。今则并檀弓不读矣。书则删去五子之歌。汤誓盘庚西伯戡黎微子金縢顾命康王之诰文侯之命等篇不读。诗则删去淫风变雅不读。易则删去讼否剥遯明夷暌蹇困旅等卦不读。止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读论惟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隋书崔颐传因陋就寡。赴速邀时。旧唐书薛谦光传昔人所须十年而成者。以一年毕之。昔人所待一年而习者。以一月毕之。成于剿袭。得于假倩。卒而问其所未读之经。有茫然不知为何书者。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更其法。凡四书五经之文。皆问疑义。使之以一经而通之于五经。又一经之中。亦各有疑义。如易之郑王。诗之毛郑。春秋之三传。以及唐宋诸儒不同之说。四书五经。皆依此发问。汉人所谓发策决科者正是如此其对者必如朱子所云通贯经文。条举众说而断以己意。宋史刘恕传举进士诏能讲经义者别奏名应召者才数十人恕以春秋礼记对先列注疏方引先儒异说末乃断以己意凡二十问所对皆然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宋文鉴载张庭坚自靖人自献于先王经义一篇使人不得意拟。而其文必出于场中之所作。则士之通经与否。可得而知。其能文与否。亦可得而验矣。又不然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题可拟而韵不可。必文之工拙犹其所自作。必不至以他人之文抄誊一过而中式者矣。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如王梅溪集中所载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夫举业之文。昔人所鄙斥而以为无益于经学者也。今犹不出于本人之手焉。何其愈下也哉。
读书不通五经者。必不能通一经。不当分经试士。且如唐宋之世。尚有以老庄诸书命题。如言日出赋。至相率扣殿槛乞示者。今不过五经。益以三礼三传。亦不过九经而已。此而不习。何名为士。石林燕语。熙宁以前。以诗赋取士。学者无不先读五经。余见前辈。虽无科名人。亦多能杂举五经。自幼学时习之。故终老不忘。自改经术。人之教子者。往往便以一经授之。他经纵读。亦不能精。其教之者。亦未必皆通五经。故虽经书正文。亦多遗误。若今人问答之间。称其人所习为贵经。自称为敝经。尤可笑也。
科场之法。欲其难不欲其易。使更其法而予之以难。则觊幸之人少。少一觊幸之人。则少一营求患得之人。而士类可渐以清。抑士子之知其难也。而攻苦之日多。多一攻苦之人。则少一居终日言不及义之人。而士习可渐以正矣。墨子言今若有一诸侯于此。为政其国家也。曰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能射御之士喜。不能射御之士惧。曰。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忠信之士喜。不忠信之士惧。今若责士子以兼通九经。记通鉴历代之史。而曰若此者中。不若此者黜。我以为必好学能文之士喜。而不学无文之士惧也。然则为不可之说以挠吾法者。皆不学无文之人也。人主可以无听也。然今日欲革科举之弊。必先示以读书学问之法。暂停考试数年而后行之。然后可以得人。晋元帝从元坦之议。听孝廉申至七年。乃试。胡三省注缓为之期曰申古之人有行之者矣。
科举
黄宗羲
科举之弊。未有甚于今日矣。余见高曾以来为其学者。五经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八大家。此数书者。未有不读。以资举业之用者也。自后则束之高阁。而钻研于蒙存浅达之讲章。又其后则以为汛滥而说约出焉。又以说约为冗。而圭撮于低头四书之上。童而习之。至于解褐出仕。未尝更见他书也。此外但取科举中选之文。讽诵摹仿。移前掇后。雷同下笔已耳。昔有举子以尧舜问主司者。欧阳公答之云。如此疑难故事。不用也罢。今之举子。大约此类也。此等人才。岂能效 国家一障一亭之用。徒使天之生民。受其笞挞。可哀也夫。顾有心世道者。亦明知此辈之无用。皆因循而莫之救何也。如以朱子学校贡举私议行之。未始不可。然极重难返之势。不无惶骇。莫若就今见行事例稍为变通。未尝不可以得真才也。今第一场经义。第二场论表判。第三场策五道。经义当依朱子之法。通贯经文。条陈众说。而断以己意。不必如今日分段破题。对偶敷衍之体。论以观其识见。表之观其绮靡。判当设为甲乙。以观其剖决。策观其通今致用。所陈利害。其要如何。无取谰言僻语。剿袭套话。嗟乎。举子苟能通此。是亦足矣。无奈主文者相习成风。去取只在经义。经义又以首篇为主。二场三场。未尝过目。逮夫经义已取。始吊后场。以充故事。虽累经申敕。如充耳。亦以时日迫速。不得不然也。余尝与万季野私议。即浙江而论。举子万人。分房十余人。每人所阅。不及千卷。日阅二百卷。五日可毕。第一场取一千卷揭榜。其不在千卷内者。不得进第二场。第二场千卷。每人阅一百卷。一日可毕。当取五百卷揭榜。其不在五百卷内者。不得进第三场。第三场方依定额揭榜。始谓之中式。如此则主文者不得专以经义为主。而二场三场为有用。举子亦不敢以空疏应世。会试亦然。此亦急救之术。行之数科。而后取朱子之议行之。又何患人才之不出乎。
经学家法论
陈廷敬
朱子论贡举治经。谓宜讨论诸经之说。各立家法。而皆以注疏为主。易则兼取胡瑗石介欧阳修王安石邵雍程颐张载吕大临杨时。书则兼取刘敞王安石苏轼程颐杨时晁说之叶梦得吴棫薛季宣吕祖谦。诗则兼取欧阳修苏轼程颐张载王安石吕大临杨时吕祖谦。周礼则刘敞王安石杨时。仪礼则刘敞二戴。礼记则刘敞程颐张载吕大临。春秋则啖助赵匡陆孙明复刘敞程颐胡安国。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则集解等书。而苏轼王雱吴棫胡寅等说亦可采。令应举人各占两家以上。于家状内。及经义卷子第一行内。一般声说。将来答义。则以本说为主。而旁通他说。以辨其是非。则治经者不敢妄牵己意。而必有据依矣。愚按朱子此议。欲治经者以注疏为主。而兼取诸家之说以求其至是。亦未欲其专取一家之言也。而曰以注疏为主。是更不欲摈注疏而不用明矣。今之学者不然。易则专取本义。诗则集传。书则蔡沈。春秋则胡安国。礼记则陈澔。周礼仪礼废已久。不惟诸家之说。概不列于学官。而举朱子所云。专以为主之注疏。学者有终其身不知为何物者矣。即如所谓大全者。又非甚别于专家之说。而有独见之论也。其与朱子所云。以所治之说。旁及他说。而后以己意辨晰。以求其至是者。亦大异矣。且大全之书。明永乐朝急就之书也。七年开馆于秘阁。十三年帝问纂修如何。馆中人闻之惧。仓卒录旧书。略加删饰以进。四书则倪氏辑释。易则董楷辑疏。书则董鼎辑录。诗则刘瑾通释。春秋则汪克宽纂疏。礼记则陈澔集说。故大全者大不全之书也。然学者犹惮其烦苦而不之读。所服习者。本义集传蔡沈胡安国陈澔之所谓五经而已。易诗书礼经。学文者犹加诵习焉。春秋则概删圣人之经不读。读胡氏传。传亦不尽读。择其可为题目者。以其意铺叙为文。不敢稍踰分寸。以求合于有司。又最甚者。择取传中字句文义。以意牵合。妄托圣经。移彼就此。名为合题。岂惟不合经意。揆之传者之意。亦初不自知其何以位置安排颠错之如此也。慢弃圣言。割裂传注。又如朱子所谓名为治经。而实为经学之贼。号为作文。而实为文字之妖者也。经学之弊。原于时文。昔者经义之兴。本以论断为体。不执一说。引据经传。非如后之描画声口。簧鼓吻唇。乳儿小生。侮圣言而代为之词。势不得不单守一家之诂训。以便行文。而其腐朽恶烂。不逾时历岁。改头换面。以趋新巧。使学者穷年积月。从事于无用之空言。考其实枵然无所得也。又何有于经学哉。然则何以正之。曰必如朱子之言而后可。朱子论经义。欲令明着问目之文。而疏其上下文。通约三十字以上。次列所治之说。而论其意。又次旁列他说。而以己意反复辨晰。以求至当之归。但令直论圣贤本意。与其施用之实。不必如今日分段破题。对偶敷衍之体。每道限五六百字以上。则虽多增所治之经。而答义不至枉费词说。日力亦有余矣。今之时义。又与南宋之时异。朱子所谓不问题之大小长短。而必欲分为两段。仍作两句。对偶破题。又须借用他语。以暗贴题中之字。必极于工巧而后已。其后多者二三千言。别无他意。不过止是反复敷衍破题两句之说而已。今之八比。虽与此异。而其为弊则一也。故欲正经学之失。须革时文之体。时文之体革。然后学者可以旁通诸家之说。以求得乎圣人精意所存。而士不苦于无用之空言。国家收实学之效也
经书取士议
朱彝尊
五经垂世。昔贤方之于海。比之日月。久而长新。挹而不竭。合羲农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数圣人而成。非一人一家之言也。朱子注论语。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为之章句。配以孟子。题曰四书。谆谆诲人以读书之法。先从四子始。由是熙而后。诸家解释四书。渐多于说经者矣。元皇庆二年。定为考试程序。凡汉人南人。第一场试经疑二问。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句。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若蒙古色目人。第一场试经问五条。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亦用朱氏章句。则舍五经而专治四书矣。明代因之。学使者校士。以及府州县试。专以四书发题。惟乡会试有经义四道。然亦先四书而后经。沿习既久。士子于经义。仅涉略而已。至于习礼者。恒删去经文之大半。习春秋者。置左氏传不观。问以事之本末。茫然不知。经学于是乎日微。此学者之所深惧也。梼昧之见。斟今酌古。谓试士之法。宜仿洪武四年会试之例。发题先五经而后四书。学使府州县卫。宜经书并试。亦先经后书。书所同而经所独专。精其所独而同焉者不肯后于人。则经义书义庶几并治矣。若夫元人之试经义。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注疏。迨明洪武中损益之。春秋得兼用张洽集注。礼记则用陈澔集说。要仍不废古注疏。而永乐诸臣纂修大全。类攘窃一家之书以为书。废注疏不采。先与取士程序不协。何得谓之大全乎。所当核诸书所本。各还着书之人。别事纂修可也。
三礼试士论
郭起元
诸经皆汇于一。而礼则分为三者。周礼为体。仪礼为履。仪礼为经。曲台礼为传。昔人既详言之矣。周礼坏于刘歆之窜入。新莽假之以篡汉。王安石用之以病宋。后世学者。几于惩噎而废食焉。仪礼熸于秦火之余。汉兴叔孙通求之。仅有绵蕞。逮高堂生以十七篇上。不甚施用。后得郑玄马融王肃等之注释。始传于世。曲台记始于后苍。刘向校定二百五十篇。戴德删为八十五篇。戴圣又删为四十六篇。马融益以明堂会月令乐记三篇。共四十九篇。独列于学官。以之取士。夫周礼精深详密。垂百代之经制。非周公不能作。其中有说之不经。义之不协者。不妨斟酌损益而行之也。仪礼勉斋黄氏集录外。元吴澄辑逸经十八篇。可核而参之也。戴记中。学庸升为四子书。经文不尽如二书之精粹。月令采之吕不韦。而不用夏小正。其去取为疏。学者不能无憾焉。今之论者。欲三礼并列学官。俾博士弟于习读就试。其意善矣。而立制必本于人情。人情所不乐从。虽勉强而难久。彼习易书诗春秋者。业在一经。其功专而易达。习礼者业在三经。其事兼而难通。成人小子。将视礼为繁重。苦难之。势必改而之他。则习者愈少。而礼终湮矣。然则三礼兼行之说。将徒托之空言。而终不可施用耶。予谓道在先之以劝导。凡科场取士。兼立三礼。俾举子自注习某礼。统于礼记项下。减他经之解额。以益礼经。又于岁科考经解外。更设问周礼仪礼疏解。有能通释者。擢高等奖励之。则士子之讲习勤矣。夫坐言起行无二道。博士所业。即为 朝廷所施。史汉有礼志。章和时诏曹褎条正礼仪。得一百五十篇。唐初为贞观礼。中叶为开元礼。宋初为开宝通礼。明代有大明会典。制度详明。皆本朝所当法者也。诵说讲求。而实意行乎其间。养心淑身。修己治人。格上下而感鬼神。一以贯之矣。是在乎有志复古者。
正学论四
程晋芳
古之君子。置身于仁义道德之途。其强固清明。固足以为人上矣。而出其余艺如射御之类。又足以备国家之用而捍患御侮焉。此所谓有用之学也。天之生人。同以五行之秀畀之。而气质之偏。多愚少智。愚者好争乐。弱肉而强食。智者与物无竞。日处于逊让弗遑。及一旦有事。而智者之才力又足以胜好争乐者之凶顽。则蚩蚩之氓安得不拱手服也。古者出必以车。战亦以车。兵之及远者。无过于射。故六艺射御居其二。自乡党学校以达庙庭。兴贤校士饮燕朝聘祭祀之事。无不用射。岂惟不贯革是尚。与应节之美哉。将以致之于实用也。春秋之时。士大夫承先王文教之余。其服诗书者是人。其习武勇者亦是人。故列国纷争。犹足以保其疆土。迨汉以降。文武之事渐分。至宋而学人益趋于弱。然校射之事。或间代举行。朱子犹私习射于射圃。明初试文士。尚考之以射。四百年来。文人褎衣矩步。悍强武力。悉付之武科与召募之徒。于是诗书之业。第为歌太平之具。承洙泗之流者。有游夏之雍容。而无冉有季路之操执戈矛者矣。夫古之兵事。射御为先。其后无车而上骑。又有铳诸战法。使真儒出而筹之。则当如古法所以教射御者教之。必不使其束手旁观。自谢不敏也。且铳击刺之事。或有未遑。而弓马之事。岂士大夫所宜诿谢乎。我 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古法也。北方之学者。以及边省文儒。犹或有兼习弓马者。东南文士则专以词章吟为事。一遇盗贼卒起。则色变手颤口噤不能动。而犹俯视一切。诩诩自得。以为吾学先儒之道者也。噫。先儒之道。固若是其葸乎。或曰。张子房貌若妇人。佐汉灭楚。孔明纶巾羽扇。坐车中指挥。亦扶蜀数十年。士何必以技勇称。曰。子房孔明。将将之才也。苟无其才。则游之于艺。近卫一身。远备国家之用。不亦可乎。然则骑射之事。亦笃古学道之徒。所必不可废者也。
送张少渊赴省试序
张海珊
盖今天下学术盛衰之故。可见矣。自明太祖定制。以四书五经义取士。士皆规规焉诵习其中。至白首而不能已。以故成宏正嘉之间。士习醇谨端。其高者能自通于性命之故。即其材质庸下者。亦无不依仿圣贤成格。以不失为寡过。然其于列代典章制度。或不暇以详考。而经籍异同得失之故。与夫汉唐经师之遗言坠绪。亦因之而沦失者多矣。故 国初诸儒往往以为病。而思有以捄正其失。则当如程子之读史不遗一字。朱子之博综籍。抑或如永嘉之经制龙门之事功。亦无不有益于经训而可施于世。顾乃抹杀一切理学绪言。专求前人散佚之编。支离驳杂之说。用相夸尚。凡古先王之所以明术崇教修己治人之道。皆以为空疏苟且而置之略不复言。然而 国家取士之成式。则固无改乎其旧。于是四书六籍。乃始第为梯荣媒利之资。而非大雅君子之所事。而举业之途。不可问矣。故尝私论之。取士之式。损益百王之制。至今日尽矣。无以加矣。顾其事益卑。而其途益若浅狭固陋者何哉。则人以苟且之心与之故也。其卑者固第以为梯荣媒利之资。即一二俊杰自命之士。亦以为吾自有诗古文传世。而不复措意其间。然则 国家所以取士之故。固安在也。迩年以来。一二大省学政使。未尝不深惩其故。而为之戒厉申饬。然其所以为说。则不过体格之间。而凡文章之原。与夫 国家所以取士之故。则俱暧昧而莫明其说。此所以愈变而愈不能复也。吾友张子少渊。客授余里。好学能思。甚不欲为举业之学。然其于举业之文。则实能清真拔俗。而不敢苟且以为之者。其庶乎知文章之原。与 国家所以取士之故者欤。秋八月。将赴省试。于是本百余年学术所以盛衰之故。以释君不欲为举业之意。而亦用以自厉焉。
制科取士之法考湖广通志
刘子壮
古之有天下者。必求圣贤以共之。以为非此不能安亿万之众也。且以为非此不能居亿兆之上。而使之相安。故有以天子而下访匹夫之事。其后道微。上以功名为悬。而下有富贵之志。上下交相疑。而以术为御。于是法日密。而治亦日不古矣。尧之举舜也。内有四凶。外有洪水。而其所详者。乃在家人父子之间。又将以是试之。谓夫其道不出乎此也。伊尹乐尧舜之道。而汤与之伐夏。武王以吕尚为军师。而所陈者敬义。当其时。或币聘之。车载之。学焉而以为师。数千岁后。惟昭烈于武侯有之。此时未有制科。而其所取之士如此。其士固异。其取之也亦不同。其所以相与有成也。亦自非后之所能及。至士出于取。取立以法。则宾师之位虚。而道德之意微矣。周最近古。有三年宾兴之典。此后世制科之原也。然考其制。由乡学者。乡大夫掌之。而用之大司徒。由国学者。大乐正掌之。而用之大司马。然皆书其德行道艺。而无所谓文字之观。礼曰。以宾礼礼之。犹有尊贤敬士之意。而无一切束缚猜禁。与夫徒隶役使之事。及周之衰。诸侯不贡士。士不养于学。乃各以其所学。显于列国。进而为游谈。退而为着术。而上以文取士。士以文自见之原。自此始矣。至汉文帝访贾谊。武帝策董仲舒。遂为天子临轩策士之始。其所言者皆天下大务。一代治乱之故。惜其君徒能知其言之善。而不能登之师傅。以竟其学。使二君者。能如汤武之于伊吕。其所表见必有进于古。岂特如是而已哉。隋唐沿之。武后有洛阳殿之亲问。而其后直言如刘蕡者。乃不得第。其时士人不知有三代之学。而人君又多不自亲问。其言既不得通于上。而上亦无为天下得人之意。故其文不显。而士亦无所见。宋明以来。视为故事。规规乎声偶之文。字画之整。固宜其无明道知治之士也。此制科之在天子者也。汉用仲舒言。令列侯郡守。择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而茂才孝廉于是始。其后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教射策。又为限年之法。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魏立九品中正之法。择本州岛人为中正。吏部凭之授官。斯二者。犹兼经术德行。未专以文取士也。至晋举秀异。宋用策试。隋置进士。始专以文取士。而士皆投牒自进矣。唐制有三。自天子有制第。而其在学馆曰生徒。在州县曰乡贡。皆升有司而进退之。其科有十二。而行之久者。进士明经二者而已。然其法以声韵帖诵为工。当时所尚者诗赋。而后世论善诗者。反不在其中。宋承明经进士之旧。而进士为盛。又分经义诗赋为二焉。论者曰。能择师儒如胡瑗。以教国学。慎司如欧阳修。以主文柄。则士得其养。而文可以正。此皆争之于其末也。有明专用经义而兼取论策。其意兼以明道求治。而士皆习录纂组。中无实得。苟取科第。其它又往往由于诡道。则士愈贱。而法亦欲变而无所之矣。此制科之在主司者也。合而考之。师焉。宾焉。臣焉。此三代以上之法也。经术焉。诗赋焉。文义焉。此汉唐以下之法也。亲策而不能用其人。不亲策而不能知其人。或得其人而知之不能深。用之不能尽焉。此天子制科之异也。不待上之举之。而以名字自进。不必其人之可取。而以文辞为断。又不必其文词。而以诡道得使人谓制科可废焉。此主司制科之异也。夫古之时得一士而可以治天下。今之时取数百士而天子尚不知其人。何则。古之人以为吾之治天下惟审乎此。而今之人以为吾之有天下不恃乎此也。故略之。古之时必先知而后官之。今之时皆先官其人而后察之。是以上无真确之见。亦无破格之举。而下亦循资守分。无敢自言其有志于天下之大。吾尝见国家乏人。至治不着。而蓄道怀志之士。需时待命。而无以显于当世也。不揆疏昧。辄条其考如右。伏惟裁之。
唐摭言后序
程晋芳
余承乏为四库全书纂修。校唐摭言十五卷既毕。序以系之曰。曩余读柳子厚送崔子符罢举序。谓进士科必不可废。尚之以孝弟。孝弟犹是人也。尚之以经术。经术犹是人也。喟然叹曰。子厚不学至是乎。千古以降。墨守成规。俾人才不古若。皆子厚之说误之也。及读摭言。而益信余言之不谬。有唐三百年中。风气浇漓。不逮汉晋远甚。其未得科第。则干渎而不耻。既得之。则矜诩而不休。至于谤詈主司。讥斥同辈。相习为故然。幸而制科频举。不专用此途。故能尽人之才。不然。唐之为唐。未可知也。夫有国家者不恃吾制度之精详。而恃吾所以设制度之意。如使进之以孝弟。而吾实有上孝兴弟之心。进之以经术。而吾实有笃古穷经之志。士何由而不应。而患其作伪以相欺耶。且同是人也。以诗赋名之。而为进士。以德行名之。而亦为进士。吾宁取德行名焉。乡举里选之法行。而犹有上书干进。投文邀誉者乎。由宋及明。考核之法益密。而制科益希。又莫唐若矣。正人心。求治法。司马温公二程子紫阳朱子之说具在。酌其中而行之。使与科第相济相维。而不求速效。将士风丕变。浮靡之习益蠲。
议时文取士疏乾隆三年礼部议覆
查兵部侍郎舒赫德奏称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当为之职事也。今之时文。徒空言而不适于用。此其不足以得人者一。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蔓衍支离。以为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其不足以得人者二。士子各占一经。每经拟题。多者百余。少者不过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其不足以得人者三。表判可以预拟而得。答策随题敷衍。无所发明。其不足以得人者四。且人才之盛衰。由于心术之邪正。今之侥幸求售者。弊端百出。探本清源。应将考试条款。改移而更张之。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等语。谨按取进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学。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后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科举之法。每代不同。而自明至今。则皆出于时艺。三代尚矣。汉法近古。而终不能复古。至汉以后。累代变法不一而足。其既也莫不有弊。九品中正之弊。毁誉出于一人之口。至于贤愚不辨。阀阅相高。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者是也。科举之弊。诗赋则祇尚浮华。而全无实用。明经则徒事记诵。而文义不通。唐赵匡所谓习非所用。用非所习。当官少称职吏者是也。时艺之弊。则今该侍郎所陈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乎因时而补救之。苏轼有言。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责实。能责实。则虽由今之道。而振作鼓舞。人才自可奋兴。若惟务徇名。则虽高言复古。法立弊生。于造士终无所益。今谓时文经义。以及表判策论。皆为空言剿袭而无用者。此正不责实之过耳。夫凡宣之于口。笔之于书。皆空言也。何独今之时艺为然。且夫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且就此而责其实。则亦未尝不实于用。而未可概訾毁也。何也。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余。精微之奥旨。未有不深明书理。而得称为佳文者。今徒见世之腐烂抄袭。以为无用。不知明之大家。如王鏊唐顺之瞿景薛应旗等。以及 国初诸名人。皆寝食梦寐于经书之中。冥搜幽讨。殚智毕精。始于圣贤之义理。心领神会。融液贯通。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而后可称为文。虽曰小技。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至于奸邪之人。迂懦之士。本于性成。虽不工文。亦不能免。未可以为时艺咎。若今之抄腐袭烂。乃是积久生弊。不思力挽末流之失。而转咎作法之凉。不已过乎。即经义表判策论等。苟求其实。亦岂易副。经文虽与四书并重。而积习相沿。慢忽既久。士子不肯专心学习。诚有如该侍郎所云。数月为之而有余者。今若着为令甲。非工不录。则服习讲求。为益匪浅。表判策论。皆加覆核。则必淹洽乎词章。而后可以为表。通晓乎律令。而后可以为判。必有论古之识。断制之才。而后可以为论。必通达古今。明习时务。而后可以为策。凡此诸科。内可以见其本源之学。外可以验其经济之才。何一不切于士人之实用。何一不可见之于施为乎。必变今之法。行古之制。则将治宫室。养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讼狱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将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其毋乃徒为纷扰而不可行。又况人心不古。上以实求。下以名应。兴孝则必有割股庐墓以邀名者矣。兴廉则必有恶衣菲食敝车羸马以饰节者矣。相率为伪。其弊滋繁。甚至借此虚名以干进取。及乎官之后。尽反所为。至庸人之不若。此尤近日所举孝廉方正中所可指数。又何益乎。若乃无大更改。而仍不过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论策今所见行。表者赋颂之流。是诗赋亦未尝尽废。至于口问经义。背诵疏文。如古所谓帖括者。则又仅可以资诵习。而于文义多致面墙。其余若三传科史科名法书学算学崇文宏文生等。或驳杂纷歧。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矣。则莫若惩循名之失。求责实之效。由今之道。振作补救之为得也。我 圣主洞见取士源流。所降 谕旨。纤悉坐照。司文衡职课士者。果能实心仰体。力除积习。杜绝侥幸。将见数年之后。士皆束身诗礼之中。潜心体用之学。文风日盛。真才日出矣。然此亦特就文学而已。至于人之贤愚能否。有非文字所能决定者。故立法取士。不过如是。而治乱兴衰。初不由此。无事更张定制为也。所奏应毋庸议。
请分试以广真才疏康熙十七年
给事中姚祖顼
臣备员省垣。出入 掖廷。仰见我 皇上励精图治。宵旰靡遑。复于 万几之暇。留心经史。笃志勤学。真足度越百王。垂法万世矣。乃尤 圣不自圣。下诏求贤。令内外诸臣。各举品行端方。文词卓越者。以备 顾问着作之选。甚盛典也。诸臣仰体 皇上崇文德意。各举所知。共一百八十六员名。凡草野潜修之士。以服官通籍之彦。辐辏 辇下。踊跃欢忻。莫不愿献刍荛。期以摛藻陈词。鼓吹太平。诚臣子不世之遭逢也。惟是考课之法。 圣意渊深。非凡愚所能测。但臣之愚忠。鳃鳃过计者。以天生人才。原供一代之用。而人之负才不一。有所长即不能无所短。优于此又或者绌于彼。故汉诏有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等科。又诏举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域者。如公孙宏为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一曰致贤馆。其有德任毘赞佐理阴阳者居之。次曰翘材馆。其有才堪九列将军中二千石者居之。又次曰接士馆。其有一行之士一艺之长者居之。俱未尝拘一格以绳天下士也。今我 皇上所重者。学问渊通。必晓畅治乱天人之理。以有适于用者为上。其词藻瑰丽。声韵铿锵。一切风云月露之章。乃其绪余。轻重不愈晓然耶。即如孔孟诸贤。亦分四类。信兼才之难矣。伏乞 皇上睿裁。并 阁部大臣。酌定考课之条。其有淹贯经史。羽翼传注。优于理学者为一选。其有留心时务。考究政治。长于经济者为一选。其有才华典赡。文词高古。工于诗赋者为一选。临期命题。出自 上裁。各抒所长。不必求全。勿以幽僻典故为博。勿以雕虫末技为能。总期遴选实学。以副求贤至意。非仅空言浮词。侈为文人墨士之点经已也。抑臣更有进者。历代荐辟。原无定额。少者或数十人。如宋熙宁三年。诸路荐送者。二十二人。至则试舍人院。赐官有差。多者至数百人。如明初洪武十三年。诏赴京者八百六十余人。各授以官。今一百八十六人之中。到京者一百四十有余。未到者亦甚少矣。其中或有真病实情。安于隐逸者。尧舜之世。自有巢许。亦可听其肥遯。不必过为强之也。其已到者。内有葛衣凉冠。不耐严寒。若必俟齐集。既无定限。徒烦咨催。经年累月。恐终难齐。而且虚糜饩廪。甚无谓也。合无立沛 恩纶。定期考校。不越理学经济文章。以觇其夙抱。则得人之盛。传之史册。流馨百代矣。
请博举孝弟疏
胡煦
伏见我 皇上洪启文运。广宣教化。其于各府州县教士养士之法。业已屡申 明谕。又于首善之地。 躬诣太学。亲御讲筵。宣明经旨。且颁诸诏诰。令天下抚臣。公举孝廉方正。给以六品服色。以示奖励。其余劝学兴贤之道。亦已极尽而无加矣。今观抚臣所举。各省之中。三五人不等。要皆读书知礼义之士。亦足以风示流品。振其愚顽。第念一省之中。地千里不止。尝有此邑之士。已蒙荐擢。而彼邑之士。犹瞢然无闻者矣。文墨之士。已叨宠锡。而愚贱之民。犹惘然莫觉者矣。何也。以非其势之必将遍及。非其分之徐可缓收者也。今一邑之地。少者七八千户。多者则万户不止矣。学校教养之士。不及百分之二三。此外如农圃工商。樵渔负贩之俦。目未文字之书。耳不闻圣贤之训。虽至愚极贱之士。岂遂无天性诚者乎。夫圣王之教化。原不择人而授。而颛蒙之至性。亦不因地而拘。况爱亲敬长。谁则无情。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彼生贡举监之外。有能竭力奉养。菽水承欢。无忤于二亲者乎。称为孝子。宜也。有能公于财。和于室。兄弟有序。三五代不析居者乎。称为悌弟。宜也。臣请每一州县。于每岁中各举孝子一人。悌弟一人。令合乡具词公举。由县申府。由府申司院。俟其通省汇题。悉达 圣聪。然后下督抚。各给匾额。并免本身一家之徭役。以荣其人。使得见官长。悉如生员之体貌。此固不待建坊之。而其人光宠实甚。臣知此例一倡。必有心知其荣。守礼奉法。观感而继起者矣。夫愚贱有何知识。不信耳而信目。不唯其传言之可听。而惟其前事之可师。当亦情势之必然者也。昔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为圣人造就曲成之心。亲切着明。实足以见谅于愚贱已耳。此外如畸行之义士。或笃尚友谊。或敦崇慈惠。或特着廉行。又或仆婢之贱。行义可称。皆系创见之事。亦令州县随时申请。不必在岁举之例。如是久久。臣知化行风美。人人皆知自爱。必能仰副我 皇上广教化厚风俗之盛心矣。
请定教职调补之法雍正六年
山西学政励宗万
臣督学山右。于陛辞之日。恭领 皇上谆谆训诫。剀切丁宁。以士习民风为首务。伏思学校为教化之本原。而士习为民风之表率。欲端士习。非徒课其文艺。必须严别优劣。以示劝惩。但学臣一年之中。历通省各郡生员之贤否。势不能一时备悉。而教官则一学两员。访察甚易。故教官职分虽卑。关系实重。臣细查通省。教官册籍。壮年固不乏人。但皆年届六旬以外者居多。此辈非素餐旷职。即但知需索束修。争取贽礼。安望其访察优劣。有裨士风乎。查州县官员。有调繁调简之例。今各学教缺。虽非地方繁简可比。然学分有大小之不同。风俗有厚薄之各异。其年壮才长者。任居小学。及士风厚之处。而年衰才拙者。反任大学。及士习浇薄之处。人地似不相宜。臣愚请将晋省全属教职。陆续调取省城。会同抚臣。公同看。详细分别。至教官原有令学臣考试之例。验看之后。复行考其文艺。除文理荒疏。年衰力。不堪供职者。会同抚臣详议题请休致外。其年壮才优。学问淹通者。调以大学要缺。其年力尚壮。文理平通者。调以中缺。其年虽已迈。尚能办事。文亦平通者。调以小学之缺。如此虽不能人尽贤良。官无旷职。而量才授职。稍收入地相宜之实效矣。抑或 皇上特颁谕旨。令该部将教职调补之法详议。着为定例。调补要缺之后。其果能实心办事。有裨士风者。酌定年分。予以优。其有调任之后。不思报称。有亏职守者。令学臣列疏题参。照 特用人员之例。加倍治罪。
新疆设学疏乾隆三十四年
伊犁将军温福
窃照乌鲁木齐一带地方。仰赖 圣主德威远播。西域荡平。自乾隆二十三年。驻兵屯田。二十六年。招来内地户民。前来屯垦。二十九年。迁移安西眷兵永远驻防。迄今已有种地民人四千二百余户。携眷兵丁三千六百余户。生齿日渐繁盛。而兵丁子弟内。资性聪慧。堪以造就者甚多。臣等于乾隆三十二年。奏请在乌鲁木齐特纳格尔昌吉等三城。各设义学一所。选择师长教读。兼令学习骑射技艺在案。自设义学以来。兵民俱各踊跃。令子弟入学读书。而延选教读之人。亦各尽心训迪。近日颇有成效。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查从前安西裁改厅卫。设立官学案内。经军机大臣。议准敦煌等三县。各设训导一员。各建文庙一所。每县岁科两试。准其进取文生四名。岁试各进取武生四名在案。今查乌鲁木齐即迪化城。设有同知一员。所属之特纳格尔即阜康城。设有县丞一员。昌吉即宁边城。设有通判一员。所属之呼图壁。即景化城。设有巡检一员。亦隶安西道所辖。从前议设同知通判之初。其设学取进文武诸生。并应建文庙等事。原应与安西府敦煌等县。一律办理。因其时未安民户。而眷兵亦未迁徙来屯。是以未经议及。现今兵民增至七八千户。当此人文渐盛之际。似应照安西敦煌等县。画一办理。请于迪化宁边二厅。每厅照敦煌等县之例。岁科两试。各取进文生四名。岁试取进武生四名。暂令两厅管束。俟取进诸生。每厅约有百名之后。另行请 旨设立训导。至于廪增各额。敦煌等学。系由卫学改设。是以各设二缺。以次帮补。今两厅系初设之学。应俟生员考满二十名。然后照西安之例。帮补出贡。再查敦煌等县相距肃州甚近。是以各童赴肃州考棚。听候学臣考试。今乌鲁木齐。距肃州往返六千余里。途路窵远。请童赴试。资斧维艰。应请将迪化宁边二厅诸童。酌仿台湾之例。由厅道录送臣等衙门考试。秉公取进。将取进童生名次。及前列生员试卷。咨送陕甘学臣。汇入岁科册卷达部。设遇不能足额。即遵照定例。宁缺毋滥。如蒙 圣恩俞允。每厅各建文庙一所。于本年秋成后。乘兵丁闲暇之时。臣等选择地基。酌派兵丁。照依修建先农坛之例。量给口粮。兴工修建。每岁祭祀银两。亦照敦煌等县之例。一体开销。在于本处备用银内动支。如此则新疆兵民子弟。皆知上进有阶。攻读者益加奋志。骑射者更求娴熟。于地方似不无裨益也。
读墨小序
任源祥
少时操觚为制举艺。读书官寺。未及与天下士相见。而窃闻家君之言曰。文莫先于程墨。昔在盛时。坊刻少。房且不多见。何况社。社盛行。自崇祯初年始。房盛行。自万历末年始。昔人非无房社。而不行者。非文不善。为程墨所掩也。天下之精华在科目。科目之精华在程墨。进士第一人。必确然天下之一人也。故一人出而天下师之。进士无幸而得。无不幸而失者。故进士出而天下亦师之。当是时。天下之风气一而不杂。一者何。程墨而已。迨乎其变。第一人未足以服天下。而房盛矣。进士未足尽服天下。而社盛矣。至举天下。惟社之是读。而当时之持文衡者可知矣。识者曰。坊刻非古也。汉室之衰。上失其政。故清议激而在下。非国之福也。子不云乎。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夫程者。成也。墨者。法也。成法不立。主司过。成法立而学者莫从。学者亦过也。卯辰程墨。余小子汇而读之。立耶否耶。盛世之文一而不杂。衰世之文杂而不一。此余所以于一时文之或重在上。或重在下。而不胜慨然世道升降之感也。
湖南试卷序
钱沣
使者按试数郡。例检试文佳者数首刻之。不灭作者之善也。于是应试生童。亦争先以为快。将以觇使者之所好。而为揣摹之术也。使者闻而耻之曰。此即义利之关。不可不亟辨者矣。 朝廷之取人才也由此。人才之所由进于 朝廷者亦由此。学圣贤之道。而代圣贤之言。不求其何以有当于圣贤。而仅仅欲徇使者之好。充此念后。将何所不至哉。夫圣贤之道远矣。今谓为文者所言。即皆圣贤之言。不特闻者不信。即言者亦不敢自信。然而人之不能及圣贤者。其自尽之功也。圣贤之不能大远于人者。此同受之理也。圣贤道足于身而为言。学者即因圣贤之言以见道。见既真则其为言亦不远矣。天下同此人。同此道也。猝然而遇诸涂焉。若为燕。若为越。邈不相侔矣。然此之言是。彼也色然喜。彼之言非。此也艴然怒。文之为物犹是也。或曰。若是则天下宜无不遇之文人矣。庄生曰。大声不入里耳。闻折扬黄荂则嗑然而笑。恶可强而同哉。曰受于天者理无不同也。尽于人者功则不可强也。作之者有差等。知之者亦有差等。然既已入于圣贤之道。而不求乎上者。取法之徒贬损以希目前之一遇。闻好高髻则且一尺。闻好广眉则方半额。其不取憎于人也。又有几耶。
北卷日知录
顾炎武
今制科场分南卷北卷中卷。实录洪熙元年行在礼部奏定科举取士之额南士取十之六北士取十之四后又令南北各退五卷为中卷景泰二年会试礼部奏准取士不分南北户科给事中李侃等谓北人拙于文辞向日定为南北之分不可改此调停之术。而非造就之方。夫北人自宋时即云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举人。拙于文辞声律。王氏挥麈录曰国初每岁发榜取士极少安德裕作魁日九人而已天下未混一也至太宗朝浸多所得率江南之秀其后又别立分数考较五路举人以北人拙于辞令故优取况又更金元之乱。文学一事。不及南人久矣。今南人教小学。先令属对。犹是唐宋以来。相传旧法。北人全不为此。故求其习比偶。调平仄者。千室之邑。几无一二人。而八股之外。一无所通者。比比也。愚幼时四书本经。俱读全注。后见庸师窳生。欲速其成。多为删抹。而北方则有全不读者。王槐野与郑少潭提学书言关中士不读朱注不看大全性理通鉴诸书当嘉靖之时已如此欲令如前代之人。参伍诸家之注疏。而通其得失。固数百年不得一人。且不知十三经注疏为何物也。间有一二五经刻本。亦多脱文误字。而人亦不能辨。此古书善本。绝不至于北方。而蔡虚斋林次崖诸经学训诂之儒。皆出于南方也。故今日北方有二患。一曰地荒。二曰人荒。非大有为之君作而新之。不免于无田甫田。维莠骄骄之叹也。
书张佩璁事
张士元
余所居西南数里。明末有张佩璁先生。名嘉玲。师桐乡张杨园先生之学。居家造次不违礼。一日赴乡试。见士入闱者。必先露索。二人夹持之。惊曰。国家取士。上为公辅。下为百司。不加征聘而自往就试。已卑矣。乃防其怀挟书策。如防盗贼耶。吾不能受此辱。遂去。终身不应试。夫三代选士造士之法。沿及汉时。犹有乡里推举者。已乃加之考试。亦至公之道。不可易之制也。从而搜索之。则为法始密。其令自唐已行之。时礼部侍郎李揆以主司索书。堤防太峻。因谓艺不至者。虽居文史之圃。亦不能工为辞。乃于试日陈五经诸史于。听贡士寻检。此矫枉过正者也。然搜索虽密。而怀挟之弊。仍不能绝。则惟有教之以自重而已。观佩璁之事。有可风者。故书之。
考试点名除弊法
徐文弼
昔岁予在陈复斋湖南学使幕中。因考试图名。虞多拥挤。如衡州府属之衡阳。未分两县时。应考童生。多至四千余。临期齐集听点。势难依次而入。诸童唯恐失于应点。越次争先。反致阻塞。尝于四鼓开点。巳刻方毕。虽多方谆谕。究难转移。再四筹划。惟有廪保领进之一法。以历之试数棚行之甚便。陈公因命拟奏稿。将于科试事竣。奏请通行。旋以丁忧未果。其法以童生县试之日。例由廪生画结保送。一生所保数名。及数十名不等。今即令于县试事毕。案送府试之时。不必依取录名次造册。但将廪保逐名开列。每名后。载所保童生名姓。府考毕。取录案名册送院试之时如前。院试时即按册上廪保名次。先期牌示第一名廪保某。逐名挨列。俾各廪生知孰先孰后。临时先点进第一名廪保。则所保童生随之。鱼贯而入。点毕。即令退出。随点进次名廪保。其所保童生。仍前随入。或有越次拥挤者。责及廪生。如此则诸童依廪保为后先。廪保视名次为迟速。诸童无虞失点。自不越次求先。且于未入应点之时。廪保之所在而诸童随之。既可加之约束。亦复便于稽查。廪保之设。原以杜顶冒鎗手之弊。向来所保各童。照试案名次。编牌听点。一廪生所保。前后散列。于点名之时。廪生齐进。侍立两。自开点以至点毕。必逐牌记忆所保之名。应接不暇。势难细辨。故间有顶替鎗手。乘机混入。及至发觉。归责廪生。每以不及细认为辞。此法行则此辈无乘间混入之虞。而廪保杜藉端委卸之弊。诸童免奔趋迫逐之苦。而老生省立守候之劳。诚一举而四便也。谨识。
征滇士入书院敕云南通志
鄂尔泰
国家最重者惟人才。人臣最急者亦惟人才。使者奉 命总制三省。凡三省文武吏贤者能者。必以闻于 朝。进其秩。厚其糈。寄以指臂。托以心膂。人才綦重矣。举子上公交车者。使者必助其资斧。饬其有司。以速其驾。士子入棘闱者。使者必省其号舍。给其卷资。丰其供具。优其礼貌。以鼓其气。而一时登贤书者。皆知名士。赴礼部者。中式十人。选大令。就博士者。又数十人。皆前此滇省所未有。而使者不惜费。不惮劳。孳孳矻矻不已者。凡以为人才计也。书院者。储才之区也。使者初来滇。滇旧有书院。使者分为三舍。课其优绌。以高下其廪饩。然使者窃忧之。虑其应上者之鲜实心。而操之无具。故奇才异能之士。未尝数数也。或有为之解者曰。滇僻处遐方。周秦汉魏六朝唐宋之书多未见。十三经。廿一史。有至老不识其名目者。于此而欲求奇才异能之士。是犹语盲者以日月。而询聋者以鼓钟也。势必不能。使者闻而叹曰。是谁之过。使者之过也。学者力不能致经史。及前古历代之书。而为之上者。又不思代为致之。是更历数千百年后。欲求一奇才异能之士。而终不可得也。使者先已置廿一史诸书于院中。学者尚未及读。至是复取架上十三经。及周秦以来之书若干部。各用图书印记。注之简册。贮之书院。掌之学官。传之永久。又将招致四方之善读书而能好古者。以充学舍。厚其廪饩。而以时亲课读之。安知不有奇才异能者之出其中也。夫滇之山川秀丽。如太华昆池碧鸡点苍之属甲天下。比年以来。卿云见于天。醴泉出于地。神龙天马行于海上。嘉禾异卉遍于南中。而老挝来朝。莽缅慕化。车里江外。符倒归汉之谣。八仙海边。应乌蒙必了之谶。凡诸嘉祥。无遐迩灵蠢。莫不效异争奇。若欲表见于 圣世。而不甘后时。况秀而灵者惟人。人之秀而灵者惟士。而独可使滇让美于天下哉。因取全闱落卷遍观之。适羽书旁午。刻无宁晷。暂以中辍。及三边胥靖。每乘夜分余闲。挑灯批览。辄漏下四五。共得五十二卷。如玉之在石。未名一器。而砻以错之。小大皆可。各得其用。既定。乃拆号书名。下郡县。各送至省。集于书院。使者之心。其视滇子弟犹吾子弟也。有能读吾书者。吾即以贤子弟待之。衣食必周。寒暑必恤。家室之薪水。书斋之膏火必继。倘汝曹果以贤子弟自为。方且望其专心致志。穷经究史。使得为奇才异能之士。为 圣天子储才得人计。而肯听其纷驰外务。以汨没其心思乎。古之学舍。往往数千人。至不能容。今就风檐试艺。残笥剩簏中。得五十二人。岂遂足空其。使者已面语学使者吴公。既有孙阳之能。自能得骏。以会于金马碧鸡之地。其郡县及广文。知有学问优通者。或天资高妙。能记诵颖悟过人者。即会同保送。如吝惜赀费者。使者自能偿之。不得谓此地无人。以沈沦佳士也。士患不读书耳。倘肯潜心院中。如董子下帷。目不窥园。日取十三经。廿一史。次第读之。自可开拓心。推倒豪杰。毋自画也。读书之法。经为主。史副之。四书本经孝经。此童而习之者。外此则先之以五经。其次如左传之淹博。公谷之精微。仪礼之谨严。周礼之广大。尔雅之辨晰毫芒。大至无外。而细入无闲。此十三经者。阙其一即如手足之不备。而不可以成人者也。
至于史。则先史记。次前汉书。次后汉书。此三史者。亦阙一不可。读本纪。可以知一代兴亡盛衰之由。读年表世家。可以知大臣创业立功之所自。读列传。可以知人臣邪正公私。即以关系国家得失利害之分。读忠孝节义。隐逸儒林。文学方伎等传。可以知各成其德。各精其业。以各造其极。而得其或显当时。或传后世之故。读匈奴大宛南夷西域诸传。可以知安内攘外。柔远绥边。恩威各得之用。读天官历律五行诸书志。可以观天。而可以知天人相感之原。读河渠地理沟洫郡国诸书志。可以察地。而并可以知险要之机。读礼乐郊祀仪卫舆服等书志。可以知典礼掌故之因革。而有所参订。读艺文经籍等志。可以知七略九种四部六库着作之源流。而有所考稽。读平准食货诸书志。可以知出入取予。制节谨度之大要。而有所规鉴。读刑法兵营等志。可以知赏罚征伐。惩恶劝善。讨罪立功之大法。而有所折衷。此读史之大要也。且善读史者。不仅以史视史。凡诏诰奏疏檄谕论策之属。文之祖也。乐章歌词之属。乐府诗歌之祖也。屈原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等传所载骚赋之属。词赋之祖也。故熟于三史。则文人诗人骚人一齐俯首矣。况不止三史乎。必待读经既毕而后读史。则史学太迟。惟读左传而以史记副之。读公羊谷梁仪礼周官尔雅。而以前后两汉书副之。十三经与三史既读。此外如家语国语国策离骚文选老庄荀列管韩。以及汉唐宋元人之文集。与三国志晋书以下诸史。参读参看。择其尤精粹者读之。其余则分日记览。天资绝人。过目成诵者。览即是读。其不及者。原不能尽读。博览强记。有十三经三史为之根本。余皆一以贯之。读固为要。看亦有功。必欲汝曹全读。非人情。不可强也。经庄重。史闲雅。庄重者难读。闲雅者易读。读经以淑性。读史以陶情。朝经暮史。参错互读。则有体有用。内外兼该。相济而不相妨。相资而不相紊。然后反求其本。而约之于至一之地。则本之身。措之世。无所往而不当。出之言为经术之言。行之事为经济之事。发之功业。为经天纬地之功业。夫而后乃可藉手以报曰。臣为 国家得人矣。此使者之所厚望于天下。而不能无望于二三子者也。使者奉 天子命。准入都 陛见。事竣。将复来。其毋以使者之去为疑。今来署篆者。为前任高部院。与使者有同心。抚军张都院。又能成使者志。使者已定其规模。属之两公。仰该府文到即送至省。纵使者已行。两院知使者意。其于诸生必有加礼。慎无却顾不前。负使者负两院。适以自负也。至如借书院为纳交声气之地。觞酒酬酢。庆贺往还。游荡门外。招摇市中。是尤不肖之甚。贻羞书院。耻笑士林。此使者之所深恶。毋过吾门也。使者之所望于二三子者。非独为书院计。为滇计也。为 国家得人才计也。得人才于天下不难。而得之滇。且得奇才异能者于滇。滇之荣。 国之光也。使者独有厚望焉。二三子其何以副使者之望。
再请改建南闱疏
李发甲
臣查得恳建南闱一案。前据湖南士子。屡陈洞庭危险。吁请分闱。臣因关系科场大典。未敢造次疏题。恭折请 旨。蒙 皇上御批。即当具题。臣随钦遵缮疏具题。今奉到礼部等衙门。以科场定例年久。不便纷更议覆。奉 旨依议。臣何敢冒昧再请。以滋罪戾。惟是恭逢我 皇上振兴文教。培养人才。事事超越千古。如乡试屡经广额。会试分省取中。 万寿遇旬加科。苗猺一体科贡。弁兵许应武试。以及文入武闱。武入文闱。凡兹旷典。古所无。何尝拘于定例。况湖南士子。因洞庭危险。覆溺甚多。吁请分闱。愿共捐三年廪膳等银。兴建贡院。不费 国帑。此种迫切情状。实出于万不得已。更有不忍以定例拘之者。曩年 圣驾巡视河工。悯念洪泽湖风涛危险。设立救生椿。全活无数生灵。遐迩感戴。今洞庭之险。十倍洪泽。万难立椿。惟有分闱一策。可以保全士子之性命。是即洪泽湖之救生椿矣。 圣恩浩荡。莫大于此。乃前抚臣赵申乔具题于先。既格于部议。抚臣潘宗洛继题于后。复格于部议。兹臣先奉 俞旨。然后具题。仍复格于部议。若非洞庭十分危险。士子迫切呼号。何至前后三抚臣。迭奏不已。伏思 尧舜之主在上。臣身任地方。凡有益于士民。有益于 国家者。例得备悉入告。今分闱一事。上以广 圣主好生之德。下以救士子覆溺之危。且于科场大典。倍见昌明。若因部议而不再沥下情。仰达 天听。则臣负 主恩。厥罪滋大。除缮疏会题外。臣谨具折专差。恭捧赍奏。伏乞 睿鉴。特赐 恩允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