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附表
3个月前 作者: 钱穆
纪年<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经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生死
明神宗万历元年癸酉(157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甲戌(157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文震孟文起生 曹学佺</a>能始生 锺惺伯敬生 黄姬水</a>志淳卒(年六十六) 钱德洪绪山卒(年七十九)
三年乙亥(157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元美撰定前后诗赋、文说</a>、四部稿。<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严衍永思生 鹿善继伯顺生 沈国模求如生 魏良弼水洲卒(年八十四)
四年丙子(157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元美前后诗赋、文说、四部刻成,凡八十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永澄静之生 赵贞吉大洲卒(年六十九)
五年丁丑(1577)九月,张居正</a>以父丧起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锺峦霞舟生
六年戊寅(157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宗周</a>念台生 吕潜愧轩卒(年六十二)
七年己卯(1579)正月,毁天下书院。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姚希孟孟长生。
八年庚辰(158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叔时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辛巳(158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仁锡明卿生
十年壬午(158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谦益</a>牧斋生 史孝咸子虚生 张居正太岳卒(年五十八) 张节介夫卒(年八十)
十一年癸未(158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杨彝子常生 王畿</a>龙溪卒(年八十六)
十二年甲申(1584)诏以陈献章、胡居仁</a>、王守仁</a>从祀孔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奇逢</a>夏峯生 黄尊素真长生
十三年乙酉(158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道周</a>石斋生 顾梦麟麟士生 胡直</a>庐山卒(年六十九)
十四年丙戌(158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五年丁亥(158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襞东崖卒(年七十七)
十六年戊子(158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华允诚凤超生 王世懋敬美卒(年五十三)
十七年己丑(158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高景逸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八年庚寅(159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世贞</a>元美卒(年六十五)
十九年辛卯(159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年壬辰(159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时敏烟客生 孙承泽</a>退谷生
二十一年癸巳(159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倪元璐</a>鸿宝生 邓元钖潜谷卒(年六十六) 徐渭文长卒(年七十三)
二十二年甲午(159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谈迁</a>孺木生
二十三年乙未(159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杨廷枢维斗生
二十四年丙申(159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五年丁酉(159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与鹿伯顺论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项圣谟孔彰生 陈宏绪</a>士业生 范文程辉岳生
二十六年戊戌(159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金声正希生 万泰履安生
二十七年己亥(159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毛晋</a>子晋生 费经虞鲜民生
二十八年庚子(160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利玛窦</a>至北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九年辛丑(160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恽日初逊庵生 茅坤</a>鹿门卒(年九十)
三十年壬寅(160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溥天如生 李清映碧生
三十一年癸卯(160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万寿祺年少生 阎尔梅古古生 刁包</a>蒙吉生 程智云庄生
三十二年甲辰(160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叔时、高景逸始讲学东林书院。
陈季立访焦澹园于金陵,借阅所藏书,成毛诗</a>古音考四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贞慧</a>定生生 陈确</a>干初生 许孚远敬庵卒(年七十)
三十三年乙巳(160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叔时作学蔀通辨序。
利玛窦刊布几何原本</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柔谦刚中生 王时槐塘南卒(年八十四)
三十四年丙午(160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鹤龄长孺生
三十五年丁未(160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傅山</a>青主生 姜采如农生 钱肃乐虞孙生 胡承诺</a>石庄生 沈寿</a>民眉生生 顾允成泾凡卒(年五十四)
三十六年戊申(160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金人瑞圣叹生
三十七年己酉(160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伟业</a>梅村生 邵曾可子唯生
三十八年庚戌(161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宗羲</a>梨洲生 彭士望躬庵生 利玛窦卒(年五十九)
三十九年辛亥(161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履祥</a>杨园生 祝渊开美生 冒襄</a>辟疆生 陆世仪</a>桴亭生 徐夜东痴生 方以智</a>密之生 杜浚茶村生
四十年壬子(161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澄之</a>饮光生(原名秉镫) 周亮工</a>栎园生 钱陆灿湘灵生 张尔岐</a>稷若生 刘永澄静之卒(年三十七) 顾宪成叔时卒(年六十三)
四十一年癸丑(161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寓京师,与鹿伯顺读传习录</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炎武</a>亭林生 归庄玄恭生 孙默无言生 曹溶秋岳生 陈瑚言夏生 刘汋伯绳生
四十二年甲寅(161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邱雏屏邦士生 宋琬荔裳生 冯班</a>定远生
四十三年乙卯(161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应撝谦</a>嗣寅生 王馀佑介祺生 龚鼎孳</a>芝麓生 李明性洞初生
四十四年丙辰(161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尊素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珵超宗生 魏裔介</a>石生生 黄宗炎</a>晦木生
四十五年丁巳(161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修龄再彭生 魏象枢环极生 于成龙北溟生 万斯年祖绳生 陈第</a>季立卒(年七十七)
四十六年戊午(161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侯方域</a>朝宗生 施闺章愚山生 黄宗会泽望生 何汝霖</a>商隐生 沈昀朗思生 尤侗西堂生
四十七年己未(1619)六月,熊廷弼经略辽东。<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嘉淑冰修生 申涵光</a>凫盟生 周容</a>躄翁生 王夫之</a>船山生 刘源渌昆石生 唐鹤征凝庵卒(年八十二)
四十八年庚申(1620)光宗泰昌元年。罢熊廷弼,以袁应泰经略辽东。<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魏际瑞善伯生 毛先舒稚黄生</a> 张煌言</a>苍水生 马骕</a>宛斯生 焦竑</a>弱侯卒(年八十)
熹宗天启元年辛酉(1621)清兵取沈阳,辽阳经略袁应泰死之。以王化贞</a>巡抚广宁。八月,起熊廷弼经略辽东,以张鹤鸣为兵部尚书</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曹本荣厚庵生
二年壬戌(1622)八月以孙承宗</a>经略蓟辽。<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邹南皋、冯少墟建首善书院。
吴梅</a>村始受业于张天如。<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烈</a>武承生 李邺嗣杲堂生 吴蕃昌仲木生 李之芳邺园生 徐枋俟斋生 王弘撰山史生 黄生扶孟生
三年癸亥(162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毛奇龄</a>西河生 严绳孙</a>荪友生 伍定相学父卒
四年甲子(162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桴亭与盛圣传定交。
张溥、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诸人始立应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琬钝翁生 魏禧叔子生 范承谟</a>螺山生 吴炎赤溟生 锺惺伯敬卒(年五十一)
五年乙丑(1625)左、魏被逮,孙夏峯营护藏活两家子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计东改亭生 陈维崧</a>迦陵生 李霨坦园生
八月,毁天下讲学书院。杀前辽东经略熊廷弼。十月,罢孙承宗,以高第代为经略。十二月,榜东林党人姓名示天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费密</a>此度生 许三礼</a>酉山生
六年丙寅(1626)三月,高第罢,以王之臣督师,袁崇焕巡抚辽东。四月,逮前左都御史高攀龙</a>等,攀龙自沈于池。黄尊素下狱死。<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士禄西樵生 黄尊素真长卒(年四十三) 高攀龙景逸卒(年六十五)
七年丁卯(1627)十一月,魏忠贤、崔呈秀及客氏等皆伏诛,田尔耕、许显纯等以次伏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桴亭与陈言</a>夏定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汤斌</a>潜庵生 李颙</a>二曲生 朱用纯</a>柏庐生
庄烈帝崇祯元年戊辰(1628)四月,以袁崇焕督师蓟辽。<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袖长锥,草疏入都讼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薛凤祚</a>仪甫生 姜宸英</a>西溟生 王钖阐晓庵生 潘柽章力田生
二年己巳(1629)五月朔,日食失验,诏西洋人龙华民等推步,以礼部尚书徐光启</a>为监督。十二月,下督师袁崇焕于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念台讲学蕺山,黄梨洲侍讲席。
张天如、张受先举复社成。吴江令熊开元迎天如为尹山大会,集者远自楚、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彝尊</a>竹垞生 吕留良晚村生
三年庚午(1630)八月,杀前督师尚书袁崇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天如为金陵大会。<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陇其</a>稼书生 唐甄</a>铸万生
四年辛未(1631)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作乱。以洪承畴</a>总督三边军务。十一月,孙承宗罢。<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以遗命发愤读明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两年而毕。
陈干初始与祝开美定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祖禹</a>景范生 徐干</a>学健庵生 彭孙遹</a>羡门生 陈恭尹元孝生 吴兆骞汉槎生 储欣同人生
五年壬申(163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天如为虎邱大会。<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癸酉(163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桴亭延陈确庵于家,相与闭户读书。是年秋,行袁了凡</a>功过格。<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恽寿平南田生 徐秉义果亭生 胡渭</a>朏明生 万斯大充宗生 李因笃天生生 梅文鼎</a>定九生 靳辅紫垣生
七年甲戌(163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徐元</a>文公肃生 王士祯</a>阮亭生 宋荦</a>牧仲生 徐善敬可生 陈钖嘏介眉生
八年乙亥(163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熊赐履青岳生 李天馥湘北生 颜元</a>习斋生
九年丙子(1636)十月,削前工部侍郎刘宗周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胡石庄中举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若璩</a>潜邱生 黄仪子鸿生 陈仁锡明卿卒(年五十六)姚希孟孟长卒(年五十八)鹿善继伯顺卒(年六十二)文震孟文起卒(年六十三) 董其昌</a></a>思白卒(年八十二)
十年丁丑(163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桴亭始着思辨录</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邵长蘅青门生 韩菼</a>慕庐生 郑梁禹梅生 秦松龄对岩生 顾贞观梁汾生
十一年戊寅(1638)九月,清兵入塞;冬,下畿辅城四十八,前大学</a>士高阳孙承宗死之。
南京诸名士顾杲等百四十人为防乱公揭,黄梨洲与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避入五峯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万斯同</a>季野生 于成龙振甲生
十二年己卯(163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亭林始撰肇域志。<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掞颛庵生 陈廷敬</a>说岩生
十三年庚辰(164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懋麟蛟门生 颜光敏修来生 吴之振孟举生
十四年辛巳(164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梁份质人生 张溥天如卒(年四十)
十五年壬午(1642)清兵下锦州。十一月,清兵入蓟州,连下畿南、山东州县。<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高汇旃为湖南学使。
吕晚村年十四,始识黄晦木于东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乔莱</a>子静生 李光</a>地</a>晋卿生 王原祁麓台生
十六年癸未(1643)十月,李自成破潼关,总督孙传庭</a>死之,遂陷西安、延安诸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月,孙夏峯守五峯得全。
陈干初与祝开美入剡,从学于刘蕺山。
张献忠陷衡州,王船山父见执,船山诣贼中;翌晨,父子俱以计得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七年甲申(1644)三月,李自成陷京师。明庄烈帝殉难。四月,吴三桂乞清军,破李自成于山海关。五月,清兵入京。
福王即位于南京。
清世祖</a>顺治</a>元年。<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膺地方人才荐,敦促就道,以病辞。
黄梨洲至南京,嗣因党祸,避归浙东。
顾亭林南都诏授兵部司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在丰屺瞻生 倪元璐鸿宝卒(年五十二)
二年乙酉(1645)四月,清兵屠扬州,史可法道邻殉难(年四十余)。五月,清兵渡江,南京陷。下令薙发。
六月,唐王即位福州,鲁王监国绍兴。<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屡膺荐举,均以病辞。
刘念台、祝开美殉难。
陈干初弃经生业,山居著书。
黄梨洲兄弟纠合子弟军,号世忠营。
四月,顾亭林应荐赴南京。六月归里,起兵吴江,事败。七月,亭林嗣母王氏绝食三十日,遗命勿事二姓。是年,亭林作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
汤若望修补新历全书成。
魏叔子、彭躬庵诸人结庐翠微。魏叔子作制科、限田、奄宦三策。<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高士奇</a>江村生 彭定求</a>南畇生 王鸿绪</a>俨斋生 祝渊开美卒(年三十五)黄淳耀</a>陶庵卒(年四十一)金声正希卒(年四十八)杨文骢龙友卒(年四十九)刘宗周念台卒(年六十八)严衍永思卒(年七十一)
三年丙戌(1646)三月,唐王殉国汀州。十月,桂王即位于肇庆。始开科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入四明山寨,后避居化安山丙舍。
鲁王遥授顾亭林为职方司主事,亭林以母未葬,弗就。
清师南下,毛西河依保定伯毛有伦,事败亡匿。
王船山始有志注易,复奉父命编春秋</a>家说。
万年少祝发为僧。
魏石生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潘耒次耕生 华学泉霞峯生 黄道周石斋卒(年六十二)
四年丁亥(164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纂辑理学宗传。
黄梨洲居山中,注授时历。
陈卧子、杨维斗死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徐潮青来生 姚际恒</a>立方生 陈子龙</a>卧子卒(年四十)杨廷枢维斗卒(年五十三)曹学佺能始卒(年七十四)王朝聘修侯卒(年七十八)
五年戊子(164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举兵衡山,军败,走桂林,遂至肇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献廷</a>继庄生 王源</a>昆绳生 邵廷采</a>念鲁生 蔡廷治瞻岷生 陈厚耀</a>泗源生 钱肃乐虞孙卒(年四十二)张采受先卒(年五十三)华允诚凤超卒(年六十一)
六年己丑(164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南徙至祁州,刁蒙吉扫室留止。
黄梨洲有日本乞师纪、海外恸哭纪。
瞿起田荐王船山于桂王,为行人司行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庚寅(1650)八月,清兵陷舟山,鲁王出奔。十一月,清兵克桂林,瞿起田殉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至苏门。
黄晦木被捕,脱免。
黄梨洲至常熟,读书绛云楼。十月,绛云楼火。
陈干初着丧实论、葬论、女训。
王船山以王化澄构陷去官。
顾亭林变服出游,避怨家构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臧琳玉林生 查慎行</a>初白生 瞿式耜起田卒(年六十一)
八年辛卯(165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亭林至</a>金陵,初谒孝陵;至淮安,与万年少定交。
毛西河避雠出游淮上。
王山史始游吴。
王船山间道归楚,遂决计遁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伯行</a>孝先生 程智云庄卒(年四十九)吴锺峦霞舟卒(年七十五)
九年壬辰(1652)科场狱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移居夏峯。
黄梨洲着律吕新义。
顾亭林自常熟唐市返千墩,世仆陆恩叛投里豪叶方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冯景</a>山公生 万寿祺年少卒(年五十)
十年癸巳(165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干初着大学辨。
吕晚村应试为诸生。
顾亭林至金陵,再谒孝陵,并谒明祖御容于灵谷寺。十月,三谒孝陵。顾亭林至太仓访陆桴亭,桴亭适至唐市访亭林,遂两不相值。
归玄恭至太仓谒陆桴亭,顾执弟子礼,桴亭固让,叙为兄弟。
颜习斋为诸生。
吴梅村征为国子祭酒。
孙退谷致仕,筑室西山,自号退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名世南山生 毛干干用九生 顾梦麟麟士卒(年六十九)
十一年甲午(165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春,顾亭林徧游沿江一带,抵芜湖;秋,游燕子矶。<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潘天成锡畴生 纳兰性德</a>容若生 侯方域朝宗卒(年三十七)
十二年乙未(165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干初、张杨园、沈朗思诸人会于翠薄山房。
顾亭林四谒孝陵。自金陵还昆山,投仆陆恩于水,叛党讼之;归玄恭营救于钱牧斋。
陆桴亭刊论学酬答。
阎潜邱始疑古文尚书。
王船山始作周易</a>外传,始撰老子</a>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劳史麟书生 汪份武曹生 胡煦</a>沧晓生 徐元梦蝶园生
十三年丙申(165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遭名捕脱死,弟晦木被捕,亦得免。
五月,顾亭林钟山遇刺客,家遭劫盗。是月,五谒孝陵。
王船山黄书</a>成。
沈求如卒,史子虚继主半霖义学。
朱竹垞游粤。
吴梅村丁母忧归。
王阮亭诗编年始此。
费此度定居维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汤右曾西崖生 王心敬</a>尔缉生 吴蕃昌仲木卒(年三十五)陈贞慧定生卒(年五十三)沈国模求如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四年丁酉(165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中州人物考</a>成。
陈干初着性解、禅障诸篇。
元旦,顾亭林六谒孝陵。赴山东即墨,游劳山。于莱州交任子良唐臣;济南交张稷若。北游经燕、赵,抵塞外,舍长白山。是年始校读吴才老韵谱。
史子虚等重修半霖义学为姚江书院。
唐铸万在蜀中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书字绿生 万泰履安卒(年六十)谈迁孺木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五年戊戌(1658)治科场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畿辅人物考成。
顾亭林登泰山,至曲阜,遏邹平,始交马宛斯;长山交刘果庵;入都,至蓟州,历遵化、玉田,抵水平。
朱竹垞自粤归。
马宛斯始举于乡。
吴汉槎以科场事戍边。<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汝咸心斋生 汪士鋐退谷生 刘捷古塘生 秦道然雒生生 项圣谟孔彰卒(年六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六年己亥(1659)郑成功兵围南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四书</a>近指</a>成。
顾亭林初谒天寿山。是年着营、平二州史事六卷。其次甥徐公肃中进士一甲一名。
陆桴亭、陈言夏、归玄恭、王石隐会讲郁仪臣家静观楼,至者百余人。
吕晚村、黄晦木相遇,始订交。
潘用微寓吴郡。
颜习斋始交王五修(夏峯门人),时在易水。
马宛斯举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塨</a>恕谷生 万经</a>授一生 顾鏊恒惺生 洪升昉思生 邵曾可子唯卒(年五十一)毛晋子晋卒(年六十一)史孝咸子虚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七年庚子(1660)江南奏销案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游匡庐,柬方密之,有匡庐游录。
吕晚村、黄晦木、高旦中、朱声始、黄丽晨共约卖艺,晚村作卖艺文。
顾亭林寓淮上,潘力田刻国史考异三卷寄之。其长甥徐健庵中顺天举人。
毛西河复出游,自此至康熙</a>三年甲辰,皆在淮上。
顾景范始创为读史方舆纪要</a>。
杨光先抗疏论耶稣教及汤若望时宪书之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杨名时</a>凝斋生 郑元庆</a>子余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八年辛丑(1661)郑成功取台湾。
苏州诸生以聚哭文庙坐大辟,死者十八人,金圣叹与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圣学录成。
黄梨洲着易学象数论</a>。
三月,吕晚村至虞山红豆村庄谒钱牧斋,时牧斋年八十。
顾亭林至绍兴谒禹陵。十二月,山东考古录成书。
陆桴亭刊思辨录。
颜习斋始谒刁蒙吉,得其所辑斯文正统。
阎潜邱从兄泂成进士,改旌德县知县。<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何焯</a>义门生 金人瑞圣叹卒(年五十四)杨彝子常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清圣祖</a>康熙元年壬寅(1662)明桂王为吴三桂所害。郑成功卒,年三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书经</a>近指成。
黄梨洲着明夷待访录</a>。
夏,吕晚村课儿读书于其家之梅花阁,高旦中、黄晦木皆来,以诗文相唱和。
顾亭林以正月由山东入都,三谒天寿山。五月,至山西谒北岳。七月,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序。
阎潜邱至京师。
魏叔子始游江、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赵执信</a>秋谷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癸卯(1663)吴赤溟、潘力田以庄氏史狱,同磔于杭州之弼教坊。
礼部遵旨议覆乡、会试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以甲辰科为始,从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四书近指刻于大梁。傅青主过夏峯。
四月黄梨洲至语溪,馆于吕晚村家之梅花阁,有水生草堂唱和诗,并共选宋诗钞。
黄梨洲明夷待访录成。
陈干初设姚江、山阴两先生像,作诗祭奠,并呈性解两篇。
顾亭林作五台山记。于太原访傅青主;五台交李天生;游西岳太华,访王山史;至盩厔,访李二曲。
颜习斋始交王法干。
阎潜邱返太原,访傅青主。
王山史至金陵。<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鹏年沧洲生 陆奎勋星坡生 潘柽章力田卒(年三十六)吴炎赤溟卒(年四十)黄宗会泽望卒(年四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甲辰(1664)张苍水被擒,卒于杭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晦木兄弟至语溪,与吕晚村同赴虞山,访钱牧斋。是年冬,晚村请张杨园馆其家,杨园屡辞,虚席待二年,乃就。十月初,黄梨洲复之语溪。十二月初,返里。
顾亭林至河南,访孙夏峯。
颜习斋又约王法干访孙夏峯,未果;同访王介祺。
冬,朱竹垞之云中。
杨光先着摘谬论,摘汤若望新法十谬上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费锡璜滋衡生 曹本荣厚庵卒(年四十四)张煌言苍水卒(年四十五)刘汋伯绳卒(年五十二)钱谦益牧斋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乙巳(1665)乡、会试复旧制,仍用八股文取士。洪承畴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之语溪,吕晚村自平湖来。
万充宗、季野兄弟受业于黄梨洲。
归玄恭始见潘用微,读其着道录,北面称弟子;既而悔之,致书质辨。
顾亭林置田舍于章邱大桑家庄。游阙里,交颜修来。
毛西河客庐陵,与施愚山讲学白鹭洲;已而去游淮西。
颜习斋访李孝悫。
汤若望得罪,杨光先为钦天监正。<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舟百川生 郑性义门生 朱轼</a>若瞻生 储大文</a>六雅生 顾柔谦刚中卒(年六十一)陈宏绪士业卒(年六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丙午(1666)范文程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至内黄,讲学于明伦堂,举论语</a>「学而时习之」义。汤潜庵至夏峯问学。理学宗传刻于内黄。
黄梨洲馆语溪;访陈干初于海宁,买祁氏澹生堂书。
吕晚村弃诸生,以不应试除名。与张杨园、何商隐、张佩葱发明洛、闽之学。
顾亭林游太原,交朱竹垞、屈介之。与李天生鸠资垦荒雁门之北。入京师,复往山东,游泰山。十月,注吴才老韵补</a>正</a>成,并弁以序。兖州守署度岁。
朱竹垞游晋。八月,访碑于蒙山。
陆稼书举乡试。
顾景范初刻二十一史方舆纪要五卷。(即今刻历代州域形势九卷之祖本。)
刘继庄始寓吴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泽澐止泉生 杜诏紫纶生 范文程辉岳卒(年七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丁未(1667)陈济生诗案发。<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订家礼</a>酌成。
黄梨洲与姜定庵、张奠夫复兴证人书院讲会。
张杨园至语水。
顾亭林南旋,始刻音学五书,张力臣任校写役。
马宛斯选授淮南府推官。阎潜邱与宛斯相识当在此年。
熊青岳着闲道录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徐文靖</a>位山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戊申(166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在甬上,始有讲经会。是年始选明文案。
七月,王船山编春秋家说成;又成春秋世论。
顾亭林自投济南府狱,半年狱解。
毛西河游睢州,为汤潜庵母作崇祀祠记;嗣返浙。
邵念鲁始见毛西河于古小学讲会。
颜习斋居朱媪丧,一遵朱子家礼,遂悟宋学之非,毅然以明行周、孔之道为己任。
王昆绳遗书阎潜邱问左传</a>。
吴良枢刻朱子年谱</a>。
王山史入都。<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懋竑</a>白田生 方苞</a>望溪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己酉(166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杨园馆语水。晚村刻二程</a>、朱子遗书数十种。
颜曰彬会潘用微于证人书院,读其书,大服,北面执弟子礼。
顾亭林入京,馆徐健庵家。潘次耕来受学。
马宛斯移官灵壁。
颜习斋着存性编、存学编;更「思古斋」曰「习斋」。
王山史在京师。
韩仁父主讲姚江书院。自史子虚卒,至是辍讲十年矣。
南怀仁</a>上书言历法,授钦天监副。杨光先放归,卒于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嗣立</a>侠君生 蒋廷锡</a>南沙生 刁包蒙吉卒(年六十七</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庚戌(167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高旦中卒,黄梨洲为作墓志铭。
顾亭林初刻日知录</a>八卷。是年在山东度岁。
马宛斯绎史</a>付梓,李映碧为作序。
颜习斋与孙夏峯书论学。
毛西河复游淮西。
徐健庵登一甲三名。张武承、陆稼书成进士。
朱竹垞入京。
王山史在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任启运</a>钓台生 陈景云</a>少章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辛亥(167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作寿张奠夫八十序。
张杨园在语溪吕氏力行堂。吕晚村、何商隐以杨园年老,不应复有课诵之劳,各具修金资其家用,请往来语水、半逻间。
顾亭林入都,主徐公肃家。熊青岳欲荐亭林修明史</a>,亭林坚辞之。
李二曲赴襄城觅父骨,遂游吴。
毛西河复游淮安。
魏叔子重至扬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惠士奇</a>天牧生 沈近思闇斋生 方以智密之卒(年六十一)吴伟业梅村卒(年六十三)费经虞鲜民卒(年七十三)韩孔当仁父卒(年七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壬子(167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亭林入都,馆其甥徐健庵家。遇阎潜邱于太原,以所撰日知录相质。
李二曲讲学毘陵。
颜习斋与陆桴亭书,自述存性、存学大旨,并称誉桴亭之思辨录。(习斋记余在甲寅,此据年谱。)
阎潜邱古文尚书疏证卷二有「今崴壬子」一条。
陆稼书、吕晚村始相见,论学甚洽。
魏叔子客扬州,又至毘陵。
王山史游</a>焦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叔琳</a>昆圃生 张廷玉</a>衡臣生 王步青己山生 蒋衡湘帆生 华希闵豫原生 李文照恒斋生 周亮工栎园卒(年六十一)陆世仪桴亭卒(年六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二年癸丑(1673)十一月,吴三桂云南起兵。<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夏峯寄理学宗傅,为黄梨洲母八十寿。
孙夏峯命魏莲陆辑北学编,汤潜庵辑洛学编成。
费此度至夏峯。
顾亭林成日知录续录六卷。是年之德州,订州志。在京度岁。
冬,毛西河还萧山。
阎潜邱应山西乡试,归见马宛斯灵壁署中,论古文尚书。
魏叔子客吴,始见顾景范读史方舆纪要。
诏征李二曲,称疾不就;过王山史,论为学出处。
毛孝章于万季野处见潘用微书,时用微疑已卒。
熊青岳以闲道录进呈,得御笔题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绂穆堂生 沈德潜</a>归愚生 王士禄西樵卒(年四十八)马骕宛斯卒(年五十四)龚鼎孳芝麓卒(年五十九)宋琬荔裳卒(年六十)归庄玄恭卒(年六十一)姜采如农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三年甲寅(1674)吴三桂军略四川、湖南、湖北等地,耿精忠据福建应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二曲有旨复征,促舁榻就道,以死自矢而免。
万充宗治三礼诸书,皆此年后作。<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崔渭源清夫生 张履祥杨园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四年乙卯(167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明文案选成,后广为文海。
毛西河客汝宁。
陆稼书为嘉定县知县,商出处于吕晚村。
李晋卿为蜡丸疏,密陈破闽策。<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世举</a>息翁生 蓝鼎元</a>玉霖生 陈瑚言夏卒(年六十三)沈寿民眉生卒(年六十九)孙奇逢夏峯卒(年九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五年丙辰(1676)尚之信起兵,寻归降。耿精忠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再至海昌,欲访陈干初,未果;有留别海昌同学序。
黄梨洲始见陈干初性解诸篇,遗书论难。是年梨洲明儒学案</a>成书。
顾亭林作日知录自序。是年在京度岁。有与潘次耕札、与黄太冲书。
徐健庵母卒居丧,为读礼通考</a>。
李杲</a>堂序万季野历代史表。<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祖范</a>见复生 杨椿农先生 计东改亭卒(年五十二)范承谟螺山卒(年五十三)孙承泽退谷卒(年八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六年丁巳(167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序万充宗学礼质疑。
陈干初卒,黄梨洲为作墓志铭,收南雷余集。
王船山编礼记</a>章句成。
顾亭林入关,止宿王山史家,复访二曲。
魏叔子客扬州,介王昆绳识顾景范,则是年景范亦游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魏际瑞善伯卒(年五十八)申涵光凫盟卒(年五十九)张尔岐稷若卒(年六十六)陈确干初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七年戊午(1678)八月,吴三桂死于衡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是年以纂修明史,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名儒李二曲,促迫就道,死拒始免。叶讱庵、韩慕庐争举顾
亭林,亭林遂绝迹不至京。浙省以吕晚村荐,亦不赴。
阎潜邱入都,始识王山史,数相往返;又交汪钝翁,指正汪之五服考异。
汤潜庵游江、淮,遇姜西溟于钖山,见方嵞山于金陵,冬,归睢州,应征入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默无言卒(年六十六)恽日初逊庵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八年己未(167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着庄子</a>通。
顾亭林卜居华阴。是年开局修明史,叶讱庵为总裁,欲招亭林,复力却之。
万季野入京,黄梨洲作诗送行。
王昆绳、洪去芜订交于广陵。
李恕谷始问学于颜习斋。
彭躬庵序顾景范读史方舆纪要。
召试博学鸿词,一等彭羡门、张武承等二十人,二等潘次耕等三十人。阎潜邱报罢。<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沈炳震</a>东甫生 顾栋高</a>震沧生 浦起龙</a>二田生(卒年不详,约八十余岁。)曾静蒲谭生 方贞观履安生 周容躄翁卒(年六十一)邱维屏邦士卒(年六十六)阎尔梅古古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九年庚申(168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自订南雷文案,授门人万充宗校,郑禹梅序。
顾亭林复游晋。是年三月,着音学五书后序。
夏,吕晚村削顶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
颜习斋卖侧,李恕谷谏止之。是年恕谷始效习斋立日记自考。
阎潜邱客徐健庵家。
顾景范客昆山徐氏传是楼。
应嗣寅序万充宗仪礼</a>商。
魏叔子游无钖,赴扬州,卒于中途。
李晋卿上书论治统道统。
万授一补诸生,始迁杭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薛凤祚仪甫卒(年五十三)魏禧叔子卒(年五十七)李邺嗣杲堂卒(年五十九)沈昀朗思卒(年六十三)王时敏烟客卒(年八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年辛酉(168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为僧开先编相宗络索</a>。
王山史在江南。
张武承着王学质疑</a>。
陆稼书着三鱼堂四书大全</a>初稿成。
万充宗周官辨非应成此时前后。
汤潜庵典浙试,黄梨洲遣子百家奉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永</a>慎修生 冯班定远卒(年六十八)胡承诺石庄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一年壬戌(1682)杀耿精忠。
朱方旦刻秘书,被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编说文广义。
顾亭林在曲沃坠马,疾作,次日捐馆。
阎潜邱客福建。
王山史客扬州。
陈梦雷</a>被逮下狱,作书与李晋卿绝交。
陆辛斋序万充宗礼记偶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史贻直铁崖生 向璇惕斋生 吴廷华林壁生 蔡世远</a>闻之生 王锡阐</a>晓庵卒(年五十五)陈维崧迦陵卒(年五十八)顾炎武亭林卒(年七十)朱之瑜</a>舜水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二年癸亥(1683)台湾郑克塽</a>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编制义、俟解</a>,又编噩梦</a>。
吕晚村作祈死诗六篇。
陆稼书始至京师,见张武承王学质疑。冬,赴灵寿县任。是年有与汤潜庵书论朱陆异同;又为文吊吕晚村丧。
阎潜邱以徐健庵招,重至京师。秋月,北上武进,覆舟。时尚书古文疏证</a>第一卷成。从吴任臣</a>学历。始晤胡朏明。
朱竹垞入直南书房。
万充宗春秋随笔</a>止昭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万斯大充宗卒(年五十一)吕留良晚村卒(年五十五)施闰章愚山卒(年六十六)李明性洞初卒(年六十九)应撝谦嗣寅卒(年六十九)徐夜东痴卒(年七十三)彭士望躬庵卒(年七十四)朱鹤龄长孺卒(年七十八)李清映碧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三年甲子(1684)始南巡,还幸曲阜,谒孔林。<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颜习斋出关寻父。
阎潜邱初晤黄子鸿于徐健庵家。
万季野为徐健庵辑读礼通考。
吕晚村弟子周在延编行晚村之四书语录。
熊青岳下学堂剳记成。
汤潜庵抚吴。<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兆骞汉槎卒(年五十四)李霨坦园卒(年六十)于成龙北溟卒(年六十八)王余佑</a>介祺卒(年七十)傅山青主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四年乙丑(168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编楚词通释,作周易内传。
颜习斋得亲踪于沈阳,已没,寻其墓,哭奠如澧。
张孝先成进士。
徐敬可为高江村撰春秋地名考略</a>。
熊青岳学统成。
黄梨洲至吴,晤汤潜庵。<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纳兰性德容若卒(年三十二)张烈武承卒(年六十四)曹溶秋岳卒(年七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五年丙寅(1686)诏购遗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徐健庵以礼部侍郎充一统志、会典、明史三馆总裁。
毛西河归里。
阎潜邱父再彭七十,潜邱自京师南归。
吕晚村门人陈鏦编刊晚村之四书讲义。
戴南山入京师。
何义门游山阳,买得困学纪闻</a>。
汤潜庵还京,为工部尚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陈羣香树生 岳锺琪容斋生 邹一桂小山生 颜光敏修来卒(年四十七)黄宗炎晦木卒(年七十一)魏裔介石生卒(年七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六年丁卯(168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刊子刘子</a>集。
阎潜邱云:「疏证第四卷成书,一寄太华山顶王山史,一寄罗浮山屈介之;其二本寄千顷堂、传是楼主人宦长安者。」据是疏证前四卷成书应在丁卯前。
刘继庄北上应徐健庵聘,参明史馆事。
陈长发毛诗稽古编</a>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金农冬心生 陈钖嘏介眉卒(年五十四)汤斌潜庵卒(年六十一)阎修龄再彭卒(年七十一) 魏象枢环极卒(年七十一)杜浚茶村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七年戊辰(168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自订南雷文定。(梨洲为阎潜邱疏证前四卷序,不收文定,而在文约,知文成此年后。)
阎潜邱四至京师,在卯、辰之间。阎潜邱尚书古文疏证第五卷成。
范彪西寄理学备考于陆稼书,稼书覆书讨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马曰管嶰谷生 沈彤</a>冠云生汪懋麟蛟门卒(年四十九)毛先舒稚黄卒(年六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八年己巳(1689)二次南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编识小录</a>。
阎潜邱南归。
李恕谷投受业刺于颜习斋,以瘳忘编</a>、恕谷集为贽。
吕无党见陆稼书,稼书谓:「山涛『天地四时,犹有消息』一语,未尝无理,但就嵇绍言之,觉消息得太快耳。」
梅定九入都访南怀仁。
孔聘之至江宁,与王山史交游。<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谢济世梅庄生 孙在丰屺瞻卒(年四十六)陆嘉淑冰修卒(年七十一)何汝霖商隐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九年庚午(169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船山编俟解,又夕堂永日绪论</a>内外篇。
徐健庵归里,设一统志局于洞庭东山,延阎潜邱、胡朏明、顾景范、黄子鸿、姜西溟分纂。
胡朏明、徐敬可读书莫厘峯下,相与论易。
万季野馆王鸿绪家。
刘继庄返吴。
李恕谷乡试中式。
王山史游金陵。<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卢见曾雅雨生 恽寿平南田卒(年五十八)汪琬钝翁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年辛未(169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颜习斋南游,至开封,张医卜肆。
颜习斋至商水,访大侠李子青,深相结。
京师旱,命廷臣直陈利弊,陆稼书献三议,又上速停保举先用疏,得罪出京。
刘继庄至汉口,遂南游衡岳。
冯山</a>公在淮安,读阎潜邱尚书古文疏证,作淮南子</a>洪保辨。
方望溪、王昆绳始订交。
毘陵金闇斋、无锡顾俟斋诸人创共学山居。<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廷祚</a>绵庄生 尹会一</a>建余生 张照得天生 王汲公洁卒 徐元文公肃卒(年五十八)许三礼酉山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一年壬申(169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着今水经</a></a>成。
贾醇庵梓行明儒学案。
刘继庄遇梁质人于长沙,手录其西陲今略,又定新韵谱于衡州署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厉鹗</a>樊榭生 汪绂</a>双池生 汪由敦谨堂生 靳辅紫垣卒(年六十)顾祖禹景范卒(年六十二)陆陇其稼书卒(年六十三)王夫之船山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二年癸酉(169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梨洲明文海</a>选成,又为明儒学案序。
冬,阎潜邱游西泠,与姚立方相交,见其攻伪古文书十卷,缮写散各条下。疏证第八卷应成是年后。
刘继庄郴州度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郑燮</a>板桥生 徐大椿</a>灵胎生 是镜仲明生 徐善敬可卒(年六十)万斯年祖绳卒(年七十七)刘珵超宗卒(年七十八)钱澄之饮光卒(年八十二)冒襄辟疆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三年甲戌(169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潜邱初交王草堂。
李晋卿母丧不去任,言官交章论,刻令解任,留京守制。
刘继庄离郴东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安国春圃生 万斯选公择卒 乔莱子静卒(年五十三)徐干学健庵卒(年六十四)李之芳邺园卒(年七十三)徐枋俟斋卒(年七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四年乙亥(169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潘次耕始刻日知录于闽中。
李恕谷初至桐,钱晓城首以弟子礼来谒。又游杭,交王草堂。是年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丁敬敬身生 刘献廷继庄卒(年四十八)黄宗羲梨洲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五年丙子(169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颜习斋应肥乡漳南书院聘。
阎潜邱初刻四书释地</a>。
毛西河以驳太极图、驳河图洛书二种寄李恕谷。
王山史游吴、越十余载,至是始西归。
方望溪作读周官文。<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杭世骏</a>大宗生 胡天游</a>稚威生 陈宏谋</a>榕门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六年丁丑(169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潜邱为臧玉林序经义杂记。
万季野六十在京师,王昆绳有季野六十序。
李恕谷选陶诗、韩文。是年再至桐乡,与钱晓城辨古文非伪。至杭,交毛西河、王草堂、姚立方,立方以所著书经及仪礼相质。
胡朏明禹贡锥指</a>二十卷成,又易图明辨</a>成书无卷。徐敬可已先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惠栋</a>定宇生 雷鋐</a>贯一生 梁诗正</a>芗林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七年戊寅(169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恕谷至桐乡,得见思辨录。如杭,再晤毛西河,投受业刺。着大学辨业</a>。
朱竹垞、查初白同游闽。<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大櫆海峯生 方观承宜田生 杨述曾企山生 夏之蓉醴谷生 朱用纯柏庐卒(年七十二)钱陆灿湘灵卒(年八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八年己卯(1699)三巡江、浙。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成,王掞等主撰。<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康熙南巡,毛西河迎驾于嘉兴,以圣谕乐本解说</a>及皇言定声录</a>、竟山乐录</a>三种进,温谕奖劳。是年,西河有寄潜邱古文尚书冤词</a>书,附李恕谷寄去。
李恕谷北返,至淮安,访阎潜邱,论古文尚书,出示毛西河新着古文尚书冤词。
朱竹垞经义考</a>成。
胡朏明再入京。
姚立方成仪礼通论。
邵念鲁初谒毛西河,自称门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统勋尔钝生 法坤宏镜野生 李天馥湘北卒(年六十五)姜宸英西溟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九年庚辰(170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潜邱刻四书释地续。
李恕谷入京会试,始交王昆绳、万季野、胡朏明,是年十一月,恕谷着禘祫郊社考辨。
万季野为胡朏明易图明辨序。
洪去芜刻朱子年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沈大成沃田生 陈兆仑星斋生 于成龙振甲卒(年六十三)彭孙遹羡门卒(年七十)陈恭尹元孝卒(年七十)刘源渌昆石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年辛巳(170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胡朏明作禹贡锥指例略。
李恕谷大学辨业付梓,先袖稿就正于万季野,季野称服。
万季野修明史纪、传成,尚缺表、志,王鸿绪招李恕谷同修,恕谷弗就。
戴南山刻南山集。
李穆堂游学苏州,始交惠天牧。<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敬梓</a>敏轩生 吴颖芳西林生 彭启丰芝庭生 方舟百川卒(年三十七)费密此度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一年壬午(170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潜邱游杭。
李恕谷归里。
查初白、何义门入直南书房。<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秦蕙田</a>味经生 沈廷芳</a>畹叔生 姚范姜坞生 万斯同季野卒(年六十五)严绳孙荪友卒(年八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二年癸未(1703)四巡江、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月,阎潜邱命子咏进呈万寿诗及四书释地。九月,清帝自口外回京,咏至石匣口山边跪迎河干,为其父恳赐御书,未得。
王昆绳介李恕谷见方望溪。恕谷介昆绳执贽于颜习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齐召南琼台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三年甲申(170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正月,阎潜邱以雍正</a>召,力疾进京,卒以不起。
二月,李恕谷至京,访阎潜邱病。<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黄中和叔生 高士奇江村卒(年六十)邵长蘅青门卒(年六十八)韩菼慕庐卒(年六十八)阎若璩潜邱卒(年六十九)颜元习斋卒(年七十)唐甄铸万卒(年七十五)尤侗西堂卒(年八十七)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四年乙酉(1705)五巡江、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梅定九召见直隶舟次,得「赜学参微」额。
胡朏明诣行在,献平成颂及禹贡锥指,得御书「耆年笃学」四大字。
朱竹垞明诗综成。
李晋卿拜文渊阁大学士。
臧玉林作尚书集解序。<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全祖望</a>谢山生 李颙二曲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五年丙戌(170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胡朏明易图明辨刊行,自为题辞。
毛西河书勉李恕谷习礼乐,李覆称乐书</a>已成六卷,学礼亦有论著。
李恕谷注易系辞,并寄大学辨业于毛西河。
吕晚村长子葆中(原名公忠)举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又曾谷原生 储欣同人卒(年七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六年丁亥(1707)六巡江、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恕谷与冯辰言正学难合。
姚立方成春秋通论</a>。
张孝先为福建巡抚,建鳌峯书院。<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书字绿卒(年五十一)蔡廷治瞻岷卒(年六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七年戊子(170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毛西河编四书改错(据李恕谷年谱甲申毛年八十二推)。
李恕谷始为传注,并重着学乐卷三、卷四。
谢梅庄领乡荐第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载坤一生 潘耒次耕卒(年六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八年己丑(170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南山、李穆堂、惠天牧成进士。
胡朏明洪范正论</a>成。(书始甲申)<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熊赐履青岳卒(年七十五)朱彝尊竹垞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九年庚寅(171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源昆绳卒(年六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年辛卯(1711)南山集狱兴,戴南山获罪,方望溪亦牵连入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山史寓维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嵇璜拙修生 赵一清东潜生 邵廷采念鲁卒(年六十四)王士祯阮亭卒(年七十八)徐秉义果亭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一年壬辰(1712)特升朱子配享孔庙;续修朱子全书。
治江南科场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毛西河闻朱子配享,自斧四书改错版本。
方望溪在狱中着礼记析疑</a>、丧礼或问。<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万光泰循初生 裘曰修诺皋生 陈廷敬说岩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二年癸巳(1713)御纂朱子全书成。
刑部拟戴名世大逆凌迟,上谕宽免,处斩。<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晋卿承纂周易折中</a>。
方望溪免死出狱,隶籍汉军,以白衣入直南书房。是年周官辨成书。
张孝先抚吴。<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劳史麟书卒(年五十九)戴名世南山卒(年六十一)臧琳玉林卒(年六十四)郑梁禹梅卒(年七十七)宋荦牧仲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三年甲午(171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贾田祖稻孙生 郑虎文诚斋生 秦松龄对岩卒(年七十八)顾贞观梁汾卒(年七十八)胡渭朏明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四年乙未(1715)御纂周易折中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晋卿承纂性理精义。秋,归闽。
汪双池在江西景德镇为画盌佣。<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褚寅亮鹤侣生 朱仕琇梅崖生 秦大士秋田生 冯景山公卒(年六十四)徐潮青来卒(年六十九)王原祁麓台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五年丙申(171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望溪成春秋通论。
汪双池自乐平转客万年、弋阳诸县。
楚邵车双亭编刻吕子评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袁枚</a>简斋生 顾鏊恒惺卒(年五十八)陈汝成心斋卒(年五十九)毛奇龄西河卒(年九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六年丁酉(1717)御纂性理精义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郑义门刻潘用微求仁录。
方望溪成春秋直解。
汪双池自江西入福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卢文弨抱经生 蔡上翔元凤生 吴之振孟举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七年戊戌(171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白田成进士。
顾畇滋、朱止泉诸人会讲于无钖共学山居。
惠定宇自序春秋左传</a>补注。
汪双池授徒枫溪。<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晋芳鱼门生 邵齐焘叔宀生 李光地晋卿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八年己亥(171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郑义门晤李恕谷,以所刻潘用微求仁录赠。<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庄存与方耕生 刘墉石庵生 谢墉金圃生 彭定求南畇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九年庚子(172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止泉成朱子未发涵养辨。初见顾畇滋于无锡。
程绵庄始读颜习斋存学编。
方望溪成周官集注。<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窦光鼐东皋生 钱维城稼轩生 华学泉霞峯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十年辛丑(1721)钦定书经传说汇纂</a>、钦定诗经</a>传说汇纂成。王顼龄</a>、王鸿绪等主撰。<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穆堂充会试副考官,用唐人通榜法,被论罢官,发永定河效力。
方望溪成周官析疑。
江慎修成礼书</a>纲目八十八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声艮庭生 童钰二树生 汪份武曹卒(年六十七)梅文鼎定九卒(年八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十一年壬寅(172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梦雷父子发往关外。
王白田授安庆府儒学教授到任。<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鸣盛西庄生 汪肇龙稚川生 顾嗣立侠君卒(年五十四)何焯义门卒(年六十二)汤右曾西崖卒(年六十七)陈厚耀泗源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世宗雍正元年癸卯(172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朝臣欲征李恕谷修明史,方望溪言恕谷老病,乃止。
王白田奉特旨进见,以教授改官翰林,入上书房行走。
李穆堂得旨复职。
汪双池诗韵析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震</a>东原生 陆耀青来生 梁同书山舟生 庄培因本淳生 陈鹏年沧洲卒(年六十二)汪士鋐退谷卒(年六十六)王鸿绪俨斋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甲辰(1724)刊布圣谕广训</a>。御制朋党论,颁示羣臣。
陆稼书从祀两庑。<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穆堂署广西巡抚。<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纪昀</a>晓岚生 王昶兰泉生 王掞颛庵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乙巳(1725)汪景祺</a>以征西随笔枭斩。<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施虹玉刻朱子年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瑶田易畴生 汪缙大绅生 王杰惺园生 蒋士铨心余生 张伯行孝先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丙午(1726) 钱名世以作诗称颂年羹尧功德革职,御书「名教罪人」四字匾额张挂居宅,并命在京现任官由举人、进士出身者,各为诗文刺恶。
礼部侍郎查嗣廷以所作日记有悖乱语,下狱死,戮尸枭示。
御史谢梅庄坐参田文镜</a>革职,发往阿尔泰军前效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梧凤松溪生 刘捷古塘卒(年六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丁未(172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望溪邀李恕谷入京论学。
李穆堂廷议大罪二十一款,当死,获赦。
曾静徒张熙至浙江,得吕晚村题如此江山</a>图及钱墓松歌诗。
袁简斋为县学生。
汪双池六礼或问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赵翼</a>瓯北生 孔继涑信夫生 赵佑鹿泉生 阮葵生</a>{厂吾}山生 沈近思闇斋卒(年五十七)潘天成钖畴卒(年七十四)查慎行初白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戊申(172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恕谷语黎长举以「顾諟明命」之功。
汪双池乐经或问成。
秋,曾静命其徒张熙投书陕督岳锺琪。<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大昕竹汀生 鲍廷博渌饮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己酉(1729)谢梅庄以注释大学毁谤程朱罪,奉旨免死。
曾静案发,刊布大义觉迷录</a>,吕晚村戮尸。
陆生枬以通鉴论正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穆堂以参赞田文镜旧案廷召诘卖,旋宽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筠竹君生 吴省钦白华生 周春</a>松霭生 梁份质人卒(年八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庚戌(1730)曾任庶吉士徐骏以诗狱斩。<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全谢山入都,上书方望溪论丧礼或问。<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毕沅</a>秋帆生 汪辉祖</a>龙庄生 周永年</a>书昌生 王文治梦楼生 周广业耕崖生 崔渭源清夫卒(年五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辛亥(173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四书诠义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姚鼐</a>姬传生 朱珪石君生 曹仁虎</a>习庵生 严长明冬有生 彭元瑞芸楣生 向璇惕斋卒(年五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壬子(173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全谢山举乡试,李穆堂招寓紫藤轩。
汪双池自序诗经诠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余萧客</a>古农生 鲁九皋</a>絜非生 沈业富既堂生 蒋廷钖南沙卒(年六十四)朱泽澐止泉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癸丑(173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全谢山仍居紫藤轩,与李穆堂论陆氏学案,有五书。(万孺庐亦同寓。)
汪双池自序书经诠义。
顾栋高自序司马温公年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聘两峯生 翁方纲</a>覃溪生 吴骞兔床生 蔡世远闻之卒(年五十二)蓝鼎元玉霖卒(年五十九)李塨恕谷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二年甲寅(173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自序易经</a>诠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锡熊</a>耳山生 李惇成裕生 罗有高台山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三年乙卯(1735)杀曾诤、张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顾栋高自序王荆公年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段玉裁</a>懋堂生 金榜蕊中生 钱塘学渊生 余廷灿存吾生 曾静蒲谭卒(年五十七)李文照恒斋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高宗乾隆</a></a>元年丙辰(1736)试博学鸿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穆堂奉旨召见,授户部侍郎。
全谢山成进士。
李穆堂、全谢山相约共钞永乐大典</a>。
方望溪充三礼义疏馆副总裁。奏请出秘府永乐大典,取宋、元人经说。
三礼馆檄县抄送江慎修礼书纲目</a>稿本。
汪双池自序礼记章句或问。始作书与江慎修。<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桂馥未谷生 王昆次瑶生 翟灏</a>晴江生 杜诏紫纶卒(年七十一)朱轼若瞻卒(年七十二)杨名时凝斋卒(年七十七)胡煦沧晓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丁巳(173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再作书与江慎修。
全谢山左迁,南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志祖贻谷生 谢启昆苏潭生 沈炳震东甫卒(年五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戊午(173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慎修作书答汪双池。汪三作书与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任大椿幼植生 章学诚</a>实斋生 丁杰小雅生 钱伯垌鲁斯生 陆奎勋星坡卒(年七十六)王心敬尔缉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己未(173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望溪仍在三礼馆。
江慎修再答汪双池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孔继涵荭谷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庚申(174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绵庄易通</a>成书。(始丙辰。)
汪双池授经枫溪,至是凡二十三年。
戴东原随父客南丰。课蒙于绍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澧南园生 彭绍升尺木生 崔述</a>东壁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辛酉(174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望溪主纂周官义疏成。
江慎修游京师,与方望溪论仪礼数事;又着周礼</a>疑义举要。
汪双池始授徒于家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冯应榴星实生 惠士奇天牧卒(年七十一)王懋竑白田卒(年七十四)万经授一卒(年八十三)徐元梦蝶园卒(年八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壬戌(174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望溪解书局回籍。
江慎修成近思录</a>集注十四卷。
戴东原自邵武归。
沈果堂始着周官禄田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彭绩秋士生 汪龙蛰泉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癸亥(174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成理学逢源,又乐经律吕通解初稿成。
杭大宗坐时务策言满汉畛域革职。
惠定宇始见阎氏古文尚书疏证。(时尚未刻。)<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邵晋涵二云生 秦瀛小岘生 陈昌齐观楼生 邓石如完白生 崔迈德皋生 蒋衡湘帆卒(年七十二)郑性义门卒(年七十九)储大文六雅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甲子(174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成筹算一卷。(后经增改名策算。)<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中</a>容甫生 王念孙石臞生 钱坫献之生 庄有可大久生 钱大昭晦之生 梁玉绳曜北生 任启运钓台卒(年七十五)赵执信秋谷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乙丑(174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潜邱尚书古文疏证刻成。
汪双池春秋集传</a>成。
王西庄草创尚书后案。
戴东原成六书论三卷。(已佚。)<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武亿虚谷生 张照得天卒(年五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丙寅(174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全谢山增修宋儒学案。
戴东原成考工记图。(后附注成二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洪亮吉</a>稚存生 吴锡麒谷人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二年丁卯(174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成转语二十章。(已佚。段懋堂年谱称此书未成,戴氏遗集亦不见。)
全谢山至金陵,馆于方望溪之湄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赵怀玉味辛生 张云璈仲雅生
方贞观履安卒(年六十九)陈景云少章卒(年七十八)秦道然雒生卒(年九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三年戊辰(174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沈果堂周官禄田考成书。
顾震沧自序春秋大事表</a>。
徐位山始为竹书纪年</a>统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梁履绳处素生 尹会一健余卒(年五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四年己巳(174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望溪仪礼析疑成。
戴东原成尔雅</a>文字考十卷。(未刊)
程易畴、戴东原初相识订交。
是仲明游徽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景仁仲则生 方苞望溪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五年庚午(175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沈归愚以年八十予告归。
方朴山主紫隅书院,见戴东原文,大赞服。东原从江慎修游当亦在是年,时俱客汪松溪家。
是仲明再游徽州,遇戴东原:索观其诗补传</a>,当在是年。
全谢山为五校本水经题词于钱塘之篁庵。<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倪模迂存生 庄述祖葆琛生 张宗泰筠岩生 万光泰循初卒(年三十九)李绂穆堂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六年辛未(1751)第一次南巡江、浙。<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绵庄大易择言</a>成书;(始壬戌。)又为彖爻求是说。
戴东原补休宁县学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台拱端临生 祁韵士</a>鹤皋生 王步青己山卒(年八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七年壬申(175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全谢山适广东,时水经注</a>已七校。
戴东原教读汪松溪家。
休宁旱,戴东原穷居,成屈原</a>赋注九卷,又音义三卷,假名汪君。
钱竹汀始入都。<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孔广森顨轩生 赵绍祖琴士生 章宗源逢之生 沈彤冠云卒(年六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八年癸酉(175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重订律吕通解成。
全谢山自粤归里。
戴东原为诗补传。(未成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星衍</a>渊如生 唐仲冕陶山生 陈鳣仲鱼生 杨芳灿才叔生 朱彬武曹生 厉鹗樊榭卒(年六十二)杨椿农先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九年甲戌(175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重著书经诠义成,又读近思录、读问学录</a>、参读礼志疑</a></a>成。
全谢山居扬州,仍治水经,兼补学案。是年秋,与赵东潜遇于杭。东潜依谢山说,改正所校水经注。冬,东潜自序水经注释。
戴东原避讼入都,寓歙县会馆。造钱竹汀庐,谈竟日,竹汀叹其精博。明日,言于秦味经,即日同车亲访,因为延誉,遂知名。是年东原馆秦氏味经轩。
纪晓岚</a>、王西庄、钱竹汀、王兰泉、朱竹君俱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敦仁古余生 伊秉绶墨卿生 李赓芸许斋生 吴敬梓敏轩卒(年五十四)岳锺琪容斋卒(年六十九)陈祖范见复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年乙亥(1755)湖南学政胡中藻坐诗狱斩。禁满、汉人文字往来。<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绵庄始为论语说。
江艮庭自称年三十五师事惠定宇,见其古文尚书考而善之,后自为尚书集注音疏。(创自辛巳。)
戴东原作周礼太史正岁年解、周髀北极璇玑四游解各二篇。纪晓岚始识东原,东原改馆纪家。作句股割圜记三篇,秦味经全载于通考。纪并为东原序梓考工记图。
戴东原与姚姬传书论学。姚时为孝廉,欲师东原,东原约为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凌廷堪次仲生 吴鼒山尊生 曹振镛俪笙生 张海鹏子瑜生 全祖望谢山卒(年五十一)马曰管嶰谷卒(年六十八)吴廷华林壁卒(年七十四)张廷玉衡臣卒(年八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一年丙子(175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易经诠义定本成
戴东原馆于王春圃家,教其子。(石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石韫玉琢堂生 谢济世梅庄卒(年六十八)黄叔琳昆圃卒(年八十五)徐文靖位山卒(年九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二年丁丑(1757)二次南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双池读困知记</a>成,儒先晤语成。
戴东原南还,居扬州,识惠定宇于都转运使卢雅雨署内;又获交沈沃田。自是客扬州凡四年。是年东原成大戴礼记</a>目录后语,又作金山志一小册。
纪晓岚散馆一等,授编修。
钱竹汀始收藏金石文字。
王兰泉至江宁,与程绵庄论易。<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恽敬子居生 郝懿行</a>兰皋生 胡克家果亭生 王安国春圃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三年戊寅(175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绵庄论语说成,凡四易稿。又始为尚书通,阅三载而成。
江慎修春秋地理考实</a>成。
戴东原句股割圜记刊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徐养原新田生 姚文田秋农生 惠栋定宇卒(年六十二)胡天游稚威卒(年六十三)汪由敦瑾堂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四年己卯(175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乡试落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泳</a>立羣生 庄培因本淳卒(年三十七)汪绂双池卒(年六十八)顾栋高震沧卒(年八十二)方世举息翁卒(年八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五年庚辰(176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屈原赋注刻成。有与卢绍弓书论校大戴礼事。
任幼植与戴东原书论礼。
章实斋出游,至北京。
段懋堂入都,始见顾氏音学五书,遂有意为音均之学。
凌次仲六岁而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钮树玉匪石生 庄逵吉伯鸿生 王昙仲瞿生 孙原湘心青生 曾燠宾谷生 夏銮朗斋生 秦恩复敦夫生 王绍兰畹馨生 雷鋐贯一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六年辛巳(176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艮庭始草尚书集注。
戴东原再与卢侍讲书论校大戴礼事。
是仲明倡复共学山居。
蔡元凤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藩</a>郑堂生 张惠言</a>皋文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七年壬午(1762)三次南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始获乡荐。是年作江慎修先生事略。<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林东生生 顾凤毛超宗生 严可均</a>铁桥生 王又曾谷原卒(年五十七)陈黄中和叔卒(年五十九)江永慎修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八年癸未(176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会试不第,居新安会馆。段懋堂往从讲学,投札称弟子,东原谦辞。夏,东原出都,赴江右。
段懋堂抄誊戴东原原善</a>三篇,及尚书今文古文考、春秋改元即位考。
纪晓岚升侍读。<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焦循</a>里堂生 黄丕烈荛圃生 莫与俦犹人生 最杰厚民生 梁诗正芗林卒(年六十七)史贻直铁崖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九年甲申(176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章实斋参编天门县志;作修志十议。<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元芸台生 鲍桂星觉生生 张问南船山生 李富孙芗沚生 赵一清东潜卒(年五十四)秦蕙田味经卒(年六十三)金农冬心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年乙酉(1765)四次南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入都,过苏,题惠定宇授经图。定水经一卷,示纪晓岚、钱竹汀、姚姬传、段懋堂。
章实斋始覩史通</a>。
刘端临始见王白田、朱止泉书,研程、朱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瑴介石生 舒位铁云生 洪颐煊</a>筠轩生 丁敬敬身卒(年七十一)郑燮板桥卒(年七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一年丙戌(176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会试不第,居新安会馆。嗣馆裘曰修邸,成杲溪诗经补注。(又声韵考成,书凡四卷。)
段懋堂入都会试,见戴东原。原善三卷或即是年成书。
章实斋依朱竹君,始识东原于休宁会馆。
凌次仲学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引之伯申生 顾广圻千里生 姚学塽镜塘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二年丁亥(176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艮庭尚书集注成。
钱竹汀告病南归。是岁始撰二十二史考异。
湖南学政卢抱经交部议处。
侍郎齐琼台革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臧庸镛堂生 吴德旋仲伦生 郭麐</a>频伽生 江沅铁君生 杨述曾企山卒(年七十)程廷祚绵庄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三年戊子(一七六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应直督方观承聘,修直隶河渠书,未成而方卒,东原辞职入都。
纪晓崴遣戍乌鲁木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许宗彦周生生 周中孚郑堂生 陈用光硕士生 彭兆荪甘亭生 汪莱孝婴生 李锐尚之生 陈鸿寿曼生生 钱东塾石桥生 齐召南琼台卒(年六十六)方观承宜田卒(年七十一)卢见曾雅雨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四年己丑(1769)下命撤毁钱谦益诗文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会试不第。山西布政使朱石君聘,与段懋堂偕往。段主讲寿阳书院。东原客署中,嗣应汾州聘,修府志三十四卷。(庚寅修竣。)是年东原始草绪言</a>,并为余古农序古经解钩沉</a>。
段懋堂谒戴东原,又称弟子,东原勉从其请。
钱竹汀再入都。
汪龙庄始交罗台山。章实斋谒朱竹君。
汪容甫游幕太平。<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兆洛</a>申耆生 朱珔兰坡生 邵齐焘叔宀卒(年五十二)是镜仲明卒(年七十七)沈德潜归愚卒(年九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五年庚寅(177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修汾州府志蒇事,又点校寿阳县志。是年还京,待会试。
钱竹汀始读说文,研究声音、文字、训诂之原。
段懋堂铨得贵州玉屏县。<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洪震煊百里生 李黼平绣子生 丁履恒若士生 康绍镛兰皋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六年辛卯(177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会试,仍不第。复游晋,修汾阳县志。
纪晓岚自戍所召还,授编修。
钱竹汀始成金石文跋尾六卷。
朱竹君为安徽学政,章实斋、邵二云、洪稚存、黄仲则、汪容甫均从游。(实斋与二云尤相得,因同治史学。)是年竹君奏请开馆校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承吉春谷生 陈寿</a>祺恭甫生 金鹗诚斋生 李锺泗滨石生 汪梧凤松溪卒(年四十六)姚范姜坞卒(年七十)沈大成沃田卒(年七十二)陈兆仑星斋卒(年七十二)陈宏媒榕门卒(年七十六)徐大椿灵胎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七年壬辰(1772)购访著作遗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写定绪言。是年自汾阳入都会试,不第。段懋堂见之于洪初堂寓。嗣南归,主讲浙东金华书院。
钱竹汀攉詹事府少詹事。
王石臞亦至皖朱竹君幕,始与刘端临、汪容甫订交。
章实斋始草文史通义</a>:有上钱辛楣宫詹书。
毕秋帆为陕西巡抚。<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东树植之生 陆继辂祁生生 钱维城稼轩卒(年五十三)沈廷芳畹叔卒(年七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八年癸巳(1773)开四库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南巡,见杭大宗迎驾名,顾左右曰:「杭世骏尚未死么?」大宗返舍,是夕卒。
江艮庭尚书集注音疏成。
章实斋、戴东原在宁波道署相遇,(先已相识。)论史不合,论修志亦不合。是年实斋作和州志例。
四库馆开,纪晓崴为总裁。特诏征戴东原、邵二云、周书</a>昌等入馆编校。
王石臞在朱竹君幕,为朱校刊许氏说文。<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荣光荷屋生 严元照</a>久能生 洪饴孙孟慈生 端木国瑚鹤田生 裘曰修诺皋卒(年六十二)刘统勋尔钝卒(年七十五)杭世骏大宗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九年甲午(1774)山东王伦唱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在四库馆,校成水经注、九章算术</a>、五经</a>算术</a>。
章实斋作和州志四十二篇。<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陈羣香树卒(年八十九)邹一桂小山卒(年八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年乙未(177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会试,又不第;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是年校仪礼识误、海岛算经</a>。
钱竹汀在广东学政任,丁父艰归里。
段懋堂六书音均表成书。
江郑堂在吴,始从余古农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俞正燮</a>理初生 包世臣</a>慎伯生 凌曙晓楼生 徐同柏寿臧生 汪家禧汉郊生 梁章巨芷邻生 沈钦韩小宛生 邓廷桢嶰筠生 胡世琦玉鐎生 林春溥止源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一年丙申(1776)命国史馆立贰臣传。<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易畴影抄戴东原绪言写本。
戴东原孟子</a>字义疏证成书。
段懋堂始作说文解字读。<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逢禄</a>申受生 宋翔凤</a>于庭生 胡承珙墨庄生 臧礼堂和贵生 姚元之</a>伯昂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二年丁酉(1777)新昌举人王钖侯以删改康熙字典论</a>斩。<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东原作声类表九卷。
章实斋中顺天乡试举人;修永清志。
钱晦之为后汉书</a>补表。<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姚椿春木生 邓显鹤湘皋生 戴震东原卒(年五十五)秦大士秋田卒(年六十三)贾田祖稻孙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三年戊戌(1778)徐述夔</a>坐诗狱戮尸。<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郑堂从江艮庭学,受惠氏易。
钱竹汀为锺山书院院长。重订廿二史考异。
章实斋成进士。续修永清志。<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唐鉴</a>镜海生 陶澍云汀生 吕璜月沧生 许桂林同叔生 余萧客古农卒(年四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四年己亥(177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西庄尚书后案成,自称就正于江艮庭,乃克成编。
谈阶平从游于钱竹汀。
章实斋修永清志成;又成校雠通义</a>四卷。
汪容甫博考三代以上学制废兴,论古之所以为学者,撰述学</a>,未成书。
焦里堂应童子试。受知于督学刘石庵,归后始治经。
王西庄序钱晦之两汉书辨疑。<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有高台山卒(年四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五年庚子(1780)第五次南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竹汀自序廿二史考异。
李成裕、庄葆琛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管同异之生 张维屏南山生 汪肇龙稚川卒(年五十九)朱仕琇梅崖卒(年六十六)刘大櫆海峯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六年辛丑(1781)尹嘉铨因为其父会一请谥,且乞从祀孔庙,坐著书狂妄悖谬罪处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竹汀续刊金石跋尾七卷。
章实斋游河南,遇盗,文稿均失。
凌次仲游扬州,在词曲馆校雠,始与阮芸台相识。
孙渊如、吴竹屿、严冬有、钱献之、洪稚存诸人均在西安节署毕氏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开孟涂生 张澍</a>介侯生 周济</a>保绪生 徐松星伯生 崔迈德皋卒(年三十九)朱筠竹君卒(年五十三)吴颖芳西林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七年壬寅(1782)续缮四库全书三分,分庋扬州、镇江、杭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竹汀廿二史考异百卷成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胡培翚竹村生 马瑞辰元伯生 张海珊铁甫生 童钰二树卒(年六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八年癸卯(1783)钦定四库全书总目</a>提要</a>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凌次仲至京师,翁覃溪教以举子业,始应试。读戴氏遗书而好之。
崔东壁始从事着考信录</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苗夔先簏生 李贻德次白生 张聪咸阮林生 钱仪吉</a>新梧生 黄景仁仲则卒(年三十五)孔继涵荭谷卒(年四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十九年甲辰(1784)第六次南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容甫介凌次仲与江郑堂定交。
凌次仲重游扬州,与阮芸台定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筠</a>箓友生 包世荣季怀生 李惇成裕卒(年五十一)蒋士铨心余卒(年六十)程晋芳鱼门卒(年六十七)郑虎文诚斋卒(年七十一)彭启丰芝庭卒(年八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年乙巳(1785)四库全书续缮三部告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竹汀长娄东书院。
毕秋帆为河南巡抚。
凌次仲在京师。<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潘德舆</a>四农生 林则徐</a>少穆生 姚莹</a></a>石甫生 贺长龄</a>耦庚生 程恩泽春海生 彭绩秋士卒(年四十四)陆耀青来卒(年六十三)法坤宏镜野卒(年八十七)夏之蓉醴谷卒(年八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一年丙午(178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凌次仲下第,南归。
阮芸台以举乡试,初入京师,得交王石臞、邵二云、任幼植。
梁曜北人表考成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梅曾亮伯言生 陈奂硕甫生 汪喜孙孟慈生 孔广森顨轩卒(年三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二年丁未(1787)台湾林爽文结天地会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章实斋至河南,依毕秋帆。
王石臞始作广雅</a>疏证。
凌次仲始为礼经释名</a>。是年夏,从翁覃溪在南昌;秋,至大粱,依毕秋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申端斋生 张金吾月霄生 曹仁虎习庵卒(年五十七)严长明冬有卒(年五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三年戊申(178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竹汀长紫阳书院,续撰金石文跋尾六卷。
毕秋帆自河南巡抚擢督两湖。
章实斋主编史籍考,校正校雠通义。
凌次仲自大梁入都应试,中副榜。<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薛傅均子韵生 朱骏声允倩生 顾凤毛超宗卒(年二十七)翟灏晴江卒(年五十三)庄存与方耕卒(年七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四年己酉(178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卢抱经主讲常州龙城书院,李申耆从受业。
章寅斋在安徽学使署,成姑孰夏课二十三篇。
汪容甫游武昌毕秋帆署,为撰黄鹤楼</a>铭。
王石臞与段懋堂初晤于京师。
凌次仲领江宁乡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文淇孟瞻生 夏炘心伯生 黄式三薇香生 侯康君模生 胡绍勋文甫生 任大椿幼植卒(年五十二)阮葵生{厂吾}山卒(年六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五年庚戌(179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赵瓯北始刻陔余丛考</a>。
朱石君为安徽巡抚。
章实斋成亳州志。至武昌,始编史籍考,并助毕秋帆编续通鉴。
汪容甫夏自武昌归里。
凌次仲成进士。
焦里堂作群经宫室图。
王伯申入都,始着周秦名字解诂。<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塘学渊卒(年五十六)褚寅亮鹤侣卒(年七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六年辛亥(179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段懋堂古文尚书撰异成;又为王石臞作广雅疏证叙。
崔东壁洙泗考信录初稿成;复补为上古考信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宝楠楚桢生 毛岳生生甫生 董佑诚方立生 钱泰吉警石生 周永年书昌卒(年六十二)孔继涑信夫卒(年六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七年壬子(179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毕秋帆续通鉴成书。章实斋代草与钱辛楣宫詹论续鉴书。
段懋堂编东原先生文集。(去东原卒十六年。)十月,移家苏州始识黄荛圃、顾千里。
章实斋始任湖北通志</a>事。
崔东壁至京师,陈履和读其上古、洙泗考信录,遂请师事。
汪容甫写定述学内篇三巷、外篇一卷刊行。
凌次仲始易礼经释名为礼经释例。
包慎伯读书白门,始见书贾新雕日知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龚自珍</a>定庵生 姚配中仲虞生 梁绍壬应来生(卒年不详)宗稷辰涤楼生 陆锡熊耳山卒(年五十九)汪缙大绅卒(年六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八年癸丑(179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庄方耕刊尚书既见。
汪龙庄撰学治臆说</a>。
姚姬传主讲锺山书院。
段懋堂自为周礼汉读考序。
凌次仲在京师,有与胡敬仲书;冬,出都。
阮芸台督学山东,撰山左金石志。
包慎伯成两渊十六篇。<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爵滋树斋生 吴廷栋竹如生 祁寯藻</a>叔颖生 梁履绳处素卒(年四十六)钱载坤一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十九年甲寅(179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段懋堂始以说文解字读櫽括作注。
章实斋湖北通志脱稿。
孙渊如始着尚书今古文注疏。
阮芸台督浙江学政。
刘孟涂始从游于姚姬传。<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魏源</a>默深生 汪远孙小米生 丁晏柘堂生 梅植之蕴生生 汪中容甫卒(年五十一)鲁九皋絜非卒(年六十三)嵇璜拙修卒(年八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十年乙卯(179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赵瓯北自序廿二史剳记。
王石臞广雅疏证成书。
凌次仲赴宁国教授任。
焦里堂在山东,作书与孙渊如论考据与著作。<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庆镛干翔生 柳兴恩宾叔生 凌堃仲讷生 夏炯仲文生 徐继畲健男生 钱澧南园卒(年五十六)窦光鼐束皋卒(年七十六)谢墉金圃卒(年七十七)卢文弨抱经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仁宗嘉庆元年丙辰(1796)白莲教事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章实斋初刻文史通义。冬,至皖抚署。
崔东壁谒选得福建罗源县知县,时唐虞考信录亦成书。
玉石臞自序广雅疏证。
刘申受为谷梁废疾申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文台南士生 吴式芬子苾生 邵晋涵二云卒(年五十四)彭绍升尺木卒(年五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丁巳(179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竹汀为毕秋帆校刊续通鉴。
章实斋在安庆;五月,至扬州。
陈履和刊行崔东壁上古、洙泗考信录于南昌。
张皋文为周易虞氏义。
焦里堂加减乘除释成。
王伯申自序经义述闻付梓。
包慎伯客朱石君皖署。(此时应识章实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毕沅秋帆卒(年六十八)王鸣盛西庄卒(年七十六)袁枚简斋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戊午(179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章实斋补修史籍考。又为诗话等三篇,攻击袁简斋。
凌次仲在宁国。
阮芸台督学浙江,聚诸生于孤山,成经籍纂诂百十六卷。
王伯申经传释词成。
包慎伯游楚。<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沈垚子敦生 余廷灿存吾卒(年六十四)周广业耕崖卒(年六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己未(179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钱竹汀编定十驾斋养新录;又成金石文跋尾三集。
钱竹汀、王伯申为阮芸台经籍纂诂作序。
崔东壁调署上杭县。
翰林院编修洪稚存上书,极陈时政,有「视朝稍晏,小人荧惑」语,得罪拟斩,奉旨免死,发戍伊犂。
凌次仲礼经释例成书。
焦里堂成毛诗鸟默草木虫鱼释十二卷;又成天元一释。
包慎伯游蜀。
张皋文、王伯申、吴山尊、许周生皆成进士。(座主阮芸台。)<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汝成</a>潜夫生 侯度子琴生 何绍基蝯叟生 吴熙载让之生 王柏心</a>子寿生 顾观光尚之生 武亿虚谷卒(年五十五)罗聘两峯卒(年六十七)江声艮庭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庚申(180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赵瓯北廿二史剳记刊行。
崔东壁还罗源县任。
洪稚存释放回籍。
恽子居着三代因革论一之四。
阮芸台抚浙,焦里堂、李尚之同客武林节署。
刘申受举拔贡生,入都应朝考,就张皋文问虞氏易、郑氏三礼。<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谭莹玉生生 徐有壬君青生 章宗源逢之卒(年四十九)趟佑鹿泉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辛酉(180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崔东壁辞去罗源县事。
凌次仲在皖,始识姚姬传。
焦里堂成开方通释。
阮芸台在浙,立诂经精舍,延王兰泉、孙渊如主讲席。
包慎伯教授鸠兹半年,为说储一篇。冬,游江、浙,至扬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苏惇元厚子生 汤鹏</a>海秋生 郑献甫小谷生 冯应榴星实卒(年六十一)章学诚实斋卒(年六十四)孙志祖贻谷卒(年六十五)金榜蕊中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壬戌(180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崔东壁还大名,始撰订夏、商、丰镐诸录。始得张筠岩校补竹书纪年。
焦里堂会试不第;秋,赴浙,冬归,遂决意家居,成禹贡郑注释。
包慎伯至常州,主李申耆家:七阅月,得尽读日知录。
龚定庵侍父闇斋入都。<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士铎梅村生 张惠言皋文卒(年四十二)谢启昆苏潭卒(年六十六)王文治梦楼卒(年七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癸亥(180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程易畴自序通艺录。
段懋堂授其外孙龚定庵说文部目。
郝兰皋始撰山海经</a>笺疏。
焦里堂成毛诗地理释。
蔡元凤成王荆公年谱考略二十六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琦伯韩生 吴嘉宾子序生 彭元瑞芸楣卒(年七十三)吴省钦白华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甲子(180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凌次仲燕乐考原书成。
焦里堂着论语通释。
阮芸台成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款识。
臧镛堂入京,寓王伯申家,着皇朝经解。
周保绪访包慎伯于白门。<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汤球</a>伯玕生 倭仁艮峯生 钱大昕竹汀卒(年七十七)刘墉石庵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乙丑(180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兰泉金石萃编百六十卷刻成。
段懋堂说文解字注</a>成。是年有朱子小学跋。
崔东壁考信录成书。是年撰读风偶识。
阮芸台丁父忧归里,成十三经</a>注疏校勘记。
包慎伯游袁浦,常往来扬州,初与凌晓楼相识。
刘申受为公羊何氏释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鲁一同通甫生 张穆石州生 邹汉勋叔绩生 吴敏树南屏生 臧礼堂和贵卒(年三十)刘台拱端临卒(年五十五)邓石如完白卒(年六十三)桂馥未谷卒(年七十)王杰惺园卒(年八十一)纪昀晓岚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丙寅(180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唐陶山刻纪年经纬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郑珍子尹生 钱坫献之卒(年六十三)王琨次瑶卒(年七十一)朱珪石君卒(年七十六)王昶兰泉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二年丁卯(180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段懋堂、顾千里辨王制郊学起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泽南</a>罗山生 朱次琦子襄生 丁杰小雅卒(年七十)沈业富既堂卒(年七十六)汪辉祖龙庄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三年戊辰(180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石臞为段懋堂作说文解字读叙。
郝兰皋山海经笺疏成;始撰尔雅义疏;撰竹书纪年校正序。
阮芸台入都,进四库未收书六十种,作提要上之。再抚浙,以毛西河四书改错及己作论语论仁篇寄凌次仲。
凌次仲游浙。
包慎伯为筹河刍言</a>两篇。<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文虎孟彪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四年己巳(180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段懋堂为严久能作娱亲雅言</a>叙。
段懋堂致书梁曜北,辨赵、戴水经注相袭事。
恽子居着三代因革论五之八。
阮芸台为郝兰皋刻山海经笺疏,并撰序。
刘申受为公羊何氏解诂笺。
龚定庵始识王仲瞿。
包慎伯应试入都。
唐镜海成进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立卓人生 陈乔枞朴园生 冯桂芬景亭生 苏源生菊村生 李锺泗滨石卒(年三十九)凌廷堪次仲卒(年五十五)洪亮吉稚存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五年庚午(181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石臞始为读书杂志。
阮芸台迁侍讲,兼国史馆总纂,创立儒林传,得百四十六人。
龚定庵中顺天乡试。
包慎伯卜居扬州,作策河四略。<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澧兰甫生 胡钖燕蓟门生 邵懿辰位西生 李善</a>兰秋纫生 蔡上翔元凤卒(年九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六年辛未(181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包慎伯入都,与恽子居交游。<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云少甫生 曾国藩</a>涤生生 莫友芝郘亭生 臧庸镛堂卒(年四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七年壬申(1812)洪秀全</a>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硕甫至苏州,受业于段懋堂。
王石臞读书杂志先后付梓。
龚定庵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父闇斋简放徽州知府,定庵侍行。缔婚段氏,懋堂女孙也。懋堂为序定庵怀人馆词。
刘申受为论语述何、左氏春秋考</a>证、箴膏肓评。
包慎伯谒姚惜抱于锺山书院,请为学之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胡林翼润芝生 左宗棠季高生 江忠源岷樵生 吴可</a>读柳堂</a>生 薛寿介伯生 钱伯垌鲁斯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八年癸酉(1813)滑县天理教起事。林清入内城谋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段懋堂说文解字注付梓。
龚定庵在徽州,段懋堂寄书勉学,嘱问业于程易畴。
陈恭甫五经异义疏证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熙</a>载融斋生 陈介祺寿卿生 杨沂孙咏春生 汪曰桢谢城生 汪莱孝婴卒(年四十六)庄逵吉伯鸿卒(年五十四)钱大昭晦之卒(年七十)吴骞兔床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九年甲戌(一八一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段懋堂编戴东原年谱。
焦里堂编次道听录五十卷。
阮芸台调抚江西,刻十三经注疏。
龚定庵作明良论四篇。父闇斋修徽州府志延汪蛰泉、汪孟慈诸人纂修。定庵预搜辑之役,有与徽州府志局纂修诸子书。
刘申受成进士。
魏默深以拔贡入都,从胡墨庄、姚镜塘、刘申受问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龙启瑞翰臣生 周寿昌荇农生 孙衣言</a>劭闻生 戴钧衡存庄生 张聪咸阮林卒(年三十二)张问陶</a>船山卒(年五十一)鲍廷博渌饮卒(年八十七)赵翼瓯北卒(年八十八)程瑶田易畴卒(年九十)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年乙亥(181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渊如尚书今古文注疏成。
焦里堂成雕菰楼易学三书四十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拯少鹤生 洪震煊百里卒(年四十六)舒位铁云卒(年五十一)伊秉绶墨卿卒(年六十二)杨芳灿才叔卒(年六十三)祁韵士鹤皋卒(年六十五)段玉裁懋堂卒(年八十一)姚鼐姬传卒(年八十五)周春松霭卒(年八十七)梁同书山舟卒(年九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一年丙子(181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月,王石臞为刘端临遗书序。
焦里堂成论语补疏二卷。冬,与子虎玉纂孟子长编三十卷,越两岁而成。
阮芸台调抚河南,迁湖广总督。
龚定庵乙丙之际箸议作于此时。<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蓉霞仙生 彭玉麐刚直生 成蓉镜芙卿生 汪家禧汉郊卒(年四十二)洪饴孙孟慈卒(年四十四)胡克家果亭卒(年六十)张海鹏子瑜卒(年六十二)庄述祖葆琛卒(年六十七)崔述东壁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二年丁丑(181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焦里堂成春秋左传补疏;又自订诗文集二十四卷。
阮芸台调两广总督,于荆州舟中为王伯申经义述闻作序。
龚定庵致书江郑堂,论其汉学师承记名目有十不安,并为江书作序。
陈硕甫至京师。<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龚橙孝拱生(卒未详)阎敬铭丹初生 严元照久能卒(年四十五)李锐尚之卒(年五十)王昙仲瞿卒(年五十八)恽敬子居卒(年六十一)李赓芸许斋卒(年六十四)陈鳣仲鱼卒(年六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三年戊寅(181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焦里堂羣经补疏成。
江郑堂在广州节院,刻汉学师承记八卷。
龚定庵中浙江乡试,入都。
陈硕甫应顺天乡试,在都得交王石臞、伯申父子。(时伯申为座主。)又初识金诚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郭嵩焘筠仙生 锺文蒸子勤生 金和亚匏生 刘毓崧伯山生 刘傅莹椒云生 蒋春霖鹿潭生 方宗诚存之生 徐寿雪村生 许宗彦周生卒(年五十一)孙星衍渊如卒(年六十六)吴钖麒谷人卒(年七十三)翁方纲覃溪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四年己卯(181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焦里堂孟子正义成。
方植之应粤督阮芸台召,赴粤任广</a>东通志分纂,并授经幕中。
凌晓楼撰公羊礼疏序于粤东节署。
龚定庵会试,不售,始从刘申受受公羊春秋</a>。在京并识宋于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鼎臣芝房生 邹伯奇特夫生 金鹗诚斋卒(年四十九)梁玉绳曜北卒(年七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五年庚辰(182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芸台始立学海堂。
严厚民至粤。
李申耆在粤,选录骈体文钞</a>。
方植之在广州通志局。
刘孟瞻自序左传旧疏考正。
龚定庵会试,下第,为内阁中书。有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
汪孟慈撰其父容甫先生年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劳格</a>季言生 丁宝桢稚璜生 薛允升云阶生 沈葆桢幼丹生 焦循里堂卒(年五十八)陈昌齐观楼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宣宗道光元年辛巳(182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植之主粤东廉州海门书院。
刘孟瞻为其舅氏凌晓楼序公羊问答。
龚定庵在国史馆,上书总裁,论塞外形势。又撰蒙古图志。
沈匏庐自序论语孔注辨伪。<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俞椒曲园生 李元度次青生 曾钊勉士生 张海珊铁甫卒(年四十)刘开孟涂卒(年四十一)许桂林同叔卒(年四十四)彭兆藻甘亭卒(年五十四)吴鼒山尊卒(年六十七)秦瀛小岘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壬午(182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郝兰皋尔雅义疏成。
李申耆在扬州,搜集自汉迄隋八代全文;又编皇朝文典。
方植之复适粤。
龚定庵为庄方耕神道碑铭,又壬癸之际胎观九篇。<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鸿寿曼生卒(年五十五)庄有可大久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癸未(182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徐新田自序论语鲁读考。
李申耆至江阴,主讲暨阳书院。
龚定庵为五经大义终始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裕钊廉卿生 李鸿章少荃生 黄彭年子寿生 桂文灿子白生 董佑诚方立卒(年三十三)赵怀玉味辛卒(年七十七)汪龙蛰泉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甲申(182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植之在阮芸台幕,着汉学商兑,又着待定录。
李申耆为刘申受刻公羊释例。
龚定庵始治释典。<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曾国荃沅甫生 何秋涛</a>愿船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乙酉(182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芸台始辑刻皇清经解,严厚民主其事。
方植之在阮芸台幕,著书林扬觯。
江郑堂还扬州。
龚定庵始着古史</a>钩沉论。
包慎伯刻所著言河盐漕之书三卷,曰中衢一勺。
李申耆纂集八代全文成,凡二部,一以时次,一以类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丕烈荛圃卒(年六十三)徐养原新田卒(年六十八)郝懿行兰皋卒(年六十九)倪模迂存卒(年七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丙戌(182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芸台调云贵总督。
李申耆刊缩本舆地图,又绘皇朝一统全图。
方植之成汉学商兑序例。是年往浙。
魏默深为贺耦庚编经世文编。
陈兰甫应学海堂季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包世荣季怀卒(年四十三)姚学塽镜塘卒(年六十一)鲍桂星觉生卒(年六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丁亥(182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芸台着塔性说。
方植之在皖。
潘四农始识鲁通甫。
包慎伯在吴门,魏默深来晤,述贺耦庚意,代询山东治要。
龚定庵赋常州高才篇赠丁若士。
陈兰甫问经学于侯君模。<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垣叔虎生 钮树玉匪石卒(年六十八)姚文田秋农卒(年七十)唐仲冕陶山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戊子(182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龚定庵成尚书序大义一卷、太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
刘楚桢、刘孟瞻、陈卓人相约为新经疏,楚桢任论语,孟瞻任左傅,卓人任公羊。<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以周</a>儆季生 董沛觉轩生 钱林东生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己丑(182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芸台刻学海堂经解百九十种成。
龚定庵会试中式,赐同进士出身。廷试对策,祖王荆公上仁宗皇帝书。朝考以知县用,自请仍归中书原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慈铭</a>炁伯生 赵之谦撝叔生 张鸣珂公束生 薛传均子韵卒(年四十二)张金吾月霄卒(年四十三)刘逢禄申受卒(年五十四)胡世琦玉鐎卒(年五十五)凌曙晓楼卒(年五十五)夏銮朗斋卒(年七十)孙原湘心青卒(年七十)张云璈仲雅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庚寅(183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林少穆、龚定庵、黄树斋、彭咏莪、魏默深、潘四农等在京师,结诗社相唱酬。<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潘祖荫</a>郑盦生 翁同龢松禅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辛卯(183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石臞读书杂志刊成。
方植之刊行汉学商兑、书林扬觯。<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宝箴右铭生 管同异之卒(年五十二)沈钦韩小宛卒(年五十七)周中孚郑堂卒(年六十四)郭麐频伽卒(年六十五)江藩郑堂卒(年七十一)曾燠宾谷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二年壬辰(183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章实斋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刊行。
李申耆舆地一统全图锓版成。
俞理初客陈硕士家,校顾景范方舆纪要。
包慎伯在京师。
龚定庵陈当世急务八条。(不存集中。)又羣经写官答问成。
陈卓人在扬州,自序白虎通疏证。
陈兰甫中举人。<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谭献</a>复堂生 王闿运</a>壬秋生 黄体芳漱兰生 丁丙松存生 李贻德次白卒(年五十)胡承珙墨庄卒(年五十七)李黼平绣子卒(年六十三)丁履恒若士卒(年六十三)张宗泰筠岩卒(年八十三)王念孙石臞卒(年八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三年癸巳(183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潜夫笺注顾亭林日知录,李申耆、吴山子、毛生甫助成之。
俞理初编刻癸巳类稿。
包慎伯有与周保绪论晋略书。
潘四农南归。
龚定庵成左氏春秋服杜补义一卷、左氏决疣一卷,又六经正名篇、古史钩沉论成。(又壬癸之际胎观,据吴昌绶</a>年谱,应成在前。)
苏厚子受业于方植之。<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洪颐煊筠轩卒(年六十九)赵绍祖琴士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四年甲午(183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申耆刊日知录笺注成,毛生甫作刊误一卷附。
龚定庵作干禄新书</a>。
潘四农入都。
沈子敦以优贡入京,馆姚荐青家。
学海堂设专课生,陈兰甫为举首,朱九江、侯子琴与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文田</a>若农生 陆心源</a>存斋生 陆继辂祁生卒(年六十三)陈寿祺恭甫卒(年六十四)康绍镛兰皋卒(年六十五)王引之伯申卒(年六十九)张敦仁古余卒(年八十一)朱彬武曹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五年乙未(183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芸台拜体仁阁大学士。
包慎伯在京师。
潘四农南归。
龚定庵为王伯申墓表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姚谌子展生 吴大澄清卿生 高心夔陶堂生 萧穆敬孚生 陈用光硕士卒(年六十八)顾广圻千里卒(年七十)王绍兰畹馨卒(年七十六)曹振镛俪笙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六年丙申(183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鲁通甫、潘四农会试,皆报罢。
苏厚子重编张杨园年谱。
洪筠轩撰诸史考异。(时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远孙小米卒(年四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七年丁酉(183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申耆刊胡石庄绎志成,又刊历代地理韵编今释。
潘四农、毛生甫、姚石甫同游金、焦。姚至台湾任。
朱亮甫逸周书</a>集训校释始属稿。<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望子高生 张之洞</a>香涛生 黎庶昌</a>莼斋生 汪宗沂</a>弢庐生 杨文会仁山生 黄汝成潜夫卒(年三十九)侯康君模卒(年四十九)程恩泽春海卒(年五十三)端木国瑚鹤田卒(年六十五)石韫玉琢堂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八年戊戌(183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阮芸台致仕归里。
李申耆历代舆地沿革图刊成。
潘四农入都谒选,即南归。
林少穆为钦差大臣,赴广东,龚定庵为序赠行。是岁成春秋决事比六卷,申刘申受谊。
罗罗山、刘霞仙始订交。
陈朴</a>园自序鲁诗遗说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薛福成</a>叔耘生 刘寿曾恭甫生 杨文莹</a>雪渔生 吕璜月沧卒(年六十一)江沅铁君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九年己亥(183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龚定庵以礼部主事弃官出都,过扬州,见阮芸台、魏
默深。至江阴,见李申耆。有己亥杂诗</a>三百十五首,又重过扬州记。十月,北上迎眷,陈硕甫为规划一切。
包慎伯赠龚定庵瘗鹤铭。
邓湘皋始刻船山遗书百五十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曾纪泽劼刚生 洪钧文卿生 杨守敬</a>惺吾生 汪鸣鸾{自邑}亭生 潘德舆四农卒(年五十五)周济保绪卒(年五十九)陶澍云汀卒(年六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年庚子(1840)鸦片战争开始。英舰陷定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唐镜海内召为太常寺卿,倭艮峯、曾涤生、吴竹如诸人在京相从讲学。
包慎伯在江西。
宋于庭在耒阳,成论语说义、孟子赵注补正。
刘楚桢成进士。
陈兰甫举为学海堂学长。(自是为长十数年。)
陈朴园自序韩诗遗说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汝纶至父生 沈垚子敦卒(年四十三)方申端斋卒(年五十四)俞正燮理初卒(年六十六)吴德旋仲伦卒(年七十四)李瑴介石卒(年七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一年辛丑(1841)英舰陷虎门。<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兰甫赴会试,过扬州,谒阮芸台。<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润庠凤石生 高澍雨农卒 龚自珍定庵卒(年五十)毛岳生生甫卒(年五十一)李兆洛申耆卒(年七十三)莫与俦犹人卒(年七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二年壬寅(1842)林则徐遣戍。南京条约成立。五口通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苗先簏自序说文声韵表。
魏默深着海国图志、圣武记。
陈朴园自序齐诗遗说考。
陈兰甫着切韵考六卷。
朱亮甫逸周书集训校释成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先谦</a>益吾生 何维朴诗孙生 黄承吉春谷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三年癸卯(184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包慎伯为周保绪序晋略。
魏默深圣武记成,寄包慎伯属审定。<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光蕡古愚生 梅植之蕴生卒(年五十)吴荣光荷屋卒(年七十一)李富孙芗沚卒(年八十)严杰厚民卒(年八十一)严可均铁桥卒(年八十二)秦恩复敦夫卒(年八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四年甲辰(184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魏默深成进士。
罗罗山馆贺修龄家,着姚江学辨。始识郭筠仙兄弟。
郭筠仙应试入都,主曾涤生寓。始谒唐镜海,见其所著省身日课。
陈兰甫再赴会试,再谒阮芸台于扬州。
包慎伯刻安吴四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缪荃孙</a>筱珊生 郭庆藩</a>孟纯生 汤鹏海秋卒(年四十四)汪文台南士卒(年四十九)姚配中仲虞卒(年五十三)钱泳立羣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五年乙巳(184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唐镜海清儒学案成书。
罗罗山着孟子解</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懿荣正儒生 陶方琦子珍生 马建忠</a>眉叔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六年丙午(184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宋于庭为四书纂言。
朱亮甫逸周书集训校释付梓。
唐镜海致仕南归。<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袁昶爽秋生 朱一新蓉生生 夏炯仲文卒(年五十二)邓廷桢嶰筠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七年丁未(184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罗山改定人极衍义。始识唐镜海于长沙。
龙翰臣简湖北学政,着经籍举要示学者。<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叶昌炽</a>菊裳生 汪喜孙孟慈卒(年六十二)
张澍介侯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八年戊申(184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罗山与贺耦庚、唐镜海过从,论学无虚日。着小学韵语</a>成。
刘椒云为国子监学正,引疾南归。
陈兰甫成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七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黄遵宪</a>公度生 孙诒让</a>仲容生 王颂蔚芾卿生 刘传莹椒云卒(年三十一)贺长龄耦庚卒(年六十四)徐松星伯卒(年六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九年己酉(184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罗山着西铭</a>讲义。
陈兰甫又北上。
罗椒生为胡竹村仪礼正义序。<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杨深秀漪春生 张穆石州卒(年四十五)胡培翚竹村卒(年六十八)梁章巨芷邻卒(年七十五)阮元芸台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年庚戌(1850)洪秀全起兵。<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子高始读颜、李书。
夏心伯成述朱质疑。
成芙卿自序禹贡班义述。<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皮锡瑞</a>鹿门生 柯绍忞凤荪生 沈曾植</a>子培生 林则徐少穆卒(年六十六)钱仪吉新梧卒(年六十八)朱珔兰坡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文宗咸丰元年辛亥(185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罗山馆贺耦庚家。<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陆恢廉夫生 简朝亮竹居生 邓显鹤湘皋卒(年七十五)方东树植之卒(年八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壬子(1852)太平军入湖南。<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罗山、刘霞仙练乡勇,防守长沙。
郭筠仙避乱山中,读船山礼记章句;始着礼记质疑。<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廖平</a>季平生 林纾</a>畏庐生 姚莹石甫卒(年六十八)姚元之伯昂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癸丑(1853)太平军下江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宋于庭编定过庭录</a>。
曾涤生督办团防,罗罗山等隶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謇</a>啬庵生 严复</a>几道生 陈玉树惕庵生 江忠源岷樵卒(年四十二)邹汉勋叔绩卒(年四十九)黄爵滋树斋卒(年六十一)马瑞辰元伯卒(年七十二)姚椿春木卒(年七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甲寅(185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罗山成周易附说。
陈兰甫始草汉儒通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范当世肯堂生 邹代钧甄伯生 丁立钧叔衡生 曾钊勉士卒(年三十四)刘文淇孟瞻卒(年六十六)王筠箓友卒(年七十一)徐同柏寿臧卒(年八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乙卯(185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楚桢论语正义成。
魏默深成书古微。<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费念慈屺怀生 江春霖杏邨生 戴钧衡存庄卒(年四十二)侯度子琴卒(年五十七)刘宝楠楚桢卒(年六十五)包世臣慎伯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丙辰(185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兰甫始着学思录。
戴子高始与姚子展相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罗泽南罗山卒(年五十)吴式芬子苾卒(年六十一)魏源默深卒(年六十三)梅曾亮伯言卒(年七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丁巳(1857)英、法联军陷广州,叶名琛被虏。<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子高始得读李恕谷论语、大学、中庸</a>传注、传注问及恕谷集。是年始从陈硕甫、宋于庭游,治今文。
陈兰甫避乱,居横村沙舍。
郑小谷自桂林避乱至广州,复避至东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杨锐叔峤生 胡锡燕蓟门卒(年四十八)苏惇元厚子卒(年五十七)苗夔先簏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戊午(185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兰甫声律通考十卷成;汉儒通义七卷刊行。
俞曲园始寓吴,读高邮王氏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诸书,遂有意治经。
李少荃入曾涤生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易顺鼎</a>哭庵生 康有为</a>长素生 龙启瑞翰臣卒(年四十五)陈庆镛干翔卒(年六十四)朱骏声允倩卒(年七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己未(185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锺子勤自序谷梁补注。
李炁伯入都。
汪梅村游鄂胡林翼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光第裴邨生 梁鼎芬星海生 袁世凯慰亭生 孙鼎臣芝房卒(年四十一)张维屏南山卒(年八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庚申(1860)太平军破江南大营,陷杭州、苏州。
英、法联军逼北京,焚圆明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郑小谷重至广州,掌教书院,未几返桂林。
陈兰甫为郑小谷补学轩文集序。<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康年恢伯生 江标建霞生 徐有壬君青卒(年六十一)宋翔凤于庭卒(年八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辛酉(186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俞曲园避地上虞,始假得学海堂经解半部读之。
谭复堂至厦门,始交戴子高。<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端方午桥生 胡林翼润芝卒(年五十)邵懿辰位西卒(年五十二)朱琦伯韩卒(年五十九)凌堃仲讷卒(年六十七)唐鉴镜海卒(年八十四)林春溥立源卒(年八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穆宗同治元年壬戌(186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朴园自序今文尚书经说考。
俞曲园避寇自沪至津。羣经平议成;诸子平议亦成大半;始刻世室重屋明堂考。
倭艮峯为大学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宋衡平子生 何秋涛愿船卒(年三十九)顾观光尚之卒(年六十四)黄式三薇香卒(年七十四)胡绍勋文甫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癸亥(186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郭筠仙权粤抚。
李炁伯孟学斋日记始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鲁一同通甫卒(年五十九)钱泰吉警石卒(年七十三)隙奂硕甫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甲子(1864)曾国荃克江宁,洪秀全自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梅村归江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姚谌子展卒(年三十)劳格季言卒(年四十五)郑珍子尹卒(年五十九)吴嘉宾子序卒(年六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乙丑(186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叔俛论语正义始写定。
俞曲园回吴寓,主紫阳书院讲席。
李炁伯归杭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谭嗣同</a>壮飞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丙寅(1866)孙文中山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曾涤生创设金陵书局,莫郘亭、张孟彪、刘恭甫、戴子高、刘叔俛诸人为之校勘经籍。<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祁寯藻叔颖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丁卯(186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俞曲园羣经平议刻成,遂锐意成诸子平议。<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唐才常佛尘生 李瑞清梅庵生 刘毓崧伯山卒(年五十)宗稷辰涤楼卒(年七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戊辰(186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俞曲园改主西湖诂经精舍讲席。
戴子高始得全见颜、李书,为颜李学记。<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章炳麟</a>太炎生 蒋春霖鹿潭卒(年五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己巳(186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戴子高颜氏学记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千秋通父生 邹伯奇特夫卒(年五十一)陈立卓人卒(年六十一)陈乔枞朴园卒(年六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庚午(187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苏源生菊村卒(年六十二)吴熙载让之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辛未(187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兰甫大病几殆,撰自述。
俞曲园又成第一楼丛书三十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莫友芝郘亭卒(年六十一)倭仁艮峯卒(年六十八)谭莹玉生卒(年七十二)夏炘心伯卒(年八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壬申(187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潘郑盦攀古楼彝器款识、吴少甫两罍轩彝器图识刊行。
吴清卿初刻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
孙仲容初撰古籀拾遣。<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杨守仁笃生生 薛寿介伯卒(年六十一)曾国藩涤生卒(年六十二)郑献甫小谷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二年癸酉(187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梁启超</a>任公生 戴望子高卒(年三十七)刘蓉霞仙卒(年五十八)吴敏树南屏卒(年六十九)王柏心子寿卒(年七十五)何绍基蝯叟卒(年七十五)徐继畲健男卒(年七十九)吴廷栋竹如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三年甲戌(187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冯桂芬景亭卒《年六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香涛提督四川学政,刊行书目答问</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林旭暾谷生 丁晏柘堂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丙子(187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朱蓉生成进士。
郭筠仙充出使英、法大臣。
严几道留学英伦。
康长素始从朱九江问学。<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衡恪师曾生 王拯少鹤卒(年六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丁丑(187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俞曲园成曲园杂纂五十卷。
孙仲容始撰墨子</a>闲诂。<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国维</a>静安生 锺文蒸子勤卒(年六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四年戊寅(187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五年己卯(187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兰甫自订读书记凡十五卷付刊。
郭筠仙着罪言存略。
俞曲园又成俞楼杂纂五十卷。
王益吾刻乾隆朝东华录</a>百二十卷成。
严几道卒业归国。<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履芬彦青卒(年五十三)沈葆桢幼丹卒(年六十一)吴可读柳堂卒(年六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六年庚辰(188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俞曲园始为茶香室丛钞;又有茶香室经说十六卷。
严几道为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柳兴恩宾叔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七年辛巳(188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兰甫自定读书记西汉一卷。(东塾读书记始自丙辰,初为学思录。)<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曰桢谢城卒(年六十九)刘熙载</a>融斋卒(年六十九)杨沂孙咏春卒(年六十九)朱次琦子襄卒(年七十五)汤球伯玕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八年壬午(188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编续古文辞类纂</a>成,刊于湘中。
周寿昌汉书注校补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蔡锷</a>松坡生 刘寿曾恭甫卒(年四十五)陈澧兰甫卒(年七十三)李善兰秋纫卒(年七十三)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九年癸未(188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高心夔陶堂卒(年四十九)成蓉镜芙卿卒(年六十八)吴云少甫卒(年七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年甲申(188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清卿说文古籀补刊行。
王益吾续东华录四百十九卷成。
廖季平经学初变始是。
康长素始演大同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师培申叔生 陶方琦子珍卒(年四十)赵之谦撝叔卒(年五十六)桂文灿子白卒(年六十二)徐寿雪村卒(年六十七)周寿昌荇农卒(年七十一)陈介祺寿卿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一年乙酉(188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清卿印行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
严几道回籍,治八股文,纳粟为监生,乡试报罢。
康长素着人类公理。<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邹容</a>蔚丹生 金和亚匏卒(年六十八)左宗棠季高卒(年七十四)张文虎孟彪卒(年七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二年丙戌(188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清卿始从事为愙斋集古录。
御史朱蓉生奏参李莲英,以主事降补。
廖季平编古今学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丁宝桢稚璜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三年丁亥(188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香涛聘朱蓉生至粤。<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元度次青卒(年六十七)<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四年戊子(188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皇清经解续编刊成。
孙仲容改商周金识拾遗为古籀拾遗,重校付梓。
朱蓉生主讲端溪书院。
廖季平分古今学考为知圣、辟刘两篇,经学二变始此。
康长素始至京师,上书请变法,格不达。
缪艺风选续经世文编八十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方宗诚存之卒(年七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五年己丑(188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清卿古玉图考刊行。
朱蓉生主广雅书院讲席。
康长素返粤。
廖季平在苏晤俞曲园;至粤晤康长素。<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士铎梅村卒(年八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六年庚寅(189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郭筠仙礼记质疑付梓;又成大学章句</a>质疑、中庸章句</a>质疑。
张香涛督两湖。
王益吾主讲思贤讲舍。
康长素、廖季平再晤于粤垣安徽会馆。是年廖赴鄂。<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曾纪泽劼刚卒(年五十二)潘祖荫郑酓卒(年六十一)曾国荃沅甫卒(年六十七)黄彭年子寿卒(年六十八)彭玉麐刚直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七年辛卯(189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荀子</a>集解刊成,自为序。
康长素讲学于广州之长兴里;新学伪经考</a>刊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李垣叔虎卒(年六十五)郭嵩焘筠仙卒(年七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八年壬辰(1892)<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合校水经注四十卷刊成。
孙仲容撰尚书骈枝成。
朱蓉生成无邪堂答问。
章太炎</a>肄业杭州诂经精舍,俞曲园为山长。<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阎敬铭丹初卒(年七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十九年癸巳(189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仲容撰墨子闲诂</a>成,又撰札迻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洪钧文卿卒(年五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年甲午(1894)中、日之战。<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廖季平为古学考,有致康长素书</a>。
康长素入京会试不第,归粤。
清廷下谕毁禁新学伪经考。康长素游桂林,着桂学答问。
梁任公推本康长素意,为读书分月课程。
谭壮飞报贝元征书,极论变法维新。<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千秋通父卒(年二十六)朱一新蓉生卒(年四十九)薛福成叔耘卒(年五十七)陆心源存斋卒(年六十一)李慈铭炁伯卒(年六十六)张裕钊廉卿卒(年七十二)孙衣言劭闻卒(年八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一年乙未(189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清卿说文古籀补重刊于湘中。
严几道刊布论世变之亟及救亡决论诸文。
谭壮飞进京师,始交梁任公。
康长素公交车上书,开强学会。
吴诵孙攗古录金文刊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颂蔚芾卿卒(年四十八)李文田若农卒(年六十二)董沛觉轩卒(年六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二年丙申(189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吴清卿自叙愙斋集古录。
孙仲容逸周书斠补成。
谭壮飞在南京成仁学</a>。
严几道初译天演论</a>。
康长素为孔子</a>改制考。
梁任公撰变法通议;与汪恢伯创办时务报于上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郭庆藩孟纯卒(年五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三年丁酉(1897)德取胶州湾。<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严几道、夏穗卿创办国闻报于天津。
谭壮飞、梁任公等创南学会于湖南。
康长素至京师,上书陈事变之急。<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黎庶昌莼斋卒(年六十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四年戊戌(189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香涛刊布劝学篇</a>。
吴至父序严译天演论。
严几道始译原富;又拟上皇帝万言书。
谭壮飞应征至京师,与杨叔峤、刘裴邨、林暾谷同参新政,下狱见杀。康长素、梁任公出走。
廖季平经学三变始此。
苏舆</a>为翼教丛编。<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林旭暾谷卒(年二十四)谭嗣同壮飞卒(年三十四)刘光第裴邨卒(年四十)杨锐叔峤卒(年四十二)杨深秀漪春卒(年五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五年己亥(189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仲容撰周礼正义成。
严几道译穆勒自由论。
潍县商人初售安阳甲骨。<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江标建霞卒(年四十)黄体芳漱兰卒(年六十八)丁丙松存卒(年六十八)黄以周儆季卒(年七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六年庚子(1900)八国联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刻汉书补注百卷成。
王正儒初购安阳甲骨。
严几道避乱之上海,开名学会,讲演名学。始译穆勒名学;原富译竟。
唐佛尘起事,被杀。<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唐才常佛尘卒(年三十四)袁昶爽秋卒(年五十五)王懿荣正儒卒(年五十六)马建忠眉叔卒(年五十六)陈宝箴右铭卒(年七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七年辛丑(190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康长素在槟榔屿,成中庸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发凡及孟子微。
章太炎訄书</a>刊于苏州。<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谭献复堂卒(年七十)李鸿章少荃卒(年七十九)薛允升云阶卒(年八十二)<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八年壬寅(1902)日、俄战起。<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刻日本源流考二十二卷成。
孙仲容为周礼政要。
严几道为编译局总办。始译孟德斯鸠法意、斯宾塞羣学肄言,又译甄克思社会通铨;评点老子道德经</a>。
廖季平经学四变始此。
吴至父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康长素在大吉岭,成论语注、大学注;又成大同书</a>。<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丁立钧叔衡卒(年四十九)吴大澄清卿卒(年六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十九年癸卯(190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仲容撰古籀余论成。
刘铁云藏龟印布。
邹蔚丹、章太炎下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刘光蕡古愚卒(年六十一)吴汝纶至父卒(年六十四)<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年甲辰(1904)<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刻尚书孔传</a>参正成。
孙仲容撰契文举例成。<span style="white-space:pre"> 范当世肯堂卒(年五十一)萧穆敬孚卒(年七十)翁同龢松禅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一年乙巳(1905)<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孙仲容撰名原成。
严几道赴英伦,晤孙中山。<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邹容蔚丹卒(年二十一)费念慈屺怀卒(年五十一)黄遵宪公度卒(年五十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二年丙午(1906)<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严几道在沪讲演政治学。法意译竟。<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陈玉树惕庵卒(年五十四)汪宗沂弢庐卒(年七十)俞椒曲园卒(年八十六)<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三年丁未(1907)<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汪鸣鸾{自邑}亭卒(年六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十四年戊申(1908)<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严几道译名学浅说。<span style="white-space:pre"> 邹代钧甄伯卒(年五十五)皮钖瑞鹿门卒(年五十九)孙诒让仲容卒(年六十一)杨文莹雪渔卒(年七十一)张鸣珂公束卒(年八十)<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宣统元年己酉(1909)<span style="white-space:pre"> 王益吾刻庄子集解</a>成,自为序。
严几道钦赐文科进士出身。<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张之洞香涛卒(年七十三)<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二年庚戌(1910)<span style="white-space:pre"> 宋衡平子卒(年四十九)<span style="white-space:pre">
三年辛亥(1911)<span style="white-space:pre"> 杨守仁笃生卒(年四十)端方午桥卒(年五十一)汪康年恢伯卒(年五十二)杨文会仁山卒(年七十五)<span style="white-space: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