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3个月前 作者: 潘之淙
品题
王羲之</a>云:吾书比之锺、张当抗行,或谓过之。
梁武帝</a>云:世之学者宗二王。元常,羲之有过之之论,后生遂尔雷同。元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瘦。张芝、锺繇巧趣精细,殆同机神。
肥瘦古今岂易致意。逸少至学锺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也。
陶隐居云:伏览书论,使元常老骨更蒙荣造。子敬懦肥,不沉泉夜。逸少得进退其间,则玉科显然可观。比世皆高尚子敬,海内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萧子云云:见敕旨书,商略笔势,洞达字体。于此研思,方悟隶式始变,子敬全法元常。
庾肩吾</a>云:张功夫第一,天然次之。锺天然第一,功夫次之。王功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锺,功夫过之。
唐太宗</a>云:锺虽擅美一时,亦为过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字势疏瘦,如隆冬枯树,槎枿而无屈伸。笔踪拘束,若严家饿隶,羁羸而不放纵。鲜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惟逸少乎!其点画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雾结,状若断而复连,凤翥龙翔,势欲斜而反直,玩之不觉其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孙过庭</a>云: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馀草。以子敬之毫翰,擅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绍箕裘。是知逸少之比锺、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疑矣。
张怀瓘</a>云:若真书古雅,则元常第一。若真行妍美,粉黛无施,则逸少第一。若章草古逸,极致高深,则伯度第一。若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则伯英第一。其间备精诸体,惟独右军,次至大令。又云:锺书状貌亦古,乏于筋力,既无奇姿异态,有减于齐高。然则梁武之声价不振,实以学元常之故也。学锺、张殊极不易,不得柔中之骨,不究拙中之趣,则锺降而笨矣;不得放中之矩,不知变中之权,则张降而俗矣。
卮言云:宋齐之际,右军几为大令所掩。梁武一评,右军复伸。唐文再评,大令大损。
宋、齐之际,人语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盖时重大令,而羊欣</a>为大令门人,妙有大令法者也。中、睿之季,人语曰:买褚得薛,亦不落节。盖时重河南,而薛稷为河南甥,妙有河南法者也。
东坡云:张长史书必俟醉,或以为奇,醒即天真不全。此乃长史未妙,犹有醉醒之辨。若逸少,何尝寄于酒乎!
又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劲崄刻厉,正称其貌耳。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古之论书</a>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虽称神逸。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
又云: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
又云: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馀,此真可谓书之豪杰。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隶小劣。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
黄山谷云:李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宋宣献富有古人法度,清瘦而不弱,此亦古人所难。欧阳文忠公颇于笔中用力,乃是古人法,但未雍容耳。徐鼎臣笔实而字画劲,亦似其文章,至于篆,则气质高古,与阳冰并驰争先也。
又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如李北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公第一。
又云:余尝评近世三家书,杨少师如散僧入圣,李西台如法师参禅,王著如小僧缚律。恐来者不能易余此论也。
又云: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似仲由未见孔子</a>时风气耳。
又云:王著极善用笔,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缘碌碌,则书不病韵。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功也。
姜尧章云:欧阳率更虽结体太拘,而用笔特备众美,风流潇洒,追迹锺、王、颜、柳。结体既异,用笔复溺一偏,书法一变。字画刚劲高明,固不能无助,而晋、魏之风扫地矣。
王履道云:世之学东坡者多矣,剑拔弩张,骥奔猊抉,则不能无。至于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初秋之霖;森疏掩抑,熠熠如从月之星;纡馀宛转,纚纚如萦茧之丝,恐学者未易至也。
丰道生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古传笔法也。妙在第四指得力,俯仰进退,收往垂缩,刚柔曲直,纵横转运无不如意,则笔在画中,而左右皆无病矣。此法锺、王之后惟藏真得之为多。庶几于是者,唐则虞伯施、欧阳信本、褚登善、孙虔礼、钟绍京、张伯高、李泰和、颜清臣、柳诚悬、杨景度,后主重光,宋则蔡君谟、米元章,元则巙子山、赵子昂,本朝则宋仲珩、李伯贞、祝希哲、文徵仲也。
王弇州云:山谷书以侧险为势,以横逸为功,老骨颠态,种种槎出。又云:赵承旨书,功力完足,故于腕指间从容变化,各极其致。中有疏而密者,柔而劲者,生而熟者,缓而紧者。出山阴,入大令,傍及虞、褚,不露蹊径,正以博综胜耳。
右军之书,骨在肉中,趣在法外,紧势淳质,古意不可到。故智永、伯施尚能绳其祖武也,欧、颜不得不变其真,旭、素不得不变其草。永施之书,学差胜笔;旭、素之书,笔多学少。学非为积习也,乃渊源耳。颜书贵端,骨露筋藏;柳书贵遒,筋骨尽露。智永、伯施有书学而无书才,颠旭、狂素有书才而无书学,河南、北海有书姿而无书体,平原、诚悬有书力而无书度也。
唐文皇以天下之力摹书法,以取天下之才习书学,而不能脱人主面目。玄徽亦然。智永不能脱僧气,欧阳率更不能脱酸馅气,颜、柳、赵吴兴不能脱俗气。
宋蔡忠惠略取古法,加以精工,稍滞而不大畅。
苏文忠正行出入徐浩、李邕</a>,擘窠大书源自鲁公而微韵,行草稍自结构,虽有墨猪之诮,最为淳古。
黄山谷大书酷仿瘗鹤,狂草极拟怀素</a>,姿态有馀,仪度少乏。米元章源自王大令、褚河南神采奕奕,终愧大雅。是四君号为宋室之冠,然小楷绝响矣。
子瞻似颜,极口平原;鲁直效陶,推尊瘗鹤;元章出褚,左袒河南。河南楷似行,然自有楷;平原草似楷,然自有草。李北海、杨凝式、黄鲁直无楷矣。
米元章有书才而少书学,黄长睿有书学而少书才。故评骘古人墨刻真赝,有相牴牾者。然长睿引证,各有依据,不似元章之孟浪也。虞伯生谓坡、谷出而魏、晋之法尽。米元章、薛绍彭、黄长睿诸公方知古法,而长睿所书不逮所言;绍彭最佳而世遂不传;米氏父子最盛行,举世学其奇怪,敝流金朝,而南方独盛。
欧、虞、颜、柳以至苏、黄、米、蔡,各用古法损益,自成一家。赵承旨则各体俱有师承,小楷法黄庭、洛神,于精工之内,时有俗笔;碑刻出李北海,北海虽佻而劲,承旨稍厚而软;于行书得二王笔意,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旭、素。
元人自赵吴兴外,鲜于伯机声价几与之齐,极圆健而不能去俗。邓文原</a>有晋人意而微近粗,巙子山有韵气而结法少疏。然是三人者,吴兴之流亚也。虞伯生差古雅,鲜于必仁朗朗有父风,揭曼硕父子美而近弱,张伯雨健而近佻,柯敬仲老而近粗,班彦功少颇遒爽,晚成恶札,龚璛</a>、陈深</a>皆长于题跋,倪元镇微有韵而未成。
国朝宋璲仲珩,学士濂次子也,真、行、草、篆俱入能品。宋克仲温正体颇秀健,出宣示、戎辂而失之佻,章草是当家,健笔纵横,差少含蓄。宋广昌裔犹臣于克。国初三宋燧为胜。
祝希哲京兆,少年楷法自元常、二王至吴兴,行草则大令、狂素、颠旭至李、米、苏、黄,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足配吴兴。他所不论。乃李贞伯之子婿,徐有贞之外孙也。
文徵明</a>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惟小尖耳。草师怀素,行仿苏、黄、米。晚岁取圣教损益,加以苍老,遂自成家,惟绝不作草耳。子博士彭、教谕嘉,小楷皆足箕裘。彭肉而圆,嘉俊而佻,临摹双钩第一手也。
李应祯少卿善悬腕疾书。书述</a>云:质力高迈,乃特违众,弃去根源,或从孙枝。翻出己意,别安耳目。
王履吉初法虞、智,行书法大令,最后益以遒逸,巧拙互用,合而成雅。文以法胜,王以韵胜,不可优劣也。
陆深</a>文裕小楷精谨,自谓有黄庭遗意,然不能离吴兴也。行草法李北海、赵吴兴,晚节尤妙。
附袁昻古今书评</a>
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虽皆充悦,而举体沓拖,殊不可耐。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 。徐淮南书,如南冈士大夫,徒好尚风范,终不免寒乞。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丛悴不复,排突英贤。王仪同书,如晋安帝,非不处尊位 ,而都无神明。庾肩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便音态出。陶隐居书,如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骏快 。殷均书,如高丽使人,抗浪甚有意气,滋韵终乏精味。袁崧书,如深山道士,见人便欲退缩。萧子云书,如上林春花,远近瞻望 ,无处不发。曹喜书,如经论道人,言不可绝。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绝望之意。师宜官书,如鹏羽未息,翩翩自近 。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蔡邕</a>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钟司徒书,字十二种意,意外殊妙,实亦多奇。邯郸淳</a>书,应规入矩 ,方圆乃成。张伯英书,如汉武帝爱道,慿虚欲仙。索靖</a>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梁鹄书,如太祖忘寝,观之丧目。皇象书 ,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卫恒</a>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孟光禄书,如崩山绝崖,人见可畏。李斯</a>书,世为冠盖,不易施平 。张芝经奇,钟繇</a>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四贤共类,洪芳不灭。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绝妙。右二十五人,自古及今 ,皆善能书。奉敕遣臣评古今书,臣既愚短,岂敢辄量江海。但圣旨委臣斟酌是非,谨品字法如前。伏愿照览,谨启。普通四年二月五日 ,内侍中尚书</a>令袁昻启敕旨具之,如卿所品,臣谓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寉游天,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萧思话书,走墨连绵 ,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薄绍之书,字势蹉跎,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乃至挥毫振纸,有疾闪飞动之势。臣浅见无闻 ,暗于明灭,宁敢谬量山海。以圣命自天,不得斟酌过失是非,如获汤炭。
盛熙明</a>云:善书者声誉著于时,书翰传于后,皆可历数。至于谬当虚名,庸亦有之;其泯没无闻者,固已何限。况乎好利售奇,传拓乱真,自非精鉴,鲜能去取也。故纂辑评论,研究书刻精粗,以备采摭云。
仓颉 史籀 李斯 赵高 程邈
王次仲陈遵 史游</a> 杜操刘穆
杜度 刘德昇崔瑗</a> 崔寔</a>曹喜
邯郸淳师宜官卫弘 蔡邕张芝
张昶 胡昭 韦诞 锺繇锺会
皇象 梁鹄 卫瓘 索靖张华</a>
嵇康</a> 谢安 卫夫人</a>王廙王羲之
王献之王珉 葛舆 阮研
──右旧评上品
严延年许慎 班固</a> 罗晖赵袭
魏武帝</a>吴孙皓刘邵 毛弘卫觊
卫恒 司马攸陆机</a> 刘舆庾亮
庾翼 王导 王敦 郗氏(羲之妻) 王徽之
王玄之王凝之王操之(皆羲之子,工草隶) 谢道韫
郗愔 郗超 桓玄 杜预</a>李式
张翼 羊欣 薄绍之孔琳之 张超
殷均 谢灵运谢综 陶弘景</a> 郭伯道
李镇东左伯 张彭祖任靖韦昶
张永 范怀约吴休尚施方泰 康昕
王崇素张昭 朱诞 徐希秀 刘绘
王知敬丘道护许文静宋文帝 王僧虔</a>
萧子云智永 唐太宗虞世南</a>欧阳询</a>
汉王元昌 褚遂良薛稷 张从申李阳冰
张旭 颜真卿</a>怀素 李邕 柳公权
──右旧评中品
何曾 羊祜 晋元帝王恬 王洽
王薈 王修 王珣 王濛 张敞
张澄 王裒 张纮 范晔</a> 萧思话
谢朓</a> 谢静 谢敷 姜翊 梁宣
韦秀 钟舆 向泰 羊溉 识道人
庾黔娄宋炳 汤绳 费元瑶孙奉伯
诸葛融杨潭 张炳 岑渊 张舆
王济</a> 刘穆之张融 朱龄石庾景休
褚元明孔敬通王藉 卫宣 李韫
陈基 傅廷坚张绍 阴光 韦熊
张畅 曹任 宋嘉 裴邈 羊固
传夫人辟闾训谢晦 孔闾 颜宝光
周仁皓张欣泰张炽 徐幹 徐令文
僧岳道人 王愔 颜清 王彬之柳惲
徐淮南法高道人 张斯 齐高帝刘珉
萧特 庾肩吾袁崧 梁武帝梁简文
梁元帝</a>陈文帝褚渊 沈君理张正见
智果 萧纶 房彦谦张大隐殷令名
简静文钱毅 刘逖 王晏 周颙
解斯彦明 虞绰 魏徵</a> 徐浩 房玄龄</a>
陆柬之邬彤 卢藏用裴行俭王承烈
高正臣</a>傅玄</a> 杨肇 崇简 蔡隐丘
韩择木梁林卿张庭珪史惟则孙过庭
张怀瓘史麟 梁耿 张芬 房广
沈益 张彪 陆曾 桓夫人傅玉
王绍宗程广 张越 萧诚 韦陟
宋儋 沈千运关操 郑虔 李璆
吴郁 赖文雅贺知章何昌裔宋之问
李清 玄悟 湛然</a>
──右旧评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