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十三)96字
3个月前 作者: 王力
掇控扪把挑搔投掷递 蹈蹑 升缘 偃仆毙倾 聆眺睇眄瞻 回还逝 分诀 悸恸怅慨 警惕 欲感 酌酹 酣觉 央阑
清澄浑 安闲 乖互 繁烦 急忽但
星辰 岳丘岭 栈阁 甸藩苑陇堑坟 蹊径 汀洲渚皋涯 塘垠 辇毂辕辙 簪缨绂绶 衾襦袂 羹飧 丝管弦 鼓鼙 僚群辈
909.【掇】
拾取。诗经</a>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之。"曹操</a>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杜甫</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澒hòng洞:连续不断的样子。)
910.【控】
(一)拉弓。史记</a>刘敬叔</a>孙通列传:"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弦三十万。"曹植</a>白马篇:"~弦破左的。"岑参</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将军角弓不得~,都护铁衣冷犹著。"
(二)勒马。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忌,抑纵送忌。"(忌:句末语气词。抑:句首语气词。磬:骋马。)引申为控制。王勃</a>滕王阁序</a>:"~蛮荆而引瓯越。"卢照邻</a>长安古意诗:"五剧三条~三市。"
911.【扪】
持。诗经大雅抑:"莫~朕舌。"引申为摸。史记高祖本纪:"乃~足曰:''虏中吾指。''"李白</a>蜀道难</a>诗:"~参历井仰胁息。"
912.【把】
(一)握持,攥(zuàn)。史记殷本纪:"汤自~钺以伐昆吾。"杜甫别房太尉墓诗:"对棋陪谢传,~剑觅徐君。"又奉济驿重送严公诗:"几时杯重~,昨夜月同行。"苏轼</a>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酒问青天。"现代有双音词"~握"。
(二)捆成束的。杜甫园官送菜诗:"清晨送菜~。"
(三)介词。将,把(后起义)。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西湖比西子。"
913.【挑】
(一)读tiāo,挠,拨动。庄子</a>大宗师:"孰能登天游雾,挠~无极?"(无极:指宇宙。)白居易</a>长恨歌:"孤灯~尽未成眠。"又特指弹奏乐器的一种指法(后起义)。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现代双音词"挑拨","挑剔","挑选",都由拨动的意义发展而来。引申为以尖状物挖取。杜荀鹤</a>山中寡妇诗:"时~野菜和根煮。"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剥榆树餮,~野菜尝。"
(二)读tiǎo,刺激对方以引起战斗。史记项羽</a>本纪:"则汉欲~战,慎勿与战。"司马迁</a>报任安书</a>:"横~强胡。"
(三)读tiǎo,引诱,打动[别人的心]。战国策</a>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其长者,詈之。"史记司马相如</a>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之。"
(四)读tiǎo,用棍棒的一端插着或挂着(晚起义)。睢景臣高祖还乡套曲:"明晃晃马镫枪尖上~。"
(五)读tiāo。担着(晚起义)。桃花扇</a>余韵:"山松野草带花~,猛抬头秣陵重到。"(秣陵:地名,今南京。)
914.【搔】
挠,用手指甲轻刮。诗经郑风静女:"爱而不见,~首踟蹰。"杜甫春望诗:"白头~更短。"也可指以足轻蹴。枚乘上书谏吴王:"足可~而绝。"[~头]簪。刘禹锡</a>春词:"蜻蜓飞上玉~头。"白居易长恨歌:"翠翘金雀玉~头。"
915.【投】
(一)抛掷,抛向。诗经卫风木瓜:"~我以木瓜。"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以暗~人於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韩愈</a>进学解:"~闲置散,乃分之宜。"引申为抛弃,扔掉。王勃滕王阁序:"有怀~笔,慕宗悫之长风。"
(二)投入。史记滑稽列传:"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之河中。"曹植野田黄雀行:"见鹞自~罗。"成语有"自~罗网"。引申为投合,迎合。元好问</a>赠答刘御史云卿诗:"胶漆本易~。"成语有"~其所好","臭味相~","情~意合"等。
(三)投靠,依托。南史</a>王懿传:"有远来相~者,莫不竭力营赡。"(营赡shàn:供养。)引申为到……住宿。杜甫石壕吏诗:"暮~石壕村。"又为到,接近。王安石</a>观明州图诗:"~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
916.【掷】(擿)
抛向。本写作"擿"。史记刺客列传:"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引申为抛弃,扔掉。庄子胠箧:"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杜牧</a>阿房宫赋:"弃~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按:"掷"字旧读入声。
[辨]投,掷。"投"和"掷"是同义词,但是"投"字较多用於抛向的意义,"掷"字较多用於抛弃的意义。
917.【递】
(一)交替。楚辞</a>招魂:"二八侍宿,射~代些。"(些:句末语气词。)杜牧阿房宫赋:"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又副词。交替地,一个接一个地。庄子齐物论:"其~相为君臣乎?"吕氏春秋</a>先己:"当今之世,巧谋并行,诈术~用。"
(二)运送(后起义)。旧唐书</a>郭虔瓘传:"一万行人诣六千余里,咸给~驮,并供熟食。"现代传递的意义由此发展而来。
(三)[迢~]辽远的样子。左思</a>吴都赋:"旷瞻迢~。"杜甫春日江村诗:"迢~来三蜀,蹉跎又六年。"温庭筠</a>更漏子词:"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
[辨]递,迭。在交替的意义上,"递"和"迭"没有分别。但"迭"字不能用於传递的意义,"迢递"不能说成"迢迭"。
918.【蹈】
(一)踩,踏。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火不热。"伪古文尚书</a>君牙:"若~虎尾。"引申为顿足,跺脚。孟子</a>离娄上:"则不知足之~之,手之舞之。"又双音词有"舞~",成语有"手舞足~"。"蹈河"连用,指跳河或投河。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是以申徒狄~雍之河。"
(二)行,行走。左传</a>哀公二十一年:"使我高~。"(高蹈:远行。)后代"高~"连用,表示隐居。张协七命:"翫世高~。"用於抽象意义表示实践,实行,遵循。荀子</a>王制:"故明君不~也。"今成语有"循规~矩"。
919.【蹑】
(一)踩。史记淮阴侯列传:"张良、陈平~汉王足。"引申为踏上,登上[位置]。左思咏史诗</a>:"世胄~高位,英俊沈下僚。"引申为跟踪,追随。三国志</a>魏书</a>邓艾传:"欣等追~於强川口。"(欣:杨欣。)
(二)穿[鞋]。古诗焦仲卿妻:"足下~丝履,头上玳瑁光。"
[辨]履,践,蹈,蹑。"履"和"践"都是"行走在……上"的意思。"蹈"则是踩踏的意思,常带有冒险的意味,如"蹈火","蹈海","蹈河"等。"蹑"是有意识地踩上去,所以能引申出登上、跟踪的意义来。
920.【升】
(一)量名,一斗的十分之一。庄子外物:"君岂有斗~之水而活我哉?"
(二)上升,登。跟降相对。诗经小雅天保:"如日之~。"论语</a>先进:"由也~堂矣,未入於室也。"白居易长恨歌:"~天入地求之遍。"日升的意义在后代写作"升"。江淹</a>石劫赋:"日照水而东升。"后来一般升登的意义也都可以写作"升"。杜甫多病执热诗:"奇峰硉兀火云升。"(硉兀lù wù:突兀。)韩愈山石诗:"升堂坐阶新雨足。"引申为升进,升迁[官职]。旧唐书马周传:"欲有擢~宰相,必先试以临人。"这个意义也可以写作"升"。杜甫寄岳州贾司马诗:"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后来於升迁的意义多写作"陞"。金史</a>陈规</a>传:"朝授一官,暮陞一职。"[~平][升平]太平。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蒸庶欣欣,喜遇~平。"(蒸庶:蒸民,老百姓。)张居正</a>辛未会试程策二:"建升平之业。"
[辨]升,昇,陞。三字同音,除升斗的意义以外,三字原则上可以通用。即以"陞"字而论,尔雅</a>释畜:"騉駼枝蹄趼,善陞甗。"(騉蹄:良马名。趼:读yàn,蹄下平正。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但是,近代升迁的意义在习惯上写作"陞"。
921.【缘】
(一)衣边饰,古代的一种花边。礼记</a>玉藻:"缁布衣,锦~。"现代有双音词"边~"。引申为沿。陶潜</a>桃花源记:"~溪行,忘路之远近。"
(二)攀援。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木而求鱼也。"李白蜀道难诗:"猿猱欲度愁攀~。"
(三)循,靠着。荀子正名:"则~耳而知声可也,~目而知形可也。"引申为因为(后起义)。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客扫。"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
(四)缘分(后起义)。杜甫清明诗:"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
922.【偃】
(一)仰卧。诗经小雅北山:"或息~在床。"又:"或栖迟~仰。"引申为向后倒,跟仆相对。左传定公八年:"与一人俱毙,~,且射子锄。"(毙:倒下。)吴越春秋</a>:"迎风则~,背风则仆。"再引申为一般的倒伏。尚书金滕:"禾尽~。"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成语有"~旗息鼓"。又为栖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胡为慕大鲸,辄拟~溟渤?"
(二)停息,特指不用干戈。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干戈未~息,安得酣歌眠?"又同元使君舂陵行诗:"狱讼久衰息,岂惟~甲兵?"又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诗:"修文~武不无人。"
923.【仆】
向前倒。汉书</a>贡禹传:"诚恐一旦蹎~。"又梁孝王传:"即诈僵~,阳病。"柳宗元</a>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或立或~。"后世向后倒也叫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今成语有"前~后继"。
924.【毙】
倒下去(指因伤因病)。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右,~于车中。"又定公八年:"与一人俱~,偃,且射子锄。"用於抽象意义时,表示失败或垮掉。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引申为死。左传僖公四年:"与犬,犬~;与小臣,小臣亦~。"现代汉语有"枪~"。
[辨]偃,仆,跌,僵,毙。"偃""僵"是向后倒,"仆"是向前倒,"毙"是倒下去(包括偃仆)。"跌"是失足跌倒,跟偃、仆、僵、毙都不同。所以扬雄</a>解嘲说:"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偃"与"僵"虽同是向后倒,但向后倒只是"偃"的引申义。偃卧,偃息的意义则不是"僵"字所能代替的。"僵"的引申义是僵硬(晚起义),跟"偃"的意义距离更远了。
925.【倾】
(一)倾斜,歪。荀子非十二子:"端然正己,不为物~侧。"曹植洛神赋:"日既西~。"谢灵运登池上楼诗:"~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李华</a>吊古战场文:"布奠~觞,哭望天涯。"引申为倾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葵藿~太阳,物性固莫夺。"
(二)颠覆,危。论语季氏:"安无~。"荀子儒效:"齐一天下而莫能~。"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下塞上聋,邦其~矣!"引申为排挤,压倒。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欲以~魏其诸将相。"
926.【聆】
听。张衡</a>思玄赋:"~广乐之九奏兮。"谢灵运登池上楼:"倾耳~波澜。"
[辨]听,聆。听和聆是同义词,但也有细微的区别。听是一般的听,而聆是倾耳细听。
927.【眺】
望,远望。礼记月令:"可以远~望。"张衡思玄赋:"流目~夫衡阿兮。"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举目~岖嶔。"
928.【睇】
微微斜视。楚辞九歌山鬼:"既含~兮又宜笑。"赵至与嵇茂齐书:"龙~大野,虎啸六合。"王勃滕王阁序:"穷~眄於中天。"引申为瞄。班固</a>幽通赋:"养流~而猿号兮,李虎发而石开。"(养:指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猿号:据说诸人射猿,都不中,养由基一拉弓猿就吓得哀啼。李:指西汉名将李广。李善</a>骑射,一次出猎误认石为虎,一箭射去,连箭羽都透入石中。)
929.【眄】
斜视。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入於道,众莫不按剑相~者。"王勃滕王阁序:"穷睇~於中天。"
930.【瞻】
视,看。诗经邶风燕燕:"~望弗及,伫立以泣。"又雄雉:"~彼日月。"又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楚辞离骚:"~前而顾后兮。"现代有双音词"~仰"。
[辨]瞻,眺,睇,眄。"瞻""眺"是一类,"睇""眄"是一类。"瞻"是看,但不是一般的看,而是往远处看,往高处看,等等。"眺"是远望,常常用於看风景。"睇"和"眄"都是斜视,差别不大,但是含情的斜视就只能说睇,不能说眄。
931.【回】
转,掉转,回转。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陶潜读山海经</a>诗:"穷巷隔深辙,颇~故人车。"王维</a>终南山诗:"白云~望合,青霭入看无。"引申为回来。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萦~]迂回曲折的样子。王勃滕王阁序:"穷岛屿之萦~。"又指水的回旋。周邦彦</a>兰陵王词:"渐别浦萦~,津堠岑寂。"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潆洄"。
[辨]回,迴。"回"与"迴"同音同义,"迴"是后起字。凡旋转的意义和回还的意义,既可写作"回",又可写作"迴"。惟有奸回的"回"不能写作"迴"。
932.【还】
(一)回去,回来。左传僖公三十年:"吾其~也。"鲍照</a>拟行路难诗:"~家自休息。"李白蜀道难诗:"问君西游何时~。""而还"二字连用,等於说"以来",表示过去某时直到现在。李华吊古战场文:"秦汉而~,多事四夷。"
(二)交还。周礼</a>秋官司仪:"致饔饩,~圭。"引申为偿还。杜甫岁晏行:"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租庸。"
(三)副词。还,更。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吹帽。"陆游</a>黄州诗:"迁流~叹学齐优。"
933.【逝】
去。论语阳货:"日月~矣。"司马迁报任安书:"则长~者魂魄私恨无穷。"陶潜咏荆轲诗:"萧萧哀风~,淡淡寒波生。"苏轼前赤壁赋:"~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现代双音词"逝世"由"长逝"发展而来。
[辨]逝,往,去。"往"是有目的地的,只是"往"字后面不说明目的地罢了。"逝"是没有目的地的(上下文都不提到目的地),略似"遂辞平原而去"的"去"。但"逝"和"去"也不一样,因为"逝"字常带感情色彩,有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934.【分】
(一)分开。论语泰伯:"三~天下有其二。"又季氏:"邦~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江淹别赋:"造~手而衔涕。"引申为分给。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人。"又为分享。扬雄解嘲:"~人之禄。"又为分辨,分别。论语微子:"五谷不~。"庄子齐物论:"周与胡蝶则必有~矣。"[~明]分明,清楚。贾谊</a>论时政疏:"等级~明。"杜甫新婚别诗:"妾身未~明,何以拜姑嫜?"
(二)读fèn,等级制度中规定给每人的义务,本分,职分,名分。礼记礼运:"男有~,女有归。"陶潜自祭文:"乐天委~,以至百年。"韩愈进学解:"投间置散,乃~之宜。"今成语有"安分守己"。
935.【诀】
辞别,告别。江淹别赋:"沥泣共~,?br> 血相视。"又:"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之情者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不忍便永~。"按:"诀"字本作"決"。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武決去。"又:"因与武決。""诀"是后起字。
936.【悸】
心跳。汉书田延年传:"使我至今病~。"引申为胆战心惊。楚辞九思悼乱:"惶~兮失气。"王延寿</a>鲁灵光殿赋:"心 而发~。"( sǐsǐ:不安的样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忽魂~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937.【恸】
悲哀过度。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庾信拟咏怀诗:"惟彼穷途~,知余行路难。"
[辨]痛,恸。二字古不同音(恸,徒弄切,音洞),意义也有分别。疼痛的"痛"不能说成恸。即以悲哀的意义而论,"痛"与"恸"也有程度的不同。
938.【怅】
心中如有所失,不称心,不痛快。楚辞九歌山鬼:"怨公子兮~忘归。"王维渭川田家诗:"即此羡间逸,~然吟式微。"杜甫咏怀古迹诗:"~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惆~]心中如有所失的样子。楚辞九辩</a>:"惆~兮而私自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惆~难再述。"陆游观长安城图诗:"三秦父老应惆~,不见王师出散关。"
939.【慨】
(一)叹息,叹气。荀子宥坐:"孔子</a>~然叹曰。"张衡东京赋:"~长思而怀古。"杜甫秦州杂诗:"万方声一~,吾道竟何之?"现代有双音词"感~"。
(二)[忼~][慷~]壮士激昂的样子。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悲歌忼~。"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於宦竖,莫不伤气,而况於慷~之士乎?"陶潜咏荆轲诗:"慷~送我行。"今成语有"慷~激昂"。注意:现代"慷慨"又有"不吝啬"的意义,古代"慷慨"不当"不吝啬"讲。
940.【警】
(一)使警惕,使知所戒。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天或者大~晋也。"孟子滕文公下:"洚水~余。"(洚水:洪水。)李商隐</a>蝉:"烦君最相~。"这个意义又写作儆。伪古文尚书大禹谟:"降水儆予。"(降水:即洚水。)现代有双音词"~戒"、"~告"。
(二)戒备,特指军事上的戒备。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也。"引申为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曹植白马篇:"边城多~急,胡虏数迁移。"现代有双音词"~报"。
941.【惕】
提心吊胆,担心。易经</a>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若厉。"(乾乾:健强不息。若:如同。厉:危。)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现代有双音词"警~"。[怵~]提心吊胆,害怕。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恻隐之心。"李白古风:"行人皆怵~。"
942.【欲】
(一)及物动词。想要得到,希望有某事。论语季氏:"夫子~之。"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庄子大宗师:"父母岂~吾贫哉?"又能愿动词。想,想要。庄子秋水:"庄子来~代子相。"李白蜀道难:"猿猱~度愁攀缘。"引申为将要(后起义)。高适</a>燕歌行:"少妇城南~断肠。"
(二)名词。愿望。庄子马蹄:"跷蕖俏剿仄印!庇痔斓兀骸拔蕖煜伦恪!薄坝弊殖S渺侗嵋澹硎居坝C献永肼ο拢骸按佣恐!绷趿婢频滤蹋骸安痪鹾钪屑。星椤!闭飧鲆庖逵中醋鳌坝薄B塾锕背ぃ骸拌且灿傻酶眨 保ㄨ莄héng:申枨,人名。)
943.【感】
使人心动,令人心情起变化。易经咸卦:"圣人~人心而天下和平。"荀子乐论</a>:"其~人深。"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情。"引申为感触,感动,感伤。谢灵运登池上楼诗:"祁祁伤豳歌,萋萋~楚吟。"杜甫春望:"~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激]感动激发(后起义)。后汉书</a>朱穆传论:"专诸荆卿之~激。"注意:在上古及中古汉语中,"感"字独用时,不当感谢讲。"感激"二字连用也不一定表示感谢,有时候只是表示心中受到激发。
944.【酌】
舀酒(自己喝或给人喝)。诗经周南卷耳:"我姑~彼兕觥。"苏轼前赤壁赋:"洗盏更~。"汉书盖宽饶传:"无多~我,我乃酒狂。"陶潜读山海经:"欢言~春酒。"引申为舀水喝。王勃滕王阁序:"~贪泉而觉爽。"[斟~]斟酒。左思吴都赋:"仰南斗以斟~。"昭明文选</a>所录苏武诗:"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叙此平生亲。"引申为考虑取舍或损益。国语</a>周语上:"而后王斟~焉。"诸葛亮</a>出师表:"至於斟~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今成语有"~办","~灭"等。
945.【酹】
以酒沃地。这是古人祭神的一种仪式。后汉书张奂传:"以酒~地。"苏轼荔支叹诗:"无人举觞~伯游。"又念奴娇:"一樽还~江月。"
946.【酣】
酒喝得很畅快,半醉。战国策燕策一:"即酒~乐,进热歠。"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饮酒~,夫起舞属丞相。"白居易轻肥诗:"食饱心自若,酒~气益振。"引申为尽量或尽情从事某种行为。淮南子</a>览冥:"战~日暮。"
947.【觉】
(一)读jiào。睡醒。跟"寐"相对。诗经王风兔爰:"尚寐无~。"庄子齐物论:"~而后知其梦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唯~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注意:古代说"睡觉"是指睡醒的意思,与今天所谓"睡觉"不同。
(二)读jué。觉悟,省悟。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后知,使先~~后~也。"公羊传</a>昭公三十一年:"叔术~焉,曰:''嘻!此诚尔国也夫!''"引申为发觉,觉察。汉书高帝纪:"有而弗言,~,免。"(免:指免职。)"发觉"连用,表示事情被发觉,泄露。史记高祖本纪:"赵相贯高等事发~。"汉书霍光传:"会事发~,云、山、明友自杀。"
(三)感觉到,觉得。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宇宙之无穷。"又,"酌贪泉而~爽。"李商隐无题诗:"夜吟应~月光寒。"
按:旧时於(一)读去声或入声,於(二)(三)读入声。
948.【央】
(一)[中央]中间,中心,正中。诗经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庄子天下"我知天下之中~。"又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shù),北海之帝为忽,中~之帝为浑沌。"淮南子天文:"中~土也。"注意:"中央"是双音词,不能简称为"央";又"中央"表示正中的意思,常与东西南北并举,并不是所有用中字的地方都可以说成"中央"。
(二)尽,完了。这个意义一般只出现在"未央"这个词组里,并且一般只和"夜""欢乐"发生关系。诗经小雅庭燎:"夜未~。"曹丕</a>燕歌行:"星汉西流夜未~。"刘桢</a>赠五官中郎将诗:"欢悦诚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嗟盘之乐也,乐且无~。"(这是以"无央"代"未央"。)有时也和一般时间结合。楚辞离骚:"时亦犹其未~。"
949.【阑】
(一)门前的栅栏。史记楚世家:"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王,而令仪亦不得为门~之厮也。"(仪:张仪自称。)后来"门阑"二字连用就表示门。杜甫李监宅:"门~多喜色,女婿近乘龙。"引申为栏杆(后起义)。柳永</a>玉蝴蝶词:"凭~悄悄,目送秋光。"周邦彦满庭芳词:"凭~久。"这个意义又写作"栏"。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辛弃疾</a>摸鱼儿词:"休去倚危栏。"[~干]叠韵连绵字。(1)纵横交错的样子。曹植妾薄命行:"腾觚飞爵~干。"左思吴都赋:"珠琲~干。"(珠十贯为一琲。)杜甫彭衙行:"相视涕~干。"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干。"(2)阑干。李白清平调:"沈香亭北倚~干。"柳永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倚~干处,正恁凝愁。"这个意义又写成"栏杆"。
(二)[~入]没有符籍(通行证)而擅入宫门。汉书高祖功臣年表:"平阳侯曹宗~入宫掖门。"又成帝纪:"小女陈持弓,闻大水至,走入横城门,~入尚方掖门。"
(三)尽,晚。常用於谈及酒和时令的时候。"酒~",表示酒喝得差不多了。史记高祖本纪:"酒~,吕公因目固留高祖。"杜甫九日诗:"酒~却忆十年事。""岁~",表示一年将尽。宋孝武帝宣贵妃诔:"白露凝兮岁将~。"杜甫废畦诗:"绿霑泥滓尽,香与岁时~。""夜~",表示夜深。杜甫羌村诗:"夜~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又放船诗:"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四)[~珊]叠韵连绵字。衰落的样子。李煜</a>浪淘沙词:"春意~珊。"白居易咏怀诗:"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珊。"
950.【清】
清洁,特指水清。跟"浊"相对。楚辞渔父:"沧浪之水~兮,可以濯吾缨。"引申为天气清,不冷也不热。李商隐晚晴诗:"春去夏犹~。"柳永八声甘州词:"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秋。"又为清白。李商隐蝉诗:"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又为清平,太平。常以"清世"或"清时"二字连用。吕氏春秋</a>序意:"盖闻古之~世,是法天地。"李陵答苏武书:"策名~时。"(策名:名书於简策,指仕宦。)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a>:"~时有味是无能,间爱孤云静爱僧。"
951.【澄】(澂)
清,特指水清。淮南子说山:"人莫鉴於沫雨,而鉴於~水。"谢朓</a>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江静如练。"引申为使浊水澄清。三国志吴书孙静传:"顷连雨水浊,兵饮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水。""澄清"又用於抽象的意义。后汉书范滂传:"登车揽辔,慨然有~清天下之志。"
[辨]澄,清。在水清的意义上,"澄"与"清"是同义词。但是"澄"字不像"清"字有那么多的引申意义。又在使浊水澄清的意义上,用"澄"不用"清"。
952.【浑】
(一)浊,浑浊。老子</a>十五章:"~兮其若浊。"杜甫示从孙济诗:"汲多井水~。"
(二)混同合为一体。汉书刘向</a>传:"贤不肖~杀,白黑不分。"孙绰</a>游天台山赋:"~万象以冥观,兀同体於自然。"(浑万象:指将自身与万物浑然合为一体。冥观:不作明细的观察。兀:无知的样子。)引申为未加工[雕琢]的,自然状态的。晋书</a>王戎传:"尝目山涛为璞玉~金。"后代:"~朴"、"~厚"等双音词由此发展而来。
(三)副词。完全,简直。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四)[~~](1)源泉涌流的样子。旧读gǔn gǔn。也写作"混混"。荀子富国:"财货~~如泉源。"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2)水势大的样子。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无涯。"(3)混浊的样子。陆云</a>九愍:"世~~其难澄。"
953.【安】
(一)安,跟危相对。论语季氏:"盖均无贫,和无寡,~无倾。"曹植洛神赋:"若危若~。"安又用於使动意义,表示使安,使免於灭亡。史记高祖本纪:"周勃重厚少文,然~刘氏者必勃也。"庾信咏怀诗:"~齐独未~。"引申为舒服,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韩愈进学解:"~坐而食。"又为安放(后起义)。周邦彦满庭芳诗:"歌筵畔,先~簟枕,容我醉时眠。"
(二)疑问代词。何,什么。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傅?"又用作状语。怎么,哪里。论语先进:"~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扬雄解嘲:"又~得青紫?"
954.【闲】
(一)栅栏,养牛马的圈。汉书百官公卿表:"又龙马~驹。"引申为道德的范围。论语子张:"大德不逾~,小德出入可也。"
(二)防止,防闲。易经乾卦:"~邪存其诚。"左传昭公六年:"是故~之以义。"
(三)熟练,熟习。诗经秦风驷铁:"四马既~。"又大雅卷阿:"君子之马,既~且驰。"这个意义后来也写作"娴"。
(四)安静,镇静。淮南子本经:"~静而不躁。"贾谊鹏鸟赋:"貌甚~暇。"(这里的"闲暇"是镇静不惊的意思。)引申为文雅,不浮躁粗俗。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妖:艳丽。)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娴"。
(五)清闲,空闲。跟"忙"相对。李白侠客行:"~过信陵饮。"韩愈进学解:"投~置散,乃分之宜。"这个意义本来作"闲"。
[辨]闲,闲。在清闲的意义上,"闲"与"闲"同义。但是要注意:唐诗中许多"闲"字都应该解作安闲,而不应该解作清闲。例如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这种"闲"字解作清闲就错了。
955.【乖】
悖谬,相反,不协调。左传昭公三十年:"楚执政众而~。"荀子天论:"则父子相疑,上下~离。"楚辞七谏怨世:"吾独~剌而无当兮。"陶潜饮酒诗:"疑我与时~。"引申为不顺适。元稹遣悲怀诗:"谢公最少偏怜女,自嫁黔娄</a>百事~。"(黔娄:古代的穷士。)注意:在古代汉语中,"乖"字不当乖巧、听话讲。
[辨]乖,舛,戾,剌。这四个字是同义词。"乖"与"舛"意义最近,所以"乖互"又可以说成"舛互"。"戾"的本义是曲,乖戾只是它的引申义。又暴戾的"戾"更与"乖""舛"不同。"剌(là)"字一般只用於双音词中,如乖剌,剌谬等。
956.【互】
(一)交互,交错。京房</a>易传</a>:"阴阳交~。"[回~](回互)双声连绵字。交错的样子。萧颖士蓬池宴序:"洲岛回~。"杜甫宿花石戍诗:"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乖~]错乱。后汉书乐恢传:"天地乖~,众物大伤。"
(二)副词。互相。沈约</a>谢灵运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节。"
957.【繁】
繁多,多种多样。左传昭公三年:"於是景公~于刑。"楚辞离骚:"佩缤纷其~饰兮。"萧统</a>文选序:"自兹以降,源流实~。"引申为繁杂,繁冗。跟"略"相对,又跟"简"相对。文心雕龙</a>熔裁:"精论要语,极略之体;游心窜句,极~之体。"又为密。周邦彦满庭芳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弦。"[~华]奢侈豪华的生活。杜牧金谷园诗:"~华事散逐香尘。"
958.【烦】
(一)烦躁。素问</a>生气通天论:"~则喘喝。"引申为烦闷。史记仓公列传:"病使人~懑。"楚辞哀时命:"惟~懑而盈匈。"(匈:胸。)引申为烦扰。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入耳而不~。"
(二)麻烦。左传僖公三十年:"敢以~执事。"李商隐蝉诗:"~君最相警。"
(三)繁多,烦琐。淮南子主术:"法省而不~。"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蠲削~苛,兆民大说。"
[辨]繁,蕃,烦。三字同音。在繁多的意义上,这三个字有共同之处。所以"蕃盛"也可以作"繁盛","蕃庶"也可以作"繁庶","蕃殖"也可以作"繁殖","烦文"也可以作"繁文","烦细"也可以作"繁细"。大致说来,"蕃"与"繁"通,"繁"与"烦"通,而"烦"与"蕃"却很少相通。
959.【急】
(一)性情急躁,没有耐心。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乎?"庄子人间世:"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
(二)迫切,紧急。跟"缓"相对。孟子尽心上:"当务之为~。"荀子王霸:"今君人者~逐乐而缓治国。"(君人:给人做君,统治人。)曹植白马篇诗:"边城多警~。"今双音词有:"紧~","危~"。又指迫切需要的生活资料,生活困难。论语雍也:"君子周~不继富。"(周:通"賙"。)
(三)快,赶紧。史记秦始皇</a>本纪:"项羽~击秦军。"又为急促。周邦彦满庭芳词:"~管繁弦。"
"急"字旧读入声。
960.【忽】
(一)不注意,不重视,无视。汉书王嘉</a>传:"~於小过。"又贾谊传:"愿幸毋~。"文心雕龙情采:"采滥~真。"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臣如~至理,君岂弃此物?"现代有双音词"~略","~视","疏~"。
(二)突然。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焉。"(悖:通"勃",勃焉,突然的样子。)论语子罕:"瞻之在前,~焉在后。"按:在最初的时候,常常是以"忽焉"二字连用来表示突然,后来变为单用"忽"字。楚辞离骚:"~反顾以游目兮。"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迷花倚石~已暝。"
(三)[忽忽]心里迷迷糊糊的样子。宋玉</a>高唐赋</a>:"悠悠~~,怊怅自失。"(怊怅:同"惆怅"。)司马迁报任安书:"居则~~若有所亡。"又说成双声连绵字"恍忽"。宋玉神女赋</a>序:"精神恍~,若有所喜。"(恍:同"恍"。)后来又写成"恍惚"。
"忽"字旧读入声。
961.【但】
只,仅。史记刘敬传:"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见老弱及羸畜。"曹丕与吴质书:"公干有逸气,~未遒耳。"李白蜀道难诗:"~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杜甫客至诗:"~见群鸥日日来。"李商隐无题诗:"晓镜~愁云鬓改。"注意:在古代汉语里,"但"字不当"但是"讲。"但是"的意义用"然","然而"或"而"来表示。
962.【星】
星。王勃滕王阁诗:"物换~移几度秋?"[~历](~历)天文历数。司马迁报任安书:"文史~历,近乎卜祝之间。"[~辰]泛指星空。有人以为"星"指火水木金土五星,"辰"指二十八宿。尚书尧典:"历象日月~辰。"
963.【辰】
(一)十二支的第五位。用来纪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庚~,将殡于曲沃。"后来又用来纪年,纪月,纪时。又十二支总称为十二辰。"浃~"二字连用,表示十二日。左传成公九年:"浃~之间,而楚克其三都。"
(二)时,特指时运。诗经小雅小弁:"我~安在?"又大雅桑柔:"我生不~。""良辰"二字连用,指好日子。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良~。"又指好时令。柳永雨霖铃词:"应是良~好景虚设。"
(三)星名。北极称为北辰。论语为政:"譬如北~,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王勃滕王阁序:"天柱高而北~远。"按:依朱熹</a>说,北辰是北天中心无星处。这是天文学的严格说法。其实古人是依一般的说法,以北极星为北辰。周秦时代的北极是小熊座β星,今天北极则是小熊座α星。又特指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称为"大辰",简称为"辰"。也叫"商星"。法言</a>学行:"吾不睹参~之相比也。"(辰星夏季出现,参星冬季出现,所以不能"相比",并列天空。)按:二十八宿中的房宿、行星中的水星也称"辰星"。
(四)通"晨"。早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夜。"(不能分辨早晨和夜晚。)
964.【岳】(岳)
山之尊者。古人以泰山(岱)为东岳,衡山(霍)为南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合称四岳。再加上中岳嵩山(太室),合称五岳。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山大而高为崧。)李白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又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965.【丘】(邱)
(一)小土山。庄子胠箧:"夫川竭而谷虚,~夷而渊实。"又则阳:"是故~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引申为山。汉书司马相如传:"以登介~。"(介丘:大山。)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又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列缺霹雳,邱峦崩摧。"
(二)废墟。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兮。"王勃滕王阁序:"兰亭已矣,梓泽~墟。"
(三)坟墓。常以"丘墓"二字连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墓乎!"杨恽报孙会宗书:"岂意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墓乎!""丘"与"邱"本有分别:"丘"是山丘,"邱"是邑名。后来因避孔子讳,山丘的"丘"也写作"邱",或省笔为""。俗又作"丘"。
966.【岭】
山腰。本作领。汉书严助传:"与轿而隃领。"(隃:同逾。)引申为山。韩愈山石:"清月出~光入扉。"又为一条山(不是独立的峰)。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侧成峰。"又为连绵不断的山,山脉的干系。王义之兰亭序:"此地有崇山峻~。""五岭"二字连用,指大庾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在今江西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处。汉书张耳传:"南有五领之戍。"后来"岭"字独用,也特指五岭,而岭南、岭表则指今广东省。晋书吴隐之传:"朝廷欲革~南之弊。"又晋书滕修传:"修为广州牧,宿有威惠,为~表所服。"
[辨]山,岭。"岭"字作山腰或一条山讲的时候,与"山"大有区别。"横看成岭侧成峰",其中的岭不能解作"山"。但是,"岭"的引申义则与"山"的意义差不多。"崇山峻岭"的"岭"也可说是"山"的同义词。
967.【栈】
(一)棚车,用木条横排编成车厢的轻便车子。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有~之车,行彼周道。"又写作"轏"。左传成公二年:"丑父寝於轏中。"
(二)方格的木架,放在马房地上防湿的。庄子马蹄:"编之以皂~。"颜延之赭白马赋:"岁老气殚,毙於内~。"
(三)栈道,在山上用木材架起来修成的道路。汉书张良传:"良因说汉王烧绝~道。"白居易长恨歌:"云~萦纡登剑阁。"
注意:古代"栈"字不解作货栈或客栈。
968.【阁】
(一)复道,用木材架於空中以为道路。战国策齐策六:"为栈道木~而迎王与后於城阳山中。"剑阁即因阁道得名。白居易长恨歌:"云栈萦纡登剑~。"引申为楼与楼之间的架空复道,人们经过复道从此楼到彼楼。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诗:"春城丽白日,阿~跨层楼。"引申为一种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的楼式建筑。王勃滕王阁序:"飞~流丹,下临无地。"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
(二)收藏书籍的房子,建在高地上,或者是楼房。汉书扬雄传:"时雄校书天禄~,上治狱事,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上自投下,几死。"李白侠客行:"谁能书~下,白首太玄经</a>?"
(三)官署。西汉时官府办公处所称"阁"。也作"阁"。汉书朱博传:"於是府丞诣阁,博乃见丞。"陆机</a>答张士然诗:"洁身跻秘~。"(洁:洁。跻jī:登。秘阁:指秘书省。)按:汉时官府机构中的长官居阁(阁)上,吏役在阁下。如汉书朱博传:"阁下书佐入,博口占檄文,曰:……"后世尊称人为"阁下",意思是"阁下的办事人员"。这是表示不敢直称其人,而以"阁下办事人员"相代。与"执事"、"陛下"性质相似。
(四)小门。古诗上山采蘼芜:"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去。"引申为妇女所居的房屋。周邦彦齐天乐词:"深~时闻裁翦。"又特指未婚女子所居。木兰诗:"开我东~门,坐我西~床。"后世女子出嫁叫"出~"。[闺~]"闺"、"阁"都指宫中的小门,连用指宫禁。司马迁报任安书:"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於严穴邪?"按:后世"闺阁之臣"专指宦官。"闺阁"又指未婚女子所居的地方。
(五)放下,搁置(后起义)。新唐书</a>刘知几</a>传:"~笔相视。"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搁"。引申为存贮,积存。西厢记</a>第四本第三折:"我见他~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
(六)忍,禁受(晚起义)。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不住泪眼愁眉。"
[辨]栈,阁。在栈道的意义上,"栈"与"阁"是同义词。分开来说,"栈"是平铺的,"阁"是架空的。
969.【甸】
王国四郊之外,周围五百里为甸服。尚书禹贡:"五百里~服。"引申为郊外,郊野。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
970.【藩】
篱笆。周易</a>大壮卦:"羝羊触~。"(羝羊:公羊。)"藩"又用於比喻,表示藉以保障、保卫国家的人或地。诗经大雅板:"价人维~。"(价:大;价人,大德之人。)左思咏史:"吾希段干木,偃息~魏君。"又写作"蕃"。左传昭公九年:"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镇]唐代於地处边境的州设置十节度使,统辖军政,以便防御外患。安史之乱后,内地也普遍置节度使,总揽军政大权,成为对抗中央的军阀势力。李尤函谷关赋:"~镇造而惕息,侯伯过而震惶。"苏轼指掌图序:"~镇强梁于河北。"
971.【苑】
天子游</a>乐田猎的广阔场所,其中种植花木,豢养禽兽(不是关起来饲养)。司马相如上林赋:"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於游戏之乐,~囿之大。"杜甫哀江头:"忆昔霓旌下南~,~中万物生颜色。"
[辨]囿,苑,园,圃。"囿""苑"是一类,"园""圃"是一类。囿、苑是帝王穷奢极侈的游乐场所。先秦叫囿,汉以后叫苑,"囿"和"苑"是同义词。"园"和"圃"是农民所有:种树的叫园,种菜的叫圃。浑言则园圃无别。潘岳</a>闲居赋序:"灌园粥(鬻)蔬,以供朝夕之膳。"可见"园"也可以种菜。后来"园"字用来表示贵家的花园,才和"圃"字分开了。
972.【陇】
(一)地名。陇山(在陕西、甘肃交界处。汉属天水郡)。汉书武帝纪:"遂逾~。"陆游观长安城图诗:"日暮风烟传~上。"又泛指山。孔稚圭北山移文:"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也作"垄"。孔稚圭北山移文:"於是南岳献嘲,北垄腾笑。"
(二)田地分界的高处。史记项羽本纪:"乘势起~亩之中。"这个意义也写作"垄"。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按:后来於(二)义习惯上写作"垄"。(一)义的地名不能作"垄"。
973.【堑】()
坑,沟。左传昭公十七年:"环而~之及泉。"后汉书耿弇传:"城中沟~皆满。"引申为护城河。史记高祖本纪:"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勿与战。"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古来限隔南北。"陆游观长安城图诗:"穿~环城笑虏孱。"
974.【坟】
(一)大堤。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
(二)水中高地。楚辞九章哀郢:"登大~以远望兮。"
(三)坟墓(后起义)。张衡思玄赋:"睹有黎之圮~。"(有黎:即祝融氏。圮坟:毁坏了的坟墓。)杜甫别房太尉墓诗:"驻马别孤~。"
(四)经典,远古的书籍。相传最古的书是"三坟五典"。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五典八索九丘。"所以远古的书籍又称"典~"或"~籍"。陆机文赋</a>:"颐情志於典~。"(颐:养。)萧统文选序:"概见~籍,旁出子史。"
[辨]丘,墓,坟,冢。在坟墓的意义上,这四个字是同义词。"丘"与"墓"常常通用,而且常常二字连用。区别开来说,平者为墓,高者为丘。"坟"当墓讲,是比较后起的意义;"坟"与"墓"的分别也是高和平的分别,所以礼记檀弓说:"古者墓而不坟。""冢"是大坟。杜甫曲江诗:"苑边高冢卧麒麟。""丘"是大冢,所以赵武灵王的墓称为"灵丘",吴王阖闾的墓称为"虎丘"。
975.【蹊】
人走出来的小路。庄子马蹄:"山无~隧,泽无舟梁。"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文心雕龙情采:"夫桃李不言而成~,有实存也。"
976.【径】
(一)小路,不能容车的步道。论语雍也:"行不由~。"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杜甫客至诗:"花~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二)直。枚乘上书谏吴王:"~而寡失。"引申为直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尚有~寸之珠。"左思咏史诗:"以彼~寸茎,荫此百尺条。"南史刘穆之传:"一字~尺无嫌大。"
[辨]道,路,涂,蹊,径。道、路、涂是一类,都是通车的路。"涂"容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泛指则没有分别。蹊、径是一类,都是不能通车的路。"径"常常是直而近的小路,可以通牛马,而"蹊"则比"径"更小,只是人们经常践踏而成的。
977.【汀】
水边平地。楚辞九歌湘夫人:"搴~洲兮杜若。"王勃滕王阁序:"鹤~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李商隐安定城楼诗:"绿杨枝外尽~洲。"陆游夜泊水村诗:"卧闻新雁落寒~。"
978.【洲】
水中的陆地。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王勃滕王阁序:"临帝子之长~。"苏轼卜算子词:"寂寞沙~冷。"
979.【渚】
水中的小块陆地,小洲。王勃滕王阁序:"鹤汀凫~,穷岛屿之萦回。"杜甫登高诗:"~清沙白鸟飞回。"
980.【皋】
水旁高地。楚辞离骚:"步余马於兰~兮。"孔稚圭北山移文:"虽假容於江~,乃缨情於好爵。""东皋"二字连用,常常表示隐士躬耕的地方。陶潜归去来辞:"登东~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孔稚圭北山移文:"骋西山之逸议,驰东~之素谒。"王绩</a>野望诗:"东~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981.【涯】
水边。尚书微子:"若涉大水,其无津~。"引申为边,边际,尽头。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而知也无~。"古诗十九首</a>:"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天~]天边,辽远的地方。李华吊古战场文:"布奠倾觞,哭望天~。"马致远</a>天净纱:"断肠人在天~。"[生~]生活。杜甫杜位宅守岁诗:"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
"涯"字有三种读音:(1)音宜(yí),支韵。如吊古战场文押知、疑、之、涯、悲、依、离、斯、夷。(2)音牙(yá),麻韵。如进学解押华、家、涯、牙、夸、葩。(3)音崖(yái),佳韵。第三种读音比较少见。
982.【塘】
(一)堤。本作"唐"。吕氏春秋尊师:"治唐圃。"淮南子主术:"若发碱决唐。"(碱xián:也是堤。)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庾信哀江南赋</a>:"连茂苑於海陵,跨横~於江浦。"唐书地理志:"绕州郭有堤~百八十里。"按:地名如钱塘、瞿塘、横塘,都是一种堤坝。
(二)水塘(后起义)。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
983.【垠】
边,边际。楚辞远游:"其小无内兮,其大无~。"李华吊古战场文:"平沙无~。"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施及无~。"
[辨]岸,涯,垠。这三个字是同义词。"岸"的本义是高的水涯,在一般的用途上,"岸"也就是涯。但"涯"的引申义是岸所没有的。"垠"的本义也是岸,但常见的只有边际的意义,而且只用在"无垠"这个组合里。"无涯"与"无垠"不同:"无涯"比较多用於抽象意义,而"无垠"比较多用於具体意义。
984.【辇】
(一)用人推挽的车。战国策赵策四:"老妇恃~而行。"秦汉以来专指帝后乘坐的车。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玉~纵横过主第。"(主第:公主的府第。)杜甫哀江头诗:"昭阳殿里第一人,同~随君侍君侧。"宋史</a>寇准传:"琼即麾卫士进~,帝遂渡河。"(琼:指高琼。麾:指挥。)[~下]帝辇之下。指京城。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弟诗:"尊前岂解愁家国,~下唯能忆弟兄。"也"~轂下"连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轂下。"
(二)[用车]运载。诗经小雅黍苗:"我任我~。"(任:背或扛。)陆游闻虏乱次前辈韵诗:"~金输虏庭。"又为乘坐。荀子大略:"诸侯~舆就马。"杜牧阿房宫赋:"辞楼下殿,~来於秦。"
985.【毂】
车轮中心,有圆孔可以插轴的部分。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也指称车。汉书食货志:"转~百数。"(百数:指数量多。)"辇~下"连用时,指称京都。司马迁报任安书:"待罪辇~下。"
986.【辕】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庄子达生:"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委蛇wēi yí:鬼物名。)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北~就泾渭。"今成语有"南~北辙"。[~门]古代在军营前面用两乘车仰放着,使车辕相向以表示营门,叫做辕门。汉书项籍传:"见诸侯将入~门。"
987.【辙】
车轮轧出的痕迹。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不知其不胜任也。"王勃滕王阁序:"处涸~以犹欢。"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官渡又改~。"现代有双音词"覆~",又有成语"如出一~"。
988.【簪】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时也用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古代男女都用簪。孔稚圭北山移文:"昔闻投~逸海岸。"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又作用动词。辛弃疾祝英台近词:"才~又重数。"[~缨]指贵人的冠饰。杜甫赠严武诗:"身上愧~缨。"
[辨]笄,簪,钗。"笄"就是簪。先秦只说笄,"簪"字在汉以后才有笄的意义。这是词汇的变迁。"钗"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与簪不完全同义。"钗"专用作妇女的首饰,而"簪"则在多数情况下指男人的首饰,这更使"簪"与"钗"区别开来了。
989.【缨】
(一)系冠的带子,结在下巴的。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扬雄解嘲:"戴纵垂~而谈者,皆拟於阿衡。""长缨"二字连用,表示:(1)长的冠带。陶潜咏荆轲诗:"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2)贵官的服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与宴非短褐。"(3)系颈的长绳。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成语有"请~"。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等终军之弱冠。"
(二)马胸前的革带。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鞶,pán:绅带。厉:下垂的带端。游:通"斿",旌旗的饰物。)
990.【绂】
(一)读fú。系印的丝带(其颜色依品级而定)。汉书匈奴传:"授单于印~。"又:"解故印~奉上,将率受。"曹植求自试表:"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印系於肘后的腰间,所以说"俯愧"。朱绂:诸侯王的服色。)
(二)礼服(祭服、朝服)之一种,用来蔽膝。用熟皮革制作。易经困卦:"朱~方来。"这个意义原写作"芾"或"韍"。诗经曹风侯人:"三百赤芾。"汉书王莽传:"服天子韍冕。"
991.【绶】
用来系印的丝带,绂。史记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於要。"(要:腰)白居易轻肥诗:"紫~悉将军。"江淹别赋:"君结~兮千里。"
992.【衾】(≠衿)
被子。诗经召南小星:"抱~与裯。"(裯chóu:单被。)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枕昧节候。"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寒谁与共?"
[辨]衾,被。小被叫寝衣,大被叫衾。泛指则"衾""被"没有分别。但是,在先秦多说"衾",汉以后用"被"的情况才多起来。
993.【襦】
短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征褰与~。"(褰qiān:裤。)汉书霍光传:"太后被珠~。"杜甫新婚别诗:"罗~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994.【袂】
袖子。左传宣公十四年:"投~而起。"王勃滕王阁序:"今晨捧~,喜托龙门。"白居易长恨歌:"风吹仙~飘颻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995.【羹】
上古时代的一种肉食。牛肉、羊肉、猪肉都可以做羹。有五味羹:这是肉中加菜、醯(醋)、醢(酱)、盐、梅。伪古文尚书说</a>命下:"若作和~,尔惟盐梅。"也有不加菜的羹,叫做 (huò)。又有不加任何调味的羹,叫做大羹(太羹)。礼记乐记</a>:"大~不和。"左传隐公元年:"未尝君之~。"此外又有一种菜羹,是穷人吃的。孟子万章下:"虽蔬食菜~未尝不饱。"韩愈山石诗:"铺床拂席置~饭,疏粝亦足饱我饥。"按:上古的羹,一般是带汁的肉,而不是汤。到了中古以后,羹和汤就差不多了。王建</a>新嫁娘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汤。"
996.【飧】(飧)
晚饭。孟子滕文公上:"饔~而治。"引申为熟食,饭菜。杜甫客至诗:"盘~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997.【丝】
(一)丝。战国策楚策四:"方将调饴胶~。"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方尽。"[游~]虫类所吐的丝,在空中飞荡,叫做游丝。庾信春赋:"数尺游~即横路。"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百丈游~争遶树。"也省称丝。杜甫雨诗:"天晴忽放~。"
(二)弦乐。八音之一。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刘禹锡陋室铭:"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欧阳修</a>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非竹。"
998.【管】(管)
(一)管乐器之一种,竹制,六孔,像笛。诗经周颂有瞽:"箫~备举。"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籥之音。"引申为泛指管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悲~逐清瑟。"杜牧阿房宫赋:"~弦呕哑。"周邦彦满庭芳词:"急~繁弦。"又泛指管状的器物。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
(二)古代的一种钥匙。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引申为掌管,主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崔杼淖齿~齐。"(淖齿:人名。)汉书食货志:"~在县官。"辛弃疾祝英台近词:"都无人~。"
999.【弦】
(一)弓的弦。韩非</a>子</a>观行:"西门豹之性急,常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常佩~以自急。"史记李将军列传:"度不中不发,发即应~而倒。"曹植白马篇诗:"控~破左的,右发摧月支。"引申为指弦形的月亮。杜甫初月诗:"光细~初上,影斜轮未安。"有上弦,有下弦。杜甫月诗:"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
(二)琴瑟的弦,弦乐器的弦。论语阳货:"闻~歌之声。"庄子徐无鬼:"鼓之,二十五~皆动。"这个意义又写作"弦"。李端听筝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周邦彦满庭芳词:"急管繁弦。"
[辨]弦,弦。"弦"与"弦"本是同一个词。原写作"弦"。后人区别开来,弓弦的弦写作"弦",琴瑟的弦写作"弦"。
1000.【鼓】
(一)名词。鼓。论语先进:"小子鸣~而攻之可也。"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
(二)动词。击鼓。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钟鼓,弗~弗考。"(考:敲。)特指击鼓进军,发起攻击。左传庄公十年:"公将~之。"又僖公二十二年:"不~不成列。"(不进攻未成阵列的军队。)孟子梁惠王上:"填然~之。"引申为敲击[乐器]。诗经小雅白华:"~钟于宫。"易经离卦:"不~缶而歌。"又为弹奏[弦乐器]诗经小雅鹿鸣:"~瑟吹笙。"论语先进:"~瑟希。"司马迁报任安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琴。"
(三)振动,使振动。易经系辞上:"~之舞之以尽神。"又"~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庄子盗跖:"摇唇~舌,擅生是非。"又特指鼓风冶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一~铁以铸刑鼎。"史记货殖列传:"即铁山~铸。"现代有双音词"~动","~舞"。
1001.【鼙】(鞞)
骑鼓。常以鼓鼙(或鼙鼓)二字连用,表示进军的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之声,则思将帅之臣。"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又表示战事。杜甫出郭诗:"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
1002.【僚】
官府,官职。诗经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又小雅大东:"百~是试。"左思咏史诗:"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又写作"寮"。左传文公七年:"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引申为同事。世说新语</a>雅量:"劭在郡卒,雍盛集~属,自围棋。"(雍:劭之父。)
1003.【群】
羊群,兽群。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又吉日:"或~或友。"(兽三为群,二为友。)引申为人群,物群。礼记檀弓上:"吾离~而索居。"周易系辞上:"物以~分。""不群"二字连用,表示卓越,与一般人不同。左思咏史诗:"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又用作定语,表示众。陶潜咏荆轲诗:"四座列~英。"王勃滕王阁序:"登高作赋,是所望於~公。"
1004.【辈】
同类,同流品,同等级,同辈份。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荐宠下~。"杜甫赠李邕</a>诗:"古人不可见,前~谁复继?"引申为[某物]之类。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顾惟蝼蚁~,但自求其穴。"又为[某人]等。杜甫上水遣怀诗:"中间屈贾~,谗毁竟自取。""此辈"二字连用,表示这等人。杜甫岁晏行:"高马达官厌酒肉,此~杼柚茅茨空。""我~","汝~","尔~","君~","卿~"二字连用时,"辈"字也都是等的意思。晋书王衍传:"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