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隷拾遺
3个月前 作者: 王念孙
三公山碑
右《三公山碑》,元初四年立,字在篆隷之閒,無額,今在正定府元氏縣城外野陂上。是碑出於乾隆</a></a>甲午年,翁氏覃谿《兩漢金石記》、黄氏小松《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及趙氏晉齋《跋》釋之已詳。閒有未安者,别而論之。弟三行「蝗旱鬲□」。「鬲」下一字翁作「我」,黄作「并」。黄云:「按《漢書》安帝時,尚書僕射陳忠上書云:『隔并屢臻。』當是『鬲并』二字。」念孫案:黄説是也。《管子</a>》《漢書》、漢碑多以「鬲」爲「隔」。李賢注《陳忠傳》云:「隔并,謂水旱不節也。」又《順帝紀》云:「政失厥和,陰陽隔并。」《郎顗傳》云:「歲無隔并,太平可待。」《陳蕃傳》云:「并隔水旱之困。」「并隔」猶「隔并」也。又《翟酺傳》注引《益都耆舊傳》云:「詔問酺,陰陽失序,水旱隔并。」《參同契》亦云:「湯遭戹際,水旱隔并。」是漢人多有「隔并」之語。《劉瑜傳》云:「天地之性,陰陽正紀,隔絶其道,則水旱爲并。」此説「隔并」二字之義最明。蓋水旱不節,皆謂之隔并。此云「蝗旱鬲并」,則專指旱災言之。「并」字碑文本作「」,故與「我」字相似,黄氏改書作「」,則非其原文矣。弟四行「乃道要,本祖其原」。翁、黄皆以「」爲「来」字。案:「乃来道要」義不可通,王氏蘭泉《金石萃編》改爲「乃來道叟」,亦非。此字碑文本作「」,其首筆作曲形,自右而左,與上文「由是之来」作「」者不同。「」即「求」字,謂求道之要,而本祖其原也。《斥彰長田君斷碑》「究届道要」,義與此同。「求」字篆文作「」,隷作「」,又變而爲「」,與「来」字相似而不同。此碑字體在篆、隷之閒,故作「」。《張遷碑》「紀行求本」,「求」字作「」,是其證。《吕刑》「惟貨惟來」,馬融本「來」作「求」,注云:「求,有求請賕也。」蓋漢律有受賕之條,即經所云「惟貨」也。又有聽請之條,即經所云「惟求」也。二者相因,故馬注云云,以兼釋「惟貨惟求」之義。「求」字傳寫作「」,故與「来」字相似,而某氏《傳》遂訓爲「往來」之「來」,失之矣。「求」、「來」二字,書傳多互譌。《管子·任法篇》「富人用金玉事主而求焉」,《小稱篇》「以求美名」,今本「求」字皆譌作「來」。《孟子</a>·離婁篇》「舍館定,然後來見長者乎」,《史記·李斯</a>傳》「來丕豹公孫支於晉」,今本「來」字又皆譌作「求」。《隷釋》所載《成陽靈臺碑》云:「厥後堯來祖統,慶都告以河龍。」《碑》陰云:「來索忠良。」揆其文義,皆本是「求」字。而洪氏不言與「求」同,則直以爲「來」字矣。今世所傳雙鉤本,亦作「堯來祖統」,蓋自宋以降,不復知「」爲「求」之異文,故傳寫皆作「来」也。
開母廟石闕銘
右《開母廟石闕銘》,延光二年立。篆書有二層,下層前有題名十二行,其銘詞則上下各廿四行,在河南府登封縣北十里。
題名弟一行,諸家皆未之見,中有「二月」二字。弟二行之末,乃「潁川郡陽」四字。「川」上一字已泐,以《漢志》考之,知是「潁」字。弟三行之首乃「城縣」二字,「城」字已泐,「縣」字右邊泐,左邊缺,連上行讀之,則爲「潁川郡陽城縣」也。「縣」下一字是「爲」字,右邊微缺,翁氏《兩漢金石記》以此爲「縣」字,非也。弟四行之首是「治」字,右邊已泐,左邊「」字尚存其末,連上行讀之,則爲「爲去聲開母廟興治神道闕」,《少室石闕銘》亦云「興治神道」矣。弟五行之首乃是「京兆」二字,「京」字上半已泐,但存下半,「兆」字作「」,尚分明。連上行讀之,則爲「大守京兆朱寵」,已見《大室石闕銘》。漢碑題名,固有書郡不書縣者,《禮器碑》有「京兆劉安初」,尤其明證也。武氏虚谷《授堂金石跋》謂是「杜陵」二字,則非其原文矣。
銘詞前十二行,皆以四字爲句。弟一行「□□□□□防百川」,弟一字是「昔字」,下半已泐,而上半分明。弟三弟四是「共工」二字,「共」字雖糢糊而可辨,「工」字分明。「防」上一字是「範」字,上半「竹」字糢糊,而下半「」字分明。弟二行「□□□原」,「原」上一字是「其」字,雖糢糊而可辨。案《周語》曰「昔共工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墮高湮庳,以害天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韋注曰:「稱,舉也。舉遂共工之過,謂障洪水也。」即此所云「昔□共工,範防百川,柏鮌稱遂,□□其原也」。弟三行「□□□功」,弟一字是「禹」字,下半糢糊而上半分明。此説禹治水之事,故曰:「禹□□功,疏河寫玄。」水色黑,故曰「玄」也。弟四行「□□□文」,弟一字是「咸」字,上半「戌」字分明,唯「口」字糢糊。弟三字是「無」字,篆作「」,上半雖糢糊而下半「林」字可辨。合觀之,乃是「咸秩無文」四字。弟二字雖泐,然在「咸」與「無文」之閒,其爲「秩」字無疑。此言洪水既平而祀典畢舉也。《雒誥》曰「咸秩無文」,謂不在禮文者,皆秩次而祀之。「九山甄旅」、「咸秩無文」皆用《尚書》之文,猶言「望于山川,徧于羣神」耳。「爰納□山,辛癸之閒」,「山」上一字是「塗」字,雖字首稍泐,而大段分明。即《皋陶謨》所云「娶于塗山,辛壬癸甲」也。弟五行「同心濟□」,「濟」下一字篆作「」,讀爲「艱戹」之「戹」。《説文》:「,烏懈切。陋也。從,聲。,籀文「嗌」字。」籀文作「」,碑則省「」爲「」,又借爲「艱戹」之「戹」,字或作「阸」。言啟母與禹同心,以濟戹運也。崔瑗</a>《司隷校尉箴》曰:「以濟難阸。」《魏都賦》曰:「能濟其戹。」弟六行「□□□」,「」,古文「正」字,與上「民」下「秦」爲韻,漢人多以真、庚通用也。「杞繒漸替」,王氏蘭泉《金石萃編》曰:「『繒』與『鄫』同。鄫亦姒姓之國,慨禹後之衰,故云『杞鄫漸替』,其爲借用字無疑。王、翁皆誤爲『繪』字,王且於『繪』下注云:疑即『檜』字。何其疏歟!」案:蘭泉説是也。凡《左傳》「鄫」字,《穀梁傳》皆作「繒」。又《周語》云「杞繒由大姒」,《魏策》云「繒恃齊以悍越」,《史記·夏本紀贊》云「禹後有杞氏、繒氏」,《漢書·地理志》云「東海郡,繒故國,禹後」,皆其證矣。《左傳·哀八年》「鄫人漚菅」,《考工記·氏》注引作「繒人渥菅」,是鄭所見《左傳》亦作「繒」也。弟七行「□□□亨」,「亨」上是「聖漢禋」三字,「聖漢」二字雖糢糊而可辨,「禋」字左邊尚存,右邊「垔」字上半糢糊而下半分明。「亨」即「享」字。《周語》曰:「精意以享,禋也。」漢立啟母廟而祀之,故曰「聖漢禋享,於茲馮神」也。兩漢人奏疏及漢碑中多稱「聖漢」。弟八行「□祥符瑞」,弟一字,葉氏井叔《嵩陽石刻記》、王氏虚舟《題跋》竝以爲「貞」字,翁氏以爲「原」字。案:碑文作「」,乃「貞」字,非「原」字。「貞祥」即「禎祥」也。作「」者,篆體小異耳。「靈支梃生」,「支」與「枝」同,即下文所云「木連理」也。而葉、王、翁皆以「靈支」爲「靈芝」,誤矣。《廣韻》「支」在五「支」,「芝」在七「之」,今音雖若近似,而古音絶不相通,故從支、從之之字古無通用者。此非精於三代兩漢之音者,不能辨也。弟九行「□□□化」,「化」上一字是「鬻」字,上半糢糊而下半分明。「鬻」與「育」同。育化者,生化也。《樂記》「毛者孕鬻」,鄭注曰:「鬻,生也。」唯陰陽爲能生化,故曰「□□鬻化,陰陽穆清」也。弟十行「□□□□」,弟四字是「盈」字,上半多泐而下半分明。景氏説嵩以爲「寍」字,非也。「寍」爲古「寧」字,上從宀、從心。今碑文上半「夃」字仍存其尾,明是「盈」字,非「寍」字。「興雲降雨,□□□盈」,言膏澤滿盈也。弟十一行「相□我君」,「相」下一字葉、王以爲「宥」字,翁以爲「肩」字。案「相肩我君」,文不成義。碑文作「庸」,明是「宥」字,非「肩」字,但右邊稍泐耳。「宥」即「祐」字也。《管子·侈靡篇》「擇天之所宥,擇鬼之所富」,「宥」與「祐」同,「富」與「福」同。今本「天」下衍「下」字,「富」字又譌作「當」,辯見《管子》。《漢書·禮樂志》「神若宥之」,師古曰:「宥,祐也。」故曰「福禄來,相宥我君」,「相」、「宥」皆「助」也。
「自重曰」以下皆六字爲句,而剥蝕更甚於前。弟廿行「□□□□□化」,「化」上一字上半己泐,而下半尚可辨。葉氏以爲「慕」字,是也。黄氏《中州金石攷》誤以爲「恭」字。此言四夷慕化而來朝,故下句云「咸來王而會朝」也。「慕」上一字是「而」字,與下句「而」字對文,字雖糢糊而可辨。弟廿一行「□□□□静」,「静」上是「其清」二字,「其」字糢糊而可辨。「清」字上半糢糊下半分明。「其清静」三字,正與下句「其脩治」對文也。「九域尐其脩治」,翁云:「『尐』字,顧、王二家俱闕未録。案《説文》:『尐,子結切。少也。讀若輟。』正當援是銘以詁義爾。」案「九域少其脩治」,義不可通。余謂「尐」讀爲「九有有」之「」,《玉篇</a>》《廣韻》《廣雅》音「尐」字竝音子列切。「尐」、「」聲相近,故字亦相通。謂九域之内然脩治也。作「尐」者,假借字耳。《大雅·常武篇》「彼淮浦」,毛傳曰:「,治也。」《商頌·長發篇》「海外有」,鄭箋曰:「,整齊也。四海之外率服,爾整齊。」正義引王肅云:「然整齊而治。」下文「九有有」,箋曰:「九州齊一然</a>。」皆謂治也。《玄鳥篇》「奄有九有」,《韓詩》作「九域」,見《文選·册魏公九錫文》注。則「九有有」,《韓詩》亦必作「九域」。《魯語》「共工氏之伯九有也」,韋注:「有,域也。」《漢書·律曆志》引《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域」、「有」古同聲而通用,説見《釋詞》。故曰「九域其脩治」,義本《韓詩》也。《晉書·樂志·四廂樂歌》曰「九域有」,是其明證矣。弟廿二行「□□□□□福」,「福」上一字是「祈」字,其左「示」右「斤」之末尚分明。此言祀啟母以祈福,故下句即云「祀聖母虖山隅」也。弟廿三行「神□亨而飴格」,「亨」上是「禋」字,字雖糢糊而可辨。「禋享」二字,已見上文。精意以享,則神降之福,故曰「神禋享而飴格,釐我后以萬祺」也。
北海相景君銘
右《北海相景君銘》,漢安二年立,并陰俱八分書,篆額在濟寧州儒學中。弟五行「根道核蓺」。「核」與「荄」同,《漢書·五行志》「孕毓根核」,師古曰「核亦荄字」是也。《漢隷字原》《隷辨》於《入聲二十一麥》「核」字下引此文,則誤讀爲「果核」之「核」矣。弟七行「辨秩東衍」。「辨秩」即《堯典》之「平秩」也。《周官·馮相氏》注「仲春辨秩東作」,疏云:「據《書傳》而言。」「衍」讀曰「埏」。《集韻》云:「埏,方也。」「辨秩東衍」,猶言「平秩東方」耳。「衍」字古讀若「延」,故與「埏」通。《周官·大祝》「衍祭」、《男巫》「望祀、望衍」,鄭注竝讀爲「延」。《唐風·椒聊篇》「蕃衍盈升」,《一切經音義》十九引作「蕃延」。弟九行「不鳴」。「」與「鴟」同,《隷釋》《漢隷字原》「」字竝誤作「鴞」,唯《隷辨》不誤。「」字上從鳥,《隷釋》《隷辨》從俗作「梟」,誤也。《説文》:「,不孝鳥也。日至,捕磔之。從鳥在木上。」俗省作「梟」。俗書「鳧」字作「鳬」,「」字作「島」,誤與此同。傳寫《説文》者因誤爲「」,後人不知,又改其注爲「從鳥頭在木上」,以牽合已誤之篆文,謬矣。俗書「梟」字,其上半「鳥」形已具,但無足耳,何云「鳥頭在木上」乎?《説文》「」字在《木部》,《玉篇》以「」是鳥名,遂改入《鳥部》,是《玉篇》「」字亦從鳥也,而今本《玉篇》亦誤爲「梟」。《廣韻》以下竝同。張參《五經文字》説此字云:「從鳥在木上,隷省。」據此,則《説文》「」字本從「鳥」,而注内本無「頭」字明矣。今經傳中「」字皆從俗作「梟」,唯此碑作「」,中閒四點分明,與《説文》「從鳥在木上」之解相合,足證《五經文字》之不謬。而《隷釋》《隷辨》復誤作「梟」,若非此碑至今尚在,誰能正其失乎?陽湖孫氏淵如云:「縣首於木上謂之梟首,故梟字從鳥頭在木上。」念孫案:「首」字本作「」,從到首,今借鳥字爲之,非其本字也。日至捕,磔之木上,故其字從鳥在木上,非謂縣其首於木上也,何得云鳥頭在木上乎?孫又謂從鳥在木上,則是「巢」字,非「梟」字。案:《説文》「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此釋其義,非釋其字也。若釋其字,則下從木而上象巢形。故《説文》云:「巢,從木,象形。」謂象鳥巢在木上之形,非謂「從鳥在木上」也。且「巢」爲象形之字,故云「從木,象形」。「」爲會意之字,故云「從鳥在木上」,豈得謂「從鳥在木上」,即是「巢」字乎?弟十二行「歔欷霣絶,奄忽不辻」,「不」下當是「遲」字,其右邊「犀」字之末二筆尚存。奄忽,疾貌也。《商頌·長發》傳云:「不遲,言疾也。」《説文》:「,奄忽也。」「奄忽不遲」,猶今人言逝也。「遲」與「危」、「回」、「摧」、「歸」、「哀」、「佪」、「褢」爲韻,於古音正協,或以爲「違」字,於義疏矣。弟十四行「大命□期,寔惟天□」,諦審碑文,「天」下是「授」字,與下文「就」、「留」爲韻,上文云「于何穹倉,布命授期,有生有死,天寔爲之」,是其證也。
碑陰上列弟十四行「平夀淳于」。「」即「闓」字。隷書「豆」字或省去上畫,如《張遷碑》「豎」字作「」,石經《尚書》殘碑「於戲」字作「」是也。《隷續》《隷辨》直書作「闓」,則非其原字矣。中列弟十一行「營陵暹」。「」即「力」字。《廣韻》「力」字注云:「又姓,黄帝</a>佐力牧之後。」隷書「力」字或從篆作「」。録此碑者或作「多暹」,非也。古有力姓,無多姓,諦視碑文,明是「」字,非「多」字也。
敦煌長史武斑碑
右《敦煌長史武斑碑》,建和元年二月立,并額俱八分書,在濟寧州嘉祥縣武氏祠中。弟六行「追昔劉向、辯、賈之徒」。「辯」即「班」字也。《外黄令高彪碑》亦云:「章文襜袘,類乎斑賈。」「班」、「斑」、「辯」古字通。《荀子</a>·君道篇》「善班治人者也」,《韓詩外傳》「班」作「辯」。字亦作「辨」,《士虞禮記》「明日以其班祔」,鄭注:「古文班或爲辨。」
司隷校尉楊涣石門頌
右《司隷校尉楊涣石門頌》,建和二年十一月立,并額俱八分書,在漢中府裦城縣棧道中,磨崖。弟六行「上則縣峻,屈曲流顛。下則入冥,廎與「傾」同。寫輸淵」。冥者,深也,言水從高入深也。《豫》上六「冥豫」,釋文引王廙云:「冥,深也。」《爾雅》「冥,幼也」,孫炎本「幼」作「窈」,注云:「冥,深闇之窈也。」見《小雅·斯干》正義。《太玄·達》初一「中冥獨達」,范望云:「心深稱冥。」《論衡·道虚篇》云:「其書深冥奇怪。」是「冥」與「深」同義。「平阿泥,常蔭鮮晏」,「」即「泉」,「蔭」即「陰」字。晏,温也。言平阿之地,水泉泥濘,常寒少温也。《小爾雅》云:「晏,陽也。」《吕氏春秋</a>·誣徒篇》云:「心若晏陰,喜怒無處。」《太玄·踦贊》云「凍登赤天,晏入黄泉」,范望云:「凍,至寒也。晏,至熱也。」《漢書·郊祀志》云:「至中山晏温。」《封禪書》「晏」作「曣」。《廣雅》:「曣,煗也。」是古謂温煖爲晏也。《漢隷字原》讀「平阿」爲句,《隷辨》讀「泥常蔭」爲句,皆失之。弟七行「臨危槍碭」。「槍」音七羊反,「碭」音「唐」。《説文》云:「踼,跌踼也。一曰:槍也。」《廣韻》云:「跌踼,行失正。」「踼」與「碭」通。「惡虫狩」,「狩」與「獸」同。《隷釋》以「」爲「斃」字,非也。「」與「憋」同,《方言》「憋,惡也」,郭璞</a>音方滅反。字亦作「敝」。《後漢書·董卓傳》「敝腸狗態」,李賢云:「言心腸敝惡也。」《續漢書》「敝」作「憋」。「憋」亦「惡」也。「惡虫」、「憋獸」,互文耳。「虵蛭毒蟃」,「蛭」音大結反,字本作「镻」。《爾雅》「镻蝁」,郭璞云:「蝮屬,大眼,最有毒,今淮南人呼蝁子。」「蝁」猶「惡」也。「蟃」與「曼」通。《魯頌·閟宫》傳云:「曼,長也。」「虵蛭毒蟃」,言毒長也。《説文》「镻,蝁也。蛇毒長。今本譌作「蛇惡毒長」也,據《爾雅釋文》所引及《玉篇》注訂正。從長,失聲」,是其證。《隷辨》以「蛭」爲水蛭,又引「蟃」爲螟蛉蟲,皆失之。「未秋截霜,稼苗夭殘」,「截」與「夭札」之「札」聲近而義同。故《釋名》云:「札,截也。氣傷人如有斷截也。」《管子·五行篇》「旱札苗死民厲」,尹知章云:「札,夭死也。」是苗夭死亦謂之札,「札」猶「截」也。故云「未秋截霜,稼苗夭殘」矣。弟十三行「綏億衙彊」。綏、億皆安也。韋注《晉語》云:「億,安也。」「衙」與「禦」同,言能安彊禦之人也。「禦彊」即「彊禦」,倒文協韻耳。弟十五行「揆往卓今」。《廣雅》云:「卓,明也。」言以古知今也。弟十七行「世世嘆誦」。「誦」讀若「容」,與「通」、「廱」、「同」、「功」爲韻。《小雅·節南山篇》「家父作誦」,與「訩」、「邦」爲韻。《楚辭·九辯》「自壓桉而學誦」,與「通」、「從」、「容」爲韻,是其證也。《武榮碑》「萬世諷誦」,亦與「功」、「同」爲韻。弟廿一行「或解高格,下就平易」。「格」即「棧閣」之「閣」。《析里橋郙閣頌》云:「減西□之高閣,就安寧之石道。」意與此同也。《開通褒余道石刻》「始作橋格」,辛李《造橋碑》「棧格陵陵」,竝以「格」爲「閣」。
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右《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永夀二年七月立,并碑陰兩側皆八分書,無額,在兖州府曲阜縣孔廟中。弟二行「莫不思,嘆卬師鏡」。案:《易是類謀》云「在主用」,鄭注云:「,庶幾也。」《廣雅》云:「,企也。」《文王世子》注引《孝經説》云:「大夫勤於朝,州里於邑。」字或作「冀」,又作「覬」,竝同。《隷釋》《漢隷字原》《隷辨》竝以「」爲「驥」字,則義不可通矣。弟七行「尊琦大人之意,逴之思」。《漢隷字原》《隷辨》皆以「」爲「彌」字。錢氏辛楣《金石文跋尾》云:「逴即卓爾也。」念孫案:古書「爾」字無通作「」者,婁、顧以「」爲「彌」,是也。漢碑「彌」字多作「」。逴、彌皆遠也。《説文》:「逴,遠也。」字亦作「卓」。《楚辭·九章》云:「道卓遠而日忘。」杜預注哀二十五年《左傳》、薛綜注《西京賦》竝云:「彌,遠也。」此言「逴彌之思」,下言「逴越絶思」,其義一也。弟八行「皇戲統華胥」。錢云:「自『皇戲統華胥』而下五十二句,句皆四言,獨『皇戲』句五言,而『皇』字特跳上一格書之,殊不可解,竊意此字後人妄加。」案:錢説是也。原碑「皇」字出格,至《隷釋》則與各行平列矣。《兩漢金石記》乃謂「皇」字筆法與前後正合,非後人妄加。則是不論行之高下,句之長短,而但以其筆法相似,遂定爲真迹。獨不思此碑「皇」字凡四見,後人固能依放而爲之乎?「皇戲統華胥」,殊爲不詞。且碑中之字上下相距,自有定式,唯「皇戲」二字相距不及四分,與諸字疏密縣殊,則「皇」字爲後人所加無疑。弟十二行「天與厥福,永享牟夀」。「牟夀」,大夀也。《吕氏春秋</a>·謹聽篇》「賢者之道,牟而難知」,高注云:「牟,猶大也。」《太平御覽·工藝部十一》引《淮南》注亦云:「牟,大也。」陳氏子文《金石遺文録》謂「牟壽」即「眉壽」,非是。引之云:弟一行「霜月之靈」,「霜月」即《爾雅》之「七月爲相」也。「霜」、「相」古同聲,故「霜」字以「相」爲聲。《淮南·原道篇》「釣射鷫鷞」,《中山經》注引作「弋釣潚湘」,《太平御覽·地部三十》引作「射釣潚湘」。「潚湘」之爲「鷫鷞」,亦猶「相月」之爲「霜月」矣。「靈」讀爲「令」。《般庚》「弔由靈」,某氏傳云:「靈,善也。」正義以爲《爾雅·釋詁》文,今《爾雅》「靈」作「令」。周《齊侯鎛鍾銘》「霝命難老」,即「令命」。《微鼎銘》「永令霝」,即「永命令終」。「令」、「霝」、「靈」古同聲而通用。《士冠禮》祝辭云「令月吉日」,又云「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霜月之令,皇極之日」,謂七月五日也。《史晨饗孔廟後碑》云「乃以令日拜謁孔子</a>」,意與此同。《集古録》以霜月爲九月,非是。以九月霜降而謂之霜月,則正月雨水亦可謂之雨月乎?以此紀月,未之前聞也。弟五行「雷洗觴觚,爵鹿柤梪,籩柉禁壺」。趙氏《金石録》云:「所謂鹿者,禮圖不載,莫知爲何器。後見汶陽陳氏所藏古彝爲伏鹿之形,近歲青州獲一器亦全爲鹿形,疑所謂鹿者,亦因其形而名之耳。」《隷釋》云:「柉音凡,木名也,皮可爲索。」《隷辨》云:「柉可爲索,非禮器也。《博雅》:『,杯也。』《集韻》音『凡』,與『柉』同音,或是借『柉』爲『』。」案:碑所陳禮器,皆禮所必用之器,器形似鹿,古無其名,趙説非也。顧以「柉」爲「」,差爲近之。然古祭祀燕饗無用杯者,禮器亦不當有。錢氏穀《校金石録記》云:「射禮有鹿中,爲鹿形,背設圜筩以納算籌。又有乏,如屏風,所以爲獲者御矢。『鹿』即『鹿』中,『柉』恐即『乏』也。」案盛算之器,《鄉射禮》但謂之中,或謂之鹿中,而不謂之鹿。若但謂之鹿,則不知爲何物矣。「雷洗觴觚,爵鹿柤梪,籩柉禁壺」,皆飲酒所用,非射所用,若雜以鹿中與乏,斯爲不倫矣。錢説亦非也。今案:「鹿」即「角」也,「柉」即「豐」也,皆聲之假借。古音「角」與「鹿」同,《周南·麟之趾》以「角」、「族」爲韻,《召南·行露》以「角」、「屋」、「獄」、「足」爲韻,《周頌·良耜》以「角」、「續」爲韻。《喪大記》「寔于緑中」,鄭注云:「緑當爲角,聲之誤也。」《史記·留侯世家》「角里先生」,李濟翁《資暇録》引荀悦</a>《漢紀》作「禄里」。今本《漢紀》作「角里」,乃後人依《史記》改之。「角」、「禄」、「緑」、「鹿」四字,古竝同音,故「角」通作「鹿」。《特牲饋食禮記》「實二爵、二觚、四觶、一角、一散」,鄭注引舊説云:「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禮器》云:「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是角與爵、觚、觶、散同爲飲器,故碑於「觴觚爵」之下次以「角」也。觴,即觶也。《説文》:「寔曰觴,虚曰觶。」古音「柉」與「豐」相近,鄭注《士喪禮下篇》云:「今文窆爲封。」又注《檀弓》《王制》《曾子</a>問》竝云:「封,當爲窆。」「窆」之爲「封」,亦猶「豐」之爲「柉」也。《説文》:「覂,覆也。從西,乏聲。方勇切。」《漢書·食貨志》「大命將泛」,孟康曰:「泛,音方勇反,覆也。」「覂」、「泛」從乏聲而音方勇反,亦猶「柉」從乏聲而讀爲「豐」也。《説文》:「豐,豆之豐滿者也。從豆,象形。」《鄉射禮》「命弟子設豐」,注云:「豐,所以承爵也。形蓋似豆而卑。」《大射儀》「司宫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膳尊兩甒在南,有豐」,注云:「豐以承尊也。説者以爲若井鹿盧,其爲字從豆,聲,近似豆,大而卑矣。」是豐與豆相類,故碑於「梪籩」之下次以「豐」。「豐」或作「柉」字,從木,與「柤梪」之從木同義。豐又可承尊,與棜禁同類,故碑於「豐」下次以「禁」也。
郎中鄭固碑
右《郎中鄭固碑》,延熹元年四月立,八分書,篆額,在濟寧州儒學中。是碑中斷後,遂失其下段,而上段尾復陷入土中,故向來拓本,唯存不全之上段。雍正</a>六年,州人李鵾得下段於泮池旁。乾隆四十三年,其子東琪與定海藍嘉瑄復將上段升高出土,而此碑遂全。弟六行「詔拜郎中,非好也」。案:碑内「其」字或作「」,或作「」。唯此「其」字作上從「由」,亦猶《楊著碑》「基」字之作「」也。《隷釋》《漢隷字原》《隷辨》皆作「」,今此碑已亡,而世閒拓本直改「」爲「基」矣。「」者,「其」之借字也。《説文》:「,舉也。從廾,音「拱」。由聲。《春秋傳》曰:『晉人或以廣隊,楚人之。』」今《春秋傳》「」作「惎」。《説文》:「,帛蒼艾色。從糸,聲。《詩》曰:『縞衣巾。』」今《詩》「」作「綦」。《廣韻》云:「,《説文》音其。」「其」與「」同音,故字亦相通。《校官碑》「雅容其閑」,「其」字作「」,正與《説文》同。此碑作「」,下從丌,音「基」。則與《説文》小異,其實一字也。《隷釋》直書作「其」,則非其原文矣。弟八行「君大男孟子有楊烏之才」。「楊烏」即《法言</a>》所謂「吾家之童烏」也。《問神篇》劉貢父謂子雲本姓揚,從手不從木,據此可以正其謬矣。説見《漢書》。弟十行「昔姬公□武,句弟述其兄。句綜□□,句□□行。句於蔑陋,句 曷敢忘。句乃刊石,句旌遺芳句」。「於蔑陋」者,「於」音烏,歎詞也。「蔑陋」,謂鄙小也。鄭注《君奭》云:「蔑,小也。」高注《淮南·脩務篇》云:「陋,鄙小也。」《漢書·韋玄成傳》云「於蔑小子」,與此「於蔑陋」同義。「兄」、「行」、「忘」、「芳」爲韻,「兄」讀若「荒」,「行」讀若「杭」。《隷辨》以「行於蔑陋」四字爲句,則既失其義而又失其韻矣。
泰山都尉孔宙碑
右《泰山都尉孔宙碑》,延熹七年七月立,并陰俱八分書,篆額,在曲阜縣孔廟中。弟六行「□□祠兵,遺畔未寧」。「祠兵」即治兵也。《左氏春秋·莊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宙傳嚴氏《春秋》,故書此碑者亦從《公羊》作「祠兵」也。弟十三行「帝賴其勳,民斯是皇」。皇,正也,言民歸於正也。《爾雅》:「皇,匡正也。」《豳風·破斧篇》「四國是皇」,毛傳:「皇,匡也。」引之云:弟十二行「乃綏二縣,黎儀以康」,「黎儀」即《皋陶謨》之「萬邦黎獻」也。某氏傳云:「獻,賢也。」「獻」與「儀」古同聲而通用。《周官·司尊彝》「鬱齊獻酌」,先鄭司農讀「獻」爲「儀」。餘見下。《大誥》之「民獻有十夫」,傳亦訓爲「賢」。而《大傳》作「民儀有十夫」,王莽仿《大誥》亦云「民儀九萬夫」。見《漢書·翟方進傳》。今本「儀」上有「獻」字,後人依《古文尚書》加之也。孟康釋「民儀」云:「民之表儀,謂賢者。」則正文本無「獻」字,辯見《漢書》。凡古文作「獻」者,今文多作「儀」。此碑云「黎儀以康」,《斥彰長田君碑》云「安惠黎儀」,《堂邑令費鳳碑》云「黎儀瘁傷」。漢碑多用《今文尚書》,此三碑皆言「黎儀」,則《皋陶謨》之「黎獻」,今文必作「黎儀」矣。《廣雅》云「儀,賢也」,蓋用今文説也。《隷釋》跋《費鳳碑》,以「黎儀」之「儀」爲「反其旄倪」之「倪」,失之矣。
碑陰上列弟十七行「東郡東武陽穆」。「」即「凌」字也。「」、「凌」二字皆從,「」者,「仌」之省文。今俗作「冰」,乃古「凝」字。《説文》:「,仌出也。從仌,聲。《詩》曰:『内于陰。』」「」,「」或從「夌」,是其證。「」隷省作「」,故《廣雅》云:「,仌也。」「」爲「凌」之本字,故凌姓之「凌」,古亦作「」,此碑之「穆」是也。《隷釋》《漢隷字原》《隷辨》《兩漢金石記》竝書作「滕」,則以甲代乙矣。
執金吾丞武榮碑
右《執金吾丞武榮碑》,無年月,據碑稱遭桓帝喪卒,則當在建寧改元之初。并額俱八分書,在濟寧州儒學中。弟二行「然高厲」。「然」,高貌也。字亦作「邈」,《楚辭·離騷》「神高馳之邈邈」是也。「厲」亦「高」也。《吕氏春秋·季冬篇》注云:「厲,高也。」《廣雅》同。《皋陶謨》「庶明厲翼」,《史記·夏本紀》作「衆明高翼」。劉歆《遂初賦》云:「天烈烈以厲高兮。」是「厲」與「高」同義。故曰:「然高厲。」弟八行「陵惟哮虎」。「陵」與「棱」同。俗作「稜」。棱,威也。《漢書·李廣傳》「威棱憺乎鄰國」,李奇云:「神靈之威曰棱。」後漢馬棱字伯威,是「棱」與「威」同義。《集韻》「棱」又音「陵」,是「棱」與「陵」同音。故曰:「陵惟哮虎。」言其威棱如哮虎也。《辛李造橋碑》「棧格陵陵」,亦以「陵」爲「棱」。
衞尉卿衡方碑
右《衞尉卿衡方碑》,建寧元年九月立,并額俱八分書,在兖州府汶上縣西南。弟四行「少文塞,長以欽明」。案古文《尚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今文「思」作「塞」。《後漢書·和熹鄧后紀》注、《第五倫傳》注、《陳寵傳》注竝引《尚書考靈燿》云:「堯文塞晏晏。」《魏受禪碑》亦云「九德既該,欽明文塞」。又《郅壽傳》注引鄭注《考靈燿》云:「道德純備謂之塞,寬容覆載謂之晏。」緯書皆用今文,故「文思」作「文塞」。漢碑亦多用今文,故與緯書同也。弟十七行「鐫茂伐,祕將來」。伐,功也。祕,告也。言刻石紀功以告來世。《廣韻》曰:「毖,告也。」《酒誥》曰:「厥誥毖庶邦庶士。」言誥告庶邦庶士也。又曰:「女典聽朕毖。」言女常聽朕告也。舊訓「毖」爲「慎」,失之。説見《經義述聞》。《車騎將軍馮緄碑》曰:「刊石表績,以毖來世。」此碑曰:「鐫茂伐,祕將來。」「祕」與「毖」古字通。弟十九行「邊民是鎮」。「鎮」讀平聲,與上下文爲韻。《廣韻》「鎮」字又音陟鄰切。《周官·天府》「凡國之玉鎮」,釋文:「鎮,又音珍。」《周語》「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宋庠</a>補音云:「鎮,音珍。」馮衍《顯志賦》「覽聖賢以自鎮」,與「元」、「親」、「神」爲韻。《平都相蔣君碑》「社稷之鎮」,與「銀」、「均」、「年」、「昆」爲韻,皆其證。今高郵人謂壓物曰鎮,聲如珍也。
魯相史晨奏出王家穀祀孔子碑
右《魯相史晨奏出王家穀祀孔子碑》,建寧二年三月立,八分書,無額,在曲阜縣孔廟中。弟七行「脩定禮義」。「義」與「儀」同。古「禮儀」字本作「義」,《説文》:「義,己之威儀也。」《小雅·楚茨篇》「禮儀卒度」,《韓詩》「儀」作「義」。《周官·肆師》「治其禮儀」,故書「儀」作「義」,先鄭司農云:「『義』讀爲『儀』。古者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爲『誼』。」又《大司徒》「以儀辨等」,《典命》「掌諸侯之五儀」,故書「儀」竝作「義」。《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大戴記·朝事篇》「儀」作「義」。《漢書·禮樂志》「制之禮儀」,《樂記》「儀」作「義」。「禮儀」即《中庸</a>》之「禮儀三百」也。此述孔子正禮樂之事,故曰「脩定禮儀」,非仁、義、禮、智之「義」。
史晨饗孔廟後碑
右《史晨饗孔廟後碑》,八分書,刻於前碑之陰。弟三行「述璧廱,社稷品制」。「」即「循」字。《説文》:「述,循也。」故云「述循璧廱,社稷品制」。前碑云「臣輒依社稷出王家穀」,「依」亦「循」也。隷書「循」、「脩」二字相似,寫者多亂之。然皆形之誤,非聲之通也。或者不察,遂謂「循」、「脩」二字古通,誤矣。韻書「循」在諄部,「脩」在尤部,尤與諄可通用乎?是碑「循」字左邊作「亻」,乃「彳」字之省。其右邊則仍是「盾」字,但缺末畫耳。而録此碑者皆作「」,則直是「脩」字矣。
博陵太守孔彪碑
右《博陵太守孔彪碑》,建寧四年七月立,并陰俱八分書,篆額,在曲阜縣孔廟中。弟二行「焉氾而不俗」。「氾」音「氾濫」之「氾」。《方言》云:「氾,洿也。自關而東曰氾。」「洿」與「污」同。《廣雅》云:「氾,污也。」《漢書·王褒傳》云:「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彗氾畫塗。」彗者,埽也。《後漢書·光武紀》注云:「彗,埽也。」班固</a>《東都賦》云:「戈鋋彗雲,羽旄埽霓。」氾者,污也。謂如以帚埽穢以刀畫泥也。如淳、顔師古以「彗」爲「帚」,「氾」爲「氾灑地」,皆失之。《史記·屈原</a>傳》云:「濯淖污泥之中,蟬蜕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即此所云「浮斿塵埃之外,焉氾而不俗」也。弟四行「遵王之素」。「素」謂成法也。鄭注《士喪禮》云「形法定爲素」,宣十二年《左傳》云「不愆于素」是也。案:《洪範》云「無偏無頗,無偏無黨」,又云「遵王之義」,「遵王之道」,「遵王之路」。此云「無偏無黨,遵王之素」者,約舉《書》詞而小變其文,猶下文言「惇懿允元」耳。或以爲「遵王之路」之異文,非也。《漢書·敘傳》云「遵王之法」,亦是約舉《書》詞也。「薦可黜否」,「否」字原文疑本作「不」。「不」即「否」字也。故經傳多以「不」爲「否」,今碑文作「」,「口」字甚小,局促於「不」字之下,不成字體,疑後人補刻也。而《隷釋》《漢隷字原》皆作「否」,則南宋時碑文已然矣。弟五行「祇用既平」,此用《易·坎》九五爻辭也。《坎》九五「祇既平」,王注云:「祇,辭也。」釋文:「祇音支。」案「祇」字從氏,與「祗」字不同。「祗」,音「脂」,敬也,字從氐。此兩字一屬《五支》,一屬《六脂》,聲義既殊,而字形亦異。碑文「祇」字已泐,僅餘「八」形,而其字從氏,不從氐,尚灼然可辨。與上文「所在祗肅」之「祗」作「」者不同,《隷釋》作「」,失之矣。弟九行「去位闔□,以孝竭□。餘暇,彈琴擊磬。□□之味,而不改其静」。「竭」下疑是「情」字,《禮器》云「竭情盡慎」是也。今「情」字左邊尚隱隱可辨。「磬静」二字,古讀平聲,正與「情」爲韻也。《樂記》「石聲磬」,《史記·樂書》「磬」作「硜」。《易林</a>·升之未濟》云:「荷蕢擊磬,隱世無聲。」晉董京《荅孫楚詩》云:「夫古之至人,藏器於靈。緼袍不能令暖,軒冕不能令榮。動如川之流,静如川之渟。鸚鵡能言,泗濱浮磬。衆人所翫,豈合物情。」是「磬」字古讀平聲。《表記》「文而静」,鄭注云:「静或爲情。」《大戴記·文王官人篇》「飾貌者不情」,《逸周書》「情」作「静」。《六韜·守國篇》云:「春道生,萬物榮。夏道長,萬物成。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静。」楊雄《解嘲</a>》云:「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是「静」字古亦讀平聲。弟十行「□疾彌流」。「流」與「留」同。《逸周書·謚法篇》云:「彌,久也。」《顧命》云「病日臻,既彌留」是也。弟十一行「羣臣號咷,靡所復逞」。逞者,解也。言悲痛不可解也。《方言》云:「逞,解也。」成元年《左傳》「知難而有備,乃可以逞」,杜注與《方言》同。弟十二行「□是□吏崔□□□王沛等」。「是」上當是「於」字,「吏」上當是「故」字,「於」字左邊尚隱隱可辨也。弟十六行「邈矣不意」。「意」讀入聲,與「惻」、「極」、「息」、「力」爲韻。《明夷·象傳》「獲心意也」,與「食」、「則」、「得」、「息」、「國」爲韻。《楚辭·天問》「何所意焉」,與「極」爲韻。《吕氏春秋·重言篇》「將以定志意也」,與「翼」、「則」爲韻。秦《之罘刻石文》「承順聖意」,與「德」、「服」、「極」、「則」、「式」爲韻,皆其證也。
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
右《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建寧四年六月立,八分書,額有「惠安西表」四篆字,在階州成縣棧道中,磨崖。弟九行「緣崖俾閣」。「俾」與「比」同,言閣相比次也。《小雅·漸漸之石篇》「俾滂沱矣」,《論衡·明雩篇》作「比滂沱矣」。《大雅·皇矣篇》「克順克比」,《樂記》作「克順克俾」,是「比」、「俾」古通用。十四行「鐉燒破析」。「鐉」與「鐫」同,謂燒鑿山石而破析之也。《説文》:「鐫,琢石也。」《淮南·本經篇》「鐫山石」,高注云:「鐫,猶鑿也。」下文云「鐉山浚瀆」,《天井道碑》云「鐉鎚西坂」,義竝同也。
李翕天井道碑題名
右《李翕天井道碑題名》,建寧五年四月立,八分書,亦在成縣棧道中。今《天井碑》世無拓本,唯題名尚存。翁氏覃谿、趙氏晉齋皆云:「本在《西狹頌》後,而《隷續》誤以爲《天井碑題名》。」余謂《隷續》不誤,請以四證明之。《隷釋》所載《西狹題名》祇有二行,今此碑題名有十二行,較多十行,而《隷續》所載《天井題名》則正是十二行,一也。《隷釋》「西狹題名」是小字,非大字。《隷續·碑式》又云:「《西狹頌》末有小字題名二行,低四字注許。」今此碑題名十二行,皆是大字,則非《西狹》之題名矣,二也。《隷釋·西狹題名》弟一行云「丞右扶風陳倉吕國字文寶」,弟二行云「故府掾□□□□孟字□□」,共缺六字。今此碑弟一行與《隷釋》所載同,弟二行則云「門下掾下辨李虔字子行」,與《隷釋》所載異,且一字不缺。而《隷續》所載《天井題名》之弟二行,則正與此同。其與《西狹題名》同者,唯弟一行耳。豈得以一行相同,而即定爲《西狹題名》乎?三也。《西狹題名》小字二行,近世拓碑者皆遺之,余家所藏本亦然。然末行之左有殘字一行,則「丞右扶風陳倉吕國字文寶」十一字,皆各存其右半,此行低四格,與前行「六月」之「六」字相平。且是小字,非大字,始知洪氏之言信而有徵。四也。
李翕析里橋郙閣頌
右《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建寧五年二月立,并額皆八分書,在漢中府略陽縣棧道中,磨崖。是碑有申如塤重刻本,字甚拙惡,又於缺處妄補五十二字,諸家論之詳矣。此拓本是原刻,非申本也。弟一行「涉秋霖漉」。「霖漉」謂山水下注也。《説文》云:「淋淋,山水下也。」《一切經音義》二引《三倉》云:「淋漉,水下也。」「淋漉」與「霖漉」同。弟二行「漢水逆讓」。《管子·君臣篇》注云:「讓猶拒也。」言漢水暴漲,逆拒谿水,不得下注也。弟三行「郙閣尤甚」。案《廣雅》:「陠,衺也。」曹憲音布乎反,其字從,甫聲。碑文作「郙」者,移「」於右耳,非從「邑」也。下文説郙閣之狀云:「緣崖鑿石,處隱定柱。臨深長淵,三百餘丈。」蓋棧閣傾衺不平,因謂之「郙閣」矣。弟四行「處隱定柱」。隱,安也。於安處立柱也。下文云「改解危殆,即便求隱」,「便」、「隱」皆安也。言去危而即安也。故《廣雅》云:「便、隱,安也。」弟十行「醳散關之嶃漯」。「醳」與「釋」同。「漯」即「燥溼」之「溼」也。「泲漯」之「漯」,《説文》本作「」,隷省作「濕」,又作「漯」。其右邊作「累」者,省「絲」爲「糸」,又變「日」爲「田」耳。《金石文字記》釋此碑「漯」字,引《漢書·功臣表》「濕陰定侯昆邪」,《霍去病傳》《王莽傳》皆作「漯陰」,以證「濕」、「漯」之本爲一字。《兩漢金石記》謂「濕陰」之「濕」音它合反,與「燥溼」之「溼」不同,不當援以爲證。又疑此碑不當以「漯」爲「溼」。今案:「濕」字從水,聲。「」音五合反,而古聲則與「溼」相近。故《説文》「溼」字即從省聲也。凡入聲合部中從合、從及、從立、從集、從之字,古聲皆在緝部。故「溼」從省聲而「原隰」之「隰」亦從聲也。「原隰」之「隰」與「濕」之「濕」皆從聲,故「隰」字亦通作「濕」。《漢書·地理志》「西河郡隰成縣」,《王子侯表》作「濕成」。「濕」音它合反,而古聲亦與「溼」相近。故經傳「溼」字多通作「濕」。「濕」與「漯」本是一字,此碑以「漯」爲「溼」,猶經傳之以「濕」爲「溼」也。《漢書·功臣表》「濕沃公士」,「濕」音它合反,《水經注》作「漯沃」。案:此縣爲漯水之所經,故有「漯沃」之名,而《地理志》作「溼沃」,是「溼」、「漯」可以互通。「燥溼」之「溼」通作「漯」,猶「漯」之「漯」通作「溼」,無足異也。洪氏筠軒《平津讀碑記》以「漯」爲「」字之借,引《説文》「,也」,「,山形」,《玉篇》「,同,力罪切」,爲證。案「嶄」、「巖」、「」、「」等字,古無作水旁者。徧考諸書,「漯」字亦無力罪之音。且「嶃」者,平之反;「溼」者,燥之反。故云「醳散關之嶃漯,從朝陽之平燥」,若以「漯」爲「」,則與下句不對矣。弟十五行「□□□樂,行人夷欣」。「樂」上似是「歡」字,其下半尚隱隱可辨也。弟十六「行兑之閒」。「」,古「坤」字。坤在西南方,兑在西方,言其地當二方之閒也。弟十八行「□□救傾兮,全育□遺」。「救傾」上似是「扶跋」二字,其右邊皆隱隱可辨。《説文》:「跋,蹎跋也。」故云「扶跋救傾」。「遺」上是「孑」字,碑文作「孑」,惟左邊殘缺耳。
司隷校尉楊淮銘
右《司隷校尉楊淮銘》,熹平二年二月立,八分書,無額,在褒城縣棧道中,磨崖。弟五行「弟功德牟盛」。「」即「兄」字也。此碑自「故司隷校尉楊君厥諱淮」至「河南尹」,皆敘楊淮歷官之事。自「伯邳從弟諱字穎伯」至「下邳相」,皆敘楊歷官之事。此云「兄弟功德牟盛,當究三事,不幸早隕」,乃總承上文而言,故下文云「二君清□,約身自守,俱大司隷孟文之元孫也」。今本《隷續》「兄弟」作「元弟」,乃傳刻之譌。若云「元弟功德牟盛,當究三事」,則是專美楊而不及楊淮,無是理也。洪氏《跋》云:「凡稱元子、元兄、元舅之類,皆以長言之,二楊俱曰元孫,猶元士然,以元爲美稱也。」此但釋「元孫」而不及「元弟」,故知今本「元弟」爲傳刻之譌也。而葉氏九苞《金石録補》乃云:「獨悼穎伯未登三公之位而卒,故稱元弟以美之。」謬矣。蓋今拓本「兄」上「口」字右邊一直微缺,而下一横較長,與「元」字相似。葉氏既爲誤本《隷續》所惑,遂不復細審而爲之説也。
司隷校尉魯峻碑
右《司隷校尉魯峻碑》,熹平二年四月立,并額及碑陰俱八分書,在濟寧州儒學中。弟三行「博覽羣書,無物不栞」。《隷釋》云:「以『栞』爲『看』。」《隷辨》云:「『栞』乃『刊正』之『刊』。」《兩漢金石記》云:「『栞』即『刊』字,猶筆削勘定之義。」念孫案:《廣雅》云:「記、栞、志,識也。」「識」即「多學而識之」之「識」。「博覽羣書,無物不栞」,即《曲禮》所謂「博聞强識」,非謂觀看,亦非謂刊正也。弟八行「蠲細舉大,榷然疏發」。「榷然」,猶較然,明貌也。《廣雅》云:「較,明也。」曹憲音「角」。《史記·平津侯主父傳》「較然著明」,索隱云:「較音角。」《漢書·張安世傳》云:「賢不肖較然。」《一切經音義》七云:「較,古文榷,同古學反。」「較然」之爲「榷然」,猶「較崇」之爲「榷崇」,《考工記·輿人》「以其隧之半,爲之較崇」,鄭注:「故書較爲榷。」杜子春云:「當爲較。」釋文:「較,古學反。」「大較」之爲「大榷」,《史記·律書》「世儒闇於大較」,索隱:「較音角。」《續漢書·律曆志》「其可以相傳者,唯大榷常數而已」,「大榷」即「大較」。「辜較」之爲「辜榷」也。《漢書·陳咸傳》「没入辜榷財物」,晉灼注《鄭當時傳》作「辜較」。銘詞云「礧落彰」,義亦同也。「」與「較」同。《史記·伯夷傳》「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彰明較著」即此所謂「彰」。「内懷溫潤」,「溫」字作「」。《説文》:「溫,從水,聲。」「」從皿、從囚。此碑「溫」字右邊作「」,其上半即「人」字也,有「人」無「囗」音「圍」。者,隷省耳。《隷釋》《漢隷字原》竝作「」,今本《隷釋》又譌作「溫」,此依明萬曆本。《兩漢金石記》作「溫」,皆非其原文也。唯《隷辨》不誤。弟十七行「矣旳旳」。洪云:「旳字易火以日。」案説文:「旳,明也。從日,勺聲。」《小雅·賓之初筵》云:「發彼有旳,俗作「的」。以祈爾爵。」然則「旳」字古讀若「勺」,故與「」、「」、「綽」、「逴」、「虐」、「邈」、「榷」、「」、「樂」爲韻。「旳」訓爲「明」,故曰「矣旳旳」,非字本作「灼」而易「火」以「日」也。
碑陰上列弟一行「河内褢管懿」。「褢」與「懷」同,漢書、漢碑多以「褢」爲「懷」。謂河内郡懷縣也。「褢」字下半微缺而張氏亟齋遂釋爲「夏」字,誤矣。下列弟六行「東郡樂平邢顥□□」,「顥」下一字似「」字。
武都太守耿勳碑
右《武都太守耿勳碑》,熹平三年四月立,八分書,無額,在成縣棧道中,磨崖。是碑經後人重鑿,頗多謬誤,《兩漢金石記》辯之已詳,其未經重鑿而誤釋者,尚有數字,今具論之。弟三行「壓難和戎,武慷慨」。《隷續》作「武慮慷慨」。案此句弟一字右邊已泐,而「武」字在左,則非「武」字也。弟二字亦非「慮」字,諦審碑文,似是「虣虎」二字。「虣」,古「暴」字也。《周官》、漢碑「暴」字多作「虣」。「暴虎慷慨」,喻其赴敵之勇耳。《論語》「暴虎馮河」,亦謂行三軍之事也。弟五行「考績有成,苻荚乃胙」。《兩漢金石記》「荚」字作「」,説云:「,即筭字。《蕩陰令張遷碑》『八月民』,即此字。『苻乃胙』者,『胙』即『福祚』之『祚』,古通用也。」念孫案:「符筭乃祚」,義無所取。且碑文明是「荚」字,非「」字也。「苻荚」即「符策」。胙者,賜也。言考績有成,乃賜之以符策,命爲太守也。韋注《齊語》云:「胙,賜也。」隱八年《左傳》「胙之土而命之氏」是也。下文云「天胙顯榮」,義亦同也。弟六行「喜不縱慝,感不戮仁」。《隷續》「感」作「威」。案:碑文是「感」字,非「威」字。古字以「感」爲「憾」。憾,恨也。不以忿恨而戮及仁人也。《説文》無「憾」字。昭十一年《左傳》「唯蔡於感」,「感」即「憾」字。《宣十二年》「二憾往矣」,《成二年》「大國朝夕釋憾於敝邑之地」,《唐石經》竝作「感」。《宣二年》「以其私憾」,《襄十六年》「以齊人之朝夕釋憾於敝邑之地」,《二十九年》「美哉猶有憾」。《釋文》竝作「感」。《逸周書·大戒篇》「内姓無感,外姓無讁」,《韓策》「感忿睚眦之意」,《鹽鐵論·備胡篇》「士卒失職,而老母妻子感恨」,《漢書·張安世傳》「何感而上書,歸衞將軍富平侯印」,《杜鄴傳》「内無感恨之隙」,竝以「感」爲「憾」。弟十行「捄活□□千有餘人」。《隷續》「捄活」作「扶活」。案碑文作「捄」,明是「捄」字,非「扶」字也。「捄」即「救」字。《漢書·董仲舒</a>傳》「將以捄溢扶衰」是也。弟二十行「拯阸捄傾」,字作「」,《隷續》亦誤作「扶」。「赤子遭慈」,「遭」字碑文作「」,《隷續》作「遺」。案「赤子遺慈」,文義殊晦,且碑文是「」字,非「遺」字也。「赤子遭慈,活生」,言赤子遭慈母而生活也。
校官碑
右《校官碑》,光和四年十月立,并額俱八分書,在江寧府溧水縣儒學中。弟一行《隷釋》於「三百八十有七載」之下缺三字,其下有「于」字。今案碑文非「于」字。「誄曰」,「」即《説文》「」字,上從由,下從廾,音拱。今碑省「」作「」,而以爲「其」之借字。説見《鄭固碑》。《隷釋》《金薤琳琅</a>》作「」,皆不誤。《兩漢金石記》改「」爲「其」,非也。弟十一行「宗懿招德」。宗,尊也。「招」與「昭」同。昭,明也。猶言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也。「昭」古通作「招」。《左傳》「楚康王昭」,《史記·楚世家》《論衡·吉驗篇》「昭」竝作「招」。《史記·建元已來王子侯者表》「劇魁侯昭」,《漢表》作「招」。昭十二年《左傳》「作《祈招》之詩」,張衡《東京賦》「招有道於側陋」,賈逵、薛綜注竝云:「招,明也。」《周語》「好盡言以招人過」,亦謂彰人之過。韋注訓「招」爲「舉」,非也。説見《經義述聞》。「發彼有的,雅容□閑」。「閑」上一字諸家皆缺,今諦審碑文,亦是「」字,但「由」字不省作「田」,與上「」字小異耳。
郃陽令曹全碑
右《郃陽令曹全碑》,中平二年十月立,并陰俱八分書,無額,在同州府郃陽縣儒學中。弟三行「巴郡朐忍令」。段氏若膺《説文注》云:「《曲禮》『左朐右末』,鄭云:『屈中曰朐。』引伸爲凡屈曲之稱。漢巴郡有朐忍縣。《十三州志》曰:『其地下溼,多朐忍蟲,因名。』朐忍蟲即蚯蚓,今俗云曲蟺也。漢碑、古書皆作『朐忍』。不知何時,『朐』譌『』,『忍』譌『』。闞駰上音『春』,下音『閏』。《通典</a>》上音『蠢』,下音如尹切。《廣韻》則上音『蠢』,下音『閏』。而大徐乃於《肉部》增『』、『』二篆,上音『如順』,下音『尺尹』,不知爲『朐忍』之字誤,且謂其地在漢中,又不知漢朐忍在今夔州府雲陽縣,西去漢中甚遠也。」念孫案:《淮南·時則篇》「蚯螾出」,高注云:「蚯螾,蠢蝡也。」「蠢蝡」、「蠢閏」聲相近,是蚯蚓舊有此名,非闞駰之妄作。唯「朐忍」之爲「」,乃是後人之譌耳。弟九行「諸國禮遺,且二百萬,悉以薄官」,又下文「主薄王歷」。此兩「薄」字皆今之「簿」字也。《説文》無「簿」字,古借「薄」字爲之。《孟子·萬章篇》「孔子先簿正祭器」,音義云:「簿,本多作薄,誤。」而不知作「薄」者,乃古本也。漢碑中「主簿」字作「薄」者,不可枚舉,作「簿」者僅見耳。而《金薤琳琅》「薄官」字改爲「簿」,《金石文字記》《兩漢金石記》兩「薄字」皆改爲「簿」,誤矣。弟十行「兖豫荆楊」,「楊」字從木。案:《藝文類聚·州部》《初學記·州郡部》、鈔本《太平御覽·州郡部三》引《尚書》《周官》《爾雅》「楊州」字皆從木。《佩觿</a>》云:「楊,柳也,亦州名。」又云:「按《禹貢》『淮海惟楊州』,正義云『江南其氣燥勁,厥性輕揚』,則非,當從木。」據此,則郭氏所見本尚從木也。宋本《爾雅》「江南曰楊州」,宋本《史記·夏本紀》「淮海維楊州」,字竝從木。唐許嵩《建康實録》引《春秋元命苞》云:「地多赤楊,因取名焉。」其説雖不足爲據,然亦可見楊州字之本從木矣。自張參《五經文字》以從木者爲非,而《唐石經》遂定從手旁。《廣韻》「揚,舉也。又州名」,亦踵張氏之誤。《禹貢》正義引李巡《爾雅》注云:「兩河閒,其氣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濟河閒,其氣專質,厥性信謹,故曰兖;兖,信也。淮海閒,其氣寬舒,厥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江南,其氣燥勁,厥性輕揚,故曰楊;楊,揚也。今本作「揚輕也」,乃後人所改,辯見下。荆州,其氣燥剛,厥性彊梁,故曰荆;荆,彊也。河南,其氣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河西,其氣蔽壅,厥性急凶,故曰雍;雍,壅也。」「冀」「近」、「兖」「信」、「徐」「舒」、「楊」「揚」、「荆」「彊」、「豫」「舒」、「雍」「壅」,皆同聲而異字。後人徒以「厥性輕揚」之語,遂謂楊州字當從手旁,不知以「揚」釋「楊」,猶以「壅」釋「雍」也。若改「楊州」爲「揚州」,則亦將改「雍州」爲「壅州」乎?楊州字既改爲「揚」,則「楊,揚也」之文不可通,故又改爲「揚,輕也」以彌縫其闕。不知李釋九州,皆取同聲之字爲訓,「輕」與「揚」不同聲也。又《公羊·莊十年》疏及《爾雅》釋文、《廣韻》所引李注皆無「楊,揚也」三字,蓋後人改「楊」爲「揚」,遂删此三字耳。據《尚書正義》所引有「揚,輕也」三字,亦足證後人之妄删矣。《公羊》疏所引有「冀,近也;豫,舒也;雍,壅也;荆,彊也;兖,信也;徐,舒也;幽,要也;營,均也」,而無「楊,揚也」。《爾雅》釋文於荆、徐、營三州未引李注,所引六州有「冀,近也;豫,舒也;雍,壅也;兖,信也;幽,要也」,而亦無「楊,揚也」。較《尚書正義》所引獨少一句,明是後人所删。今書傳中楊州字皆改從手旁,唯漢碑從木,人不能改,故至今尚存耳。《竹邑侯相張壽碑》「遭江楊劇賊」,《酸棗令劉熊碑》「出省楊土」,其字亦從木。《隷釋》所載《冀州刺史王純碑》「出使楊州」,《荆州刺史度尚碑》「楊賊畔於□□」,《車騎將軍馮緄碑》「督使徐楊二州」,此碑今本譌作「揚」,依萬曆本改。《大尉陳球碑》「陸梁荆楊」,《陳球後碑》「剥落荆楊」,《無極山碑》「楊越之□條蕩」,《巴郡太守張納碑》「楊州寇賊」,其字皆從木。是漢碑楊州字無從手者。
蕩陰令張遷頌
右《蕩陰令張遷頌》,中平三年二月立,并陰俱八分書,篆額,在泰安府東平州儒學中。弟二行「在帷幕之内」。「幕」字蓋本作「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市租皆輸入莫府」,《馮唐傳》「上功莫府」,以下二《傳》,《漢書》同。《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後漢書·吴漢傳》「莫府上兵簿」,皆以「莫」爲「幕」。《史記索隱》引崔浩云:「古者出征爲將帥,軍還則罷,治無常處,以幕帟爲府署,故曰莫府。」是漢時「帷幕」字通作「莫」也。今碑文作「幕」,「巾」字甚小,局促於「莫」字之下,不成字體,蓋後人補刻也。碑中字上下相距自有定式,今於「莫」下加「巾」字,則字形太長,致與下字迫近。比之諸字,疏密縣殊矣。而《金薤琳琅》已作「幕」,則明時碑文已然矣。弟五行「爰既且於君」。《金石文字記》云:「『既且』者,『暨』之誤,此以一字離爲二字也。」《金石文跋尾》云:「『爰既且於君』,詳其文義,謂張氏仕漢,世世有德,後有興者,且於君也。顧以『既且』爲『暨』之誤,乃由臆斷,遽詆碑爲訛謬,豈其然乎?」《兩漢金石記》云:「錢説頗似牽强,下文『藝於從政』,『政』字亦誤作『畋』。想東漢時能書胥史,固不乏人,竟似草稾審視未明而茫然下筆者。然則『暨』之爲『既且』,亦是誤筆,未可執一而論矣。」念孫案:翁説是也。「爰既且於君」義不可通,明是「爰暨於君」之誤,《魏元丕碑》「爰暨于君」,即其明證矣。弟十二行「紀行来本」。「来」即「求」字,言紀其行而求其始也。始謂初生時也,故下文云「蘭生有芬,克岐有兆」矣。「来」字首筆作曲形,自右而左,與上文三代以来之「来」字不同,而《金薤琳琅》乃直作「來」矣。隷書「求」字或作「」,與「来」字相似,説見前《三公山碑》。《兩漢金石記》以「来」字爲誤筆,亦非也。
仙人唐公房碑
右《仙人唐公房碑》,無年月,竝陰俱八分書,篆額,在漢中府城固縣。弟六行「鼠齧車被具」。「車」即藩車也。襄二十三年《左傳》「以藩載欒盈」,杜注云:「藩車之有障蔽者。」《漢書·游俠傳》云:「乘藩車入閭巷。」《嚴舉碑》「位至蕃車」,《夏承碑》「轓軒六轡」,字竝與「藩」同。《説文》:「軒,曲輈藩車也。」「,車耳反出也。」義各不同,此則借「」爲「藩」也。
碑陰弟六行「南鄭祝岱字子」,弟八行「祝恒字仲」,弟十行「祝崇字季」,「崇」即「嵩」字也。《周語》「融降于崇山」,韋注:「崇,崇高山也。」《史記·封禪書》云:「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漢書·地理志》云:「古文以崈高爲外方山。」是「崇高」即「嵩高」也。「崈」與「崇」同。此三人或名岱,或名恒,或名崇,而皆以「」爲字,是名與字皆取諸五嶽也。弟十一行「祝榮字文」,則取榮之義,而其字亦作「」。後人以「山」之「」讀去聲,「榮」之「」讀平聲,據此,則古無異音也。《初學記》引《白虎通義》云:「西方山,少陰用事,萬物生,故曰山。」是「山」之「」與「榮」之「」義亦相通也。
豫州從事孔褒碑
右《豫州從事孔褒碑》,無年月,竝額皆八分書,在曲阜縣孔廟中。是碑於雍正三年始出,故向來諸家皆未著録,剥蝕過半,僅存百七十餘字。弟二行「治家業《春秋□》句,綜□□典句,萹藉靡遺句」。「春秋」下一字,諸家竝缺,諦審當是「經」字,字雖泐而遺迹猶存。《孔宙碑》云:「治嚴氏《春秋》。」褒爲宙之長子,世傳其學,故云「治家業《春秋經》」也。「綜」下一字,牛氏階平《金石圖》以爲「極」字,今案碑文作「」而右邊殘缺,當是「核」字。綜核者,綜理而研核之。《漢書·宣帝紀贊》云「綜核名實」是也。弟十二、十三兩行「□磐□□,句逢□百□句」。「逢」下當是「此」字,「百」下當是「凶」字。今「此」字已不可見,而「凶」字尚存「」形。褒以匿張儉事獲禍,故云「逢此百凶」。《王風·兔爰》文「凶」字與上「隆」下「頌」爲韻,「頌」讀若「容」。
武梁石室畫象三石
右《武梁石室畫象三石》,無年月,字皆八分書,在嘉祥縣武氏祠中。碑石湮没已久,唯楊州馬秋玉家有舊拓本,所存者「伏戲」至「丁蘭」十四幅而已。乾隆丙午秋,黄司馬小松於嘉祥縣紫雲山下搜得原石,乃就其地爲堂垣,而砌諸石於内,榜曰「武氏祠堂」,誠盛事也。於是命工椎榻,分遺同好。較馬氏所藏本多十之七八,又補洪氏所缺者七十餘字。余今所藏本,即此本也。弟一石弟二層弟二幅「祝誦氏無所造爲,末有耆欲,刑罸未施」。《隷釋》「末」作「未」,蓋傳寫誤也。末者,無也。「無所造爲」,「末有耆欲」,互文耳。下文「刑罸未施」,其字始作「未」。弟九幅「夏禹長於地理,脈泉知陰」。此用《尚書刑德放》文也。《藝文類聚·職官部三》《太平御覽·職官六》竝引《尚書刑德放》云:「禹長於地理、水泉、九州,得《括象圖》,故堯以爲司空。」脈,莫狄反,相也,猶《詩》言「相彼泉水」也。《説文》作「眽」,又作「覛」。《爾雅》云:「覛,相也。」《周語》「古者大史順時覛土」,韋注云:「覛,視也。」作「脈」者,借字耳。《魏策》云「前脈地形之險阻」是也。所圖禹象,其冠上鋭下廣,如笠形,手持兩刃臿。《説文》:「,兩刃臿也。」《玉篇》胡瓜切,云:「今爲鏵。」俗語所謂鏵鍬是。案《莊子·天下篇》引《墨子</a>》云:「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親自操橐耜,司馬彪云:「橐,盛土器也。」崔譔云:「耜,插也。」「插」與「臿」同。沐甚雨,櫛疾風。」《淮南·脩務篇》云:「禹沐霪雨,櫛扶風,決江疏河。」《要略》云:「天下大水,禹身執虆臿以爲民先。」今本「臿」譌作「垂」,辯見《淮南》。此圖頭戴笠,手執臿,正所謂櫛風沐雨,身執虆臿者也。朱氏竹垞《跋》云:「禹冠頂鋭而下卑,殆《士冠禮》《郊特牲》所云『毋追』者是。覩此,可悟聶崇義《三禮圖》之非。」念孫案:朱氏此説其不可通者有三。王者受命,然後異器械,别衣服。禹之治水在帝堯之時,安得遽有「毋追」之制?一也。「毋追」,禮冠也,非治水時所宜用。頭戴禮冠,手持畚臿,則尤爲不倫。二也。《續漢書·輿服志》云:「委貌冠長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廣,後卑鋭,所謂夏之毋追,殷之章甫</a>者也。」今此圖冠形上鋭,不似覆杯。且無前高後卑之别,豈「毋追」之制乎?據《輿服志》所云,則三代冠制相去不遠,故《三禮圖》引舊圖云:「毋追、章甫、委貌,其制相比。」今此冠上鋭而下廣,作三角形,禮冠皆無此制。三也。弟十二幅「子騫衣寒,御車失棰」。「棰」與「箠」同。《説文》:「,擊馬也。」今本脱「」字,據《玉篇》補。字或作「棰」。《莊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漢書·路温舒傳》「棰楚之下」,《急就篇</a>》「柣、棰、檛、杖、棁、柲、杸」,「棰」字竝從木。《隷釋》「失」字上下各缺一字。某氏《跋》云:「洪本僅存一『失』字,今全文可讀,乃是『御車失』,『』與『鞅』同。」念孫案:此説非也。原文作「」,明是「棰」字,非「」字。《説文》:「,艸木葉,象形。」「,遠邊也。從土,聲。」「,小罌也。從缶,聲。」隷書「」、「」、「」三字多書作「」。凡漢碑中作「」、作「」者,皆「」之省文,非「」之省文也。此碑「棰」字右邊作「」,亦是「」之省文。棰爲御者所執,衣寒則手僵,手僵則失棰。若鞅爲馬頸靼,非御者所執,馬失其鞅與閔子衣寒,曾不相涉,不得言「子騫衣寒,御車失鞅」也。且上文以「明」、「方」、「綱」爲韻,下文以「連」、「驩」、「焉」爲韻,「父」、「與」爲韻,此以「移」、「棰」爲韻。若以「棰」爲「」,則失其韻矣。憶乙未之冬,余在郡城,始晤汪君雪礓。雪礓新得馬秋玉家所藏石室畫象舊拓本,屬余作跋。余爲題數十字,且言某氏以「棰」爲「」之誤,即翁閣學跋語内所云高郵王石臞説此字凡數條者是也。後此本歸於黄君小松,小松作《小蓬萊閣金石文字》,曾用余説,而惜其言之不詳也。自乙未至今五十六年,雪礓、小松皆已下世,而余年亦八十有八矣。此原石拓本,小松所手贈也。書此爲之憮然。
注 字,原作「寸」,據《隸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