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读画记
3个月前 作者: 宗白华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青年节,吕斯伯兄来函约我到他画室里去看画,并说代邀李长之</a>君同去。我们两人从容上道,爬上凤凰山顶,走近门口,这时吕斯伯兄同他的夫人迎着出来,邀我们直进他的画室。五六十张大大小小的油画,琳琅美壁,虽然灰尘掩上了许多画面,但是掩盖不了它们内在的光芒。
斯伯的画,本也不是一见就令人得到刺激和兴奋的。他的画境,正像他的为人和性格,“静”和“柔”两字可以代表,静故能深,柔故能和。画中静境最不易到。静不是死亡,反而倒是甚深微妙的潜隐的无数的动,在艺术家超脱广大的心襟里显呈了动中有和谐有韵律,因此虽动却显得极静。这个静里,不但潜隐着飞动,更是表示着意境的幽深。唯有深心人才能刊落纷华、直造深境幽境。陶渊明</a>、王摩诘、孟浩然</a>、韦苏州这些第一流大诗人的诗都是能写出这最深的静境的。不能体味这个静境,可以说就不能深入中国古代艺术的堂奥!
我们看斯伯的每一张画,无论静物、画像、山水,都笼罩着一层恬静幽远而又和悦近人的意味,能令人同它们发生灵魂上的接触,得到灵魂上的安慰。你看他画的大油菜,简直是希腊庙堂境界:庄严、深厚、静穆,而暗示着生命的源泉。你看他瓶中野菊花,多么真实生动,巧夺天工,朵朵花都是作者的精思细察,而手上的笔触能够微妙地表出。他的橘柑:形的浑圆,色的流韵,把握到最深的实在,因而把握到实在里面的诗。戴醇士(熙)说得好:“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个思,不是科学家的分析,而是哲人对世界静物之深切的体味。艺术家在掘发世界静物的形、色、线、体时无意地获得物里面潜隐的真、善、美,因而使画境浑深而圆融,令人体味不尽。而物里面的“和谐”与“韵律”之启示,更是艺术家对人类最珍贵的赠与,我们现代生活里面有“和谐”吗?有“韵律”吗?
我爱斯伯画里面静而冷的境界,可以令人思,令人神凝意远。然而我更爱斯伯的静而有热的画,我称之为“嫩春境界”。他的几幅初春野景,色调的柔韵欲流,气围的和雅明艳,令人心醉,如饮春风,如吸春胶。我心里暗中盼望它不全卖去,让我们这些朋友能够常到他画室里来流连欣赏!(听他说,他要在四月中旬把他十四年来的作品油画六七十幅举行第一次的画展了。)
(青年节次晨写于柏树村,《艺境</a>》未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