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善行 母道
3个月前 作者: 吕坤
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溺爱姑息,教所难也。继母不责其教而责其慈,忌嫌憎恶,慈所难也。慈母不传,而慈继母传,为继母者,可以省矣。乳保列于八母①,故亦附焉。为类九,得三十二人。
一、礼母。教子以礼、正家以礼者也。若孟母,礼不足以尽之,而事归于礼,故以礼名。凡二人:
孟母三迁 鲁之母师
二、正母。望子以正者也。无儿女子之情,惟道义是责。凡五人:
楚子发母 王孙氏母 陆续之母 范滂之母 刘安</a>世母
三、仁母。以慈祥教子者也。一念阴德,及于万姓。凡三人:
隽不疑母 严延年母 欧阳公母
四、公母。责子而不责人者也。世皆私其女,而尤人无已,不公甚矣。今取其可法者二人:
张妇戒骄 鲁氏戒食
五、廉母。以贪戒子者也。妇人廉,世所希,故录。凡四人:
齐田稷母 晋陶侃母 吴孟仁母 崔玄母
六、严母。威克厥爱者也,有父道焉。凡五人:
吴贺之母 陈尧咨母 李景让母 二程</a>之母 吕荣公母
七、智母。达于利害之故者也。凡四人:
密康公母 孙叔敖母 婴母知废 陵母知兴
八、慈继母。恩及前子者也。凡五人:
芒卯之妻 亲子代死 珠崖争死 程文巨妻 余楚之妻
九、慈乳母。乳母所保,他人子也。只以受人之托,遂尽亲母之情,或身与俱死,或以子代死,为人保子,义当如是耳。录二人。嗟嗟!匹妇之愚,奶妪②之贱,受人之托,犹不忍相负。国家重守令③,俾之保民,乳母之托也。环郡邑士大夫父老,既名之曰父母父母矣,读此传,亦忸怩④否乎?呜呼,奈何!
魏节乳母 鲁孝义保
┃ 吕语今译 ┃
对于母亲而言,不求取她能慈祥,而求取她能教导孩子,一般做母亲的都会溺爱孩子,姑息纵容他们的过错,正确地教导孩子是为人母者所难做到的。对于继母而言,不责求她能教导孩子,而责求她能对孩子慈祥,一般做继母的都会嫉妒嫌弃、憎恨厌恶丈夫前妻所生的子女,慈祥继母是所难做到的。慈母的事迹不摘录传述,而慈祥的继母则传述,身为继母的,可以于此有所反省。乳母列于八母之中,因此也附上。分成九类,共三十二人。
一、礼母。用礼法来教导子女、端正家风的母亲,即是礼母。像孟子</a>的母亲,仅用“礼”字的话,虽然不足以尽显她的德行,但她的事迹多是属于遵守礼法的范畴,因此还是用“礼”来命名。共两人:
孟母三迁 鲁之母师
二、正母。寄望子女端正做人的母亲,即是正母。没有溺爱子女的私情,只责成子女成就道义。共五人:
楚子发母 王孙氏母 陆续之母 范滂之母 刘安世</a>母
三、仁母。用慈祥之道来教导子女的母亲,即是仁母。仁母暗中行德的一个念头,能造福于万家百姓。共三人:
隽不疑母 严延年母 欧阳公母
四、公母。责备自己的子女而不责备别人子女的母亲,即是公母。世上的人大都偏私袒护自己的子女,而不停地怨恨别人,十分地不公平。现摘录可效法的两人:
张妇戒骄 鲁氏戒食
五、廉母。告戒子女不能有贪欲的母亲,即是廉母。妇人廉洁,世上很少见,因此摘录。共四人:
齐田稷母 晋陶侃母 吴孟仁母 崔玄母
六、严母。能用威严去管教自己心爱的子女的母亲,即是严母,她们能体现父道的尊严。共五人:
吴贺之母 陈尧咨母 李景让母 二程之母 吕荣公母
七、智母。能通达明察利害关系的母亲,即是智母。共四人:
密康公母 孙叔敖母 婴母知废 陵母知兴
八、慈继母。能恩惠前妻所生的子女的继母,即是慈继母。共五人:
芒卯之妻 亲子代死 珠崖争死 程文巨妻 余楚之妻
九、慈乳母。乳母所保养的,是其他人的子女。仅仅因为受了别人的托付,于是尽到了亲生母亲的情感,或者自己和他人子女一起赴死,或者用自己亲生的子女去代替别人的子女去送死,为了别人保养子女,理应这样去做。现在摘录两个人。嗟嗟!以区区一个妇人的愚昧无知,做着乳母这样低贱的工作,一旦受了别人的委托,尚且不忍心有负于人。而国家重视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员,让他们去保护子民百姓,就像托付给乳母一样。郡邑及其周围的士大夫和乡亲父老们,都把地方官员叫做父母官,他们读到这些传记,也会感到惭愧吗?呜呼,能怎么办呢!
魏节乳母 鲁孝义保
┃ 简注 ┃
①八母:古人把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合称八母。
②奶妪(nǎi yù):奶,乳。妪,年老的妇女。奶妪即乳母。
③守令: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员。
④忸怩(niǔ ní):惭愧,难为情。
┃ 实践要点 ┃
女性在婚后除了要扮演妻子的角色,还要做一名称职的母亲。作为一名母亲应当尽到哪些职责、追求培养哪些品质呢?吕坤</a>指出,作为母亲,首要做到的职责是教育孩子。所谓“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溺爱姑息,教所难也”,每一个母亲</a>都有慈爱子女的天性,然而慈母的过分溺爱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子女养成不良的习惯。因而,身为母亲最重要的职责除了抚养子女之外,就是教育子女。吕坤的教诲在现代社会尤其适用,因为现代家庭往往是独生子女或是二胎家庭,子女会特别受到家人的宠爱。在这种情况之下,母亲要严格教育子女,必须狠下决心。下了决心以后,该如何管教子女呢?吕坤对模范母亲的分类值得现代家长借鉴:正、仁、公、廉、严、智。换言之,作为母亲的现代读者,要在这几个德目之上做涵养工夫。除了亲生母亲以外,吕坤还选取了继母和乳母的事迹。“继母不责其教而责其慈,忌嫌憎恶,慈所难也”,对于继母,吕坤认为真正难以做到的是慈祥地对待前妻所生的子女,这对于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至于乳母,这种职业在现代社会较为罕见,但与之相似的保母在现代社会仍然是热门的职业,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家庭保姆、保育员、医院照料新生儿的护士等都可以看作是保母一类。而吕坤关于“不忍负人所托”的教诲对保姆行业的从业人员有着正面积极的意义。
姊妹之道
姊妹,女兄弟也。气分一体,情自相关。先王以妇人内夫家也,每割恩焉。然亲爱出于天性,则休戚岂同路人?今取其笃情重义者,凡七人,不敢尽以中道律之也。
虞帝之妹 穆姬救晋 鲁义姑姊 聂政之姊 季宗之妹文姬保弟 和政公主
┃ 吕语今译 ┃
姊妹是女子之间的兄弟关系。姊妹分有同一父母的气禀,情感本来就互相关联。先王制定礼法,把妇人纳入于丈夫的家族之中,姊妹之间的恩情往往会被割断。然而,姊妹之间的亲爱出于本性,当中的忧乐怎么会和路上的陌生人一样呢?现在摘录重情重义的姊妹,共七人,不敢说她们的事迹都符合中庸</a>之道。
虞帝之妹 穆姬救晋 鲁义姑姊 聂政之姊 季宗之妹 文姬保弟
和政公主
┃ 实践要点 ┃
姐妹之间的亲爱出于天性,无论出嫁与否都应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然而,在现代社会,兄弟姐妹成家立室之后也许分隔各地,即使生活在同一城市,因为工作家庭生活繁忙,联系也会有所减少、感情会慢慢变淡。在这种情况之下,吕坤摘录的笃情重义的模范姐妹,为现代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姒娣之道
姒娣,今所谓妯娌也。异姓而处人骨肉之间,构衅起争,化同为异,兄弟之斧斤也。古今贤妯娌不多有,今录三人:
章嫂让儿 少娣化嫂 王木叔妻
┃ 吕语今译 ┃
姒娣,即今天所说的妯娌。她们来自不同姓氏的家族,而处于兄弟骨肉至亲之间,往往会钩心斗角、挑衅相争,把同心的兄弟化作相异的路人,是砍断兄弟之情的斧头。古今以来贤惠的妯娌不多见,现在摘录三人:
章嫂让儿 少娣化嫂 王木叔妻
┃ 实践要点 ┃
妯娌关系是女子嫁入大家庭之后所要面临解决的一大难题。吕坤摘录的贤惠妯娌能为现代读者提供有益的启发。
姑嫂之道
舅姑之女,兄弟之妻,分莫亲,情莫厚者也。然二人者,每不相得,则女过为多焉。父母无终身之依,姊妹非缓急之赖,继父母而亲我者谁也?独奈何恃目前城社①,伤后日松萝②哉?夫君子言古道,不计世情,余云云,为儿女子说也。录三人:
欧阳贤嫂 陈氏堂前 邹媖引过
┃ 吕语今译 ┃
公公婆婆的女儿,兄弟的妻子,没有亲戚名分比她们之间更加亲近的了,也没有恩情比她们之间更加深厚的了。然而她们两人之间,总是不能很好地相处,这是女子的过失比较多的缘故。女子不可能终身依赖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姊妹也不是紧急关头所能依赖的,接替父母去亲爱我的人是谁呢?为什么要仗恃眼下的靠山,来伤害以后的姑嫂关系呢?君子谈论古人的道理,很少会考虑世俗之情,我说的这些,都是为妇孺之辈说的。摘录三人:
欧阳贤嫂 陈氏堂前 邹媖引过
┃ 简注 ┃
①城社:本意为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此处用于比喻有靠山。
②松萝:女萝,附生于其他树木之上的植物,此处用于比喻姑嫂关系。
┃ 实践要点 ┃
女子嫁入夫家,要真正融入丈夫的大家庭,除了侍奉好公公婆婆以外,还要处理好和丈夫姐妹之间的关系。现代人大多不再以大家族的方式聚居,姑嫂关系较为疏远,但处理好姑嫂关系也有利于维护家族的团结和谐。吕坤摘录的事例也可作借鉴。
嫡妾之道
有家之凶,嫡妾居其九。尧于舜,既历试诸艰矣,犹以二女难之。彼二女者,何烦舜难哉?况夫非舜,嫡妾非同胞之亲,无英、皇①之贤,而欲其志同行也,不亦难乎?是故夫道严正,嫡道宽慈,妾道柔顺,三善合而太和②在闺门之内矣。今录嫡妾之交贤者二人,贤嫡二人,贤妾二人:
晋赵衰妻 卫宗二顺 宋鲍女宗 楚庄樊姬 蜀主之女孙氏全孤
┃ 吕语今译 ┃
家中的凶事,十有其九是嫡妻和妾侍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尧对于舜,已经用各种艰难的任务去考验他了,最后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给他出难题。她们两姐妹,哪里会让舜感到烦扰困难呢?何况一般的丈夫不是舜,嫡妻和妾侍之间没有同胞亲情,也没有娥皇、女英的贤德,却想让她们志同道合、行事一致,不是很困难吗?所以丈夫应该做到严肃端正,嫡妻应该做到宽容仁慈,妾侍应该做到温柔和顺,三方能做到善美和合的话,家门之内就能做到一团和气、和乐融融了。现在摘录嫡妻和妾侍相处都能做到贤惠的二人,贤惠的嫡妻二人,贤惠的妾侍二人:
晋赵衰妻 卫宗二顺 宋鲍女宗 楚庄樊姬 蜀主之女 孙氏全孤
┃ 简注 ┃
①英、皇:帝尧的两个女儿,大的叫娥皇,小的叫女英。
②太和:太和之气,比喻家庭和睦相亲。
┃ 实践要点 ┃
在提倡一夫一妻制的现代社会,嫡妾之道没有实践指导意义。为保持《闺范</a>》一书原貌,下文保留嫡妾之道的事例,仅作[吕语吕语今译]和[简注],不作[实践要点]。
婢子之道
婢也贱,何以录?录贤也。论势分,则大夫士庶人妻不相齿;论道义,则沟壑饿莩①可与尧舜共一堂,何言贵贱哉?今录二人:
周主忠婢 翟青代死
┃ 吕语今译 ┃
婢女身份低贱,为什么要摘录呢?为了摘录贤良的事迹。论家势名分,则大夫、士、庶人之间的妻子不能排在同一等级;论道义,则沟壑之中饿死的人可以和尧舜共处一堂,哪里需要分贵贱呢?现在摘录两人:
周主忠婢 翟青代死
┃ 简注 ┃
①饿莩(è piǎo):饿死的人。
┃ 实践要点 ┃
此处谈论的婢子之道,实际是倡导婢女对主人的绝对忠诚,主人有过错也要吞声忍气,主人遇到祸患时要敢于为之而死。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主人婢女的阶级之分,因而婢子之道没有实践指导意义。为保持《闺范》一书原貌,下文保留婢子之道的事例,仅作吕语今译和简注,不作实践要点。
母道
孟母三迁
◎孟母仉[音掌]氏舍近墓,孟子少,嬉戏为墓间事①,母曰:“此非吾所居。”乃去,舍市傍。孟子嬉戏为贾[音古]人衒卖事②,母曰:“此非吾所居。”复徙舍学宫③之傍。孟子嬉戏,乃设俎豆④,揖让进退,母曰:“可矣。”遂居之。
及孟子长,学六艺⑤而归。母方绩,问学所至,孟子曰:“自若也⑥。”母以刀断其织,曰:“子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奈何废之?”孟子惧,旦夕勤学。
既娶,入私室⑦,其妇袒[露臂],孟子不悦。妇辞母请去⑧,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⑨焉。妾窃惰在室,而夫子勃然不悦,是客妾⑩也。妇人之义,不客宿,请归父母。”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诫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孟子处齐有忧色,母问之,对曰:“道不行于齐,欲去而母老?,是以忧也。”母曰:“妇人之礼,精五饭?,幂[音密]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有闺内之修,无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馈,无攸遂。’《诗》曰:‘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言妇人无专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今子成人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何以忧为?”
吕氏曰:教子若孟母,古今称贤焉。世俗妇人,姑息以养子之恶,掩护以格父之教?,长也不才,乃深自忿恨,付之无可奈何,不亦晚乎?
┃ 吕语今译 ┃
像孟母这样教导子女的话,无论古今都会被称作是贤良的母亲。世俗的妇人,对子女姑息纵容使得他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还掩护子女以抵挡父亲严厉的训导,致使子女长大了也不能成才,这时才深深地怨恨自己,面对子女也无可奈何,这不是太晚了吗?
┃ 简注 ┃
①嬉戏为墓间事:在玩耍的时候模仿坟墓边上的人做的事情。
②贾人衒卖事:商人叫卖之事。
③学宫:学校。
④设俎豆(zǔ dòu):设,摆放。俎豆,祭祀仪式用的礼器。
⑤六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a>》。或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⑥自若也:《太平御览</a>·资产部六》摘录本段孟子和孟母的对话,注云:“言未能博。”即学业未成,ú如未学之前的样子。
⑦私室:个人休寝的房间。
⑧妇辞母请去:孟子妻子辞别孟母,请求离开。
⑨夫妇之道,私室不与:夫妇有别的礼法,在夫妻的寝室之中不适用。
⑩客妾:妾,孟子妻子的自谦之辞。客妾,意谓孟子把自己当做客人,没有当做自己的妻子。
?“夫礼,将入门”句:大意是,根据礼法,将要进门的时候要先问谁人在家,用以表示尊敬;将要走上厅堂的时候,要发出声音,用以提醒别人;将要走进房门的时候,眼睛要往下看,怕会看到别人的过失。
?谢:认错道歉。
?欲去而母老:想要离开齐国而母亲年纪太大,怕会不方便。
?精五饭:懂得用五谷(稻、黍、稷、麦、菽)做饭。
?幂酒浆:用布盖上酒浆。
?有闺内之修,无境外之志:有闺房之内的修持,没有闺房以外的志向。
?专制之义:专横独断的处事方式。
?三从之道:《仪礼</a>·丧服》有云:“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的本意是指女子的服丧方式因应已嫁和未嫁而有所区别,未出嫁的话以父亲的丧事为最高标准,为父亲服三年之丧;出嫁之后则改为以丈夫的丧事为最高标准,为丈夫服三年之丧,为父亲服一年之丧;丈夫死了则以儿子为最高标准。其后,“三从”被解释为对父亲、丈夫、儿子的顺从。
?掩护以格父之教:保护子女以抵挡父亲严厉的教训。
┃ 实践要点 ┃
孟母以一己之力抚养教育出被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历来被视为人母的典范。本条展示了孟母教导儿子的几个场景,对现代读者的启示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对于孟母三迁的故事,现代读者想必耳熟能详。在现代社会,一般家庭要简单复制孟母三迁的做法似乎不太现实,但至少在买房、租房之前要考虑好孩子的上学的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置业或租房。此外,现代人更多地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为人父母者要注意管控子女的网络学习环境,引导子女正确、健康上网,防止浏览不良网页、沉迷网络游戏、网上结交损友等不良行为。
二、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现代人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为人父母者常常要加班,下了班也要操持家务,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提醒现代父母,无论工作多么忙碌、家务多么繁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就读低年级的子女,父母可以花时间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并从小培养孩子阅读学习的习惯。对于就读高年级的子女,父母要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对于就读高中和大学</a>的子女,父母在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外,要注重引导他们立下远大的志向,探寻今后的人生目标。
三、要劝导子女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孟子和妻子闹矛盾,孟母没有偏袒自己的儿子,而是指出孟子的过失,最终挽留了孟子的妻子。在现代社会,夫妻之间闹矛盾,有的父母总是袒护自己的子女而责备子女的配偶,这样往往使得夫妻之间势成水火,更有甚者不欢而散。事实上,夫妻之间的争吵,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在这情况之下,父母若是为了子女的婚姻家庭着想的话,应该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指出自己子女的过错,劝导他们不要责备对方,并给予子女的配偶以理解和支持,从而平息双方的怒火,保持家中的一团和气。
四、要为子女的前途着想,支持子女的正确决定。古代妇女“三从之道”要求妇女老来要“从子”。然而,所谓“从子”,并非听从儿子恣意妄为而不加劝谏,而是当儿子做正当的事情时要充分地理解和支持。如孟子打算离开齐国推行“仁政”,孟母充分理解支持,为孟子免去了后顾之忧。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事业发展可能要到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城市甚至国外发展,作为父母自然会有依依不舍之情,但为了子女的事业着想,应当对他们充分地理解和支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鲁之母师
◎母师者,鲁九子之母也。腊日休作①,召诸子谓曰:“妇人之义,非有大故不出门。但吾父母家幼稚,岁事不理②,吾往理之。”诸子皆顿首许诺。又召诸妇曰:“诸子许我归视私家,虽踰正礼,愿与少子俱,以备妇人出入之制③。诸妇慎守家,吾夕而反。”
及其反也,天阴,先期至④,止于闾[音驴,里门]外,俟夕乃入⑤。鲁大夫问之,母曰:“妾不幸蚤⑥寡,与九子居。腊事礼毕,间⑦从少子归视私家,与诸妇孺子⑧期夕而反。妾恐其逸乐醉饱,情所有也⑨,妾反过早,不欲遽入⑩,故止闾外。”大夫言于穆公?,赐号“母师”。
吕氏曰:谨而信,母师之谓乎?
┃ 吕语今译 ┃
处事严谨而信守承诺,这说的就是母师吧?
┃ 简注 ┃
①腊日休作:古时在岁末腊祭之日时要停止劳作,进行祭祀活动。
②岁事不理:筹备过年的事情没有人处理。
③以备妇人出入之制:大意是带上小儿子一起回娘家,作为妇人出门时候的监督约束,以避免嫌疑。
④先期至:比约定的时间早到。
⑤俟夕乃入:等到傍晚才进去。
⑥蚤:同“早”。
⑦间:空闲的时候。
⑧孺子(rú zǐ):小孩子。
⑨情所有也:指家中子孙趁长辈不在而逸乐醉饱是人之常情。
⑩遽(jù)入:忽然进入。
?穆公:鲁穆公,名显,鲁元公之子。
┃ 实践要点 ┃
母师言动合礼、信守承诺,并以之言传身教,固然值得现代母亲学习。而她体谅子女儿孙的逸乐之情,适当让他们饮宴放松而不提前回家大扫其兴,这实在是通情达理。这启发现代母亲,在严格教育子女之余,也要注意让他们劳逸结合,不能时刻紧绷着神经。尤其现代社会升学竞争激烈,许多父母会在子女课余时间让他们继续报读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甚至连周末时间也被安排了满满的学习任务,这种望子成龙的迫切之心容易造成反效果,让子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而,父母要引导子女合理地安排好学习、锻炼和娱乐休闲的时间。
楚子发母
◎楚将子发攻秦,绝粮①,使人请于王,因使问母②。母问使者曰:“士卒无恙乎?”对曰:“分菽粒③而食之。”又问:“将军无恙乎?”对曰:“朝夕刍豢④。”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不纳⑤,使人数⑥之曰:“勾践伐吴,客有献醇酒一器,王使人注江上流,使士卒下流饮之。味不加美,而士卒战自五⑦也。异日有献一囊糗糒[干粮]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踰嗌[音一,咽也],而士卒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分菽粒而子独刍豢,虽幸而胜,非其术⑧矣。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子发叩首谢⑨,然后纳之。
吕氏曰:子发之母,善教子发哉!今之为子发者滔滔也,不独士分菽粒,又从而剥削之矣;不独己食刍豢,又充溢于囊槖⑩,狼戾?于苞苴?矣。噫!岂独将?将何足责哉?!读此可愧也夫。
┃ 吕语今译 ┃
子发的母亲,多么善于教导子发啊!今天有很多像子发那样的人,不仅只给士兵分发菽粒,还从中进行剥削;不仅自己吃刍豢,还把好的东西放满在自己的口袋当中,贪得无厌地接受贿赂。噫!难道仅仅是将领才这样做吗?将领又哪里值得责怪呢?读到这个传记应该感到惭愧。
┃ 简注 ┃
①绝粮:粮食吃完了。
②因使问母:托使者去问候母亲。
③菽(shū)粒:豆子。
④刍豢(chú huàn):猪牛羊等牲畜。
⑤不纳:不让进门。
⑥数:数落,责备。
⑦士卒战自五:士兵的战斗力增强了五倍。下文“自十”类此。
⑧非其术:不是用兵之术,指行军作战时将领和士兵应甘苦与共。
⑨谢:道歉。
⑩囊槖(tuó):袋子。
?狼戾:像狼一样暴戾贪狠。
?苞苴(bāo jū):包装鱼肉用的草袋,此处指代贿赂。
?将何足责哉:大意是将领不值得责备,该受到责备的应该是贪奢昏庸的君主和风气腐败的朝廷。
┃ 实践要点 ┃
本条提醒现代父母要教导子女正直不贪,学会与他人分享,从而更好地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现代社会特别讲究团队合作精神,只有懂得与他人互助互利,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尤其是作为团队领导者,更应与下属同甘共苦,上下一心。当然,讲求团队合作要避免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正直不阿是与他人共事时应当坚守的底线。
王孙氏母
◎王孙贾①年十五,事齐闵王②。国乱,闵王见③杀,国人不讨贼。王孙母谓贾曰:“汝朝出而不还④,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汝。今汝事王,王出走,汝不知其处,尚何归乎⑤?”贾乃入市中令百姓曰:“淖[音闹]齿⑥乱国杀王,欲与我诛之者右袒⑦!”市人从者四百人,刺淖齿而杀之。君子谓王孙母义而能教。《诗》云:“教诲尔子,式谷似之⑧。”此之谓也。
吕氏曰:世之爱子者,多欲保全其身,至见危授命,则深悲而固止之。岂知不义而生,不若成仁而死哉?王孙母以求君望其子,宁失倚门之望焉,贤哉母也!善用爱矣。
┃ 吕语今译 ┃
世上爱护子女的母亲,大多是想子女保全好自己的生命,到了临危授命的时刻,往往心感悲痛而阻止他们就义赴死。这些母亲怎么会懂得,不讲道义而苟且偷生,不如杀身成仁而死的道理呢?王孙母寄望她的儿子能为国君报仇,宁愿失去倚门盼望儿子归家的机会,这个母亲是多么的贤良啊!她善于运用对儿子的爱。
┃ 简注 ┃
①王孙贾:齐国大夫。
②齐闵王:齐宣王之子,其人其事可参看上文“女子之道”中的“齐宿瘤女”条。
③见:被。
④汝朝出而不还:《战国策</a>·齐策六》《列女传</a>·王孙氏母》均作:“汝朝出而晚来。”
⑤尚何归乎:王孙母责问儿子君王被杀,为什么要回家。言下之意即是要王孙贾报杀君之仇。
⑥淖齿:原为楚国将领,奉楚王之命出兵援救齐闵王,被齐闵王任命为国相。后因图谋与燕国瓜分齐国,遂杀害齐闵王。
⑦右袒(tǎn):袒露右肩。
⑧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出自《诗经</a>·小雅·小宛》。式,语助词。谷,善。似,通“嗣”,继续。大意是,教诲你的孩子,让他得以继承美善的品德。
┃ 实践要点 ┃
古往今来的父母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希望子女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然而,真正的人中龙凤,不能以权势、地位、财富去衡量,而应当是德性极高的人。本条王孙氏母激励儿子舍身成仁,是希望儿子能以道义为重,成为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对于现代父母而言,教育子女时同样要注重引导他们追求正义,不要因为贪恋权力财富而失却了人所具有的光明正大的德性。
陆续之母
◎陆续①母,治家有法。续为太守尹兴门下掾[音燕,吏也]。时楚王英②谋反,事连③续,诣④洛阳诏狱⑤。续母自吴达洛阳,无缘见续,但作食馈之。续对食,悲泣不自胜[音升]。使者问故,续曰:“母来不得相见耳。”问:“何以知之?”续曰:“此食,母所饷[音向,送也]也。吾母切肉未尝不方,断[音短,切也]葱以寸为度⑥,是以知之。”使者以闻,特赦之。
吕氏曰:人未有心正而事邪者,亦未有事慎而心苟者。陆母葱肉两事,而平生之端方,言动之敬慎,可类推矣。吾取为妇女法。
┃ 吕语今译 ┃
人没有心中正直而行事邪僻的,也没有做事谨慎而心思苟且的。从陆母切葱求法度、切肉讲方正这两件小事情,可以推究出她平时为人端直方正,言行举动恭敬谨慎。我摘录她作为妇女们的榜样。
┃ 简注 ┃
①陆续:字智初,东汉名士。
②楚王英:楚王刘英,东汉光武帝之子,图谋造反以取代汉明帝,事发后自杀身亡。
③连:牵连。楚王刘英暗中聚集天下明士造反,其事败露之后,汉明帝得到了参与造反图谋的人的名录,其中有尹兴的名字。陆续为尹兴的下属,因而受到了牵连。
④诣:到。
⑤诏狱:奉皇帝诏令囚禁罪犯的地方。
⑥断葱以寸为度:切葱的时候都切成一寸长。
┃ 实践要点 ┃
人的品德素养往往体现在日常言行的细微之处。如陆续的母亲在切葱切肉的小事之上,其处事恭敬严谨的态度表露无遗。吕坤以之为“妇女法”,即妇女可引以为鉴,从日常小事当中检点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否能时刻保持端庄娴雅。此外,为人母者若亲身处事时能持敬守礼,那么也能让自己的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言行合礼、恭敬处己的有道君子。
范滂之母
◎范滂[音旁]①母有贤行。汉灵帝②建宁中,大诛党人③,诏捕滂。滂诣狱,其母就之诀,滂白母曰:“仲博[滂弟字]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滂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夫人割不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与李杜④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⑤,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吕氏曰:滂当乱世,而高论以速凶⑥,处小人,而激清以乐死,狷介之流也。吾深惜之。惟是名寿不可兼得,妙合知足之旨,而慨然割爱,无儿女子之情,母也贤乎哉!
┃ 吕语今译 ┃
范滂身处乱世之中,因为高尚的言论而很快地招致了祸害,他应对卑鄙小人,为了激扬清高的道义而甘心赴死成仁,可算是正直清高的人。我十分痛惜他。范母说名节和长寿不可同时兼得,这巧妙地契合了人当知足的道理,而她又能慷慨地割舍对范滂的爱,没有妇孺之辈的私情,她作为母亲是那么的贤明啊!
┃ 简注 ┃
①范滂:字孟博,东汉名士。
②汉灵帝: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昏庸无能,又遭宦官乱政,党锢祸起,其后民间更是爆发了黄巾起义。
③党人:同党之人。东汉桓、灵二帝在位期间,宦官当权,政治黑暗,大批有识之士羞与为伍,反对宦官专权,其后被视为朋党而遭受政治迫害,或被终身免官、或遭禁锢,是为党锢之祸。
④李杜:李膺、杜密,均为当时陷于党锢的名士。
⑤令名:美好的名声。
⑥速凶:很快地招致凶祸。
刘安世母
◎刘安世①母,有贤名。安世除②谏官,未拜命③,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儿不肖,使居言路④。谏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国,脱有触忤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使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安世受命,是以正色立朝,面折廷争,人目之为“殿上虎”。
吕氏曰:爱富贵,保身家,此妇人常态也。安世之母,以捐身报国望其子,可谓知大义矣。
┃ 吕语今译 ┃
爱慕钱财贵位,保全自身和家庭,这是妇人常有的情态。安世的母亲,寄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捐献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可以说是懂得家国大义。
┃ 简注 ┃
①刘安世:字器之,北宋大臣,曾从学于司马光</a>,以忠孝正直闻名。
②除:被任命官职。
③拜命:任职。
④使居言路:大意是使其作为进谏之官。
⑤脱有触忤(chù wǔ):脱,倘若。触忤,抵触忤逆。
┃ 实践要点 ┃
“范滂之母”“刘安世母”条与上文“王孙氏母”大意相同,这三位贤明的母亲都深谙杀身成仁比苟且偷生更有意义。在现代社会,成仁不一定要杀身,为国家、社会无私奉献、努力工作,同样也是成仁之道。现代父母要从小注重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要教导子女坚守正道,不贪生怕死,如孟子所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子女树立远大的理想,艰苦奋斗,为国家、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
隽不疑母
◎隽不疑①为京兆尹,行县录囚②,还,其母辄③问。有所平反④,母喜笑饮食言语,异于他时;或无所出,母怒,为之不食。由是不疑为吏不残⑤。君子谓不疑母能以仁教,《诗》云:“昊天疾威,敷于下土⑥。”言天道好生,疾⑦威虐之行⑧于下土也。
论赞总见严母后。
┃ 吕语今译 ┃
本篇的论赞总括在下文“严延年母”的后面。
┃ 简注 ┃
①隽不疑:字曼倩,汉武帝时任青州刺史,汉昭帝时任京兆尹,以经术治事,名重朝廷。
②行县录囚:行县,巡行于所主之县。录囚,审视决狱情况,察看囚犯是否存在冤情。
③辄:总是。
④有所平反:纠正冤枉误判的案件,释放囚犯。下文“无所出”,即没有囚犯被平反释放。
⑤不残:不残酷。
⑥昊天疾威,敷于下土: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毛诗</a>作“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⑦疾:厌恶。
⑧威虐之行:威吓暴虐的行为。
严延年母
◎严延年①母,生五男,皆有吏材②,至二千石,东海号曰“万石严妪[音预,老妇]”。延年为河南太守,所在名为“严能”。冬月论囚③,流血数里④,河南号曰“屠伯”。其母常从东海来,欲就延年腊⑤,到洛阳,适见报囚⑥。母大惊,便止都亭⑦,不肯入府。延年出,至都亭谒,母闭阁⑧不见。延年免冠顿首⑨阁下,母乃见之。因责数延年曰:“幸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义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顾⑩多刑杀以致威,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延年服罪顿首谢。将归,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老当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东海为汝扫除墓地耳。”遂去。后岁余,延年为府丞所讦?,下御史案验?,遂弃市?。东海莫不称母贤智。
吕氏曰:天道好生,隽严二母,皆明于天道者也。至于“仁义教化”“全安愚民”二语,贤哉严妪!可为民父母之训辞矣。
┃ 吕语今译 ┃
天道热衷于生养万物,隽、严两位母亲,都是明白天道的人。至于严母讲的“用仁义教化百姓”“保全安顿愚昧之民”这两句话,这是多么的贤良啊!可以作为为民父母官者的训诫之辞。
┃ 简注 ┃
①严延年:字次卿,西汉酷吏。
②材:天赋,才能。
③冬月论囚:冬月,农历十月至十二月。论囚,判决囚犯。
④流血数里:因处死的囚犯数量多,因而流血数里。
⑤就延年腊:到延年家里进行腊日的祭祀。
⑥报囚:判决囚犯。
⑦都亭:供行人休息的房舍。
⑧闭阁:关闭房门。
⑨免冠顿首:脱下冠冕,叩头谢罪。
⑩顾:却。
?人不可独杀:人不可以只是杀人。
?为府丞所讦(jié):府丞,太守的属官。讦,告发。
?下御史案验:下,案件下发。御史,行使纠察监督权力的官员。案验,查询验证。
?弃市:在街市之上执行死刑示众。
欧阳公母
◎欧阳修</a>①,母郑氏,家素贫无资,亲教修读书。以荻②画地,教修书字。尝谓曰:“汝父尝夜览囚册,屡废而叹,吾问之,曰:‘死狱也,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③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余恨矣。’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岂天道哉?”修服之终身④。
吕氏曰:“求生”两字,此天理之言也,而余病其未尽。盖死者抱无辜之冤,生者缓当偿之罪,而又主于求生,则死者何苦?余尝补其说曰:“求其生而不得,乃死之,则生者与我皆无恨;求其死而不得,乃生之,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庶几仁义之狱乎?”余提刑⑤三晋⑥时,每读狱词⑦,为生者一想,又为死者一想,故不致有含冤之民,亦不令有独苦之鬼。昔人云“廷尉,天下之平⑧”,因欧阳公之言而并及之。
┃ 吕语今译 ┃
“求生”这两个字,是合乎天理的语言,但我觉得还没把意思表达清楚。受害的死者抱有无辜冤情,犯人没有死亡就缓释了应当补偿的罪行,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主张为</a>犯人求生,那么死去的受害者是多么的冤苦啊!我曾补充说:“要想办法明察案情,为无辜的犯人谋求生路,但经过查证他还是该判死刑的话,就要坚决执行死刑,这样的话,没有死的犯人和我自己都没有什么遗憾;对于被判了死刑但是当中有冤情的犯人,要为他平反,放他生路,这样的话,受害的死者和我自己都没有什么遗憾,这大概就是讲求仁义的决狱之道吧?”我在山西审理案件时,每次阅读供词都会为生者和死者考虑,因此没有含冤的百姓,也没有含苦的亡魂。古人有说过,“执掌刑狱的官员,应努力使得天下之间保持公平、公正”,因为欧阳公终身信服的那句话,我提及了上述的事情。
┃ 简注 ┃
①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②荻(dí):草本植物,似芦苇,生长在水边。
③矧(shěn):况且。
④服之终身:终身信服。
⑤提刑:主掌辖地司法、刑狱和监察之事。
⑥三晋:指山西省。吕坤曾任在山西任知县、按察使、巡抚等职。
⑦狱词:供词。
⑧廷尉,天下之平:廷尉,主掌刑狱的官员。天下之平,意谓廷尉执掌刑狱,应努力使得天下之间保持公平、公正。这是西汉廷尉张释之说的话,其事详见《史记</a>·张释之列传》。
┃ 实践要点 ┃
“隽不疑母”“严延年母”“欧阳公母”三条大意相同,都讲述了仁慈的母亲告诫有生杀之权的儿子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能草菅人命。这提醒了现代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的对象不仅是身边的人,还包括鸟兽、草木、瓦石等世间万物。用王阳明</a>的话来说,如此便是真正的大人之学,能“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
张妇戒骄
◎张妇嫁孙女与陈平①,诫之曰:“无以贫[夫家]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父,事嫂姑如母。”
吕氏曰:张妇诫女,皆世俗所讳言者也。富女陵贫夫,而况兄伯嫂姑乎?新妇能守此言,虽百世同居可矣。
┃ 吕语今译 ┃
张妇告诫孙女的话,是世俗之人所不愿意讲的。富家之女欺凌贫贱的丈夫,更何况丈夫的兄长和嫂子、姑姑呢?新入门的妇人若能遵守张妇告诫孙女的话,即使和夫家的人世世代代共同居住也是可以的。
┃ 简注 ┃
①陈平:西汉丞相,辅助刘邦一统天下,为汉朝开国功臣。
鲁氏戒食
◎张待制①夫人鲁氏,申国夫人②之姊也,最钟爱其女,然居常至微细事,教之必有法度。如饮食之类,饭羹许更益,鱼肉不更进也③。及幼女嫁吕荣公,一日夫人来视女,见舍后有锅釜之类,大不乐,谓申国夫人曰:“岂可使小儿辈私作饮食,坏家法耶?”其严如此。
吕氏曰:妇人之于女也,在家恣其言动,以嬉狎为欢。既嫁,美其衣食,惟餍[音厌]足是遂。见姑便以锅釜,惟知感恩,又安问家法可否耶?若鲁氏者,可为妇人爱女之法。
┃ 吕语今译 ┃
妇人对于自己的女儿,没出嫁时就放纵她们的言语行动,以嬉戏亲昵为乐。女儿出嫁了,又希望她们能穿好吃好,满足各种欲望。若是看到婆婆用锅釜开小灶来为自己的女儿加餐,只知道感谢恩惠,又哪里会问是否符合家法呢?像鲁氏的这种做法,可以作为妇人爱护女儿的方法。
┃ 简注 ┃
①张待制:待制,官职名,职责为议论时政、指陈得失、以备访问。张待制,即张昷之。
②申国夫人:封号。此申国夫人即北宋著名谏臣鲁宗道的女儿,其子为吕荣公,其事见下文“吕荣公母”。
③饭羹许更益,鱼肉不更进也:吃饭时,米饭、羹汤可以加多一点,鱼和肉不能加添。
┃ 实践要点 ┃
“张妇戒骄”“鲁氏戒食”两条大意相同,都是强调教女以骄为戒。前者讲述张妇教导孙女勿以家境自骄,怠慢夫家;后者讲述鲁氏教女重家法,防止过度满足女儿的物欲。现代家长教养子女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对于富养女孩,其出发点是通过为女孩提供丰富的物质供养,拓宽其见识和视野,培养其自信心和优越感,使之长大之后能经得住物质的诱惑,不至于为了钱财利益而放弃人格尊严。这个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能否通过富养而让女孩长大之后不为物欲所动,这是难以保证的,因为人的欲壑毕竟难填。而且,富养女儿若是方式不当,便容易变成了娇生惯养,让女儿沾染骄傲自满、恣意妄为的习气。带着不良的习气出嫁,便容易和夫家人产生矛盾,难以获得美满的婚姻生活。因此,父母与其富养女孩,不如礼养女孩,用严谨的法度引导女儿持敬守礼,成为大方得体、言行有度、少私寡欲的窈窕淑女。
齐田稷母
◎田稷①相齐,受下吏②之金百镒[二千两],以遗③其母。母曰:“子为相三年,禄未尝若是之多也,安所得此?”对曰:“受之于下。”其母曰:“吾闻士修身洁己,不为苟得;竭情尽实,不为诈行。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故言行若一而情貌相副。今君设官以待子,厚禄以奉子,而子若是,去忠远矣。不义之财,非吾财也。不忠之子,非吾子也。子起。”田稷惭而出,反④其金,自归罪于宣王⑤,请就诛焉。宣王闻之,大赏其母而舍稷子之罪。君子谓稷母廉而有化,《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飧兮⑥。”无功而食禄,不为也,况受金乎?
吕氏曰:妇人性多贪鄙,见财之入也,辄喜,每不问所从来。若田母者,不亦廉乎?妇人廉,夫子虽贪,无所入矣。
┃ 吕语今译 ┃
妇人的禀性大多是贪心粗鄙,看到有钱财进账,就马上感到欢喜,从来不问钱财是从哪里来的。像田母那样,不是很廉洁吗?妇人廉洁的话,她的丈夫和儿子即使贪财,不义之财也无法进入家门。
┃ 简注 ┃
①田稷:战国时齐国人,齐宣王相。
②下吏:下属的官吏。
③遗:馈赠。
④反:返还。
⑤宣王:齐宣王,名辟彊,齐威王之子,其后为钟离春(见上文“女子之道”中“齐钟离春”条)。
⑥彼君子兮,不素飧(sūn)兮:出自《诗经·魏风·伐檀》。飧,熟食。素飧,即白吃饭、不干活。
晋陶侃母
◎陶侃①母湛氏,生侃而贫,每纺绩资给之,使结胜己者②。宾至,辄款延不厌③。一日大雪,鄱阳孝廉④范逵宿焉,母乃彻⑤所卧新荐⑥,自剉给其马⑦,又密截发卖以供肴馔⑧。逵闻之,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侃后为浔阳县⑨吏,监鱼梁⑩,以一缶鲊?遗母。母封还?,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不廉,是吾忧也。”
吕氏曰:余读《诗》,见《鸡鸣》妇人欲成夫德,至解杂佩?。陶母爱子,剉荐断发以延客,不更切哉!子也何以慰母心?友也何以答母意乎?世之好客如陶母者诚稀,而号称契知者,果能益人之子,足以当陶母之情否耶?吾欲为之流涕。
┃ 吕语今译 ┃
我读《诗经》,看到《鸡鸣》诗中的妇人想成就丈夫的品德,以至于要解下自己身上的佩饰拿去送给丈夫的朋友。陶母疼爱自己的儿子,拆开草席、剪断头发用以招待宾客,她的爱子之心不是更为迫切吗?她的儿子要做些什么才能安慰母亲的爱心呢?儿子的友人又要做些什么才能报答这位母亲的诚挚之意呢?世上像陶母这样好客的人实在很少,而那些号称心意契合、相知相重的友人,真的能增益别人孩子的德性,足以对得起陶母这样的好客之情吗?我感动得想为陶母而流泪。
┃ 简注 ┃
①陶侃:字士行,东晋名将。
②使结胜己者:让陶侃结交德行名声胜于自己的人。
③款延不厌:不厌烦地款待宾客。
④鄱阳孝廉:鄱阳,地名,今属江西省。孝廉,汉代选拔官吏时考察在孝、廉方面的品行,在这两方面有优异表现的人会被举荐,称为“孝廉”。
⑤彻:撤走。
⑥新荐:新的草席。
⑦自剉(cuò)给其马:剉,折。自己砍折自己的新草席用来喂食范逵的马。
⑧密截发卖以供肴馔:暗中剪断自己的头发拿去卖,换得的钱用来给范逵准备佳肴珍馔。
⑨浔阳县:浔阳县,地名,今属江西省。
⑩监鱼梁:监,监察。鱼梁,顺水流设置的用以捕鱼的装置。监鱼梁,即监察渔民捕鱼之事。
?一缶鲊(zhǎ):一罐腌鱼。
?封还:密封归还。
?《鸡鸣》妇人解杂佩之事见前文“嘉言”部分中“诗经”的“女曰鸡鸣”条。
吴孟仁母
◎吴孟仁①从南阳②李肃③学,母送之,为作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得与气类相接也④。”仁后为骠骑⑤朱据⑥军吏,将母在营⑦,既不得志,又夜雨屋漏,因起涕泣。母曰:“士但当自勉,贫何足泣也?”据知之,除为盐池司马⑧。仁结网捕鱼,作鲊奉母,母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宜深戒之。”
吕氏曰:世岂有母廉而子贪者乎?至于“贫何足泣”四字,此英雄豪杰士所不能道者。三迁之后,又得一孟母,岂不贤哉?
┃ 吕语今译 ┃
世上哪有母亲廉洁而儿子贪腐的?至于说“贫何足泣”这四个字,是英雄豪杰之士也说不出来的话。在携子三迁的孟轲</a>之母的后面,又出了一个孟母,她难道不贤惠吗?
┃ 简注 ┃
①孟仁:字恭武,本名宗,为避孙皓的字(孙皓,字元宗,孙权之孙)而改名,官至三国时吴国司空。
②南阳:地名,今属河南省。
③李肃:字伟恭,被孙权任命为选曹尚书</a>,后为桂阳太守。
④庶得与气类相接也:也许能够和气质相同的人互相结交。孟母担心儿子交不到朋友,于是给他做一张大的被子,这样家贫的同学可以和他同盖一张被子,从而增进同窗之谊。
⑤骠骑:将军的名号。
⑥朱据:字子范,孙权的女婿。
⑦将母在营:带着母亲住在军营当中。
⑧盐池司马:据《三国志</a>·吴书·孙皓传》注,“盐池司马”应作“监池司马”,官职名,掌管捕鱼之事,故下文孟母说“女为鱼官”。
崔玄母
◎唐崔玄①母,卢氏,尝戒玄曰:“吾闻姨兄②辛玄驭[音御]云:‘儿子从宦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自存,此是好消息。若赀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是恶消息。’吾尝以为确论,比见亲表中仕宦者,务多财以奉亲,而其亲不究所从来,但以为喜,若出乎禄廪可矣,不然,何异盗乎?纵无大咎,独不内愧于心。汝今为吏,不能忠清,无以戴天履地③,宜识吾意。”故玄所至,以清白名。
吕氏曰:廉母多矣,未有如崔氏教子之明切者,吾取之以为仕训。
┃ 吕语今译 ┃
廉明的母亲有很多,但没有像崔氏教导孩子教得这样明达深切的,我把她说的话作为出仕做官的训诫。
┃ 简注 ┃
①崔玄:武则天</a>时担任宰相,其后拥立皇太子李显登基,是为唐中宗。
②姨兄:姨表兄。
③戴天履地:顶天立地。
┃ 实践要点 ┃
“齐田稷母”“晋陶侃母”“吴孟仁母”“崔玄母”四条都讲述了母亲告诫为官的儿子要廉洁自律的故事。在现代社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身处什么岗位,都有可能会面临金钱利益的诱惑。若是抵挡不住诱惑,便容易作出以权谋私的行为。也有人是为了亲人的利益,甘愿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更有甚者,有的贪污渎职者不是自己经不住金钱利益的考验,而是他身边的亲人(包括妻子、父母等)被别人收买,从而被拉进了贪污腐败的陷阱。而上述四个条目启发了现代父母,要重视对自己子女的廉洁教育。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到清白高洁、不贪财货。其次要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幸福观。孔子</a>有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生真正的快乐是建立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之上的,因而即使是生活清贫,也可以自得其乐。若是为了追求富贵权力而做出了不符合正义的行为,那么人的价值的实现便无从谈起,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快乐。人们贪取而来的东西,也只能暂时性地满足一时的欲望,并让欲望这头猛兽日益强大,最终反噬自身。此外,父母还要注意从日常行为上着眼,戒止子女贪小便宜、接受别人小恩小惠的不良风气,逐步养成廉洁自律的行为习惯。
吴贺之母
◎吴贺①母谢氏,每贺与宾客语,辄于屏②间窃听之。一日贺言人长短,谢闻之,怒,笞③贺一百。或④曰:“臧否士之常⑤,而笞之若是。”谢曰:“爱其女者,当求三复白圭之士妻之⑥。今独产一子,使知义命,而出语忘亲⑦,岂可久之道⑧哉?”因泣不食。贺恐惧,自是谨默⑨。
吕氏曰:亡身之祸,言居其九。正使义所当言,杀身何恤?而平居谈短论长,直讦丑诋,自求切齿腐心⑩之恨,祸将焉逃?吴母教子,可谓知所重矣。滂母有遗恨哉?!
┃ 吕语今译 ┃
败亡自身的祸害,十有其九都是由乱说话造成的。若是为了正义而说公道的话语,杀身成仁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但若是在日常之中谈论别人的是非长短,直接揭发别人的短处,用丑恶的语言诋毁别人,自己招致别人切齿碎心的怨恨,这样哪里能逃避祸害呢?吴母对儿子的教导,可以说是懂得为人处事之道的重中之重。范滂的母亲看到这个传记的话,心中大概会有遗憾吧!
┃ 简注 ┃
①吴贺:宋代人,其生平未详。
②屏:屏风。
③笞:鞭笞。
④或:有人。
⑤臧否士之常:臧否,评论、褒贬他人。士之常,士人经常做的行为。
⑥当求三复白圭之士妻之:《论语</a>·先进》有云:“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三复白圭,一日诵读三次《诗经·大雅·仰之》中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即以谨慎言</a>语为戒。大意是说要把女儿嫁给谨慎言语的人。
⑦出语忘亲:一说话就忘记了亲人的教诲。
⑧可久之道:可长久立身处世的方法。
⑨自是谨默:从此谨慎言语、保持沉默。
⑩切齿腐心:咬牙切齿,心碎如腐,即深恶痛绝之意。
?滂母有遗恨哉:滂母,范滂的母亲,其事见前文“范滂之母”。吕坤在“范滂之母”的赞论中曾指出,范滂因为清高的言论而招致杀身之祸,而此处吴贺的母亲正好是教导吴贺要谨慎言语、避免因言招祸,所以说范滂的母亲大概会有遗憾,没有教导好范滂要谨慎言语。
┃ 实践要点 ┃
本条讲述吴贺之母训诫儿子要谨慎言语,避免因言获罪。诚如吕坤所指出的,所谓慎言,并不是义所当言之时不敢言,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随意搬弄是非、道人长短,以招致别人的怨恨。对于现代父母而言,要注意教导子女谨慎言语,不随意谈论别人的是非长短,发表言论之前要慎重地考虑后果,尤其在网络社交平台不要随意发表或散播偏颇失实的言论。
陈尧咨母
◎陈尧咨①母冯氏,有贤德。尧咨善射,为荆南②太守。秩满归③,谒④其母,母曰:“尔典名藩,有何异政⑤?”对曰:“州当孔道⑥,过客以儿善射,莫不叹服。”母曰:“忠孝以辅国,尔父之训也,尔不行仁政,以善化民,顾专卒伍一夫之技⑦,岂父之训哉?”因击以杖,金鱼[佩袋]⑧坠地。
吕氏曰:严明哉陈母!知善射非太守之职,可不谓明乎?子为达宦而犹以杖击之,可不谓严乎?迂者以从子之义责母,谬矣。子正,母从;母正,子从。
┃ 吕语今译 ┃
陈母是那么的严厉明智啊!她知道善于射术不是太守的本分职责,这不是很明智吗?自己的儿子做了大官,却还用木杖来打他,这不是很严厉吗?迂腐的人责求母亲要听从儿子的意见,这是错的。若是儿子合乎正道,母亲要去顺从;若是母亲合乎正道,儿子也要去顺从。
┃ 简注 ┃
①陈尧咨:字嘉谟,宋真宗</a>时状元,工书法,善射术,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武信军节度使等职务。
②荆南:荆南府,地名,今属湖北省。
③秩满归:任职期满后归家。
④谒:拜见。
⑤尔典名藩,有何异政:你治理地方重镇荆南府,在任上有什么出色的政绩?
⑥州当孔道:州,指荆南府。孔,大。大意是指荆南府地处交通要道,有四方的过客。
⑦顾专卒伍一夫之技:顾,顾念。卒伍,士兵。一夫之技,单人的作战技巧,指射箭之术。大意是说,陈尧咨一心想着要专精于射术,但他作为太守,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教化辖内的百姓。
⑧金鱼:用于证明官员身份的佩袋,用金银装饰,呈鱼形,故称为金鱼。
┃ 实践要点 ┃
本条讲述陈尧咨母教训为官的儿子要务于正业,专心履行教化民众的职责。在现代社会,当子女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有的父母会减少管束,甚至不再管束。尤其是当子女有一定的社会身份地位之后,父母可能会安享天伦之乐,不再替子女的事业而操心。本条则提醒现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能松懈,即使子女已经长大成人,若是不务正业、耽于逸乐,父母仍然要对之进行劝诫。此外,正如吕坤所指出的“子正,母从;母正,子从”,古人对女性的“三从”的要求,实际是从道、从义、从正,父、夫、子若不合乎正道则不必屈从。
李景让母
◎李景让①母郑氏,治家最严。景让为浙西观察使②,尝怒牙将③,杀之,军中谋变。母召景让廷责④曰:“尔镇抚方面⑤而轻用刑⑥,岂惟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何面目见汝先人乎?”命左右去其衣,将挞⑦之。将佐⑧皆为之请,不许。固请⑨,乃释之,一军遂定。方⑩景让幼孤时,母自教训。一日宅后古墙因雨渍[音自,浸也]陷,得钱盈缸,奴婢喜,走告母。母往,焚香祝?之曰:“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必以先君余庆,矜其贫而赐之。惟愿诸孤,他日学问有成,乃其志也,此不敢取。”遽命掩而筑之?。三子,景让、景温、景庄,皆举进士及第。
吕氏曰:郑氏以教子之功,定不测之变;财非不义,且弃而不取焉。丈夫行有加于是乎?宜三子之皆为名士也。
┃ 吕语今译 ┃
郑氏通过严厉教训自己的儿子,稳定了军心,避免了有人想叛变的图谋;突然出现的钱财虽然不是不义之财,她尚且放弃而不取用。有哪个大丈夫的行为能超越她的呢?她三个儿子都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人物,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 简注 ┃
①李景让:字后己,唐朝大臣、书法家,以孝闻名。
②观察使:官职名,负责察访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
③牙将:副将。
④廷责:在官署之上责备李景让。
⑤镇抚方面:安定抚恤地方百姓。
⑥轻用刑:轻率滥用刑罚。
⑦挞(tà):打。
⑧将佐:军官。
⑨固请:再三请求。
⑩方:当。
?祝:祝祷。
?掩而筑之:掩埋并重新筑墙。
┃ 实践要点 ┃
本条主要讲述了李景让母以义教子、不取不义之财的事迹。这提醒现代读者,行事要合乎道义,不要怀有苟且之心,教子如此,持身也当如此。对于子女的不义行为,要及时指正,否则将会酿成恶果。对于来历不明的横财,要谨慎处理,不贪不喜。此即《礼记</a>·曲礼上》所云“爱而知其恶”“临财毋苟得”是也。
二程之母
◎伊川先生①曰:“吾母侯夫人,仁恕宽厚,抚爱诸庶②,不异己出,从叔③幼孤,夫人存视,常均己子。治家有法,不严而整,不喜笞朴④下人,视小奴婢如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汝如是大时,能为此事否?’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惟诸儿有过,则不掩也。尝曰:‘子之不肖,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耳。’夫人男子六人,所存惟二,亦不姑息。才数岁,行或跌[音牒,仆也],家人走前扶抱,夫人呵责曰:‘汝若安徐,宁至跌乎!’每食,尝置之坐侧。食絮羹⑤,即叱之曰:‘幼求称欲⑥,长当何如?’虽童仆有过,不令以恶言骂之。故颐[音夷]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恶骂,教使然也。与人争忿,虽直,必责之,曰:‘患汝不能屈,不患不能伸耳。’及稍长,使从善师友,虽居贫,子欲延客,则喜而为之具⑦。”
吕氏曰:庶子从叔,妇人所厌恶者也,夫人视如己子。幼子,妇人所溺爱者也,夫人待若严师。小臧获⑧,妇人所责备者也,夫人不轻笞朴。慈而正,严而恩,二子皆为大儒,有自哉!
┃ 吕语今译 ┃
妾侍所生的孩子和丈夫的堂弟,本是妇人所厌恶的,但侯夫人仍把他们视作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年幼的孩子,本是妇人所纵容溺爱的,但侯夫人像严厉的老师一样对待他们。小奴婢,本是妇人所喜欢责备的,但侯夫人不轻易地鞭打他们。侯夫人慈祥而端正,严格而有恩宠,她的两个孩子都成为了出名的儒者,这是有原因的啊!
┃ 简注 ┃
①伊川先生:程颐</a>,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大儒,与其兄程颢</a>(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北宋大儒)并称“二程”,兄弟二人均为宋代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②诸庶:众庶子,众妾侍所生的孩子。
③从叔:堂叔。
④笞朴:鞭打。
⑤絮羹:加调味料到汤羹中以丰富滋味。
⑥称欲:满足欲望。
⑦为之具:为宾客准备饮食。
⑧臧获(zāng huò):奴婢。
┃ 实践要点 ┃
本条讲述了大儒之母的育儿经验,对现代读者有如下的启示:
一是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古往今来,母亲都容易偏袒自己的子女,对自家子女百般呵护,对别人的子女则少有慈爱之心。尤其当别人的子女和自家的子女闹矛盾时,父母总是偏私自家的子女,不问是非黑白便责怪对方的不是。如此一来,便容易增长子女的骄奢之气。正确的做法应当像二程之母一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宽容爱护别人的子女。尤其当自己的子女犯了过失,一定要对之加以惩罚教导,不能掩饰过错。
二是要用正确的理念教育自己的孩子。当子女遇到挫折时,要引导子女自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当子女遇到不公时,要引导子女培养自己的气量,不与他人强争曲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子女养成少私寡欲的生活习惯,不要过分地满足感官欲望。此外,上文已经述及良师益友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要注重引导子女结交良师益友,做到择善而从。
吕荣公母
◎宋吕荣公①母,申国夫人,性严有法,虽甚爱公,然教公事事循蹈规矩。甫十岁,祁寒②暑雨,侍立终日,不命之坐不敢坐也。日③必冠带以见长者,平居虽甚热,在父母长者之侧,不得去巾袜,衣服惟谨。行步出入,无得入茶肆酒肆④。市井里巷之语、郑卫之音⑤,未尝一经于耳。不正之书,非礼之色,未尝一接于目。故公德器成就,大异于人。
吕氏曰:善教子者,一严之外无他术;善用严者,一慎之外无他道。今人教子,每事疏忽宽纵,不耐留心。及德性已坏,而笞朴日加,徒令伤恩,无救于晩。视申国夫人,可以悟矣。
┃ 吕语今译 ┃
善于教导孩子的母亲,除了严格管教之外没有别的教导方法;善于严格管教的母亲,除了谨慎以外没有别的管教之道。现在的人教导孩子,每件事情都疏忽大意,宽容放纵,不耐心关注孩子的言行举动。等到孩子的德性已经变坏,却每天鞭打责骂,白白地伤害了母子之间的恩情,这是为时已晚,没办法去挽救了。看申国夫人的例子,可以有所醒悟。
┃ 简注 ┃
①吕荣公:吕希哲</a>,字原明,世称荥阳先生,前文“吕范夫妻”提及了他和妻子的相处之道。
②祁寒:严寒。
③日:每天。
④茶肆酒肆:喝茶饮酒的地方。
⑤里巷之语、郑卫之音:里巷之语,街头里巷之人的粗鄙言语。郑卫之音,涣散人心志的淫靡的音乐。
┃ 实践要点 ┃
本条同样讲述了大儒之母的教儿经验。对比上条,本条侧重强调教育子女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处着手,侍奉尊长、衣服惟谨,视听言动均要合乎礼仪,从而培养子女守礼持敬的品德。吕坤指出“善教子者,一严之外无他术;善用严者,一慎之外无他道”,父母教育子女要谨慎入微,留意纠正子女一言一行中的不当之处。现代父母往往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在家期间与子女缺乏交流,对于子女的行为疏于管教,容易养成子女的不良生活习惯。本条则提醒现代读者,无论工作多么忙碌,都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子女的言行举动,及时纠正其不当的行为。如此才算得上是称职的父母。
密康公母
◎周共王①游于泾②上,密康公③从。有三女奔④康公,其母魏氏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⑤。王田不取群⑥,公行下众⑦,王御不参一族⑧。夫粲,物之美者也,尔何德以堪⑨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康公不献⑩,王灭密。君子谓密母识微。
吕氏曰:魏氏可谓明知子恶而深于虑患矣。然不能强不从之子,而载胥及溺?,无乃懦乎?为母者,告于王而献之,则康公不敢不从,而灭国之祸,庶几免乎。夫死从子,从义也。魏氏不以义从矣。
┃ 吕语今译 ┃
魏氏可以说得上是清楚明白自己儿子的罪恶而深入思考祸患之事。但是,她不能强制不听从自己的儿子,而最终与之一起溺亡于灭国之祸,这不是很懦弱吗?她作为母亲,应该把事情告诉周共王,并把三个女子献上,这样的话康公也不敢不听从,而灭国的灾祸就应该能够避免了。妇人在丈夫死了之后要听从自己的儿子,这讲的是要顺从儿子合乎正义的举措,而魏氏未能做到以正义相从。
┃ 简注 ┃
①周共王:名繄扈(yī hù,一作伊扈),周穆王之子。
②泾:泾水,河川名,黄河的支流。
③密康公:康公,密国的国君。
④奔:不经由媒人介绍,私自求合于密康公。
⑤粲(càn):美好的事情,如下文所谓“夫粲,物之美者也”。
⑥王田不取群:《史记·周本纪》正义引班昭</a>注云:“田猎得三兽,王不尽收,以其害深也。”大意是说王者狩猎,不尽取猎物,以彰显仁德。
⑦公行下众:《史记·周本纪》作“公行不下众”,正义引班昭注云:“公,诸侯也。公之所行与众人共议也。”大意是说诸侯行事要与群臣商议。
⑧王御不参一族:《史记·周本纪》集解引韦昭</a>注云:“御,妇官也。参,三也。一族,一父子也。故取姪娣以备,不参一族之女也。”大意是王者娶妇不娶三个同一父族的女子。
⑨堪:胜任。
⑩献:进献于王。
?载胥及溺:载,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载胥及溺,即相与陷溺于祸难。《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有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孙叔敖母
◎孙叔敖①为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见其母而泣,母问故,对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今者出游见之。”其母曰:“蛇安在?”对曰:“吾恐他人复见,杀而埋之。”其母曰:“汝不死矣。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②。德弭[音米,止也]众妖,仁除百祸。《书》不云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③。’尔默④矣,必兴于楚。”及叔敖长,为令尹,君子谓叔敖之母知天道。
吕氏曰:天道好生,敖母奚取于埋蛇之儿乎?盖杀害人者以全人,阴德莫大焉。世有容保凶顽,殃贼良弱,不肯除害去恶而自附于仁者,其未知埋蛇之义欤。
┃ 吕语今译 ┃
天道有好生之德,孙叔敖的母亲为什么会赞许填埋双头蛇的儿子呢?若杀掉害人的东西是为了保全更多的人,这样暗中积累的德行就特别的大。世上有人会包容保护凶残顽蛮的恶人,任由恶人去祸害善良弱小的人,这些人不肯除去恶人,还把自己比附为有仁德的君子,这是不懂孙叔敖埋蛇这个故事的含义吧。
┃ 简注 ┃
①孙叔敖:名敖,字孙叔,楚国著名令尹,辅助楚庄王成就霸业。
②有阴德者,必有阳报:大意是暗中积累了德行,上天必定会给予显明的回报。
③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大意是上天没有私心,只会辅助有德的人。
④默:安静。此处孙叔敖之母让他不要哭泣。
婴母知废
◎陈婴为东阳令①,得民②。秦二世时,东阳少年,相聚数千人,欲立婴为王,婴母曰:“我为尔家妇,闻尔先人不甚贵,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附托他人]。事成,犹得封侯,败则易以亡匿,无为人所指名也。”婴从其言,以兵属项梁③,梁以为上柱国④。后项氏败,婴归汉,以功封唐邑侯。君子曰:婴母知天命,又能守先故之业,流祚后世⑤,谋虑深矣。
吕氏曰:人情多喜进而不量力,见目前而不顾后,及事败乃悔。观于婴母,而进取者可熟思矣。若任大责重、见义临难,而观望以图苟免,非夫也,幸无以婴母为借口哉!
┃ 吕语今译 ┃
人情大多喜欢上进却不掂量自己的能力,能看到眼前的事情却不顾念后果,等到事情衰败时才知道后悔。观看婴母的事迹,一心求取上进的人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思考。若是身负重任的人,在危难关头本应作出正义的行为,却选择观望不作为,以图谋苟且免于危难,这不是大丈夫所当做的,希望不要以婴母的做法作为借口啊!
┃ 简注 ┃
①陈婴为东阳令:据《史记·项羽</a>本纪》《汉书</a>·陈胜项籍传》,陈婴为东阳令史,陈胜、吴广起义时,东阳少年杀县令响应起义,聚集了数千人,陈婴被推举为首领。
②得民:有得于民心。
③项梁:楚国将领项燕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
④上柱国:官职名,据战国时楚国的制度,凡是立下了覆灭敌军、斩其将领的军功,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其后历代沿用,至清代废置。
⑤流祚(zuò)后世:福、禄、位流传后世。
陵母知兴
◎汉王陵始为县豪①,高祖②微[贫贱]时,兄事陵③。及高祖起沛④,陵亦聚众数千,以兵属汉王。项羽⑤与汉为敌国,得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汉在楚东]⑥,欲以招⑦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⑧,无以老妾故,怀二心⑨。言妾已死也,乃伏剑⑩而死。”项羽怒,烹之。陵终与高祖定天下,位至丞相封侯,传爵五世。君子谓王陵母,能弃身以成其子矣。
吕氏曰:陵母知兴之智,杀身之勇,皆士君子所难。独怪夫陵也,一日闻母在楚军,当食一日不下咽,寝一夕不贴席。即暂归楚以全母可也,后逃楚以归汉可也。吾母得生,即终身匹夫可也,何忍母之见拘,而甘心以赴功名之会乎?虽然,陵必未及知也。陵母之死,盖知陵必为己归楚,而先伏剑以安其心耳。
┃ 吕语今译 ┃
陵母知道刘邦将兴的智慧,以及自杀的勇气,都是士君子所难以企及的。只是奇怪,王陵知道母亲被楚军拘禁的话,应当整天都吃不下饭,整晚都在床席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可以暂时归降楚军以保全自己的母亲,之后再逃离楚军、归降汉王。若是我的母亲能生存下去,即使自己终身做平民百姓也是可以的,哪里忍心母亲被拘留,而自己甘愿去求取功名呢?话虽如此,王陵必定没有预先知道母亲会被抓去。陵母自杀而死,大概是知道王陵必定会为了自己而归降楚军,于是先用剑自杀来安稳他追随刘邦的心意。
┃ 简注 ┃
①县豪:县中有势力的豪强之士。
②高祖:汉高祖刘邦,字季,汉朝开国皇帝。
③兄事陵:把王陵当作自己的兄长事奉。
④起沛:在沛中起义。
⑤项羽:名籍,秦末义军将领,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其后被击败,在乌江自刎而亡。
⑥东向坐陵母:让王陵的母亲向着东边坐。
⑦招:招降。
⑧汉王长者:汉王,即刘邦。长者,忠厚、有德行的人。
⑨怀二心:怀有背叛的心思。
⑩伏剑:用剑自刎。
┃ 实践要点 ┃
“密康公母”“孙叔敖母”“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四条都讲述了母亲智谋深远,通达利害兴废之道。这提醒现代读者,要成为一个好的母亲,不仅要懂得怎么抚养、教育子女,还要具备见微知著、洞悉成败的大智慧,如此才能在关键的问题上帮助子女趋吉避凶。然而,问题在于如何能提升自身的智慧?较为便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以史为鉴,汲取贤人立身处世的智慧。同时学思并重,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经验,体会经典义理,从而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凡事依乎道义而行,则无往而不利。
芒卯之妻
◎芒卯①八子,前妻之子五,继娶孟阳氏,生子三。前子不孝,继母乃命其子,衣服、饮食、起居、进退不得与前子齐②。前妻之子犹不孝。一日前子有犯魏王令</a>者当死,继母忧戚悲哀,百计救之。人谓继母:“前子负汝深矣,汝何救焉?”继母曰:“阿父③为其孤也,使妾为继。继母如母,母不爱其子,可谓慈乎?亲其子而薄前子,可谓义乎?”魏王闻其贤,乃赦此子而复其家。自后五子遂以孝名。君子谓继母一心④,《诗》云:“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⑤。”言心之均平也。
吕氏曰:孟阳氏之于前子也,中心慈爱,不在声音笑貌间;始终慈爱,不在一时勉强间,可谓贤矣。即五子终不改也,而众论自公;即众论不公也,而此心无愧。世之继母,尚念于斯。
┃ 吕语今译 ┃
孟阳氏对前妻的儿子,心中充满慈祥关爱,这种情感不流于外表的声音笑貌之间;她对前妻的儿子始终慈祥关爱,而不仅是一时半刻的勉强行为,她可以说得上是贤惠了。即使前妻的五个儿子最终也不改变不孝的行为,而众人的评论自然也会很公道;即使众人的评论不公道,而她自己也能做到心无愧疚。世上的继母,应该要想到这一点。
┃ 简注 ┃
①芒卯:或作孟卯,战国时齐国人,仕于魏国,有贤名。
②不得与前子齐:不得和前妻的儿子一样。即对前妻的儿子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自己的儿子则用比较差的。
③阿父:父亲,此处指儿子们的父亲,自己的丈夫。
④继母一心:指继母不偏私,花同样的心思去养育前妻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
⑤“尸鸠在桑”句:出自《诗经·曹风·鸤鸠》。尸鸠,布谷鸟,古人认为布谷鸟养子平均,不偏心,因而后文云“言心之均平也”。
亲子代死
◎齐义继母,齐二子之母也。当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①,二子立其傍,吏坐②焉。兄曰:“我杀之。”弟曰:“我杀之。”期年不决③,言之王。王曰:“皆赦之,是纵④有罪;皆罪之,是诛无辜。”使相⑤问其母,母泣而对曰:“杀其少者。”相曰:“何谓也?”母曰:“少者,妾子也;长者,前妻之子也。其父疾且死,属[音祝,托也]妾曰:‘善视之。’妾既诺矣,岂可以忘?且杀兄活弟,是废公⑥也;背言忘信,是欺死也。”因泣下沾襟。相告,王皆赦之,尊其母曰“义母”。
吕氏曰:继母视前子,仇仇也。彼其先吾子之年,共吾子之业,又虑为吾子他日害。虽前子孝养恭诚,未必肯谅其心,而恒不乐其有,况肯救其死,又以己子代之死乎?若义继者,于夫为贤妻,于子为慈母,千载而下,尚能使人挥泪。至于异母兄弟,含冤而争死,凡轻于死者,安肯自私自利而相处于薄哉?同胞人有余愧矣。
┃ 吕语今译 ┃
继母大多会把前妻的儿子看作是仇人。前妻的儿子比自己的儿子要年长,和自己的儿子共同承继家业,又考虑到以后分家产的时候会加害自己的儿子。即使前妻的儿子孝养自己,恭敬意诚,但也未必肯谅解他的心意,而且恒常不会为他取得的成就而感到快乐,更何况说愿意把他从死罪中救出来呢?还要让自己的儿子代替他去死呢?像这位讲求义气的继母,对丈夫而言是贤良的妻子,对儿子而言是慈祥的母亲,千年以来,她的事迹仍然能使人落泪。至于说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蒙受冤情还互相争着承认死罪,凡是轻视死亡的人,又哪里肯自私自利,在与人相处的时薄待别人呢?同胞兄弟看了这异母兄弟的事迹,应该感到惭愧了。
┃ 简注 ┃
①斗死于道:在道路上打斗而死。
②坐:连坐,定罪。
③期年不决:案件过了一年都没有得到判决。
④纵:纵容。
⑤相:国相。
⑥废公:废弃公义。前妻的儿子是嫡长子,要继承祖宗血脉、主掌宗庙祭祀,若被杀掉了便会对家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从公义的角度说,应尽量保存前妻儿子的性命。
珠崖争死
◎珠崖令①死,后妻生子九岁,前妻之女名初,十三岁,相携扶榇②以归。法③,携珠入关者死。继母有珠系臂,弃之,其子拾而置之母奁[音连,镜匣],皆不知也。至海关,关吏索之,得珠,曰:“嘻,死矣。谁当坐者?”初恐母服罪,对曰:“父亡之日,母弃系臂。初心惜之,取而置诸镜奁,母不知也。”继母亦以初为实,然怜之,因谓吏曰:“愿且待,幸勿劾儿④,儿诚不知也。夫不幸,妾解系臂,忘而置诸奁中,妾当坐。”初固⑤曰:“母哀初孤而强活之,初当坐,母不与也。”相与涕泣哽咽[音耿叶,吞声哭],送殡者尽哭,路人莫不下泪。关吏执笔垂泣,不能就一字,乃曰:“吾宁坐之⑥,不忍刑慈母孝女也。”俱遣⑦之,后乃知其男也。
吕氏曰:此天理人情之至也!可泣鬼神,可贯金石,可及豚鱼⑧,可化盗贼。初年十三耳,而能若是,殆天植其性与?而继母之贤,晩世所希,惜也史逸其姓耳。
┃ 吕语今译 ┃
这是天理人情的极致体现啊!母女二人的情感可让鬼神哭泣,可贯穿金石,可触动猪和鱼这些隐微的动物,可感化盗贼。初的年龄只有十三岁,却能做出争死的义举,大概是上天培植了她的善良本性吧?而继母的贤良,近世罕见,可惜史书逸失了她的姓氏。
┃ 简注 ┃
①珠崖令:珠崖,地名,今属海南省。珠崖令即珠崖的行政长官。
②扶榇(chèn):扶柩。
③法:按照律法。
④幸勿劾儿:希望不要怪罪女儿。
⑤固:坚持。
⑥吾宁坐之:我宁愿自己承担失职的罪过。
⑦遣:遣还。
⑧豚鱼:猪和鱼。《易经</a>·中孚》云:“‘豚鱼吉’,信及豚鱼也”,王弼</a>注云:“鱼者,虫之隐者也。豚者,兽之微贱者也。争竞之道不兴,中信之德淳著,则虽微隐之物,信皆及之。”此处吕坤说“可及豚鱼”,亦取豚鱼隐微之意,即母女争死之情可触动隐微之物。
程文钜妻
◎李穆姜,南郑①人,安众令②程文钜之妻也,有二子。而前妻四子,以穆姜非所自出,谤毁日积。穆姜衣食抚字③,皆倍所生。或谓母:“四子甚矣④,何以慈为?”对曰:“四子无母,吾子有母。设吾子不孝,宁忍弃乎?”长子兴,疾困笃,母亲调药膳,忧劳憔悴。兴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性。吾兄弟禽兽其心,惭负深矣。”遂将三弟诣县,陈母之德,状己之罪,乞就刑。县言之郡,郡守表异⑤其母,四子许令自新,皆为孝子。
吕氏曰:世皆恨继母不慈,而宽于前子之不孝,皆一偏之见也。两不得,两有罪。要之,礼责卑幼,则尊长无不回之天。故有闵损,不患衣芦之奸⑥;有王祥,不患守柰之虐⑦。吾因穆姜慈,而有感于世之恕前子者为未公云。
┃ 吕语今译 ┃
世上的人都怨恨继母不慈祥,而宽恕前妻之子的不孝,都带有偏见。这样的话导致两方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两方都有罪过。总言之,礼法责求位卑年幼者尽孝,这样尊长者没有不改变态度的道理。因此,有闵损这样的孝子在的话,不惧怕穿芦絮之衣的奸计;有王祥这样的孝子在的话,不惧怕看守柰树的虐待。我因为穆姜的慈祥,因而有感而发,我认为世上的人宽恕前妻之子的不孝行为,对慈祥的继母而言很不公平。
┃ 简注 ┃
①南郑:地名,今属陕西省。
②安众:安众,地名,今属河南省。
③字:爱。
④甚矣:过分。
⑤表异:表彰。
⑥“有闵损”句:闵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闻名。此处吕坤讲的“衣芦之奸”,是指闵损的后母让自己亲生的儿子穿棉絮做的衣服,让闵损穿芦絮做的衣服。芦絮做的衣服不耐寒,他父亲知道后打算出休后母,而闵损却不计前嫌,劝说父亲道:“后母在的话一个儿子受寒,后母离去的话三个儿子都会变成孤儿。”于是他父亲留住了后母,后母也因此而痛改前非。这个故事被后人列为二十四孝</a>之一,名为“单衣顺母”。
⑦“有王祥”句:王祥,字休徵,性至孝。他的生母早丧,继母朱氏不慈祥,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使得他失去了父亲的宠爱。但他依然以孝事亲,例如,当他继母想吃活鱼,他在天寒冰冻的情况下脱下衣服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被后人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名为“卧冰求鲤”。此处吕坤讲的“守柰之虐”,是指继母让王祥去看守一棵结果的丹柰树。丹柰是类似苹果的果实,每逢大风大雨的时候,王祥就会抱着树干哭泣,生怕树上的果实会被风雨吹落,由此体现出他尽孝尽责的性情。
余楚之妻
◎陈氏,建阳①人,余楚继妻也。生子翼,三岁而楚死,陈氏尽以其产②与前妻二子。翼年十五,使游学四方。翼在外十五年,成进士③以归,迎母入官。后二子贫困,又收养而存恤之。
吕氏曰:继母每私其所生,能均产业,足矣,况夫产尽让前子?既贫而又恤之,即亲母何加焉?均产,中道也;让产,贤道也。天下无过慈之继母,吾于陈氏所深取焉。
┃ 吕语今译 ┃
继母总是偏袒自己所生的孩子,能让前妻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平均分配家中的产业,这已经是很好的了,更何况把丈夫的财产全都让给前妻的孩子呢?后来看到前妻的孩子还是过得很贫困,又怜悯收养他们,即使是亲生母亲也没能做得比她更好的了。平均家中财产,这是中庸之道;辞让财产,这是贤人之道。天下间没有比她更慈祥的继母了,我对陈氏的行为有很深的赞叹。
┃ 简注 ┃
①建阳:地名,今属福建省。
②产:家中财产。
③进士:宋朝的科举制度开设进士科考试,通过考试被录取的考生称为进士。
┃ 实践要点 ┃
“芒卯之妻”“亲子代死”“珠崖争死”“程文钜妻”“余楚之妻”五条都讲述了模范继母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发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继母要关爱丈夫前妻的子女。若是和丈夫前妻子女一同生活,继母要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在他们的身上。前妻子女容易认为继母取代了生母的位置,或多或少会有抗拒排斥的情绪,加之生母不在身边,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作为继母,要敞开心扉,主动亲近和关爱他们,用实际的行动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亲爱。若前妻子女有逆反的行为,切勿对之严加管教,而应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策略,用真诚去打动他们。
二是继母要不惧诽谤。人们通常会先入为主地认为继母会亏待前妻子女。因此,作为继母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不惧别人的诽谤,尽心尽力地做好母亲的本分。若是自己也有亲生子女的话,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公平对待自己的子女和前妻子女,甚至要把前妻子女看得比自己的亲生子女更为重要。只要自己做好了,诽谤自然消失。
三是慎重处理好财产分配问题。家庭成员往往会因为财产分配不公而产生矛盾,涉及前妻子女的话更加容易出问题。因而继母在处理财产分配问题时应当格外谨慎,要以公平为原则,不能偏私亲生子女。
魏节乳母
◎秦攻魏,破之,杀魏主瑕[音霞],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夷三族①。”乳母与公子俱逃,魏故臣见乳母而识之,曰:“公子安在?”母曰:“不知。虽知之,不可以言。”故臣曰:“国破族灭,子尚谁为乎?且千金,重利也;夷族,极刑也。汝其图之②。”母曰:“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求利,吾不为。且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也。岂可利赏畏诛,废正义而行逆节哉?”遂逃公子于泽③中。故臣以告,秦军争射之。乳母以身蔽公子,遂同死焉。秦王闻之,以卿礼葬乳母,祠之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镒。
吕氏曰:魏之故臣,可寸斩,可族诛矣!吾又叹乳母短于料人也。设见故臣,号泣而问之曰:“公子安在?”或故臣有问,告以被难,又安知公子不能免乎?彼乳母者,固望故臣协力共谋,以免公子也,讵知又一秦哉!君子贵忠,又贵有智以成其忠。诚而不明,保身以济事,难矣哉。
┃ 吕语今译 ┃
魏国的这个旧臣,应当被拿去碎尸万段,诛杀全族!我又叹惜乳母不懂得预料别人的想法。假设她看到旧臣,大声痛哭而问他说:“公子在哪里?”或者当旧臣问她的时候,回答说公子已经遭逢祸难,这样做的话又怎么知道公子不能免于祸难呢?这个乳母,本来是希望旧臣可以和她齐心协力、共同谋划,帮助公子避免死祸,哪里知道他又是一个秦人的奸细呢!君子以忠心为贵,又贵乎有智慧来实现他的忠义之举。真诚却不明智的话,想要保全自身用以成就事业,这是很难的。
┃ 简注 ┃
①夷三族:诛杀父亲、母亲、妻子三族的族人。
②汝其图之:你要好好地思考要怎么做。
③泽:沼泽。
鲁孝义保
◎义保①者,鲁孝公②之保母也,姓臧氏,与其子俱入宫养孝公。鲁人作乱,求孝公将杀之。义保乃令其子,衣公之衣,卧公之处,鲁人杀之。义保遂抱公子以出,遇公舅鲁大夫于外,遂托以公而逃,鲁人高之③。《论语》曰:“可以托④六尺之孤⑤。”义保之谓也。
吕氏曰:臧氏贤乎哉!鲁不灭国,不绝嗣,臧氏之力也。鲁之卿大夫愧矣。
┃ 吕语今译 ┃
臧氏是多么的贤良啊!鲁国不至于灭亡,没有断绝子嗣,都是凭借臧氏的一人之力。鲁国的卿大夫们应该感到惭愧了。
┃ 简注 ┃
①义保:有仁义之行的保母。
②鲁孝公:名称,鲁武公之子。
③高之:敬重她。
④托:托付。
⑤六尺之孤:年幼的君主。
┃ 实践要点 ┃
“魏节乳母”“鲁孝义保”大意相同,都是讲述了乳(保)母竭力护主的故事。故事中乳母、保母和所托养的孩子没有血缘之亲,然而却为了大义,奋不顾身地保护养子,这种敬业负责的精神实在值得后人敬佩。如上文提到,在现代社会,家庭保姆、保育员、医院照料新生儿的护士等都可以看作是保母,而父母在选择保母照料孩子时,不但要考察她们的业务能力,更要注重考察她们的品德和责任心,避免所托非人。
姊妹之道
虞帝之妹
◎姚系,舜①妹也,与象②同母。每以慈谏其亲,以弟道规象,不从。凡父母恶③舜,则密告二嫂以挽回之。实井焚廪之谋④,皆预泄⑤于舜,故舜先防,得免于死。终始调护维持,允若之功⑥,寔默赖之⑦。
吕氏曰:浚井完廪,事出卒然;匿孔两笠,计必先定。向使舜无所闻,其不为井中之泥、廪上之灰者,几希矣。孰谓异母而有斯妹哉!孰谓济恶满门而有斯人哉!
┃ 吕语今译 ┃
让舜去挖井、修理仓库的屋顶,这些事情都是突然让他去做的;舜挖井时预留了通道、修理仓库屋顶时带着两个斗笠,这样的计策必定是提前准备好的。假使舜不知道他父亲和弟弟的图谋,要想不成为井中的泥土、仓库上面的死灰,这是不可能的。谁会想到异母能生出这么好的妹妹呢!谁会想到一家人都这么邪恶却有这么正义的人呢!
┃ 简注 ┃
①舜:上古时期的帝王。
②象:舜的同父异母弟。
③恶:加害。
④实井焚廪之谋:舜的父亲和弟弟象想谋害舜,让他去挖井(浚井),等他挖得很深的时候往下面填土,想活埋舜,此即实井之谋。但舜事先挖了另一条逃生的同道,得以逃生,此即吕坤在赞述中所说的匿孔之计。此外,舜的父亲和弟弟象让舜去修治仓库的屋顶(完廪),他们在下面防火,想把舜烧死,此即焚廪之谋。舜则手持两个斗笠跳下仓库,得免葬身火海,此即吕坤在赞述中所说的两笠之计。
⑤预泄:提前泄露。
⑥允若之功:允,信。若,顺。允若之功,指舜敬事其父瞽瞍,瞽瞍受到感化,也信任顺从舜。
⑦寔(shí)默赖之:这(允若之功)暗中有赖于姚系的帮忙。
穆姬救晋
◎穆姬,晋献公①女,惠公②之姊也。初,惠公为秦所纳,食言背惠③,秦穆公伐之。战于韩原④,获惠公。晋大夫反首⑤拔[音薄]舍从之。穆姬闻惠公将至,以太子、次子弘与女简璧,登台[示有罪也]而履薪[示焚死也]焉。使以免[音问,初丧之冠]服衰绖[音牒]逆[迎穆公],且告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不以玉帛相见⑥,而以兴戎。晋君朝以入,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惟君裁⑦之。”大夫不从,穆公曰:“获晋侯,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⑧?大夫其何有焉?”乃许晋平[和也]。
吕氏曰:穆姬托贾君,而惠公烝之;托群公子,而惠公杀之,固穆姬所深恨者⑨。韩原被执,率子女以死救,兄弟之情厚矣哉。要之,邻国构兵,无诛君灭祀之礼,穆公许平不为过,穆姬之救不为私也。
┃ 吕语今译 ┃
穆姬嘱托惠公要照顾贾妃,而他却与贾妃通奸;穆姬劝说惠公要接纳其他几个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而惠公却要杀死他们,因此穆姬本来就该深深地怨恨惠公。然而当惠公在韩原被秦人俘获,穆姬却带着子女用自杀来威胁秦穆公,以此营救惠公,她对自己兄弟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啊。总言之,邻国之间交战,按照礼法不能诛杀对方的君主、断绝对方的宗庙祭祀,因此秦穆公和晋国讲和没有过错,而穆姬营救惠公也算不上是偏私。
┃ 简注 ┃
①晋献公:名诡诸,晋武公之子。
②惠公:晋惠公,名夷吾,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
③食言背惠:不遵守诺言,背弃恩惠。
④韩原:地名,今属山西省。
⑤反首:反首,披头散发。
⑥以玉帛相见:以礼相见。
⑦裁:裁断。
⑧归焉用之:大意是说本来俘获晋惠公是件好事,但穆姬因之而自杀的话,则没有必要,所以说把晋惠公抓回来没有什么用处。
⑨“穆姬托贾君”句:贾君,《春秋左传</a></a>·僖公十五年》杜预</a>注以之为晋献公的次妃;一说为太子申生(穆姬之弟、晋惠公之兄)的妃子。托群公子,晋国自晋惠公即位之后,穆姬劝说惠公把公子重耳等流亡在外的兄弟招纳回国。对于穆姬的劝言,惠公都没有接纳,所以穆姬怨恨他。
┃ 实践要点 ┃
“虞帝之妹”“穆姬救晋”两条都讲述了姐妹解救自己兄弟的故事。姚系不从父母兄长的恶念,暗中向嫂子透露他们谋杀舜的计谋;穆姬则不计前嫌,冒死营救惠公。这都体现出了兄弟姐妹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而这些情谊都是合乎正道的。这提醒现代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多加关怀,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鲁义姑姊
◎齐攻鲁,至郊,望见一妇人,抱一儿,携①一儿。军且及矣,弃其所抱,抱其所携而走。儿随而啼,妇人不顾。齐将问儿:“走②者谁?”曰:“吾母也。”齐将追而问妇,对曰:“所抱者兄子,所弃者妾之子也。军至,力不能两存③,宁弃妾子耳。”齐将曰:“兄子与己子孰亲?”妇人曰:“己之子,私也;兄之子,公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于是齐将按兵④而止,使言于君曰:“鲁未可伐也。山泽妇人,犹知行义,而况士大夫乎?”遂还。鲁君闻之,赐妇人束帛百端,号曰“义姑姊”。君子曰:义其大哉!虽在匹妇,国犹赖之。
吕氏曰:义则义矣,然而未闻道也。己之子,夫之子也,非妇人所得专也。设夫有众子,或夫在可以复生,兄先亡,或遗孤而为父后,如义姑者可矣。不则虽以义夺情,终非万世之常经也。然则奈何?曰:两存之以乞生于齐将。不得,则死之。孰存孰亡,惟儿所值耳。至于齐将之料,则可悲矣,鲁士大夫如义姑者几人哉?
┃ 吕语今译 ┃
义姑是挺有义气的,然而她不懂得正道。自己的儿子,也是丈夫的儿子,他的生死不是自己所能擅自决定的。假设丈夫有几个孩子,或者丈夫还在世,可以再生孩子,而兄长已经去世了,或者这是娘家中的孤儿、自己父亲的唯一后裔,在以上三种情况之下,义姑的做法是可取的。不然的话,虽然她能为了公义而不顾亲生骨肉之情,但也不能作为后世的常法。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回答是,两个孩子都同时保存,并向齐将乞求,能让他们都活下来,不被允许的话,则通过自杀来感动齐将。两个小孩谁能生存下去,就看他们各自的命运了。至于说齐将的推测,则是可悲的,鲁国的士大夫能像义姑那么讲义气的,能有几个呢?
┃ 简注 ┃
①携:用手拉着。
②走:逃跑。
③力不能两存:按照自己的能力不能同时保存两个小孩。
④按兵:命令军队停止前进。
┃ 实践要点 ┃
义姑姊为了保存兄长儿子的性命,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这是大公无私的表现。但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吕坤对之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本条的启发在于,妇人应对侄子和外甥关怀备至、视如己出,例如,给自己子女买礼物时,也要想到给自己的侄、甥买礼物;参与家族活动时,不要偏私自己的子女,要同时料理好侄、甥;当自己的子女和侄、甥闹矛盾时,要首先教训批评自己的子女,同时安抚好侄、甥的情绪。
聂政之姊
◎齐勇士聂政①之姊也。聂政母终,独有姊在,乃为严仲子②刺韩相侠累③[代严仲子报侠累之仇],所杀者数十人,恐祸及姊,因自披其面④,抉其目⑤,屠肠⑥而死[使人不识为谁]。韩暴其尸于市,购以千金,莫知为谁。姊曰:“吾不忍自爱以灭弟名。”乃之韩,哭聂政尸,谓吏曰:“杀韩相者,妾之弟,轵[音止]深井里[地名]⑦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晋、赵、楚、卫闻之曰:“非独聂政勇,乃其姊亦烈女也。”君子谓聂政姊仁而有勇,《诗》云:“死丧之威,兄弟孔怀⑧。”此之谓也。
吕氏曰:政死友,其姊死弟,皆贤者之过也。身者,亲之枝也。姊与弟,一体之分也。聂政既爱姊,何不自爱其身?姊与其杀身以成弟名,孰若善规以免弟祸?《离骚》云:“女媭[音须]之婵[音蝉]媛[音院]兮,申申其骂余⑨。”贤姊不当如是耶?
┃ 吕语今译 ┃
聂政为友人而死,他的姐姐为了弟弟而死,这都是贤良的人犯下的过错。身体,是父母双亲的分枝。姐姐和弟弟,是同出于一母的分枝。聂政既然爱护自己的姐姐,为什么不爱护自己的身体呢?他的姐姐与其自杀以成就弟弟的名声,为什么不善于规劝弟弟以免酿成杀身之祸呢?《离骚》说:“女之婵媛兮,申申其骂余。”贤明的姐姐不是应当这样做吗?
┃ 简注 ┃
①聂政:韩国人,著名刺客。聂政为逃避仇人,在齐国隐匿为屠夫,故前文谓之“齐勇士”。
②严仲子:名遂,字仲子。据《战国策·韩傀相韩》记载,韩傀(即侠累)相韩,而严遂受到韩国国君的重用,因此二人有间。严遂曾在议政的时候直接指出韩傀的过错,韩傀在朝堂之上对他大加叱责。严遂于是拔剑走向韩傀,后被众人制止。严遂害怕被诛杀,于是逃亡在外,并寻找刺客刺杀韩傀。
③侠累:名傀,韩列侯的叔父,任韩国国相。
④披其面:《史记·刺客列传》作“皮面”,用刀割破面上的皮肤,让人认不出是谁。
⑤抉(jué)其目:把眼睛挖出来。
⑥屠肠:《史记·刺客列传》作“自屠出肠”,切开肚皮把肠子挖出来。
⑦轵深井里:轵,县名。深井里,里名。今属河南省。
⑧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威,畏。孔怀,很关心。大意是说兄弟之间很关心对方的生死。
⑨女(xū)之婵媛兮,申申其骂余:出自《楚辞</a>·离骚经》。女,屈原</a>的姐姐。婵媛,眷恋牵持。申申,舒缓的样子。本意是屈原的姐姐担心屈原过于刚烈正直会遭遇祸害,故责骂屈原。此处吕坤取其规劝之意。
┃ 实践要点 ┃
吕坤摘录聂政之姊的事迹,其用意并非嘉奖聂政之姊成弟之名的壮烈,而是用以指出姐姐若是爱护自己弟弟的话,应当敢于指出他的过错,使之避免祸害。这提醒现代读者,不能纵容自己的弟妹恣意妄为,当他们有过错时要及时规劝。此外,平时也要多和自己的弟妹交流,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帮忙。
季宗之妹
◎季儿者,郃[音合]阳①任延寿之妻,季宗之妹也。延寿怨季宗而阴②杀之,会赦免,乃告③季儿。季儿曰:“嘻,乃语我乎。”遂振衣求去。延寿曰:“汝其杀我。”季儿曰:“杀夫不义,事兄之仇亦不义。”延寿曰:“愿以车马家赀,听汝所之④。”季儿曰:“吾当安之?与子同枕席而使杀吾兄,又纵兄之仇,何面目戴天立地乎!”乃告其女曰:“汝父杀吾兄,义不可留,又无所往,善视汝两弟。”遂自经而死。冯翊[音逸,地名]王闻之⑤,令县复⑥其三子,而表⑦其墓。
吕氏曰:季儿可谓贤且烈矣!当是时,使季宗有子耶,则归宗而抚遗孤;季宗无子耶,则自出而绝延寿,亦足全其义矣。遂至自经,无乃过乎?设季宗杀延寿,则季儿又当何如?吾录之,以为薄于骨肉者之劝。孰谓妇人外父母兄弟家,至生死不相关耶?
┃ 吕语今译 ┃
季儿可以说是贤良而且刚烈啊!在那个时候,假使季宗有儿子,她可以去季宗的家里抚养孤儿;若季宗没有儿子,她可以自己提出离婚</a>而断绝与延寿的夫妻关系,这样也足以保全她的节义。但她最后选择了自杀,这样不是做得有点过头吗?假设是季宗杀了延寿,那季儿又应当怎样做呢?我摘录这件事,用来规劝薄视骨肉亲情的人。谁说妇人出嫁之后便是父母兄弟家中的外人,娘家人的生死和她都不相关呢?
┃ 简注 ┃
①郃阳:地名,今属山西省。
②阴:暗中。
③告:告诉。
④愿以车马家赀,听汝所之:愿意把家里的车马钱财都交给你,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⑤冯翊王闻之:刘向</a>《列女传·郃阳友娣》作“冯翊王让闻之”。冯翊,地名,今属陕西省。王让,人名。
⑥复:免除赋税徭役。
⑦表:旌表。
┃ 实践要点 ┃
季儿面对的是一个道德两难的境地,丈夫把自己的兄长杀掉了,出于夫妻的情义,她不得状告丈夫;出于兄弟姐妹之情,她又不能继续侍奉杀兄的仇人。最终,她只能选择自杀。吕坤并不完全赞同季儿自杀的做法,而且还进一步追问,若是她的兄长把她丈夫杀掉了,她又应该怎么办呢?面对这个两难的境地,很难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碰到类似的两难境地,不一定是丈夫把兄长杀了,而是丈夫和兄弟之间闹了矛盾,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夹在丈夫和兄长之间的妇女又该如何处理呢?遇到这种问题,妇女首先应争取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一起劝导自己的丈夫和兄弟,尽到身为人妻和姐妹的义务。若是矛盾大得不可开交,那么便应从身为人母的角度出发,考虑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充分权衡利弊之后再决定该支持丈夫还是自己的兄弟。
文姬保弟
◎李文姬者,赵伯英妻,汉太尉固①之女也。固为梁冀②所杀,二子俱死狱中。少子燮[音雪],为文姬所匿,密托③固门生④王成曰:“李氏一脉,惟此儿在。君执义先公,有古人之节,今以六尺奉托,生死惟足下。”成遂引燮浮江⑤,入徐州界,变姓名为酒家佣[音容]⑥。酒家异之,以女妻燮。后遇赦得还,文姬敕⑦之曰:“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⑧,慎无一言及梁氏。及梁氏,则及主上,是再掇[音夺]祸⑨也。”燮从其言。灵帝时为河南尹。
吕氏曰:文姬之友爱,无庸言矣。托王成,是谓知人;不怨梁氏,是谓审势。倘梁氏可仇也,彼必甘心之矣,固也宜有是女哉!
┃ 吕语今译 ┃
文姬对弟弟的爱,就不用说了。她把弟弟托付给王成,可说是知人善用;不怨恨梁氏,可说是懂得审时度势。倘若当时的形势允许去找梁氏报仇的话,她必定会心甘情愿地报仇,忠臣李固应当有这样明智的女儿啊!
┃ 简注 ┃
①汉太尉固:太尉,官职名,秦至西汉设置,主掌军政事务,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李固,字子坚,东汉名臣。
②梁冀:字伯卓,东汉时外戚,任大将军,在任期间把持朝政,专横无度,有顽嚚凶暴的恶名。
③密托:秘密托付。
④门生:汉朝时再传弟子称为门生。
⑤浮江:渡江。
⑥变姓名为酒家佣:改名换姓,称为酒家的佣人。
⑦敕(chì):告诫。
⑧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大意是说李固虽然死了,但他的忠义精神长存于世。
⑨掇祸:招致祸害。
┃ 实践要点 ┃
本条提醒现代读者,关爱自己的弟妹时要目光长远,用心地扶持他们茁壮成才,不能只停留在小恩小惠的施与之上。同时也要积极地为他们出谋划策,协助他们规避人生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险阻。
和政公主
◎和政公主,唐肃宗女也,下嫁柳潭。安禄山陷京师,宁国公主其姊也,方嫠居①。主曰:“天子蒙尘②,宁国独处,其谁携之?”乃寄三子于所亲,以潭马乘宁国。主与潭徒步而驱之,跋涉日百里,潭供薪水③,主供炊[音吹]涤[音迪]④,以事宁国,卒免于难。肃宗有疾,主朝夕左右,甚谨。诏赐田,以女弟宝章公主未有赐也,固辞让以与宝章,帝从之。
吕氏曰:和政恩抚孤侄⑤,远避朝权⑥,授矢平贼⑦,仗义谕盗⑧,输财助国⑨,上疏恤民⑩,怜布思之妻?,策社稷之计?,善行不可悉述。余取其友爱,以愧姊妹之薄者。
┃ 吕语今译 ┃
和政公主恩宠抚养失去双亲的孤侄,远远地避开当朝权贵,把弓箭交给驸马去荡平叛贼,依仗正义谕教盗贼,输送钱财以救助国家,上疏劝谏皇帝体恤人民百姓,怜悯布思的妻子,谋划安定社稷的计谋,她的善行多得不可尽述。我摘录她关爱姐妹的事迹,用来让那些薄待姐妹的人感到惭愧。
┃ 简注 ┃
①嫠(lí)居:寡居。
②天子蒙尘:指天子逃亡在外,蒙受风尘。
③薪水:砍柴、打水。
④炊涤:煮饭、洗衣服。
⑤恩抚孤侄:和政公主的侄儿失去双亲后,她把侄儿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
⑥远避朝权:和政公主驸马的兄长的妻子是杨贵妃的姐姐,是当时朝中的权贵,但和政公主没有借此攀附权贵。
⑦授矢平贼:唐玄宗</a>时,郭千仞叛变,和政公主亲自把弓箭交给驸马柳潭杀贼平乱。
⑧仗义谕盗:吐蕃人侵犯京师时,和政公主出逃避险,路上遇到一群盗贼,公主以祸福之道教谕盗贼,使他们臣服。
⑨输财助国:安禄山兵变之后,国家军费大增,采用耗竭,和政公主用贸易的方式为国家筹措军费。
⑩上疏恤民:唐代宗刚即位时,和政公主屡陈人间利病、国家盛衰事。
?怜布思之妻:其事见上文“女子之道”中“上刑官诗”条。
?策社稷之计:在唐朝广德年间,和政公主针对吐蕃人的入侵,提出了边疆防备的计策。
┃ 实践要点 ┃
本条讲述了和政公主和姐妹甘苦与共、情深义重的故事。这提醒现代读者,当自己和兄弟姐妹一起面对困难时,要相互扶持,不能只顾自己的死活;当自己有所收获时,要乐于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分享,不能只顾着和丈夫共乐,忘却自己的骨肉至亲。
姒娣之道
章嫂让儿
◎昌化①章氏,兄弟二人,皆未有子。兄先抱族人子育之,未几②,其妻生子诩[音许],弟曰:“兄既有子,安用所抱之儿为③,幸以与我。”兄告其妻,妻曰:“无子而抱之,有子而弃之,人谓我何④?”弟固请,嫂曰:“无已⑤,宁与吾所生者。”弟不敢当,嫂竟与之。后二子皆成立,长曰栩[音许],季曰诩。栩之子樵、槱[音由],诩之子铸[音注]、鉴,皆相继登第⑥,遂为名族⑦。
吕氏曰:世俗兄弟可笑也。借马而饥渴在怀,借衣而揉[音纽]涴[音鸳]⑧是嘱,况乏嗣始得之儿,分以与弟,无德色,无吝心,顾不难哉?要之嫂氏之贤,不可及矣。割肉相与,虽舅姑难强之从,况意不出于夫子耶?天昌其后,殆和气所召与。
┃ 吕语今译 ┃
世俗的兄弟很可笑。借了马给兄弟却想着自己的马会不会饥饿口渴,借了衣服给兄弟却嘱咐不要揉皱弄脏,何况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分给弟弟,而且还没有做了好事的神色,也没有吝惜之心,要做到这样不是一件难事吗?总言之,嫂子的贤良,无人能及。要妇人割舍亲生骨肉让给别人,就算是公公婆婆也难以强迫她去遵从,何况这个主意不是丈夫想出来的呢?上天昌盛她的后人,大概是她的和气所招致的吧。
┃ 简注 ┃
①昌化:地名,今属浙江省。
②未几:没过多久。
③安用所抱之儿为:怀中所抱的孩子还有什么用呢?
④人谓我何:别人会怎样说我。
⑤无已:不得已。
⑥登第:考中科举。
⑦名族:有名的氏族。
⑧涴:弄脏。
┃ 实践要点 ┃
本条章氏嫂主动把自己亲生儿子让给了丈夫的弟弟,一来是出于道义,不忍弃去养子;二来是妯娌之间没有隔阂,充分信任弟婶能将孩子视如己出、尽心抚养。正如吕坤所说,“嫂氏之贤,不可及矣”。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章氏嫂这样割舍骨肉的亲情,但她的事迹提醒了现代读者,兄弟妯娌之间应该彼此相互扶持、不分你我。要处好妯娌关系,最关键的是要把对方真正地当作自家亲人看待:面对利益时,切勿相互争夺,而要互相谦让;面对问题时,切勿互相猜疑,而要坦诚交流;面对过失时,切勿相互推诿,而要反省自身;面对患难,切勿只求自保,而要共度难关。
少娣化嫂
◎苏少娣,姓崔氏,苏兄弟五人,娶妇者四矣,各听女奴①语,日有争言②,甚者阋[音倪]墙操刃③。少娣始嫁,姻族④皆以为忧。少娣曰:“木石鸟兽,吾无如彼何矣⑤。世岂有不可与之人哉?”入门,事四嫂执礼甚恭。嫂有缺乏,少娣曰:“吾有。”即以遗之。姑有役其嫂者,嫂相视不应命⑥,少娣曰:“吾后进⑦当劳,吾为之。”母家有果肉之馈,召诸子侄分与之,嫂不食,未尝先食。嫂各以怨言告少娣者,少娣笑而不答。少娣女奴以妯娌之言来告者,少娣笞[音痴]之,寻以告嫂引罪⑧。尝以锦衣抱其嫂小儿,适便溺,嫂急接之,少娣曰:“无遽⑨,恐惊儿也。”了无惜意⑩。岁余,四嫂自相谓曰:“五婶大贤,我等非人矣。奈何若大年,为彼所笑。”乃相与和睦,终身无怨语。
吕氏曰:天下易而家难,家易而姒娣难。专利、辞劳、好谗、喜听,妇人之常性也。然始于彼之无良,成于我之相学。三争三让,而天下无贪人矣;三怒三笑,而天下无凶人矣。贤者化人从我,不贤者坏我犹人。吾于苏少娣心服焉。
┃ 吕语今译 ┃
治理天下容易而治理家庭困难,治理家庭容易而处理好妯娌之间的关系很难。独占利益、推辞辛劳、好听谗言、喜听是非,这是一般妇人所常有的性格。然而,这一般是看到他人的无良行为,然后自己也学做别人的无良行为,于是妯娌之间就有了争执。人们能像少娣这样多次争劳、多次礼让,那么天下之间就没有贪得的人;能像少娣这样听到谗言怒笞婢女、听到是非笑而不语,那么天下之间就没有凶恶的人了。贤良的人感化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善劝,不贤的人败坏自我,学习别人的不良行为。我对苏少娣衷心佩服。
┃ 简注 ┃
①女奴:婢女。
②争言:争吵。
③阋(xì)墙操刃:阋,怨恨。阋墙,指兄弟相争。操刃,拿起刀打架。
④姻族:有婚姻关系的家族成员。
⑤吾无如彼何矣:我对木石鸟兽没有什么办法。
⑥不应命:不回应婆婆的命令。
⑦后进:后进门。
⑧引罪:承认罪过。
⑨无遽:不要慌张。
⑩了无惜意:不可惜锦衣被小孩的便溺所弄脏。
┃ 实践要点 ┃
在本条中,吕坤指出了妯娌不和主要因为妇女多有“专利、辞劳、好谗、喜听”等不良习性。要维系好妯娌关系,不要指望对方能改正缺点,而应当像少娣一样,从自己做起,乐于和妯娌分享财货利物,主动承担家族劳务,不听信谗言,不打听是非八卦。当自身做好了,其他人也一定会受到感化,妯娌关系便能得以改善。
王木叔妻
◎何氏,永嘉①王木叔妻也。初归王氏,家甚贫,何氏佐以勤俭,家用遂饶②。一日语夫曰:“子可出仕,奈弟妹贫寒何?槖[音托]中余资,久蓄奚益,请以分之。”夫喜曰:“是吾志也。”旦日尽散,簪珥③不遗。木叔既仕,又曰:“弟妹尚困,有田如许,何不畀④之?”夫喜曰:“此尤吾志也。”遂以田与弟妹,一郡称为贤妇。
吕氏曰:憎同室而专货利,妇人莫不尔。欲其彼我分明已难,况尽推所有以与弟妹乎?其夫喜而从之,友于⑤可概知矣。
┃ 吕语今译 ┃
憎怨同住一处的亲人,独占财货利益,没有哪个妇人不是这样的。想要她们做到彼此分明已经是很难的了,更何况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赠与给丈夫的弟弟妹妹呢?她的丈夫欣喜并顺从她,友爱兄弟的道理大概可以知道了。
┃ 简注 ┃
①永嘉:地名,今属浙江省。
②家用遂饶:家中的财富于是变得富饶起来。
③簪珥(zān ěr):发簪、耳饰。
④畀(bì):给予。
⑤友于:《书经</a>·周书</a>·君陈》有云“友于兄弟”,指友爱、关怀自己的兄弟。
┃ 实践要点 ┃
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因为争夺利益而引起的,而本条则提醒现代读者,不要贪恋财物,当自家够用了,有余的财物可以用来资助家族中的其他家庭成员。这并不是说要像何氏一样,把财物都赠与给丈夫的弟弟妹妹,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家庭成员需要帮忙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以解亲人燃眉之急。
姑嫂之道
欧阳贤嫂
◎欧阳氏,宋人,适廖忠臣。踰年而舅姑死于疫,遗一女闰娘。才数月,欧阳适生女,同乳哺之①。又数月,乳不能给,乃以其女分邻妇乳,而自乳闰娘。二女长成,欧阳于闰娘每倍厚焉。女以为言②,欧阳曰:“汝,我女;小姑,祖母之女也。且汝有母,小姑无母,何可相同?”因泣下。女愧悟,诸凡让姑而自取余。忠臣后判清河③,二女及笄[音基]④,富贵家多求侄氏⑤。欧阳曰:“小姑未字⑥,吾女何敢先?且聘吾女者,非以吾爱吾女乎。”其问诸邻人,卒以富贵家先闰娘,簪珥衣服器用,罄⑦其始嫁妆奁[音连]之美者送之,送女之具不及也。终其身如是。闰娘每谓人曰:“吾嫂,吾母也。”欧阳殁,闰娘哭之,至呕血,病岁余。闻其哭者,莫不下泪。
吕氏曰:姑嫂,世所谓参商人⑧也。嫁女之家,闻有小叔姑则戚,而嫂亦厌恶此两人,若不可一日有,何者?为母耳目,谮愬相虐也。世之为嫂者,诚如欧阳氏贤,则举世皆闰娘矣。吾以是知一人尽道,两人成名;同室仇雠,过分多寡耳,难以罪一人也。
┃ 吕语今译 ┃
小姑和嫂子,是世上所说的像参、商两星那样互不待见的人。嫁女的人家,听闻夫家有小叔小姑的话就会感到不愉快,而作为嫂子的也厌恶小叔小姑这两类人,好像他们只存在一天也不可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叔小姑是他们母亲的耳目,会在她面前讲嫂子的坏话,和嫂子互相残害。世上为人嫂子的,能真正做到像欧阳氏这么贤惠的话,那么全世界都是闰娘这么关爱嫂子的小姑了。我由此而知道,一个人尽了道义,另外一个人会受到感化,而这两个人会同时拥有美好的名声;同处一室的两个人互相把对方当做仇人的话,两个人都会有过错,就看谁做过分的事情做得更多而已,难以只怪罪其中的一个人。
┃ 简注 ┃
①同乳哺之:同时用自己的母乳哺育闰娘和自己的女儿。
②女以为言:女儿因为母亲的偏心而向母亲诉苦。
③判清河:在清河担任判官。清河,地名,今属河北省。判官,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务的官员。
④及笄(jī):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笄,发簪,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要行笄礼,在笄礼仪式上束发而加笄,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出嫁。
⑤侄氏:侄女,欧阳氏的亲生女儿。
⑥字:许配出嫁。
⑦罄:尽。
⑧参商人:参,参星,在西方。商,商星,在东方。参星、商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空上,此处用以比喻两人情感不和。
陈氏堂前
◎陈安节之妻王氏,始嫁岁余而夫卒,遗孤甫月①。家贫,王氏躬②操勤苦如男子,修行最谨,教子孙有法,家渐以饶。乡人敬之,呼曰“堂前③”。初,堂前之归陈氏也,舅姑殁时夫之妹尚幼,堂前教育抚字如女。及笄,厚嫁之。舅姑殁,妹求分财,堂前尽出室中所有与之,无吝色。妹得财,尽为夫淫荡所罄,贫不能自存。堂前为又置田宅,抚诸甥如己出,终无怨语。
吕氏曰:堂前孝养舅姑,教育子孙,周恤宗族,广施阴功④,砥砺⑤名节,无一不善者。而姑嫂之情,尤世所希,余特表而出之。
┃ 吕语今译 ┃
堂前孝顺敬养自己的公公婆婆,按照法度教育子孙,周全地体恤抚养宗族的子弟,广泛地在暗中施与功德,磨砺自身的德性,修持节操,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好的。而她对小姑的情谊,尤其是世上所罕见的,我特意摘录表彰她的事迹。
┃ 简注 ┃
①甫月:才刚刚满月。
②躬:亲自。
③堂前:古人称父母为堂前。此处乡人尊敬王氏的高义,也称之为堂前。
④阴功:不为人知的善行。
⑤砥砺:磨砺。
邹媖引过
◎邹媖,宋人,继母之女也。前母兄娶妻荆氏,继母恶之,饮食常不给。媖私以己食继之。母苦役荆,媖必与俱。荆有过误,媖不令荆知,先引为己罪①。母每扑②荆,则跪而泣曰:“女他日不为人妇耶,有姑若是,吾母乐乎?奈何令嫂氏父母,日蹙忧女之眉③耶?”母怒,欲笞媖,媖曰:“愿为嫂受笞,嫂实无罪,母徐察之。”后适为士人妻,舅姑妯娌姊妹,知其贤也,皆敬重焉。媖归宁,抱数月儿,嫂置诸床上。儿偶坠火,烂额,母大怒,媖曰:“吾卧于嫂室,不慎,嫂不知也。”儿竟④死,荆悲悔不食,媖不哭,为好语相慰曰:“嫂作意⑤耶,我夜梦凶,儿当死。不,则我将不利。”强嫂食而后食。母后见女之得爱于夫家也,竟成慈母。媖尝病,嫂为素食三年。媖五子,四登进士,年九十三而卒。
吕氏曰:小姑如姑,嫂甚畏之。媖异母也,视嫂乃如是。多寿、多男子、多贵,殆天所以报贤人哉!吾乡大小姑贵重。出嫁之女,与母列坐,坐居左。弟妇与同席,则叩头告坐,大姑立受之。稍不当于心,则辞色如父母。惟贤者不然,然者强半也。读此传,宁不汗颜?
┃ 吕语今译 ┃
小姑就像婆婆一样,嫂子都十分畏怕她。媖是异母的女儿,仍然恭敬地对待自己的嫂子。长寿、多生男孩、多有富贵,这大概是上天用来报答贤良的人吧!在我的乡里,大姑小姑的地位都很贵重。出嫁的女儿,和母亲同列而坐,坐在母亲的左边。弟妇和她们同席而坐的话,要行叩头礼,禀告请求入坐,大姑会站立受礼。若嫂子的言行稍有不迎合自己心意的,姑子们的言辞脸色就如同父母一样严厉。只有贤良的姑子不会这样做,但这样做的姑子会超过半数。这些无良的姑子们读这个传记,难道不会惭愧得汗流满面吗?
┃ 简注 ┃
①引为己罪:把罪过归于自己身上。
②扑:打。
③日蹙忧女之眉:每天为了担忧女儿而皱起眉头。
④竟:最终。
⑤作意:着意。
┃ 实践要点 ┃
“欧阳贤嫂”“陈氏堂前”“邹媖引过”都讲述了姑嫂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前两条讲述了嫂子厚待年幼的小姑,后一条则讲述了小姑极力维护嫂子。在日常生活中,嫂子和小姑容易产生嫌隙。对于小姑而言,嫂子作为异姓人进入了自己的家庭,削弱了兄长和父母对自己的宠爱,尤其兄长会明显地偏私嫂子,于是容易对嫂子产生嫉妒之情。对于嫂子而言,由于自己是异姓人,往往觉得公公婆婆会更加宠爱小姑,而自己丈夫对小姑的手足之谊也会容易引起嫉妒之情。如此一来,姑嫂之间便会争风吃醋、暗中较劲,甚至会出现吕坤所说的小姑在母亲面前说嫂子的坏话的情况,使得婆媳关系出现问题。
这三条给现代读者的启发是,要处理好姑嫂关系,关键在于双方都应主动亲近、关怀对方,用诚意和行动消除姑嫂之间的隔阂。双方在日常生活之中要互相扶持,遇到问题时不要只顾责备对方,而应当以宽恕之道相待。此外,尤其要注意在夫家家产分配的问题上,嫂子和小姑都要尊重家中老人的遗愿。若是没有立下遗嘱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协商分配,切勿为了争夺财产而伤害了家人之间的关系。
嫡妾之道
晋赵衰妻
◎赵姬,晋文公女也。初,文公为公子时,与赵衰①奔狄。狄人隗[音委]氏入二女,公纳季隗,以叔隗妻衰,生盾[音省]。及反国,文公又以女赵姬妻之,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迎②盾与其母,赵衰不敢从。姬曰:“不可。夫得宠忘旧,安富室而弃贱交,何以使人?虽妾亦无以侍巾栉[音节]矣。《诗》不云乎:‘采葑[音封]采菲[音匪],无以下体③。’故旧之情,不念小过,况同好乎④?又曰:‘燕尔新婚,不我屑以⑤。’伤夫道之薄也⑥。君其逆⑦之。”衰乃逆叔隗与盾。来,姬以盾为贤,请立为嫡子,使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妇⑧,而己下之⑨。
吕氏曰:妇人能容妾,足矣,况身自为妾乎?况以公女而妾狄人之女乎?况以子为庶子而嫡狄人之子乎?赵姬之贤,古今一人而已。
┃ 吕语今译 ┃
妇人能容纳接受妾侍,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更何况把自己降格为妾侍呢?更何况以晋文公之女的身份而甘愿把狄人之女作为正妻、把自己作为妾侍呢?更何况把自己的儿子作为庶子而把狄人之女生的儿子作为嫡子呢?赵姬这么贤良,古往今来只有她一个人能做到这样。
┃ 简注 ┃
①赵衰:字子余,又称赵成子,春秋时晋国之卿,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
②迎:迎接归国。
③采葑(fēng)采菲,无以下体:出自《诗经·邶风·谷风》。葑,蔓菁,大头菜。菲,萝卜。以,用。下体,指蔓菁、萝卜的根部。大意是说,有的蔓菁或萝卜的根部长得不好看,但不能因此而舍弃它们。用以比喻夫妇以礼义交合,不可以因为年老色衰而舍弃夫妻之间的相与之礼。
④“故旧之情”句:大意是说,念及故人的情谊,即使对方有小的过错,也不应该加以嫌弃,更何况是两人曾经志趣相投呢?
⑤燕尔新婚,不我屑以:出自《诗经·邶风·谷风》。燕,安。屑,洁。以,与。大意是指丈夫安于再娶时的新婚之乐,而不以旧妻为洁净而与之相好。
⑥伤夫道之薄也:为丈夫对旧妻的寡情薄幸而感到伤悲。
⑦逆:迎接。
⑧内妇:内子,卿大夫的嫡妻。
⑨己下之:自己的地位在她之下。
卫宗二顺
◎卫灵王①薨②,夫人无子,傅妾③有子。傅妾事夫人八年矣,供养愈谨。夫人谓傅妾曰:“吾闻主君之母④,不妾事人。今我无子,于礼当斥⑤,得留以尽天年,幸矣。孺子不改故节⑥,我甚愧之,愿出居以时相见⑦。”傅妾泣曰:“妾闻忠臣事君,孝子养亲,惟患无日⑧。妾岂敢以小贵变节⑨哉?惟夫人无相弃。”夫人曰:“无子之人,而辱主君之母,虽子欲之,如礼何?”固求居外。傅妾谓其子曰:“吾闻谨上下之仪,修先古之道,谓之顺。今夫人居外,我居内,是彰我之不容,而逆闺门之礼也。处逆而生,宁以顺死。”欲自杀,其子泣而守之⑩,夫人惧,乃止。傅妾以妾事夫人,终身不衰。
吕氏曰:古妇人无子,五十出为女师。未闻此礼通于天子诸侯,而卫夫人</a>不敢以嫡自安,必有见哉。若傅妾守分终身,亦盛德事也。
┃ 吕语今译 ┃
古代的妇女没有子嗣的话,到了五十岁可以出去做教育贵族女子的女师。没有听说这个礼法适用于天子诸侯,而卫夫人因为没有子嗣而不敢安守正妻的身份,这必定是有她自己的想法。像傅妾那样能终身安守职分,这也是一件有大德的事情。
┃ 简注 ┃
①卫灵王:王照圆《列女传补注》指出,战国之时卫国国君没有称自己为王的,而《列女传·卫宗二顺》文中有“夫人欲使灵氏受三不祥耶”句,卫灵王或是卫灵氏之误。
②薨(hōng):诸侯之死为薨。
③傅妾:傅,近。贴身伺候的妾侍。
④主君之母:国君的母亲。
⑤于礼当斥:斥,斥绌、休弃。按照礼法应当被休弃。
⑥孺子不改故节:孺子,妾侍的称号,指傅妾。不改故节,不改变旧有的节操。
⑦出居以时相见:搬出去外面居住,按时相见。
⑧惟患无日:只是担心时日无多。
⑨岂敢以小贵变节:怎么敢因为地位显贵了一点就改变节操呢?
⑩其子泣而守之:《列女传·卫宗二顺》作“其子泣而止之”。
宋鲍女宗
◎女宗者,宋鲍苏之妻也。鲍苏仕卫三年,而娶外妻①。女宗养姑甚谨,因②往来人,问候其夫,赂遗③外妻甚厚。其嫂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④?”女宗曰:“妇人一醮[嫁时别酒]不改,供衣服以事夫子,精酒食以事舅姑,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岂以专夫之室⑤为善哉?忌夫所爱,是谓贪淫,妇德之耻也。夫礼,天子十二、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⑥,今吾夫诚士也,有二,不亦宜乎?且妇人七去⑦,妒正居一,嫂不教吾以居室之善,而欲使吾为可弃之行耶?”不听⑧。宋公闻之,表⑨其闾曰“女宗⑩”。
吕氏曰:女无美恶,入宫见妒,此妇人常性也。女宗于夫之外妻,不直?不妒,又厚遇之。以是相与,而夫不感其贤,妾不乐其德,以酿一家之和气者,未之有也。可为妇人之法。
┃ 吕语今译 ┃
女子不管长得好不好看,入宫之后就会遭人嫉妒,这是妇人常有的天性。女宗对于自己丈夫在别国另娶的外妻,既不以之为直,又不嫉妒她,而且还对她很好。女宗这样对待他们,而她的丈夫不为她的贤良而感动,妾不为她的德行感到快乐,从而酝酿出一家人的和乐之气的话,没有这样的事情。女宗可作为妇人的榜样。
┃ 简注 ┃
①外妻:正妻之外在别处另娶之妻。
②因:通过。
③赂遗:赠送财物。
④“夫人既有所好”句:夫,发语词,无义。大意是,既然丈夫已经有了新欢,你为什么还留在这里不走呢。
⑤专夫之室:独占丈夫的寝室,指独占丈夫的爱,不与妾侍分享。
⑥天子十二、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天子有十二个配偶,诸侯九个,卿大夫三个,士两个。
⑦七去:古人休弃妻子的七个理由,详见上文“嘉言”部分“古语”中的“妇有七去”条。
⑧不听:不听从建议。
⑨表:旌表。
⑩女宗:妇女的楷模。
?不直:不以丈夫在别国另娶妻子为正直之事。
楚庄樊姬
◎楚庄王①好猎,夫人樊[音凡]姬谏不听,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尝听朝宴罢②,姬迎曰:“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倦。”姬曰:“王之所贤者谁也?”曰:“虞丘子③。”姬掩口而笑,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妾执巾栉十一年矣,遣人之郑、卫,求美人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宠爱乎?妾闻堂上兼女④,所以观能⑤也。妾不敢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今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宗族,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也,妾故笑之。”王悦。明日以告虞丘子,丘子避席⑥,不知所对,于是使人迎孙叔敖⑦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
吕氏曰:国家不治,妒贤之人为之也。樊姬不妒于宫,而推治于国,惟无我心故耳。故我心胜者,不能容人。其终也,反不能容其身。然而妒者卒不悟也,可叹哉!樊姬女宗,可以训矣。
┃ 吕语今译 ┃
国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是因为有妒忌贤才的人所导致的。樊姬在后宫不嫉妒其他妃嫔,而且还将这种不嫉妒贤才的精神推及于治理国家的事情之上,这是没有自己私心的缘故。所以说,自我私心比较重的话,不可能容得下他人。这样一来,最终也不能让自己被别人所包容。然而嫉妒别人的人最后还是悟不出这个道理,真是让人叹息啊!樊姬是妇女们的榜样,可以作为后人的训诫。
┃ 简注 ┃
①楚庄王:名吕,春秋时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②宴罢:宴同“晏”,晚。宴罢,指听问朝政,很晚才结束。
③虞丘子:楚国令尹。
④堂上兼女:厅堂之上兼有众女。
⑤观能:观看才能。
⑥避席:离开坐席。
⑦孙叔敖:楚国令尹,可参见上文“母道”中的“孙叔敖母”。
蜀主之女
◎晋南郡①公主,桓温②妻也,性最悍,温每逊③之。温平蜀,得李势④妹,有奇色,纳置别宅。主闻大恚⑤,乃与婢数十,拔白刃袭之。李氏方理发⑥,发长委地,肌色如玉,不为动容。徐徐结发成妆,曰:“国破家亡,无心在此。今日见杀,得遂所怀。”遂引颈就刃。主掷刃抱之曰:“阿子⑦,我见汝犹怜,何况老奴⑧!”遂与同归而善遇⑨之。
吕氏曰:李氏女,当杀身之怒,无急遽之容,其态安闲凝重,其辞悲婉慨慷,卒能回操刃之凶,为同车之爱,可谓古今一奇事矣。惜也流落偷生,不能死于国破家亡之时,为全德累。吾录之以训世之为妾者,不得于嫡,未必皆嫡之罪也。
┃ 吕语今译 ┃
李氏女,面对桓温妻子杀人的怒火,没有着急慌忙的容色,她的情态安详闲适、端庄凝重,她的言辞悲怆婉转、慷慨激昂,最终让桓温妻子收回了操刀杀人的凶恶想法,成为了同坐一车相亲相爱的家人,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一件奇事。只可惜李氏女流落在桓温手中苟且偷生,不能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殉国,这拖累了她不能成全德性。我摘录这个故事,用来训诫世上当妾侍的人,和正妻相处不好,未必都是正妻的罪过。
┃ 简注 ┃
①南郡:地名,今属湖北省。
②桓温:字元子,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③逊:谦让。
④李势:字子仁,十六国时成汉的最后一任君主。
⑤恚(huì):愤怒。
⑥理发:整理头发。
⑦阿子:指李氏。
⑧老奴:指桓温。
⑨善遇:善待。
孙氏全孤
◎花云①妻郜[音告]氏,妾孙氏,俱怀远</a>②人。云守太平③,与陈友谅④战,为所缚,不屈而死。郜生子炜[音韦],方三岁,郜闻城将陷,以牲酒祭家庙,会家人,泣曰:“城破,花将军必死,吾岂能独生哉?幸有婴儿,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视之。”遂赴水死。孙瘗⑤郜尸,遂抱儿以行,脱簪珥,觅渔舟渡江。遇乱军夺舟,弃孙于水。孙抱儿,遇断木浮至,附之⑥,入苇洲⑦,采莲实哺儿⑧,七日不死。夜半闻人语声,呼之,逢一翁自称雷老,引达帝所⑨。孙抱儿拜且哭,帝亦哭,置儿于膝曰:“此将种也。”雷老忽不见。炜后拜水军左卫指挥使,同孙至太平,奉郜骸骨,为云刻像,合葬上元县⑩。
吕氏曰:炜非孙氏出也,乱离之际,忍九死?以全孤,卒收夫与嫡而合葬焉。士女淑媛,不在贵贱间矣。身忠臣,妻节妇,妾贤人,孰谓花将军死哉?
┃ 吕语今译 ┃
花炜并非孙氏所生的,在乱世之时,孙氏忍受死亡的磨难保全孤儿,最终收得丈夫和正妻的骸骨合葬。对于有美好品德的女子,不要在意她们的身份贵贱与否。自己是忠臣,妻子是有节义的妇人,妾侍是贤惠的人,谁说花将军已经死了呢?
┃ 简注 ┃
①花云:元末明初著名将领,为明太祖</a>朱元璋</a>的开国功臣。
②怀远:地名,今属安徽省。
③太平:地名,今属安徽省。
④陈友谅: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曾自立为大汉皇帝,后与朱元璋的军队交战时中箭而死。
⑤瘗(yì):掩埋。
⑥附之:依附在木头上面。
⑦苇洲:芦苇丛中。
⑧采莲实哺儿:采摘莲子来喂食花云的儿子。
⑨引达帝所:把他们带到明太祖朱元璋所在之处。
⑩上元县:地名,今属江苏省。
?九死:多次面临死亡凶险。
婢子之道
周主忠婢
◎忠婢者,周大夫妻之媵[音孕]也。大夫自卫仕于周,二年,且归,其妻淫于邻人,淫者忧之。妻曰:“无忧,吾为毒待①矣。”三日夫至,其妻曰:“与子久别,何以相劳②?”使媵取酒而进之。媵知其毒也,计念③:进之,则杀主父,不义;言之,又杀主母,不忠。因阳④僵[音姜,故意跌倒]覆酒,主⑤大怒,笞将死,终不言。大夫弟闻其事,具以告大夫。乃杀其妻,将纳媵以代之。媵辞曰:“主以辱死,而妾独生,是无义也;代主之处,是逆礼也。”欲自杀。大夫乃厚币而嫁之,士君子争娶焉。
吕氏曰:忠婢此举,无一不协于善者:不彰主母之恶,厚也;不忍主父之毒,忠也;阳僵覆酒,智也;笞将死终不言,贞也;不敢居主母之处,礼也。此可以为士君子法,而况妇人乎?刘更生⑥传列女,名曰“忠妾”,既妾大夫矣,即非嫡,安可嫁乎?媵必不尔,余直以婢名之。媵,随嫁之房婢也,既肯嫁,必未尝接大夫者。
┃ 吕语今译 ┃
忠心婢女的举动,没有一件不符合善道的:不彰显女主人的罪恶,这是仁厚;不忍心主人被毒死,这是忠心;假装跌倒把酒打翻,这是机智;被鞭笞得快要死去了,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女主人的图谋,这是坚贞;不敢取代女主人的位置,这是守礼。如上种种都可以被士君子所效法,况且是妇人呢?刘向作《列女传》,把她的传记取名为“忠妾”,若她既然已经是大夫的妾侍了,即使不是嫡妻,怎么可以改嫁呢?这位媵必定不是妾侍,我直接把她名为婢女。媵,是随嫁的房中婢女,既然她肯嫁人,此前必定没有跟她的男主人周大夫交接过。
┃ 简注 ┃
①为毒待:做了毒酒等待丈夫回来。
②与子久别,何以相劳:和你分别了这么久,用什么来慰劳你呢?
③计念:思考盘算。
④阳:同“佯”,假装。
⑤主:主母。
⑥刘更生:刘向,字子正,汉代著名学者,曾著有《列女传》赞述古代妇女的故事。
翟青代死
◎会稽①翟[音责]素,士族之女也,聘而未嫁②。贼至,欲犯③之,临以白刃,不从。其房婢名青者,跪而泣曰:“无惊我姑氏④,青乞代死。”贼竟杀素,又欲犯青,青曰:“我欲代姑,冀全其名节性命耳。姑既见杀,我生何为!”遂骂贼,贼怒,复杀之。
吕氏曰:青之代素,忠也;不受辱,贞也。忠、贞两字,士君子且难,况婢女乎?不录素者何?节女不可胜录,余因录青以见素云。
┃ 吕语今译 ┃
翟青要代替翟素去死,这是忠;她不愿受到污辱,这是贞。忠、贞两个字,士君子尚且难以做到,更何况是婢女呢?为什么我不专门摘录翟素的事迹呢?历史上有节义的女子多得不可尽录,我通过收录翟青的事迹也可以看到翟素的节义了。
┃ 简注 ┃
①会稽:地名,今浙江、江苏省交界一带。
②聘而未嫁:已经定下了婚约,还没正式出嫁过门。
③犯:侵犯。
④姑氏:姑,未婚少女。氏,对女子的通称。此处指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