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逸
3个月前 作者: 徐上瀛
【题解】
“逸”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气质。青山在此引用了两段先贤的话,一是“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青山认为琴器自身内含大雅之道,只有超凡脱俗的人才能与之气质相合。另一段是“古乐虽不可得而见,但诚实人弹琴,便雍容平淡”,它所表达意思即“琴如其人”。以此理推之,超凡脱俗的人弹琴,就能看到逸致的样子。此外,青山还引用了《琴书大全》卷十“道人弹琴”一节中“道人弹琴,琴不清亦清。俗人弹琴,琴不浊亦浊”之语,所表达的也是此义。青山认为这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有的人是天生使然,有的人则是后天学习熏陶所得。
对于“逸”气的形容,青山用了“形神并洁”四字,通俗地来理解,就是举止和神情都要干净。所谓干净,就是不要有多余的东西,具体而言就是在抚琴时不要有与演奏音乐无关的动作,神态上也是同样要求。弹琴者须涵养弹琴之度,然后锻炼指下的功夫,当形神高洁达到“逸气渐来”的程度时,音乐演奏慢的地方就能够在舒缓中而有丰富的变化,快的地方旋律迅急而不乱,给听者的感受是安静、闲适、洒脱、与众不同。对这种“洁”的要求能够做到得心应手,那么听到琴音就能感受到弹琴者的气质,这就体现出了“逸”。
《溪山琴况</a>》至此又为一小节,前面的“和静清远”着重于琴乐艺术审美上的论述,而紧接其后的“古澹恬逸”则是针对琴乐的音乐风格进行了阐述。
先正云①:“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②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③,故自发超逸之音。本从性天流出④,而亦陶冶可到⑤。如道人弹琴⑥,琴不清亦清。朱紫阳曰⑦:“古乐虽不可得而见,但诚实人弹琴,便雍容平淡⑧。”
【注释】
①先正:前代的贤人。
②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把无牵无挂的精神和体现大雅之道的琴相结合。《南史</a>》卷二八:“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累,牵累,束缚。
③第:假使,只要。必:果真。
④性天:即天性。《中庸</a>》:“天命之谓性。”
⑤陶冶:教育,培养。
⑥道人:出家人。僧、道皆可称道人。
⑦朱紫阳:即朱熹</a>(1130—1200)。字元晦,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儒家理学的集大成者,人称“紫阳先生”。
⑧“古乐虽不可得而见”几句:按,此段原文出自《朱子语类</a>·论语</a>二十一·先进于礼乐章》:“古乐不可得而见矣。只如今人弹琴,亦自可见。如诚实底人弹,便雍容平淡,自是好听;若弄手弄脚,撰出无限不好底声音,只见繁碎耳。”但,只。雍容,从容不迫。汉班固</a>《两都赋</a>序》:“雍容揄扬,著于后嗣。”
【译文】
先贤说:“把无牵无挂的精神和体现大雅之道的琴相结合。”如果不是有超逸情致的人,那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要一个人果真具有超逸的品质,便自然会弹奏出超逸的音乐。超逸的品质本是从天性中流露出来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获得。就像是出家人弹琴,琴不清也清。朱紫阳说:“古代的音乐虽然已经无法听到了,但只要是忠厚实在的人弹琴,就自然会从容平淡。”
故当先养其琴度①,而次养其手指,则形神并洁,逸气渐来。临缓则将舒缓而多韵,处急则犹运急而不乖②。有一种安闲自如之景象,尽是潇洒不群之天趣:所为得之心而应之手③,听其音而得其人。此逸之所征也④。
【注释】
①度:气质风度。
②乖:悖谬,不协调。
③所为:当即“所谓”。
④征:验。
【译文】
所以应当先涵养弹琴的气度,然后锻炼指下的功夫,这样形和神都会变得高洁,逸气也会逐渐生出。弹到慢的段落时能够舒缓而多有韵致,而弹到快的段落时则能疾速而无乖谬。整曲演奏呈现出一种安闲自在的气象,满是潇洒超群的天然意趣:正所谓得心应手,听其音便能想见其人。从这些地方就能看出“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