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3个月前 作者: 苏轼
祭祀
本篇导读
本节两篇。首篇谈年终祭礼,包含庆丰收、感天地之恩与农闲嬉戏休息之义。次篇记道士祭北斗,天气配合人事,在作者眼中属灵异之事。
八蜡三代之戏礼
八蜡1,三代之戏礼也。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附以礼义。亦曰:『不徒戏而已矣。祭必有尸,无尸曰「奠」2,始死之奠与释奠是也3。今蜡谓之「祭」,盖有尸也。』猫虎之尸4,谁当为之?置鹿与女5,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带榛杖,以丧老物,黄冠草笠,以尊野服6,皆戏之道也。子贡观蜡而不悦7,孔子</a>譬之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盖为是也。
1 八蜡:语出《礼记</a>·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按:八者,所祭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百种三,农四,邮表畷五,禽兽六,坊七,水庸八。依郑玄</a>说法,无百种,以农为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祭礼中出现的神祇,包括后稷、神农</a>、田官、郊野邮亭屋宇棚井之神、猫虎(驱赶野猪、田鼠)、坊神(固堤坝)、土地城隍、治昆虫神,无非祈求天赐丰年。
2 奠:始死至葬之时祭名,以其时无尸,奠置于地,故谓之奠。
3 释奠:置酒馔以祭。释,设置。
4 猫虎之尸:猫食田鼠,虎食野猪,使人蒙其皮为尸,迎祭其神以报其功。
5 置鹿与女:语出《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按:大罗氏掌管鸟兽,诸侯进贡鸟兽,归其所管,而鹿为畋猎所获,女为征战所俘,因祭礼本于嬉戏,仪式中大罗氏乃转达天子告诫之语,希望诸侯行事谨慎。
6 “黄冠草笠”两句:《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祭礼中穿着黄色衣冠,提示农人秋天休息,头戴草笠,则昭显农夫的生活特性。
7 子贡观蜡而不悦:《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贡不明白农耕收成之后庆祝的意义,以为举国醉饮若狂,不符常态。
译文
八蜡,是夏商周三代的祭礼游戏。一年将尽则聚集嬉戏,这是人之常情、难免的事。先贤借此而赋之以礼义,于是说:“这非单纯的游戏。凡祭祀必有尸位之制,没有尸位则称为‘奠’,这就是人刚死之祭奠与下葬后释奠之仪式。现在把‘蜡’谓之‘祭’,想来是应设置尸位的。”但祭猫和祭虎所立尸位,找谁来充当呢?又如设置鹿与女俘,由谁来充当呢?不找歌伎优伶,还能找谁呢?以腰中束着葛麻作衣带,及以榛棍作哀杖,以此物品送别丧者老者,而穿戴黄冠草笠,用作尊敬野民之服,均属游戏策略。子贡观看蜡礼而不开心,孔子启导他,说:“一紧一松,是治理邦国的文、武策略。”大概就是这道理了。
赏析与点评
与民同乐、与民休息,是文略;以法治民、以武服人,属霸略,即武略,此自古而然。苏轼</a>以为蜡礼本于岁终嬉戏,其论断乃民俗学观点,很有见地。
记朝斗
绍圣二年五月望日,敬造真一法酒成,请罗浮道士邓守安拜奠北斗真君1。将奠,雨作,已而清风肃然,云气解驳,月星皆见,魁标皆爽2。彻奠,阴雨如初。谨拜首稽首而记其事3。
1 罗浮:罗浮山,在广东增城与博罗之间,上有九观十八寺,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之一。邓守安:字道立。罗浮山朝斗坛道士。按:朝斗坛原在罗浮山朱明洞。该洞门外右侧有一巨石,传说苏轼曾于此获得六条铜鱼、一条铜龙。朝斗即朝拜北斗之意。北斗真君:道教神名,又称北斗星君,掌管生死祸福、弭灾求福的权责。
2 魁标:北斗七星,一至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斗,称为魁;五至七星,即玉衡、开阳、摇光为柄,称杓。标与杓同音假借。
3 拜首:拜首,双膝跪地,拱手与心齐平,俯首至手即止。稽首:双脚跪地,拱手与头至地多时,稽首乃拜中最重,属臣拜君之拜。
译文
绍圣二年(一○九五)五月十五日,我酿制真一法酒完成,请罗浮道士邓守安主持拜奠北斗真君仪式。即将拜祭,天开始下雨。不久,清风萧索,云气散去,月星都出现在天空,北斗七星清楚可见。祭奠结束,又再阴雨如初。苏轼谨向真君叩头拜礼,并记下此事。
兵略
本篇导读
一为史籍所载“匈奴全兵”一语作辨正诠释,一记亲眼所见八阵图形势,可供后人研究参考。
匈奴全兵
匈奴围汉平城,群臣上言:『胡者全兵,请令强弩傅两矢外乡1,徐行出围。』李奇注『全兵』云:『惟弓矛,无杂仗也。』此说非是。使胡有杂仗,则傅矢外乡之策不得行欤?且奇何以知匈奴无杂仗也?匈奴特无弩耳2。全兵者,言匈奴自战其地,不致死,不得与我行此危事也。
1 弩:在弓上装机械臂,或加弦,射程更远,力度强而中的准,杀伤力极大。傅两矢外乡:布置强弩,附带两枚箭矢,于两翼向外射击开路。乡,向。傅,通附。疑“傅”亦作“布”,盖分布两矢于两边,向外射击。
2 匈奴特无弩:《晁错</a>传》论匈奴弓箭与汉家弓弩比较,云:“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汉兵善用弩,匈奴只懂用弓。
译文
匈奴围困汉高祖刘邦于平城,群臣上奏,说:“胡者全兵,请令强弩傅两矢外乡(战斗力强的弓弩手随带两枚箭矢向外射击),徐行出围。”李奇注“全兵”,说:“只用弓矛,没有其他杂项兵器。”这一说法不对。假使胡人有杂项兵器,则“傅矢外乡”的策略就行不通了吗?况且李奇如何得知匈奴没有杂项兵器呢?匈奴只不过没有弩而已。所谓全兵,是说匈奴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作战,不想送死,无意和我们一拼生死。
赏析与点评
兵本指兵器,后世渐渐引申为兵员。何谓“全兵”,古今有歧义。李奇之意,是指“全部为同类兵器”,即矛矢,苏轼以“全”作动词,意谓“保护其兵员”。
八阵图
诸葛亮</a>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1,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桓温征谯纵2,见之,曰:『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识。吾尝过之,自山上俯视,百余丈,凡八行,为六十四蕝3,蕝正圜4,不见凹凸处,如日中盖影。予就视,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可怪也。
1 八阵图:据说诸葛亮积细石为垒,方圆数百步。于垒西郭又聚石为八行,相去二丈许,谓之八阵图。疑皆是模拟练兵之阵势,且不止一处。鱼复:汉代鱼复县,在四川奉节县东南二里,今称鱼复浦。
2 桓温征谯纵:桓温(三一二至三七三),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a>)人,东晋将领,官至大司马、录尚书</a>事。晋穆帝永和二年(三四六),李势反,僭称帝,温出兵平乱,经鱼复见八阵图。谯纵(?至四一三)初为安西府参军,至义熙元年(四○五),因侯晖所逼而反,自号梁、秦二州刺史,后自称成都王,刘裕派朱龄石征讨平定之,其时桓温已卒四十年,乃苏轼误记。
3 蕝(jué):树立束茅以为标志。
4 圜(yuán):圆。
译文
诸葛亮在鱼复平沙之上造八阵图,堆垒石头为八行,每行相距二丈。桓温出征谯纵,看见其阵,说:“这是常山的蛇势。”文武官属都不明白。我经过这里,从山上俯视,有百余平方丈,共八行,树立六十四茅束以为标记,标记之茅束成正圆形,看不出当中有凹凸的地方,犹如正午时分,完全遮盖其影。我接近观察,都是卵石,遍布而难以辨别,甚觉奇怪。
时事
本篇导读
此章志在讽刺王安石</a>变法,《唐村老人言》谓推出青苗钱强行借贷的不合理;《记告讦事》则谈朝廷更改宋初不许告讦之传统,后竟借着鼓励告讦,来推行手实法、禁盐法等。两篇文章的目的是非议朝政。
唐村老人言
儋耳进士黎子云言:城北十五里许有唐村,庄民之老曰允从者,年七十余,问子云言:『宰相何苦以青苗钱困我1?于官有益乎?』子云言:『官患民贫富不均,富者逐什一益富,贫者取倍称,至鬻田质口不能偿,故为是法以均之。』允从笑曰:『贫富之不齐,自古已然,虽天公不能齐也,子欲齐之乎?民之有贫富,由器用之有厚薄也。子欲磨其厚,等其薄,厚者未动,而薄者先穴矣!』元符三年,子云过予言此。负薪能谈王道,正谓允从辈耶?
1 青苗钱:王安石为相,设青苗法,基本原则是政府于青黄不接之时贷款给农民,利息二分,春季放款、秋季收回,以阻止农夫向高利贷者借钱。但下级官吏或强迫农民借钱,以致出现偏差。
译文
儋耳进士黎子云告诉我,城北大约十五里,有一个唐村,村庄一位老民叫作允从,七十多岁,问子云说:“宰相(指王安石)为什么要以青苗钱来使我困苦?这对于官方有益吗?”子云答他:“官府忧虑百姓贫富不均,富人追逐十分之一的利润即更加富有,穷人借高利贷,出加倍之息,即使鬻卖田地、典质家口也无法清偿,因此用这方法来均平社会贫富。”允从笑着说:“贫富不均一,自古以来如此,即使天公也不能使之均齐,你想使贫富平均吗?百姓分贫富,犹如器物有厚薄。你想把厚的物品磨为薄,使之与薄相等,可是厚的未变薄,薄的却出现破洞了!”元符三年(一一○○),子云来探访我,谈及此事。背负木柴的樵夫能谈王道,就是指允从这类人吧。
赏析与点评
“欲磨其厚,等其薄,厚者未动,而薄者先穴。”此语似云揠苗助长,发人深省。
记告讦事
元丰初,白马县民有被杀者1,畏贼不敢告,投匿名书于县。弓手甲得之而不识字,以示门子乙。乙为读之,甲以其言捕获贼,而乙争其功。吏以为法禁匿名书,而贼以此发,不敢处之死,而投匿名者当流,为情轻法重,皆当奏。苏子容为开封尹2,方废滑州3,白马为畿邑,上殿论奏:『贼可减死,而投匿名者可免罪。』上曰:『此情虽极轻,而告讦之风不可长。』乃杖而抚之。子容以谓贼不干己者告捕,而变主匿名,本不足深过,然先帝犹恐长告讦之风,此所谓忠厚之至。然熙宁、元丰之间每立一法,如手实、禁盐、牛皮之类4,皆立重赏以劝告讦者,皆当时小人所为,非先帝本意。时范祖禹</a>在坐5,曰:『当书之《实录》6。』
1 白马县:秦时置县,盖以白马津而名,在今洛阳东北三十里。至明朝始废县。
2 苏子容:苏颂</a>(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泉州同安人,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熙宁初权知开封府。晚年拜相。
3 滑州:今河南滑县。
4 手实:熙、丰变法,吕惠卿</a>推行手实法,即根据人民的田地屋宇价值及其是否可以营利来计量赋税。禁盐:熙宁九年(一○七六)二月,在开封府至河中府等州县出卖解盐,因官增重其价,民不肯买,则课民日买之,随其贫富作业为多少之差;有买卖私盐者,重赏募人告,以犯人家财充赏。牛皮:牛皮属军用物资,牛皮钱乃宋代杂税名。宋承五代弊政,令民田七顷,纳牛皮一张、角一对、筋四两。后改令折钱缴纳,每七顷纳钱一贯五百文。赋税增加收入,亦阻止宰牛。
5 范祖禹:范祖禹(一○四一至一○九八),字淳夫(一作淳父、纯父、纯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哲宗继位,范祖禹擢任右正言。岳父吕公著执政,范祖禹避嫌改任祠部员外郎,不久又辞职而除任著作郎、修《神宗实录》检讨,后迁任著作郎兼侍讲。
6 《实录》:《神宗实录》,范祖禹主持编修。封建君主在生前死后皆有史官负责记其一生言行政绩,《实录》乃在君主死后委任官员编修的。
译文
元丰初年,白马县有人被杀,县民畏惧贼人不敢告发,遂向县府投匿名书。弓手某甲取得匿名书,但不识字,以示门子某乙。乙为甲解读,甲根据匿名书所言捕获贼人,而乙争夺功劳。官吏认为法令禁止寄匿名书,而贼人由于匿名书之告发被捕,不敢将之处死,但投匿名书者依法应当流放,属于情节轻而量刑重,合当上奏。苏颂暂代开封府尹,其时正废滑州,白马成为京畿属邑,乃上殿论奏:“贼可以减免死刑,而匿名投书者应可免罪。”皇上说:“案情虽极轻微,但不可助长告讦之风。”乃下令杖打告发者之后给予安抚。苏颂认为杀人事件本不干己而告发才使贼人被捕,告发者要替事主出头而匿名,本来不宜以深罪严加责罚,但先帝仍恐怕会形成鼓励告讦之风,这真称得上是忠厚之至。到了熙宁、元丰之间,每立一法,如手实法、禁盐法、牛皮法之类,朝廷皆立下重赏,以劝励告讦者,这都是当时小人所做的事,并非先帝之本意。其时范祖禹在座,说:“应当写在《实录》里面。”
赏析与点评
法律常有所谓的灰色地带,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强调法、理、情兼顾,有其优点。一切依法,有时会误伤好人、纵容坏人。苏轼所记,就是一个好例子,值得后人深思。
官职
本篇导读
《记讲筵》以讲筵事例,记真宗仁心,以鼓励仁宗行仁政,苏轼大概想仿效孟子</a>之所为。《禁同省往来》谈制度之不合理。《记盛度诰词》赞赏盛度重视客观事理,不因亲戚关系扭曲是非。《张平叔制词》则辨正二事,一是唐时官员乃坐着论事</a>,非站着;二是张平叔为人剥割,非良吏。
记讲筵
秘书监侍讲傅尧俞始召赴资善堂,对迩英阁。尧俞致谢,上遣人宣召答曰:『卿以博学参预经筵,宜尊所闻,以辅不逮。』尧俞讲毕曲谢,上复遣人宣谕:『卿讲义渊博,多所发挥,良嘉深叹。』是日,上读《三朝宝训》1,至天禧中,有二人犯罪,法当死,真宗皇帝恻然怜之,曰:『此等安知法,杀之则不忍,舍之无以励众。』乃使人持去,笞而遣之,以斩讫奏。又祀汾阴日,见一羊自掷道左,怪问之,曰:『今日尚食杀其羔2。』真宗惨然不乐,自是不杀羊羔。资政殿学士韩维</a>读毕,因奏言:『此特真宗皇帝小善耳,然推其心以及天下,则仁不可胜用也。真宗自澶渊之役却狄之后,十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其源盖出于此。昔孟子论齐王不忍杀觳觫之牛,以为是心足以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及于百姓,岂不能哉?盖不为耳!外人皆云皇帝陛下仁孝发于天性,每行见昆虫蝼蚁,违而过之,且敕左右勿践履,此亦仁术也。臣愿陛下推此心以及百姓,则天下幸甚!』轼时为右史,奏曰:『臣今月十五日侍迩英阁,切见资政殿学士韩维因读《三朝宝训》至真宗皇帝好生恶杀3,因论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其言深切,可以推明圣德,益增福寿。臣忝备位右史,谨书其事于册,又录一本上进,意望陛下采览,无忘此心,以广好生之德,臣不胜大愿!』
1 《三朝宝训》:宋仁宗十岁登位,刘太后临朝,命大臣编选历代君臣事迹为《观文览古》、编集祖宗故事为《三朝宝训》,镂版于禁中,以教导幼君。
2 尚食:掌膳馐之官,宋制属殿中省。
3 韩维:字持国,父韩亿。英宗时修起居注、侍迩英阁;哲宗时任资政殿学士,拜门下侍郎。
译文
秘书监侍讲傅尧俞初被召赴资善堂,应对于迩英阁。尧俞致谢,皇上遣人宣召说:“卿因博学而参预经筵,理宜重视所闻,以辅助我的不足。”尧俞讲毕后,多方感谢。皇上再次遣人宣谕:“卿讲义渊博,多所发挥,实可嘉许,令人深叹。”这天,皇上读《三朝宝训》,至天禧中期,有二人犯罪,依法当处死,真宗皇帝恻然怜悯,说:“这种人怎知法律,杀死他们实在不忍心,但若放弃追究,却无以激励民众。”于是叫人带走,命笞打后遣送他们,不料官员回头却上奏报称已经处斩了。又祭祀汾阴之日,看见一头羊自己摔倒在道路左旁,感到疑惑而问之,臣下回答:“今日尚食官烹御膳,要杀其子羔。”真宗忧伤不乐,从此不再杀羊羔。资政殿学士韩维知道后,即上奏说:“这不过是真宗皇帝的小善而已,能推其爱心遍及天下,则其仁德不可胜用。真宗自澶渊之役打退北狄契丹后,十九年不谈军事,而天下富足,其根源大概缘于此。从前,孟子论齐宣王不忍心杀战栗的牛,以为这种爱心足以统治天下。现在恩惠足以遍及禽兽,但作用却无法到达百姓身上,难道是无法做到吗?相信是不为而已!外人都说皇帝陛下仁孝出自天性,每次走路,看见昆虫蝼蚁,就转过身跨过它们,又命令左右不要践踏它们,这也是仁的行为。臣愿陛下发挥这种爱心,使百姓受益,则天下人民无限幸福!”我(苏轼)当时任右史,上奏说:“臣今月十五日在迩英阁侍讲,清楚看见资政殿学士韩维读《三朝宝训》,至真宗皇帝重视百姓生命、厌恶滥杀,而讲到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心践踏虫蚁,其言深刻明确,可以将皇上英明圣德发挥出去,增加福寿。臣以不才担任右史官职,谨记下此事于典册,又抄录一本呈上,心中盼望陛下翻阅,不要忘记这种善心,以扩大爱好生命的德义。这是臣的宏愿!”
赏析与点评
现代以法律制度规范领袖,古代以教导及开讲激励圣君贤臣,实各有所长。但听与不听,最终取决于人的良心。不要忘记,希特勒也是由选举产生的。
禁同省往来
元祐元年,余为中书舍人1,时执政患本省事多漏泄2,欲于舍人厅后作露篱,禁同省往来。余曰:『诸公应须简要清通3,何必栽篱插棘4!』诸公笑而止。明年竟作之。暇日读乐天集5,有云:『西省北院,新构小亭,种竹开窗,东通骑省6,与李常侍窗下饮酒作诗。』乃知唐时得西掖作窗以通东省7,而今日本省不得往来,可叹也。
1 中书舍人:原来职责为起草诏令,宋代官、职分开,另有知制诰或直舍人院等起草诏令。
2 本省:指中书省。
3 简要清通:双关语,意指做人应简朴率直,反面讥笑有人处事以繁杂、扭曲事端来牟取利益。
4 栽篱插棘:语带双关,意谓心中不应夹杂横七竖八之思想。
5 乐天集:指白居易</a>之《白氏长庆集</a>》。白居易,字乐天。
6 骑省:散骑常侍;门下有散骑常侍,称骑省。
7 西掖:中书省,亦作西台。东省:指门下省,亦称东掖。简单而言,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译文
元祐元年(一○八六),我出任中书舍人,当时的执政大臣以中书省事情多泄漏,想在舍人厅后面设置一排露天篱笆,以禁止同省人员来往。我说:“诸公内心应该简朴率直、清真通达,何必栽篱插棘制造繁乱!”诸公笑而停止设置篱笆。但第二年却终于设置了篱笆。闲日读白居易的《乐天集》,有文字云:“西省北院,新建小亭,种竹开窗,东通散骑常侍办公室,与李常侍在窗下饮酒作诗。”才知道唐时得从中书省开窗以通门下省,而今日连自己本省都不能来往,实在令人慨叹。
赏析与点评
苏轼所歌颂的是君子无私心、坦荡荡的胸怀,但政治事务每多诡诈,谨守机密,在制度上也是必要的。关键在于人的操守,而不是打开信道与否。
记盛度诰词
盛度1,钱氏婿2,而不喜惟演3,盖邪正不相入也。惟演建言二后并配,御史中丞范讽发其奸4,落平章事,以节度使知随州。时度几七十,为知制诰,责词云:『三星之媾5,多戚里之家;百两所迎6,皆权要之子。』盖惟演之姑嫁刘氏7,而其子娶于丁谓</a>也8。人怪度老而笔力不衰,或曰:『度作此词久矣。』元祐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讲筵,上未出,立延龢殿中,时轼方论周穜擅议宗庙9,苏子容因道此。
1 盛度:九六三至一○四一,字公量,祖籍河南铜陵,徙居余杭。曾祖父盛珰曾为吴越国余杭县令。父盛豫随吴越王钱俶降宋,官至尚书度支郎中。度自幼好学,端拱二年(九八九)中进士。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
2 钱氏:吴越王钱俶宗族。
3 惟演:临安人,字希圣,钱俶次子,随父降宋,为右神武军将军。仁宗时拜枢密使。初附丁谓,逐寇准</a>,丁谓败,即挤谓,后出为崇信军节度使,卒。
4 范讽:字补之,登进士第。仁宗时龙图阁学士。
5 三星之媾:《诗经</a>·绸缪》:“三星在天。”郑玄注云:“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
6 百两所迎:《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百两即百乘,“两”通“辆”。诸侯嫁娶,动辄百辆香车迎送。
7 惟演之姑嫁刘氏:钱惟演以妹妻刘美,刘美乃明肃太后外家子侄。此处以妹误作姑。
8 其子娶于丁谓:史载钱惟演有三子暧、晦、暄,钱暧娶郭后妹,钱晦娶献穆大长公主女,钱暄之子景臻,尚秦、鲁国大长公主。其子似未娶于丁谓。
9 周穜(tónɡ)擅议宗庙:郓州之州学教授上疏,言朝廷应当以故相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当时旧党正欲清算熙宁变法,周穜上疏引起轩然大波。
译文
盛度是吴越后人钱氏的女婿,但他不喜欢钱惟演,大约是两人邪正不相为谋。钱惟演建言二后并配,御史中丞范讽揭发其奸,降落平章事,以节度使身份在随州任职。此时盛度几近七十岁,身为知制诰,代皇上撰写责词,说:“子侄婚媾,多属贵戚身份之家庭;百辆香车所迎接的,都是权贵的女儿。”所言当指钱惟演之姑妈嫁刘氏,而其子娶了丁谓的女儿。世人奇怪盛度年老而笔力不衰,有人说:“盛度很久以前就事先写下这篇责词了。”元祐三年(一○八八)十二月二十一日讲筵,皇上未出来,站立延龢殿中等待,这时我正要讨论周穜擅自议论宗庙之事,苏颂遂趁机讲这件事。
张平叔制词
乐天行张平叔户部侍郎判度支制诰1,云:『吾坐而决事,丞相以下不过四五,而主计之臣在焉2。』以此知唐制,主计盖坐而论事也,不知四五者悉何人?平叔议盐法至为割剥3,事见退之集4;今乐天制诰亦云『计能析秋毫,吏畏如夏日』,其人必小人也。
1 乐天:白居易(七七二至八四六),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曾祖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唐代著名诗人。行:起草、撰写。行有执行、践行、履行之义。张平叔:据白居易《张平叔可户部侍郎判度支制》,张平叔当时身份是“朝议大夫、守鸿胪卿兼御史大夫、判度支、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前面是官衔,具体任务是判(兼任)度支;“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是一种荣誉,类似后世授勋虚衔。制诰:诏令之一种,属重要委任之命令书函。
2 主计:官名,主管财务、计算收支,类似后世之财政大臣。
3 议盐法至为割剥:割剥,搜割、剥削之意。韩愈</a>《论变盐法事宜状》提及户部侍郎张平叔上疏建议官员卖盐以富国,诏下公卿详议,结果遭韩愈、韦处厚诘驳而不行。
4 退之:韩愈,字退之。
译文
白居易执行撰写张平叔户部侍郎判度支的制诰,说:“我坐下来即可决定政务,丞相以下的官员不过四五人,主计官就在其中。”以此知道唐朝制度,主计官是坐下来讨论政事的,不知道所提到的四五个人到底是哪些人?平叔议论盐法,剥削极为厉害,其事见之于韩愈的文集;现在白居易所写的制诰亦称他“计算能分析至秋毫无差,吏员畏惧他如害怕酷暑”,可见他必定是个小人。
赏析与点评
精明则善于算计。儒家之徒提倡律己严、待人宽,反之则属苛刻酷剥之类。
致仕
本篇导读
官员正式退休称致仕。苏轼写这几则文章时,处境不好,心事重重。故其退与不退,竟把持不定。既嘲人,亦自嘲。
请广陵
今年吾当请广陵1,暂与子由相别2。至广陵逾月,遂往南郡3,自南郡诣梓州4,溯流归乡,尽载家书而行,迤逦致仕5,筑室种果于眉,以须子由之归而老焉。不知此愿遂否?言之怅然也。
1 今年:元祐六年(一○九一)八月,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元祐七年(一○九二)正月廿四日除知郓州,廿八日除知扬州。按:时间所指“是年”疑为元祐六年,苏轼在往颍州前后所作盘算。当时苏辙</a>在朝为尚书右丞,乃有“暂与子由相别”之言。广陵:扬州。
2 子由:苏辙,字子由,苏轼弟。
3 南郡:湖北江陵。
4 梓州:在今四川三台。
5 迤逦(yǐlǐ)致仕:官员正式退休称致仕;迤逦本曲折相继之意,此指走迂回之路退休回乡。
译文
今年我应该请求调往扬州,暂时与弟弟子由告别。至扬州超过一个月,跟着往南郡,自南郡到梓州,溯长江水流回乡,尽载家书而行,走迂回的路回乡退休,建筑一所小屋,在眉州种植果树,等待子由返回家乡一起养老。不知道这一愿望能否达成?说起来令人惆怅不已。
赏析与点评
灵澈诗《东林寺酬韦丹刺史》云:“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退与不退,在乎自己。苏轼此时身在贬所,可能身不由己。但到了有转机晋身时,却又忘记告退之念了。苏轼正式告老致仕,是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六月,距元祐六年(一○九一)有十年之久。真是人生一大讽刺。
买田求归
浮玉老师元公欲为吾买田京口1,要与浮玉之田相近者,此意殆不可忘。吾昔有诗云:『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今有田矣,不归无乃食言于神也耶?
1 浮玉老师:浮玉老禅师,本名蔡了元,父蔡奴,出家后法号佛印。元丰五年(一○八二)住庐山归宗寺,后往金山。
译文
浮玉老禅师了元公想帮我在京口买田,所购置的要与浮玉的田地相近,此好意是不应该忘记的。我从前有诗句说:“有如此江山</a>丽景而不回归山林隐居,江神见了也会责怪惊异我的顽固偏执。我向江神谢罪,我实在不得已,若果有田而不归隐,我必如江水滔滔逝去!”现今我真的有田,若不归隐,莫非我真的要对神灵食言?
赏析与点评
人生最贵能自省,自省才能迁善改过。儒家良心要靠这点。“今有田矣,不归无乃食言于神也耶?”苏轼抚心自问,我要对神灵食言吗?其实是良心谴责。
贺下不贺上
贺下不贺上,此天下通语。士人历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释肩而去,如大热远行,虽未到家,得清凉馆舍,一解衣漱濯,已足乐矣。况于致仕而归,脱冠佩,访林泉,顾平生一无可恨者,其乐岂可胜言哉!余出入文忠门最久,故见其欲释位归田,可谓切矣。他人或苟以借口,公发于至情,如饥者之念食也,顾势有未可者耳。观与仲仪书,论可退之节三,至欲以得罪、病而去。君子之欲退,其难如此,可以为进者之戒。
译文
祝贺退职不祝贺升迁,这是天下通行的说法。士人经历一任官职,得以对外没有遭到官场毁谤,心中无所愧疚,如肩上放下重担而去,此刻犹如大热天远行,虽然未到家里,得到清凉的馆舍,能够除下衣裳及漱口洗脸,已有心满意足之乐。何况退休而归,脱去冠冕及佩戴之物品,造访林泉,省视平生无丝毫之遗憾,这种乐趣,怎说得完呢!我出入欧阳文忠之门最久,因此能够了解他一直想退下岗位,回归故乡,可说态度非常恳切。他人或意图苟且,借故拖延,欧阳公却是从真情出发,犹如饥饿的人渴想食物,只是形势未能许可而已。看他与王素</a>仲仪的书信,多次论及可退之情节,甚至想以得罪、得病之理由告归而去。君子之心切切于退隐,其难度至此,这可以让一心进取的人有所警惕。
隐逸
本篇导读
古来农桑不易,因温饱之事不易解决,欲真正隐逸,谈何容易。杨朴是真正无意于做官,可能因为他家里有几亩田。张愈本有经世之志,却是没有机会晋升。苏轼有大好机会,自然不轻易退隐。
书杨朴事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译文
往年过洛阳,见李公简,他说:“真宗皇帝完成东封泰山之事,寻访天下隐逸之士,获得杞县人杨朴,能作诗。等到召见面谈,杨朴自言不能写诗。皇上问他:‘临行,有人作诗送你吗?’杨朴答:‘我妻子有一首诗相送:不要豪迈迷饮酒,且莫放肆爱写诗。今日捉你进官府,这回断送老头皮。’皇上大笑,放归还山。”我在湖州,因为作诗的缘故,命我赴朝廷审讯,妻子孩子送我出门,都在大哭。我无它话可说,只好对妻子说:“难道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那样,作一首诗送我吗?”妻子不觉失笑,我于是出门。
赏析与点评
面对困境,常人总是忧愁悲苦,苏轼能坦然面对,固属不易,并且以幽默态度故作轻松,似欲误导妻子,使之感觉若无其事,也真难为其人。杨朴之得见真宗,是别人推荐,不能不去,免得皇帝老子</a>面上无光,见了而不用,正中其下怀,所谓不才明主弃,省却日后是非多。所谓伴君如伴虎,杨朴比起苏轼,高明得多了。
白云居士
张愈,西蜀隐君子也,与予先君游,居岷山下白云溪,自号白云居士。本有经世志,特以自重难合,故老死草野,非槁项黄馘盗名者也1。偶至西湖静轩,见其遗句,怀仰其人,命寺僧刻之石。
1 槁(ɡǎo)项黄馘(xù):语出《庄子</a>·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槁项,颈项看起来枯干;黄馘,脸色苍黄,意谓营养不良、皮黄骨瘦。
译文
张愈是西蜀一位有才德的隐士,和我父亲交游,就居住在岷山下的白云溪,自己号称白云居士。他本来有经世致用的志向,只因为太洁身自好,难以与人融合,所以最后只能老死于乡郊,但他肯定不是一个无以为生而欺名盗世的人。我偶然到西湖静轩走走,看见他遗留下的文句,因怀念及仰慕其人,遂命寺僧把遗句刻在石上。
赏析与点评
生活不宜存持宿命论,但现实确有运气影响。“宁为太平犬,莫为乱离人。”生活在战争或和平时代,大部分人的命途已截然不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真是千古智慧。苏轼所记,不外恒河沙数中万千亿古人、今人之一员而已。
佛教
本篇导读
苏轼对宗教问题有深入研究,有演绎,亦有批判,非止于佞佛而已。
读《坛经</a>》
近读六祖《坛经》1,指说法、报、化三身,使人心开目明。然尚少一喻;试以眼喻: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何谓见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故云见是法身。何谓能见是报身?见性虽存,眼根不具2,则不能见,若能赡养其根,不为物障,常使光明洞彻,见性乃全,故云能见是报身。何谓所见是化身?根性既全,一弹指顷,所见千万,纵横变化,俱是妙用,故云所见是化身。此喻既立,三身愈明。如此是否?
1 六祖:惠能禅师(六三八至七一三),俗家姓卢,唐代新州(今广东新兴)人。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诗,获黄梅五祖弘忍赏识,秘密传授衣钵为禅宗第六祖,潜返岭南隐居十余年后,成为南宗顿教之始。《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a>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乃六祖惠能讲经记录,由其弟子法海辑录,其间经多次增订。
2 眼根:佛者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视)、耳(听)、鼻(嗅)、舌(味)、身(触)、意(知),原是六种感觉的器官,在佛家来看,这些都是导引罪孽的根源。眼根即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
译文
最近阅读六祖惠能的《坛经》,指明及解说何谓法身、报身及化身,真使人心明眼亮。但当中还缺少一个解说;试以眼睛为例:见之本质(视觉)是法身,能够看见(视觉神经正常/视力正常)是报身,所看到的(入眼的花花世界)是化身。何以说“见”是法身?眼睛具有见物之性质(视觉),此性(视觉)并非实有,亦并非实无,那些没有眼睛的人,不免所见为全黑,即使眼睛失明,其存在可见之本性(视觉)并不消灭,所以说“见”是法身。何以说能见是报身?见之性质虽存在,但视力不利不全,则不能见,若能安心保养其视觉神经,不为凡物所阻碍,常使光明洞彻,视觉之本质即得以完全,所以说能见是报身。何以说所见是化身呢?视觉特质既保全,一弹指之间,所见万千事物纵横变化,全属微妙作用,所以说看到的是化身。此解说既得以确立,三身之说就更加清楚。如此解释,是否恰当?
赏析与点评
世上存在视觉这一概念,但能够看见物象,人必须具备正常的视觉神经、眼球及视力正常、还有最低限度的视力及环境光亮等客观条件。推而言之,人生种种成功,皆所谓因缘和合,实质就是结合多种条件,缺一不可。
改观音咒
《观音经》云1:『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东坡居士曰:『观音,慈悲者也。今人遭咒咀,念观音之力而使还著于本人,则岂观音之心哉?』今改之曰:『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两家总没事。』
1 《观音经》:原属《妙法莲华经</a>·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析出而单行。
译文
《观音经》说:“诅咒如种种毒药,本欲戕害别人身体的,盼望观音大士借其神力,把伤害送回给发咒语者。”东坡居士说:“观音,是慈悲的神灵。现在有人遭到咒诅,却盼望借观音神力而送还给发咒语者,这难道是慈悲为怀的观音的用心?”今且修改其文为:“诅咒如种种毒药,本欲戕害别人身体的,盼望观音大士借其神力,让两家都没事。”
赏析与点评
以和为贵,神话本于人话。
诵经帖
东坡食肉诵经,或云:『不可诵。』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碗水如何漱得!』坡云:『惭愧,阇黎会得1!』
1 阇(shé)黎:梵语音译,本意是僧徒之师,以高僧而作众僧之轨范。亦作阿阇梨、阿遮梨耶、阇梨等。
译文
东坡食肉而诵念佛经,有人说:“不可诵经。”东坡取水漱口,有人说:“一碗水,怎么能洗漱得干净!”东坡说:“真惭愧,但佛教徒做得到!”
诵《金刚经</a>》帖
蒋仲甫闻之孙景修言:近岁有人凿山取银矿至深处,闻有人诵经声。发之,得一人,云:『吾亦取矿者,以窟坏不能出,居此不知几年。平生诵《金刚经》自随,每有饥渴之念,即若有人自腋下以饼饵遗之。』殆此经变现也。道家言『守一』1,若饥,『一』与之粮;若渴,『一』与之浆。此人于经中,岂所谓得『一』者乎?
1 守一:“一”指意志,即专心一意,特别用于修炼气功。《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
译文
蒋仲甫闻孙景修这样说:近年有人凿山,挖掘银矿至深层之处,听到有人诵读佛经。发掘出来,找到一个人,说:“我也是来开采银矿的,因为洞窟崩坏,不能出来,住在这里面不知道多少年。我平生把《金刚经》带在身边诵读,每有饥渴念头,就好像有人从我腋下拿饼饵送给我。”大概是《金刚经》变化显现的吧。道家所谓“守一”,即守持一念,若遇饥饿,“一”能供给粮食;若遇口渴,“一”能供给水浆。此人于经而言,难道就是所谓得“一”的人?
赏析与点评
现代地震经验发现,灾民能抗拒饥渴,数十日不死。若谓数年,恐是夸张的神话。能坚持数十日的,也必须结合先天体质、环境条件等因素,单凭意志,亦未必成功。
僧伽何国人
泗州大圣《僧伽传》云1:『和尚何国人也。又世云莫知其所从来,云:「不知何国人也。」』近读《隋史·西域传》,乃有何国2。余在惠州,忽被命责儋耳3。太守方子容自携告身来,且吊余曰:『此固前定,可无恨。吾妻沈素事僧伽谨甚,一夕梦和尚告别,沈问所往,答云:「当与苏子瞻同行。后七十二日,当有命。」今适七十二日矣,岂非前定乎!』余以谓事之前定者,不待梦而知。然余何人也,而和尚辱与同行,得非夙世有少缘契乎?
1 僧伽:唐僧伽大师,据《太平广记</a>》记载,本西域人,俗姓何氏,唐龙朔(六六一至六六三)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山阳龙兴寺。后于泗州临淮县乞地建寺。景龙二年(七○八),中宗遣使迎入内道场,尊为国师,并为临淮寺御书“普先王寺”额赐之。景龙四年(七一○),于长安荐福寺圆寂。
2 何国:《隋史·西域传》:“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东去瓜州六千七百五十里。大业中,遣使贡方物。”
3 被命责儋耳:绍圣四年(一○九七)四月十七日,惠州太守方子容携诰命而来,轼得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译文
泗州大圣《僧伽传》说:“和尚,本是何国人。又世间都说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说:‘不知道是何国人。’”最近读《隋史·西域传》,才发现有一个“何国”。我在惠州,忽然接到命令,被责罚遣派往儋耳。惠州太守方子容亲自携带委任文书来此,而且安慰我说:“这都是宿世所定,大可不必遗憾。我妻子沈素一向小心侍奉僧徒,有一晚梦见和尚告别,沈素问</a>他往哪里去,和尚回答说:‘应当与苏子瞻同行。此后七十二日,会接到命令。’今天刚巧七十二日,难道不是前定!”我认为事情有前定者,无须从梦境得知。然而,我是什么人呢?竟辱大和尚与我同行,岂非前世与之有多少因缘关系?
赏析与点评
“何国”本来应该是源于音译,但汉字包含形音义,阅者至此易产生误会,以为是“哪个国家”。
人无法改变当前困境,便会信宿命、信宗教,智者有时也会寻求此种解脱办法。
袁宏</a>论佛说
袁宏《汉纪》曰1:『浮屠,佛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2。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其教也,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为沙门3。沙门,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归于无为。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故贵行修善道以炼精神,以至无生,而得为佛也。』东坡居士曰:此殆中国始知有佛时语也,虽浅近,大略具足矣。野人得鹿,正尔煮食之耳,其后卖与市人,遂入公庖中,馔之百方。然鹿之所以美,未有丝毫加于煮食时也。
1 《汉纪》:东晋袁宏(三二八至三七六),字彦伯,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撰《后汉纪</a>》三十卷。
2 天竺:历史上有关印度之译名,有身毒(Sindu)、天竺(Hindu)、印度(Indu)等异名。
3 沙门:汉译名词,亦称桑门、舍摩那弩等,僧徒。原意是勤息、止息之出家、苦行、禁欲者。
译文
袁宏《汉纪》说:“浮屠,就是佛,西域天竺国有佛法。所谓‘佛’,汉语说来是觉悟之‘觉’,道理将以让众生觉悟。这一宗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心求清净,能精解的人可作沙门。所谓沙门,汉语即止息之‘息’,大概就是息止意念、除去人欲,归结于人生无所追求。该教又认为人死后精神不消灭,随即再次投胎受孕获受形躯;而在生时的所作所为,善恶都有报应,故重视践行修习向善之功德以提炼精神,以至到了无生无死的境界,从而涅槃成佛。”东坡居士说:这大约就是中国开始知道佛法存在时的文字记录,语言虽然显浅,大略情形却具体充足。犹如乡野之人捕获一只鹿,唯一的做法不过是煮来吃,后来把它卖给商贩,遂送进公众的厨房中,食用的方法有百种。但鹿之所以美好,在于煮食时不加入其他东西。
赏析与点评
佛教传入中国,发展出禅宗一派,支流众多。但原始佛教仍有其魅力,无论如何发展,其基本精神仍然存在。
道释
本篇导读
此节谈僧、道人物的言行。宋代的僧人、道士,很多都具备文学才华。方外交往,既有宗教讨论,亦有文学交流。苏轼的文字之中,常常蕴含情趣或哲理,爱憎色彩鲜明。大家阅读其文,不妨略停,思考一下其哲理意趣。
赠邵道士
耳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来时一,去时八万四千。此义出《楞严》,世未有知之者也。元符三年九月二十一日,书赠都峤邵道士1。
1 都峤(qiáo):山名,在广西梧州容县南,其中八叠峰,道教视为天下第二十洞天。邵道士:名彦肃。
译文
耳朵形状像芭蕉,心如莲花般洁净,全身关节疏通畅达,心灵与经络流通身体各窍,精神玲珑剔透。生下来时仅一赤子之躯,离去世间时却有八万四千化身。这一观念出自《楞严经</a>》,世上还没有人能深刻了解它的。元符三年(一一○○)九月二十一日,我书写后赠送都峤山邵道士。
赏析与点评
苏轼书写佛教经义赠道士,双方固皆有襟怀,亦唐宋以来佛道合流之迹证。不知是补其不足,抑或交流修炼心得。
书李若之事
《晋·方技传》有幸灵者1,父母使守稻,牛食之,灵见而不驱。牛去,乃理其残乱者。父母怒之,灵曰:『物各欲食,牛方食,奈何驱之?』父母愈怒,曰:『即如此,何用理乱者为?』灵曰:『此稻又欲得生。』此言有理,灵固有道者耶?吕猗母足得痿痹病十余年,灵疗之,去母数步坐,瞑目寂然。有顷,曰:『扶起夫人坐。』猗曰:『夫人得疾十年,岂可仓卒令起耶?』灵曰:『且试扶起。』两人夹扶而立,少顷,去夹者,遂能行。学道养气者2,至足之余,能以气与人,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谓之『布气』。吾中子迨少羸多疾,若之相对坐为布气,迨闻腹中如初日所照,温温也。盖若之曾遇得道异人于华岳</a>下云。
1 幸灵:人名,豫章建昌(今江西南昌)人。其事迹记载在《晋书</a>》卷九十五,属《艺术传》,非《方技传》,为苏轼误记。
2 学道养气:修炼道家气功,即炼内丹。
译文
《晋书·方技传》有幸灵这个人,父母叫他看守稻谷,牛吃水稻,幸灵看见了,却不驱赶牛。牛离开了,才去梳理残乱的水稻。父母怒骂他,幸灵说:“生物各自都想进食,牛正在吃,怎能把它驱走?”父母更加愤怒,说:“就算你说得对,那么事后还去梳理残乱的水稻做什么?”幸灵回答:“这水稻也还想生长下去。”这句话讲得有道理,幸灵应该是一个有道之士吧?吕猗的母亲,足部患了痿痹病有十多年,幸灵给她治疗,离开吕母几步远而坐下,闭着双眼,静寂不语。过了一会儿,说:“把夫人从座位扶起来。”吕猗说:“夫人患病十年,怎么能够在一刹那间请她起身?”幸灵说:“姑且试试扶她起来。”两人从两旁架着将她扶起站立,一会儿,去掉扶持的人,终于能走。学道养气的人,功力修养到达富足之后,能够把真气输送给人,汴京一位道士名李若之,就能这样做,称作“布气”。我的次子苏迨,自少羸弱多病,李若之和他面对面坐,为他布气,苏迨感到腹中好像得到初升的太阳照耀,暖暖的。听说李若之曾经在华山下遇到得道的异人。
赏析与点评
将同情心延伸至一切生物,可谓大爱无量无边。然而推延开去,竟是气功治病,莫非气功亦从热爱别人、热爱生命开始?
记苏佛儿语
元符三年八月,余在合浦,有老人苏佛儿来访,年八十二,不饮酒食肉,两目烂然,盖童子也。自言十二岁斋居修行,无妻子。有兄弟三人,皆持戒念道,长者九十二,次者九十。与论生死事,颇有所知。居州城东南六七里。佛儿:『尝卖菜之东城,见老人言:「即心是佛,不在断肉。」余言:「勿作此念,众人难感易流。」老人大喜,曰:「如是,如是。」』
译文
元符三年(一一○○)八月,我在合浦,有一位老人叫苏佛儿来我家探访,他八十二岁,不饮酒、不吃肉,两目炯炯有神,估计怀童子功。他说十二岁就一人静居修行,没有妻子。家里有兄弟三人,都持戒念道,老大九十二岁,老二九十岁。跟他讨论生死问题,颇有见识。他居住在州城东南六七里的地方。佛儿说:“我曾经往东城卖菜,见到一位老人说:‘此心是佛,就不必戒断食肉。’我回答说:‘不要秉持这种念头,普通人很难受感化,却容易堕入流俗之中。’老人听了大喜,说:‘正是,正是。’”
赏析与点评
“众人难感易流”,世事往往如此,固无论练功抑或学习。
记道人戏语
绍圣二年五月九日,都下有道人坐相国寺卖诸禁方,缄题其一曰:卖『赌钱不输方』。少年有博者,以千金得之。归,发视其方,曰:『但止乞头1。』道人亦善鬻术矣,戏语得千金,然亦未尝欺少年也。
1 乞头:赢钱的人献纳给赌场或庄家的税钱,古称乞头。现代称抽佣、抽头。
译文
绍圣二年(一○九五)五月初九日,汴京有一位道人坐在相国寺卖各种秘方,其中一个封包外题字说:卖“赌钱不会输的秘方”。一位喜欢赌博的少年,用千钱买去。回家,打开看秘方,说:“停止付赌场所抽佣金”(意指“不赌即不输”)。这位道人也算精于贩卖之术了,用一句戏语就获得千金,却也不算欺骗那位少年。
寿禅师放生
钱塘寿禅师,本北郭税务专知官,每见鱼虾,辄买放生,以是破家。后遂盗官钱为放生之用,事发坐死,领赴市矣。吴越钱王使人视之,若悲惧如常人,即杀之;否,则舍之。禅师淡然无异色,乃舍之。遂出家,得法眼净1。禅师应以市曹得度2,故菩萨乃现市曹以度之。学出生死法,得向死地走之一遭,抵三十年修行。吾窜逐海上3,去死地稍近,当于此证阿罗汉果4。
1 法眼净:清净法眼。佛教有“五眼说”,当中“慧眼”与“法眼”都可以看到实相,仅次于“佛眼”。
2 度:使人离俗出家。
3 海上:指海南岛。
4 证阿罗汉果:佛教指长时间修炼及悟道为“证果”。阿罗汉,梵文音译,简称“罗汉”,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地。
译文
杭州寿禅师,本是在城外的北郊负责税务的官员,每见人卖鱼虾,就买来放生,由此倾家荡产。后来就偷盗官钱,作为放生之用,因事件被揭发而被判死刑,被带往刑场准备处决。吴越国王钱俶命人去观察,假如他悲哀恐惧像普通人,就处斩;否则,就放掉他。禅师面色平淡安宁,便饶他一命。于是他出家,获得小乘法眼净道。禅师应该是在市集刑场离俗出家,所以菩萨乃显现于市集以引导他入佛法,而修习离开生死之法门,得向死亡之地走一趟,可以抵三十年的修行功力。我被驱逐到海南岛,与死亡之地比较近,应当在这地方证得阿罗汉果之正智。
僧正兼州博士
杜牧</a>集有《敦煌郡僧正兼州学博士僧慧苑除临坛大德制词》,盖宣宗复河、湟时事也1。蕃僧最贵中国紫衣师号2,种世衡知青涧城3,无以使此等,辄出牒补授4。君子予其权5,不责其专也。
1 宣宗:唐宣宗李忱(八一○至八五九),继武宗为帝,在位前后十三年(八四七至八五九)。复河、湟:黄河与湟水两川流域一带土地,自唐中叶起即陷于吐蕃。至大中五年(八五一)方收复,由汉人统治。
2 紫衣:僧人本朴素,原始佛教以粪扫衣、冢间衣为尚,多属烂污布;赐僧人紫色袈裟,自武则天</a>始。
3 种(Chónɡ)世衡:字仲平,种放之兄子。少尚气节,在延安东北故宽州,因其废垒而筑城池以为寇冲,成青涧城。事迹见《宋史</a>》卷三三五本传。
4 出牒补授:有僧人王光信,骁勇善骑射,习知蕃部山川道路,种世衡出兵,常使为向导,数荡族帐,奏以为三班借职,改名嵩。世衡为蜡书,遣嵩遗西夏贵人刚浪,言其下属浪埋等已至宋地,朝廷知王有向汉心,命为夏州节度使,奉钱月万缗,旌节已至,趣其归附,以枣缀画龟,喻其早归之意。刚浪得书大惧,自所治执嵩归元昊,元昊疑刚浪贰己,不得还所治,且锢嵩穽中,元昊使其臣李文贵以刚浪旨报世衡,言不达所遗书意,或许通和,愿赐一言。由是双方打开和谈之门。至于出牒补授,事属细微,史不详载。
5 君子:此处指在高位之宰相或将帅。
译文
杜牧文集有一篇《敦煌郡僧正兼州学博士僧慧苑除临坛大德制词》,大约是记唐宣宗收复黄河与湟水两川流域之事。蕃僧以中国赐紫衣袈裟和封号为最贵重,种世衡任青涧城知府时,无法使用这等办法,就私自发出牒文补授官衔。在朝君子既赋予地方官权力,也就不追究种世衡专权自作主张了。
赏析与点评
事有权宜,人所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亦古训所许,但能否实行,端视在上位者心胸如何。喜之则嘉之,罪之则责之,事例多不胜数。
卓契顺禅话
苏台定慧院净人卓契顺1,不远数千里,陟岭渡海,候无恙于东坡。东坡问:『将什么土物来?』顺展两手。坡云:『可惜许数千里空手来。』顺作荷担势,信步而去。
1 净人:寺院聘用管事、干杂役的非出家人。
译文
苏州姑苏台定慧院杂役卓契顺,不惧数千里之遥远,攀登南岭渡海至海南岛来问候东坡是否无恙。东坡问他:“带着什么土产品来?”契顺展开两手,空空如也。东坡说:“可惜走这数千里远的路,却空着手来。”契顺作担着重担姿势,然后漫步走开。
赏析与点评
禅宗注重顿悟,不重语言。受此风影响,卓契顺扮演负荷重担之姿势,乃以身体语言(bodynguage)表示自己有承担,而且担子非轻。表面上不带任何东西,但万水千山,肩负责任,比实物更重。
僧文荤食名1
僧谓酒为『般若汤2』,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3,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人有为不义而文之以美名者,与此何异哉!
1 文:粉饰,文饰。荤食:相对于素食而言,包括肉食、饮酒等。
2 般若:佛教语言,意谓智能。
3 钻篱菜:鸡钻篱笆,故称鸡为钻篱菜。
译文
僧徒称酒为“般若汤”,把鱼叫作“水梭花”,称鸡为“钻篱菜”,实际上毫无益处,只是自欺而已,世人常常讥笑他们。世人有做不义的事,而用美好的名称来作文饰的,与此相比,有何不同呢!
本、秀非浮图之福
稷下之盛1,胎骊山之祸2;太学三万人3,嘘枯吹生,亦兆党锢之冤4。今吾闻本、秀二僧,皆以口耳区区奔走王公,汹汹都邑,安得而不败?殆非浮屠氏之福也。
1 稷下之盛:战国时齐国都城有稷门,本城门,谈说之士聚集于此论学,至宣王时有数百千人,振兴学术,世称“稷下学派”。
2 骊(lí)山之祸:咸阳为秦国都城,骊山在旁,属借代指称。指秦始皇</a>在咸阳坑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以其好非议之故。
3 太学三万人:东汉有太学,类似国家大学</a>,诸生多至三万余人。学生领袖郭林宗、贾伟节等议论政治,与名士李膺、陈蕃、王畅等互相褒扬,蔚成风气。
4 党锢之冤:东汉后期,贵戚与宦官专权,太学生与朝士结党论政,指斥是非,渐成势力,桓帝、灵帝时,宦官借天子名义,将议政的士大夫和太学生列为党人,予以禁锢,借此打击士气,摧残人才,影响深远。史称“党锢之祸”。
译文
齐国稷下学人之盛,成为秦始皇骊山焚书</a>坑儒灾祸的根源;汉桓帝时太学三万人,一律吹嘘,可使生者变枯、枯者变生,于是形成党锢冤狱的端兆。今天我听闻本、秀二位僧人,皆以口耳传言之法、尽力奔走出入王公大臣之门,如此则京城人声鼎沸,怎会不导致祸患发生?这恐怕不是佛家的福事。
赏析与点评
言论自由,可使奸佞无所遁形;但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文化思想中认为事物往往利害并存,福祸互动,此亦一真理。
异事上
本篇导读
“异事”若干篇,记载常人觉得奇怪的一些现象。有些怪诞事,随着科学昌明,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现今或可以获得较完满客观的答案。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了解,至今仍然不多,亦不透彻,诸如宇宙来源、鬼神、气功之类等,仍然未能找到肯定的答案。世人只好姑妄听之,姑且信之。保留这些记录,留待他日找寻更佳答案,应该是较可取的做法。
记道人问真
道人徐问</a>真,自言潍州人,嗜酒狂肆,能啖生葱鲜鱼,以指为针,以土为药,治病良有验。欧阳文忠公为青州,问真来从公游,久之乃求去。闻公致仕,复来汝南,公常馆之,使伯和父兄弟为之主1。公常有足疾,状少异,医莫能喻。问真教公汲引气血自踵至顶,公用其言,病辄已。忽一日求去甚力,公留之,不可,曰:『我有罪,我与公卿游,我不复留。』公使人送之,果有冠铁冠丈夫长八尺许,立道周俟之。问真出城,顾村童使持药笥。行数里,童告之求去。问真于髻中出小瓢如枣大,再三覆之掌中,得酒满掬者二,以饮童子,良酒也。自尔不复知其存亡,而童子径发狂,亦莫知其所终。轼过汝阴,公具言如此。其后贬黄州</a>,而黄冈县令周孝孙暴得重膇疾2,轼试以问真口诀授之,七日而愈。元祐六年十一月二日,与叔弼父、季默父夜坐话其事3,事复有甚异者,不欲尽书,然问真要为异人也。
1 伯和父:欧阳修</a>子欧阳发,字伯和。父亦作甫,古人表示尊敬的一种方法。赐进士出身,累迁殿中丞。四十六岁卒。
2 膇(zhuì)疾:腿病。
3 叔弼父、季默父:欧阳修的儿子,棐字叔弼、辩字季默。
译文
道人徐问真,自己说是潍州人,嗜好饮酒,狂浪放肆,敢吃生葱和鲜鱼,以手指作灸针,以土为药,治病颇见灵验。欧阳修知青州,问真来此与欧公交游,日子久了,要求回去。后来听闻欧公退休,再来汝南地区,欧公仍常招待他住宿,命伯和兄弟负责接待。欧公常患足疾,状态有些异常,大夫无法讲清楚。问真教欧公汲引气血,自脚踵至头顶,欧公采纳其意见,病就好了。忽然,问真有一天请求归去,甚为坚决,欧公挽留他,问真不肯留下,说:“我有罪,我与公卿交游,我不再留下。”欧公着人送他走,果然有头戴铁冠的丈夫,身长八尺余,站立道旁等候他。问真出城,请村童为他拿着药箱子。走了数里路,村童告诉他要回去了。问真在发髻中取出小瓢,大小似枣,多次倒在掌中,得到了满满一手掌的酒,如此两次,给那位童子喝,确是美酒。自此不再知道他是生是死,童子亦立即发狂,不知其下落。我经过汝阴(汝水南面),欧公详述情形如此。其后我被贬黄州,而黄冈县令周孝孙突然患了严重腿疾,我试用问真的口诀传授给他,七日便痊愈。元祐六年(一○九一)十一月二日,与(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叔弼甫、欧阳辩季默甫夜间坐谈,提及此事,而事情有更奇异的,我不想全部写下来,然而,问真确实是一个异人。
记罗浮异境
有官吏自罗浮都虚观游长寿,中路睹见道室数十间,有道士据槛坐,见吏不起。吏大怒,使人诘之,至则人室皆亡矣。乃知罗浮凡圣杂处1,似此等异境,平生修行人有不得见者,吏何人,乃独见之!正使一凡道士见己不起2,何足怒?吏无状如此3,得见此者必前缘也。
1 凡圣:凡,凡人;圣,指神仙,道家修炼至精至纯时,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真人等境界。
2 正使:就算、即使。
3 无状:行为失检,此指嚣张、放肆。
译文
有官吏从罗浮都虚观游览长寿院,中途看见道室数十间,有道士倚靠门槛而坐,见官吏也不起身。这官吏大怒,命人去责问他,走到那里,发觉人与室都不见了。才知道罗浮山凡人与仙人混杂居处。像这等奇异境界,平生修行的人也没有机会看见,这官吏是何等人,竟然可以见到!即使一个平凡的道士见到自己而不起身行礼,何须震怒?这吏员嚣张至此,得获机会见识此种异境,必因前世宿缘所致。
东坡升仙
吾昔谪黄州,曾子</a>固居忧临川1,死焉。人有妄传吾与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长吉时事2,以上帝召他。』时先帝亦闻其语3,以问蜀人蒲宗孟,且有叹息语。今谪海南,又有传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复返者,京师皆云,儿子书来言之。今日有从黄州来者,云太守何述言吾在儋耳,一日忽失所在,独道服在耳,盖上宾也4。吾平生遭口语无数,盖生时与韩退之相似,吾命在斗间而身宫在焉。故其诗曰:『我生之辰,月宿南斗5。』且曰:『无善声以闻,无恶声以扬。』今谤我者,或云死,或云仙,退之之言良非虚尔。
1 曾子固:曾巩</a>(一○一九至一○八三)字子固,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古文家。其时遭遇母亲丧事。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
2 李长吉:李贺</a>,字长吉,唐宗室,著名诗人。传言李贺昼见绯衣人持一板,书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作记。”遂卒,年二十七。事见新、旧《唐书》本传。
3 先帝:指宋神宗(一○六八至一○八五在位)。
4 上宾:死亡,道家谓飞升为上宾。
5 月宿南斗:意指身属磨蝎宫。按:清李慈铭</a>《越缦堂日记·南濠诗话</a>》:“韩诗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东坡谓公身坐磨蝎宫,而己命亦居是宫,盖磨蝎星纪之次为斗宿所缠。星家言身命舍者是,多以文显。”传言命属磨蝎宫者,生平多遇挫折,但多借文学出名。
译文
从前我谪居黄州,曾子固在临川遭遇母亲丧事,竟然死去。人有谣言妄传,说我和曾子固同日羽化而去,且说:“如李贺当时情况,因天帝召唤他。”其时先帝亦听闻传言,以此问蜀人蒲宗孟,而且有慨叹的话。现在我谪居海南,又有谣传说我得道,坐小舟入海,不再回来,京师都这么传言,儿子寄信来说了此事。今日有从黄州来的人,说太守何述,谓我在儋耳,有一天忽然失去踪迹,只有道服留下来,大约是升天去了。我平生遭遇无数谣言,出生时大概跟韩愈一样,命在斗牛之间,而干支八字却属磨蝎宫。韩愈诗说:“我生之时,月宿南斗。”又说:“没有好名誉可传闻,没有坏名声足以播扬。”现在毁谤我的人,或者说我死了,或者说我升仙,韩愈的话也句句合我用,确实不虚。
黄仆射
虔州布衣赖仙芝言:连州有黄损仆射者,五代时人。仆射盖仕南汉官也,未老退归,一日忽遁去,莫知其存亡。子孙画像事之,凡三十二年。复归,坐阼阶上,呼家人。其子适不在,孙出见之。索笔书壁云:『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消磨。惟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投笔竟去,不可留。子归,问其状貌,孙云:『甚似影堂老人也。』连人相传如此。其后颇有禄仕者。
译文
虔州平民赖仙芝说:连州有一位叫作黄损仆射的人,是五代时人。仆射应是出任南汉时的官职,未老即退任回家。一日,忽然失踪而去,人们不知其存亡。其子孙画画像拜祭。三十二年后,他却又回家,坐在大堂前的台阶上,呼叫家人。他儿子刚巧不在家,孙儿出来看他。他索取笔砚,在壁上写道:“尘世稍别,却已经历许多岁月,回来发觉人事变迁已极多。只有门前一道如镜之池水,春风一吹依然似旧日之风波。”放下笔就离去,不肯留下。儿子回家,问起他的样貌,孙子</a>说:“很像影堂上那位老人家。”连州人如此相传。其后代颇多出来当官。
赏析与点评
此文可用常理解释:未老退任,且作四十四岁,远游三十二年,不过七十六岁,虽过古稀之年,但当时人张子野七十几尚纳妾,因此七十多岁仍然健在亦不稀奇。
癯仙帖
司马相如</a>谄事武帝,开西南夷之隙。及病且死,犹草《封禅书》,此所谓死而不已者耶?列仙之隐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殆『四果』人也1。而相如鄙之,作《大人赋</a>》,不过欲以侈言广武帝意耳。夫所谓大人者,相如孺子,何足以知之!若贾生《鸟赋》,真大人者也。庚辰八月二十二日,东坡书。
1 四果:佛家声闻乘圣果有四: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至阿罗汉果,即达极品,享受人天供奉,在涅槃境界,永不再入轮回。
译文
司马相如阿谀奉承汉武帝,开通西南夷,造成华夷之间的嫌隙。等到得病将死,仍在起草《封禅书》,这就是所谓死而不止的人吧?列仙隐居山泽间,外形容貌相当清瘦,这几乎是“四果”人。而相如鄙视他们,作《大人赋》,不过欲以夸张之语言去增强武帝的野心而已。所谓大人,像司马相如这等小子,怎有资格去了解!如贾谊</a>撰《鸟赋》,才是真正的大人。庚辰年(一一○○)八月二十二日,东坡书。
赏析与点评
苏轼卒于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癯仙帖》是卒前一年所写的。以大文学家来评大文学家,苏轼对司马相如评价甚低,相当有趣。虽然谈及作品,如《封禅书》、《大人赋》,实际上却是评价个人之事功及志向胸襟。这不能不令人注意。
记鬼
秦太虚</a>言1:宝应民有以嫁娶会客者2,酒半,客一人竟起出门。主人追之,客若醉甚将赴水者,主人急持之。客曰:『妇人以诗招我,其辞云:「长桥直下有兰舟,破月冲烟任意游。金玉满堂何所用,争如年少去来休。」仓皇就之,不知其为水也。』然客竟亦无他。夜会说鬼,参寥举此,聊为之记。
1 秦太虚:秦观</a>(一○四九至一一○○),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著名词人,名列“苏门四学士</a>”。
2 宝应:在今江苏扬州。
译文
秦观说:宝应县有一个人因嫁娶而会集宾客。筵席举行中途,一个客人竟然起身出门。主人追赶他,客人好像喝醉了,一心要冲进河水里,主人急忙拖住他。客人说:“有一位妇女以诗招我去,诗句说:‘长桥底下有兰木之舟,可以冲破月色、拨开烟霭任意畅游。家里金玉满堂有什么用处,怎比得上年少时期来来去去游玩。’我于是仓皇之间跟着去,没有注意到那是河水呀。”然而客人后来也没有什么事。我们在夜间聚会谈说鬼魅,参寥子举出此事,我姑且记下来。
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
戊寅十一月,余在儋耳,闻城西民李氏处子病卒两日复生。余与进士何旻同往见其父,问死生状。云:初昏,若有人引去,至官府幕下。有言:『此误追。』庭下一吏云:『可且寄禁。』又一吏云:『此无罪,当放还。』见狱在地窟中,隧而出入。系者皆儋人,僧居十六七。有一妪身皆黄毛如驴马,械而坐,处子识之,盖儋僧之室也。曰:『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又一僧亦处子邻里,死已二年矣,其家方大祥1,有人持盘及钱数千,云:『付某僧。』僧得钱,分数百遗门者,乃持饭入门去,系者皆争取其饭。僧饭,所食无几。又一僧至,见者擎跪作礼。僧曰:『此女可差人速送还。』送者以手擘墙壁使过,复见一河,有舟,使登之。送者以手推舟,舟跃,处子惊而寤。是僧岂所谓地藏菩萨耶?书此为世戒。
1 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的祭礼。《仪礼</a>·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贾公彦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复朞也。”“朞”同“期”,音jī。
译文
元符一年(一○九八)戊寅十一月,我在儋耳,听闻城西居民李家的少女病卒,两日后又醒过来。我与进士何旻一起去见她父亲,问少女的死生情况。他说:“最初昏迷,好像有人带领她到官府帷幕下面。有人说:‘这次是错误追捕。’公庭下有一个官吏说:‘可暂时拘留。’另一个官吏说:‘此人无罪,应当放回去。’她看见牢狱就在地窟中,通过隧道出入。被拘系的都是儋耳人士,僧侣占十分之六七。有个老妇人全身都是黄毛,好像驴马,被器械关紧而坐着,闺女先前认识她,原来是儋耳一位僧人的妻室。她说:‘我犯了用施主钱物的罪,已三次换毛了。’又有一个僧人也是闺女的邻居,死了两年,他家正举行卒后过两年的大祥祭礼,一个人拿一盘食物及数千钱,说:‘交给某位僧人。’僧人得钱,分数百钱给看门的人,就持饭进门。此时被拘禁的人皆争相取饭。僧人派饭,所食没有多少。又有一个僧人来,看见他的人都举手作揖并跪下行礼。僧人说:‘此少女,可派人快点儿送她回家。’送者以手掰开墙壁使她走过去,又见一道河流,有小船,送者叫她登船。送者以手推开小船,小船冲浪,闺女惊醒。”这位僧人难道就是所谓地藏菩萨吗?我记下此事以警戒世人。
赏析与点评
死而复生,可能是一种暂时性的严重昏迷,例如现代脑中风病人,每有昏睡数天而苏醒过来的案例。至于昏睡期间所见所闻,人言人殊,各有不同经验,这些是神学及脑神经科学很好的研究材料。
道士张易简
吾八岁入小学</a>,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太初,眉山市井人子也。余稍长,学日益,遂第进士制策,而太初乃为郡小吏。其后余谪居黄州,有眉山道士陆惟忠自蜀来,云:『太初已尸解矣1。蜀人吴师道</a>为汉州太守,太初往客焉。正岁日,见师道求衣食钱物,且告别。持所得尽与市人贫者,反坐于戟门下2,遂卒。师道使卒舁往野外焚之,卒骂曰:「何物道士,使吾正旦舁死人!」太初微笑开目曰:「不复烦汝。」步自戟门至金雁桥下,趺坐而逝3。焚之,举城人见烟焰上眇眇焉有一陈道人也。』
1 尸解:道教徒升仙,留下尸骸,称尸解。
2 戟门:古代官员衙门,或帝王外巡时止宿之处,有兵士执戟守卫或插戟为门,称戟门。
3 趺(fū)坐:盘腿端坐。
译文
我八岁进小学,拜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老师只称赞我和陈太初。太初生于眉山老百姓家庭。我年纪稍长,学养日增,就参加进士制策考试而登科,而太初仍然在郡中任小吏。后来我被贬谪居住在黄州,有眉山道士陆惟忠从四川来,说:“太初已经升仙了。蜀人吴师道任汉州太守,太初往他家作客。正月初一,太初见师道,求赠衣食钱物,跟着辞别。太初拿所得的东西,全部赠送给市中居民和贫苦之人,回去坐在戟门下,就死了。师道命兵卒把太初抬往野外焚烧,并骂道:‘什么道士,要让我在元旦抬走死人!’太初张开眼睛微笑说:‘不再烦你。’自戟门步行至金雁桥下,盘腿端坐而逝。焚尸时,全城人看见烟雾火焰上渺远之间好像有一位陈道人。”
辨附语
世有附语者1,多婢妾贱人,否则衰病不久当死者也。其声音举止皆类死者,又能知人密事,然皆非也。意有奇鬼能为是耶?昔人有远行者,欲观其妻于己厚薄,取金钗藏之壁中,忘以语之。既行而病且死,以告其仆。既而不死。忽闻空中有声,真其夫也,曰:『吾已死,以为不信,金钗在某处。』妻取得之,遂发丧。其后夫归,妻乃反以为鬼也。
1 附语:问觋,粤俗称“问米”,死人附在活人身上讲话。据说替身可代死者亲述状况。
译文
世上有死者附在活人身上讲话的事,多属婢妾等卑贱的人所为,否则就是衰病快要死的人了。其声音举止全都类似死者,又能够知道人的秘密事情,其实都是错误的。其意以为有奇鬼能如此做吗?从前有人远行,想观察其妻子对待自己的态度是亲厚抑或刻薄,乃取金钗藏入墙壁中,当作忘记告诉她。远行以后,患病将死,将事情告诉仆人。后来却没有死去。一天,妻子忽闻空中有声,十足是她丈夫的声音,说:“我已死,你若不信,金钗放在某处。”妻子取得金钗,就为他举行丧礼。丈夫归来后,妻子反而以为是个鬼魂。
三老语
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a>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山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蝣朝菌何以异哉1?
1 蜉蝣(fúyóu):学名Ephemeroptera,幼小昆虫,其翅不能折叠;产卵后即逝,俗称朝生暮死。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出自《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a>。”
译文
曾经有三个老人相遇,有人问他们的年纪。一个人说:“我的年岁无法记得,只是想起少年时,和盘古有交情。”一个人说:“海水变桑田时,我就放下一支签筹,至此我的签筹已放满十间屋子。”一个人说:“我吃掉蟠桃,把桃核丢弃在昆仑山下,现在桃树已与昆仑山一样高了。”以我来看,这三个人和朝生夕死的蜉蝣、短暂生命的朝菌,有什么分别呢?
赏析与点评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远至北京人、蓝田人,也不过七十万至一百二十万年的历史,但恐龙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已灭绝。在宇宙长河中,人类自盘古开天以来,也只是一瞬间,何况个人。站在更远更高的角度去看,任何生命都是蜉蝣朝菌。
桃花悟道
世人有见古德见桃花悟道者,争颂桃花,便将桃花作饭,五十年转没交涉。正如张长史见担夫与公主争路而得草书之气1,欲学长史书,便日就担夫求之,岂可得哉?
1 张长史:唐代张旭曾任金吾长史,以草书闻名。《新唐书</a>》记载,张旭喜欢醉后写字,称“狂草”。颜真卿</a>在《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a>》中提到自己跟随张旭学习笔法。见担夫与公主争路:事见《新唐书》卷二○二:“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武</a>舞《剑器》,得其神。”
译文
世人见到古代传说,说古代有德之士因见桃花而悟道,于是争相歌颂桃花,即使拿桃花来煮饭,五十年也没有效用。正如唐代张旭长史,见挑夫与公主争路而获得启发,悟得草书之精神,想学张旭书法,便日日接近挑夫以追求书法精神,难道就可获得吗?
赏析与点评
学习须讲求科学方法。方法错,效果就会打折扣。张旭见挑夫与公主争路而顿悟,后人偶亦因类似经验而产生另一种顿悟,未必无益。不过,若日日向挑夫下手揣摩,当然是愚蠢透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