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轴柱桥述要(西安灞、浐、丰三桥)
3个月前 作者: 刘敦桢
一、绪言</a>
我国桥梁之种类就今日已知者,依其外观及结构性质,可别为三类,曰:“梁式之桥”,曰:“拱桥”,曰:“绳桥”。
梁式之桥
“梁式之桥”在国内最为普通,其发达之期似亦较早。唯秦以前典籍谓“桥”为“梁”,或“徒杠”,无桥之称。据《说文》:“梁,水桥也。徒,步行也。杠,横木也。”疑其始架木水上,横亘如梁,若今乡曲之独木桥,仅供步行之用,故有是名(图版1[甲])。后世之桥种类虽繁,然除“拱桥”、“绳桥”二种外,要皆自此简单之木梁发达而成。逮《史记</a>》秦本纪载:“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初作河桥”,乃“桥”字见于记载之始。惜原文简略,不审其为“徒杠”?抑其宽度足以济车马,如《孟子</a>》所云之“舆梁”?以《说文》“桥,水梁也”释之,似其结构方法亦属于“梁式之桥”。
图版1[甲] 浙江溪口桥
如前所述,“梁式之桥”,其出发点较为简单。然后世人文演进,桥之需要益繁。每以材料之异同,与河身广狭深浅,不一其度,致桥之式样随宜变化,日臻复杂。其种类可得论举者,大体可区为六种。
(一)木桥
“梁式之桥”最初殆为木构。但木梁之长为材料强度所支配,不能过大。故河面宽者势必增加桥之间数,以补其缺点。各间之间在未用石墩以前,殆结舟为“浮梁”,或立柱为架,以承受梁之两端,使各间之梁衔接为一。除“浮梁”另于下节叙述外,桥柱之种类,因构材不同,又有木柱、石柱二种之别。以结构演进之顺序言,桥之用木柱者,施工集料较为简便,其发生时期亦应较早。其次乃并用木、石二种之柱;然后始有纯粹之石柱桥。故疑《史记·苏秦传》所述“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乃指木柱之桥言也。自是以后,文献所载,历代相沿,至于近世,犹未全废。如《唐三典》谓“天下……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桥,中渭桥,东渭桥”;及《旧唐书</a>》、《新唐书</a>》李昭德传:“利涉桥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葺;昭德创意,累石代柱。”与《西安府志》载“广济桥,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知县王九皋重建。造木桥长亘里许,为百空,高三丈余,阔二丈”,皆其最著者。桥之两侧,饰勾栏者最为普通。或更施榱栋,覆以亭或桥屋,形如阁道,往往见于宋、元人画中(图版1[乙])。亦有桥上设商廛,如南宋杭州丰乐桥,建楼其上,为朝士会饮之地。流风所被,遂至“飞桥”、“拱桥”、“绳桥”等,亦类有桥屋,不能不谓为木桥之影响也。惟现存实物属此式者,多以木、石混合为之,其纯粹用木柱、木梁而兼有桥屋者,为数较少矣。
图版1[乙] 故宫藏宋李嵩《水殿纳凉图》
(二)石桥
“梁式之桥”以石缔构者,自石梁以下部分,有石柱与石墩二种不同之方式。石柱之制,见《关中记</a>》:“秦渭桥……北首,叠石水中,谓之石柱桥”;及《唐六典</a>》:“天下……石柱之桥四,雒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疑其式样,系模仿木柱之桥,故称石柱,而不云石墩。今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前之“鱼沼飞梁”桥,即属此式。石墩之法,据《尔雅</a>·释宫》:“石杠谓之徛”。郭璞</a>注曰:“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彴也”。邢昺</a>疏引《广雅</a>》,谓:“彴,步桥也”。似其初山溪小涧,布石水中,以为步渡,尚无石梁之设。今其法犹往往见于四川各处,殆即“彴”之遗制。而雅州雅江桥(图版2[甲]),盛鹅卵石于篾篓中以代墩,其性质位于彴与石墩之间,足为石墩发达过程中之参考。至于石</a>墩之使用,《水经</a>注</a>·穀水条》载洛阳建春门石桥铭文:“阳嘉四年(公元135年)乙酉壬申……使中谒者魏郡清渊马宪,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尽要妙之巧。”所云“敦”,是否即“墩”之误植,无由辩证。其正式见于记载者,当以《元和志》:“洛阳天津桥建于隋大业间,唐太宗</a>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为最先。其后武后时,李昭德重修洛阳利涉桥,亦累石代柱,复锐其前以分水势,遂开今日“分水金刚墙”之先河。而宋太祖建隆间(公元960—962年),向拱治西京天津桥,甃巨石为脚,以铁鼓络石纵缝,太祖至降诏褒美,具见《宋史</a>·河渠志》。唯铁鼓之法,前乎此者,曾见于隋李春所建赵县大石桥,似非创于向拱。但是桥无墩,其用于桥墩,或自拱始,未可知也。故李、向二氏,于桥墩结构法之改善,厥功颇伟,不愧为岿然巨匠。自此以后,石墩之法,遍用于“梁式之桥”与“拱桥”,而石柱用者渐稀,几什不一睹矣。
图版2[甲] 四川雅州雅江桥(自鲍希曼《中国风景》转载)
柱与墩上架石梁之法,自汉、晋以来亦已盛行。如《初学记</a>》载:“汉作灞桥,以石为梁”;与《水经注·穀水条》:“洛阳建春门石梁,治石工密”,其例不遑枚数。今此式之桥因结构简单,随处皆可发现(图版2[乙])。其最巨者,当推宋蔡襄</a>所建之泉州洛阳桥(图版3[甲]),长三百六十余丈,为国内首屈一指。石梁之上更施桥屋者,应属于木、石混合一类,另于下节述之。
图版2[乙] 四川汉州桥
图版3[甲] 福建泉州洛阳桥
(三)木、石混合桥
前节所述,秦、汉之际,已有石柱、石梁之桥,在我国桥梁史中,不可不谓为划期之进展。然石桥结构比较繁重,物力、人工俱难期其普及,于是随事实要求,又产生木、石混合之桥。其最先见于纪录者,为一桥之内混用木、石二种之柱。如《关中记》载:“渭桥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一百二十二梁。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立之,柱北冯翊立之。桥之北首垒石水中,谓之石柱桥。董卓入关焚此桥。”足征桥之石柱仅限于北首一处,其余梁、柱仍为木构,故有董卓之焚。今四川灌县之竹索桥,即混用木柱与石墩于一桥之内。其次则为石梁之上加木构之桥屋,如汉之灞桥以石为梁,见前述《初学记》。而《汉书</a>·王莽传》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二月灞桥焚,自东往西,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莽恶之,更名长存桥。则此石构桥身之上,必更有木造之结构或桥屋,故焚烧尽一昼夜,史籍以灾称也。然此式之桥,除适用、美观及经济诸点外,亦有利用桥屋重量,以抵抗洪涛之冲击者。如《闽部疏</a>》谓:“闽中桥梁甲天下,虽山坳细涧,皆以巨石梁之,上施榱栋,都极壮丽。初谓山间木石易办,已乃知非得已,盖闽水怒而善奔,故以数十重重木压之”,即其一例。他若易普通石柱为石轴式之柱,其上架木梁,铺板,筑土,覆石,便车马往来者,则有本文所述之普济、灞、浐、丰四桥。而川、黔、湘、闽诸省,多于山溪绝涧,结石为墩,施托木数层,架木梁其上(图版3[乙]),颇类下述之飞桥。或更于木梁上构筑桥屋,宛如古之阁道,为状甚美。而简单者,如颐和园之荇桥,仅覆亭其上(图版4[甲])。其余因地因材,随宜演变,式样极多,在各种梁桥中,其支裔当推为最众矣。
图版3[乙] 湖南醴陵县桥
图版4[甲] 北京颐和园荇桥
(四)铁柱桥
木、铁混合之桥,属于“梁式之桥”者甚鲜。有之,则惟江西浮梁县之铁柱桥一例。据《浮梁县志》,桥在浮梁东五十里臧湾。宋时,里人臧洪范铁柱十二,架木为桥,至宋末毁于兵燹。为此式惟一之记载。
(五)浮桥
桥之结构,遇河面过宽,及河身过深,或河流涨落不定者,非寻常木、石之柱架与石墩所能济事,遂有“浮桥”之产生。据《诗经</a>·大雅》:“亲迎于渭,造梁于舟”;及《春秋</a>》:“昭公元年,秦公子针奔晋,造舟于河”;知周礼</a>已有其法。唯“浮桥”之构造,秦、汉以前者,无由追索。自汉以后,据文献所载,大都联舟铺板,以舟代柱或墩,故亦称为“浮航”,或“浮桁”。又复系舟于缆,防为洪流所冲荡(图版4[乙]),如《晋书</a>·五行志》:“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六月,京师大水……朱雀大航缆断,三艘流入大江”,为缆之记载最早者。缆之制,据《元和志》:“天津桥在河南县北四里,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初造,以铁锁维舟,钩连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及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重建之蒲津桥,与明正德间(公元1506—1521年)重修桂林永济桥等,皆用铁索为之。亦有用竹索或草缆者,见张仲素《河桥竹索赋》,及《宋史》谢德权传:“咸阳浮桥坏,转运使宋大初命德权规划,乃筑土实岸,聚石为仓,用河中铁牛之制,缆以竹索”;与《皇朝舆地通考》所述甘肃狄道州永宁桥“明初……造舟十二,维以铁缆、草缆各二”,是已。其铁牛一物系用以镇缆,或以石鳖,或以铁锚,其制不一。而桥与岸之间再以筏与板联之。建柱水中固以楗筏,随水涨落,使与两岸低昂相续。水面广者,又于中流建中济石。两岸复立木柱、铁柱、铁牛、铁山、石囷、石狮、石浮图之属以系缆,更以石堤护之。如《晋书·成都王颖传》:“造浮桥以通河北,以大木函盛石沉之,以系桥,名曰:石鳖。”《水经注》卷五·河水条:“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延津)上,采石为中济石。”唐张说</a>《蒲津桥赞》:“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锻为连锁,熔为伏牛,锁以持航,牛以系缆。”唐仲友</a>《修中津桥记》:“为桥二十有五节,旁翼以栏,载以五十舟,舟置一锭。桥不及岸十五寻,为六筏,维以柱二十,固以楗筏,随潮与桥岸低昂,续以板四,锻铁为四锁以固桥。纽竹为缆,凡四十有二,其四以维舟,其八以挟桥,其四以为水备,其二十有六以系筏,系锁以石囷四,系缆以石狮十有一,石浮图二。”包裕《永济桥记》:“造舟五十,铸铁柱四,各长丈八尺,埋峙岸浒,半入地中,铸铁缆二,各长百丈余,横亘舟上,索舟于缆,索缆于柱,镇铁锚于水以固舟,甃石块于堤以固岸。”及《图书集成》蒲州河桥条:“唐开元十二年铸八牛,东、西岸各四牛,以铁人策之,其牛并铁柱入地丈余,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四,夹两岸以维浮梁。”其例甚多,不能毕举。大抵古代之桥,河面宽者木柱、石墩之术俱穷,故浮桥之数量颇众,其记载亦丰。自汉以来,重要之桥每于两端树桓表,设津吏司启闭、察奸宄。而唐代浮桥巨者,类以国工修之。若《旧唐书·职官志》谓:“天下造舟之梁四,河则蒲津、大阳、河阳,雒则孝义”是也。后世虽易舟为石墩,而墩之形状,锐前杀后,似脱胎于舟。甚至如闽省之桥,其墩缕琢往往若舟式(图版5[甲]),其未能忘情旧习,尤为明证。
图版4[乙] 广西桂林漓江浮桥
图版5[甲] 福建漳州桥
(六)飞桥
飞桥之结构不用柱及墩,而自两岸施挑梁层叠相次。至中,以横梁及板联为一体。挑梁之配列有两种。一为水平形,即前述木、石混合桥之托木(图版3[乙]),置于桥墩上者,其出跳不能过长,故仅用于桥之开间小者。一为斜列状,外端稍高,其性质在挑梁与斜撑之间,宜于开间较大之桥。本文所谓“飞桥”,大都属于后者。据《沙州记</a>》:“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岁,两岸垒石作其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镇压,两边俱来,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又《秦州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公元405—418年),乞佛于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成。”知南北朝时,“飞桥”已盛行于西北一带。其后宋仁宗明道中(公元1032—1033年),夏竦</a>知青州,用牢城废卒言,仿其法为桥。庆历间,陈希亮复效其制,建之宿州。见《渑水燕谈录</a>》:“青州城四面皆山,中贯洋水,限为二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明道中,夏英公守青,思有以捍之,会得牢城废卒,有巧思,叠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至今五十余年不坏。庆历中,陈希亮守宿,以汴桥坏,率常损官舟,害人命,乃法青州所作飞桥,至今汾、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俗曰:虹桥。”其事又见《宋史·陈希亮传》:“希亮知宿州,州跨汴为梁,水与桥争,常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今豫、皖一带,是否尚存其法,虽属不明。而甘肃、青海及西康、云南一带,犹沿用之。图版5[乙]所示西康之飞桥,两岸垒石为脚,以大木纵横相压,几如《沙州志》所述,最足珍异。图版6[甲],亦复类似,唯开间稍小。图版6[乙]与图版7[甲],皆施桥屋其上,又树枋楔于桥两端;或以斜撑补挑梁载重力之不足;似均受内地木桥之影响也。
图版5[乙] 西康木里土司桥
图版6[甲] 青海西宁县扎麻隆附近桥
图版6[乙] 甘青道中享堂桥
图版7[甲] 云南墨江桥
拱桥
我国“拱桥”之产生,文献与实物俱无佐证,是否受外来影响,今尚不明。据《水经注》卷十六·谷水条:“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涧有石梁,即旅人桥。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题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十一月初就功。”殆为“拱桥”最初之记载。惟近岁洛阳发见周末韩君墓,墓门有石拱,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七卷第一号《韩君墓发见略记》。而旅顺附近南山里与朝鲜乐浪诸汉墓之羡门,皆有圆拱。颇疑拱之用干桥梁,或更早于晋太康七里涧桥,未可知也。“拱桥”之构材,用石者最多,砖甓者次之。其种类依拱之形式,有五边形拱、圆拱、瓣拱、平拱、尖拱、椭圆形拱、抛物线拱数种。五边形者(图版7[乙]),似于石梁之下两端再加斜撑,遂成此状。其性质位于“梁式之桥”与“拱桥”二者之间,与宋式城门类似。疑为未有圆拱以前之构造法,而遗留于后日者。圆拱之桥国内较为普通,其最长者当推明代周忱所建苏州宝带桥(图版8[甲],多至五十余瓮。惟实例所示,圆拱之下用分水金刚墙与否,殊不一律。北平官式建筑圆拱桥之做法,见中国营造学社刊行之《营造算法》第九章《桥座做法》。惜原文无图,不无难解,异日当另为一文,附图释于后,载入此刊,以供参考。此外苏、常一带之桥,有于圆拱下加反圆拱者,上下相联若管状,最为特别。而力学上之解释,亦极稳固。在国内桥梁中,可谓别开生面者矣。瓣拱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二期《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中之涌金桥,一般用者绝少。以北平门券结构推之,似瓣拱仅限于桥之表面,其内仍为普通圆券。弧拱桥系圆拱弧线之一部分。现存代表作品当推赵县之永济桥。桥为隋巨匠李春建,其开间之巨与年代古远,为国内现存诸桥冠,详见梁思成先生所著《赵县大石桥》一文,兹不复赘。抛物线拱之桥,见于山西。尖拱桥亦多存于北方(图版8[乙]),长江以南,用者较稀。椭圆形拱偶见于苏州(图版9[甲]),疑其导源于圆拱,非蓄意为之也。
图版7[乙] 浙江五泄山桥
图版8[甲] 江苏吴县宝带桥
图版8[乙] 陕西三原县桥
图版9[甲] 江苏苏州市某桥(自《Civil Engineering》转载)
拱桥之结构,有于拱之两侧或二拱之间,为节省材料与减轻桥之重量,另辟小拱一处或二处。实例曾见于赵县大石桥、小石桥,及浙江余杭之苕溪桥(图版9[乙])。以已知之例证之,似其法未受西方之影响也。拱石之间络以铁鼓,使邻接之石,接合严密者,最为普通。但亦有于拱石上琢石榫,犬牙相衔,如江西庐山之栖贤寺桥。桥上两侧多护以栏楯。其建亭或桥屋,商廛其上(图版8[乙]、图版9[乙]、图版10[甲]),则同化于木桥之式样无疑也。
图版9[乙] 浙江余杭县苕溪桥
图版10[甲] 浙江仙霞关桥
绳桥
“绳桥”之制,大都因山溪深谷奔流急湍,不可立桥柱、桥墩者,乃悬长绠为渡,今犹盛用于陕、川、黔、滇及西康诸省。其简单者,以木筒贯藤索或竹索。人过则缚以筒,游索往来,相牵为渡(图版10[乙])。次如四川灌县之竹索桥,立木架四座于溪间,更于中流累石墩一处,其开间大者约达二百尺。结巨索数行于架及墩上,悬桥于索,铺板其上,复利用两侧之索兼为栏楯(图版11[甲])。此外记载结构法最详者,当推《图书集成》所载四川汶川县之铃绳桥:“其法用细竹为心,外裹以篾丝,长四十八丈,索用三股合为一股,一尺五寸为圆(嘉庆《大清一统志</a></a>》,谓:绳围一尺五寸)板宽八尺,左、右各四绳木,挂为栏以翼之。挂底横木以扶底,底绳用一十四绳,上铺密板,可渡牛马。东、西两头各五十步,平立两大木柱为架,长可六丈,名将军柱,桥绳俱由架上铺过,使不下坠。东、西建层楼,楼之下各有立柱、转柱;立柱以系绳,转柱以绞绳。”盖竹索非铁可比,桥过长者必于两端立木架承之,再辅以立柱、转柱等,俱为旧时结构、施工不可缺遗之要素。亦有将两端之屋分为上、下二层者,下系竹索,上累巨石压之(图版11[乙])。再次为铁索桥,冶铁索十余条或二三十条,悬于两山岩石间,用木绞使直,铺板其上,如西康之泸定(图版12[甲]),滇之元江(图版12[乙]),黔之盘江,皆为人所习知。盘江桥系明代朱家民建,其概略见田雯</a>《黔书》:“冶铁为三十有六,长数百丈,贯两崖之石而悬之,覆以板……择材之巨者数百,排比之,卧于两涯水次,镇以巨石,柱以强干,层垒而加,参差以出,其本使固,及两木之末,不属者仅三十尺有四,则又选围可丈之木,交其上,而后行者可方轨联。”其余桥之小者,若无崖石可凭借,则夹岸叠石为驳岸,再建屋其上,以资镇压。而最小者,仅系铁索于石柱,或并栏楯无之(图版16[甲])。桥上亦有覆桥屋如木桥形状,见赵翼</a>所著之《粤滇杂记》,惟为数较少耳。
图版10[乙] 四川绳桥
图版11[甲] 四川灌县竹索桥
图版11[乙] 某竹索桥两端之桥屋(自《Civil Engineering》转载)
图版12[甲] 西康泸定桥
图版12[乙] 云南元江桥
我国绳桥之起原今尚不明。据《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乌秅国条:“乌秅国王,治乌秅城。……其西则有县度……县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云。”颜师古</a>注:“县绳而度也。县,古‘悬’字耳。”据《洛阳伽蓝记</a>》卷五宋云惠生使西域,“从钵卢国向乌场国,铁锁为桥,悬虚为渡”;及《水经注》卷一·河水条,“法显</a>曰:度葱岭,已入北天竺……县过河,河两岸相去咸八十步……余征诸史传,即所谓罽宾之境……桥相引。……”故知两汉、南北朝时,此制已行于西域与印度之北部。在地理上,西域、天竺皆与我川、滇、康、藏诸地较为接近,虽不审为孰创孰因,然二者间,具有连带之关系,殆无疑义。
上述我国桥梁之分类,系就今日已知者言之,补苴正,尚有所待,决非短期内所能解决。此外桥之结构,因地理、气候、材料及其他条件之不同,往往有不宜于甲地,而转适于乙地者,其例亦复不少。如石柱之制,自桥墩发达后用者渐鲜。但我国旧式桥洞,开间较小,而墩之体积颇巨,致墩之附近,停留泥沙之机会亦多。待桥洞为泥沙淤积日高,宣泄不畅,一遇洪涛,则桥身首当其冲,未有不岌岌可危。以较石柱,所费工料既钜,而其功用复互有短长,不能一概而论。本文所述之灞、浐、丰三桥,即为适应上述要求而产生者也。
灞、浐、丰三桥,系以石柱代桥墩。柱圆形,每行六柱,中心相去约为直径一倍半。其空间足分洪涛冲击之力,而柱身以石轴四具叠累而成,施工采料,尤为简便。据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杨名飏《灞桥图说》,其制仿自康熙</a>四年(公元1665年)梁化凤所建西安西南四十里之普济桥(图版13)。梁氏陕西西安人,清初以军功跻身方镇,见《清史稿</a>》本传及《碑传集》诸书。唯其建桥事迹为平生勋绩所掩,阙而未载。其后康熙中,陕抚贝和诺建灞桥,三载即圮。乾隆</a></a>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抚明山复造石墩桥于灞上,为空三十有六,架木梁其上,五载后亦圮。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陕官民集议重修,而虑桥之易坏。时距梁氏修建普济桥已百有六十余载,其桥见在,因师其式,重建灞、浐二桥。《图说》称其:“石盘作底,石轴作柱,水不搏激,而沙不停留,至今巩固。”盖指柱小且圆,不阻水,不停沙言也。今案普济桥虽经后世修治,于一部分石轴柱之外侧,护以石墩,然灞、浐二桥,自建立迄今,已届百载,其桥洞未见淤塞,而轴柱亦无倾颓现象,则《图说》所云,似有所本。其事在桥墩发达以后,将及千载,竟不为常法所蔽,而另辟涂径自成一格。故为介绍于后,供留心我国旧式桥梁结构者之参考焉。
图版13 西安普济桥
二、灞桥
灞桥在西安东北二十里,跨灞水上。自汉以来,为潼关至西安驿路要津。桥之历史,据《初学记》、《汉书》、《元和志》、《雍录</a>》、《长安志</a>》、《西安府志》、《嘉庆一统志》及《灞桥图说》诸书所载,桥创于汉,以石为梁,其地点在今浐水入灞之北。至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桥灾,更名长存桥。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修,复以石为之。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仍旧所为南、北二桥。南桥即今处,时人送别多于此,故亦名销魂桥。入宋后,桥倾圮,经韩缜重修。元时复经山东唐邑人刘彬修筑,为十五虹,长八十余步,阔二十四尺,中分三轨,旁翼两栏,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布政使余子俊增修。嗣沙壅东迁,遗址仅存。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巡抚贾汉复设舟渡,水落则济以木桥。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巡抚贝和诺捐俸造桥,甫三年即圮。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西安、同州、凤翔三郡士民输金请修复,经巡抚明山奏建石墩木桥,为水洞二十有四,旱洞十有二。越五载,桥复坏,仅存桥墩五座。于是巡抚文绶援前例,定冬、春搭浮桥,夏、秋设舟渡之法。惟秦岭开垦日久,已成童山。夏、秋之际,山洪暴发,沙逐水流,致河床淤积日高,而河面亦渐宽。自乾隆中叶至道光初,六十年间河面增宽五十余丈。当水涨时,搭盖浮桥,固属不易。水消后,又复舟楫莫通,行旅苦之。道光中叶,陕省官民倡议集资重作,经抚臣杨名飏奏准兴工,即现存灞桥是已。
桥工经始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十月,至翌年七月落成,至今恰为百年周期。其结构详见《灞桥图说》一书。书包含告示、奏稿、部文、桥记、捐赀姓名、图式、修桥法则、童谣解八项,未分卷亦无撰者姓氏,以书中语意推之,似为杨名飏所编。内列图式十五幅,修桥法则十八条,述石轴柱桥之结构与施工法颇详,并旁及打桩、灰土堤诸事,可与江西文昌、万年二《桥志》媲美。第揆之现状,自梁木以上之拦土枋,及风板、栏干等,不与《图说》所载符会,疑其后桥面复经一度或数度之修治。兹摘要绍介于后:
(一)式样
桥之式样,《图说》谓以清康熙间梁化凤所建之普济桥为蓝本。惟普济狭隘仅容一轨,乃取其法扩而大之;于石轴柱上,架木梁,铺板,其上再筑灰土,覆以石板,便车马往来(图版14)。其结构性质,显然属于“梁式之桥”;而所用材料,则混用木、石二种。除上部无桥屋外,大体形式似仍胎息于旧式木柱桥。
图版14 陕西西安灞河桥
(二)桥之尺度
桥长一百三十四丈,分为六十七</a>间(原书称“龙门”),砥柱四百有八。各间之面阔极不一律,有大至7米,小至4米余。疑建造当时,因材料长短不齐与施工方便,随宜决定者。桥面两侧翼以石栏,栏以内约宽7.5米,三轨并行,颇称宏敞,《图说》谓宽二丈八尺,殆包括栏干于内言也。桥之高度,《图说》谓凑高一丈六尺。今按现存桥柱,下部为沙所掩,仅露出石轴二层,其确定高度,尚待查考。若以露出部分推之,大体尚能符合。
(三)开挖引河
灞河宽度自增大后,水分南、北、中三路泛流,非总归于一处。故于打桩前,离桥东上游五里许,自南至北,斜筑堤一道。先淘深三四尺为基础,以稻草、沙土逐层筑起,成外坦内陡形状,计底宽一丈二尺,顶收八尺。龙口水势汹涌,用布袋数百,盛碎石于内沉下,乃易合口。再于堤外密布木桩,编柳条围护,引南隅之水北流。待南头工竣,再改堤引水南流。
(四)引桩
下引桩先用罗盘审定方向,以麻绳牵长一二丈,将罗盘对准。绳不宜过长,长则腰软不准。以柏木桩依绳钉下,每根离一丈,再由第一根挨次顺打。桩以杂木为之,约长六尺,用铁包头。离上端尺余,安横木一根,以便摇拔(图版15)。
图版15
(五)水平
下引桩后,待沙澄水定,刨去浮沙,以见水为平。量至引桩,锯一横线为记。安砌石轴下之碾盘,即以横线为准。
(六)刨槽
刨槽须先定各间之面阔,然后自桥头第一排碾盘中心,量至第二排碾盘中心,得中空若干尺,于各排碾盘中心,各钉一桩为记。每槽安石柱六根,宽度依桥面尺寸而定。其下碾盘直径四尺四寸,即于桩两侧,各刨宽二尺五寸,共宽五尺为一槽。槽深三尺,若水少沙干,加深更稳。
(七)梅花桩
打梅花桩以先打之中桩一根为准,再以木板开眼,作梅花桩式,套于中桩上,按眼插桩。就中迎水一根,凿眼通透,桩从眼中钉下,量碾盘之透眼,与迎水中线尺寸对准,免有参差。桩用粗直柏木,色白而绵,冬取者为佳。削去枝节,乘湿带皮用之,则不燥裂。心红而起层者为刺柏,不可用。桩之直径,自五寸至八寸。长一丈三尺。每一碾盘下,用桩十三根,如木板桩式所示(图版15)。内迎水一根,留高一尺,套入碾盘卯眼内,露出卯外。打桩时,以三脚架四具围摆,上搭枋板,立十六人,摔铁硪打之。硪以生铁铸成,径一尺二三寸,厚三寸,约重一百三十斤。周围列三十二孔,以生麻结辫十六条,每辫约长五尺,穿二孔,各以一人拉之。若土坚桩长,不易钉入,则先打引桩三四尺,拔起后,再插柏木桩。凡打桩,须时刻监察,非打破毛头,不准截锯。
(八)安砌碾盘
前述梅花桩打完后,须按水平锯齐。若稍有高下,则安砌碾盘,必不平正。碾盘(图版14、15)径四尺五寸,厚一尺,中心凿卯,径五寸,深五寸,内安铁柱,俾与上层石轴(原文又称辘轴)联络。又于离边五寸处,凿一透卯,径五寸,套迎水桩于内。施工时,先以厚木材铺路,用矮车运碾盘至槽口,将碾盘透卯对准,套迎水桩于内。再用墨线自两头中线拉直,使与碾盘中线一致。盘之底面与桩头,须挨次检验,若有空虚,用熟铁片垫塞,务使根根着实,稍有活动,便倾侧不能稳固矣。碾盘外侧,再靠盘钉护桩八根保护之。
(九)安砌石轴
石轴四层(图版14),各径三尺,高二尺;另于上、下二面,作雌雄卯,安铁柱于内,以资联络。即第一层石轴底面,凿铁柱卯眼一个,径三寸,深五寸;上面凿阴卯一个,径一尺,深寸半,卯内再凿铁柱卯眼一个,径三寸,深五寸(图版15)。待碾盘砌妥后,照前法以板铺路,用矮车运石轴至槽口,先以糯汁、牛血拌石灰锤融,约用石灰五十斤,填于碾盘中心卯眼内。次将盘心铁柱安入卯内。铁柱分上、下二层(图版15),上层径三寸,高五寸;下层径五寸,高五寸。然后用木棍将石轴四面撬起,对准上、下卯眼放下。如底有不平,用铁片垫塞,防其动摇。第二、第三两层石轴,俱于底面凿阳卯一个,径一尺,高寸半;阳卯中心,再凿铁柱卯眼一个,径三寸,深五寸。又于轴上面凿阴卯一个径一尺,深寸半;再凿铁柱卯眼一个,径三寸,深五寸(图版15)。安砌时,因位置渐高,须两边搭架,横头斜塔大木二根,以厚枋板从上而下,铺至地面,将石轴放倒,下用木棍,上用麻辫挂住,拉至架上放平。次于下层石轴之中心阴卯内,安装轴心铁柱(图版15),径三寸,高一尺;依前法,将石轴砌上。第四层石轴底面,凿阳卯,同前,唯上面因安放石梁,无阴卯,稍异(图版15)。
图版16[甲] 陕西汉中留灞栈道铁索桥
图版16[乙] 陕西西安灞桥
(十)石梁
前述每排石柱六根,俱用碾盘一层与石轴四层构成。石柱之上,再加石梁一层(图版14)。梁之宽、厚,均一尺二寸,共用石十四根。内四根长二尺七寸五分,分搭两头,计实砌于外侧石轴上者一尺五寸,挑出轴外者一尺二寸五分。每头俱系平砌两根(图版17[甲]),接缝适在石轴之中心。另于梁底凿暗卯,安直径三寸,长五寸之铁柱,期其稳固。此外中部石轴,共五空间,安砌四尺五寸长石梁十根,亦系两根并用。
图版17[甲] 灞桥详部(其一)
(十一)托木
石梁上加托木十五根(图版14,17[甲][乙]),木长七尺,厚八寸,宽一尺。在平面上,与石梁成九十度。先于石梁上,匀分槽口十五处,每处凿宽一尺,深一寸,将托木两头削圆,装于石梁上,以受木梁。
图版17[乙] 灞桥详部(其二)
(十二)木梁
每洞横搭木梁十五根,各位于托木上(图版14)。梁径一尺二三寸,长准各间面阔。两头搭至石轴中心,以蚂蝗铁钉两头钩住,使连成一气。
(十三)枋板
木梁上铺枋板(图版14),与梁成九十度。板宽一尺,厚八寸,长七八尺不等,以四块联为一排,凑长等于桥宽为度。每枋一块,用暗闩二个,每个长五寸,宽三寸,厚一寸。每块接头处,嵌柏木银锭扣一个,横直相连,虽经重载往来,不至移动。
(十四)拦土枋及灰土
《图说》谓枋板上,两边横安拦土枋二层,均长七八尺,宽八寸,厚一尺。枋中间底下,俱用暗闩两个,上面接缝嵌银锭扣,桥外两边再用蚂蝗长钉,从梁木牵至拦土枋钉住,以防筑打灰土时,拦土枋向外挤出。枋之外侧,自飞檐石以下,满钉风板二层,每层高一尺,厚三寸,糊以桐油麻灰。枋以内满筑三合灰土,厚二尺。今按桥之现状,已易拦土枋为砖墙(图版14、17[甲]),高半公尺,不及《图说》所载之二尺;其外侧亦无风板存在(图17[甲]);似木梁以下部分,已经近世改造矣。
(十五)路板石及檐石
筑灰土至拦土枋平,其上安路板石一层(图版14),石长三尺,厚五寸。在桥面两侧者,挑出桥边七寸作檐,上加拦墙石,压住一尺一寸,余一尺二寸,留内作路(图版14)。
(十六)拦墙石与栏杆
拦墙石二层:下层一尺一寸见方,上层一尺见方,具用糯米汁、牛血拌石灰嵌住,接缝加铁锭。据《图说》拦墙石与桥边齐,但现墙则向内缩进少许(图版14),当系后代所改。其上两边各排栏杆一百二十个,每个相离一丈一尺,高一尺五寸,方五寸,凿眼于拦墙石上,深入四寸,露明一尺一寸,用糯米汁、牛血拌石灰嵌定。旧雕鸟、兽、花、果不一其式,两头用犀、象各二个云。
(十七)灰土堤
桥之两端各树枋楔,建神祠、候馆、碑亭,又于两岸加筑土堤三百丈。堤高以二丈为率;内堤根刨槽五六尺,堤身露明一丈四五尺。仿黄河走马堤,外坦内陡。底宽二丈四尺,顶厚八尺,上、下均折一丈六尺。每堤一丈,打土三十二方,每方宽、厚皆一尺。里皮用灰土二步,每步计一尺,外皮灰土五步,填槽灰土二步,盖顶灰土四步;约堤一丈,打灰土十一方,素土二十一方。土工八锤八夯八硪,土近者每方不过银五六钱。石灰每方四百斤,十一方合用石灰四千四百斤。每堤一丈,高二丈,厚一丈二尺。因取土远近,买灰贵贱不等,约估工料银三十两。又堤过于当冲,必须于堤头上,离八九丈,另作水箭一道,逼溜向外。箭头宽一丈,尾宽五六丈,长十丈,亦用灰土包筑,与正堤同。按灰土堤之法,得之严如熤。如熤前守汉中时,见山河堰石堤,用海塘勾闩法,旋作旋冲,因筑灰土堤二百丈,堰堤内、外皆流水,历久不倾;又于沔城西南角冲当之处,打灰堤三百丈,迄今巩固云。
(十八)监修人员
灞桥及浐桥重修工程,系陕抚杨名飏董其事。参与谋度,相与咨诹者,有何煊、李义文、莫尔赓、程懋采、查延华、庆禄、孙兰枝诸人。监工督造,则为许保瑞、汪平均、陈斌、陈煦、黄谦受、倪柱等人。其余司出纳、稽核、捐输、采料、簿计及襄理工务诸员,具载道光十四年杨名飏《重建灞桥记》一文,兹不复赘。
(十九)工费
桥之经费,由长安、咸宁、咸阳、渭南、泾阳、三原、朝邑、大荔、郃阳、韩城、盩厔等县官绅士民,共捐集十二万四千六百余两,再加乾隆三十年修桥余存银四千余两,共十二万八千六百余两。除灞、浐二桥用工料银十万三千余两,尚存银二万五千余两,照旧例发商生息,按季汇解司库,供二桥岁修之用云。
三、浐桥
桥在灞桥西十里,跨浐水上。浐水亦源出秦岭,经峣山口,北流入灞。旧有桥,久冲没,病涉与灞桥同。清道光十三年,杨名飏重建灞桥后,复以余赀建浐桥。桥长四十二丈,区为二十间,砥柱一百有六,宽二丈三尺,高一丈五尺,两端建枋楔,式样做法,略如灞桥(图版18[甲]、[乙],19[甲])。其详部结构与灞桥异者,表出如次。
图版18[甲] 浐桥侧面
图版18[乙] 浐桥详部(其一)
(1)桥之宽度,较灞桥稍窄,故每间仅用石轴柱五根。石轴之高,最上层稍矮,非每层相等,与外侧饰龙首,俱与灞桥异。
(2)木梁之数,减为十三根。托木亦然。
(3)托木之断面,改方形。
(4)枋木大小不一律。其巨者嵌入木梁内,可于枋板外端见之。
(5)风板已凋落无存。栏土枋之位置,改用砖墙,当与现存灞桥同经后世改造者。
图版19[甲] 浐桥详部(其二)
图版19[乙] 丰桥侧面
四、丰桥
丰桥亦作沣桥,在西安东南三里,跨沣水上,故亦称三里桥。据《西安府志》及《嘉庆一统志》,桥创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知县赵琏重修,架木为之,高一丈五尺,阔二丈余。现存之桥,则为石轴柱式(图版19[乙],20[甲]、[乙]),与灞、浐二桥类似,疑非赵琏之旧。但其建造年代,诸书略而未载,姑留以待考。
桥凡二十七间,每间列石轴柱六根,每二根相并,以铁箍系之,非前二桥所有。石轴之数,露出河床上者四个,其下不明。轴高超过本身之直径,与灞、浐二桥适相反,故其河床以上部分亦较高。石轴上并列枕木二根,非石制。再上施极短之托木,与木梁,各八根。其间隔颇稀,不如灞桥严密。风板间有脱落,犹存大部。其上栏杆系板筑之土垣,较简陋。两涯则以石轴累叠为驳岸,亦不常见。纵观此桥式样,大体虽与灞、浐二桥一致,而其详部结构方法,不如前二桥之坚固合理,疑其年代或亦稍晚。
图版20[甲] 丰桥详部(其一)
图版20[乙] 丰桥详部(其二)
[附记]本文灞、浐、丰三桥相片及灞桥实测图,系张昌华先生所作。又承陕西建设厅代摄普济桥相片,杨廷宝先生惠赠福建漳州桥相片,统此致谢。
(此文首次发表于1934年3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后经作者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