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经费现状的进一步分析

3个月前 作者: 陈友松
    本章的意图是,按照经费的性质用途分类,以及按照学生的人均费用和人口的人均负担对比等办法,发现和分析可资利用的、有关教育经费的种种事实,并将中国和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情况加以比较。


    按性质分类的教育经费分析


    (在美国)按使用性质分类,是分析公共教育总费用的通用方法。通常,各种年度报告都是根据这种分类来对各项费用作比较的。统一采用这种方法,就为比较不同时期的各种教育费用提供了最佳方案。注84


    表21显示了美国总教育经费的百分比。


    该表表明,从美国总体来看,在1929—1930年用于管理费即行政的费用,占总教育经费的3.4%,其中不包括建校债券支付。教师薪资占54.2%,教科书和其他教学用品费占2.9%,两者相加,教学费合计占总教育费用的57.1%。此外,基建投资占总教育经费的16.1%,利息支付占4% ,杂费开支占19.4%。


    表21 美国教育经费按性质分类的百分比分析表


    资料来源:(1)U.S.Office of Education,Biennial Survey of Education,1929—1930,p.78,Table 27,Row 1.不包括债券支付。


    (2)参见内部第8号文件“Chart Your Budget Here”。此资料系芝加哥的尼斯特汤公司免费赠送。


    在中国,中小学</a>的会计制度还没有使用这样的分类法。只有高等教育统计,才提供高等教育总费用的分类数据(见表22)。表22表明,在1930—1931年度,高等教育的薪资和工资占了高校总费用的55.91%;管理费占12.42% ;而设备支出占19.50%。


    表22 1930—1931年度高等教育支出分类百分比表


    资料来源:《1931—1932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3年,第16页,表8。


    1907—1909年间的《教育统计图表报告》注85将中国教育的总支出分成了八大类。为了方便起见,笔者对其重新编排,在表23中将1907年的支出分为七大类。其中,似乎除了教师薪资和教学用品可比之外,其他百分比分类项目均无法和美国教育总经费的同类项目作对比。


    表23 1907年23省报告中教育总支出按用途分类的项目比例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资料A的表3重新编排和计算。


    从表23可见,在1907年中国教育总支出中,薪资和工资占50.1%,教学用品和设备占18.3%,而建筑维修占8.1%。


    教师薪资费用


    在1929—1930年度,整个美国教师薪资费用占教育总经费的54.2% (见表21)。而在中国,1907年这项支出占教育总经费的44.5%(见表23),1909年则占50.25%。注86笔者曾对1933—193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的支出预算做过研究。其总预算为2,066,286元,其中58.76%被用作薪资(薪资中49.84%给教师,8.92%给行政人员),6.67%被用作工友工资。除去实际上属于全省支出的行政管理支出、学生出国支出和省里拨的补助金之外,各学校和机构所得经费为1,694,766元。在这笔款项中,71.64%被用作薪资,8.14%被用作工资。注87


    在中国,中小学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薪资支出,按法规不能超过学校总支出的70%。注88运用这一理论上的百分比推算,中国小学和中学教育总经费138,130,034元中,大约有96,691,024元用作薪资。如果能够查到所有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月薪数,就很容易估算薪资的总费用了。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表24根据非常有限的样本数据,提供了不同行政单位薪资表中的高低差异的大概情况和若干实际中位值。该表仅供参考。


    表24 在现行各级教育条例执行下


    1934年各级教师月薪高低中点值频数分布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1)内部第9号文件,根据各省市教师薪资表条例计算。参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1934年,第199—304页。


    (2)同上书,第424—510页。


    (3)郭枏:《教育研究:中小学教职员待遇之调查与研究》(1930年。作者在这次活动中共对所选中国省和县的1,008位小学教师和行政人员以及1,609位中学教师和行政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见《教育评论》,第23卷第1期,1931年1月,第121—140页,表5、9和10。


    (4)内部第10号文件《湖北省学校教育工作者每月薪资数额分布频率表》,1933—1934年度,根据预算计算。


    注:1. 有许多省份对教师实行按时制度计酬,本表未包括这些行政单位。


    2. 某些薪资报告是1930—1931年度的实况。


    3. 教师仅指全职教师。


    4. (4)仅包括一个省。


    表24表明,这17个省市表列的中学校长最高月薪和最低月薪中点值之间的差距幅度很大,县级学校校长从70元到195元不等,省级学校校长从85元到265元不等。而中学教师的薪资差距,县


    级学校从50元到160元不等,省级学校从50元到205元不等。上述四类薪资分布的中位值分别是132.5元、202.5元、67.5元和150元。


    与此相应,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薪资中位值的差距是,省级学校从15元到120元不等,而县级学校则从5元到55元不等。这两类薪资分布的中位值分别是42.5元和17.5元。


    根据对表24所示的1930年样本的研究可知,省级和县级中学校长的实际工资的中位值分别为140元和62.50元。而中学教师相应的数据则分别为79.5元和50.4元;对所有小学校长和教师,这个数字是20.7元。


    中国学生的生均教育费用


    有关学生生均教育费用的实际数据,是评估学校系统的节约和效率的良好依据。这些实际数据可以用来对不同学校做对比,也可对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费用作对比。导致学生生均费用差异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服务质量;


    2. 学校规模;


    3. 班级规模和教师负担;


    4. 社区相对富裕程度;


    5. 交通设施;


    6. 浪费或节约情况;


    7. 入学儿童统计和财政会计制度等等。


    如果能获得相关数据,以研究学生生均费用与上述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那就更好了。可惜,目前的研究只能就这个问题的某些方面提供一些数据。我们还应当记住,中国的教育统计只有登记注册的学生数,没有实际上学的学生数。注89所以,在本研究中的学生生均费用稍有缩小,或者说略</a>低于平均每日上学的实际学生数的生均费用。在1929—1930年度,美国平均每日上学的学生数占总注册登记学生数的83%左右。注90


    中国学生人均费用的趋势


    表25显示了1912—1932年间中国学生生均费用变化的整体趋势。该表表明,在1930—1931年度,除高小和师范学校外,各类学校学生的生均费用按当时币值计算普遍超过了1912—1913年度的水平。不过,自1912—1913年度以来,除高中学生人均费用外,实际学生生均费用按1913币值计算均有所下降。在1912—1913年度,初小学生生均费用按1913年币值计算为3.88元,在1916—1917年度,则下降到3.75元,1929—1930年度回升到了3.94元,而在1930—1931年度又下降到3.56元。通过该表中还可以发现,其他各类学校也有类似的趋势。


    表25 1912—1932年间全国学校学生人均费用的变化趋势表(按1913年币值计算)


    注:与学生注册登记名单相同。但在编辑这些数据时,笔者做了大量的重新计算。指数见表16。


    不同省份和特别市生均费用的差异


    表26和表27表明,中国各省和特别市的小学和中学生均费用差别很大。


    表26表明,在1929—1930年度中国幼儿园学生生均费用为12.01元,初小为6.35元,高小为24.48元,按所有小学生计算则为8.15元。其差距可以从平均值8.15元向上最高超过55元,向下最低达到2.50元。该表也显示了其他费用的差别。


    表26 1929—1930年度各省和特别市初等教育学生人均费用差别表


    资料来源:本表所列数据来自资料J1,表1—28。


    表27表明,在1929—1930年度,中学学生生均费用在50元到259元之间。各省和特别市的平均值为105.52元,中位值为108.34元。这样大的差距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七点因素加以解释。毫无疑问,这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浪费或节约的因素造成的。


    表27 1929—1930年度各省和特别市


    所有中等学校学生人均费用差别表


    本表根据J2,表51—86所列数据资料制成。


    省市与县乡学校学生生均费用之间的差别


    表28根据1930—1931年度可资利用的数据,显示了省级或城市(省市)学校以及县级或乡村(县乡)学校学生生均费用之间的对比。


    表28 1930—1931年度省市与县乡中小学学生生均费用对比表


    (单位:元)


    续表


    资料来源:《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934年。


    1. 第199、426页。 9. 第258、461页。 17. 第294、476页。


    2. 第203、433页。 10. 第269、465页。 18. 第226、447页。


    3. 第216、441页。 11. 第468页。 19. 第298、480页。


    4. 第444页。 12. 第283、446页。 20. 第300、483页。


    5. 第232、447页。 13. 第286、468页。 21. 第484页。


    6. 第234、451页。 14. 第289、470页。 22. 第485页。


    7. 第250、457页。 15. 第290、472页。


    8. 第253、459页。 16. 第292、474页。


    注:以上仅为可比的数据


    该表表明,1930—1931年度省市中学与县乡中学学生生均费用的中位值分别为152.00元和64.19元,其比值为2.37∶1。省市和县乡小学学生生均费用的中位值分别为23.60元和12.30元,其比值为1.92∶1。这些数据意味着,在省市学校教育一个学生的费用大约是县乡学校的两倍上下。


    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学生生均费用的比较


    表29列出了所有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学生生均费用的比值或指数,比较的基准是初小的学生人均费用(1930—1931年度为6.30元)。一名幼儿园儿童的教育费用是一名初小学生的2.79倍,而一名高小学生的费用是一名初小学生的3.18倍。换言之,初中学生的人均费用是初小学生的10.76倍。我们一年要用教育18名初小学生的教育费用,来教育1名普通高中学生。一年要用教育110名初小学生的经费,来维持1名在校大学</a>生的培养。


    表29 1930—1931年度各类学校学生人均费用比率对照表


    (以初小学生人均费用为1)


    ▲所有初等学校生均费用=1个对比单位。


    综上所述,在中国,所有中学的学生生均费用大约是所有小学学生人均费用的11.59倍,而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人均费用大约是所有小学学生人均费用的108倍。所有中学生人均费用和所有高等院校大学生人均费用的比率是1∶9.35。换言之,一名大学和专科学院学生的人均费用大约是一名中学生的人均费用的9倍多。


    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教育费用


    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教育费用,表示每个公民花多少钱用于教育。如果不考虑人口的结构、财富及税负的分配、教育机会的分配等因素,那么,人们对人均教育费用的印象,就很容易是不全面的,即便不是错误的。


    表30揭示了各省和特别市人民承担的教育负担的差异。


    表30 1929—1930年度各省和特别市人均教育支出负担表


    (单位:元)


    续表


    注:(1)用“(e)”标出的数据是估算值。


    (2)取自J2的表48。


    (3)第(1)列的数与第(2)列的数相加。


    (4)包括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支出。


    A. 包括私立教育支出。


    B. 仅包括公立教育支出。人口数据取自J1的B部分,表I。


    正如表30所示,从总体上看,中国的人均负担只是略高于0.34元。如果不包括私立教育的支出,则只有大约0.25左右。分开来看,包括私立教育的支出在内,每个中国人大约只花费0.16元用于小学教育,花费0.08元用于中学教育,花费0.11元用于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过,不同行政单位之间的负担却相差很大。就整个公立教育支出的人均负担而言,以五个特别市负担为最重,在1.47元到3.52元之间;而边远各省的负担额,则在最低的0.0036元(西康)到最高的0.734元(吉林)之间。在本部18个省中,陕西排名第一,人均负担为0.323元,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紧随其后,而贵州排名最低,0.045元。河南的排名是第17位,为0.12元,江西排在第16位,为0.126元。一个合理的期望是,广东、江苏、浙江、河北、湖南和湖北这样最富有的省份至少应该达到上述五个特别市的水平,而其他省份至少应该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至于人均教育负担的增加是否和它们的支付能力相称,则留待稍后再做探讨。


    表31展示了中国教育支出人均负担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即使考虑到支付能力,中国人的负担也是轻的。


    表31比较了各国的人均教育费用。注91除了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总教育经费数据直接取自各自的政府报告外,所选的其他国家,都是因为它们的国家财政为本国的全部教育支出提供了百分之百的经费注92,所以我们就依国际教育署的报告,用这些国家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代表各国的教育总支出。


    表31 中国教育支出人均负担与其他国家比较表


    教育总支出的资料来源:


    日本——据文部省:《日本教育总调查》,第62—63页。


    其他国家——资料来自国际教育署。


    按瑞士法郎的法定汇兑平价换算:1瑞士法郎等于19.30美分;1中国元等于29.26美分;1日元按兑汇平价等于49.85美分。


    其中日本人均负担:(1)按兑汇平价换算,其值为11.96。(2)但按所报汇率1日元只等于27.62美分换算,其值为6.38。据联邦储备委员会《新闻公报》1933年10月10日。见内部第12号文件,B。


    美国——据Biennial Survey of Education,1928—1930,p.11。美国公立和私立教育支出总数为美金3,234,638,567元,除以人口数122,775,046,即人均为26.35美元。再按1929—1930年间汇兑平价,即按42.15分换1中国鹰洋(Chinese Mexican dor)计算,则得62.51中国元之数。


    中国——(a)见表30,仅包括学校和机构支出部分。(3)见表15,学校和机构支出外加管理费用。(4)见表15,仅包括学校和机构支出(人口为488,304,025)。(5)见表15,仅包括公立学校和机构支出。


    ▲等于实际支出。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1930—1931年度的人均教育经费仅为0.446元,而表31所列的其他11个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则在3.29元到62.51元之间。即使把汇率下调到低于换算时所用的平价汇率的50%,从而降低其他国家数额,中国也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以1933年10月的法定平价汇率计算,日本的人均教育支出是中国的27倍,而按所报汇率计算,日本的人均教育支出是中国的14倍。美国位于表中所列的12国之首,按人口计算的教育经费大约是中国的140倍。尽管中国不能与这个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相比,但是,中国公民承担的人均教育负担肯定也不应该比危地马拉、希腊更低。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