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3个月前 作者: 柳诒徵
历史之学,最重因果。人事不能有因而无果,亦不能有果而无因。治历史者,职在综合人类过去时代复杂之事实,推求其因果而为之解析,以诏示来兹,舍此无所谓史学也。人类之动作,有共同之轨辙,亦有特殊之蜕变。欲知其共同之轨辙,当合世界各国家、各种族之历史,以观其通;欲知其特殊之蜕变,当专求一国家、一民族或多数民族组成一国之历史,以觇其异。今之所述,限于中国。凡所标举,函有二义:一以求人类演进之通则,一以明吾民独造之真际。盖晚清以来,积腐襮著,综他人所诟病,与吾国人自省其阙失,几若无文化可言。欧战既辍,人心惶扰,远西学者,时或想象东方之文化,国人亦颇思反而自求。然证以最近之纷乱,吾国必有持久不敝者存,又若无以共信。实则凭短期之观察,遽以概全部之历史,客感所淆,矜馁皆失。欲知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首宜虚心探索,勿遽为之判断,此吾所渴望于同志者也。
吾书凡分三编:第一编,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自明季迄今日,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此三期者,初无截然划分之界限,特就其蝉联蜕化之际,略分畛畔,以便寻绎。实则吾民族创造之文化,富于弹性,自古迄今,纚纚相属,虽间有盛衰之判,固未尝有中绝之时。苟从多方诊察,自知其于此见为堕落者,于彼仍见其进行。第二、三期吸收印欧之文化,初非尽弃所有,且有相得益彰者焉。
中国文化为何?中国文化何在?中国文化异于印、欧者何在?此学者所首应致疑者也。吾书即为答此疑问而作。其详具于本文,未可以一言罄。然有一语须先为学者告者,即吾中国具有特殊之性质,求之世界无其伦比也。夫世界任何国家之构成,要皆各有其特殊之处,否则万国雷同,何必特标之为某国某国?然他国之特殊之处,有由强盛而崩裂者,有由弱小而积合者,有由复杂而涣散者,事例綦多;而求之吾民族、吾国家,乃适相反。此吾民所最宜悬以相较,借觇文化之因果者也。
就今日中国言之,其第一特殊之现象,即幅员之广袤,世罕其匹也。世界大国,固有总计其所统辖之面积广大于中国者,然若英之合五洲属地,华离庞杂号称大国者,固与中国之整齐联属,纯然为一片土地者不同。即以美洲之合众国较之中国,其形势亦复不侔。合众国之东西道里已逊于我[1],其南北之距离则尤不逮[2]。南北距离既远,气候因以迥殊。其温度,自华氏表平均七十九度以至三十六度,相差至四十余度。其栖息于此同一主权之下之土地上之民族,一切性质习惯,自亦因之大相悬绝。然试合黑龙江北境之人与广东南境之人于一堂,而叩其国籍,固皆自承为中国之人而无所歧视也。且此等广袤国境,固由汉、唐、元、明、清累朝开拓以致此盛。然自《尧典》《禹贡》以来,其所称领有之境域,已不减于今之半数。
《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3]
《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圣哲立言,恒以国与天下对举。
《老子</a>》:“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大学</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虽夸大之词,要必自来所见,恢廓无伦,故以思力所及,名曰“天下”。由是数千年来,治权时合时分,而国土之增辟初无或间。今之拥有广土,皆席前人之成劳。试问前人所以开拓此天下,抟结此天下者,果何术乎?
第二,则种族之复杂,至可惊异也。今之中国,号称五族共和,其实尚有苗、徭、僮、蛮诸种,不止五族。其族之最大者,世称汉族。稽之史策,其血统之混杂,决非一单纯种族。数千年来,其所吸收同化之异族,无虑百数。春秋</a>战国时所谓蛮、夷、戎、狄者无论矣,秦、汉以降,若匈奴,若鲜卑,若羌,若奚,若胡,若突厥,若沙陀,若契丹,若女真,若蒙古,若靺鞨,若高丽,若渤海,若安南,时时有同化于汉族,易其姓名,习其文教,通其婚媾者。外此如月氏、安息、天竺、回纥、唐兀、康里、阿速、钦察、雍古、弗林诸国之人,自汉、魏以至元、明,逐渐混入汉族者,复不知凡几。
《汉书</a>》:“金日,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
《晋书</a>》:“卜珝,字子玉,匈奴后部人也。”“段匹,东郡鲜卑人也。”“乔智明,字元达,鲜卑前部人也。”[4]
《通志</a>氏族略》:“党氏本出西羌。”
《唐书》:“王世充,字行满</a>,本姓支,西域胡人也。”“李怀仙,柳城胡人也。”“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代北李氏,本沙陀部落。”“王武俊,契丹怒皆部落也。”“李光</a>弼,营州柳城人,其先契丹之酋长。”“李怀光,渤海靺鞨人也。”“高仙芝,本高丽人。”“王毛仲,本高丽人。”“高崇文,其先渤海人。”“姜公辅,安南人。”“史宪诚,其先出于奚虏。”“李宝臣,范阳城旁奚族也。”
《通志》:“支氏,其先月支胡人也。”“安氏,安息王子入侍,遂为汉人。”“竺氏,本天竺胡人。”
《元史</a>》:“昔班,畏吾人。”“余阙,唐兀人。”“斡罗思,康里氏。”“杭忽思,阿速人。”“完者都,钦察人。”“马祖常</a>,世为雍古部。”“爱薛,西域弗林人。”(此类甚多,姑举以示例。)
《日知录</a>》卷二十三:“《章丘志》言:洪武初,翰林编修吴沈奉旨撰《千家姓》,得姓一千九百六十八,而此邑如‘术’、如‘傌’,尚未之录[5]。今访之术姓,有三四百丁,自云金丞相术虎高琪之后[6]。盖二字改为一字者。而撰姓之时,尚未登于黄册也。以此知单姓之改,并在明初以后。而今代山东氏族,其出于金、元之裔者多矣。”“永乐元年九月庚子,上谓兵部尚书</a>刘曰:‘各卫鞑靼人多同名,宜赐姓以别之。’于是兵部请如洪武中故事,编置勘合,赐给姓氏[7]。从之,三年七月,赐把都帖木儿名吴允诚,伦都儿灰名柴秉诚,保住名杨效诚,自此遂以为例。”
凡汉族之大姓,若王、若李、若刘者,其得氏之始,虽恒自附于中国帝王,实则多有异族之改姓。其异族之姓,如金、如安、如康、如支、如竺、如元、如源、如冒者,在今日视之,固亦俨然汉族,与姬、姜、子、姒若同一血统矣。甄克思有言:“广进异种者,其社会将日即于盛强。”
《社会通诠》(甄克思):“世界历史所必不可诬之事实:必严种界,使常清而不杂者,其种将日弱而驯致于不足以自存;广进异种者,其社会将日即于盛强,而种界因之日泯。此其理自草木禽兽以至文明之民,在在可征之实例。孰得孰失,非难见也。……希腊邑社之制,即以严种界而衰灭,罗马肇立,亦以严种界而几沦亡。横览五洲之民,其气脉繁杂者强,英、法、德、美之民,皆杂种也。其血胤单简者弱,东方诸部,皆真种人矣。”
顾欧陆诸国,虽多混合之族,而其人至今犹严种界,斯拉夫、条顿、日耳曼之界,若鸿沟然。而求之吾国,则“非族异心”之语,“岛夷索虏”之争,固亦时著于史,如:
《左传</a>》成公四年:“史佚</a>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通鉴》卷六十九:“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
而异族之强悍者,久之多同化于汉族,汉族亦遂泯然与之相忘。试问吾国所以容纳此诸族,沟通此诸族者,果何道乎?
第三,则年祀之久远,相承勿替也。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曰巴比伦,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国。比而观之,中国独寿。
《西洋上古史</a>》(浮田和民):“迦勒底王国,始于公元前四千年以前,至一千三百年而亡。亚述[8]兴于公元前一千三百年,至六百零六年而亡。巴比伦兴于公元前六百二十五年,至五百三十八年,为波斯所灭……埃及旧帝国兴于公元前四千年,中帝国当公元前二千一百年,新帝国当公元前一千七百年,至五百二十七年,为波斯所灭。”
《印度五千年史》(高桑驹吉):“印度吠陀时代,始于公元前二千年,公元后七百十四年,为回教徒所征服。”
中国历年之久,姑不问纬书荒诞之说。
《春秋元命苞》:“天地开辟,至春秋获麟之岁,凡二百七十六万岁。”
即以今日所传书籍之确有可稽者言之,据《书经</a>·尧典》,则应托始于公元前二千四百年;据龟甲古文,则作于公元前一千二百年;据《诗经</a>》,则作于公元前一千一百年,至共和纪元以后,则逐年事实,皆有可考,是在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汉、唐而降,虽常有异族入主之时,然以今日五族共和言之,则女真、蒙古、满洲诸族,皆吾中国之人。是即三四千年之间,主权有转移,而国家初未亡灭也。并世诸国,若法、若英、若俄,大抵兴于梁、唐以后,即日本号称万世一系,然彼国隋唐以前之历史,大都出于臆造,不足征信。则合过去之国家与新兴之国家而较之,未有若吾国之多历年所者也。试问吾国所以开化甚早、历久犹存者,果何故乎?
答此问题,惟有求之于史策。吾国史籍之富,亦为世所未有。今日所传之正史,共计三千五百四十三卷:
《史记</a>》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a>撰。《汉书》一百二十卷,东汉班固</a>撰。《后汉书</a>》一百二十卷,宋范晔</a>撰[9]。《三国志</a>》六十五卷,晋陈寿</a>撰。《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龄</a>等撰。《宋书</a>》一百卷,梁沈约</a>撰。《南齐书</a>》五十九卷,梁萧子显</a>撰。《梁书</a>》五十六卷,唐姚思廉</a>撰。《陈书</a>》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魏书</a>》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a>撰。《北齐书</a>》五十卷,唐李百药</a>撰。《周书</a>》五十卷,唐令狐德棻</a>等撰。《隋书</a>》八十五卷,唐魏徵</a>等撰。《南史</a>》八十卷,唐李延寿</a>撰。《北史</a>》一百卷,唐李延寿撰。《旧唐书</a>》二百卷,晋刘昫</a>等撰。《新唐书</a>》二百五十五卷,宋欧阳修</a>、宋祁</a>撰。《旧五代史</a>》一百五十二卷,宋薛居正</a>等撰。《新五代史</a>》七十五卷,宋欧阳修撰。《宋史</a>》四百九十六卷,元脱脱</a>等撰。《辽史</a>》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撰。《金史</a>》一百三十五卷,元脱脱等撰。《元史》二百十卷,明宋濂</a>等撰。《新元史</a>》二百五十七卷,民国柯劭忞</a>撰。《明史</a>》三百三十六卷,清张廷玉</a>等撰。
自《隋书·经籍志》以下,史部之书,每较经、子、集为多:
《隋书·经籍志》
六艺经纬 六二七部 五三七一卷
史部 八一七部 一三二六四卷
子部 八五三部 六四三七卷
集部 五五四部 六六二二卷
道佛 二三二九部 七四一四卷
《旧唐书·经籍志》
经录 五七五部 六二四一卷
史 八四○部 一七九四六卷
子 七五三部 一五六三七卷
集 八九二部 一二○二八卷
释道书 二五○○部 九五○○卷
《新唐书·艺文志》
经 五九七部 六一四五卷
史 八五七部 一六八七四卷
子 九六七部 一七一五二卷
集 八五六部 一一九二三卷
《宋史·艺文志》
经 一三○四部 一三六○八卷
史 二一四七部 四三一○九卷
子 三九九九部 二八二九○卷
集 二三六九部 三四九六五卷
《明史·艺文志》
经 九四九部 八七四六卷
史 一三一六部 二八○五一卷
子 九七○部 三九二一一卷
集 一三九八部 二九九六六卷
清《四库书目》
经 六九四部 一○二六○卷
史 五六三部 二一九四一卷
子 九○七部 一七八九六卷
集 一二七七部 二九二五四卷
然经、子、集部,以至道、释二藏之性质,虽与史书有别,实亦无不可备史料。其第以编年纪事,及纪、传、表、志诸体为史书之界限者,初非深知史者也。世恒病吾国史书为皇帝家谱,不能表示民族社会变迁进步之状况,实则民族社会之史料,触处皆是,徒以浩穰无纪,读者不能博观而约取,遂疑吾国所谓史者,不过如坊肆《纲鉴》之类,止有帝王嬗代及武人相斫之事,举凡教学、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举无可稽。吾书欲祛此惑,故于帝王朝代,国家战伐,多从删略,惟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而列举之。兹事体大,挂漏孔多,姑发其凡,以待来哲尔。
* * *
[1] 中国东至西凡六十度五十五分,美国东至西凡五十七度三十九分。
[2] 中国南至北凡三十八度三十六分,美国南至北凡二十四度二十六分。
[3] 今人多疑《尧典》为儒家伪造,不可尽信。然《墨子</a>·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足见《尧典》所言国境非儒家臆造之语。即使此等境界,为儒、墨两家想象之词,初非唐、虞时事实,亦可见春秋之末,战国之初之人,已信吾国有此广大领域也。(柳曾符按:“一八九九年后,殷墟甲骨出土,有大版记四方风名者数版,与《尧典》所记合,亦可见《尧典》非儒家伪造。胡厚宣先生有《甲骨文四方风名考释》一文,足与王国维</a>《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并为卜辞证史名篇。”)
[4] 元魏以后,鲜卑人之化为汉族者,不可胜数。
[5] 《广韵》“傌”字下注云:“齐大夫名。”
[6] 原注:土人呼术为张一反,按《金史》术虎汉姓曰董,今则但为术姓。
[7] 按洪武中勘合赐姓,《实录》不载,惟十六年二月,故元云南右丞观音保降,赐姓名李观</a>。又《宣宗实录》:丑闾洪武二十一年来归,赐姓名李贤</a>。
[8] 即亚西里亚。
[9] 内《续汉志》三十卷,晋司马彪</a>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