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谱

3个月前 作者: 苏易简
    一之叙事


    《周礼</a>》有史官掌邦国(1),大事书于策(2),小事简牍而已(3)。而古又用札。《释名</a>》云:“札者,栉也(4),如栉之比编之也,亦策之类也。”汉兴,已有幡纸代简(5),而未通用。至和帝时(6),蔡伦字敬仲,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奏上,帝善其能。自是,天下咸谓之蔡侯纸。


    【注释】


    (1)《周礼》:与《仪礼</a>》、《礼记</a>》并称“三礼</a>”,均入《十三经</a>》。传说为周公所作,实不可信,成书约在战国时代。内容为记述官制,但所记官职制度并非完全真实,有理想化成分。原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后冬官散佚,后人以《考工记》补入。


    (2)策:记事的简牍编在一起,即为策。


    (3)简牍:指用于书写的竹片和木板。


    (4)栉(zhì):梳子,篦子。


    (5)幡纸:古代将绢帛裁成一定规格,用于写字。


    (6)和帝:即汉和帝,名刘肇,东汉第四帝,在位16年(89—104)。


    【译文】


    《周礼》中记载,有史官掌管邦国,大事记</a>在策上,小事记在简牍上。而古代又使用札。《释名》称:“札就是栉,像栉一样细密排列,也是策一类的东西。”汉代建立时,已有用绢帛代替竹简的,但未普遍使用。到汉和帝时,有蔡伦,字敬仲,他用树皮、破布、渔网制作纸张,进献给皇帝,和帝称赞他的本领。从此之后,天下人都称之为“蔡侯纸”。


    【点评】


    在纸张发明前,绢帛与简牍是最常见的书写材料。就书写舒适、轻便易携而言,绢帛有优势;就价格低廉、取材方便而言,则是简牍占优。此外,简牍还可刮去字迹,反复使用,因此其使用范围远比绢帛为广。今天我们称书本时论册,而“册”就是象形字,取用绳将简编串起来之形;我们又称重要的书籍为“典”,“典”也是象形字,取竹简之“册”堆放于几案上之形。


    《孙子</a>兵法</a>》竹简


    至于纸张的发明,已有大量考古发现证明其时间不晚于西汉。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参看钱存训《纸和印刷》。


    左伯(1),字子邑,汉末益能为之。故萧子良</a>《答王僧虔</a>书》云(2):“子邑之纸,研妙辉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注释】


    (1)左伯:字子邑,东莱(今山东莱州)人,东汉书</a>法家。


    (2)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第二子,封竟陵王,喜结交文学之士。


    【译文】


    左伯字子邑,他在汉代末年造纸更加精妙。因此萧子良《答王僧虔书》称:“子邑的纸精妙美丽,晶莹辉光。仲将的墨,色泽如漆般浓重。”


    【点评】


    左伯是东汉末年的书法家,据说擅长八分。其所制纸也称“子邑纸”,是汉代名纸。


    汉代帛书信札


    帛书与简牍是纸张发明前最主要的书写材料,但丝帛更易腐烂,所以出土量远不及简牍,最重要的为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帛书,共28种,既有《周易</a>》、《老子</a>》等传世典籍,又有不少现已失传且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古佚书,此外还有数种古地图。


    《说文》云:“纸者,絮一苫也(1)。从糸,氏声。”盖古人书于帛,故裁其边幅,如絮之一苫也。


    【注释】


    (1)苫(shān):指用茅草编制的覆盖物。


    【译文】


    《说文解字</a>》称:“纸就是破布絮制成的苫。从糸,氏声。”古人用帛书写,所以要裁剪帛的边幅,有如破布絮制成的苫的样子。


    西汉麻纸


    西汉肩水金关纸


    段皇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纸文书


    天水放马滩5号墓出土的西汉纸本地图


    【点评】


    此处涉及“纸”字的本义以及早期纸张的制作工艺。据《说文解字》,絮是“破帛”,就是破布破丝,而苫是席状物。根据《后汉书</a>》,蔡伦造纸是以破布、破渔网等为原料的。早期纸张其实就是:以残破陈旧的纺织物为原料,将其纤维打散后再重新制成的席状物。因此,《说文解字》将纸释为“絮一苫”,完全符合当时造纸的实际情况。


    魏韦诞云:蔡邕</a>非纨素不妄下笔(1)。


    【注释】


    (1)纨素:白色细绢。


    【译文】


    曹魏时的韦诞说:除非是纨素,否则蔡邕轻易不下笔写字。


    【点评】


    由此条可知,在东汉末年,纸张并未完全取代绢帛,而且当时人仍将绢视为高级的书写材料。在古代绘画中,绢、纸也是长期并用的。


    桓玄诏平淮(1),作桃花笺纸及缥绿青赤者,盖今蜀笺之制也。


    【注释】


    (1)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a>)人,东晋大臣桓温之子。后迫晋帝禅位,国号“楚”,不久兵败被杀。


    【译文】


    桓玄诏令平淮,制作桃花笺纸以及缥绿青红色纸,与现今的蜀笺很相似。


    【点评】


    在我国古代,除了普通的白色纸张之外,还有大量经染色或制有图案的艺术性笺纸。桓玄下令制作的桃花笺纸,就是早期的彩笺纸之一。


    《真诰</a>》云:三君多书荆州白笺纸,岁月积久,首尾零落,或兼缺烂。前人糊拓(1),不能悉相连补。


    【注释】


    (1)糊拓:黏贴修补。


    【译文】


    《真诰》云:杨羲、许谧、许掾三人常用荆州白笺纸写字,时间长了,首尾零落,有些地方还有缺损毁坏。前人黏贴修补,无法将其补全。


    【点评】


    修补装裱是一项专门技艺,对于保护古代书画和书籍、延续其寿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基本方法是:在破损处点上纯淀粉制成的稀浆糊,选取与原纸纸色质地相近的纸张贴于纸背,以修补破损。装裱则是在本纸下加衬纸张,以保护原物。


    《释名》曰:纸者,砥也(1),谓平滑如砥也。


    【注释】


    (1)砥(dǐ):质地细滑的磨刀石。


    【译文】


    《释名》称:纸就是砥,是说纸像磨刀石一样平滑。


    【点评】


    《释名》在训释上的特点是“声训”,即以同音或近音字来解释词义。据《广韵》,纸、砥同为诸氏切,读音相同。但是同音与近音并不一定在字义上有关联,像这样以“砥”释“纸”,未免牵强附会。


    幡纸,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1),随事截之,以代竹简也。


    【注释】


    (1)缣(jiān)帛:指绢类丝织物。


    【译文】


    幡纸就是古代将缣帛按照书的长短,根据情况剪裁,用来替代竹简的。


    【点评】


    缣帛在古代多用于赏赐酬谢,同时也可供书写。《墨子</a>·明鬼》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可知帛在先秦时就已作为书写材料而普遍使用。写于缣帛的文献材料,则称帛书。近几十年中,有不少帛书相继出土,重要者如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易经</a>》与《战国纵横家书</a>》(《战国策</a>》的另本)等,与传世本大有不同,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上古思想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此外,还有一部分帛书是古地图,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地理及古代地理学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服虔《通俗文》曰(1):方絮曰纸,字从糸、氏,无氏下从巾者。


    【注释】


    (1)服虔《通俗文》:服虔字子慎,东汉末年荥阳(今河南郑州)人,经古文学家。《通俗文》,原为一卷,已佚。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俗语辞书,专释俗言俚语、冷僻俗字。


    【译文】


    服虔《通俗文》称:方絮称为纸,字从糸、氏,没有氏下从巾的。


    【点评】


    所谓“方絮曰纸”,与“絮一苫”类似,均是从形态与工艺方面来描述纸。方絮后来成为纸的代称之一,在古诗文中屡屡可见。唐人段成式</a>《与温庭筠</a>云蓝纸绝句序》称:“红方絮中,更拟相思之曲。”所谓“红方絮”就是指红色的笺纸。宋吴淑</a>《纸赋》则称:“方絮之体,平滑如砥。”


    焦荫读书图


    又桓玄令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恭。今诸用简者,宜以黄纸代之。


    【译文】


    桓玄还下令:古代没有纸,所以使用简,并非为了表示恭敬。现在各处用简的,应用黄纸替代。


    【点评】


    在纸张发明后,仍有一个纸简并行的阶段,从历史分期而言,大致就是汉晋时代。桓玄所处的东晋正是竹简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时期(当然,这是就中原地区而言,边陲僻远之地竹简使用时间会更长一些)。此条正反映了简纸世代更迭的历史实情。


    虞预表云(1):秘府有布纸三万余枚(2),不任写御书。乞四百枚付著作吏,写起居注(3)。


    【注释】


    (1)虞预:字叔宁,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晋史学家。官至散骑常侍,著有《晋书</a>》、《会稽典录》、《诸虞传》等。


    (2)秘府:指宫廷内库。


    (3)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按日记载皇帝的行事与政令等,由专员随时记录。


    【译文】


    虞预上表称:秘府藏有布纸三万多枚,无法胜任抄写御书之用。请求拨四百枚给著作吏,让其撰写起居注。


    【点评】


    起居注的修撰方式是:史官随侍于皇帝左右,随时记录皇帝的言行、臣子奏上的重要事务及重要典礼。起居注是修撰皇帝实录、国史的重要原始材料,但因各种原因,留存的数量却不多,现存起居注以清代的为主,以《大唐创业起居注</a>》为最早。


    广义将军岷山公以黄纸上表于慕容儁(1)。儁曰:“吾名号未异于前,何宜便尔?”让,令以白纸称疏。


    【注释】


    (1)广义将军岷山公:姓名、生平未详。慕容儁:字宣英,慕容皝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燕君主,349—360年在位(352年称帝)。他在位期间前燕臻于鼎盛,死后庙号“烈祖”,谥景昭皇帝。


    【译文】


    广义将军岷山公用黄纸向慕容儁上表。慕容儁说:“我的名号相比之前没有变化,这样做怎么能行呢?”于是慕容儁辞让,令广义将军岷山公用白纸,称为“疏”。


    【点评】


    此故事见于《太平御览</a>》引崔鸿</a>《前燕录》,据称此事发生于慕容三年,即慕容称帝当年。可见慕容并非对皇帝排场没有兴趣,而是尚未称帝,要暂时忍耐罢了。


    古有藤角纸。范甯教云(1):“土纸不可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


    【注释】


    (1)范甯: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经学家。提倡儒学,反对当时盛行的玄学。著有《春秋</a>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现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教:训诫。


    【译文】


    古代有藤角纸。范甯训诫说:“不能用土纸写作文书。”命令都用藤角纸。


    【点评】


    此事出于张华</a>《博物志</a>》。藤角纸又称“剡藤纸”,因产于剡(shàn)溪(今浙江嵊县,即曹娥江之上游)而得名,其原料为“剡溪古藤”。剡藤纸光滑细密,品质极好,宋米芾</a>称:“台藤背书滑无毛,天下第一,余莫及。”因此广泛运用于各类对用纸质量有严</a>格要求的场合。但到宋代,由于采伐过度,加之藤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原料逐渐枯竭,藤纸也日渐式微。唐人舒元舆曾写作《悲剡溪古藤文》,称:“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剡矣。”


    云龙洒金楹联纸


    古谓纸为幡,亦谓之幅,盖取缯帛之义也(1)。自隋唐已降,乃谓之枚。


    【注释】


    (1)缯(zēng)帛:丝织品的总称。


    【译文】


    古时称纸为“幡”,又称之为“幅”,这是取缯帛的说法。自从隋唐以来,则称纸论“枚”。


    【点评】


    幡、幅两字从巾,显然都与纺织品有关。据《说文解字》,幅为“布帛广也”;幡为“书儿拭觚布也”,段玉裁</a>注解“觚”说是学习书法时所用的牍,为多面体,各面均可写字。


    魏武令曰:自今诸掾属、治中、别驾(1),常于月朔各进得失,给纸函各一。


    【注释】


    (1)掾(yuàn)属:各官署中的辅助官吏。治中:原文误作“侍中”,州郡的佐吏。别驾:古官名,“别驾从事史”的省称,也称“别驾从事”。汉代始置,为州刺史之佐吏。


    【译文】


    魏武帝</a>下令称:从今以后,各掾属、治中、别驾每月初一要进言得失,供给他们纸、函各一。


    【点评】


    此故事出自《三国志</a>》裴松之注引魏王沈《魏书</a>》。所谓“函”,是指封套。曹操</a>要求各地方属官进言,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下发封套用于保密。


    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赐侧理纸万番,南越所贡(1)。汉人言陟釐与侧理相乱(2),盖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邪侧,因以为名。


    【注释】


    (1)南越:指岭南地区。


    (2)陟釐(zhìxī):原指一种蕨类植物,生长于阴暗潮湿处,又名“石发”。可入药,也可造纸。后指陟釐纸。


    元机诗意图


    【译文】


    张华写作完成《博物志》,晋武帝赐给他侧理纸一万张,这是南越进贡的。汉代人将陟釐纸与侧理纸混淆相称,这是由于南方人用海苔造纸,纸张的纹理纵横交错,因此以侧理为名。


    【点评】


    此事出自王嘉</a>《拾遗记</a>》。陟纸、侧理纸现均已失传,是否真的以海苔或苔藓制成,已不可知。至清乾隆</a></a>年间,内府曾仿制侧理纸,呈深青色,纸张的纹理(俗称“帘纹”)确为斜向。此纸至今仍有留存。


    《东观汉记</a>》曰:和熹邓后临朝(1),万国贡献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


    【注释】


    (1)和熹邓后:指东汉和帝皇后邓绥,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和帝死后,邓后临朝称制,先后迎立殇帝、安帝,执政十余年。


    【译文】


    《东观汉记》称:和熹邓皇后临朝,下令禁止各地进贡物品,每年只要进贡纸墨就可以了。


    【点评】


    据《后汉书·皇后纪》,此事发生于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当年邓氏被册立为皇后,而非后来临朝称制时。邓后是一代女杰,谦逊恭让,又富有文采,《后汉书》称她“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a>》”,钟情纸墨,自在情理之中。


    李阳冰云:纸常宜深藏箧笥(1),勿令风日所侵。若久露埃尘,则枯燥难用矣。攻书者宜谨之。


    【注释】


    (1)箧笥(qièsì):竹制的小箱子。


    【译文】


    李阳冰说:纸张应仔细地收藏在箱子里,不要让风和阳光所侵蚀。如果纸张长期暴露在灰尘之下,就会变得枯燥难用。学习书法的人对此要慎重。


    【点评】


    在古代,纸张的供应量相对有限,因此对于纸张也就尤其爱护珍惜。


    《墨薮</a>》云: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1)。


    【注释】


    (1)东阳:即今浙江东阳。


    清代茧纸


    茧纸始于魏晋,因纸色洁白且有细腻如丝、类似于蚕茧的纹理而得名。


    【译文】


    《墨薮》称:纸张要选用东阳鱼卵纸中虚柔滑净的。


    【点评】


    此处《文房四谱</a>》有误,引文出处非《墨薮》,而是《笔阵图</a>》。鱼卵纸是晋代名纸,因有鱼卵状的纹理而得名。鱼卵纸纸色莹白,洁净光滑,因而颇受推崇,宋人陈造《谢高机宜惠纸》诗云:“银光鱼卵人皆重,薛涛小笺才近用。”


    《三辅决录》曰(1):韦诞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明斯籀之法(2),非得纨素,不妄下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皆古法,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尽径丈之势、方寸之言。


    【注释】


    (1)《三辅决录》:东汉赵岐撰。原书七卷,记载关中地区人物事迹及见闻,已佚。


    (2)斯籀(zhòu)之法:斯指李斯</a>,籀指大篆,斯籀之法则泛指书法。


    素玉版宣纸


    安徽宣州地区造纸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宋代当地出产的纸张就已远近闻名,至明清时代,更趋于极盛。宣纸特别适宜书画,其主料为青檀树皮。


    【译文】


    《三辅决录》称:韦诞上奏说,蔡邕以擅长书法自矜,加之他深通斯籀之法,除非有纨素,否则不轻易下笔。工匠要良好地完成工作,一定要先改善工具。张芝笔、左伯纸及我制的墨,皆按照古法制成的,有以上三种器具,再由我操刀,无论是径丈的大字还是方寸小字,都能尽善尽美。


    【点评】


    古人常说:“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古代人对纸墨笔砚近乎艺术性的追求,绝不仅是士大夫趣味的苛刻要求,同时也是书写或绘画需求的实际体现。


    《晋书》:为诏以青纸、紫泥(1)。


    【注释】


    (1)紫泥:紫色的封泥。


    【译文】


    《晋书》称:写诏书时使用青色纸、紫色封泥。


    【点评】


    封泥是古代用于密封书信、包裹的手段之一。用法类似于西方的火漆,系以泥封住封口,在上加盖玺印,压出文字。待封泥干后,一旦启封,就无法合上。由于取材简便,因此封泥广泛使用于公私领域。文中所称紫色封泥用于密封诏书,后来也成为诏书的雅称,如梁沈约</a>《为始兴王让仪同表》称:“徒尘翠渥,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


    贞观中,始用黄纸写敕制(1)。


    【注释】


    (1)敕制:指皇帝的诏令。


    【译文】


    贞观年间,才开始用黄纸书写敕制。


    【点评】


    此条说法不确。唐贞观之前,皇帝的诏敕虽不像当下影视作品中那样专用黄纸,但也并非没有。据《三国志·刘放传》,魏明帝病危时,刘放提出建议,获得明帝采纳,“即以黄纸授放作诏”,可见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用黄纸书写诏敕了。


    高宗上元二年诏曰(1):诏敕施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2)。宜令今后尚书</a>省颁下诸司、诸州县(3),宜并用黄纸。


    【注释】


    (1)高宗上元二年:唐高宗年号,即公元675年。


    (2)蠹(dù):虫蛀。


    (3)尚书省:原称“尚书台”,是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秘书机构,至魏晋时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处理政务的核心机构,至隋唐时,尚书省下辖六部。


    【译文】


    唐高宗上元二年下诏称:诏书与敕令颁布施行,是永久的法度。之前使用白纸,经常会被虫蛀。应命令今后尚书省向诸司、诸州县颁布诏令,都使用黄纸。


    【点评】


    诏书用黄色纸,最初原因并不是明黄色系皇室御用色,而是为了防蛀。唐代有所谓“硬黄纸”,用黄(bò)汁浸染,再经砑光处理(用光石碾磨),纸质坚韧光滑,且能防蛀。此纸在唐代极为流行,传世唐写本(如敦煌经卷)用此纸者极多。许多唐写本至今保存完好,除了收藏得法之外,硬黄纸的优良品质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陶侃献晋帝笺纸三千枚,极妙,并墨。


    【译文】


    陶侃进献给晋朝皇帝三千枚笺纸,品质极精妙,此外还进献了墨。


    【点评】


    上文并未说明陶侃进献纸张的产地,不过他长期任荆、江二州刺史,辖境大致为今湖北、江西及湖南、浙江的一部。可以推测,他所进贡的纸张就是以上地区生产的。


    萝轩变古笺谱


    《东宫旧事》:皇太子初拜,给赤纸、缥红麻纸、敕纸各一百张。


    【译文】


    《东宫旧事》称:册立皇太子时,赐给赤纸、缥红麻纸、敕纸各一百张。


    【点评】


    麻是早期重要的造纸原料。古人所谓“麻”,包括大麻、黄麻、亚麻和苎(zhù)麻。考古发现的汉代古纸,几乎全以麻为原料。早期造纸中大量运用麻,可能与我国当时以麻为主要纺织原料有关(棉花系外来植物,在明代之前很少用于纺织),我们又知道,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蔡伦造纸是以破布等旧纺织品为原料的,同时还要加入麻,这些纺织品本身应该也都是用麻制成的。麻纸的使用时间相当长,前述唐代的硬黄纸也是一种麻纸,宋刻本的印刷用纸也有不少是麻纸。


    雷孔璋曾孙穆之犹有张华与其祖书,所书乃桑根纸也。


    【译文】


    雷孔璋的曾孙雷穆之尚藏有张华写给其曾祖的书信,使用的是桑根纸。


    【点评】


    桑根纸指以桑树根皮为原料所制成的纸,又称“桑皮纸”。宋米芾《评纸帖》说:“河北桑皮纸白而慢爱,糊浆成,佳如古纸。”桑树皮是重要的造纸原料之一,马可波罗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曾说元代的纸币是以桑树皮制作的。此外,桑树与另一种极其重要的造纸原料——楮树同属桑科,所以在古代常被混淆。


    王右军为会稽(1),谢公就乞笺笔(2),库内有九万枚,悉与之。桓宣武云(3):“逸少不节(4)。”


    【注释】


    (1)会稽:指会稽内史,王羲之</a>曾任此官。


    (2)谢公:即谢安。谢安字安石,出身陈郡谢氏,东晋政治家。是淝水之战时东晋政权的核心人物。


    (3)桓宣武:即桓温。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攻灭四川的成汉政权,并多次北伐,晚年欲篡晋自立,未果。


    (4)不节:不节制,无法度。


    【译文】


    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谢安向他索要笺纸盒笔,官府的仓库内有九万枚纸,王羲之全部送给了谢安。桓温说:“王羲之做事无法度。”


    【点评】


    此故事出自裴启</a>《语林》。王羲之出身世家,潇洒不羁,随性所至,自然不会将九万张纸放在眼里。但作为地方长官,如此化公为私、“慷慨大方”,却是极不妥当的。同时,这一故事还使我们知道,东晋时的浙江地区已有大规模的纸张生产与储备。


    《抱朴子</a>》曰(1):洪家贫,伐薪卖之,以给纸笔,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皆反覆有字,人少能读。


    【注释】


    (1)《抱朴子》:东晋葛洪</a>撰。全书分为《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是道教及炼丹理论,《外篇》则以政治议论为主。


    【译文】


    《抱朴子》称:葛洪家世贫穷,依靠砍柴贩卖来置办纸笔,因此无法在年少时涉足艺文。因为经常缺纸,所以反复使用已写过字的纸,很少有人能看明白究竟写了什么。


    【点评】


    葛洪是东晋时期道教的著名人物。由以上这段文字可知,在东晋时期,纸张虽已普及,但价格昂贵,平民阶层要置办纸笔,仍是非常吃力的。


    授经图</a>


    《御史故事》云(1):按弹奏,白简为重,黄纸为轻。今一例白纸,无甚差降矣。


    【注释】


    (1)《御史故事》:全名《御史台故事》,唐李构撰。原书三卷。


    【译文】


    《御史故事》称:弹劾官员的奏疏,以使用白简为重,黄纸为轻。如今一律使用白纸,变得没有什么差别了。


    【点评】


    李构在两《唐书》中无传,《御史台故事》见载于《新唐书</a>·艺文志》,排在韦述之后,由此推测李构大约生活于玄宗、肃宗、代宗之际,所以本条材料反映的应是中唐初期的情形。


    古弹文白纸为重,黄纸为轻。故《弹王源</a>表》云(1):“源官品应黄纸,臣辄奉白简以闻矣。”


    【注释】


    (1)《弹王源表》:即南齐沈约《奏弹王源》,收入《文选</a>》卷四十。


    【译文】


    古时弹劾文以使用白纸为重,黄纸为轻。因此《弹王源表》称:“按照王源的官位品级,弹劾他应使用黄纸,但为臣用白简向陛下汇报。”


    【点评】


    沈约《奏弹王源》被收入《文选》,可见在南朝,这是一篇相当脍炙人口的名作。沈约之所以要用白纸郑重其事地弹劾王源,是因为王源将女儿嫁给了富阳满氏。王源出身东海王氏,曾祖王雅曾任尚书右仆射,父祖两代也居清显之位。而他的亲家满氏,据沈约的调查,虽然号称是曹魏重臣满宠的后代,但实则是冒名伪托。王源不顾及门第贵贱的巨大差距,将女儿嫁给“士庶莫辨”的满氏,实在是犯了玷辱士族颜面的大罪,这在沈约看来,是不能容忍的。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南朝极端强调“士庶之辨”的门第观念。


    清代发笺


    发笺又称“苔笺”,其历史可上溯至晋代的侧理纸。该纸系以麻或树皮为原料制浆,加入苔藓或发菜为填料,因此纸面有有色纹理。


    《国史补》曰(1):纸之妙者,则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骨、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2),蒲州白薄、重抄(3),临川滑薄(4)。


    【注释】


    (1)《国史补》:唐李肇</a>撰。又称《唐国史补</a>》,共三卷,是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年间史事的杂史著作。除此书外,李肇还著有《翰林志</a>》一卷。


    (2)扬:指扬州,唐代州名,属淮南道,即今江苏扬州。


    (3)蒲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4)临川:古郡名,三国吴始置,隋代改为抚州,唐代沿袭。即今江西抚州。


    【译文】


    《国史补》称:精妙的纸有越州的剡藤、苔笺,蜀地的麻面、屑骨、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州的六合笺,蒲州的白薄、重抄,临川的滑薄。


    【点评】


    上文提及的造纸地,分布于今浙江、四川、江苏、山西、江西,可见造纸技术在唐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普及。据《新唐书·地理志》,其中的扬州、越州每年还要负责向朝廷进贡纸张。


    至于文中提及的各种名纸,剡藤纸、苔纸前文已述及;六合笺也称“六合纸”,始自晋代,据称是蔡侯遗制,不过到宋代已改用木皮为原料,而非麻纸了;蜀纸种类繁多,原料多用麻,米芾在提及蜀纸时,径称其为“川麻”。


    唐韦陟书名如五朵云(1),每以彩笺为缄题(2),时人讥其奢纵。


    【注释】


    (1)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


    (2)彩笺:信函的封题,亦指书信。


    【译文】


    唐人韦陟署名有如五朵云,总是用彩笺写信,当时人讥嘲他奢侈骄纵。


    【点评】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韦陟在开元年间袭封郇国公,后官至吏部尚书,门第显赫,自然排场不小。据说他给别人写信,并不亲自动笔,而是口述其意,由侍妾书于五彩笺纸上。据说他的侍妾也有书法修养,字迹端楷,自成风格。


    晋令,诸作纸,大纸一尺三分,长一尺八分,听参作广一尺四寸,小纸广九寸五分,长一尺四寸。


    宋代木纹纸皮


    图为《陀罗尼经》,其用纸系以楮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纸面粗糙,是我国早期木纹纸中的一种。


    【译文】


    按照晋代的法令,各种纸张的规格为,大纸宽一尺三分,长一尺八分,听参作宽一尺四寸,小纸宽九寸五分,长一尺四寸。


    【点评】


    此条材料说明,晋代公文用纸有各种规格。晋尺不同于现在的市尺,1晋尺约合24.5厘米。


    石虎诏曰(1):先帝君临天下,黄纸再定。至于选举,于铨用为允(2),可依晋氏九班为准格(3)。


    【注释】


    (1)石虎: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君主,在位15年(335—349),凶暴残虐。


    (2)铨用:选拔人材。


    (3)晋氏九班:此处指晋代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


    【译文】


    石虎下诏称:先帝君临天下,用黄纸诏书再次确定政令。至于拔擢人材,为了选拔任用公正,可以晋代的九品官人制为标准。


    【点评】


    后赵政权由羯族人石虎之父石勒建立。石虎生性凶暴,杀戮酷烈,民族矛盾尖锐。但由此条可知,后赵政权在政治上相当汉化。


    《京邦记》(1):东宫臣上疏用白纸(2),太子答用青纸。


    【注释】


    (1)《京邦记》:梁陶季直撰,原书二卷,为方志书,已佚。


    (2)东宫臣:指皇太子属官。


    【译文】


    《京邦记》称:东宫官员上疏时用白纸,太子答复则用青色纸。


    【点评】


    唐代杜佑</a>《通典</a>》称“北人有作苻宏官属者,云东宫臣上疏于太子用白纸,太子答之用黄纸”,反映的是十六国时期的情况,与此条记载(反映南朝梁代的情况)稍有不同。


    崔瑗</a>《与葛元甫书》(1):令送《许子》十卷(2),贫不及素(3),但以纸耳。


    【注释】


    (1)崔瑗:字子玉,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与葛元甫书》为崔瑗致葛龚的书信,葛龚字元甫,东汉梁国宁陵(今河南宁陵)人,曾任临汾令。


    (2)《许子》:疑为《许子新书</a>军胜》,此书十卷,为古兵书,已佚。


    (3)素:白色生绢。


    【译文】


    崔瑗《与葛元甫书》称:派人送您《许子》十卷,我很贫穷,用不起白绢,只能用纸抄写。


    【点评】


    此故事见《北堂书钞</a>》。崔瑗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尤以草书知名,被誉为“草圣”。他还写作有《草书势</a>》一文,是最早讨论草书艺术理论的文章。且由上文可知,当时纸帛共用,以缣帛为贵。


    徐邈《与王珉书》(1):东宫臣既黄纸奉表于天朝(2),则宜白纸上疏于储宫。或说白纸称表,吾谓无此体。


    【注释】


    (1)徐邈《与王珉书》:徐邈,东莞姑幕(今山东安丘)人,东晋儒学家。掌朝廷诏令,深受晋孝武帝信任。《与王珉书》为徐邈致王珉的书信。王珉字季琰,王导之孙,东晋书法家,擅长行书。


    (2)天朝:指朝廷。


    【译文】


    徐邈《与王珉书》称:东宫的臣子既然用黄纸向朝廷上表,那么就应该用白纸向皇太子上疏。有人说用白纸的称为表,我认为没有此种体制。


    【点评】


    徐邈的这番话见载于唐杜佑《通典》。


    山简表(1):臣父故侍中司徒涛(2),奉先帝手笔青纸诏。


    【注释】


    (1)山简:字季伦,山涛第五子,官至尚书左仆射。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山简镇守荆州,招募流亡民众,后病亡。


    (2)故侍中司徒涛:即山涛,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魏晋著名文士。


    【译文】


    山简上表称:为臣之父前侍中司徒山涛,曾拜领先帝亲笔书写的青纸诏书。


    【点评】


    按晋代的制度,皇帝诏书用青纸,此点前文已述及。


    长江万里图(局部)


    二之造


    汉初,已有幡纸代简。成帝时(1),有赫蹄书诏。应劭</a>曰(2):“赫蹄,薄小纸也。”至后汉和帝元兴中(3),常侍蔡伦剉故布及鱼网树皮而作之(4),弥工,如蒙恬已前已有笔之谓也。又枣阳县南蔡伦宅(5),故彼士人多能作纸。又庾仲雍《湘州记》云(6),应阳县蔡子池南有石臼(7),云是蔡伦舂纸臼也。一云耒阳县(8)。


    【注释】


    (1)成帝:指汉成帝,名刘骜,西汉第九帝,在位26年(前32—前7)。


    (2)应劭: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学者。著作颇多,今传《汉官仪》、《风俗通义</a>》。


    (3)元兴:汉和帝年号,仅一年,即105年。


    (4)剉(cuò):用锉研磨。


    (5)枣阳县:即今湖北枣阳。


    (6)庾仲雍《湘州记》:庾仲雍,南朝刘宋人,生平不详。《湘州记》,方志书,原书二卷,已佚,有清人辑本。


    (7)应阳县:即今湖南东安。


    (8)耒阳县:即今湖南耒阳。


    【译文】


    汉代初年,已有幡纸替代简。汉成帝时,用赫蹄写诏书。应劭说:“赫蹄是薄而小的纸。”到后来汉和帝元兴年间,常侍蔡伦将旧布、渔网、树皮锉碎用来造纸,尤为精工,这与蒙恬制笔之前就已有笔是一样的。此外,枣阳县南有蔡伦旧宅,当地人大多会造纸。此外,庾仲雍《湘州记》称,应阳县蔡子池南有石臼,据说是蔡伦舂纸的石臼。也有说在耒阳县的。


    蔡伦像


    【点评】


    赫蹄原指用来书写的小幅绢帛,后借指纸。最早出自《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此处究竟是纸是绢,实难判断,后代多用之借指纸,如清人尤侗《纪赈》:“赫蹄重封裹,筐箧与山齐。”


    黟、歙间多良纸(1),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盖歙民数日理其楮(2),然后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抄以抄之,傍一夫以鼓而节之,于是以大薰笼周而焙之(3),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注释】


    (1)黟(yí):即今安徽黟县,唐宋时先后属歙州、新安郡、徽州。


    (2)楮(chǔ):一种落叶乔木,树皮可造纸。


    (3)焙(bèi):用微火烘。


    【译文】


    黟、歙一带多产良纸,有凝霜、澄心等名号。还有一种长纸,一幅可长达五十尺。歙州的百姓用几天时间处理楮皮,然后在长船中浸泡它,数十人举着抄具抄纸,旁边有一人敲鼓打节拍,然后用大薰笼围着烘干,不用贴在火墙上。因此,从头到尾,厚薄均匀如一。


    造纸流程图


    【点评】


    此条详细描述了宋代的造纸工艺,其原理与基本方法是我国传统造纸所一脉相承的。首先是将原料沤烂,使其纤维充分分解,并浸泡于水中,形成富含细纤维的纸浆水。然后使用“抄”(也称“抄具”、“帘模”)在纸浆水中抄纸。抄纸是传统造纸的重要工序,其要点是先充分搅动浆水,使纤维在水中均匀分布,然后晃动抄具出水,这样就可得到一层附着于抄具上的纤维膜,这就是纸。之后将抄得的纸阴干,或用火墙烘干即可(文中说</a>“不上于墙壁”就是指火墙,原理类似于土炕,中空烧火)。


    凝霜纸据说起于六朝,又称“银光纸”,顾名思义,此纸洁白光莹,质地优良。此条说它产于安徽的黟、歙一带,这大约是苏易简</a>当时的情况。后来,此纸流播开来,在安徽之外的地区也有以此为名的纸张,如明人高濂</a>《燕闲清尝笺》称“蜀有凝光纸”。


    蜀中多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海人以苔为纸。浙人以麦茎、稻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稿、油藤为之者尤佳。


    【译文】


    蜀地多用麻造纸,有玉屑、屑骨等纸名。江浙一带多用嫩竹造纸。北方用桑皮造纸。剡溪用藤造纸。沿海一带用苔造纸。浙江人用麦茎、稻秆所造的纸既脆且薄,用麦稿、油藤造的纸尤其好。


    【点评】


    此条主要记述了各地造纸原料的不同。四川地区多以麻为纸,这在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宋人米芾《评纸帖》中就将蜀纸径直称为“川麻”。古代四川的造纸业相当发达,品质也很优良,著名的“薛涛笺”就起于成都,元人费著</a>专门撰有《蜀笺谱》一书。蜀纸的特点是厚重,据费著说,一名壮劳力也只能背负“五百番”蜀纸,因此在元代,四川地区反而喜欢使用轻薄的徽纸。


    蜀人造十色笺,凡十幅为一榻。每幅之尾,必以竹夹夹之,和十色水逐榻以染。当染之际,弃置搥埋,堆盈左右,不胜其委顿。逮干,则光彩相宣,不可名也。然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1),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又以细布,先以面浆胶令劲挺隐出其文者,谓之鱼子笺,又谓之罗笺。今剡溪亦有焉。亦有作败面糊,和以五色,以纸曳过,令沾濡,流离可爱,谓之流沙笺。亦有煮皂荚子膏,并巴豆油,傅于水面,能点墨或丹青于上(2),以姜揾之则散,以貍须拂头垢引之则聚。然后画之为人物,砑之为云霞及鸷鸟翎羽之状,繁缛可爱,以纸布其上而受采焉。必须虚窗幽室,明槃净水(3),澄神虑而制之,则臻其妙也。近有江表僧于内庭造而进之,御毫一洒,光彩焕发。


    【注释】


    《天工开物</a>》中造纸图:斩竹漂塘


    (1)砑(yà):碾压印制。


    (2)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wò),制作颜料的原料,此处指彩色颜料。


    (3)槃(pán):即木盘。


    【译文】


    蜀地人制作十色笺纸,以十幅为一榻。每幅纸的末端一定用竹夹夹住,调合十色染液,逐榻染色。在染色的时候,将纸堆放在一旁,用木棒敲击,左右堆满了纸,软绵绵的,不成样子。等到晾干后,就变得光彩辉映,难以形容了。然后将纸逐幅放在方版上压印,就隐隐地现出花木麟鸾的花纹,千姿百态。还有用细布在纸张涂抹面浆调成的浆糊,使压出的花纹结实坚挺的,称为“鱼子笺”,又叫“罗笺”。如今剡溪也出产这种纸。还有将变质的面糊和上五彩颜料,将纸在上面拖过,让纸沾上颜色,这样制成的纸光彩纷繁,十分可爱,称为“流沙笺”。还有将皂荚子膏煮熟,加上巴豆油,铺在水面上,这样就能在上面用墨或颜料画图了,用姜水浸就会散开,用貍须拂头垢引之就会聚集。然后在上面画人物,压出云霞及各种鸟类的样子,精巧细致,非常可爱,最后将纸铺在上面染色。制作这种笺纸,必须在虚开窗户的暗室里,使用洁净的盘子与水,心无杂念地制作,才能达到最精妙的境界。近来有江南僧人在内庭制造这种纸进呈御用,皇帝陛下御笔一挥,真可谓光彩焕发。


    【点评】


    文中提及的“砑”,其实分别指两种不同的工艺:其一是指砑光,系用光石碾磨纸张,使纸面光滑发亮。唐韩《无题》:“锦囊霞彩烂,罗袜砑光匀。”清朱彝尊</a>《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银光砑纸百幅呈,诗篇或与沙门赓。”说的都是这种砑光。其二则指压印,这一工艺用于印制笺纸,系用刻用凹凸图案的雕版对纸进行辗压,并加以印刷,以取得类似于浮雕效果的图案。上文所讲的“砑”,就是后者。宋陶谷</a>《清异录</a>》称:“姚子侄善造五色笺,光紧精华。砑纸版乃沉香,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狮凤、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文缕奇细,号砑光小本。”明清时期的印刷技艺中有“拱花”(其代表作为《萝轩变古笺》、胡正言《十竹斋笺谱》等),系用凸凹两版嵌合,在纸面上压制出花纹,原理与砑相通。


    《天工开物》中造纸图:煮楻足火


    晋武赐张华侧理纸,已具《叙事》中。《本草》云:“陟釐味甘,大温无毒,止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生江南池泽。”陶隐居云(1):“此即南人用作纸者。”唐本注云(2):“此物乃水中苔,今取为纸,名为苔纸。青黄色,味涩。”《小品方</a>》曰(3):“水中粗苔也。音陟釐。陟釐与侧黎相近,侧黎又与侧理相近也。又云即石发也。”薛道衡《咏苔纸》(4):“今来承玉管,布字银钩转。”


    【注释】


    (1)陶隐居:即陶弘景</a>。


    (2)唐本注:即《蜀本草》,由五代时期后蜀政权君主孟昶命学士韩保升按《唐本草》及其《图经》增广而成。


    (3)《小品方》:东晋陈延之</a>撰。又名《经方小品》,医方书,原十二卷,已佚。


    (4)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北朝文学家,历仕北齐、北周与隋。


    《天工开物》中造纸图:荡料入帘


    【译文】


    晋武帝赐给张华侧理纸,已在《叙事》部分中述及。《本草》称:“陟釐味甘,大温无毒,可以治疗心腹大寒之病。能温暖脾胃帮助消化,增强胃气,治疗泄痢。它生长于江南的水泽之地。”陶弘景说:“这就是南方人用来造纸的原料。”唐本注称:“此物是水中生长的苔藓,如今取之造纸,称为苔纸。呈青黄色,味涩。”《小品方》说:“这是水中的粗苔。发音为陟釐。陟釐与侧黎发音相近,侧黎又与侧理音近。又有人说它就是石发。”薛道衡《咏苔纸》:“用玉管笔在上写字,文字布局精巧,笔力遒劲。”


    【点评】


    薛道衡《咏苔纸》全诗如下:“昔时应春色,引渌泛清流。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所谓“昔时应春色,引渌泛清流”,大约是喻指苔纸纸色好似应春色一般,呈新叶般的青绿色。


    永徽中(1),定州僧修德欲写《华严经</a>》(2),先以沉香渍水,种楮树,俟其拱,取之造纸。


    【注释】


    (1)永徽:唐高宗年号,共6年(650—655)。


    (2)定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河北定州。修德:唐代僧人,俗家姓氏不明。《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有东晋佛陀跋陀罗、唐实叉难陀</a>、唐般若三藏等三种译本。


    《天工开物》中造纸图:覆帘压纸


    【译文】


    永徽年间,定州僧人修德想要抄写《华严经》,先用沉香浸水,种植楮树,等到树木长成,取来造纸。


    【点评】


    这一故事体现了佛教徒修德的极端虔诚。另据《南方草木状</a>》,晋太康五年(284),大秦向晋朝进献“蜜香纸”三万幅,推测也是带有芬芳气味的纸张。


    《丹阳记</a>》(1):江宁县东十五里有纸官署(2),齐高帝于此造纸之所也,常送凝光纸赐王僧虔。一云,银光纸也。


    【注释】


    (1)《丹阳记》:南朝宋山谦之</a>撰。此书为方志,已散佚。


    (2)江宁县:西晋始置,在今江苏南京。


    【译文】


    《丹阳记》称:江宁县东十五里有纸官署,是齐高帝造纸的地方,他经常将凝光纸赏赐给王僧虔。另有一种说法是银光纸。


    【点评】


    江宁县是丹阳郡属县,在今江苏南京一带,则凝光纸出产于江南。从行文来看,凝光纸是当时名纸。明人高濂《燕闲清赏笺》则称:“蜀有凝光纸。”不过高濂所写是明代的情形,明代四川的凝光纸,其工艺想来也非南朝旧传,不过沿袭其名罢了。


    《天工开物》中造纸图:透火焙干


    《林邑记》云(1):九真俗(2),书树叶为纸。


    【注释】


    (1)《林邑记》:撰人不详。约为南北朝时成书,原一卷,现已佚。


    (2)九真:古郡名,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0)设,属交州,辖境在今越南中北部。


    【译文】


    《林邑记》称:九真地方的习俗是以树叶为纸,用以书写。


    【点评】


    据清代学者姚振宗的推测,《林邑记》的写作与宋文帝征伐中南半岛古国林邑有关。由此推测,至南北朝初期,越南中北部可能仍未掌握造纸术。


    段成式在九江出意造纸(1),名云蓝纸,以赠温飞卿。


    【注释】


    (1)九江:古郡名,在今江西九江。


    【译文】


    段成式在九江按照自己的创意造出的纸,称之为“云蓝纸”,送给温庭筠。


    【点评】


    “云蓝纸”一名,出自段成式《与温庭筠云蓝纸绝句序》:“予在九江出意造云蓝纸,既乏左伯之法,今无张永之功,辄分送五十枚。”其诗为:“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尤得裹相思。待将抱拱重抄了,尽写襄阳播词。”据现代学者研究,云蓝纸是麻纸,采用了让蓝色染液在纸面上自由流动以其形成云状图案的工艺。


    杜陵诗意图


    三之杂说


    江南伪主李氏常较举人毕(1),放榜日给会府纸一张(2)。可长二丈,阔一丈,厚如缯帛数重,令书合格人姓名。每纸出,则缝掖者相庆(3),有望于成名也。仆顷使江表,睹今坏楼之上犹存千数幅。


    【注释】


    (1)江南伪主李氏:指南唐李氏政权。


    (2)会府:尚书省的别称。


    (3)缝掖:古代服饰,大袖单衣,是儒学者所穿着的服装,故亦代指儒生。


    【译文】


    江南的李氏伪政权科举考试结束后,在放榜的那一天,下发给尚书省一张纸。这纸长达二丈,宽一丈,有几层绢那么厚,让尚书省题写考试合格者的姓名。每次这张纸一公布,儒生们就欢庆起来,因为他们成名有望。我之前曾前往江南,亲眼看见如今毁坏的楼上还存放着上千幅这种纸。


    【点评】


    南唐最有名的纸张为</a>澄心堂纸。澄心堂是南唐开国君主李早先的读书之所。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品质极佳,被人视为天下极品。入宋之后,澄心堂纸逐渐流散,得者无不视为珍宝。诗人梅尧臣</a>有诗称赞说:“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帘均隔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后南唐澄心堂旧纸逐渐损耗殆尽,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仿制,元人费著《蜀笺谱》称:“余得之蜀士云,澄心堂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中等则名曰玉水纸,最下者曰冷金笺,以供泛使。”可知元代仿澄心堂纸,并不限于原产地“江南池、歙二郡”,在四川也有生产,取纸中品质最好者,按澄心堂旧样制作。


    《画品</a>》云(1):古画尤重纸上者。言纸得五百年,绢得三百年方坏。


    【注释】


    (1)《画品》:疑为南朝谢赫</a>《画品》,又称《古画品录</a>》,古代画论著作,一卷。


    【译文】


    《画品》说:古画尤以纸本的为珍贵。说是纸的寿命为五百年,绢的寿命为三百年。


    【点评】


    谢赫说绢不如纸,又说纸本绘画能有五百年的寿命,还是低估了古纸的生命力。我国传统造纸工艺优良,能长期保存,不似现今的工业化造纸,其中添加了大量化学制剂,容易氧化变质。我们今天翻阅很多民国时期的出版物,其纸张已严重脆化,甚至到了触手即碎的程度。反观宋元刻本,虽已存世七八百年之久,但很多仍纸质坚韧莹白,触手若新,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因此古代还有“纸寿千年”的说法。


    山居者常以纸为衣,盖遵释氏云“不衣蚕口衣”者也(1)。然服甚暖,衣者不出十年,面黄而气促,绝嗜欲之虑(2)。且不宜浴,盖外风不入,而内气不出也。


    【注释】


    (1)释氏:佛教的创始人释伽牟尼,代指佛教。


    (2)嗜(shì)欲:情色之欲。


    【译文】


    在山中隐居修道者经常穿纸衣,这是为了遵守佛教中“不穿蚕口衣”的信条。但是纸衣很暖和,穿纸衣的人不出十年,就会变得面黄而气息短促,断绝色欲的念头。而且不宜洗澡,这是因为外风无法入内,而内气也无法散出。


    【点评】


    由以上记述可知,纸衣因其不透气,对身体健康不利,会导致人体功能的衰退。


    亦尝闻造纸衣法: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1),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等水,令热熟,阴干,用箭干横卷而顺蹙之(2),然患其补缀繁碎。今黟、歙中有人造纸衣段,可如大门阖许。近士大夫征行(3),亦有衣之,盖利其拒风于凝沍之际焉(4)。陶隐居亦云:“武陵人作榖皮衣(5),甚坚好也。”


    【注释】


    (1)乳香:本名“薰陆”,是一种树脂,又称“ru头香”,是薰香原料,也可入药。


    (2)蹙(cù):收紧。


    (3)征行:远行。


    (4)凝沍(hù):冰冻,冻结。


    (5)武陵:古郡名,西汉始设,郡治在今湖南常德。榖(gǔ):榖木,树名。


    【译文】


    我曾听人介绍过制造纸衣的方法:每一百张纸加胡桃、乳香各一两煮,或者蒸也不错。如果是蒸的话,就要不断往上洒含有乳香等的水,等到蒸熟后,将其阴干,然后用箭杆横着卷起,顺势收紧,不过这样做的话,修补的工序很繁琐。现在黟、歙一带有人制作纸衣段,能有大门那么大。近来士大夫出远门,也有穿纸衣的,因为纸衣在寒冬时节能抵御寒风。陶弘景也说:“武陵人制作的榖皮衣,十分耐用精好。”


    【点评】


    以纸为衣,古今皆有,最早见于典籍,是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称当时武陵郡人“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物色衣服,制裁皆有形”,可与陶弘景的记述相印证。不过,所谓“榖皮衣”是将榖树皮捶打成薄片来制作的(类似的树皮衣在中南半岛等热带地区均有),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衣。但正如上文所述,在宋代,穿着纸衣是相当普及的。


    我国古代纸衣的功能也相当多样:除保暖之外,还可以作为死者的殓服;在唐宋时代,纸制铠甲也曾大量装备部队。此外,在新疆的考古发掘中,还曾出土过纸帽、纸鞋。


    今江浙间有以嫩竹为纸。如作密书,无人敢拆发之,盖随手便裂,不复粘也。


    【译文】


    现今江浙一带有人用嫩竹造纸。若用它来写秘密书信,没有人敢偷拆,因为这种纸随手一碰就会碎裂,再也粘不起来。


    【点评】


    根据苏易简的记述,这种以嫩竹制成的纸张,似乎并不适宜书写和印刷,应是作为信封或函口的封条使用的。不过南方多竹且生长迅速,在藤、麻等早期造纸原料逐渐衰退之际,竹子就成了最主要的造纸原料,唐人李肇《国史补》就已记载“韶之竹笺”。到了宋代,江浙地区的竹纸品质优良,宋人陈(yǒu)《负暄野录</a>》称:“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米芾《评纸帖》则说:“越陶竹万杵,在油拳上,紧薄可爱。”根据米芾的说法,这种竹纸在他十五岁时才出现,被称为“金版”。米芾生于北宋皇三年(1051),以此逆推,则越州金版竹纸产于1065年前后。


    小山远歌图


    在昔书契以还(1),简策作矣。至于厥后,或以缣帛。蔡侯有作,方行于世。近代以来,阴阳卜祝通于幽冥者,必斫纸为币,以赂诸冥漠君。每睹诸家玄怪之语,或有鬼祈于人而求之者,或有赂之而获洪福者。噫!游魂为变,绵古而然,汉室已前,鬼何所资乎?得非神不能自神,而随世之态乎?唐末,太学博士丘光庭</a>亦有《纸钱说》(2),文多不录。


    【注释】


    (1)书契:文字。


    (2)太学博士:太学为古代设立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为其中学官。丘光庭: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唐末五代文学家。


    【译文】


    古代有了文字书契之后,简策就产生了。这之后有时也用缣帛书写。蔡侯造纸,纸张方才大行于世。近代以来,神棍巫师与阴间相通,一定要制作纸钱,馈赠给阴间之神。我每每看到各家志怪玄幻的记载,其中有鬼向人索求纸钱的,也有人送纸钱给鬼而获得大福气的。啊呀!游魂生出种种诡异,自从洪荒以来就是如此,那么在汉代之前,没有纸张,鬼又以什么为钱财呢?莫非鬼神并不能自在为神,而是要随世变化?唐代末年,太学博士丘光庭也写过《纸钱说》,文长不录。


    四序图·袁安卧雪


    【点评】


    苏易简在这段文字中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理性和批判精神,对于以纸钱贿鬼神的虚妄愚蠢,加以质疑。特别是他质询在纸张发明之前,根本没有纸钱,又该如何去贿赂鬼神呢?可谓击中要害。另,丘光庭《纸钱说》今已不存,可惜苏易简未曾抄录,使我们无法一睹庐山真面目。


    陈后主常令八妇人襞彩笺(1),制五言诗。


    【注释】


    (1)陈后主:即陈叔宝</a>,南朝陈代的末代皇帝,以昏庸荒淫著称,在位6年(583—589),被隋所灭。襞(bì):折纸作书。


    【译文】


    陈后主经常令八名妇人折叠彩笺,用来写作五言诗。


    【点评】


    此故事出自《南史</a>·陈纪》,称陈后主经常举办宴会,参加者为江总、孔范等文臣十人(这十人也被称为“狎客”)。后主先让张丽华等八名宠妃折叠彩笺,然后自己写作一首五言诗,江总等人和作,谁文思稍迟,就要罚酒。如此整日君臣儿戏,到了隋朝大军南下的时候,就只能躲到井里、束手就擒了。


    《唐书》(1):杜暹为婺州参军(2),秩满将归(3),吏以纸万张赠之,暹惟受百幅。人叹之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


    【注释】


    (1)《唐书》:此处指《旧唐书</a>》,后晋刘昫</a>等撰。原称《唐书》,宋祁</a>、欧阳修</a>所撰《新唐书》问世后,为避免混淆而改称《旧唐书》。后晋开运二年(945)修成,共二百卷。


    (2)杜暹(xiān):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代政治家。为官清廉,有嘉誉,唐玄宗</a>开元十四年(726)拜相。婺(wù)州:古州名,隋开皇年间设置,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参军:古代官名。东汉末始设,本为军职,至隋唐为州郡属官。


    (3)秩满:官员任期已满。


    【译文】


    《旧唐书》称:杜暹任婺州参军,任期已满,将要离任,当地官吏赠送给他一万张纸,杜暹只收下了一百张。人们感叹道:“以前清官只收一文钱,杜暹与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点评】


    “昔清吏受一大钱”系指古时官员离任时,当地民众赠以钱财,为表示为官清廉,官员只收下一文钱。杜暹在唐代诸相中尤以清廉著称,年轻时就发誓不接受他人馈赠,死后玄宗遣宦官前去吊唁,赠以绢三百匹作为奠仪,其子孝友秉持父亲的意志,也坚决不肯接受。


    《异苑</a>》:张仲舒在广陵(1),天雨绛罗笺,纷纷甚驶(2),非吉兆也。


    【注释】


    (1)广陵:即今江苏扬州。


    (2)驶:迅速。


    【译文】


    《异苑》称:张仲舒在广陵时,天空落下了绛罗笺,纷纷般十分迅速,这不是吉兆。


    【点评】


    此条出自《太平御览》卷六〇五,《文房四谱》节引不全,原文说</a>每天早晚张仲舒家门口有红色云气,后有一日,空中突然纷纷落下红色绸缎,宽七八分,长五六寸,接着又落下差不多大小的纸张,翌日张仲舒暴毙。


    郑虔为广文博士</a>(1),学书,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屋(2),遂借僧房居止,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


    【注释】


    (1)郑虔:字若齐,郑州荥阳(今河南荥泽)人,盛唐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学者;又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是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a>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广文博士:官名,全名为“广文馆博士”。此官职系唐玄宗专门为郑虔而设。


    (2)慈恩寺:位于西安。始建于隋代,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当时的皇太子李治为亡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而扩建。


    【译文】


    郑虔任广</a>文博士,他学习书法时,苦于没有纸。后来得知慈恩寺有数屋子柿树叶,于是就去那里借僧房居住,用红叶练习书法。时间长了,他几乎将所有的树叶都写遍了。


    【点评】


    此故事出自《新唐书》郑虔本传。慈恩寺是唐代著名佛寺,贞观二十二年(648)建成后,高僧玄奘</a>法师奉唐太宗</a>敕令为该寺上座,并在此翻译佛经。著名的大雁塔也坐落于该寺中。


    《历代名画记</a>》云(1):背书画勿令用熟纸(2),背必皱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纸缝先避画者人面及要节处。若缝之相当,则强急卷舒有损。要令参差其缝,则气力均平。太硬则强急,太薄则失力。绢素彩色不可捣理,纸上白画可以砧石安贴之(3)。仍候阴阳之气调适。秋为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暑湿之时不可也。


    【注释】


    (1)《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a>撰。全书十卷,记述了历代绘画的发展、绘画理论及历代画家的小传,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2)背书画:指装裱书画。


    (3)白画:白描。


    【译文】


    《历代名画记》称:装裱书画不要用熟纸,否则装裱后一定会起皱,最好使用白色平滑且薄的大幅生纸。裱纸的接缝处要避开画中的人脸和关键处。如果接缝在那里,那么快速展开卷轴,就会让其受损。最好要让接缝处参差不齐,这样受力就能均匀。裱纸太硬则强急,太薄则失力。绘于绢素的彩画是不可以捣理的,纸本的白描画可以在砧石上平贴。装裱要等到阴阳调合适宜时进行。秋天最好,春季尚可,夏季最差,在暑热潮湿的时节是不能装裱书画的。


    【点评】


    装裱是延长书画寿命、增强观赏效果的必备手段,因此历来收藏家都非常重视装裱。装裱的要点有很多,选择优良的托裱用纸是其中之一。历史上最著名的装裱用纸是金粟笺,即海盐金粟寺所藏的宋藏经纸,因而又称“宋经笺”,“其纸幅幅有小红印,曰金粟山藏经纸,间有元丰年号”,可知确为宋纸。此纸为“硬黄茧纸,内外皆蜡磨光莹”,且用黄檗浸过,有唐纸遗风。


    金粟笺的纸质坚韧厚实,是上等的装裱用纸,所以被“后人剥取为装(dàn)用”。周嘉胄</a>《装潢志</a>》称“余装卷以金粟笺白笈糊折边,永不脱,极雅致”,明人文震亨</a>《长物志</a>》则称“画卷引首须用宋经笺、白宋笺及宋元金花笺”。除了用于书画装裱之外,金粟笺还是明清藏书家所追逐的对象,明末大藏书家山阴祁氏澹生堂就“多用宣绫包角,藏经笺作面”。


    装裱好的长卷和册页


    卷轴装,是古籍早期的装帧形式,系将纸页以长卷形式依次粘连,并将末端粘连在轴上,浏览时铺开,收储时卷起,形式与书画卷轴相同。


    经折装,古籍装帧方式之一,系将长卷纸叶折叠多次,并在前后粘以硬纸面。这种装帧形式大量用于佛经,同时也用于碑拓书册。


    旋风装,古籍的早期装帧方式之一,亦称“龙鳞装”,系以长纸为衬,各书页依次层叠裱于其上。旋风装的传世实物仅有今藏故宫博物馆的唐吴彩鸾手写《切韵》。


    册页装,主要运用于书画装裱,系将小幅字画裱在硬纸上,制成书册的样式,便于保存和观赏。


    蝴蝶装,古籍的装帧方式之一,盛行于宋代,系将书页的有字一面向里对折,在中缝处涂上浆糊粘在作为外封的纸上,制作成册。因书页在翻阅时,如蝴蝶两翼飘飞而得名。


    包背装,古籍的装帧方式之一,系将书页的有字一面向外对折,再将折好的书页对齐,用纸捻穿订。用整张大纸制成外封,粘于书脊上,制成书册。包背装的出现晚于蝴蝶装,流行于元代和明代中早期。


    线装,是最常见的古籍装帧方式,将书页的有字一面向外对折,前后各以一纸为书衣,整体对齐后穿眼订线,制作成册。线装起于明代中期,随后迅速流行,成为通行的古籍装帧方式。


    《历代名画记》云: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者常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1),以备摸写。古人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彩笔迹。亦有御府拓本,谓之官拓。


    【注释】


    (1)蜡:染蜡。


    古代的印刷作坊


    【译文】


    《历代名画记》称:江南地区润泽而没有灰尘,很多人都有精湛的技艺。好事者经常置备好宣纸百幅,将其染蜡,用于摹写。古人喜好拓画,能够做到七八成相似,不失画作的神彩和用笔。此外,也有御府拓本,称之为“官拓”。


    【点评】


    所谓“拓”在古代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依样描制,即我们常说的“临摹”;其二指在碑刻金石上覆纸扑墨,获得拓本。此处应取第一义。


    拓纸法:用江东花叶纸,以柿油、好酒浸一幅,乃下铺不浸者五幅,上亦铺五幅,乃细卷而硾之(1)。候浸渍染著如一,拓书画若俯止水、窥朗鉴之明彻也(2)。今举子云(3):“宜赍入词场以护试纸(4),防他物所污。”


    【注释】


    (1)硾(zhuì):捶打。


    (2)朗鉴:明镜。


    (3)举子:参加科举考试者。


    (4)赍(jī):带。词场: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泥活字版(示意模型)


    【译文】


    拓纸的方法是:用柿油、好酒浸透一张江南出产的花叶纸,在下面铺上五张没有浸过的纸,上面同样也铺五张,然后将其细细卷好并捶打。等到浸染的程度相同,这样所拓书画就好比俯看止水、照明镜那般清晰明白。现今举子们说:“最好带这种纸入考场,用来保</a>护考试用纸,以防被他物弄脏。”


    【点评】


    捶打是修饰、加工纸张的工艺之一,可以起到使纸面光滑紧致的作用。宋米芾《书史》称:“第一池纸匀之,易软少毛,澄心其制也。”


    庾阐(1),字仲初,造《扬都赋》成,其文伟丽。时人相传争写,为之纸贵。


    【注释】


    (1)庾阐:字仲初,东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官散骑侍郎、零陵太守,有文名。


    【译文】


    庾阐字仲初,他写成了《扬都赋》,文字华丽而壮美。当时人争相传写,纸价为之高涨。


    【点评】


    《扬都赋》原文已佚,但有片段保存于《艺文类聚</a>》、《初学记</a>》、《太平御览》等类书中。据《世说新语</a>》,庾阐与东晋重臣庾亮同族,因此庾亮对《扬都赋》推崇备至,称相比班固</a>的《二京赋</a>》,可以一敌三;相比左思</a>的《三都赋</a>》则可以一敌四。在此赞誉下,此赋声名鹊起,谢安却不以为然,认为此作模拟太甚,缺乏自出机杼的灵韵,显得格局狭小(“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本草拾遗》云(1):印纸剪取印处(2),烧灰水服,令人绝产。


    【注释】


    (1)《本草拾遗》:唐陈藏器撰。该书系药典,是唐代中医药物学的名著,共十卷,原书已佚,有辑本。


    (2)印纸:古代官府印发的各种文书证件。


    【译文】


    《本草拾遗》称:将印纸上加盖印章的地方剪下来,烧成灰用水服下,会让人无法生育。


    【点评】


    此方不见于李时珍</a>《本草纲目</a>》。据该书,纸张入药且与生殖有关的是治疗月经不调,用法是烧纸成灰,和酒服下:“月经不绝来无时者,案纸三十张烧灰,清酒半升和服,顿定。冬月用暖酒服之。”


    抚州有茶衫子纸(1),盖裹茶为名也。其纸长连,自有唐已来,礼部每年给明经帖书(2)。见《茶谱</a>》(3)。


    【注释】


    (1)抚州:古州名,隋代始置,即今江西抚州。


    (2)明经: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以通经义与否取士。帖(tiě)书:又称“帖字”、“帖经”,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


    (3)《茶谱》:此书情况不详。


    【译文】


    抚州出产茶衫子纸,因其用来裹茶而得名。这种纸长而相连,自从唐代以来,礼部每年都向明经供应这种纸用来帖书。此事见于《茶谱》。


    【点评】


    “帖经”是唐代明经科考试的必备项目,形式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选取一段经书(包括经书本文与注疏),遮住其他部分,只留一行,再用纸贴住行中的三个字,让考生填写(早期是口试,后改为笔试)。这一考试只考查考生对于经书的熟悉程度,而且明经科每科取士有一二百人之多,因此相对简单,当时即有“三十老明经”的说法。


    象牙纹竹花鞘裁刀


    象牙雕云龙纹裁刀


    药品中有闪刀纸,盖裁纸之际,一角垒在纸中,匠人不知漏裁者。毉人入药用(1)。


    【注释】


    (1)毉(yī)人:医生。


    【译文】


    药品中有一味“闪刀纸”,是指裁纸时有一角叠入纸中,工匠不知而漏裁的纸。医生将其入药使用。


    【点评】


    纸张的确可以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详细罗列了楮纸、竹纸、藤纸、草纸、麻纸、纸钱的药用功效,大体用法都是将纸烧成灰,或内服,或外敷,用于止血。


    《资暇》云(1):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也。松笺其来旧矣。元和之初,薛涛尚斯色(2),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之,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今蜀中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松花一色。


    【注释】


    (1)《资暇》:即李匡乂</a>《资暇集</a>》。


    (2)薛涛: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中唐女诗人。


    【译文】


    《资暇集》称:历代认为松花笺就是薛涛笺,这是不对的。松花笺的由来已久。元和初年,薛涛喜爱松花笺的颜色,又喜欢写作小诗,觉得松花笺过大,不想浪费纸张,于是就命令工匠将其缩小裁制。蜀地的才子觉得薛涛新制的笺纸使用便利,之后就仿效着将各种笺都缩小裁制,并特地命名为“薛涛笺”。今蜀纸有小幅的都属此类,并非只有松花笺这一种。


    【点评】


    薛涛笺可能是古代笺纸中最负盛名者。薛涛是唐代女诗人,本出身良家,父亲死后,留居成都,沦为歌妓。薛涛善诗文,与韦皋、元稹</a>、白居易</a>、牛僧孺</a>、令狐楚</a>、裴度、张籍</a>、杜牧</a>、刘禹锡</a>唱和交游,韦皋甚至推荐授予她校书郎的官职(最终未果)。薛涛亲制笺纸,用于诗文酬唱,是脍炙人口的风流韵事。因而后代制笺,多以薛涛为名,因此薛涛笺的实际情况如何,反而隐沦不显。李匡是晚唐人,时代相距较近,所得传闻较为可信。不过可惜他没有具体说明,将松花笺缩小化的薛涛笺究竟是何种模样。关于薛涛笺,元人费著《蜀笺谱》称“涛所制笺特深红一色”,从文意来看,薛涛笺是一种深红色笺纸,其上应该没有图案,因此尚不能称为花笺。


    南朝有士人朱詹(1),家贫力学,常吞纸疗饥。


    【注释】


    (1)朱詹:义阳(今河南信阳)人。世居江陵,好学,南朝梁代人,后官至镇南录事参军。


    【译文】


    南朝有一位士人朱詹,家境贫困而好学,经常吞纸疗饥。


    【点评】


    此故事出自《颜氏家训</a>》,但恐怕不可信。前文已有大量记载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绝非价格低廉的日用品,而是供应量有限、需要节约使用的。倘若朱詹家贫,则很可能无力购纸,若能买得起纸,那么就应该有财力购买食品,二者必居其一。


    小青小影图


    此外《颜氏家训》还说,朱詹家中没有被子,天冷时只能抱着狗取暖。因为家里没有吃的,狗也饥饿难耐,出去偷吃东西了。朱詹醒来,发现狗不见了,四处呼喊,也没有找到,十分伤心。后来朱詹学成之后,为梁元帝</a>幕僚,深得元帝礼遇。


    今大寮书题上纸签(1),出于李赵公(2)。


    【注释】


    (1)大寮:指官署。


    (2)李赵公:即李吉甫</a>,字弘宪,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政治家。唐宪宗时曾任宰相,所撰《元和郡县图志</a>》是我国方志的经典之作。


    【译文】


    现在各官署所藏书籍的签条,是李吉甫所写。


    【点评】


    我国古籍往往在书衣(相当于现在的封面,但“封面”一词在古籍中另有别指)的左上角黏贴有签条,用于题写书题。


    唐初,将相官告亦用销金笺及金凤纸书之,余皆鱼笺、花笺而已。厥后李肇《翰林志》云(1):凡赐与、征召、宣索、处分曰诏(2),用白藤纸。慰抚军旅曰书,用黄麻纸。太清宫内道观荐告文辞(3),用青藤纸朱书,谓之青辞。诸陵荐告上表、内道观文,并用白麻纸。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拜免三公、命相、命将(4),并用白藤纸,不用印。双日起草,只日宣。宰相、使相官告(5),并用色背绫金花纸。节度使,并用白背绫金花纸。命妇(6),即金花罗纸。吐蕃及赞普书及别录(7),用金花五色绫纸、上白檀木、真珠、瑟瑟、钿函、金锁钥(8)。吐蕃宰相、摩尼师已下(9),书甲五色麻纸。南诏及青平官书(10),用黄麻纸。


    【注释】


    (1)《翰林志》:唐李肇撰,一卷,记述唐代翰林典故制度。


    (2)宣索:皇帝下旨索取钱物。


    (3)太清宫:指河南鹿邑太清宫。此地传为老子出身地,东汉时建老子祠,唐代不断扩建,玄宗开元年间改称“太清宫”。荐告:祭告神灵。


    (4)德音:唐宋时宣布惠政恤免之事的诏书,也称“恩诏”。


    (5)使相:唐代中期,凡宰相必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凡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的节度使即为使相。


    (6)命妇:指受朝廷封号的妇女。


    (7)吐蕃:公元7—9世纪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除青藏高原之外,在其极盛期,疆域还曾扩展到今甘肃、四川及贵州的一部。赞普:吐蕃政权的最高统治者。


    (8)瑟瑟:碧色宝石,出产于波斯。钿(diàn)函:镶嵌金银珠玉等物的盒子。


    (9)摩尼师:指摩尼教的法师。该教为波斯人摩尼创立,教义推崇,又称“明教”、“明尊教”,唐代传入我国。


    (10)南诏:我国唐代时期的西南地方政权,疆域为云南及贵州、四川、西藏部分。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902年权臣郑买嗣发动政变,南诏灭亡。青平官:南诏的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宰相。


    【译文】


    唐代初年,任命的将相委任状也是用销金笺和金凤纸书写的,其他的则用鱼笺、花笺而已。之后李肇《翰林志》称:凡是赏赐、征召、宣索、处分称之为“诏”,使用白藤纸。慰抚军队称之为“书”,使用黄麻纸。太清宫内道观祭告神灵的文书,使用青藤纸,以红笔书写,称之为“青辞”。祭告历代先帝陵墓的上表、内道观文,均使用白麻纸。凡是赦免、恩诏、立后、立太子、大诛讨、任免三公、任命宰相、任命大将,均使用白藤纸,不用印。双日起草,单日宣布。任命宰相、使相的委任状,均用色背绫金花纸。任命节度使,用白背绫金花纸。册封命妇,用金花罗纸。致信吐蕃及其赞普或者别录,使用金花五色绫纸,再加上精白色檀木、珍珠、瑟瑟、钿函以及金锁金钥匙。致信吐蕃宰相、摩尼师以下,用甲等五色麻纸书写。致信南诏及青平官,使用黄麻纸。


    【点评】


    苏易简此条引文有删节,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翰林志》原书。由此引文可知,唐代有严格细致的诏敕制度,对于各类诏敕的用纸有着近乎繁琐的规定。文中所提及的“青辞”(青词)是斋醮时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用朱笔、青藤纸书写。李唐王朝为拔高门第,称自己是老子后代,因而道教在唐代有很高地位,所以青辞也成为朝廷诏敕之一。明代嘉靖皇帝也崇信道教,权臣严嵩</a>就是因善写青辞而受赏识,最终登上权力高峰的。


    宣宗雅好文儒(1)。郑镐知贡举(2),忽以红笺笔札一名纸曰“乡贡进士李御名”以赐之(3)。


    【注释】


    (1)宣宗:即唐宣宗,名李忱,在位13年(846—859)。


    (2)郑镐(hào):唐代大臣,生平未详。


    (3)笔札:亲笔书写。名纸:古时的名片。


    【译文】


    唐宣宗平素爱好文章儒学。郑镐知贡举,宣宗突然用红色笺纸亲笔写了一张名纸,上面写着“乡贡进士李某”,赐给郑镐。


    【点评】


    唐宣宗身为皇帝,自然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为了满足自己雅好文儒的兴趣,所以做此游戏之举。与之相应成趣的是,明武宗正德皇帝自幼“好骑射”,喜欢军旅之事,更向往着能像太祖朱元璋</a>、成祖朱棣</a>一般亲临沙场,正德十二年(1517)蒙古鞑靼部入侵,武宗不顾大臣们的极力劝谏,御驾亲征,最终击退蒙古军。武宗得胜之后给自己封了“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官衔,着实过了一把战争瘾。


    摄生者尤忌枕高。宜枕纸二百幅,每三日去一幅。渐次取之,迨至告尽,则可不俟枕而寝也。若如是,则脑血不减,神光愈盛矣。


    【译文】


    养生者最忌用高枕头。最好以二百张纸为枕头,每三天撤去一张。这样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没有,就可以不用枕头睡觉了。只要这样做,就能使脑血不衰减,人的精神光彩更加充沛。


    【点评】


    从今日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一养生秘诀的主要好处在于预防颈椎疾病,改善脑部供血,防止压迫神经。


    《神仙传</a>》云(1):李之意,神仙人也。蜀先主欲伐吴(2),问之意。乃求纸笔,画作兵马数十,手裂坏之,又画一大人,又坏之。先主出军,败衄(3)。


    【注释】


    (1)《神仙传》:东晋葛洪撰。原书十卷,为志怪小说集,今传本已是后人辑本。


    (2)蜀先主:指刘备。


    (3)衄(nǜ):失败。


    界尺


    即压尺,压纸的文具。


    【译文】


    《神仙传》称:李之意是求仙有道之人。蜀汉先主刘备想要攻打东吴,向李之意询问吉凶。李之意要来纸笔,画了数十兵马,然后将其撕裂,又画了一名帝王装束的人,再将其撕坏。先主出兵,果然大败。


    【点评】


    此条出自《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神仙传》,但称此人名李意其,是蜀地人,据称是汉文帝时人,一直活到三国时期。


    镇纸


    镇纸是书写绘画时压纸的工具,又称“镇尺”、“压尺”,以长方条状为最常见,多用玉、石、铜、竹等材料制成。


    《林邑记》:九真俗,书树叶为纸。《广州记</a>》(1):取榖树皮熟捶,堪为纸。盖蛮夷不蚕,乃被之为褐也。


    【注释】


    (1)《广州记》:东晋顾微</a>撰。为地方志,原书已散佚。


    【译文】


    《林邑记》称:九真地方的习俗是以树叶为纸,在上写字。《广州记》称:当地人取榖树皮,将其捶打成片,可以做纸用。蛮夷不会养蚕,披着这种树皮,作为衣服。


    【点评】


    《广州记》中捶打树皮为纸为布的记载,在古代西南及岭南的少数民族中非常常见,这种将树皮经过仔细捶打后形成的薄片,称为“布”、“榻布”或“答布”,这种材料虽然也可用于书写,但如上文所述,更多的则是用来制衣。


    刘恂</a>《岭表录</a>异》云:广管罗州多栈香树(1),身似柜柳(2),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皮,堪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文如鱼子笺。雷、罗州、义宁、新会县率多用之(3)。其纸漫而弱,沾水即烂,不及楮皮者。


    【注释】


    (1)广管罗州:南朝宋元嘉年间设罗州县,当时属广州高凉郡,故称“广管罗州”。后升格为州,并屡次迁徙治所。栈香树:一种香木,生于岭南地区。


    (2)柜柳:即杞柳,又称“红皮柳”。


    (3)雷:即雷州,唐太宗贞观年间始置,治所在今广东雷州。义宁:古县名,唐时属冈州。新会县:即今广东新会,唐时为冈州治所所在。


    【译文】


    刘恂《岭表录异》称:广管罗州盛产栈香树,树身与杞柳相似,花色白而繁多,树叶像橘皮,可用于造纸,名为“香皮纸”。纸色灰白,有类似于鱼子笺的纹理。雷州、罗州、义宁、新会县大多使用这种纸。但这种纸不密致而柔弱,一遇水就烂,比不上楮皮制成的纸。


    古代书坊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一角,描摹了中国宋代书坊的状况。


    【点评】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长的植物各异,加之工艺细节所在不同,因此有很多极具地方色彩的纸张。香皮纸虽然品质不高,存在着遇水即烂的问题(估计这与岭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木质疏松有关),但毕竟是岭南地区的特色纸张。至清代,广东最具特色的纸张为“万年红”,纸色如橙,系浸药而成,有防蛀的功效,经常用做书籍的前后扉页。


    《世说》:戴安道就范宣学所为(1)。范读书,亦读书,范抄纸,亦抄纸。


    【注释】


    (1)戴安道:即戴逵,“安道”乃其字,谯国(今安徽亳州)人,东晋隐士,好鼓琴,善文辞。范宣:字子宣,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屡征不仕。


    【译文】


    《世说新语</a>》称:戴安道到范宣那里去学习。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写,他也抄写。


    【点评】


    此故事见于《世说新语·巧艺》。或许是了迎合本书的需要,苏易简在引用时将原文“范抄书,亦抄书”改为“范抄纸,亦抄纸”。这则故事还有下文,说是戴逵喜爱绘画,但范宣认为这是雕虫小技,没有什么用处。于是戴逵就画了一幅《南都赋图》,范宣看后感慨良久,从此开始重视绘画。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