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版题记
3个月前 作者: 邓广铭
这本稼轩词</a>编年笺注,是我在一九三七到一九三九两年多的时间内编写起来的,距今已经是将近二十年的事了。一九四一年曾由商务印书馆排好书版,后以纸张缺乏,一直未能付印。近两年内,我又断断续续地就稿本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成为现在即将付印的这一本。
我是一个从事于历史科学工作的人,对于我国的一些古典文学名著和伟大作家,虽也喜欢阅读,有所爱好,但也只是有所爱好和喜欢阅读而已;对于其中的任何一部名著或任何一位作家,都不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我之所以从事于这部稼轩词编年笺注的编写工作,事实上也仍是在我钻研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所经行的一段弯路。是因为,在一九三五到一九三七年间,我正在攻治两宋和辽 金历史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有关宋辽和宋 金之间的和战问题,以及这一历史时期内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学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在工作的进行当中,南宋的几个比较突出的富有爱国思想的学士大夫和社会活动家,例如大倡功利主义的陈龙川(陈亮</a>),以爱国诗人著称于世的陆放翁(陆游</a>)和具有多方面才智的英雄豪杰人物辛稼轩等人,便特别吸引了我的注意,使我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们的一些言论著作和实际活动,都加深了我对于当时某些事件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一一六〇到一二〇七这四十多年内的宋 金斗争当中,辛稼轩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为求明了他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具体活动和主要贡献,我便去翻览前人已经写成的几种著述:清代 辛启泰所编的稼轩年谱和稼轩集抄存,近人梁启超</a>所编的辛稼轩先生年谱</a>和梁启勳所编的稼轩词疏证等等。不料在翻读过上述各书之后,我所希图解决的问题竟完全没有获得解决。关于辛稼轩如何起而反抗金人的统治,关于他在投归南宋以后四十多年之内的用舍行藏诸大端,载在上举诸书当中的,彼此之间既有种种的分歧,而取与当时一些有关的历史事件相参证,也几乎全都不能入扣合拍。真所谓治丝愈棼。既不能“因人成事”,这便使我下定决心,要绕行大段弯路,要亲自动手编写一本稼轩年谱,如有可能,且要把稼轩词的写作时次加以排比。
辛稼轩的诗文集早已失传了,在现存的一些南宋后期人的文集内也找不到他的行状碑铭之类的比较直接、比较完整的传记资料。因而,在我既经决定要从事这一工作之后,凡披览所及,只要是南宋以来的史册或他种书志,我总要注意其中有无关涉到稼轩及其亲朋师友的什么记载,有时且专为这一目的而去翻检某些书籍。只要在其中遇到有关材料,我便细大不捐地一齐钩稽出来,以期借助于这样一些一鳞半爪的积累,最后能够把辛稼轩的生平行实逗拢得比较完备一些。在这样进行了长时期的搜讨之后,果然得到了差强人意的收获,我便把采摭所得的这些资料,分别用来编写辛稼轩的年谱和稼轩词的编年与笺证。
辛稼轩在写作歌词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用很多的史事和典故,致使阅读稼轩词的人们必须随时去翻检一些书册,否则对词中涵义便常有无从索解之感。为其如此,我在对稼轩词进行笺证工作的同时,就也把词中所使用的典故、往事和成语等等一并作了注释,想使此后阅读稼轩词者,有了这部编年笺注在手,不必另有翻检之劳,即可大致求得其解了。
在这部书中,关于笺证和编年部分,是我用力较多的部分,但是,其中必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地方还可以考索得更加精确,有的地方又过于执着或竟失之穿凿之类。关于典故和成语的注释部分,因为不是我主要功力之所在,所存在的问题更可能较多。有少量的典故和成语,我只是从一些“类事之家”的书籍当中,或从前代某些诗文集的注释当中稗贩而来,在此等处所,所标举的卷第篇目既很简略,所举书名也会间有现今已经失传之书,甚至所标注的也可能并非最原始的出典。例如:在注释辛词“虎踞龙蟠何处是”一句时,我所引用的张勃的吴录,注释“白羽风生”句时所引用的裴启</a> 语林,就都是早已失传的书,我是从太平御览</a>转引来的。
我既不是研究文学史和古典文学的,对于词章一道更属外行,因此,就编写稼轩词的编年笺注这一工作来说,我并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也因此,在我已经编写成的这部书中,便不可避免地要有很多疏漏差谬之处。凡此种种,我在诚恳地期待着看到这部书的朋友们给予指正和帮助。
在最近对这部书的修订工作上,蒋礼鸿、盛静霞两位先生曾给以很多的帮助,谨在此表示感谢。
邓广铭</a>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写于北京大学</a>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