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 陆步青《修辞学与语体文》

3个月前 作者: 钱基博
    一 修辞学的定义


    修辞学的定义,有新旧两派:


    (1)旧派修辞学是一种学术(art),叫我们用一种工具(声音或符号)发表我们的思想。


    (2)新派修辞学是一种学术,叫我们怎样用一种工具发表我们的思想而生出一类需要的感应(required response)。


    新派的定义,说修辞学的目的一方面,比旧派的定义较为圆满一点。怎么能够生出需要的感应来呢?这是修词的道理。现在举个例来证明一下:如我们要想开窗,对仆从说“开窗”,他便把窗打开了。这就是需要的感应。若对朋友,必要说“请开窗”,对不相识的人,必要说“费你的心开开窗”,他才来开窗,我们需要的感应,才能生出。否则你说:“喂!开窗!”这种口气,有哪个来应命呢?


    有许多人以为修辞学是一种仅仅修饰词章用的东西,这是误解。其实无论说话、作文,有效力的都合修辞学的宗旨。修辞学在说话尚不十分要紧,在作文则</a>要紧非常。因为说出来的话,没得需要的感应,或者还可以改过调头重新再说,发表出来的文章,没得需要的感应,则无改良之余地了。


    二 语体文的目的


    语体文(白话文)的一种目的,至少要推广新文化、新思潮,使感应快,效率大。其实文言文亦可以推广新文化、新思潮,不过懂的人少,感应效率远不及语体文罢了!


    譬如五一纪念日,要做一篇文章来劝导劳工,用文言文,则感应慢而效率小,若用语体文,则感应快而效率大,可以断言的。


    由此以观,语体文的目的和修辞学的目的,需要的感应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分别了,所以今天把修辞学与语体文连拢来讲。


    三 语体文的文体


    文体(Style)不分文言白话,能够得到感应,发生效力,就是好的,否则不好。不过比较起来,白话文对于得到感应,发生效力,要容易得多。


    要发生效力,得到感应,有两个原素(elements):(一)表达(expression),(二)感触(impression)。前者表达自己的意思,后者感触旁人的情感。语体文对于这两个原素较易达到,文言文则较难。譬如讲一种笑话,一定是语体文占优胜的。语体文的文体,究竟应该怎么样呢?现在分做四项说:


    (一)正确(correctness)


    说话作文,能够使人明白,因为内中含着共同了解心(普遍心)。如我们指一张桌子,说:“这是桌子。”大家都能知道,即是大家都有桌子的了解心。所以要使说话作文的效率增加,必要推广公众了解心。推广的法子有三个:


    (A)去土语 文言文没有土语,故懂文理者一看了然。语体文则夹杂许多土语。就我看见的来说,如“很好”,有人说“不推班”;“那里”,有人说“那块”;“不很长”,有人说“欠长”。此外还有“出风头”等等,都是一个两个地方的土语,究竟能否通行全国,是个疑问。所以要推广公众了解心,先要把土语去掉。


    (B)一定的文法 现在的语体文,各做各样。上海有几种出版物,是从《红楼梦</a>》里变出来的,有许多语句,都不合现在的用。如“的”、“底”、“地”、“方才”、“那吗”等等字,都是乱七八糟用的,没有一定的法子。这怎么能使人明白呢?所以要推广公众了解心,必要有一定的文法。


    (C)点句 大概语体文的点法,多半采用西洋文的符号。但未曾学过西洋文者,或学得不十分清楚者,往往都会弄错。如“我不晓得怎么样好”这个句子,我看见有人背后加了个疑问号,这何尝是疑问呢?所以要推广公众了解心,对于点句也要留心。


    (二)明白(clearness)


    (A)系统(unity) 作文并不是堆文砌字,要整理自己的思想。譬如我今天演说,我预先必定要做一番整理的手续。旧式文章,对于整理的手续很缺乏,所以往往有重复的毛病。


    再有一层:作一篇文,总要只有一个意思,才有力量。如江苏省议会的漾电,头一段说学潮,中段说司法问题,末段又说省议会本身的问题,人家看了以后,不晓得何重何轻,何去何从。又如报纸上的广告,说《新体国语</a>教科书》怎样怎样的好,后头又说本书局还有什么什么书,都很不对。这样复杂的意思,既说此,又说彼,实在淆人听闻。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的感应容易,对于多少事的感应难,就不免有顾此失彼之虑了。


    (B)组织(coherence) 作文有组织,则上下文贯串,否则有两种毛病:(一)晦涩,(二)含糊。犯这两种毛病最厉害的,就是(甲)宾主颠倒。我看见一个句子:“新思潮鼓吹的时候,欧战还未发生。”细察上下文,应该说:“欧战未发生的时候,新思潮已在那里鼓吹了。”这是不留心宾主的错误。(乙)代名词太多。例如一个句子:“张先</a>生告诉我:‘他已经见过李先生。他允许他即刻对王先生讲,叫他把前天他留在他那里的书,即刻送还他。’”这样多的“他”字,究竟代的哪个呢?殊属欠明了。现在把他除掉几个,加上几个名词来代,变为:


    张先生告诉我:“他已经见过李先生。李允许他即刻对王先生讲,叫王把前天李留在他那里的书即刻送还张。”


    像这样名词,虽重复几遍,却清楚了。


    现在“她”字争得不了,实在男女性不明白,是不十分要紧的。何以呢?因为像上面的例,即使没有男女性的分别,滥用代名词,也不明了的。况且知道分别男女性用法的人很少,不能公众了解。有种外国文的惯格,像法文中冠词的分性,西洋文中的复数等等,我们做中国文,尽可以不必引进来。


    (三)语势(force)


    (A)简括(brevity) 简括的文章,最有势力,最能感触人。长篇大论的文章,啰啰唆唆,人看见他一览无余,毫无想象的余地,往往生厌弃心。报纸上所载的文章,人家多半看短评小论,投稿的文章,短的比长的格外欢迎,都是这个缘故。然短文亦不容易做,人说五分钟的演讲最难,却是最有效率,这句话很有道理。


    现在举几个例证明简括的文章的力量。如该撒克服西里亚时,其报告书只有三字:Veni,Vidi,Vici。译成英文I came,I saw,I conquered。人家看见,很可以想象他战胜迅速的情景。又如一个笑话:一个寡妇想再醮,不好怎样开口。有个讼师代他写出八个字:


    夫死无嗣,翁鳏叔壮。


    你看这八个字,吐出他要改嫁的意思,何等的有力量!所以凡属做文章,句子要短,节段要短,篇幅要短,绝不可累累拖拖。现在做语体文的,最犯这个毛病,无谓的接续词(conjuntion)触目皆是。例如昨天南京学生联合会开游艺</a>大会的传单,内中说</a>:


    诸位……游艺大会是什么东西?……说是没有看过。那我们老实告诉:请你赶快来看我们为筹款开的游艺大会。因为其中的内容,大有可观。技能的表演,固不容说,就是各种游戏,都可以使你看得满足愉快。所以这种盛会,虽不见得是绝后,的确可说是空前……


    你看“因为”、“所以”这两个接续词,有什么意味?把他除掉,实在还要坚强呢!


    (B)注重(emphasis) 做文章能够在一首一尾着重,易使阅者节省脑力,而且易得真意。平常演说者不晓这个道理,一登台便说:“今天没有预备……要请大家原谅。”或说:“鄙人得与诸君同聚一堂,非常愉快……”作文者也往往用这种话起头,究其实毫无意义。如果说得好,做得好,自然不消作无谓之客气(hackneyed expression[1]),否则即作客气,有哪个能原谅你呢?这都是耗费阅者听者的时间罢了。所以做文章,应该把前提在前,结束在后,以着重全篇的主意。


    (四)流利(ease)


    (A)句法(structure) 句法不要过于摹仿外国文的构造。因外国文的构造,与中国文不同。若纯用外国文的构造来作中国文,研究过外国文者或能了解,未研究过外国文者读了艰涩异常,易生不快之感。试问我国研究过外国文的人多呢,还是未研究过外国文的人多呢?当然是未研究过的多。所以想把文章的效力增加,需要的感应增大,就把句法照</a>中国式的构造表演出来。例如:


    他有比从前更多的谷余剩了。


    这是有点像外国文的构造,念起来殊属不顺口,且意思亦不十分明了。若改变一下:


    他余剩的谷,比从前更多了。


    这样一来,何等流利,何等显明!


    英国人摹仿拉丁文者,人家叫他做Johnsonism,盖讥讽他过于矫揉造作,摹仿外国文的构造。我很希望我国作语体文的,千万不要流于Johnsonism。


    (B)音调(euphony) 语体文对于音调,最不讲究,这是大错!因为音调与记忆有关。譬如诘屈聱牙的人名,很难记忆,童谣俗谚,入耳不忘,在在都可以证明。所以我主张语体文要注意一点音调。新体诗最好押韵,否则亦要自然流利。


    (C)留心别字 文章可以代表作者的人格,别字也会损害作者的人格。譬如写信给人,写得不好,别字满纸,则人家必定要起轻侮之心,因而效力减小,感应没有。我看见许多白话文,常有误“夠”作“够”,误“偏”作“徧”,误“蹩脚”作“别脚”……这都是不留心别字的缘故。


    (D)修饰(finish) 我们作文总有错误的地方,既有错误,便要去修饰才是。与其给别人指摘,何如自己更正呢?戈尔斯密(Goldsmith)的文字非常流利,即是从“修饰”得来。他不但作的时候小心修饰,即出版到二次三次,他还要修正的。这是很可以效法的。


    四 总结


    以上所讲的,是(一)修辞学的定义;(二)语体文的目的;(三)语体文的文体。现在总结一下做语体文应该注意两件事:


    (一)要合对面人的心理 无论说话作文,无论对于哪一个,合乎心理,则效力大、感应速,否则效力小、感应迟,这是一定的道理。威尔逊总统与劳动界的演说,和在国会里的演说,意思差不多,工具则大不相同,即是为此。莎士比亚的文章何以足传千古呢?因他对于各种人的心理,都能深晓,而且写得淋漓尽致。又如古来之哲学家孔子</a>、孟子</a>、卢骚等,他们的话,无非合乎当时所处的环境。即杜威的演讲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作文,必定要适合现代的心理,才不至虚费笔墨。


    (二)精炼(refinement[2]) 做文章必要用一番精炼工夫。刀锯越磨越利,思想也越磨越利。现在语体文不加磨琢,往往失之太长。好像中国出产之糖盐里面,有许多东西可以拿掉。若能磨琢,则词华虽少,然却精湛可嘉。譬如外国舶来之糖盐,即质料少些,而甜度咸度则较中国远甚!


    精炼由经验而来,多多练习,便可得到。如瓦匠砌砖,用刀一敲,不大不小,恰得其当,皆因其经验丰富,而且能够控制的缘故。


    做语体文应该注意的两件事,既如上述。现在还有两种最普通的“误会”,应该辟除:


    (一)以为关于科学的职业的文章,不要修辞学。 修辞学,原来不专限文学一部分。凡用一种工具,要得感应与效力者,都在范围以内。普通以为工业、商业、农业……这些职业的文章不要修辞学,这是大错!因为构造都是一样,不过专门名词不同罢了。其他科学的文章,也是离不了修辞学的。所以这种误会,应该辟除。


    (二)以为语体文不必应用修辞学。 有一部分人以为工具(语体文)一换,结果便好,这是误会得很!何以呢?譬如中国式的房屋不好,改造洋式的房子,不用图样,能行么?修辞学不是什么,就是做文的图样。无论文言语体,都要应用。所以语体之不必应用修辞学的误会,也应该辟除。


    注解:


    [1] expression,原作“fxpression”,误。


    [2] refinement,原作“befinement”,误。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