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3个月前 作者: 张从正
扁鹊</a>华佗</a>察声色定死生诀要
病患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
病患循衣缝, 语者,不可治。
病患阴阳俱绝,掣衣撮空,妄言者,死。
病患妄语错乱,及不能言者,不治;热病者,可治。
病患阴阳俱绝,失音不能言者,三日半死。
病患两目 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
病患面黄目青者,至期而死,重出在下文。
病患面黄目赤,不死;赤如 血者,死。
病患面黄目白者,不死;白如枯骨者,死。
病患面黄目黑者,不死;黑如 ,死。
病患面黑目青者,不死。
病患面目俱黄者,不死。
病患面青目白者,死。
病患面黑目白者,不死。
病患面赤目青者,六日死。
病患面黄目青者,九日必死。是谓乱经。饮酒当风,邪入胃经,胆气妄泄,目则为青,虽天救亦不可生。
病患面赤目白者,十日死;忧、恚、思,心气内索,面色反好,急棺椁。
病患面白目黑者,死。此谓荣华已去,血脉空索。
病患面黑目白,八日死。肾气内伤,病因留积。
病患面青目白,五日死。
病患着床,心痛短气,脾气内竭,后百日复愈。能起彷徨,因坐于地,其上倚床,能治此者也。
病患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于口者,必死。
病患目无精光,若土色不受饮食者,四日死。
病患目无精光,及牙齿黑色者,不治。
病患耳目及颧颊赤者,死在五日中。
病患黑色出于额上发际,直鼻脊两颧上者,亦死在五日中矣。
病患黑色出天中,下至上颧上者,死。
病患及健人黑色,若白色起,入目及鼻口者,死在三日中矣。
病患及健人面忽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必死矣。
病患面黑,直视恶风者,死。
病患面黑唇青者,死。
病患面青唇黑者,死。
病患面黑,两胁下满,不能自转反者,死。
病患目不回,直视者,一日死。
病患头目久痛,卒视无所见者,死。
病患阴结阳绝,目睛脱,恍惚者,死。
病患阴阳结绝,目眶陷者,死。
病患眉系倾者,七日死。
病患口如鱼口,不能复闭,而气出多不返者,死。
病患卧,遗尿不觉者,死。
病患尸臭者,不可治。
肝病皮白,肺之日,庚辛死。
心病目黑,肾之日,壬癸死。
脾病唇青,肝之日,甲乙死。
肺病颊赤目肿,心之日,丙丁死。
肾病面肿唇黄,脾之日,戊己死。
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
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鹅羽,不欲如枯骨。
黑欲如黑漆,不欲如炭。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黑在肾,黄在脾,青在肝,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诊目病,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也;从下上者,阳明病也;从外入内者,少阳病也。
诊寒热瘰 ,目中有赤脉,从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诊牙齿痛,按其阳明之脉来太过者,独热在右,右热;热在左,左热;热在上,上热;热诊血者,脉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多黄,多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身痛,面色微,齿垢,黄爪甲上,黄胆也。安卧少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诊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温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
温病穣穣大热,其脉细小者,死。(《千金》“穣穣”“作时行”)
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厥逆汗出,脉坚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温病二、三日,身体热,腹满,头痛,食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腹痛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八、九日,头不痛,身不痛,目不变,色不变而反利,脉来喋喋,按之不弹手,时时,心下坚,十七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软(一作喘)、不散(一作数)者,当有喑,喑后三日,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干黑者,死。
热病未得汗,脉盛躁疾,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难瘥。
热病已得汗,脉静安者,生;脉躁者,难治。
热病已得汗,大热不去者,亦死。
热病已得汗,热未去,脉微躁者,慎不得刺治。
热病发热,热甚者,其脉阴阳皆竭,慎勿刺,不汗出,必下利。
诊人被风,不仁,痿蹶,其脉虚者,生;坚急疾者,死。
诊癫病,虚则可治,实则死。
诊癫病,脉实坚者,生;脉沉细者,死。
又癫疾,脉得大滑者,久而自已,其脉沉小急实,不可疗;小坚急者,亦不可疗也。
诊头痛目痛,久视无所见者,死。
诊人心腹积聚,其脉坚强急者,生;虚弱者,死。又实强者,生;沉者,死。其脉大,腹大胀,四肢逆冷,其人脉形长者,死;腹胀满,便血,脉大时绝,极下血,小疾肠 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
肠 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
肠 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肠 之属,身热,脉不悬绝,滑大者,生;悬涩者,死。以脏期之。
肠 下脓血,脉沉小留连者,生;数疾且大,有热者死。
肠 筋挛,其脉小细安静者,生;浮大紧者,死。
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脓血,脉微小者,生;紧急者,死。
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蚀阴注,其脉虚小者,生;紧急者,死。
咳嗽,脉沉紧者,死,浮直者,浮软者,生,小沉伏匿者,死。
咳嗽羸瘦,脉形坚大者,死。
咳,脱形发热,脉小坚急者,死;肌瘦下脱,形热不去者,必死。
咳而呕,腹胀且泄,其脉弦急欲绝者,死。
吐血、衄血,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死。
汗若衄,其脉小滑者,生;大躁者,死。
吐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
吐血而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上气脉数者,死,谓损形故也。
上气喘息低昂,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必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可治,加利必死。
上气注液,其脉虚宁伏匿者,生;坚强者,死。
寒气上攻,脉实而顺滑者,生;实而逆涩死。(《太素》云:寒气在上,脉满实何如?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矣。其形尽满何如?曰:举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满而不应。如是者,顺则生,逆则死。何谓顺则生,逆则死?所谓顺者,手足温也;逆者,手足寒也)
病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弦小坚急,病久不可治。
消渴,脉数大者,生;细小浮短者,死。
消渴,脉沉小者,生;实坚大者,死。
水病,脉洪大者,可治;微细,不可治。
水病胀闭,其脉浮大软者,生;沉细虚小者,死。
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则死。
卒中恶咯血数升,脉沉数细者,死;浮大疾快者,生。
卒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亦生。
疮、腰脊强急、螈 ,皆不可治。
寒热螈 ,其脉代绝者,死。
金疮血出太多,其脉虚细者,生;数实大者,死。
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斫疮出血一、二升,脉来大,二十日死。
斫刺俱有病,多少血出不自止者,其脉来大者,七日死,滑细者生。
从高顿仆,内有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人为百药所中伤,脉涩而疾者,生;微细者,死;洪大而迟者,生(《千金》“迟”作“速”)。
人病甚而脉不调者,难治;脉洪大者,易瘥。
人内外俱虚,身体冷而汗出,微呕而烦扰,手足厥逆,体不得安静者,死。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a>生,冬夏必死矣。
老人脉微,阳羸阴强者,生;脉大加息者,死;阴弱阳强,脉至而代,期月而尺脉涩而坚,为血实气虚也。其发病,腹痛逆满,气上行。此为妇人胞中绝伤,有恶血,久成结瘕,得病以冬时,黍 赤而死。
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细而来有力者,是谷气不充;病得节辄动,枣叶生而死。此病秋时得之。
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其脉动,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
右手寸口,脉偏沉伏,乍小乍大,朝浮大,而暮沉伏。浮大即太过,上出鱼际;沉伏即下,不至关中。往来无常,时复来者,榆叶枯落而死。
右手尺部脉,三十动一止,有顷更还,二十动一止,乍动乍疏,连连相因,因不与息数相应,其人虽食谷,犹不愈,蘩草生而死。
右手尺部脉,四十动而一止,止而复来,来逆如循张弓弦,
病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甲乙木也,木郁达之。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壬癸水也,水郁泄之。
诸气 郁,皆属于肺。庚辛金也,金郁折之。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戊己土也,土郁夺之。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丙丁火也,火郁发之。
诸热瞀 ,皆属于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下,谓下焦,肝肾气也。夫守司于下,肾之气也。门户束要,肝之气也。故厥、固、泄、皆属下也。厥谓气逆也。固谓禁固也。满气逆上行,反谓固不禁,出入无度,燥湿不恒,皆由下焦主守也。)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上,谓上焦心肺气也。炎热薄烁,承热分化,肺之气也。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热之内作。
诸颈项强,皆属于湿。太阳伤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炎上之性用也。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热郁于内,肺胀于上。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热盛于胃及四末也。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阳内郁而阴行于外。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热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反戾,筋转也。水液,小便也。
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上下所出,及吐出、溺出。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五胜,谓五行更胜也。
标本中气歌
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
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
辨十二经水火分治法
胆与三焦寻火治,肝和包络都无异;脾肺常将湿处求,胃与大肠同湿治;恶寒表热小膀温,恶热表寒心肾炽。
十二经,最端的,四经属火四经湿,四经有热有寒时,攻里解表细消息。
湿同寒,火同热,寒热到头无两说。
六分分来半分寒,寒热中停真浪舌。
休治风,休治燥,治得火时风燥了。
当解表时莫攻里,当攻里时莫解表,表里如或两可攻,后先内外分多少。
敢谢轩岐万世恩,争奈醯鸡笑天小。
治病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六陈
药有六味,陈久为良,野狼、茱、半、橘、枳实、麻黄。
十八反
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运气歌
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只向某年求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五不及
坎一丁三土五中,一七癸九是灾宫,胜复都来十一位,谁知脏腑与宫同。
断病患生死
《灵枢</a>经</a>》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阳气前绝,阴气后竭,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其人死,身色必赤。故阴竭则身青而冷,阳竭则身赤而温。
四因
夫病生之类,其有四焉: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二者,始因气动而外有所成;三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
夫因气动而内成者,谓积聚、 瘕、瘤气、瘿起、结核、癞痫之类是也。
外成者,谓痈肿疮疡,痂疥疽痔,掉 浮肿,目赤瘭胗,腑肿痛痒之类也。
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谓留饮、 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之类。
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者,谓瘴气、贼魅、虫蛇、蛊毒、蜚食、鬼击、冲薄、坠堕、风寒、暑湿、斫射、刺割、挞朴之类也。如此四类,有独治内而愈者,有兼治内而愈者;有独治外而愈者;有兼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内后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外后治内而愈者;有须解毒而攻击者,有须无毒而调引者。凡此之类,方法所施,或重或轻,或缓或急,或收或散,或润或燥,或软或坚。方士之用,见解不同,各擅己心,好丹非素,故复问之。
五苦六辛
五苦六辛,从来无解,盖史家阙其疑也。一日,麻征君以此质疑于张先</a>生。先生亦无所应。
行十五里,忽然有所悟,欣然回告于麻征君。以为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辛者,六腑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征君大服其识见深远,凿昔人不传之妙。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