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上

3个月前 作者: 朱震亨
    评脉(一)


    凡男女当以左手尺脉常弱,右手尺脉常盛,为平。


    脉诸按之不鼓为虚寒。


    脉诸搏手,为寒凉或寒药致之。


    脉两手相似,而右为甚,或责胃虚。


    脉少有力,胜则似止,元气不及。


    脉诸短为虚,诸大为虚。


    脉涩而盛大,外怕寒,证名寒中。注云:寒留于血脉涩,故大也。


    脉涩与弦而大,按之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脉滑,关以上见为大热;关以下见为大寒。注云:水并于上,从火化;火并于下,从水化。


    脉沉迟,寸微滑者为实。


    寸微尺紧,其人虚损,为阴盛阳微故也。


    脉小而虚,不可损气;脉大而实,不可益气。


    两寸短小,谓阳不足,病在下。


    两尺不见或短小,乃食塞,当吐之。


    两寸不足,求之脾胃,当从阴引阳。


    两尺脉虚为寒,宜姜附。


    两关脉实,上不至发汗,下不至利小便。


    两关沉细,此虚也,宜温补之。


    右肾属火,补之巴戟、杜仲;左肾属水,补之地黄、山茱萸、黄柏。


    伤寒,寸脉浮滑者,有痰,宜吐。


    杂病,寸脉沉者,属痰,宜吐。


    凡脉有力者为实,无力者为虚。假令脉浮,则为阳盛阴虚;脉沉,则为阴盛阳虚。此有则彼无;彼有则此无。又如弦,木实、金亏、土虚也。


    凡脉来者,为阳为气;去者,为阴为血。假令来疾去迟,为阳有余而阴不足,故曰外实内虚,出候外,入候内。


    久新病脉长病脉 虚而涩。虚而滑。虚而缓。虚而弦。虚而结。浮而滑。实而滑。实而大。微而伏。细而软。如屋漏。如雀啄。如羹上肥。如蜘蛛丝。如霹雳。如贯珠。如水淹。皆死脉也。


    卒病与长病条下反者,死候。


    形脉相应肥人脉细欲绝者死。


    瘦人脉躁者死。


    身涩脉滑者死。


    身滑脉涩者死。


    身小脉大者死。


    身大脉小者死。


    身短脉长者死。


    身长脉短者死。


    察视(二)


    黑气起于耳目鼻上,渐入于口者死;白色亦然。


    赤色见于耳目额上,五日死。


    面青目黑,面青目黄,面青目白,面青唇黑,皆死。


    面白目黑,面白目白;面赤目黄,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黑唇青,面黑目青;面黄目白,面黄目黑,面黄目赤。皆死。


    张口如鱼,出气不反者死。


    循摸衣缝者死。


    无热妄语者死。


    遗尿不知觉者死。


    爪甲青者死。


    爪甲肉黑者死。


    舌卷卵缩者死。


    眉倾目直者死。


    唇反人中满者死。


    阴阳俱闭失音者死。


    神气不守声嘶者死。


    汗出不流者死。


    口臭不可近者死。


    目直视者死。


    肩息者死。


    齿 黑色者死。


    心绝,肩息回眄目直视者,一日死。


    肺绝,气去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


    骨绝,腰脊痛不可反侧者,五日死。


    脾绝,口冷足肿胀泄者,十二日死。


    肾绝,大便赤涩下血,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


    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者,九日死。


    肠绝,发直汗出不止,不得屈伸者,六日死。


    肝绝,恐惧伏卧,目直面青者,八日死。又曰一日死。


    肾绝,齿落目黄者,七日死。


    治法湿热病多,相火病多,土病多。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肥者,血多湿多;瘦者,气实热多。


    白者,肺气弱,血不足;黑者,肾气有余。


    下用补相间,劳病忌寒凉。


    辛苦饥饱劳役疼痛,皆伤血。


    肺痈非吐不可。


    药峻用酸收。


    治病先调气。


    久病要开郁。


    诸病寻痰火。


    痰火生异证。


    腑病责脏用。


    脏病责腑用。


    五脏(三)


    肝 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肝经也),鬲咽不通,饮食不下(土衰病也),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里急 戾,胁痛呕泄,令人善怒也。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心 胸中热,嗌干右 满,皮肤痛,寒热咳喘,惊惑狂妄,一切血症,胸中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


    脾 肿,骨节腰脊头顶痛,大便难,积饮痞鬲,霍乱吐下,飧泄肠鸣,脾热生虚。


    肺 骨节内变,左 胁肋痛,寒积于中,咳逆 溏,心胁满引小腹,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脱色,丈夫 疝,妇人小腹痛,实则咳逆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肾 腿腰痛,大关节不利,屈身不便,腹满痞坚寐汗,实则股胫肿身重,虚则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


    怒 为呕血飧泄,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肥气,目盲,耳闭,筋缓。怒伤肝,为气逆,悲治怒。


    喜 为笑不休,毛革焦,阳气不收,甚则狂,喜伤心,为气缓,恐治喜。


    悲 为阴缩筋挛,肌痹脉痿,男为数溲,女为血崩,酸鼻辛额,汗则臂麻,悲伤肺,为气消,喜治悲。


    惊 为潮涎,目HT 吐,痴痫不省人事,惊伤心,为气乱,习治惊。


    劳 为咽噎,喘促嗽血唾血,腰痛骨痿阴痿,男小精,女不月,劳伤筋,为气耗,逸治劳。


    思 为不眠好卧,昏瞀,三焦痞塞,咽喉不利,呕苦,筋痿目淫,不嗜饮食,思伤脾,为气结,怒治思。


    恐 为破 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渌水,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恐伤肾,为气不行,思治恐。


    治血用行气;治气用行血。


    汗吐下温水火刺灸八法(四)


    可汗脉浮大可汗(问病者设利为虚,不可汗。)浮而紧可汗。


    太阳病,脉浮弱数者,可汗。


    阳明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解,可汗。


    日晡发热如疟,此属阳明,脉浮虚,可汗。


    下利后,身痛清便自调,可汗。


    不可汗脉沉细(为在里)不可汗。


    濡弱(为血气虚)不可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痛,当以汗解,假令尺脉迟者,不可汗。尺迟则血少故也。


    伤寒有风温、湿温二症,忌汗见后伤寒类。


    伤寒头疼,形象中风,常微汗出,又自呕者,心懊 ,发汗则痊。


    伤寒脉弦细,头痛而反热,此属少阳,不可汗。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心下痞坚,不可汗。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强汗之故也。


    气动一切左右上下,不可汗。


    咽中闭寒,不可汗,汗之则吐血。


    亡血家不可汗,汗则虚栗。


    厥不可汗,汗则声乱咽嘶。


    衄不可汗,汗则耳聋目直。


    口疮不可汗,汗则 。


    淋不可汗,汗则便血。


    冬时发汗,则吐利。汗家不可重汗,汗必恍惚,脉短者死。下利清谷,不可汗,汗必腹胀满。


    咳而小便利,不可汗,汗之则厥逆。


    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睛眩者死。


    可吐寸口脉微细,胸中痞坚,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可吐。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浊唾,下利日十余行,脉反迟,寸口微滑,可吐。


    病者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下满烦,饥不能食,可吐。


    伤寒脉浮滑,可吐。


    杂病脉沉可吐。


    不可吐诸四逆厥者,不可吐。


    虚家不可吐。


    胸 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法当温之。


    可下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可下。


    脉双弦迟,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其心下坚者,可下。


    伤寒后,脉沉,为内实,可下。


    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


    伤寒有热,而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为血蓄,可下。


    伤寒六七日结胸实热,脉沉紧,心下痛,按之如石,可下。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坚,可下。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血自下,可下。


    阳明证喜忘,必有瘀血,大便虽坚必黑,可下。


    阳明证发热汗出则解,复如疟,日晡发热,脉实,可下。


    阳明证谵语潮热,而反不能食,必有燥屎可下,脉滑实,可下。


    阳明证,发热汗多者,急下之。


    不吐而心烦者,可下。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谵语,可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又六七日腹满不大便,可下。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


    不可下脉濡而弱,气血虚,不可下。


    脉浮而大,气血虚,不可下。


    尺脉弱涩者,不可下。


    趺阳脉浮而数(浮伤胃,数动脾,此非本病,医下之使然也。)诸外实,不可下,下之微发热,亡脉则厥。


    诸虚不可下,下之则渴引水者易愈,恶水者剧。动气不可下。


    咽中闭塞不可下,下之上轻下重,水浆不下,体痛腹下利。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则死。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喘而胸满,不可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痞坚,项强而眩,不可下。


    太阳病,有外证未解或阳多者热,不可下。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下之则甚。


    厥阴病,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食,甚下之不肯止。


    少阴病,饮食入则吐,脉弦迟,胸中寒也,不可下。


    阳明证,潮热,有燥屎,可下;不坚,不可下。


    阳明病,身合赤色者,不可下,必发热身黄,小便不利。阳明病,当心下坚满,不可攻,攻之遂利不止者死,止者愈。


    阳明病,自渴,若发汗,小便自利,此为内竭,虽坚不可攻,宜导之。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脉虚,复厥者,不可下,下之亡血死。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症,不可攻。


    藏结无阳证,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不可下。


    诸四逆厥,不可下。


    病欲吐者,不可下。


    下利,脉浮大,为虚,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肠鸣,属当归四逆汤。


    可温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更疼,宜温之。


    下利,身痛腹满,宜湿之。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宜温之。


    少阴病,脉沉者,宜温之。


    少阴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出,必数更衣,反小,宜温之。


    自利不渴属太阴,其藏有寒,宜温之下利欲食者,宜温之。


    不可温可水太阳病,发汗后,若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欲饮水者,少与之愈。


    厥阴病,渴欲饮水,少与之,宜服五苓散。


    霍乱,头痛、发热、体疼、热多、欲饮水,属五苓散。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必思水,急与之,五苓散。


    不可水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然。


    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与水即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可火不可火太阳中风,或在表,或脉浮,皆不可火。若以火劫汗,而两热相搏,则津液枯竭。


    可灸少阴,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可灸。


    少阴吐利,手足不逆反热,脉不至,可灸。


    少阴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烦躁,可灸。其厥阴不还者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少阴厥阴主逆。


    诸下利,手足厥,无脉,可灸,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可灸足大敦、阴凌泉、商丘。


    不可灸微数之脉不可灸,因火为邪。


    浮脉当汗不可灸,因火而盛。


    可刺不可刺


    五脏虚实(五)


    肝虚 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食,如人将捕,目暗黑花,筋挛节痛,爪枯青色。善恐。脉沉细而滑。


    实 胁下痛,寒热,心下坚满,气逆,头晕,颈直背强筋急,目赤,颊肿,耳聋。善怒。脉浮大而数。


    中风 左部浮弦;中寒,左关紧弦。胀水,恶血。胆主呕汁。肝主胀。


    心虚 心腹暴痛,心膈胀满,时唾清涎,多惊悲恍惚,少颜色。舌本强。脉浮虚。


    实 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痛,手心热,衄血。喜笑。脉洪实。


    中风 中风本位浮洪。中寒本位洪紧。小肠胀水主宿食胀。忧思。


    脾虚 四肢不举,饮食不化,吞酸或不下食,食则呕吐,腹痛肠鸣,溏泄。脉沉细软弱。


    实 心胸烦闷,口干身热,颊肿,体重腹胀寒饥,舌根肿,四肢怠堕,泄下利。脉紧急实。


    中风 中风本位浮迟。中寒本位沉紧细。胀水。醉饱。胃主癖胀。


    肺虚 语嘶,用力棹颤,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咳喘鼻流清涕,恐怖耳聋。脉沉缓。


    实 胸膈满,上气喘逆,咽中不利,鼻赤口张,饮食无度,痰粘,肩背痛。脉不上不下。


    中风 中风本位浮涩短。中寒本位紧涩。胀水。大肠主宿食胀溏泄。


    肾虚 腰背切痛,不得俯仰,足腿酸,手足冷,呼吸少气,骨节痛,腹结痛,面黑,耳鸣,小便数。脉浮细而数。


    实 舌燥咽干肿,心烦,胸膈时痛,喘嗽,小腹满,腰强痛,体重,骨节下热,小便黄,腹腰肿,盗汗,胀泄。


    中风 中风本位浮滑。中寒本位沉紧而滑。冷湿,房劳,胀水。


    膀胱虚 面赤色无液,尿多寐中不觉,小腹气痛,攻冲腹胁。


    实 小便不通,或涩,尿血,淋闭,茎中痛。脉沉濡滑。


    六腑虚 水谷不化,肠鸣泄利,吐逆,手足冷。


    实 粪结,皮肤瘙痒,致厕艰难。


    五脏绝死(六)


    心绝 肩息,回眄目直,掌肿,狂乱心闷绝热,一日死。心头痛而咳不止,关节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


    肝绝 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四肢乏力,目直如盲,面青舌卷苍黑,泣下,八日死。


    头痛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又云:身热恶寒,四肢不举,脉当弦长,今反短涩,十日死。


    脾绝 口冷足肿,胀泄不觉,面浮黄,唇反,十二日死。色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爪甲青,四肢节痛,吐食,脉当大缓反弦,死。


    肺绝 口如鱼口,气出不快,唇反无纹,皮毛焦,三日死。足满泄利不觉,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言音喘急短气。


    肾绝 大便赤涩,耳干,下血,舌肿,足浮,齿痛,目肓,腰折,汗如水,发无泽,面黑,腿筋痛,小便闭,两胁胀,目肓。又云:阴缩小便不出,出而不快。


    胃绝 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收持,大小便自利无休,饮食不入,七日死。又舌强语涩,转筋卵缩牵阴股痛,不食,鼓胀变水泄,不卧。又云:齿落目黄,七日死。


    小肠绝 发直,汗不止,不得屈伸。


    大肠绝 泄利无度,六日死。


    筋绝 惊恐,爪甲青,呼骂不休,九日死。


    骨绝 腰脊痛,不可反侧,肾中重,足膝腹平,五日死。


    肌绝 口冷足肿,胀泄不知人,十二日死。


    脉(七)


    (图附后)浮 在皮肤,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虚也。


    人迎(风邪在表。) 气口(阴阳耗散)左寸(因风头痛心昏有热。) 右寸(宿食滞气肺风逆喘。)左关(因胁下满。) 右关(脾食伤胃风。) 趺阳(胃滞。)左尺(如经。) 右尺(腰肿脚弱。)芤 与浮相似,血虚也。


    人迎(风热血涌。) 气口(积血在胸。)左寸(衄血。) 右寸(血。)关上(脾胃虚热肠痈便血。) 尺中(血淋。)滑 浮中如有力,漉漉如欲脱,与数相似,为实,下阳气衰。


    左寸(伏痰外热。) 右寸左关(蓄血在肝。) 右关(痰积。) 趺阳(胃气不行。)左尺(因邪相干,腰痛。) 右尺(便精遗沥滞下。)实 大长微弦强。为痛,呕,风寒。


    人迎(风寒热盛。) 气口(喘嗽上迫。)左寸(气壅咽喉,胸中痛;尿血不利。) 右寸(如经身热大便秘。)左关(肝实血多肋下痛。) 右关(胃实脾虚,为痛为呕,食不消,大便不利。)左尺(小腹痛,小便不禁。) 右尺弦 浮紧为弦。为水气、中虚、寒癖、拘急、饮疟。


    左寸(风寒相侵,头痛心痛。) 右寸(痰饮宿食。)左关(筋急、疟疾、忿怒、血聚。) 右关(胃脘寒痛。)左尺(如经。) 右尺(腰痛,小腹拘急。)紧 数如切绳,为寒。


    人迎(感寒。) 气口(头痛拘急。)左寸(心痛或虚。) 右寸(咳嗽喘急。)左关(两肋痛满。) 右关(胃痛,蛔。)左尺(如经。) 右尺(寒湿在下焦。)洪 与浮大相似。为气、热。


    人迎(寒壅诸阳。) 气口(气实攻搏。)左寸(实热。) 右寸(疝气燥结伤食。)左关(风热在肝。) 右关(反胃,胃热。)左尺(如经。) 右尺(热在下焦。)微 极细而软,似有似无,按之欲尽,轻手乃得,一日小,一日薄,一日手下快,与涩相似,为虚。


    左寸(亡汗。) 右寸(吐血。)左关(肝虚少血。) 右关(如经。)左尺(如经。) 右尺(失气遗泄。)沉 为水实。鬼疰。


    左寸(血实。) 右寸(气实。)人迎(寒搏阴经。) 气口(血滞而凝。)左关(血癖在肋下。) 右关左尺(如经。) 右尺(腿膝疼。)缓 浮大而软,与迟相似。为虚。


    人迎(风、虚烦、喘。) 气口(怒极伤筋。)左寸(血虚头痛眩晕。) 右寸(肺风乘胀如经。)左关(风痹、血耗、筋脉弛张。) 右关(风热燥结。)左尺(遗沥。) 右尺(如经,肾虚。)涩 细而迟,往来难,且或一止复来,浮而短,又短而止。为少血,寒湿。


    左寸(短气,心血少。) 右寸(如经。)左关(如经。) 右关(胃气不足,如经。)左尺(如经,困惫。) 右尺(大便难,小便数。)迟 三至,按之牢,举不足,按有余。为寒。


    左寸(心寒痛。) 右寸(咽酸。)左关(血涩,胁下痛。) 右关(如经。)左尺(大便难,水谷不化。) 右尺(如经。)伏 至骨方得。为实、水气、痰饮。


    人迎(寒湿。) 气口(积聚。)左寸(如经。) 右寸(肺痿,痰。)左关(惊悸,水泄。) 右关(如经。)左尺(疝瘕,冷凝在下。) 右尺(水谷不化。)濡 极软而浮细,按之无,举之有余,轻手乃得,与迟弱相似。为虚。


    左寸(如经阳弱恶寒,肾邪入于心。) 右寸(唾涎沫,飧泄,虚喘息。)左关(筋弱纵缓。) 右关(湿,虚冷。)左尺(小便难,虚。) 右尺(脚痹。)弱 极软而沉细,举之无,按之乃得。为虚、悸、热。


    左寸(如经,阳虚。) 右寸(气虚短。)人迎(风湿纵缓。) 气口(筋骨弛。)左关(风热入肝,血虚。) 右关(脾弱多泄少食,胃或客热。)左尺(如经,虚。) 右尺(大便溏滞下。)细 略大于微,常有,但细耳。为血气俱虚。


    人迎(湿中诸经。) 气口(少气涎凝。)左寸(心虚劳神。) 右寸(气忧伤。)左关(惊悸,胁痛,肝血少。) 右关(如经,血耗。)左尺 右尺(遗泄小便利。)数 为虚热。


    人迎(风壅燥盛。) 气口(阴虚阳并。)左关(怒,血虚筋急。) 右关(脾热食症。)左尺(如经。) 右尺(大便难,热在下。)动 见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动摇不进不走。为痛、虚、惊。


    左寸(心惊神恐。) 右寸(寒极冷痛。)左关(血虚。) 右关(脾泄为痛。)左尺(真气俱竭。)虚 迟大而软,按之不足,豁然空虚也。


    人迎(冒暑气泄。) 气口(血气走越)左寸(心虚神不安。) 右寸(肺虚邪易侵。)左关( 虚血少。) 右关(脾虚寒泄。)左尺( 精漏) 右尺(伤暑。)促 去来数而一止复来。皆以痰饮,气血留滞不下。


    结 去来缓,时一止,复来。皆积。


    革代散同图。


    动 为恐、为痛、为惊、为革。


    革代散死,又革为虚寒。


    图 351. 图 352. 图 353. 图 354. 高下大小体也 图 355.


    周身经穴(八)


    图 3551. 图 356. 图 357. 横骨至内辅上廉一尺八寸髀外骨(环中跳渎) 髀骨外膝上五寸(伏兔) 膝上六寸(阴市) 膝上三寸(箕门)鱼腹上筋间股内廉(阴包)膝上四寸股内上廉至内踝一尺六寸半太阳委中 合阳( 下二寸) 承筋(跟上七寸) 承山(腿肚下分肉间) 跗阳(外踝上二寸。)少阳阳关(犊鼻外阳陵上三寸) 阳陵 阳辅(外踝上四寸) 悬钟(外踝上三寸。)阳明犊鼻(膝膑下 大筋罅中) 三里(三寸) 上廉(寸) 丰隆(外踝上三寸) 下廉(上廉下三寸。)少阴阴谷(膝内辅骨后后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取之) 筑宾(内踝上 分间) 复溜(踝上二寸。)太阴阴陵 地机(膝下五寸) 漏谷(内踝上六寸) 三阴交(内踝上三寸。)厥阴曲泉(膝内辅骨下曲膝横纹头) 膝关(犊鼻下二寸) 中都(内踝上七寸。)内踝至地三寸太阳昆仑(外踝后) 申脉(外踝下) 京骨(大骨下。)少阳丘墟(外踝如前去临泣三寸) 临泣(寸半) 地五会(寸)侠溪。


    阳明解溪(寸半) 冲阳(三寸) 陷谷(二寸) 内庭。


    厥阴中封(内踝前寸) 太冲(本节后二寸) 行间。


    太阴商丘(内踝微前) 公孙(本节寸) 太白 大都。


    少阴吕细(内踝后。)肘至腕一尺二寸半列缺(侧腕上寸半) 尺泽 孔最(腕上七寸) 经渠(寸口) 太渊曲泽 门(去腕五寸) 间使(三寸) 内关(去腕二寸) 大陵少海 灵道 通里(腕后寸) 神门曲池(三寸) 三里(寸) 上廉(寸) 下廉 温溜(腕后五寸半) 偏历(腕后三寸) 阳溪。


    四渎(肘前五寸) 三阳络(寸) 支沟(腕后三寸) 外关(腕后二寸) 阳池小海 支正(腕后五寸) 会宗(腕后三寸) 阳谷肩至肘一尺七寸 图 358. 图 359. 大椎下至尾骸HT 二十一椎共长三尺志肓胃意阳魂 关噫神膏魄附室门仓舍纲门 膈 堂肓户分白中胞小关大气肾三胃脾胆肝 膈督心厥肺风大环旅肓肠元肠海俞焦俞俞俞俞 俞俞俞阴俞门杼二十一 二十 十九 十八 十七 十六 十五 命门 十三 十二 脊中 十 九 八 七六五 四 三 二 一手 (阴阳)起 止太阴(肺) 少商(在手大指内侧去爪甲韭叶大) 中府(在中部四行云门下一寸)少阴(心) 少冲(在手小指内廉去爪甲一韭叶大) 极泉厥阴(心胞) 中冲(在手中指内廉去爪甲韭叶大) 天池(在侧腋部乳下一寸)阳明(大肠) 商阳(在手次指内侧) 迎香(在鼻孔傍五分直陷缝中)太阳(小肠) 少泽(在手小指外廉去爪甲一分) 听宫(在耳珠)少阳(三焦) 关冲(在手无名指端去爪甲韭叶大) 耳门(在耳前缺处)足 (阴阳)起 止太阴(脾) 隐白(在足大指内侧端去爪甲如韭叶) 大包(在腑下六寸)厥阴(肝) 大敦(在足大指去爪甲一韭叶大) 期门(在乳下四寸不容傍一寸半)少阴(肾) 涌泉(在足底心屈足第三缝中) 府(在膺部一行璇玑之傍二寸,巨骨之下。)阳明(胃) 厉兑(在足次指端去爪甲一分) 头维(在眉上额角入发际陷中。)小阳(胆) 窍阴(在足第四指端去爪甲一分) 童子 (在肩外尖尺处)太阳(膀胱) 睛明(在目内泪孔中) 至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一分)歌曰脉起少商中府上,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厉兑头维三,脾部隐白大包四,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 府位,心包中冲天池随,三焦关冲耳门继,胆家窍阴童子 ,厥行大敦期门已,手心少冲极泉来,小肠少泽听宫云。


    伤寒(九)


    脉法大浮数动滑为阳也,沉涩弱弦微为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凡阳病见阴脉者死。


    脉浮而数(阳脉也),能食不大便者,里实也,名曰阳结,期十七日当剧(为阳气固结,阴脉不得而杂之,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当愈,水不能制火,故剧。)脉沉而迟(阴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阴病也,名曰阴结,期十四日当剧(阴病见阴脉当下利,今反硬者,是阴气结固,阳不得而杂之,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当愈,土不制水故剧,此病要死。)脉霭霭如车盖者,名阳结也;大而厌厌聂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杂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连连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杂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轻浮也),阳气微也,衰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萦萦惹之不利者至细也)。阳气衰也。


    脉绵绵(缓而连绵)如泻漆之状者(前大后小也)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结阴也)阴气胜而阳不能相续也。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名曰促(促,阳也)阳气胜而阴不能相续也。


    脉三部浮沉大小迟数同等,为阴阳和平,虽剧当愈。


    脉浮而洪,邪气胜也;自汗如油,喘而不休,正气脱也;水浆不下,胃气尽也;形体不仁,荣卫绝也;乍静乍乱,正邪交争,此为命绝。


    汗出发润(津脱也),喘而不休(气脱也),此状为肺先绝也。


    阳反独留,身体大热是血先绝,为气独在;形体如烟熏,身无精华,血不荣也;直视,心经绝也;头摇,阴绝阳无根也,此为心先绝也,心主血。


    唇吻反青,脾部见木色,四肢 习,手足振动,此为肝绝也。


    环口黧黑,脾主口,无精华则黑;冷汗,阳脱也;发黄,此为脾绝也。


    溲便遗屎,肾绝不能约制也;狂言,肾藏志,志不守也;目反直视,此为肾绝也。


    脉阴阳(表里也)俱紧(紧为寒)口中气出,唇口干燥(阳气渐复也。)倦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知阴独在也,勿妄治也,自解。到七日微发热,手足温者,阴气已绝,阳气得复,解矣。到八日以上,反大热者,阴极变热,邪气胜正,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寒邪发于上焦,腹内痛者,必欲利也,寒邪胜于下焦。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乃安,为欲解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为吐利后脾胃大虚,此为脱,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脾胃已和,寒邪已散)为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阳正胜也,大烦热也,)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则阴阳争胜也,此欲解也。


    脉和,其人大烦,目内 皆黄者,欲解。


    脉不和者,病进。脉浮(阳也)而紧(阴也)按之反芤(虚也),此为本虚,当战汗出而解。


    脉浮而数(阳也),按之不芤(阳实也),不战而汗解矣。


    脉自微(邪气弱正气微),此以曾经汗吐下亡血,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不汗不战而自解。


    风(伤阳),则浮虚(伤阴)则牢坚沉潜,水蓄支散也,饮急,弦动阴阳相搏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人恐怖,脉形如循丝累累然,面白脱色者,血气不足。


    人愧,脉浮,面色乍白乍赤者,神气怯也。


    人不饮食,脉自涩,涩阴也,主亡津液,唇口干燥也。


    下利三部无脉,冷气在胸中,令脉不通,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脾虚肾气所以乘,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谷气实,紧者胃气阴气强特实,击强痛还自伤。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正虚,大为邪实,在尺为关(邪关下焦),在寸为格(邪格上焦),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趺阳脉伏而涩,伏者胃气伏而不宣,则吐逆水谷不化;涩者,脾气涩而不布,则食不入,名曰开格。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下利者脉微小,今反紧者,邪胜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阴虚也发热,诸紧为寒。


    诸寒乘虚,寒乘气虚,抑佚阳气,则为厥郁(昏也,胃不仁,强直不知人也),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上下也),使口急不能言,战寒(在表也),栗寒(在里也)。病欠者(阴阳相引,故欠和也,)无病言迟者,风也(风中经络,舌难运用,)摇头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邪中经络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一脚下者,腰痛也。裹实护腹如卵者,心痛也。


    伤寒证治冬时触冒杀厉之气,实时为病,名曰伤寒。寒毒藏于肌肤,伏留至春,再感乖戾之气,名曰春温,至夏变为暑病。春湿者,至夏至以前也,脉数而大散,似太阳发热不恶寒,同中暑烦渴不憎寒,治宜升麻葛根解肌类也;热多,小柴胡;发渴烦躁便秘,大柴胡微利之;脉实者可下之。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以前热未歇,又感于风者也,又因发汗身犹灼然,自汗喘息切忌再汗,亦不可下及烧针类也。又云:寸尺俱浮,误则死矣。宜葳蕤汤、知母葛根汤也。


    热病者,夏时发也,热极重于温也,治宜寒凉解其内外之烦毒也。如头疼恶寒身热,脉洪盛有汗,夏至前,阳旦汤;夏至后,桂枝加石膏升麻汤。无汗,夏至前后,麻黄加知母石膏汤,烦躁大青龙汤加黄芩,大热栀子升麻汤。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变为温毒,以前热未已,又感温热,以其表里俱热,病之最重者也。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


    六经(十)


    太阳 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背强,脉尺寸俱浮。若阳浮而阴弱,为中风自汗;若骨节疼而喘,脉浮紧,为中寒;或者下之太早,阳发为结胸,阴发为痞气。不渴,小便清,知邪气未入,本禁利小便。下后脉促,为阳胜阴,故不作结胸,为欲解。脉紧,邪传少阴,令人咽痛。脉弦,邪传少阳,令人胁拘急。脉细数,为邪未传里而伤气也。脉沉紧,邪传阳明,为里实,必欲呕也。脉沉滑,传于肠胃,协热利也。脉浮滑,为气胜血虚,必下血也。


    阳明 身热目疼,鼻干,不得眠,尺寸脉长,若能食,名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热传里也);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仍在表也);若下之腹满小便难也;若不能食,名中寒。小便不利(寒则津液不化),手足自汗,此欲作固瘕(寒气结积),攻其热则哕,乃胃中虚冷故也。阳明反无汗,小便自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冷,必苦头痛(寒邪发于外也)。阳明但头眩不恶寒(风气攻内也),能食(风也),而咳必咽痛(胃也),此风气攻于内也。又呕多未入府也,虽有阳明症,不可攻,攻之心下满硬(邪气消灭尚浅);不可攻,攻之利遂不止者死(正气脱也)。阳明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虽脉迟,此外欲解,可攻里也,大便硬者,承气主之;不硬者,不可攻之。阳明自汗,禁发汗;小便自利,禁利小便,为重亡津液也。


    少阳 胸胁痛而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尺寸脉弦,禁下、禁汗、禁利小便,治宜和解。耳聋目赤,胸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吐则气虚,下则血虚,邪在半表半里故也。若脉弦细者,邪渐传里也,不可汗,汗之则谵语,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阴 腹满咽干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时腹自痛,尺寸脉沉细,(自利不渴寒也,当温之,四逆也。)若下之,必作痞,若头痛(风也)四肢(风淫未入)阳微(表邪少也)阴涩(里和也)而长(阳也,以阴得阳则解)者为欲愈,名曰中风,脉浮者可汗,宜桂枝。太阴禁下。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表邪乘虚传太阴也)属太阴,桂枝加芍药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主之。若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亦宜减之。脉弱者,胃气尚弱易动利也。


    少阴 口燥舌干而渴,或口中和而恶寒,尺寸脉沉,始得之反发热(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热者邪在表也,)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若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汗之亡阳,里虚故也。尺弱涩,复不可下,虚也。若脉紧(紧寒也)至七八日(传经时也)自下利,脉暴微(寒气得泄)手足反温,脉紧反去(阳气缓,寒气去也)者为欲解,虽烦下利,必自愈。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寒极而阴胜也),手足温,阳气复者,可治。若恶寒蜷卧,自烦欲去衣者,亦阳气得复也,可治。少阴中风,阳脉微(表解也)阴微(里和也)者,为欲愈,若吐利手足不冷(阳气不衰)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若脉阴阳俱紧(寒也,法当无汗,)反汗出者,亡阳也,法当咽痛而复下利,少阴病但厥无汗(热行于内)而强汗之,必动其血,上出,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少阴恶寒而蜷而利,手足冷者(阴极无阳)不治,若吐利四逆(寒甚也)烦躁(阳欲绝也)者不治。若利止(水谷竭也)而头眩时时自冒(阳气脱也)者死。若六七日息高(生气绝)死,治法,邪在表汗之,口中和、背恶寒与下利,当温之;若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


    厥阴 厥阴烦满囊缩,尺寸脉微缓,若浮缓而囊不缩,外症又发热恶寒似疟者,欲愈,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尺寸沉短者,囊必缩,毒瓦斯入脏,承气汤下之;若手足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久有寒,加茱萸、生姜。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焦气虚,阳气内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亡津液成肺痿),泄利不止(大虚也)者为难治,与麻黄升麻汤。伤寒本自寒下(邪自传里为本),医反吐下之(损伤正气),寒格(吐也)为逆,吐下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又云:厥阴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皆热矣),饥不欲食(胃虚客热),食则吐蛔(胃中无食则动,此热在厥阴也,)下之利不止(胃虚也);若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禁下禁汗。


    时行疫疠(十一)


    时行者,春应暖而寒,夏应热而凉,秋应凉而热,冬应寒而湿,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俱相似也。疫者,暴厉之气是也,治法与伤寒不同,又不可拘以日数,疫气之行,无以脉论。


    春应温,而清折之邪在肝,身热头疼,目眩呕吐,长幼率似,升麻葛根解肌类也。


    夏应暑,而寒折之邪在心,身热头疼,腹满自利,理中汤、射干半夏桂甘汤也。


    秋应凉,而热折之邪在肺,湿热相搏,多病黄胆,咳嗽喘急,金沸草散、白虎加苍术;发黄,茵陈五苓。


    冬应寒,而温折之邪在肾,多病咽痛,或生赤疹,喘咳挛痛,葳蕤汤、升麻葛根汤;咽痛甘桔汤、败毒散之类。


    湿(十二)


    湿家 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又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湿内流也),脉沉而细,此名湿痹。其候大便反快,小便不利,头汗,背强(寒湿相搏),反欲近火,寒湿在表,若下之早则哕而胸满(伤动胃气),小便不利(下后内虚也),舌上如胎,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烦燥也,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又有身上疼,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阳也,表也,)脉大(阳也),自能饮食,腹中无病(不在内也),病在头中,内药鼻中则愈,湿宜利小便。


    风湿 一身尽疼,日晡热剧(风也),脉浮身重,恶风汗出,此先客湿而后感风也,治宜麻黄薏苡仁杏子甘草汤,又宜五苓散。


    湿温 吐利,大烦大渴,冷汗转筋,但尺脉沉弱,手足微厥,先伤于湿,因而中暑,治宜五苓。又胫冷胸满,头目痛,妄言,多汗,阳脉濡弱,阴脉小急,治宜茯苓白术汤、白虎加苍术汤,忌汗,汗之 死。


    一 发热恶寒身重,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冷,劳则热,口开,前板齿燥,白虎加参;小便不利及赤,五苓散;不恶寒,竹叶石膏汤;昏愦不省,葱饼熨法。


    中之候,自汗面垢烦热脉虚,若脉洪浮,伏暑也,宜辛温散之。若病如痫者,风暑也。


    一 状与伤寒相似,但项背反张强硬,口噤,如发痫状,头摇,此太阳中风,重感寒湿而然。无汗,脉弦长劲急,名曰刚 ,为表实感寒也,治宜葛根麻黄,便秘宜大承气;有汗,脉迟濡弱弦细,名曰柔 ,为表虚感湿也,治宜桂枝栝蒌葛根汤,便秘宜大承气,二症通用小续命。大发湿家汗,亡阳亦作 。


    寒热往来(十三)


    往来寒热者,日至四五套或十套也,皆正邪分争也。


    表也,寒热,热多寒少,无里证,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半表半里也,寒热宜小柴胡,有里证宜大柴胡。


    亡阳也,脉微弱,热多寒少,不可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血少也,尺脉迟涩,热多寒少,宜建中汤加 。


    已汗已下,寒热往来者,桂枝干姜汤。


    恶寒(十四)


    不待风而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浓衣犹言冷也,向火不能遏其寒。又云:身大热不欲去衣,表热里寒也;身大寒不欲衣者,表寒里热也。


    有虚实之别:汗出恶寒表虚也,可解肌;无汗恶寒,表实也,可汗。


    有阴有阳之别:恶寒而蜷,脉沉细而紧者,发于阴也,可温之;寒热相继者,发于阳也,可发汗。


    有气虚,因吐下、因发汗后,反恶寒,脉微弱,宜芍药附子甘草汤。


    背恶寒(十五)


    有阴盛阳盛。


    阴寒气盛,阳气不足则口中和也,处以附子汤。


    阳气内陷,阴气不足,口中干燥,白虎加参,复津液。


    恶风(十六)


    见风至则恶矣,得以居密室帐中则坦然自舒无畏,或扇或当风则淅淅然而恶矣。又云:天本无风,病患自恶,谓无风而皮毛粟起也。盖三阳有恶风,三阴并无也。


    有伤寒、中风之别:无汗伤寒,有汗中风。


    有亡阳、风湿之别:发汗多,亡阳漏汗不止,外不固也,以附子桂枝汤,温经固卫也。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湿胜,自汗腠理不密恶风也,以甘草附子汤。


    发热(十七)


    日三四五发者,谓之发热。寅卯太阳表也,桂枝麻黄;巳午少阳柴胡。


    热在外也,若翕翕覆热而不炽,即风寒怫郁阳气所致。


    热在内也,若火之蒸灼然而热,即阳气下陷入阴中,热先自里而表。


    表里俱热,则半表半里也,但热有轻于纯在表者也。


    不治症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下利热不止者死。


    汗后复热而脉躁疾,狂言不能食,名曰阴阳交死,乃肾虚感邪,则阴邪与真阳交合,伏入于心包络之间,先用三黄泻心汤加参附三服,和其心包。病若静,次用知母麻黄汤三服,开泄心包之邪,又次用竹叶石膏汤,复其津液。


    潮热(十八)


    一日一发,止于未申之时,属阳明也,可下之,热已入胃故也。


    烦热(十九)


    无时而歇,非比发热时发时止。


    烦热与发热,二者俱表也。


    曰病患烦热汗出而解;又曰发热已解,半日许复烦,再与桂枝汤;又曰,服桂枝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再与桂枝。


    汗后热(二十)


    发汗不入格病不解,宜再汗,汗后再伤风寒而热,宜再汗。


    汗后温温而热,脉弦小而数,有余热也,宜和解之。


    汗后温温而热,脉静身无痛处,虚热也,宜平补之。


    汗后温温而热,或渴,或胸满,或腹急,有里证,脉沉数,宜下之。


    自汗(二十一)


    风邪干卫,自汗表虚,脉浮而无力,桂枝和之。


    暑邪干卫,中 自汗,恶寒身热而渴,脉虚,白虎主之。


    湿邪干卫,多汗而厥,脉濡沉,此其风湿甚者,白虎加苍术。


    风湿自汗,脉弦,宜葳蕤汤,彻其热也。


    寒渐入里,传而为热,亦使自汗。


    以上皆表邪未解也。


    漏不止而恶风自汗亡阳,脉沉细,宜桂附汤温经,此表之虚也。


    阳明发热,其汗如雨,则胃汁内干,急下之,下迟津液内涸,黑斑而死。


    自汗脉沉数有力,宜下之。


    柔 自汗,脉沉,宜小续命,散其风邪。


    霍乱自汗,脉细紧,宜四逆回阳也。


    少阴病反自汗,脉沉细,宜四逆汤,补其肾也。


    自汗(二十一)


    不治证


    汗出发润及如油,或大如贯珠,着身出而不流者死。


    发湿温汗,名曰重 死。乃人素有湿,因而中暑,暑温相搏。


    自汗属太阴脾经,脾之真气随汗而泄,复以热药汗之,两热相攻,热旺脾脱,口不能言,而耳聋身不知痛,身青面变而死,有白虎加苍术,救其在表里者,可保十死一生。


    盗汗(二十二)


    睡中出,曰盗汗。


    盗汗,邪气在半表半里也。


    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气不密,故自汗,觉则气散于表,故汗止。


    头汗(二十三)


    头汗,邪热内蓄不得越,蒸于阳经,且头汗为里虚表实,玄府不开则阳气上蒸于头。头汗则五脏枯干,心包络中空虚,至此则津液竭也,切勿下之,下之则肠胃真气大泄,津液外亡,故曰重虚,凡头汗忌下。


    一表也,头汗,往来寒热,宜柴胡桂枝干姜汤。


    一半表半里,头汗,名曰阳微结则阳气衰而肠胃燥,大便秘结矣,宜小柴胡,次与脾约丸润之。


    又有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呕而渴,但头汗,往来寒热,及微恶寒、手足冷、大便硬,脉细,亦是也。


    一里也,头汗,名曰纯阴结,不热但烦渴,便秘不通,宜大柴胡下之,不热者,热在内。


    热入血室,头汗,谵语,宜小柴胡加生地黄。


    瘀热在里,渴而小便不利,发黄,头汗,宜茵陈五苓散。


    阳明病,心下懊 ,宜栀子豆豉汤,吐其胸胃之邪也。


    水结胸,头汗,心下紧满,宜小半夏加茯苓。


    寒湿相搏,头汗,欲得被覆向火。


    阳明被火。


    虚烦。


    头汗(二十三)


    不治证


    小便不利,头汗者死(阳脱也)。


    湿家误下,额上汗,微喘者死(阳脱也)。


    手足汗(二十四)


    手足汗属阳明胃。


    热聚于胃,是津液傍达,必大便硬,或谵语,可下。


    寒中于胃,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大便初硬后溏,不可下。


    无汗(二十五)


    邪在表无汗,六脉浮而有力。


    太阳 无汗,脉浮紧,宜麻黄。


    阳明 无汗,小便利,呕而咳,手足厥逆。


    刚 无汗,脉弦,宜葛根汤。


    邪内传。


    阳明 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发黄。


    伤寒发热 无汗,大渴,无表证,白虎加人参主之。


    冬阳明 无汗,脉洪实,下其热也。大便不通,口噤胸满者,下之。潮热谵妄便秘,脉沉数而洪大,下之。


    太阴 无汗,脉沉细,宜桂枝汗之。


    少阴 无汗,脉沉,宜四逆温之。


    厥阴病 无汗,脉微缓,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和其荣卫也。


    水饮内蓄而不行,则津液不足,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亡阳 无汗,阳虚则津液少,脉浮而迟,其身必痒,又云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阴阳易 无汗,脉紧则阳虚,无阳作汗,宜烧 散、鼠屎汤以和之。


    无汗(二十五)


    不治证


    热病脉躁盛,不得汗者,阳之极也,死;尽药三剂,发汗不出者死。


    头痛(二十六)


    三阳俱头痛。太阳脉浮,葛根葱白汤;少阳脉弦,柴胡汤;阳明脉长,承气汤。


    三阴无头痛,惟厥阴脉会于巅,有头痛干呕涎沫,吴茱萸汤主之。


    小便清者,热不在里,可发散之。


    不大便者,有热头痛,可下之。


    头痛(二十六)


    不治证


    真头痛,甚入连于头脑,而手足冷者死。


    项强(二十七)


    表邪也,太阳证。


    亦项强,因太阳中风加之寒湿,宜发散之。


    结胸项亦强,如柔 状,宜大陷胸丸下之。


    头眩(二十八)


    眩者非玄,而见其玄。


    者非毛,而见其毛。


    者,目摇动也。


    运者,运转,世谓之头旋。


    冒者,蒙冒,世谓之昏冒。


    皆阳虚也。


    风亦头眩。


    头眩(二十八)


    不治证


    属性原缺。


    胸满(二十九)


    属性原缺。


    胁满(三十)


    属性原缺。


    心下满(三十一)


    ……虚气上逆也,旋复代赭石汤主之。痞与泻心不解,渴而小便不利为水饮内蓄,五苓散主之,泻心汤并治痞虚气。


    心下满(三十一)


    不治证


    结胸证悉具而加之烦躁者死,邪胜也。


    脏结亦如结胸,邪结于阴也。寸脉浮而关小细沉紧,饮食如故,而阴结阳不结也。时自利,是阴乘阳虚而下也。舌上白胎滑者难治,白胎寒多也。脏结,于法当下,若无阳证寒热,其人反静,胎滑,不可攻也,宜刺关元,小柴胡汤也。


    又,病患胁下旧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小腹入阴筋者死,积与真藏气结也。


    腹满并痛(三十二)


    大满大痛,或潮热大便不通,腹满不减者,实也,可下之。曰阳热为邪者,腹满而咽干,方可下之。又曰,痛而不满为实,宜大柴胡、承气辈下之。满而且痛,内外表里俱有证,宜桂枝加大黄汤,以和其内外,以上皆热病也。


    有冷痛者,痛而大便利,手足冷,恶寒,脉细,面青者,温之,四逆也。


    有下寒上热痛者,腹中痛,欲呕吐,黄连汤主之。


    腹满不痛或时减者,为虚。此虚寒从上下也,当温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胀,比之实,但不坚痛为异,宜桂枝半夏汤、小建中汤,以和之。又曰,阴寒为邪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属太阴也,可温之。


    汗吐下后胀满。


    发汗后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


    发汗后腹胀满(是膀胱虚也)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此因表邪发散去津液少,胃主津液,胃虚不能宣布诸气,当温散之。


    吐后腹满者,邪气不去,下传入胃,承气主之。


    太阳病反下,因而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主之。大实痛,桂枝加大黄主之。


    伤寒下后,腹胀心烦,卧不安,热乘虚,郁于中,气不得上下,栀子浓朴汤主之。


    小腹满(三十三)


    谓脐下满也。是在上而满者,气也;是在下而满者,物也。小腹下,溺与血也,若从心下至小腹皆硬满而痛者,实也,大陷胸汤下之。但小腹硬满而痛,小便利者,蓄血之证,曰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桃仁承气主之。小便不利者,则是溺涩之证,此皆邪气聚于下焦,津液血气不行,留滞故也。


    虚烦(三十四)


    谓心中郁郁而烦也。烦者,热也。欲吐不吐,心中无奈。胸中烦、心烦、虚烦,三者皆邪热传里,心烦喜呕,胸中烦不喜呕,小柴胡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胸满而烦,猪肤汤主之。以上皆彻热而和解也。如作膈实者,可瓜蒂散吐之。如不因汗吐下实也,可以重剂吐之。


    足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实也,可下之。


    又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虚也,与小建中汤补之。大抵先烦而悸者,热也;先悸而烦者,虚也。如因吐下汗后而烦者,虚也。可以轻剂吐之,则是内陷之烦也,栀子豉汤主之,少气者加甘草,呕者加生姜,腹满加浓朴。凡药大下后,热不去微烦,加干姜。


    烦躁(三十五)


    烦而扰,扰而烦,阳也。为热之轻者,烦躁谓先烦而渐至躁也;躁为愤躁而躁阴也,为热之重者。躁烦谓先躁而后烦者也。


    有不烦而躁者,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格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也,治宜温之。


    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烦躁,大青龙主之。曰当汗不汗,其人烦躁。


    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大便六七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燥屎也,可下。有火劫而烦躁。太阳病,以火熏之,大热入胃。


    有伤寒乍解,胃气尚弱,强食过多,因而烦闷,胃脉浮洪,宜损谷。


    有因虚而烦躁。阳微发汗,躁不得眠。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则安静,不渴不呕,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姜附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烦躁,病仍不去者,茯苓四逆主之。


    汗吐下,脏腑俱虚,余热相协,因虚而烦,以身不疼、脉不紧不数,宜补其虚。


    有阴盛而烦躁。少阴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茱萸汤主之。


    烦躁(三十五)


    不治证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


    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少阴恶寒而蜷,四逆脉不出,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六七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懊(三十六)


    谓郁闷不舒畅也,无奈也,比之烦闷而甚。


    由下后,表邪未解,阳邪内陷,结伏于心胸之间,邪热郁于胸中,宜栀子豉汤吐之。


    或发汗吐下后,及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饥不饮食,头汗,邪热结于胸中,宜承气茵陈下之。


    阳明下之,胃中有燥屎,及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懊 ,必发黄。


    不得眠卧(三十七)


    眠者,常睡熟也。不得眠者,虽睡不熟,且安静不烦也。卧者,欲睡着而复醒也。不得卧者,欲安卧而烦闷不能安也。二者皆由汗吐下而生。胃虚则不得眠。心虚则不得卧。汗吐下后不得眠,枝豉主之。日烦夜静,姜附主之。


    不眠。少阴病,心烦不得眠,宜黄连阿胶汤。大热错语不眠,宜黄连解毒汤。下利而渴不眠,宜猪苓汤利其水。吐下后,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导其热。


    下后不眠同前。


    不卧。身热目疼,不卧有汗,宜桂枝柴胡汤;无汗,宜麻黄加白虎。误服青龙,汗多亡阳,先与防风白术牡蛎散,收其汗,次用小建中,养其心血。风温误汗不卧者死。热病余热入心包络,不卧,宜知母麻黄汤小汗之,次用小柴胡乌梅栀子汤,散心经之热,差后阴未复不卧,宜栀子乌梅汤。


    喜眠(三十八)


    一忽又一忽,终日睡着沉沉不醒,惟狐惑二证有之,乃因下利后,内热乘虚生虫,杀人甚急,宜桃仁汤,黄连犀角汤。


    终日终夜常眠不寤,惟少阴下后,心肾虚寒,宜四逆温之。


    有欲幽静而但不能眠熟,惟百合、风温二症有之。百合因汗下后,内外俱虚,气无以守,心神不宁,汗后成者,百合知母汤;下后成者,滑石代赭汤。吐后成者,鸡子汤。不曾汗吐下,自成者,百合地黄汤。


    舌上胎(三十九)


    热也,津液结搏为膜在舌上。


    白滑者,邪气初传入里,客于胸中,栀子豉汤主之。


    又阳明误下,白胎者,同治。


    半表半里者,小柴胡汤主之。


    不滑而涩,是结热在里,表里俱热,口大干,舌上干燥,白虎汤加参主之。


    黄者热邪入里,可下之。


    黑者热极也死。


    舌上胎(三十九)


    不治证


    藏结白胎滑者死,其候如结胸,饮食如故,时时下利。


    衄(四十)


    热在表也,是经络热盛,阳气拥,重迫血妄行,衄乃自解,忌汗。


    衄(四十)


    不治证


    衄,头汗出,身无汗,死。及汗出不至足者死。


    发衄家汗,则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得 ,不得眠。


    少阴病,但厥无汗,强汗之,因致衄者,难治,名曰下厥上竭。


    哕(四十一)


    KT 者,但胸喉间气塞不得下通然,而无声也。


    哕者,吃吃然有声也。二者皆胃受疾也,趺阳浮为KT ,滑为哕。KT 者,胃虚水寒相搏,宜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哕者,因大吐大下,胃虚之极也,此妄下之过,多不治。


    又有热气拥,郁气不得通而成轻者,有和解之证,重者有攻下之候,非比大下后。


    哕(四十一)


    不治证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阴阳俱虚竭,身体枯烦头汗至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不便,谵语至哕者死。


    又不屎腹满加哕者死。


    咳(四十二)


    咳,嗽也,肺主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令喉中如痒,习习如梗,治宜发散。小便利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冷,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复坚为逆。


    肺寒而咳者,皮毛之寒内合饮食之寒,则为咳嗽。


    停饮而咳者,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主之,此为水饮与表寒相合也。


    又有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痛,自利,此为有水气,其咳者,真武主之,此为水饮与里寒相合也。表传里而咳者。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主之,此为阴邪动肺而咳也。


    少阳证,其人或咳者,小柴胡去参加干姜五味子,此为阳邪动肺而咳也。


    咳(四十二)


    不治证


    脉散者死,是心火刑于肺金也。


    喘(四十三)


    喘,肺主也。谓气逆而上行,息数、气急、张口、抬肩、摇身、滚肚。


    有邪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


    太阳恶风无汗而喘,桂枝加浓杏汤主之。


    喘而汗出者,邪气在里也,且邪气内攻,气逆不利而喘,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以利之。


    汗出而喘者,邪气在表也,邪气外盛,拥遏诸气不利而喘,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以发之。


    有里证而喘者,心腹坚满短气,有潮热,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有水气而喘者,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小青龙去麻黄加杏子主之。


    又水停心下则胸膈满而喘,宜利其小便。


    喘(四十三)


    不治证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


    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肺绝也,死。


    因药下之,泻止而喘者,气已脱也,死。


    喘而噫者死。


    喘而四逆者死。


    喘而鱼口者死。


    喘而口闭面里者死。


    吐呕(四十四)


    吐,物出也,胃中虚冷。吐血有热毒,宜犀角地黄汤;有虚寒,宜理中汤。


    呕,有声也。干呕有寒,宜姜附;有热,宜五苓;有水气,宜小青龙也。


    有热呕者,呕而发热,少阳证具及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宜大柴胡。


    有寒呕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宜温之,呕涎沫头痛,茱萸汤主之。


    有停饮呕者,先呕后渴,此为欲解;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有胃脘有脓而呕者,不须治,脓尽自安。


    表邪传里必致呕也,阴不受邪而不呕也。呕家用半夏以去其水,用生姜以散其逆气。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谓邪气未收敛也。


    吐呕(四十四)


    不治证


    呕而脉弱,小便微利,身有微热见厥者死,此虚寒之甚也。


    悸(四十五)


    悸,心忪也,惕然动而不安矣。


    有停饮者,饮水多必心下悸,心火恶水,心不安也。凡治悸者,必先治饮,以水停心下,散而无所不至。浸于肺则喘咳,浸于胃则哕噎,溢于皮肤则肿,渍于肠间则利下,可以茯苓甘草汤治之。


    有气虚者,由阳明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心悸脉代,气血内虚也,宜炙甘草汤补之。


    又伤寒二三日,心悸而烦,小建中主之。


    少阴病四逆或悸,四逆加桂五分主之。


    有汗下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又甚于气虚者也。


    太阳病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必心下悸。


    又太阳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发汗。


    少阳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又少阳不可汗,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治法宜镇固之或化散之,皆须定其气浮也。


    渴(四十六)


    渴,热也,在里也。


    渴小,热小,宜五苓散;渴大,热深,宜白虎加参。


    舌干咽焦,乃肾汁干也,可急下之,肾经上属舌本,盖热入,肾水为所烁,无以灌注咽喉,失下则舌焦而死矣。


    振(四十七)


    振,谓森然,若寒耸然,振动皆虚寒也。至于欲汗之时,其人必虚,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比战为之轻者。


    下后复发汗,必振寒者,谓其表里俱虚也。


    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谓其血气俱虚也。


    发汗过多亡阳,经虚不能自主持,故身为振摇也,宜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


    有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二者皆温经益阳滋血助气。


    战栗(四十八)


    战者,身摇,外也。栗者,心战,内也。微则振,甚则战,又甚则栗。其人本虚,邪与正争。邪与外正气争则战,邪与内正气争则栗。


    四逆(厥附四十九)


    四逆 四肢厥冷也。


    若手足自热而至温,自温而至厥,传经之邪也。治宜寒冷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壳甘草。


    若始得之手足便冷而不温,而阳气不足,阳经受邪,宜四逆汤温之,姜附是也。


    厥 厥冷甚于四逆也。厥有阴阳气不相顺接。


    先热而后厥者,热伏逆于内也,阳气内陷也。


    阳厥 身热便秘,宜下之。


    先厥而后热者,阴近而阳气得复也。


    阴厥逆冷脉沉细,宜温之。


    若始得之便厥者,则是阳气不足,阴气胜也,主寒多矣。


    厥小热多,其病则愈;厥多热小,其病为逆。至于下利,先厥后热,利必自止,阳气得复,见厥复利,阴气还胜,有邪结胸中,阳气不得敷布而手足冷,当吐之,为阴盛矣,加之恶寒而蜷阴极也。


    四逆(厥附四十九)


    不治证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


    又少阴病,但厥无汗,不当发汗,强发之则真阳之气绝,阳无所养,血上溢矣。故两足逆冷,名曰下厥上竭,尺脉得微有宜脐下灸千壮,服回阳辈,脉不回,人不省死。


    郑声(五十)


    郑声 乃声转而不正也,以身凉脉小,自利不渴而多言者,为郑声,虚也,宜凉补之。


    谵语 乃妄有所见而言,皆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致。


    并热在胃中,上乘于心也,有言语差谬,睡中呢喃,独语不休乱言皆热,分轻重。


    有被火劫谵语者,大热入胃中,水竭水燥,又腹满微喘,口干咽烂不便,久必谵语。


    有汗出谵语者,风也,须过经,可下之,若下之早,言语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


    有下利谵语者,有潮热谵语者,皆胃中有燥屎,可下之,承气汤。


    有下血谵语者,热入血室,当刺期门,宜小柴胡桃仁承气辈。


    有三阳合病谵语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仁,面垢遗屎。


    有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以桂枝柴胡汤,和其荣卫也。


    郑声(五十)


    不治证


    脉短者死。


    逆冷脉沉细者死。


    上气喘满直视者死。


    自痢下夺者死。


    短气(五十一)


    短气,乃气急而短促,呼吸频数而不能相续,似喘而不能摇肩,似呻吟而无痛,腹心满胀而短气者,里也,实也。又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十枣、陷胸也。


    心腹濡满而短气者,表也,虚也。


    有水饮短气者,食少,饮多,水停心下,宜五苓。


    摇头(五十二)


    摇头,有摇头言者,里痛也,痛使之然。


    有口噤背反张者, 也,风使之然。


    摇头(五十二)


    不治证


    有形体如烟熏,头摇直视,此心绝也,乃阴极阳无根矣死。


    螈(五十三)


    螈 ,螈者,筋脉缩急也。 者,筋脉伸缓也,伸缩不止,俗曰发搐,并邪热盛也,热盛则风搏并经络。风主动,四肢动而不宁,若以祛风涤热治之亦有可生,若妄加灼火发表之药则死矣。


    不仁(五十四)


    不仁,谓不柔和,不知痛痒,不知寒热也。


    由气血虚少,邪气拥盛,正气不能通行而致也。


    直视(五十五)


    直视 视物而目睛不转动也,能转动者非也。


    直视为不治之疾,由正气已脱,邪气极盛也。


    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内实也,可下之。


    郁冒(五十六)


    郁冒 昏迷也。郁则气不舒,冒则神不清。


    由虚极而乘寒,如少阴病下痢止而头眩而冒者死,此虚极也。


    动气(五十七)


    动气 脐傍筑筑然动跳也。


    由真脏之气虚发动也,虽有攻里发表之证,不可汗下。


    肝内证,脐左有动气,肺脐右;心脐上;肾脐下,并按之牢,若痛,必待问而知。


    自利(五十八)


    自利 有热,肠垢也。有寒,鸭溏也。有湿毒,利脓血也。有合病自利。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利,在表也,以葛根汤发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利,在半表半里也,以黄芩汤和之,呕加半夏。


    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自利,邪入府也,以承气下之。


    有热利者,不应下而下,表邪乘虚入里,内虚协热遂自利。又下利欲饮水者,热也。发热复重,泄色黄赤者,热也。大热内结,注泄不止,治宜寒疗,结伏虽除,以寒下之,又热则分利之。


    有寒利者,自利不渴属太阴,以藏寒故也。又小便色白,少阴病形悉俱,寒也。又恶寒脉微,自利清谷,寒也。并宜理中温之。又大寒凝内,久痢溏泄,绵历岁年,宜热下之。


    有湿毒利,脓血,宜地榆散。


    有结积利者。


    少阴病自利清水,心下必痛,口干燥,必下利,三部皆平,按之心下硬,或脉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谵语,或作复年月,宜攻之、逐之。


    治下利,虽有表证不可发汗,为邪内攻,走津液而胃虚,表之必胀满。


    自利(五十八)


    不治证


    下利身凉脉小为顺。身热脉大为逆。下利脉反实者死。


    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直视谵语下利者死。


    手足厥冷无脉,灸之不温,脉不还者死。


    少阴证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以上皆邪拥盛,正气下脱而死者也。


    曰六腑气厥于外,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下利不禁。


    又下利右关脉弦者死,是胃虚不胜也,治以理中辈,得胃脉缓者生。


    又伤寒六七日,脉迟下利而热,当与黄芩汤彻其热。


    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名曰除中死。能食者是热,热未去也,此脾经邪热未去,而胃气去矣。


    筋惕(五十九)


    筋惕 跳也,肉 动也。


    由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大虚,筋肉失养。


    太阳病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青龙,服之则筋跳肉动。


    又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真武主之。动气在左右不可汗,汗则头眩身动,治宜温经益阳。


    有吐下后发汗,表里俱虚,此又甚也。


    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筋脉动惕,久而成痿,此逆甚也。


    又太阳病发汗复下之,肤动胸烦,面青黄者,难治。此阳气太虚也。若面黄手足温者,易治,此阳气复也。


    热入血室(六十)


    热入血室 血室乃经脉留止之处,血海也,冲脉也。


    男子 由阳明内热,方得而入,感则下血谵语。


    妇人 由太阳经便得,而入则有月水适来适断为异。


    中风发热,经水适来,热除脉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此乃邪留于胸胁不去,当刺期门。


    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寒热有时如疟,此乃血不行也,小柴胡散之。


    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以血自下无留,邪热随血散,必自愈也。


    发黄(六十一)


    发黄 由湿热相交也,主在脾经。


    有热盛而黄者 身黄色如橘子,甚者染衣如柏。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必发黄。


    又头汗,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也,茵陈汤、五苓散。


    又有内热已盛,被火者,亦发黄也。


    邪风被火热,两阳相熏灼,其身黄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此外热也,宜栀子柏皮汤以散之。


    有湿黄者 身如熏黄,虽黄而色暗不明也。


    伤寒发汗后,身目为黄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有蓄血下焦,身黄者 脉沉结,小腹硬,而小便自利,如狂,宜抵当汤下之。


    发黄(六十一)


    不治证


    寸口无脉,鼻气出冷者死。


    体如烟熏,直视摇头,为心绝也死。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为脾绝也死。


    狂(六十二)


    狂 谓少卧不饥而自高贤也,自辨智也。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由邪热至极也,宜大下之。


    又有热在下焦膀胱,如狂而未至于狂,但卧起不安耳。


    又狂见蓄血,下焦蓄血亦狂也。


    狂(六十二)


    不治证


    狂言目反直视,肾绝也,死。


    汗出复热,狂言,不食,为失志,死。


    霍乱(六十三)


    霍乱,谓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下利,邪在中焦,胃气不治,为邪所伤,阴阳乖鬲,遂上吐而下利。若呕吐而利,谓之吐利;躁扰烦乱,谓之霍乱。


    伤寒吐利者,邪气所伤也。霍乱吐利者,饮食所伤也。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者,加之头痛发热,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欲饮水者,理中汤主之,理中加减。脐上动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吐多者,去术加生姜辛散也;悸者,加茯苓,以导其气也;寒加干姜温也;腹痛加参以补之;腹满者,此胃虚气壅也,去术甘人人满也,加附辛以散壅;吐利止而身痛者,宜桂枝汤,以和之;吐利寒热,手足冷与下利清谷,脉微,四逆汤主之。


    霍乱(六十三)


    不治证


    干霍乱者死。乃躁扰不安,喘胀不得吐下者也。


    蓄血(六十四)


    蓄血谓血结下焦不行也。


    由太阳随经瘀血在里,血为热所搏。


    太阳病七八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下,结胸,其人如狂,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蓄血也,抵当主之。小便不利,非血蓄也,是津液内结也。


    又阳明病,其人喜忘,屎虽硬,其色必黑,亦蓄血也。喜忘者,瘀血也,此又甚也,轻则桃仁承气,重则抵当丸下之。


    又如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浮则伤气,下后脉浮是荣间热去而卫间热在矣;数则伤血,下后脉数是卫间热去而荣间热在矣。合热则消谷善饥,邪热不杀谷也。至六七日不大便者,瘀血也,抵当汤主之。


    凡看伤寒,先观两目,次看口舌,又次以手自心下至小腹按之,如觉有满硬者,审之问之,而治之。


    劳复(六十五)


    劳复谓瘥后血气未平,余热未尽,劳动其热,热还经络复作也。


    脉当浮数而硬,若余热未除再热者,则非劳复也。


    治法非比伤寒次第,可速下之。曰大热瘥后劳复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加大黄。又曰,劳力而耳热者,宜柴胡鳖甲散平解之。


    过食而热者,宜消之。


    又曰,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主之。脉浮汗之。沉实下之。


    又麦门冬汤治劳复。竹叶石膏汤治食复。


    易(六十六)


    (即阴阳易也,以大病瘥后,男女相易而复作也)易 谓男女相易则为阴阳易,不易自病谓之女劳复,以其内损真气,外动邪热,真虚邪盛,不可治矣。


    其证身体重少气(乃损真气也),小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阴气极也),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乃所易之毒瓦斯上蒸也)。


    舌卷卵缩(附)舌卷卵缩,谓肝热也。


    目瞪(六十七)


    目瞪,伤寒目瞪口噤,不省人事,此中风 ,宜开关吐痰,痰退眼开,观证治之。


    伤寒过经,疾退无热,人困不语,脉和目瞪,下虚戴阳故也。


    阳毒不解,热伏太阳,故使目瞪,六脉弦劲,渐作鱼口,气粗者死。


    发斑(六十八)


    发斑,热炽也。


    舌焦黑,面赤,阳毒也。治宜阳毒升麻汤、白虎加参汤。


    冬月大暖,至春发斑,阳脉浮数,阴脉实大,温毒也,治宜承气黄连汤。


    狐惑(六十九)


    狐惑,舌上白,唇青,有疮,四肢沉重,忽忽喜眠,因失汁致之。


    蛔厥(七十)


    蛔厥,藏寒也,治宜乌梅丸、理中丸。


    两感(七十一)


    两感,一日双传,脉沉而大;二日沉长;三日沉弦,在里证宜四逆汤,表证桂枝汤也。


    咽痛(七十二)


    咽痛,有少阴有热,宜黄连龙骨汤。有少阴无热宜四逆散。有口疮宜蜜渍连汁。


    身痛(七十三)


    身痛,有阳,宜麻黄桂枝。有阴,宜真武。有湿,宜术附五苓也。


    小便不利数(七十四)


    小便不利数,热宜五苓承气,湿宜姜附,寒热宜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数宜干姜甘草芍药汤、承气类也。


    四证类伤寒(表里附七十五)


    伤食 右寸脉紧盛,痞满,又口无味液不纳谷,息匀。


    痰证 呕逆头痛,脉浮而滑,痞满。


    虚烦 不恶寒,不头痛,身疼。


    香港脚 但疾起于脚。


    四证类伤寒(表里附七十五)


    表里附


    无表里,至十三日后,大柴胡主之。脉数,不大便,瘀血也,抵当主之;过经不解,承气主之。


    表里双见脉浮大表也,又烦渴小便赤,心下痞,治宜大柴胡、桂枝汤、五苓散。


    脉浮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而反恶热,治宜栀子豉汤。


    脉(迟弦)细,里也,又有里证,治宜小建中、小柴胡。


    误下表未解,下之协热利不止,宜桂枝人参汤。腹痛喘渴,见各门下。


    祖按:伤寒第九至此条款,俱系伤寒变症,后有言及伤寒者,乃论杂症中参及之耳。凡治病辩得伤寒明透,则杂症皎然</a>矣。盖伤寒专言足六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杂症则兼及手六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此之谓十二经配脏腑也,故分言之,以便览者。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