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3个月前 作者: 高学山
    一条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前人以无物为呕。有物为吐。或云声缓为吐。声急为哕。虽似确当。而愚谓就病因而论。三者俱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但因虚、因寒者。十之七。而因实、因热者。十之三。就高下而论。则呕为最高。吐次之。哕则直由极深极低而迸出者。就脏腑而论。呕、属足之阳明少阳。吐、属手少阳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阴。哕、属足之少厥二阴者也。呕出足阳明者奈何。夫胃脘一寒。欲下趋其腑者势也。胃不受邪。则逆以拒脘。脘即以不下纳而上涌。故作寒呕者一。伤寒太阳之呕是矣。胃脘犯客热。热为火。火性上炎。而其气闪烁不定。故作热呕者二。内热而实。中暑及 。并酒客清晨之空呕是矣。所谓阳明脘中之呕。从中路而上逆者。如此。呕出少阳者奈何。少阳之部在胁。其性善逆。不拘风热寒邪犯之。则其逆气上冲喉咽。故作呕酸、呕苦者。从木化也。凡柴胡汤症之呕。是矣。所谓少阳胁下之呕。从两旁而上逆者。如此。以其病机在胃之脘。胆之标。而不在胃腑。故呕则无物。


    而且曰最高者此也。若夫吐之为病。实在胃中。故其位居呕之次。但脘外及膈中之气。其温暖化被者。实司消谷之半。(膈气与脾。合司熟谷之化。故曰消谷之半。)此气一虚。则胃中冷而不能消谷。谷停则败。败则胃不见容而作吐者。一也。下文四条之脉症是矣。又胃虽受谷。而胃外之脾气。虚寒而不能扇运。则迟迟作吐者。又一也。下文七条之脉症是矣。所谓吐由手少阳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阴脾脏者。此也。至于哕虽亦由胃家。其实胃气总虚。苟非肝肾之贼阴乘虚上撞。安得从胃底而上迸。声出重浊乎。此二十四条之兼厥。二十五条之兼逆。谓非肝肾上侮阳明之候耶。故曰哕则极深极低。而发于少厥二阴者。此也。然呕而不吐。吐而不哕者有之。若吐哕则未有不呕者。以呕高而为吐哕之门户。此十四、十五、十八三条。言吐而皆曰呕吐。


    二十五条。言哕而曰呕哕者。可证矣。他如因疑而呕吐者。出于心。因闻秽而呕吐者。出于肺。因饿而嘈杂。以致惨淡之液。上泛而呕吐者。出于胃。凡种种平人所偶见而非病者。皆不与焉。本条见伤寒厥阴文。注详其下。但在伤寒。是言厥阴风热。上见少阳之痈脓。因而致呕者。入此。则系泛论痈脓之呕。为微别耳。自此合下文二、三两条。先提过别症之带呕。而后言呕家之正病正治也。


    二条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属胃脘有寒。故先不渴。呕则寒去。而且能提气于上。使胃阳来复而作渴。故先呕后渴者。知其呕将欲解也。后三句。见饮门三十五条。注详其下。


    三条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饮家。


    经注俱见饮门二十八条。


    四条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此言膈虚胃冷之吐也。仲景设言胃气以温热消谷者。理也。病患脉数。数为内热可知。当消谷引食矣。而反拒食而吐者。是何理也。答曰。此膈自热。故脉数。胃自冷。故吐也。推原其理。此必因不当汗而发汗。汗乃胸中胃中之阳气所化出者。阳气既泄于汗。则膈虚胃冷而吐者。宜矣。至其脉数之故。以发表之药不远热。且聚其气以作汗。汗出而其热势未散。故脉数者。为游行暂托之客热。不主消谷之化。而胃中之真阳。其虚冷者自若。此脉数与吐互见矣。本条重脉数字。言吐有因于误汗者。其脉如此。


    五条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此言胃虚之吐也。虚吐冷吐有辨。冷则如酒酝之不沤发而致酸。虚则如舟车之不胜载而致覆之象也。承上文冷吐而谓吐又有一种脉弦者。弦脉之体状。细削而拘紧。细削、为阳气不能扩充。拘紧、为阳气不能柔养。皆气虚之诊。故曰虚也。夫胃气无余。则朝食不运。至暮便吐。久而吐机渐熟。变为胃反矣。寒在于上。即上条膈气虚之义。言此胃反之来由。因其人膈气原虚。不易化食。医误为积滞而攻下之。遂令胃愈虚而脉反弦。故名曰虚也。本条重脉弦字。言吐有因于误下者。其脉又如此。


    六条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此又推原上条寒在于上之故。而言此种脉症。万勿误行吐下。致成或数或弦之脉。而变为胃反也。如寸口之脉。所以外诊经络。内诊胸中者也。倘其人脉微而数。数为客热。已见四条。但就微论。则微为气不能鼓之应。故知其无卫气。夫营卫互相根抱者也。今微而无气。则营虚可知。营阴、又为血中之精华所神化者。营虚、则周身之大血。其不足又可知。血不足。则宗气无生化之源。而胸中冷矣。倘于此而以阳药汗之。则脉数者愈数。而为四条之候。以阴药下之。则脉微者变弦。而为五条之候。可不慎乎。


    七条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此言脾虚之吐也。趺阳之脉浮而涩。姑且不论涩。即从浮断。夫浮以诊腑。而浮之底面即诊脏。浮脉底虚。趺阳之底虚。谓非脾气受伤之故乎。脾伤。则胃受谷而脾不磨。于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败坏上出。


    致成胃反者。又一也。紧者、弦紧之谓。趺阳弦紧。法当下逆为利。上逆为吐之脉。涩者、血不足以生气之诊也。


    言浮涩而胃反之脉。渐变紧涩。则紧为无阳。而吐不欲止。涩为无阴。而脾不受温。故难治。合四条、五条及本条观之。则胃反之症。因于膈虚者一。因于胃中虚寒者二。因于脾伤者三。应病用药。而仲景之旨、不较然乎。


    八条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此泛论欲吐之禁。不专指胃反也。故曰病患云云。欲吐者。不可下。其义有二。吐则胃寒者居多。下之。则愈寒而吐益甚者。一也。又吐则气机已在上涌。下之、则又下夺其气。恐致分驰而中绝者。又一也。故禁。


    九条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哕、兼呕吐在内。腹满、指实痛光亮而两言之。非谓按之则软之满也。此承上文吐以下为禁。然间亦有可下。


    并可利小便者。又不容不细辨也。如哕而其腹实痛光亮。则为有形之满。而非虚满矣。夫有形之满。又有水食之别。视其前阴不利。则知蓄水以致满。而其腹光亮。后阴不利。则知积食以致满。而其腹实痛。俱气闭于下而逆于上。故令哕耳。利之。则下气通而逆自平。故愈。哕深于呕吐。言哕而呕吐者。可例推矣。故曰兼呕吐在内。


    十条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自此至十七倏。杂言诸呕之治例也。胸为胃脘所经。及脘外膈分之总名。此处闷满。系虚寒之气。上痞阳位之应。夫呕虽有寒热之不同。若呕而胸满。则为寒气乘虚之呕无疑。故君苦温降逆之吴茱萸者。盖苦温、所以除寒。降逆、所以止呕也。然后佐甘温之人参以补其虚。辛温之生姜、以暖其膈。而以甘浮之大枣。上托诸药而至胸分。则满消而呕自愈矣。此与下条。即所谓胃脘寒而欲下趋其腑。胃不受而还以拒脘之呕也。


    十一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古人无物曰呕。是无食物之谓。然而或痰或饮。所不能免。若并无痰饮而作空呕者。则曰干呕。吐涎沫者。非呕而吐出涎沫之谓。盖言呕时无物。而口中尝欲吐清淡之涎沫。此因膈寒遗肺。肺逆而津液不布。以致上泛之候也。虚寒之气。既已上塞。又得干呕以提之。则其逆气直浮巅顶。而头上之络脉作胀。故痛也。则除寒降逆。补虚暖膈之吴茱萸汤。所当兼任者矣。夫上条之呕。本条之干呕。同出胃脘之中。上条之胸满。本条之吐涎沫。又同出脘外之膈。故皆主此汤耳。文见伤寒厥阴。特少头痛一症。但在伤寒。是言厥阴寒热之邪。


    假道少阳而上胸膈。其根深。入此。则单言膈寒肺逆之呕。其根浅。而李氏旧注。因厥阴伤寒主此。遂认吴茱萸为厥阴专药。硬将本条之呕为厥阴症。则大非也。盖本汤为上中二焦。温补降缉之剂。并非厥阴正药。其治厥阴寒逆之理。以中焦虚寒。不能下御。故肝中木邪。如要荒远寇直从中原穿过。上犯神京之象。故以本汤之温胸温胃者。为尊攘之义师。而嬴秦荆楚。畏慑窜伏之道也。若本条之主此汤。又以膈自虚而胃自寒。


    如前四五两条之候。犹之畿辅凶荒。流离失业。故从就地温补。而为抚绥安缉之法而已。且仲景明明自言曰。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夫亦可想见此汤之意旨矣。


    十二条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 人参 干姜 黄芩(各三两) 黄连(一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胃脘虚寒。肠中浮热。因而痞塞致呕之治例也。肠为胃之下口。而丽腹中。脘为胃之上部。而当心下。夫在天之膈气充周。则胃脘之化机温暖。斯从上制中。从中制下。而营运无弊矣。若呕而肠鸣。是其肠中有走注之气可知。又心下痞。是其肠中之气。因上虚而倒贯又可知。谓非呕生于痞。痞生于肠鸣。而肠鸣又生于膈虚脘寒。因而下吸浮热之所致乎。故君降逆之半夏者。所以专责呕逆之由于上痞也。膈虚。故佐益气之人参以补之。脘寒。故佐暖胃之干姜以温之。肠鸣之气为浮热。故加芩连之苦寒。以坚浮泄热耳。然后托之以甘草。浮之以大枣。而使诸药直从至高之胸膈。徐徐降下。则痞开而呕自止矣。此条之呕。与四五两条。同是膈虚胃寒。而方治独异者。以四五两条。为膈胃虚寒之本病。此条尤多一痞症。故专责痞。而带治虚寒也。


    十三条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此上焦虚寒。下焦积热。与上条同。上条为因虚而其热并于上。故痞而单呕。本条系下热不与上虚相并。而自为奔迫下陷。故寒自呕而热自利也。黄芩、苦寒而直根。为下焦泻热之要药。得酸敛之芍药。甘缓之甘草为使。则引入肝脾而泻其热。热势缓而奔迫者自平。故利可止。姜半温胃降逆。而以甘浮之大枣为使。则温降之性。留恋膈间。而寒逆又平。故呕可止也。


    十四条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


    呕吐、勿平看。当重呕一边。以此条言呕症治例故也。犹云诸凡呕甚而致吐之谓。夫呕吐而致谷不得下。则是寒逆已甚。生姜辛温以散寒者。为治呕之本。半夏辛敛以降逆者。为治呕之标。此小半夏汤之所以可任也。


    十五条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吐、与上条同是因呕而吐之义。病在膈上。即首条膈气病虚寒之谓也。呕吐之后思水。因呕能提气以实虚。吐能提火以去寒。故知其解于胸阳之来复耳。但当迎其机而与之以水。使下运之神。借水而利。则上逆者自平。而呕遂真解矣。急与之义、有二。盖呕吐则液干。不急以水济之。致生烦热懊 之变者。一也。又虚阳新复。而饮机自动。不急应之。则神机燥涩。而其阳终伏者。二也。然病后饮水。又恐行迟积饮。此渗泄培土之猪苓散。为不可失矣。


    十六条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五钱)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呕有虚寒、水饮两症。脉充于阳明之精悍。弱则胃无悍气可知。加之小便复利。则非水饮而为虚寒之呕无疑。虽表有微热。亦是阳热之应。然与厥症同见。则微热为胃中虚寒已甚。而微阳外窜之候也。温之而胃阳来复则生。不复则死。生死相半。故曰难治。以生附、干姜大辛大热之品。而总托于守中之甘草。正所以温胃阳而续其残照也。文见伤寒论</a>厥阴篇。但在伤寒。是言厥阴寒逆之气。中凌胃阳。故主此温胃之外。而尤以味辛者胜木邪也。入此。是言辛甘而温。为阳明本寒之治例而已。其用意不同者。以呕而脉弱诸症。有责肝责胃之辨故也。


    十七条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因胃中虚寒者居多。故轻易无发热症。除上条虚阳格于寒而作微热之外。凡呕而发热者。是少阳之逆气。从两胁之边旁而上冲。故呕且上冲者。必兼外浮。故发热也。小柴之降逆以止呕。解肌以退热。为正治矣汤意见伤寒少阳。文见厥阴。意亦微别。详本注。


    十八条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大半夏汤方 半夏(三升洗)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自此至二十二共五条。凡曰呕吐。及干呕吐逆。又当重吐一边。以五条俱言胃反及吐故也。此申言四条膈虚胃寒之治例。为胃反之正病正药。盖以甘浮之蜜和水而扬乱其下流之性。是令其浮于膈中。而多停时候。然后佐以益气之人参。君以降气之半夏。则从膈而渐渐下平矣。然本以发汗而虚其膈气。因致胃寒之吐。故只消即补以为温也。


    十九条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此胃热上熏之吐。为吐家之变症变治。而非胃反也。火性炎上而躁急。胃中火盛。上冲胃脘者势也。以食压而实之。则火势受屈而迸出。故食已即吐也。以苦寒泻火之大黄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黄下趋之性。使从胃脘而下。且治急冲者。惟宜以缓降胜之也。


    二十条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白术(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胃反。本属寒因。然吐则阴伤。而虚火上动于膈。积饮内热于胸。故渴欲饮水。不知饮水多。则本病之虚寒与水逆相济。而吐愈不可止矣。故以茯苓、泽泻之渗泄者为君。而以培土之白术佐之。则热水下渗。而虚火随之。故渴可除。以桂枝、生姜之辛温开畅者为主。而以甘浮之甘草配之。则仍从温补膈气以暖胃之例。而胃反可除矣。夫吐而内有水饮。极宜半夏。而独不用者。以症中病渴。而半夏性燥故也。仲景用药之细密。每如此。


    二十一条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粒) 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吐后。虽承上条胃反。其实且兼诸吐在内。但曰吐后。则吐已暂止可知。故汤意重责水饮。而不责胃反者此也。此即上条之症。而分别尤在贪饮二字。盖贪饮是逆热上提者更甚。而积饮内热者更多也。夫逆热积饮。


    停而不去。以致贪饮。不特水逆而吐将复作。且防变出饮症。而见喘满肿胀等候。故以治饮为急也。但上条为胃反未止。又表药多致水逆。故茯苓泽泻汤。从五苓以利小便之变。此条为吐后而吐止。其渴而贪饮。为逆热在胸。逆热者可借水以泄汗。故文蛤汤。从越婢发表之变也。至统以咸寒拒水之文蛤。副以清肺利气之杏仁。则越婢之全汤。从文蛤杏仁之化。而发去水之汗。此所以收止渴除烦之功效矣。微风不当脉紧。紧脉为寒为水。今其头痛。既为风而非寒。则其脉紧。不当责寒而责水矣。但既曰微风脉紧头痛。是其人平日原有水饮。因中微风而致有表症之头痛。则其治例。似宜桂枝加术。即带渴而贪饮之上症。亦宜盖文蛤杏仁于桂枝汤为合。而竟以此汤主之者。盖以水饮家多属无汗。而脉紧。终为水性带寒之诊。故非麻黄之疏表散寒不可也。


    二十二条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言干呕而因于吐逆者。又于不呕吐时。而亦尝吐涎沫。则其寒逆已甚。故主半夏以降逆。干姜以温寒也。杵为散者。欲其并服渣质。而少停于胃。煎用浆水。取谷气之为胃所喜。且以味酸者收逆。又以性凉者为温药之反佐耳。


    二十三条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生姜汁(一升) 半夏(半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呕止停后服。


    此言胃寒之气。上浮心下。以及胸中之症治也。盖谓胃居中土。为熏育上焦。控制下焦之关键。胃中自寒而阴沁。则肺气畏缩而不下引。故似喘。然而肺管未塞。故不喘。膈气飘忽而不安顿。故似呕。然而膈非本病。故不呕也。其胃无阳光以熏育上焦之候如此。又胃中自寒而招侮。则肝气纵送而尝上胜。故似哕。然而肝非首难。故不哕也。其胃中阴翳而吸受下焦之候。又如此。但觉从胸至心。彻上彻下。而不可指着。愦愦然无可奈何。而不能名状者。盖因上焦之气。受之阳明之腑。今胃寒。而阳气失根株之根据辅。譬之兵凶饥馑。穷黎有流亡无策之象也。但此条之症。为寒因特重。故似喘似呕似哕。逆气较轻。故不喘。不呕。不哕。而方意亦多用辛温之生姜为君。减用辛降之半夏为佐。其立言立方之妙。概可知矣。门人问曰。胃寒而上沁下吸。温之降之。固为正治。其温胃而不用甘草者何也。答曰。生姜辛温而性善走。取汁用之。则过嗓即发。是所以温上焦之似喘似呕也。配半夏以降之。则辛温之性。渐渐下沉。是温胃之外。尤欲以辛胜肝。而并治其下焦之欲哕。故于甘草之守中者无取焉。


    二十四条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此及下文。凡两条。言哕症之治例也。干呕哕。犹云哕而干呕之义。盖胃寒不能御下。肝气从而胜之。故哕。然木邪上逆。必经少阳之部。故并见干呕矣。又胃阳虚而下招肝木之寒逆。则其气既不外贯。而且至阴之气。


    代为行令。故手足厥也。以辛温宣发之生姜为君。辛温沉降之橘皮为佐。盖性温所以专暖胃阳。而味辛所以兼平肝逆。则呕哕厥逆。有不立愈者乎。


    二十五条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人参(一两) 甘草(五钱) 生姜(半斤) 大枣(三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逆者。即上条手足厥之互词。且兼逆气上冲在内。以汤意按之。此与上条之症。颇同而较重者。盖上条为胃寒而下招肝侮。是肝无倡乱之罪。特以胃寒而吸之所致。故橘皮汤。主生姜以重责胃寒。佐橘皮以轻责肝逆也。此条之胃寒。既比上条为甚。而尤多胃虚一症。旦肝中寒逆。原有上犯之势。是肝逆为首恶。而胃中虚寒而不能守御。罪止为从耳。故本条之橘皮竹茹汤。主橘皮而重责肝逆。佐生姜以兼责胃寒。佐人参以并责胃虚也。竹茹具肌肉之象。而通上下之节者。用以为使。是欲其佐参姜以达阳明之气。佐橘皮以通厥阴之逆。故加之也。然后以大枣、甘草。抬高诸药。令其从上历中。复从中至下。而渐收沉降温补之功效也。本草载前人论橘皮。辛苦而温。谓是脾肺气药。遂以消痰下气实之。夫谓之气药固矣。至以为专走脾肺则非也。愚按橘之物理。不特凌霜变黄。交冬成熟。其性从上降下。得敛伏之气。且瓣则酸甘。皮则辛辣。酸甘、具乙木之阴象。而似血液。辛辣、具甲木之阳象。而主神气。况诸果之外皮。俱属包裹收藏之性者乎。则橘皮为厥阴肝经温降之气药无疑。至于从味之辛而走肺。从气之温而走脾。不过为经历之小憩处。而非其性情之所向也。性味温降而散。故入肺以豁痰。入脾以宣气者。不过为旁试之小效处。而非其精专之本技也。仲景呕哕方中。君此之深意。不从可识乎。


    二十六条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此总言下利之死症重症。为后文二十七、三十八、两条之纲领也。腑脏两气字。俱指阳气而言。因人身以阳气为生死之根蒂故也。六腑行五脏之气。而主充贯之用。腑气外绝。则充贯无根。手足为阳气之末。故先寒。


    又腑气自绝。不但不能充贯。而且有上散下脱之势。上散、故其胸中之气。但上浮而不下纳。下脱、故其脚下之气。有上缩而不下伸矣。五脏藏六腑之气。而主提挈之神。脏气内绝。则提挈无力。肠胃失关键之权。故利不禁。此下利者。以手足寒。上气脚缩。及不禁者。为死候也。下甚两句。又就上文之死症。而言下犯之重症。因下甚。有似于脏绝。手足不仁。有似于腑绝。而实有分辨故也。盖下甚者。或倾肠倒肚。而泄注有势。或连三带五。而遍数有度之谓。若不禁。则肛门不收。宛如漏下者是也。又手足不仁。是气虚于内。而灵醒之妙用外微。


    手足寒。是火熄于中。而照耀之余温退气。于此而失辨。不致误为脏腑垂绝而弃之者。几希矣。


    二十七条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文见厥阴并注。


    二十八条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经注俱见厥阴。


    二十九条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此少阴正文。注详其下。但人下利。当看反面。如云趺阳负少阴者为逆。以少阴负趺阳。无利下之症故也。


    三十条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三十一条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三十二条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以上三条。俱见厥阴注并见。但在厥阴。合三条作一条耳。


    三十三条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反弦。对前二十七条沉弦而言。盖谓下利之脉。本当沉弦。以弦脉、为虚寒。为拘急之应。沉、为向里向下之应。


    夫以虚寒拘急之气。向里向下。岂非泄利而下重乎。今不利而其脉弦则弦矣。但应沉反浮。故曰反弦也。脉得反弦。则下利之邪。有上浮外散之机致。合之发热身汗。则脉症相对。邪从汗解。复何下利之不自愈哉。


    门人问曰。下利而脉反弦。若不发热身汗者。将奈何。答曰。必见呕逆。又问。下利脉反弦。发热而身不汗者。又奈何。答曰。久则为疟矣。曰。治之何如。曰。主小柴胡汤。而因症以为进退。则得矣。


    三十四条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此与后文五十条之气利。不同。下利气者。水泄下利。而兼失气之谓。是下利为主病。而失气为兼症也。利小便。则水气从小肠而渗走膀胱。故下利可止。其小肠之气。与水俱行。而随机化去。故大肠之失气。亦可止矣。


    若五十条之气利。为气陷肠滑。而溏垢因气俱出。是气陷为主病。而肠滑之似利者。为兼症也。诃黎勒、温暖固涩。温暖、则升陷以理气。固涩、则托滑以除利。粥饮和而顿服。使留恋于胃。而下提大小肠之陷滑耳。此曰下利气。彼曰气利。其叙症先后之次。即断病重轻之案也。


    三十五条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此反字。又对下利而言。盖谓下利。则气从下趋。其脉多是沉弦、沉滑、沉迟、沉紧之类。即系热利。亦宜沉数、沉洪者为合。乃病则下利。而其寸口之脉。反不沉而浮。且不弦滑迟紧。而于浮处又反见数。夫数为热。热从浮而见寸口。则其上焦之邪热甚炽。而有下逼之势矣。又尺中属下部。尺中见涩。涩为血液凝聚之诊。合而断之。谓非阳热下劫阴血之候乎。故知其必圊脓血也。


    三十六条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此言脾胃虚寒而下利者。不特禁下。并且禁汗也。盖下利清谷。则中寒而不能变化可知。若攻其表而汗出。


    汗乃上中二焦之阳液所化。汗出则阳气更虚。而阴寒痞塞。故必胀满而不能食矣。


    三十七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


    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迟则为虚为寒。沉为在里在下。沉处见迟。正里虚下寒之诊。故下利清谷。下寒、则逼微阳于上。故其面少赤。


    里虚、则浮真气于外。故身有微热。微阳郁而不得下通内伏。故其躯壳如上眩外鼓而冒。汗出、则郁冒外透。


    故面赤身热俱解矣。然中下虚寒。而表阳薄泄。则其气一时不能顺接。故必微微见厥。以戴阳者必下虚。故知之也。文见伤寒厥阴条。宜与彼注参看。


    三十八条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注见伤寒厥阴文。


    三十九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详伤寒厥阴。


    四十条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自此至四十四。凡五条。言下利之脉症。有尚宜攻下者。此条从脉平。而心下坚看出。盖谓下利。不过寒热二因。若是上焦热。而为吹嘘奔迫之利。则当于上部见沉数之脉。若是中下寒。而为分理不清之利。则当于中下二部见沉迟沉弦之脉。今三部脉皆平。则下利之非寒热可知。加以按之而心下坚。其因胃有积滞。而胃气不行。以致无分别水谷之权明矣。故宜以大承下之。使胃气流行。而下利者。必自止也。


    四十一条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条、从脉迟而滑看出。脉字、当指右关阳明而言。盖谓病下利而右关脉迟。犹似胃寒而失分理阴阳之应。


    然胃寒而利。则津伤气泄。而脉迟见涩者。常也。乃迟而兼见滑。夫滑、为宿食凝聚之诊。滑从迟见。谓非凝聚而致气机不流行之故乎。故知其胃实也。胃实不去。则化机不醇。而利岂能愈哉。是宜主大承以通其塞矣。


    此与上条两急字。恐缓则津液竭尽。而不任下。多致亡阴而死也。


    四十二条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此即上条之初候。而抽言之也。盖谓下利。脉当涩。而反见滑。便知当有所去。即宜以大承愈之。否则。坐失机会。使滑久而胃气阻滞。致成上条迟滑之脉矣。


    四十三条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五行各有休囚官旺。而代谢因之。年月日时者。天地流转之五行。五脏六腑者。人身内具之五行。其生扶克制。内外尝相应者。感通之道也。下利之病。乘时而发于脏腑。病尽固瘥。病不尽。而得运气之子气以制其鬼。


    亦能瘥也。若遇所病之期。复见所病之症。则知其非新病。而为未尽之旧病。得流行之鬼气而复发也。是宜以大承涤荡之。而毋使滋蔓矣。


    四十四条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见伤寒厥阴。


    四十五条 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半锉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方寸匕。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详伤寒少阴。方论并见。


    四十六条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注详伤寒厥阴。方论并见。


    四十七条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桅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此四字系后人所添。详别见。)


    文见伤寒厥阴。有注。


    四十八条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而至清谷。则里寒已甚。阴寒格阳。故外热。微阳自遁。故汗出。里寒而阳气外泄。故其气不相接而厥也。


    是宜以大热之姜附为主。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使先温其里。则表阳从类而内附。故热汗可除。悍气得温而外通。故厥亦可愈也。究之胃阳复而变化自神。脾气暖而水谷自别。则下利清谷。当与诸症同解矣。名之曰通脉四逆者。以脉气行于中焦之精悍。里寒外厥者。其脉必伏。或沉迟。温中而精悍自起。则气行而脉通故也。文见伤寒厥阴。另有注。


    四十九条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下利肺痛。其因有二。以利则下虚。而膈间之气。有下趋之势。肺为气之总司。而作悬痛者一也。又利则虚热上浮。而肺管如作胀痛者。二也。紫参味苦气寒。性畅功补。用为主病之君。盖以味苦气寒者。坚其悬痛。而以性畅功补者。除其胀痛耳。然后佐以甘浮之甘草。是欲其托之在上。而直行肺中者可见矣。


    五十条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注见前三十四条下。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