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3个月前 作者: 高学山
一条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痰为脏腑之津液所化。譬之循良之民众。因激变而为贼者也。而所以激津液之变者。大概不越寒热两因。
如肺受热而金有烊化之象。则伤其阴。阴伤。则喉嗓间如有物粘紧而不可出。微痛似喊破之状。一二日咳出胶稠黄色之痰。不过七日。以形稀色白为渐愈者。一也。肺受微寒。则阳郁而叶紧。郁极怒发。寒邪又随阳气之变动而化热。寒热交蒸。则自剥其液以送之。咳出成块白色。状如米粥之痰。而外裹粘涎清水者。此寒本热标。两因并见者。二也。先从便难。渐致燥结。下气浮停。肠胃中热。衬托上蒸。肺干液竭。火熏作痒。因而致咳。大口稠黄。朝暮不绝。此为胃中之热痰者。三也。而诸症坏痰不与焉。若夫本篇之所谓痰饮者。虽与寒因之粘涎相似。而其实另是一种。不可不辨也。以其由于饮水所积。故曰饮。以其与痰同能致咳。故亦曰痰饮。
以痰饮渗在胃脘之外。不走小肠膀胱等腑。而悬于胁下。故曰悬饮。以痰饮久悬。而经气虚者。遂乘虚而溢于经脉。故曰溢饮。以痰饮不旁渗两胁。而中屯心下。如有物支撑之义。故曰支饮。饮久曰留。饮深曰伏。饮以形质入脏。则猝死。其初症。但以水气射之则病。故于五脏。则直谓之水而已矣。要皆起于肺冷气结。而不能呵嘘。成于脾寒气滞。而不及分布者。与前所云津液所化之痰不同。故其阴冷似清水。粘滑似薄胶。药宜辛甘温暖。治宜发汗利水。此为定例。而间或参以苦咸寒润者。特其变症变法焉尔。盛。指肉胜而言。看今瘦自见。凡阳衰者肉胜。素盛。则阳衰可知。今瘦。则并肠胃中之阴液亦虚。故内削而瘦也。阳衰。则不能运饮。阴虚。则借资于外水而留恋之。夫水走肠间而不下渗。故沥沥有声。而所谓痰饮者如此。四句当着眼肠间两字。饮后。犹言痰饮之后。非指饮汤饮水也。痰饮不行。后必由肠而浸淫于胃。由胃而横鼓于胁。盖下衬则上浮。中满则旁注。以胃络通于胁。故水流肠胃之外而在胁下。胁下为少阳、厥阴之部。肝胆善逆。故咳唾。胁络得水而作胀。故咳唾则振而引痛也。夫胁下之水无去路。如悬阁之象。故谓之悬饮者如此。四句当着眼胁下两字。饮水与饮后同义。言悬饮之水。久而不去。则从经络而流于四肢。夫经络之水。阳气运动。可从汗解。
今阳虚而当汗不汗。于是身体中。水热则疼。水坠则重。而谓之溢饮者如此。五句当着眼四肢两字。若夫咳而气逆。但可坐倚而息。且水饮屯心下。抬高膈气。以致吸不能入而短气。所以不得卧倒。又水浮则气迫而鼓于外。故其形如肿。而所谓支饮者又如此。五句当着眼在倚息短气四字。是则饮虽四名。理同一辙。先由痰饮悬饮。终归溢饮支饮。而四者之传变。亦视其胸胁经络之虚实。以为偏全迟速耳。
二条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此合下文二条。俱是详言支饮。盖支饮屯积心下。故其水气。得以上射心肺。而成水在心肺之症也。心下者。
心之下。胃脘及脘外之总名。饮积于脘中。故坚硬如筑。吸气不能下引。故短也。但下条为水在胃脘之外。系悬饮之所传变。饮久化热而烫于外。故欲饮水。此条为水在胃脘之中。系痰饮之所抬高。水饮内顶。故恶水不欲饮也。
三条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饮支于肺下。而水气上逼之。则肺气不得展于下而上逆。故涎沫因之上泛而见于吐也。余见上条注。
四条 水在脾。少气。身重。
此详言溢饮之症也。凡痰饮悬饮。其传变俱能病此。盖痰饮则内从胃络而外传于脾。悬饮则旁从胁络。而下传于脾。故皆能使水气在脾也。脾土之阳衰而至水气射之。则不能运布而溢于四肢者。势也。故曰此言溢饮之症。脾滞而精悍不升。故少气。脾湿而水土沉坠。故身重也。少气是呼气少。短气是吸气短。
五条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此详言悬饮之症也。胁下为肝络之所止经。饮悬于此。则从其络而下射于肝。故水在肝也。水饮实于胁下。
如有物支鼓之状。故曰支满。即所谓支饮之义也。嚏出于肺。肝以水邪犯所不胜。肺恶湿而欲出之。故嚏。但嚏者。下实其气而始得奋为上迸。则支满者益满。而且振痛矣。与咳唾引痛同义。
六条 水在肾。心下悸。
此四饮之外。另是一症。即后文十一条所谓伏饮之未发者。长沙于脏中列此。其为防微杜渐之意深矣。夫肾为水脏。犹之天地之海。与水原相感召。肾阳盛而小便利。则真阴固密。而外水流行。亦何伏饮之有哉。倘阳德虚微。则水灾祸伏。苟不见微知着而早图之。则平成无日矣。盖四饮为病。是从上而下积。有盈科后进之渐。其症缓而较平。伏饮为病。是从下而上突。有怒潮直决之机。其症急而尤烈故也。悸是水悸。与虚悸之跳摆嘈杂不同。水悸者。神境中戚戚然如有不测之患。又时时惕焉自警者是也。盖心肾同主手足之少阴。
而其气尝相通于窈冥。肾中伏水。而心君恍惚。譬之黄河未决。而洛城中之神机暗烛。未免形诸筋惕肉间也。此自其初症而言。若就已成论。四饮亦低从上泛。而极于支饮。伏饮亦起从下传。而极于四脏者也。
七条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自此合下文八九十共四条。言除却溢饮之外。(溢饮不愈则死。无久留之候。)其余三饮。久而未去者。俱名留饮。此条言支饮之久留者也。心系附背。心下留支饮。则水寒之气。从系而托于背。故其背当寒冷如手大。内外形气所必应之道也。
八条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
此言悬饮之久留者也。缺盆。足阳明经脉第十二穴。在项下膺乳间。气舍下。气户上。左右凡两穴。痛引缺盆。
咳嗽转甚。注见首条悬饮。并五条肝水下。
九条 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此亦言支饮之久留者也。但七条曰心下有留饮。则饮当胃脘之部。此曰胸中留饮。则比心下又高而逼肺矣。逼肺。故气机艰于下引而短也。渴。详三条肺水下。四肢历节痛者。人身以历节为溪谷。痛则饮将外溢。而其气先为郁冒之候也。
十条 脉沉者。有留饮。
此统言留饮之脉也。水性趋下。且饮留于中。则其气机重坠而不能浮。故凡脉沉者有留饮也。然诊法各从其部。如沉脉见寸口。饮留胸中。即上文九条之症。微上关。饮留心下。即前七条之症。微下寸口。而于或左或右单见。则饮留胁下。即前八条之症。其余脏腑。各以其部处之。而于十二篇积脉为准则也。脉沉。并于沉处见滑细为是。
十一条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剧。必有伏饮。
此发明六条水在肾。心下悸之候也。夫伏饮者。伏而未见之谓。此其欲发而犹未全发。特比六条之但悸者较重耳。其曰必有伏饮。此长沙之独见若神。而人犹不及觉者也。膈上病痰。言膈上素有痰病之谓。喘满咳吐者。言因病痰。所以胸满而喘。咳嗽而吐也。二句是主。以其为上工之诊窍故也。发者。言有时而甚之谓。
发字直贯下文五症。目泣。眼泪也。振振 剧。阳虚而上奔之象。详伤寒并别注。言寒热等五症。一时发作。大似阳虚而外中寒邪之候。但其膈上素病痰气。而为满喘咳吐者之所发。则知其非一时之暴病。而为肾中必有伏饮所致也。盖水饮虽伏于下。而其水寒之气。必凭虚而射于上。肺性恶湿而忌寒。故膈上病寒湿之痰。湿气上逆。故满而喘。寒气上逆。故咳而吐也。有时而发者。肺病寒湿。寒则持于丙丁。湿则持于戊己。而伏饮惟张于壬癸故也。寒热者。寒为饮之本气。饮气上张故寒。寒起而格微阳于外。故寒而且热也。背者。胸之府。胸满而咳。故其气彻于背而痛。腰为肾之府。肾中微阳。为饮寒所迫而外鼓。故腰疼也。目泣虽为肝液。饮寒上擗而不能摄。故自出也。寒气上浮。而诸阳奔避。故振振自战而 剧也。十八条之苓桂术甘汤。并肾气丸二方。其可缓乎。盖苓桂术甘汤。所以去伏饮。而肾气一丸。又所以补肾阳而不使饮之再伏耳。门人问曰。六条注云。此四饮之外。另是一症。即此条之伏饮是也。夫自二条至六条。明似列言四饮之传五脏者。何以知水在肾一条。独为四饮之外者。一也。又六条但曰水在肾。并无伏饮字样。此条言伏饮。并无在肾字样。
何以知肾水即伏饮者。二也。且四饮传变。各有灌注道路。自肠胃而递及胸胁经络。皆饮汤饮水。从口而入者也。即如夫子之言。肾水便是伏饮。而谓在四饮之外。倘为亦从口入。则安得谓之四饮之外。敢问此饮是从何道而入伏肾中者。三也。又痰饮传变。其名则有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之不同。其症则有胸中、心下、胁下、四肢之各别。伏饮之传变。长沙并不详论。而夫子以为急而尤烈。将终伏而为病、仅如本条者。即谓之急烈乎。抑别有所为变症者乎。四也。请得而各闻其义。答曰。此问自不可少。夫水在心肺肝脾。俱是从四饮以后。
传射入脏之重症。独水在肾家。是四饮以前之轻症。即后文十八条之微饮也。以肾为水脏。肾阳一微。即召水而伏饮。故曰在四饮之外也。凡伏而不见者谓之伏。脏腑中不特心肺肝脾四脏。即上中二焦诸腑。俱不能容伏饮。非无饮也。以有饮则必明见外症。而不得谓之伏故也。惟肾与膀胱。一脏一腑。有河海之象。饮伏其中。颇能隐藏得住。而少耽时日。故知水在肾。即所谓伏饮也。四饮皆从口入。伏饮亦何曾不从口入乎。但四饮之病。是因上中二焦。阳气不能分运。故其水气。渐积渐高。愈满愈鼓之候。伏饮之病。上中无恙。惟肾气衰冷。而腑化寒停。膀胱之络通于脏。则水寒之气。由腑络而入伏肾中者也。痰饮之变。至溢饮、支饮。而其势已剧。若再传肾则死。盖水源从海出。而其横流。复淹没于海。为大地失陷之象也。若夫伏饮之变。大概不越三症。一则伏而未发。每遇羽水之运。寒水之气。及壬癸月日。间发而如本条之症。一则饮伏黄泉之下。而其寒气每上干太虚。俾肺气缩而不能运布。则水积肠间。而即为痰饮之症。我故曰。是四饮以前之轻症。及水源从海出者此也。一则伏饮上射。而脾肺之阳交困。以致不能传送。而小便不行。饮从上突。日肿一日。皮肉青紫而死之症。即六条所注怒潮直决。其症急而尤烈者是矣。
十二条 夫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此暴饮也。与前悬饮支饮之留饮不同。此暴饮之在上者。与前伏饮。并十八条之微饮又不同。凡两段。前二句为一段。言病患胸膈热而饮水多。则水不及渗而停于心下。于是水迫肺气而喘。水浮胸分而满。虽非四饮之已成者。而其为病亦暂与支饮同也。后四句为一段。言不必病患。凡属胃虚而食少。膈热而饮多者。俱能病此。悸及短气。详已见。其意以为虽属暴饮。倘不主猪苓五苓等汤以止渴除饮。则渐成四饮等候矣。
十三条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此及下文共三条。总言四饮之脉。而本条当是言悬饮也。夫弦为阳虚气削之诊。饮以阳气不能呵嘘下渗所致。故饮脉必弦。但两手双弦。阳气当虚于中。又另为中寒之脉。盖因大下后里虚。而其气中馁之故。不可误认为饮脉。唯一手偏弦。则左见为左胁之悬饮。右见为右胁之悬饮也。然以十二篇积脉之例准之。则左右双见。饮在中央。支饮之在胸膈心下者。其脉未尝不双弦也。第以其症辨之耳。盖饮症则有喘渴短气等候。而下后里虚者无此也。十条言留饮之脉曰沉。此条言悬饮之脉曰弦。则饮脉其沉弦兼见者乎。然愚尝试之。大概饮之初病。其脉多弦。饮之久病。其脉多沉。长沙分别言之。岂无意耶。
十四条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肺饮者。支饮之上浮胸膈。而肺已受伤者是。弦为气削之脉。水饮屯胸膈。则其气不得下展。而自聚于饮上。
故气削之弦脉不见也。喘与短气。详已见。言饮脉弦。而肺饮独不可以不弦自误。但凭其外症为合。与胃有宿食而脉见滑者同义。
十五条 支饮亦喘。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支饮者。就支饮之在心下而言。盖谓同是支饮。却有高下。高者逼肺。故为肺饮。下者在心下。与肺较远。故以支饮概之。但胃脘聚饮。气机便艰于下引。故亦喘。不能卧者。卧则胃脘横。而注饮迫肺故也。短气一症。为肺饮之候。言饮支心下。其脉还弦。饮略高而见短气一症。则气亦高而聚于肺。气聚。故其脉平而不弦削也。
十六条 痰病者。当以温药和之。
此总言用药之治例。病痰饮者。当合四饮而言。以诸饮俱由痰饮传变。故以痰饮统之耳。夫饮之由来。大概起于肾及脾肺之脏阳衰冷。成于三焦之腑化虚寒。温药和之。则阳回气化而饮自去矣。盖指后文苓桂术甘、肾气、及大小青龙等剂也。
十七条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此言诸饮。除溢饮之外。俱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盖痰饮是其总名。心下及胸支满。为支饮之症。胁下支满。
为悬饮之症。目眩者。饮高而水载木气以浮也。以淡渗去饮之茯苓为君。佐辛甘之桂枝以行阳。甘温之白术以培土。然后用甘浮平缓之甘草为使。所以高托诸药。而令其徐徐下渗之意。此苓桂术甘。为诸饮之要剂也。
十八条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此承上文苓桂术甘汤。而补言肾中微有伏饮。以致上干肺气者。亦主此汤也。盖肾有微饮。则其气上射于肺。而见短气之候。故短气者即知有微饮也。微饮即伏饮。以其在肾脏。故更当利其腑而从小便去也。苓桂术甘为利水之剂。故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者。盖苓桂术甘。温上以御下。而化机下被。故小便利。肾气丸。温下以蒸上。而化机亦下被。故小便亦利也。方论见虚劳。
十九条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病者。病痰饮者也。饮脉多弦。留饮之脉则沉。今其脉忽然不弦不沉而伏于骨。几几有不可见之象。夫伏脉为收束下趋之诊。以胸胁心下之饮症。忽焉收束下趋。岂非欲自利乎。反快。对利而言。利症多因利而不快。
如膨闷、疲困及疼痛、沉坠等候。此则脾肺之阳。乘日辰之官旺而偶振。故水饮不安于上而下利。利则水去气展。故反以利为快也。然虽利而方以不坚满为快。其心下续又坚满而仍不快者。以胃脘及肠间之内水一空。而胁下之悬饮。先从中满而由络脉以外渗者。今复因内空而还渗心下。(心下当胃脘之部。)故曰留饮欲去。因其去机而扫荡之。其为功不较易乎。主甘遂半夏汤者。甘遂去水最速。主病之谓君。故以之名汤。又恐性急之品。下趋甚力。而留遗胸膈之饮。故以甘草、蜂蜜、之甘浮者。托之在上而留恋之。然后以辛燥之半夏。从上降抑。以酸敛之芍药。从下直坠。而水饮安有不去者哉。不主苓桂术甘。而主此犀利者。恐和平之药。少延时日。而脾肺之阳仍伏。则饮将欲去而终留。其机岂不以因循坐失耶。甘遂性急。甘草性缓。相反者、言其缓急之性也。俗解谓二药自相攻击。谬甚。
二十条 脉浮而细滑。伤饮。
此言十二条暴饮之脉也。盖饮水多而其水停心下者。皆谓之伤饮。水停故脉滑。阳微不能运水。故脉细。暴停之水。阳气未负。故脉浮也。则脉浮而细滑者。非伤饮而何。
二十一条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先因阳虚而停饮。故其脉弦。后则积饮化虚热而复伤其阴。故其脉弦而且数也。冬夏难治者。盖治饮之例。
惟宣发渗泄二义。冬则虚阳内伏。既非大小青龙宣发之所宜。且又有碍于弦脉之阳气虚也。夏则虚阳外应。既非苓桂术甘温燥之所宜。且亦有碍于数脉之阴液短也。谓之难治宜矣。此合溢饮、支饮而言脉症与天时不顺。其生死相半也。
二十二条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大戟 芫花(熬) 甘遂(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此言悬饮之脉症治例也。脉弦为饮。又为痛。脉沉为留饮。故知为悬饮而胁下并缺盆内痛也。重言病悬饮者。又推开内痛而广言之耳。盖谓凡属胁下有悬饮。无论内痛与否。俱以十枣汤为主治也。方论见伤寒注。
二十三条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言溢饮之治例也。饮溢于经络四肢。非从汗解不可。故主大青龙以宣发之。小青龙汤于宣发外。尤能渗泄。故亦主之。方论见伤寒。
二十四条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 石膏(鸡子大十二枚)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木防己 桂枝(各三两) 人参 茯苓(各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此言支饮久留之脉症治例也。夫饮症自肠间下积。逐渐上满。由胃而心下膈间。支撑鼓塞者。俱谓之支饮故合膈间、心下而历言之也。沉。为留饮之脉。紧。即弦脉之急者。盖自其两旁之细削而言曰弦。自其两头之绷急而言曰紧。与寒邪之紧不同。辨详腹满寒疝。虚实。就胃中之虚实而言。非指正气也。犹云饮外无干结者为虚。饮外有干结者为实之义。长沙盖谓膈间支饮。抬气上浮而喘满。心下支饮。聚水中实而痞坚。面则因水色外浮而黑。脉则从水性下坠而沉。且水饮鼓塞。则经脉绷急。而沉中带紧。得之数十日。则饮久而所谓留饮者是矣。医见喘满痞坚。故吐下之。不知饮之为病。吐则膈气愈虚。而水逆更甚。且由小肠而水归膀胱者为正道。下则直奔大肠而中气愈虚。水愈积矣。故不愈也。木防己。蔓生而中通。性寒而味辛苦。且其形色。又外白内黄者。夫蔓生中通。则走脉络之内道。性寒则沉降。味辛则散。苦则泄。外白内黄。又上泄肺。而下泄脾胃者可见矣。以之为主病之君。则支饮之在膈间心下。以及肠胃脉络。岂有不尽下者哉。但饮久必化标热。故以石膏之辛凉下行者佐之。然后以人参提气。桂枝行阳。趁水饮之下落。而胸中之阳气。得参桂助之。而下展有力。倘胃中但有水饮。而无干结之积聚。是谓胃邪未实。故水饮一去。别无余累而愈矣。然又有水饮虽满。而曾经先结之宿垢自在者。是谓胃实。实者水去而结粪未下。则肠胃之气。滞而难行。三日之水饮再聚。故复发。复与原汤而并不暂愈者。以水落水起。而干结者较胀。以为水饮之根据辅故也。仍主此汤者。始终以去饮为本治也。特去石膏者。饮新复而无化热之标病也。加芒硝者。所以软坚化硬而并去其宿垢也。更加茯苓者。恐芒硝下润之外。其味咸寒聚饮。故以淡渗之品。补救其偏弊也。长沙诊法之玄微。制方之妙义。直有鬼神所莫测者乎。客有难余者曰。本文言医吐下之不愈。彼吐之不愈。宜矣。子言下之不愈。
以饮归膀胱为正道。下则直趋大肠而中气愈虚。水愈积之故。是医下之而不愈者。长沙以渗法愈之则得矣。及按防己汤。并无渗水之药。独非从大肠而下者乎。何以虚者即愈也。即如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一汤。其汤后曰微利则愈。是亦从大肠而利下者。何以实者又愈也。夫以医下之而不愈者。长沙两下之而皆愈。此不解者。一也。且本衣冠文物明曰医已下之矣。长沙又下之矣。安得尚有胃实者。而俟加芒硝以软坚化硬乎。此不解者。二也。答曰。我固知子之所疑者。其以余注为未是也。夫水归膀胱为正道一语。是言去饮之常例。故治饮者。以利小水为正法。至若水势大张。汪洋澎湃。与其从小便吹嘘渗泄之。而耽延时日。其势复不能减。
毋宁从大便扫除涤荡之之为直捷痛快乎。且小肠以上之水可渗。小肠以下之水。则水低而失膀胱之部。
非下不可。故立甘遂、半夏、十枣、葶苈以及防己等汤。俱不得已之变方变治焉而已。我故曰。水归膀胱为正道者。此也。至于下药多寒。寒则中气愈虚。而水愈积。故不愈。不观防己二汤之重用人参桂枝乎。又何疑于仲景下之。则中气不伤而皆愈也。若夫攻下之理。显而易见。苦寒趋下。咸寒破结。医虽以苦寒下之。而遗咸寒之性。故结者未下耳。此长沙独用芒硝之精意也。语未及终。客唯唯而退。
二十五条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此言支饮在心下之病症治例也。眩者。晕眩。冒者。蒸冒。皆虚气上冲外鼓之候。心下支饮离膈不远。而水饮渐迫。以致气高气郁。故苦眩冒也。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则水饮下注。而浮鼓之气自平矣。故主之。
二十六条 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
浓朴大黄汤方 浓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此条支饮。另有来路。与诸条之所谓支饮之由于痰饮者不同。故其治法。亦与温药和之之例自别也。盖心肺间之膈气虚者。不能鼓努传送而便难。便难既久。则肠胃液短而干结。渐致胃实矣。液短。则借资于外水而饮积心下。胃实。则不能通过结硬而下渗小肠。与寒饮之上支心下者同。故亦谓之支饮也。然支饮虽同。
而其所以致饮者。因胃实胸满之故。则攻胃实之大黄。开胸满之枳朴。其可缓乎。此开壅水之地以治水之道也。
二十七条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支饮不得息。见首条倚息下。主本汤者。泻其水饮上射之气也。方论见肺痈。
二十八条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胸寒致呕。然呕能提气。呕则阳起而善渴者常也。故渴为呕家欲解之候。今虽呕而反不渴。是呕为寒饮上逆。而不渴为内饮拒水之故。岂非心下之胃脘。有支饮乎。半夏辛燥而降逆。生姜温膈以祛寒。俾胸阳一展。
则饮去而呕将自平矣。此亦暴饮之少留者也。
二十九条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李氏曰。服一丸疑有误)
此言素盛今瘦。肠间痰饮之治例也。盖瘦则液短。而其便必干。故积聚停滞而腹满。又瘦则液短。而外水必积。故饮热而口舌干燥也。夫宿垢下瘀而腹满。积饮上烫而干燥。岂非肠间有水气乎。主本方者。大黄苦寒逐瘀。用之治腹满者。实所以开行饮之道路也。然后以去水三将。同心合力。而共收犄角之全效矣。盖水在肠间。防己蔓生中通。具大小肠之象。而利水性悍。以之治肠间之水。允为确当。但恐性悍之品。迫水妄行。以致上激旁渗。故又以辛温纳下之椒目。引之顺流。苦寒利气之葶苈。押为殿后。而水饮宁复有留遗者乎。先食而服。取其直下肠间。而不使饮食中隔也。日三服而逐渐稍增者。但徐试之。而以中病为度。不使峻药过剂以伤正气也。口中有津液者。饮去而真气上通。得蒸被之化也。渴者以下。非指服丸以后而言。犹云若腹满口舌干燥之外。更加渴者。于本方中加芒硝半两。夫渴与干燥有辨。干燥是内饮拒水。而饮久化热之气。
上熏廉泉。故不渴而但觉干燥也。渴则肠胃中已有结粪。而真阴短少。故求救于水而作渴。此正将作支饮溢饮之渐。故加软坚破结之芒硝。佐大黄之逐瘀。即前二十四条木防己汤加芒硝之义也。
三十条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斤) 生姜(半斤) 茯苓(六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此支饮暴停之症治。从卒呕吐、心下痞二症。诊其有水也。卒然呕吐者。膈寒而上涌也。心下痞者。膈虚而下逆也。夫呕家必渴。而其所饮之水。又因膈气虚寒而不能下运。则膈间之有水可必矣。眩者。晕眩。水抬气浮之应。悸者。惊悸。水凌心火之应。与六条心下悸同。非虚悸也。姜、半温膈降逆。故能成止呕开痞之功。茯苓渗水去饮。故能收伏气安神之效。与前二十八条相为发明。盖呕而不渴。是因先有寒饮而致呕者。卒呕而痞。
是因先见寒呕而致水者。症虽颠倒不同。而其能成支饮则一。故皆主此汤。而特为加减焉耳。
三十一条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茯苓(三分) 猪苓(三分去皮) 泽泻(一两一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脐下悸。与上文之惊悸。及他处之虚悸。俱不同。殆指脐下之左右。如弹指跳动之状。盖因胸膈之气上虚。而少腹之气。将奔迫赴之。故其动机如此。与奔豚同候。癫。当作巅。巅眩。言巅顶上眩也。盖谓瘦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者。理也。阳有余。则脐下不应动悸。巅顶不应上眩矣。阴不足。则津液不应上泛而吐涎沫矣。今其人脐下有悸。则知其气虚于胸膈。而有以招之上逆者。吐涎沫而巅眩。则知其邪实于肠间。而有以抬之上浮者。夫上虚而致脐下动悸。其不能运饮可知。下实而致涎上泛。且致巅眩。其已经积饮又可知。故曰此水也。
五苓散方意。详伤寒本汤。以之主此条之症。另有奥义。盖去水固其本治。至去水以泻膀胱。而少腹不得以有余者上乘胸膈。其治脐下之悸者。一也。水去而无饮气上射。则涎沫下摄者。二也。水去而浮鼓之气下伏。
则巅眩可除者。三也。且苓术桂枝。又能填在天之清气。以御脐下之上乘。四也。多服暖水以取汗。既恐肠间之水。溢于经络。复恐浮鼓之气。未得尽平。而以微汗散之者。五也。长沙之诊法方意。入微入妙。大率如斯。
三十二条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此言悬饮之未及逼肺。而但以饮气上射而咳者。其脉症治例如此也。弦脉为阳虚外削之诊。阳虚外削。则不能运饮。故弦为水脉。久咳成家者而见此。则知其咳为悬饮在胁下。而水气上射之应。故曰为有水。十枣汤治悬饮。已详二十二条。并伤寒注。其主之也宜矣。
三十三条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此言支饮日久。必从中脘而旁渗为悬饮。故其治同悬饮之例也。支饮从肠而积满至胃。从胃而积满至脘。
以致从脘外渗而至胸。支架撑鼓。故谓之支饮。支饮留久成家。其气上射于肺。则咳。且水饮化热。则烦。又胸中孙络。灌满胀满者。多致饮高气绝而卒死。若不卒死。延至百日。或一岁。是其中路之支饮旁渗。于胁下而为悬饮。故支饮之势中衰、而不死也。因其机而治从悬饮之例。则主十枣汤为的对矣。
三十四条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咳者百脉振动。故劳咳、热咳、寒咳等症。久则多死。必无至数岁者。惟寒饮之气上射。因而致咳者有之。盖胸中之阳气有起伏。而火土之月日有平持故也。脉。指右寸而言。脉弱者。是肺与胸中之阳气虽微。而饮尚不高。故其气犹得宽展。如囊 中贮物少。而有软和之象。其主苓桂术甘等剂。去饮填胸。犹为易易。故曰可治。
若夫脉体内坚而实。脉形外鼓而大。脉至迫促而数。三者见一即死。况全见乎。盖水饮上抬。气界逼窄。自塞脏中yin精之奥府。则实。穷走气宇既尽之极边。则大。地界匾短。气机之往来俱促。则数。譬之赵宋。北兵势大。
畏避临安。聚臣民于弹丸。播宗社于南鄙。地促费繁。民贫赋重。此国脉实大而数之象。彼张、韩、刘、岳诸公。其医国者。未尝非卢扁之妙手。然亦不过苟延数主。终归不振。而自亡于海。即长沙所谓死不治之义也。脉虚以下。承上文而详言脉弱之可治者。盖自其鼓微而言曰弱。自其中空而言曰虚。以弱脉多虚故也。冒见二十五条注。复言其脉症者。见水饮自有确据。而不必眩惑之意。曰治属饮家。以悬饮支饮。各有治例。且见不必治咳。饮去而咳将自愈矣。
三十五条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故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去甘草。去桂。加细辛干姜半夏汤主之。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症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白芍(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一本作二两) 甘草(三两炙一本作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一本作三两)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
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茯苓(四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方 茯苓(四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汤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方茯苓(四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 细辛(各三两) 半夏(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加杏仁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汤加大黄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咳逆倚息不得卧。详已见。此症为饮支胸膈。气满肺管之候。小青龙为发汗利水。两解水饮之剂。故主之。方论见伤寒论</a>本汤下。下已犹言小青龙下后。而咳逆诸症俱已之谓。盖微发其汗。则饮从汗去。而肺气上平。
复下利其水。则饮从溺去。而胸阳下展。故其症俱已也。多唾至时复冒。凡十二句。又言支饮之咳逆等候虽已。而其错杂之变症。所不能免。屈指计之。大概不越乎四者。各因其变而分治之。斯皆已而全愈矣。夫小青龙半为发汗之剂。汗去而膈气上空。则在下之气上凑。而发为冲气者。一也。故气从小腹上冲胸咽。且唾随冲气而上泛。以致多唾者是其候也。又痰饮之人。阳气自虚。今虚阳分驰于发汗利水。而其气益虚。则肾中阴翳。乘肺而咳。乘胸而满。因变为咳满者。二也。故寸沉尺微。因阳气不贯于四末。而手足厥逆或痹者。是其候也。或病饮之时。胃中素有积滞。及从汗以去饮。汗乃心液。汗出而上空。则胃中热实之气上熏者。三也。故口燥、面翕热、如醉状者。是其候也。又饮之大势虽去。而其余波未净。因上焦汗空。而不能运布。多致渐积而复成支饮者。四也。故余饮下流阴股。小便难而复冒者。是其候也。仲景于小青龙后。错综叙其脉症。而针线一毫不乱。读金匮者。于此十二句中之错综处。理会清楚。则后文方治。丝丝入扣矣。四者单见。则单治之。如其兼见。当先治冲气。以冲气为上虚下实之候。久则复能聚饮故也。主桂苓五味甘草汤者。以辛甘生阳之桂枝。填上焦之空。而以甘浮之甘草。佐而托之。则其性益浮。然后以酸敛下摄之五味。抑其冲气。而佐以淡渗之茯苓下泄之。其冲气之即低也宜矣。冲气下伏。则激其虚寒之气于上。寒气为肺性喜温之所忌。故咳。
虚寒之气。非胸中阳位之所宜。故满也。于本方去桂。加姜辛而益以甘草两倍。其方意另一世界。盖冲气系下焦之本气。因膈虚而招之上冲者。其意在填高以御下。故用甘浮之桂甘为主。而后下压以泄之耳。若咳满所乘者。为虚寒不足之气。其病在下。而其意因在温下以化上。故以五味之下渗下敛者为主。而以辛温之干姜、细辛。趁势送至下焦。附以甘草者。欲其领辛温之气。从下而中浮。而使咳满之虚寒上化也。咳满即止四句。为变症中之变。以仍主苓桂五味甘草汤。加归麦等味治之。则渴复止。冲气复低。而自愈故也。若服此而当渴不渴。或先渴而服药反止者。是热药蒸于下。而浮其饮气于上之理。故知其复有支饮也。支饮者。
必冒且呕。以支饮于下。而气高于上故也。半夏去饮降逆。为饮家冒而且呕之圣药。故重加之。去桂及甘草者。欲其专于下行。而不使留恋胸膈之意。至干姜细辛之用于本方者。较之前方。又是一番生面。盖前方是借甘草之中浮。而上温咳满。本方又借淡渗降敛之品。下温去饮之阳气故也。仲景之方药。其游刃之妙。直有才认梨花却是雪之幻耶。水去呕止。而形肿者。虚气薄于分肉而未行之候。杏仁利肺。故加之。痹。兼脉之沉微。并手足厥逆而言。其症应内麻黄者。以杏仁利肺。麻黄泄气。肺利气泄。则虚气之薄于分肉者自散。故二者为消肿之要药。今其人脉沉微而手足痹。况曾经厥逆乎。故单加杏仁。而不内麻黄者此也。若逆其法而内之。则阳气益虚。故厥。盖阳附于阴。气根于血。阴血既虚。不任麻黄之泄其阳气也。面热如醉。兼口燥而言。此为胃热上冲。加大黄以利之。乌容已哉。此条似当日之医案。更为引而伸之。而即存以为法者也。
三十六条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先渴、则所饮既多。后呕、则逆而不运。故知为水停心下。曰此属饮家。言不必治呕。饮去而呕将自止矣。半夏去饮。而且能降逆。以止呕。加茯苓以渗之。舍此其谁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