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尚氏学卷五 上经
3个月前 作者: 尚秉和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荀爽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九家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天日同明。故曰同人。是乾之居南。汉儒已言之矣。又荀爽注阴阳之义配日月云。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不惟乾南。且言坤北。而惠征君以为此汉儒言</a>先天之铁证也。而欲减其迹。曰荀氏</a>用鬼易。以乾归合离。坤归合坎释之。按乾归为大有。坤归为比。而荀氏所言者。则同人师。乃离归坎归也。于游归恒例。尚不能知。而欲减其证。其谁信之。故夫同人卦义。舍九家荀爽说。无有当者。伏坤为野。正义云。野以喻宽广。言和同于人。宜无远弗届也。易林</a>九家荀爽皆以乾为河为海。是乾亦为大川。利涉谓五。中正有应。故传释为乾行。乾为君子。故利君子贞。贞卜问也。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坤为天下。五应二故能通天下之志。详解在焦氏易诂</a>中。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易以阴阳相遇为类。(王引之繁称博引。释类为比。岂知皆非易之所谓类。)族。正义云。聚也。聚居一处。故曰同人。然所以能聚者。以其类也。设失类而为纯阳或纯阴。则不能聚矣。类族方能合异为同。乾yang物。坤阴物。同一物也。而分阴阳。辨别也。明也。同人五阳一阴。阴虽少。然五阳之所类也。即五阳之所同也。同则不分。然阴物yang物。判然不同。辨而明之。方知同之中有异。易之道。同性相违。异物相感。自类字失诂。义遂不明。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初于二阴独近。故曰同人于门。象曰。出门同人。亦谓二近初。初出门即遇也。虞翻以乾为门。命四变阴以应初。若卦为家人者。而惠栋</a>姚配中皆宗之。朱汉上强命初变。以艮为门。若卦为遁者。而毛奇龄</a>焦循</a>宗之。是皆曲说害理。二坤爻。坤亦为门户也。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谁咎谓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乾为主为宗。二五正应。故同人于宗。但卦五阳皆同于二。今二独亲五。则三四忌之。致吝之道也。下系云远近相取。而悔吝生。远谓应。近谓比。远取应则不能近取比。如无妄六二往应五而利。则不系初。近取比。则不能远取应。如中孚六四绝类上则不应初。而马匹亡。是也。是故远近万不能兼取。同人六二远应五。则有近不承阳之嫌。近承阳则失远应。故吝也。彼夫咸六二遁六二皆有应。象皆与此同。乃咸六二曰居吉。遁六二曰执之。皆戒其动。俾远近皆不取。不取则悔吝免也。旧说皆不知其故在三四。故鲜有得解者。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许慎五经异义云。易曰同人于宗吝。言同姓相取。吝道也。按此皆不明易理。不知吝之故何在。而为此穿凿之说。同人二与五。与大有五与二同也。乃大有五应乾。无同姓之嫌。此独曰同姓。尚能通哉。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巽为伏。为寇盗。(象失传。详焦氏易诂)为草莽。故曰伏戎于莽。乾为山。为陵。(象失传。详焦氏易诂)巽为高。乾为行。故曰升其高陵。乾为岁。离卦数三。故曰三岁。三阳遇阳。得敌。其行塞。故升高不兴也。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敌刚即阳遇阳。安行谓行难。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巽为墉。四居巽上。故曰乘其墉。乘墉据高。故不能攻之。然此爻不当位。无应予。承乘皆阳。困极矣。爻辞曰吉。则不得其义。象曰困而反则。似亦不得的解。而为此无可奈何之解。独虞翻命四变阴。当位有应。承乘皆阳。人人皆知其吉矣。然四变阴。则巽墉象毁。四居坎上。而谓乘其墉则不合矣。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则法也。反则。言循分自守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此与屯六二义同。屯二欲上应五而为三四同性之阴所隔。故屯邅不进。然与五为正应。十年乃字。终必合也。同人九五欲应二。而为三四同性之阳所阻。故先号咷。然与二为正应。终必相遇。故后笑。伏震为笑为后。虞翻以互巽为号咷。卦伏坤。故曰师。相遇。谓遇二也。从前不能相遇者。以三四之伏戎为害也。后克而胜之。故与二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端木国瑚曰。同人先天乾二中直。五无应。故号咷。后天离中虚。五得应。故后笑。以先后天解同人之先后。及中直之义。虽未确切。较胜于旧解。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居外卦之上。故曰同人于郊。乾为郊。上乘阳无应。远居郊外。旷莫与俦。故曰志未得。伏坤为志。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大有。元亨。离乾皆居南。故曰大有。与同人义同也。元亨谓五也。五得尊位。故曰元。上下应故曰亨。坤五曰元吉。比五曰元永贞。损五益五鼎五。皆曰元吉。是其证。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五天位二应之。故曰应乎天。离为夏。万物相见。故曰时行。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离为恶人。乾为善。二五相应予。而皆不当位。九二云。有攸往。是二必往五也。二往五是扬善也。二往五则五下居二。是遏恶也。乾为天为命。阴承乾。故曰顺天休命。休。美也。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初无应。阳遇阳失类。故无交。无交故无害。然须艰贞自守。方无咎也。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伏坤为大车为载。按考工记。车人。大车。牛车也。两辕。牛在辕内。凡载物皆用大车。与马车回异。马车皆小车。一辕。两服在左右。专备人乘。若载物必大车也。故曰大车以载。上有应。往则得位。故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二得中。承乘皆阳。皆曰积中。乾为实。故为积也。阳上升。故曰大车以载。义则本爻。象则用伏。(庐氏以乾为大车。乾似无此象。)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三为三公。兑为亨。天子谓五。小人谓四。四不中不正。失位无应。故曰小人。三兑体。可受亨于五。然而弗能者。以四亦阳害之也。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释文云。彭。子夏</a>传作旁。虞作尪。云作彭作旁。声字之误。王陶庐云。诸家易俱不作尪。此仲翔故生异说。与先儒为难。按说文云。彭。鼓声也。释名</a>彭旁也。然则彭之旁。音义并同。诗鲁颂以车彭彭。毛传。有力有容也。齐风。行人彭彭。毛传多也。集韵云。强盛也。然则彭之义。为声容盛大无疑。兑为刚鲁。故曰彭。离为文。故曰匪。考工记。且其匪色。注。匪采貌也。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注。行而有文也。匪其彭者。言文采之盛大显着也。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皙也。明辨皙即释文盛之义。盖离为嘉会为礼。有礼则有文。上下秩然。明辨以哲。故无咎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孚。信也。五阳全孚于五。故曰交如。离南面向明而治。故曰威如。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五孚于诸阳。得行其志。孚即信。故曰信以发志。伏坎为信为志也。居尊位。人皆敬之。左右咸宜。故不必有所戒备。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五天位。佑助也。王弼</a>云。余爻皆乘刚。上独履柔。故吉利也。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谦亨。君子有终。山本高而在地下。故曰谦。谦不自足也。三承乘皆阴。故曰亨。艮为君子。坤为终。故曰君子有终。谦嗛同。汉书</a>艺文志易之嗛嗛。尹翁归传。温良嗛退。注皆云同谦。嗛不足也。少也。故彖传以盈为对文。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艮为天。为光明。(象本易林。实易以艮为天为光明之处甚多。详焦氏易诂。荀爽谓阳来成坎。日月之象。故光明。非。)居下卦。故曰下济。济止也。言一阳止于三而成艮也。艮止也。坤为卑。居上卦。故曰卑而上行。互震为行也。天道亏盈四句。申有终之原理。变毁也。坤为亏。为毁。为害。为恶。为鬼。震为神。(象失传。详焦氏易诂)为人。艮一阳在上。故尊。(艮为官。为君子。人知之。乃为尊又不知。只易林以艮为贵为尊。)而光。卑谓居下卦。虞翻谓三位贱。故卑。非也。卑而不可踰者。艮为山。艮止坎险。故虽卑退。而不能踰越。终获福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捊多益寡。称物平施。捊王弼本作裒。释文云。郑荀董蜀才皆作捋。取也。捊裒音同通用。阳来内故曰益。艮手故曰取。说卦坤为众。故为多。剥下五阴。互三坤。多极矣。今上来益三。居中以界上下。坤为物。下物虽寡。阳来益之。上下物等。故曰称物。坎为平。物称故施平。(虞因艮多节谓艮为多。非。多白眼。多心。多眚。多字若可取象。则巽坎皆可为多。不只艮也。)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初临坎水。坎险坎陷。本不易涉。然初居下卦之下。谦而又谦。卑以自牧。故可用以涉此大川。而无不吉也。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扬子方言。牧司也。治也。
六二。鸣谦。贞吉。玉篇。鸣声相命也。震为鸣。二承之。三阳为二友。损。一人行则得其友。是也。诗小雅。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言二得承三。遂其所愿。故得意而呜也。二当位。故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中心得。申鸣谦之故也。卦体坎。坎为中为心。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坎为劳卦。故曰劳谦。艮为君子。艮成终。故曰君子有终。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三临群阴。坤众故曰万民服。
六四。无不利。撝谦。释文撝麾同。指撝也。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则谓三。言四顺三。而发撝其谦德也。阴顺阳。故无不利。子夏传撝谦化谦也。盖化于三而不违之也。则纯指三言。各家泛论之。非也。
六五。不当。句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坤虚故不当。震为邻。为侵伐。以。与也。言五与四顺三以征不服。无不利也。震为威武。故为侵伐为征。李鼎</a>柞谓六五离爻。离为戈兵。故为侵伐。毛奇龄惠栋用之。非也。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上六反君道。故曰不服。荀爽谓指五似非。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俞樾云。六二鸣谦。传曰中心得。此曰志未得。何相反若是。疑鸣当作冥。与豫升上六同例。按俞说是也。豫上六冥豫。释文云郑读为呜。鸣冥古盖同声相假。犹捊之作裒也。坤为师为邑国。震为征为行。人众势强故利。然以冥谦行之。昧于事情。故难得志。宋襄公是也。
象曰。呜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上应在三。三坎为志。志未得。言上为四五所阻。应三难也。
豫。利建侯行师。雷出地上。得众志行。故豫。豫。和乐也。归藏作分。言震雷上出。与地分离也。又一阳界于五阴之间。使上下分别。与周易</a>义异。震为君。故曰建侯。与屯同义。坤为师。顺以动。故利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艮为天。坤为地。艮为日。坎为月。顺故不过不忒。坎为刑罚。坤为民。坤顺故刑罚清而民服。艮为时。震卦数四。故曰四时。坎为圣。(虞氏逸象)李鼎祚</a>以震为圣。非。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震为乐。为仁德。为帝。为荐。荐进也。殷盛也。艮为祖考。(象失传。只易林知之。实小过六二过其祖。即以艮为祖。详焦氏易诂。)古帝王作乐。皆以象其功德。用以郊天。使祖考配享。雷出地奋。声容象之。故先王取以为法。震为王。
初六。呜豫。凶。初应四。四震为鸣。故曰鸣豫。爻在此而象在应。如蒙三之金夫。泰二之包巟凭河。及此为易之通例。自此例不明。于是明夷初九之飞及翼。皆以离为象矣。初六得敌。不能应四。故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穷者极也。初为二三所隔。应四难。故曰志穷。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二当位。故中正。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说文。盱。张目也。尔雅</a>。盱忧也。又诗小雅。云何盱矣。郑笺病也。艮为视。(象失传。祇易及易林用之。详焦氏易诂)。坤为病。故曰盱。诸爻独三得承阳。然失位。故睢盱上视。有忧悔也。艮止故迟。有又通。迟有悔者。言迟疑不决。又有悔也。盱豫句。悔一字句。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位不当。释盱豫之故。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盂子。由由然与之偕。注。由由。自得之貌。由豫者。从容和乐也。坎为疑。上下四阴附之。阳遇阴则通。故曰大有得勿疑。阳以阴为朋。盍合也。簪与笄同。所以括发。朋盍簪言群阴归四。有若簪之括发也。臧庸云。象盍簪者。取一阳横贯于五阴之中。可谓观象独深。又杜诗。盍簪喧枥马。言群马絷于一杠之上。故以盍簪为喻。此语解易。可谓明白如昼矣。艮为簪。易林。恒之咸云。簪短带长。以咸艮为簪。复之节语同。亦以节之互艮为簪。凡易林象。无不本于易。子夏传为韩婴</a>作。在汉易为最古。即作簪。故焦氏亦读为簪。与子夏传同。至东汉则多改字,其详皆在焦氏易诂中。(后之人于笄簪括发之形象。茫昧失考。故于易象维妙维肖之朋盍簪三字。皆不知其故。而尤以谓汉以前无簪名者为失考。仪礼</a>簪衣于裳。韩非</a>子</a>周主亡玉簪。李斯</a>谏逐客。宛珠之簪。谓汉以前无者非也。)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志谓坎。上下五阴皆孚于四。故曰志大行。
六五。贞疾。恒不死。坎为疾。震生故曰不死。五以阴柔处尊位。乘刚势逆。故常疾。然久而不死。以处中位也。如齐田得民。姜亦不遽亡也。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中未亡之故。以得中故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冥昧不事事。功之成者。必渐隳矣。故曰成有渝。然当位。目前虽无大咎。久则祸至。故象曰何可长。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何可长。言不足恃。